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八年级下物理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下物理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下物理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下物理知识点总结

总结是事后对某一阶段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提升我们发现问题的能力,让我们抽出时间写写总结吧。那么如何把总结写出新花样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八年级下物理知识点总结,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八年级下物理知识点总结 1

压强知识点总结

1.压力: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2.压强: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3.压强公式:P=F/S,式中p单位是:帕斯卡,简称:帕,1帕=1牛/米2,压力F单位是:牛;受力面积S单位是:米2

4.增大压强方法:(1)S不变,F↑;(2)F不变,S↓ (3) 同时把F↑,S↓。而减小压强方法则相反。

5.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液体受到重力。

6.液体压强特点:

(1)液体对容器底和壁都有压强,

(2)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3)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4)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密度有关系。

7.液体压强计算公式(ρ是液体密度,单位是千克/米3;

g=9.8牛/千克;h是深度,指液体自由液面到液体内部某点的竖直距离,单位是米。)

8.根据液体压强公式:可得,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体积和质量无关。

9.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是马德堡半球实验。

10.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空气受到重力作用而产生的,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大而减小。

11.测定大气压强值的实验是:托里拆利实验。

12.测定大气压的仪器是:气压计,常见气压计有水银气压计和无液气压计(金属盒气压计)。

13.标准大气压:把等于760毫米水银柱的大气压。标准大气压=760毫米汞柱=1.013×105帕=10.34米水柱。

14.沸点与气压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

15.流体压强大小与流速关系:在流体中流速越大地方,压强越小;流速越小的地方,压强越大。八年级下物理知识点3

力知识点总结

1.什么是力: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力)。

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还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物体形状或体积的改变,叫做形变。)

4.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合是N。1牛顿大约是你拿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

5.实验室测力的工具是:弹簧测力计。

6.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7.弹簧测力计的用法:

(1)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如果不是,则要调零;

(2)认清最小刻度和测量范围;

(3)轻拉秤钩几次,看每次松手后,指针是否回到零刻度,

(4)测量时弹簧测力计内弹簧的轴线与所测力的方向一致;

(5)观察读数时,视线必须与刻度盘垂直。

(6)测量力时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8.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9.力的示意图就是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

具体的画法是:

(1)用线段的起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2)延力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箭头的方向表示力的方向;

(3)若在同一个图中有几个力,则力越大,线段应越长。

10.重力:地面附近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11.重力的计算公式:G=mg,(式中g是重力与质量的比值:g=9.8牛顿/千克,在粗略计算时也可取g=10牛顿/千克);重力跟质量成正比。

12.重垂线是根据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原理制成。

13.重心: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

14.摩擦力: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是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摩擦力。

15.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大小有关系。压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16.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增大压力和使接触面粗糙些。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

(1)使接触面光滑和减小压力;

(2)用滚动代替滑动;

(3)加润滑油;

(4)利用气垫。

(5)让物体之间脱离接触(如磁悬浮列车)。

运动和力知识点总结

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牛顿第一定律是在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推理而概括出来的,因而不能用实验来证明这一定律)。

2.惯性: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牛顿第一定律也叫做惯性定律。

3.物体平衡状态:物体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平衡。当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时,就叫做二力平衡。

4.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则这两个力二力平衡时合力为零。

5.物体在不受力或受到平衡力作用下都会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八年级下物理知识点总结 2

一、物体的质量

1、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物体的质量,通常用字母m表示。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千克,符号为㎏。常用的质量单位还有克(g)、毫克(mg)和吨(t)。

换算关系为:1t=1000㎏1㎏=1000g1g=1000mg。

测量工具:天平托盘天平使用说明

①使用天平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

②使用天平时,应先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再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螺母,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的刻度线。

③测量物体质量时,应将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移动游码,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的刻度线。此时,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与游码所示质量之和等于所测物体的质量。

注意:

A、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待测物体的总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测量值。向右盘里加减砝码时应轻拿轻放。

B、天平与砝码应保持干燥、清洁,不要把潮湿的物品或化学药品直接放在天平的托盘中,不要用手直接取砝码。

2、判断天平横梁是否平衡有2种方法:一种是等指针完全静止下来,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刻度线;另一种是指针在相对于分度盘中央刻度线左右摆动的幅度相等。

3、质量是物体的一种物理属性

当物体的状态、温度、形状、位置发生改变,但它们所含物质的

多少并没有改变,质量不随物体的状态、温度、形状、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二、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

测量方法:当被测物体的质量较小时,可以先测量多个物体的总质量,然后算出一个物体的质量。这种“测多算少”的方法能使测量的结果更精确。

三、物质的密度

1、定义——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密度=

质量体积

通常,用ρ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则密度的公式可以写做:

mρ=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千克,体积的单位是米,则密度的单位是千克/米,

符号为㎏/m,读作千克每立方米。密度的单位有时用克/厘米,符号为g/cm。

2、在常温、常压下,一些物质的密度(单位:㎏/m)

四、密度知识的应用

鉴别物质——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物理属性,可以用测量密度的方法来鉴别物质。

除了用于鉴别物质外,还可以在已知密度和体积的情况下,利用密度公式计算该物体的质量;或者在已知密度和质量的情况下,计算形状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五、物质的物理属性

物质的物理属性包括:状态、硬度、质量、密度、透光性、导热性、导电性、弹性、磁性等。

八年级下物理知识点总结 3

一、力弹力

1、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称为力。一个叫施力物体,一个叫受力物体。

2、形变的物体在撤去外力后能恢复原状,这种形变叫做弹性形变。

使物体发生弹性形变的外力越大,物体的形变就越大。(在一定范围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拉力成正比)。3、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符号位“N”。

弹簧测力计主要由弹簧、秤钩、指针和刻度盘组成。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⑴了解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使用时所测力的大小应在量程范围内。

⑵观察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

⑶将弹簧测力计按测量时所需的位置放好,检查指针是否在“0”刻度线处,若不在,

应校正“0”点。

⑷测量时,要使弹簧测力计的受力方向沿着弹簧的轴线方向;观察时,视线必须与刻

度盘垂直。

二、重力力的示意图

1、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它的质量成正比。物体所受的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G表示物体所受的重力,m表示物体的质量,公式G=mg表示物体所受的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公式G=mg中,g表示物体所受的重力与质量之比,约等于9.8N/㎏,在粗略计算中,可取g=10N/㎏。

2、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称为力的三要素。对于物体所受的任何力都可以用这种方法来表示,这种表示力的图称为力的示意图。

三、摩擦力

1、摩擦:静摩擦、滑动摩擦、滚动摩擦。摩擦力: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

2、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滑动时,会受到阻碍它运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滑动摩擦力。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压力的大小有关,接触面越粗糙、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在一定范围内,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无关。

3、减小物体接触面间的压力和粗糙程度、在接触面间加润滑剂或用滚动代替滑动等可

减小摩擦。

四、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有力的作用时,另一个物体也同时对这个物体有力的作用,即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归纳 一、力和运动 1. 力的概念: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具有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2. 力的分类:根据作用效果的不同,力可以分为接触力和非接触力。 3. 力的合成与分解:合力是指多个力的合力,分力是指一个力的分解。 4. 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5.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6. 牛顿第三定律: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7. 力的单位:牛顿(N)。 8. 重力: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地球的引力常数有关。 9. 重力的方向:垂直于地面向下。 10. 重力的作用点:物体的重心。 11. 摩擦力:物体相对运动时,由于表面的粗糙程度而产生的阻碍运动的力。 12. 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13. 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的区别:滑动摩擦力是物体相对运动时的摩擦力,静摩擦力是物体即将开始运动时的摩擦力。 14. 弹簧的弹性势能:弹簧发生形变时所具有的能量。 15. 弹簧的弹性系数:表示弹簧的弹性势能与形变量之间的关系。 二、机械能 1. 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2. 动能的计算公式:动能等于物体质量乘以速度的平方的一半。 3. 动能守恒定律:在没有外力作用下,系统的总动能保持不变。 4. 重力势能:物体由于位置而具有的能量。 5. 重力势能的计算公式:重力势能等于物体质量乘以重力加速度乘以高度的一半。 6. 机械能守恒定律:在没有外力作用下,系统的总机械能保持不变。 7. 动能和重力势能的转化:当物体从高处自由落下时,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当物体上升时,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三、压强和浮力 1. 压强的概念:单位面积上所受到的压力。 2. 压强的计算公式:压强等于压力除以受力面积。 3. 液体的压强特点:液体的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4. 液体的压强传递规律:液体的压强通过连通器传递。 5. 浮力的概念:液体对物体的向上托起的力。 6. 浮力的计算公式:浮力等于液体密度乘以排开液体体积乘以重力加速度。 7. 浮力的应用:船、气球等利用浮力的原理设计而成。 四、热学 1. 温度的概念:物体分子平均运动速度的快慢程度。 2. 温度的单位:摄氏度(℃)和开尔文(K)。 3. 热传导:热量通过物体内部分子的运动传递的过程。 4. 热传导的影响因素:物质的性质、温度差、导热面积和导热介质等。

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 第七章力 7.1力(F) 1、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注意(1)一个力的产生一定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且同时存在。 (2)单独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 (3)力的作用可发生在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也可以发生在不直接接触的物体间。 2、判断力的存在可通过力的作用效果来判断。 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 (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运动状态的改变是指物体的快慢和运动方向发生 改变)。 举例:用力推小车,小车由静止变为运动;守门员接住飞来的足球。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举例:用力压弹簧,弹簧变形;用力拉弓弓变形。 3、力的单位:牛顿(N) 4、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称为力的三要素。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 果。 5、力的表示方法:画力的示意图。在受力物体上沿着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线段的长表示力的大小,这种图示法叫力的示意图。 7.2、弹力 (1)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特性; 塑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不能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特性。 (2)弹力的定义: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如压力,支持力,拉力) (3)产生条件:发生弹性形变。 二、弹簧测力计 (4)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做弹簧测力计。 弹簧测力计(弹簧秤)的工作原理:在弹性限度内, 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即弹簧受到的拉力越 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 (5) 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注意事项:

A、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不能超过它的测量范围。(否则会损坏测力计) B、使用前指针要校零;如果不能调节归零,应该在读数后减去起始末测量力时的示数,才得到被测力的大小。 C、测量前,沿弹簧的轴线方向轻轻来回拉动挂钩几次,放手后观察指针是否能回到原来指针的位置,以检查指针、弹簧和外壳之间是否有过大的摩擦; D、被测力的方向要与弹簧的轴线的方向一致,以免挂钩杆与外壳之间产生过大的摩擦; E、指针稳定后再读数,视线要与刻度线垂直。 7.3重力(G) 1产生原因:由于地球与物体间存在吸引力。 2定义: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用字母 G 表示。 3重力的大小: ①又叫重量(物重)②物体受到的重力与它的质量成正比。 ③计算公式:G=mg 其中g= 9.8N/kg , 物理意义:质量为1千克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8牛顿。 ④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地理位置有关,即质量越大,物体受到的重力越大;在地球上,越靠近赤道,物体受到的重力越小,越靠近两极,物体受到的重力越大。 4施力物体:地球 5 重力方向:竖直向下, 应用:重垂线 ①原理:是利用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性质制成的。 ②作用:检查墙壁是否竖直,桌面是否水平。 6作用点:重心(质地均匀的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 7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在受力物体上画力的示意图时,常常把力的作用点画在重心上。同一物体同时受到几个力时,作用点也都画在重心上。 第八章运动和力 8.1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 1、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自由滑下(控制变量法),是为了使小车滑到斜面底端时有相同的速度;阻力的大小用小车在木板上滑动的距离的长短来体现(转化法)。 2、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3、牛顿第一定律是通过实验事实和科学推理得出的,它不可能用实验来直接验证。

初二物理下册知识点归纳(全)

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总结 第七章力 一、力 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产生的条件:①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②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 3、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4、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物体形状或体积的改变,叫做形变。) 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一般指:物体的运动快慢是否改变(速度大小的改变)和物体的运动方向是否改变 5、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N 表示。 6、力的测量:测力计 7、测力计的制作原理: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8、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9、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表示出来,如果没有大小,可不表示,在同一个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越长 二、弹力 知识点1:弹力 1、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失去力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叫弹性。 2、塑性:在受力时发生形变,失去力时不能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叫塑性. 3、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受到的力叫弹力,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在弹性限度内,弹性形变越大,弹力越大。 4、弹力的基本特征: ⑴.弹力产生于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任何物体只要发生弹性形变,就一定会产生弹力,不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是不会发生弹力作用的。 ⑵。弹力通常分为两类,一类是拉力(如橡皮筋、弹簧等),另一类是压力和支持力(如桌面对书本的支持力和书本对桌面的压力)。

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八班级物理下册学问点归纳 声现象 一、声音的发生与传播 常考点 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用手按住发音的音叉,发音也停止,该现象说明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振动的物体叫声源。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在空气中,声音以看不见的声波来传播,声波到达人耳,引起鼓膜振动,人就听到声音。 3.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没有空气,所以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要靠无线电话交谈,由于无线电波在真空中也能传播。 4.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一般状况下,v固v液v气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5.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假如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以上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来,此时障碍物到听者的距离至少为17m。在屋子里谈话比在旷野里听起来洪亮,缘由是屋子空间比较小造成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缺乏0.1s最终回声和原声混合在一起使原声加强。 利用:利用回声可以测定海底深度、冰山距离、敌方〔潜水〕艇的远近测量中要先知道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测量〔方法〕是:测动身出声音到受到反射回来的声消息号的时间t,查出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v,则发声点距物体S=vt/2。

二、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常考点 1.声音在耳朵里的传播途径: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经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人就听到了声音. 2.骨传导:声音的传导不仅仅可以用耳朵,还可以经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这种声音的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一些失去听力的人可以用这种方法听到声音。 3.双耳效应:人有两只耳朵,而不是一只。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他特征也就不同。这些差异就是推断声源方向的重要基础。这就是双耳效应. 三、声音的三个特性 1.音调:人感觉到的声音的凹凸。音调跟发声体振动频率有关系,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物体在1s振动的次数叫频率,物体振动越快频率越高。频率单位次/秒又记作Hz。 2.响度:人耳感受到的声音的大小。响度跟发生体的振幅和距发声距离的远近有关。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距离叫振幅。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增大响度的主要方法是:减小声音的发散。 3.音色:由物体本身确定。人们依据音色能够区分乐器或区分人。 4.区分乐音三要素:听见知人——根据不同人的音色来判定;

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归纳 一、测量 ⒈长度L:主单位:米;测量工具:刻度尺;测量时要估读到最小刻度的 下一位;光年的单位是长度单位。 ⒉时间t:主单位:秒;测量工具:钟表;实验室中用停表。1时=3600 秒,1秒=1000毫秒。 ⒊质量m: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主单位:千克;测量工具:秤;实验室用托盘天平。 二、机械运动 ⒈机械运动:物体位置发生变化的运动。 参照物:判断一个物体运动必须选取另一个物体作标准,这个被选作 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⒉匀速直线运动: ①比较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a比较在相等时间里通过的路程。b比 较通过相等路程所需的时间。 ②公式:1米/秒=3.6千米/时。 三、力 ⒈力F: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 力的单位:牛顿(N)。测量力的仪器:测力器;实验室使用弹簧秤。 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是指物体的速度大小或运动方向改变。 ⒉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 力的图示,要作标度;力的示意图,不作标度。 ⒊重力G: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方向:竖直向下。 重力和质量关系:G=mgm=G/g g=9.8牛/千克。读法:9.8牛每千克,表示质量为1千克物体所受重 力为9.8牛。 重心:重力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规则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 中心。 ⒋二力平衡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两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 一直线上。 物体在二力平衡下,可以静止,也可以作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的平衡状态是指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处于平衡状 态的物体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 ⒌同一直线二力合成:方向相同:合力F=F1+F2;合力方向与F1、F2 方向相同; 方向相反:合力F=F1-F2,合力方向与大的力方向相同。 ⒍相同条件下,滚动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小得多。 滑动摩擦力与正压力,接触面材料性质和粗糙程度有关。【滑动摩擦、滚动摩擦、静摩擦】

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总结1 力知识点总结 1、什么是力: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力)。 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还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物体形状或体积的改变,叫做形变。) 4、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合是N.1牛顿大约是你拿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 5、实验室测力的工具是:弹簧测力计。 6、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7、弹簧测力计的用法: (1)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如果不是,则要调零; (2)认清最小刻度和测量范围; (3)轻拉秤钩几次,看每次松手后,指针是否回到零刻度, (4)测量时弹簧测力计内弹簧的轴线与所测力的方向一致; (5)观察读数时,视线必须与刻度盘垂直。 (6)测量力时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8、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9、力的示意图就是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具体的画法是: (1)用线段的起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2)延力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箭头的方向表示力的方向; (3)若在同一个图中有几个力,则力越大,线段应越长。有时也可以在力的示意图标出力的大小, 10、重力:地面附近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重力

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11、重力的计算公式:G=mg,(式中g是重力与质量的比值:g=9.8 牛顿/千克,在粗略计算时也可取g=10牛顿/千克);重力跟质量成正比。 12、重垂线是根据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原理制成。 13、重心: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 14、摩擦力: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是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摩擦力。 15、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大小有关系。压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16、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增大压力和使接触面粗糙些。 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 (1)使接触面光滑和减小压力; (2)用滚动代替滑动; (3)加润滑油; (4)利用气垫。 (5)让物体之间脱离接触(如磁悬浮列车)。 运动和力知识点总结 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牛顿第一定律是在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推理而概括出来的,因而不能用实验来证明这一定律)。 2、惯性: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牛顿第一定律也叫做惯性定律。 3、物体平衡状态:物体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平衡。当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时,就叫做二力平衡。 4、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则这两个力二力平衡时合力为零。

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

学霸笔记篇 第七章 第一节力 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产生的条件: ①至少有两个物体; ②物体间必须有相互的作用. 3.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是N。 4.力的作用效果:①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_;②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_。(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一般指是指运动速度或运动方向是否发生改变.) 5.力的__大小__、__方向_、__作用点_称力的三要素,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6.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表示出来的线段;在同一个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越长; 7.力的性质: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两个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8、易错易混: 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间不一定产生力(如果物体间没有相互作用,仅仅是接触.); 没有接触的两个物体间也能产生力的作用(例如:磁铁吸引铁钉). 9.方法技巧: 力的示意图作法:①确定受力物体,力的作用点画在受力物体上; ②从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线段和箭头(箭头标在线段末端); ○3箭头末端标上力的符号和大小. 第二节《弹力》 1.弹性和塑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失去力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叫弹性. 物体受力发生形变,失去力不能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叫塑性. 2.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弹力。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大 小有关.(压力,支持力,拉力都属于弹力) 3.测量:测量力的工具是测力计。实验室用弹簧测力计测力的大小. 4.弹簧测力计: (1)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即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 (2)使用方法:”看”: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分度值和指针是否指零;”调”:调零; ”读”读数=挂钩受力. (3)不能超过它的量程。 5、易错易混:用相同的力拉弹簧测力计的挂钩和吊环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并非两者之和,而是等于挂钩那端的力. 第三节《重力》 1.重力: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重力用字母G 表示. 2.重力的大小: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质量成正比。计算公式为; G=mg,其

八年级物理下册内容及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下册内容及知识点 第七章力 第1节力 第2节弹力 第3节重力 教学要求: 1.掌握力,力的单位,力的三要素、力的作用效果(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使物体发生形 变),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弹性,弹性限度,弹性形变,弹力,弹力的方向、作用点; 3.弹力在日常的称谓(拉力、压力、支持力等)及实例; 4.会利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 5.重力,重力的方向,重心及位置确定; 6.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及公式。 第八章运动和力 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 第2节二力平衡 第3节摩擦力 教学要求: 1.掌握牛顿第一定律; 2.惯性,惯性的利用和危害; 3.几个力平衡,物体的平衡,二力平衡的条件; 4.运动和力的关系; 5.摩擦,滑动摩擦、滚动摩擦,摩擦力的方向、作用点; 6.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摩擦力测量方法,增减摩擦的各种方法,两种摩擦的比较。 第九章压强 第1节压强 第2节液体的压强 第3节大气压强 第4节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教学要求: 1.掌握压力,压强的物理意义、定义、单位,增减压强的方法; 2.影响压力效果的因素; 3.压强公式; 4.液体的压强,连通器及其原理; 5.液体压强规律及公式; 6.大气压强及实例,大气压的变化及影响因素(高度、天气);

7.标准大气压; 8.大气压的测量方法,水银气压计、金属盒气压计; 9.流体(气体和液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第十章浮力 第1节浮力 第2节阿基米德原理 第3节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 教学要求: 1.掌握浮力,浮力的方向; 2.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浮力的方法; 3.阿基米德原理及其公式表述(F浮=G排=ρ液gV排)、使用范围; 4.物体浮沉的条件(上浮、下沉、悬浮、漂浮)及实例。 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 第1节功 第2节功率 第3节动能和势能 第4节机械能及其转化 教学要求: 1.掌握功的定义、单位; 2.用功的定义式进行计算; 3.功的二要素; 4.功的原理; 5.功率的物理意义、定义、单位; 6.功率定义式; 7.能量,动能,势能,重力势能及弹性势能; 8.动能及大小决定因素,重力势能及大小决定因素,弹性势能及有关决定因素; 9.机械能; 10.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 第十二章简单机械 第1节杠杆 第2节滑轮 第3节机械效率 教学要求: 1.掌握杠杆的定义,杠杆中的几个名词,三种杠杆及其特点; 2.杠杆平衡及其条件; 3.杠杆示意图; 4.滑轮,定滑轮、动滑轮,斜面;

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归纳 物理是中考一门重要学科,下面是店铺整理的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归纳,希望能够给大家物理的学习带来帮助。 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归纳篇1 一、伽利略斜面实验 1、实验得出得结论:在同样条件下,平面越光滑,小车前进地越远。 2、伽利略的推论是:在理想情况下,如果表面绝对光滑,物体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 3、三次实验小车都从斜面顶端(相等的高度)滑下的目的是:保证小车开始沿着平面运动的速度相同。 4、伽科略斜面实验的卓越之处不是实验本身,而是实验所使用的独特方法——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理想化推理。(也称作理想化实验)它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 二、牛顿第一定律 1、背景资料: (1)伽利略对类似的实验进行了分析得出:如果表面绝对光滑,物体受到的阻力为零,速度不会减慢,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 (2)笛卡儿对伽利略推理结论的补充:物体如果不受力,运动方向也不会改变。 (3)英国科学家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出一条重要的物理规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内容: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理解要点:

①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推理而概括出来的,且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所以已成为大家公认的力学基本定律之一。但是我们周围不受力是不可能的,因此不可能用实验来直接证明牛顿第一定律。 ②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物体不受力,可以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可以不需要力,即力与运动状态无关,所以力不是产生或维持运动的原因。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③“没有受到力作用”有两种情况:一是,该物体没有受到任何力对它的作用,这是理想情况;二是,物体在某一方向上没有受到外力作用,如:物体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运动,摩擦力可以不计,那么物体在水平面上将不受外力作用。 ④“总保持”是指“原来是怎样,后来仍然是这样”,如:原来是静止的,后来仍然是静止的;原来是运动的,后来以最后的速度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三、惯性 1、定义: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理解要点:“保持原有运动状态”是指不受到力的作用时的状态。即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是否受力、受力大小、是否运动、运动速度等皆无关。 3、惯性不是一种力。只是物体的一种属性。因此不能理解为“受到惯性作用”。 4、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 5、惯性与惯性定律的区别 惯性是物体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的性质,不管物体是否受到外力。惯性定律是描述物体运动所遵循的一条客观规律,条件是物体不受外力。惯性和惯性定律之间又有密切的联系。因为物体具有惯性,才使得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遵循惯性定律所指出的运动规律。 ①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而惯性定律是物体不受力时遵循

初中物理 八年级下册公式和知识点大全

八年级下册 一、公式: 1、重力G (N ) G=mg m :质量 g=9.8N/kg 或者10N/kg 。 变形:m= g G 2、密度ρ (kg/m 3) ρ= v m m :质量 V :体积 3、合力F 合(N ) 方向相同:F 合=F 1+F 2 方向相反:F 合=F 1-F 2 (且F 1大于F 2) 4、浮力(四种方法) a 、 F 浮 (N) F 浮=G 物-G' G'是物体在液体的重力 b 、 F 浮=G 物 只适用物体漂浮或悬浮 c 、 F 浮= F 下-F 上 F 下是下表面的压力、F 上是上表面的压力 d 、 F 浮 (N) F 浮=G 排=m 排g=ρ液gV 排 G 排:排开液体的重力 m 排:排开液体的质量 ρ液:液体的密度 V 排:排开液体的体积 (即浸入液体中的体积) 当物体完全浸没在液体中,V 排=V 物;若只有部分浸入液体,则V 排L 2是省力杠杆(撬棒) ;L 1

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总结 第六章 力和机械 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力的作用效果有:⑴_改变物体运动状态_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是指物体 运动快慢的改变、运动方向的改变或两者同时改变;⑵_使物体形状改变 形变_.力的作用效果决定于力的_三要素,即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3.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N ,在实验室常用弹簧测力计测力的大小, 用弹簧测力计测力首先要校零,然后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测力时要使 弹簧的伸长方向与拉力方向在一直线上. 4.重力是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它的方向是竖直向 下,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重力与质量成正比,计算重力的公式是G=mg . 5.g=㎏,表示的物理意义是地球上质量为1㎏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为. 6.摩擦力的作用总是阻碍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滑动摩擦力大小跟压力大小 和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比如:在结冰的路面上开车,司机往往要给车轮胎 挂上铁链,这是为了在压力不变的条件下,增加接触面粗糙程度来增大摩 擦防止车轮打滑的;鞋底下做有花纹是为了增加接触面粗糙程度;旅行箱 装有四个小轮是利用滚动代替滑动来减小摩擦. 7.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叫支点,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叫动力臂. 省力杠杆是指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的杠杆. 8.杠杆的平衡:杠杆处于静止或匀速转动叫做杠杆平衡.杠杆平衡时,动 力乘以动力臂等于阻力乘以阻力臂,用公式表示为:F 1×L 1=F 2×L 2;或杠杆 平衡时,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倍,动力就是阻力的几分之一,用公式表示为:1 221L L F F . 9.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①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省力杠杆可

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归纳 声现象 一、声音的发生与传播 常考点 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用手按住发音的音叉,发音也停止,该现象说明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振动的物体叫声源。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在空气中,声音以看不见的声波来传播,声波到达人耳,引起鼓膜振动,人就听到声音。 3.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没有空气,所以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要靠无线电话交谈,因为无线电波在真空中也能传播。 4.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一般情况下,v固>v 液>v气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5.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以上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来,此时障碍物到听者的距离至少为17m。在屋子里谈话比在旷野里听起来响亮,原因是屋子空间比较小造成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不足0.1s最终回声和原声混合在一起使原声加强。 利用:利用回声可以测定海底深度、冰山距离、敌方潜水艇的远近测量中要先知道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测量方法是:

测出发出声音到受到反射回来的声音讯号的时间t,查出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v,则发声点距物体S=vt/2。 二、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常考点 1.声音在耳朵里的传播途径: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经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人就听到了声音. 2.骨传导:声音的传导不仅仅可以用耳朵,还可以经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这种声音的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一些失去听力的人可以用这种方法听到声音。 3.双耳效应:人有两只耳朵,而不是一只。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他特征也就不同。这些差异就是判断声源方向的重要基础。这就是双耳效应. 三、声音的三个特性 1.音调:人感觉到的声音的高低。音调跟发声体振动频率有关系,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物体在1s振动的次数叫频率,物体振动越快频率越高。频率单位次/秒又记作Hz。 2.响度:人耳感受到的声音的大小。响度跟发生体的振幅和距发声距离的远近有关。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距离叫振幅。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增大响度的主要方法是:减小声音的发散。 3.音色:由物体本身决定。人们根据音色能够辨别乐器或区分人。

八年级物理下册各单元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物理下册各单元知识点归纳【八年级物理下册各单元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物理下册共分为六个单元,分别是力和运动、电和磁、光的传播、声的传播、地球与太阳系和化学与能量转化。本文将对这六个单元的知识点进行归纳,以便学生们系统地复习与掌握。 一、力和运动 1. 力的概念 - 力是使物体发生运动或变形的物理量。 - 力的单位是牛顿(N)。 2. 直线运动 - 平均速度的计算:速度 = 位移 ÷时间。 - 加速度的计算:加速度 = (末速度 - 初始速度)÷时间。 3. 牛顿运动定律 -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静止或匀速运动时,受到的合力为零。 - 牛顿第二定律(运动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它上面的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任何一个物体作用在另 一个物体上的力,另一个物体都会以相等大小、方向相反的力作用在 第一个物体上。 4. 摩擦力 - 静摩擦力:物体没有发生相对运动前,阻止物体开始运动的力。 - 滑动摩擦力:物体在表面上相对滑动时的摩擦力。 5. 弹力 - 弹性力是使物体发生弹性变形时产生的力。 二、电和磁 1. 电流和电压 - 电流是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截面的电荷量。 - 电压是单位电荷通过两点间时所做的总功。 2. 电路中的电阻 - 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程度,单位是欧姆(Ω)。 3. 测量电流和电压 - 测量电流的仪器是安培表,测量电压的仪器是伏特表。 4. 磁场 - 磁场是磁物质(如铁石)周围的一种特殊的物理场。

5. 电磁铁 - 电磁铁是将通电导线绕在铁芯上,通过电流生成磁场。 三、光的传播 1. 光的直线传播 - 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 光在介质中传播时遵循折射定律。 2. 光的反射 - 光线遇到光滑表面时,按照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的规律反射。 3. 镜子和成像 - 平面镜成像遵循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规律。 - 凸透镜使平行光线汇聚到焦点上,成像规律为1/f = 1/v + 1/u。 4. 光的色散 - 光在穿过棱镜等介质时会发生折射,而不同波长的光折射角不同,从而形成七彩光谱。 四、声的传播 1. 声的产生和传播 - 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机械波,需要介质来传播。 - 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密度和弹性有关。

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总结 学得越多,懂得越多,想得越多,领悟得就越多,就像滴水一样,一滴水或许很快就会被太阳蒸发,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1 第十章浮力 10.1浮力(F浮) 1、定义: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力,叫浮力。 2、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 3、产生原因:由液体(或气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 4、,通过实验探究发现(控制变量法):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有关,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越大,液体的密度越大,浮力就越大。 10.2阿基米德原理 1.实验: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的关系: ①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所受的重力G1,小桶所受的重力G2; ②把物体浸入液体,读出这时测力计的示数为F1,(计算出物体所受的浮力F浮=G1-F1)并且收集物体所排开的液体; ③ 测出小桶和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的总重力G3,计算出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 G排=G3-G2。 2.内容: 浸入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 3.公式:F浮=G排=ρ液gV排 4.从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浮力的大小只决定于液体的密度、物体排液的体积(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与物体的其它因素无关无关。 10.3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 1、物体的浮沉条件:

2.浮力的应用 1)轮船是采用空心的方法来增大浮力的。轮船的排水量:轮船满载时排开水的质量。轮船从河里驶入海里,由于水的密度变大,轮船浸入水的体积会变小,所以会上浮一些,但是受到的浮力不变(始终等于轮船所受的重力)。 2)潜水艇是靠改变自身的重力来实现上浮或下潜。 3)气球和飞艇是靠充入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来改变浮力。 4)密度计是漂浮在液面上来工作的,它的刻度是“上小下大”。 4、浮力的计算: 压力差法:F浮=F向上-F向下 称量法:F浮=G物-F拉(当题目中出现弹簧测力计条件时,一般选用此方法) 漂浮悬浮法:F浮=G物 阿基米德法:F浮=G排=ρ液gV排(当题目中出现体积条件时,一般选用此方法) 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2 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 第1节功 1、功的初步概念: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就说这个力做了功。 2、功包含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3、功的计算:功等于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功=力×力的方向上的距离)。 4、功的计算公式:W=Fs 用F表示力,单位是牛(N),用s表示距离,单位是米(m),功的符号是W,单位是牛?米,它有一个专门的名称叫焦耳,焦耳的符号是J,1 J=1 N?m。 5、在竖直提升物体克服重力做功或重力做功时,计算公式可以写成W=Gh;在克服摩擦做功时,计算公式可以写成W=fs。

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归纳大全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一定都或多或少地接触过一些化学知识,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有关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归纳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归纳1 第六章物质的物理属性 一、物体的质量 1、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物体的质量,通常用字母m表示。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千克,符号为㎏。常用的质量单位还有克(g)、毫克(mg)和吨(t)。换算关系为: 1t=1000㎏1㎏=1000g1g=1000mg 测量工具:天平托盘天平使用说明 ①、使用天平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 ②、使用天平时,应先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再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螺母,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的刻度线。 ③、测量物体质量时,应将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移动游码,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的刻度线。此时,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与游码所示质量之和等于所测物体的质量。 注意: A、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待测物体的总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测量值。向右盘里加减砝码时应轻拿轻放。 B、天平与砝码应保持干燥、清洁,不要把潮湿的物品或化学药品直接放在天平的托盘中,不要用手直接取砝码。 2、判断天平横梁是否平衡有2种方法:一种是等指针完全静止下来,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刻度线;另一种是指针在相对于分度盘中央刻度线左右摆动的幅度相等。 3、质量是物体的一种物理属性 当物体的状态、温度、形状、位置发生改变,但它们所含物质的

多少并没有改变,质量不随物体的状态、温度、形状、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二、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 测量方法:当被测物体的质量较小时,可以先测量多个物体的总质量,然后算出一个物体的质量。这种“测多算少”的方法能使测量的结果更精确。 三、物质的密度 1、定义——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密度=质量体积 通常,用ρ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则密度的公式可以写做:mρ=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千克,体积的单位是米,则密度的单位是千克/米,符号为㎏/m,读作千克每立方米。密度的单位有时用克/厘米,符号为g/cm。 2、在常温、常压下,一些物质的密度(单位:㎏/m) 四、密度知识的应用 鉴别物质——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物理属性,可以用测量密度的方法来鉴别物质。 除了用于鉴别物质外,还可以在已知密度和体积的情况下,利用密度公式计算该物体的质量;或者在已知密度和质量的情况下,计算形状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五、物质的物理属性 物质的物理属性包括:状态、硬度、质量、密度、透光性、导热性、导电性、弹性、磁性等。 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 一、分子世界 1、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间有空隙。分子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中。 2、分子间不仅存在吸引力,而且还存在排斥力。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 二、静电现象 1、用摩擦的方式使物体带电,叫做摩擦起电。

北师大版初二下册物理知识点归纳

北师大版初二下册物理知识点归纳 全文共3篇示例,供读者参考 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 第一章机械运动 常考点 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另一个物体位置改变(关键抓住五个字“位置的变化”) 2.运动的描述 参照物:描述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选定的标准物体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选不同的参照物,对运动的描述可能不同 3.运动的分类 匀速直线运动:沿直线运动,速度大小保持不变;变速直线运动: 沿直线运动,速度大小改变。 4.比较快慢方法:时间相同看路程,路程长的快;路程相同看时间,时间短的快 5.速度(常考点) 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 路程;公式:v=s/t

单位:m/s、km/h;关系:1m/s=3.6km/h;1km/h=1/3.6m/s 6.匀速直线运动 特点:任意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 公式:v=s/t速度与时间路程变化无关 7.描述运动的快慢 平均速度物理意义:反映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快慢 公式:v=s/t 8.平均速度的测量 原理:v=s/t 工具:刻度尺、秒表 需测物理量:路程s;时间t 注意:一定说明是哪一段路程(或哪一段时间) 9.路程时间图像速度时间图象 第二章声现象 一、声音的发生与传播 常考点

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用手按住发音的音叉,发音也停止,该现象说明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振动的物体叫声源。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在空气中,声音以看不见的声波来传播,声波到达人耳,引起鼓膜振动,人就听到声音。 3.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没有空气,所以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要靠无线电话交谈,因为无线电波在真空中也能传播。 4.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一般情况下,v固>v液>v 气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m/s。 5.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以上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来,此时障碍物到听者的距离至少为17m。在屋子里谈话比在旷野里听起来响亮,原因是屋子空间比较小造成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不足0.1s 最终回声和原声混合在一起使原声加强。 利用:利用回声可以测定海底深度、冰山距离、敌方潜水艇的远近测量中要先知道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测量方法是:测出发出声音到受到反射回来的声音讯号的时间t,查出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v,则发声点距物体s=vt/2。 初二年级上册期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一、温度 1、定义: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

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 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1 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 1、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自由滑下(控制变量法),是为了使小车滑到斜面底端时有相同的速度;阻力的大小用小车在木板上滑动的距离的长短来体现(转化法)。 2、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3、牛顿第一定律是通过实验事实和科学推理得出的,它不可能用实验来直接验证。 4、惯性 ⑴定义: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特性叫惯性 ⑵性质:惯性是物体本身固有的一种属性。一切物体在任何时候、任何状态下都有惯性。 ⑶惯性不是力,不能说惯性力的作用,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的形状、速度、物体是否受力等因素无关。 ⑷防止惯性的现象:汽车安装安全气囊,汽车安装安全带。 ⑸利用惯性的现象:跳远助跑可提高成绩, 拍打衣服可除尘。 ⑹解释现象: 例:汽车突然刹车时,乘客为何向汽车行驶的方向倾倒? 答:汽车刹车前,乘客与汽车一起处于运动状态,当刹车时,乘客的脚由于受摩擦力作用,随汽车突然停止,而乘客的上身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汽车行驶的方向运动,所以……. 二力平衡 1、平衡状态: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称为平衡状态。 2、平衡力: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受到的力叫平衡力。 3、二力平衡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同物、等大、

反向、同线) 4、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⑴根据受力情况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 ①当物体不受任何力作用时,物体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平衡状态)。 ②当物体受平衡力作用时,物体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平衡状态)。 ③当物体受非平衡力作用时,物体的运动状态一定发生改变。 ⑵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判断物体的受力情况。 ②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物体不受力或受到平衡力。 注意:在判断物体受平衡力时,要注意先判断物体在什么方向(水平方向还是竖直方向)处于平衡状态,然后才能判断物体在什么方向受到平衡力。 ②当物体处于非平衡状态(加速或减速运动、方向改变)时,物体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 5、物体保持平衡状态的条件:不受力或受平衡力 6、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摩擦力 1定义: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 2产生条件:A、物体相互接触并且相互挤压;B、发生相对运动或将要发生相对运动。 3种类:A、滑动摩擦 B静摩擦、C滚动摩擦 4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的大小的因素: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5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摩擦力不一定是阻力)6测量摩擦力方法: 用弹簧测力计拉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弹簧测力计的读数相等。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