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象征与托物言志的区别(精选.)

象征与托物言志的区别(精选.)

象征与托物言志的区别(精选.)
象征与托物言志的区别(精选.)

象征与托物言志的区别

1、象征(“以物征事”的简称)是借助物象来表现某种概念、思想、精神、品德等。如以“梅”象征高洁、清秀、淡雅、朴素;以“菊”象征高洁与傲霜斗雪的坚强。托物言志是借助物的象征义来表达胸怀心志。

2、象征分为整体象征和局部象征;托物言志都是整体的。

3、象征具有文化意义上的不确定性,如“海燕”,说象征“革命者”可以,说象征“春的使者”也可以;而托物言志具有文化意义的确定性,如“梅”、“菊”的意义具有确定性。

4、象征重在表现事物的客观意义和精神实质;托物言志重在言志,表现作者主观的思想感情。

象征手法就是文艺创作中,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特点的概念、思想和感情的艺术手法。文学创作中运用象征手法,常见的有以下三种情况: 1.用象征手法构思全文。如安徒生的《丑小鸭》全文描述的是丑小鸭的经历,其实是作者本人生活经历的艺术写照。作者在丑小鸭这一形象中融入了深切的生活体验和感受:只要不懈追求,努力进取,即使身处逆境,也终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2.用象征手法刻画主要形象。

3.用象征手法进行暗示,创造气氛或抒发感情。托物言志就是通对物品的描写和叙述,表现自己的志向和意愿 .借物喻人,就是借某一事物的特点,来比喻人的一种品格。这也是作文中用来表现、突出中心思想的常用的一种写作方法。月亮

正面:在清凉的夜里,总是你和最孤独的旅人相伴。

反面:因为靠别人而发光,所以白天不敢露面。

白雪

正面:不论别人从何种目光对待它,它总是露出清纯的笑脸。

反面:总是爱用洁白的面具去掩饰人间的丑恶。

天平

正面:你是公平公正的象征。

反面:你徇私枉法,谁给你的东西多,你的重心就偏向谁。

象征手法

写作指导:

1、象征:是文学创作中的一种重要的表现方法,是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借助某一具体事物的形象(象征体),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感情(被象征的本体)。

2、象征的手法有两种表达形式。一种是像《坚硬的风景》那样,让读者在诗与文的不言之中去意会其象征之意,一种是像《门》那样,直抒胸臆地点示出象征之意。相比之下,前者更为含蓄蕴藉,意味隽永。

3、运用象征手法,常见的有三种情况:(1)用象征手法构思全文;

(2)用象征手法刻划主要形象;(3)用象征手法进行暗示,制造气氛或抒发感情。

试看下面这篇短文:

蚕(雷抒雁)

她在自己的生活中织下了一个厚厚的茧。

那是用一种细细的、柔韧的、若有若无的丝织成的。是痛苦的丝织成的。

她埋怨、气恼,然后就是焦急,甚至折磨自己。她想用死来结束自己,同时用死来对突不破的网表示抗议。

但是,她终于被疲劳征服了,沉沉地睡过去。她做了许多的梦,那是关于花和草的梦,是关于风和水的梦,是关于太阳和彩虹的梦,还有关于爱的追求以及生儿育女的梦……

在梦里,她得到的安定和欣慰,得到了力量和热情,得到了关于生的可贵。

当她一觉醒来,她突然明白拯救自己的,只有自己。于是,她便用牙齿把自己吐的丝一根根咬断,咬破自己织下的茧。

果然,新的光芒向她投来,像云隙间的阳光刺激着她的眼睛。新的空气,像清新的酒,使她陶醉。

她简直要跳起来了!

她简直要飞起来了!

一伸腰,果然飞起来了,原来就在她沉睡的时刻,背上长出了两片多粉的翅膀”从此,她便记住了这一切,她把这些告诉了子孙们:你们织的茧,得你们自己去咬破!蚕,就是这样一代代传下来。

分析:本文既用象征手法来构思全文,赋予蚕的“作茧自缚”和“破茧而出”以象征意义;又用象征手法着力刻画了蚕的形象,“作茧自缚”的蚕象征着“自设羁绊”的人,从而揭示“你织的茧,得你自己去咬破”的哲理。

它,是那么地普通,又是那么的惹人注目。一年四季中,它是一尘不变的,也是瞬息万变的.它,谁都见过,但没有人注意到它,它只是一片小小的树叶。

春天,它甘愿当陪衬,衬出花儿的美丽,默默无闻的奉献自己最美好的时刻。是它,给春天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多么美妙。当春天,我们陷入一片春色时,曾几

何时又想到过这些树叶呢?

夏天,烈日当头的时候,它不怕炎热,繁茂的生长着,为路上的行人遮荫避日,却没有丝毫的埋怨,或许,它现在觉得已经够了,不需要回报。

秋天,那个寒风潇潇的日子,街上冷冷清清,而它们,很快就会结束那短暂的生命,飘零下来,“化作春泥更护花”。在它那短暂的生命里,却做出了超越这生命的无私奉献!

我懂得了叶的珍贵。

妈妈,我走了

—一粒种子的告白

亲爱的妈妈,我走了,我要走出自我小天地,去见识别样大世界。

妈妈。不要责怪风伯伯带走了我,我走了,选择我自己的路,去流浪四方。

人们都说“父母在,不远游”,可是我却离开了你温暖的怀抱,不再承欢膝下!妈妈,在您的培育下,我已经长大;飞翔的翅膀逐渐强壮,飘游的念想占据了我的整个心房,妈妈,我要实现它!

春天,在您的温暖心脏里,我萌生了要探访外面世界的愿望。于是,在春风的呼唤声中,在春雨的洗礼中,在春阳的抚摸中,我在您的枝头探出了脑袋。啊!如茵的小草、芬芳的花朵、解冻的湖水、翩飞的蝴蝶、歌唱的鸟儿……这一切是多么美丽、多么生机勃勃!看到这些景象,我倍感精力充沛,于是,我伸伸腰,使自己长大了些,甚至开出虽然微小,但也娇艳的花朵,为春天增色几分。

炎炎夏日,太阳失去了春天的妩媚和温柔,像一个恶毒的巫婆,使劲地煎烤着我们,我变得无精打采,耸肩垂耳,胆战心惊。为了抵抗太阳的威力还有********的袭击,我只好不停地从您那儿吸收养料和水分,努力使自己变得强壮起来,终于,我抖落了零落的花瓣,剩下的花萼涨满了生命的琼浆,我变成了一枚小小的果实屹立枝头!

秋天是个离别的季节,风伯伯带来了远方的精彩,我的心变得不安分起来,妈妈,我想走出在您庇护下的这方自我小天地,到远方飘泊去。在那遥远的地方,我会安定下来,不再流浪,妈妈,请不要悲伤!在来年的春天里,或许我会在荒凉的沙漠生根发芽,建立另外一个家,那儿会因为我的到来而拥有无限生机;或许我会在陡峭的绝壁上生根发芽,建立另外一个家,那儿会因为我的到来而增添无限景致;或许我会在繁忙的道路旁生根发芽,建立另外一个家,那儿会因为我的到来而减少无限尘埃;或许……

妈妈,请不要思念我,请不要牵挂我,在您的养育下,我已经足够强壮,我能适应恶劣的环境,我能抗击风霜雨雪,相信,走出自我小天地的我,一定能够创出一番新天地。

妈妈,我走了,带着爱与希冀离去,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亲爱的妈妈,当清晨第一缕阳光再次照射在天地间的时候,请不要再早起去亲吻你的孩子,他已经走了,您再也找不到他了!或许他会出现在诗人的赞歌里,或许他会出现在摄影师的作品里,或许他出现在人们的话语里------那么,请为他骄傲!

名师点评:

这是一篇别样风采的考场佳作,令人眼前一亮,并令人感动。

一、托物言志的手法。文章以一粒种子象征青少年,以一粒种子的成长形象地表现青少年的成长过程,表达青少年要勇敢地走出自我小天地,闯荡新世界,

创造新生活的理想。别出心裁,胜人一筹。

二、采用第一人称,真情告白的方式,直抒胸臆。文章以情动人,既有对离开妈妈的不舍与留念,又有渴望见识外面的世界,努力奉献自我、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文章中反复出现对妈妈的呼告,儿女情长,但又意气风发,让人不禁感慨,“无情未必真豪杰”!

三、主题深刻,立意高远。文章不仅表现了青少年朋友的勇敢和决心,而且还赞美了无私奉献的精神。结尾一段其实就是对这种奉献精神的形象礼赞,深化主题,并给文章增添亮色。

四、语言优美流畅,真挚感人。文章运用了比喻、拟人,尤其是大量运用排比句,使文章神采飞扬,文气过人。

亮点:真情告白勇敢成长

《海燕》怎样运用破折号

伟大作家不仅在使用语言时字句斟酌,反复推敲,而且运用标点符号也是一丝不苟,颇用心力的。充满革命激情的散文诗《海燕》(高尔基著)中九次运用了破折号,在六百多字的文章里应该说是用得较多的。这些破折号都是作者表达思想感情的辅助手段,如果不突破这些学习的障碍,就会直接影响到学习的效果;

而思考并弄清这些破折号的不同用法,更能正确而全面地领会该篇名作的思想内容。

选句其中破折号的用法

"一会儿翅膀碰着波浪,一会儿箭一般地直冲向乌云,它叫喊着,——就在这鸟儿勇敢地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欢乐。" 表示描述对象或语意的转折或跃进,且加以强调,使海燕的勇敢同乌云的恐惧形成鲜明的对照。上文只是说海燕在叫喊,这儿说海燕的叫喊声中充满了欢乐的感情,衬托出了海燕的战斗豪情及其对未来胜利的信心。这一点甚至连乌云(象征反动势力)也感觉到了。

"在这叫喊声里,——充满着对暴风雨的渴望!" 表示语意的转折或跃进。进而着重写声音,正面写海燕

对暴风雨的渴望。

"海鸥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呻吟着,——呻吟着,它们在大海上飞窜,想把自己对暴风雨的恐惧,掩藏到大海深处。" 表示声音的延长。两个“呻吟着”之间,用一个逗号便可以表示海鸥(象征资产阶级各阶层)是呻吟不绝的了,再用上破折号,来一个较长停顿,强调语气,表示出了海鸥呻吟的有气无力,也就更加深刻

地刻划出海鸥对暴风雨来临的恐惧而痛苦的情态。

"海鸭也在呻吟着,——它们这些海鸭啊,享受不了生活的战斗的欢乐:轰隆隆的雷声就把它们吓坏了。" 表示后面是解释说明部分,含有“因为”之意。这一句强调指出海鸭之所以呻吟,在于它们享受不了战斗生活的欢乐,被雷吓坏了。这儿不用表示原因的连词,是为破折号还有强调后面部分的作用,有力地讽刺了

这些水鸟怯懦、恐惧、痛苦绝望的心情。

"看吧,它飞舞着,象个精灵——高傲的、黑色的暴风雨的精灵,——它在大笑,它又在号叫……它笑那些乌云,它因为欢乐而号叫。" 表示两个破折号之间是解释说明部分。相当于括号的作用,但又不同于括号,往往是把重要注释性词语用这种破折号表示。换言之,前者表示追加注释,突出海燕的本质特征;后者表示意思的延续与跃进。“精灵”是对海燕的赞词,“高傲的、黑色的暴风雨的精灵”是前一个“精灵”的同位语,起着解释说明的作用,使海燕的形象更加鲜明和具体。另外,“海燕”一词的俄语意是“暴风雨的报信者”,用这个同位语也突出说明了“精灵”和“暴风雨”之间的联系。

"这个敏感的精灵,——它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 后面的内容是对前面内容的承接和递进,进一步补充了前面的内容。这里用破折号把内容引伸一步,进而揭示出海燕的心理活动。

"它深信,乌云遮不住太阳,——是的,遮不住的!" 表停顿较长,强调了“乌云遮不住太阳”的意思,赞

扬了海燕对革命高潮必将到来,革命一定胜利的坚定信心,亦即进一步强调了无产阶级革命者对革命充满

着必胜的信心。

"——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

这是……预言家在叫喊: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些吧!" 两个破折号都表示后面是海燕因为暴风雨马上就要来临而欢乐的呼喊的话,其作用与引号相同,在外国文学作品中较多见。

综观而知,破折号除表停顿外,对突出海燕的形象,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是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的,对于全面、深刻地理解海燕艺术形象有着不可忽视的思想意义,只要我们联系上下文来分析,即能获得比较

准确的把握。

-幻想曲

在我房间窗外面的花园里,一群麻雀在洋槐和白桦的光秃的树枝上跳来跳去和热烈地交谈着,而在邻家房顶的马头形木雕上,蹲着一只令人尊敬的乌鸦,她一面倾听这些灰涂涂的小鸟儿的谈话,一面妄自尊大地摇晃着头。充满阳光的和暖的空气,把每一种声音都送进我的房间:我听见溪水急急的潺潺的奔流声,我听见树枝轻轻的簌簌声,我能听懂,那对鸽子在我的窗檐上正在咕咕地絮语着什么,于是随着空气

的振荡,春天的音乐就流进我的心房。

“唧一唧唧!”一只老麻雀在对他韵同伴们说。“我们终于又等到了春天的来临……难道不是吗?唧唧一唧

唧!”

“乌哇一是事实①,乌哇一是事实l”乌鸦优雅地伸长脖子,表示了意见。

我很熟悉这个持重的鸟儿:她讲话一向简短扼要,而且都不外是肯定的意思。她象大多数乌鸦一样,天生愚蠢,而又胆小得很。然而,她在社会上占有一个美好的地位,每年冬天她都要为那些可怜的寒鸦和

老鸽子举行某些“慈善”活动。

我也熟悉麻雀,--虽然就外表来说,他好象是轻浮的,甚至是个自由主义者,但在本质上,他却是种颇为精明的鸟儿。他在乌鸦旁边跳来跳去,装出尊敬的样子,但在内心的深处,他很知道乌鸦的身价,并且在任何时候都免不了要讲上两三段关于她的不大体面的历史。

这时,窗檐上的一只年轻的爱打扮的公鸽,正热情地说服那只腼腆的母鸽:

“假如你不和我分享我的爱情,那我就要因为绝望而苦苦地死一死掉②,苦苦地死一死掉……”

“您知道吗,夫人,金翅雀们飞来啦!”麻雀禀报说。

“乌哇一是事实!”乌鸦回答道。

“他们飞来啦,吵吵嚷嚷,飞来飞去,唧唧喳喳……这是一群怎样也不能安静下来的鸟儿!山雀们也跟着他们一齐来啦……正象往常一样……嘿一嘿一嘿!昨天,您晓得,我开玩笑地问过其中一只金翅雀:‘怎么,亲爱的,你们飞出来啦?,他毫无礼貌地作了回答……这些鸟儿,对交谈者完全不尊敬他的官衔、称号和社会地位……我呢,不过是一只七品文官麻雀②……”

就在这时候,从房顶的烟囱后面,突然出现了一只年轻的大公鸦,他压低嗓门报告说:

“我本着职分所在,细听栖息于空中、水里和地下的一切生物的谈话,并且严密注意他们的行动,我荣幸地报告诸位,即上述金翅雀们,正在大声地谈论春天,而且他们胆敢希望整个大自然似乎很快就要苏

醒。”

“唧--唧唧!”麻雀叫了一声,忐忑不安地望着这个告密者。而乌鸦善意地摇了摇头。

“春天已经来过,而且来过不只一次……”老麻雀说。“至于讲到整个大自然的苏醒,这……当然,是件令人高兴的事……假如这能得到那些负责主管部门的许可的话……”

“乌哇一是事实!”乌鸦说道,用赏识的眼光瞟了对方一眼。

“对于以上所述,必须补充的是,”大公鸦又继续说,“上述那些金翅雀,对他们要饮水止渴的溪流,据说--有些混浊,因而表示不满,其中有几个甚至胆敢梦想自由……”

“啊,他们一向如此!”老麻雀叫喊道。“这是由于他们年轻无知,这一点也不危险!我也有过年轻的时代,

也曾经梦想过……它……”

“梦想过--什么?”

“梦想过宪……宪一宪一宪一宪……”

“宪法?”

“只是梦想过!只不过是梦想而已,先生!不用说,曾经有所梦想过……但是后来,这一切都过去了,出现了另外一个‘它’、更为现实的‘它’……嘿一嘿一嘿!您知道,对不起,对麻雀说来,这是更合适的、更为必

要的……嘿一嘿……”

“哼!”突然响起了一阵有威力的哼叫声。在菩提树的树枝上,出现了一只四品文官灰雀,他体谅下情地

向鸟儿们点头行了个礼,就吱吱喳喳地叫道:

“哎,先生们,你们没--没有注--意到,空气里有股气味吗,哎……?”

“是春天的空气,大人阁下!”麻雀说。乌鸦却郁闷不乐地把头一歪,用温柔的声音嘎地叫了一声,好

象绵羊在咩叫:

“乌哇一是事实!”

“嗯,是的……昨天在打牌的时候,一只世袭的可敬的鸱枭也对我讲过同样的话……他说:‘哎,好象有股什么气味……,我就回答说:‘让我们看一看,闻一闻,弄个明白!’有道理吧,啊?”

“对,大人阁下!完全有道理!”老麻雀毕恭毕敬地表示同意。“大人阁下,任何时候都必须等一等……持

重的鸟儿都是在等待……”

这时,一只云雀从天空飞下来,落在花园里溶雪的地面上,他忧心忡忡地在地上跑来跑去,喃喃地

说道:

“曙光用温柔的微笑,把夜空的星星熄掉,…黑夜发白了,黑夜颤抖了,于是沉重的夜幕,如同阳光下的冰块,渐渐消失。充满希望的心儿,跳动得多么轻快,多么甜美,迎着朝阳,迎着清晨,迎着光明和

自由!……”

“这一这是一只什么鸟儿?”灰雀眯缝起眼睛问道。

“是云雀,大人阁下!”大公鸦从烟囱后面严峻地说。

“是诗人,大人阁下!”麻雀又宽容地补充道。

灰雀斜眼看了看这位诗人,吱吱喳喳地叫道:

“唔……是一只多么灰色的……下流货!他在那儿好象胡讲了一通什么太阳、自由吧? 啊?”

“对,大人阁下!”大公鸦肯定了一句。“他是想在年轻的小鸟儿们的心中唤起那些毫无根据的希望,大

人阁下!”

“既可耻,复又……愚蠢!”

“完全对,大人阁下,”老麻雀应和着。“愚蠢之极!自由,大人阁下,是某种不明确的,应该说,是种

不可捉摸的东西……”

“可是,假如我没有记错的话,好象,你自己也曾经……号召大家向往过它?”

“乌哇--是事实!”乌鸦突然叫道。

麻雀感到有些狼狈不堪。

“是的,大人阁下,我确实有一次号召过……但那是在可以使罪名减轻的情况之下……”

“啊……那是怎么回事?”

“那是在吃了中饭以后,大人阁下!那是在葡萄酒热气的影响……也就是说,在它的压力之下……而且

是有限制地号召的,大人阁下!”

“那是怎么说的?”

“轻轻地说的:‘自由万岁!’然后立即大声地补充了一句。‘在法律限制的范围以内!’”

灰雀看了乌鸦一眼。

“对,大人阁下!”乌鸦回答道。

“我,大人阁下,作为一只七品文官老麻雀,决不能允许自己对自由的问题采取认真的态度,因为这个问题,并没有列入我荣幸任职的那个部门的研究范围之内。”

“乌哇--是事实!”乌鸦又叫了一声。

要知道,不管肯定什么,对她反正都是一样。

这时,一条条溪水正沿着街道在滚流,它们轻声唱着关于大河的歌曲,说它们在不远的将来,在旅

程的终点,将合流到大河里去:

“浩瀚的、奔腾的波浪会迎接我们,拥抱我们,把我们带进大海里去,也许,太阳的炎热的光线,又会把我们重新送上天空,而从天空里,我们又会重新在夜里化成寒冷的露水,变成片片的雪花或者是倾盆

大雨落到地上……”

太阳啊,春天灿烂的、温暖的太阳,在明亮的天空里,用充满爱的和炽燃着创造热情的上帝的微笑,

在微笑着。

在花园的角落里,在老菩提树的树枝上,坐着一群金翅雀,其中有一只带有鼓舞力地、正向同伴们唱着他从什么地方听来的一首关于海燕的歌。

?春天的旋律高尔基

2009-04-29

版权声明:转载时请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原始出处和作者信息及本声明https://www.wendangku.net/doc/6b2320204.html,/logs/48651466.html

在我房间窗外面的花园里,一群麻雀在洋槐和白桦的光秃的树枝上跳来跳去和热烈地交谈着,而在邻家房顶的马头形木雕上,蹲着一只令

人尊敬的乌鸦,她一面倾听这些灰涂涂的小鸟儿的谈话,一面妄自尊大地摇晃着头。

充满阳光的和暖的空气,把每一种声音都送进我的房间:

我听见溪水急急的潺潺的奔流声,我听见树枝轻轻的簌簌声,我能听懂,那对鸽子在我的窗檐上正在咕咕地絮语着什么,于是随着空气的振荡

,春天的音乐就流进我的心房。

“唧一唧唧!”一只老麻雀在对他韵同伴们说。“我们终于又等到了春天的来临……难道不是吗?唧唧一唧唧!”

“乌哇一是事实,乌哇一是事实l”乌鸦优雅地伸长脖子,表示了意见。

我很熟悉这个持重的鸟儿:她讲话一向简短扼要,而且都不外是肯定的意思。她象大多数乌鸦一样,天生愚蠢,而又胆小得很。然而,她

在社会上占有一个美好的地位,每年冬天她都要为那些可怜的寒鸦和老鸽子举行某些“慈善”活动。

我也熟悉麻雀,--虽然就外表来说,他好象是轻浮的,甚至是个自由主义者,但在本质上,他却是种颇为精明的鸟儿。他在乌鸦旁边跳来

跳去,装出尊敬的样子,但在内心的深处,他很知道乌鸦的身价,并且在任何时候都免不了要讲上两三段关于她的不大体面的历史。

这时,窗檐上的一只年轻的爱打扮的公鸽,正热情地说服那只腼腆的母鸽:

“假如你不和我分享我的爱情,那我就要因为绝望而苦苦地死一死掉②,苦苦地死一死掉……”

“您知道吗,夫人,金翅雀们飞来啦!”麻雀禀报说。

“乌哇一是事实!”乌鸦回答道。

“他们飞来啦,吵吵嚷嚷,飞来飞去,唧唧喳喳……这是一群怎样也不能安静下来的鸟儿!山雀们也跟着他们一齐来啦……正象往常一样

……嘿一嘿一嘿!昨天,您晓得,我开玩笑地问过其中一只金翅雀:‘怎么,亲爱的,你们飞出来啦?,他毫无礼貌地作了回答……这些鸟儿,

对交谈者完全不尊敬他的官衔、称号和社会地位……我呢,不过是一只七品文官麻雀……”

就在这时候,从房顶的烟囱后面,突然出现了一只年轻的大公鸦,他压低嗓门报告说:

“我本着职分所在,细听栖息于空中、水里和地下的一切生物的谈话,并且严密注意他们的行动,我荣幸地报告诸位,即上述金翅雀们,

正在大声地谈论春天,而且他们胆敢希望整个大自然似乎很快就要苏醒。”

“唧--唧唧!”麻雀叫了一声,忐忑不安地望着这个告密者。而乌鸦善意地摇了摇头。

“春天已经来过,而且来过不只一次……”老麻雀说。“至于讲到整个大自然的苏醒,这……当然,是件令人高兴的事……假如这能得到

那些负责主管部门的许可的话……”

“乌哇一是事实!”乌鸦说道,用赏识的眼光瞟了对方一眼。

“对于以上所述,必须补充的是,”大公鸦又继续说,“上述那些金翅雀,对他们要饮水止渴的溪流,据说--有些混浊,因而表示不满,

其中有几个甚至胆敢梦想自由……”

“啊,他们一向如此!”老麻雀叫喊道。“这是由于他们年轻无知,这一点也不危险!我也有过年轻的时代,也曾经梦想过……它……”

“梦想过--什么?”

“梦想过宪……宪一宪一宪一宪……”

“宪法?”

“只是梦想过!只不过是梦想而已,先生!不用说,曾经有所梦想过……但是后来,这一切都过去了,出现了另外一个‘它’、更为现实的

‘它’……嘿一嘿一嘿!您知道,对不起,对麻雀说来,这是更合适的、更为必要的……嘿一嘿……”

“哼!”突然响起了一阵有威力的哼叫声。在菩提树的树枝上,出现了一只四品文官灰雀,他体谅下情地向鸟儿们点头行了个礼,就吱吱喳

喳地叫道:

“哎,先生们,你们没--没有注--意到,空气里有股气味吗,哎……?”

“是春天的空气,大人阁下!”麻雀说。乌鸦却郁闷不乐地把头一歪,用温柔的声音嘎地叫了一声,好象绵羊在咩叫:

“乌哇一是事实!”

“嗯,是的……昨天在打牌的时候,一只世袭的可敬的鸱枭也对我讲过同样的话……他说:‘哎,好象有股什么气味……,我就回答说:

‘让我们看一看,闻一闻,弄个明白!’有道理吧,啊?”

“对,大人阁下!完全有道理!”老麻雀毕恭毕敬地表示同意。“大人阁下,任何时候都必须等一等……持重的鸟儿都是在等待……”

这时,一只云雀从天空飞下来,落在花园里溶雪的地面上,他忧心忡忡地在地上跑来跑去,喃喃地说道:

“曙光用温柔的微笑,把夜空的星星熄掉,…黑夜发白了,黑夜颤抖了,于是沉重的夜幕,如同阳光下的冰块,渐渐消失。充满希望的心

儿,跳动得多么轻快,多么甜美,迎着朝阳,迎着清晨,迎着光明和自由!……” “这一这是一只什么鸟儿?”灰雀眯缝起眼睛问道。

“是云雀,大人阁下!”大公鸦从烟囱后面严峻地说。

“是诗人,大人阁下!”麻雀又宽容地补充道。

灰雀斜眼看了看这位诗人,吱吱喳喳地叫道:

“唔……是一只多么灰色的……下流货!他在那儿好象胡讲了一通什么太阳、自由吧? 啊?”

“对,大人阁下!”大公鸦肯定了一句。“他是想在年轻的小鸟儿们的心中唤起那些毫无根据的希望,大人阁下!”

“既可耻,复又……愚蠢!”

“完全对,大人阁下,”老麻雀应和着。“愚蠢之极!自由,大人阁下,是某种不明确的,应该说,是种不可捉摸的东西……”

“可是,假如我没有记错的话,好象,你自己也曾经……号召大家向往过它?”

“乌哇--是事实!”乌鸦突然叫道。

麻雀感到有些狼狈不堪。

“是的,大人阁下,我确实有一次号召过……但那是在可以使罪名减轻的情况之下……”

“啊……那是怎么回事?”

“那是在吃了中饭以后,大人阁下!那是在葡萄酒热气的影响……也就是说,在它的压力之下……而且是有限制地号召的,大人阁下!”

“那是怎么说的?”

“轻轻地说的:‘自由万岁!’然后立即大声地补充了一句。‘在法律限制的范围以内!’” 灰雀看了乌鸦一眼。

“对,大人阁下!”乌鸦回答道。

“我,大人阁下,作为一只七品文官老麻雀,决不能允许自己对自由的问题采取认真的态度,因为这个问题,并没有列入我荣幸任职的那

个部门的研究范围之内。”

“乌哇--是事实!”乌鸦又叫了一声。

要知道,不管肯定什么,对她反正都是一样。

这时,一条条溪水正沿着街道在滚流,它们轻声唱着关于大河的歌曲,说它们在不远的将来,在旅程的终点,将合流到大河里去:

“浩瀚的、奔腾的波浪会迎接我们,拥抱我们,把我们带进大海里去,也许,太阳的炎热的光线,又会把我们重新送上天空,而从天空里

,我们又会重新在夜里化成寒冷的露水,变成片片的雪花或者是倾盆大雨落到地上……”

太阳啊,春天灿烂的、温暖的太阳,在明亮的天空里,用充满爱的和炽燃着创造热情的上帝的微笑,在微笑着。

在花园的角落里,在老菩提树的树枝上,坐着一群金翅雀,其中有一只带有鼓舞力地、正向同伴们唱着他从什么地方听来的一首关于海燕

的歌。

---------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象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一会儿翅膀碰着波浪,一会儿箭一般地直冲向乌云,它叫喊着,——就在这鸟儿勇敢的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欢乐。

在这叫喊声里——充满着对暴风雨的渴望!在这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愤怒的力量,热情的火焰和胜利的信心。

海鸥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呻吟着,——呻吟着,它们在大海上飞窜,想把自己对暴风雨的恐惧,掩藏到大海深处。

海鸭也在呻吟着,——它们这些海鸭啊,享受不了生活的战斗的欢乐:轰隆隆的雷声就把它们吓坏了。

蠢笨的企鹅,胆怯地把肥胖的身体躲藏在悬崖底下……只有那高傲的海燕,勇敢地,自由自在地,在泛起白沫的大海上飞翔!

乌云越来越暗,越来越低,向海面直压下来,而波浪一边唱歌,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

雷声轰响。波浪在愤怒的飞沫中呼叫,跟狂风争鸣。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恨恨地将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

成尘雾和碎末。

看吧,它飞舞着,象个精灵,——高傲的、黑色的暴风雨的精灵,——它在大笑,

它又在号叫……它笑那些乌云,它因为欢乐而号叫!

这个敏感的精灵,——它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它深信,乌云遮不住太阳——是的,遮不住的!

狂风吼叫……雷声轰响……

一堆堆乌云,象青色的火焰,在无底的大海上燃烧。大海抓住闪电的箭光,把它们熄灭在自己的深渊里。这些闪电的影子,活象一条条火

蛇,在大海里蜿蜒游动,一晃就消失了。

——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

这是勇敢的海燕,在怒吼的大海上,在闪电中间,高傲地飞翔;这是胜利的预言家在叫喊: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最新文件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方便更改

托物言志和借物抒情的区别(word版)

托物言志与借物抒情的区别 第一、“托物言志”是指通过描写客观事物,寄托、传达作者的某种感情、抱负和志趣。如于谦的《石灰吟》,诗人借物咏怀,通过开采石头烧成石灰的过程及结果,抒发了自己不畏艰难困苦的坚贞情操和清正磊落的高洁思想。 “借物抒情”,顾名思义,是指在作品中,通过对事物的描写或环境的渲染来抒发作者或作品中人物的感情。如鲁迅《故乡》开头一段,作者并没有直接抒发“我”的悲凉心情,而是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来表达“我”当时的心境:压抑、窒闷、悲凉。 借物抒情虽也是一种文章的表现手法,除适用于通篇写景抒情的散文外,借物抒情还多运用在叙事类文章的局部,起到交待时间背景、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推进情节发展、再现地域风光、增强诗情画意等作用。 第三、托物言志常常是作者受生活的启发,托物寓意的结果。“托物言志”是通过咏物来咏志。它常常是借助于某些具体植物、动物、物品等的一些特性,委婉曲折地将作者对生活的独到感悟提炼升华出来。这些“物”不是“景”,咏物不是写景。如郑燮的《竹石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本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诗人笔下竹石如画,但作品传递给我们的却是竹子的精神——立场坚定,不折不挠,顽强抗争,涵蕴着诗人的人格力量。 而借物抒情则是作者从自己的情感出发移情于物的结果。“借景抒情”是借助写景来抒情,或景中含情,时时流露;或情寓景中,蕴而

不露。这里的“景”是指自然风景,而不是某种物品。朱自清的《春》是写景抒情的名篇,作者把对春天的赞美喜爱之情借助“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五幅图画巧妙地表达出来,创造出情景交融的美好意境。 第四、“托物言志”之“志”必须是能从事物本身固有的特点自然引申出来,不能从外界移入。自然万物各有其形态﹑色彩﹑性质﹑功用等自然属性,艺术家把对事物的独到发现和感悟提炼升华,使之与所要表现的某种意义相契合,这样就把物自然属性很自然地转化为某种社会属性,使该物体具有了象征意义。如,狮子象征刚强,是由狮子曾作为兽中之王的勇敢特性延伸出来的;青松象征崇高,是由其耐寒而常青不凋的特性延伸出来的;莲花象征高洁,是由其处污泥而不染的特性延伸来的……通过分析某些象征,我们可以看出:象征义是根据象征体的固有属性延伸出来的。某些事物的自身属性触动了人的心灵后,被人们不断强化成为象征的。 “借物抒情”之“情”则不是物本身所固有的,是人从主观感受出发,通过移情而赋予该物的。正所谓“我喜而景喜,我悲而景悲。”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脍炙人口的佳作。它是词人在中秋月圆之夜,因思念胞弟苏辙有感而发所作,词中“起舞”所弄之“清影”和“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的月景相得益彰,烘托了词人此时不尽的思念情怀,写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千古绝唱。 第五、托物言志之“物”通常是只安排一个核心事物,辅以他物衬托。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托物言志

托物言志——作文委婉表情法 《一棵小桃树》《陋室铭》《爱莲说》,诗文中描写的景物往往浸透着作者的情感,所以我们能够在山川溪泉中听见回荡心声,在花草树木间发现人生的影子。学生通过对七年级下册五单元阅读课文的品读,对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有了初步的印象。但是,对于一种新的写作手法的接触学生既新奇又忐忑,他们还有可能把另外一种写作手法“借物抒情”跟托物言志相混淆,这也是我们对学生的担心。另外,由于知识面的狭窄和理解上的简单,有可能写得千篇一律、牵强附会或者是无病呻吟,这都是我们要注意的地方。 加强了对托物言志这种写作方法的认识,另一方面,也为自己写作找到了范文。 2、当堂写作,互读交流推荐展示。 教学过程 开场白:大自然千姿百态,巍峨的山峰,潺潺的溪流,澎湃的海洋,挺拔的青松,奔腾的骏马,怒吼的雄狮……它们无不充满智慧,蕴含哲理,富有灵性,承载着我们的情思和理想。 同学们,翻到语文书P122,这次作文要求我们写一篇托物言志的作文,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你能说一说托物言志是怎样的一种写作方法吗? 托物言志是对景、物的“形”进行形象具体的描绘,寄寓自己的情思,抒发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悟和思考的一种表现手法。也就是通过描写客观事物,寄托、传达作者的某种感情、抱负和志趣的一种表现手法。比如 万年青——友谊长存 海鸥——搏击风浪 喜鹊——吉祥如意

百合花——团结友爱 春蚕——奉献到死,象征无私奉献之人 梅花——象征坚韧不拔,不屈不挠,奋勇当先,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 高山——象征严峻雄伟 黄牛——任劳任怨老实忠厚埋头苦干的人 骆驼——任重道远 银杏——文明古老 松柏——坚贞不屈永葆青春 鸽子——诺亚方舟的神话中是鸽子带来了橄榄枝,后来就象征和平 一、美文回顾 明白了托物言志是通过对客观事物的描写刻画,表现自己的感情、抱负和志趣的写作方法。 请同学们回忆我们读过的课内课外的文章诗词,哪些采用了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分别又托的什么物言的什么志呢? 比如:《紫藤萝瀑布》《一棵小桃树》《白杨礼赞》《陋室铭》《爱莲说》 《紫藤萝瀑布》作者通过对紫藤萝花的生动描绘,突出花的勃、生机、赞美生命的顽强和美好,通过回忆家门前“稀落”“伶?”的紫藤萝花,隐遇家里曾遭遇的不幸和灾难,紫藤萝成了生命美好和永恒的象征。 《小桃树》一文,作者借小桃树的经历,表达了面对挫折的磨难,只有不屈不挠才能创造出美好未来的思想感情。 《陋室铭》借陋室来表明自己不慕荣华,安食乐道的高洁志趣。 《爱莲说》对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二不妖……描绘,表明自己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德。 …… 二、技法引路 (一)结构思路 刚才同学们提到的文章由表象到思想,从具体到空灵,实现了物态与情

象征、借物喻人和托物言志的区别

象征、借物喻人和托物言志的区别 1、象征(“以物征事”的简称)是借助物象来表现某种概念、思想、精神、品德等。如以“梅”象征高洁、清秀、淡雅、朴素;以“菊”象征高洁与傲霜斗雪的坚强。托物言志是借助 物的象征义来表达胸怀心志。 2、象征分为整体象征和局部象征;托物言志都是整体的。 3、象征具有文化意义上的不确定性,如“海燕”,说象征“革命者”可以,说象征“春的使者”也可以;而托物言志具有文化意义的确定性,如“梅”、“菊”的意义具有确定性。 4、象征重在表现事物的客观意义和精神实质;托物言志重在言志,表现作者主观的思想感情。 “托物言志”和象征的区别是什么? 托物言志,即将个人之“志”依托在某个具体之“物”上。于是,这个“物”便具有了某种象征意义,成为作者的志趣、意愿或理想的寄托者。作者的个人之“志”,借助于这个具体之“物”,表达得更巧妙、更完美、更充分、更富有感染力。如“松、竹、梅”岁寒三友,常用于表示 高洁的志向;“泥土”常用于抒发谦逊的情怀;“蜡烛”常用于颂扬无私奉献的精神。 “托”借、假托的意思,可以从志向、情趣、理想、追求、来描述物表现志。通过描绘具体事物的形象来表达思想感情(多用于诗歌、散文创作)。是间接表现主观主题思想的方式之一。通过对客观事物的描写或刻划,间接表现出作者的志向、意愿。采用托物言志,关键是志与物要有某种相同点或相似点,使物能达意而志为物核。托物言志常借用比拟、象征等手法。 象征是以物喻人,和借喻很相似,尽管只出现了喻体,但实际上是“指桑骂槐”。 托物言志属于作文的整体手法,后者是文章中的局部写法。二者在某些时候是可以相融的。总的说,它们是相辅相承的关系。 象征和托物言志两种手法都是以物写人,都是通过赋予意象某种人格化特征,来寄托作者的某种情感。但二者又不是一回事。象征是以物喻人,和借喻很相似,尽管只出现了喻体,但实际上是“指桑骂槐”。如曾巩的《咏柳》:“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作者借尚未变黄就借助风势在空中狂舞的柳条,象征那些根基未稳,因倚仗权贵而一时得势便猖狂不已的小人,表达对他们的极端鄙视和厌恶。托物言志(广义的托物言志应该包括象征,这里所说的是狭义的托物言志)是作者通过对物象描写和刻画(托物)来表达自己的某种志向(言志)。如李忱的《瀑布联句》:“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作者以不贪恋溪涧而冲奔大海的瀑布表达自己“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之高翔” 的豪情壮怀。 蝉

托物言志

“托物言志”作文指导 “托物言志”作文指导 设计者:曾长春 【教学目标】 1.了解“托物言志”是写文章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 2.明确“托物言志”的本质是“观物感人”,基本手法是比喻、拟人、象征;运用“托物言志”手法作文。 3.从“致用、比德、畅神”三个方面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审美能力,提升学生人格境界。 【教学重难点】 1.重点:运用“托物言志”手法作文。 2.难点:如何对自然美进行审美。 【教学过程】 一、了解“托物言志” 1.结合欧阳斌《走,看云去》作者在“云”中寄托的主观之志。 2.揭示:“托物言志”是写文章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 二、探讨“植物四君子”的文化内涵

1.何为“君子”? 例:“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君子指人格高尚、道德品行兼好之人。 2.“植物四君子”文化内涵探究。 “梅花”文化内涵:“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零落成泥碾作尘,唯有香如故。”梅花具有同人一样的“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精神。 “兰花”的文化内涵:高洁、典雅、坚贞不屈。 “竹”的文化内涵:象征气节。 “菊花”的文化内涵:“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象征高风亮节。 3.自然之物同人的心志相似相通。 三、走近诗文看“托物言志” 1.《石灰吟》。 石灰的形成过程:深山采石——烈火焚烧——粉身碎骨——留下清白。 人的相似之处:陋室之人——发奋刻苦——受尽艰难——获得成功。 《竹石》。

竹:坚韧不拔,挑战风吹雨打,不畏一切茁壮成长。 人:要像竹与自然抗争一样去同生活抗争。 《登飞来峰》。 站得高看得远;“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落花生》。 用落花生比喻人生,意味深长。 2.“托物言志”的本质探析。 抓住物的特点,展开联想,发现做人的道理,寄托人生之志。 (板书:物志) 四、“小草”内涵探析 1.出示“小草”图片,播放歌曲《小草》,学生谈自己认识的小草。 2.根据学生对小草的认识,引导学生发现小草的内涵。 出示歌咏小草的内容。 总结小草也有内涵,让学生明白自然之物皆有内涵。 3.总结:观物感志。(板书:观感) 五、走近大自然,感悟人生

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借物抒情、象征等表现手法的定义及区别(综合)

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借物抒情、象征等表现手法的定义及区别(综合) 一、定义 托物言志,即将个人之“志”依托在某个具体之“物”上,诗人通过描写的物来表明心迹,以及人生的态度和对人生的感悟。于是,这个“物”便具有了某种象征意义,成为作者的志趣、意愿或理想的寄托者。作者的个人之“志”,借助于这个具体之“物”,表达得更巧妙、更完美、更充分、更富有感染力。如“松、竹、梅”岁寒三友,常用于表示高洁的志向;“泥土”常用于抒发谦逊的情怀;“蜡烛”常用于颂扬无私奉献的精神。 “托”借、假托的意思,可以从志向、情趣、理想、追求、来描述物表现志。通过描绘具体事物的形象来表达思想感情(多用于诗歌、散文创作)。 在具体的诗中借景抒情的“景”是指自然风景,而不是某种物品,而托物言志的“物”常常是一些具有象征意味的客观事物,诗人借助于此物的一些特性来表明自己的“志”,所以看出此“物”非“景”,咏物不是写景。 托物言志的“志”可以指感情、志向、情操、爱好、愿望、要求等,借景抒情的“情”专指热爱、憎恶、赞美、快乐、悲伤等感情。如“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柳永《雨霖铃》),“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处处啼”(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写景的目的就是为了抒情,所以是用了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诗人写“石灰”“梅花”的目的就是言志,表现自己的高洁情操,所以是运用了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 示例 我在我未来的房子周围栽上许多竹子,我要像竹子一样,做一个正直、虚心、高洁的人。 我在书房里摆上几盆青松的盆景,以表达我要像青松一样,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失败,永不言弃!借物抒情,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

托物言志)

托物言志与借景抒情的区别 一、托物言志? 定义:通过对事物的描写和叙述,表达自己的志向和意愿。 举例:植物 梅--“凌寒独自开”,象征孤傲、高洁、清秀、淡雅。 菊--“凌寒独自开”,象征孤傲、高洁、清秀、淡雅。 兰--“空谷生幽兰”,象征名贵、孤傲、清高 竹-- 象征它的“劲节”,代表不屈的气节;它的“虚空”,代表谦逊的胸怀;它的“萧疏”,代表诗人超群脱俗。动物:马—自强不息、奋斗不止鸿鹄—志存高远事物:宝剑--为国效忠,保家卫国石灰吟明·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墨梅元王冕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这首诗表面上是赞美梅花的精神,实际上写出了作者自己不向世俗献媚的胸襟气质和坚贞纯洁的情操。抒发了作者对流俗的鄙视,也体现了作者坚贞自守的高尚情操。二、借景抒情?定义借助景物或客观事物来抒发感情的表现手法,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是含蓄的感受,所以它有乐、哀、愁,但我们绝不会把这种情绪看成是一种思想。举例落日、冷月、星星、梧桐、清风、细雨、微草、溪流、沙漠、古道、边关、花、大江1、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2、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处处啼。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借景抒情)作者通过描写恋花飞舞的蝴蝶,自由歌唱的娇莺抒发了对大好春光的喜爱之情。。三、二者有相同点?都是间接抒情,不同于直抒胸臆。他们借助叙述、描写和议论的方式来抒情,使抽象的感情客观化、具体化、形象化,易于被人理解和接受。四、它们不同之处在于:A、托物言志常常借助于某物的一些特性,此“物”非“景”,咏物不是写景。借景抒情的“景”是指自然风景,而不是某种物品。B、托物言志的“志”可以指感情、志向、情操、爱好、愿望、要求等,借景抒情的“情”专指热爱、憎恶、赞美、快乐、悲伤等感情。C、托物言志一般只围绕一个事物来写(写该事物的特点和遭遇),借景抒情会写到多个景物。D、托物言志一般题目即“咏某某”,借景抒情则不是。举例:蝉虞世南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注:①垂绥,是古代官帽打结下垂的带子,也指蝉的下巴上与帽带相似的细嘴。②藉,凭作文库大全小升初中考满分高考满分高考零分借全诗是从蝉的形体、习性和声音等方面来写的。“饮清露”表明蝉低下头所饮的是纯净的露水,而非浑浊之物。三四句表明“居高声自远”不是由于凭借秋风一类外力所致。借此表明自身品格高洁的人,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播。做官做人应该立身高处,德行高洁,才能说话响亮,声名远播。咏山泉储光羲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恬淡无人见,年年长自清。作品采用拟人手法,寓情于景,写山泉的“不知名”,说山泉的“无人问”;写山泉的“恬淡”,说山泉的“长自清”这一切,都在暗示人们:山泉即诗人自己,山泉的特点即诗人要追求的个性,崇尚恬淡自然、飘逸出俗的高洁境界。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淡泊清高、任性自然的情怀。咏怀诗阮籍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适逢商风①起,羽翼自摧藏②。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但恨处非位,怆悢③使心伤。①商风:秋风。②摧藏:受伤。③怆悢(liàng):悲伤。这首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以凤凰自喻,抒发了诗人孤独无奈的苦闷心情和壮志难酬(或“报国无门”)的悲伤情怀。(二) 鉴赏意境什么是意境?意境就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艺术境界。它包括“意”与“境”两个因素,“意”就是诗人抒发的思想感情,

象征与托物言志的区别

象征与托物言志的区别 1、象征(“以物征事”的简称)是借助物象来表现某种概念、思想、精神、品德等。如以“梅”象征高洁、清秀、淡雅、朴素;以“菊”象征高洁与傲霜斗雪的坚强。托物言志是借助物的象征义来表达胸怀心志。 2、象征分为整体象征和局部象征;托物言志都是整体的。 3、象征具有文化意义上的不确定性,如“海燕”,说象征“革命者”可以,说象征“春的使者”也可以;而托物言志具有文化意义的确定性,如“梅”、“菊”的意义具有确定性。 4、象征重在表现事物的客观意义和精神实质;托物言志重在言志,表现作者主观的思想感情。 以物喻人”“托物言志”和象征的区别是什么? 以物喻人,是一种描写人物的方法。就是用某一种事物来比喻某一种人,使其性格、形象更为鲜明。 托物言志,即将个人之“志”依托在某个具体之“物”上。于是,这个“物”便具有了某种象征意义,成为作者的志趣、意愿或理想的寄托者。作者的个人之“志”,借助于这个具体之“物”,表达得更巧妙、更完美、更充分、更富有感染力。如“松、竹、梅”岁寒三友,常用于表示高洁的志向;“泥土”常用于抒发谦逊的情怀;“蜡烛”常用于颂扬无私奉献的精神。 “托”借、假托的意思,可以从志向、情趣、理想、追求、来描述物表现志。通过描绘具体事物的形象来表达思想感情(多用于诗歌、散文创作)。是间接表现主观

主题思想的方式之一。通过对客观事物的描写或刻划,间接表现出作者的志向、意愿。采用托物言志,关键是志与物要有某种相同点或相似点,使物能达意而志为物核。托物言志常借用比拟、象征等手法。 象征和托物言志两种手法都是以物写人,都是通过赋予意象某种人格化特征,来寄托作者的某种情感。但二者又不是一回事。象征是以物喻人,和借喻很相似,尽管只出现了喻体,但实际上是“指桑骂槐”。如曾巩的《咏柳》:“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作者借尚未变黄就借助风势在空中狂舞的柳条,象征那些根基未稳,因倚仗权贵而一时得势便猖狂不已的小人,表达对他们的极端鄙视和厌恶。托物言志(广义的托物言志应该包括象征,这里所说的是狭义的托物言志)是作者通过对物象描写和刻画(托物)来表达自己的某种志向(言志)。如李忱的《瀑布联句》:“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作者以不贪恋溪涧而冲奔大海的瀑布表达自己“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之高翔” 的豪情壮怀。 托物寓意和托物言志的区别 前者是用物来说明一个哲理,道理. 后者是用物来表明自己的志向,理想. 象征是艺术创作的基本手法之一,也就是托物言志,即将深刻的思想寄寓在具体的浅显的常见的事物中。生活中有些事情比较复杂而意义深刻,但一时又不易讲清楚,或者由于种种原因,有些意思不便明说,便采用象征的手法让读者自己去意会,由于象征之物与被象征之物有某种相似的特点,能使人引起由此及彼的联想,以此使主题思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从而使作品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艺术效果。

托物言志和借景抒情的区别

托物言志和借景抒情的区别 托物言志和借景抒情的区别左淳 托物言志和借景抒情的区别: 借景抒情是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抒发的是情感,表现的是情绪,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是含蓄的感受,所以它有乐、哀、愁,但我们绝不会把这种情绪看成是一种思想。 托物言志,更重要的是诗人要通过描写的物来表明心迹,以及人生的态度和对人生的感悟。 (3)托物言志与象征、比兴、比喻的关系 托物言志与象征、比兴、比喻有密切联系。象征要有象征体,那便是物,象征要表达的思想就在对物的描写和评价之中。比兴呢?最早的解释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这里的“他物”与所要抒发的情感必然是有着紧密联系的。很多诗,既是托物,又兼比兴,又是象征。 例1:“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既是比兴,又是托物,同时也是象征,因为它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也表现了刘焦之情的难舍难分、留恋相许,更是刘焦爱情悲剧的象征。 例2:“绊惹春风别有情,世间谁敢斗轻盈?楚王江畔无端种,饿瘦纤腰学不成。”(唐彦谦《垂柳》)【析】这是一首韵味很浓的咏柳诗,它不仅维妙维肖地写活了客观外物之柳,又含蓄地寄托了诗人愤世嫉俗之情。开篇极写垂柳婀娜多姿与纤柔飘逸,然后笔锋一转,另辟蹊径,联想到楚灵王“爱细腰,宫女多饿死”的典故,抒发诗人托物寄兴的情怀。于柔情中见犀利,于含蓄中露锋芒,表面上“咏柳而贬美人”,实质上把矛头指向以皇帝为首的官僚集团,针砭时弊,畅快淋漓。这里面有托物言志,有比兴,有用典,有直白。 例3:“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夜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析】这首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也有人认为运用了比兴的手法。诗的前两句写自己独爱自甘寂寞的涧边幽草,却无意于黄莺,表现出诗人恬淡的胸襟;而夜渡无人,水急舟横的景象里,蕴涵着一种不得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而忧伤的情怀。 【典型例题】 例题1:看下面几句诗,都属于哪种抒情方式?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柳永《雨霖铃》)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无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郑思肖《画菊》)情 答案:柳词和杜诗是借景抒情,而于诗和郑诗是托物言志。柳词……;杜诗通过描写恋花飞舞的蝴蝶,自由歌唱的娇莺抒发了对大好春光的喜爱之情;于诗……;郑思肖是宋末诗人,有浓厚的民族意识,郑诗前两句写菊花远离百花丛,独自开放,表示自己不与元朝合作。后两句进一步写菊花宁愿枯死枝头,决不被北风吹落,描绘了傲骨凌霜,孤傲绝俗的菊花,表示自己坚守高尚节操,宁死不肯向元朝投降的决心。 启发:通过比较上述四首诗,我们体会到托物言志和借景抒情有何区别:A、托物言志常常借助于某物的一些特性,此“物”非“景”,咏物不是写景。借景抒情的“景”是指自然风景,而不是某种物品。 B、托物言志的“志”可以指感情、志向、情操、爱好、愿望、要求等,借景抒情的“情”专指热爱、憎恶、赞美、快乐、悲伤等感情。 例题2: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诗后问题: 菊郑谷

“借景抒情”和“托物言志”的区别

“借景抒情”和“托物言志”的区别 借景抒情和托物言志是古典诗歌常见的两种表现手法,各自有其独特的作用,但在具体的诗歌鉴赏中,有些考生易将二者混淆,这与二者在形式上相似有关,都是借助外界事物抒发或表达自己的情感或思想的,但只有仔细分析其区别还是很明显的。借景抒情指的是寓情于景,借助于对客观景物的描写,抒发的是情感,表现的是情绪,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是含蓄的感受,所以它有喜、怒、乐、哀、愁,但我们绝不会把这种情绪看成是一种思想。托物言志是指诗人通过描写的物来表明心迹,以及人生的态度和对人生的感悟。在具体的诗中借景抒情的“景”是指自然风景,而不是某种物品,而托物言志的“物”常常是一些具有象征意味的客观事物,诗人借助于此物的一些特性来表明自己的“志”,所以看出此“物”非“景”,咏物不是写景。托物言志的“志”可以指感情、志向、情操、爱好、愿望、要求等,借景抒情的“情”专指热爱、憎恶、赞美、快乐、悲伤等感情。如“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柳永《雨霖铃》)“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处处啼”(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写景的目的就是为了抒情,所以是用了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诗人写“石灰”“梅花”的目的就是言志,表现自己的高洁情操,所以是运用了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下面我们对比两首古典诗词,来分析二者的区别。 鹧鸪天 苏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百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全词从远近、俯仰以及视觉、听觉、嗅觉等角度写景,写了林、山、竹、墙、蝉、草、池塘等七幅画面,容量之大,堪称妙笔,但这些景物聚集在一起,透露出一派幽狭繁杂的气氛,透过幅幅画面,我们可以隐隐地看到诗人那种百无聊赖、自寻安慰、无可奈何的心情。这一心情的表现不是直抒胸臆,而是借助于自然景物表现出来的,这就是借景抒情的手法。 小松 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小松刚出土,的确小得可怜,路边野草都比它高,以至被掩没在“深草里”。但它虽小而并不弱,在“深草”的包围中,它不低头,而是“刺头”──那长满松针的头,又直又硬,一个劲地向上冲刺,锐不可当。那些弱不禁风的小草是不能和它相匹敌的。小松原先被百草踩在脚底下,可现在它已超出蓬蒿的高度;小松尚幼小,和小草一样貌不惊人,如能识别出它就是“凌云木”,而加以爱护、培养,那才是有识见,才有意义。然而时俗之人所缺少的正是这个“识”字,故诗人感叹道:眼光短浅的“时人”,是不会把小松看成是栋梁之材的,有多少小松,由于“时人不识”,而被摧残、被砍杀啊!读到这里,我们会发现这首诗名义上写不为人

象征 托物言志 托物寓意

象征、托物言志、托物寓意的区别 象征 【释义一】象征指借用某种具体的形象的事物暗示特定的人物或事理,以表达真挚的感情和深刻的寓意,这种以物征事的修辞方式叫象征。象征的修辞效果是:寓意深刻,能丰富人们的联想,耐人寻味,使人获得意境无穷的感觉;能给人以简练、形象的实感,能表达真挚的感情。 【释义二】指借助于某一具体事物的外在特征,寄寓艺术家某种深邃的思想,或表达某种富有特殊意义的事理的艺术手法。 象征的本体意义和象征意义之间本没有必然的联系,但通过艺术家对本体事物特征的突出描绘,会使艺术欣赏者产生由此及彼的联想,从而领悟到艺术家所要表达的含义。 另外,根据传统习惯和一定的社会习俗,选择人民群众熟知的象征物作为本体,也可表达一种特定的意蕴。如红色象征喜庆、白色象征哀悼、喜鹊象征吉祥、乌鸦象征厄运、鸽子象征和平,鸳鸯象征爱情等。 象征不同于比喻,它比一般比喻所概括的内容更为深广,有的作品的艺术形象,甚至全用象征手法表现出来。“象征”这一词最早出现在古希腊文中,意为“一剖为二,各执一半的木制信物”,但随着词意的不断衍生,如今的“象征”的意义渐渐的演变为以一种形式代表一种抽象事物。 托物言志 【释义】即将个人之“志”依托在某个具体之“物”上。于是,这个“物”便具有了某种象征意义,成为作者的志趣、意愿或理想的寄托者。作者的个人之“志”,借助于这个具体之“物”,表达得更巧妙、更完美、更充分、更富有感染力。如“松、竹、梅”岁寒三友,常用于表示高洁的志向;“泥土”常用于抒发谦逊的情怀;“蜡烛”常用于颂扬无私奉献的精神。 “托”借、假托的意思,可以从志向、情趣、理想、追求、来描述物表现志。通过描绘具体事物的形象来表达思想感情(多用于诗歌、散文创作)。 象征与托物言志的区别: 1、象征侧重物所具有的性格、品质,托物言志侧重作者的主观感情。另:象征存在文化意义上的不确定性,如“海燕”,你说象征“无产阶级战士”可以,说“春的使者”也可,而托物言志则含有文化意义的确定性,如“梅”“兰”“竹”“菊”意义比较明显。

象征、借物喻人和托物言志的区别

象征、借物喻人和托物言志的区别 象征、借物喻人和托物言志的区别一松柏 象征、借物喻人和托物言志的区别 源自新高考 1、象征(以物征事的简称)是借助物象来表现某种概念、思想、精神、品德等。如以梅象征高洁、清秀、淡雅、朴素;以菊象征高洁与傲霜斗雪的坚强。托物言志是借助物的象征义来表达胸怀心志。 2、象征分为整体象征和局部象征;托物言志都是整体的。 3、象征具有文化意义上的不确定性,如海燕,说象征革命者可以,说象征春的使者也可以;而托物言志具有文化意义的确定性,如梅、菊的意义具有确定性。 4、象征重在表现事物的客观意义和精神实质;托物言志重在言志,表现主观的思想感情。 托物言志和象征的区别是什么? 托物言志,即将个人之志依托在某个具体之物上。于是,这个物便具有了某种象征意义,成为的志趣、意愿或理想的寄托者。的个人之志,借助于这个具体之物,表达得更巧妙、更完美、更充分、更富有感染力。如松、竹、梅岁寒三友,常用于表示 高洁的志向;泥土常用于抒发谦逊的情怀;蜡烛常用于颂扬无私奉献的精神。 托借、假托的意思,可以从志向、情趣、理想、追求、来描述物表现志。通过描绘具体事物的形象来表达思想感情(多用于诗歌、散文创作)。是间接表现主观主题思想的方式之一。通过对客观事物的描写或刻划,间接表现出的志向、意愿。采用托物言志,关键是志与物要有某种相同点或相似点,使物能达意而志为物核。托物言志常借用比拟、象征等手法。 象征是以物喻人,和借喻很相似,尽管只出现了喻体,但实际上是指桑骂槐。 托物言志属于作文的整体手法,后者是文章中的局部写法。二者在某些时候是可以相融的。总的说,它们是相辅相承的关系。 象征和托物言志两种手法都是以物写人,都是通过赋予意象某种人格化特征,来寄托的某种情感。但二者又不是一回事。象征是以物喻人,和借喻很相似,尽管只出现了喻体,但实际上是指桑骂槐。如曾巩的《咏柳》: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借尚未变黄就借助风势在空中狂舞的柳条,象征那些根基未稳,因倚仗权贵而一时得势便猖狂不已的小人,表达对他们的极端鄙视和厌恶。托物言志(广义的托物言志应该包括象征,这里所说的是狭义的托物言志)是通过对物象描写和刻画(托物)来表达自己的某种志向(言志)。如李忱的《瀑布联句》: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以不贪恋溪涧而冲奔大海的瀑布表达自己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之高翔 的豪情壮怀。 蝉 唐.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这首托物寓意的小诗,是唐人咏蝉诗中时代最早的一首,很为后世人称道。 首句垂緌饮清露,緌是古人结在颔下的帽带下垂部分,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好象下垂的冠缨,故说垂緌。古人认为蝉生性高洁,栖高饮露,故说饮清露。这一句表面上是写蝉的形状与食性,实际上处处含比兴象征。垂緌暗示显宦身分(古代常以冠缨指代贵宦)。这显贵的身分地位在一般人心目中,是和清有矛盾甚至不相容的,但在笔下,却把它们统一在垂緌饮清露的形象中了。这贵与清的统一,正是为三四两句的清无须藉贵作反铺垫,笔意

托物言志的意义

托物言志的意义 托物言志就是通对物品的描写和叙述,表现自己的志向和意愿。采用托物言志法写的文章的特点是用某一物品来比拟或象征某种精神、品格、思想、感情等。要写好这样的文章,就要掌握好“物品”与“志向”,“物品”与“感情”的内在联系。首先是物品的主要特点要与自己的志向和意愿有某种相同点和相似点。其次,描述时,自己的志向要以物品的特点为核心。物品要能表达自己的意愿。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最常用的有比喻、拟人、象征等。 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 写作方法属于艺术表现方法(即:艺术手法和表现手法,也含表达手法(技巧),常见的有:悬念,照应,联想,想象,抑扬结合、点面结合、动静结合、叙议结合、情景交融、首尾呼应(也叫前后呼应)、衬托对比、伏笔照应、托物言志、白描细描、铺垫悬念、正面侧面比喻象征、借古讽今、卒章显志、承上启下、开门见山,烘托、渲染、动静相衬、虚实相生,实写与虚写,托物寓意、咏物抒情等。 托物言志是古典诗词中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法。所谓托物言志,也称寄意于物,是指诗人运用象征或起兴等手法,通过描摹客观上事物的某一个方面的特征来表达作者情感或揭示作品的主旨。 优秀的古典诗词作者在创作托物言志这一类作品时,总是能够通过细致的观察和悉心的体验,进而准确地寻觅出能表达自己思想情感以及作品主旨的客观对象,即找准言“志”之“物”。 托物言志这一类诗词的创作,常常源于诗人对某一特定事物内在意义的直觉顿悟,之后再将这种直觉的顿悟进行提炼并完善,最终形成单一而明显的主旨。因此诗人必须置身于现实生活之中,在对某一特定事物的特征或特性进行观察、体验、比较、玩味的基础上,进而准确地揭示出所咏之物的品性或品行 作文精选: 我赞美坚贞的松柏,我赞美勇斗西风的篱菊,我赞美莲花的傲视污泥,可我更赞美梅花的傲雪怒放,关于托物言志的作文。 在百花凋谢之时,唯有梅花生机勃勃。迎着漫天飞舞的雪花,傲然挺立在凛冽的寒风中。数九隆冬,地冻天寒,那傲雪而放的梅花,开得那么鲜丽。股股清香,沁人心脾。 那花白里透红,花瓣润滑透明,像琥铂或碧玉雕成,有点冰清玉洁的雅致。有的艳如朝霞,有的白似瑞雪,还有的绿如碧玉。梅花开或有早有迟,在同一颗梅树上,可以看到花开的各种形态。有的含羞待放,粉红的花苞鲜嫩可爱;有的刚刚绽放,就有几只小蜜蜂钻了进去,贪婪的吮吸着花粉;有的盛开许久,粉红柔嫩的花瓣若人喜爱;先前热热闹闹开过的梅花,如今花瓣以凋谢。风吹花落,你不用担心花瓣会摔破,梅花不是娇贵的花,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它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古人有句话说的好:“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吹拂它的不是轻柔的春风,而是凛冽的寒风;滋润它的不是清凉甘甜的雨水,而是寒气逼人的冰雪;照耀它的不是灿烂的阳光,而是严寒里的一缕残阳。只有具有挑战的生活,才是美好的生活。它是寒意中傲人的芳香,面对如絮飘舞的白雪,她笑得更灿烂了。它从不与百花争夺明媚的春天,也从不炫耀自己的美丽,它有着一副傲骨,也从不骄傲自大。每当寒冬的清晨,一股别具神韵、清逸幽雅的清香就从窗外飘来。 昙花 做一朵昙花,只有香如故。 昙花一现,定格记忆。 许久过后依旧不能忘却初见昙花开放的刹那,皎洁如玉的月光下,它就那样轻盈地展开自己的双臂,拥抱这看似美好的世界,如同超脱凡世的精灵,不含一丝一毫的杂念,让人窒息的美。 但却又如此短暂。 为这惊艳的美付出的代价,便是生命的短暂。没有眼泪,没有悲伤,没有犹豫,有的只是忠实于自己的倔 强。就这样悄悄地绽放又凋谢,留给人无限的感慨。 再艳丽再娇贵的花,最终的命运仍旧是一天一天老去,仍旧是最终凋谢,与其如此,倒不如像昙花,虽然短暂,却可以芳香永留于世,不曾让世俗的残枝败叶玷污了自己的清白,只等来年又开出绚丽的花朵。

表现手法托物言志

表现手法托物言志 【篇一:表现手法托物言志】 一、定义 托物言志,即将个人之志依托在某个具体之物上。于是,这个物 便具有了某种象征意义,成为作者的志趣、意愿或理想的寄托者。 作者的个人之志,借助于这个具体之物,表达得更巧妙、更完美、更充分、更富有感染力。如松、竹、梅岁寒三友,常用于表示高洁 的志向;泥土常用于抒发谦逊的情怀;蜡烛常用于颂扬无私奉献 的精神。 借物抒情,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 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 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竹、梅、兰、柳、山石、溪流、沙漠、古道、边关、落日、夜月、 清风、细雨和微草等,常常是诗人借以抒情的对象。如白居易的野 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借原上草的顽强抗争,尽情抒发对自然规律 不可抗拒。 象征,借用某种具体的形象的事物暗示特定的人物或事理,以表达 真挚的感情和深刻的寓意,这种以物征事的艺术表现手法叫象征。 象征的表现效果是:寓意深刻,能丰富人们的联想,耐人寻味,使 人获得意境无穷的感觉;能给人以简练、形象的实感,能表达真挚 的感情。 以物喻人,把人的行为、性格、品质、精神等借事物的形象表现出来,以物的形象来比喻、指代某种人的一种表现手法。如《白杨礼赞》一文中用白杨树来比喻北方的抗战军民。 二、区别 这几种表现手法在本质上是相同的,不是截然分开的。如在《白杨 礼赞》一文中,从对白杨树的形象描绘上来看,它具有北方抗日军 民的特征,所以用它来指代北方抗日军民,这就是以物喻人;这样 描写,在白杨树的形象上自然赋予了北方抗日军民的品质和精神, 所以说白杨树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它象征着北方抗日军民及其精神;作者通过赞美白杨树来赞美北方抗日军民,所以又称为借物抒情。当然,它们还是有一定的区别的。首先,从以上的分析来看, 提炼这些表现手法时着眼点不同。其次,托物言志、借物抒情、以 物喻人的区别在于志、情、人的具体内含不同,志强调志趣、

托物言志与借物抒情的区别

精心整理 托物言志与借物抒情的区别 第一、“托物言志”是指通过描写客观事物,寄托、传达作者的某种感情、抱负和志趣。如于谦的《石灰吟》,诗人借物咏怀,通过开采石头烧成石灰的过程及结果,抒发了自己不畏艰难困苦的坚贞情操和清正磊落的高洁思想。 “借物抒情”,顾名思义,是指在作品中,通过对事物的描写或环境的渲染来抒发 坚定,不折不挠,顽强抗争,涵蕴着诗人的人格力量。 而借物抒情则是作者从自己的情感出发移情于物的结果。“借景抒情”是借助写景来抒情,或景中含情,时时流露;或情寓景中,蕴而不露。这里的“景”是指自然风景,而不是某种物品。朱自清的《春》是写景抒情的名篇,作者把对春天的赞美喜爱之情借助“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五

幅图画巧妙地表达出来,创造出情景交融的美好意境。 第四、“托物言志”之“志”必须是能从事物本身固有的特点自然引申出来,不能从外界移入。自然万物各有其形态﹑色彩﹑性质﹑功用等自然属性,艺术家把对事物的独到发现和感悟提炼升华,使之与所要表现的某种意义相契合,这样就把物自然属性很自然地转化为某种社会属性,使该物体具有了象征意义。如,狮子象征刚 避祸者,鄙弃趋炎附势者。三种花虽各具意义,但歌咏莲花才是核心。 借物抒情之“物”则通常需安排多个事物,其间并没有主次差别,作者一并赋予它们以人的情感。而且,借物抒情多诉诸于感情,抒发作者的热爱、憎恶、赞美、鞭挞、快乐、悲伤等情怀。 第六、托物言志之“物”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思考,是作者苦心孤诣的结果。我国

古代曾有“托物以喻志”的说法。宋代李仲蒙语曰:“叙物以言情,谓之赋,情尽物也;索物以托情,谓之比,情附物也;触物以起情,谓之兴,物动情也。”指出了比喻与象征(兴)的区别:前者是“索物托情”,后者是“触物起情”。托物言志是“触物起情”,先有物后有情。作者在外物触动之下引起了自身不可言喻﹑难以穷尽的情绪意念,催生了作者的创作冲动。 ?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托物言志与借景抒情的区别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精品资料设计 托物言志与借景抒情的区别 一、托物言志 定义:通过对事物的描写和叙述,表达自己的志向和意愿。 举例:植物 梅--“凌寒独自开”,象征孤傲、高洁、清秀、淡雅。 菊--“凌寒独自开”,象征孤傲、高洁、清秀、淡雅。 兰--“空谷生幽兰”,象征名贵、孤傲、清高 竹-- 象征它的“劲节”,代表不屈的气节;它的“虚空”,代表谦逊的胸怀;它的“萧 疏”,代表诗人超群脱俗。 动物:马—自强不息、奋斗不止鸿鹄—志存高远 事物:宝剑--为国效忠,保家卫国 石灰吟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墨梅 元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这首诗表面上是赞美梅花的精神,实际上写出了作者自己不向世俗献媚的胸襟气质和坚贞纯洁的情操。抒发了作者对流俗的鄙视,也体现了作者坚贞自守的高尚情操。 二、借景抒情? 定义 借助景物或客观事物来抒发感情的表现手法,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是含蓄的感受,所以它有乐、哀、愁,但我们绝不会把这种情绪看成是一种思想。 举例 落日、冷月、星星、梧桐、清风、细雨、微草、溪流、沙漠、古道、边关、花、大江 1、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2、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处处啼。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借景抒情)作者通过描写恋花飞舞的蝴蝶,自由歌唱的娇莺抒发了对大好春光的喜爱之情。。 三、二者有相同点? 都是间接抒情,不同于直抒胸臆。他们借助叙述、描写和议论的方式来抒情,使抽象的感情客观化、具体化、形象化,易于被人理解和接受。 四、它们不同之处在于: A、托物言志常常借助于某物的一些特性,此“物”非“景”,咏物不是写景。借景抒情的“景”是指自然风景,而不是某种物品。 B、托物言志的“志”可以指感情、志向、情操、爱好、愿望、要求等,借景抒情的“情”专指热爱、憎恶、赞美、快乐、悲伤等感情。 C、托物言志一般只围绕一个事物来写(写该事物的特点和遭遇),借景抒情会写到多个景物。 D、托物言志一般题目即“咏某某”,借景抒情则不是。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精品资料设计

象征和托物言志的区别

象征和托物言志的区别| 象征和托物言志的区别 1、象征(“以物征事”的简称)是借助物象来表现某种概念、思想、精神、 品德等。如以“梅”象征高洁、清秀、淡雅、朴素;以“菊”象征高洁与傲霜斗雪的坚强。 托物言志是借助物的象征义来表达胸怀心志。 2、象征分为整体象征和局部象征;托物言志都是整体的。 3、象征具有文化意义上的不确定性,如“海燕”,说象征“革命者”可以,说象征“春的使者”也可以;而托物言志具有文化意义的确定性,如“梅”、“菊”的意义具有确定性。 4、象征重在表现事物的客观意义和精神实质;托物言志重在言志,表现作者主观的思想感情。 “托物言志”和象征的区别是什么? 托物言志,即将个人之“志”依托在某个具体之“物”上。于是,这个“物”便具有了某种象征意义,成为作者的志趣、意愿或理想的寄托者。作者的个人之“志”,借助于这个具体之“物”,表达得更巧妙、更完美、更充分、更富有感染力。如“松、竹、梅”岁寒三友,常用于表示高洁的志向;“泥土”常用于抒发谦逊的情怀;“蜡烛”常用于颂扬无私奉献的精神。 “托”借、假托的意思,可以从志向、情趣、理想、追求、来描述物表现志。通过描绘具体事物的形象来表达思想感情(多用于诗歌、散文创作)。是间接表现主观主题思想的方式之一。通过对客观事物的描写或刻划,间接表现出作者的志向、意愿。采用托物言志,关键是志与物要有某种相同点或相似点,使物能达意而志为物核。托物言志常借用比拟、象征等手法。象征是以物喻人,和借喻很相似,尽管只出现了喻体,但实际上是“指桑骂槐”。 托物言志属于作文的整体手法,后者是文章中的局部写法。二者在某些时候是可以相融的。总的说,它们是相辅相承的关系。 象征和托物言志两种手法都是以物写人,都是通过赋予意象某种人格化特

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借物抒情、象征等表现手法的定义及区别(综合)

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借物抒情、象征等表现手法得定义及区别(综合) 一、定义?托物言志,即将个人之“志”依托在某个具体之“物”上,诗人通过描写得物来表明心迹,以及人生得态度与对人生得感悟。于就是,这个“物”便具有了某种象征意义,成为作者得志趣、意愿或理想得寄托者。作者得个人之“志”,借助于这个具体之“物”,表达得更巧妙、更完美、更充分、更富有感染力。如“松、竹、梅”岁寒三友,常用于表示高洁得志向;“泥土”常用于抒发谦逊得情怀;“蜡烛”常用于颂扬无私奉献得精神。“托”借、假托得意思,可以从志向、情趣、理想、追求、来描述物表现志。通过描绘具体事物得形象来表达思想感情(多用于诗歌、散文创作)。 在具体得诗中借景抒情得“景”就是指自然风景,而不就是某种物品,而托物言志得“物”常常就是一些具有象征意味得客观事物,诗人借助于此物得一些特性来表明自己得“志”,所以瞧出此“物”非“景”,咏物不就是写景。托物言志得“志”可以指感情、志向、情操、爱好、愿望、要求等,借景抒情得“情”专指热爱、憎恶、赞美、快乐、悲伤等感情。如“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柳永《雨霖铃》),“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处处啼”(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写景得目得就就是为了抒情,所以就是用了借景抒情得表现手法;“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诗人写“石灰”“梅花”得目得就就是言志,表现自己得高洁情操,所以就是运用了托物言志得表现手法。 ?示例 我在我未来得房子周围栽上许多竹子,我要像竹子一样,做一个正直、虚心、高洁得人。?我在书房里摆上几盆青松得盆景,以表达我要像青松一样,勇敢地面对生活中得挫折与失败,永不言弃!?借物抒情,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得感情、表达得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竹、梅、兰、柳、山石、溪流、沙漠、古道、边关、落日、夜月、清风、细雨与微草等,常常就是诗人借以抒情得对象。如白居易得“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借“原上草”得顽强抗争,尽情抒发对自然规律不可抗拒。 借景抒情与托物言志就是古典诗歌常见得两种表现手法,各自有其独特得作用,但在具体得诗歌鉴赏中,有些考生易将二者混淆,这与二者在形式上相似有关,都就是借助外界事物抒发或表达自己得情感或思想得,但只有仔细分析其区别还就是很明显得。 借景抒情指得就是寓情于景,借助于对客观景物得描写,抒发得就是情感,表现得就是情绪,诗人在诗中表达得就是含蓄得感受,所以它有喜、怒、乐、哀、愁,但我们绝不会把这种情绪瞧成就是一种思想。?象征,借用某种具体得形象得事物暗示特定得人物或事理,以表达真挚得感情与深刻得寓意,这种以物征事得艺术表现手法叫象征。象征得表现效果就是:寓意深刻,能丰富人们得联想,耐人寻味,使人获得意境无穷得感觉;能给人以简练、形象得实感,能表达真挚得感情。象征得本体意义与象征意义之间本没有必然得联系,但通过艺术家对本体事物特征得突出描绘,会使艺术欣赏者产生由此及彼得联想,从而领悟到艺术家所要表达得含义。另外,根据传统习惯与一定得社会习俗,选择人民群众熟知得象征物作为本体,也可表达一种特定得意蕴。如红色象征喜庆、白色象征哀悼、喜鹊象征吉祥、乌鸦象征厄运、鸽子象征与平,鸳鸯象征爱情等。运用象征这种艺术手法,可使抽象得概念具体化、形象化,可使复杂深刻得事理浅显化、单一化,还可以延伸描写得内蕴、创造一种艺术意境,以引起人们得联想,增强作品得表现力与艺术效果。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