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丽珠胃三联

丽珠胃三联

丽珠胃三联
丽珠胃三联

丽珠维三联

丽珠维三联属片剂。适用于治疗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伴有幽门螺杆菌Hp感染者),特别是复发性及难治性溃疡;慢性胃炎(伴有幽门螺杆菌Hp感染者),用一般药物治疗无效而症状又较重者。

基本信息

【通用名】枸椽酸铋钾片/替硝唑片/克拉霉素片

【商品名】丽珠维三联

【汉语拼音】Jüyuansuan Bijia Pian/ Tixiaozuo Pian/ Kelameisu Pian Zuhebaozhuang

【主要成份】枸椽酸铋钾、替硝唑、克拉霉素片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0900084/国药准字H10950320/国药准字H10960227

【生产企业】丽珠集团丽珠制药厂

【规格】枸椽酸铋钾片4片:替硝唑片2片:克拉霉素片2片/盒

性状

本组合包装中:枸橼酸铋钾片(白色片)为薄膜衣片,除去包衣后显白色。替硝唑片(绿色片)为薄膜衣片,除去包衣后显类白色或淡黄色。克拉霉素片(黄色片)为薄膜衣片,除去包衣后显白色或类白色。药理毒理

本品的复合组方是根据1994年世界胃肠病学术大会推荐的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方案制定的。自1982年分离和培养出Hp以来,人们的研究不断深入,发现Hp与消化性溃疡及慢性胃炎的发生和复发有着密切的关系。只有根除Hp才能降低溃疡的复发率。国内外大量的临床应用证明上述铋剂与两种抗菌药物联合使用不仅对Hp 根除率可达80~90%,而且还可降低Hp对各组份单独使用时的耐药发生率。三种组份单独给药时的相关药理作用如下:枸橼酸铋钾片(白色片):在胃酸条件下产生沉淀,形成弥散性的保护层覆盖于溃疡面上,促进溃疡黏膜再生和溃疡愈合。本品还具有降低胃蛋白酶的活性、增加粘蛋白分泌、促进黏膜释放PGE2等作用。与抗生素联用,根除胃幽门螺杆菌。替硝唑片(绿色片):本品对原虫及厌氧菌有较高活性。对脆弱拟杆菌等拟杆菌属、梭杆菌属、梭菌属、消化球菌、消化链球菌、韦容球菌属及加得纳菌等具抗菌活性,2~4mg/L的浓度可抑制大多数厌氧菌;微需氧菌、幽门螺杆菌对其敏感。克拉霉素片(黄色片):本品为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对革兰氏阳性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球菌等有抑制作用,对部分革兰氏阴性菌如流感嗜血杆菌、百日咳杆菌、淋病奈瑟菌、嗜肺军团菌和部分厌氧菌如脆弱拟杆菌、消化链球菌、痤疮丙酸杆菌等也有抑制作用,此外对支原体也有抑制作用。本品对幽门螺杆菌亦具有良好抗菌作用,可与其它药物联合用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治疗。本品的作用机制是通过阻碍细胞核蛋白50S亚基的联结,抑制蛋白合成而产生抑菌作用。

药代动力学

本组合包装各组分(枸橼酸铋钾片,替硝唑片,克拉霉素片)同时摄入后的药代动力学未有研究,各组份单独给药的药代动力学如下:枸橼酸铋钾片:在胃中形成不溶性沉淀,仅有少量铋被吸收,与分子量5万以上的蛋白质结合而转运,铋主要分布在肝、肾组织中,通过肾脏从尿中排泄。替硝唑片:口服后吸收完全,健康女性单剂量口服2g后达峰时间(Tmax)为2小时,峰浓度(Cmax)为51mg/L。替硝唑排泄缓慢,口服2g后24小时、48小时及72小时血药浓度分别为19.0mg/L、4.2mg/L及1.3mg/L。口服每日给药1g,血药浓度可维持在8mg/L以上。替硝唑在体内的分布广泛,在生殖器官、肠道、腹部肌肉、乳汁中可达较高浓度,在肝脏、脂肪中的浓度低,在胆汁、唾液中的浓度与同期血药浓度相仿,对血脑屏障的穿透性较甲硝唑高,脑膜无炎症时脑脊液中的浓度为同期血药浓度的80%,这与替硝唑的脂溶性较高有关。替硝唑可通过血胎盘屏障,在胎儿及胎盘中可达高浓度。蛋白结合率为12%。在肝脏代谢,单剂量口服0.25g后约16%以原形从尿中排出。血消除半衰期(t1/2β)为11.6~13.3小时,平均为12.6小时。克

拉霉素片:口服后经胃肠道迅速吸收,生物利用度(F)为55%。食物可稍延缓吸收,但不影响生物利用度。单剂口服400mg后2.7小时达血药峰浓度(Cmax)2.2mg/L;每12小时口服250mg,在2~3天内达到稳态血浓度约为1mg/L,其代谢物(14—羟基克拉霉素)为0.6mg/L,每12小时口服500mg,药物在稳定峰值状态的血浆浓度平均为2.7~2.9 mg/L,其代谢物为0.83~0.88 mg/L。体内分布广泛,鼻粘膜、扁桃体及肺组织中的药物浓度比血浓度高。在血浆中,蛋白结合率为65%~75%。其主要代谢物是具有大环内酯类活性作用的14—羟基克拉霉素。单剂给药后血消除半衰期(t1/2ß;)为4.4小时;每12小时口服250mg后的原形药物血消除半衰期(t1/2ß;)为3~4小时,其代谢物为5~6小时;每12小时口服500mg后的原形药物的血消除半衰期(t1/2ß;)为4.5~4.8小时,其代谢物为 6.9~8.7小时。经口服或静脉注入14C标记的克拉霉素,

适应症

适用于治疗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伴有幽门螺杆菌Hp感染者),特别是复发性及难治性溃疡;慢性胃炎(伴有幽门螺杆菌Hp感染者),用一般药物治疗无效而症状又较重者。

用法用量

枸橼酸铋钾片(白色片):每日2次,每次2片,早、晚餐前半小时空腹服用。或遵医嘱。替硝唑片(绿色片):每日2次,每次1片,早、晚餐后服用。或遵医嘱。克拉霉素片(黄色片):每日2次,每次1片,早、晚餐后服用。或遵医嘱。儿童使用请遵医嘱。疗程为一周,根据病情,必要时可加服一疗程或遵医嘱。

不良反应

本组合包装中各组分可能引起以下不良反应:枸橼酸铋钾片:在常规剂量下和服用周期内本药比较安全。(1)消化系统:服用本药期间,口中可能带有氨味,并可使舌苔及大便呈灰黑色,易与黑粪症状混淆;个别病人服用时可出现恶心、呕吐、食欲减退、腹泻、便秘等症状。上述表现停药后可自行消失。(2)神经系统:少数病人可出现轻微头痛、头晕、失眠等,但可耐受。(3)其他:个别病人可出现皮疹。替哨唑片:不良反应少见而轻微,主要为恶心、呕吐、上腹痛、食欲下降及口腔金属味,可有头痛、眩晕、皮肤瘙痒、皮疹、便秘及全身不适。此外还可有中性粒细胞减少、双硫仑样反应及黑尿。高剂量时也可引起癫痫发作和周围神经病变。克拉霉素片:主要有口腔异味(3%),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2%~3%),头痛(2%),血清氨基转移酶短暂升高。可能发生过敏反应,轻者为药疹、荨麻疹,重者为过敏及Stevens—Johnson症。偶见肝毒性、艰难梭菌引起的假膜性肠炎。曾有发生短暂性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的报告,包括焦虑、头昏、失眠、幻觉、恶梦或意识模糊,然而其原因和药物的关系仍不清楚。禁忌症

1. 对本品任一组份过敏者,及对硝基咪唑或吡咯类药物或大环内酯类药物过敏患者禁用。

2. 严重肝、肾功能损害者及水电解质紊乱患者、服用特非那丁治疗者禁用。

3. 有活动性中枢神经疾病和血液病者禁用。

4. 某些心脏病(包括心律失常、心动过缓、Q-T间期延长、缺血性心脏病、充血性心力衰竭等)患者禁用。

5. 孕妇、哺乳期妇女禁用。

注意事项

本组合包装中各组分的注意事项如下:一、枸橼酸铋钾片:1. 下列情况需慎用:(1)肝功能不全者。(2)儿童。(3)急性胃黏膜病变时。 2. 如服用过量或发生严重不良反应时应立即就医。 3. 服用本品期间不得服用其他铋制剂,且不宜大剂量长期服用。 4. 服药时不得同时食用高蛋白饮食(如牛奶等),如需合用,应至少间隔半小时以上。5. 治疗期间不应饮用酒精饮料或含碳酸的饮料,少饮咖啡、茶等。6. 用药过量的治疗:应急救,洗胃、重复服用活性炭悬浮液及轻泻药,监测血、尿中铋浓度及肾功能,对症治疗。当血铋浓度过高并伴有肾功能紊乱时,可用二巯丁二酸或二巯丙醇的络合疗法治疗,严重肾衰竭者需进行血液透析。二、替哨唑片: 1. 致癌、致突变作用:动物试验或体外测定发现本品具致癌、致突变作用,但人体中尚缺乏资料。 2. 如疗程中发生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应及时停药。 3. 本品可干扰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三酰甘油、己糖激酶等的检验结果,使其测定值降至零。 4. 用药期间不

应饮用含酒精的饮料,因可引起体内乙醛蓄积,干扰酒精的氧化过程,导致双硫仑样反应,患者可出现腹部痉挛、恶心、呕吐、头痛、面部潮红等。 5. 肝功能减退者本品代谢减慢,药物及其代谢物易在体内蓄积,应予减量,并作血药浓度监测。 6. 本品可自胃液持续清除,某些放置胃管作吸引减压者,可引起血药浓度下降。血液透析时,本品及代谢物迅速被清除,故应用本品不需减量。7. 念珠菌感染者应用本品,其症状会加重,需同时给抗真菌治疗。三、克拉霉素片:1. 肝功能损害、中度至严重肾功能损害者慎用。

2. 肾功能严重损害(肌酐清除率小于30ml/分钟)者,须作剂量调整。

3. 本品与红霉素及其他大环内酯类药物之间有交叉过敏和交叉耐药性。

4. 与别的抗生素一样,可能会出现真菌或耐药细菌导致的严重感染,此时需要中止使用本品,同时采用适当的治疗。

5. 血液或腹膜透析不能降低本品的血药浓度。

6. 实验动物中克拉霉素对胚胎及胎儿有毒性作用。本品属妊娠期用药C类,克拉霉素及其代谢产物可进入母乳中,孕妇、乳妇患者需用本品时应充分权衡利弊后决定是否应用。如确有应用指征的乳妇患者应用本品时宜暂停授乳。四、药物不要放在孩童可触及的地方。五、废弃药品包装不应随意丢弃。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

药物相互作用

枸橼酸铋钾片:不得与抗酸药同时服用。替硝唑片:1. 本品能抑制华法林和其他口服抗凝药的代谢,加强它们的作用,引起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2. 与苯妥英钠、苯巴比妥等诱导肝微粒体酶的药物合用时,可加强本品代谢,使血药浓度下降,并使苯妥英钠排泄减慢。 3. 与西咪替丁等抑制肝微粒体酶活性的药物合用时,可减慢本品在肝内的代谢及其排泄,延长本品的血消除半衰期,应根据血药浓度测定的结果调整剂量。 4. 本品干扰双硫仑代谢,两者合用时,患者饮酒后可出现精神症状,故2周内应用双硫仑者不宜再用本品。 5. 本品可干扰血清氨基转移酶和乳酸脱氢酶测定结果,可使胆固醇、三酰甘油水平下降。克拉霉素片: 1. 本品可轻度升高卡马西平的血药浓度,两者合用时需对后者作血药浓度监测。 2. 本品对氨茶碱、茶碱的体内代谢略有影响,一般不需要调整后者的剂量,但氨茶碱、茶碱应用剂量偏大时需监测血浓度。 3. 与其他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相似,本品会升高需要经过细胞色素P450系统代谢的药物的血清浓度(如阿司咪唑、华法林、麦角生物碱、三唑仑、咪达唑仑、环孢素、奥美拉唑、雷尼替丁、苯妥因、溴隐亭、阿芬他尼、海索比妥、丙吡胺、洛伐他汀、他克莫司等)。4. 与HMG—CoA还原酶抑制药(如洛伐他汀和辛伐他汀)合用,极少有横纹肌溶解的报道。 5. 与西沙必利、匹莫齐特合用会升高后者血浓度,导致Q—T间期延长,心率失常如室性心动过速、室颤和充血性心力衰竭。与阿司咪唑合用会导致Q—T 间期延长,但无任何临床症状。 6.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能改变特非那丁的代谢而升高其血浓度,导致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动过速、室颤和充血性心力衰竭。7. 与地高辛合用会引起地高辛血浓度升高,应进行血药浓度监测。8. HIV感染的成年人同时口服本品和齐多夫定时,本品会干扰后者的吸收,使其稳态血浓度下降,应错开服用时间。9. 与利托那韦合用,本品代谢会明显被抑制,故本品每天剂量大于1g 时,不应与利托那韦合用。10. 与氟康唑合用会增加本品血浓度。

【药物过量】尚不明确。

【贮藏】遮光,密封,在阴凉干燥处(不超过20℃)保存。

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效果评价

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效果评价 发表时间:2019-05-06T16:36:36.500Z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19年第02期作者:李新凤 [导读] 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哈尔滨市双城区人民医院,黑龙江哈尔滨150100 【摘要】目的:探讨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4月~2018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消化性溃疡患者48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取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治疗,对照组采取雷尼替丁、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治疗,对比两种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愈17例(70.83%)、好转6例(25%)、无效1例(4.17%),总有效率95.83%;对照组治愈8例(33.33%)、好转12例(50%)、无效4例(16.67%),总有效率83.33%,P<0.05。观察组24例患者中,幽门螺杆菌清除患者有22例,其清除率为91.67%;对照组24例患者中,幽门螺杆菌清除患者有18例,其清除率为75%,P<0.05。结论: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奥美拉唑;消化性溃疡 消化性溃疡为消化内科常见病,该病发病因素和胃蛋白酶、胃酸分泌及幽门螺杆菌有关[1],其中幽门螺杆菌占据大部分致病因素,因此,临床治疗消化性溃疡中主要以根除幽门螺杆菌为主。本研究通过对2017年4月~2018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消化性溃疡患者采取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治疗,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4月~2018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消化性溃疡患者48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胃痛、呕吐、嗳气等临床症状,符合消化性溃疡的相关诊断标准,经临床胃肠镜检查明确诊断,并处于溃疡活动期,检查显示幽门螺杆菌呈阳性。患者对本次试验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协议。排除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患者、胃穿孔患者、胃肠手术史患者。将患者随机分组,观察组24例,男15例,女9例;年龄23~67岁,平均(36.7±2.8)岁;病程1个月~3年,平均(1.3±0.6)年;胃溃疡患者有9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有12例、复合性溃疡有3例;对照组24例,男14例,女10例;年龄22~69岁,平均(36.9±2.7)岁;病程1个月~4年,平均(1.5±0.7)年;胃溃疡患者有8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有12例、复合性溃疡有4例;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雷尼替丁、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治疗,口服雷尼替丁20mg+克拉霉素500mg+阿莫西林1000mg治疗,每日用药两次;观察组给予患者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治疗,口奥美拉唑20mg+克拉霉素500mg+阿莫西林1000mg治疗,每日用药两次;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禁止使用其他药物,并指导患者正确合理饮食,疗程为2周。 1.3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幽门螺杆菌清除情况;疗效判定标准根据患者症状及溃疡消除情况进行判定。治愈:治疗结束后患者腹痛、呕吐等症状完全消失,经胃镜检查提示,溃疡面完全愈合或为白色瘢痕期。好转:治疗结束后患者腹痛、呕吐等症状有所改善,经胃镜检查提示,溃疡面相比治疗前缩小50%以上;无效:治疗结束后患者腹痛、呕吐等症状无明显变化,胃镜检查显示溃疡面缩小50%以下,或未缩小,甚至增加。总有效率=(治愈+好转)/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采取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采取均数±(χ±s)表示,采取t检验,计数资料采取卡方检验,当P<0.05时,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疗效对比 观察组治愈17例(70.83%)、好转6例(25%)、无效1例(4.17%),总有效率95.83%;对照组治愈8例(33.33%)、好转12例(50%)、无效4例(16.67%),总有效率83.33%;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幽门螺杆菌清除情况对比 观察组24例患者中,幽门螺杆菌清除患者有22例,其清除率为91.67%;对照组24例患者中,幽门螺杆菌清除患者有18例,其清除率为7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消化性溃疡是临床上常见病,主要包括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主要表现为腹痛、呕吐、嗳气等症状,该病病程长,易反复发作,对患者正常生活、工作及学习等带来严重影响。同时消化性溃疡如治疗不及时,可导致消化道出血、穿孔,甚至癌变等危及患者生命安全。据研究发现,消化性溃疡的发病和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密切关系,多数消化性溃疡患者经黏膜检查可发现幽门螺杆菌,幽门螺杆菌多在患者胃黏膜上寄生,减少胃黏膜微绒毛,从而导致黏膜受损[2]。因此,临床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主要方法为根除幽门螺杆菌,药物多选择质子泵抑制剂和抗生素联合治疗。奥美拉唑为一种质子泵抑制剂,该药物具有抑制胃酸分泌[3],抑制胃十二指肠黏膜受到胃酸侵袭的情况。同时奥美拉唑可改善患者微循环,增加胃黏膜血流,有利于细胞修复和更新,并具有保护胃黏膜的效果。克拉霉素对抗幽门螺杆菌的能力较强,同时耐药性低,半衰期长,用药安全、方便;阿莫西林在酸性条件下稳定,吸收率高,同时耐药性少。本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95.83%;对照组总有效率83.33%,P<0.05。观察组清除率为91.67%;对照组清除率为75%,P<0.05。表明了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显著,有效根除幽门螺杆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周庆国,陈妙辉.奥美拉唑、克拉霉素与阿莫西林联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分析[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2,33(1):69-71. [2]刘学君.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与阿莫西林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比较[J].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4,4(6):31-32. [3]吴长山.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消化性溃疡125例疗效观察[J].社区医学杂志,2012,7(23):115-117.

奥美拉唑、兰索拉唑、雷贝拉唑的三联疗法

奥美拉唑、兰索拉唑、雷贝拉唑的三联疗法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兰索拉唑、雷贝拉唑的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消化性溃疡临床症状缓解及Hp清除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选择我院收治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随机将患者分为A组、B组、C组,每组20例。三组患者均采用克拉霉素片和阿莫西林胶囊治疗,A组增加奥美拉唑治疗,B组增加兰索拉唑治疗,C增加雷贝拉唑治疗,对比三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情况和Hp清除效果。结果A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明显高于B、C两组(P<0.05),B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明显高于C组(P<0.05);A组Hp清除率与B组无明显差异(P>0.05),A组Hp清除率明显低于C组(P<0.05),B组与C组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奥美拉唑、兰索拉唑、雷贝拉唑的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患者均有效,但是根据临床症状缓解情况及HP清除来看,雷贝拉唑药效更佳,因此临床上可优先选择雷贝拉唑的三联疗法治疗。 标签:兰索拉唑;奥美拉唑;雷贝拉唑;Hp;消化性溃疡 近年由于我国经济水平和生活水平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饮食习惯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从而导致消化性溃疡(PU)的发生率逐年呈上升趋势。消化性溃疡是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人群中约有10%的患有此病,严重影响人们生活质量[1]。PU是消化系统常见病、多发病,主要发生在十二指肠和胃,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上腹部疼痛、反酸、暖气等。PU的形成因素较多,大量实验研究证明,胃酸分泌过多、Hp感染、胃黏膜保护作用减弱与PU发生密切相关[2]。而其中Hp感染是诱发PU最为重要的因素,国外相关文献报道显示,90%以上的PU患者Hp呈阳性,并且在PU疾病早起,采用有效治疗方式将PU清除,能够有效防止并发症发生,减少住院率。目前临床上广泛采用质子泵抑制制剂联合两种抗生素的三联法治疗PU,并且此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已经得到广泛认可。因此,本次研究选择我院收治的PU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4年9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随机将患者分为A、B、C三组,每组各20例。A组男性11例、女性9例;年龄30~61岁,平均年龄(53.2±4.1)岁;溃疡类型:十二指肠溃疡12例、胃溃疡8例;病程0.5~4年,平均病程(1.12±0.54)年;B组男性10例、女性10例;年龄31~62岁,平均年龄(53.5±4.2)岁;溃疡类型:十二指肠溃疡13例、胃溃疡7例;病程0.6~4年,平均病程(1.21±0.49)年;C组男性9例、女性11例;年龄30~62岁,平均年龄(54.1±3.7)岁;溃疡类型:十二指肠溃疡10例、胃溃疡10例;病程0.6~3.9年,平均病程(1.16±0.51)年。三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入选标准所选患者均符合《消化性溃疡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