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核心素养提升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核心素养提升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核心素养提升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核心素养提升

本章核心素养提升

知| 识| 框| 架

重| 点| 突| 破

一、两个物理单位及换算

1.长度的国际单位是________;时间的国际单位是________。

2.单位换算

(1)1 km=________m=________dm=________cm=________mm=________μm=________nm。

(2)1 h=________min=________s。

二、两个测量工具

1.刻度尺的正确使用:(1)会选:根据所测物体的长度及测量要求选择量程(所测长度不能超出刻度尺的最大测量值)和________(根据测量所需的精确程度选择)合适的刻度尺。

(2)会放:一是放正不歪斜;二是要尽可能地贴近被测长度。零刻线磨损的,为了方便读数,可以把另一个整数刻度当作零点,读数时要注意减去“零点”对应的数字。(3)会看: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______,不要斜视。(4)会读:读数时,要________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5)会记:记录测量结果时,除了正确无误地记下所读出的数字外,还要标明________。

2.量筒的正确使用:

(1)会选:每个量筒都有一定的测量范围,即量程,也要知道该量筒的分度值,要能根据被测量的量选择量程、分度值合适的量筒。

(2)会放:使用量筒测量时,量筒要平稳地放置于________桌面上。

(3)会看:读取量筒中液面的示数时,若液面是凹液面,视线应与凹液面________平齐;

若液面是凸液面,视线应与凸液面________平齐。

(4)会读:会根据量筒刻度的分度值读出测量值。

(5)会用:用量筒直接测________体积;用量筒、水、细线可测下沉的固体体积。

三、一个概念、四种特殊测量方法

1.误差:________值与________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误差是不可避免的,但可以尽量减小,而不能消除,常用减小误差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特殊测量方法:(1)累积法:把尺寸很小的物体累积起来,聚成可以用刻度尺来测量的数量后,测量出它的总长度,然后除以这些小物体的个数,就可以得出小物体的长度。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平移法:借助于一些辅助器材(如三角板、直尺)把不可直接测量的长度“平移”到刻度尺上,从而可直接测出该长度。如________等。

(3)以直代曲法:把不能直接测量的曲线变为直线,再用刻度尺测量。如________________等。

(4)滚轮法:用已知周长的滚轮在较长的曲线上滚动,记下滚过的圈数,再用滚过的圈数乘轮子的周长,即可得到曲线的长度。如汽车上的里程表等。

物理研究方法该方法在本章的应用

控制变量法

在探究摆球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要探究摆动

时间与摆球轻重的关系就要保持另外两个因素(摆线的长短与摆角的大小)

相同,改变摆球的轻重;若探究摆球摆动一次的时间与摆线长短的关系时,

需要控制另外两个因素(摆球的轻重和摆角的大小)不变,改变摆线的长度;

若需要探究摆球摆动一次的时间与摆角大小的关系时,需要控制另两个因

素(摆球的轻重和摆线的长度)不变,改变摆角的大小

夯基专训——易错概念辨

析)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并对错误的说法分析指正。

( )1.零刻度线磨损的刻度尺,就不能再用它测量长度了。

分析指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选择刻度尺时只需要考虑刻度尺的分度值,即根据测量实际选择适当的精确度。

分析指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对于测量结果,既要记录准确值,还要注明单位。

分析指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量筒和量杯都可以直接测量液体的体积。

分析指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体积的单位换算中1 L等于1 m3。

分析指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误差和错误一样都是可以避免的。

分析指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科学探究只要得到结论,探究就结束了。

分析指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能专训——重点考点剖析)

考点一物理学史与科学方法

本考点主要了解几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物理学家,以及他们的突出贡献和他们的研究方法。这些科学方法既是科学家研究物理的方法,也是学习物理学的方法。

例1 科学家研究肉眼无法看到的分子的微小结构时,所采用的有效方法是( )

A.观察宏观表现,进行实验验证

B.建立结构模型,收集证据进行证实

C.进行猜想,收集证据证实猜想

D.与宏观的物体比较,推理得出结论

[考点专训]见[本章中考链接(一)考点●1 ]

考点二长度、时间和体积的估测

解答本考点的题目需熟知生活中常见的长度、体积及时间,以此为标准与研究对象对比作出判断,且结合单位及其换算,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例2 下列几种估测中,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教室内天花板离地面的高度约为8 m

B.中学生正常步行时一步的距离约为2 m

C.演奏一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用时约50 s

D.一支新2B铅笔的长度约为17.5 dm

[考点专训]见[本章中考链接(一)考点●2 ]

考点三长度、时间和体积的测量

本考点主要从正确选择和使用测量工具、能准确读出测量数据、测量误差的分析及减小误差的方法等角度命题。

例3 2017·无棣县模拟(1)如图1-T-1甲所示,停表的读数为________s。

(2)如图乙所示,物体的长度为________cm。

图1-T-1

例4 一枚一元硬币的体积有多大?小明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他能用的器材有烧杯、足量的水、细线、一元硬币若干、A、B两个量筒(都能放入一元硬币,量筒A的测量范围为0~200 mL,分度值为5 mL;量筒B的测量范围为0~100 mL、分度值为1 mL)。他的实验过程如下:

(1)估计所选硬币的体积,观察测量工具的测量范围和分度值,选择________(选填“量筒A”或“量筒B”)测量。

(2)将量筒放在________工作台上。

(3)向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V水。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计算一枚一元硬币的体积,其体积表达式V硬币=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专训]见[本章中考链接(一)考点●3 ]

考点四科学探究

本考点主要考查科学探究的环节和方法,可以以选择、填空、简答、实验等各种题型进行考查。当多因素(多变量)影响某一物理量时,常常采用控制因素(变量)的方法,把多因素的问题变成多个单因素的问题。每次只改变其中的某一个因素,而控制其余几个因素不变,从而研究被改变的这个因素对结果的影响,分别加以研究,最后分析得出结论。这种方法叫做控制变量法。

例 5 在运动场上,同学们经常看到投掷铅球的场景,运动员总是沿斜向上的方向将铅球掷出,请你认真研究这一场景,完成以下问题。

请你猜想一下铅球落地点与抛出点间的水平距离s与哪些物理量有关?(至少写出三个物理量,并用字母表示)

猜想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猜想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猜想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专训]见[本章中考链接(一)考点●4 ]

详解详析

【科学知识梳理】

重点突破

一、1.米(m) 秒(s)

2.(1)1031041051061091012

(2)60 3600

二、1.(1)分度值(3)垂直(4)估读(5)单位

2.(2)水平(3)底部顶部(5)液体

三、1.测量真实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2.(1)测铜丝直径测一张纸的厚度

(2)测硬币直径

(3)测地图上铁路的长度(合理即可)

【科学应用举例】

夯基专训

1.×,若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已磨损,则可以从另一个没有磨损的整数刻度线为“零点”测量长度,读数后减去“零点”的示数即可

2.×,根据实际选择刻度尺需综合考虑刻度尺的量程和分度值

3.×,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对于测量结果,既要记录准确值,又要记录估计值,还要注明单位

4.√

5.×,体积的单位换算中1 L 等于1 dm 3

6.×,错误可以避免,而误差是客观存在的,不可避免,只能尽量减小

7.×,科学探究得到结论后还要对探究过程进行评估,评估是对探究过程的反思 提能专训

例1 B

例2 C [解析] 一层楼的高度在3 m 左右,教室地面到天花板的高度与此差不多,在3 m 左右,A 不符合实际;成年人一步的距离在75 cm 左右,中学生的步幅比成年人小一些,在60 cm 左右,B 不符合实际;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长度较小,演奏一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用时约50 s ,C 符合实际;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20 cm ,新铅笔的长度略小于20 cm ,在17.5 cm =1.75 dm 左右,D 不符合实际。

例3 337.5 2.50 [解析] 图甲中,小盘的分度值是0.5 min ,指针在5 min 和6 min 之间,且过半格;大盘的分度值是1 s ,而大盘指针在37.5 s ,因此停表读数为5 min37.5 s =337.5 s ;由图乙所示刻度尺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 mm ,物体的长度是3.50 cm -1.00 cm =2.50 cm 。

例4 (1)量筒B (2)水平 (4)将n 枚一元硬币重叠在一起,用细线系好后浸没在水中,

记下硬币和水的总体积V (5)V -V 水n

例5 与掷出速度v 的大小有关 与掷出速度v 的方向和水平方向的夹角θ有关 与掷出点的高度h 有关 与铅球的轻重有关

(任选其中三个即可)

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

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 1.1 希望你喜爱物理 一、情景引入 电闪雷鸣是常见的现象,是传说中“雷公”在发怒吗?是“电母”在施法吗?长大后听哥哥姐姐说,这是物理现象,并没有“雷公”“电母”。那什么是物理学?它研究雷电等现象吗? 是的,今天我们开始跨进物理世界大门,到奇妙的物理世界中去探究一番,感受她带给我们的乐趣…… 二、教材研究 问题1——光为什么会偏折? 阅读课本P2图1—1中的“蓬莱海面奇特日出”,用激光棒或手电筒斜射入水槽,完成活动1后填空。 ○1当光由一种透明介质斜射入另外一种透明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因此阳光在大气层中传播时,由于大气层的密度并不均匀,光会发生,就会形成如图中的海面奇特现象。 问题2——闪电是怎样产生的? 查阅资料或在因特网上查阅有关雷电知识。课堂上观察老师演示“模拟闪电”,搜集气体打火机中的打火装置,观察按压按钮时,能否看到轻微的火花,并听到“啪啪”的响声。○2想想看,在生活当中,你有没有观察到过类似这种闪电的现象? 。 问题3——为什么说物理学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阅读课本物理学推动了社会的发展部分,然后给同学们讲述为什么说物理学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发展?有兴趣查阅资料了解近代物理学的发展,对现代社会有什么促进作用? 问题4——我们学习科学家的什么精神? 阅读课本内容,并上网查阅有关三位物理巨人对物理学的贡献及个人的成就,向同学们讲述他们的趣闻趣事。我们应该学习他们的什么精神? 三、典例分析 例:你还能举出类似“蓬莱海面奇特日出”生活中的现象? 答案:类似于这种现象的有:插入水中的筷子看起来感觉会向上偏折;走到河边向河水看去,感觉到河水变浅了;鱼夫叉鱼时,铁叉要往看到的“鱼”再往下点叉。…… 四、达标训练

高中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高中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物理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 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学生通过物理学习而内化的带有物理学科特性的品质,是学生在学习物理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知识积淀、思维品质、能力表现、科学思想以及科学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综合体现。高中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物理观念 从物理学视角形成的关于物质、运动与相互作用、能量等的基本认识,是物理概念和规律等在头脑中的提炼和升华。“物理观念”包括物质观念、运动观念、相互作用观念、能量观念及其应用等要素。 2.科学思维 科学思维是从物理学视角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内在规律及相互关系的认识方式,是基于经验事实建构理想模型的抽象概括过程;是分析综合、推理论证等科学思维方法的内化;是基于事实证据和科学推理对不同观点和结论提出质疑、批判,进而提出创造性见解的能力与品质。“科学思维”主要包括模型建构、科学推理、科学论证、质疑创新等要素。其中,学科思想方法属于科学思维的范畴,是高中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构成要素之一。 3.实验探究 实验探究是提出物理问题,形成猜想和假设,获取和处理信息,基于证据得出结论并做出解释,以及对实验探究过程和结果进行交流、评估、反思的能力。“实验探究”主要包括问题、证据、解释、交流等要素。 4.科学态度与责任 科学态度与责任是在认识科学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环境”(STSE)的关系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对科学和技术应有的正确态度以及责任感。“科学态度与责任”主要包括科学本质、科学态度、科学伦理、STSE等要素。 2017年高考全国卷物理试题以“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为考查内容,以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为考查要求”,落实物理考试大纲的考核要求,强化能力立意,引导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2017年高考考纲的修订和2017年高考物理试题的特点要求物理教学要注重对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思想方法的理解和掌握;要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提升分析、综合能力,提升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要注重理论密切联系实际,关注社会进步和科学发展,关注生产、生活,学以致用,学有所用。 必备知识、关键能力、价值观的融合和表现就是核心素养。

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物理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学生通过物理学习内化的带有物理学科特性的品质,是学生科学素养的关键成分。 1、物理观念 从物理学视角形成的关于物质、运动与相互作用、能量等的基本认识,是物理概念和规律等在头脑中的提炼和升华。“物理观念”包括物质观念、运动观念、相互作用观念、能量观念及其应用等要素。通过高中阶段的学习,学生应形成经典物理的物质观念、运动观念、相互作用观念、能量观念等,能用其解释自然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初步具有现代物理的物质观念、运动观念、相互作用观念、能量观念等,能用这些观念描述自然界的图景。 2、科学思维 从物理学视角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内在规律及相互关系的认识方式,是基于经验事实建构理想模型的抽象概括过程;是分析综合、推理论证等科学思维方法的内化;是基于事实证据和科学推理对不同观点和结论提出质疑、批判,进而提出创造性见解的能力与品质。“科学思维”主要包括模型建构、科学推理、科学论证、质疑创新等要素。通过高中阶段的学习,学生应具有建构理想模型的意识和能力;能正确运用科学思维方法,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进行科学推理、找出规律、形成结论,并能解释自然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具有使用科学证据的意识和评估科学证据的能力,能运用证据对研究的问题进行描述、解释和预测;具有批判性思维的意识,能基于证据大胆质疑,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追求科技创新。 3、实验探究 提出物理问题,形成猜想和假设,获取和处理信息,基于证据得出结论并做出解释,以及对实验探究过程和结果进行交流、评估、反思的能力。“实验探究”主要包括问题、证据、解释、交流等要素。通过高中阶段的学习,学生应具有实验探究意识,能在学习和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合理猜测与假设;具有设计实验探究方案和获取证据的能力,能正确实施实验探究方案,使用各种科技手段和方法收集信息;具有分析论证的能力,会使用各种方法和手段分析、处理信息,描述、解释实验探究结果和变化趋势;具有合作与交流的意愿与能力,能准确表述、评估和反思实验探究过程与结果。 4、科学态度与责任 在认识科学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环境(STSE)的关系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对科学和技术应有的正确态度以及责任感。“科学态度与责任”主要包括科学本质、科学态度、科学伦理、STSE等要素。 通过高中阶段的学习,学生能正确认识科学的本质;具有学习和研究物理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能主动与他人合作,尊重他人,能基于证据和逻辑发表自己的见解,实事求是,不迷信权威;在进行物理研究和物理成果应用时,能遵循普遍接受的道德规范;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关系,热爱自然,珍惜生命,具有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的责任感。

第一章 走进物理世界(知识点)

物理知识点复习 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 1、物理学就是研究声、光、力、热、电等各种物理现象的规律和物质结构的一门科学。 2、物理学推动社会的发展,人类的文明: ①远古人类,刀耕火种,简单机械的发明和应用;②17—18世纪,蒸汽时代;③19—20世纪,电与磁的发展(法拉第和麦克斯韦),人类进入电气时代;④20世纪,信息时代,太空技术的发展。 3、观察和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也是认识自然规律的重要途径。 4、比较分为定性比较和定量比较两种,测量是一种定量比较。 5、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是物理学中最基本的两种测量。刻度尺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秒表是测量时间的常用工具。 6、在国际单位制(SI)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符号是m;常用单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 毫米(mm)、微米(μm)和纳米(nm)。 单位换算关系 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1km=1000m=103m 1km2=1000000m2=106m21cm3=1mL=10-6m3 1dm=0.1m=10-1m 1dm2=0.01 m2 =10-2m2L=1dm3 1cm=0.01m=10-2m 1m2=100 m2 =102m21dm3=1L=10-3m3 1mm=0.001m=10-3m 1cm2= 0.0001 m2 =10-4m21m3=1000L=103dm3 1m=1000mm=103mm 1m2=10000cm2=104cm21m3=1000000mL=106cm3 1μm=10-6m;1m=106μm 1nm=10-9m;1m=109nm 7、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符号是s;常用单位有小时(h)、分(min)、毫秒(ms)、微秒(μs)和纳秒 (ns) 时间单位换算 1h=3600s=3.6×103s 1min=60s 1ms=0.001s=10-3s;1s=103ms 1μs=10-6s 1s=106μs1ns=10-9s; 1s=109ns 8、秒表 (停表)的 读数:

高中物理的核心素养

对高中物理的核心素养的思考 路尔清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以学科知识结构为核心的传统课程标准体系逐渐向以个人终身发展、终身学习为主体的核心素养模型转化,核心素养成为新课程改革深化的新目标,学生在高中学习阶段,学校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物理的核心素养是什么?物理核心素养的培养与物理教学是什么样的关系?物理教学中如何转移到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最重要的目标?这就是我今天与各位老师交流的内容。 一、高中物理的核心素养。什么是高中物理的核心素养?我认为是学生在接受高中物理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学习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科学基础知识、关键能力、科学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表现,是学生通过物理学习集中体现的带有物理特征的品质。 正因为这样,按学生素养发展的自然顺序,有三个层次: 1、物理的核心知识:指核心概念、核心规律、重要物理实验、重要的思维方法 2、物理的核心能力:指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的能力,利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实验能力。 3、物理科学品质:学生对科学兴趣、态度、情感、价值观,具备的科学精神、合作意识。 在这三个层次中,核心能力、科学品质才是物理教学最本质

的追求,是核心素养中最具活性的部分,因为它们是学生进入社会以后适应环境、不断发展的内在动力,但是它们的形成必须以核心知识形成过程为载体,以核心知识的掌握为基础。 二、核心素养与物理教学。我校的教育理念“尊重每一个人,发展每一个人”。为什么要尊重每一个人?发展每一个人?这不仅是从伦理层面而说的,更是从生命的层面而讲的:每一个生命,不仅是现实的存在,更是历史的存在。因为每一个生命秉承了百万年发展的结晶,传递远古的信息,荷载人类在发展过程中获得的本能,它精美无比,神奇无双,我们要深深敬畏它,尊重它,作为一教育工作者,我们还要提升它,发展它;这不仅是从现实的角度来讲,更是从未来发展的角度来讲:在当下要尊重每一个学生、发展每一个学生;还要为未来学生进入社会以后能够获得尊重、获得自主发展做好准备。物理教学就是要让学生掌握物理的核心知识,形成核心能力,拥有科学的兴趣、态度,合作意识,为学生进入社会后自主发展、更好的发展做准备。 三、培养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策略。 1、让学生重演物理知识的发生过程。波利亚说:“在教一个科学的分支(或一个理论.一个概念)时,我们应该让孩子重蹈人类思想发展中的那些最关键的步子,当然我们不应该让他们重蹈过去的无数个错误,而仅仅是重蹈关键性步

第一章走近物理世界教学设计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沪粤版) 物理教学设计方案 八年级(上册) 执教人:周志 黄麓镇中心学校 二○一三年九月

目录 第一章走近物理世界 1.1 希望你喜爱物理 1.2 测量长度和时间 1.3 长度和时间测量的应用 1.4 尝试科学探究 第二章声音与环境 2.1 我们怎样听见声音 2.2 我们怎样区分声音 2.3 我们怎样区分声音(续) 2.4 让声音为人类服务 第三章光和眼睛 3.1 光世界巡行 3.2 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3.3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3.4 探究光的折射定律 3.5 奇妙的透镜 3.6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3.7眼睛与光学仪器 第四章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 4.1 从全球变暖谈起 4.2 探究汽化和液化的特点 4.3 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 4.4 升华和凝华 4.5水循环与水资源 第五章我们周围的物质 5.1 物体的质量 5.2 探究物质的密度 5.3 密度知识的应用 5.4 认识物质的一些物理属性 5.5 点击新材料 教学进度表 八年级物理制定人:周志

沪粤版物理《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教材分析 一、《课标》的要求 1、能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初步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对大自然有亲近、热爱、和谐相处的情感。 2、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3、初步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4、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5、初步认识科学及其相关技术对于社会发展、自然环境及人类生活的影响。 6、能根据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测时间,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 7、能通过日常经验或物品粗略估测长度,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 二、本章编写思路与特点 1、编写思路 本章教材安排了三节内容。基本思路如下: 第一节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喜爱物理。首先通过一些有趣的力、热、声、光、电等自然现象,向学生展示物理学特别是经典物理学的基本内容,让学生初步感受物理学的多姿多彩,使学生认识到物理学是非常有趣的;接着,根据人类社会生产发展的几个典型时期,向学生介绍物理学对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促进作用,使学生知道物理学十分有用。 第二节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知道学习物理要做些什么事情。教材安排了几个学生人人动手的小实验,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受到奇妙、有趣的物理现象就在身边,并从动手做实验的过程中学会测量长度和时间的一些基本方法。这样可让学生知道学习物理就需要仔细观察、认真动手实验和进行测量。 第三节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初步尝试进行物理问题的科学探究。教材设计了一个科学探究的案例,让学生初步经历科学探究的完整过程,从中领悟到科学探究的几个基本要素,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本章教学的重点: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正确使用测量工具、合理选择测量方法、初步体验科学探究。 本章教学的难点:测量工具的正确使用、测量方法的合理选择、体验科学探究。 2、本章特点 本章为教材的“入门篇”,对学生学习物理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全章篇幅不多,但内容丰富,立意颇高。从诱发学生喜爱物理开始,让他们尝试动手做实验,到初步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无不体现着《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本章利用一些散文诗、小实验、物理学史等,渗透科学的人文精神,并使学生在亲身经历的活动中对物理进行体验,从而使学生在一开始学习物理时,就注重培养自己良好的学习态度、习惯和方法。 全章密切联系自然界的一些生动有趣的物理现象,从而在学生面前展示一幅生机盎然的物理画面;让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体现“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也体现本书“做物理”的教材理念;学生自主探究“摆的奥秘”,从中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使学生从一开始学习物理就认识和体验到科学探究的重要性及其过程,体现教材把“科学探究作为学习内容和目标”的编写意图。让学生认识科学的核心是探究,学习物理就是要学会科学探究。 本章是学生踏入物理世界的第一步,教材采用了大量的与物理有关的图片,其目的是通过观察生动有趣的插图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从图中挖掘物理问题。图片既能增加学生阅读的兴趣,又能帮助学生构建物理图景。 3、课时安排

核心素养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培养

核心素养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培养 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 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物理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 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学生通过物理学习内化的带有物理学科特性的品质,是学生科学素养的关键部分。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物理观念。物理观念是从物理学视角形成的关于物质、运动、相互作用、能量等的基本认识,是物理概念和规律在头脑中的提炼和升华。物理观念包括物质观念、运动观念、相互作用观念、能量观念及其应用等要素。通过高中阶段的学习,学生应初步形成物理观念,能用其解释自然现象、解决实际问题、描述自然界的图景。 科学思维。科学思维是从物理学视角认识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内在规律及相互关系的方式;是基于经验事实建构理想模型的抽象概括过程;是分析综合、推理论证等科学思维方法的内化;是基于事实证据和科学推理对不同观点和结论提出质疑、批判,进而提出创造性见解的能力与品质。科学思维主要包括模型建构、科学推理、科学论证、质疑创新等要素。通过高中阶段的学习,学生应具有建构理想模型的意识和能力;能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进行科学推理,找出规律,形成结论,并能解释自然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具有使用科

学证据的意识和评估科学证据的能力,能运用证据对研究的问题进行描述、解释和预测;具有批判性思维,能基于证据大胆质疑,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追求科技创新。 实验探究。实验探究是指提出物理问题,形成猜想和假设,通过实验获取和处理信息,基于证据得出结论并作出解释,以及对实验探究过程和结果进行交流、评估、反思的能力。实验探究主要包括问题、证据、解释、交流等要素。通过高中阶段的学习,学生应具有实验探究意识,能在学习和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合理猜测与假设;具有设计实验探究方案和获取证据的能力,能正确实施实验探究方案,使用各种科技手段和方法收集信息;具有分析论证的能力,会使用各种方法和手段分析和处理信息,描述和解释实验探究结果和变化趋势;具有合作与交流的意愿与能力,能准确表述、评估和反思实验探究过程与结果。 科学态度与责任。科学态度与责任指在认识科学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环境(英文简称STSE)的关系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对科学和技术的正确态度以及责任感。科学态度与责任主要包括科学本质、科学态度、科学伦理、STSE等要素。通过高中阶段的学习,学生应正确认识科学的本质;具有学习和研究物理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能主动与他人合作,尊重他人,能基于证据和逻辑发表自己的见解,实事求是,不迷信权威;在进行物理研究和物理成果应用时,能遵

八年级物理《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docx

《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单元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21 分) 1、下列各物体的长度接近10 厘米的是() A. 篮球的直径 B.乒乓球的直径 C.手掌的宽度 D.物理课本的长度 2、下面几个有趣的物理现象中,属于热现象的是: A、在地热喷泉架一个锅,能煮熟食物 B、1988 年在我国山东蓬莱海面出现一次奇特的日出景象,双日重叠,蔚为壮观 C、下雨时,天上先出现闪电而后听到雷声 D、每年八月,钱塘江口出现大潮,此时海水像千军万马,以排山倒海之势扑来 3、小轩用刻度尺测量铁块的长度(图1-1所示),方法正确的是〔〕 4、一次课堂计 算比赛中,四 位同学的计算 过程中正确的 是 〔〕 A.7.27.2 mm10 3 = 7.2 10 3 m B.15m=1510 67 mm==1.5 × 10 μ m C.2.5 2.5 km10 4 cm=2.5 10 4 cm D.3.010 6 cm=3.010 6 10 2 m=3.0 10 4 m km= 5、小玲用分度值为 1mm的刻度尺测物体,记录中正确的是:() A、184cm B、18.4cm C、 1.84cm D、 184.0cm 6、某刻度尺的刻度大于标准刻度,用它测量长度时,测量值和真实值相比较: A、偏大 B、偏小 C、一样大 D、无法判断 7、小新三次测量课桌的宽度,结果分别为48.17cm,48.15cm,48.15cm, 则测量结果应记为: A.48.14cm B.48.17cm C. 48.15 cm D.48.16cm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有二个或三个选项是正确的,全对得 3 分,选对但不全得 2 分,选错 或不选得0 分,共 9 分) 8、下面关于误差的说法正确的是: A.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 B.误差可以减少,但不能避免。 C.测量工具越精密,实验方法越合理,误差就越小。 D.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可以避免误差。 9、下列单位换算中正确的是() A、20cm=0.2m B、 50m=0.005km C、357mm=3.57m D、 1h=3600S 10、日常生活中,下列估测接近实际的是: A、一页纸的厚度大约90μm B、一支钢笔的长度大约14dm C、正常人的脉搏跳动70 次所需时间大约1min D、 初中学生步行 1km的路程经历的时间大约 50s 三、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40 分) 11、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时间的主单位是,实验中,测量长度常用的工具是,测量时间的工具是。

高中物理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

高中物理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 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走过了从“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到“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转变,新一轮的高中课程改革是在“三维目标”的基础上提出以“核心素养”来统领。实际上,核心素养也属于知识、技能和态度等方面的综合表现,是知识、能力、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融合。 核心素养是对国家教育总体目标的具体化,是高中课程体系和各学科教学目标制定的依据。核心素养可以更好地纠正过去教育的偏差,比前一轮课程改革提出的三维目标更适合当今社会的发展。 由北京师范大学林崇德教授领衔,华南师范大学、河南大学、山东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共同承担的《我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总体框架研究项目》研究成果中,提出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的总框架包括:社会参与、自主发展和文化修养三个领域、十项核心素养指标,如以下方框图所示。 在“核心素养体系”的整体框架基础上,提出高中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共有四个维度:物理观念和应用、科学思维和创新、科学探究和交流、科学态度和责任。各维度主要包含的各要素形成如下的学科素养体系。 在即将颁布的新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对上述四个维度的核心素养达成水平都提出了参考评价指标,每个维度都划分为从“水平一”到“水平五”共五个等级。 由于核心素养具有综合性、跨学科的特点,所提出的关键指标的是通过各学科教学都可以育成,也是学生的发展最重要的东西。因此高中物理所提出的核心素养的各个要素,实际上也都是服务于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体系。例如:核心素养体系中的“语言”素养的概念,就不再是语文、外语等语言学科所专有,这一概念的特点是有效的表达和交流,是一种广义的语言概念,远超了语言学科的范畴。高中物理教育在“语言”素养的培养上,通过培养学生的“语言与交流”素养为“核心素养体系”服务,侧重培养学生有机运用文字语言、代数语言、图形语言和图像语言表述物理问题,力求逻辑严谨、条理清晰地把自己的研究或思考结果与他人进行交流沟通。 核心素养对一个人的影响不是单一显现的,而是以整合的方式予以表现。核心素养体系中的各项指标也不是彼此孤立地发挥作用,也是在一个人身上整体表现出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也指出:核心素养总框架中所罗列的一系列具体指标,它们是一个整体,各项指标之间有一定的关联,只不过在不同情境下各指标表现的程度有所不同。 三、高中物理核心素养的培养途径 核心素养与能力是有所区别的。能力既可以是与生俱来的,也可以是后天形成的。核心素养则是可教、可学的,是后天通过学习而获得的。核心素养的发展是连续性的,也是具有阶段性的,学校教育不能错过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关键时期。福建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院长、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主任余文森教授认为,“核心素养是最基础、最具生长性的关键素养,就像房屋的地基,它决定房屋的高度。核心素养的形成具有关键期的特点,错过了关键期就很难弥补”。因此,高中教育就要抓住这一阶段的关键期,有效促使每一个学生达成这一阶段应该达到的核心素养目标。 高中物理教学应综合反映人类在探索自然规律过程中取得的成果, 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 目标。在此阶段的物理教学不仅要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更要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探究能力、创新意识以及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等方面的培养[2]。 核心素养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整个教育阶段中慢慢形成。为了培育高中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高中物理教学应侧重在以下四个方面作出努力。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沪粤版《第一章 走进物理世界》单元测试题 一、 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21分) 1、下列各物体的长度接近10厘米的是( ) A.篮球的直径 B.乒乓球的直径 C.手掌的宽度 D.物理课本的长度 2、 下面几个有趣的物理现象中,属于热现象的是: A 、在地热喷泉架一个锅,能煮熟食物 B 、1988年在我国山东蓬莱海面出现一次奇特的日出景象,双日重叠,蔚为壮观 C 、下雨时,天上先出现闪电而后听到雷声 D 、每年八月,钱塘江口出现大潮,此时海水像千军万马,以排山倒海之势扑来 3、小轩用刻度尺测量铁块的长度(图1-1所示),方法正确的是 〔 〕 4、一次课堂计算比赛中,四位同学的计算过程中正确的是 〔 〕 A .2.7mm=2.7mm 310-?=3102.7-?m B .15m=61015?=1.5×107μm C .5.2km=5.2km 410?cm=4105.2?cm D .6100.3?cm=2610100.3-??m=4100.3?m 5、小玲用分度值为1mm 的刻度尺测物体,记录中正确的是: ( ) A 、184cm B 、18.4cm C 、1.84cm D 、184.0cm 6、某刻度尺的刻度大于标准刻度,用它测量长度时,测量值和真实值相比较: A 、偏大 B 、偏小 C 、一样大 D 、无法判断 7、小新三次测量课桌的宽度,结果分别为48.17cm ,48.15cm,48.15cm,则测量结果应记为: A .48.14cm B .48.17cm C .48.15 cm D .48.16cm 二、 多项选择题(每题有二个或三个选项是正确的,全对得3分,选对但不 全得2分,选错或不选得0分,共9分) 8、下面关于误差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 B .误差可以减少,但不能避免。 C .测量工具越精密,实验方法越合理,误差就越小。 D .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可以避免误差。 9、下列单位换算中正确的是 ( ) A 、20cm=0.2m B 、50m=0.005km C 、357mm=3.57m D 、1h=3600S 10、日常生活中,下列估测接近实际的是: A 、一页纸的厚度大约90μm B 、一支钢笔的长度大约14dm C 、正常人的脉搏跳动70次所需时间大约1min D 、初中学生步行1km 的路程经历的时间大约50s

谈高中物理核心素养下科学思维能力的养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6a17490059.html, 谈高中物理核心素养下科学思维能力的养成作者:周幸 来源:《教育界·基础教育》2019年第11期 【摘要】在高中阶段,物理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与人们的实际生活联系紧密。学习物理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随着我国大力推进新课程改革,并将培养高中核心素养作为教学的一部分,有利于加强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实现物理教学的新目标。基于此,本文将深入探讨培养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重要性、高中物理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培养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方式。 【关键词】高中物理;核心素养;科学思维 高中物理以“实践+理论”为主,理论是实践的基础,实践又在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验证理论的真实性,二者紧密联系在一起。对于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挖掘学生的潜能,教师发挥着重要作用。教师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必须积极引导学生的科学思维,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使学生自发形成物理学习意识。新课程改革对高中物理教学提出了新目标,对整个物理教学的意义深远,对提高我国教育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一、高中物理教学存在的问题 第一,教师教学观念落后,跟不上时代步伐。在教学方法上,教师依旧采用单一的形式,教师口若悬河,学生盲目跟从;在思想上,教师未脱离应试教育的怀抱,喜欢直接讲解或简单得出答案;在教育方式上,教师脱离时代步伐,满足自身当下的成绩,不求进取,安于现状,没有及时充实自己,教育水平停滞不前;在教育观念上,教师过于相信自己的教学经验,没有充分认识到科学思维的重要性,不重视、不理会的态度也影响了实际教学质量。 第二,教学模式单一。物理强调知识的全面性和发散思维的重要性,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往往会堆积许多知识点,导致授课内容显得复杂、时间紧迫、知识结构不清晰。同时,高中物理教师喜欢教授理论课,轻实验教学和实践活动,习惯利用更多时间向学生灌输大量知识,繁多的课堂作业、试卷、课后作业堆积在学生的课桌上。有时,教师因重视分数而有意提高课程难度,拓展难度较大的知识点,未等学生充分理解并运用知识点,教师已经开始了下一部分内容。教师忽略了学生的实际水平,导致教学质量低下。 第三,未厘清教学重点。教师倾向于把考试重点放在理论知识上,对物理教学的认识不够深入,所以未将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同时,教师重视学生的成绩,把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标准。在评定学生的综合表现时,教师倾向于考试分数,极少关注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想品质,也未将学生的其他能力纳入评价中。

最新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与高考五种能力要求

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与高考五种能力要求 一、高中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教育部2014年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确立了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的课程改革方向。核心素养从学习结果界定了未来人才形象,“意见”明确提出各级各类学校要从实际情况和学生特点出发,把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要求落实到各学科教学中。 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物理教育过程中,通过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思想与方法逐步内化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需要的,具有物理学科特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充分体现了物理教学育人价值,指向物理教学的根本目标,指导物理教学过程的有效实施。 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正式发布。《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它科学地回答了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根本性的问题。以它为指导,各个学科教育的核心素养也相继公布,高中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分四个维度:物理观念、科学思维、实验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 基于高中物理学科特点及高中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参考已有研究成果,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从“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四个维度界定物理学科核心素养,这一界定既体现了物理学科本身属性所特有的物理观念、科学精神的追求,又呈现了物理学科对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思维能力品质的具体要求。四个维度分别如下: 1.物理观念是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内化的从物理学角度 出发对客观世界的概括性认识。 2.科学思维是以物理学视角认识客观事物本质属性、内在联系的方式; 是基于经验事实的抽象概括,具体运用推理论证等科学思维方法的过程;是基于事实证据和科学推理进而提出创造性见解的能力与品质。 3.科学探究是学生在类似于科学家探索自然规律的探究行为过程中形成 的综合性能力,因而其表现在学生进行探究活动中,并在活动中的到发展。

高中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

高中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 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物理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学生通过物理学习内化的带有物理学科特性的品质,是学生科学素养的关键成分。 1、物理观念 从物理学视角形成的关于物质、运动与相互作用、能量等的基本认识,是物理概念和规律等在头脑中的提炼和升华。“物理观念”包括物质观念、运动观念、相互作用观念、能量观念及其应用等要素。 通过高中阶段的学习,学生应形成经典物理的物质观念、运动观念、相互作用观念、能量观念等,能用其解释自然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初步具有现代物理的物质观念、运动观念、相互作用观念、能量观念等,能用这些观念描述自然界的图景。 2、科学思维 从物理学视角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内在规律及相互关系的认识方式,是基于经验事实建构理想模型的抽象概括过程;是分析综合、推理论证等科学思维方法的内化;是基于事实证据和科学推理对不同观点和结论提出质疑、批判,进而提出创造性见解的能力与品质。“科学思维”主要包括模型建构、科学推理、科学论证、质疑创新等要素。

通过高中阶段的学习,学生应具有建构理想模型的意识和能力;能正确运用科学思维方法,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进行科学推理、找出规律、形成结论,并能解释自然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具有使用科学证据的意识和评估科学证据的能力,能运用证据对研究的问题进行描述、解释和预测;具有批判性思维的意识,能基于证据大胆质疑,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追求科技创新。 3、实验探究 提出物理问题,形成猜想和假设,获取和处理信息,基于证据得出结论并做出解释,以及对实验探究过程和结果进行交流、评估、反思的能力。“实验探究”主要包括问题、证据、解释、交流等要素。 通过高中阶段的学习,学生应具有实验探究意识,能在学习和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合理猜测与假设;具有设计实验探究方案和获取证据的能力,能正确实施实验探究方案,使用各种科技手段和方法收集信息;具有分析论证的能力,会使用各种方法和手段分析、处理信息,描述、解释实验探究结果和变化趋势;具有合作与交流的意愿与能力,能准确表述、评估和反思实验探究过程与结果。 4、科学态度与责任 在认识科学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环境(STSE)的关系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对科学和技术应有的正确态度以及责任感。“科学态度与责任”主要包括科学本质、科学态度、科学伦理、STSE等要素。

第一章 走进物理世界知识点

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 1、物理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各种物理现象的规律和物质结构的一门科学。 2、学习物理学,既离不开_____________________,也离不开_______________。 3、长度的基本单位是______,符号是______,测量长度常用的工具是____________。 时间的基本单位是______,符号是______,测量时间常用的工具是____________。 4、测量值和__________之间的差异叫做__________。错误可以__________,而误差不可以__________。为减小误差,可以采用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 5、四个人用同一把毫米刻度尺测量一物体的长度,记录的数据分别为0.2300m、2.3dm、23.00cm、230.0mm,则以上记录中错误的是_________。 6、填写单位: 一枚壹元硬币的直径是2.50______ 一名同学的高度是16.4______ 一张纸的厚度大约为66______ 一张课桌的宽约为0.342______ 北京至上海的铁路线长为1486______ 某本书长267.2______ 7、如图所示,甲图中物体的长度为__________,乙图中圆的直径为__________。 8、某同学测得物体的长度的正确结果为5.6789m,该学生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若用厘米作单位,结果应写成______cm。如果用厘米刻度尺来测量该物体的长度,结果应为______cm。 9、某同学测得一本练习册的厚度是0.60cm,经统计共计80张纸,则每张纸的厚度是______cm,合______μm。 10、小明同学从教室的前墙走到后墙,共走了12步。从教室的前门走到学校大门口,共走了254步。测得教室的长度是9m,则教室到校门口的距离大约为______m。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测试题(20200705085058)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3分) 1.科学探究的第一步是( ) A.猜想与假设 B.交流合作 C.提出问题 D.分析论证 2.下列过程中,经历时间约为 1 s的是( ) A.人的眼睛眨一下的时间 B.人呼吸一次的时间 C.人打一次哈欠的时间 D.人的心脏跳动一次的时间 3.下列现象中不属于物理现象的是( ) A.骑自行车遇到障碍物时,刹一下车,自行车就慢下来了 B.发生日全食时,太阳不见了 C.在寒冷的冬天,使用电热毯睡觉更暖和 D.建筑工地上的钢筋淋到雨水会生锈 4.测量是科学研究的基础和前提,测量的真实性和精确程度直接决定了研究的成败.在下列关于测量的几种说法中,选出你认为最优的一项( ) A.测量前要观察测量工具的量程,以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 B.测量前要观察测量工具的分度值,以满足测量精度的要求 C.测量前要观察零刻度线,以确定是否有零误差 D.测量前上述三种做法都是必要的 5.下列关于长度测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实验过程中,要认真细致地测量,读数时读到分度值即可 B.在记录测量结果时,小数点后的数字要多保留几位 C.实验时选用的仪器越精密越好 D.测量中的错误是可以避免的,而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6.为了能够准确地测量一元硬币的厚度,小华用刻度尺一次测量出10枚硬币的总厚度,然后通过计算得出结果.在这个实验中,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选择分度值为 1 cm的刻度尺比较合适 B.小华的方法也适用于测一张纸的厚度 C.一元硬币的厚度应该在 1.5~2 mm之间 D.这种方法适用于微小长度的测量 7.下面的一组数据中,用的是同一刻度尺测量的是( ) ①1.5 m ②23.0 mm ③4.8 cm ④0.72 dm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③和④ D.④和① 8.用毫米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先后五次测得的数据分别为L1=1.46 cm、L2=1.46

高中物理核心素养的内涵与培养措施

高中物理核心素养的内涵与培养措施 发表时间:2019-06-10T16:12:26.187Z 来源:《知识-力量》2019年9月30期作者:洪松木[导读] 高中物理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要求,满足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物理教师结合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改善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促进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文中以高中物理核心素养内涵为切入点,探讨课堂教学培养核心素养的措施。(福建省南安市龙泉中学,福建省南安市 362304) 摘要:高中物理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要求,满足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物理教师结合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改善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促进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文中以高中物理核心素养内涵为切入点,探讨课堂教学培养核心素养的措施。关键词:高中物理;内涵分析;培养措施 物理作为高中阶段主要课程之一,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物理教师全面分析核心素养的内容,联系学生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切入点,改善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大幅度提高物理课堂教学质量,本文就此展开论述。 1、高中物理核心素养内涵的分析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利于培养全方面发展的当代学生。而高中物理核心素养就是指在物理学习过程中建立起来的认识与处理周围事物所具备的基本能力。 第一,由于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导致学生固守成规,不敢发散思维,阻碍学生发展。因此,培育核心素养有利于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帮助学生养成思考的能力,使学生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第二,物理是一种灵活多变的学科,解题思路较为灵活广泛,因此这有利于渗透核心素养,培育学生的思维能力,由教师引导,循序渐进的开展启发式教育。第三,物理本就是高度精准与高难度的学科,因此在学习时难免会遇到困难与挫折,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交流与合作,多与同学进行交流,在交流之中引发自己的思考,从而帮助学生,意识到合作与交流的重要性。 2、高中物理教学核心素养培养的措施 2.1 打破传统理念,引入以人为本理念 随着改革的深入,教师应以“学生为教学主体”作为教学的中心,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严格按照新课改要求,深化教学理念,尽可能帮助学生凸显个性,使学生成为物理实验课堂教学的主人。 例如,在探究“气体压强、体积和温度三者之间关系”的教学活动中,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通过控制变量来研究气体压强、体积和温度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实验开始之前,教师应于学生进行探索交流“应采用哪种方式来探索气体压强、体积和温度三者之间的关系呢?”学生在掌握现有知识的前提下异口同声的回答“控制变量法”。然后,教师让学生根据实验原理选择合适的实验器材,同时按照控制变量的方法探索气体压强、体积和温度三者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学生自己动手的教学方式,不仅锻炼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加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学生自主探究能力。此外,现代课程教育改革过程中,为更好地满足基本的教学需求,实验教学需要结合当下的实验室应用基础,有效分析实验室资源的应用现状,充分开发可用的物理实验资源,其中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物品是物理实验资源开发的重要源泉,如水杯、可乐瓶、欧姆表等,都可以作为容量容器来进行实验演示。 2.2 选择合适问题,培养学生物理思维 教师每节课都可准备一些有意义的问题,与学生进行物理对答,教师的提问可以从一开始的简单,慢慢提高难度,由易到难,由浅到深,学生的理解能力也就会逐渐由表面浅显的东西到更深层次。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增加物理在平时的应用;教师们也应该定期的进行教学反思,提高自己的物理能力与水平,改进物理课堂教学的方式,从而促进课堂教学的质量有更大幅度的提高空间。 在课堂中给学生们更多的表现机会,增加他们对物理的积极性,加强与学生之间的知识交流。物理课程中实验作为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了解与掌握物理知识的主要途径。一个有趣的物理实验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物理教师可以设计多个物理实验,实现课堂上师生的互动。如果条件允许的话,也可以让学生参与设计物理实验,甚至让学生独立完成实验设计。通过这种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并利用师生互动了解与掌握知识点,掌握更多的物理知识。如,学习“功和内能”内容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做出搓手或跺脚的总做,提出问题:搓手或跺脚时为何手或脚会感到暖和?利用这个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求知欲望,主动思考并全身心的参与学习,促进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的提升,提高学生逆向思维能力。 2.3 丰富课堂内容,提高课堂辩论性 教师以一系列物理问题为引导,通过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讨论和辩论推动教学进程。比如,“比较做圆周运动的物体的快慢”从不同的角度比较,结论不同。这时候可引导学生根据问题配合相关实例(如变速自行车的大齿轮、小齿轮、后轮)展开辩论;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认识、判断(如:有的学生通过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弧长来判断、有的根据单位时间内转过的角度、有的学生比较转动一圈所用的时间,也有同学比较在某一段时间内转过的圈数),通过这样的辩论,学生会更深入地理解线速度、角速度、周期、频率等物理量,对匀速圆周运动形成全面的认识,并且会给学生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尤其在核心素养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师必须注重提高学生自身的动手操作能力,而在课堂上也要由原本单纯讲课的方法转化为实验操作,从而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结语 总之,高中物理课堂落实核心素养,要求教师做好研究分析工作,选择合适的课程切入点,改善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同时,教师依据教学目标与要求,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提高物理课堂教学质量。文中简单分析物理课堂落实核心素养的要求,为类似研究提供借鉴。参考文献 [1]周玮.“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中物理概念教学设计[J].物理通报,2019(04):19-23. [2]郑刚.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高中物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思考[A].教师教育论坛(第一辑)[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2. [3]宋小羽.核心素养下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案例分析[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9,35(01):33-35.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