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骨科常见功能锻炼

骨科常见功能锻炼

骨科常见功能锻炼
骨科常见功能锻炼

骨科常见功能锻炼

颈椎骨折

?.解除脊髓受压是保证脊髓功能恢复的关键。

?.减轻脊髓水肿

?(1)应用激素治疗:受伤6小时内激素疗法,冲击量每30mg/Kg,45分钟输入,

维持量5.4mg/kg/小时,维持24小时。

?(2)脱水利尿。

?(3)高压氧治疗

完全性截瘫:

是指受伤脊髓横断面以下,肢体的感觉、运动、反射完全消失,膀胱、肛门括约肌功能完全丧失

不完全性截瘫:

?是指受伤脊髓横断面以下,肢体的感觉、运动、反射不完全消失,膀胱、肛门括约肌

功能不完全丧失,有部分功能存在

预防措施

?保持床铺整洁干燥,避免物理性刺激

?变换体位。根据病人1-2小时翻身一次,一般2小时翻身一次。翻身的注意事项:

掌握正确的翻身方法:颈椎骨折的病人腰注意头、颈、肩一条直线,防止脊柱扭曲,加重脊髓损伤;行颅骨牵引者还要注意保持牵引效能,防止牵引弓脱落;胸椎骨折的病人要注意肩、胸、腰一条直线;腰椎的病人要注意胸、腰、臀一条直线

翻身时应将患者轻轻抬起移动翻转,禁止在床上拖拉患者

?翻身后,对受压的骨隆突部位进行按摩,并严格交接班

?指导为病人进食高营养多纤维素饮食,增加皮肤抵抗力

功能锻炼

伤口疼痛减轻,即可开始仰卧背伸肌锻炼,以头、两肘及两足支撑,抬起腹部即“五点式”支撑背伸肌锻炼。一周后改用头及两足支撑“三点式”支撑背伸肌锻炼。两周后改为俯卧位背伸肌功能锻炼,锻炼时俯卧床上,去枕,双手背后,用力挺胸抬头,使头胸离开床面,同时膝关节伸直,大腿用力向后离开床面,持续3~5秒,然后肌肉放松休息3~5秒为一个周期,这种方法俗称“燕飞”或“小燕飞”;对于腰肌力量较弱或者肥胖的人,上述方法比较费力,可采用“五点支撑”的方法锻炼:仰卧在床上,去枕屈膝,双肘部及背部顶住床,腹部及臀部向上抬起,依靠双肩、双肘部和双脚这五点支撑起整个身体的重量,持续3~5秒,然后腰部肌肉放松,放下臀部休息3~5秒为一个周期。具体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进行锻炼。此锻炼方法的次数和强度要因人而异,每天可练十余次至百余次,分3~5组完成。注意循序渐进,每天可逐渐增加锻炼量。如锻炼后次日感到腰部酸痛、发僵等不适,应适当地减少锻炼的强度和频度,以免加重症状;锻炼时也不要突然用力过猛,防止扭伤。

?注意:如果已经有腰部酸痛、发僵、不适等症状时,应当停止或减少腰背肌锻炼;

在腰腿痛急性发作时应当及时

?息,停止练习,否则可能使原有症状加重。

?骨质疏松症患者锻炼腰背部肌肉可增加肌肉力量,稳定脊柱,减轻脊柱的变

形,缓解疼痛,防止骨折的发生。

?(1)仰卧位锻炼法

?①五点支撑法:用头部、双肘及双足(共五点)支撑身体,使背部、腰部、臀部、

双下肢离开床面,身体呈弓形,反复锻炼。

?②三点支撑点:用头部及双足将身体支撑起,使腰背部呈弓形,尽可能后伸。

?③四点支撑点:用双手及双足支撑身体,使头部、背部、腰部呈“拱桥”形状。

?本方法适合年龄较轻、体力较好者。

?(2)俯卧位锻炼法

?①抬头挺胸:俯卧于床上,双上肢平放于身体两侧,掌心朝上,同时抬头挺胸,

使头、胸及双上肢离开床面。

?②下肢抬起:双下肢伸直并尽量使其向上抬起,双下肢可交替抬起,也可同时

抬起。

?③飞燕点水:头、颈、胸部及双下肢同时离开床面,仅有腹部与床面接触,身体呈

“飞燕点水”姿势

术后护理

?1生命体征的观察

?术后当天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常规应用心电监测,低流量吸氧,术后6h内禁饮食,去枕平卧位。术后第2天根据患者情况按医生要求停止监测及吸氧。

?2神经系统的观察

?仔细观察四肢的感觉、运动、麻醉平面的变化以及反射功能的恢复情况,同术前作比较并详细记录

?3伤口引流的观察

?严密观察引流是否通畅,以及引流的颜色、性状和量

?1术后0-7d功能训练及康复

?①教会病人进行双下肢的伸肌和屈肌的锻炼.②教会病人进行肘关节及腕关节的训练③深呼吸训练

?④扩胸运动

?2术后7-20d

?在之前的训练的基础上指导病人进行综合

下肢肌肉的训练:仰卧位,行伸屈髋、膝关节活动,两腿交替反复进行,锻炼时注意足跟不要离开床面。每日2-3次,开始时每次10-20次,以后逐渐递增

?3术后21d及出院后

?①督促病人继续之前的训练。

?②指导病人进行腰背肌及腹肌的训练。“五点支

撑”法、“小燕飞”

?③指导病人进行腹肌训练

?④截瘫病人,瘫痪肢体的被动活动,活动时尽

量达到全关节的最大范围,应用电刺激,足底静脉泵等辅助治疗。

出院指导

?1、手术后病人卧床时间依内固定器具的特性及术

后脊柱稳定性而定,一般4周后可佩带腰部支具下地活动,练习站立和行走,行走时挺胸,时间不宜过长,以休息为主。忌做大幅度、高强度活动,防止内固定松动和折断。骨质疏松者应适当延缓下床活动时间。3个月后可练习弯腰前屈。

?2、胸腰椎骨折保守治疗者,一般2~3个月后方可

下床活动,若伤情复杂或受伤处疼痛明显,应延缓下地时间或遵医嘱。

?3、定期复查:1个月,3个月,6个月到医院复

查,在医生的指导下生活和工作。

?4、嘱病人终生行腰背肌锻炼。

锁骨骨折术后康复锻炼

1.目的:

增加局部血液循环,加速周围软组织损伤的修复,防止上肌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等并发症。

2.功能锻炼的方法:

(1)握拳、伸指、分指、腕屈伸、前臂内外旋(图1、2、3)等主动练习,幅度尽量大,逐渐增加用力程度。

(2)骨折后2周可增加捏小球,抗阻腕屈伸运动及被动或助力的肩外展、旋转运动(图4、图5、图6)等。

(3)骨折后3周可增加抗阻的肘屈伸于前臂内外旋转;仰卧位,头与双肘支撑做挺胸练习(图7)。

(4)骨折愈合解除外固定后,应开展全面练习肩关节活动练习:站立位上肢向患侧屈,做肩前后的摆动(图8);

患肢上举爬肩梯,抗阻牵拉肩、肘屈伸练习(图9、图10)

3 注意事项:

功能锻炼时要坚持锻炼,活动幅度和力量要循序渐进。在内固定或外固定期间禁做肩关节前屈、内收动作。

肱骨干骨折术后康复锻炼

1 目的:

增加局部血液循环,消除肿胀,加速周围软组织损伤的修复,防止上肢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等并发症;可增加两骨折端在重轴上的挤压力,防止骨断端分

离,促进骨折愈合,防止脱钙。

2 功能锻炼的方法:

(1)固定后即可做伸屈指、掌、腕关节活动,患肢做主动肌肉收缩活动(见图1、图 2、图 3)。

(2)肩、肘关节的活动:伤后 2-4 周除继续以上训练外,因逐渐做肩、肘关节活动,其方法是:将健手托住患肢腕部,做肩、肘前屈、后伸,然后屈曲肘关节,同时上臂后伸(图 11)。

(3)旋转肩关节:病人身体向患侧倾斜,肘关节屈曲 900以上,健手握住患侧手腕部,做肩关节旋转动作,即划圆圈动作(图 12)。

(4)外展、外旋运动:上臂外展、外旋,用手摸自己的头后部(图 13)。(5)双臂轮转:患肢屈肘,前臂置于胸前,掌心向后、向上;健侧上肢伸直,外展于体侧,掌心向下。患肢向外上方经外下方再向内划弧圈,回至原处;同时健侧上肢向下经内上方向外划弧圈,回至原处(图 14)。如此循环往复。此法可使肩、肘、腰、腿、颈部均可得到锻炼。以上锻炼方法每次 15 分钟,每天 3-4 次。

3 注意事项:

功能锻炼时要坚持锻炼,活动幅度和力量要循序渐进。在内固定或外固定期间禁做肩关节前屈、内收动作。

尺桡骨骨折术后康复锻炼

1 目的:

增加局部血液循环,消除肿胀,加速周围软组织损伤的修复,防止上肢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等并发症;可增加两骨折端在重轴上的挤压力,防止骨断端分离,促进骨折愈合,防止脱钙。

2 功能锻炼的方法:

(1)固定后即可做伸屈指、掌、腕关节活动,患肢做主动肌肉收缩活动(见图 1、图 2、图 3)。

(2)肩、肘关节的活动:伤后 2-4 周肿胀消除后除继续以上训练外,因逐渐做肩、肘关节活动,其方法是:将健手托住患肢腕部,做肩、肘前屈、后伸,然后屈曲肘关节,同时上臂后伸(见图 11)。

(3)骨折愈合后的锻炼:骨折愈合后,增加前臂旋转活动及用手推墙动作,使上、下骨折端产生纵轴挤压力(图 15、图 16)。

3 注意事项:

功能锻炼时要坚持锻炼,活动幅度和力量要循序渐进。肿胀消除后可行肩、肘伸屈活动,但不宜做旋转活动。

股骨颈骨折术后康复锻炼

1 目的:

增加局部血液循环,消除肿胀,加速周围软组织损伤的修复,防止下肢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神经肌肉粘连等并发症;可增加两骨折端在重轴上的挤压力,防止骨断端分离,促进骨折愈合,防止脱钙。

2 功能锻炼方法:

(1)骨折复位固定后即可早期做趾与踝关节的主动伸屈、旋转活动练习,股四头肌静止收缩,每天 3-4 次,每次 10 下。(图 17)。

(2)术后第二周开始在保持股骨不旋转、不内收情况下做髋与膝关节主动屈伸活动。(图 18)

(3)3 周后可主动做屈伸患肢练习,方法是坐在床边,小腿下垂,双脚踩地或脚蹬地,练习用双臂撑起上身和抬起臀部。(图 19)

(4)在骨折恢复期,术后 1 个月要加强髋、膝、踝部的肌力,以恢复行走能力,加强下肢的稳定性。主要方法是进行坐位与站位转换活动练习,以锻炼髋关节;踝关节主动屈伸、旋转活动,以及下蹲起立。(图 20、图 21)

3 注意事项:功能锻炼时要坚持锻炼,活动幅度和力量要循序渐进。

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康复锻炼

1 目的:

增加局部血液循环,消除肿胀,加速周围软组织损伤的修复,防止下肢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神经肌肉粘连等并发症;可增加两骨折端在重轴上的挤压力,防止骨断端分离,促进骨折愈合,防止脱钙。

2 功能锻炼的方法:

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功能锻炼程序与股骨颈骨折的锻炼方法相同,但进程可适当加快。

3 注意事项:

功能锻炼时要坚持锻炼,活动幅度和力量要循序渐进。

股骨干骨折术后康复锻炼

1 目的:

股骨干骨折越靠近膝关节,对膝关节功能的损害越大,血肿易使股中间肌粘连引起膝关节功能障碍,因此须早期开始功能锻炼,以促进血肿吸收,减少粘连形成,增强肌力。

2 功能锻炼方法:

(1)骨折早期,做下肢股四头肌静止收缩,踝关节伸屈活动。(见图17)(2)4 周后可以练习坐在床边进行髋、膝、踝部的主动运动(锻炼方法同股骨颈骨折)。

3 注意事项:

功能锻炼时要坚持锻炼,活动幅度和力量要循序渐进。

髌骨骨折术后康复锻炼

1 目的:

增加局部血液循环,消除肿胀,加速周围软组织损伤的修复,防止下肢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神经肌肉粘连等并发症。

2 功能锻炼的方法:

⑴术后早期疼痛稍减轻后,病人即可开始练习股四头肌静止收缩,髋、膝、踝、趾关节主动运动。(见图 17、图 18)

(2)固定后 3-5 天可两腿直腿抬高和膝关节屈伸运动,扶拐进行患肢负重练习。(图 22 图 23)

(3)石膏固定的病人,4-8 周可去除石膏,此时可做髌骨倾向被动活动,做主动屈膝活动连习,6 - 8周可负重行走。(图 24 )

3 注意事项:

功能锻炼时要坚持锻炼,活动幅度和力量要循序渐进。术后初下床行走的病人应注意保护,以防摔倒、摔伤。

胫腓骨骨折术后康复锻炼

1 目的:

增加局部血液循环,消除肿胀,加速周围软组织损伤的修复,防止下肢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神经肌肉粘连等并发症。

2 功能锻炼方法:

(1)外固定后早期,疼痛减轻即刻进行股四头肌静止收缩运动,髌骨被动活动及足部跖趾关节和趾间关节活动。(见图 17、图 18)

(2)外固定去除后,伤口愈合,可充分练习下肢各个关节活动,并逐步去拐行走。(见图 23)

(3)增加髋、膝、踝关节活动练习,可做起立与坐下练习,健肢站立,患肢做髋屈伸、内收。外展活动,膝、踝关节去说活动,踝关节内外翻抗阻活动。(见图 24)

3 注意事项:

功能锻炼时要坚持锻炼,活动幅度和力量要循序渐进。外固定早期禁止在膝关节伸直的情况下旋转大腿,以免影响骨折稳定。

(九)肩关节脱位

1目的:

增加局部血液循环,加速周围软组织损伤的修复,防止上肢肌

肉萎缩、关节僵硬等并发症。

2功能锻炼方法:

z即日开始在胸前固定位做指、腕、肘关节的主动练习,每个动作重复5-6次,可每天增加抗阻练习和在悬内做肩前屈、内收和内旋的摆动练习,即病人用健侧肢体缓慢推动患肢做外展与内收活动,活动范围以不引起患肩疼痛为限。

去除悬吊带后:①肩外展、后伸和外旋的主动运动练习,动作应缓慢、柔和,幅度逐渐扩大;②肩前屈、内收内旋的练习。

3周后病人可进行弯腰、垂臂、甩肩锻炼,即病人弯腰90,患肢自然下垂,以肩为顶点作圆锥形环转运动,

4周后病人可作手指爬墙和手高举摸头顶锻炼。即病人面对或健侧身体对墙而立,患手摸墙,用手指交替上爬直至肩关节上举完全正常。手高举摸头顶是指患侧手摸头顶后逐渐向对侧移动,患侧手越过头顶触到对侧耳朵,或锻炼用患手触摸对侧肩胛骨,使肩关节功能完全恢复正常。

3注意事项:

功能锻炼时要坚持锻炼,

活动幅度和力量要循序渐进,

活动范围

以不引起患肩疼痛为限。

(一)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功能锻炼

1目的:

术后功能锻炼,可促进患肢血肿吸收,防止肌肉神经粘连,增强肌力,防止肌肉萎缩。2功能锻炼的方法:

z

术后肌力训练是关节置换术后功能锻炼的重要内容。应该在手术后即刻开始进行股四头肌静止收缩、踝关节背伸、跖屈等运动。

术后第2、3天,髋外展并增加髋、膝关节的屈伸训练,并可以开始练习直腿抬高锻炼。一开始患者或许不能完成上述动作,可在

患肢下垫一软枕。

对于骨水泥全髋假体固定可在术后24小时内就可以达到完全固定。所以,对于此类患者,可在术后第1天就开始站立训练。患者在进行站立训练时,每侧肢体伸直练习脚趾、脚后根的抬高离地锻炼,手术侧逐渐部分负重,练习股四头肌、臀肌收缩舒张,外固定去除后,练习肘关节的屈伸活动,增强肘关节周围肌力。

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功能锻炼

2、术后护理及功能锻炼

①体位:术后两周内患者两膝之间放梯形垫,保持外展中立位,禁止患肢内收和旋转的动作。

②饮食:术后六小时内禁食水,患者排气后饮食可由流质如藕粉向半流质、软食、普食逐渐过渡,鼓励患者多饮水。初期饮食以清淡为主如蔬菜,蛋黄,豆制品,水果,鱼汤,瘦肉等。

③功能锻炼:一、术后24h,嘱病人作患肢的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足趾伸、曲以及踝关节的背伸及趾屈旋转运动,,每天三四次,每次5到20分钟,以促进静脉回流和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

(踝关节的背伸及趾屈运动)二、术后第3-5天可抬高上身20-30度,可逐渐进行膝关节的屈伸运动,动作轻柔,被动逐渐转为主动运动。同时可进行全身的功能锻炼,如手拉吊环等。

(平卧在床上收缩大腿肌肉,伸直膝关节,把患肢抬高10~20公分,维持5~10秒钟,重复做,直到感觉疲劳为止。)

三、术后2周-4周,一般术后2周拆线,逐渐被动活动髋关节,但屈曲不宜超过90度。并在初期的基础上增加活动量和强度。可遵医嘱扶拐下床活动,但不主张过早下地负重。

(屈曲髋关节,卧位向臀部滑动足跟,注意屈髋不大于90度)

四、术后5-12周,对症锻炼,使肢体功能尽快恢复。六周内避免髋关节的主动内收及屈曲,患肢负重须待12周临床骨折愈合坚实之后才可确定。

④健康教育:一、下床的正确姿势如图

(将患肢移近床沿)(将小腿慢慢下降将体重放在健侧)

(健侧手扶助行器,患侧手扶床沿,慢慢站立)

二、用助行器行走正确的姿势如图

(助行器先向前移动)(迈出患肢)

(迈出健肢)

三、拐杖的正确用法:以右侧为患侧如图

(站立先出左拐)(迈右脚)

(出右拐)(迈左脚)

四、上下楼梯的正确姿势如图

(上楼梯时,一定要健肢先上,拐杖与患肢留在原阶)

(下楼梯时,患肢和拐杖先下,健肢后下,每一步,一定要握紧扶梯保持平衡)

出院指导

锁骨骨折的出院指导

⑴保持患侧肩部及上肢的有效固定位,并维持3周。

⑵循序渐进地坚持肩关节的锻炼。先练习肩关节每个方向的动作,再进行各个方向的综合练习,如肩关节环转运动、两臂做划船动作等。

⑶如出患肢麻木、手指颜色改变、温度低时需随时复查。术后1个月进行X拍片复查,了解骨折愈合情况,内固定物于骨折完全愈合后取出。

肱骨外科颈骨折的出院指导

⑴饮食:多食高蛋白、高维生素、含钙丰富的饮食,多喝牛奶。牛奶富含钙、磷、钾,所含蛋白质和钙易于吸收,是骨折病人最好的饮品。

⑵休息:不强调卧床,尽可能离床活动。

⑶注意维护外固定的稳定,观察患肢手指的血运。如外固定松动、手的颜色改变应及时到医院检查,以便予以调整和处理。绝不能在拆除固定后将患肢长期下垂和用前臂吊带悬挂于胸前,否则将导致肩关节外展、上举活动障碍,并且长时间难以恢复。

⑷继续坚持功能锻炼。指导并督促病人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患肢,发挥患肢功能,要求用患肢端碗、夹菜、刷牙、系裤带等,逐步达到生活自理。

⑸定期复查,查看外固定及骨折愈合情况。在骨折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复查X线片,了解骨折愈合情况,以确定下一步治疗方案及锻炼计划。内固定器材在术后6个月取出。

肱骨干骨折的出院指导

⑴伴桡神经损伤者,口服营养神经药物并配合理疗1~2个月。

⑵继续进行功能锻炼。骨折4周内,严禁做上臂旋转活动。外固定解除后,逐步达到生活自理。

⑶复查指征及时间:“U”形石膏固定的病人,在肿胀消退后,石膏固定会松动,应来院复诊;悬吊石膏固定2周后来院更换长臂石膏托,维持固定6周左右后再拆除石膏。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复查X线片,了解骨折移位或愈合情况。伴桡神经损伤者,定期复查肌电图,了解神经功能恢复情况。

肱骨髁上骨折的出院指导

⑴保持休息与活动的体位要求。

⑵继续功能锻炼:家长要督促并指导患儿按锻炼计划进行功能锻炼,最大限度地恢复患肢功能。

⑶复诊的指征及复查的时间:石膏固定后,如患肢皮肤发绀、发凉、剧烈疼痛或感觉异常、麻木,应立即就诊。自石膏固定之日算起,2周后复诊,将肘关节由屈曲60°~90°固定的石膏托改为肘关节钝角位长臂石膏托固定,再过3周来院拆除石膏。分别在骨折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复查X线片,了解骨折移位或愈合情况,以便及时调整固定,防止畸形愈合。

尺骨、桡骨骨干双骨折的出院指导

⑴休息与体位:行长臂石膏托固定后,卧床时患肢垫枕与躯干平行,头肩部抬高;离床活动时,用三角巾悬吊于胸前。

⑵功能锻炼:按锻炼计划进行功能锻炼,最大限度地恢复患肢功能。3周内避免前臂的旋前、旋后运动;4周后可进行前臂旋转活动;6~10周后拆除外固定,可做各关节全面的功能锻炼。功能锻炼的时间要比骨折愈合的时间长,使病人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做到持之以恒。

⑶复诊的指征及复查的时间:石膏固定后,如患肢出现“5P”征,应立即就诊。在骨折后1

个月、3个月、6个月复查X线片,了解骨折移位或愈合情况,以便及时调整固定,防止畸形愈合。

桡骨远端骨折的出院指导

⑴保持正确的体位,维持有效的固定。

⑵严格按锻炼计划进行功能锻炼。

⑶复查指征和时间:当固定的肢体皮肤发绀或苍白、感觉过敏或消退、肿胀和麻木等,应来院就诊。如病人的石膏固定是维持在掌屈尺偏位,则自固定之日算起,2~3周来复诊,更换石膏托固定于功能位,再过2~3周拆除石膏。骨折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复查X线片,了解骨折移位或愈合情况,以便早期发现异常及时调整石膏固定,防止畸形愈合。

脊柱骨折的出院指导

⑴做好颈椎外伤的预防:乘车、乘飞机要用安全带;出外行走期间,应严格遵守交通规则;如患有颈椎病,应给予积极治疗;对于高空作业和地下作业的工作人员,应加强安全作业的宣传,以免发生意外受伤。

⑵纠正并改变工作中的不良姿势和习惯:注意调整桌面和工作台的高度;在连续工作期间,应每2小时活动全身5分钟。

⑶定期复查,不适随诊。

截瘫患者的出院指导

⑴鼓励病人在家属的陪同下坐轮椅参加户外活动,从而增强机体抵抗力,以减少感染机会。

⑵加强安全防护:应特别对家属强调,截瘫病人因皮肤感觉丧失,加上行动不便,在家中不仅要防止烫伤、冻伤、跌伤、碰伤等意外伤害,而且要预防自伤、自杀等情况。不可长时间无人陪伴,若暂无人陪伴,各种用具应方便病人拿取,物品放置应牢靠;告诉病人应加强自我保护意识,调整心理情绪。

⑶功能锻炼的指导:截瘫病人由于损伤平面以下的躯体运动功能丧失,易发生肌肉萎缩、关节强直或屈曲挛缩等。要家属帮助病人经常进行肢体被动,保持关节的功能位置,防止垂足畸形。应根据康复的要求及病人的情况、兴趣,逐渐增加训练强度,增加肌肉力量和神经系统的协调训练。锻炼的效果是,病人不依靠陪护,独立完成翻身,穿脱衣裤、鞋袜,处理月经和自己放置便器进行排尿、排便等。

⑷定期复诊,不适随诊。

骨盆骨折的出院指导

⑴遵医嘱继续合理用药。

⑵加强功能锻炼,预防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

⑶定期复诊,不适随诊。

股骨颈骨折的出院指导

⑴保持患肢外展中立位,防止外旋,以免脱位。

⑵多食含钙丰富的食物,防止骨质疏松,促进骨折愈合。

⑶继续功能锻炼,避免增加关节负荷的运动,如体重增加、长时间的行走和跑步等。

⑷日常生活中洗澡用淋浴而不用浴缸,如厕用坐式而不用蹲式。不要做盘腿的动作,不坐矮椅或沙发,不要弯腰拾物,禁止爬坡。

⑸警惕感染的发生:关节局部红、肿、痛及不适,应及时复诊。

股骨干骨折的出院指导

1个月后可以拆掉石膏后下地,但患肢不负重,3个月后参阅X线片骨折愈合后患肢可负重。其它事项同“股骨颈骨折”出院指导。

髌骨骨折的出院指导

⑴带石膏出院者如发现石膏松动或变软、远端出肢体感觉麻木、肢体发凉等应及时复诊。

⑵加强患肢功能锻炼。告诉病人,在固定期间以股四头肌锻炼为主,固定解除后以膝关节屈伸活动为主,可选用多种形式和方法进行锻炼,如主动锻炼和被动锻炼结合,床上锻炼和床下锻炼相结合,用器械锻炼和不用锻炼结合。

跟腱断裂的出院指导

⑴在石膏固定期间,嘱病人不要进行小腿肌肉的训练,可扶拐不负重行走,应选择路面平整、安全的活动环境。

⑵术后6周拆线,6个月内不做剧烈活动。

股骨转子间骨折出院指导

一、下床活动时,务必有家人保护,注意安全,以防跌倒再次损伤。

二、骨折愈合不牢固时,应始终保持患肢外展位,忌内收。三、继续加强患肢的被动功能锻炼,患肢按摩,活动踝关节和膝关节,髋关节活动角度不宜超过90度。四、定期复查:术后2周拆线,1个月后复查,遵医嘱扶拐下地,患肢不负重。2-3个月复查,X线摄片骨折愈合牢固后,可弃拐负重行走。

脊柱结核的出院指导

⑴嘱病人出院后在家仍要卧硬板床,可平卧或侧卧,最大程度的减轻或解除背部肌肉的收缩、紧张和痉挛。

⑵行病灶清除术和椎间植骨融合术病人的卧床时间一般为:颈椎手术3个月,胸、腰椎手术4~5个月。当植骨已达到融合时,即可起床活动。

⑶颈椎结核的病人,可选择大小合适的颈围固定,避免头颈部上下左右的转动。

⑷腰椎及胸椎结核的病人,指导病人正确使用胸腰带,保持脊柱的稳定。避免坐软椅,避免久坐,每坐30分钟应站立休息3分钟;避免弯腰等负重活动,防止胸、腰部极度扭曲或屈曲。

⑸继续进行功能锻炼,应循序渐进,幅度由小到大,次数由少到多,以不加重伤口疼痛、不疲劳为度。

⑹坚持服用抗结核药,不得自行停药或随意更改药物。

⑺定期复诊。如出现持续性腰痛、下肢痛等异常情况,应及时来院复诊。

骨与关节结核的出院指导

⑴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适当活动,增强机体抵抗力。

⑵遵医嘱继续使用抗结核药物1~2年,并定期到医院检查,若有不良反应要及时来医院就诊,以便医生采取相应措施。

⑶要继续进行功能锻炼,为康复后下地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

化脓性关节炎的出院指导

⑴适当进行户外活动:避免重体力劳动及奔跑、足球等剧烈运动,以减少关节脱位、骨折等情况的发生。建议进行散步、骑固定自行车、上下台阶或楼梯等。

⑵继续加强饮食和心理调节,保持合适体重,适当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预防骨质疏松的发生。

⑶牵引或石膏固定未撤除的病人,嘱注意体位正确,保持功能位置。患肢避免受压,石膏保持清洁、干燥。

⑷积极预防和控制感染。告诉病人和其家属拔牙、扁桃体摘除等都有可能造成关节的再次感染,应尽量避免。

⑸定期复查,不适随诊。

慢性骨髓炎的出院指导

⑴出院带药者,向病人交待服药方法,按时服药。观察药物反应,避免双重感染。应注意过敏及毒性反应,内服中药汤剂宜早晚空腹温服。

⑵休息和活动:避免意外损伤,防止病理骨折。卧床时做引体向上、深呼吸等运动,运动改善血液循环,改善心、肺功能,减少并发症。继续功能锻炼,指导好各时期不同锻炼方法。

⑶保持患肢皮肤清洁,防止感染。

⑷定期复查,不适随诊。

颈椎病的出院指导

⑴3个月内继续使用颈围。逐步解除颈围固定,先是在睡眠时去除,适应一段时间后再间断使用,直至颈围完全解除。

⑵合适的枕头与睡眠姿势对颈椎病患者很重要,应选择合适的枕头。枕头的长度为40~60cm

或超过肩宽10~16cm,高度为10~12cm,以中间低、两端高为宜。

⑶养成良好的工作和学习习惯,不要长期低头工作,要定期改变头颈部体位;不要躺在床上看书。冬秋季节应注意保暖,避免各种诱发因素。

⑷定期复查:出院后在第3个月、6个月、12个月到医院复查。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出院指导

⑴告诉病人出院后行走和外出时需戴腰围。

⑵坚持进行腰背肌锻炼,防止肌肉萎缩。

⑶指导病人卧床时应取床头高30°同时轻屈膝位,以有利于减少脊柱前凸,缓解背肌痉挛。

⑷纠正病人的不良姿势,拾物时应屈膝下蹲,不能从仰卧位直接起床等,增加自我保护知识。

⑸2个月内不弯腰,半年内避免重体力劳动,饮食起居保持规律性,如有不适,随时就诊。

膝关节镜手术的出院指导

⑴术后3个月,关节功能恢复期,患肢不宜负重。

⑵注意膝关节保暖,夜间抬高患肢。

⑶继续进行功能锻炼,以利于关节功能恢复,直至关节活动范围正常、疼痛消失、下肢行走如常为止。

⑷定期到医院复查,如发现有切口红、肿、疼痛,渗液较多时,应及时就诊。

腰椎间盘镜手术的出院指导

⑴戴腰围注意保暖,卧硬板床休息;1个月后可进行日常活动;6个月内避免持重物及重体力劳动。

⑵向病人说明控制体重的重要性,进低脂饮食,防止肥胖,减轻腰椎的负重。

⑶指导病人日常生活中采取正确的姿势,经常改变体位,避免用单一姿势站立或坐的时间太久,女病人应避免长时间穿高跟鞋站立或行走。

⑷出院时若尚未拆线,嘱病人术后10天到门诊拆线。定期门诊咨询,不适随访。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出院指导

⑴体位指导:取平卧或半卧位,3个月内避免侧卧。术后3周内屈髋小于45°,以后根据病情逐渐增加屈髋度,但不可大于90°。遵循“三不”原则:不要交叉双腿,不要坐矮椅或沙发,不要屈膝而坐。

⑵功能活动指导:术后3周内可用助行器、拐杖行走,3人月后,患肢可逐渐负重,但拐杖的使用应坚持双拐→单拐→弃拐原则。之后可进行简单活动,如散步等。下午可适当抬高患肢,以减轻上午散步导致的水肿。6个月内避免患肢内收和内旋,站立时患肢应尽量外展。完全康复后可进行散步、骑车、打保龄球、打乒乓球、游泳、跳舞等活动,并保持适当的体重,避免做对人工髋关节产生过度压力造成磨损的活动,如跳跃、快跑、滑冰、打网球等。

⑶日常活动指导:不要弯腰拾东西,不要穿需要系带的鞋,在穿裤和袜时应在伸髋屈膝位;加强营养,戒烟酒;避免体重过度增加而加重对假体的负担;尽量不要单独外出活动,若外出时最好使用手杖,既可保护自己,又可向周围暗示以获帮助。在进行一切活动时,均应减少对患髋的负重。

⑷复诊时间:术后3个月内,每月复诊一次;术后6个月内,每3个月复诊一次;以后每6个月复诊一次。若有髋部疼痛或活动后严重不适,应随时就诊。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出院指导

⑴继续加强股四头肌舒缩练习,做伸腿、抬腿活动。同时也要加强膝关节锻炼,如下蹬、踏车、上下楼等。

⑵避免剧烈运动,不要做跳跃运动,行走时不可急停或骤然旋转,最大限度地延长假体的使用寿命。

⑶及时预防并控制感染,防止细菌血源性传播引起关节感染。天气变凉时应随时添加衣服,避免感冒。

⑷减少对人工关节的磨损,防止跌倒。病人最好终身使用手杖,特别是在外出时,以求得周围人帮助。

⑸嘱病人加强饮食,多食高蛋白、高钙、易消化的饮食,但应保持合适的体重。适当进行户外活动,多晒太阳,以防骨质疏松。⑹术后随诊时间:半年内每月一次。若关节有疼痛等不适情况,应随时就诊。

断肢(指、趾)再植

⑴3个月内避免再植肢体用力过度,避免重体力劳动,以免影响功能恢复。

⑵教育病人进行再植肢体的自我观察及护理,患肢注意保暖及保护,避免再损伤。观察再植肢体末梢颜色、温度、感觉、运动等,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诊,定期到门诊复查。

⑶继续进行再植肢体功能锻炼,进行日常生活的各项活动,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等。

先天性斜颈的出院指导

⑴石膏或外固定拆除后,应指导病人及家属进行颈部功能锻炼。每日练习向患侧转动头部,下颌骨要过患侧肩部。练习向健侧屈颈活动。

⑵注意在日常学习及生活中养成正确的站、坐、卧位姿势,并及时纠正病人的偏头习惯。

良性骨肿瘤的出院指导

⑴继续进行功能锻炼,以防止关节僵直、肌肉失用性萎缩。

⑵石膏固定的病人,应教会其观察患肢末梢血运情况,当石膏松动时,应及时更换。

⑶6个月内定期复查X线拍片,了解肿瘤切除部位骨修复情况。

⑷加强营养,劳逸结合,避免剧烈运动,防止病理性骨折。

恶性骨肿瘤的出院指导

⑴指导病人制定活动计划,锻炼生活自理能力。活动时量力而行,防止病理性骨折。

⑵保证每日足够的营养,保证平衡饮食并多饮水。

⑶如有石膏固定,应注意患肢末梢血液循环及石膏是否松动,石膏松动时及时更换。

⑷如做了人工关节置换,在术后3个月内应防止人工关节假体脱位。

⑸如已行截肢,应指导病人掌握患肢残端的护理,如皮肤护理,残端包扎。告知病人何时安装假肢。

⑹嘱定期复诊、拍片,了解肿瘤切除部位骨修复情况。

骨科病人功能锻炼

骨科病人功能锻炼及康复指导 四0四医院骨科谷红明 骨科护理学是具有人体力学问题及应用人体力学的一门护理专业学科,通过护士进行有效的专科护理,最大限度的恢复功能骨科护理学的任务:首先要满足病人的心理需要及功能锻炼 随着康复医学的发展,功能锻炼在骨折康复中的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广泛重视。对骨折或关节损伤后的患者应以恢复原有功能,降低致残率及残疾程度为根本目的。根据康复护理的原则,护理行为或护理程序,都是直接争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而进行的。一、锻炼的意义及原则 功能锻炼是通过患者主动活动和被动活动,维持肌肉、关节活动,防止肌肉萎缩、关节僵硬,促进血液循环,预防畸形,最大围的恢复功能,最大程度的降低致残率。患肢是康复护理的重点,对骨折或关节损伤的患者虽然采取的主要治疗方法是复位固定,但是如果只注意固定而忽略了功能锻炼,可能会使患者本应该恢复的功能得不到恢复,甚至造成残疾,其严重程度远远超过原发损伤。康复锻炼必须积极地科学地进行,讲情原则,动作轻柔,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二、功能锻炼的临床作用 1.促进肿胀消失:肿胀是外伤后的炎症反应 ⑴体液渗出→肌肉痉挛→唧筒作用消失→静脉血液及淋巴淤滞→回流障碍→肿胀肢体

⑵肌肉收缩→唧筒作用恢复→加快血液循环→肿胀消退→疼痛减轻 2.减少肌肉萎缩程度:肢体废用必然导致肌肉萎缩,锻炼可避免肌肉萎缩,并使大脑始终保持对有关肌肉的支配。 3.防止关节僵硬粘连:肌肉不活动→静脉淋巴淤滞→水肿→浆液纤维蛋白渗出→滑膜粘连。 4.促进骨愈合过程的正常发展:肌肉代产生乳酸→刺激血管→血管扩→促进循环→新生血管较快成长→促进骨痂形成、强固骨痂→骨折愈合、早期活动关节面。 三.运动方案制定 针对每个患者的运动能力、损伤性质、骨折的部位和类型、年龄及身体素质等制定运动方法及运动量。运动方案应做到个体化,对于运动的设计是按要达到的目的来进行的。 基本步骤 骨折早期的功能康复锻炼﹙伤后1-2周﹚ 此期特点局部反应大,肿胀明显,骨痂尚未形成。骨折断端虽经整复,但不稳定,有时会有轻度侧方移位或成角畸形。骨折并发的软组织损伤尚未修复,局部疼痛,肢端肿胀仍存在。所以此期锻炼的方法是在关节不活动的情况下,以肌肉的主动收缩和舒练习为主,即静力练习。 ⑴锻炼上肢肌肉的方法:用力握拳和充分伸直五指,反复交替进行,增强手的握力。

骨科疾病功能锻炼方法

骨科疾病功能锻炼 一、上肢功能锻炼的方法 (一)肱骨骨折小夹板固定者 1、屈肘关节时,用腱侧手握住患侧腕部,使患肢向前伸展,然后 再屈肘关节,同时上臂后抻。 2、旋转肩关节,身躯向患倾斜,肘关节屈曲90度,上臂向下垂直,健侧手握住患肢腕部,作肩关节旋转运动。 3、手臂上举,双手置于胸前,10 指交扣,肘伸直约135 度,使健肢带患肢,并使肘关节屈曲60 度,双肩同时向上举,然后再逐渐放回原处。(二)桡骨骨折小夹板加压固定者,做肘关节腕关节及手指的伸屈活动,4- 6 周内避免前臂旋转活动。 (三)肢骨折石膏固定者,在固定期间,鼓励活动固定范围以外的关节及固定范围以内的肌肉。例如,前臂骨折的病人在治疗过程中除去手部的 功能锻炼外,还需要注意肩部的活动,这对老人其重要。 二下肢功能锻炼的方法 (一)持续性牵引的病人 1、股骨干骨折上牵引后既开始指导病人锻炼股四头肌等长收缩,两周 后疼痛减轻,可做膝关节的伸直活动(屈膝锻炼遵医嘱)同时每天用 双手向两侧推动髌骨,防止关节的粘连。 2、练习踝关节跖屈背伸及足趾的活动。 3、股骨干骨折后6-8 周或愈合后,可用关节活动器在他人协助下做 膝关节的连习。 (二)局部小夹板固定者:用于胫腓骨骨折时,在固定期间可随时做 踝关节活动。

分论: 一、肩关节功能锻炼原则及锻炼方法功能锻炼前先做蜡疗或其他热疗,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体疗后的痛苦,有助于关节活动。蜡疗具有较强而持久的热作用,治疗后可使局部血管扩张,并使细胞的通透性加强,有利于血肿吸收,在蜡疗后再进行体疗,病人感到舒适并且疼痛减轻,这样比较有利于关节活动,增强功能锻炼的效果。 功能锻炼方法如下: (1)肩关节环转活动(即化圆圈的动作):病人向前弯腰,使上臂自然下垂与地面相垂直,然后活动上肢,使肩关节做顺时针及逆时针的环转运动(划圈),或做钟摆样前后左右运动。活动范围由小到大,每次活动50-100 次即可。并且也不受客观条件及地点的限制 (2)利用滑轮练习器,做肩关节的上举、外展、内旋等活动:病人两手握着滑轮练习器的把柄,用健肢帮助患侧的肩关节做上举、外展、内旋等运动。(3)利用体操棒做肩关节的功能锻炼:病人双手握体操棒,以健肢帮助患肢做上举、外展、前屈、后伸活动。 (4)内旋活动练习法:病人用患侧的手放在背后,然后用健侧的手握患侧的手去触摸对侧的肩胛骨,以练习肩关节的内旋活动。肩关节内旋活动也可以在滑轮练习器上进行。其方法是病人的患肢放在背后,手握滑轮练习器上的把柄,用健肢向上拉。肩关节功能障碍的病人,内旋活动最难恢复,锻炼时难度最大,所以要鼓励病人克服困难,坚持锻炼,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5)外旋活动练习法:利用病人的手横过面部去触摸对侧的耳朵,以练习肩关节的内收、外旋活动。 (6)联合动作练习肩关节的活动:病人两臂做划船动作或游泳动作,可以把内收、外展、内旋、外旋、前屈、后伸及上举等方面的动作联合起来练

骨科病人功能锻炼

骨科病人功能锻炼及康复指导绵阳四0 四医院骨科谷红明骨科护理学是具有人体力学问题及应用人体力学的一门护理专业学科,通过护士进行有效的专科护理,最大限度的恢复功能骨科护理学的任务:首先要满足病人的心理需要及功能锻炼随着康复医学的发展,功能锻炼在骨折康复中的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广泛重视。对骨折或关节损伤后的患者应以恢复原有功能,降低致残率及残疾程度为根本目的。根据康复护理的原则,护理行为或护理程序,都是直接争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而进行的。 一、锻炼的意义及原则功能锻炼是通过患者主动活动和被动活动,维持肌肉、关节活动,防止肌肉萎缩、关节僵硬,促进血液循环,预防畸形,最大范围的恢复功能,最大程度的降低致残率。患肢是康复护理的重点,对骨折或关节损伤的患者虽然采取的主要治疗方法是复位固定,但是如果只注意固定而忽略了功能锻炼,可能会使患者本应该恢复的功能得不到恢复,甚至造成残疾,其严重程度远远超过原发损伤。康复锻炼必须积极地科学地进行,讲情原则,动作轻柔,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二、功能锻炼的临床作用1.促进肿胀消失:肿胀是外伤后的炎症反应⑴体液渗出→肌肉痉挛→唧筒作用消失→静脉血液及淋巴淤滞→回流障碍→肿胀肢体 ⑵肌肉收缩→唧筒作用恢复→加快血液循环→肿胀消退→疼 痛减轻2.减少肌肉萎缩程度:肢体废用必然导致肌肉萎缩,锻炼可避免肌肉萎缩,并使大脑始终保持对有关肌肉的支配。

3?防止关节僵硬粘连:肌肉不活动→静脉淋巴淤滞→水肿→浆液纤维蛋白渗出→滑膜粘连。 4.促进骨愈合过程的正常发展:肌肉代谢产生乳酸→刺激血管 →血管扩张→促进循环→新生血管较快成长→促进骨痂形成、 强固骨痂→骨折愈合、早期活动关节面。 三.运动方案制定 针对每个患者的运动能力、损伤性质、骨折的部位和类型、年龄及身体素质等制定运动方法及运动量。运动方案应做到个体化,对于运动的设计是按要达到的目的来进行的。 基本步骤 骨折早期的功能康复锻炼(伤后1 —2周) 此期特点局部反应大,肿胀明显,骨痂尚未形成。骨折断端虽经整复,但不稳定,有时会有轻度侧方移位或成角畸形。骨折并发的软组织损伤尚未修复,局部疼痛,肢端肿胀仍存在。所以此期锻炼的方法是在关节不活动的情况下,以肌肉的主动收缩和舒张练习为主,即静力练习。 ⑴ 锻炼上肢肌肉的方法:用力握拳和充分伸直五指,反复交替进行,增强手的握力。 ⑵ 锻炼下肢肌肉的方法: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增强臀大肌、股四头肌和小腿三头肌的力量;用力做踝关节背伸、跖屈及伸屈足趾,促进血液回流,防止肌肉废用性萎缩。 (3)被动活动:向心性按摩,改善血液循环,减轻肢体肿胀。骨折

骨科常见功能锻炼

骨科常见功能锻炼 颈椎骨折 ?.解除脊髓受压是保证脊髓功能恢复的关键。 ?.减轻脊髓水肿 ?(1)应用激素治疗:受伤6小时内激素疗法,冲击量每30mg/Kg,45分钟输入, 维持量5.4mg/kg/小时,维持24小时。 ?(2)脱水利尿。 ?(3)高压氧治疗 完全性截瘫: 是指受伤脊髓横断面以下,肢体的感觉、运动、反射完全消失,膀胱、肛门括约肌功能完全丧失 不完全性截瘫: ?是指受伤脊髓横断面以下,肢体的感觉、运动、反射不完全消失,膀胱、肛门括约肌 功能不完全丧失,有部分功能存在 预防措施 ?保持床铺整洁干燥,避免物理性刺激 ?变换体位。根据病人1-2小时翻身一次,一般2小时翻身一次。翻身的注意事项: 掌握正确的翻身方法:颈椎骨折的病人腰注意头、颈、肩一条直线,防止脊柱扭曲,加重脊髓损伤;行颅骨牵引者还要注意保持牵引效能,防止牵引弓脱落;胸椎骨折的病人要注意肩、胸、腰一条直线;腰椎的病人要注意胸、腰、臀一条直线 翻身时应将患者轻轻抬起移动翻转,禁止在床上拖拉患者 ?翻身后,对受压的骨隆突部位进行按摩,并严格交接班 ?指导为病人进食高营养多纤维素饮食,增加皮肤抵抗力 功能锻炼 伤口疼痛减轻,即可开始仰卧背伸肌锻炼,以头、两肘及两足支撑,抬起腹部即“五点式”支撑背伸肌锻炼。一周后改用头及两足支撑“三点式”支撑背伸肌锻炼。两周后改为俯卧位背伸肌功能锻炼,锻炼时俯卧床上,去枕,双手背后,用力挺胸抬头,使头胸离开床面,同时膝关节伸直,大腿用力向后离开床面,持续3~5秒,然后肌肉放松休息3~5秒为一个周期,这种方法俗称“燕飞”或“小燕飞”;对于腰肌力量较弱或者肥胖的人,上述方法比较费力,可采用“五点支撑”的方法锻炼:仰卧在床上,去枕屈膝,双肘部及背部顶住床,腹部及臀部向上抬起,依靠双肩、双肘部和双脚这五点支撑起整个身体的重量,持续3~5秒,然后腰部肌肉放松,放下臀部休息3~5秒为一个周期。具体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进行锻炼。此锻炼方法的次数和强度要因人而异,每天可练十余次至百余次,分3~5组完成。注意循序渐进,每天可逐渐增加锻炼量。如锻炼后次日感到腰部酸痛、发僵等不适,应适当地减少锻炼的强度和频度,以免加重症状;锻炼时也不要突然用力过猛,防止扭伤。 ?注意:如果已经有腰部酸痛、发僵、不适等症状时,应当停止或减少腰背肌锻炼; 在腰腿痛急性发作时应当及时 ?息,停止练习,否则可能使原有症状加重。 ?骨质疏松症患者锻炼腰背部肌肉可增加肌肉力量,稳定脊柱,减轻脊柱的变 形,缓解疼痛,防止骨折的发生。 ?(1)仰卧位锻炼法 ?①五点支撑法:用头部、双肘及双足(共五点)支撑身体,使背部、腰部、臀部、 双下肢离开床面,身体呈弓形,反复锻炼。

骨科病人功能锻炼

骨科病人功能锻炼 The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the evening of 2021

骨科病人功能锻炼及康复指导 绵阳四0四医院骨科谷红明 骨科护理学是具有人体力学问题及应用人体力学的一门护理专业学科,通过护士进行有效的专科护理,最大限度的恢复功能骨科护理学的任务:首先要满足病人的心理需要及功能锻炼随着康复医学的发展,功能锻炼在骨折康复中的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广泛重视。对骨折或关节损伤后的患者应以恢复原有功能,降低致残率及残疾程度为根本目的。根据康复护理的原则,护理行为或护理程序,都是直接争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而进行的。 一、锻炼的意义及原则 功能锻炼是通过患者主动活动和被动活动,维持肌肉、关节活动,防止肌肉萎缩、关节僵硬,促进血液循环,预防畸形,最大范围的恢复功能,最大程度的降低致残率。患肢是康复护理的重点,对骨折或关节损伤的患者虽然采取的主要治疗方法是复位固定,但是如果只注意固定而忽略了功能锻炼,可能会使患者本应该恢复的功能得不到恢复,甚至造成残疾,其严重程度远远超过原发损伤。康复锻炼必须积极地科学地进行,讲情原则,动作轻柔,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二、功能锻炼的临床作用 1.促进肿胀消失:肿胀是外伤后的炎症反应

⑴体液渗出→肌肉痉挛→唧筒作用消失→静脉血液及淋巴淤滞→回流障碍→肿胀肢体 ⑵肌肉收缩→唧筒作用恢复→加快血液循环→肿胀消退→疼痛减轻 2.减少肌肉萎缩程度:肢体废用必然导致肌肉萎缩,锻炼可避免肌肉萎缩,并使大脑始终保持对有关肌肉的支配。3.防止关节僵硬粘连:肌肉不活动→静脉淋巴淤滞→水肿→浆液纤维蛋白渗出→滑膜粘连。 4.促进骨愈合过程的正常发展:肌肉代谢产生乳酸→刺激血管→血管扩张→促进循环→新生血管较快成长→促进骨痂形成、强固骨痂→骨折愈合、早期活动关节面。 三.运动方案制定 针对每个患者的运动能力、损伤性质、骨折的部位和类型、年龄及身体素质等制定运动方法及运动量。运动方案应做到个体化,对于运动的设计是按要达到的目的来进行的。 基本步骤 骨折早期的功能康复锻炼﹙伤后1-2周﹚ 此期特点局部反应大,肿胀明显,骨痂尚未形成。骨折断端虽经整复,但不稳定,有时会有轻度侧方移位或成角畸形。骨折并发的软组织损伤尚未修复,局部疼痛,肢端肿胀仍存在。所以此期锻炼的方法是在关节不活动的情况下,以肌肉的主动收缩和舒张练习为主,即静力练习。

骨科常见术后功能锻炼新

骨科常见疾病的术后功能锻炼 一 四肢骨折后的功能锻炼 (一)锁骨骨折 1目的: 增加局部血液循环,加速周围软组织损伤的修复,防止上肢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等并发症。 2功能锻炼的方法: z握拳、伸指、分指、腕屈伸、腕绕环、肘屈伸、前臂内外旋(图 1、2、3)等主动练习,幅度尽量大,逐渐增加用力程度。 图1握拳、分指、伸指 图2 前臂内外旋转 图3 腕、肘屈伸 z骨折后2周可增加捏小球,抗阻腕屈伸运动及被动或助力的肩外展、旋转运动(图4、图5、图6)等。

图4捏小球练习 图5 抗阻力腕屈伸 图6抗阻力肩外展、旋转运动 z骨折后3周可增加抗阻的肘屈伸于前臂内外旋转;仰卧位,头与 双肘支撑做挺胸练习(图7)。

图7双肘支撑挺胸练习 z骨折愈合解除外固定后,应开展全面练习肩关节活动练习: ?站立位上肢向患侧屈,做肩前后的摆动(图8); 图8肩前后摆动 ?患肢上举爬肩梯,抗阻牵拉肩、肘屈伸练习(图9、图10) 图9 爬肩梯 图10 抗阻牵拉肩、肘屈伸 ?但在骨折2周内应避免做大幅度的肩内收与前屈练习。 3注意事项:

功能锻炼时要坚持锻炼,活动幅度和力量要循序渐进。在内固定或外固定期间禁做肩关节前屈、内收动作。 (二)肱骨干骨折 1目的: 增加局部血液循环,消除肿胀,加速周围软组织损伤的修复,防止上肢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等并发症;可增加两骨折端在重轴上的挤压力,防止骨断端分离,促进骨折愈合,防止脱钙。 2功能锻炼的方法: z固定后即可做伸屈指、掌、腕关节活动,患肢做主动肌肉收缩活动(见图1、图2、图3)。 z肩、肘关节的活动:伤后2-4周除继续以上训练外,因逐渐做肩、肘关节活动,其方法是:将健手托住患肢腕部,做肩、肘前屈、后伸,然后屈曲肘关节,同时上臂后伸(图11)。 图11肩、肘关节前屈、后伸 z旋转肩关节:病人身体向患侧倾斜,肘关节屈曲900以上,健手握住患侧手腕部,做肩关节旋转动作,即划圆圈动作(图12)。

骨科常见手术术后体位护理及功能锻炼

骨科常见手术术后体位护理及康复锻炼 ?上肢正确功能位 1.肩关节:外展450,前屈300,外旋150 2.肘关节:屈曲900 3.腕关节:背屈20-300,尺倾5-100 ?下肢正确功能位 1.髋关节:前屈15-200,外展10-200,外旋5-100 2.膝关节: 屈曲50或伸直1800 3.踝关节:背屈900 ?向病人解释功能位正确摆放的重要性,取得配合。 ?肢体功能位符合病人病情需要,利于骨病康复。 ?病人感觉舒适,骨突处有合适衬垫,避免局部压疮发生。 ?指导关节肌肉功能锻炼,预防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 一、石膏固定护理 体位:四肢石膏固定者,需将四肢抬高(高于心脏水平),以利于静脉血液和淋巴回流,预防并减轻肢体肿胀。抬高下肢可用枕垫或悬吊法,使患处高于心脏20CM。 功能锻炼:1、石膏固定当日,指导患者进行石膏内肌肉的舒缩活动,如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 2、加强未固定关节的主动功能锻炼,鼓励患者活动石膏固定肢体近端及远端的关节,防止关节僵硬。 3、石膏拆除后每日按摩肌肉2~4次,并加强关节功能锻炼。 4、病情允许时鼓励患者下床活动,首先在床边站立,然后再扶拐短距离行走,循序渐进。 二、外固定支架护理 体位:上肢骨折术后,用薄枕垫高患肢300。下肢骨折术后将薄枕垫于国窝及小腿处,使膝关节屈曲20-300,以促进淋巴和静脉血液回流,减轻肿胀。合并血管损伤或骨间膜高压征患肢不宜垫高,以免加重肌肉缺血、肿胀、坏死。

功能锻炼:1、肌肉锻炼:术后当日即可做肌肉的静力收缩或舒张,每日2~3次,每次15~30min。 2、关节锻炼:上肢骨折以肩关节和肘关节为重点。肩关节以外展、上举、旋转为主,肘关节以屈、伸、外旋为主。术后2~3d可开始锻炼,下肢骨折主要锻炼膝关节屈曲800,踝关节锻炼伸屈至900。 三、牵引术后的护理(皮肤牵引、骨牵引) 体位:为保持反牵引,床尾应抬高,一般皮肤牵引抬高10~15CM,骨牵引抬高20~25CM,而颅骨牵引则抬高床头。股骨颈骨折、转子间骨折时外展30~400,足部中立位,可穿丁字鞋(防旋鞋),防止外旋。股骨上段骨折保持半卧位尽量外展,以利于骨折对位。胫骨中下段骨折行骨牵引时,可将牵引绳系在牵引弓的外界,使踝关节轻度内翻,以利于骨折复位。 功能锻炼:骨折早期,应指导并协助患者牵引肢体进行股四头肌的舒缩运动及足趾的伸屈运动,并逐渐活动膝关节和踝关节。2周后,可指导患者做引体向上运动,联系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之间的协同运动,但要以活动后患者无疼痛、疲劳为度,逐步增加活动范围。 四、小夹板固定术后的护理 体位:1、注意保护患肢,保持正确的位置,严防骨折断端重新移位;固定期间,抬高患肢,嘱患者身体活动时要保持患肢的功能位置。 2、随时注意观察小夹板的松紧度,以布带能在夹板上下移动1cm为标准。随着患肢肿胀逐渐消退,应注意经常调整布带松紧度。 3、密切观察患肢血液循环情况,如发现肢端皮肤青紫或苍白,肤温较对侧下降甚至冰凉,主诉剧痛、麻木等现象,应立即报告医师,及时处理。 功能锻炼:鼓励患者活动肢端手指或足趾,做肌肉的静力收缩运动,做未固定关节的屈伸运动。 五、锁骨骨折护理 体位:1、仰卧位:患者去枕仰卧于床上,肩胛区垫枕以使两肩后伸。2、半卧位:用三角巾将患肢悬吊于胸前,不低于心脏水平。 3、站立位:用三角巾将患肢悬吊于胸前。 功能锻炼:1、术后1-3天,局部伤口疼痛许可时,患者前臂吊带保护下下地活动。 2、术后2天,患肢进行前臂旋转、握拳等动作练习,活动时间不少于10分钟。

骨科患者的功能锻炼

骨科患者的功能锻炼 无论是骨还是软组织,骨关节的疾患或创伤(包括手术创伤),对病损部位或其邻近组织都必然会引起一系列的反应, 如局部出血、肿胀、软组织粘连、关节僵硬以及肌肉废用性萎缩等。只有正确认识组织反应的性质,采取不同的措施,才能有利于伤病的恢复。在骨与关节损伤的治疗措施中,复位、固定与功能锻炼是密切关联的三个环节。本文着重讨论功能锻炼问题。 一、功能锻炼的要求 1、上肢功能锻炼的要求在于恢复、促进手的功能; 2、下肢的主要功能是站立和行走,要求各主要关节不仅要稳定,而且要有一定的活动范围;脊柱是全身支柱,腰背肌的锻炼就十分重要。 3、功能锻炼应以主动活动为主,被动活动为辅,必须强调患者的主观能动作。 二、功能锻炼的程序 1、早期:主要指骨折后1~2周以内。此期外伤反应明显,肢体肿胀疼痛较重,一般靠近损伤部位的关节不宜活动,但可尽早开始肌肉的等长收缩练习(只使肌肉收缩但不活动关节),即使牵引和石膏制动下也可进行肌肉收缩练习;而远离损伤部位的肢端未固定的关节,则可以练习活动。如前臂骨折时可做轻微的握拳及手指伸屈活动,也可做前臂及上臂肌肉的收缩练习(腕关节不要活动)。又如髌骨骨折石膏制动后,未固定的时开始功能锻炼,应视手术情况而定。如关节、肌腱粘连的松解手术,手术后应尽早开始功能锻炼;骨折内固定物如果十分坚固,术后也可早期开始关节的活动。 2、中期:一般指骨折后3~6周。这时损伤反应已消退,肿痛已减轻,骨痂逐步生长。除继续进行患肢肌肉收缩活动外,邻近的关节也可开始活动练习。如上肢肱骨干骨折外固定后,可开始练习肘关节的屈伸活动,但动作应缓慢,活动范围由小到大。 3、晚期:一般指外固定去除后,可依据病情进行全面的肌肉和关节的锻炼,以主动活动为主。如需要进行被动活动,则手法必须轻柔,严禁暴力。对有些患者可运用牵引装置辅助活动,使迅速恢复各关节的正常活动范围。 三、功能锻炼的方法 (一)上肢部位:包括肩、肘、腕关节及前臂四个部位骨折的功能锻炼。 1、肩关节:凡是上臂、肘关节、前臂、腕关节部位的骨折部位的骨折都要进行肩关节功能锻炼。 方法: (1)钟摆或划圈活动:弯腰,上肢下垂与地面垂直,作悬重回旋动作(划圈),或作钟摆样两侧摆动; (2)仰卧位:双手放在头部枕后,两肘向前、后活动,作肩关节外展,外旋活动;(3)双手扶椅背,背朝椅背,缓慢下蹲,练习肩关节后伸; (4)患侧手扶墙壁,练习患肢上举; (5)双手持一木棍作上举动作,或用健手握住患手上举,利用腱肢带动患肢外展,上举、前屈; (6)用健手手背摸背部最高点,摸到肩胛骨处,再以患手手背向健侧手手背靠拢。练习肩关节后伸、屈曲。 2、肘关节:凡肱骨髁上骨折、肱骨下骨折、前臂上骨折及肘关节挫伤固定术后,均需进行肘关节功能锻炼。 方法:是将前臂平放于桌面上,以健手固定患肢上臂,作肘关节屈伸活动。注意事项:为了有利对于屈曲型肱骨髁上骨折要先开始练习伸肘功能,对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要先开始练习屈肘功能。每次练习后,将患肢固定悬吊在最大屈伸位。 3、前臂:凡前臂骨折患者均需作前臂旋转运动。 方法:将肘关节屈曲90°将上臂贴于身体两侧,作主动旋前,旋后动作。 4、腕关节:凡前臂下骨折,腕关节挫伤骨折,均需作腕关节功能锻炼。 方法:是将两手相握,用健手带动患手作腕部背伸,掌屈、内收、外展等动作。或双手对掌,前臂与身体平行、两手用力推。 (二)下肢部位:包括髋、膝、踝关节三个部位的功能锻炼。 1、髋关节:凡髋部股骨颈骨折,粗隆间骨折,均需进行功能锻炼。方法是给患肢脚穿上丁字鞋,木板置于患者床上,在木板上水平位练习髋部外展、内收。 2、膝关节:凡股骨干、粗隆间及髌骨肌折,半月板切除术后,及骨牵引患者,均需进行膝关节功能锻炼。 方法 :

骨科常见手术后康复训练方法

一四肢骨折后的功能锻炼 (一) 锁骨骨折 1目的: 增加局部血液循环,加速周围软组织损伤的修复,防止上肢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等并发症。2功能锻炼的方法: 握拳、伸指、分指、腕屈伸、腕绕环、肘屈伸、前臂内外旋(图1、2、3)等主动练习,幅度尽量大,逐渐增加用力程度。 图1握拳、分指、伸指图2 前臂内外旋转 图3 腕、肘屈伸 骨折后2周可增加捏小球,抗阻腕屈伸运动及被动或助力的肩外展、旋转运动(图4、图5、图6)等。 图4捏小球练习 图5 抗阻力腕屈伸 图6抗阻力肩外展、旋转运动 骨折后3周可增加抗阻的肘屈伸于前臂内外旋转;仰卧位,头与双肘支撑做挺胸练习(图7)。 图7双肘支撑挺胸练习 骨折愈合解除外固定后,应开展全面练习肩关节活动练习: 站立位上肢向患侧屈,做肩前后的摆动(图8); 图8肩前后摆动 患肢上举爬肩梯,抗阻牵拉肩、肘屈伸练习(图9、图10) 图9 爬肩梯图10 抗阻牵拉肩、肘屈伸 但在骨折2周内应避免做大幅度的肩内收与前屈练习。 3注意事项: 功能锻炼时要坚持锻炼,活动幅度和力量要循序渐进。在内固定或外固定期间禁做肩关节前屈、内收动作。 (二)肱骨干骨折 1目的: 增加局部血液循环,消除肿胀,加速周围软组织损伤的修复,防止上肢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等并发症;可增加两骨折端在重轴上的挤压力,防止骨断端分离,促进骨折愈合,防止脱钙。2功能锻炼的方法: 固定后即可做伸屈指、掌、腕关节活动,患肢做主动肌肉收缩活动(见图1、图2、图3)。 肩、肘关节的活动:伤后2-4周除继续以上训练外,因逐渐做肩、肘关节活动,其方法是:将健手托住患肢腕部,做肩、肘前屈、后伸,然后屈曲肘关节,同时上臂后伸(图11)。 图11肩、肘关节前屈、后伸 旋转肩关节:病人身体向患侧倾斜,肘关节屈曲900以上,健手握住患侧手腕部,做肩关节旋转动作,即划圆圈动作(图12)。 图12肘关节屈曲,旋转肩关节 外展、外旋运动:上臂外展、外旋,用手摸自己的头后部(图13)。 图13上臂外展,外旋 双臂轮转:患肢屈肘,前臂置于胸前,掌心向后、向上;健侧上肢伸直,外展于体侧,掌心向下。患肢向外上方经外下方再向内划弧圈,回至原处;同时健侧上肢向下经内上方向外划弧圈,回至原处(图14)。如此循环往复。此法可使肩、肘、腰、腿、颈部均可得到锻

骨科常见手术后康复训练方法

一四肢骨折后的功能锻炼 (一)锁骨骨折 1目的: 增加局部血液循环,加速周围软组织损伤的修复,防止上肢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等并发症。 2功能锻炼的方法: 握拳、伸指、分指、腕屈伸、腕绕环、肘屈伸、前臂内外旋(图1、2、3)等主动练习, 幅度尽量大,逐渐增加用力程度。 图1握拳、分指、伸指图2前臂内外旋转 图3腕、肘屈伸 骨折后2周可增加捏小球,抗阻腕屈伸运动及被动或助力的肩外展、旋转运动(图4、 图5、图6)等。图4捏小球练习] 图5抗阻力腕屈伸 图6抗阻力肩外展、旋转运动 骨折后3周可增加抗阻的肘屈伸于前臂内外旋转;仰卧位,头与双肘支撑做挺胸练习(图7 )。 图 双肘支撑挺胸练习 图爬肩梯图抗阻牵拉肩、肘屈伸 但在骨折2周内应避免做大幅度的肩内收与前屈练习。 3注意事项: 功能锻炼时要坚持锻炼,活动幅度和力量要循序渐进。在内固定或外固定期间禁做肩关节前 屈、内收动作。 增加局部血液循环,消除肿胀,加速周围软组织损伤的修复,防止上肢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等并发症;可增加两 骨折端在重轴上的挤压力,防止骨断端分离,促进骨折愈合,防止脱钙。2功能锻炼的方法: 固定后即可做伸屈指、掌、腕关节活动,患肢做主动肌肉收缩活动(见图1、图2、图3)。肩、肘关节的活动:伤后2 —4周除继续以上训练外,因逐渐做肩、肘关节活动,其方 法是:将健手托住患肢腕部,做肩、肘前屈、后伸,然后屈曲肘关节,同时上臂后伸(图 11 )。 图11肩、肘关节前屈、后伸] 旋转肩关节:病人身体向患侧倾斜,肘关节屈曲900以上,健手握住患侧手腕部,做肩 关节旋转动作,即划圆圈动作(图12 )。_ 图12肘关节屈曲,旋转肩关节 外展、外旋运动:上臂外展、外旋,用手摸自己的头后部(图13 )。 图13上臂外展,外旋 双臂轮转:患肢屈肘,前臂置于胸前,掌心向后、向上;健侧上肢伸直,外展于体侧,掌心向下。患肢向外上方经外下方再向内划弧圈,回至原处;同时健侧上肢向下经内上方向

骨科病人体位和功能锻炼

骨科病人体位 平卧位 这是一种最普通,最习惯的基本卧位。一般情况下为自然平卧,头下垫枕,臂腿自然放置。许多其他卧位往往从平卧位转变而成。如昏迷、休克、全麻未醒的伤员采用去枕平卧,头尽量后仰并偏向一侧。此体位对气道最通畅,便于呕吐并能防止口腔分泌物进入气管,防止脑部贫血等。椎管麻醉后也应采用去枕平卧位,能防止术后头痛等并发症。 颈椎骨折、高位截瘫的病人,在搬运时,整个身体应保持平卧姿态,有专人固定并稍加牵引头部,或颈两侧用软枕固定,或用颌枕带牵引。胸、腰椎骨折的病人,为防止脊髓受伤,在搬运过程中,病人应绝对保持平卧位姿势,防止身体屈曲。运送时卧硬板床,治疗过程中在伤口愈合后,应在伤椎下垫枕平卧,这样有利于椎体骨折的复位,防止脊髓受压。平卧位时间过长时,可变为侧卧位,交替进行。 俯卧位 俯卧位用于运送可能发生窒息的病人和背、腰骶部创伤或脊椎骨折患者。该卧式为使患者俯卧,两臂屈曲放于头旁,两腿放平,头转向一侧,头下、盆腔部及足踝部适当垫以软枕。此卧位时间久后病人不适,应常给病人移动枕头,或与侧卧位交替使用。注意勿使胸腹部受压,以免妨碍呼吸。这种体位进食、排便、输液等操作均较困难,对观察呼吸、神志等也不方便,因此只有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采用。如皮瓣转移术后,为了能便于观察皮瓣情况以及防止皮瓣受压常采取此种卧位。 侧卧位 与仰卧位结合,比较舒适,此外,用于灌肠、体位引流,预防肠粘连或预防褥疮及一侧肢体负伤等。在一般情况下如向一侧自然侧卧,上面的腿向前屈曲,下面的腿向后微屈,手臂屈曲放在身前。须长时间侧卧时,髋部应向后移,胸前及两腿间各放一枕垫。如病员昏迷

或瘫痪,背及腰后置枕以作支持。 半坐位 半坐位,又称斜坡卧位。这种体位最适用于肩部、上肢、胸腹部伤。一般在纠正休克、伤情稳定后就可以采取半坐位,其作用如下: 1.体位引流及防止感染上行。创伤病人并发胸腹腔感染时,采用半坐位可保证引流 通畅。可使液体流至最低位置,使感染局限化,易于处理。 2.便于呼吸。老年患者常伴有呼吸系统功能减退,半坐位时,内脏可较下垂,不致 压迫膈肌。而胃肠道气胀时,常致膈肌上升而影响呼吸。胸腔积血或积液,胸部手术后采用半坐位,使液体集中在肋膈角,能减轻对肺的压迫,有利于呼吸和便于穿刺抽吸。 3.便于翻身、擦背、更换床单及病人进食及大小便等,病人感到舒适,防止褥疮、 坠积性肺炎等并发症。 4.头面部伤、肩部、上肢手术后采用半坐位,有利于静脉回流,也可减轻术后出血 和组织肿胀。正确的半卧位是将床上半部支起。与水平面呈45°~60°;膝部隆起与水平面呈30°~45°,双手下各垫一枕。使病人呈半卧姿势斜躺在床上。 俯、侧中间位 俯、侧中间位多用于昏迷病人的运送,可保持呼吸道通畅。面部稍俯向下,一侧上肢置于身后,另一侧上肢屈曲于胸前。腋部以枕头或衣卷垫起,减少胸部受压。每隔2小时更换到另一侧。病人口腔的分泌物和呕吐物容易排出,可防止误吸入气管内引起呼吸道梗阻或产生窒息,并能及时清除口腔或呼吸道内的分泌物。昏迷病人,当其舌后坠阻塞呼吸道时,应首先将病人体位改变为俯、侧中间位,常能纠正舌后坠而使呼吸道恢复通畅。 头高脚低位 头高脚低位用于颅骨牵引时,作为一种反牵引力。也用于预防或减轻脑水肿,特别是颅脑损伤和开颅术后。床面与地面呈15°角。作平衡牵引者,以维持平衡牵引力为度。此卧位

骨科常见疾病的术后功能锻炼

骨科常见疾病的术后功 能锻炼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

一、四肢骨折后的功能锻炼(一) 锁骨骨折 1目的: 增加局部血液循环,加速周围软组织损伤的修复,防止上肢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等并发症。 2功能锻炼的方法: 握拳、伸指、分指、腕屈伸、腕绕环、肘屈伸、前臂内外旋(图1、2、3)等主动练习,幅度尽量大,逐渐增加用力程度。 骨折后2周可增加捏小球,抗阻腕屈伸运动及被动或助力的肩外展、旋转运动(图4、图5、图6)等。 骨折后3周可增加抗阻的肘屈伸于前臂内外旋转;仰卧位,头与双肘支撑做挺胸练习(图7)。 骨折愈合解除外固定后,应开展全面练习肩关节活动练习: 站立位上肢向患侧屈,做肩前后的摆动(图8); 患肢上举爬肩梯,抗阻牵拉肩、肘屈伸练习(图9、图10) 但在骨折2周内应避免做大幅度的肩内收与前屈练习。 3注意事项: 功能锻炼时要坚持锻炼,活动幅度和力量要循序渐进。在内固定或外固定期间禁做肩关节前屈、内收动作。 (二)肱骨干骨折 1目的: 增加局部血液循环,消除肿胀,加速周围软组织损伤的修复,防止上肢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等并发症;可增加两骨折端在重轴上的挤压力,防止骨断端分离,促进骨折愈合,防止脱钙。 2功能锻炼的方法: 固定后即可做伸屈指、掌、腕关节活动,患肢做主动肌肉收缩活动(见图1、图2、图3)。 肩、肘关节的活动:伤后2-4周除继续以上训练外,因逐渐做肩、肘关节活动,其方法是:将健手托住患肢腕部,做肩、肘前屈、后伸,然后屈曲肘关节,同时上臂后伸(图11)。 旋转肩关节:病人身体向患侧倾斜,肘关节屈曲900以上,健手握住患侧手腕部,做肩关节旋转动作,即划圆圈动作(图12)。 外展、外旋运动:上臂外展、外旋,用手摸自己的头后部(图13)。 双臂轮转:患肢屈肘,前臂置于胸前,掌心向后、向上;健侧上肢伸直,外展于体侧,掌心向下。患肢向外上方经外下方再向内划弧圈,回至原处;同时健侧上肢向下经内上方向外划弧圈,回至原处(图14)。如此循环往复。此法可使肩、肘、腰、腿、颈部均可得到锻炼。以上锻炼方法每次15分钟,每天3-4次。 3注意事项: 功能锻炼时要坚持锻炼,活动幅度和力量要循序渐进。在内固定或外固定期间禁做肩关节前屈、内收动作。 (三)尺桡骨骨折 1目的: 增加局部血液循环,消除肿胀,加速周围软组织损伤的修复,防止上肢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等并发症;可增加两骨折端在重轴上的挤压力,防止骨断端分离,促进骨折愈合,防止脱钙。 2功能锻炼的方法: 固定后即可做伸屈指、掌、腕关节活动,患肢做主动肌肉收缩活动(见图1、图2、图3)。 肩、肘关节的活动:伤后2-4周肿胀消除后除继续以上训练外,因逐渐做肩、肘关节活动,其方法是:将健手托住患肢腕部,做肩、肘前屈、后伸,然后屈曲肘关节,同时上臂后伸(见图11)。

骨科常见疾病的术后功能锻炼2

一、四肢骨折后的功能锻炼 (一) 锁骨骨折 1目的: 增加局部血液循环,加速周围软组织损伤的修复,防止上肢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等并发症。 2功能锻炼的方法: 握拳、伸指、分指、腕屈伸、腕绕环、肘屈伸、前臂内外旋(图1、2、3)等主动练习,幅度尽量大,逐渐增加用力程度。 骨折后2周可增加捏小球,抗阻腕屈伸运动及被动或助力的肩外展、旋转运动(图4、图5、图6)等。 骨折后3周可增加抗阻的肘屈伸于前臂内外旋转;仰卧位,头与双肘支撑做挺胸练习(图7)。 骨折愈合解除外固定后,应开展全面练习肩关节活动练习:

站立位上肢向患侧屈,做肩前后的摆动(图8); 患肢上举爬肩梯,抗阻牵拉肩、肘屈伸练习(图9、图10) 但在骨折2周内应避免做大幅度的肩内收与前屈练习。 3注意事项: 功能锻炼时要坚持锻炼,活动幅度和力量要循序渐进。在内固定或外固定期间禁做肩关节前屈、内收动作。 (二)肱骨干骨折 1目的: 增加局部血液循环,消除肿胀,加速周围软组织损伤的修复,防止上肢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等并发症;可增加两骨折端在重轴上的挤压力,防止骨断端分离,促进骨折愈合,防止脱钙。 2功能锻炼的方法: 固定后即可做伸屈指、掌、腕关节活动,患肢做主动肌肉收缩活动(见图1、图2、图3)。 肩、肘关节的活动:伤后2-4周除继续以上训练外,因逐渐做肩、肘关节活动,其方法是:将健手托住患肢腕部,做肩、肘前屈、后伸,然后屈曲肘关节,同时上臂后伸(图11)。 旋转肩关节:病人身体向患侧倾斜,肘关节屈曲900以上,健手握住患侧手腕部,做肩关节旋转动作,即划圆圈动作(图12)。

外展、外旋运动:上臂外展、外旋,用手摸自己的头后部(图13)。 双臂轮转:患肢屈肘,前臂置于胸前,掌心向后、向上;健侧上肢伸直,外展于体侧,掌心向下。患肢向外上方经外下方再向内划弧圈,回至原处;同时健侧上肢向下经内上方向外划弧圈,回至原处(图14)。如此循环往复。此法可使肩、肘、腰、腿、颈部均可得到锻炼。以上锻炼方法每次15分钟,每天3-4次。 3注意事项: 功能锻炼时要坚持锻炼,活动幅度和力量要循序渐进。在内固定或外固定期间禁做肩关节前屈、内收动作。 (三)尺桡骨骨折 1目的: 增加局部血液循环,消除肿胀,加速周围软组织损伤的修复,防止上肢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等并发症;可增加两骨折端在重轴上的挤压力,防止骨断端分离,促进骨折愈合,防止脱钙。 2功能锻炼的方法: 固定后即可做伸屈指、掌、腕关节活动,患肢做主动肌肉收缩活动(见图1、图2、图3)。

骨科病人功能锻炼

骨科病人功能锻炼及康复指导 绵阳四0四医院骨科谷红明 骨科护理学就是具有人体力学问题及应用人体力学得一门护理专业学科,通过护士进行有效得专科护理,最大限度得恢复功能骨科护理学得任务:首先要满足病人得心理需要及功能锻炼 随着康复医学得发展,功能锻炼在骨折康复中得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广泛重视。对骨折或关节损伤后得患者应以恢复原有功能,降低致残率及残疾程度为根本目得、根据康复护理得原则,护理行为或护理程序,都就是直接争对患者得具体情况而进行得。 一、锻炼得意义及原则 功能锻炼就是通过患者主动活动与被动活动,维持肌肉、关节活动,防止肌肉萎缩、关节僵硬,促进血液循环,预防畸形,最大范围得恢复功能,最大程度得降低致残率。患肢就是康复护理得重点,对骨折或关节损伤得患者虽然采取得主要治疗方法就是复位固定,但就是如果只注意固定而忽略了功能锻炼,可能会使患者本应该恢复得功能得不到恢复,甚至造成残疾,其严重程度远远超过原发损伤。康复锻炼必须积极地科学地进行,讲情原则,动作轻柔,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二、功能锻炼得临床作用 1.促进肿胀消失:肿胀就是外伤后得炎症反应 ⑴体液渗出→肌肉痉挛→唧筒作用消失→静脉血液及淋巴淤滞→回流障碍→肿胀肢体

⑵肌肉收缩→唧筒作用恢复→加快血液循环→肿胀消退→疼痛减轻 2、减少肌肉萎缩程度:肢体废用必然导致肌肉萎缩,锻炼可避免肌肉萎缩,并使大脑始终保持对有关肌肉得支配。 3、防止关节僵硬粘连:肌肉不活动→静脉淋巴淤滞→水肿→浆液纤维蛋白渗出→滑膜粘连、 4、促进骨愈合过程得正常发展:肌肉代谢产生乳酸→刺激血管→血管扩张→促进循环→新生血管较快成长→促进骨痂形成、强固骨痂→骨折愈合、早期活动关节面。 三.运动方案制定 针对每个患者得运动能力、损伤性质、骨折得部位与类型、年龄及身体素质等制定运动方法及运动量。运动方案应做到个体化,对于运动得设计就是按要达到得目得来进行得。 基本步骤 骨折早期得功能康复锻炼﹙伤后1—2周﹚ 此期特点局部反应大,肿胀明显,骨痂尚未形成。骨折断端虽经整复,但不稳定,有时会有轻度侧方移位或成角畸形。骨折并发得软组织损伤尚未修复,局部疼痛,肢端肿胀仍存在。所以此期锻炼得方法就是在关节不活动得情况下,以肌肉得主动收缩与舒张练习为主,即静力练习。 ⑴锻炼上肢肌肉得方法:用力握拳与充分伸直五指,反复交替进行,增强手得握力。

骨科常见疾病术后功能锻炼

骨科常见疾病的术后功能锻炼 一四肢骨折后的功能锻炼 (一) 锁骨骨折 1目的: 增加局部血液循环,加速周围软组织损伤的修复,防止上肢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等并发症。 2功能锻炼的方法: 握拳、伸指、分指、腕屈伸、腕绕环、肘屈伸、前臂内外旋(图1、 2、3)等主动练习,幅度尽量大,逐渐增加用力程度。 骨折后2周可增加捏小球,抗阻腕屈伸运动及被动或助力的肩外展、旋转运动(图4、图5、图6)等。

骨折后3周可增加抗阻的肘屈伸于前臂内外旋转;仰卧位,头与双肘支撑做挺胸练习(图7)。

骨折愈合解除外固定后,应开展全面练习肩关节活动练习: 站立位上肢向患侧屈,做肩前后的摆动(图8); 患肢上举爬肩梯,抗阻牵拉肩、肘屈伸练习(图9、图10) 但在骨折2周内应避免做大幅度的肩内收与前屈练习。 3注意事项:

功能锻炼时要坚持锻炼,活动幅度和力量要循序渐进。在内固定或外固定期间禁做肩关节前屈、内收动作。 (二)肱骨干骨折 1目的: 增加局部血液循环,消除肿胀,加速周围软组织损伤的修复,防止上肢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等并发症;可增加两骨折端在重轴上的挤压力,防止骨断端分离,促进骨折愈合,防止脱钙。 2功能锻炼的方法: 固定后即可做伸屈指、掌、腕关节活动,患肢做主动肌肉收缩活动(见图1、图2、图3)。 肩、肘关节的活动:伤后2-4周除继续以上训练外,因逐渐做肩、肘关节活动,其方法是:将健手托住患肢腕部,做肩、肘前屈、后伸,然后屈曲肘关节,同时上臂后伸(图11)。

旋转肩关节:病人身体向患侧倾斜,肘关节屈曲900以上,健手握住患侧手腕部,做肩关节旋转动作,即划圆圈动作(图12)。 外展、外旋运动:上臂外展、外旋,用手摸自己的头后部(图13)。

骨科常见手术术后体位护理及功能锻炼

骨一区常见手术术后体位护理及康复锻炼?上肢正确功能位 1.肩关节:外展450,前屈300,外旋150 2.肘关节:屈曲900 3.腕关节:背屈20-300,尺倾5-100 ?下肢正确功能位 1.髋关节:前屈15-200,外展10-200,外旋5-100 2.膝关节: 屈曲50或伸直1800 3.踝关节:背屈900 ?向病人解释功能位正确摆放的重要性,取得配合。 ?肢体功能位符合病人病情需要,利于骨病康复。 ?病人感觉舒适,骨突处有合适衬垫,避免局部压疮发生。 ?指导关节肌肉功能锻炼,预防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

一、石膏固定护理 体位:四肢石膏固定者,需将四肢抬高(高于心脏水平),以利于静脉血液和淋巴回流,预防并减轻肢体肿胀。抬高下肢可用枕垫或悬吊法,使患处高于心脏20CM。 功能锻炼:1、石膏固定当日,指导患者进行石膏内肌肉的舒缩活动,如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 2、加强未固定关节的主动功能锻炼,鼓励患者活动石膏固定肢体近端及远端的关节,防止关节僵硬。 3、石膏拆除后每日按摩肌肉2~4次,并加强关节功能锻炼。 4、病情允许时鼓励患者下床活动,首先在床边站立,然后再扶拐短距离行走,循序渐进。

二、外固定支架护理 体位:上肢骨折术后,用薄枕垫高患肢300。下肢骨折术后将薄枕垫于国窝及小腿处,使膝关节屈曲20-300,以促进淋巴和静脉血液回流,减轻肿胀。合并血管损伤或骨间膜高压征患肢不宜垫高,以免加重肌肉缺血、肿胀、坏死。 功能锻炼:1、肌肉锻炼:术后当日即可做肌肉的静力收缩或舒张,每日2~3次,每次15~30min。 2、关节锻炼:上肢骨折以肩关节和肘关节为重点。肩关节以外展、上举、旋转为主,肘关节以屈、伸、外旋为主。术后2~3d可开始锻炼,下肢骨折主要锻炼膝关节屈曲800,踝关节锻炼伸屈至900。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