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顾客感知价值管理培训

顾客感知价值管理培训

顾客感知价值管理培训
顾客感知价值管理培训

顾客感知价值管理培训

顾客感知价值管理培训讲师:谭小琥

谭小琥老师

老师介绍:

品牌策略营销专家

——联邦家居——南方石化谭老师很多实用的方法能直接用到工作中,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我们的沟通效率与管理能力。我们会再请谭老师给我们进行三天的培训。

——绿城集团顾客感知价值与服务质量管理研究框架

一、论文结构

1.1 总体结构的设想

1.1.1研究目的和意义

20世纪90年代以来,顾客价值(Customer Value)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它们对该理论体系的补充和完善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由于多从理论方面进行的探索,使企业在运用这种方法操作时普遍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陷。该研究就是要尽量弥补这些的不足,这是本研究的一个重要目的。

1.

1.1

1.2

1.3

1.4

2.

2.1

2.2

2.3

2.4

2.5动态的顾客期望

3.感知服务质量管理的主要模型以及评价

3.1SERVQUAL评价模型

3.2服务质量差距管理模型

4.顾客价值的构建与探查

4.1顾客期望价值变量的确定

4.2顾客价值构成要素的确定

5. 服务质量管理

5.1全面服务质量管理

5.2服务补救管理

5.3

5.4

5.5

5.6

1.

本人对顾客价值的研究有浓厚的兴趣,在调查研究中,亲身感受到中国企业在如何探查顾客期望价值,创造和实现顾客感知价值方面的重要程度和盲区。所以,我认为该课题的研究不仅是对顾客价值(Customer Value)理论待研究领域的有益探索,更有利于对企业营销实践活动的指导和借鉴。

1.3 预期的创新点

顾客价值的研究已比较成熟,高水平的学术成果也很多,都重视通过增加顾客价值的方法来提高顾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但就某一产品而言,顾客价值具体由哪些要素构成,

又怎样依据这些要素制定营销实践中可依据的操作标准是企业营销所急需的。本文在继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某种产品(电热水器)为切入点进行了探索性研究,总结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探查和确定顾客期望价值构成要素的具体流程和方法,突出了顾客价值理论的应用性,对企业具有实施顾客满意方面的有效控制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二、文献综述

顾客价值概念从它产生的那天起,就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相关研究成果也较多,比较有代表性的有:

(4)

(时

能感知到的利益与其在获取产品或服务时所付出的成本进行权衡后对产品或服务效用的总体评价。这一概念包含着两层涵义:首先,价值是个性化的,因人而异,不同的顾客对同一产品或服务所感知到的价值并不相同;其次,价值代表着一种效用(收益)与成本(代价)间的权衡,顾客会根据自己感受到的价值做出购买决定,而绝不是仅仅取决于某单一3 Valarie A.Zeithaml,"Customer Perceeptions of Price,Quality,and Value:A Meana-End Model and Synthesis of Evidence,"Journal Marketing,Vol.5,no.1,1988,pp.2-22.

因素。

Monroe(1988)4认为,顾客价值是指顾客所付货币成本与所感知到的产品本身能够带来的质量或利益之间的交换。

Gale(1990)5认为,顾客价值是指顾客相对于产品价格而得到的市场感知质量。

菲利普.科特勒(Philip Kotler 1994)6是从顾客让渡价值和顾客满意的角度来阐述顾客价值的。今天的顾客面对如此众多的产品和品牌、价格和供应商,他们将如何进行选择呢?科特勒指出,顾客能够判断哪些供应品将提供最高价值。在一定的搜寻成本和有限的知识、

(第10

年7

Morris.Ted(1994)7认为,顾客价值是感知到的质量与价格之间的函数。

Karl AlbrechtA(1994)8认为,顾客价值是顾客对特定需求满足情况的感知。价值不是存在于企业所提供的产品或购买经历中,而是存在于顾客的感知结果当中。他认为,顾客价值包括四个层级:

4 Monroe,Kent B."Pricing Making Profitable Decisions,"New York,McGraw-Hill, Vol.4,no.2,1990,pp.14-18.

5Gale,Bradley T,"Managing Customer Value,"York,McGraw-Hill, Vol.5,no.1,1994,pp.20-24.

6菲利普·科特勒(Philip Kotler)《营销管理》(第10版中译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第53~55页。

7 Morris Ted,"Customer Relations Management,"Marketing Management,Vol.2,no.1,1994,pp.16-19.

8 Karl Albrecht," Customer Value,"Executive Excellence, Vol. 9,no1,1994,pp.21-23.

◆基础层——企业经营所必须的基础性价值构成要素;

◆期望层——顾客心目中企业和竞争者都应该具备的正常的价值构成要素;

◆奢望层——顾客知晓并愿意获得的,但并不抱有奢望的价值构成要素;

◆惊喜层——出乎顾客意料之外,令顾客感到惊喜的价值构成要素。

Robert B. Woodruff(1997)9认为,顾客价值是顾客对产品的特性、特征的期望以及在力图达到购买目的的使用过程中所体会到的对结果的感知和评价。这里的顾客价值包含了期望价值和感知价值。

10

)12,他

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价值的判断依赖于他对诸多因素的价值判断,例如方便性、可靠性等,这些因素称为顾客价值的构成要素。

9 Robert B Woodruff,"Customer Value:The Next Source for Competitive Advantage,"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Vol.2,no.1,1997,pp.34-38.

10 Gordon A Wyner,"The many faces of Customer Value,"Marketing Research Chicago,vol.1,no.1,1998,pp.21-24.

11 Huge Davidson,"Why marketing must find itself a different name,"Marketing ,Londen,vol,1,no.1,1999,pp.46-48

12董大海,“顾客价值理论研究述评”,中国高校市场学研究会2001年论文集, 第21~27页

顾客价值的特性解释。其代表学者竹剑(2002),13他认为顾客价值具有如下的特性:①个体性,价值本质上是个体的,世上没有两个人占有同样的自然和社会关系,也就不可能有完全相同的价值。但企业一般为一定的群体提供基本相同的价值,这是忽略了次要的个体因素,根源在于生产力还没有发展到经济地为每个人提供个性服务的程度。随着生产系统的柔性化,社会的信息化和物流体系的创新,产品和服务正向个性的方向转化。市场的不断细分,以及“一对一”营销观念的提出,就体现了这种趋势。②感知性,价值必须被人的理性或感性感知到,否则就不能以之展开生命活动。载瑟摩尔就曾指出:“顾客价

[1]34页。

[2]

[3]本·M·恩尼斯等《营销学经典权威论文集》(第8版中译本)东北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

1版,第97~101页。

[4]迈克尔·J·贝克,《市场营销百科》(中译本),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版,

第44~48页。

[5]尼尔·瑞克曼等,《合作竞争大未来》(中译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8年,第1版,

第85~88页。

13竹剑,“什么是顾客价值”,中国营销传播网,2002年05月22日。

[6]王永贵,《服务质量,顾客满意与顾客价值的关系剖析》,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2年6月,第79~87页。

[7]董大海,“顾客价值理论研究述评”,中国高校市场学研究会,2001年,论文集,第

21~27页。

[8]竹剑,什么是顾客价值,中国营销传播网,2002年05月22日

[9]小卡尔·迈克丹尼尔(Carl McDaniel,Jr.)、罗杰盖兹(Roger Gates)着,范秀成等译,

《当代市场调研》,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年,第65~77页。

[10]

年,

[11]

[12]

[13]

[14]

[15]

[16]

[17]

[18]P arasuraman,"The Impact of Technology on the Qualily-value--loyalty Chain:a Research

Agenda,"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Vol.28, no.1,2000,pp.156-l74. [19]R avaldand Gronroos,"The Value Concept and Relationship Marketing,"European Journal of

Marketing,Vol.30,no.2,1996,pp.19-30.

[20]V alarie.A.Zeithaml,"Consumer Perception of Price,Quality,and Value:A Means-End Model

and Synthesis of Evidence",Journal of Marketing,Vol.52,no.1,1988,pp.2-22.

当今营销中的顾客感知价值创造

当今营销中的顾客感知价值创造 营销的本质是在产品价值与顾客感知价值之间进行协调,以达到一种动态的购买平衡。(这里的产品价值是指产品从生产到生命周期终结整个周期中的价值集合)1从买方市场的角度来讲,顾客感知价值是企业进行营销时须首要考虑的问题。然而,顾客感知价值是不易量化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正是这种模糊的概念才给予了企业在产品上增加附加值的机会。那么企业如何解决由于信息趋向于对称性带来的顾客感知价值的多变性? 一、购买前的渲染。与广告不同的是渲染主要的目的是增加产品价值评判的广度和深度,以 此来影响顾客感知价值。 1历史的作用。人们总是相信越长久的东西越好,因此他们的脑海中总会闪现一个词:“沉淀”。就像白酒,年份越长价格越高,其本身的价值真的如宣传那般吗?我看未必。但人们总是喜于乐此不疲的去追寻历史。产品也一样,也有自己的历史,如果能说点历史,势必会让顾客产生一些好感,主观的就会认为做了那么多年,仍然存在,肯定是好的产品。当然了,如果是食品最好不要讲了,我想中国人有点谈食品变色的感觉。也许有的产品从诞生都没几天,但你可以讲企业的历史,或者其他产品的历史,再不行就将工艺。(夸张一点的说,七七四十九天的千锤百炼也行。) 2人物的作用。一种是具有代表性的企业家,例如华为的任总。一种是对于产品追求极致完美的设计师,例如乔布斯。还有一种就是能感动大众的草根。说起来其实也挺有意思,前面两种人基本上是一般人都无法达到的,所以他们对前者充满了敬畏和崇拜;后面一种人是每个人都可以选择的,但还是很少有人那么做,最后就有了感动和尊重。尽管这两种情感不一,但作用却异曲同工。人都是感情的动物,即使再理智的人也不例外,不然在经济学中理性人也不仅仅是假设。由人物联想到产品,或者说人物的灵魂与产品之间的融合是最能打动顾客的。 3故事的作用。产品也需要故事,一个优美动人的故事总能影响一批人,而这批人必定是你的利润来源。就我个人而言,我拒绝不了心酸与感动,当我看到这样的一幕情景我的内心是触动的,如果有足够的购买力,我想我会毫不犹豫,如果没有我也会想有一天去得到它。因此,不论是立即购买还是成为一名潜在的顾客都是企业的幸运。而事实上,潜在的顾客更利于产品的宣传,因为他得不到,所以他就会对此产品产生各种美好的幻想,甚至是影响周围的人,利用鼓励周围的人购买的方式去一窥究竟。但讲故事得与产品有相当高的关联度,否则只会让人心生厌恶,因为你破坏了这个美好的故事。 4情怀的作用。情怀产生的基础是信任与认同,鉴于买方与卖方之间的利益关系,因此信任的产生似乎总是不易的,不管你是否真如自己所说的那样根本没有赚钱,但消费者还是认为你是赚钱的,因为你是企业家,企业的目的就是盈利,这是改变不了的事实。能够打出情怀这个口号的产品,必定要企业在技术上积累,在产品上创造,在宣传上持续的投入,这样才能形成与之相匹配,不然就成了锤子手机。总的来说价值高的产品,移入情怀会更容易被顾客接受;价值低的产品,情怀的植入或许就要另辟蹊径了,一种是考虑是否能将这种情怀的范围延伸(例如,小洋人妙恋的“初恋般的感觉”)或者将“情趣”放大,给产品一个足够的想象空间。 二、购买中的体验。购买行为是直接利润的来源,体验直接影响购买决策,通俗一点的说: 要让顾客在购买的整个过程中有种大爷的感觉。 1视觉上的体验。顾客在获取产品信息及与之相关的信息时最常用的是“看”这种方式,不论是网上购物的实物图片,还是真实存在的实物。俗话说得好:“眼见为实,耳听为虚”,特别是国内顾客。从周围环境的选择,到人员的着装;从实物的陈列,到整体的布局设计;从文字的阐述,到宣传片的考量…等等,都应该是配合的天衣无缝的,要让顾客感觉这所有的 1此定义源于本文作者,不具任何权威。

顾客价值的理论模型

顾客价值的理论模型 一、4Cs理论 4Cs理论注重以顾客需求为导向,注重顾客的价值需求,与站在生产者角度上的4PS相比有很大的进步。包括顾客、成本、便利和沟通四个方面。顾客:消费者是企业一切经营活动的核心,企业重视顾客要甚于重视产品;成本:消费者可接受的价格是企业制定生产成本的决定因素,企业应首先了解消费者满足需要与欲望愿意付出多少成本,而不是先给产品定价。便利:方便顾客,维护顾客利益,为顾客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便利原则应贯彻于产品售前、售中、售后的营销全过程。沟通:用沟通取代促销,强调企业应重视与顾客的双向沟通,以积极的方式适应顾客的情感,建立基于共同利益上的新型企业——顾客关系。 二、可感知价值理论 在企业为顾客设计、创造、提供价值时应该从顾客导向出发,把顾客对价值的感知作为决定因素。顾客价值是有顾客而不是供应企业决定的。感知价值是主观的,随顾客的不同而不同。 顾客感知价值就是将顾客所能感知到的利益与其在获取产品或服务时所付出的成本进行权衡后,对产品或服务效用的总体评价。 三、动态顾客价值理论 顾客价值也可能因适用环境的不同而有所差异,顾客在不同时间对价值的评估也可能有所不同。即不同顾客可能有不同的价值感知,而同一顾客在不同时刻也会有不同的价值感知,即顾客价值具有明显的层次性和动态性。 四、顾客让渡价值理论 顾客让渡价值是指顾客总价值与顾客总成本之差。顾客的总价值包括产品价值、服务价值、人员价值和形象价值等,顾客总成本包括货币成本、时间成本、精神成本和体力成本。由于顾客在购买产品时,总希望把成本降到最低限度,而同时又希望从中获得更多的实际利益,以使自己的需要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企业为了在竞争中战胜竞争对手,吸引更多的潜在客户,就必须以满足顾客的需要为出发点,或增加顾客所得利益,或减少顾客消费成本,或两者同时进行,从而向顾客提供比竞争对手具有更多顾客让渡价值的产品,这样才能使自己的产品引起顾客的注意,进而使其购买企业的产品。 五、顾客价值过程理论 在紧密的关系中,顾客可能会将重点从独立的提供物转向评价作为整体的关系。如果关系被认为有足够价值的话,即使产品或服务不是最好的,参与交换的各方可能仍然会达成协议。六Jeanke 、Ron、Onno 的顾客价值模型 Jeanke、Ron、Onno 的模型从供应商和顾客两个角度,描述了随着业务发展,价值从一个模糊的概念到市场上的具体产品的整个过程。对供应商而言,供应商的依据的是他所感觉到的顾客需求以及企业本身的战略、能力和资源,形成“想提供的价值”的概念。由于企业条件或产品开发与市场脱节等原因,企业以“想提供的价值”为基础,设计出以具体产品或服务为载体的“设计价值”,两者之间存在“设计差距”。对顾客而言,顾客从自身角度出发希望获得的是“想要得到的价值”。由于供应商与顾客之间存在对于顾客需求的不对称信息,或是企业在顾客需求调查过程中,过多地掺杂了企业自身的思想,对顾客需求的分析未必客观准确,所以“想提供的价值”与顾客“想得到的价值”之间存在“信息差距”。顾客的主观性价值感知,使“期望价值”与设计价值间出现“感知差距”。当顾客使用产品后,所“得到的价值”

客户感知价值

客户感知价值及其在用户行为研究中的应用 20世纪70年代以来,客户满意度受到了空前的重视,相关研究层出不穷,企业也将满意度作为重要的衡量指标,这表明企业之间的竞争重心发生了转移,不再单纯的以产品为中心,关注产品质量,企业也开始强调“客户导向”,关注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随着研究的开展,研究者们开始思考如何将“客户导向”的重要性体现到具体的应用中,如何实现“客户导向”?如何分析和理解客户的需要?如何将客户的需要转化为相应的产品和服务?基于这些问题,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客户感知价值。 Michael E. Porter曾在《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1985年),竞争优势归根结底产生于企业能为客户创造的价值。Zeithaml与1990年正式提出了客户感知价值的概念,之后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对此展开研究,客户感知价值的概念也在逐渐完善。客户感知价值的核心观点是客户对感知利得和感知利失进行权衡,对产品做出一个综合评价,强调的是利益和成本的比较。整个概念中强调的是“感知”,强调客户的主动性,认为价值是由客户决定的,而不是供应商。 客户感知价值的概念能说明很多用满意度所无法解释的问题。举个例子,美国商用航空的客户服务一直以来都不好,满意度指数一直都非常低。9.11事 件之后,研究者们预测人们更有理由不选择乘坐飞机了。然而乘客的数量仅仅在最初的几个礼拜有轻微的减少,不久之后人们又开始纷纷乘坐飞机。如果从满意度的角度来看,这一现象很难解释,为什么人们对航空服务极不满意,但还要选择乘坐飞机呢?从客户感知价值的角度来看,人们认为坐飞机能带来节省时间、提高效率等利益,同时也需要付出一些成本,如忍受不好的服务、甚至有对安全有担心等,但两相比较,人们认为坐飞机带来的利益要高于所付出的成本,因此人们即便不满意,也仍然选择坐飞机。从这个案例中可以看到,客户满意度是一个相对概念,是指客户的期望值与最终获得值之间的匹配程度。客户满意度调查成果可使企业懂得客户对于产品和服务的认知,并为改良和提升的方向供给参考。而客户感知价值反映了客户使用某项产品或服务的本源驱动—获取某种利益/价值,能更为直接的预测客户下次购买行为。

顾客感知价值_顾客满意和行为倾向的关系研究述评

顾客感知价值、顾客满意和行为倾向的 关系研究述评 白琳 (安徽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合肥230039) 摘要:本文介绍了顾客感知价值、顾客满意和行为倾向的概念内涵和三者关系研究的4种模 型,并针对这4种模型介绍了国外相应的实证研究成果,最后指出了当前研究的不足和造成差 异性结论的原因。 关键词:顾客感知价值;顾客满意;行为倾向 引言 近些年,顾客感知价值、顾客满意和行为倾向三者的关系研究一直是备受关注的话题,也是西方消费者行为研究中非常活跃的领域。Ostrom和Iacobucci(1995)指出:“把顾客感知价值、顾客满意和行为倾向这些消费者判断同时放在一个研究构架中以比较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无疑将是非常有意义的。”关注度的提高和研究范围的不断扩大使得该研究领域出现了百花齐放的景况,但同时也由于信念、理论研究背景和实践背景的不同,学者们在提出架构的时候就己经有先入之见,形成了不同的流派。相应的,构建的模型也就倾向于自己的观点,从而导致研究结论的差异甚至相悖,也产生了很多至今尚未解决的问题(Spiteri&Dion,2004)。Cronin (2000)认为这些现有的研究成果其实并无对错之分,只是各自强调的重点不同,研究不同,结论自然也大相径庭。其实一种结论要提升到理论的层次,要具有普遍意义,必然经过各种不同情况的检验,学者们在各自不同的领域做实证是对一种营销理论发展完善的重要手段,而且也极有可能在各类行业中驱动消费者的动因本来就不同,这也有待于各行各业的实证检验。目前国内学者还较少涉足这一领域的研究,既缺乏理论的探讨,也鲜有实证的验证,因此本文在对其概念内涵简单介绍的基础之上,对其理论系统和实证研究的不同观点和成果进行梳理,供国内学者参考,以其为该领域的进一步研究起到借鉴的作用。 理论背景和概念内涵 1、顾客感知价值 顾客感知价值(Customer Perceived Value,CPV)一直以来都受到学者和企业经营者的高度关注,为顾客创造和提供良好的感知价值已成为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新源泉(Gale,1994;Woodruff,1997;Slater&Narver,2000)。其实早在1985年Porter就在《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了“买方价值链”的概念,并指出企业为买方创造的价值如果要得到溢价的回报,它必须为买方所觉察,虽然Porter并没有给出顾客感知价值的概念,但已可见最初 收稿日期:2007-05-19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9860007);安徽大学人才队伍建设项目(02203104)。 作者简介:白琳,安徽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

顾客价值理论研究概述

顾客价值理论研究概述 一、顾客价值研究背景 自从哈佛大学波特教授提出的竞争优势思想得到学术界和企业界的广泛认同后,人们开始为寻求可持续竞争优势进行了积极的尝试与探索。学者们从价值链管理、质量管理、组织与过程再造、企业文化、裁员等多方面来阐述企业应当如何建立竞争优势,但是这些努力的根本都在于组织内部的改进,而当这些努力不能以市场为导向,其产品和服务不能被顾客所认同,也就无法建立起企业真正的竞争优势。当企业家们指向企业内部改进的探索并没有获得想象中的成功时,人们开始转向企业外部的市场,即从顾客角度出发来寻求竞争优势。Woodruff 提出,企业只有提供比其他竞争者更多的价值给客户,即优异的客户价值(Superior Customer Value) ,才能保留并造就忠诚的客户,从而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正因如此,客户价值已成为理论界和企业界共同关注的焦点,被视为竞争优势的新来源。 二、顾客价值的概念及分类 早在1954 年,Drucker 就指出,顾客购买和消费的决不是产品,而是价值。尽管学者们都使用了顾客价值这一概念,却没有对其进行详细的描述与解释。

Zaithaml 在1988 年首先从顾客角度提出了顾客感知价值理论。她将顾客感知价值定义为:顾客所能感知到的利得与其在获取产品或服务中所付 出的成本进行权衡后对产品或服务效用的整体评价。 在此后的顾客价值研究中,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顾客价值进行了定义: (1) 从单个情景的角度,Anderson、Jain、Chintagunta 、Monroe 都认为,顾客价值是基于感知利得与感知利失的权衡或对产品效用的综合评价; (2) 从关系角度出发,Ravald、Gronroos重点强调关系对顾客价值的影响,将顾客价值定义为:整个过程的价值= (单个情景的利得+ 关系的利得) / (单个情景的利失+ 关系的利失) ,认为利得和利失之间的权衡不能仅仅局限在单个情景(episode)上,而应该扩展到对整个关系持续过程的价值(total episode value) 衡量。此外,Butz、Good2stein 也强调顾客价值的产生来源于购买和使用产品后发现产品的额外价值,从而与供应商之间建立起感情纽带。 在众多的顾客价值定义中,大多数学者都比较认同Woodruff 对顾客价值的定义,并在其定义基础上进行了很多相关研究。Woodruff 通过对顾客如何看待价值的实证研究,提出顾客价值是顾客对特定使用情景下有助于(有碍于) 实现自己目标和目的的产品属性、这些属性的实效以及使用的结

顾客感知论文感知价值理论论文

顾客感知论文感知价值理论论文: 顾客感知价值理论文献综述 摘要:顾客感知价值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西方,是伴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市场竞争的加剧,消费者占据消费主权,企业为了使顾客满意、获得更多的消费者、加强自身竞争优势而产生的。通过回顾和整理国内外学者对顾客感知价值的研究,以期望对企业在如何应对顾客感知价值方面有所启发。 关键词:顾客感知价值;特性;驱动因素 1 引言 感知价值是营销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尤其是在市场竞争越来越白热化的时期,顾客感知价值对企业来说变得越来越重要。很多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都运用到了顾客感知价值的思想。目前,国内外学者对顾客感知价值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理论界对顾客感知价值的研究,从总体上来说,分为两个大的方向,一个是从企业的角度出发,分析顾客资源对企业所能产生的价值,另外一个是从顾客的角度出发,研究顾客的需求和感知,分析顾客想从企业获得什么,以此指导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本文是从顾客的角度对顾客感知价值进行分析。 2 顾客感知价值的涵义 目前,学者对顾客感知价值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他们分别从不同的视角对顾客感知价值进行了阐述,但直到现在还没有统一的概念。

顾客感知价值的思想最早可追溯到1954年德鲁克的思想,他指出顾客购买和消费的不是产品,而是价值。这一思想是德鲁克在其1954年出版的《管理实践》中提出的,但他并未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 Porter(1985)在《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了“买方价值链”的概念,并指出企业为买方创造的价值如果要得到溢价的回报,它必须为买方所觉察,虽然Porter并没有明确给出顾客感知价值的概念,但为后人研究顾客感知价值提供了理论基础。 Zeithaml(1988)从顾客心理的角度,展开了他对顾客感知价值理论的研究。Zeithaml认为顾客感知价值是顾客在市场交易中根据所得利益和付出的成本进行比较的感知,对产品进行的总体评价。 Monroe(1991)将顾客感知价值定义为“感知利得与感知利失之间的比例”,认为“购买者的价值感知体现了对产品感知质量或感知利益与因支付而产生的感知利失之间的权衡”。感知利得是与使用特定产品相关的实体特性、服务特性和特定使用条件下可能的技术支持;感知利失包括所有与购买行为相关的获得成本、运输、安装、订货处理、维修以及潜在的失效风险。 Philip Kotler(1994)是从让渡价值角度来剖析顾客价值的。他认为顾客感知价值是预期顾客评估一个供应品和认知值的所有价值与是所有成本之差。总顾客价值就是顾客从某一特定供应品中期望的一组经济、功能和心里利益组成的认知货币价值。总顾客成本是在评

顾客感知价值外文翻译

附件3 外文翻译 原文1 Experiential Marketing The purpose of thispaper is to show peculiaritiesoftraditional and experientialmarketingand describewhy experiential marketing is better way to understand consumer behaviourparativeanalysis shows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of traditionaland experiential marketing. Traditional marketing characteristics are there:productfunct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superiority, narrow determinate product categories, point of view to the consumer as a rationalthinker,applicationanalytical, quantitative and verbal methods, mechanicalstandpointto the consumer“Stimulus-Reaction”. Experiential marketing presentthese characteristics:orientation to the consumer experience, looking to the consumer experience holistically, point ofview to the consumer as rational thinker and emotional too,exclectizmof methodical, “from Stimulus to Reaction”. As we can seeout of traditional marketing characteristicsthis standpoint totheconsumer is insufficient, because itevaluatejust oneside of consumer behaviour: rational conduct so looking the biggest benefit frompurchase.Meanwhile experiential marketing estimate both sides of consumer: rationaland emotional, this standpoint to theconsumer is more personal, individual. Key words: traditional marketing, experientialmarketing, product superiority, consumer, emotions, rationality In this article, I contrast traditional marketingwith a new approach to marketing called Experiential Marketing

顾客对银行的感知价值

顾客对银行的感知价值 1.顾客感知价值:是指顾客对企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所具有价值的主观认知。 根据我个人理解顾客感知价值是:顾客在消费体验过程中从自身角度进行的价值判断,是顾客对其所使用产品或服务所得与所付出进行权衡的结果,通过产品或服务所具有的功能价值和情感价值表现出来。 2.顾客感知价值的核心:是指感知利益(Perceived Benefits)与感知付出(Perceived Sacrifices )之间的权衡。这一概念包含着两层涵义:首先,价值是个性化的,因人而异,不同的顾客对同一产品或服务所感知到的价值并不相同;其次,价值代表着一种收益与成本间的权衡,顾客会根据自己感受到的价值做出购买决定,而绝不是仅仅取决于某单一因素。 3.顾客感知价值的构成:认为顾客感知价值包括功能价值、情感价值、社会价值三个维 度。 a)功能价值(Functional Value)依附于产品的物理属性,强调品牌的功能表现和解 决问题的能力,可满足顾客生理、安全需要,包括质量价值和价格价值; b)情感价值(Emotional Value)是顾客在服务过程中在感觉和情感状态中的效用,包 括顾客感到愉悦、兴奋、轻松、沮丧等; c)社会价值(social Value)源于产品的非物理属性,涉及该品牌使用者的整体形象, 体现了潜在的社会认同、自我表现、交际与自尊需求,这是顾客认同的、能流露 在外并得到他人认可的外显性价值。 d)象征性价值(symbolic value)。它是指在使用产品或享受某项服务时能给消费 者带来心理上的认同感,通过感情的外在流露来得到他人的认可。象征性价值反 映了消费者的身份、地位,能够满足消费者社会交往、社会认同、自我表现的需 求。如:不同阶层、不同收入的人群,选择的理财产品不同,同样的投资,有人 选择存款;有些人选择购买国债;同样还有人会请银行的专职人员来为自己理财。 如果是大客户,在银行享受vip服务,显然带来的象征价值不同。 e)体验性价值(experiential value)。它是指消费者通过体验的过程中得到满足, 它可以建立在功能性价值的基础上,也可以是一种整体的、抽象的感受。如在理 财服务中,为富人阶层提供专属、增值和私密的优质服务满足了顾客对金钱的驾 驭的满足感。 4.我们可以从上面对顾客感知价值的定义引申出银行业的顾客感知价值:银行顾客在购 买银行金融产品或者接受金融服务后对于银行的整体服务效用做出的整体评价,这种评价是对所购买的金融产品或者接受的金融服务做出的感知利得和感知利失的权衡而形成的。该定义可以包括以下几个内涵: a)银行业顾客感知价值是由银行提供的,但却必须是顾客所感知到的价值 b)银行业顾客感知价值虽然由银行提供,但却由顾客感知决定,同时银行对顾客所感 知的价值具有重要影响 c)银行业顾客感知价值是以银行提供的整体产品和服务做完感知媒介的 d)银行业顾客感知价值是顾客通过权衡得出的感知结果,这种感知结果是通过对感 知利得和感知利失的权衡而得出的。 5.银行业顾客价值感知的类型 a)质量价值感知 银行顾客的质量价值感知是顾客对银行所提供的产品或者服务的质量价值的感知, 这种感知是顾客在享受银行提供的过程中形成的对服务核心质量的体验。质量价 值的感知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对产品本身的质量感知;二是对产品相关的服务感知。 这种质量价值的感知会影响其对银行的整体感知价值,进而影响其对银行的满意

顾客感知价值理论1

顾客感知价值理论 感知价值是营销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尤其是在市场竞争越来越白热化的时期,顾客感知价值对企业来说变得越来越重要。很多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都运用到了顾客感知价值的思想。目前,国内外学者对顾客感知价值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顾客感知价值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西方,是伴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市场竞争的加剧,消费者占据消费主权,企业为了使顾客满意、获得更多的消费者、加强自身竞争优势而产生的。本文通过回顾和整理国内外学者对顾客感知价值的研究,以期望对企业在如何应对顾客感知价值方面有所启发。本文内容分为三部分,包括顾客感知价值的涵义、顾客感知价值的特性、顾客感知价值驱动因素的研究。 目前,学者对顾客感知价值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他们分别从不同的视角对顾客感知价值进行了阐述,但直到现在还没有统一的概念。 2.1国外学者关于概念的研究综述 顾客感知价值的思想最早可追溯到1954年德鲁克的思想,他指出顾客购买和消费的不是产品,而是价值。这一思想是德鲁克在其1954年出版的《管理实践》中提出的,但他并未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 Porter(1985)在《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了“买方价值链”的概念,并指出企业为买方创造的价值如果要得到溢价的回报,它必须为买方所觉察,虽然Porter并没有明确给出顾客感知价值的概念,但为后人研究顾客感知价值提供了理论基础。 20世纪80年代末期,服务质量的改进和测评随着服务经济的兴起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相对于有形产品而言,服务的无形性、异质性、易变性、易替代性和生产消费同时发生的特点,使服务质量的测评存在一定的难度。在此背景下,Zeithaml提出了“顾客感知价值”测评服务质量的思路,并对顾客感知价值进行了具体的界定,认为“顾客感知价值是顾客所能感知到的利益与其在获取产品或服务时所付出的成本进行权衡后,对产品或服务效用的评价”。 Dodds、Monroe(1991)认为顾客感知价值是基于感知质量与感知心理及货

顾客感知价值管理培训

顾客感知价值管理培训 顾客感知价值管理培训讲师:谭小琥 谭小琥老师 老师介绍: 品牌策略营销专家 ——联邦家居——南方石化谭老师很多实用的方法能直接用到工作中,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我们的沟通效率与管理能力。我们会再请谭老师给我们进行三天的培训。 ——绿城集团顾客感知价值与服务质量管理研究框架

一、论文结构 1.1 总体结构的设想 1.1.1研究目的和意义 20世纪90年代以来,顾客价值(Customer Value)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它们对该理论体系的补充和完善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由于多从理论方面进行的探索,使企业在运用这种方法操作时普遍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陷。该研究就是要尽量弥补这些的不足,这是本研究的一个重要目的。 1. 1.1 1.2 1.3 1.4 2. 2.1 2.2 2.3 2.4 2.5动态的顾客期望 3.感知服务质量管理的主要模型以及评价 3.1SERVQUAL评价模型

3.2服务质量差距管理模型 4.顾客价值的构建与探查 4.1顾客期望价值变量的确定 4.2顾客价值构成要素的确定 5. 服务质量管理 5.1全面服务质量管理 5.2服务补救管理 5.3 5.4 5.5 5.6 1. 本人对顾客价值的研究有浓厚的兴趣,在调查研究中,亲身感受到中国企业在如何探查顾客期望价值,创造和实现顾客感知价值方面的重要程度和盲区。所以,我认为该课题的研究不仅是对顾客价值(Customer Value)理论待研究领域的有益探索,更有利于对企业营销实践活动的指导和借鉴。 1.3 预期的创新点 顾客价值的研究已比较成熟,高水平的学术成果也很多,都重视通过增加顾客价值的方法来提高顾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但就某一产品而言,顾客价值具体由哪些要素构成,

基于顾客感知价值的顾客满意研究.

?14?南开学报 基于顾客感知价值的顾客满意研究 白长虹廖伟 (南开大学现代管理研究所, 天津300071 摘要:越来越多的企业将顾客满意视为最重要的成功因素。企业界和学术 界以往把产品或服务质量作为决定顾客满意的主要驱动因素, 比较忽视顾客在交易全过程各种形式的付出。顾客感知价值是顾客对产品与服务在权衡利得与利失基础上形成的评价与偏好, 是决定顾客满意的重要前提。与顾客满意间存在层次上的互动, 从而形成不同层次的顾客满意。意管理提供了新的认识途径和管理基础。 关键词:顾客满意; 顾客感知价值 中图分类号:F 713. 50::(2001 0620014207 20世纪, 在进入90年代后日益重视, 优质标准从产品与服务的“零缺陷”、内部过程的“第一次就做对”转向 tal Cu stom er Satisfacti on , 顾客满意度管理越来越风靡企业界。但是, 顾客满 意度的应用却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究其原因, 一是许多企业虽然制定了顾客满意度目标, 但少有企业去严格测量, 即使测量了也未必按测量结果来指导行动; 二是顾客满意度测量结果往往没有竞争者的对比数据, 不能全面反映顾客评价与衡量的真实意见, 也就会出现顾客对本企业很满意, 但却购买了其他企业的产品或服务的情况, 即使最初满意度数据对企业绩效有积极影响, 但这种影响也会因满意度测评跟不上顾客价值标准的变化, 而随时间减弱[1]。一般而言, 顾客总是在有限的搜寻成本、 商品与服务知识并在一定收入水准下, 追求最大化的价值实现, 然后从消费经验学习过程中慢慢修正自己的期望价值, 这些经验足以影响顾客的满意度以及再购买意愿。为此, 有必要深入研究顾客价值与顾客满意的相互关系及影响。本文首先根据

顾客感知价值理论文献综述.

现代商贸工业 作者简介 :胡瑞静 (1985- , 女 , 河南濮阳人 , 南京财经大学学生研究生 , 研究方向 :市场营销。 顾客感知价值理论文献综述 胡瑞静 (南京财经大学营销与物流管理学院 , 江苏南京 210046 摘要 :顾客感知价值起源于 20世纪 80年代的西方 , 是伴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市场竞争的加剧 , 消费者占据消费主权 , 企业为了使顾客满意、获得更多的消费者、加强自身竞争优势而产生的。通过回顾和整理国内外学者对顾客感知价值的研究 , 以期望对企业在如何应对顾客感知价值方面有所启发。 关键词 :顾客感知价值 ; 特性 ; 驱动因素 中图分类号 :F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 3198(2011 07 0127 02 1 引言 感知价值是营销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 尤其是在市场竞争越来越白热化的时期 , 顾客感知价值对企业来说变得越来越重要。很多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都运用到了顾客感知价值的思想。目前 , 国内外学者对顾客感知价值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理论界对顾客感知价值的研究 , 从总体上来说 , 分为两个大的方向 , 一个是从企业的角度出发 , 分析顾客资源对企业所能产生的价值 , 另外一个是从顾客的角度出发 , 研究顾客的需求和感知 , 分析顾客想从企业获得什么 , 以此指导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本文是从顾客的角度对顾客感知价值进行分析。 2 顾客感知价值的涵义

目前 , 学者对顾客感知价值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 他们分别从不同的视角对顾客感知价值进行了阐述 , 但直到现在还没有统一的概念。 顾客感知价值的思想最早可追溯到 1954年德鲁克的思想 , 他指出顾客购买和消费的不是产品 , 而是价值。这一思想是德鲁克在其 1954年出版的管理实践中提出的 , 但他并未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 Porter(1985 在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了买方价值链的概念 , 并指出企业为买方创造的价值如果要得到溢价的回报 , 它必须为买方所觉察 , 虽然 Port er 并没有明确给出顾客感知价值的概念 , 但为后人研究顾客感知价值提供了理论基础。 Zeithaml(1988 从顾客心理的角度 , 展开了他对顾客感知价值理论的研究。Zeit haml 认为顾客感知价值是顾客在市场交易中根据所得利益和付出的成本进行比较的感知 , 对产品进行的总体评价。 Monroe(1991 将顾客感知价值定义为感知利得与感知利失之间的比例 , 认为购买者的价值感知体现了对产品感知质量或感知利益与因支付而产生的感知利失之间的权衡。感知利得是与使用特定产品相关的实体特性、服务特性和特定使用条件下可能的技术支持 ; 感知利失包括所有与购买行为相关的获得成本、运输、安装、订货处理、维修以及潜在的失效风险。 Philip Kotler(1994 是从让渡价值角度来剖析顾客价值的。他认为顾客感知价值是预期顾客评估一个供应品和认知值的所有价值与是所有成本之差。总顾客价值就是顾客 从某一特定供应品中期望的一组经济、功能和心里利益组成的认知货币价值。总顾客成本是在评估、获得、使用和抛弃该市场供应品时引起的一组顾客预计费用。 Ravald and Gronroos (1996 从关系营销的角度阐述顾客感知价值。顾客感知价值是在公司提供物的核心价值之上以关系中额外要素的附加价值作正向或者负向调整的结果。

顾客感知因素分析

顾客感知价值驱动因素的研究 顾客价值驱动因素是指企业通过价值活动,对企业进行顾客价值的创造和传递产生影响的因素。 4.1国外顾客价值驱动因素的研究 早期大多数研究认为顾客价值由质量和价格两个因素构成,但是这一分析目前来看显然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在创造和传递客户价值的过程中,单纯的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价格已经远远不能满足顾客的需求,企业必须通过对顾客及其偏好的深入理解并和顾客保持持续互动,才能识别出顾客价值的关键驱动因素及其变化动态。 20世纪80年代末,Zeithaml提出了“顾客感知价值”的概念,众多学者开始从感知利得和感知利失两个方面研究顾客感知价值的驱动因素。 Kolter(1996)做了类似的研究,他认为顾客的利得包括产品价值、服务价值、人员价值和形象价值4个部分;顾客利失由货币成本、时间成本、体力成本和精神成本构成。 Indrajit、Wayne(1998)认为顾客感知价值不应该事先就局限为相对质量和相对价格的权衡,它应该建立在一个未知维度的基础上来测量。 Berry(2000)的研究表明品牌权益也是个重要的价值驱动因素。 Lapierre(2000)针对加拿大信息技术产业的产业配送、金融和信息通讯娱乐三个服务部门的顾客感知价值驱动因素进行分析,通过对8个供应商代表和8个顾客代表进行深度访谈,识别出了13个驱动因素。 Sweeney、Soutar(2001)针对耐用消费品进行研究提出了PERVAL系统,用以评估一个消费者的顾客感知价值。他把顾客价值分为情感、社会、质量和价格四个维度,在各个维度下又划分了19个子项目,从不同的细节角度刻画和评价客户的感知价值。 Wolfgang Ulaga(2001)等人对德国流体食品制造商的顾客感知价值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从企业的角度看,价格与质量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而从

客户感知价值分析

客户感知价值分析 手机作为现代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沟通工具,已经占领了人们的生活,有句话是“出门带东西,伸手要钱”,其中就是身份证、手机、钥匙和钱包,生活必备四小件。 对于手机这种必备品,每个消费者得到的结果是不一样的,主要从三个方面来决定客户消费价值,消费者消费的目的,消费者消费的结果和消费者消费的情境。在消费者消费结果上,可以做消费者感知质量的分析,以下则是我们小组在针对学生这一消费群体,以IPHONE、OPPO、NOKIA三个手机品牌为代表来做一下消费者感知质量水平的解析。 数据收集的来源于网络问卷的发放,在学生群体聚集的网站论坛上,发放问卷,针对IPHONE、OPPO、NOKIA的用户,做专门的感知质量维度的调查。共发放问卷110份,成功收回96份,其中,IPHONE用户30名,OPPO用户26名,NOKIA用户40名。在消费者感知质量的调查上,选取了7个感知维度作为感知质量的测量,分别是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售后质量,保修质量,品牌质量,功能质量和附加质量。 iPhone是结合照相手机、个人数码助理、媒体播放器以及无线通信设备的掌上设备,由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史蒂夫·乔布斯在2007年1月9日举行的Macworld宣布推出,2007年6月29日在美国上市。2009年10月1日,中国联通官方开放了中国大陆地区预定iPhone 的网页,从此开创了国内使用iPhone的历史。现在中国大陆iPhone使用率已经非常高了,在各个时尚潮人,明星,高层之中普及率更高。它被定义为一种高品味的象征。 表1:iPhone感知质量调查结果 iphone 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很不满意 产品质量60% 33.33% 3.33% 3.33% 0 服务质量56.67% 36.67% 6.67% 0 0 售后质量50% 36.67% 13.33% 0 0 保修质量30% 56.67% 10% 3.33% 0 品牌质量83.33% 16.67% 0 0 0 功能质量76.67% 23.33% 0 0 0 附加质量40% 30% 30% 0 0 由表一我们可以得到,在七个感知维度中,分为五次层次的打分,根据统计结果分析,在产品质量上,93.33%的消费者处在满意和非常满意的状态中,非常满意的比例更高达60%,只有3.33%的消费者觉得不满意;在服务质量上,同样高达93.33%的消费者觉得非常满意和满意;售后质量相比略次,满意程度上为86.67%;品牌质量和功能质量满意度达到100%;保修质量和附加质量的满意度分别为86.67%和70%,其中不满意度为0。 iPhone作为高端手机的代表,进入大陆市场后得到社会各界的追捧,高价高质,在消费者感知质量上相对比较高,不满意的几乎没有,当然不能排除接受调查面的局限性。

网购环境下顾客感知价值要素的分析

本科生毕业论文 网购环境下顾客感知价值要素的分 析与探究 学院管理(经济)学院 专业电子商务 2015 年月 独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论文(设计)是本人在指导老师指导下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注释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设计)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的研究成果。与本研究成果相关的所有人所做出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设计)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签名: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授权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许昌学院有关保留、使用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的规定,即: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毕业论文(设计)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毕业论文(设计)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许昌学院可以将毕业论文(设计)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论文(设计)。 本人论文(设计)中有原创性数据需要保密的部分为(如没有,请填写“无”): 学生签名: 年月日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 网购环境下顾客感知价值要素的分析与探 究 摘要 随着现代科学进步,网络经济的发展愈来愈烈,由网络引起的电子商务成长快速,给许多网店店主提供巨大的发展机遇,愈来愈多的人在网上进行购物,在这个网络购物的环境下,想要取得立足之地,就需要注重顾客这一重要因素。 论文以网购情况下顾客的感知价值的制约要素举行阐发,从顾客的感知价值的相干理论举行慢慢深入,以调查问卷这样的形式对顾客的感知价值的要素进行统计阐发,得出顾客的感知价值的利得及利失,并在末尾提出了改善顾客的感知

价值的一些办法,但愿能为电子商务成长供给一些新想法。 关键词:网上购物;顾客感知价值要素;调查问卷 Online shopping environment factors of customer perceived value analysis and inquiry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science, the development of network economy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fierce, caused by the network electronic commerce rapid development, many shop owners to provide great opportunities for development, more and more people are shopping online, in the network shopping environment, want a foothold, will need to pay attention to customers is an important factor.

顾客感知价值研究之文献综述

顾客感知价值研究之文献综述 摘要 关于顾客感知价值的研究的国外文献较为丰富,国内关于这方面的文献多属介绍性的研究,因此本文主要对国外的相关文献进行了述评。本文主要从顾客感知价值的定义、内涵、特点、构面、测量及前因等方面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并在此基础之上得出了一些管理启示。关键词:顾客感知价值感知利得感知利失 一、引言 在竞争异常激烈和信息不对称的状况不断改善的市场中,在一定的搜寻成本以及有限的知识、灵活性和收入等因素的限定下,顾客成为价值最大化的追求者,于是,在作出最终购买决策时感知价值成为其一个决定性的影响变量。因此,对于顾客感知价值的研究就自然具有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顾客感知价值的研究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来源于人们不断寻求新的更持久的竞争优势的努力。Porter所提出的“顾客价值链”概念成为顾客感知价值理论发展的基础,随后出现了顾客活动周期、价值系统、关系管理链、价值群、动态顾客价值、可感知价值等相关理论和概念(白长虹2001)[1]。 企业寻求竞争优势的实践和相关理论的发展要求研究者从顾客角度深入研究顾客价值的含义、构成、来源,顾客对企业提供价值的认识、评价和取舍等问题。顾客感知价值关注的是外部顾客对企业所提供价值的主观判断,能为顾客提供更高感知价值的企业将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范秀成和罗海成2003)[2]。 国内外关于顾客感知价值的研究文献非常丰富,众多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深刻揭示了顾客感知价值的概念、内涵、特点、结构、前因等,如Zaithaml(1988) [3]。 二、顾客感知价值的定义与内涵 一直以来对顾客感知价值都存在着不同的定义,总的来说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以Sweeney 和Soutar为代表,他们从总体的角度来分析顾客感知价值,把顾客感知价值分为情感价值、社会价值、质量价值、价格价值等(格罗鲁斯2002)[4];另一种是以Zeithaml为代表,从比较的角度来分析顾客感知价值,把顾客感知价值定义为感知利得和感知利失之间的比较(白长虹2001)[1]。菲利普·科特勒对顾客感知价值的定义为:顾客感知价(Customer Perceived value ,CPV)是指预期顾客评估一个供应品和感知值的所有价值与所有成本之差[5]。这两种角度其实并不矛盾,反映出顾客感知价值形成的两个阶段:首先,顾客对感知价值的衡量是通过不同的价值内容如质量、价格、行为价格、尊重和情感反应等进行的;接着,顾客通过对总体得失进行评价得到对价值的最终感知结果。

顾客感知价值与服务质量管理研究框架

顾客感知价值与服务质量管理研究框架 一、论文结构 1.1 总体结构的设想 1.1.1研究目的和意义 20世纪90年代以来,顾客价值(Customer Value)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它们对该理论体系的补充和完善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由于多从理论方面进行的探索,使企业在运用这种方法操作时普遍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陷。该研究就是要尽量弥补这些的不足,这是本研究的一个重要目的。 另外,本人一直对顾客价值、服务质量和顾客满意方面的研究抱有浓厚的兴趣,并希望通过该课题的成功研究为企业提供更多、更有效的服务和帮助。这也是本研究的重要动机。 本研究将对中国企业如何探查并构建顾客价值的层级结构,如何进行顾客价值的创造和流畅管理和服务质量管理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探讨。该课题的研究不仅是对顾客价值(Customer Value)理论待研究领域的有益探索,更有利于对企业营销实践活动的指导和借鉴。 1.1.2 研究框架 〖图1-1〗本研究框架(由作者整理)

1.1.3 写作提纲 1.导言 1.1写作目的 1.2相关研究现状 1.3研究方法 1.4创新点与进一步展开的研究 2. 顾客感知价值与服务质量 2.1服务的本质 2.2服务质量的概念与构成 2.3顾客感知服务质量的模型 2.4顾客感知服务质量的决定要素 2.5动态的顾客期望 3.感知服务质量管理的主要模型以及评价 3.1SERVQUAL评价模型 3.2服务质量差距管理模型 4.顾客价值的构建与探查 4.1顾客期望价值变量的确定 4.2顾客价值构成要素的确定 5. 服务质量管理 5.1全面服务质量管理 5.2服务补救管理 5.3服务补救的概念 5.4识别服务补救的需要 5.5服务补救的时机选择 5.6服务补救的基本步骤与程序 结论 1.2 主要解决的问题 近年来,“顾客价值(Customer Value)”这一概念在营销管理领域的应用随着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