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丹参的设计研究进展

丹参的设计研究进展

丹参的设计研究进展
丹参的设计研究进展

丹参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丹参;有效成分;提取分离;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摘要:丹参是我国应用最为广泛的中草药之一,具有多种药理作用,本文综述了丹参的有效成分、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技术和丹参的临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Slavia miltiorrhiza Bunge Key words:Slavia miltiorrhiza Bunge;Effective components ;Extraction and separation ;Pharmacological action ;Research progress

Abstract:Slavia miltiorrhiza Bunge is one of the most widely used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It has many pharmacological effects.This paper reviewed the active components of Salvia miltiorrhiza Bunge, the technology of extraction and separation of the effective ingredients and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the effect of clinical pharmacology.

1 前言

丹参(Slavia miltiorrhiza Bunge)为唇形科鼠尾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药用部位主要为其干燥的根茎,是我国应用最为广泛的中草药之一。主要产于、、、和等地,现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丹参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以后历代本草均有记载,《吴普本草》载:“茎华小,方如茬,有毛,根赤,三月五月采根,阴干。”《本草图经》称:“二月生苗,高一尺许,茎干方棱,青色。叶生相对,如薄荷而有毛,三月开花,红紫色,似花。根赤,大如指,长亦尺余,一苗数根。”《本草纲目》记载,丹参色赤味苦,气平而降,阴中之阳也。《滇南本草》说丹参能“补心定志,安神宁心”。《中华人民国药典》对丹参功效的概括

是“祛瘀止痛、活血调经、养心除烦”。现代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还表明,丹参具有扩冠状动脉,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防止心急缺血和心肌梗死,加快微循环血流,促进毛细血管网开放,抑制心肌收缩,减少能量消耗,扩血管,降低胆固醇、血脂,抑制凝血,激活纤溶,稳定红细胞膜,提高缺氧耐受力等作用。常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胸闷、心悸等症。丹参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药用价值[1],近年来,随着化学、药理学、药物分析和临床医学等学科工作者的不断努力,对丹参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药物代及其质量标准等许多方面都进行了较为系统全面的研究,分别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因此,丹参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成为一个研究热点。通过查阅国外相关文献,本文对丹参的提取分离技术和药理作用进行综述,以期能对丹参的研究现状做一系统的总结。

2 丹参的有效成分

目前,从丹参中分离鉴定出来的化学成分有100多种,其中包括:二萜醌类,如丹参酮Ⅰ,ⅡA,ⅡB、异丹参酮、异隐丹参酮、二氢丹参酮Ⅰ、二氢异丹参酮Ⅰ等;②酚酸类,如丹酚酸A-K、原儿茶醛、丹参素、熊果酸和异阿酸等;

③其他成分,如黄岑苷、β-谷甾醇、胡萝卜苷、氨基酸、无机元素等[2]。其主要的有效成分一般可分为水溶性和脂溶性两大类。

2.1 丹参水溶性成分

从丹参中分离出的水溶性化合物,如丹参素、原儿茶醛、迷迭香酸、迷迭香酸甲酯、紫草酸、咖啡酸、异阿酸、铁锈醇、替告吉宁、鼠尾草酚、鼠尾草列醇和丹酚酸A-G等。这些成分多具有酚酸性结构,最早发现的丹参素化学名为β-3,4-二羟苯乳酸(β-3,4-dihydroxybenyllactic acid),是各种丹酚酸的基本化学结构。丹酚酸A(salvianodic acid A)是一分子丹参素与两分子咖啡酸缩合而成;丹酚酸B(salbianolic acid B)则为三分子丹参素与一分子咖啡酸缩合而成;丹酚酸C(salbianolic acid C)则为两分子丹参素缩合而成,其它丹酚酸也有类似结构。丹参水溶性成分中的迷迭香酸(Rosmarinic acid),也是由一分子丹参素和一分子咖啡酸缩合而成。此外,还有四甲基丹酚酸(tetramethyl salvianodic acid A)等[3][4]。

2.2 丹参脂溶性成分

丹参脂溶性成分是丹参的主要有效成分,且含量较高,有较强的生理活性,

大多为共轭醌、酮类化合物,具有特征的橙黄色和橙红色。主要包含以下物质:丹参酮Ⅰ、丹参酮ⅡA、丹参酮ⅡB、丹参酮Ⅴ、丹参酮Ⅵ、隐丹参酮、丹参酸甲酯、羟基丹参酮、丹参新酮、次甲基丹参醌、紫丹参甲素、1,2-二氢丹参醌、丹参醇Ⅰ、丹参醇Ⅱ、丹参醇Ⅲ、丹参二醇、3α-羟基丹参酮ⅡA、降丹参酮、1,2,15,16-四氢丹参醌、丹参醌A、丹参醌B、丹参醌C、丹参醌D、二氢次丹参醌、二萜萘嵌苯酮、丹参酚、丹参醛以及紫丹参甲素、乙素、丙素、丁素、戊素、己素等。其共同特点是具有临醌或对醌结构。此外,丹参中还有某些含量较低的化合物,如异丹参酮Ⅰ、异丹参酮Ⅱ、异隐丹参酮、异二氢丹参酮Ⅰ、7-α-乙氧基罗列酮、丹参螺旋缩酮酯、鼠尾草卡偌醇、阿罗卡二醇以及丹参新醌甲、乙、丙、丁等[5]。

3 丹参有效成分提取分离技术

丹参有效成分包括脂溶性成分和水溶性成分,目前,丹参脂溶性成分以丹参酮为有效成分参考指标;水溶性成分以丹酚酸B、原儿茶醛、丹参素为有效成分参考指标[6]。因此提取分离工艺分为脂溶性成分二萜醌类的提取分离和水溶性成分酚酸类的提取分离。近年来,对于丹参有效成分提取分离方面的研究较多,主要涉及到:总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二醌类的提取分离和酚酸类的提取分离。3.1 总有效成分的提取

超临总有效成分的提取率较低,主要的提取方法有醇提法、超声法[7]和CO

2

界萃取法[8]。常用的提取分离方法为梯度渗漉法,其特点是浓度梯度大,浸出效果好,溶剂用量少,适合于有效成分含量低的中药材的提取。

3.2 二醌类的提取分离

二萜醌类,即丹参酮,主要包括丹参酮ⅡA多用乙醇提取,包括乙醇渗滤法和回流法。王慧[9]黄琳[10]等考察了渗滤法所需要的乙醇浓度、浸泡时间、提取时间和温度等条件对提取率的影响。实验证实,使用高浓度(90%)的醇溶剂、加温(80-87℃)、浸泡时间延长(6h)可相应缩短提取时间(2h),可获得丹参酮ⅡA4.4510mg/g[11]。于纯淼等[12]用乙醇加热回流法得到了提取丹参酮的最佳提取条件。丹参水提取液成分复杂,传统的醇沉工艺可以除去其中的大量鞣质和蛋白质,但生产成本高且分离得到的仍是活性成分的混合物[13]。

3.3 酚酸类的提取分离

酚酸类在丹参的有效成分中是水溶解度最大的部分,对于水溶性成分有多种提取方法,如传统水煎法、乙醇回流法、动态湿浸法和渗漉法等。对于酚酸类成分的提取主要以水提取为主。由于微波辅助萃取法(MAE)能利用微波强化溶剂萃取效率,即利用微波加速溶剂对固体样品中目标萃取物的萃取过程,具有时间短、效率高和溶剂用量少等优势[14]。近年来,微波不断被用于丹参水溶性有效成分的提取。

高速逆流色谱(HSCCC)具有高回收率、高效和易于放大等优势,是用于分离丹酚酸B的常用方法。实验中可以从1g丹参粗提物中分离得到35mg丹酚酸B[15]。另外,液质联用技术(LC-MS n)可以根据化合物单体的质谱裂解行为,既可实现目标性的分离纯化,也可以实现微量成分的在线分析与结构鉴定。丹参中酚酸类成分的结构特点显著,其质谱裂解行为有规律可循[16],可以用来实现水溶性成分的分离。

4 丹参的药理作用

4.1 心血管系统

研究发现,丹参酮属于黄酮类,有较强扩冠脉作用,有降低患者全血比粘度、血浆比黏度、血浆纤维蛋白、血细胞比容作用,增加红细胞表面的负电荷和红细胞间的排斥力,促使红细胞解聚,可溶解血栓,改善微循环,利于改善心肌缺血缺氧状态。丹参酮ⅡA磺酸钠是从丹参中分离出的二萜醌类化合物丹参酮后经磺化得到的水溶性物质,可用于治疗冠心病及不稳定型心绞痛[17]。

丹参酮ⅡA具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对心脑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具有抗急性缺氧,保护心肌,防治冠心病作用;具有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对血管皮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具有抗心律失常作用;减轻心急肥厚,保护心肌等多种心血管保护作用,显示出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18]。研究表明,丹参中的脂溶性成分丹参酮ⅡA表现出了一定的抗AS活性,参与了AS发生的各个病理阶段。其作用机制主要有:①抗氧化作用;②抗炎作用;③抑制血管平滑肌迁移;④血管舒作用;⑤钙拮抗作用。可以认为丹参酮ⅡA可作为防治AS较为理想的药物成分[19]。

在心肌梗死方面,丹参酮可以减少心肌耗氧量,缩小心肌坏死围。对氧自由基进行消除,从而防治心肌缺血导致的再灌注损伤,达到保护心肌细胞以及心功

能的目的。此外,丹参酮还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丹参酮还能使心脏非缺血区冠脉血管收缩,增加缺血区血流供应,而使血液从新分配。另外,还有拮抗醛固酮作用[20]。

丹参可改善糖尿病心、脑血管及神经系统并发症的症状及体征,对缺血性神经损伤、神经系统出血性疾病、外伤性神经系统损伤及其他类型神经损伤。实验证实:复方丹参片并不能有效降低糖尿病大鼠的血糖,但可显著降低糖尿病大鼠血清果糖胺、红细胞及坐骨神经山梨醇含量,明显增加坐骨神经传导速度,增强坐骨神经功能,对糖尿病大鼠神经早期病变具有防治作用[21]。

此外,复方丹参注射液具有毒性低、副作用小、价格低廉的特点,在临床上可用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合并心肌损害、儿童川崎病、冠心病、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急性心肌梗死等多种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在给药途径方面,除静脉滴注给药外,还可采用穴位注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等多种给药方法,以缩短给药途径,提高局部药物浓度,增强疗效[22]。

4.2 消化系统

溃疡性结肠炎是临床常见病,病程迁延,且有癌变威胁。丹参为自由基的强力消除剂,使肠黏膜免受损害而促进溃疡愈合;丹参还能改善微循环血管红细胞的流速及流态、红细胞压积、全血及血浆粘度,王玉风[23]研究结果显示丹参辅助治疗缓解里急后重、腹胀的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丹参辅助治疗组在治疗4周能较好的减轻腹部压痛情况,大便性状也能尽早得到改善。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临床上常见的危重疾病,近年来发病有上升的趋势。丹参作为一种传统中药,能改善血液循环,扩血管,缓解疼痛,已经越来越多地用于AP的治疗之中,并取得了一定效果。中药治疗AP有悠久的历史,并取得较好的效果。亚红[24],荣珍[25]等的临床对照试验证明,在抗炎、抑酸、抑酶等常规科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可以提高治愈率和有效率。丹参可以通过改善胰腺微循环、提高胰腺灌注,清除氧自由基、抗脂质过氧化损伤,抑制炎症介质、减少免疫损伤,抗病原微生物和免疫调节、防止细菌易位,抑制胰腺星状细胞活化、抗胰腺纤维化等多种机制作用于胰腺炎发生发展中的多个环节[26]。丹参治疗AP主要是通过调控炎症因子,抗氧化保护作用,改善微循环,阻止钙流等机制。在西医的基础上使用丹参治疗AP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AP症状体征,明显缩

短病程,改善预后,减少医疗费用[27]。

4.3 肝病

丹参对饮酒过多、熬夜过劳、环境污染、酒精肝、脂肪肝、暴力等因素引起的肝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功效。丹参起肝脏保护机制要考虑诸多方面,如肝脏血流量的增加、血浆中纤维联接蛋白的水平和钙通道的阻滞等,起到的作用主要为减慢肝损伤患者肝脏硬化的速度,恢复受损的肝脏细胞,有利于患者肝功能的恢复[28]。

肝纤维化是各种慢性肝病的共同病理过程,是向肝硬化发展的中间阶段,其伴随着肝脏形态学和牛.物化学的改变,从而导致肝脏结构和代的异常,表现为肝脏细胞外基质的合成与降解失衡而导致其过度沉积。丹参抗肝纤维化的研究作用机理为多环节、多途径、多靶点,并已涉及多种细胞因子及细胞信号分子网络[29]。

丹参酮、丹参隐酮是良好的自由基清除剂,而且能加快血液流速而改善微循环,消除血流瘀滞,具有降酶、护肝、促进肝细胞再生、降低甘油三酯的作用。丹参成分的提取物,能更好的抑制肝脏炎症反应,改善肝脏微循环,减轻瘀血性缺血状态,增强脂质的代与排泄,从而抑制细胞源性胆固醇的合成,及外源性胆固醇的吸收,改善肝脏脂肪代,从而达到治疗脂肪肝的目的[30]。明[31]等研究显示慢性乙型肝炎的基本病机是肝郁血滞,治宜活血化瘀。丹参能改善肝脏微循环、疏通肝毛细胆管淤积、降低肝纤维化程度,还能抗氧化,提高血中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增强肝细胞对胆红素摄取、结合、排泄作用。

柯勇等[32]研究表明使用凯西莱联合复方丹注射液治疗酒精性肝病,谷丙转氨酶AST、谷草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值明显下降。另外,丹参还具有钙拮抗作用,维持细胞钙的稳定性,保护肝细胞膜系统,提高其稳定性,增强体抗氧化防御能力。

4.4 肾病

慢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慢性肾炎)是由多种因素综合引发的一组自身免疫性疾病,控制高血压、低蛋白饮食虽能延缓肾功能减退,但效果有限。丹参的主要成分丹参酮、异丹参酮、隐丹参酮等,具有理气活血化瘀作用,可有效减少蛋白尿,减轻肾小管间质损伤,从而减轻肾小球硬化程度。唐新妹[33]观察表明,丹参和黄芪注射液联合应用具有协同作用,可修复肾小球基底膜,减轻肾小球硬化程

度,减少患者的蛋白尿。亦适用于服用激素的肾病患者,可减轻激素的不良反应,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在常规应用激素的同时,加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可明显增加治疗效果,尤其在总胆固醇TCH、低密度脂蛋白LDL、尿素氮BUN和肌酐Cr均等方面显示出明显的优越性,优于单用激素治疗[34]。

4.5 呼吸系统

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是指由严重感染、创伤等不同病因所致的肺泡毛细血管皮细胞、肺泡上皮细胞和肺间质的急性弥漫性损害,严重的ALI 或ALI的最终严重阶段被定义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徐敏[35]、春水[36]等的研究发现复方丹参注射液能显著降低炎症反应时循环中TNF-α、IL-8、TXB2的浓度,提高血清6-酮一前列腺素1α(6-keto-PGF1α)和CRP水平改善动脉血氧分压,对肺损伤发挥保护作用。

另有实验证实[37][38],丹参水提物对油酸诱导的ALI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通过抑制ICAM一1的表达,减轻炎症反应及脂质过氧化反应,从而对肺组织形态结构和功能起保护作用。研究发现,丹参总酚酸(丹参的水提物成分)可明显降低ALI/ARDS组实验兔血浆的血浆丙二醛(MDA)水平,这提示丹参总酚酸有助于缓解ALI/ARDS实验兔体的脂质过氧化反应。

4.6 骨关节

骨折的愈合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组织学、生物学、分泌学及生物力学等相关学科。传统中医学历来强调“活血化瘀”是骨折治疗的重要环节,因而丹参被广泛地用于各种骨折及外伤治疗中。现代研究成果证明了丹参的作用贯穿骨折生长、钙化、改建的整个过程,而不仅仅是“活血化瘀”、促进血肿吸收。丹参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影响骨折愈合中各种相关细胞及细胞外各种基质蛋白,同时对微量元素等都有一定的作用[39]。

骨性关节炎是临床多发病,现代的研究[40]证实丹参有以下作用:①调节血液循环系统功能作用;②镇定止痛作用;③抗炎作用;④调节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促进损伤组织的修复及再生,加速骨折愈合作用。

TNF—a是类风湿关节炎机体应激反应中出现最早、发挥核心作用的炎症细胞因子,它可以促进滑膜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滑膜微血管的新生,形成类风湿关节

软药设计的研究进展

[J].中国药物化学杂志,2000,10(2):143. 〔3〕 Lu J,F eng X,Sun Q,et a.l E ffect of si x flavonoid co m-pounds fro m Ixeris sonchifo lia on sti m u l us-i nduced super- ox i de generation and tyrosy l phosphory l a tion i n hu m an neu- trophil s[J].C lin Chi m A cta,2002,316(1-2):95. 〔4〕 封锡志.抱茎苦荬菜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研究[D]. 沈阳:沈阳药科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1.6. 〔5〕 M a Jiyuan,W ang Zhengtao.Sesqu iterpene lactones fro m Ixeris sonchifoli a[J].Phy toche m istry,1998,48(1):201.〔6〕 Feng XZ,D ong M,G ao ZJ,et a.l Th ree ne w triterpeno i d saponins from Ixeris sonchi fo lia and the ir cy t o tox i c acti v ity [J].P lan t a M ed,2003,69(11):1036. 〔7〕 孟宪贞,倪素芳,索鸿勋.苦碟子化学成分的研究1.扩冠有效成分的分离和结构鉴定[J].中草药,1981,12 (12):4. 〔8〕 柳晓琳,金艳书.苦碟子抗肿瘤作用的实验性研究[J]. 锦州医学院学报,2002,23(1):7 〔9〕 Y ee SB,L ee J H,Chung HY,et a.l Inhi b itory effec ts of luteoli n iso lated fro m Ix er is sonch i foli a H ance on t he pro l-i ferati on of H ep G2hu m an hepatoce ll u l a r carcinom a ce lls [J].A rc h i ves of Pharmacal R esearch,2003,26(2):151.〔10〕 Suh J,Jo Y,K i m ND,et a.l Cyto t ox ic constituents o f t he leaves of Ix eris sonchifoli a[J].A rc h i ves of P har m acal R e- search,2003,26(3):289. 〔11〕 冯玉书,桂绿荷.抱茎苦荬菜对心血管系统的药理作用[J].中草药通讯,1979,3:31. 〔12〕 程芳,张红梅,张宏文,等.苦碟子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6例及其远期疗效观察[J].中国疗养医学,1999,8 (4):28-29. 〔13〕 卫荣,林港祥,秦忠明.苦碟子注射液对血瘀证血液流变学和血管内皮素的影响[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2001,23(4):59. 〔14〕 K i m Ja i-Y oung,O h Se-w on,K oh Ji n-Bog.E ffec ts of godul baeg i po w er on gro w th,prote i n and li p i d concentra- tions in rats[J].H e m guk Sikp u m Yongyan g Kwahak H oech i,1998,27(3):525. 〔15〕 Sohn H ee Sook.Effects of Ix eris sonchif o li a H ance.diet on li pid m etabo lis m and li ver f unction o f rats ad m i n i steredw ith ethano l[J].H anguk Yon gyang H ankho echi, 2001,34(5):493. 〔16〕 Bae Song-Ja,R oh Sung-bae,Jung Bok-M.i E ffects of godu l baeg i ex tracts on the stab ility and fl u i d ity o f pho s- pho li pid li poso m a l m e m branes[J].H e m guk S i kp um Yongyang Kwahak H oechi,1998,27(3):508. 〔17〕 谢湘林,周鸣,刘宏雁.苦碟子口服液对小鼠及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J].吉林大学学报,2004,30(5):721.〔18〕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中成药标准汇编》(中成药地方标准上升国家标准部分),内科心系分册[S], 2002.492. 〔19〕 邓意辉,刘丹,吴琼.苦碟子注射液中腺苷的含量测定[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03,20(6):431. (收稿日期:2005-05-24)软药设计的研究进展 赵兴茹,李 坤,王淑月(河北医科大学药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17) 中图分类号:R9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407(2006)02-0096-03 药品专利法在我国的实施,给我国的新药开发带来机遇和挑战,促使我国药品生产由仿制向创制转轨。根据我国国情,开发那些结构类型已知,疗效优于现有同类产品的药物为主攻方向〔1〕。根据代谢酶与药物分子结合的规律性和选择性对原有药物进行结构改造而制备的软药,降低了药物的毒副作用,增强了疗效,为当代新药开发的一个热点。20世纪80年代以来,计算机技术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为药物设计及指导化合物的结构改造提供了方便。 1 以药物代谢为基础的软药设计 软药是产生药理作用后,按预知和可控的代谢方式,经一步代谢失活,代谢产物无毒性且不蓄留在体内产生有害后续反应而迅速排出,缩短了体内过程,避免了有毒中间体的形成,降低了药物的毒副作用,提高了治疗指数〔2〕。 1.1 软类似物的设计 在已知药物的非活性中心,引入易代谢的结构部分,并要求该结构的代谢产物不具有明显的毒性和生物活性〔3〕。软类似物的一般设计原则为:(1)利用电子等排原理进行结构改造;(2)易代谢部位能被代谢酶水解,分子骨架稳定;(3)易代谢部位为药物代谢失活的主要部位; (4)代谢产物不产生高度活性中间体;(5)通过易代谢部位附近的立体或电性因素,控制可预测的反应速度。如季铵型抗胆碱药(见图1),其分子结构以季铵醇为基本骨架,酯基和季铵部分间隔两个碳原子,水解生成季铵醇和酸,季铵醇为活性化合物,可进一步形成抗胆碱能化合物或具有药理活性的化合物,引起毒性。设想若酯基与季铵仅间隔一个碳原子,形成的代谢物可迅速水解为简单化合物排出体外,减少了毒性〔4 〕 图1 季铵型抗胆碱药及其软药的体内分解反应 1.2 活性代谢物的设计 研究药物体内代谢是发现新药的重要途径之一。活性代谢物的设计原则为:当某一药物发生氧化代谢可能经过有毒活性中间体时,应选用最高氧化态的活性代谢物。药物在体内代谢经过一相代谢和二相代谢两个过程。 1.2.1 一相代谢物设计 一相代谢物即药物的氧化过程,是药物转化为极性较高的化合物,易于体内的吸收和转运。如对乙酰氨基酚、羟布宗、奥沙西泮等为一相代谢物,具有较强的药理活性。对乙酰氨基酚为非那西汀的氧脱乙基代谢物,但对乙酰氨基酚较非那西汀作用更强,且不易导致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及溶血性贫血〔5〕。 96西北药学杂志 2006年4月 第21卷 第2期

丹参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丹参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谷 雨 谷 巍 (武警吉林省公安边防总队医院?长春?130051) 于淑莲 (吉林人参研究院?通化?134001) 摘 要:丹参提取的化学成分,有脂溶性的二萜醌类和水溶性酚酸类,脂溶性分有丹参酮Ⅰ、丹参酮ⅡA、丹参酮ⅡB、隐丹参酮等;水溶性成分有原儿茶醛、丹参素(丹参酸甲)、丹参酸乙、镁-丹参酚性酸B (L SA-R)等。近来对丹参的作用研究主要集中在改善心、肝、肺、脑等脏器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对肝细胞的损伤;肝纤维化、肝硬变、肝癌的作用;调节免疫应答;抗感染和抗肿瘤等方面。 关键词:丹参 药理作用 丹参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ge.的根。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生产。主产于河北、安徽、江苏、四川等地。秋季采挖,除去茎叶,洗净泥土,润透后切片,晒干。生用或酒炒用。1 天然抗氧化作用 丹参酮ⅡA是一种新的有效的细胞内脂质过氧化产物与DNA相互作用的抑制剂。它对DNA的保护作用很可能是通过消除脂类自由基而阻断脂质过氧化的链式反应,抑制DNA加成物的生成,从而减少了后者的细胞毒性。丹参酮能消除心肌线粒体膜自质过氧化过程中产生的脂类自由基,使线粒体呼吸功能不受影响。 2 对心血管药理作用 211 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采用原位杂交技术探讨了丹参酮ⅡA磺酸钠(简称DS-201)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相关基因c-myc表达的影响,发现巨噬细胞源性生长因子可明显促进平滑肌细胞c-myc高表达,导致平滑肌细胞增殖,而DS-201能阻止这种作用,使c-myc表达水平下降,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提示DS-201可能通过阻止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而起到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2.2 缩小心肌梗死面积 利用结扎狗冠状动脉前降支的心肌硬死模型,静注DS-201,结果心肌硬死范围缩小,疗效非常显著,冠状动脉内给药后同样显著缩小狗心肌梗死面积,其疗效与潘生丁相当。 2.3 降低心肌耗氧量 降低心肌耗氧量有利于缺血性冠心病的治疗。阻断狗冠状动脉血流后,对照组静注生理盐水其左室舒张压上升,而静滴DS-201的试验组则明显降低。说明DS-201可能通过降低左心室壁张力和心脏体积而降低心肌耗氧量。 2.4 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徐长庆等采用膜片钳全细胞式记录方法,观察了丹参酮ⅡA对豚鼠单个心室肌细胞跨膜电位及L-型钙电流的影响。结果证明,丹参酮ⅡA具有类异搏停样L-型钙通道阻断剂作用,可用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和心律失常的防治。陶军等利用家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了缺血-再灌注后心肌2,4 -亚甲二氧苯丙胺(MDA)生成、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血清肌酸激酶(C K)活性变化及DS-201对上述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缺血-再灌注心肌MDA含量显著升高,SOD活性明显下降,同时血清C K活性显著升高,缺血和再灌注前给予DS-201 (5mg/kg)能显著降低心肌中MDA的生成和减少心肌C K的释放。用化学发光法显示DS-201对超氧阴离子、羟基自由基和过氧化氢有消除作用。由此推测消除氧自由基是丹参酮防治心肌再灌注损伤的机制之一。买长江用离体大鼠工作心模型,研究了丹参酮对心肌保护效果,并与异搏停对比。证实丹参酮心肌保护效果优于异搏停,作用机制与减少氧自由基有 52 人参研究 RENSH EN YANJ IU 2007年第1期

药学论文 丹参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丹参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摘要:目的:探讨丹参的药理作用新用途,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查阅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和归纳。结果:丹参的药理作用及其广泛,包括扩张血管,抗血栓,对心肌的保护,降血脂,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改善外周循环,改善缺血在灌注损伤,保护肝,抗肿瘤,抗氧化,抗菌消炎等作用。结论:丹参的药理作用疗效确切,在临床上有广泛应用,值得更深入研究。 关键词:丹参;植物来源;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前言丹参为唇形科鼠尾属植物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unge)的干燥根及根茎[1]现代药理学研究证明,丹参的药理活性主要是对心脑血管系统的作用,如扩张血管加快血流、改善微循环、改变血液黏滞性、抗氧化、抗凝血、增加心肌供血等,主要用于治疗冠心病、高血脂症、脑血管病[12]。现就丹参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1化学成分 丹参的化学成分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两部分,前者为丹参酮类,主要有丹参酮Ⅰ、丹参酮ⅡA、丹参酮ⅡB、丹参羟甲酯、隐丹参酮、羟基丹参酮、二氢丹参酮Ⅰ以及异丹参酮Ⅱ、异丹参酮、二氢异丹参酮Ⅰ;后者主要为酚酸类,包括丹参素、原儿茶醛、丹参酸甲、已、丙[1]。 2药理作用 2.1心血管系统作用 2.1.1扩张血管的作用陈士良等[2]自制微米缩窄器造成犬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狭窄模型,结果提示,复方丹参注射液有直接扩张冠脉,改善缺血区血供的作用。 2.1.2抗血栓形成的作用白细胞与血栓形成的关系很早就引起极大关注。富血小板栓部位常有白细胞聚集,白细胞通过呼吸爆发产生大量氧自由基及过氧化氢等激活血小板。白细胞与血小板的黏附在炎症、血栓形成、组织损伤及性播散凝血中起重要作用。姜开余等[3]考察丹参素对血小板,白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表达各种细胞黏附分子,包括

中药药理综述

谈中药新药药理毒理综述资料的撰写意义和应关注的几个问题 一、药理毒理综述资料的作用、目的和意义 药物研发的整个过程可以分为前期筛选阶段、临床前评价阶段、临床试验阶段及上市后评价阶段。药理毒理研究不仅仅涉及临床前评价阶段,它实际上贯穿于整个研发的过程中。它对于支持研发药物是否能进入临床研究或是否能上市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药理毒理综述的内容涉及多个学科或多个专业,所以,在全部完成或阶段性地完成了这部分研究工作后的综述过程,对了解整个研发或试验过程、了解各学科各专业的结果、以及对结果进行自我和综合分析评价均起到重要作用。它不但可全面展现新药的研发背景、研究设计思路、研发过程,也可体现各学科专业结果的相互关联。此外,它与药学和临床两个专业共同为“主要研究结果综述资料”提供基本素材和综合评价的基础。 提供药理毒理综述资料是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申报资料的要求,撰写好该综述资料也是对一个药品研发者的基本要求,是必须具备的基本功。从研究者的角度看,通过对药理毒理资料的归纳、总结、综合分析,可使自身对申报品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有更系统、全面、深入的认识,可加深对药理毒理研究在药物研发过程中的地位和重要性的理解;从审评者的角度看,它能使审评者初步、快速、有效、系统地了解申报品种有效性、安全性研究的主要内容、结果,品种特色,存在的关键性问题以及申报者对品种的自我认识方面的全面信息。 二、申报资料的常见问题 通过对申报的中药、天然药物药理毒理综述申报进行分析、归纳,常见问题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两个方面: 1.繁简失当: 一是过于繁琐,或层次不清,如将所有的试验结果简单堆砌;二是过于简单,写成摘要的形式,或仅对认为重要的结果进行描述,即提供的信息量不全,对品种基本情况缺乏了解,或有意回避一些重要的或矛盾的结果。 2.轻综合轻评价: 药理毒理综述按注册分类的不同,内容也有所不同,如申报注册分类一的品种涉及的专业及内容较多,因此在综述时应力求体现出各学科专业的联系,但目前申报资料往往缺乏对各专业间的联系进行分析和综合。因此,造成了对关键性问题把握不到位、认识不深刻或各专业间相互脱节。 三、应关注的问题 我们知道科学认识的过程是一个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思维加工过程.我们对所有的研究资料进行综述也是一个完成科学认识过程不可缺少的过程。从综述的字面意义分析,综述实际包含了两个过程,即“综”和“述”。“综”,即综合,是将各个独立而相互关联的事物或现象进行分析归纳整理,也就是说,收集药效学、毒理学、药代动力学各项试验结果,进行整理和总结;“述”,即评述、论述,是对研究结果的分析思考后,进行综合评价。 1.掌握基本要求 有人用4C概括一篇综述性文章的基本要求,即Clear(清晰),Complete(完整),Correct(正确),Concise(简明)。 (1)清晰:要求思路清晰,概念清楚,层次清晰,表达清楚; (2)完整:要求结构完整,内容完整,勿虎头蛇尾,有始无终或缺项漏项,或丢掉关键信息;(3)正确:要求内容正确,数据可靠,专业术语正确,表达准确。这种正确还包含了资料应客观真实,具有可信性。应避免主观见解,避免随意取舍。不应忽视偶发现象和数据;(4)简明:应论述深刻充分揭示科学内涵等。

《中药药理学》 作业答案

《中药药理学》第1次作业A型题: 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取一个最佳答案 1. 许多温热药具有的药理作用是 [1分]D.加强基础代谢功能 2. 咸味药的主要成分是 [1分]D.无机盐 3. 下列哪项为大多数寒凉药的药理作用 [1分]E.具有抗感染作用 4. 相畏配伍的目的是 [1分]A.减少毒性 5. 下列除哪项外,均为温热药长期给药后引起动物的机体变化 [1分]B.体温降低 6. 酸味药的主要成分是 [1分]B.有机酸 7. 中药材储藏条件不适宜的是 [1分]D.日照 8. 黄连与连翘同用抗感染为下列哪项配伍方法 [1分]B.相须 9. 下列药物,除哪项外,均有镇静、解热、镇痛等中枢抑制作用 [1分]C.麻黄 10. 温热药对内分泌系统功能的影响是 [1分]A.兴奋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 11. 下列哪种配伍为复方配伍禁忌中应当遵循的原则 [1分]A.相反 12. 下列哪项不是影响中药药理作用的药物因素 [1分]E.机体病理状况 13. 昆布、海藻的主要有效成分是 [1分]D.无机盐 14. 甘味药的主要成分是 [1分]D.蛋白质 15. 知母可兴奋红细胞膜钠泵活性,纠正寒证(阳虚证)病人的能量不足的药物是 [1分]E.附子

16. 下列除哪项外,均为长期给寒凉药后,对动物植物神经系统功能产生的影响 [1分]D.尿中17-羟皮质类固醇排出量增多 17. 采用注射给药可导致药理作用产生质的变化的药物是 [1分]E.枳实 18. 辛味药的主要成分是 [1分]A.挥发油 B型题: 下列每组题有多个备选答案,每个备选答案可以使用一次或重复使用,也可以不选,请选择正确答案 1. 可兴奋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是 [1分] D.麝香、麻黄 2. 具有镇静作用的药物是 [1分] A.黄芩、栀子 3. 炮制后,药物的有效成分溶出率增加的是 [1分] D.延胡索 4. 炮制后,药物的毒性消除或降低的是 [1分] B.乌头 5. 由温热药造成的热证模型动物常表现为 [1分] D.痛阈值降低,惊厥阈值降低 6. 由寒凉药造成的寒证模型动物常表现为 [1分] C.中枢抑制性递质5-HT含量增加 7. 附子经炮制后 [1分] B.毒性降低 8. 黄芩炒制的主要目的是 [1分] C.便于贮存 9. 具有增效协同作用的配伍方法为 [1分] B.相须、相使 10. 减低或消除毒性的配伍方法为 [1分] C.相畏、相杀 11. 温热药对寒证大鼠的影响是 [1分] C.促进肾上腺皮质激素合成和释放 12. 寒凉药对热证大鼠的影响是 [1分] B.基础体温降低,痛阈升高 13. 抑制机体基础代谢的药物是 [1分] B.大黄、黄连

现代设计方法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现代设计方法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摘要:本文论述了现代设计方法的主要内容和主要特点.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人们对产品要求的提高,现代设计方法变得越来越重要,而且将会是各学科群之间相互交叉渗透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关键词】:现代设计方法设计产品 引言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产品功能要求的日益增多,复杂性增加,寿命期缩短,更新换代速度加快。由于国际化市场的激烈竞争和用户对产品的功能、质量、价格、供货期、售后服务等要求越来越高,以及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以信息科学与微电子技术为代表的现代科学技术对制造业的渗透、改造和更新,使传统的制造技术演变成为一门涵盖从产品设计、制造、管理、销售到回收再生的全过程,跨多个学科且高度复杂化、集成化的先进制造技术。柔性自动化,智能化,并行工程,虚拟制造,精密、微细加工等,是当今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现代设计技术是现代制造技术的主体技术之一,也是先进制造技术的核心与灵魂,必将伴随着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进步,制造业生产模式的变革,竞争与合作的全球化,人们对生态环境、资源的关切和对产品品质多样化等方面的要求,而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一、现代设计方法的主要内容 现代设计方法是随着当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而在设计领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的多元交叉学科。以满足市场产品的质量、性能、时间、成本、价格综合效益最优为目的,以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为主体,以知识为依托,以多种科学方法及技术为手段,研究、改进、创造产品和工艺等活动过程所用到的技术和知识群体的总称。 现代设计方法有:并行设计、虚拟设计、绿色设计、可靠性设计、智能优化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动态设计、模块化设计、计算机仿真设计、人机学设计、摩擦学设计、反求设计、疲劳设计 (一)并行设计 并行设计是一种对产品及其相关过程(包括设计制造过程和相关的支持过程)进行并行和集成设计的系统化工作模式。强调产品开发人员一开始就考虑产品从概念设计到消亡的整个生命周期里的所有相关因素的影响,把一切可能产生的错误、矛盾和冲突尽可能及早地发现和解决,以缩短产品开发周期、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并行设计作为现代设计理论及方法的范畴,目前已形成的并行设计方法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类:

丹参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丹参的药理作用研究 一、总论 丹参为唇形科植物丹参的干操根及根茎,性微寒,味苦,具有活血祛瘀、养血安神、调经止痛、凉血消痛的功效,《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古代广泛用于心血管、血液类的疾病。丹参为常用中药,《中华人民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规定丹参为唇形科植物丹参Salxia miltiorrhiza Bge的干燥根及根茎。具有祛瘀止痛、活血通经、清心除烦等功效,其有效成分为脂溶性的二萜化合物和水溶性的酚酸类化合物。其化学成分主要包括:丹参酮Ⅰ、丹参酮ⅡA、丹参酮ⅡB、隐丹参酮、二氢丹参酮、水溶性成分丹参素、丹酚酸以及脂溶性成分丹参酮,另含丹参新酮及鼠尾草酚等。 二、丹参的化学成分 丹参的有效成分主要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两类。脂溶性方面,现已得到40余中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可以分为两类,即丹参酮类和罗列酮类。丹参酮类化合物多数属于二萜化合物,其部分是二萜醌类化合物,如丹参酮I、丹参酮Ⅱ-A、丹参酮Ⅱ-B、丹参酮Ⅲ、异丹参酮、异隐丹参酮、羟基丹参酮Ⅱ-A、二氢丹参酮I、丹参新醌甲、左旋二氢丹参酮I、丹参新醌乙、丹参新醌丙等。另外有新的二萜醌结构的新丹参酮类化合物及其他类型的化合物,如新隐丹参酮Ⅱ,环酚乳酰胺、油酰新隐形丹参酮和油酰丹参新醌A等。丹参的水溶性成分均具有酚酸性结构,其中最早发现的丹山素,化学名称为3,4-二羟基苯乳酸。此后发现了一系列酚酸类化合物,命名为丹酚酸并按照英文字母排序,主要水溶性成分有丹参酚酸A、B、C、D、E、F、H、I、J,四甲基丹参酚酸C,还有迷迭香酸、紫草酸等。丹参的脂溶性成分和水溶性成分都是丹参的有效成分。脂溶性的丹参酮类以改善血液循环、抗菌和抗炎为主,而水溶性的丹酚类则以抗氧化、抗凝血、抗血栓形成、调血脂和细胞保护作用明显。 三、丹参的药理作用 (一)对心血管系统的药理作用 1抗心肌缺血 丹参可以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微循环,同时促进侧支循环的开放,改善血液流变性,提高缺氧耐受力,抗脂质过氧化,清除有害的自由基,调节血液在心肌重新分布。通过上述综合作用而保护缺血的心肌。丹酚酸 B 在高钾、高钙和组胺刺激的离体冠状动脉环收缩模型中均表现出舒作用,这一作用通过阻断钙通道来实现。丹酚酸B可通过多条通路增加冠状动脉NO生成,扩冠状动脉血管。2抗心律失常作用 细胞钠离子、钾离子失衡及钙超载是引起心律失常的重要因素。丹参酮ⅡA 使正常心肌钙离子降低,明显抑制细胞钙超载,有钙通道阻滞作用。丹参酮ⅡA 对大鼠心室肌细胞上的钾通道具有抑制作,瞬时外向电流主要参与动作电位的复极1期,向整流钾电流主要参与静息膜电位的维持和动作电位复极3期。这两种电流的抑制应使动作电位时程延长。而据报道,动作电位时程是缩短的,这主要是由于丹参酮ⅡA能显著地阻断向钙电流,进而引起动作电位时程缩短。

活血化瘀中药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活血化瘀中药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活血化瘀中药在治疗中的药理作用。方法:选取2008年-2013年期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简称CNKI)内有关活血化瘀中药的研究资料,针对其药理作用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次研究共纳入216篇文章,活血化瘀中药共使用216次。主要的药理作用多集中于改善微循环、抗血栓、血液流变学以及改善血流动力学等方面。结论:活血化瘀中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涉及肝硬化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多种疾病,临床疗效较为理想,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活血化瘀中药药理作用 祖国传统医药学研究非常重视人体的气、血以及津液的运行情况[1],气停滞不行即为气滞;津液停滞不行即为痰湿;血停滞不行即为血瘀。中医学中血瘀证一般是指由于火热、寒凝、气滞以及气虚等因素引起的血瘀致血行不畅。随着临床对活血化瘀中药科学的进一步研究,发现这类药物能够抑制肿瘤、调节免疫功能、降低血压、改善微循环、抑制血栓形成、血液流变学以及改善血流动力学等药理作用,逐渐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所涉及现代医学包括:血液、内分泌、泌尿、循环、消化以及呼吸等多系统,临床治疗效果理想。现选择近几年临床对活血化瘀中药有关药理作用方面的研究进行深入探讨,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08年-2013年期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简称CNKI)内有关活血化瘀中药的研究资料,针对其药理作用进行回顾分析。 1.2方法 把CNKI作为主库,检索年限设为2008-2013年,然后输入题目、关键词、主题词等分别检索活血化瘀中药研究方面的文章并逐一下载。把《中国药典》、《中药学》以及《中华本草》作为参考规范[2],针对针对活血化瘀药物对疾病治疗的作用及效果进行统计,分析其主要药理作用。 2结果

丹参的药理作用研究

丹参的药理作用研究 (作者: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 邮编:___________ ) 【摘要】丹参是具有很多药理作用的活血化瘀药,主 要成份是丹参酮(I、H A、H B)、异丹参酮(I、H )等,对近年来丹参的药理作用研究作一综述。 【关键词】丹参药理作用综述 Abstract:Red sage has many pharmacological fun cti on for activating blood to remove stasis , its main component is tanshinone (I, II A, n B) and iso 拟tanshinone (I, II) , etc.The article makes summary on its pharmacology by differe nt parts. Key words:red sage ; pharmacological function ; review 丹参为中国的传统中药,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并被列为上品。丹参以唇型科鼠尾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丹参 (SaiviamiltiorrhizaBu nge )的干燥根及根茎入药。为临床之常用 药物,尤以治疗冠心病及缺血性脑血管病最为常用,且疗效颇佳,但 若有出血倾向者应慎用,多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心

动过速、脑血栓等,已被现代临床实验和药理实验研究所证实活血化 瘀等多方面的药理活性]1] 1对心脏的保护作用 丹参可减轻急性心肌梗塞造成的心脏循环障碍,促使冠状动脉间桥式或侧枝血管开放,使梗塞区内毛细血管损伤减轻。心肌梗塞1周的实验犬应用丹参后,梗塞区域内以成熟的肉芽组织为主]2]。丹参组的动物心肌梗塞区内再生的心肌细胞明显增多。姜传仓等报道丹参素能诱导人成纤维细胞LDL受体m RNA水平升高;抑制内源性胆固醇合成;血清T C及LD L;1C水平降低,而T C及LDL以C降低在改善血浆粘度中起一定作用。对小鼠缺氧心肌、兔局限性心肌缺血及犬低温停搏全心心肌缺血均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4]。张淑芳等报道,蟾蜍及兔耳血管灌流实验,表明丹参煎剂有扩张血管作用。另据报道, 丹参素有缩小犬冠状动脉结扎后心肌梗塞范围和改善左心室功能的作用。 2对肝脏的保护作用 丹参中主要的水溶性成分一丹参酸乙对原代培养大鼠肝细胞采用体外四氯化碳熏蒸直接造成的肝细胞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可能与该成分直接保护细胞膜,影响花生四烯酸级联过程及抗氧化作用有关]5]。丹参单体 IH764拟3可显著减轻大鼠四氯化碳肝纤维化程度,能明显降低肝羟脯氨酸和、型前胶原mRN含量,降低血 清透明质酸(HA、层粘连素(LN)水平,改善肝功能。组织学检查也显示

国外教学设计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国外教学设计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教学设计过程所产生的问题的讨论、教学设计研究的发展趋势等方面对国外教学设计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进行了系统阐述。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心理学、教育学理论研究的深入,教学设计近年来成为国内外教育界关注的课题之一。考察国外教学设计的研究成果,对我们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提高教学效率将有莫大的启发。 一、国外教学设计研究的现状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一直是教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许多教育工作者或从改变教学媒体、方法,或从精选教学内容,或从改进评价方式和课堂管理等进行深入的研究,但同时他们又感到单一方面的改革其效果不能令人满意。因此,他们开始重新思考教学设计的问题,并借鉴认知理论、技术学等新成果;从更为系统的角度探索问题,以找到在整体上提高教学效益的突破口。 1.学设计的概念 什么是教学设计?为了更清楚的理解这个概念,让我们先了解什么是教学和设计。美国的教育学家史密斯(P.L. Smith )和拉根(T. J.Ragan)认为,教学就是信息的传递及促进学生达到预定、专门学习目标的活动。它是教育的一个分支,包含了学习、训练和讲授等活动。所谓设计,是指在进行某件事之前所作的有系统的计划过程或为了解决某个问题而实施的计划,它可以从精确性、细致性、系统性等方面去判断其效果的好坏。设计者必须以高度的精确和谨慎态度,具有系统计划一个方案的才能进行设计,否则,会导致时间的误用、资源的浪费甚至无效、沉闷和缺乏动机的学习。因此,设计应考虑许多可能影响实施计划或受计划实施所影响的因素。如,设计者要考虑可能影响教学成功的因素,通过上课,把预先设计好的视觉、听觉及其他传递形式的信息传递出去。所以,教学设计的特点除上面谈到的精确、细致和系统之外,还应有形象性、创造性、工艺性、扩展性和自然性等特点。由此可见,教学设计就是把教学原理转换成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计划的系统过程,是指为了达到预期教学目标而运用系统观点和方法,遵循教学过程基本规律,对教学活动进行系统计划的过程,是教什么(课程和内容等)与怎么教(组织、方法、策略、手段及其他传媒工具的使用等)的过程。具体来说,一方面它象工程那样需要以过去成功的原理为基础来计划他们的工作,不仅在功能方面,而且以生动的、吸引人的方式来设计事情或活动,建立用以指导他们决策、解决问题的程序。另一方面,这个系统过程是以一种书面的形式把将要完成的事情或活动的结果写下来,而不是变成实际的产品或结果。因此,当教学媒体不仅仅是教师时,系统的计划就显得尤其重要。好的教师有能力根据学生的需要马上调节教学。但当教学媒体不能迅速加以调节时(如印刷体的材料、录像材料、以电脑为基础的教学),以教学原理为基础的设计就显得相当重要。所以,教学设计过程主要依据三个方面进行设计:第一,教学的目标是什么?第二,教学策略和教学媒体有哪些?第三,我们如何检验所达到的结果?如何评价和修改教学材料? 韦斯特(Charles K. West )等人则从认知科学的角度来探讨教学设计。他们认为教学就是以系统的方式传授知识,是关于技术程序纲要或指南的实施。它也是指教师的行动、实践或职业活动。设计是计划或布局安排的意思,是指用某种媒介形成某件事情的结构方式。所以教学设计的研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1)在当今复杂的社会里,人们需要学会如何学习。这种需要大大地扩大了教学的目标,它应该包括学习者将能够了解并适当地运用认知策略;(2 )教学设计应该使用认知策略作为教学的手段;(3 )教师将充当教学传递活动中运用认知策略和奖励认知策略运用的模范;(4)把认知策略的知识、适当的应用以及对认知策略

丹参中有效成分的研究进展

丹参中有效成分的研究进展 施洋 (天津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天津,中国 300193) 【摘要】目的:1、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丹参中的有效成分进行测定;2、通过大孔树脂吸附法对丹参中的有效成分(主要是丹参酮ⅡA、隐丹参酮、丹参酮Ⅰ、丹参酚酸类化合物)进行分离;3、比较丹参和抗生素类药物的抗菌作用及机制,找出其药效团,并对其进行化学修饰。 【关键词】丹参有效成分 HPLC测定大孔树脂吸附法分离药效团化学修饰第一部分:丹参概述 1.1丹参简介 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unge)是我国一种传统的中药,属于唇形科(Labiatae)鼠尾草属(Salvia)植物。该署约包括700—1050余种植物,遍布在全球温暖地带,主要分布于地中海地区和西亚。在我国该属植物约有83种,25个变种,9个变型,主要分布于西南地区。由于该属是个大属,所以丹参有很多亲缘植物,如甘西鼠尾草Salvia przewalskii Maxim.栗色属尾草Salvia castanea Diels.云南鼠尾草Salvia yunnanensis C.H.Wright等,它们在许多地方被当作丹参的代用品。【1】 自古以来,我国人民就对丹参的药用性能有所了解。随着经验的不断积累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人们对丹参的了解和应用在不断的深化和发展。我国最早的药书《神农本草经》就有对丹参的描述,“味苦,微寒,主治心腹邪气,肠鸣幽幽如走水,寒热,积聚,破瘤.除瘕,止烦满,益气。”明末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在《神农本草经》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了丹参在活血化淤、养血、安神、调妇人经血、止血崩带下及治疗丹毒的功效。现在,随着科技的发展,大大突破了古代各种条件的限制,从丹参的植物学、植物化学、药理学到制剂与临床应用等方面均有系统的研究并取得重大突破。2010年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把丹参的药理功效归纳为“祛淤止痛,活血通经,清心除烦”,用于治疗“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积聚,胸腹刺痛.热痹疼痛,肿瘤,心烦不眠,肝脾肿大,心绞痛”。【2】现在,丹参制剂主要有复方丹参注射液,丹参注射液,丹参酮IIA 磺酸钠注射液等,在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中风、慢性迁延性肝炎、肾脏疾患以及感染性疾病等。【3】 丹参的形态如图l-l所示。它为多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高约35-80厘米,密被柔毛,多分枝,根圆柱形,肉质,外面砖红色,内乳白色,长约5-15厘米,直径4-16毫米,疏生支根。奇数羽状复叶,叶柄长l-7.5厘米,小叶3-5(7)片,长1.5-8厘米,宽0.8—5厘米,顶端小叶较大,小叶卵形或椭圆状卵形,先端渐尖,基部宽楔形或斜圆形,边缘具锯齿,两面疏被柔毛,下面较密。轮伞花序6至多花,组成顶生或腋生总状花序,密被腺毛和长柔毛;苞片披针形,被腺毛;花萼钟状,长约1-1.3厘米,先端二唇形,萼筒喉部密被白色柔毛;花冠蓝紫色,二唇形,长2-2.7厘米,冠筒外伸,上唇长约1.2-1.5厘米,镰刀状,向上竖立,

中药药理学学科的研究进展及展望

中药药理学学科的研究进展及展望 中药药理学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与机体相互作用和作用机制的科学。其研究的基本内容是中药与机体相互作用及其规律,而研究方法是现代科学技术,例如:中药血清药理学方法,综合集成的中药药性理论研究方法,病证动物模型方法等,其方法与一般药理学有一定的区别;主要研究对象是中药单味药及其复方,无论单味药还是复方,其所含的化学成分都很复杂。 中药药理学是中药学的一门分支学科,也是药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它是中药学与药理学的桥梁学科,是中西医结合的产物,是中药现代化研究和指导临床合理用药的重要学科,也是将中药推向世界,为世界人民掌握中药的理论,知识和应用的一门新兴学科。因此,对中药药理学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具备挑战,然而,需要我们的不懈努力。以下是对中药药理学热点研究方面的显著研究进展及学科展望的综述。 1.血清药理学方法研究 血清药理学是指用含有药物成分的血清施加于体外实验反应体系的一种半体内实验方法。目前已经广泛运用于对中药复方的药理作用和作用机理的探讨。其研究进展如下: 1.1在动物的选择 一般多选用大鼠、家兔、豚鼠等动物来制备含药血清,但不同种属的动物,其血清成分不同,因此在选择动物时应尽量选用与人类生物学活性近似的物种。刘成海等提出在体外培养实验中宜采用同一种单一血清,既为细胞提供营养,又为药物提供载体,还避免了多种血清的干扰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一般家兔和大鼠应为首选。 1.2灌胃次数与时间间隔 有7~10d法(1次/d,连用7~10d),3次给药法(连续给药3次,笫1、2次间隔20h,第2、3次间隔4h),2次给药法(第1次给药后2h,再以相同剂量重复1次)等。各种给药方式都是为了达到稳态血药浓度,从而便于药物作用机理的研究。不过严格地说应该按药物半衰期给药,连续5~7个半衰期达到稳态血药浓度,但由于中药及其复方成分复杂,半衰期很难测定,所以7~10d给药为权宜之计。如果对药物血清时效关系进行研究,则应另当别论。 1.3给药剂量 在实验中,由于含药血清加入体外反应系统后,浓度将被稀释,从而达不到在体条件下的药物浓度,反应系统可能出现假阴性反应,针对此种情况,李氏等提出按新药药理研究的技术要求设计剂量给药,将含药血清制成冷冻干燥粉(冻干粉),以冻干粉形式加入反应系统,使之达到所需要的浓度。刘平认为给药剂量应以整体模型动物的有效剂量(即为临床成人剂量的8~18倍量)为妥。 1.4含药血清的采集 大鼠一般给药1~2h后血药浓度达峰值,此时血清为最佳含药血清,超过一天的时间,大部分药物成分已经被代谢和排泄,药物的直接作用消失,此时的血清为机体功能状态血清。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当然还要考虑例外,因此最好是通过预实验来确定最佳采血时间。 1.5含药血清灭活与否 许多学者观点不一。有的将含药血清经56℃30min灭活,但也有的不经灭活,直接进行体外实验。刘成海等发现正常大鼠血清无论灭活与否均可维持大鼠肝贮脂细胞的贴壁生长,两组大鼠血清对肝贮脂细胞内3H-TdR掺入的影响无明显差异,刘氏主张血清经56℃30min灭活,可排除非药理性干扰。但徐海波等认为药物血清不宜灭活,因血清经灭活以后,

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

1、研究意义: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和城市化建设的飞速发展,大型商业综合体在当今商业创新模式的潮流和城市空间有机化、复合化的趋势下应运而生,数量日益增多,体量越来越大。 这类公众聚集场所一般具有功能繁多、空间种类丰富、人流量大、火荷载大等特点,一旦发生火灾,容易导致重、特大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 近年来大型商业建筑火灾造成的人员伤亡事件屡有发生。 国外的发展经验表明,当一个国家的人均GDP达到1000-3000美元时,社会将会处于一个灾难事故多发阶段,这表明我国当前及今后较长的一个时期,火灾安全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飞速发展的大型商业建筑,使用功能日趋复杂、集约,这给大型商业综合体的安全疏散设计带来了十分严峻的挑战。 安全疏散,就是在发生火灾时,在允许的疏散时间范围中,使遭受火灾危害的人或贵重物资在楼内火灾未危及其安全之前,借助于各种疏散设施,有组织、安全、准确、迅速地撤离到安全区域。 大型综合性商业建筑的使用功能高度集中,现行规范都无法对其建筑形态和业态分布做出明确的规定,基于以往经验及科研成果制订出来的建筑防火设计规范难以适应新的需要,实践中经常遇到大量现行规范适应范围无法涵盖或规范条文无法适应建筑物设计形式的尴尬局面。 现代大型商业综合体建筑的设计往往突破了现行规范,因此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地区,也将性能化的防火设计理念引入到了设计之中,它已成为未来防火设计发展的趋势。 商业街建筑由于其独特性,有关消防设计也有别于一般的商业建筑。 比如,商业街是否作为一个整体建筑考虑其消安全疏散设计,是否应限制商业街建筑的层数,长度和宽度,步行街是否考虑作为人员疏散安全区域及其条件等等这些问题都有待于进一步的调研及深入分析。

丹参的研究现状与应用前景

收稿日期:2003-05-19 作者简介:冯玲玲(1969— ),女,湖北襄樊人,植物学硕士研究生。丹参的研究现状与应用前景 冯玲玲 周吉源 (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湖汉武汉430079) 摘 要 本文从丹参的药用资源、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制剂等药物学方面以及丹参的组织培养、有效成分积累的调控、品种改良和选育等开发应用方面对近期有关丹参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力图阐述丹参的研究现状和应用前景。关键词 药用资源;开发应用;生物工程;丹参 The R esearch Status and Application Prospection of Salvia miltiorrhiza Bunge Feng Lingling ,Zhou Jiyuan (Cellege of Life Science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Wuhan 430079)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s summarized the newest research on material medica of the medical re 2s ources ,chemical com positions ,pharmacological functions and medical preparations of Salvia miltiorrhiza ,as well as the newest research on discovery and application of the tissue culture ,adjusting and controlling of accu 2mulated active principle ,im proving and screening of Salvia miltiorrhiza ,s o that the status quo of discovery and prospection of application could be expressed clearly. K ey w ords Medical res ources ;Discovery and application ;Biology engineering ;Salvia miltiorrhiza 中药丹参是唇形科鼠尾草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unge )的干燥根及根茎,因其色红且形状似参而得名“丹参”,又称血参、紫丹参、红丹参等。丹参作为一传统中药在我国沿用已久,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上品。《本草经疏》、《本草纲目》中都有记载。丹参具有祛瘀止痛、活血通经、清心除烦的功效[1],主治冠心病、心绞痛、心烦不眠、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等症。近年来研究发现用来治疗心血管疾病,疗效显著。有关丹参的研究较多且日趋深入,本文综述了近些年来有关丹参药物学及开发应用方面的研究发展概况,以期能为以后的研究工作提供一些有用的参考。 1 丹参的药物学研究 1.1 形态特征 丹参为唇形科鼠尾草属的多年生直立草本,高 约35~80cm ,多分枝。根圆柱形,肉质,外面砖红色,内部乳白色。奇数羽状复叶,叶柄长1.3~7.5cm ;小叶3~7片,长1.5~8cm ,宽1~4cm 。轮伞花 序6至多花,组成总状花序,密被腺毛和长柔毛;花萼钟形,带紫色,先端2唇形。能育雄蕊2,着生于下唇的中下部,药隔长1.7~2cm ,小型果椭圆形。花期5~9月,花后见果。种子发芽率低,一般不采用种子繁殖。1.2 资源分布 丹参主要分布于辽宁、河北、河南、山东、山西、江苏、湖北、甘肃、四川等省区,野生的丹参常见于山坡、草丛、林下、溪谷旁。目前野生丹参资源由于过度采收已遭破坏,各地虽有栽培品种,但品质退化严重,质量参差不齐。1.3 化学成分 丹参主要含两类成分:一为脂溶性的二萜类化合物,二为水溶性的多聚酚酸类成分。 1.3.1 丹参脂溶性成分 (1)邻醌型丹参酮类二萜 — 4—第23卷第2期2004年4月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Chinese Wild Plant Resources V ol.23N o.2Apr.2004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