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bd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产生的背景分析

%bd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产生的背景分析

我国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产生的背景分析

。冯

摘要: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是在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大背景下产生的。农民工进城有多方面因素:城市就业收入高的吸引力:城市发展机会和生活环境的拉力;农村家庭内部及外部社会关系的拉力;农村家庭生产生活的推力;农村农业生产经营风险规避的推力。在此基础上,农民工将孩子带入城市的多方面原因是亲情因素的支配;城市教育政策;城市教育质量;城市职业的稳定性;农民工自身的经济状况。农民工子女的数量将不断增加,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将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关键词: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背景分析

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是在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大

背景下产生的。20世纪50年代后期以来,由于受到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的限制,我国人口流动规模非常有限。随着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发展,这种局面逐渐在发生改变,人口流动量逐年增大,越来越多

的农民进城打工。与此同时,我国也在经历着由农业社会

向工业社会转变。由农村社会向城市社会转变,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这样一

个社会转型时期。而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规模愈来愈

大的人口流动.正是社会转型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

一、农民工进城的背景

农民工进城是由多方面的因素造成地,归纳起来,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城市就业收入高的吸引力。农民工进城的首要目标是为了获得较高的经济收入,这是他们进城的直接动

机.也是城市对农民最主要的吸引力。农民工对城市预期

工资水平越高。在城市获得的就业机会概率也就越大,相应城市预期收入拉力就越大。这个推论和托达罗预期收

入差距假说的解释相一致。

2.城市发展机会和生活环境的拉力。城市中较好的发展机会是吸引农民工进入城市的一个重要拉力。这种

发展机会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较好的工作和事业

发展机会:二是较好的学习机会,在城市中工作的同时能

够受到现代思想的熏陶,能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三是较好的个人生活发展机会,在城市中工作能结识来自全

国各地的朋友,丰富社会关系,扩大生活圈子,在更大范

围内选择恋爱和结婚对象,有些来自农村的女孩还由此嫁到城市家庭.最终在城市安家落户,成为真正的城里

人。城市中较好的生活环境也是吸引农村人进入城市的

一个重要拉力。相对于农村人来说,由于对城市中发展机会的探求和生活环境的向往是比较“远大”的理想,因此城市中发展机会和生活环境因素对那些不安于现状、有

较高追求的农村劳动者具有更大的拉力。这些劳动者一

般都比较年轻,文化水平较高,综合素质较好,思维活跃,

见多识广,上进心强。同时我们在调查中还发现,越是外表漂亮综合素质较高的年轻女性,相对于男性和其他女性而言,越是不安于农村生活。对城市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越是向往.并敢于大胆追求。Ⅲ

3.农村家庭内部及外部社会关系的拉力。由于人们

普遍存在攀比、仿效、从众、依附等心理因素的作用,因此

当他们的亲属以及其他社会关系成员进入城市就业之

后,对于仍然暂时留守在农村的劳动者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激励和带动效应,尤其是在情侣、新婚夫妻、父子、兄弟姐妹之间,这种效应则更明显。这种影响、激励和带动效应会形成强大的城市拉力。在研究与考察

农民工问题的形成和发展历史时。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

个普遍现象:当来自某地农村的一个或几个农民工在城

市站稳脚跟以后.就会自然产生一种拉力,他们的亲属、

朋友、邻居以及亲属的亲属、朋友的朋友、邻居的邻居等等就会在这种拉力作用下一批接一批地来到城市,并且逐渐在他们周围聚集,形成行业工种和居住地都比较集中一致的“老乡现象”.由此也就出现了一些城市里所谓的“河南村”、“安徽村”。这种聚集效应本身反映了家庭内部结构和外部社会关系拉力的存在及作用,因为这种聚集效应是以家庭和社会结构的拉力效应为基础的。

4.农村家庭生产生活的推力。由于农村耕地面积狭小,自然资源贫乏,劳动就业水平不高,有时还会遇到自

然灾害减产减受。而家庭生产生活开支,诸如农业再生产

成本投入、各种行政性税费负担、人情来往等方面的费用开支较大且量较大的增长势头,由此我国农村居民普遍

面临家庭生产生活方面的经济压力。沉重的经济负担使

得农村居民无法通过在家乡从事农业生产来维持家庭生

产生活需要,“不佃去没有办法”,此时,部分农村劳动者

不得不割舍亲情.离开故土,到远离家乡和亲人的城市寻找就业机会。[2]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4年重大研究项目“农村人口流动背景下义务教育体制研究”,批号:

05GGD880011。

作者简介:冯帮,男,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2004级研究生(湖北武汉430079)

52

 万方数据万方数据

5.农村农业生产经营风险规避的推力。由于买方市场与卖方市场的换位,使得许多农民无所适从。中国的农民根植于小农经济的传统观念是根深蒂固的,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养成了上面(具体说就是生产队队长)怎么说,自己就怎么做的习惯,生产什么由生产队安排,产品由粮食部门统购,生产资料由供销社供应,价格由政府来决定。在他们看来,这样做既省力省心,又可以规避风险。改革开放后,实行市场经济,经营权由集体转归个人,种什么。怎样种,产品卖给谁,价格高低,完全由自己来决定,这就要求农民必须按市场需求安排和组织生产,这是一个革命性、历史性的转变。在瞬息万变的市场需求下,如何去适应市场需求,当然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是一条出路,但农业生产周期长,以果木为例,至少要5—7年时间。在这么长的时间内,一旦市场需求变了。农民需要承担很大风险损失。况且,调整生产结构是需要成本的,资金又从哪里来?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农民选择到城里打工,规避农业风险,通过打工增加收入。嘲

二、农民工将孩子带入城市的原因

农民工将孩子带人城市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地,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亲情因素支配。将孩子留在家里由爷爷奶奶抚养,是许多农民工进城初始的共同选择,同时也是无奈之举。由于刚来到城市.他们的就业往往缺乏稳定性,更换工作和住所是常有的事,且作业时间长,故将孩子带在身边,一是在时间上不能保证对孩子进行有效的管教,二是在受教育上不能保障孩子受到持续而又高质量的学校教育.三是把孩子接到城市,相应的家庭开支也要增加,这也是考虑不将孩子带入城市的原因。基于以上三点原因,绝大数农民工刚进城市打工时,往往选择把孩子留在家中。但随着他们在城市逐步站稳了脚跟,有了稳定的工作和固定的经济收入来源。以及离家时间的加长,这种局面逐渐在发生改变.一部分农民工开始把孩子从农村带入城市。导致这种局面发生转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无疑亲情因素在其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长时间打工在外.更加剧了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这其中尤以对孩子的想念之情更为强烈。对于留守在家里孩子而言,同样也很想念在外打工的爸爸妈妈,他们需要的是直接的父母关怀。渴望像其他孩子一样,每天都能和自己的爸爸妈妈在一起.但是对于他们而言在很长时间内却是可望而不可及,以致于当他们看到同龄的其他孩子每天上下学都有父母接送的时候,心里顿时充满了无限的失落感。当我们对一名留守儿童进行单独访谈的时候,她是这样说的:“其实现在我也很想把学习成绩提上去,只是现在我无法安下心来好好学习。爸爸妈妈常年在外打工,我很想念他们,非常希望他们能在我身边。每当周末回家的时候,看到其他孩子和自己的爸爸妈妈在一起的时候就是我最难受的时候。有时候一想到爸爸妈妈眼泪就情不自禁地流了出来……我学习成绩不好,朋友也不多,我很孤独……以至于当一个关系很好的一个同学辍学之后,我消沉了好长一段时间。她的家庭情况和我一样,爸妈也都外出打工,平时我俩关系很好.是我为数不多的最好朋友之一。她走了之后,我也有了不读的念头。本来爸爸妈妈就不在身边.如果好朋友也没有了,我真的不知道我该怎么办。我很难受也很害怕,我多么希望能和其他有父母在身边的孩子一样幸福地生活……但是我没有.而且爸爸和妈妈关系最近很不好,经常发生争执,我非常担心他们的关系.害怕他们其中的任何一个人离开我(说到这里时,王一辉的泪水夺眶而出)。也是因为担心,所以我很难专心去学习,我希望他们能在我身边,我希望他们的关系能稳定……如果这些愿望可以尽快实现.我想我也会和其他同学一样,开开心心地学习,用我最好的学习成绩来回报父母……”在双方情感合力的作用下,父母最终还是把孩子带入了城市。’

2.城市教育政策。近年来,党中央政府部门对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高度重视,多次下发相关文件,督促流入地政府和解决好流动儿童上学难的问题,如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指出,解决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问题.应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2003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六部委《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中指出:以流人地政府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各地政府部门也按照中央下达的文件精神,制定或修改相关教育政策。放宽农民工子女接受城市学校教育的渠道。如,“在实践中,一些省市纷纷宣布取消借读费,加大财政投入,支持公办学校接受更多的流动儿童入学。北京市从2004年春季起,对于北京农村地区的公办中小学免收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借读费.从9月新学年开始。全市实施义务教育的公办小学和初中.对符合来京务工农民子女条件的学生免收借读费。武汉市政府将“解决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入学”列为2004年政府要办的十件实事之一。市教育局更是下达硬性指标:13万农民工子女中。必须有60%进入公办学校读书,并纳入对学校的年度考核指标,313所公办学校对进城务工子女免收借读费.约有9万名流动人口子女由此进入公办学校学习。其他绝大多数省市也大都取消了农民工子女的借读费。”[4]随着这些政策的逐步落实,流动儿童进城上学的门槛也越来越低,更加坚定了农民工将孩子带入城市的决心。

3.城市教育质量。毫无疑问,除却亲情因素外,城市优质的教育应该是促使农民工将子女带入城市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因为很多农民工都清醒地意识到。知识是可以改变命运的.所以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通过在城市接受良好的教育,考上大学、读研究生,从而跳出“农”门,彻底改变自己的命运,而不再像父辈那样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过着最艰辛的生活。在笔者与黄石市东风路社区一理发店主交流孩子教育问题得知:夫妻俩均为湖北蕲春人,来黄石从业已多年。两个小孩和他们生活在一起。之所以将孩子接到身边,一来是在老家没人照顾,二来是考虑到这边的教育质量比乡下要好,教师也很负责,孩子在这里上学,能学到更多的东西,将来升入重点中学、考取

53

 万方数据万方数据

大学的希望也就更大。其实像这位店主的想法是很有代表性的,在与该社区的其他商贩交谈中,也得到了类似的回答。

4.自身职业的稳定性。在城市拥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和固定的经济收入来源。是农民工能在城市的立足之本.也是决定是否将孩子带入城市的重要依据。农民工自身职业一大特征就是往往缺乏稳定性,更换职业和住所比较频繁,从而导致了其子女受教育的不连续性,同时也影响了他们身心的正常发展。因此。对处于职业不稳定期的农民工而言,将孩子带在身边,更多的将会是负担。只有通过在城市长期的打拼,获得了稳定的工作岗位.并且有着相对于农村而言不错的经济收入的时候.他们才会开始把孩子接到自己的身边。因为在生存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之后,他们就会考虑更高一级的需求——归属与爱的需要,想办法把孩子接到身边,过完整的城市家庭生活,成为了农民工的下一个愿望与目标,这也符合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5.自身的经济状况。通过多年在城市的艰辛劳动,农民工在收入上有了一定的积累。无论在物质生活水平还是在精神生活水平上都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因此有一天能像城里人一样过上小市民生活.成为他们当中不少人的梦想。把孩子接到身边,享受城市优质教育服务,像城里儿童一样健康快乐的成长、全面的发展,是这个梦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为“父母子组成的家庭是社会结构中的基本三角,根据结构学上的原理,三角形是最稳定的,夫妻间的关系因子女的存在而得到固定。人类创制这家庭的基本结构,目的是在解决孩子的抚育问题。使每个孩子能靠着这个社会结构长大,成为社会中生活的分子。”㈨因此,当农民工的经济状况有了较明显的改善时,他们就会考虑将孩子带人城市。仅管孩子的到来,会增加家庭日常生活开支,这其中属子女受教育的成本支出最大,包括借读费、学杂费、培训费等,虽然已构成了一笔不小的开支,但此时对于经济上有了明显改善的农民工而言,已不再像当初刚进城一样显得那么吃力,基本上是可以承受得起的。

三、农民工子女的数量及发展趋势

农民工子女的数量估算,从全国来看,据国家统计局有关资料显示,2003年农村外出务工的劳动力已达1.14亿,占农村劳动力的23%。其中举家在外务工的劳动力2430万人,随同父母进入城市的6至14岁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约有643万人。[6]另据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和全国妇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推算:我国流动人口规模已超过1亿人。其中18岁以下的流动儿童有1982万人,占全部流动人口的19.37%。[7]从各地来看,据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统计,北京市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2001年15万人,2002年为18万人,2003年第四季度达到24万人。根据2004年7月最新统计,已有近28.8万适龄农民工子女在京就读.仅半年时间就增加了4万余人,秋季开学后,在京就读适龄人数会继续增加,预计将超过北京市常住户口中小学生总数91万人的三分之一。浙江省流动人口子女达58万人。武汉市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已超过13万人。河北省义务教育阶段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入学学生总数为10.71万人。陕西省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儿童少年有19.8万人,天津为52525人,占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总数的5.16%。[8]需要说明的是,对农民工子女数量的统计还是缺乏一个精确的数字。这是因为一方面流动人口数量规模大,流动性和不稳定性大;另一方面公安部没有对流动人口办16周岁以下的少年儿童登记,因此各地都没有准确的数据。这使教育行政部门无法准确判断这些少年儿童就学的需求量,在研究对策、调整学校布局时有时也会缺乏依据。这为确保每个农民工子女都能接受义务教育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据安徽省反映。该省流向外地的学龄未成年人有近30万,在相当多的地方学龄未成年人难以进入当地公办学校就读。其主要原因是:当地城市还没有将流动学龄未成年人就学问题纳入本地教育发展计划,教育经费不落实,户籍管理与学籍管理相互脱节,流人地难以摸清流动学龄未成年人的情况。

从发展趋势来看,进城务工人员的人数将会逐年递增,流动儿童的数量同样也不例外。根据社会发展规律.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将是一个必然的趋势。而我国目前也正处于城市化进程当中,故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将会流人到城市.他们的子女的也将陆续被带入城市当中一起生活。据统计,2000年我国农村人口为9.28亿,其中农村劳动力为4.8亿。而未来我国每年新增农村劳动力约在700。800万人之间,但从长远来看我国农业领域只需l~1.5亿劳动力。剔除现在的4.8亿农村劳动力中的1.28亿乡镇企业劳动者,农村剩余劳动力大约需要向城市转移2~2.5亿人。[9]可见,进城务工人员的规模将会越来越大.同样跟随父母进城的流动儿童也不例外,而他们所面临的教育问题也将越发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参考文献]

[1][2]邹新树.农民工向城市流动的原因:“推一拉”理论的现实解读[J].农村经济,2005,(10).

[3]刘正芳.民工潮:起源、效应与对策[J].财经科学,2004,(4).

[4]范先佐.“流动儿童”面临的教育问题与对策[J].当代教育论坛,2005,(2).

[5]李伟梁.流动人口家庭教育问题的影响因素分析[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6),(26).

[6]中国教育报[N].2004—10—5.

[7]苏敏.我国流动儿童失学率高达9.3%[EB,0L].新浪网:http,/www.sina.com.cn.2004—5—14.

[8]范先佐.流动儿童教育面临的财政问题[J].教育与经济.2004,(4).

[9]苏明.国民经济转型时期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和国民收入分配关系的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03,(49).

责任编辑:韦民

 万方数据万方数据

我国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产生的背景分析

作者:冯帮, Feng Bang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湖北武汉,430079

刊名:

江西教育科研

英文刊名:JIANGXI EDUCATIONAL RESEARCH

年,卷(期):2007(4)

被引用次数:4次

参考文献(8条)

1.邹新树农民工向城市流动的原因:"推-拉"理论的现实解读[期刊论文]-农村经济 2005(10)

2.刘正芳民工潮:起源、效应与对策[期刊论文]-财经科学 2004(04)

3.范先佐"流动儿童"面临的教育问题与对策[期刊论文]-当代教育论坛 2005(02)

4.李伟梁流动人口家庭教育问题的影响因素分析[期刊论文]-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4(06)

5.查看详情 2004

6.苏敏我国流动儿童失学率高达9.3% 2004

7.范先佐流动儿童教育面临的财政问题[期刊论文]-教育与经济 2004(04)

8.苏明国民经济转型时期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和国民收人分配关系的研究[期刊论文]-经济研究参考 2003(49)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彭小霞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之现状与原因分析[期刊论文]-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27(5)

2.秦玉友.齐海鹏.齐倩楠.QIN Yu-you.QI Hai-peng.QI Qian-nan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期刊论文]-教育科学2007,23(6)

3.周晏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浅析[期刊论文]-长白学刊2010(3)

4.金丽馥.夏中洁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及解决办法[期刊论文]-安徽农业科学2007,35(8)

5.张淑琼.宗旭苏试论当前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期刊论文]-教学月刊(中学版)2009(22)

6.张晓婧.常华允当前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刍议[期刊论文]-农村·农业·农民A2010(8)

7.徐学俊.XU Xue-jun进城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论析[期刊论文]-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4(6)

8.戴国立.Dai Guoli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产生原因探索[期刊论文]-中国青年研究2008(6)

9.万宝方.龚春明.WAN Bao-fang.GONG Chun-ming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治理:发展型社会政策的视角[期刊论文]-未来与发展2010(10)

10.沈年耀.Shen Nian Yao进城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现状及对策[期刊论文]-特区经济2007(8)

引证文献(4条)

1.梁双庆.刘爽职业教育在随迁农民工子女教育中的作用[期刊论文]-文学教育(中) 2013(1)

2.周阳军浅谈农民工对子女人力资本投资的研究[期刊论文]-管理学家 2013(18)

3.丁明秀农民工子女随迁入学的制度性障碍与保障[期刊论文]-中国农学通报 2012(2)

4.吕建强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问题述论[期刊论文]-闽江学院学报 2009(4)

引用本文格式:冯帮.Feng Bang我国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产生的背景分析[期刊论文]-江西教育科研 2007(4)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