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炎陵县创建国家级生态县实施方案

炎陵县创建国家级生态县实施方案

炎陵县创建国家级生态县实施方案
炎陵县创建国家级生态县实施方案

炎陵县创建国家级生态县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实施“生态立县”战略,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积极融入和全面推进长株潭“两型社会”协调区建设,努力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县委、县政府决定开展创建国家级生态县工作,按照《炎陵生态县建设规划》的总体要求,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生态立县、旅游强县”发展战略,通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实施生态保护工程,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打造炎陵低碳经济示范区,为把我县建设成为一个经济、社会、环境发展相协调,人与自然相和谐的“生态炎陵、开放炎陵、文化炎陵、平安炎陵、幸福炎陵”而努力奋斗。

二、总体目标

依靠全县资源优势,以建立比较完备的生态产业体系与生态城镇体系,促进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和城镇生态化为目标,转变社会发展模式与经济增长模式,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在不断改善与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基础上,实现炎陵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充分调动各部门,全社会共同参与,认真组织实施《炎陵生态县建设规划》,力争在2015年全部达到或超过生态县建设各项验收指标,并顺利通过国家级验收。

三、工作重点

(一)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建立有机水稻产业带、南方特色水果产业带,建设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大力推广使用生物农药或生物治虫,合理施肥。发展沼气能源,减少林木砍伐,改善农村生活与生产环境。

(二)大力发展生态工业。调整工业结构,完善工业布局,加强企业的环境规范化建设管理,实施排污许可证制度,促使企业文明生产、清洁生产。加强控制和治理工业污染,实行工业项目环保准入制度。以园区为载体,以节能减排为目标,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新型工业化带动城镇化与农业产业化,提升炎陵县经济规模与水平。

(三)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根据炎陵旅游资源特色,加大旅游区旅游基础设施及旅游服务设施建设。打造炎帝陵寻根祭祖历史文化生态旅游工程(古)、神农谷自然生态旅游工程(绿)、红色文化生态旅游工程(红)三大生态旅游工程,把炎陵县打造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圣地、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四)大力发展生态林业。加大生态公益林建设力度和搞好退耕还林工程,大力推广和发展商品经济林和花卉苗木建设工程,实施森林资源保育工程,进一步巩固我县现有的森林覆盖率,全面推进林业产业化、产业生态化,促进传统林业向生态林业转变,基本实现林业生产与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融为一体的生态林业体系。

(五)大力实施生态环境和生态社会建设。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指标全部达到生态县要求,全县新、扩、改建项目和区域开发建设项目、规划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与“三同时”执行率达到100%,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符合省市县排放总量控制计划要求。开展以生态城镇建设、环境优美乡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文物古迹与古树名木保护工程建设为主要内容的生态社会建设,实现县域社会系统的良性循环。

四、实施步骤

(一)规划编制阶段(2007.10—2009.12)

1. 2007年10月,组织编制《炎陵生态县建设规划》。

2. 2009年10月通过由省环境保护厅组织的专家评审,并通过县人大审议,批准实施。

(二)动员启动阶段(2010.1—2010.6)

1.贯彻落实“生态立县”发展战略,根据国务院《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湖南省人民政府《湖南省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开展生态县建设。

2.全面落实目标管理责任制,成立炎陵县国家级生态县创建领导小组,设立办公室负责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协调管理和日常工作,做到有机构、有专职工作人员、有工作经费。各相关单位和乡镇(场)要相应成立创建领导和工作机构。

3.召开全县创建工作动员大会,全面安排部署生态县建设工作。

4.各单位根据《炎陵生态县建设规划》和考核指标制定实施计划,根据实施计划组织项目建设,定期向创建领导小组报告工作进度,创建领导小组对创建工作的具体项目进行考核。

(三)创建工作阶段(2010.7—2014.12)

按照《炎陵生态县建设规划》要求,建设以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为主要内容的生态产业化体系,实施工程建设,重点项目建设。实现炎陵县国家级生态县建设规划指标中的中期目标。

(四)申报实施阶段(2015.1—2015.6)

1.重点围绕生态县建设38项指标要求进行检查、整治和完善。

2. 2015年2月邀请有关专家进行实地考察,提出建设性意见,并进行整改。

3. 2015年3月邀请人大代表和有关领导视察生态县建设工作,模拟验收。

4. 2015年4月,完成申报验收材料。

5. 2015年5月,正式向国家环境保护部提出验收申请。

五、乡镇及部门职责

(一)县委办、政府办:负责制定创建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协调各乡镇和有关部门工作;开展创建工作督察和考核。

(二)宣传部、广电局、政务中心:负责创建生态县工作的宣传报道工作。

(三)九龙工业园管委会:负责园区内企业的环境规范化建设管理,加大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力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努力把园区建设成为“生态型、规范化、花园式”园区。

(四)各乡镇: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生态农业,实施林业、农业、水利项目,开展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村创建,抓好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实施城镇污染控制和农村环境保护“四洁”,提高农民年人均纯收入,配合职能部门抓好创建指标完成。

(五)监察局:负责创建生态县工作纪律监督和环境违法违规案件的责任追究。

(六)发改局:负责产业结构调整和项目建设管理,严把项目立项时的环境审批关。

(七)环保局:负责生态县创建年度实施方案的制定,协调生态县创建的日常工作,指导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村创建;加强环保执法工作,抓好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源治理,改善大气、水、声环境质量;落实污染减排任务,规范“三废”及固体废物处置;开展受保护地区建设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灾害防治。

(八)建设局:负责城镇美化建设;县城生活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的建设及投运;指导生态城镇建设。

(九)农业局:控制使用农药、化肥;推广使用低毒、高效、无污染农药,开展病虫害生态防治;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提高有机、绿色及无公害农产品种植面积;大力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加强农村清洁能源推广;发展以农家乐为代表的休闲生态旅游及生态产业。

(十)林业局:开展生态公益林和商品林建设,抓好森林资源保育和对名木古树的保护力度,森林覆盖率达到国家有关标准,负责县城绿化建设。

(十一)水利水电局:发展水电产业,做好县城亮化工作,实施水利灌溉与防洪工程建设,加大水土流失治理工作力度,提高村镇饮用水质量,提高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

(十二)国土局:负责基本农田保护、土地开发整理,抓好矿山生态环境保护;提高受保护地区占国土面积比例。

(十三)畜牧水产局:负责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提高畜禽养殖废物的综合利用率。

(十四)旅游局:发展以炎帝陵为代表的寻根祭祖历史文化生态旅游;以神农谷为代表的自然生态旅游;以洣泉书院为代表的红色文化生态旅游。

(十五)企业发展促进局:抓好工业企业的节能降耗,淘汰落后产能,实施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试点工作;推广清洁生产、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降低单位工业增加值新鲜水耗,落实相关创建工程项目。

(十六)卫生局、爱卫办:加强村镇饮用水卫生监测监管;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卫生厕所普及率大于95%。

(十七)公安局:负责城镇文化、生活、娱乐、交通噪声的监督管理工作。

(十八)统计局:负责农民人均纯收入、单位GDP能耗、环保投资占GDP

比例、受保护地区面积、公众对环境满意率等指标的统计工作。

(十九)财政局:加大环境保护资金投入,将创建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二十)文体局:负责和谐社会主义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发展以地方民俗为特色的文化生态旅游,加强文物古迹保护。

炎帝陵管理局、神农谷管理局、教育局、计生局、劳动人事和社会保障局、商务局、科技局、交通局、公路局、安监局、质检局、城管局、农办、农综办、文明办、湘山公园管理局等部门对照创建指标任务,各司其职抓好落实。

各乡镇、各部门在工作中要注重统计收集相关数据和资料,建立健全创建工作台帐,指标完成情况要有详细的资料做支撑。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生态县创建是一项跨领域、跨行业、跨部门的系统工程,为强化对生态县创建工作的领导,建立“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分工负责、环保统一监管”的工作机制,成立炎陵县国家级生态县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县委书记任顾问,县长任组长,县委、人大、政府、政协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县直有关单位一把手为成员,并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环保局,由环保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协调。负责生态县建设规划、技术指导和各类生态工程项目建设的监督实施;负责制定生态县建设实施计划、年度工作任务分解和考核。各乡镇、县有关部门都要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由各乡镇和部门一把手亲自抓。每个乡镇及相关部门要

1名领导分管环保和创建工作,并确定1名创建专干。形成一个县、乡(镇)分级管理,部门相互配合,上下联动的创建工作机制。

(二)狠抓落实。各乡镇和创建指标承担单位根据本地本单位的创建任务,结合各自实际研究制定具体的工作方案,明确措施,细化任务,责任到人,制定时间表,有计划、分步骤地扎实推进。要按月、按季对所承担的创建指标和创建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自查,不断查找差距,完善措施,强力推进。各乡镇要加快生态村镇的创建步伐,2010年要完成规划编制,从2010年起,每年完成环境优美乡镇创建申报验收2-3个。要将创建国家级生态县工作与新农村建设、扶贫开发、国土整理、农村清洁工程、征地拆迁等结合起来,确保创建工作取得实效。

(三)严格考核。创建工作实行责任追究和处罚制度。对任务落实不力,不能按期完成创建指标和工作任务的单位要通报批评,并责成其限期完成任务;对工作完成不好,影响创建工作大局的,取消年终评先评优资格;对创建工作完成好,有突出表现的实行奖励,并在评先评优中优先考虑。县政府对创建环境优美乡镇进行奖励,通过国家级验收的奖励2万元,通过省级验收的奖励1万元。

(四)强化保障。加大环境保护财政资金投入力度,提高环境保护投资占GDP的比重。县财政每年要在预算中安排专项资金,作为生态县创建工作经费,各部门要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性扶持和财政补贴资金,实行生态县创建部门专项资金捆绑,不断拓宽生态县创建项目融资渠道,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

(五)营造氛围。充分利用县电视台、政府网站、手机报等新闻媒体,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生态县创建宣传活动,引导鼓励全社会力量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县电视台要开辟专栏,及时报道生态县重点工程建设,弘扬先进典型,曝光后进单位,网站、手机报要定期跟踪各乡镇、各部门的生态县创建工作进度,扩大公民对生态县创建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提高公众参与率,增强参与积极性,在全县掀起创建国家级生态县热潮。形成“举全县之力,集全民之智”共创国家级生态县的良好氛围。

附:1.炎陵县国家级生态县建设指标分解表;

2.炎陵县创建国际级生态县部门职责和2010年工作

任务分解表。

中共炎陵县委办公室 2010年6月7日印发

附件1:

炎陵县国家级生态县建设指标分解表

年现状值。

附件2:

炎陵县创建国家级生态县部门职责和2010年工作任务分解

炎陵县创建国家级生态县部门职责和2010年工作任务分解

炎陵县创建国家级生态县部门职责和2010年工作任务分解

炎陵县创建国家级生态县部门职责和2010年工作任务分解

炎陵县创建国家级生态县部门职责和2010年工作任务分解

炎陵县创建国家级生态县部门职责和2010年工作任务分解

炎陵县创建国家级生态县部门职责和2010年工作任务分解

炎陵县创建国家级生态县部门职责和2010年工作任务分解

炎陵县创建国家级生态县部门职责和2010年工作任务分解

炎陵县创建国家级生态县部门职责和2010年工作任务分解

炎陵县创建国家级生态县部门职责和2010年工作任务分解

炎陵县创建国家级生态县部门职责和2010年工作任务分解

炎陵县创建国家级生态县部门职责和2010年工作任务分解

生态创建工作方案文档2篇

生态创建工作方案文档2篇Ecological creation work plan document 编订:JinTai College

生态创建工作方案文档2篇 小泰温馨提示:本文档根据题材书写内容要求展开,具有实践指导意义,适用于组织或个人。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 改调整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 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 1、篇章1:生态创建工作方案文档 2、篇章2:**镇度生态创建工作方案文档 篇章1:生态创建工作方案文档 根据《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和县人民政府《~年度 xx县创建全国生态示范县(镇、局)长目标责任任务及考核 办法》等文件、规定的有关精神和工作部署,为促进我镇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按照生态立镇的思路,努力发展生态经济,争创环境优美乡镇,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按照党的xx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以“xxxx”重要思想为指导,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遵循生态经济学原理,坚持以人为本、防治污染与生态保护并重,全面开

展生态创建活动,推动我镇环境保护、生态保护和建设,促进生态良性循环,为我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有利条件。 到~年,全镇力争建成1个县文明卫生村;~年,基本达到全国环境优美乡镇标准。以点带面,促进环境综合整治,推动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改变粗放型农业生产方式,提高资源利用率,减轻农村生活污染和面源污染,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逐步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抓好xx境内的14万亩国家级森林自然保护区和xx、xx 万亩森林自然风景风光带的保护,使森林覆盖率85%以上,集镇规划区绿化达40%以上; 控制农业资源污染,建立农产品安全保障体系,以盛储、燕冲等村300亩高山西红柿基地为主大力开展无公害农产品、有机食品、绿色食品示范基地建设,大力发展沼气,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严格控制新上重大污染企业,坚决落实“环保第一审批权”和“环保一票否决权”,对重大污染企业,坚决不引进、不批准; 加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推行污水、垃圾无害化处理;

福建省永泰县创建国家级生态县

福建省永泰县创建国家级生态县

福建省永泰县创建国家级生态县 规划完成情况 评估报告 福建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 二〇一二年三月

永泰县位于福建省中部,东邻闽候、福清,西界德化、尤溪,南连莆田、仙游,北接闽清。地貌呈两侧高,中间低,西北高,东南低的长廊形狭谷状态。县域总面积2241 km2,县城至省会福州市区62 km,对接福厦、京福高速公路不足1 h车程。全县辖樟城、城峰、清凉、葛岭、梧桐、嵩口、长庆、大洋、同安9个镇,塘前、丹云、白云、富泉、岭路、赤锡、伏口、盖洋、东洋、霞拔、盘谷、红星12个乡,254个村,10个社区;总人口373976人。永泰县面积约占福州市辖区的五分之一,是福州地区面积最大的县。永泰县水系发达,大樟溪发源于德化县, 横贯西东,到闽侯县的江口,注入闽江;大樟溪流域面积在10 km2以上的一级支流有24条,其中流域面积在200 km2以上的支流有洑口溪、下际溪、梧桐溪、富泉溪、清凉溪等5条。永泰县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空气温润,雨量充沛,土壤肥沃。 永泰是著名的“李果之乡”、“武术之乡”、“建筑之乡”、“温泉之乡”,拥有“全国经济林建设先进县”、“水土保护生态修复试点县”、“水电农村电气化县“及“中国优秀旅游县”等荣誉称号。永泰特殊的地形地貌造就了众多的旅游资源,有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AAAA级旅游区青云山,有省级风景名胜区姬岩,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高盖山名山室,有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国家水利风景区天门山等,永泰成为了全省十二个旅游重点县之一。 一、生态县建设期经济与环境质量 (一)社会经济发展 去年,该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各项部署,抢抓机遇、致力发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增速加快、民生改善、大局稳定、社会和谐的良好态势。主要体现为“三个新高度、三个新突破、三个新进展”。 1. 三个新高度 一是经济总量和后发优势再创新高。全县生产总值85.61亿元,增长12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5.21亿元(含两路),增长19.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2

苍南生态县建设规划

苍南生态县建设规划

目录 1 总论 (1) 1.1 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1) 1.1.1 指导思想 (1) 1.1.2 基本原则 (1) 1.2 规划编制的依据 (1) 1.3 规划范围 (2) 1.4 规划年限 (2) 2 现状分析与评价 (2) 2.1 基本情况 (2) 2.1.1 自然地理概况 (2) 2.1.2 经济发展现状 (2) 2.1.3 社会发展现状 (3) 2.2 资源与环境质量 (4) 2.2.1 资源利用情况与支撑能力分析 (4) 2.2.2 环境质量现状 (6) 2.3 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 (7) 2.3.1 水土流失 (7) 2.3.2 自然灾害 (7) 2.3.3 水环境污染严重 (7) 2.3.4 固体废物污染 (8) 2.3.5 海洋生态系统衰退 (8) 2.4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利条件与制约因素分析 (8) 2.4.1 有利条件 (8) 2.4.2 制约因素 (10) 3 生态县建设规划目标 (11) 3.1 总体目标 (11) 3.2 阶段目标 (11) 3.3 生态县建设的指标体系 (12) 3.4 生态县建设的指标可达性分析 (14) 4 生态建设功能区划 (15) 4.1 生态建设功能区划分的基本原则 (15) 4.2 生态建设功能区划分方案 (16)

4.3 生态建设功能区分析 (16) 4.3.1 西北水源生态保护区 (16) 4.3.2 东北城镇生态协调区 (17) 4.3.3 西南矿山生态恢复区 (17) 4.3.4 东南农林生态发展区 (17) 4.3.5 东部海岸带与岛屿生态建设区 (18) 5 生态县建设的重点领域和主要任务 (19) 5.1 生态经济体系建设 (19) 5.1.1 建设目标 (19) 5.1.2 培育苍南特色的生态产业带 (19) 5.1.3 生态工业建设 (21) 5.1.4 生态农业建设 (24) 5.1.5 生态型第三产业建设 (26) 5.2 城乡生态人居建设 (28) 5.2.1 建设目标 (28) 5.2.2 城镇人居环境建设 (29) 5.2.3 农村人居环境建设 (31) 5.2.4 城乡统筹发展 (32) 5.3 资源和环境保障体系建设 (34) 5.3.1 资源可持续利用 (34) 5.3.2 生物多样性保护 (39) 5.3.3 湿地生态系统保护 (40) 5.3.4 生态环境修复 (40) 5.3.5 城乡生态安全 (41) 5.4 生态文化建设 (43) 5.4.1 建设目标 (43) 5.4.2 优秀文化遗产的保护继承和发扬 (43) 5.4.3 现代生态文化建设 (43) 6 重点工程与效益分析 (45) 6.1 苍南生态县建设近中期重点工程项目汇总表 (45) 6.2 重点工程经费概算 (48) 6.2.1 经费概算 (48) 6.2.2 经费来源 (48)

吴爱武在生态县建设规划编制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吴爱武在生态县建设规划编制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2年7月4日) 同志们: 县政府决定召开这次生态县建设规划编制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安排部署生态县建设规划编制工作,动员各级各有关部门做好生态县建设前期工作,加快我县生态县建设步伐,为县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刚才,爱龙同志通报了我县创建省级生态示范县工作进展情况,王斌同志宣读了生态县建设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一会儿,长安大学专家组还要对业务干部进行培训。下面,我讲三点意见,请同志们一并抓好落实。 一、充分认识生态县建设规划编制工作的重要性 生态县建设是洛南全面实施生态立县战略,倾力打造生态旅游基地的重大举措,也是我们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改善生态环境,培育生态文化,实现区域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现实选择。我县作为一个欠发达地区,经济总量偏小,工业化、城镇化水平比较低,经济结构不尽合理,增长方式较为粗放。“十二五”时期,推进县域经济率先突破发展,实现“一市三基五业”宏伟目标,既要优化产业布局,调整产业结构,走科技先导型、资源节约型、生态保护型、循环经济型的发展路子,又要进一步凸显我县生态优势,提升对外形象,增强对资金、技术、人才的吸引力,吸引更多的客商来我县投资,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开展生态县建设,能够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实现对资源的集约节约利用,不断优化我县产业布局和经济结构,促进持续发展,推动突破发展。作为这项工程的蓝图和纲领,生态县建设规划编制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各镇、各部门要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协作,集思广益,精心编制出具有前瞻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生态县建设规划,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中抢占先机、赢得机遇,促进县域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第二批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名单北京市 平谷县

附件一: 第二批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名单 北京市平谷县 天津市蓟县 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 山西省壶关县 内蒙古自治区科左中旗 黑龙江省同江市穆棱市延寿县饶河县省农垦总局宝泉岭分局 上海市崇明县 江苏省溧阳市兴化市邳州市高邮市仪征市高淳县盱眙县泗洪县丰县 浙江省安吉县开化县泰顺县 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马鞍山市南山铁矿金寨县涡阳县 福建省建阳市建宁县华安县 江西省信丰县宁都县东乡县 山东省栖霞市寿光市桓台县莘县枣庄市峄城区 河南省淇县内黄县 湖北省老河口市 湖南省浏阳市 广西壮族自治区恭城瑶族自治县龙胜各族自治县 四川省温江县郫县都江堰市 贵州省赤水市

云南省通海县 附件二: 第二批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优秀领导名单 北京市平谷县:赵克忠王颖光 天津市蓟县:孙振清卢金生 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王志恒徐佩文 山西省壶关县:程前赵春英 内蒙古自治区科左中旗:高苏和马维山 黑龙江省同江市:孙伟经王毓华穆棱市:康志文原敏延寿县:李克军徐增得饶河县: 赵晓岩李代民省农垦总局宝泉岭分局:邹积慧赵广民 上海市崇明县:盛亚飞顾国林 江苏省溧阳市:丁国良赵忠保兴化市:吴跃杨健邳州市:佟明泰李连玉高邮市:王正宇王东升仪征市:卜宇周农生高淳县:臧正金史剑波盱眙县:王友富郑宁泗洪县:秦正宝徐炎山丰县:曹文泉赵保华 浙江省安吉县:戚才祥钱坤方开化县:马东泉徐鸣华泰顺县:尚清黄正强 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毕无非徐健敏马鞍山市:戴自明施兆贵金寨县:田淮武吕献忠涡阳县:徐保庭陈强 福建省建阳市:郭建声葛晓华建宁县:张来水陈海涛华安县:林晓峰谢毅泰 江西省信丰县:赖义金廖晓凌宁都县:李蔚赖启华东乡县:胡新生杨大进 山东省栖霞市:王国祖郭尊东寿光市:徐振溪刘克强桓台县:薛安胜王树武莘县: 刘赞杰赵庆忠枣庄市峄城区:颜世昌王忠林 河南省淇县:冯用全陈长路内黄县:董宝郜军涛

松阳生态县建设规划

松阳生态县建设规划(2009-2020) 松阳县人民政府 二〇一〇年八月

《松阳生态县建设规划》编制 责任表 编制单位: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编制协作单位:松阳生态县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项目负责人:王飞儿 参加人员:李文红杨晓春金婧靓 叶根基田平戴露莹 阙勇东边金云占夏欢 杨佳王利军 审核:赵云升王飞儿 审定:周才用

目录 第一章总论 (1) 1.1 规划修编背景 (1) 1.2 规划编制依据 (1) 1.3 规划指导思想 (2) 1.4 规划原则 (3) 1.5 规划范围与期限 (3) 第二章规划区域现状 (5) 2.1 自然环境概况 (5) 2.2 社会经济概况 (6) 2.3 生态资源概况 (8) 2.4环境质量 (10) 第三章生态县建设回顾 (12) 3.1 生态县建设工作及成效 (12) 3.2 生态县建设指标完成情况 (16) 3.3生态县建设主要困难及问题 (17) 第四章规划目标和建设指标体系 (20) 4.1 规划总体目标 (20) 4.2 规划阶段目标 (20) 4.3 规划指标体系 (21) 4.4 生态县建设可达性分析 (22) 第五章生态功能区划 (28) 5.1 生态功能区划 (28) 5.2 生态环境功能区划 (29) 5.3 生态建设区域导向及要求 (31) 第六章生态县建设重点领域和主要任务 (38) 6.1 构建高效低碳的生态产业 (38) 6.2 建设安全洁净的生态屏障 (50)

6.3 构筑和谐宜居的生态人居 (66) 6.4 培育文明进步的生态文化 (77) 第七章重点工程及效益分析 (83) 7.1 重点工程 (83) 7.2 经费概算与效益分析 (84) 第八章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89) 8.1 政策法规保障 (89) 8.2 组织机构与管理保障 (90) 8.3 资金筹措与投资保障 (92) 8.4 实施手段与技术保障 (93) 附表松阳县重点工程及责任分解表 (97)

县创建“绿色生态县”典型材料

县位于江西省西南端,赣、粤、湘三省交汇处,素有江西“南大门”之称。县内森林资源丰富,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是江西省重点林业县之一,也是“中国瑞香之乡”、“中国花木之乡”。全县土地总面积205万亩,辖11个乡镇,105个行政村;林地面积160万亩(活立木蓄积量484万立方米),占土地总面积的78.0%,其中竹林面积27.7万亩(活立竹3129万根),占林地面积的17.3%,森林覆盖率74.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重大历史任务,党中央把建设新农村、解决好“三农”问题列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此,XX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为指导,按照中央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二十字”的总体要求,遵循“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干部服务、社会参与”的工作原则,按照“增点扩面、分类指导,提升质量、彰显特色,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不断创新工作体制和机制,整合力量,强力推进以“五新一好”为主要内容的新农村建设。XX县结合实情,立足本县林业优势,把林业工作放到新农村建设的大局中去谋划:通过深化林业改革,提升了林业服务新农村建设的综合能力;通过加快林业产业发展,推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了农民增收;通过加强林业生态建设,改善了农村生态状状况和人居环境;通过弘扬森林文化和生态道德,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2005年、2006年该县连续两年被市委、市政府评为“新农村建设工作先进县”,2007年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全省造林先进县”。 一、以科学规划为先导,把林业放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局中去谋划、去运筹 加快林业发展,既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加快生态立县建设步伐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现实需要,对于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生态建设,意义重大。XX县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局出发,把加快林业发展作为全县生态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突出重点,立足县情,着眼长远,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确立了以生态建设为中心,以三大生态工程和三大产业基地建设为重点,带动林业跨越式发展的总体思路,制定了全县林业发展“十一五”长期规划。近几年来,该县县委、县政府连续出台《关于加快林业发展建设绿色家园的决定》、《关于加快主要道路两侧可视山头绿化的意见》、《关于发展毛竹产业基地建设规划实施方案》等文件,对林业发展提出了明确任务要求,全力推进各项工作的开展。明确责任,严格考核,实行责任制、考核制、奖惩制三位一体,有力调动了各级党政干部抓造林绿化的积极性。该县县委、县政府每年都召开全县春季造林和冬季森林防火动员会议,全县上下形成了全力以赴、齐抓共管搞绿化的可喜局面。2007年,全县造林5.36万亩,占年计划任务的447%。 二、以生态建设为主线,促进村庄绿化、美化 XX县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根据本县农村实际,在全县大力开展了文明生态村创建活动,把生态环境建设作为创建工作的重点和切入点,以村庄“五化”(硬化、亮化、绿化、净化、美化)、“三改”(改水、改厕、改路)、“三通”(通自来水、通电话、通有线电视)、“三室”(图书室、卫生室、文体活动场所)建设为着力点,切实解决群众最为关心的实际问题,并以此为基础,发展生态经济、建立生态文化,促进农村经济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 1、政策优惠,注重基础设施建设。实行以奖代补的扶持政策,改水、改厕每户各补助200元,建沼气池每座补助800元,改路硬化3.5米、4.5米宽的水泥路分别补助9万元、11万元,每个建设点视规模大小补助水泥20吨以上。对村庄规划、圩镇整治安排了100万元专项资金,省扶建设点每个点各安排了1-3万元不等的余坪、沟沿、排水沟等硬化的专项资金。 2、科学规划,确保村庄整治质量。一是坚持以专业队伍搞规划。每个乡镇组建乡村规划所,配有1-3名建设规划专业人员,并以城建规划部门为依托,从交通、水利等部门抽调30名业务水平高、工作能力强的专业技术人员成立村镇勘测规划队,经统一组织培训后上岗开展工

国家级生态县建设指标(打印版)

国家级生态县建设指标(修订稿) 摘自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文件(环发〔2007〕195 号)《关于印发<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修订稿)>的通知》 一、生态县(含县级市)建设指标 1、基本条件 (1)制订了《生态县建设规划》,并通过县人大审议、颁布实施。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制度及地方颁布的各项环保规定、制度得到有效的贯彻执行。 (2)有独立的环保机构。环境保护工作纳入乡镇党委、政府领导班子实绩考核内容,并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 (3)完成上级政府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三年内无较大环境事件,群众反映的各类环境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外来入侵物种对生态环境未造成明显影响。 (4)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数在全省名列前茅。 (5)全县80%的乡镇达到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国家级生态乡镇)考核标准并获命名。 2、建设指标 序 号 名称单位指标说明经 济发展1 农民年人均纯收入 元/人 约束性 指标经济发达地区 县级市(区)≥8000 县≥6000 经济欠发达地区 县级市(区)≥6000 县≥4500 2 单位GDP能耗 吨标煤/万 元 ≤0.9 约束性 指标3 单位工业增加值新鲜水耗 m3/万元 ≤20 约束性 指标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0.55 4 主要农产品中有机、绿色及无公 害产品种植面积的比重 % ≥60 参考性 指标 生态环境保护5 森林覆盖率 % 约束性 指标山区≥75 丘陵区≥45 平原地区≥18 高寒区或草原区林草覆盖率≥90 6 受保护地区占国土面积比例 % 约束性 指标山区及丘陵区≥20 平原地区≥15 7 空气环境质量——达到功能区标准 约束性 指标

8 水环境质量 —— 达到功能区标 准,且省控以上 断面过境河流水 质不降低 约束性 指标近岸海域水环境质量 9 噪声环境质量——达到功能区标准约束性指标 10 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 千克/万元 (GDP) 约束性 指标化学需氧量(COD)<3.5 二氧化硫(SO2) <4.5 且不超过国家总 量控制指标 11 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 % ≥80 约束性工业用水重复率≥80 指标 12 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 ≥90 约束性 指标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 ≥90 且无危险废物排 放 13 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m2≥12 约束性指标 14 农村生活用能中清洁能源所占 比例 % ≥50 参考性 指标 15 秸秆综合利用率% ≥95 参考性指标 16 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便综合利 用率 % ≥95 约束性 指标 17 化肥施用强度(折纯) 千克/公顷<250 参考性指标 18 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 % 100 约束性 指标村镇饮用水卫生合格率 19 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 ≥95 参考性指标 20 环境保护投资占GDP的比重% ≥3.5 约束性指标 社会进步 21 人口自然增长率‰ 符合国家或当地 政策 约束性 指标 22 公众对环境的满意率% >95 参考性 指标二、指标解释 第一部分基本条件 1、制订了《生态县建设规划》,并通过县人大审议、颁布实施。国家有关环

生态县生态市建设规划编制大纲试行

生态县、生态市建设规划编制大纲(试行) 1. 总则 1.1 任务的由来 1.2 规划编制的范围(行政辖区) 1.3 生态县、生态市建设的目的和意义 1.4 规划编制的依据 (1)国家和地方环境、资源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定、要求 (2)国家和地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及中长期发展规划 (3)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及生态建设规划 (4)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试行)》(环发〔2003〕91号) (5)相关生态省建设规划 2. 基本情况与趋势分析 2.1 自然地理状况 2.2 社会经济状况 2.3 生态环境现状 2.4 主要资源状况 2.5 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趋势分析 2.6 生态县、生态市建设的优势与制约因素 对比《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试行)》(环发〔2003〕91号),找出差距,分析原因。 3. 生态县、生态市建设的指导思想与目标 3.1 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运用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理论,统筹区域经济、社会和环境、资源的关系,以人为本,通过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改善生态环境,培育生态文化,重视生态人居,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1)协调发展的原则。充分考虑区域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统筹城乡

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共赢”。 (2)因地制宜的原则。从本地实际出发,发挥本地资源、环境、区位优势,突出地方特色。 (3)量力而行的原则。不贪大求全,不盲目攀比。通过规划编制,选择生态县、生态市建设的重点领域和重点区域作为突破,循序渐进,分步实施。 (4)便于操作的原则。规划要与当地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计划)相衔接,与相关部门的行业规划相衔接。规划目标与措施应尽可能做到工程化、项目化、时限化。 3.2规划时限 以规划的前一年为基准年,分近期、中期和远期目标,应与当地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或中长期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相衔接。 3.3规划目标 3.3.1 总体目标 对生态县、生态市建设的预期目标进行定量与定性的描述,以充分展示规划远景目标。根据实际情况,可按规划的不同时限确定总体目标。 各地根据实际,生态县创建一般以5-10年为期,生态市创建一般以5-15年为期。 已开展生态省建设的地区,生态县、生态市建设规划的目标、任务,要与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确定的目标、任务相衔接。 3.3.2具体建设指标 具体建设指标包括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社会进步三类,参见《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试行)》(环发〔2003〕91号)。各地可结合当地实际对指标进行补充。指标的确定应与不同规划期的目标相一致,并便于阶段工作考核。 3.3.3规划指标体系 列表表述生态县、生态市规划建设时段和指标值。 3.3.4 生态县、生态市建设目标的可达性分析 4. 生态功能区划(依据省域生态功能区划制订) 4.1 生态功能区划方案 4.1.1 生态功能区的基本概况 4.1.2 生态功能区的生态环境特点、生态敏感性、生态功能服务重要性评价,以及主导功能定位 4.1.3 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与建设方向 4.2 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功能区划的关系 重点说明区域主导生态功能,阐明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提出明确禁止、限制和鼓励、倡导发展的产业方向及建议。

在创建省级生态县工作动员大会上的表态发言

在创建省级生态县工作动员大会上的表态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温溪镇城市规划区面积达7.8平方公里,目前,建成区5.1平方公里,下辖22个行政村,8个居委会,总人口7.5万,其中外来人口4万,镇区绿化面积4.1万平方米,路灯3200余盏。随着温溪镇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推进和人口集聚步伐加快,城市管理难度不断加大。今年,是我县创建省级生态县的关键之年,作为青田县的工业重镇和东部组团主要区域之一,温溪镇将以此次动员大会为契机,进一步统一思想,加大力度,确保完成各项考核指标。为此,温溪镇将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大宣传,营造氛围。人民群众是创建活动的受益者,更是开展活动的参与者,温溪镇将召开创建工作动员大会,深入贯彻此次会议精神,对部署的任务进行再发动、再动员、再安排、再部署,与各村、居两委,企、事业单位签订责任状,采取横幅、标语、广播等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和引导,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创建氛围,全面提高群众认识,使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 二是建立制度,完善机制。把创建工作列为镇重点工作来抓,出台《实施办法》和以奖代补的村(居)考核制度,做到创建工作与驻村干部和村两委相挂钩,全面提高干部工作主动性与积极性。强化督查考核,严格实行一月一评比、一月一排队、一月一通报的考评制度,严督实查,跟踪问效,建立一套长效管理机制。继续加大“一线巡查,现场办公”力度,加强对重点路段乱停、乱放、乱摆摊的整治,切实做好日常保洁工作,力争全镇不留一个死角。

三是增加投入,完善基础。按照“美化、亮化、绿化、净化”的工作目标,继续加大资金投入,着力抓好旧村改造、垃圾填埋场整治、高速公路出入口绿化、49省道人行道改造等重点工程。不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进一步加快温溪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狠抓江北污水处理厂和污水收集管网建设,采取倒排机制,集中财力、物力、人力,做到“基础建设、设备招标、管网铺设、边坡护理”等多措并举,力争11月底前投入试运行。 四是开展整治,优化环境。把创建工作与创先争优活动相结合,充分发挥全镇党支部、团支部和工会的先锋作用,动员全镇广大党员、学生和职工开展一系列环境综合整治活动,不断加快创建步伐。从工业重镇的实际出发,继续加强对重点区域、重点企业的监控,加大环境污染整治力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清洁生产,全面构建良好的生态环境。 五是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温溪镇将立即成立由镇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工作人员共同抓的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创建工作的领导。同时,在各村(居)、企事业单位成立工作小组,进一步细化工作,明确任务,做到千斤重担人人挑,人人肩上有责任,为创建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各位领导,同志们。深入开展省级生态县创建是加快科学发展、推进转型升级的突破之举;是优化城乡环境、提升县域竞争力的必由之路;是改善民生、提升干部工作作风的有力抓手。因此,请县委、县政府领导放心,温溪镇将以志在必得的士气、决战决胜的信心、分秒必争的干劲,扎实工作、全力以赴,着力建设一个山清水秀、宜居宜业的生态青田! 谢谢大家!

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方案(最新)

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方案(最新) 一、X年XX生态文明建设年度评价结果公报》涉及指标完成的基本情况 《X年XX生态文明建设年度评价结果公报》中X环境治理、生态保护和增长质量三个一级指标在全疆排名均在第13位。环境治理、生态保护和增长质量三个一级指标中共包涵21个二级指标,涉及行业部门有:州环境保护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林业局、畜牧兽医局、水利局、国土资源局、统计局7个部门。 环境治理:环境治理8项指标,其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降低率全疆排第5名;氨氮排放量降低率全疆排第13名;二氧化硫排放量降低率全疆排第11名;氮氧化物排放量降低率全疆排第14名;危险废物处置利用率完成年目标69.18%;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完成年目标44.17%;污水集中处理率完成年目标84.31%;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占GDP比重全疆排第4名。 生态保护:生态保护8项指标,其中:森林覆盖率完成年目标55%;森林蓄积量(乔木林单位面积蓄积量)完成33.64万立方米;草原综合植被覆盖度完成年目标33.64%;湿地保护率完成年目标28%,全疆排第11名;陆域自然保护区面积(陆域自然保护区面积占陆地国土面积比例)无正向指标;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任务完成率)完成年目标100%,全疆排第1名;新

增沙化土地治理面积12221.1公顷,无正向得分记录;新增矿山恢复治理面积完成3.5公顷,全疆排第13名。 增长质量:增长质量5项指标,其中:人均GDP增长率年增长9.6%,完成年目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无正向得分;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51.4%;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无正向数据;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支出占GDP比重为 0.07%。 二、X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内在要求,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时代抉择,是建设生态优美新X的重要举措。从X 年生态文明建设相关指标看,全州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如下发展短板: (一)环境治理存在的短板 根据X年环境统计年报数据分析,全州废水排放量主要是城镇生活废水排放量占到废水排放量的98%。X年全州废水排放量为686.46万吨,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6.14万吨,城镇生活废水排放量680.32万吨。X年全州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为4519.88吨,其中:工业废水化学需氧量排放量8.26吨?/span>,城镇生活废水化学需氧量排放量4511.62吨。

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方案

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方案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的战略位置,不断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加快推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绿色转型,全域打造成为有土皆绿、是水则清、四季花香、处处鸟鸣的城市。以下是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方案,欢迎阅读! 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方案(一) 为全面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美丽桂东的决定》(桂发〔xx〕1号)(以下简称《决定》),完成《决定》提出的总体目标和工作任务,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各级各部门要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着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各项工作,将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要求和工作任务落实到城乡建设规划、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人口发展等各个方面,促进我县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 二、加强组织领导 县委、县政府成立县生态文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专门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委宣传部,负责日常工作。各乡镇、各部门要尽快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落实经费,完善机制,保障各项工作有效推进。 三、明确职责分工 为确保《决定》提出的总体目标和工作任务全面实现,我县按照国家试点文件和全省建设小康社会要求,设置了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

标体系(见附件1),将生态文明建设5大类20个方面的主要任务细化分解成了108项重点工作,明确了牵头部门、配合部门和实施时间(见附件2)。其中县林业局和县环保局等部门还要负责牵头做好生态环境保护等五大体系的具体构建工作。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明确目标任务,认真履行职责,形成工作合力,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确保各项工作有效推进。 四、制定具体实施规划和方案 县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按照《决定》的精神,聘请有关专业机构抓紧完成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编制、论证工作,并尽快组织实施。各乡镇、各部门要根据任务分工,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每一项工作任务的详细实施方案,明确具体项目、采取有效措施,按步骤分年度扎实有序推进各项工作。 五、强化督查考核 各乡镇、各牵头部门要对照总体目标要求,结合工作实际,于每年1月底前向县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年度计划和实施方案,提出该年度的工作目标和需实施的具体项目。县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综合汇总情况研究制定全县年度实施方案,经县领导小组审定后组织实施。要将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指标任务纳入全县年度绩效考评体系。要建立联合督查机制,组织对各乡镇、各部门工作进展和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定期、不定期的督促检查,及时掌握和通报情况,并将督查情况作为年度绩效考核的依据。 六、深化工作效果

砀山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

砀山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国绿化工作先进县、全国基础教育先进县、全国名优经济林酥梨之乡、砀山酥梨种质资源省级自然保护区,是国务院公布的对外开放县,是省委、省政府命名的“首批平安县”。2007年初,砀山县被列为安徽省第一批扩权试点县,享有省辖市经济管理权限和部分社会事业管理权限。 京九、京沪铁路,京福、连霍高速、105、206国道擦肩而过,陇海铁路、310国道贯穿全境,百里黄河故道横卧其间。东距历史名城徐州80公里,西接古都商丘60公里,是名副其实的“四省通衢”之地。是安徽省连接欧亚大陆桥的唯一通道。一小时可抵徐州机场,三小时可到郑州机场。 突山风景区位于安徽省砀山县境内。该风景区由青岛明园开发公司投资建设,占地面积100多亩。景区楼台亭榭曲径回廊繁花似锦,风景秀丽,景色怡人,各种树艺造型修剪的惟妙惟肖,构成了一幅清新优美的田园画卷。同时,古式花轿、花车、骑马、骑骆驼游园、花船荡水等游玩项目富有浓郁的乡村气息。 突山国家AA级风景区于2008年4月28日揭牌,是砀山首家被评定为国家AA级旅游区的景区。 砀山县园艺场之东,良梨项范围内残存有故黄河河坝,坝头向前凸现,如鳌头探望,西边,是无边的果园,梨花盛开季节,驻足故道大堤远眺,但见漫漫黄河故道上万顷梨园,银妆素裹。一行行,一排排,高低错落,春风指来,如波翻浪涌。白的浪花,从脚下铺开,向天边涌动,云嬉雪舞,横无际涯。有诗赞曰:“昔日黄尘今日花,雪舞云漫无际涯,立马鳌头送目遐,数尽环宇第一家。” 黄河故道生态旅游开发是砀山生态与旅游产业开发的核心重点项目,砀山从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到旅游业的产业优势和发展潜力,并已投入大量的精力进行旅游研究及旅游资源开发。鳌头观海坐落在砀山县黄河故道风景区中心地带,园艺场之东。依托砀山75万亩连片果园和黄河故道独特的自然景观,景点与“乌龙披雪”、“武陵胜景”、“瑶池烟霞”、“贡梨园”、“梨树王”、百岁“老梨树群”以及万亩精品酥梨生态旅游观光园等自然景观连成一片,形成有机联系的黄河故道文化生态旅游带。 砀山历史悠久,秦设三十六郡,砀居其一。这里是五代梁王朱温故里,又是近代画坛宗师齐白石祖籍;这里有明代大将薛显墓,有留下唐代诗仙李白足迹的宴嬉台,有远近闻名的清真寺,有碧波荡漾的黄河故道。 砀山素有“梨都”之称,以盛产酥梨年产量15亿斤左右,砀山梨销往欧、美、东南亚及全国各大中城市,名扬海内外。近百万亩连片果园年产各类水果30亿斤,堪称世界之最。 在砀山近百万亩果园中,古树奇观砀山有逾百年老树六万余株。在园艺场侯楼分场一处百亩老梨园,梨树多有百岁高龄,满园古树,肌肤苍黑,铁干嶙峋,乌鳞斑驳,枝桠虬劲,横空逸出。开花季节,则满树冰肌玉骨,花白如银,缠裹掩映,洒漫天寒香。梨园中间,被誉为“梨树王”的一株老梨树,华诞已一百八十余岁,占地0.3亩,年产酥梨4000余斤。

国家生态县创建工作汇报

国家生态县创建工作汇报

国家级生态县创建工作汇报 **人民政府 (2011年10月) **地处秦岭腹地,嘉陵江源头,县域总面积3187平方公里,辖9镇100个行政村,总人口11万人。近年来,我县始终把生态建设作为优化发展环境,推动县域经济转型的重要支撑点,坚持环境整治与生态保护并举,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同步,全力推进生态县创建工作,以生态环境的大提升,发展环境的大优化,引领县域经济大跨越,实现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先后荣获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中国最美小城等多项殊荣。2009年、2010年连续两年跻身陕西省县域经济十强县。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强化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创建工作高效率落实 县委、县政府对生态县创建高度重视,将创建工作作为优化县域发展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和关键性工作来抓,从组织领导、科学规划、宣传教育、考核奖惩等方面入手,建立了四项长效工作机制,使创建工作步入了规范化、制度化的管理轨道。 一是建立组织领导机制。成立了由县委书记、县长任组长,县级四大班子分管领导任副组长,政府办、财政、环保、农业、国土、林业、水利等相关20个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

的生态县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将生态县建设的重点工程、任务和建设指标逐一分解落实到各成员单位。同时,建立了层级包抓制度,对生态县建设重点项目,实行县级领导联系包抓,对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村,实行各部门主要领导联系、乡镇领导定点包抓;建立了专家咨询和人大、政协监督制度,多次邀请省、市专家指导创建工作,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形成了“党委、政府领导,人大、政协监督,部门分工负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为生态县创建工作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二是建立规划引领机制。我们本着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反复论证,结合实际编制了《宝鸡市**生态县建设规划》,对生态县建设进行了严密细致的定位和划分,明确了创建国家生态县的总体目标任务及建设重点。同时,参照生态县建设规划,对产业发展、土地利用、城镇建设等相关规划进行了修订,对不符合规划的项目进行了适当调整,保证了生态县建设各项指标和重点任务的顺利完成。 三是建立全民参与机制。结合“地球日”、“世界环境日”和法制宣传月等有利时机,积极开展了生态环境保护知识、环境警示教育等宣传活动和创建“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单位”等示范教育活动,向社会各界宣传生态县建设的有关知识,有效增强了群众的生态意识、环保意识,提高了广大干部群众对生态县建设的知晓率和参与率,在全县上下形成了齐抓共建的舆论氛围。

生态文明建设活动方案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学区中心校关于组织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和主题班(队)会 活动通知 各班级: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 境是我们的基本国策。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生态建设的工作精神,加强学校德育 工作的实效性,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根据明仁苏木人民政府关心下 一代工作委员会的工作安排,特开展新一轮的生态教育和文明习惯养成教育,举行生态文明专 题宣讲和主题班队会活动,向学生普及生态立旗之策和环境保护常识。具体工作安排如下: 一、活动目的 继续围绕争做文明学生、共建美好家园的主题,结合我校工作实际,面向全体学生设 计和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主题教育和实践活动,把生态建设、环境治理、文明习惯养成 等知识进行广泛和深入的宣传,积极培养广大中小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文明行为习惯和节水 环保意识。并通过小手牵大手,将生态建设的知识和好习惯带进家庭,带到社会,提高全区人 民对生态区创建的知晓率、参与率和满意率。 二、活动内容 各班级根据学生实际,利用国旗下演讲、午会、十分钟队会、班会(队活动)、综合 实践活动等,结合近期生态节日3·21世界森林日、3·22世界水日、 3·23世界气象日、4·7世界卫生日、4·22世界地球日、 6·5世界环境日、6·25世界土地日等,继续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和重文明 习惯做生态卫士主题活动,把文明教育引入课堂,把文明意识引入生活,引导、促进中小学生、幼儿文明行为习惯养成。 具体活动:①请学生、幼儿带回《关注生态环境,共建美丽环境》宣传材料,和家长一 起学一学,用一用。②要求学生关注身边生态建设,发现一项新的环保、护绿、净水措施,并 开展交流。③动员学生自己动手编写一条生态文明宣传标语,并以班级为单位收集整理,在学 校网站等进行宣传。④引导中小学生、幼儿关注森林、参与绿化,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 三、活动要求 1、积极安排,迅速行动。各班级要及时按照通知要求,认真布置,科学开展活动。对 活动的时间、内容、形式、组织管理等做好安排,确保活动覆盖到每一名学生,确保整个活动 的有序进行。 2、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各班级要通过多种形式,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宣传报道,营造浓厚的氛围。通知附件中提供的生态文明宣传标语请在校园橱窗、板报,让学生看在眼中,记在心里。

建瓯市生态市建设总体规划纲要

建瓯市生态市建设总体规划纲要(2011—2015年) 前言 党的十七大首次把“生态文明”上升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新要求,这既是对过去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反思,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又一次重大理论突破。胡锦涛总书记2010年春节亲临福建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温家宝总理在《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发布之际实地指导;多位中央领导同志先后来到福建,对海西建设细致关心与具体指导;多个中央部委、中央企业协力支持海西战略实施推进,为在新起点上加快推进海西建设提供强大的动力,福建省迈入了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大历史机遇。国务院批复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了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具体目标、任务分工、建设布局和先行先试政策。闽北作为福建生态资源大市,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建设生态市,自觉地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事关大局、事关未来,意义重大。 保护和建设好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始终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2000年以来,国家先后发布了《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和《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提出了全国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近期和远期目标。2005年12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进一步要求推动生态环境建设。 为了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2002年3月,福建省第九届人大第五次会议提出建设生态省的战略目标。同年8月,福建省被国家环保总局批准为全国第四个生态省建设试点。2004年11月,省委、省政府正式颁布《福建生态省建设总体规划纲要》(闽委发[2004]15号),明确提出建设福建生态省的目标,并提出各市、县(区)政府要按照《福建生态省建设总体规划纲要》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加快组织编制市、县(区)生态建设规划,并经同级人大批准颁布实施。 南平市生态优势明显,创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工作走在全省前列。2000年11月,南平市政府向省环保局报送了《南平市人民政府关于创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的请示》,并报请国家环保总局批准。2001年6月5日,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01]88号文批准南平市为全国第六批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2008年12月,南平市顺利通过了环保部授权福建省环保局组织的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初审验收,并报环保部审核命名。 面对新的发展要求,建瓯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建设生态市的战略部署,提出既要主动融入海西发展大局,力争在海西绿色腹地建设中求先行、当前锋、作贡献,着力打造海西绿色腹地经济强市,又要把建设生态市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筹规划,与南平建设海西绿色腹地相结合,与本地经济社会环境发展状况相适应,形成建瓯的创建特色和模式,使建瓯的生态市建设走在南平市、福建省前列。创建生态市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标志,是事关全市乃至南平市跃升发展的战略任务,将为“十二五”时期的发展提供重要的支撑。本规划时段为2011~2015年,规划到2014年基本达到生态市建设标准,到2015年初步建成绿色突显、工贸发达、生态休闲、文明和谐的闽北绿色生态经济强市,率先在南平、全省中建设成生态市。 生态市建设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也是一项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为了举全市之力投入并参与生态市建设,按照国家生态市考核标准、福建生态省建设和南平生态市建设要求,从全市实际出发,编制了《建瓯市生态市建设总体规划纲要》,提出生态市建设的基本理念和发展思路,明确各阶段的目标任务、建设内容和工作措施。本规划纲要是建瓯市建设生态市的指导性文件,是各乡镇和各部门编制相关规划以及实施方案的重要依据。 第一章生态市建设的基础条件 一、市情概况 1.地理环境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