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媒介事件、媒介伪事件

媒介事件、媒介伪事件

媒介事件、媒介伪事件
媒介事件、媒介伪事件

诚意缺失的“传媒假事件”

2014-06-17 纪忠慧传播学考研必读

一、“传媒假事件”与“假事件”

“传媒假事件”概念由陈力丹等提出并界定,是指“由传媒公开策划并作为新闻进行报道的事件或公共关系活动”,其首要特征是“消息来源和报道者重合”。①1961年,美国历史学家丹尼尔·布尔斯廷在《形象:美国假事件指南》中首次提出了“假事件”(pseudoevent)的概念——“它不是自发的,而是由于某些人的计划、设置或者促成才出现的。它是为了满足报道和录制的要求而事先设计好的。因此,它的出现是为了便利宣传工具而安排的。”②“传媒假事件”与“假事件”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两者都是为了媒体的报道而策划出来的,但前者主要是由媒体策划的,而后者则是由传媒业以外的其他社会主体策划完成的。“假事件”在中国又被称为“宣传性现象”,③有的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有的则掩盖或扭曲事实的真相。事实一旦发生,就是客观存在的,只不过有的是假象事实而已。有些事件虽然也是为媒体报道而事先策划的,但没有扭曲事实的真相,可以借用施拉姆在《传播学概论》中的“媒介事件”来指称。无论“传媒假事件”还是“假事件”,都混淆了真与假的界限,又称“半真实”、“暧昧的真实”。对这类事件或现象越是“忠实”报道,离事实真相就越远,记者和公众都要提高警惕。

“用茶水代替尿液送检”之所以被称为“传媒假事件”,是因为这一“事实”仅仅是为了媒体报道而人为设计的“预制”事件,在摄像机镜头的监视下,一切看上去那么具有戏剧性,结论也似乎不言而喻,但却扭曲了事实的真相。在日常的医疗活动中,真正的患者不会拿自己的健康开玩笑,谎称病状或偷偷置换送检样本,因此,正常医疗活动以“无罪推定”为原则,不仅医生要相信患者自述为真,而且相关医学检测仪器也针对特定样本而设计,不具备辨别非特定样本的功能。这样,记者原本要质疑和揭露的男科医疗问题,反而被“传媒假事件”转移了视线,没有达到原初设定的节目宗旨。

二、“传媒假事件”的诚意缺失

“传媒假事件”与“假事件”都是为了媒体的报道而量身定做,常常使事件的表象与真相之间产生错位,误导公众的认知和判断,因此,许多情况下可以不加区别地使用这两个概念。改革开放前,“传媒假事件”主要是出于宣传的需要,为的是塑造政府的良好形象。实行市场化以后,随着利益机制在社会经济和文化生活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利益动机开始在“传媒假事件”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万事利为先”已经成为制造各种“假事件”的主要动因。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闻传媒业的事业属性与企业化运营管理模式得以确立,这时,新闻传媒业的内部资源配置不得不考虑市场效益,电视收视率、报纸发行量和网络点击率等市场化指标受到重视。这是传媒业改变过去的宣传语态,贴近生活、贴近受众的重要一步,现在传媒业内部讨论最多的恰恰也是可视性、可读性。不过,正如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新闻传媒业对市场化指标的重视早已不止于贴近受众,而是更多地指向了自身利益的考量。在每一个市场指标都意味着广告收入的逻辑面前,新闻样式与内容的选择不再像从

前那样单纯,媒体人也难以精心养大气,越来越缺乏诚意。

由于诚意的缺失,“传媒假事件”恰如没有灵魂的黄色新闻,实际是一种哗众取宠和投机,用“饮鸩止渴”来形容并不为过。美国黄色新闻大王赫斯特策划的“传媒假事件”不胜枚举。美西战争前,赫斯特派画家雷明顿前去古巴采访——“你提供图片,我提供战争。”一句话揭示了“传媒假事件”的深层密码:“事实”可以人为策划、量身定做,只要能给传媒机构带来销量和受众,天下就没有想要而得不到的“事实”。很显然,“传媒假事件”和“假新闻”不同,前者确实在真实的生活空间里存在过,具有更大的迷惑性,但它是按照事先策划的“脚本”而搬演的“预制”事件,带有“表演”的成分,绝非一般事实。“传媒假事件”虽然也是事实,但它只是搬演了事先策划的脚本,误导人的感知,使人的认识和实践产生偏差,必然属于“假象事实”,不可能成为一般事实中的真相事实。这表明,“传媒假事件”虽然可以迷惑人于一时,甚至还可以收到意料之外的奇效,但由于缺乏诚意,没有灵魂,自然行之不远,随时都有被揭穿的风险。

三、“传媒假事件”的文化逻辑

“传媒假事件”混淆了现实与真实的界线,使得生活世界里原本不言自明的逻辑关系发生了改变。法国思想家鲍德里亚把电子媒介时代的现实描述为一种由符码所构造的“超现实”或“超真实”,意即媒介与现实的关系由原来的前者向后者适应,改变为后者向前者适应;不是媒介如何嵌入生活,而是生活如何通过媒介成为可能并得以实现。很显然,“传媒假事件”只不过是媒介与现实关系发生颠倒的一个缩影,体现的是一种不同于传统社会的文化逻辑——“媒介信息构成了我们所相信的所谓‘真实’的体验,但实际上,它与万事万物的自然秩序相距甚远。”⑦

在电子媒介覆盖全球之前,媒介与现实的相互依存与适应关系,更多地呈现为一种进步与秩序的和谐状态,并没有引发人们的担忧。然而,“电视的诞生,使人们对新闻的态度有了改变,对速度的要求高于对精确度的要求,表象变得比实情更重要。”⑧不仅如此,以画面效果取胜的电视传播呈现出不同以往的媒介偏向——“思考无法在电视上得到很好表现,这一点电视编导很久以前就发现了。在思考过程中,观众没有东西可看。”⑨一个鲜明的例证是,在政治竞选被视为西方民主符号的同时,相关报道却像电视“真人秀”一样,越来越充斥着各种“引人入胜”的细枝末节,而舍弃了严肃的政策和政治话题。

“传媒假事件”与“真人秀”的风行,实际上是同一个问题的不同面相,表征的都是物与像之间的距离逐渐模糊的文化逻辑。不过,这一文化逻辑的形成固然与电子媒介的传播偏向有关,但更深层次的社会原因却不能视而不见。以广播电视为代表的电子媒体,都经历了由娱乐媒介向信息媒介的转变,一度成为新闻存在形式的定义者。然而,随着消费文化的蔓延,不论是西方发达国家还是后发外生型现代化国家,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新闻娱乐化的趋势,传媒业在承载和建构消费文化的同时,自身也开始受到消费文化的支配。这使得“过去曾被重视的新闻观念被扔进市场的熔炉,重铸出来的是经媒体精心策划的、有可能畅销的新闻商品。”⑩在无深度、流行性、模式化和易于复制等文化趣味横扫一切的消费文化氛围中,新闻价值观念发生了蜕变——公共领域、权力与政治等严肃话题不再神圣,新闻、民主和启

蒙等概念之间的关系变得不复可靠。对此,美国学者不无忧虑地写道:“电视新闻通过戏剧化现实、或搞笑来回应观众的不耐烦,填补空白,这可能被认为是挽留住观众的惟一方式。”

(11)

当新闻成为消费文化的一部分,自然不会有媒体愿意为严肃的“硬新闻”埋单,甚至老牌的新闻机构也不能例外。“现场报道曾经是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传统,现在不再如此了。包装——这就是记者们现在要做的事情。记者们经常自我解嘲地说:‘好啦,看上去像新闻了。’头儿只要求搞得像新闻,一半真实,一半虚假,这太好了”。(12)这种情形当然不止于美国,也不止于完全市场化的传媒机构。在今天的中国传媒业,记者不仅钟情于那些有娱乐价值而成本低廉的题材,而且更愿意在严肃的“硬新闻”里寻找卖点。由此我们看到的是,“茶水发炎”这类“传媒假事件”已经摆脱了宣传体制下的套路,不再是正襟危坐的宣传语态,转而竭力挖掘严肃新闻的娱乐价值,有意识地加入戏剧化的情节、悬念,记者也不再是事件的调查者、分析者,而是具有喜剧性和刺激性故事的策划者和体验者。

“传媒假事件”的急功近利,部分源于传媒市场机制的刺激,部分源于社会转型期的浮躁心态。传媒业利用市场这只“无形之手”实现媒体资源配置,是做大做强传媒业的必由之路,然而,市场化导向也最容易诱发机会主义、实用主义和急功近利。作为辨识媒体公信力与品格高下的尺度,获取传媒市场指标的途径和方式有短期和长远之别,追求短期效应的媒体,总是把一时一事的市场指标看得很重,不厌其烦地制造“卖点”,即使面对公众事务的重大问题时也很难静下心来认真研究,“传媒假事件”的频频出笼就是证明。相应地,这类媒体总体上不会有很高的公信力,受众的阅读诉求被引向了以看热闹或消遣为主。

“传媒假事件”的频现也是社会转型期浮躁心态的一种表现。浮躁的基本含义是轻率和急躁,在社会转型期,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及其未知与不确定性,造成了某种程度上的集体焦虑和心理失衡,表现为社会转型过程中产生的困惑、迷茫和失落等负面情绪。在这种情绪作用下,一些人对一时无法达到的目标产生了急于求成的心理,既想成功又不想付出必要的和长期的艰苦努力。

瓦叔点评:媒介事件和媒介伪事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需要分清。但是国内很多时候的翻译等一些原因,将这两种不同的事件混为一谈。前者最初又叫做电视媒介事件,后者又称作媒介伪事件。提出者一个是卡茨,一个是布尔斯廷,这一定要区分开!

媒介事件

1.媒介事件由卡茨提出:指的是经过某“组织”(政府、政党团体、企业、社团等)规

划并执行,有媒体参与的并向受众传播的具有特定历史价值的事件。

2.媒介事件不仅包括事件本身的“行为”,也包括媒介(尤其是电视)在整个过程中的“行为”。

3.媒介事件分为竞赛、征服、加冕三种形式。竞赛型如奥运会、总统竞选等。征服型,如宇航员登月、具有挑战性的出访等。加冕型,如皇室婚礼、就职与颁奖典礼等。

4.媒介事件突破空间界限,使观众直接参与到事件的进程当中;打破了时间的限制,让受众以改变日常的生活规律为代价,投入到“表演”的收看当中,从而使得观众产生一种角色的错位,认为自己就是事件的一部分,是事件的直接参与者;

5.由于媒介事件经过了提前的策划和电视的参与,使得媒介事件在转播之前就产生了相当的“知名度”

(引自《传播学应试精编》、《传播学基础》)知识点评述:恰逢世界杯结束,我们就从媒介事件这个概念开始吧。媒介事件最经典的一道题目就是中国传媒大学2008年的小众时代的世界杯、奥运会与媒介事件题,这也是媒介事件这个考点第一次出现。此后,每到出现有重大事件的“大年”,往往也是媒介事件这个概念出现概率比较高的年份。当题目涉及到类似事件的时候,答题除了应该指出这是一个媒介事件之外,更要考虑:媒介事件兴起的背景是什么?媒介事件让谁得益,如何得益?媒介通过哪些途径推广媒介事件?受众又为什么会接受这样的媒介事件?事件本身媒介化后发生了哪些变化?把这几个问题想通了,其实大家做类似题目就会容易很多。

事实上,我们这里指的媒介事件是“电视媒介事件”,其本意是重大事件的电视直播(当然后面的意义逐渐,还有另外一种媒介事件,叫做媒介伪事件,是布尔斯廷提出的,指的是“专门制造出来以供报道的事件。”这两种媒介事件有本质的区别。我们在答题的时候更倾向于前一种,但后一种如果能作为补充答出来,也是一个加分项。

最后,如果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参考一下刘自雄老师的“解析媒介事件”这篇文章,对于进一步提升你对这个概念的理解,会有很大帮助。

媒介批评的结构主义方法_0

媒介批评的结构主义方法 媒介批评的结构主义方法 [内容提要]分析新闻要在一定环境中论证新闻与其他事物的互动和对应关系。第一,新闻客体的生命遵循某种自然之道,拆解新闻客体的结构不应静止化;第二,批评的方法首先应从新闻客体外部结构对内部结构的作用入手;第三,批评主体只能对局部与整体的相互关系进行多次反刍性研究,并不断拂去二者冲突的对峙性因素。以结构主义方法分析新闻,开展媒介批评,有助于把握新闻这个生命体的内在密秘。新闻作品作为人化的“第三自然”,蕴含和投射着主体的独立品格。这个第三自然处处都有记者的影子,愈是深入地剖析它的内因,就愈加清楚地发现新闻生命结构的许多相通之处,在批评过程中发现新闻报道者的随意性。结构主义理论认为,任何文化传播都是一种社会体制,包含着一个内部关系上的自我决定的结构。媒介批评的结构主义方法,是指分析新闻要在一定环境中论证与其他事物的互动和对应的关系,构成一种社会结构分析。?新闻实体就是作品中的新闻事实及其陈述的形式。从新闻实体与环境的联系看,结构特征不是社会进程的直接投影,而是记者意识创造的结果。新闻作品被感受的深浅、接收的程度、作用的方向,取决于体裁形式、语言媒介等内在的结构。每一个社会发展时期都可以对新闻实体有一种概括的规范,但特定的社会制度必然反映在对应的新闻作品中。?新闻实体与其对象之间联系的相对恒定性,具有超时空的普遍适应性,在社会生活的链条上留下了相对松散的空间。许多同样的新闻不断发生、不断被报道出来,表现为同时代人的生命过程。这种生命过程使新闻衍生不息,人类的生存和思想特征都在新闻中反映出来,形成新闻的生命结构。由于结构主义理论的出现以及语言理论的发展,“结构”这个词成了具有哲学意味的专门术语。但持有不同哲学观点的学者对“结构”的解释也不相同,尤其是在某些关系中来理解结构的时候更是如此。?结构是相对稳定的组织方式或结合形式,一篇新闻作品的一定组织方式作为一个整体,是对新闻结构概念的狭义解释。结构表征把一要素和其他要素联结起来,具有中介性,认识媒介和新闻的时候,实际上不可能离开结构,即使不使用“结构”一词,也必定包含了“结构”的驱指。结构和要素不可分离,对象只有在结构中才成为要素,结构的独立性仅仅为了认

新媒介环境下的媒介事件_杨帆

新媒介环境下的媒介事件 杨帆 (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博士生) 摘要:媒介事件和媒介人物是媒介环境中最主要的两个部分。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使得全新的媒介形态层出不穷,在由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而成的媒介环境中,媒介事件的生成范式发生了有趣的变化,使得媒介事件的影响早已超出事件本身,渗透到我们生活的这个信息社会的方方面面,它像网一样包裹着我们,又像空气一样如影随形,是一种比真实更真实的超现实。 关键词:媒介环境、媒介事件、新媒介环境、媒介事件的两种范式 近两年里“媒介社会”可谓是多事之秋,从沸沸扬扬的重庆“钉子户事件”到几近疯狂的“杨丽娟追星事件”,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厦门总投资额达108亿的“PX”项目在市民的集体“散步”中择地改迁,而已经营业了六个年头的“故宫的星巴克”也在公众强烈的质疑声中黯然退场。陕西“华南虎事件”在网民一浪高过一浪的质疑声中,最终演变成一部悬疑片,赌命、年画虎、寻虎、验照,华南虎的40张数码照片和31张胶卷负片一波四折。这些事件中,处处都有网民的身影,时时都有媒体的声音。其实,消失21年的华南虎是不是真的现身远没有那么重要,媒介环境的改变,受众地位的再定义,以及数字化技术带来的影响,才是事件的真正意义所在。 正如麦克卢汉所言:“每一种技术都立即对人的交往模式进行重组,实际上造就了一种新环境”。以数字化技术为依托的新媒体呈现出前所未的有交互性,不仅使得普通人也成为建构媒介事件的重要元素,而且也使得媒介事件的影响力跨越国界,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一 媒介环境 1、媒介环境的提出 首先触及“媒介环境”这一概念的是那位“声名赫赫开万户”的大政家李普曼。在他年轻时写的那部舆论学的开山之作《舆论学》中,第一章的标题就是“身外世界与脑海图景”。 李普曼认为,我们的身外世界(实性世界)变得越来越广阔纷杂,如今人们已很难直接去感知它、把握它、理解它,诸如关税、贸易、财政预算、战争与和平等众多人们必须面对的问题,都远远超出人们直接接触、亲身感受的范围。因此,对绝大多数人来说,身外世界实际上已是“不可触、不可见、不可思议的”。而脑海图景的作用就在于把臆想的秩序及联系加诸于庞杂混乱、无所适从的身外世界,变无序为有序,从而为自身提供一个“可触可见可思议”的环境。因此,所谓的脑海图景就是指经过简化的“伪环境”。 2、媒介环境的界定 研究媒介的角度不同,对媒介环境的理解也不一样,一般有三种。 A、媒介所赖以生存的现实环境,称之为“媒介生态环境”。生态一词原本是一个生物学名词,它表述的是生物的生存状态以及它们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把生态一词与媒介相联系,在我国,始见于1990年裘正义先生《论媒介生态——我国报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若干制约因素》一文。裘先生在文中首次明确地把大众媒介系统看成是社会生态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我们把大众媒介群体或个体的生存和发展理解为社会有机发展的组成部分,而不是机械的或者随意的过程,那么,社会生态学的许多

第十组媒介事件

第十组媒介事件 Media Events 目录 一、媒介事件的研究背景 二、媒介事件的理解与发展 三、电视媒介事件 四、媒介事件的仪式传播 五、媒介事件的意义与价值 六、新媒介事件 七、媒介事件在当下发展中存在什么问题 一、媒介事件的研究背景 随着传播技术的发展和受众需求的增长,电视越来越多地对重大事件进行直播,而这些事件也越来越广泛和深刻地影响到人们的生活。 二、媒介事件的理解与发展 不同的学者根据不同的语境对“媒介事件”(mediaevents)进行了定义,把有关“媒介事件”、“伪事件”、“新闻事件”、“奇观”等具有相似性的概念所包括的内涵归纳两种理论范式。(刘自雄《解析“媒介事件”的内涵》) 范式一:媒介化的动机(个人、社会组织、媒介、政府)—导演事件(预编码:人为安排、表演)—媒介化—媒介事件(伪事件) 范式二:真实事件—媒介化(编码:聚焦、放大、删减、扭曲)—媒介事件(奇观) 范式一 这种范式的理论源头出自美国著名的历史和传播学家丹尼尔·布尔斯廷(DanielBoorstin)所说的“伪事件”。 20世纪60年代,丹尼尔·布尔斯廷将其界定为:经过设计而刻意制造出来的新闻,如果不经过设计可能不会发生的事件。指出了假事件具有人为策划、适合传媒报道等特征。认为“假事件”具有“不真不假”的特点,用以表述的语言是“超越真伪”的,它们往往比真事件更加吸引人。 《形象:美国假事件指南》TheImage:AGuidetoPseudo-EventsinAmerica 韦尔伯·施拉姆(WilburSchramm)对这一现象使用过“媒介事件”的概念来表述。在《传播学概论》中认为媒介事件“主要是制造出来供传媒作报道的事件”,并且重点讨论了为各种竞选服务的媒介事件,进一步阐述了布尔斯廷的观点。 范式二 沃尔特·李普曼(WalterLippmann)是这一思想的创始者,他在《舆论学》中提到:“人对于环境的适应是通过虚构的媒介来进行的”,我们对环境的认识是间接性的,媒介实际上为公众建构了一个由“假事实”组成的“假环境”(pseudoenvironment)。 李普曼认为,随着传播媒介越来越深入地介入到公众对环境的认知过程中,“我们总是把我们自己认为是真实的情况当作现实环境本身”,从而造成了“需要知道的世界”、“确实知道的世界”与“想象的世界”三者之间的分野。 20世纪50年代之后,在传播学界出现了关于“媒介真实”、“符号真实”与“客观现实”之间相互关系的实证研究。 郎氏夫妇做过一项题为“麦克阿瑟在芝加哥的一天”的实证研究:朝鲜战争结束后,麦克阿瑟从战场“凯旋归来”,途经芝加哥市,当局专门为他主持一个欢迎仪式,郎氏夫妇将欢迎仪式现场的情景与电视的仪式再现之间进行对比,发现两者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即现场观众的经验

媒介事件、媒介伪事件

诚意缺失的“传媒假事件” 2014-06-17 纪忠慧传播学考研必读 一、“传媒假事件”与“假事件” “传媒假事件”概念由陈力丹等提出并界定,是指“由传媒公开策划并作为新闻进行报道的事件或公共关系活动”,其首要特征是“消息来源和报道者重合”。①1961年,美国历史学家丹尼尔·布尔斯廷在《形象:美国假事件指南》中首次提出了“假事件”(pseudoevent)的概念——“它不是自发的,而是由于某些人的计划、设置或者促成才出现的。它是为了满足报道和录制的要求而事先设计好的。因此,它的出现是为了便利宣传工具而安排的。”②“传媒假事件”与“假事件”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两者都是为了媒体的报道而策划出来的,但前者主要是由媒体策划的,而后者则是由传媒业以外的其他社会主体策划完成的。“假事件”在中国又被称为“宣传性现象”,③有的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有的则掩盖或扭曲事实的真相。事实一旦发生,就是客观存在的,只不过有的是假象事实而已。有些事件虽然也是为媒体报道而事先策划的,但没有扭曲事实的真相,可以借用施拉姆在《传播学概论》中的“媒介事件”来指称。无论“传媒假事件”还是“假事件”,都混淆了真与假的界限,又称“半真实”、“暧昧的真实”。对这类事件或现象越是“忠实”报道,离事实真相就越远,记者和公众都要提高警惕。 “用茶水代替尿液送检”之所以被称为“传媒假事件”,是因为这一“事实”仅仅是为了媒体报道而人为设计的“预制”事件,在摄像机镜头的监视下,一切看上去那么具有戏剧性,结论也似乎不言而喻,但却扭曲了事实的真相。在日常的医疗活动中,真正的患者不会拿自己的健康开玩笑,谎称病状或偷偷置换送检样本,因此,正常医疗活动以“无罪推定”为原则,不仅医生要相信患者自述为真,而且相关医学检测仪器也针对特定样本而设计,不具备辨别非特定样本的功能。这样,记者原本要质疑和揭露的男科医疗问题,反而被“传媒假事件”转移了视线,没有达到原初设定的节目宗旨。 二、“传媒假事件”的诚意缺失 “传媒假事件”与“假事件”都是为了媒体的报道而量身定做,常常使事件的表象与真相之间产生错位,误导公众的认知和判断,因此,许多情况下可以不加区别地使用这两个概念。改革开放前,“传媒假事件”主要是出于宣传的需要,为的是塑造政府的良好形象。实行市场化以后,随着利益机制在社会经济和文化生活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利益动机开始在“传媒假事件”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万事利为先”已经成为制造各种“假事件”的主要动因。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闻传媒业的事业属性与企业化运营管理模式得以确立,这时,新闻传媒业的内部资源配置不得不考虑市场效益,电视收视率、报纸发行量和网络点击率等市场化指标受到重视。这是传媒业改变过去的宣传语态,贴近生活、贴近受众的重要一步,现在传媒业内部讨论最多的恰恰也是可视性、可读性。不过,正如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新闻传媒业对市场化指标的重视早已不止于贴近受众,而是更多地指向了自身利益的考量。在每一个市场指标都意味着广告收入的逻辑面前,新闻样式与内容的选择不再像从

由负面的“网络红人”事件引发的对媒体道德的思考

由负面的“网络红人”事件引发的对媒体道德的思考摘要:近几年,网络文化迅猛发展,在这其中,“网络红人”作为一种特有的网络文化现象正愈演愈烈。“网络红人”就是依据网络传播为平台发展起来的草根造星现象。其中,很大一部分负面的“网络红人”事件给网络、媒体、社会以及文化都带来了不同程度的负面冲击。强大的冲击引发了我们对媒体的思考,我们该通过什么方法来规避这一系列负面的“网络红人”事件,提升媒体道德呢?本文通过对“网络红人”成功案例、原因的分析,探究媒体在“网络红人”现象泛滥中有哪些缺失表现,进而提出一些提升媒体道德、规避负面“网络红人”事件的策略。希望能提升媒体道德,优化媒体环境,并且依据媒体这一平台在全社会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发展健康、积极的文化。 关键词:网络红人;媒体;媒体道德;策略 By “Internet stir” Event Triggered Moral Thinking to The Media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network culture, among which the "Internet stir "as a kind of special network cultural phenomenon is getting worse. Internet stir "is based on network transmission as a platform developed grassroots star-generating phenomenon. Among them, a big part of the Internet stir "negative events to network, media, social and cultural brings different degree of negative impact. Powerful impact to the media caused us thinking, we this through what method to circumvent this a series of negative Internet stir "case, promote media ethics? This article through to Internet stir "successful cases, cause analysis, to explore the media in the Internet stir" phenomenon flood in what lack, and then put forward some ascension performance media ethics, avoid negative Internet stir "event strategy. Hope can promote media ethics, optimize the media environment, and, depending on the platform of the media in the whole society to establish correct value orientation, healthy development, positive culture. Keywords: Internet stir ; media; media morality; strategy 前言 近些年,随着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网络文化的发展也异常迅速。其中,不得不提的便是一支为数众多、引人注目的“网络红人”大军。“网络红人”现象从出现到泛滥经历了很短的时间。一些负面的“网络红人”事件其实就是大众病态情绪的宣泄。比如“芙蓉姐姐”现象其实就是大众猎奇、审丑情节的产物,“贾君鹏”就是虚拟网络的无聊文化……由于这些无聊文化的侵蚀,大众的价值取向也在承受着前所未有挑

[媒介,事件]“新媒介事件”之“新”

“新媒介事件”之“新” 又到一年一度的毕业季了,作为一名大学生,论文是必须写的,无论你是本科还是专科,论文都是一件重大的工程。以下是由查字典范文大全为大家整理的“新媒介事件”之“新”,希望对你有帮助,如果你喜欢,请继续关注查字典范文大全。 论文摘要学者们对新媒体事件的含义有着广义、狭义、中性三种不同的认识,本文赞成 中性的定义。新媒体事件之“新”,表现在新媒体事件有着新的把关人、承担新功能、形成媒介新结构,带来新挑战。 论文关键词新媒体事件把关人新功能媒介新结构 一、新媒体事件的含义 正如对“新媒体”、“新媒介”、“新传媒”概念的争议一样,对于什么是新媒体事件,学者们也是众说纷纭,众多研究者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在研究新媒体事件的概念同时,他们也指明了新媒体事件的特征,正是在研究新媒体事件的特征中,才能概括新媒体事件的概念。 大多数学者在界定新媒体事件时首先明确新媒体事件以网络、手机为技术基础。在此基础上,以新媒体事件的外延来划分,可以分为广义的定义、狭义的定义。 广义的定义认为:新媒体事件是指由网络、移动媒体等新媒体技术支撑体系下形成的为民众广泛关注并采取相应行动的热点事件、引人注目的事件。蒋谢尔指出,所谓新媒体事件是指由网络、移动媒体等为主的新媒体发布信息、形成相应舆论进而为民众广泛关注能采取相应行动的热点事件。蒋建国指出,新媒体事件是在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利用网络、手机等媒体传播最近在社会上发生并引人注目的事情。韩敏指出,所谓新媒体事件是以 网络、手机为代表的开放式媒介技术为基础,通过公民新闻运动产生的具有重大社会影响力的媒体事件。 中性的定义将新媒体事件界定为突发事件。周葆华指出,“新媒体事件”(New Media Eve nt)的概念必须追溯至“媒体事件”(Media Event)。如果说“新媒体事件”主要指向突发事件,则“媒体事件”更多的是非突发事件——即预先计划好的事件。 狭义的定义将新媒体事件界定为突发事件中的反抗权威性事件。许鑫通过对新媒体事件和传统媒体事件的比较指出,新媒体事件是“新”媒体事件,不是“新媒体”事件,新媒体事件主要指以为传播媒介,由网民传播、推动事件进程并挑战意识形态和现存社会权力结构的权威,带有争议性的社会事件。新媒体事件的“新”特征根本上体现于两点:一是事件的意义并非完全由权力阶层来定义,草根阶层拥有更大的话语权;二是事件的社会效果 并非是维护现存统治秩序,更多的是对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和权力结构的挑战。 以上有关新媒体事件的定义,从外延上递进缩小,即从热点事件→突发事件→挑战主流社会的突发事件。这三种定义,各有特点。广义的定义被大多数学者所接受,其优点是普适

浅谈媒介批评理论

09广播电视学院电编4班学号:20080620021 姓名:于润泽 浅谈后殖民主义媒介批评理论 殖民主义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西方学术界的一种具有强烈的政治性和文化批判色彩的学术思潮,它主要是一种着眼于宗主国和前殖民地之间关系的话语。后殖民主义的特点就在于,它不是一种铁板一块的僵化的理论;自诞生之初它就常常变化,以适应不同的历史时刻、地理区域、文化身份、政治境况、从属关系以及阅读实践。 文学研究在当代的重要转向,即向文化研究的转向,是后殖民主义出现的重大理论背景。1964年,在英国的伯明翰大学成立了“当代文化研究中心”(Centre for Contemporary Cultural,CCCS),以及随之出现的“伯明翰学派”,标志着文化研究的正式出现。这一过程的倡导者首当提及英国学者雷蒙德˙威廉斯(Raymo nd Williams)与理查德˙霍加特(Richard Haggart)。比较有代表性的著作为《识字的用途》、《文化与社会:1780-1950》、《漫长的革命》等。 伯明翰学派认为,文化是“一种整体生活方式“,而文化研究就是对这种整体生活方式的完整过程的描述。这一学派所坚持的平民主义倾向使得他们把研究对象从高雅文化及传统的文学经典中解放出来,注重对通俗文化、大众传媒的研究,大众文化现象从此登上了学术的“大雅之堂”。这就抛弃了旧的学院体制对"文化"的狭隘的、固步自封的立场,更加深入到人们的新的文化经验之中。它引入了马克思主义的

方法论,更注重一种新的“内容”的解析策略,对文本进行一种“价值阅读”。霍加特指出:“…价值阅读?这个术语并不表示阅读者此刻正试图作出有关自在的作品的…价值判断?,而是说此刻他试图尽可能敏锐和准确地描述他在作品中所发现的价值。”这种…价值阅读?提供了理解文化的新的途径。这两个方向使“文化研究”始终与社会、政治、意识形态以及历史紧密结合,在注重理论进展的同时保持世俗的关怀。而伯明翰大学的“当代文化研究中心”也在报纸、广告、电视节目以及工人阶级文化等方面作出了巨大的研究成果,并培养了许多此领域的学者。 赛义德的“东方主义”有这样一种倾向,即拒斥总体叙事,强调异质性、差异性,在重估一切价值的批判精神中回避采取一种坚定的价值立场。这样的一种倾向或许与后殖民主义采取后结构主义立场有关。 主体的消解,是后结构主义消解中心的努力的必然结果,因为所谓的“中心”,实际上是自我的一种需要的产物,如果没有一个中心,我们必然失去对自身存在的理解进而丧失自我意识,因此“中心”的中心是“主体”。按照西方传统思想中的主体性,主体应该是统一、完整、自足的实体。因此,人,主体,意识这个三位一体的存在成为最终的绝对的“在场”。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后结构主义对西方传统思想的颠覆实验在“主体”问题上进入最后一个环节。而对“主体”的消解必然意味着对中心叙事的排斥,也就不可能采取某种固定的价值立场,这样的结果是我们很难在这一理论的范围内找到某种合乎总体观念的存在,这是后殖民主义在立场问题上不可回避的。

“新媒体事件”、“新传媒事件”、“新媒介事件”辨析

“新媒体事件”、“新传媒事件”、“新媒介事件”辨析 本文对“新媒体”、“新媒介”及“新传媒”三个概念进行了辨析,认为这对系统的社会科学研究来说,具有基础性的作用。指出“新媒体”、“新媒介”以及“新传媒”三个概念含义各有不同。在与“事件”这一概念结合后,应该采用“新媒体事件” 这一概念。 标签: 新媒体;新媒介;新传媒;概念;辨析 对研究对象进行概念分析,对系统的社会科学研究来说,具有基础性的作用。“概念这种东西已经不是事物的现象,不是事物的各个片面,不是它的外部联系,而是抓着了事物的本质,事物的全体,事物的内部联系了。”1 正是由于概念的研究如此重要,刘作翔教授指出:“当人们对一个新的问题进行研究时,首先碰到的便是概念。概念是科学研究的起点。科学地认识和界定一事物的概念,是科学地认识该事物的前提。一个概念包含着一定的内涵和外延,一定的内涵和外延实际上是一个事物的质的规定性。这种质的规定性实际上指明了它所包含的特定范畴和研究对象。因此,对概念的研究与对新问题的研究同等重要,具有同等重要的理论价值。”2 任何一个概念都有其独特的内涵和外延。一般认为,内涵解决的问题是“是什么”,而外延主要是界定这一概念内涵的适用范围。在“新媒体事件”、“新传媒事件”和“新媒介事件”这一组概念中,有两个关键组成部分,一是“新媒体”、“新传媒”、“新媒介”,二是“事件”。我们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从对“媒 介”、“媒体”和“传媒”概念的研究开始。 一、“媒介”、“媒体”、“传媒”辨析 “新媒体”、“新媒介”还是“新传媒”这三个词经常被混用,很少有学者对此展开理性的分析。为简单起见,我们首先分析媒体、媒介和传媒这三个词。从汉语上看三个词是不一样的,但在意思上的区分需要进行认真的研究。 1、三个词的词义研究 媒体、媒介和传媒从英文“media”、“medium”转化而来的,media是medium 的复数形式。Media意思为大众传播工具,大众传播媒介;medium的意思一是媒介,方法、手段;二是中间物、中庸;三是介质,环境;四是灵媒,通灵的人; 巫师。3 从英文不能很好的将三个词有效的区分开来。 关于媒介,东汉文字学家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媒,谋也,谋合二姓,从女某声”;对“介”的解释是:“介,画也,从八从人,人各有介。”“媒”,在我国先秦时期及之前一般指为男女牵线搭桥的人,后引申为事务发生的诱因;“介”的本意为居于两者之间的中介或工具。按照学者的考证,“媒”和“介”组合为词,

媒介批评复习资料

第一章 媒介批评的定义:(名词解释) 对媒介运作的正误、得失作出评价,褒贬媒介行为、媒介作品、媒介工作者或媒介制度,揭示媒介传播的倾向和利弊,包括报刊批评、影视批评、出版批评和网络批评。 广义上看,媒介批评既包括对媒介现象的肯定与赞许,也包括对其弊端与危害的否定。狭义上看,媒介批评是一种否定思维,主要是对媒介的负面问题进行反思,指正媒介传播或媒介制度的错失。本书主要在狭义上使用媒介批评的概念。 填空题 ?媒介批评的核心是批评者的反思与价值判断。 ?媒介批评是一种价值判断 ?提升受众的解读原则、方法和评价理念,对于媒介批评的成功与否,是举 足轻重的环节 ?新闻理论是新闻传播活动的第一层反思。 ?媒介批评是新闻传播活动的第二层反思。 ?媒介批评以解读新闻及其传播活动为支点,对媒体和新闻作品展开一系列 评价活动。 ?受众对新闻报道的反响,是一种原生的媒介批评形态。 ?媒介批评理论是对媒介批评实践和批评法则与方法的总结,是总结对媒介 行为、媒介作品或媒介制度及相关问题如何评价的知识和理论。 ?媒介观念是人们对各类大众传播媒介总的认识,包括对媒介的产生、运作、 机制、制度、功能和传播效果的看法,也包括对各种媒介知识和原理的评价。 ?媒介批评流派划分为杂感批评流派、学理批评流派、历史主义批评流派和 西方批判理论流派。 ?透视社会及其变化,以及媒体如何认识社会,是媒介批评的域外对象 ?媒介批评只停留在媒介自身及其作品,以其反映世界的内容与形式为唯一 对象,很少论及媒介与作品之外的世界,则称作媒介批评的域内对象 ?媒介贯彻传播政策和措施,媒介工作人员的操守,媒介举办的社会活动,

媒介的违法和不光彩举动,以及媒介作品等动态,都属于媒介行为 ?新闻传播活动:口头批评——文字批评——系统理论化批评自发批评—— 自觉批评 ?媒介批评的三个层面:文化层面、本体层面、现象层面 ?媒介批评的范围:1.对新闻传播活动质量的评价 2.对新闻传播社会影响 的评价 3.对媒体的评价 第二章 1.媒介批评功能: 一、信息载体的新视角 ?大众传媒的作用在过去是被忽视的。远比不上哲学、文学、艺术的功用。 ?媒介传播的狭义信息都是描述性的,旨在向人们报告一种情况,但同时媒介还大量传播观点、理论和艺术影像,表达对客观事物的看法,这是广义的信息。 ?无论哪种媒体,传播信息大都服从于一个目的,即扩充某种思想,媒体成了扩充思想的机器。为了达到最大限度的扩充效果,人类不断发明新的传播技术,丰富传播手段,追求更大的传播空间。 ?媒介上的信息与思想都来自现实生活,是对社会现实的直接反映。媒介传播信息与思想增进了人类对世界的认识,使各种知识得以一代代传授下去,提高了人类生存的智慧与能力。 ?媒介以集束信息与强烈的思想改变人类的生存模式,人们可以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式来设计自己,媒介已成为生活的创造者。 ?媒介批评强调这一点,力图把媒介正当功能的实现转给受众,引导他们把这种功能变成有价值的行动。 二、政治涵化与政治推力 ?媒介作为社会与政治变革的助推器,对推进社会进步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社会发展需要媒介推广社会的积极因素,而先进的政治组织利用媒介宣传自己的主张,成为主导社会的前进力量。 ?政治离不开媒介,媒介是政治思想的孵化器,构成政治与社会变革的推力。 媒介的政治属性是客观存在的,任何媒介都不可避免地反映政治,服务于一定的政治集团,倡导一种政治制度。 ?媒介的思想涵化功能已经举足轻重,它们传播各种政治信息,蕴涵某种政治主张,引起社会政治理念的潜在变化,最终影响受众的政治立场,由此导致政治变革运动的出现。 ?媒介批评的重要指向是如何揭开这种涵化的面纱,评价媒介行为的内在倾

灾难事件报道中媒体与受众关系的新思考

灾难事件报道中媒体与受众关系的新思考——从CCTV抗震救灾报道说起 [摘要]: 汶川地震震动了中国社会,也极大地冲击了中国传统的新闻传播模式。抗震救灾中,以CCTV为代表的中国大众传媒所呈现的新气象——公开、及时、动态传真地传播信息,在国内外广受好评。本文主要以中央电视台此次汶川地震的新闻报道为例,从媒体与受众的关系角度,分析传播效果与收视行为,并对受众刻板印象变化,传媒“公众问责”的出现等问题进行探讨。 汶川地震震撼了中国社会,也极大地冲击了中国传统的新闻传播模式。在这场巨大的世纪灾难面前,在历史悲天悯人的普世情怀面前,中国政府、民间、公众所表现出的抗震救灾的坚强意志和人性力量,赢得了国际社会的赞誉;中国大众传媒尤其是电视传媒所呈现的新气象——公开、及时、动态传真地传播信息,亦受到国内外观众的好评,并由此引发了人们对灾难事件中媒体的功能定位、媒体与受众关系的新思考。 此次汶川大地震,灾情之所以能够及时大白于世,真情之所以感动人心,源于传媒信息的公开和透明。以中央电视台为代表的电视传媒在第一时间派出精兵强将奔赴震灾前线,通过直播、现场连线、消息、专题等形式,从余震不断的现场发回报道,全天候、多角度、全方位地跟进新闻,让人们同步了解灾区动态,广受观众欢迎。他们把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众志成城的声音传播出去,让媒体的“社会守望”功能在重大灾难事件报道中突显出来;媒体的立场亦从过去“对上负责”,向“上下兼顾”方向变化,尤其是传媒“公众问责”的出现,深得民心,体现了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社会政治文明与媒体专业精神发展的新态势。 本文试图通过对中央电视台此次汶川地震新闻报道的分析,从媒体与受众的关系角度,分析传播效果与收视行为,并对受众刻板印象变化,媒体的“公众问责”等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1、CCTV:再塑主流媒体新形象 传统媒体尤其是电视与新媒体之间的博弈,一直是我们这个时代传媒竞争的主题。在“自媒体”和“微内容”风生水起的新媒体环境下,传统的电视是否逐渐被互联网等新媒体所边缘化,是否逐渐沦为家庭的背景音,已经成为传媒业界和理论界关注的焦点。不少调查显示,网络传播对电视观众群的分流作用日益明显,一些年轻人甚至以不看电视为时尚。然而,此次汶川地震电视报道的传播效果显示,遭遇突发事件时,电视传媒尤其是CCTV,作为中国电视传媒的旗舰,充分发挥了信息主渠道的作用,其主流电视传媒的核心地位无可替代。 5月12日下午,在汶川地震发生32分钟之后,CCTV新闻频道首发新闻,52分钟后即推出直播特别节目《关注汶川地震》,自此开始以“同一主题不间断播出”,对白天和午夜时段实施直播全覆盖。地震发生后两个半小时,CCTV第一批记者赶赴灾区,从灾区发回百余条最新消息[1]。当天22:00起,综合频道与新闻频道实现同步并机播出,将震灾现场搬上荧屏,以超大容量的信息和“没有终点的直播”,迅速吸引了广大观众的注意力,取得了良好的收视效果。

媒介事件解说

作者简介 伊莱休·卡茨:生于1926年,美籍以色列社会学家。作为一名社会学家,他一生却致力于传播学的研究,并为传播的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正因为他是以色列人,他在本书中反复列举萨达特出访埃及的例子)。 他的学术活动跨越多个社会科学领域,并与不同学科——包括社会学、社会心理学、政治学和传播学——的众多学者合作。整合社会科学与人文学科的取向,他的学术成就不仅凸显了传播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的特征,而且反映了传播学研究应有的全球视野。(研究领域广泛,贴合了传播学这门交叉学科的特征) 自1992年起,他受聘为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校董讲座教授,同时兼任以色列耶路撒冷大学社会学和传播学教授及应用社会研究所所长(现已从该大学退休),目前任教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安纳博格传播学院。 卡茨是参与早期哥伦比亚传播研究而至今仍活跃于学术第一线的唯一学者,作为传播学奠基人之一的保罗·拉扎斯菲尔德的同事。卡茨最为让大家熟知的一个学术成果就是使用与满足理论的提出,在其著作《个人对大众传播的使用》中首先提出该理论,他将媒介接触行为概括为一个“社会因素+心理因素”“媒介期待--媒介接触--需求满足”的因果连锁过程,提出了“使用与满足”过程的基本模式。 丹尼尔·戴扬:丹尼尔?戴扬拥有人类学、比较文学、符号语言学和电影研究学位,曾在美国史丹福大学、法国索邦大学和高等社会科学研究院修读,并于罗兰?巴特(鲍德里亚)指导下取得美学博士学位。(本书因此经常出现符号学,语义学) 在一次采访中对巴特的感情:大致上我和罗兰?巴特的交往有三个层次,其一是朋友,因为我们都曾在同一疗养院治疗肺病。其二,1966年他是我的论文导师。其三,1967至1968年,他则是我的上司。他聘请我于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当助理。 戴扬曾是多间大学的讲师、访问学人和教授,任教大学包括:巴黎第二大学、巴黎第三大学巴黎政治研究学院、奥斯陆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和日内瓦大学。 近作包括《恐怖奇观:恐怖主义和电视》、《电视:由观众到公众》、《拥有奥运:新中国的多种叙述》。 本书成书的缘何:(《娱乐至死》1985年,2004年)(采访中对谈人:丹尼尔·戴扬、邱林川、陈韬文)。他们自20世纪70年代初便开始关注并收集一些具有典型性的媒介事件进行研究,直到1992年本书才第一次出版,2000被翻译成中文。前后研究近20年。 这本书起初是探究一种新外交手法,也就是撒达特访问耶路撒冷的媒体外交。卡茨向我挑战,建议为撒达特每天的表现作分析,以展示符号语言学可以如何应用。这一连串的记录变成一个大型计划,最后我们发展出各自的议程。卡茨认为媒体事件建构出意想不到的新受众群体,这些群体的出现吊诡地“强化”事件的影响,而非“限制”它们。在我而言,传统以来,电视在历史书写的角色一直备受议论。 本书脉络:本书脉络十分清晰,作者在前言中也已经概括出来,每一章自成一部分。 第一章介绍什么是媒介事件以及为何研究媒介事件。 第二章说明媒介事件的三种类型,即3c事件:竞赛加冕征服 第三章媒介事件的三个伙伴:组织者、媒介和观众对事件的协商过程 第四章电视在媒介事件中的表演以及对不在场观众的补偿与事件的重构 第五章家庭在媒介事件收看中的角色和观众对媒介事件的读解 第六章对媒介事件如何对现实进行影响 第七章媒介事件所产生的内外部效果 研究方法:实证方法。选取重大媒介事件进行研究(萨达特、教皇、肯尼迪、戴安娜)

媒体事件读书笔记

“媒介事件”是一个从西方传来的词,不同的学者根据不同的语境对其进行了定义,可概括为两种范式: 范式一:媒介化的动机(个人、社会组织、媒介、政府)—导演事件(预编码:人为安排、表演)—媒介化—媒介事件(伪事件)。①这种范式的理论源头出自历史学家丹尼尔·波尔斯丁所说的“伪事件”。20世纪60年代,布尔斯廷在其所著《形象》一书②中提出“假事件”概念,将其界定为:经过设计而刻意制造出来的新闻;如果不经过设计,则可能不会发生的事件;他把诸如记者招待会、大厦剪彩、游行示威乃至候选人电视辩论等事件都归为“假事件”之列。 范式二:真实事件—媒介化(编码:聚焦、放大、删减、扭曲)—媒介事件(奇观)。 ③这种范式下最具代表性的定义来自于D·戴扬和E·卡滋在其著作《媒介事件》中的解释,按照他们的观点“媒介事件”指“一种特殊的电视事件”,④即是那些令国人乃至世人屏息驻足的电视直播事件——主要是国家级的。这些事件是“电视仪式”或“节日电视”,甚至是“文化表演”。在他们的笔下“媒介事件”有三种主要的叙述形式,也称“脚本”,即“竞赛”、“征服”“加冕”。它们决定着每一事件内人物角色的分配以及扮演的方式。“竞赛”强调竞争双方的对抗性,如奥运会比赛、总统竞选等;“加冕”则是游行,完全是仪式,如皇室婚礼、总统就职等,向观众讲述它的象征意义,引导观众按规定的思路进行意义的解读。“征服”,指人类巨大飞跃的电视直播,“征服者”通过自由意志的行为实现对已知极限的超越,以超凡魅力为结果,如宇航员登上月球,柯受良驾驶汽车飞越黄河等。这个内涵丰富的概念范畴里“媒介事件”已经远远超出人们的日常理解,成为特性鲜明的传播学术语。 美国学者丹尼尔.戴扬与伊莱休.卡茨在其1992 年出版的《媒介事件: 历史的现场直播》中提出。 《媒介事件》开书第一句话:“本书讲的是对电视的节目性收看, 即是关于那些令国人乃至世人屏息驻足的电视直播的历史事件”。因此, 对于媒介事件而言, “电视+ 直播”是研究和叙述的原点, 从此出发, 戴扬与卡茨将媒介事件建构为一个狭义的操作化概念, 即直接界定为重大事件(国家级的事件) 的电视现场直播。媒介事件实际上可以用“电视事件”替换。同时, 他们还将这种“特殊的电视事件”与一般的电视节目、电视新闻乃至一些重大的新闻事件区分开来, 前者主要用来指称那些具有仪式性的电视直播事件, 它们是“经过提前策划、宣布和广告宣传的”, 观众被“邀请”来参与一种“仪式”、一种文化表演;后者或以冲突为主题( “日常新闻事件”) , 或讲求偶然性与突发性(“重大新闻事件”) 。媒介通过组织关于政治、体育、大人物的“节日性”收视活动, 目的是为了整合社会秩序, 巩固既定的社会规范。

新闻媒介批评复习资料

《媒介批评》复习资料 1.新闻观念:对新闻的性质、功能的综合评价,是新闻批评的意识母体,构成媒介批评观 念的基础。 2.媒介批评流派:自由主义的媒介批评、马克思主义的媒介批评 3.新闻质量:指新闻反应客观事实的真实、全面和客观趋向的适度形式和表达倾向的最佳 境界。 4.媒介批评的主体:指谁来批评,由谁在批评,继而表明媒介批评是批评者的主体行为。 5.媒介背景:是指和媒介具有经济关系、工作关系和人际关系,同媒介发生频繁的交往。 6.事实的叠加推理:新闻事实作为论证的对象,论据则是现实生活中的事实,结论则在于 证实此类事实的某种意义以及被理解的程度。这三种不同事实的证实与被论证,形成了叠加式推理。 7.时空通观的规范:把评价新闻现象纳入社会的多维联系中,寻去对新闻作品、媒体与记 者言行的全面解读,便构成新闻批评的时空通观的规范。 8.整体照应的规范:从整体分析新闻现象,考虑各个部分的照应关系,以便做出全面评价, 是媒介批评必须遵循的规范。 9.效果实证的规范:媒介批评对媒介行为的否定尤其应以社会效果来证实,彻底排除主观 武断,这就是效果实证的规范。 10.媒介品格:新闻媒体的态度、倾向,新闻从业人员的追求和道德水平及其作品质量,综 合称为媒介品格,表现这种品格的是无穷无尽的新闻报道。 11.违规出版行为:新闻出版物未经新闻出版管理机构批准,擅自出版和改变出版日期、出 版次数,都属违规出版。 12.新闻诽谤:新闻报道歪曲事实或使用侮辱的言辞,进行人身攻击,丑化公民人格,构成 对公民名誉权的侵害,叫新闻诽谤。 13.新闻抄袭:包括部分或全部照抄他人的新闻作品,未经亲自采访和写作,将其作为自己 的作品发表,都属抄袭。 14.新闻素质:指新闻事实的准确性、完美性和感染力的总和。 15.新闻主题:是新闻的立意和思想价值,是新闻报道的主线,由重要、新鲜、鲜明和正确 (分析正确)四个要素构成,缺少哪个要素都不能称其为好新闻。 16.新闻风格:是记者再现事件的特色,在语言、结构上呈现出特有的感染力。 17.媒介事件:指新闻媒体重大活动或在报道和经营中出现的矛盾纠葛,引起社会的强烈反 应。 18.媒体的观念恒定:体现在媒体对社会政治问题报道中的长期不变的准则,它是意识形态 性质的具体表现。 19.媒介世界:新闻媒体反映社会生活及一切社会关系中的真人真事,是社会存在的再现, 社论及其他评论所阐述的观点也旨在说明客观事件的本质,这样,人们会看到,新闻是庞大、复杂社会生活的写照。 20.媒介权威:是媒介社会影响力的静态形式,表现为媒介在受众心理中形成的崇高威望和 征服人心的力量。 21.小报化:并不是指开张的大小,而是一种新闻制作手法,即采用煽情主义的大标题,大 图片,内容多为社会新闻、娱乐新闻等,以唤起读者的广泛关注。 22.媒介的公信力:媒体在受众中建起稳固的信任感和责任感,以公正、正派赢得社会的推 崇。 23.媒介大众化:指媒介的报道照顾一般受众的文化水平和兴趣,更多的满足大众的需要。

关于突发事件应对中新媒体舆论引导的思考

关于突发事件应对中新媒体舆论引导的思考 【摘要】新媒体作为新闻传播的重要媒介,传播具有主体多样、速度快捷等特征。应对当下新媒体条件下的突发事件的发生,本文通过分析突发性事件的特性,阐述了新媒体在公共安全突发事件中的作用,结合相关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提出了提高新闻媒体在公共安全突发事件中的舆论引导能力的方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新媒体;突发事件;舆论引导;作用;方法 现阶段,在新媒体环境下,相关部门应建立健全突发事件预警机制、信息发布机制、舆论引导机制、确保突发事件新闻发布的权威性和真实性,更好来引导媒体的舆论走向。 一是突发性事件的特性新闻媒体在公共安全突发事件中的特性一是具有突然性特点。指对于突发事件是否发生、能否发生、什么时间发生及危害程度等都始料未及,难以准确把握。这主要源于三个方面的因素,一是由难以控制的客观因素引发,如缅甸遭到强热带风暴袭击;二是由于人们的疏忽大意造成,如黑龙江新兴煤矿矿难事故;三是因人们自身存在的知觉盲区而爆发,如“甲流”蔓延。二是具有破坏性特点。突发事件的危害结果往往以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标志,既有直接的破坏,也有间接的长期的破坏,还体现在对社会心理和个人心理造成的破坏性冲击,如: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不仅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给幸存的灾民造成了难以平复的心理创伤。三是具有紧迫性特点。紧迫性是指突发事件所反映的问题极端重要,关系到社会、组织或个人的安危,需紧急采取特别措施及时有效地处理。对突发事件的反应越快、反应决策越准确,突发事件所造成的损失就会越小。四是具有持续性特点。就是突发事件的爆发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它一般要经历潜伏期、爆发期、缓解期、消退期。持续性还表现为蔓延性和传导性,如果处理不当,一个突发事件会导致另一个突发事件的发生。五是具有可控性特点。就是突发事件爆发后,总体上是可以控制的。只要我们积累了相关的知识,掌握突发事件爆发的一般规律,冷静分析,果断处理,就能把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二是新闻媒体在公共安全突发事件中的作用新闻媒体在公共安全突发事件中的作用一是有利于保证信息的更加权威。在公共安全突发事件应对和处置的报道中,必须保证官方媒体信息的权威性。各地区以及各部门的新闻发言人应及时到位,发布及时、准确的信息,并尽量以政府公告的名义发布信息,以保证信息的可信度。新闻媒体的首要任务就是依靠官方权威渠道,及时准确公布事实真相,传播真实准确信息,让社会和民众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从而使谣言不攻自破,消除民众的恐慌心理。二是有利于保证信息的更加合理。在公共安全突发事件应对和处置中,公众急需了解的是事件的进展、事件带来的公共危害,应对措施、结果的预期等等。新闻媒体应充分向公众解释突发事件发生的缘由,真实报道突发事件的进程,尽量从技术上说明采取的解决方案,特别是采取一些特殊措施的原因,报道解决危机进程,充分取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引导公众有效合理应对突发事件,把危害降低到最小化。三是有利于保证信息传播渠道更加畅通。公共

“媒介事件”概念的演变

“媒介事件”概念的演变 关键词:媒介事件传播与社会学刊丹尼尔·戴扬 “有趣的不仅是新媒体的主动和喧嚷,与旧媒体的大异其趣,而且两种表现更有分工之势。旧媒体展现事件,新媒体作响应。回应中央媒体(包括如媒体事件试图制造大规模共识的极端情况),新媒体往往寻求自己的接收空间、响应空间。换言之,新媒体的角色似乎站在公众一边。” 对谈人:丹尼尔·戴扬、邱林川、陈韬文 统稿:邱林川、陈韬文 翻译:邝芯妍、邱林川 丹尼尔?戴扬教授简介 丹尼尔?戴扬拥有人类学、比较文学、符号语言学和电影研究学位,曾在美国史丹福大学、法国索邦大学和高等社会科学研究院修读,并于罗兰?巴特指导下取得美学博士学位。戴扬曾是多间大学的讲师、访问学人和教授,任教大学包括:巴黎第二大学、巴黎第三大学——新索邦、耶路撒冷、特拉维夫、史丹福、莫斯科——RGGU、米兰、列日、南加州大学(安娜堡传播学院)、巴黎政治研究学院、奥斯陆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和日内瓦大学。 戴扬于1975年至1976 年获邀加入美国电影学会研究与出版委员会。1988年起,他于巴黎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工作,二十年来担任研究负责人和高等社会科学研究院马歇?牟斯学院的研究员。1999年至2004年,他是欧洲科学基金会媒介研究计划会员。2000年,他是洛克斐勒基金比勒基奥中心的驻院研究员。2001年,他是“英国学术研究评估”媒介研究外聘专家。2005 年,他是希伯来大学高级研究学院的驻校研究员及宾夕法尼亚大学安娜堡学人。2006年,他是挪威卑尔根大学的自由言论访问教授。2007 年和2009 年,他是纽约社会研究新学院的汉斯施派尔访问教授。戴扬参与编辑多份学术期刊,包括Hermes、Quaderni 和Cahiers del’audiovisuel。他撰写的书中章节与期刊文章有七十多篇。近作包括《恐怖奇观:恐怖主义和电视》(La terreur spectacle:Terrorisme et télévision)(巴黎INA De Boeck 出版社2006年出版,2009年译为葡萄牙文)、《电视:由观众到公众》(Televisao:Das Audiencias aos Publicos)(与Jose Carlos Abrantes合着,里斯本Livros Horizonte出版社2006年出版)、《拥有奥运:新中国的多种叙述》(Owning the Olympics:Narratives of the New China)(与Monroe Price合编,密歇根大学出版社2008年出版)。戴扬现在的研究,主要是在可见性社会学(sociology of visibility)的框架下探讨与媒介伦理相关的议题。 QC:邱林川、陈韬文 DD:丹尼尔·戴扬 “媒体事件”的学术渊源和演变 QC:您与卡茨(Elihu Katz)1992年合著的《媒体事件》,风靡华人传播学者,尤其是该书的中文版于2000年面世后,影响更巨。此书因何缘起?埃及总统撒达特于1977年出访耶路撒冷后,你们如何构思此书?为什么会有“历史现场直播”的意念? DD:这本书起初是探究一种新的外交手法,也就是撒达特访问耶路撒冷的媒体外交。卡茨向我挑战,建议为撒达特每天的表现作分析,以展示符号语言学可以如何应用。这一连串的记录变成一个大型计划,最后我们发展出各自的议程。卡茨认为媒体事件建构出意想不到的新受众群体,这些群体的出现吊诡地“强化”事件的影响,而非“限制”它们。 在我而言,传统以来,电视在历史书写的角色一直备受议论,班哲明的《历史哲学论纲》、巴特的《历史的论述》和《事件的书写》对此均有论述,还有其它学者的论述,如德塞都(Michel de Certeau)、利科(Paul Ricoeur)及怀特(Hayden White)等。电视成为历史图像论述新的演绎者,操控“表达性事件”(expressive events)的定义(何谓“表达性事件”请见下文)。 QC:您最近的文章《超出媒体事件:幻想破灭、脱轨、冲突》(Dayan,2008),D字头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