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三政治二轮专题复习 第18课时 哲学思想与辩证唯物论

高三政治二轮专题复习 第18课时 哲学思想与辩证唯物论

专题四生活与哲学

第18课时哲学思想与辩证唯物论[备考导航]

意识的本质

意识的起源、生理

基础和内容

b

判断题(2017,11月,T9)

选择题Ι(2017,4月,T29、

2018,11月,T26)

物质决定意识 b

意识的作用

人能够能动地认识

和改造世界

c

综合题[2016,10月,

T39(2)]

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

c

选择题Ι(2017,11月,

T27、2016,10月,T31) 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的关系(b)

1.(2016·4月浙江选考,8)你有你的世界观,我有我的世界观,我们都是哲学家。()

[解析]世界观人人都有,但一般人自发形成的世界观还不等于哲学,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答案] F

2.下列对世界观、方法论、哲学之间的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哲学既是世界观的学说,又是方法论的学说②要有世界观和方法论,就必须学习哲学③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④科学的世界观决定科学的方法论,二者构成哲学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世界观、方法论、哲学之间的关系。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①③符合题意;②④观点错误。故选A。

[答案] A

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a)

3.(2017·4月浙江选考,8)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解析]哲学与具体科学是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答案] F

4.(2016·10月浙江选考,8)科学家在科研活动中不自觉地接受某种世界观的指导。()

[解析]本题考查具体科学与哲学的关系。哲学对具体科学的研究具有指导作用,科学家总是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某种世界观的指导,题中表述过于绝对。[答案] F

5.19世纪著名的法国画家丹纳曾说过:“一个科学家如果没有哲学思想,便只是个做粗活的工匠;一个艺术家如果没有哲学思想,便只是个供玩乐的艺人。”这句话从一定方面或一定程度上正确地指出了()

①哲学是科学和艺术的综合②科学和艺术都要受到哲学的影响③哲学对科学和艺术具有指导作用④具体科学是哲学发展的基础,没有科学和艺术就没有哲学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解析]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一个科学家……玩乐的艺人”表明哲学对科学和艺术具有指导作用,科学和艺术的发展受哲学思想的影响,故②③符合题意;①④说法明显错误。

[答案] B

特别提醒正确认识哲学

把哲学看作“科学之科学”,认为哲学可以取代具体科学的看法是错误的;任何轻视哲学,否认哲学对具体科学的指导作用的看法,都是错误、有害的。

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b)

6.(2018·4月浙江选考,8)哲学需要反思,需要认识“思想”、认识“认识”,这

是一种唯心主义的观点。()

[解析]哲学需要反思,但把反思的对象看作是脱离物质运动而独立存在的“思想”“认识”,是错误的。

[答案] F

7. (2018·11月浙江选考,8)不可知论完全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

[解析]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或否认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都是不可知论。[答案] F

8.(2015·10月浙江选考,8)世界是意志的表象。()

[解析]物质是世界的本原,故观点错误。

[答案] F

9.(2016·10月浙江选考,27)哲学的两大阵营是指()

A.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D.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

[解析]本题考查哲学的基本派别。哲学的两大阵营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C 正确,其他选项均错误。

[答案] C

10.(2016·4月浙江选考,28)世界上永远存在未知之物,但是不存在永远不可知之物。这种观点属于()

A.彻底的不可知论

B.不可知论

C.不彻底的可知论

D.可知论

[解析]本题考查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个问题。世界上永远存在未知之物,但是不存在永远不可知之物,属于可知论观点,D符合题意,A、B、C排除。

[答案] D

11.(2015·10月浙江选考,28)我国哲学家张载认为,气是万物的本原,一切有形象的东西本质上都是气。这种观点属于()

A.客观唯心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

C.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D.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解析]本题考查唯物主义的基本形态、唯心主义的基本形态。张载认为气是万物的本原,这种观点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故选C。

[答案] C

物质与运动、运动与静止的关系(b)

12.(2017·4月浙江选考,27)常制不可以待变化,刻船不可以索遗剑。这一说法()

A.主张世界的本原是物质

B.承认运动常在事物可变

C.把意识当作世界的终极存在

D.只见绝对运动不见相对静止

[解析]常制不可以待变化,刻船不可以索遗剑,这一说法反映了辩证法运动变化的观点,B符合题意;A反映的是唯物论观点,C反映的是唯心主义观点,D 反映的是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答案] B

13.(2015·10月浙江选考,29)“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句诗蕴含的哲理是()

①运动和静止相互包含②运动包含静止,静止不包含运动③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④物质世界是运动和静止的统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运动与静止的关系。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两者相互包含,故舍去②。①③④符合题意。

[答案] D

人能认识和利用规律(b)

14. (2018·11月浙江选考,27)人工培育珊瑚苗,曾被认为是天方夜谭,如今却在

中国南海变成了现实。陈宏和他的团队经过三十年如一日的研究,成功掌握无性繁殖珊瑚技术,种下16万余株珊瑚,在海底“造林”,使我国在珊瑚繁殖成活率方面走在世界前列。这表明()

A.人们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

B.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

C.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改造客观世界

D.人可以突破规律的制约

[解析]材料强调的是认识和利用规律,A项不符合题意;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C项说法错误;规律具有客观性,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但不能突破规律的制约,D说法错误。

[答案] B

15.(2016·4月浙江选考,29)用干细胞修复受损和衰老的组织,造福人类健康,这是医生的梦想。实现这一梦想,必须让干细胞按照人的指令实现分化。最近,科学家们终于通过控制干细胞内部的Nanog蛋白,精确操纵了胚胎干细胞的分化。这表明()

①事物发展的规律是客观的普遍的②在客观面规律面前,人不是无能为力的③人可以在实践基础上认识和把握规律④人可以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规律的有关知识。科学家们终于通过控制干细胞内部的Nanog 蛋白,精确操纵了胚胎干细胞的分化,表明在客观规律面前,人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实践的基础上认识和把握规律,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②③④符合题意;材料强调发挥主观能动性,而不是强调事物发展的规律,排除①。

[答案] D

意识的起源、生理基础和内容(b)

16.(2017·11月浙江选考,9)生物的反应形式是人类意识产生的前提。() [解析]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生物的反应形式是人类意识产生的前提。

[答案]T

17. (2018·11月浙江选考,26)宋代文人在科举考试落第后,往往借助诗歌来表达心情。从这些落第诗中,我们能够感受到他们落第后的不同心境:或绝望至极,或愤世嫉俗,或乐观进取。同样的落第,不一样的心境,表明()

A.意识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B.意识是自然界发展的产物

C.意识是反映现实的一面镜子

D.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能动反映

[解析]落第者不一样的心境反映了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能动反映,D项正确。意识具有能动性,认为意识是反映现实的一面镜子的说法是错误的,C不选。

A、B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答案] D

意识的作用及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c)

18.[2016·10月浙江高校选考,39(2)]看着朱婷和林莉们齐刷刷抬脚轻叩冠军奖台,正在备考的我,眼泪夺眶而出、肆意流淌。略显稚嫩的中国女排从逆境中奋起,杀透重围,最终夺取里约奥运金牌,靠的不只是一流的技能,更是历久弥新的女排精神。场上场下,教练队员,在国旗下集结,为祖国而征战;团结如一人,配合似双手;无论对手如何强大,都毫不畏惧,敢于亮剑;不管比分落后多少,都每球必拼,决不放弃。在这种精神激励下,教练组审时度势,合理调配阵容、打法和战术,通过精妙的指挥贯彻自己的意图;队员们始终保持高昂的斗志、如虹的气势,将自己的体能和技战术水平发挥到极致,将教练组的意图变成精彩的比赛过程,使不可能成为可能……

我也该振作起来了。

运用《生活与哲学》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说明意识在改造世界过程中的能动作用。

[解析]本题要求考生应能明确意识作用的具体内容(对认识世界的作用、对改造世界的作用〈对改造客观世界、对人体生理活动〉);其次考生应具体解读材料,找出体现以上知识的关键词句,然后再结合材料组织[答案]即可。

[答案]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有指导作用。教练组审时度势,合理调配阵容、打法和战术,通过精妙的指挥贯彻自己的意图,队员们将教练组的意图变成精彩的比赛过程,使不可能成为可能,就是这种作用的表现。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队员们始终保持高昂的斗志、如虹的气势,将自己的体能和技战术水平发挥到极致,就是这种作用的表现。

19.(2017·11月浙江选考,27)漫画《塑造》(作者:盖桂保)启示我们()

A.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B.要全面认识客观实际

C.要坚持解放思想

D.要反对安于现状,无所作为

[解析]本题属于漫画题,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把握漫画的主旨,漫画反映一位雕刻者用一块石头来雕塑自己头脑中的形象,但他只从一个角度来雕塑,所以怎样努力也达不到自己想要的效果,最终的失败就在于他没有全面认识客观实际,故选B。A、D与题意不符;C不是雕刻者所犯的错误。

[答案] B

20.(2016·10月浙江选考,31)我国在扶贫攻坚工作中实施精准扶贫方略,力求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这是因为()

①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唯物主义的根本要求②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③事物的矛盾以及矛盾双方具有不同的特点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则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矛盾的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题意强调扶贫工作要精准,这是为了从不同扶贫对象的特点出发进行扶贫,这一做法的依据在于物质客观性原理(方法论:一切从实际出发)、矛盾的特殊性原理(方法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故①③④正确。矛盾的普遍性并不是精准扶贫的直接哲学依据,故②不选。

[答案] C

特别提醒正确理解实事求是

(1)实事求是:“实事”是指客观事物,“求”是指去认识,“是”是指规律。实事求是一方面强调了从实际出发,尊重规律的客观性;另一方面强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发现和认识规律。

(2)如果材料能够体现从实际出发的方法论要求,则从辩证法的角度看,同时也体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论要求

易错点1错误理解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

提醒世界观是人们自发形成的,是朴素的、零散的,人人都有;哲学是哲学家研究的结果,是自觉形成的,不是人人都有。哲学是把不自觉的、不系统的世界

观加以系统化、理论化而形成的思想体系。

矫正训练1(考查科学精神)在快节奏生活的时代,人们提出了“慢生活”理念,一些人逐步接受了该理念,并加入到“慢餐饮”“慢旅游”“慢运动”等行列。这反映了()

A.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B.哲学来源于人们的世界观

C.方法论影响世界观

D.哲学是对具体生活的概括和升华

[解析]由人们接受了“慢生活”的理念,并加入到“慢餐饮、慢旅游、慢运动”的行列可以看出,有什么样的理念就有什

么样的行动,这充分体现了世界观决定方法论,A项符合题意。B项错误,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C项颠倒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D 项错误,哲学是对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答案] A

易错点2颠倒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提醒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矫正训练2(考查科学精神)“几十年的经验使我深刻体会到,学点哲学的确可以使人做事情少犯错误,做研究少走弯路。”下列观点与“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李振声的上述感悟相一致的是()

A.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基础

B.哲学是人类对某一具体领域规律的概括

C.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D.哲学具有指导人们认识、改造世界的功能

[解析]回答引文型题目重在理解引文含义,李振声的观点体现出哲学对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指导作用,D项正确。A项错误,颠倒了哲学与具体科学的

关系;B项错误,哲学研究事物的共性,它与具体科学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C 项错误,哲学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马克思主义哲学才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答案] D

易错点3错误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

提醒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不等于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前者是一般哲学都会遇到的问题,后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特有的问题。矫正训练3(考查科学精神)哲学基本问题在人们的现实活动中表现为() A.人与人的关系 B.社会与自然的关系

C.人与世界的关系

D.主观与客观的关系

[解析]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在现实社会中就表现为主观与客观的关系问题。

[答案] D

易错点4混淆哲学的基本派别

提醒唯物主义在其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三种基本形态,即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它们在根本观点上是一致的,都承认物质是世界的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把意识视为世界的本原,但由于对意识有不同的理解,形成了两种基本形态,即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矫正训练4(考查科学精神)“道,犹行也;气化流行,生生不息,是故谓之道。”与此哲学观点相通的是()

A.自然从来不飞跃

B.物理不外于吾心

C.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

D.动之端乃天地之心也

[解析]题干观点强调宇宙是一个物质生生不息、变化不止的合乎规律的运动过程。用道来概括这一过程,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A项强调静止,属于形而上学观点,不符合题意;B项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不符合题意;D项虽然强调运动,但属于唯心主义观点,不符合题意。C项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而且强调物质是运动的,符合题意。

[答案] C

易错点5错误理解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提醒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矫正训练5(考查科学精神)传统的电影放映是播放电影拷贝胶片上的画面。银幕上人物几秒钟的静止实际上是由放映机播放的数十张胶片上相同的画面形成的。该现象包含的哲理是()

A.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B.机械运动是最基本的运动形式

C.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D.静止是具体的物质形态的存在方式

[解析]“银幕上人物几秒钟的静止实际上是由放映机播放的数十张胶片上相同的画面形成的”,说明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排除B、C、D三项,A项符合题意。

[答案] A

易错点6割裂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提醒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尊重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

矫正训练6(考查科学精神)我国地质地貌复杂,气候类型多样,自然灾害频

发。因此,科学防灾减灾对经济社会发展极为重要。这里包含的道理有() ①地理环境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②地质气候变化虽然复杂但一定有内在规律③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就可以防灾减灾④顺从自然是防灾减灾的根本出路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审题时抓住“地质地貌”“气候”“科学防灾减灾”等信息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地质地貌等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①入选;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地质气候变化反映了自然规律,②正确。意识具有能动性,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要以符合客观条件为前提,③夸大了意识的作用,不选;防灾减灾根本上要尊重自然规律,认识并利用自然规律,而不是简单地顺从自然,④说法错误。故正确[答案]为A。

[答案] A

易错点7意识源于人的主观想象

提醒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客观存在是意识产生的源泉。

矫正训练7(考查科学精神)中国早期的时空观念与古代农民的农舍和劳作有关,农舍是他们的生活世界,他们从农舍得到空间观念。“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他们由农舍中出入而得到时间观念。这表明()

①中国早期的时空观念来源于主观想象②中国早期的时空观念是农业文明的产物③时空观念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④时空观念对社会生活起了决定性作用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时空观念来自农舍和劳作,是对当时客观存在的反映,故②③正确,选C项。①说法错误,时空观念不是来源于主观想象,而是来源于客观存在;④说法错误,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而不是决定作用。

[答案] C

易错点8错误理解意识的能动作用

提醒关于意识的能动作用,一方面,要注意意识不能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必须通过实践。另一方面,意识有正确与错误之分,只有正确的意识才能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矫正训练8(考查科学精神)被誉为“咫尺之内再造乾坤”的苏州园林,其设计源自江南风景中的曲径流水、雕窗匾额、楹联书画……置身于其中,“风载书声出藕花”的江南情思油然而生。材料蕴含的哲理是()

A.意识能够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

B.意识是沟通主客观世界的桥梁

C.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D.意识对人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作用

[解析]题眼是“置身于其中”“江南情思油然而生”。苏州园林的设计源自江南风景,置身其中能够油然而生江南情思,这表明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C项正确。意识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改造客观世界,A项错误。意识对于人体的生理活动有调节和控制作用在材料中没有体现,D项排除;B项说法错误,实践是沟通主客观世界的桥梁。

[答案] C

本课时选考命题形式主要是选择题,也有综合题。结合最新科技发现、漫画、古诗词等具体情景材料,考查考生对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关系、哲学的基本问题及两个哲学派别基本观点的认识和理解;围绕人能认识和利用规律、意识的作用进行测试,难度较高。选择题主要以漫画、哲理故事等为背景材料,考查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方法论要求。综合题常常考查客观规律性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例1】(考查科学精神)从漫画《各有所求》中矿工为了安全所作出的不同选择,

我们能够体会出()

各有所求

①离开哲学的指导实践就会失败②世界观影响人们解决问题的方法③意识是人们对客观存在的反映④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根本对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从漫画《各有所求》中矿工为了安全所作出的不同选择,我们能够体会出世界观影响人们解决问题的方法,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根本对立,②④符合题意;哲学有正确和错误之分,离开正确世界观的指导就会导致失败,①说法错误;材料体现了不同意识的作用,③与题意不符。

[答案] C

[变式训练]

1.(考查科学精神)欧洲科学家发现了一种可以在太空真空环境中生存的动物——水熊(下图)。不仅仅是在太空,它们中的一部分还可以同时在真空和太阳辐射条件下生存,这是人类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一种可以在双重严酷条件下存活的动物。这说明()

①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②生物是神创造的③任何生物都有自己的存在和发展条件④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

A.①②

B.①③

[解析]水熊可以在双重严酷条件下存活,这表明自然界中的事物都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①正确;生物是神创造的本身观点错误,②不选;水熊是人类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一种可以在双重严酷条件下存活的动物,这说明任何生物都有自己的存在和发展条件,③正确;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在材料中没有反映,④不选。

[答案] B

【例2】(2016·10月浙江选考,28)我国古代哲学家荀子在《天论》中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这实际上已经猜测到了()

①物质运动是永恒的②物质世界的运动是有规律的③自然界变化的规律是客观的④规律是可以用来造福人类的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自然界的客观性、人与规律的关系。“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重在强调规律的客观性,而非规律的普遍性,故③应选,排除②;“应之以治则吉”强调如果符合规律去应对则能造福于人类,这体现了④。题意并没有强调物质运动的永恒性,①不选。

[答案] D

[变式训练]

2.(考查政治认同)党的十九大提出: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不断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上述论断包含的哲学方法论是()

①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②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

③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规律相结合④坚持客观与主观的历史的具体的统一

A.①②

B.①③

[解析]上述论断包含的哲学方法论是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规律相结合,①③符合题意;②属于世界观,不是方法论,与题意不符;要坚持主观与客观的历史的具体的统一,而不是坚持客观与主观的历史的具体的统一,④说法错误。

[答案] B

崇尚科学精神反对封建迷信

注:把左栏的“信息提取”与右栏的“信息解读”通过“连线”形式一一对应。[创新预测]

1.(考查科学精神)当前一些地方封建迷信活动沉渣泛起,为了让仕途顺利,一些党员干部开始讲风水、寻大师、求神拜佛。从世界观上看,这些人的思想属于()

A.主观唯心主义

B.客观唯心主义

C.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D.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解析]讲风水、寻大师、求神拜佛,这些做法符合客观唯心主义的特征,即把神灵等客观精神当作世界的本原,故选B。

[答案] B

2.(考查科学精神)党员干部,时刻不能放松改造主观世界,要始终做到“不曰怪力乱神”。与此观点同属于一个哲学派别的是()

A.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B.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C.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D.万物在运动,但是在概念中运动

[解析]“不曰怪力乱神”属于唯物主义观点;“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故选A;B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不符合题意;“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坚持了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属于辩证法的观点,C不符合题意;D中所谓的“概念”是指人自身的意识和精神,因此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排除。

[答案] A

3.(考查政治认同)在共产党人的世界里,没有不用药就可治不治之症的神医,更没有“徒手隔空戳死人”的神功。说到底,只有物质的力量才是真实的。以上材料主要体现了()

A.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B.要始终坚持唯物主义的立场

C.共产党人拥有超自然的力量

D.唯心主义者都是有神论者

[解析]题干“只有物质的力量才是真实的”体现了物质的决定作用,B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方法论,A与题意不符;C、D表述错误。

[答案] B

4.(考查科学精神)共产党人是彻底的唯物主义者。因此,共产党人()

①坚持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②不承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③必须正确处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④必须坚持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任何哲学都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①不符合题意;②观点错误;

③④正确,故选B。

[答案] B

课时检测

一、判断题(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填T,错误的填F)

1.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总和。()

[解析]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答案] F

2.不可知论完全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

[解析]不可知论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或者至少是否认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

[答案] F

3.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解析]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是运动,二者不能混淆。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是从物质与意识的关系角度来说的,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是指物质存在的状态是怎样的,换言之是“客观实在”怎么样的问题。

[答案] F

4.人们利用规律,创造了美好的生活;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使人们遭受巨大伤害。这告诉人们规律有好坏之分。()

[解析]规律是客观的,无好坏之分,可以给人类带来积极作用,也可以给人类带来消极作用,人们能够认识和利用对规律的认识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答案] F

5.错误的意识不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解析]无论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正确的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正确反映,错误的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歪曲反映。[答案] F

二、选择题

6.(考查科学精神)解决好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离不开人们对上述问题的理性思考。这主要说明()

A.哲学不是凭空产生的

B.认识世界、办好事情需要智慧、需要哲学

C.源于生活的哲学都是科学的

D.对世界的思考是正确改造世界的根本保证

[解析]该题考查哲学的作用,A观点与题意无关。题干说为解决好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离不开人们对上述问题的理性思考,说明认识世界、办好事情需要智慧、需要哲学,故B观点正确。C观点错误,不是所有哲学都是科学的。D观点错误,对世界的思考不是正确改造世界的根本保证。故[答案]应选B。

[答案] B

7.(考查科学精神)英国哲学家休谟认为,人的一切观念,无论如何复杂、高超玄远,归根结底都是从感觉或原始印象引申出来的。这一观点属于()

A.朴素唯物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

C.客观唯心主义

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解析]人的一切观念,无论如何复杂、高超玄远,归根结底都是从感觉或原始印象引申出来的,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故本题选B。

[答案] B

8.(考查科学精神)“我思故我在”是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观点,下列选项与该观点相一致的是()

A.未有此事,先有此理

高中政治哲学生活辩证唯物论(物质和意识规律和主观能动性)

辩证唯物论(物质和意识、规律和主观能动性) 一、世界的物质性原理 1.原理内容: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是物质的,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2.方法论:世界的物质性原理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相符合。 二、意识能动作用原理 1.原理内容: (1) 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意识具有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人的意识不仅能反映现象,而且能够把握本质和规律,不仅能够认识当前的对象,而且能够追溯过去、推测未来。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以认识之物。 (2) 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①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②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2.方法论:要求我们一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3.反对:反对否认意识能动作用的形而上学观点和片面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 ★三、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 1.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意识对事物发展促进作用,错误意识对事物发展起着阻碍作用。 2.方法论: ①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②又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③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而否认物质决定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和(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而不发挥意识能动作用,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机械唯物主义思想。★四、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 1.原理内容: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被改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是普遍的,(没有规律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 2.方法论:①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即坚持实事求是),而不能违背规律。 ②人可以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五、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原理【重点掌握】 1.原理内容:尊重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而发挥主观能动性,则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必要条件。 2.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3.反对:反对片面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否认规律的客观性、盲目蛮干的唯心主义错误;也要反对片面夸大规律的客观性,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无所作为的机械唯物主义错误。

09年高考政治二轮专题复习 生活与哲学(考点背诵+ 易错易混知识+精选习题)专题二 新人教版必修4

09年高考政治二轮专题复习:生活与哲学(考点背诵+ 易错易混知识+精 选习题) 专题二: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一、考点知识背诵部分 唯物论(辩证唯物论)部分: 1.正确的自然观 2.为什么人类社会是客观物质的? 3.物质与运动的关系? 4.规律的含义、规律客观性、普遍性的含义? 5.规律客观性原理、主观能动性原理(合在一起也叫规律客观性与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6.为什么意识依赖于物质? 7.意识的作用? 8.什么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为什么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怎么样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理解实事求是四个字的分析? 9.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10.物质决定意识原理?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合在一起称为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认识论部分: 1.实践的含义、特征、分类?为什么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2.为什么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为什么实践是认识的动力?为什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认识的来源和认识的途径分别是什么? 3.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实践是认识的基础①②③④;认识能反作用实践) 4.真理的含义?真理客观性的理解?真理是有条件的理解?真理是具体的理解? 5.认识的反复性的原因?认识具有无限性的原因? 6.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我们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 二、易错易混知识部分 1.哲学中的“物质”是对万事万物共同本质的抽象和概括(√) 2.物质的唯一特性是运动( × ) 3.运动是指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 × ) 4.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 √ ) 5.离开物质谈运动会犯形而上学的错误,离开运动谈物质会陷入唯心主义,因而都是错误的。( × ) 6.动者恒动,静者恒静。( × ) 7.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即含动,动不舍静。( √ )

2015届高考政治易错点突破【专题18】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含答案)

【2015高考预测】 预计2015年高考会以古代哲学观点、漫画、引言为背景,考查学生对哲学基本问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相关知识的分析和判断能力,考查的题型仍会以选择题为主。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实践和认识的关系、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仍可能是高考命题关注的重点知识。以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事例或名人名言、漫画为背景,要求学生运用唯物论和认识论相关知识对现实问题进行分析仍可能是高考命题的主要形式。 【难点突破】 难点一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1.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与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1)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意识具有能动作用,它不仅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而且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2)哲学基本问题所说的“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物质和意识哪个是世界的本原,谁决定谁;二是意识能否正确地反映物质,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客观存在。对这两个方面内容的正确回答是:物质在先,意识在后,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物质。可见,“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与“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不是一回事。 2.正确区分辩证唯物论与唯物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 (1)辩证唯物论即辩证的唯物论,中心词是唯物论(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相对,主要解决世界本原或“世界是什么”的问题,在此问题上坚持世界是物质的、物质第一性的观点。 (2)唯物辩证法即唯物主义的辩证法,中心词是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相对,主要解决世界状态或“世界怎么样”的问题,在此问题上坚持联系、发展、矛盾的观点。 (3)辩证唯物主义通常可以理解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自然观,包括辩证的唯物论、唯物辩证法以及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 例1、我国古代哲学思想中有“天地成于元气,万物乘于天地”的说法,认为“元气”是构成天地万物的本原。这种哲学观点属于( ) A.朴素唯物主义

高三政治二轮专题复习 第18课时 哲学思想与辩证唯物论

专题四生活与哲学 第18课时哲学思想与辩证唯物论[备考导航]

律 意识的本质 意识的起源、生理 基础和内容 b 判断题(2017,11月,T9) 选择题Ι(2017,4月,T29、 2018,11月,T26) 物质决定意识 b 意识的作用 人能够能动地认识 和改造世界 c 综合题[2016,10月, T39(2)] 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 c 选择题Ι(2017,11月, T27、2016,10月,T31) 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的关系(b) 1.(2016·4月浙江选考,8)你有你的世界观,我有我的世界观,我们都是哲学家。() [解析]世界观人人都有,但一般人自发形成的世界观还不等于哲学,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答案] F 2.下列对世界观、方法论、哲学之间的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哲学既是世界观的学说,又是方法论的学说②要有世界观和方法论,就必须学习哲学③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④科学的世界观决定科学的方法论,二者构成哲学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世界观、方法论、哲学之间的关系。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①③符合题意;②④观点错误。故选A。 [答案] A 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a) 3.(2017·4月浙江选考,8)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解析]哲学与具体科学是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答案] F 4.(2016·10月浙江选考,8)科学家在科研活动中不自觉地接受某种世界观的指导。() [解析]本题考查具体科学与哲学的关系。哲学对具体科学的研究具有指导作用,科学家总是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某种世界观的指导,题中表述过于绝对。[答案] F 5.19世纪著名的法国画家丹纳曾说过:“一个科学家如果没有哲学思想,便只是个做粗活的工匠;一个艺术家如果没有哲学思想,便只是个供玩乐的艺人。”这句话从一定方面或一定程度上正确地指出了() ①哲学是科学和艺术的综合②科学和艺术都要受到哲学的影响③哲学对科学和艺术具有指导作用④具体科学是哲学发展的基础,没有科学和艺术就没有哲学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解析]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一个科学家……玩乐的艺人”表明哲学对科学和艺术具有指导作用,科学和艺术的发展受哲学思想的影响,故②③符合题意;①④说法明显错误。 [答案] B 特别提醒正确认识哲学 把哲学看作“科学之科学”,认为哲学可以取代具体科学的看法是错误的;任何轻视哲学,否认哲学对具体科学的指导作用的看法,都是错误、有害的。 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b) 6.(2018·4月浙江选考,8)哲学需要反思,需要认识“思想”、认识“认识”,这

2020年高考政治主观题答题模板专题18 唯物论(解析版)

2020年高考政治主观题答题模板 专题18唯物论 答题要领——探究 命题角度唯物论 [答题术语] (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意识具有能动作用,能够指导人们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正确的思想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思想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3)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主动创造性和自主选择性,能够指导人们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对人体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要重视精神的力量。 (4)规律具有客观性,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要坚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 (5)人在规律面前并非无能为力,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形式和条件,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解题示范——应用 [典例]1.(2019·高考全国卷Ⅰ)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走进北京市西胡林村、天津市六街村等传统村落,我们能够欣赏风格独特的民居建筑、丰富多样的村镇空间格局,品味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俚语方言、家风家训、乡约乡规、民情风俗,感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文化韵味。传统村落承载着绚丽多彩的农耕文化,寄托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情感记忆和绵远乡愁,是我国乡村历史、文化、自然遗产的“活化石”。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传统村落衰落、消失的现象时有发生。例如:不少传统村落因缺少产业支撑,医疗、文化、教育等公共服务不能满足现代生活需要,导致人口流失严重,甚至出现“空心化”;古民居、古建筑得不到及时修缮和维护,自然毁损严重;传统工匠越来越少,传统建筑工艺、传统艺术日渐失传;在旅游开发过程中,无视传统村落的自然、历史、文化等个性化特征而盲目拆旧建新、拆真建假,对传统建筑、历史风貌造成破坏性影响,导致“千村一面”。保护、

高中政治高考复习哲学部分主要原理(共35个)

高考政治哲学部分主要原理 一、辩证唯物论(探究世界的本质)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 1.世界的物质性原理及方法论 【原理内容】①自然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都具有客观的物质性;人的意识本身就根源于物质。②物质是本原,意识是物质的派生物,物质决定意识。因而,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方法论】我们要自觉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统一性原则,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做到主观和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2.意识能动作用原理 【原理内容】(1)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意识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能动创造性。(2)人能够能动的改造世界:意识能指导人通过实践把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3)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要求我们一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3.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①物质是本原,意识是物质的派生物,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②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意识不仅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而且可以能动地指导人们改造世界。正确意识,能正确指导人们的实践;错误意识对事物发展产生阻碍作用。 【方法论】既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又要充分重视和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4.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 【原理内容】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普遍的。 【方法论】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不能违背规律;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变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5.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辨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①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条件。2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认识、掌握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 【方法论】要求我们想问题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结合起来。 6.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根本立足点) ①要求尊重客观规律,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②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③要求我们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 二、唯物辩证法(探究世界的本质)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是:矛盾的观点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对立统一规律(矛盾) 联系观 7.联系的普遍性 【原理内容】联系具有普遍性。联系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天津市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专题能力训练十 哲学基本观点与辩证唯物论(含解析)

专题能力训练十哲学基本观点与辩证唯物论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中国的先哲认为世界由金木水火土构成。到了19世纪,人们认为世界的最基本成分就是化学元素周期表上100个左右的元素。现在人们认为最基本的是夸克、电子等。由此可见( ) ①唯物主义的观念由来已久②具体认识会在发展中不断被超越 ③真理的价值要到实践中才能实现④认识的目的归根到底是改造世界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旨在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中国的先哲有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说明唯物主义观念由来已久,①符合题意;到了19世纪,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发生了变化,而现在认识又发生了变化,说明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②符合题意;③错误,真理的价值在于指导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④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认识的目的,只是说明认识一直在发展。 2.(2017天津卷)著名科学家钱伟长谈到哲学时说:“哲学很重要,很多学问做深了,都会碰到哲学问题。数学是这样,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都是这样。所以科学家一定要研究一点哲学,要懂哲学。”他之所以这么讲,主要是因为( ) A.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科学 B.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C.哲学是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 D.哲学探究的是世界的本质和普遍规律| ,旨在考查调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哲学有科学和非科学之分,故排除A项。哲学是人们改造世界的精神力量,故不选C项。我国著名科学家钱伟长之所以强调哲学的重要,是因为哲学探究的是世界的本质和规律,故选D项。产生于实践的认识未必都正确,未必都是我们重视的对象,B项与题干构不成因果关系,舍去。答案为D项。 3.(2017天津南开模拟)根雕艺术是以树根(包括树身、树瘤、竹根等)的自生形态及畸变形态为艺术创作对象,通过构思立意、艺术加工及工艺处理,创作出人物、动物、器物等艺术形象作品。材料蕴含的哲理是( ) A.艺术创作来源于人脑 B.意识具有直接现实性 C.艺术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D.意识能促进事物的发展 ,C项符合题意,排除B项。艺术创作来源于现实生活,A项错误。意识有正确与错误之分,“促进”说法片面,排除D项。 4.(2017江苏卷)20世纪80年代初,法国科学家首次用实验证实了“量子纠缠”现象的存在。科学家们设想,如果把“量子纠缠”原理用于通信,将极大提高通信的安全保密程度。为此,我国积极开展相关应用研究,并于2016年8月成功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量子通信卫星。这表明( ) A.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B.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高二政治哲学唯物论知识点复习

高二政治哲学唯物论知识点复习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高二政治哲学唯物论知识点复习》的内容,具体内容:唯物论是高中政治教学的难点,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希望对你有帮助。高二政治哲学唯物论知识点(1)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 唯物论是高中政治教学的难点,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二政治哲学唯物论知识点 (1)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主要、最显著的特点。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树立科学人生观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2)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物质是指不依懒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先有物质后有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 应用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3)物质运动的规律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 规律和主观能动性的含义。 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

主观能动性的表现及实现条件。 应用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现实生活中的一些 实际问题。 (4)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含义 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要求 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反对从主观出发的现实意义。 高二政治哲学唯物论练习 高考1995年第20题:"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这首唐诗蕴涵的哲学道理是[C] A.只有正确的认识才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B.要使主观符合客观,就必须从实际出发 C.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可以有不同的反映 D.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意识才能推动事物的发展 1995年第18题:"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主要是因[B] A.物质和运动不可分离 B.主观和客观的统一是具体地历史的统一 C.别国的经验不一定是从实际出发的 D.意识依赖于物质 1996年第16题:毛泽东说:"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根据。"要解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问题,也必须认清中国的国情。

2020-2021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专题训练18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与发展观 新人教版必修4

专题训练18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与发展观 1.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因而人们无法改变事物之间的联系。( ) 答案 F 解析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2.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 ) 答案 F 解析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 3.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是有条件的,条件是可以改变的,改变条件是无条件的。( ) 答案 F 解析改变条件也是有条件的。 4.没有质变就没有发展,所有的质变都是发展。( ) 答案 F 解析没有质变就没有发展,但质变不一定是发展,只有上升的、前进的质变才是发展。 5.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曲折的,新出现的事物必定战胜旧事物。( ) 答案 F 解析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新出现的事物不一定是新事物。 6.《史记•高祖本纪》记载:“项王使卒三万人从……去辄烧绝栈道,以备诸侯盗兵袭之,亦示项羽无东意。八月,汉王用韩信之计,从故道还,袭雍王章邯。邯迎击汉陈仓,雍兵败。”“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启示人们( ) ①观念创新是认识和利用事物之间联系的前提②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③把握复杂事物的本质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④善于突破事物的表面联系,把握其本质联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D 解析“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启示人们不要被现象所迷惑,要正确地发挥主观能动性,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③④符合题意;尊重联系的客观性是认识和利用事物之间联系的前提,①说法错误;材料不体现系统优化的方法,②与题意不符。 7.“互联网+”时代,推进互联网与农业农村发展深度融合,对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村三大产业融合发展、创新创业和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B.联系是普遍的,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C.要建立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具体的联系 D.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是促进认识发展的动力 答案 A 解析推进互联网与农业农村发展深度融合,对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村三大产业融合发展、创新创业和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这说明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

2018年高考政治重要考点专训练卷:哲学思想与唯物论、认识论

哲学思想与唯物论、认识论 1.有人说,世上本无对错,看问题的角度不同,答案不同而已。我们应该学会从别人的角度看世界,多一分理解,多一分宽容,多一分求同存异。该观点() ①认为“世上本无对错”是错误的,真理是客观的,真理和谬误是不容混淆的②认为“世上本无对错”是正确的,真理是相对的,真理和谬误往往相伴而行③强调“从别人的角度看世界”有道理,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④强调“从别人的角度看世界”有道理,立场、观点、方法等因素影响人的认识 A.①②B.①③ C.②③D.①④ 【答案】D 2.中国古代是一个农业社会,农业需要严格了解太阳运行情况,农事完全根据太阳进行,于是,我们的先人为了生存和发展就发现可以通过观察日月星辰的变化来认识外界自然变化,总结出了二十四节气一直沿用至今。从认识论角度,这说明()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目的②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③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④事物是运动变化和 发展的 A.①④B.②③ C.①③D.②④ 【答案】C 3.2016年8月16日凌晨,被命名为“墨子号”的中国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开启星际之旅。“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承载着率先探索星地量子通信可能性的使命,并将首次在空间尺度验证量子理论的真实性。这说明() ①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②服务和指导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 准④实践是获取认识的唯一途径和来源 A.①②B.②④ C.①③D.③④ 【答案】C 4.政策刚出台,“成效”就汇总好了;任务才布置,“成果”就整理好了;活动刚开展,“经验”就总结好了……目前,一些地方和部门在工作中存在“把说的当成做的”、“把规划当成现实”、“把思路当成成绩”等“材料政绩”现象。“材料

高中思想政治总复习及答案18 时代精神的精华

考点规范练18时代精神的精华 一、选择题 1.(2020·北京师大附中期中)朱熹小时候问其父亲“天上有何物”;陆九渊三四岁时问其父亲“天地有没有尽头”,并为此废寝忘食地思索;波普尔八岁时就在思考“空间是无限的还是有限的”……这些人后来成为大思想家,与他们从小善于思考不无关系。这说明() A.哲学源于人们对自然万物的惊讶 B.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C.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D.哲学的任务就是对现存的东西提出质疑 答案:C 2.(2020·北京昌平校考)马克思和黑格尔一样,认为世界是按照一个辩证法公式发展的,但是关于这种发展的原动力,他和黑格尔的意见完全不同。黑格尔相信有一个叫“精神”的神秘实体使人类历史发展下去。在马克思看来,世界发展的推进力不是精神而是物质。然而,那种物质是一种有特别意义的物质,尤其是人与物质的关系。对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辩证法与黑格尔的辩证法意见完全不同②马克思主义哲学继承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③黑格尔是一个主观唯心主义哲学家④人与物质的关系中最重要的部分是人的生产方式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D 解析:黑格尔和马克思的观点的区别在于对世界本原问题的认识不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法是唯物辩证法,黑格尔的辩证法是客观唯心主义辩证法,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辩证法与黑格尔的辩证法意见并不是完全不同,①③错误。马克思主义哲学继承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②符合题意。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与物质的关系中最重要的部分是人的生产方式,④正确。故选D项。 3.(2021·山东高三模拟)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在中国科学院大学揭牌,将以哲学家和科学家共同关切的重大问题为研究导向,搭建科学与哲学的协作对话平台。这一协作对话平台的搭建() ①源于具体科学与哲学有相同的研究对象②意在从哲学角度助力我国的科技创新③意在推动我国哲学的科学化、理论化进程④是基于哲学能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方法论指导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解析:哲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世界,具体科学的研究对象是具体某个领域,①错误。材料“以哲学家和科学家共同关切的重大问题为研究导向”体现了从哲学角度助力我国的科技创新,②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哲学对具体科学的指导,不是意在推动我国哲学的科学化、理论化进程,③排除。材料“搭建科学与哲学的协作对话平台”体现了这一协作对话平台的搭建是基于哲学能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方法论指导,④正确。故选C项。 4.(2021·浙江绍兴模拟)黑格尔认为我们头脑中的思维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但他同时认为“客观思想”决定着事物的本质,一切事物都不过是客观思想的异化物。黑格尔的观点认为() ①客观思想是脱离物质的绝对②否定了人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③世界的存在依赖于人的感觉④精神思维和客观存在具有同一性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答案:D 解析:黑格尔认为“客观思想”决定着事物的本质,一切事物都不过是客观思想的异化物,这体现了黑格尔的观点认为“客观思想”是脱离物质的绝对,①正确。黑格尔认为我们头脑中的思维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这体现了黑格尔的观点认为精神思维和客观存在具有同一性,④正确。黑格尔认为我们头脑中的思维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这说明他认为人能够认识世界,而不是否定了人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②排除。黑格尔的观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③属于主观唯心主义,排除。故选D项。

2021年高考政治二轮专题限时训练试卷及答案10 哲学思想与唯物论、认识论

专题限时练(十) 哲学思想与唯物论、认识论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 1.(2020·南通模拟)“知”与“智”是一种互为依托、互相促进的关系。没有一定的知识积累,智慧便无从谈起;没有相应的智慧,知识再多也不能得到很好的利用。哲学是“智慧之学”,要将具体知识转化为哲学智慧,应该() A.用哲学取代其他的具体知识 B.对具体知识进行概括和升华 C.坚持哲学对具体知识的指导 D.在实践基础上丰富具体知识 2.(2020·武汉质检)爱因斯坦曾经说他相信有上帝,但是相信的不是一个人格化的上帝。他不满意玻恩和海森伯对量子性质随机性和不可精确预期性的诠释,说了一句名言:“上帝永远不会掷骰子。”对爱因斯坦世界观的正确理解有() ①爱因斯坦否认物质世界存在着规律性②爱因斯坦倾向于世界具有统一性③爱因斯坦相信客观世界受规律支配④爱因斯坦没有清晰一致的世界观立场 A.①③B.①② C.②③D.③④ 3.(2020·石家庄模拟)历史上关于形神之辩(形体与精神的关系)有诸多不同的观点,东汉哲学家桓谭认为“精神居形体,犹火之然(燃)烛矣……烛无,火亦不能独行于虚空”;罗马教皇约翰·保罗二世则说:“如果人的身体源于业已存在的有生命的物质,人的精神和灵魂则是上帝直接创造的。”下列对二者的观点评析正确的是()

①前者属于唯物主义派别,认为没有物质就没有意识 ②后者属于唯心主义派别,认为意识可以离开物质而存在 ③前者准确描述了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是科学的 ④后者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是错误的 A.①②B.②③ C.①④D.③④ 4.(2020·烟台模拟)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其发展过程中必然要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并没有过时,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 ①具有自然科学前提,是科学革命理论的来源和基础②具有深厚的阶级基础,是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物质武器③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是时代精神的精华④具有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特点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5.2020年9月19日,《狼图腾》在第30届中国电影金鸡百花电影节上获“最佳影片”奖。该片主题是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围绕这一主题我们应深刻把握() ①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②尊重客观规律以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前提③自然生态与人类发展的矛盾不可协调④人存在于自然系统之中并给予重大影响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6.(2020·豫东、豫北名校联考)中国科学院的学者们通过研究“沉睡”在塔里木盆地下1 000多米的沉积岩心,解开了“塔里木盆地的

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专题13 哲学与唯物论、认识论(讲)(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政治教案

专题十三哲学与唯物论、认识论 (一)考纲要求 1.哲学的内涵; 2.哲学的基本问题; 3.哲学的基本派别; 4.哲学与时代精神 5.哲学的作用 6.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7.世界的物质性; 8.物质与运动、静止; 9.物质运动的规律; 10.意识的本质; 11.意识的能动作用; 12.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 14.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5.真理及其特点; (二)命题规律 考情分析:从考查内容上看,本专题的高频考点:物质与运动的关系、运动与静止的关系、规律的客观性与普遍性、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真理、认识过程等。本专题往往与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发展观结合在一起命题,从考查形式上看;有选择题,也有非选择题 备考建议:2019年高考命题可能涉及的时政材料及考点有: (1)以名人名言、我国主要矛盾的转变为素材,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运动与物质的关系、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关系 (2)结合建设生态文明、科学探索等材料,考查自然界的物质性、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尊重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3)以我国航天技术、世界医学重大突破、我国主要矛盾的转变为背景,考查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真理及认识发展的过程等 (4)密切关注党和国家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事例,留意现实生活中认识发展的具体事例。【例1】(2017·全国Ⅰ卷)2016年12月,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讲话强调,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上述论断包含的哲学方法论是() ①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②以创新意识作为实践的出发点 ③从一般到个别、再到一般的认识方法④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遵循客观规律结合起来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例2】(2016·全国Ⅱ卷)在长征途中,非常重视情报工作,及时掌握敌方的部署与动向,根据敌我双方力量的变化,寻找敌方薄弱环节,灵活调动军队,四渡赤水,终于摆脱了敌兵的围追堵截。用兵如神的奥秘在于() ①重视调查研究,依据不断变化的情况决定军事部署 ②把对战争规律的真理性认识作为军事行动的出发点 ③善于在瞬息万变的战场形势中掌握和利用战争规律 ④认识到红军将士的主观能动性在战争中起决定性作用 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解析】及时掌握敌方的部署与动向,根据敌我双方力量的变化,灵活调动军队,做到了从变化发 展的实际情况出发,把握战争规律,①③入选。把认识作为行动的出发点,说法错误,故排除②;主观能

【创新设计】2021届高考政治(浙江专用)二轮专题复习提升训练:专题13 哲学思想与唯物论、认识论

专题十三哲学思想与唯物论、生疏论 一、选择题 1.(2022·浙江嘉兴期末)以下选项能够正确反映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历史挨次的是() ①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②气者,理之依也③人是受力学规律支配的机器④未有 此气,已有此理 A.④→③→①B.②→④→① C.②→③→④D.②→③→① 解析本题考查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①属于辩证唯物主义观点;②属于古代朴实唯物主义观点;③简洁地把人定义为机器,属于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观点;④属于唯心主义观点。 故选D。 答案 D 2.(2022·温州模拟)哲学上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这“两个对子”。下列选项中与“两个对子”对应正确的是() ①理在事先——断章取义②形存神存——心外无物③掩耳盗铃——削足适履④沧海桑 田——刻舟求剑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解析本题考查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①涉及客观唯心主义与形而上学的观点,②涉及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③涉及唯心主义与违反唯物主义,④涉及辩证法(进展)与形而上学(静止)的对立,明显②④符合题意。 答案 D 3.(2022·厦门一模)2022年我国的经济社会进展,照旧要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要求。稳,就是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基本稳定,保持经济平稳较快进展,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保持社会大局稳定。进,就是要连续抓住和用好我国进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转变经济进展方式上取得新进展,在深化改革开放上取得新突破,在改善民生上取得新成效。“稳中求进”蕴含 的哲学道理是() A.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B.物质是运动的主体,是运动的担当者 C.事物进展都是有规律的 D.物质世界是确定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解析本题考查哲学的运动概念。稳是相对稳定而不是保持不动,这体现了相对静止;进是进展和突破,这体现了确定运动。“稳中求进”体现了物质世界是确定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的哲学道理,D项符合题意;客观实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A项错误;B、C两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 D 4.(2022·淄博模拟)《山东省主体功能区规划》日前正式发布。将全省15.7万平方公里的陆域面积依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力量、现有开发强度和将来进展潜力,以是否适宜或如何进行大规模高强度工业化城镇化开发为基准,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区域。材料表明,这种划分() A.是对以前的规划进行辩证的否定 B.发挥了意识活动的主动制造性 C.留意了主要冲突和次要冲突的统一 D.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动身,实事求是 解析本题考查一切从实际动身,实事求是。针对不同地区的特点和实际状况,实行不同的开发政策,这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动身,实事求是,D项符合题意;材料并未强调这种划分的制造性,B项不符合题意;A 、C 两项均不符合题意。 答案 D 5.始终以来,人体干细胞被认为是单向地从不成熟细胞进展为特地的成熟细胞,生长过程不行逆转。然而科学家最新争辩发觉,成熟的、特地的细胞可以重新编程,成为未成熟的细胞,进而发育成人体的全部组织,这有望为人类供应诊断和治疗疾病的新方法。上述材料表明 () ①人们对细胞生长规律的生疏是不断深化、进展的②人们可以生疏和转变细胞生长规律, 使之造福人类③只有生疏规律,才能依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利用规律④正确发挥主观

高考政治-哲学与唯物论认识论-专题练习高三复习后附答案解析

高考政治专题练习(后附答案) 哲学与唯物论、认识论 一.练高考 1.(2016年全国高考浙江卷29)2015年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幅达到近几十年来的新高,这再次引起人们对全球变暖问题的担忧。有研究指出,二氧化碳浓度的暴增,部分可能是厄尔尼诺现象造成的,但主要是人类活动中二氧化碳的持续排放导致的。这表明() ①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②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 ③人类在自然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④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通联系的有机整体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2016年全国高考北京卷27)针对学生群体中的“拖延症”现象,某校学生“创客”社团设计了一款手机应用软件,该软件具有如下功能: 同学们从哲学角度对这一设计进行讨论,下列分析合理的有()①“目标”强调意识的目的性,能使我心无旁骛,抓紧时间

②“任务拆分”把整体分解成部分,避免因为任务庞大而畏难不前 ③“量化评估”创造了新的规律,督促我有条不紊地完成任务 ④“同伴激励”强调外部矛盾的作用更为重要,大家会因此不甘落后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2016年全国高考江苏卷26)俗话说:“人闲百病生。”医学研究表明,适度的紧张有益于健康激素的分泌,这种激素能增强身体的免疫力,抵御外界的不良刺激和疾病的侵袭。这说明() A.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变化之中B.没有人脑就不可能有人类意识的产生 C.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控制作用D.物质是能够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4.(2016年高考上海卷24)曾几何时,崇山峻岭原始森林变成了延绵不绝的“光头山”。四川人民经过十几年的苦心经营,再现了满目苍翠的浩瀚林海,简称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生态屏障的建成折射出当地人民() A.秉承绿色生态理念,发挥人定胜天的气概B.把握事物发展规律,预见生态变化的趋势 C.保护生态环境的活动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D.在尊重客观规律基础上努力改造生态环境 5.(2016年全国高考浙江卷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浙江吉利集团对沃尔沃的成功并购具有典型意义,2002年该集团根

高考思想政治二轮复习重难点练18含答案

重难点18家庭与婚姻 一、选择题 1.[2022·山东莱西高三期末]继承是指将自然人死亡后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依法转移给 他人所有。继承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代与代之间爱的延续和传递,是代际传承的重要保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基于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扶养关系的法定继承,法律效力优先于遗嘱继承②继承遗产需要先将个人合法财产从家庭财产或夫妻共同财产中析出③通过遗嘱获得遗产都属于遗嘱继承,法律效力优先于法定继承④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2022·山东烟台二中高三期末]甲妻病故,膝下无子女,养子乙成年后常年在外地工 作。甲与村委会签订遗赠抚养协议,约定甲的生养死葬由村委会负责,死后遗产归村委会所有,且村委会全面履行了协议。后甲又自书一份遗嘱,将其全部财产赠与侄子丙。甲死后,乙就甲的遗产与村委会以及丙发生争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应由侄子丙继承甲的遗产②甲的遗产应归村委会所有③乙作为养子是甲的法定第一顺序继承人④村委会、乙、丙按一定比例分配甲的遗产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3.[2022·浙江卷]钱某与妻子周某离婚,女儿小钱被判给周某。钱某后来与刘某再婚, 刘某有一在外地独立生活的成年儿子小刘。钱某年迈去世,留下一处房产和数十万存款,未立遗嘱。可以继承钱某遗产的有() ①妻子刘某②前妻周某③女儿小钱④继子小刘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2022·北京海淀高三期末]随着社会公众法律意识的提高,为避免因继承问题产生纠 纷,订立遗嘱逐渐成为常见现象。关于继承,以下认识有误的是() A.继承人在所继承遗产的范围内承担被继承人未偿还债务的清偿责任 B.被继承人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赠与法定继承人之外的组织、个人 C.有扶养能力但不尽扶养义务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少分但不能不分 D.法律尊重遗嘱人生前意愿,遗嘱继承的法律效力优先于法定继承 5.[2022·浙江高三专题练习]张某和李某离婚,10岁的儿子小明随张某生活。2年后, 张某与王某再婚,王某有一女已工作,小明则与他们共同生活。小明成年后与沈某结婚并育有一子。一日,小明开车载王某外出途中遭遇车祸,小明当场丧生,王某则于一天后过世。在继承未产生前,小明和沈某有共同财产50万,张某和王某有共同财产20万。小明的儿子能继承() A.5万B.6.25万C.8.33万D.10万 6.[2022·浙江高三专题练习]刘某去世后,留下个人合法财产12万,刘某的弟弟、养女、 已经离婚的妻子及久未联系的丧偶儿媳均要求继承其财产。关于刘某遗产继承的分配() A.先由养女继承,再由刘某的弟弟继承

(完整版)高中政治哲学{唯物论-认识论-辩证法-历史唯物主义}基本知识点

(完整版)高中政治哲学{唯物论-认识论-辩证法-历史唯物主 义}基本知识点 哲学基本知识点(唯物论) 物质与意识 (1). 物质 1.自然界是物质的:上帝造人的荒诞性 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 自然界中的事物都有自己的发展和起源史 2. 物质的含义: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3. 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 4. 自然界是物质的方法论:处理人和自然关系时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遵循自然规律正确认识改造 5. 人类社会是物质的:人类社会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 人类社会是物质社会长期发展的产物:人类社会是自然界的产物 人类社会是劳动的产物 人类社会有其客观的规律 6. 人类社会的组成部分:人,地理环境,生产方式(决定性因素) 7. 人类社会是物质的方法论:在处理人与社会关系时承认社会的物质性遵循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才 能正确认识和改造世界 (2). 意识 1. 意识的本质:物质决定意识 2.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 生物的反应形式是人类意识产生的前提 3. 意识是人类社会长期发展的产物(劳动):意识是劳动的产物 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

(1).主观能动性 1. 能动的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2. 能动的改造世界的含义: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通过实践把意识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创 造出没有人的参与永远不可能出现的东西 3. 怎么样能动的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正确的意识指导实践推动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意识即反之 4. 方法论: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正确的言论指导人 重视精神的作用 树立正确的思想,克服错误的思想 5.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含义: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依据客观事实,制定方针政策计划 方案使主观符合客观 6. 为什么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物质决定意识原理的要求 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要求 是我们正确的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立足点 是我党制定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 只有坚持从实际出发才能有利于主观符合客观 7.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我们该怎么做: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 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工作态度结合起来 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 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从变化发展的实际出发做到一切以时间地点为转移(2). 客观规律 1. 运动的含义: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2. 物质的固有属性与存在方式:运动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