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完整)《语言学纲要》知识点整理,推荐文档

(完整)《语言学纲要》知识点整理,推荐文档

(完整)《语言学纲要》知识点整理,推荐文档
(完整)《语言学纲要》知识点整理,推荐文档

《语言学纲要》知识点整理

导言

1.语言学的研究对象是(语言)。

2.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是(中国)(印度)(希腊-罗马)。

古印度宗教典籍梵文

古希腊拉丁语语法学

中国文言文典籍小学

3.什么是“小学”?

分析字形的文字学、研究字音的音韵学、解释字义的训诂学,被视为经学的附庸,统称“小学”。

4.语言学是(19)世纪成为独立的学科的,其标志是(历史语言学)。

第一章语言的功能

1.语言的功能是多方面,从宽泛的意义上讲,大致都可归入语言的()功能和()功能两个方面。

2.语言的社会功能包括(信息传递功能)和(人际交往功能)。

第二章语言是符号系统

1.什么是符号?符号的特点是什么?

符号是一个社会全体成员共同约定用来表示某种意义的记号、标记。甲能代表乙或指称乙,甲就有条件成为乙的符号。

(1)符号的形式和意义是不可分离的,二者的结合才构成符号,没有无意义的符号形式。

(2)符号的形式和意义是一般性的。

(3)符号的形式和意义之间没有本质上的、自然属性上的必然联系。

2.为什么说语言具有符号性?

1)语言包含形式和内容两方面。“音“是语言符号的物质表现形式,“义”是语言符号的内容。

2)音义的不可分离性。语言中的语素、词、短语、句子等均有意义,也均有发音。

3)形式指示意义的一般性。

4)形式和意义结合的任意性。

3.如何理解语言符号的任意性?4方面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指的是,作为符号系统的成员,单个语言符号的语音形式和意义之间没有自然属性上的必然联系,只有社会约定的关系。

1)同一意义,在不同语言中的语音形式不同。举例略。

2)同一意义,在同一语言不同历史时期的语音形式不同。举例略。

语言符号在形成初始,音与义的结合是不可论证的,在社会交际过程中自然形成。但一旦形成,全体成员必须遵守,任何人都无权擅自改动。也即初始的任意性,使用的强制性。

4.什么是语言符号的线条性?

语言符号在使用中以符号序列的形式出现,符号只能一个跟着一个依次出现,在时间的线条上绵延,不能在空间的面上铺开。

5.(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语言系统中最基本、最根本的结构关系。

6.什么是组合关系?什么是聚合关系?

符号和符号组合起来,形成高一级结构。处于高一级结构中的各个符号,称为结构的成分。结构中各个成分的关系即为组合关系。

一些语言符号或更大的单位在组合结构的某一环节上能够互相替换并且替换后结构关系不会改变,那么这些符号在结构中就具有某种相同的作用,它们彼此间的关系叫做聚合关系。

7.如何理解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相互依存的?

1)组合规则着眼于结构单位的横向联系,聚合规则着眼于结构单位的纵向替换。二者犹如纵、横两轴,语言符号单位都处在这两个轴向形成的坐标上,既属于聚合群的成员,也是某个组合轴线上的单位。

2)语言的组合关系说明了语言结构的规则,可套用有限的规则生成复杂的结构。语言的聚合关系说明了替换关系,使具有某种相同作用的符号自然聚集成群。

3)组合关系使得语言符号的结构呈现出有序性;聚合关系为句子的生成提供了更多的可能,简化了语言系统。

4)聚合关系潜在于系统,组合关系实现于话语。聚合关系是组合关系的基础,组合关系是聚合关系的现实体现。

第三章语音

1.音素:

人类语言从音质角度切分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2.音位:

具体语言(或方言)中具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进而区别意义的功能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3.音标

记录音素(/音位)的标写符号。

4.国际音标:

国际语音协会(International Phonetic Alphabet)1888年制定并开始使用的,随着所了解的语音逐渐增多、对语音的认识逐渐加深,隔若干年修订一次。制定原则是“一音一符,一符一音”。所用符号大多数采用拉丁字母,拉丁字母不够用时补充采用希腊字母或用一些字母的大写、倒写、连写或添加附加符号等办法来补充。国际音标所用的标写符号置于[ ],

与一般字母区别。国际音标可用来标写音位,置于/ /中。

5.语音四要素是什么?分别和什么相关?

音高:声音的高低,与声带振动所产生的基本频率相关。

音强:声音的强弱,与声波的振幅相关,与呼出的气流量的大小和发音时用力的程度有关

音长:声音的长短,与发音体振动的持续时间的长短有关

音质:声音的特质,与发音体、发音方法、共鸣器形状有关

和语音的音质相关的因素:

①气流受阻与否——共鸣器形状

②克服阻碍的方法——发音方法

③声带振动与否——发音体

6.辅音常见的发音方法

1)清浊

发辅音时声门微闭、气流上来后声带颤动的辅音叫浊辅音。声门大开,声带不颤动的音叫清辅音。现代汉语普通话有5个浊音:[m][n][l][?][?]

2)送气和不送气

发辅音时,气流强烈的叫送气音。气流不强烈的叫不送气音。现代汉语普通话6对送气音和不送气音:b p、d t、g k、j q、zh ch、z c

3)塞、爆、擦

塞:发音器官的某两部分紧紧靠拢完全堵住气流的通路,气流堵在口腔,对口腔形成很大的压力。

爆:闭塞之后突然打开,让压力很大的气流冲出而发出声音。

现代汉语普通话中的塞音/爆音有:b、p、d、t、g、k。

擦:发音器官的某两个部分靠近,留下一条狭窄的缝隙,让气流从这个缝隙中挤出来。

现代汉语普通话中的擦音有:f、h、x、sh、r、s。

塞擦:部位相同、清浊一致的一个塞音和一个擦音紧密地结合在一个发音过程里

现代汉语普通话中的塞擦音有:j、q、zh、ch、z、c。

4)鼻音和口音

口腔内一定发音部位紧闭,软腭、小舌下垂,堵住口腔通道,让气流从鼻腔中出去,这样发出的音就是鼻音。

现代汉语普通话中的鼻音有m、n、ng。

反之,软腭和小舌上升,堵住鼻腔的通道,让气流从口腔中出去,这样发出的音就是口音。

7.辅音发音部位

双唇音:b、p、m

唇齿音:f

舌尖前音:z、c、s

舌尖中音:d、t、n、l

舌尖后音:zh、ch、sh、r

舌面前音(舌面音):j、q、x

舌面后音(舌根音):g、k、h、ng

喉:

8.语流音变

音位和音位组合的时候,由于受说话时快慢、高低、强弱的不同和邻音的影响,可能发生不同的临时性的变化,即语流音变。

9.语流音变的类型

1)同化:一个音位受相邻音位的影响而在某个区别特征或音位整体上趋同的现象。

棉袍、面包:/mian/ →/miam/ want to go → wanna go

2)异化:两个相同或相近的音位,若连着发音有困难,其中一个发生变化,变得跟另一音不相同或不相近。土改→涂改调位异化

3)弱化:发生在轻声或弱读音节中。

a)元音弱化的表现:复→单→央

木头/mu51 t h ou35/→/mu51 t h o35 / 妈/ma55 ma./→/ma55 m?. /

b)辅音弱化的表现:发音阻碍减少

清→浊;塞擦→塞/擦;塞/擦→边/近

爸爸/pa51 pa./ →/pa51 ba. /letter/‘le t?(r)/→

c)声调弱化的表现:轻声,音长变短、音高变低

4)脱音、合音:弱化程度加深造成的某些音位脱落叫“脱音”,进一步造成音节分界变动,两个音节并为一个音节,叫“合音”。

你们/ni214m?n./ →/nim214/ 豆腐/tou51fu·/ →/tou51f·/

am、is的合音:I’m ;It’s

音节重组:not at all/n?t ?t ?:l/ →/n? t?t?:l /

语流音变一般是临时性的共时音变,不太会固定下来成为语素或词的固定读音。

但总是出现于轻读的位置或一个语素、词在某个构词搭配中的出现频率特别高,语流音变可能固定下来,原音丧失。

第四章语法

1.时

a)意义:表示行为动作发生的时间和说话时间的关系

b)类型:现在时过去时将来时;

c)表现形式:V.

2.体

a)表示动作行为进行的各种阶段和状态;

b)普通体、进行体、完成体、未完成体

c)汉语虚词:着,表持续;了,表完成;过,表已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体范畴。

3.态

a)表示动词与主体的关系

b)主动态、被动态

主动态表示主体是动作的发出者;被动态表示主体是动作的承受者。

4.语法范畴的特点

1)有共同的意义领域。

只有表示共同的意义领域才能构成同一语法范畴,同一语法范畴中的各个变化形式所表示的是共同意义领域中的不同意义。

2)同一语法范畴中的各个变化形式是互相对立、排斥的。

在运用中只能选择同一语法范畴中的某一项意义,不能同时选择两项。

3)同一语法范畴中各个项所表示的意义不仅取决于它本身,而且也取决于它和其他项目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

两分:单数、复数(>1);

三分:单数、双数和复数(>2);

四分:单数、双数、三数和复数(>3)。

5.语言的语法结构类型

1)孤立语(词根语)

(1)缺少形态变化,所有的词几乎都有词根语素构成。

(2)词序很严格,不能随便更动。

(3)虚词的作用很重要,词与词之间的语法关系,除了语序,很多都是虚词来表达的。

2)屈折语——俄语/英语

(1)词与词之间的结构关系主要靠形态变化来表示;

(2)词序没有孤立语那么重要;

(3)屈折词缀可以同时表示好几种语法范畴

He often comes here.(他常到这里来。)

动词词尾-S表示第三人称\单数\现在时。

(4)词根和屈折词缀结合紧密,脱离词缀,词根一般不独立存在。

3)粘着语

(1)没有词内部的屈折,用黏附语素表示语法范畴;

(2)每一个语法范畴义都由一个黏附语素来表示,一个黏附语素也只表示一种语法范畴义;

(3)黏着语的词根和表示语法意义的黏附语素之间的结合并不紧密,虽然在接口处常常会有一定的词形变化,但两者的分界大致清楚,有相当大的独立性。

4)复综语(编插语)北美印地安语

一个词往往由好些个语素编插黏合而成,有的语素不到一个音节。分不出词和句,词和句合二为一。

6.语言结构的基本原理

语言的两层性

组合、聚合关系

7.语言结构的普遍特征

有名词性词语和动词性词语的区分;

有名词性词语和动词性词语构成的句子;

名词性词语和动词性词语至少有两种方式发生关系;

有形容词性词语修饰名词性词语;

有办法把动词性词语转成名、形容词性词语;

有办法把名、动性词语连在一起;

有否定、疑问句,能把某些句子变成祈使句。

第五章语义和语用

1.什么是词?

词是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形式/语法

2.什么是语义特征?什么是语义场?

假设:词义不是最小的语义单位,它可以分析为更小的一束语义特征(semantic feature)或语义成分。

具有相同语义特征的词义构成的集合叫做语义场(semantic field)。

语义场的构成以共同的语义特征为基础,语义特征的提取也离不开同一义场中词义的比较和辨析,二者相互依存。

3.什么是语义结构?

把现实世界千变万化的现象或事件分析为由稳定的、空间上离散的“物体”和依附于物体上的、时间上有连续性的可变的“动程”构成的结构,并把动程与物体之间的相互关系抽象为有限的若干种类型。这些有限多的“谓词—体词”关系类型(一般称作“动—名”关系),就是橘子的语义结构。

4.动程的基本类型

1)动作行为:猴子摘苹果。我们尊重历史。

2)性质状态:花红脸红扑扑的

3)使动:惨案震惊了世界。

5.语义角色:位于“谓词-体词”语义关系中的名词性成分。

语义角色的基本类型(中心/核心语义角色)

1)施事:自主性动作行为的主动发出者

2)受事:因施事的动作行为而受到影响的事物

3)与事:施事所发动事件的非主动参与者。如因施事的行为而受益或受损者:

我送小李一本书。他借我一辆自行车。

4)主事:性质、状态或发生非自主变化的主体。

花很红。眼睛大大的。冰化了。

5)致事:事件或变化的引发者。

惨案震惊了世界。

语义角色的非基本类型(非核心语义角色)

1)工具:动作、行为所凭借的器具或材料。

猴子用球拍玩球/小王用萝卜刻了个章。

2)方所:动作、行为发生或开始、持续、结束的场所、方位或范围。

从课堂开始/在教室学习/到北京停止

站在左边/放在桌子上

3)时间:动作、行为、事件发生或开始、结束的时间,延续的时段等。

十一点关宿舍楼门/从2010年上大学/到2014年毕业/读了四年书

6.语义结构的特点?

1)语义关系有不同的类型。

2)不同语义角色可能需要不同的语义特征的名词来担任;

3)不同语义角色与句法成分相对独立又互有关联。

7.角色和句法成分的关系

①语义角色必须在句子中体现,具体句子中的某个语义角色一定也同时担任句法结构中的某个成分。

②通观人类语言,施事与主语重合的句子占绝大多数,说明各个民族对世界的认知有共性的一面。

④些语义角色可以充任哪些句法成分,不同的语言有所不同。

第六章文字和书面语

1. 文字在人类历史上的重要作用

①文字使人类文化得以积累

②文字能促进思维的发展

③文字对于语言的促进作用【具体表现】

2. 文字的基本性质

a.定义:文字是用书写/视觉形式对语言进行再编码的符号系统。

b.文字和语言的关系: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每一种文字都必须适应自己所记

录的语言的结构特点和语音特点。用什么样的形体去记录什么样的语言,其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c.`基本性质:

①从起源上讲,语言随着人类和人类社会的形成而产生,文字则在原始社会的末期由于社会生活的需要才开始创立。语言距今已有百万年的历史,而最早出现的成系统的文字距今不过五六千年。

②在历史发展上,文字虽然记录有声语言,是有声语言的派生物,必须随着语言的发展而发展,但是,文字的书面形式比有声语言的语音形式固定,并受其书面符号系统的制约,因此,文字的发展往往落后于有声语言。

③在存在形式上,语言以语音为物质材料,文字则以书面符号为物质材料。

④就掌握情况而言,人们掌握有声语言是与生俱来的,而至今世界上多数语言还没有文字,在有文字的语言社团里,也不是人人都掌握了文字。

⑤就使用情况而言,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方式,而文字则是有声语言的延伸和补充,

是交际的最重要的辅助工具。

`

3. 文字有适应自己所记录语言的内在发展动力,对于语言也有相对独立性。

目前暂无进行汉字体系拼音化改革的需要。

a.汉字有区别同音语素或同音词的功能,基本上符合汉语的结构特点。

b.和拼音文字相比,汉字具有更强的超空间和超时间的功能。

c.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均是通过汉字记载的。

第七章语言演变与语言分化

1. 语言演变的两个特点

●渐变性

1)语言是社会全体成员无时无刻都在使用的共同的交际工具,交际要求语言维持稳定的状态,不能突变;

2)语言符号及其构造规则是约定俗成的结果,就语言整体而言,不会突变;稳固和变化对立统一,都是语言作为交际工具的性质决定的。

●不平衡性

1)各子系统的变化速度不平衡:语音、词汇、语法三个子系统,词汇与社会和交际联系最直接,变化较快,语音次之,语法稳固性最强。

2)各子系统不同方面的变化速度不平衡:词汇中的基本词汇和构词法变化较慢,一般词汇变化较快;语音中的音值变化较快。

3)同一子系统同一方面的语言现象变化速度不平衡。

gkh/zcs+ 开齐合撮→ gkh/zcs+开合→jqx +齐撮

4)同一语言现象在不同地区的变化速度不平衡。

北京/k//ts/在/i//y/前变,广州不变

5)同一语言现象在不同时代的变化速度不平衡。

借词:两汉佛教东来、五四西学东渐、解放后

6)同一语言现象在不同人群的变化速度不平衡,一般在年轻人中变化速度较快,而在老年人中变化速度较慢。

3. 语言分化的三种情况:

a.社会因素——社会方言【言语社团是由于年龄、性别、职业、阶级、阶层等的不同而形

成的特定的交际群体。】

b.地理因素——地域方言

人口的突然增长和疆域的日益扩大

由于自然灾害、战争等引发的大规模移民

社会处于同一个国家共同体中;使用共同的文字和书面语;各地在政治、经济相对独立的同时保持一定的联系。语言一方面保持或增加各自的特点(语言个性),另一方面又在某些方面服从自己所从属语言的演变趋势(语言共性),各地的说话人会保持归属同一语言的语言认同(心理认同)

——不完全统一也不完全分化C. 地理因素、心理因素——亲属语言

在地域上未完全分化的社会由于某些战争或政治事件而完全分化——分裂成几个各自独立

的国家;创制各自不同的文字和书面语

各地说话人不再认为所说的是同一语言

——完全分化

5. 社会方言

是社会内部不同年龄、性别、职业、阶级、阶层的人们在语言使用上表现出来的一些变异,是言语社团的一种标志。

?类型:

年龄方言,性别语言,行业方言,阶层方言

?数量:

1)社会方言的数量不可计数

2)一个人可以掌握多种社会方言,掌握社会方言的数量,决定于社会活动的广度和深度。3)生活在同一语言社团的人因交际环境、交际对象的差异在语言的使用上采用不同的风格变体。

?特点及与共同语的关系

1)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都有不同于共同语的特点。

2)语言材料和规则都是全民共同的,是其他言语社团的成员都懂得或者能够弄懂的,一般不会因为语言表达上的差异而影响相互的交际和理解。

3)各种行业用语不断输送给整个社会,是丰富语言词汇的一种重要途径。社会方言及其风格变体的存在使语言成为富有弹性和表达力的工具。

?黑话

民间社会各种集团或群体,特别是秘密社会,出于自各文化习俗与交际需要,而创制的一些只在集团或群体内部通行的隐语。一种特殊的社会方言,具有排他性。

匪:蘑菇溜哪路?什么价?(什么人,到哪里去?)

杨:紧三天,慢三天,怎么不见天王山?(我走了九天,也没有找到哇?)

6. 地域方言

同一个民族语言在不同地域上的变体,简称“方言”。

1)地域方言的主要特点:

地域方言其间差别突出地表现在语音方面;词汇上也有不少差别,主要体现为名异实同;语法的差别较小。

2)地域方言的判定:

语言内的标准:语音

语言外的标准(区分地域方言和亲属语言)

社会条件:即社会是否完全分化,是否属于同一个民族,是否长期处于同一个国家共同体中,是否有共同的文字和书面语;

心理条件:语言认同感

社会条件决定语言认同心理的条件,但语言认同感是确定方言或语言身份的最终根据。

3)方言的划分和汉语方言的划分

方言—次方言—土语

汉语的七大方言:官话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粤方言、闽方言。

4)方言研究的作用

地域方言的研究对推广普通话有重要意义,也为研究语言的历史提供资料。

7. 亲属语言

从同一种语言分化出来的几个独立的、彼此有同源关系的语言。

【地域方言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分化如果发展为独立的语言,就形成亲属语言。】

祖语/母语/原始(共同)语→后代语/子语

原始印欧语→拉丁语、日耳曼语、斯拉夫语

拉丁语→法、意、西、葡、罗

日耳曼语→英、德、荷、瑞、丹

古斯拉夫语→俄、保、捷、波、塞

8. 社会方言、地域方言、亲属语言的关系和区别

社会方言、地域方言、亲属语言都是同一种语言分化产生的。但分化的原因不同,分化的结果也不同。

1)社会方言、地域方言的相同点:

社会方言、地域方言是同一种语言的变体,使用的基本材料有共同的语言基础,如基本词汇和语法是大致相同的;但都没有全民性特点,在使用范围上有一定局限,或限于某个特定的人群,或限于某个地域。

社会方言、地域方言的不同点:

社会方言的差别主要反映在词汇方面,地域方言有不同于其他地域方言及标准语的独特的语音、词汇、语法系统,尤其以语音差别最为突出。

正因为地域方言的差别是系统上的,所以在一定的社会政治条件下,地域方言有可能分化为不同的语言,而社会方言由于其差别主要是在词汇系统方面,所以无论如何也不会发展为独立的语言。

2)地域方言、亲属语言的相同点:

地域方言和亲属语言都与单一社会在地域上的分化相关,都是由单一语言分化而来的。

地域方言、亲属语言的不同点:

地域方言和亲属语言是由不同程度的社会分化和语言分化造成的。单一社会在地域上的分化如果是不完全的,其语言一般也是不完全分化的。同一语言在地域上不完全分化而形成的语言分支是该语言的方言。单一社会在地域上的分化如果进一步加剧而形成完全的分化,则方言就进一步发展为亲属语言。

第八章语言的接触

1. 汉语中几类特殊的借词

1)古代借自其他民族的词语,因使用年代久远,人们已经察觉不到它们是借词了。

葡萄、石榴、苜蓿、菠萝——西域佛、菩萨、罗汉、阎罗——印度

胡同、站、蘑菇——蒙古

2)音译加意译词:借音、借义,加类素

beer啤酒 car卡车 card卡片 flannel法兰绒

3)音译兼意译:音近、借义、不借结构

借词在语音和意义上都与外语原词相近,但完全用本族语的材料和规则,并且不要求内部形式相同。cool 酷show 秀

音译兼意译词与所借外语词义的关系是间接的,是对外语的词义经过各种不同角度的联想而创造的。

Cocacola coca:可卡/古柯cola:为语义上的双声叠韵的效果添加的无意义音节。

可口可乐可卡可拉

有些音译兼意译词的“意译”可能是汉语者后来重新分析出来的

marathon马拉松

4)来自日语的借词

一种是原先为汉语中的词,被借到日语中,后来这些词被用来表达新事物、新思想(旧的形式,新的思想),又被借回到汉语中来。

思想具体资本政治演绎

政府侵略劳动理性想象

另一种是日语用汉字作为材料为表达新思想、新事物而构成的新词(新的形式,新的思想)。

哲学主观共产归纳观念

经验政党方针谈判战线

2. 语言联盟( allying of language /语言区域)是指几种没有亲属关系或亲属关系较远的语言,由于长期共处于一个地区,密切接触,从而在语言结构上产生了共同特征的语言现象。不仅在词汇上相互有大量的借贷,而且在语音、语法系统的结构格局、结构规则方面也十分相似。主要是结构上的相似性,在核心词汇上保持各自的特色。

3. 洋泾浜/皮钦语:十七世纪以后在殖民地、半殖民地的通商口岸常见的一种语言现象,是当地人和外来殖民者在打交道的过程中彼此在语言上妥协而产生的一种能使双方勉强沟通的临时性交际工具。

4. 混合语(克里奥耳语)是语言接触的特殊形式,是洋泾浜被作为主要的交际工具,由儿童作为母语来学习而形成的。

25. 洋泾浜、混合语和共同语的形成、语言替换的关系:

①强势语言替换弱势语言

②方言的统一是民族内部的问题;

③语言的融合是民族之间的问题;

④洋泾浜和混合语是语言“远征”的结果,是语言随着殖民者深入异域的产物。第九章语言系统的演变(给语料分析)

小说阅读知识点整理

小说阅读的解题思路与解题方法 第一类:情节 1、用一句话或简明的语句概括故事情节; 2、文中共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 3、概括小说的部分内容(包括指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中的某一方面。) 解题思路: (1)根据小说故事的发展划分结构层次。 (2)用简明的语句概括故事情节 4、情节的特点 ⑴对情节安排的评价 ①就全文来说有一波三折式。作用是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增强故事的戏剧性、可读性。 ②就开头结尾来说有首尾呼应式。作用是使结构紧密、完整。 ③就开头来说有倒叙式(把结局放到开头来写),如《祝福》,先写祥林嫂的死,然后再写祥林嫂是怎样一步步被封建礼教逼向死亡之地的。起到制造悬念的作用。 ④就结尾来说有戛然而止,留下空白式。此外,还有出人意料式、悲剧、喜剧式等。 ⑤贯穿情节的线索,可作线索的有:事、物、人、情、时间、空间,如《药》中的“人血馒头”、《故乡》中的“我”等。 ⑵情节安排基本技巧 ①顺叙:按时间(空间)顺序来写,情节发展脉络分明,层次清晰。 ②倒叙:不按时间先后顺序,而是把某些发生在后的情节或结局先行提出,然后再按顺序叙述下去的一种方法。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③插叙: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插入另一与之有关的事件,然后再接上原来的事件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④补叙: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插入另一与之有关的事件,然后再接上原来的事件写。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照应上下文。 ⑤平叙:(指叙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 5、分析情节的作用: ①情节(使情节波澜再起,引出另一个情节,制造悬念,情节更突出,照应前文情节)→②人物(丰富人物,表现人物性格,)→③主题(深化某种主题,突显某种主题)。当然,这个三级概念中,本级和上一级为最基本。按照顺序,与之相近的是答案的重点。 根据要求组织语言表达:XX情节(事物)在文中有……作用,突出了……,表现了…… 第二类人物形象 1、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人物形象。XX是一个怎样的人物?或XX有哪些优秀的品质? XX是一个……的人(点明身分)。作为什么人,他怎么样,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思想品质) 2、分析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及其作用。 ⒈表现人物的手法: ⑴正面描写——直接描写 描写人物的语言、行动、肖像、心理表现人物性格特征,如概括介绍、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细节描写、心理描写等。 ⑵侧面描写——间接描写 侧面描写,概括地说就是通过其他人物的言行,间接写主人公。如用有关人物的对话,心理活动,事件叙述等烘托所要描写的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在情节发展中展现人物性格特征;环境

事业单位考试公文处理知识点汇总(最全)

第一章公文的法定分类 第二章公文的格式要求 第三章公文的行文规则 第四章公文的处理 第一节公文的拟制 第二节公文的办理 第三节公文的管理 第一章公文的法定分类 2012年7月1日,我国开始施行《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1996年5月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布的《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和2000年8月24日国务院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停止执行。同时,《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国家标准(GB/T9704─2012)已经代替了《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国家标准(GB/T9704─1999)。 事业单位考试的《公共基础知识》(有的地区称为综合基础知识或综合知识)科目,每年都有公文常识的选择题和公文实务题。公文实务题就是给定一份有错误的公文材料,考查考生是否能辨别出给定公文材料中的错误。 下面先介绍一下公文的分类。 一、按行文方向分类 按行文方向可将公文分为:上行文、下行文、平行文、通行文。 二、按保密程度分类 按按保密程度可将公文分为:秘密件、机密件、绝密件。

三、按适用范围分类 命令(令)──适用于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措施、批准授予和晋升衔级、嘉奖有关单位和人员。 决定──适用于对重要事项作出决策和部署、奖惩有关单位和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 公告──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 通告──适用于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 通知──适用于发布、传达要求下级机关执行和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批转、转发公文。 通报──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和告知重要情况。 议案──适用于各级人民政府按照法律程序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请审议事项。 报告──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回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请示──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 批复──适用于答复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 意见──适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 函──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 纪要──适用于记载会议主要情况和议定事项。

《促织》知识点整理(优选.)

最新文件---------------- 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 方便更改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促织》知识点整理 一、古今异义 1.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 ①古义: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人。②今义:行侠仗义的人。 3.两股间脓血流离 ①古义:大腿。②今义:事物的一部分;量词。 4.儿涕而去 涕:①古义:哭泣,流眼泪。(作名词用则意为眼泪)②今义:鼻涕。 去:①古义:离开。②今义:与“来”相对。 5.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 ①古义:青年男子,与“老年”相对。②今义:十二岁到十六岁这一时期。 6.民日贴妇卖儿 ①古义:抵押、典当。②今义:粘贴、贴补。 三、一词多义 1.责 (1)因责常供/令责之里正(要求,责令)(2)每责一头(索要,索取)(3)以塞官责(责任,差使)(4)受扑责时(责罚) 2.靡 (1)靡计不施(无,没有)(2)虫尽靡(败退,失败) 3.顾 (1)成顾蟋蟀笼/徘徊四顾(看,动词)(2)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但、只是、不过,连词)4.发 (1)窃发盆(打开)(2)探石发穴(掏、挖开)(3)无毫发爽(毛发,头发)5.售 (1)久不售(考试中第,考取)(2)亦无售者(买) 6.岁

(1)岁征民间(名作状,每年)(2)成有子九岁(年龄)(3)后岁余/不终岁(年)7.故 (1)此物故非西产(本来)(2)故天子一跬步(所以) 8.令 (1)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令以责之里正(县令,名词)(2)急解令休止(让,动词) 9.上 (1)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上级)(2)见虫伏壁上(上面)(3)上于盆而养之(放置)(4)以金笼进上(皇上) 10.益 (1)死何裨益(好处)(2)成益愕/成益惊喜(更加) 11.掷 (1)帘内掷一纸出(抛,扔)(2)虫跃掷径出(腾跃) 12.异 (1)宰以卓异闻(与众不同)(2)成述其异(奇特本领) 13.过 (1)折过墙隅(经过)(2)裘马过世家(超过)(3)未必不过此已忘(用过)14.强 (1)乃强起扶杖(勉强)(2)少年固强之(迫使) 15.中 (1)又劣弱不中于款(符合,适应)(2)中绘殿阁(当中) 16.然 (1)成然之(意动用法,认为…是对的)(2)然睹促织(连词,表转折,然而)(3)俨然类画(副词词尾,……的样子) (4)庞然修伟/相对默然(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17.逼 ①鸡健进,逐逼之(动词,逼近)②与村东大佛阁逼似(副词,极)18.进 ①以一头进(动词,进献)②径进以啄(动词,前进)19.为 ①为人迂讷(对待)②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被)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小说阅读知识点整理

一、情节 (一)一般情节的作用: 对于小说情节的作用进行分析,一般应从两个方面入手:内容上,情节本身对人物性格塑造和主题思想表达有何直接或间接的具体作用;结构上,有无“设置悬念”“为后面的情节发展作铺垫或埋下伏笔”“照应前文”“线索或推动情节发展”等作用。另外,还要注意有时从表达效果上进行分析,即从给读者的感受分析,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等。 (二)情节的具体作用: ①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 ②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 ③引起下文,为后面的情节发展作铺垫或埋下伏笔。 ④照应前文。 ⑤线索或推动情节发展。 ⑥刻画人物性格。 ⑦表现主旨或深化主题。 (三)“情节题”的答题模式: (1)问句、段(或某种情景)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答题模式: ①为……情节发展作铺垫(提供依据,设置伏笔悬念)。 ②表现了……的思想品质(精神世界),有助于塑造……的形象。 ③揭示(表现、突出)了……,有利于深刻表现主题。 (四)情节安排方式的效果 (1)就全文来说有一波三折式。作用是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增强故事的戏剧性、可读性。 (2)就开头、结尾来说有首尾呼应式。作用是使结构紧密、完整。 (3)就开头来说有倒叙式。如《祝福》,先写祥林嫂的死,然后再写祥林嫂是怎样一步步被封建礼教逼向死亡之地的。作用是制造悬念,引人入胜。 顺叙:按时间(空间)顺序来写,情节发展脉络分明,层次清晰。[来源:学。科。网Z。X。X。K] 插叙: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插入另一与之有关的事件,然后再接上原来的事件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补叙: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补充叙述另一与之有关的事件,然后再接上原来的事件写。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照应上下文。 平叙:叙述两件或多件事情同一时间内不同地点同时发生,通常是先叙一件事,再叙一件。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 (4)就结尾来说有戛然而止、留下空白式。给读者想像,让读者进行艺术再创造。此外,还有出人意料式、悲剧式、喜剧式等。 (5)贯穿情节的线索。小说线索是贯串整个作品的情节发展的脉络。它可以是小说中的某个人物、某个事物,也可以是作者的情感、小说的事件,还可以是故事中的空间、时间。如《药》中的“人血馒头”。 阅读小说,抓住线索是把握小说故事发展的关键。线索一般有单线和双线两种。寻找线索的途径有:小说标题和小说中的中心点。 (6)运用多种艺术手法和叙事策略,既表现生活本身的逻辑,同时又使情节曲折生姿,跌宕起伏,高潮或结尾平中见奇。

公共基础知识公文写作知识点概括以及范文

《公共基础知识》考点复习之公文写作范文 1. 启事 寻物启事 本人不慎于元月二十五日乘七路公共汽车时,将部队复员证、驾驶证、复员介绍信遗失。有拾到者请与XX厂机修车间XXX联系,必有重谢。电话:XXX 启事人:XXX X年X月X日 招领启事 本商场拾到手提包一个,内装人民币若干元,手机、信用卡等物,望失主前来认领。地点:本市XX商场三楼办公室,电话:XXXXXXXX XX商场办公室(盖章) XX年X月X日 2. 声明 遗失声明 上海XXXXXXX贸易公司遗失XXXXXXXX船务公司海运提单,单号XXXXXX,声明作废。 上海XXXXXXX贸易公司(盖章) X年X月X日 投资者声明书 致深圳永信中鹏会计师事务所: 鉴于贵所验证本公司投资者实投资本的需要,现对有关事项作如下声明: 1. 本公司已向贵所提供有关验资的全部法律文件,其中包括但不局限于公司的协议,合同,章程,公司设立申请报告,可行性报告,政府批复,投资者法人资格证明,营业执照,会计报表,身份证,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以及董事会纪要,决议等文件。 2. 本公司投资者已按公司的协议,合同,章程规定的出资比例,出资方式和出资期限缴足资本。 3. 本公司投资者所投入的现金已汇入本公司银行帐号,以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出资的已办理财产转移手续。 4. 非货币资金出资已进行资产评估。

5. 本公司投资者无意于验资后抽逃资金或变相抽逃资金。 6. 贵所接受验资委托时,已向本公司投资者告知了关于验资责任方面的有关法律、法规,其中包括但不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三、二十五、三十四、二○八、二○九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第十七条,财政部《关于明确注册会计师验资报告作用的通知》。 7. 本公司投资者认识到:验资报告仅证明股东出资情况和某一时点公司所拥有的资金情况,它并不是资信证明和偿债能力的证明,只可以向股东及政府有关部门提供,由于对报告使用不当而造成任何损失与事务所无关。 投资者______________(签章)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年月日 3. 公示 公示 经本人申请,党组织长期培养考察,近期确定XXX等3名同学为拟发展对象,根据中央及我院党委发展党员公示制的规定,现公示如下: 姓名性别出生年月系别班级职务入党时间 XXX 男1985.6 XX系03级XXXX1班班长2007.9.1 XXX 女1985.7 XX系03级XXXX2班团支书2008.10.1 XXX 女1985.8 XX系03级XXXX1班2008.11.1 公示期自即日始5个工作日,即12月6日―12月10日,凡对发展上述同志入党有意见者,请及时以书面或口头形式向XX系党总支反映,也可直接向党委组织部反映。 接待时间:每天8:00―12:00,14:00―16:30 联系电话:XX系党总支:XXXXXXXX 党委组织部:XXXXXXXX XX系党总支(盖章) XX年XX月XX日 4. 公告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 自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以来,有2名全国人大代表逝世:福建陈希仲,广西韦元威(壮族)。罢免1名:山东刘延民。

最新促织知识点整理

十九、促织 蒲松龄【一】《促织》文言文字词知识整理归纳 一、通假字 1、昂其直 而高其直(通“值”,价值) 2、手裁举(通“才”,刚刚) 3、而翁归(通“尔”,你的) 4、翼日进宰(通“翌”,明天) 5、虫跃去尺有咫(通“又”) ) 6、两股间脓血流离(通“淋漓”  ) 7、牛羊蹄躈各千计(通“噭”  二、一词多义 1、责 (1)因责常供要求,责令 (2)令责之里正要求,责令 (3)每责一头索要,索取 (4)以塞官责责任,差使 (5)受扑责时责罚 2、靡 (1)靡计不施无,没有 (2)虫尽靡败退 3、顾 (1)成顾蟋蟀笼回头看 (2)徘徊四顾看,环视 (3)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只是,但是 4、发 (1)窃发盆打开 (2)探石发穴掏 (3)无毫发爽古长度单位,十毫为发,极言少

(1)久不售考试中第,考取(2)亦无售者买 6、岁 (1)岁征民间每年 (2)成有子九岁年龄 (3)不终岁年 7、故 (1)此物故非西产本来(2)故天子一跬步所以 8、令 (1)令以责之里正县令(2)急解令休止使,让 9、上 (1)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上级(2)上于盆而养之放置 10、益 (1)死何裨益好处 (2)成益愕更加 11、掷 (1)帘内掷一纸出抛,扔(2)虫跃掷径出腾跃 12、异 (1)宰以卓异闻与众不同(2)成述其异奇特本领 13、过 (1)裘马过世家超过 (2)未必不过此已忘用过 14、强 (1)乃强起扶杖勉强 (2)少年固强之迫使

(1)又劣弱不中于款符合,适应 (2)中绘殿阁当中 16、然 (1)然睹促织然而 (2)俨然类画形容词词尾 (3)成然之认为…是对的 三、词类活用 1、名词作状语 (1)岁征民间【每年】 (2)得佳者笼养之【用笼子】 (3)早出暮归【在早上、在晚上】 (4)取儿藁葬【用草席(裹)】 (5)日与子弟角【每天】 (6)力叮不释【用力】 (7)民日贴妇卖儿【每天】 2、名词作动词 (1)试使斗而才有才能 (2)旬余,杖至百用杖打 (3)大喜,笼归用笼子装 (4)上于盆而养之装、放置 (5)儿涕而去流着泪 (6)自名“蟹壳青” 命名 (7)细疏其能陈述 (8)故天子一跬步走半步一步 (9)裘马扬扬穿着皮衣;骑着马 (10)独是成氏子以蠹贫以促织富受穷;变富(11)仙及鸡犬成仙 3、使动用法 (1)昂其直【使…高,抬高】 (2)辄倾数家之产【使…倾尽/竭尽】 (3)而高其直【使…高,抬高】 4、意动用法 (1)成然之【认为…是对的】 (2)成以其小,劣之【认为…劣/差】 (3)益奇之【认为…奇特】

语言学纲要期末复习重点整理

1、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 中国、印度、希腊—罗马。 最初的语言学是是为了给遗留下来的政治、哲学、历史、宗教、文学等古典文献作注解,而不是探索语言的规律。这时候的语言学还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2、语言符号的特点 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和线条性的特点。 (1)任意性是指语言符号的声音形式和意义内容的结合是任意的,二者没有必然联系。比如:粤方言中读“人”,读作[zen],新会话读作[ng? n],开平话有的读作[ng? n] 、[ngin],台山话读作[ngin],闽南话读作[n^ng],但是表达的意义是一样的。 (2)线条性指的是语言符号的能指在时间上呈线性排列。在交际过程中,语言符号只能一个跟着一个按时间顺序出现,形成延续的线性序列,绝不可能在同一时间说出两个符号。如:“庄”的语音形式就是由zh-u-a-ng四个音素依次出现而形成的。 3、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 (1)组合关系是指构成线性序列的语言成分之间的结构关系。即两个或两个以上同一性质的结构单位(例如音位与音位、词与词等等),按照线性的顺序可以前后连接起来的横向关系。 (2)聚合关系是指同一结构内相同位置上可以互相替换的语言成分之间的纵向关系。即在语言的组合结构的某一个位置上能够互相替换的几个具有相同作用(组合能力)的单位符号之间的关系。 (3)不仅各级语言符号处在这两种根本的关系之中,构造符号的音位和意义同

样也处于这两种关系之中。 4、语音四要素 (1)音高:声音的高低,取决于发音体(人的发音体是声带)的振动频率。音高在语言中的作用:构成声调和语调。 (2)音强:声音的强弱,取决于发音体振幅的大小。对于语音而言,就是由发音时用力的大小决定的。音强在语言中的作用:构成语调、轻重音。 (3)音长:声音的长短,取决于发音体振动持续时间的长短。音长变化在许多语言中有区别意义的作用。音长在语言中的作用:构成长短音、轻音。如英语中的pool[pu:l](水池)与pull[pul](拖、拉)。 (4)音质:一种声音区别于其他声音的个性或特征。它决定于声波振动的形式。音质的不同主要与三个方面的因素有关:发音体、发音方法和共鸣器的形状有关。 5、音位、语流音变、音位变体 (1)一种语言中具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作用的最小的语音单位,是针对某种语言而言的。音位是从语音的社会属性的角度划分的单位。 (2)确立音位的原则 ①对立原则:凡是处于对立关系中并能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几个音素归纳为不同的音位。例如:在汉语普通话中:[p][p‘][t][t‘]几个音素是对立关系确立的不同的音位; ②互补原则:处于互补关系的音素不能起到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可以归纳为一个音位。例如:英语中的[p]和[p‘],汉语中的[a][A][ɑ]等 ③相似原则:但并不是处于互补关系中的音素都可以归纳为一个音位,还要考虑语音相似原则:例如:在普通话中,[t]只出现在音节的开头,[?]只出现在音节末

高考一轮复习小说知识点总结(上)

高考一轮复习小说知识点总结(上) ? 一、情节手法 情节手法包括叙述手法和结构手法:叙述手法包括叙述人称(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和叙述方式(倒叙、顺序、插叙、补叙、平叙);结构手法包括悬念、抑扬、照应、伏笔、对比、衬托、铺垫、突转、线索。 例题1:(2019浙江卷《呼兰河传》)分析本文叙述上的特征。(侧重叙述手法) ①用第一人称,显得真实、自然、亲切。 ②通过孩子的视角,呈现天真有趣、温暖美好的一面。 ③按照时间顺序自然展开,叙述散文化,节奏舒缓。 ④注重场景的细节描绘,细腻、生动、传神。 例题2:《怀念战队》:小说在情节构思上很有特色,请简要分析。(叙述手法和结构手法) ①场景的设置。挑选了“CS战队火拼”“军营射 击”“两退网吧”“无声流泪”等几个典型场景,就把“他”前后的态度和成长的历程表述得清晰、感人。 ②对比手法。将网络游戏与现实军营两种人生相互映照,体现人生的不同境界,突出主题。③采用第三人称叙述。更直白更真实,便于展开文章叙述,使文章娓娓道来,不矫情造作。

二、人物手法 塑造人物的手法,分为直接(正面)描写和间接(侧面)描写,直接描写有语言、动作、心理、肖像、神态描写等;间接描写有环境衬托、人物衬托、物象衬托。 例题:(2019全国卷2)请以老舞蹈师形象为例,谈谈小说塑造人物形象时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①外貌描写(肖像),如老舞蹈师过时的穿戴、木偶似的舞姿等,表明他是一个怀旧的人; ②语言描写,如老舞蹈师与“我”的交谈,流露出内心的痛苦与无奈; ③场景烘托人物状态,如被人遗忘的苗圃,村托了老舞蹈师失落的心态。 三、环境手法 环境手法分为描写技巧和描写角度:描写技巧有白描和工笔、以动衬静、虚实、点面、修辞等;描写角度有绘形绘声绘色、移步换景、远近高低等。 例题:三维设计《除夕雪》第一段是如何描绘除夕雪景的?请简要分析。 1. 比喻,将白雪覆盖的山比喻成刚出笼的白面馒头; 2.以动衬静,用“咔擦”一声,枝桠的断裂声和雪沫扑簌簌的落地声衬托除夕夜的静寂; 3.绘形绘声绘色,白雪覆盖的山写出了雪的颜色,雪沫扑簌簌的写出了雪的形状和声音。 四、语言特色 1.词语(叠词、动词形容词、文言词、成语) 2.句式(长短句、整散句) 3.修辞

公文写作与处理知识点总结

公文写作与处理知识点总结 一. 公文的特点、作用及分类 1.公文,也称公务文件,是国家机构与其他社会组织在公务活动中为行使职权、实施管理而制作的具有法定效用和规范体式的文书。它具有宗旨的政治性,作者、读者的法定性,内容的权威性,体式的规范性等特征。其区别于图书、情报、资料等事物的个性点主要有:①公文具有较强的政治性、政策性;②公文具有法定的权威性和约束力;③公文的撰制具有特定作者和程序;作者是指公文法定的作者,公文必须按照一定的程序并履行严格的审批手续;④公文具有特定的体式;以说明性文字为主,以叙述、说理的文字为辅。 现代公文正朝着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和自动化的方向发展。 2.公文的作用: a法规和准绳作用;b沟通和联系作用;c宣传和教育作用;d依据和凭证作用;e记载和备查作用。 3.根据不同的标准,公文可从不同角度进行如下分类: (1)根据形成和作用的公务活动领域,公文可分为通用公文和专用公文两类。 通用公文是各级党政机关以及各种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处理政务的文书; 专用公文是只在某一领域由专门机关形成并使用的公文;如外交、司法、科技、文教等部门使用的公文。 (2)根据内容涉及国家秘密的程度,公文可分为对外公开、限国内公开、内部使用、秘密、机密、绝密六类。 保密公文应分别标明相关密级和保密期限;绝密和机密公文应当标明份数序号。 (3)根据行文方向,公文可分为上行文、下行文、平行文三类。 行文方向是由行文关系决定的;上行文体现下级机关请求上级机关的指示,接受上级机关的领导和指导; 平行文体现机关之间平等商洽、支持和协作;下行文体现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实施管理和指导的职能。 (4)根据性质作用的性质,公文可分为规范性(条例、规定)、决断性(决定、决议)、指挥性(命令、通知、 批复、指示)、公布性(公告、通告、公报)、报请性(请示、报告)、知照性(通知、通报、函)、记录性公文(会议纪要)。 (5)根据处理时限的要求,公文可分为平件、急件、特急件三类。 电报分为特提、特急、加急、平急4种。 (6)根据来源,在一个机关内部可将公文分为收文、发文两类。 二.公文的格式和稿本 1. 公文格式排版 (1)眉首格式:a 公文份数序号; b 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机密★5年); c 紧急程度:“急”或“特急”,在保密等级下一行,字号字体同保密等级;d 发文机关标识:发文机关全称或规范化简称后面加“文件”组成; e 发文字号:由发文机关代字、年份、序号三者组成,(国发〔2001〕25号),位于发文机关标识下方居中,联合行文只标明主办机关发文字号; f 签发人:上报的公文需要标识签发人姓名,发文字号右侧,多个签发人时,应使发文字号与最后一个签发人姓名处在同一行,注明签发人是为了督促各级机关负责人认真履行职责,对行文负全责,有利于提高公文质量。 (2)主体格式:a 公文标题:标题由发文机关、事由、文种组成,字数一般不超过50字;公文如经会议讨论通过或批准的,应加题注,即用圆括号居中; b 主送机关:上行文中一般只写一个主送机关,不要越级主送,不要多头主送,以免延时误事,如公告、通告、会议纪要等可不写主送机关; c 公文正文:一般有开头、主体、结尾组成,数字、年份不能回行; d 附件:应标明标题、件数、份数,在正文日期以上排出附件号,附件名称后不加标点符号(附件:1.XXXXXXXX); e 发文机关:落款、署名,即公文的法定作者; f 印章:除会议纪要和以电报发出的外都应当加盖印章,无印章的公文不生效。联合上报的公文由主办机关加盖印章,联合下发的公文,发文机关都应当加盖印章。单一或二个机关联合行文不署发文机关名称,只盖印章,三个以上机关联合行文,为防止出现空白,应署名并加盖印章; g 成文日期:属会议通过的文件以会议通过的时间为准,属命令、指示等重要文件以领导人签发日期为准,联合行文以最后签发机关负责人的签发日期为准,特殊情况署印发时期,电报以发出的日期为准。决议、决定、条例、规定等不标明主送机关的公文,成文日期加括号标注于标题下方居中位置。成文日期并不完全等于公文生效日期。 h 附注:内容要用括号括起来。

语言学纲要重点

语言学纲要 题型:一、判断题(基本常识,二十多分);二、分析题(分析句子——层次分析法、转换分析法)三、问答题(8X8’) 导言 1、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科学,语言是语言学的研究对象。 2、中国、印度河希腊----罗马是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 3、中国传统语言研究主要是抓住汉字,分析它的形体,探求它的古代读音和意义,形成了统称“小学”的文字、音韵、训诂之学,也就是中国传统的语言学。 4、19世纪,形成了历史比较语言学,这标志着语言学不再是其他学科的附属,已经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 5、20世纪初,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提出,存在于语言社团中每个人头脑中的共同的语言形式结构是语言学研究真正的对象。 6、语言系统大致可以分为语音、语法、语汇等几个子系统。 7、理论语言学,也称普通语言学,是关于语言的一般规律的理论研究。 8、运用语言进行交际是瞬间的事情。 9、运用语言交际的过程:“编码——发送——传递——接收——解码”。 10、语言学在科学体系中都具有独特而重要的地位。可以说,语言学是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联系的桥梁。 第一章语言的功能 第一节语言的社会功能 1、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和人类社会有紧密的联系。语言的社会功能中最基本的是信息传递功能。 2、文字打破了语言交流中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社会生活中起着重大作用。 3、语言是第一性的,文字是第二性的,文字是对语言的再编码系统。 4、在一定条件下,身势等伴随动作还可以脱离语言独立传递信息。如挥手送别。 5、在各种信息传递形式中,身势等非语言的形式,独自传递的信息有限,多半是辅助语来传递信息;文字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之上的再编码形式;旗语之类则是建立在语言或文字基础之上的再编码形式。语言是人类社会信息传递第一性的、最基本的手段。 6、语言的社会功能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建立或保持某种社会关联,这可称为语言的人际互动功能。互动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说话者在话语中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意图,另一方面这些又对受话者施加了影响,得到相应的语言或行动上的反馈,从而达到某种实际效果。 第二节语言的思维功能 1、语言和思维的关系:语言是社会现象,是社会交际工具,同时也是心理现象,是人类思维的工具。同时,也是心理现象,是人类思维的工具。具有3种观点: ①统一论:不存在没有思维的语言,没有语言的思维。(反例:词不达意、和尚念经、心口不一) ②相对论:语言决定思维(代表人物:萨丕尔——沃尔夫) ③认知论:语言和思维有密切关系,但不是密不可分。例:儿童学说话时,思维先于语言) 2、思想和思维的区别:思维和思想不同,思想是人们对现实世界的认识,思维是认识现实世界时的动脑筋过程,也指动脑筋时进行比较、分析、综合以认识现实的能力。 3、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思维是知识的认知、获取和运用的过程,是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

小说阅读考点总结

小说阅读考点总结 一、关键词: 环境、情节、人物、主题。 二、具体考查角度: 1.把握故事情节; 2.揣摩人物形象; 3.赏析环境描写; 4.概括小说主题; 5.分析写作技巧; 6.品味语言特色。 一、文章构件的一般作用 1.题目①写作对象;②文章体裁;③其它重要内容。 2.开头⑴开篇点题;⑵总领全文;⑶引出下文;⑷烘托渲染 3.主体部分⑴过渡段:承上启下(过渡)作用;⑵段落总括句:总结上文;引出下文;表明观点态度 4.结尾 ⑴卒章显志(点明……的中心),画龙点睛; ⑵总结全文,深化(强调、升华)中心; ⑶首尾呼应(照应开头,呼应题目)。 人称选用的效果作用 第一人称 以身临其境的口吻叙述,显得真实,可以增强文章的可信度、真实感; 第二人称 以对话的口吻叙述,可起到拟人化的作用,拉近与抒情对象的距离,显得亲切自然,便于交流感情,用于抒情能增强感染力。 第三人称 以客观旁述的口吻叙述,可使文章张驰自由,便于多角度描述事物,表达感情 文学作品常见表现手法 与技巧概览 ①表达方式:叙述顺序、描写方法、抒情类型。 ②表现手法:悬念、铺垫、伏笔、烘托、渲染、衬托、对比、象征、想像、联想…… ③布局谋篇:线索选择、顺序选用、过渡照应、伏笔铺垫、卒章显志、详略剪裁 ④语言辞格: a.描绘类:比喻、夸张、拟人、借代—生动形象 b.结构类:对偶、排比、反复——强调突出 c.语气类:反问、设问——增强语气 特别注意:散文中的衬托(尤其是反衬)手法。 二、赏析小说的人物形象 1.人物描写的方法: ⑴正面描写: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细节描写、心理描写等。 ⑵侧面描写:侧面烘托、环境描写、景物描写 2.常见题型 ⑴分析小说刻画人物的方法与技巧; ⑵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 ⑶评价小说中的人物(包括作者自身对人物的态度和读者对人物的评价)。 形象刻画基本技巧 ——各种描写手法的运用与作用 ⑴肖像、神态、动作描写: 更好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及性格特征。 ⑵语言描写: ①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②描摹人物的语态,使形象刻画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⑶心理描写: 直接表现人物思想和内在情感(矛盾/焦虑/担心/喜悦/兴奋等),表现人物思想品质,刻

2020年公文基础知识重点

2020年公文基础知识重点 2017年知识复习资料最新必备 一、公文的概念 公文是公务文书的简称,指在公务活动中按一定程序和格式形成和使用的、表述社会集团意志的文字材料。公文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公文,范围包括法定公文、专用公文和事务文书;狭义的公文,仅指法定公文和专用公文。 法定公文又称通用公文,是指在党政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中普遍通行适用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公文。 专用公文,是指局限在一定的工作部门和特定的业务范围内根据特殊需要而使用的公文。 事务文书又称业务文书或日用文书,是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处理日常事务所使用的非正式文件的统称,如计划、总结、简报、 报表、记录、调查报告等。 二、公文的特点 公文作为一种特定的文书材料,具有特定的功能,因而也就具有自己的特点。公文的主要特点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即法定作者、 法定效力和特定体式。 1.法定作者 法定作者,就是指依法成立并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权力、承担义务的组织或个人。各级党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凡是依 法建立并合法存在的,均可依据自己的职能和权限范围制发文件, 它们都是公文的法定作者。 公文大多是以机关的名义制发的,但有时也以领导人名义制发,如命令、议案等文种,都在文件上签署个人的姓名。领导人是由法

定组织通过选举、委任等法定程序产生的,以领导人名义发布公文,是代表其所在机关依法行使职权,所以他们也是公文的法定作者。 公文的撰拟,一般由秘书或业务部门人员起草,有时组织写作班子分头执笔。这些草拟公文的人员,都不能视为公文的法定作者。 他们是机关的代言人,是受命写作的。法定作者这一特点,体现了 公文高度的严肃性。任何未经法定程序核准的组织不得制发公文, 也不允许任何人假冒法定组织发布公文。伪造、变造国家机关公文的,将按扰乱公共秩序罪依法惩处。 2.法定效力 公文法定效力的大小取决于两方面:一是制发机关地位的高低和职权范围的大小;二是公文内容的重要程度。此外,公文的法定效力 具有一定的时间性,被称为公文的时效。 公文是处理公务的工具,是机关的喉舌。制发公文,是各级机关根据其合法地位行使职权的一种重要形式。公文的权威性和行政约 束力,来自它的制发机关的权威和合法地位,如党中央、国务院的 文件体现了党和国家的意志,具有最高的权威性;省委、省政府的文 件在全省范围内具有法定效力。又如法规性、指挥性公文,其法定 效力高于一般的知照性、事务性公文。另外,没有一份公文是永远 有效的。随着形势的发展、情况的变化,旧的文件就会被新的文件 所代替;某项工作一旦结束,那么相关的公文也就完成了它的使命, 不再具有现实效用。失去现实价值的公文,经立卷归档,可以发挥 历史效用,以备查阅和参考。 3.特定体式 特定体式,就是指特定的体例格式,包括统一的种类、名称、格式以及办理程序。为了维护公文的权威性、严肃性、准确性,提高 办事效率,党和国家作了许多具体规定,撰制公文时必须严格遵守。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规定了行政公文的种类及其名称。每一种公文,都有特定的适用范围,具有特定的作用。公文撰制者 必须正确地选择和使用文种。

促织-知识点整理

促织-知识点整理

十九、促织 蒲松龄【一】《促织》文言文字词知识整理归纳 一、通假字 1、昂其直 而高其直(通“值”,价值) 2、手裁举(通“才”,刚刚) 3、而翁归(通“尔”,你的) 4、翼日进宰(通“翌”,明天) 5、虫跃去尺有咫(通“又”) 6、两股间脓血流离(通“淋漓” ) 7、牛羊蹄躈各千计(通“噭” ) 二、一词多义 1、责 (1)因责常供要求,责令 (2)令责之里正要求,责令 (3)每责一头索要,索取 (4)以塞官责责任,差使 (5)受扑责时责罚 2、靡 (1)靡计不施无,没有 (2)虫尽靡败退 3、顾 (1)成顾蟋蟀笼回头看 (2)徘徊四顾看,环视 (3)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只是,但是 4、发 (1)窃发盆打开 (2)探石发穴掏 (3)无毫发爽古长度单位,十毫为发,极言少

(1)久不售考试中第,考取(2)亦无售者买 6、岁 (1)岁征民间每年 (2)成有子九岁年龄 (3)不终岁年 7、故 (1)此物故非西产本来(2)故天子一跬步所以 8、令 (1)令以责之里正县令(2)急解令休止使,让 9、上 (1)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上级(2)上于盆而养之放置 10、益 (1)死何裨益好处 (2)成益愕更加 11、掷 (1)帘内掷一纸出抛,扔(2)虫跃掷径出腾跃 12、异 (1)宰以卓异闻与众不同(2)成述其异奇特本领 13、过 (1)裘马过世家超过 (2)未必不过此已忘用过 14、强 (1)乃强起扶杖勉强 (2)少年固强之迫使

(1)又劣弱不中于款符合,适应 (2)中绘殿阁当中 16、然 (1)然睹促织然而 (2)俨然类画形容词词尾 (3)成然之认为…是对的 三、词类活用 1、名词作状语 (1)岁征民间【每年】 (2)得佳者笼养之【用笼子】 (3)早出暮归【在早上、在晚上】 (4)取儿藁葬【用草席(裹)】 (5)日与子弟角【每天】 (6)力叮不释【用力】 (7)民日贴妇卖儿【每天】 2、名词作动词 (1)试使斗而才有才能 (2)旬余,杖至百用杖打 (3)大喜,笼归用笼子装 (4)上于盆而养之装、放置 (5)儿涕而去流着泪 (6)自名“蟹壳青” 命名 (7)细疏其能陈述 (8)故天子一跬步走半步一步 (9)裘马扬扬穿着皮衣;骑着马 (10)独是成氏子以蠹贫以促织富受穷;变富(11)仙及鸡犬成仙 3、使动用法 (1)昂其直【使…高,抬高】 (2)辄倾数家之产【使…倾尽/竭尽】 (3)而高其直【使…高,抬高】 4、意动用法 (1)成然之【认为…是对的】 (2)成以其小,劣之【认为…劣/差】 (3)益奇之【认为…奇特】

《语言学纲要》知识点整理

《语言学纲要》知识点整理 导言 1. 语言学的研究对象是(语言)。 2. 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是(中国)(印度)(希腊-罗马)。 古印度宗教典籍梵文 古希腊拉丁语语法学 中国文言文典籍小学 3. 什么是“小学”? 分析字形的文字学、研究字音的音韵学、解释字义的训诂学,被视为经学的附庸,统称“小学”。 4. 语言学是(19)世纪成为独立的学科的,其标志是(历史语言 学)。 第一章 语言的功能 1. 语言的功能是多方面,从宽泛的意义上讲,大致都可归入语言的 ()功能和()功能两个方面。 2. 语言的社会功能包括(信息传递功能)和(人际交往功能)。 第二章 语言是符号系统 1. 什么是符号?符号的特点是什么? 符号是一个社会全体成员共同约定用来表示某种意义的记号、标记。甲能代表乙或指称乙,甲就有条件成为乙的符号。 (1)符号的形式和意义是不可分离的,二者的结合才构成符号,没有无意义的符号形式。 (2)符号的形式和意义是一般性的。 (3)符号的形式和意义之间没有本质上的、自然属性上的必然联系。 2. 为什么说语言具有符号性? 1)语言包含形式和内容两方面。“音“是语言符号的物质表现形式,“义”是语言符号的内容。 2)音义的不可分离性。语言中的语素、词、短语、句子等均有意义,也均有发音。 3)形式指示意义的一般性。 4)形式和意义结合的任意性。

3. 如何理解语言符号的任意性?4方面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指的是,作为符号系统的成员,单个语言符号的语音形式和意义之间没有自然属性上的必然联系,只有社会约定的关系。 1)同一意义,在不同语言中的语音形式不同。举例略。 2)同一意义,在同一语言不同历史时期的语音形式不同。举例略。 语言符号在形成初始,音与义的结合是不可论证的,在社会交际过程中自然形成。但一旦形成,全体成员必须遵守,任何人都无权擅自改动。也即初始的任意性,使用的强制性。 4. 什么是语言符号的线条性? 语言符号在使用中以符号序列的形式出现,符号只能一个跟着一个依次出现,在时间的线条上绵延,不能在空间的面上铺开。 5. (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语言系统中最基本、最根本的 结构关系。 6. 什么是组合关系?什么是聚合关系? 符号和符号组合起来,形成高一级结构。处于高一级结构中的各个符号,称为结构的成分。结构中各个成分的关系即为组合关系。 一些语言符号或更大的单位在组合结构的某一环节上能够互相替换并且替换后结构关系不会改变,那么这些符号在结构中就具有某种相同的作用,它们彼此间的关系叫做聚合关系。 7. 如何理解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相互依存的? 1)组合规则着眼于结构单位的横向联系,聚合规则着眼于结构单位的纵向替换。二者犹如纵、横两轴,语言符号单位都处在这两个轴向形成的坐标上,既属于聚合群的成员,也是某个组合轴线上的单位。 2)语言的组合关系说明了语言结构的规则,可套用有限的规则生成复杂的结构。语言的聚合关系说明了替换关系,使具有某种相同作用的符号自然聚集成群。 3)组合关系使得语言符号的结构呈现出有序性;聚合关系为句子的生成提供了更多的可能,简化了语言系统。 4)聚合关系潜在于系统,组合关系实现于话语。聚合关系是组合关系的基础,组合关系是聚合关系的现实体现。 第三章 语音 1. 音素:

小说阅读知识点整理最新

小说阅读知识点整理 一、情节 (一)一般情节的作用: 对于小说情节的作用进行分析,一般应从两个方面入手:内容上,情节本身对人物性格塑造和主题思想表达有何直接或间接的具体作用;结构上,有无“设置悬念”“为后面的情节发展作铺垫或埋下伏笔”“照应前文”“线索或推动情节发展”等作用。另外,还要注意有时从表达效果上进行分析,即从给读者的感受分析,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等。 (二)情节的具体作用: ①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 ②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 ③引起下文,为后面的情节发展作铺垫或埋下伏笔。 ④照应前文。 ⑤线索或推动情节发展。 ⑥刻画人物性格。 ⑦表现主旨或深化主题。 (三)“情节题”的答题模式: (1)问句、段(或某种情景)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答题模式: ①为……情节发展作铺垫(提供依据,设置伏笔悬念)。 ②表现了……的思想品质(精神世界),有助于塑造……的形象。 ③揭示(表现、突出)了……,有利于深刻表现主题。 (四)情节安排方式的效果 (1)就全文来说有一波三折式。作用是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增强故事的戏剧性、可读性。 (2)就开头、结尾来说有首尾呼应式。作用是使结构紧密、完整。 (3)就开头来说有倒叙式。如《祝福》,先写祥林嫂的死,然后再写祥林嫂是怎样一步步被封建礼教逼向死亡之地的。作用是制造悬念,引人入胜。 顺叙:按时间(空间)顺序来写,情节发展脉络分明,层次清晰。 插叙: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插入另一与之有关的事件,然后再接上原来的事件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补叙: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补充叙述另一与之有关的事件,然后再接上原来的事件写。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照应上下文。 平叙:叙述两件或多件事情同一时间内不同地点同时发生,通常是先叙一件事,再叙一件。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 (4)就结尾来说有戛然而止、留下空白式。给读者想像,让读者进行艺术再创造。此外,还有出人意料式、悲剧式、喜剧式等。 (5)贯穿情节的线索。小说线索是贯串整个作品的情节发展的脉络。它可以是小说中的某个人物、某个事物,也可以是作者的情感、小说的事件,还可以是故事中的空间、时间。如《药》中的“人血馒头”。 阅读小说,抓住线索是把握小说故事发展的关键。线索一般有单线和双线两种。寻找线索的途径有:小说标题和小说中的中心点。 (6)运用多种艺术手法和叙事策略,既表现生活本身的逻辑,同时又使情节曲折生姿,跌宕起伏,高潮或结尾平中见奇。 (五)情节结构具体题型设置及技巧点拨 1.小说常用的开头及作用 (1)设疑法(悬念法)。提出疑问,然后在行文过程中或结尾才回答疑问。作用是造成悬念,引出下文,并引起读者的思考,吸引读者把小说读下去。具体说,其作用有: ①引起读者的思考; ②引出下文的情节; ③突出人物形象; ④揭示小说的主题。 (2)写景法。如《药》的第一段写秋天下半夜阴暗、凄清、恐怖的环境,暗示了小说主人公的不幸命运。再如《荷花淀》开头写月下院子里的美景,以此来烘托水生嫂的美好心灵。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 2.小说的结局及作用 (1)分析出人意料的结局。 ①从结构安排上看,它使平淡的故事情节陡然生出波澜,猛烈撞击读者的心灵,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如《项链》。 ②从表现手法上看,与前文的伏笔相照应,使人觉得又在情理之中。如《项链》,直到结尾才点出项链是假的,但前面已作了伏笔:借项链时主人一口答应,还项链时主人没有打开盒子检查等,暗示了项链是不值钱的。

公文写作知识点汇总

1、各种文种的撰写 (1)规范性公文。规范性公文一般包括文件标题、发布或通过或批准的日期、章题、正文;规范性公文的标题由事由(问题)、文种两部分构成;正文中开始部分的制定目的是规范性公文的核心内容与指导性“纲领”。 (2)决定。标题由发文机关、事由、文种组成。 (3)决议。其性质、功用与决定没有大的差别,特点在于必须经过会议讨论通过或批准。 (4)通知。标题由发文机关、事由、文种组成。 (5)通报。标题由发文机关、表彰或批评的对象与事实性质(情况)以及文种(通报)。 (6)批复。标题写明发文机关、事由、文种,必要时也可在标题中标明“同意”“批准”与否的态度。 (7)通告。标题由发文机关、事由、文种构成,有时可省略事由或只标注文种。 (8)请示。标题由发文机关名称、事由与文种构成。来源:考试大 (9)函。依格式正规、郑重的程度,函有公函、便函之分;依行文主动与否,函又可分为发函、复函。格式正规、郑得、涉及相对重要问题的是公函;相对灵活(略去标题、发文字号等)并涉及一般具体事项的是便函。 2、公文处理的基本原则 (1)法制原则。指处理方法手段、程序手续、行为准则与方法规化、制度化。(2)实事求是原则;(3)全面技师原则;(4)时效原则;(5)集中统一原则;(6)党政分工原则;(7)保密原则;(8)简化原则 3、收文处理的一般过程 (1)公文的收受与分流 签收。指履行规定的确认、清点、核对、检查、签注手续后,收到公文。登记形式有薄式、卡片式、联单式外收文登记。由外收发人员在完成签收工作后,对收文情况做简要记载。启封。外收文登记完成后,统一交由内收发人员,统一启封或径送有关领导亲启。内收文登记。由内收发人员对收文情况做详细记载。分办。有关人员将公文分送有关领导、有关部门工作人员阅知办理。 摘编。文件管理人员对部分准备投入办理过程的重要文件编写文摘、提要、综述、汇集有关数据资料。 (2)办理收文 拟办。由部门负责人或有关具体工作人员提出处置意见,供有关领导审核定夺。 批办。机关领导者或部门负责人提出处置意见。 承办。有关工作人员按意见具体处置公文所针对的事务和问题。 注办。由承办人签注公文承办情况,以备忘待查。 (3)组织传阅与催办查办来源:考试大 组织传阅。使公文有工作人员中的有效传阅活动。 催办。由公文处理管理机构或承办人对公文承办过程实施的催促检查。 查办。由公文处理管理机构或其他专门组织对重要公文实际执行情况进行的核查协办工作。 (4)处置办毕公文 包括:阅卷归档、清退、暂存、销毁。 4、发文处理程序与方法 (1)文稿形成拟稿。撰拟公文文稿。 会商。当公文内容涉及其他有关同级或不相隶属机关或部门的职权范围,需征得其同意和协助。 核稿。文稿在送交有关领导签发或会议通过前,由专人进行全面核查。 签发。指由机关领导人或被授以专门权限的部门负责人对文稿终审核准之后,批注正式定稿。按签发人身份、地位及工作程序的不同,签发分为正签、代签、核签、会签等数种。 (2)公文的制作 注发。定稿形成后,批注缮写印发要求的活动,以使签发意见进一步具体化、技术化。缮印。制作供对外发出的公文。 用印或签署。在印毕的公文上盖发文机关公章,或请有关领导签名。 (3)公文的对外传递 分装。按规定具体拣配和封装公文。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