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泥塑校本课程

泥塑校本课程

泥塑校本课程
泥塑校本课程

第二中学校本教材《泥塑》前言

前言

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经校领导和教师们的慎重考虑下,决定将“泥塑”溶入我校校本课程,把它作为学校开发的校本课程的重要内容,构建艺术特色,以此为突破口,全面推进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

泥塑这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源远流长,历久弥新,在新时代仍有很活跃的生命力。特别是学生泥塑创作,以其生动、活泼、趣味的艺术形式深受学生的喜爱。浓厚的生活气息,乡土气息和现代经济发展的冲击,为学生实践创作提供不可或缺的素材,而生活在农村的孩子们,每天与大自然接触,与泥为伴,这些都是学生走进“泥塑”校本课艺术殿堂的外在环境,同时,学校的美术教师就是泥塑艺术的爱好者,内部条件也十分成熟,让学生从小学泥塑,可以促进这一艺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使学生在这种广泛的文化情境学习和拓展特长,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学生情操,融实践性、趣味性、创作性为一体的泥塑,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在泥塑的创作过程中,学生更自由的、更充分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作力和表现力。同时,泥塑立体造型的表达,更有利于学生的艺术整体把握,在实践过程中内容表现的自由性、评价标准的多样性,能提供学生创造活动最适宜的环境,有利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泥塑教学所蕴涵的这些

积极的教育价值也正是校本课程所追求的。

我们依据党的教育方针和国家课程计划的要求,在校本课程有关文件精神指引下编写了这本教材,忠诚希望这本书能成这同学们的良师益友,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对编写提供指导意见的教师,在这里我们表示诚挚的谢意。

由于时间仓促,能力有限,本书难免有不足之处,欢迎读者批评指正。

第二中学“泥塑”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指导思想

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组成部分,搞好校本课程的开发是落实新课程的需要,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给学校的发展、给教师专业的发展、给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舞台。所以,我校依据党的教育方针、国家课程实施计划,根据学校的办学目标,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特色以及丰富的资源优势,认真做好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

1、总目标

以课改为载体,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做到以师生为主体,以人的发展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目标,积极发展学生个性,全面落实素质教育,让师生与课改同成长。

2、学生发展目标

在知识、品质、能力、个性等方面得到比较和谐、全面、可持续的发展,使学生的发展有更广阔的空间。

3、教师发展目标

学会学习、学会反思、学会创新,成为实践的研究者,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

1、人本性原则

人本课程观的核心思想是以尊重人的个性为根本出发点,把促进

学生各项基本素质全面发展作为课程设计的中心,以整体、优化的课程结构观为核心内容,在课程选择使用上以人为本,重视学生的学习需求,尤其重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使学生的学习需求得到尊重和满足。

2、整体性原则校本课程的开发要从整体上把握课程的目标与结构,校本课程的开发,学科课程应得到充分重视,活动课程应成为校本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发潜在的课程资源,重视隐藏在课内外和校园文化中潜在的课程因素及对学生发展的作用,使学生有较广泛的兴趣爱好及特长。

3、发展性原则

校本课程开发的发展性原则是针对校本课程的价值而出台的,课程最大价值在于促进学生成材、教师成长、学校发展、社会发展。学校利用自身资源,构筑有本校特色的适合学生发展的特色课程。

4、科学性原则

深入系统地学习与课程改革相关的理论,借鉴外来的有益经验,结合本校实际,实事求是,以科学的精神和严谨的态度,解决实验遇到的实际问题和困难,检查调查研究,科学决策,边实验边总结,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四、方法措施

1、充分调动教师参加课程开发的积极性,体现参与性。

2、充分利用校内外的教育资源,坚持校本化。

3、仔细研究《国家基础教育改革指导纲要》,保证校本课程开发

的方向性与探究性。

五、校本课程开设计划

每周各年级一节课。

六、课程的实施

1、教师每学期应根据学校制定的指南,撰写教案。

2、课程的组织形式必须以学生为本,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采用学生喜爱的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如表演、竞赛、参观、讲故事、游戏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校本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创造宽松的活动环境,允许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方式表述,教师要重视学生的过程体验,不能只重活动的结果。

4、教师必须在每次校本课程后,作好记录。

5、课程的开发过程中,教师必须树立档案意识,学期结束上交学校。

七、校本课程的评价

1、成立校本课程评价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课题的检查评价。

2、对校本课程的评价,应重视过程性评价,旨在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及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3、各任课教师每学期需对学生的学习情况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评价,评价学生对该学科学习的兴趣需求、学习效果等。

4、对于参加校本课程开发的教师学校将给予适当的奖励。

八、做好校本课程开发的管理

1、完善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申报制度。

2、鼓励每位具备校本课程开发能力的教师自主申报开发课程,积极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3、根据教师所申报课程,对学生兴趣、特长、需求进行调查,确定开发项目。

4、校本课程领导小组指导教师制定校本课程实施计划。

5、组织实施、落实实施计划

6、每学期校本课程领导小组对校本课程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并给予适当的奖励。

7、加强校本课程及教辅材料、学具等的管理。

8、加强校本课程档案建设,对校本课程开发中的所有资料搜集整理好,期末上交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以利总结、改进和推广。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在泥塑活动过程中,学生产生的情感、疑惑、提升、需求等方面的问题因集体教学呈现的群体性,不能很细致的展示出来。泥塑课程本身衍生的各种宝贵的资源不能及时的整理和搜集。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沟通不能很好的体现。在此背景下产生了“小脚丫走出大世界”的研究课题。该课题以泥塑刊物的形式呈现。包括“泥塑动态”、“泥塑技法点击”、“金河滩”、“小脚丫的大梦想”“解惑答疑”等板块。“泥塑动态”展示教师和学生的最新的泥塑动态。“泥塑技法点击”把最近学生要制作的作品的技法详细的展示出来供学生参考和使用。“金河滩”把学生最近泥塑活动中要涉及的有关泥塑的资料、技法和泥塑于各学科的整合所需要的资料展现出来。“小脚丫的大梦想”包括学生的作品(泥塑作品、泥塑绘画作品、泥塑美文、泥塑诗歌等泥塑综合课堂展示出来的作品)、学生的风采等资料展示出来。“解惑答疑”是一个详细给学生解答疑惑的板块,他是师生零距离接触的载体。各板块合起来组成一期期的刊物,拆开再把相同的板块分别合起来,它又变成了泥塑课程的具体内容。该课题实用、易操作,有利于师生和生生互动、能充分发挥师生的创造性,为师生成长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

二、课题研究预设的目标

1、让学生在探索中发现自己的点滴进步,

2、它画出了泥塑课程的发展轨迹。

3、它指引学生掌握基本的泥塑技法,并在此基础上举一反三,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发散思维。

4、充分展示学生个性和风采,激发学生学习泥塑的兴趣。

5、解惑答疑活动,促进了师生对泥塑课程的研讨情趣。

三、课题实验课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搜集各种资料,精心筛选,初创报刊。

第二阶段:记录教师和学生的思想变化,及时挖掘整理其中蕴含的教育价值。

第三阶段:注重学生的参与,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获取信息的方法。

第四阶段:师生同成长,完善校本课程《黄河泥塑》。

堌堆小学泥塑校本课程简介

人类与生俱来就有一种亲近大自然,亲近泥土的天性。对学生来说,玩泥巴是最惬意不过的游戏,虽然他们对泥塑懂得很少,但那种对原始材料的处理,得天独厚的能力、溢出心灵的想象以及游戏似的创作方式的确让人着迷。

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在泥塑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中的一些感悟和收获。

一、创造条件,为孩子营造一个宽松、自由的创作空间。

为更好的开展泥塑教学,学校建立一个专门的美术教室。为孩子营造一个宽松、自由的创作空间。在这个空间里,我们为孩子们准备好了泥巴、各种泥塑工具、操作台……墙上挂的,桌上摆的都是他们自己的作品。在这样一个充满艺术氛围的空间里孩子们可以自由的创

作,尽情地释放着天性。

二、创造性的开发泥塑课程资源,体现泥塑的趣味性。

经过千百年的沉淀,在中华大地上形成了很多种泥塑流派,我们应当继承与传承这些泥塑文化,我们天津的“泥人张”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继元代刘元之后,是我国又一个泥塑艺术的高峰。泥塑做为我校校本课程,既要有传承,但更重要的是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创造性的开发更适合学生的泥塑。我们学校在实践中自编了《泥塑脸谱》,《泥塑蔬菜》,《泥塑虫虫》等形式有趣的内容。选择这些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内容,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例如,我们的作品《金秋》,主题就是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孩童放学回家,看到院子收获的大南瓜,一时兴起,连书包都没来得及放下就爬到上面去玩耍,两只大白鹅在旁边“嘎、嘎”的叫着。我们学校地处农村,学生对于大自然的景物都比较熟悉,可以说一年四季都在感受着自然景物的变化,所以我们在设计泥塑校本课程的时候注重采纳学生的意见,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帮助学生审美、造型,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双手把身边美好的事物、愿望表现出来。在学习中快乐,在快乐中生活,美化生活、陶冶情操,是我们开展泥塑校本课程的主要目的。

三、张扬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在泥塑教学中要调动孩子们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多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尊重他们的审美个性。在课堂上我最愿意听到,“老师,我可以这样做吗?我可以那样做吗?”。我们的作业一般都是开

放性的,比如做蔬菜,在教师引导学生欣赏了很多蔬菜图片,学生掌握基本方法后,学生自由创作。最后每个学生做的蔬菜一定是各不一样的。通过这种方式帮助他们发掘自身的天资、个性和激情。例如,我们在创作《大嘴巴笔筒》的时候,学生问我:“老师,我可以用一只鞋子的外形做一个笔筒吗?”我说当然可以啦,学生有了自己的想法,有了创新的意识。我说那么我们怎么才能让你这个“鞋子笔筒”更有意思呢?我说老师小的时候把鞋子都穿破了,鞋子都“张口儿”了,学生们听了哈哈大笑,那么我们就做一个张着嘴巴的鞋子笔筒吧。学生听了非常高兴,创作起来非常的投入,就这样一件有意思的大嘴巴泥塑笔筒诞生了,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

四、亲历过程,在活动中体验乐趣。

学生泥塑的创作过程几乎可以从任何一个局部和细节,诸如肌理、质感和点线面的积累,堆积、切割当中,感受到每一次心灵的颤动和对泥性语言的塑造和升华,可见过程之重要。因此,我在泥塑校本教材设计上注重学生整个制作过程的参与,学生贯穿于创作的全过程,从开始的选土、捣碎、和泥到捏制胚胎、阴干、上底粉、彩绘,学生全部参与其中,在创作过程中注重学生潜力的挖掘,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给予鼓励和帮助。使学生能够在整个的泥塑创作过程中感受到劳动的快乐、泥塑的魅力和获得成功的喜悦。

泥塑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的时间虽然比较短暂,但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总之,在泥塑教学中要让学生体验玩泥的乐趣,相信我们的孩子会在玩泥中玩出智慧,玩出创意,玩出精彩!

校本课程纲要:泥塑

课程名称:泥塑

课程类型:美术类

课程资源:有改编与新编

主持开发教师:金鑫吴宏宇

学习对象:年级不限有美术爱好(特别是爱好造型艺术)

规模预设:10人左右

学习时限:开两学期,每学期36学时

场地设备:雕塑台(桌)182 cm×70 cm×78cm六至八张、风扇8台、铁桶与塑料桶各4个、塑料薄膜5斤、雕塑架10个、转盘10个、细铁丝10斤、铁钳1把、砍刀1把

课程说明:“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1、学习泥塑创作的基本方法,运用泥塑表现自己喜欢的内容题材

2、采取小组集体创作形式进行学习,每个小组2——5人,以选择的题材相似或相近组成,以便进行系列创作(如:动物系列、仕女系列、漫画人物系列等)

3、采取教师示范、合作、参观等形式教学,在泥塑创作的过程中渗透技法的学习

4、定期举办作品展示,加强学生间交流

教学方式:

教师示范、小组合作、参观、展览

第一讲:认识泥塑艺术(1-2课时)

1、泥塑艺术的发展

2、泥塑的民族性

3、泥塑造型的艺术风格

4、泥塑与生活

第二讲:泥塑创作的准备(2-3课时)

1、组建创作小组,确定创作的内容

2、收集相关创作资料

3、创作草图或图片处理

第三讲:单个形象的泥塑创作(4-5课时)

1、泥塑造型的一般技法学习

2、圆雕的学习与创作

3、浮雕的学习与创作

4、彩塑的学习与创作

第四讲:泥塑系列创作(6-8课时)

1、系列创作的草图及分工

2、泥塑系列创作与整体调整

3、泥塑系列创作与细节处理

4、泥塑系列创作与着色

第五讲:作品展示(1-2课时)

1、展示作品(文字介绍作品)

2、现场讲解自己作品

课程评价:考勤30分;课堂学习态度30分;代表作品40分。60分-75分为合格;76分-85分为良好;85分以上为优秀。(课时数不满12课时者不给予学分)

泥塑艺术是我国古老的民间艺术。在人类进展的历史上,泥塑伴生活不断传承,在我国民间很早就流传着女娲捏泥造人的古老传说。以泥土为原料,以陶器皿、陶佛像,到学生的玩具,以间断过。制作工艺素有“三分塑,七分彩”之说,且有天津“泥人张”彩塑、无锡彩塑、敦煌莫高窟泥塑之分类。新课程的,泥塑教学活动在课堂中出现,泥塑教学是进展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的好场所,是审美教育、革新教育和培养动手能力的途径和方式。为此,在泥塑校本课程的开发中了探讨。

一、泥塑课程的设计

小学泥塑课是以泥土为制作,引导学生个性塑造的工艺课,是美术教学新理念,给学生休闲创造的艺术教学活动。艺术性、科学性、文化性、休闲性等融为一体并赋予其独特的思想内涵和教学。泥塑课程的是:泥塑的学习欣赏,尝试泥塑的制作,体验泥塑学习的乐趣、策略教学论文,推动初中语文教学论文学生艺术的感知与欣赏能力、艺术体现与创作能力,人类文明的由来和进展,激发创造精神,形成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

课程教材中:1.欣赏图片—古今中外的陶、瓷作品;2.泥塑造型、装饰技法示范图;3.学生作品图片(本校学生作品);4.学法提示性文字;5.课内课外活动安排、要求提示性文字;6.漫画小插图,学生学习活动照片(本校学生)。

二、泥塑课程的

1.个人体验

泥塑是用眼、脑、手、脚等器官综合调动所产生的可感可触的艺术,所以小学泥塑课应引导学生全身心到泥土及创造的体验之中,让学生感其质、掂其量,激发学生创造出蕴有内心情感生命的泥塑作品来,让学生把泥土打平或垒高,滚圆或拉长,体验随心所欲、自由打造的快感。,体验给学生对泥土的浓厚情感,出乎意料的收获。

2.引导革新

泥塑课教学中,只局限某种技艺的学习或对某种创作的单一摹仿,不利于扩大孩子的视野,有违学生本身的创造天性,并会限制学生的思维、空间想象力及动手创造能力的进展,抹杀学生独特的感受力和个性化的体现力。所以在教学中教师的引导与学生的自主应协调,使技法引导、思维点拨自主革新、个性化塑造激励“棒”。教学引导中迁移式、裂变式、独创式等,为了更好的达到这一教学目的,单独创作、个别组合与多人集体创作等形式教学,多种途径和策略教学论文,激发学生革新。

在泥塑课堂中,学生探讨文学、探讨几何体,动物世界,与古人对话,奇思妙想,用泥捏成任意想捏的东西。话,学生用泥捏出整个

的世界。教学证明

中国地大物博,人杰地灵。各地区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积累下许多宝贵的财富。那里蕴藏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其中泥塑艺术就是我国一种常见的、古老的民间艺术。它以泥土为原料,以手工捏制而成,以人物、动物为主,带有强烈的东方情调,反映了中华美学的文化精神。在小学阶段开展泥塑艺术活动能使学生尽早了解、学习我国的民俗艺术,还能使学生的心灵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精神上受到艺术审美的启迪,进而促进学生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挥。泥塑校本课程以泥塑教育为特色,引发学生对艺术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艺术——“泥塑”的热情,让学生在玩泥巴中,以点带动面,学习捏泥塑的本领。在玩与学的过程中,既可以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培养学生的情趣,还可以发展学生的特长。而在取材上,泥塑艺术以泥土为原料,这对于农村学校而言是一种较容易获取的材料,对于农村家庭而言在经济上也较易于接受。因而,在农村地区学校泥塑艺术作为一门校本课程具有实际的开发意义。

一、泥塑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

泥塑艺术作为一种传统民间艺术有着深厚久远的历史,是我国一种古老的、常见的民间艺术。从古到今,中国泥塑艺术的发展与演变一直没有间断。泥塑艺术以泥土为原料,塑制成各种形象的一种民间手工艺,或素或彩,以人物、动物为主,带有强烈的中国风特色,这门手工艺距今已有7000多年的历史了。早期以泥土为原料,以纯手

工捏制成形,从古代祭祀常用的陶俑、陶兽、陶马车、陶船到民间的小型泥塑玩具,泥塑艺术贴近人们的生活,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主要代表作品有唐代的唐三彩,无锡惠山泥人,天津泥人张彩塑等,都具有浓厚的中国民间特色。

泥塑校本课程的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有利于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发扬传统技能,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更有利于学生掌握泥塑艺术这一传统技艺。(二)通过泥塑艺术创作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思维能力、实际操作的动手能力,促进学生兴趣爱好和特长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艺术素养。(三)本校本课程的实施主要以学生小组合作为主,在泥塑创作的过程中通过小组合作,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合作技能、团队精神和人际交往的能力。

二、泥塑校本课程的实施

(一)课程目标

1、对泥塑这种艺术形式的历史发展形成初步了解、认知。

2、学会泥塑的技能技巧,利用捏、挖、挤、压等动作使泥土塑成所想要的造型,同时也利用一些简单的工具成型,并搭配相应的颜色,进行艺术创作。

2、体验亲身参与实践的快乐,获得对泥塑艺术创作的持久兴趣,。

4、发展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

5、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合作意识、合作技能、团队精神和人际交往的能力。

6、发扬传统文化技能,培养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

泥塑课程分为低、中、高三个年段,分学段目标要求如下。

第一学段(1—2年级):对泥塑艺术品的欣赏和泥塑历史的简单了解。尝试利用陶泥,利用捏、挖、挤、压等动作大胆、自由地表现一些小动物及生活用具。

第二学段(3—4年级):初步认识形、肌理、凹凸、透视和空间等方法,学习使用各种泥塑工具(竹刀、刮刀、针锥、转盘等),体验陶泥的效果,通过捏、挖、挤、压、粘、刻等方法表现所见的事物,运用立体彩绘技巧给作品上色,激发丰富的想象力与创作愿望。能够结合语文、音乐等其他课程,进行泥塑创作,并说明自己的创作意图。

第三学段(5—6年级):运用形、肌理、凹凸、透视和空间等方法,以描绘立体造型的方法,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工具、材料表现所见所闻、所感受的事物,并运用立体彩绘技巧给作品上色,创作的作品能传递自己的思想感情。能用简单的专业语言,表述自己对美术作品的看法,说出对作品的感受和理解。能进行独立的泥塑艺术创作。

(二)课程理念

1、审美理念

美术课程注重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审美品位和审美能力。在泥塑创作教学中,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个性创作。创设活泼的教学氛围,师生共同感受泥塑艺术的魅力,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2、实践能力的培养。

泥塑艺术创作是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活动。教学中应充分调动

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加集体、小组、社会的实践活动,在活动中获取新的知识。

(三)课程评价

泥塑艺术创作评价分两部分,师生共同评价。

1、作品展览:开展不同形式的校内、校外学生作品展览,加强宣传,对学生进行鼓励,让学生更积极主动参与进来。

2、建立学生个人的成长档案袋。内容包括: (1)采用等级制记录学生作品学习创作情况。教师、同学、家长参与评价。(2)作品收集:学生作品照片、荣誉证书等。(3)小组评论:小组成员对作品进行互评。(4)自评: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点评。(5)期末评语:教师记录各方面的综合评价。

(四)教材内容安排

在本校老师的共同努力下,我校泥塑校本课程教材已成雏形。

本教材共分为四章,

第一章为泥塑概述,包括:泥塑介绍民间泥塑的代表作品;

第二章泥塑材料、泥塑工具、泥塑成形方法,包括:(1)泥塑材料(2)泥塑工具(3)泥塑的制作方法;

第三章泥塑的基础造型训练包括:(1)浮雕动物——挂鱼(2)圆雕动物——马(3)泥塑动物——企鹅(4)泥塑动物——兔子(5)泥塑动物——大象(6)泥塑盆栽——愤怒的小鸟(7)泥塑动物——公鸡(8)圆雕动物——猪(9)泥塑人物——小长工推磨;

第四章为作品欣赏。

三、泥塑校本课程实施的感受

(一)通过泥塑校本课程的实施,让学生对泥塑艺术的历史和发展有一定的了解,并掌握了泥塑艺术的一些基础技能如捏、挖、挤、压、粘、刻等方法,学生在学习中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

(二)泥塑课程的实施使学生获得了成就感。当学生看着一件件精美的泥塑作品在自己手中诞生,心中的成就感油然而生。

(三)泥塑艺术是我国传统手工艺的瑰宝,在小学阶段实施泥塑课程,有利于保护和发扬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

(四)在动手制作的过程中,学生充分的发挥了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他们制作的作品不仅形象逼真而且还能加入自己独特的创意,这些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创造才能和动手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美术素养。

四、小结

泥塑校本课程作为我校的一大教学特色,通过两年的学习,学生已基本掌握了捏、挖、挤、压等泥塑基础造型技巧,并且能够结合卡通形象独立进行造型表现创作,运用立体彩绘技巧给作品上色。实践证明,泥塑艺术教学在农村学校中能很好的开展起来。泥塑艺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思维能力、实际操作的动手能力,促进学生兴趣爱好和特长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艺术素养。

泥塑校本课程精选1

走进缤纷奇妙的泥塑世界——平度市白沙河街道东杜家小学泥塑社团课程研发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讲述的内容是《走进缤纷奇妙的泥塑世界》。 泥塑课程,为什么要开发泥塑课程?我们知道,泥塑课程不是基础课程,它是特色课程。所以,研发这样的课程,必须是符合儿童的天性,适合儿童需求,对儿童全面发展有益的一门课程。 儿童泥塑,这门散发着芳香的课程,可塑性强,亲近可爱。泥塑制作,能满足儿童好动、好奇、好胜的需要,人人喜欢制作,个个都能成功,儿童更喜欢它;泥塑制作,人人左右手动手操作,个个左右脑积极思考,能够培养儿童左右手协调操作能力,促进左右脑协调发展;泥塑制作,座位自由组合,彼此个性接近。由于泥塑的柔软,可“随形”、“随时”、“随地”,自由发挥,能丰富想象,张扬个性,发展创新思维,同时也能培养积极的情感,促进意志力的坚强和人格的健全。我校开设泥塑社团四年多。成立了“我型我塑”泥塑社团。泥塑教学所蕴涵的这些积极的教育价值也正是社团校本课程所追求的。 课程目标——让目标明起来 泥塑课程的开发,必须要有一个目标指向。泥塑仅仅是一个媒介,通过这个媒介,泥塑特色究竟要达到怎样的鲜明度,学生究竟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们的目光究竟是只盯着脚尖走路,还是投向数年之后。因为这个课程的实施,不像语文数学那样有足够多的学时,应该有一个比较长远的,在时间跨度上最少一年的,比较明确清晰的发展目标。 我们的总体目标是:通过两至三年的努力,要让泥塑不但成为学校的特色,还要让泥塑社团成为海门市的特色社团。要让喜欢泥塑、乐意学习泥塑的学生从5%达到90%。不但要有普通型的泥塑作品,更要有精品型的泥塑作品。要让泥塑活动教学形成较为完善的课程。 围绕“三维”目标,我们制订了以下更加详实的课程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对泥塑作品的欣赏,使学生对泥塑这种艺术形式了解、认知,学习分辨其色彩,造型,质感等美术语言,制作多件泥塑作品。有兴趣的同学要能出精品。

实验小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两篇

实验小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两篇 篇一:实验小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校本课程是学校自主开发的一门课程,由学生自主参加,以学生活动为主,它与必修课程一起构成学校课程体系。但它与必修课程在内容、要求的深广程度和活动形式的灵活程度等方面又不尽相同。校本课程更突出学生的自主性、自愿性和灵活性。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要求,学校开发的校本课程将对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创新思维习惯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对发现和培养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一、培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 2、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增进身心健康。 4、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精神,学习和掌握科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

5、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能力,使学生热爱学校生活,适应社会。 二、教学原则 校本课程与其他课程一样,都是由学生全员参加的学校教育活动,在遵循一般教学原则的同时,还要考虑到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在教学上还应注意以下原则: 1、主体性原则: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充分张扬个性,展露才华,达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2、自愿性原则:学生在“自选”科目时,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意愿,报名后按各自选择编组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 4、开放性原则:体现在目标的多元化、内容的宽泛性、即时性,时间空间的广域性、可变性,评价的主体性、差异性。 4、实践性原则:实践是提高英语和特长发展的主要活动。要勇于实践、积极思考,要做到手脑口并用,边思边练,增强学习效果,鼓励教师与学生边学习、边实践、边提高。 5、个性化原则:要适应不同层次教师、学生的不同知识水平和心理特征,对教师的培训要因人而异;对学生要因材施教,借助其在兴

泥塑校本课程

泥塑校本课程 校本教材《泥塑》前言 前言 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经校领导和教师们的慎重考虑下,决定将“泥塑”溶入我校校本课程,把它作为学校开发的校本课程的重要内容,构建艺术特色,以此为突破口,全面推进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 泥塑这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源远流长,历久弥新,在新时代仍有很活跃的生命力。特别是儿童泥塑创作,以其生动、活泼、趣味的艺术形式深受学生的喜爱。浓厚的生活气息,乡土气息和现代经济发展的冲击,为学生实践创作提供不可或缺的素材,而生活在农村的孩子们,每天与大自然接触,与泥为伴,这些都是学生走进“泥塑”校本课艺术殿堂的外在环境,同时,学校的美术教师就是泥塑艺术的爱好者,内部条件也十分成熟,让学生从小学泥塑,可以促进这一艺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使学生在这种广泛的文化情境学习和拓展特长,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学生情操,融实践性、趣味性、创作性为一体的泥塑,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在泥塑的创作过程中,学生更自由的、更充分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作力和表现力。同时,泥塑立体造型的表达,更有利于学生的艺术整体把握,在实践过程中内容表现的自由性、评价标准的多样性,能提供学生创造活动最适宜的环境,有利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泥塑教学所蕴涵的这些 积极的教育价值也正是校本课程所追求的。 我们依据党的教育方针和国家课程计划的要求,在校本课程有关文件精神指引下编写了这本教材,忠诚希望这本书能成这同学们的良师益友,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对编写提供指导意见的教师,在这里我们表示诚挚的谢意。 由于时间仓促,能力有限,本书难免有不足之处,欢迎读者批评指正。 堌堆小学“泥塑”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指导思想 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组成部分,搞好校本课程的开发是落实新课程的需要,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给学校的发展、给教师专业的发展、给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舞台。所以,我校依据党的教育方针、国家课程实施计划,根据学校的办学目标,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特色以及丰富的资源优势,认真做好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 1、总目标 以课改为载体,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做到以师生为主体,以人的发展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目标,积极发展学生个性,全面落实素质教育,让师生与课改同成长。 2、学生发展目标 在知识、品质、能力、个性等方面得到比较和谐、全面、可持续的发展,使学生的发展有更广阔的空间。 3、教师发展目标 学会学习、学会反思、学会创新,成为实践的研究者,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 1、人本性原则 人本课程观的核心思想是以尊重人的个性为根本出发点,把促进

中学校本教材《泥塑》

中学校本教材《泥塑》前言 前言 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经校领导和教师们的慎重考虑下,决定将“泥塑”溶入我校校本课程,把它作为学校开发的校本课程的重要内容,构建艺术特色,以此为突破口,全面推进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 泥塑这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源远流长,历久弥新,在新时代仍有很活跃的生命力。特别是学生泥塑创作,以其生动、活泼、趣味的艺术形式深受学生的喜爱。浓厚的生活气息,乡土气息和现代经济发展的冲击,为学生实践创作提供不可或缺的素材,而生活在农村的孩子们,每天与大自然接触,与泥为伴,这些都是学生走进“泥塑”校本课艺术殿堂的外在环境,同时,学校的美术教师就是泥塑艺术的爱好者,内部条件也十分成熟,让学生从小学泥塑,可以促进这一艺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使学生在这种广泛的文化情境学习和拓展特长,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学生情操,融实践性、趣味性、创作性为一体的泥塑,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在泥塑的创作过程中,学生更自由的、更充分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作力和表现力。同时,泥塑立体造型的表达,更有利于学生的艺术整体把握,在实践过程中内容表现的自由性、评价标准的多样性,能提供学生创造活动最适宜的环境,有利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泥塑教学所蕴涵的这些积极的教育价值也正是校本课程所追求的。 我们依据党的教育方针和国家课程计划的要求,在校本课程有关文件精神指引下编写了这本教材,忠诚希望这本书能成这同学们的良师益友,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对编写提供指导意见的教师,在这里我们表示诚挚的谢意。 由于时间仓促,能力有限,本书难免有不足之处,欢迎读者批评指正。 第二中学“泥塑”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泥塑课程计划

泥塑兴趣小组教学计划 素质教育背景下的美术教育强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其核心在与培养学生的美术能力素质与审美能力素质。专家也多次指出:陶艺使我们弥足的隗宝,历史悠久,技艺精湛,并且以物载道,蕴含着深厚宏博的中华文化精神,陶艺教育可以让学生直观地、生动地了解自己国家的灿烂文化,培养学生对自己民族的自尊心和自豪感,同时,创作陶艺的过程,是学生通过自己双手将自己想象变成具体成果的过程,这是学生所学知识的展示,是他们观察力和创造力的展示。同时,陶艺在胶南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发展,我校将校本课程与地方课程相结合,促进学生对本地区历史的进一步了解与发现。 手工泥塑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激活学生童心,放飞学生的想象力,让同学们在活动中学习,在制作中感受泥塑的快乐。使学生在玩中做,做中学,学中思,思中或。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努力。一:教学目标任: 1、通过手工泥塑课程活动发展学生的观察、注意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通过手工泥塑课程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能力。 3、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二、训练方面: 1、学会一些泥塑中的最简单的符号说明。 2、在活动中让学生尝试合作竞争的分组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引导学生结合已经掌握的泥塑技巧,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作出具有自己特色的作品。 泥塑教学课程计划 课程目标: 我校的泥塑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核心,发展学生个性特长,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同时培养时间、创新等综合能力,并与当地泥塑历史文化相结合。因此,课程目标设置如下: 1、是学生掌握泥塑的相关知识 2、了解认识泥塑 3、了解泥塑的一般制作过程 4、掌握运用多种泥塑手法综合制作的能力 5、在泥塑变形过程中充分发展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 6、体验学习的乐趣,获得对泥塑创作的持久兴趣,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7、坚持学生选择和主动探究,为学生个性充分发展创造空间,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发展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 课程内容: 1、研究背景:收集有关泥塑的历史背景,艺术发展的资料,以及胶南本地区泥塑发展的历史,同时了解石刻、圆雕、浮雕等艺术门类 2、课程资源:以学校泥塑兴趣教室为基地,结合自身资源、网络资源,同时聘请专业教师授课

初中美术校本课程

美术校本课程 巧用地方资源活学国家教材 课型:造型·表现 课时:1课时 教材:格子的世界巧做窗棂 教师:吕家堡中学谢智 教学目标: 1、运用所学知识,懂得欣赏小街里仿古的各构件(如:门、窗、廊、檐)。2、分析仿古窗格的特点,以及其中的装饰美感。 3、利用折、挖、剪、刻等技巧,能用纸质媒材塑造仿窗棂的平面造型作品。 教学实录: 一、欣赏导入: 1、谈话:同学们,在我们的家乡,有一条小街,与高楼林立的闹市相比,它格外与众不同,总能让我流连忘返。我们一起去看看:那是一条什么样的小街? (课件展示) 2、师生欣赏小街,边看边思考:小街给你们留下什么印象? 师小结:初次见到小街,你们会被黑瓦灰墙,整齐的石板,古典的六角宫灯所吸引。但最让我难忘的还是那千姿百态、造型丰富的木格子,窗面,门板,回廊,前檐,都留下它们的影子。总之,展现了一个多彩的格子世界。 二、探究学习: 1、再赏这些木格构件,留心观察:看到了那些熟悉的形状?学生看后交流。 (课件展示)

师小结:几何图案、文字图案、物象图案 2、分析这些方格的造型特点: 对称式:图案上下、左右、对角一样。 重复式:把一个图案反复出现几次。 自由式:灵活安排图案,自由组合。 3、拓展:窗框的外形也很有趣,除了这常见的方形,也可以用其他形状,如:足球场形、花瓶形、扇形、圆形、菱形等。(展示) 4、试一试:你有什么样的构思?请几位同学在异形的外框李设计窗棂,师生赏析,交流。 三、制作表现: 1、师:小街里的这些棂格,大都采用深色,而且是木制结构,所以它的仿古特色非常和谐、浓郁。看老师是如何用纸质材料表现这些格子世界的?(课件展示) 2、视屏展示制作方法。一种拼贴法:准备外框和等宽的纸条→拼摆造型→粘贴整理 一种剪刻法:构思画图→直接挖剪→整理完成 色彩搭配:可以选择单色、套色,对比强烈,装饰效果好。 强调:外框和图案是一个和谐的整体,制作时,互相连接,不能脱节。3、学生制作,要求:运用纸质材料,选择你喜欢的制作方法,完成窗棂的平面作品。 4、展示作品,评价:优秀作品贴在黑板上的仿古墙壁上。 四、拓展:古时传统棂格图案。(课件展示)

初中校本课《泥塑造型》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泥塑造型》 教师姓名: 教材分析: 泥塑这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源远流长,历久弥新,在新时代仍有很活跃 的生命力。 让学生从小学泥塑,可以促进这一艺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使学生在这种 广泛的文化情境学习和拓展特长,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学生情操,融实践性、趣味性、创作性为一体的泥塑,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 在泥塑的创作过程中,学生更自由的、更充分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作力和表现力。而泥塑立体造型的表达,更有利于学生的艺术整体把握,在实践过程中内容表现的自由性、评价标准的多样性,能提供学生创造活动最适宜的环境,有利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融入对传统文化的延伸及传承,让同学们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及自身对文化传承的责任感。泥塑教学所蕴涵的这些积极的教育价值也正是校本课程所追求的。 教学目的: 1.掌握泥塑的基本方法,尝试用橡皮泥制作或和小木棍结合的方式塑造立体形象。 2.能够在合作中塑出自己喜欢的动物形象。 3.体验玩泥的乐趣,提高学习劳技的兴趣。 4.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萌生传承文化的情感。 教学重点:掌握泥塑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在塑造出成功的作品的同时结合场景塑造故事情节。 教学准备:教具教材示范用具ppt 太空泥 学具:太空泥自制场景 教学课时: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欣赏作品。 由十九大两会热点引入中华传统文化,问:你还知道哪些是中华传统文化?我们今天的课也是关于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引出"泥塑"。欣赏一些泥塑作品,问:你有什么想法?

二、激发兴趣、初步尝试 泥塑就是通过灵巧的双手将泥质材料塑造成为各种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工艺品。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泥塑。 我们今天用的是课堂上用比较方便的太空泥来制作,首先我们先来看下我们今天要做的主题动物(播放小羊肖恩) 过渡:看完动画你对动画里那个人物形象比较感兴趣?它的形象有什么特征?你想不想尝试制作一件作品? 三、自学尝试、熟悉技法 多媒体课件展示制作小羊肖恩的主要步骤,同时给学生发布创作要求 1.注意整体形象比例大小 2.主题物跟场景相融合统一 3.注意保护环境别乱扔垃圾 4 分小组合作制作喜欢的动画动物形象并摆放在场景营造故事情景 (师巡视指导) 四、小组展示,自评互评 小组代表展示作品,交流(此环节重点解决1、颜色的搭配,2、抓住特征,3、支架固定)每个小组讲解自己的作品。 学生将作品互相比较,进行自评。小组互评选出最受欢迎的小组作品。 老师点评:大家这一次的创作有很大的进步,我们的泥塑技术在一次次练习中得到了提升大家也能够自己制作出一件自己创作的作品。同时小组合作分工也配合的比较默契,最后展现的作品都非常的优秀,希望你们再接再厉做出更好的作品。 五.总结升华 总结今天的上课过程,我们今天了解了什么是泥塑同时学会了简单的动物泥塑方法,是不是觉得很有趣?但是你们知道这种文化却在慢慢的消失播放正在消失的传统文化图片。引出保护传统文化的意义。讲解身边消失的传统文化及身边可以力所能及可以做的保护传统文化的事。

中华传统文化进校园实施方案详解

传统文化进校园

风土人情进校园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随着我国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校本课程的开发已成为我国课程改革领域内的一个重要课题。我校依据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实施计划,根据学校的办学目标,决定以校本课程的开发为突破口,依托古城自然人文资源,进行校本课程的研究和实践,逐步形成基于古城风土人情和学校特色相融合的学校课程活动教育,以此带动学校各方面的发展,全面提升学校的办学层次。 二、课程设计的创意 (一)开发校本课程教育功能,充分挖掘古城风土人情教育活动的教育价值,弘扬民族精神,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校本课程能营造校园良好的研究氛围,为每一位教师的成长搭建舞台,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三)以古城风土人情教育特色提升学校的知名度,促进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 三、课程目标设计 (一)课程开发的学生发展目标 课程开发的学生发展总目标:通过校本课程古城的风土人情的设计,引导学生走进承德:用眼去观察;用耳去聆听;用脑去思索;用手去创作。使学生认识古城、熟悉古城、喜爱古城、保护古镇城。从而增强古城后人的自豪感,进而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 具体目标有:

1、了解承德古城浓厚的文化底蕴,感受丰富的水乡文化,激发学生主动了解、探索家乡风俗的意识和实际行动。 2、在活动中,引导学生学会交往与合作,在不断的探究性学习中,批判地继承古城民俗的优良传统,体现立志为家乡服务的伟大志向。 3、培养自信乐观的生活意识,不断地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逐渐认识本土文化资源的丰厚,激发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 二、实施目标: 1、校本课程要体现基础性: 基础教育要重视基础,校本课程将立足于打好学生文化基础、品德基础、身心基础为目标。全面发展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综合和运用。 2、校本课程要体现发展性: 根据学校实际状况,兼顾到每个学生的发展需要,树立着眼于学生发展的教育价值观,把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当作校本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 3、校本课程要体现现实性: 校本课程是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而开设了课程,在开发过程中主要依靠学校的自身力量来完成,目标不能远离实际。 4、校本课程要体现主体性: 校本课程的主体性体现在课程的开发和实施需要,教师的充分参与,在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中要重视教师的主动精神,要发扬团结协作的精神,使校本课程得到更大的开发。同时,还要充分了解和反映学

泥塑校本课程

走进缤纷奇妙的泥塑世界 ——平度市白沙河街道东杜家小学泥塑社团课程研发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讲述的内容是《走进缤纷奇妙的泥塑世界》。 泥塑课程,为什么要开发泥塑课程?我们知道,泥塑课程不是基础课程,它是特色课程。所以,研发这样的课程,必须是符合儿童的天性,适合儿童需求,对儿童全面发展有益的一门课程。 儿童泥塑,这门散发着芳香的课程,可塑性强,亲近可爱。泥塑制作,能满足儿童好动、好奇、好胜的需要,人人喜欢制作,个个都能成功,儿童更喜欢它;泥塑制作,人人左右手动手操作,个个左右脑积极思考,能够培养儿童左右手协调操作能力,促进左右脑协调发展;泥塑制作,座位自由组合,彼此个性接近。由于泥塑的柔软,可“随形”、“随时”、“随地”,自由发挥,能丰富想象,张扬个性,发展创新思维,同时也能培养积极的情感,促进意志力的坚强和人格的健全。我校开设泥塑社团四年多。成立了“我型我塑”泥塑社团。泥塑教学所蕴涵的这些积极的教育价值也正是社团校本课程所追求的。 课程目标——让目标明起来 泥塑课程的开发,必须要有一个目标指向。泥塑仅仅是一个媒介,通过这个媒介,泥塑特色究竟要达到怎样的鲜明度,学生究竟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们的目光究竟是只盯着脚尖走路,还是投向数年之后。因为这个课程的实施,不像语文数学那样有足够多的学时,应该有一个比较长远的,在时间跨度上最少一年的,比较明确清晰的发展目标。 我们的总体目标是:通过两至三年的努力,要让泥塑不但成为学校的特色,还要让泥塑社团成为海门市的特色社团。要让喜欢泥塑、乐意学习泥塑的学生从5%达到90%。不但要有普通型的泥塑作品,更要有精品型的泥塑作品。要让泥塑活动教学形成较为完善的课程。 围绕“三维”目标,我们制订了以下更加详实的课程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对泥塑作品的欣赏,使学生对泥塑这种艺术形式了解、认知,学习分辨其色彩,造型,质感等美术语言,制作多件泥塑作品。有兴趣的同学要能出精品。

泥塑校本课程

第二中学校本教材《泥塑》前言 前言 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经校领导和教师们的慎重考虑下,决定将“泥塑”溶入我校校本课程,把它作为学校开发的校本课程的重要内容,构建艺术特色,以此为突破口,全面推进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 泥塑这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源远流长,历久弥新,在新时代仍有很活跃的生命力。特别是学生泥塑创作,以其生动、活泼、趣味的艺术形式深受学生的喜爱。浓厚的生活气息,乡土气息和现代经济发展的冲击,为学生实践创作提供不可或缺的素材,而生活在农村的孩子们,每天与大自然接触,与泥为伴,这些都是学生走进“泥塑”校本课艺术殿堂的外在环境,同时,学校的美术教师就是泥塑艺术的爱好者,内部条件也十分成熟,让学生从小学泥塑,可以促进这一艺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使学生在这种广泛的文化情境学习和拓展特长,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学生情操,融实践性、趣味性、创作性为一体的泥塑,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在泥塑的创作过程中,学生更自由的、更充分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作力和表现力。同时,泥塑立体造型的表达,更有利于学生的艺术整体把握,在实践过程中内容表现的自由性、评价标准的多样性,能提供学生创造活动最适宜的环境,有利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泥塑教学所蕴涵的这些

积极的教育价值也正是校本课程所追求的。 我们依据党的教育方针和国家课程计划的要求,在校本课程有关文件精神指引下编写了这本教材,忠诚希望这本书能成这同学们的良师益友,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对编写提供指导意见的教师,在这里我们表示诚挚的谢意。 由于时间仓促,能力有限,本书难免有不足之处,欢迎读者批评指正。

泥塑课程评价标准

校本(泥塑)课程评价体系 xxxx完小 泥塑课程评价体系 一、评价原则: 1、贴近学生生活。艺术来源于生活,学生生在农村,以处在经济发展的蓬勃时机,学生的泥塑造型有更多来源于生活体验、想象,再现生活。学生的作品评价更应注意学生的生活表现。 2、激发学生兴趣。校本课程评价要注意学生的兴趣和发展需要。在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学生通过上网、查阅书籍等收集资料的方法,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动手创作感兴趣的作品,把激发学生的兴趣作为学生学习评价的一个内容。 3、学生积极参与。校本课程在评价上应注意学生的全面发展,把学生的参与作为评价的内容。在实施过程中,全体学生都应该积极参与进来,改变以教师为中心,课题为中心和书本为中心的局面。本课程从最初搜集资料到参与学习,自由表现创作,学生兴趣盎然,参与积极性极高,学生在这种自主开发的全新课程中,形成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课程学习气氛。 4、注意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三个层面: 知识技能;方法过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我们的校本课程中,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能力等是不是得到了发展,更重要的还要问一问这发展是怎么来的。学生们在获得知识和能力的同时得到的情感体验如何。我校学生在以前对泥塑的了解只停留在表面,学生在校本实践中会有更深的情感体验,对事物有了新的看法,对主题思想的表达有了更全面的方式,这种体验学生将终身受益。二、评价内容: 评价分两部分,xx共同评价。 1、精品展览: 开展多种形式的校内、校外学生作品展览,加强宣传和学生进行鼓励。

2、建立个人的成长记录袋。内容包括: (附表一) (1)采用等级制记录学生作品学习创作情况。教师、同学、家长参与评价。 (2)作品集: 学生作品照片、荣誉证书等。 (3)小评论: 针对某一作品进行的同学、老师及自己的评价。 (4)期末评语: 记录各方面的综合评价。 三、对学生评价 1、采用表现性评价,关注学习的过程,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主要是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方法等方面取得成绩作出评价,评价要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2、采用等级制、设优、良、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若有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可以通过交谈,提出问题,鼓励学生努力方向,争取合格。对学生评价主要是三看: “一看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学时总量,作好考勤记录;二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态度、积极性、参与状况等,用‘优秀、良好、一般、差’等形式记录在案;三看学生的学习成果,学习成果可通过实践操作、作品鉴定、竞赛、评比、汇报活动等形式展示,成绩记入成长手册中。 3、评价的形式多样,一般可采取以下“四结合”的形式,即教师的评价与学生的自评、互评相结合;对小组的评价与对组内个人的评价相结合;对书面材料的评价与对学生口头报告、学习活动表现,平时的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以定性评价为主等形式。

泥塑校本课程优选稿

泥塑校本课程 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走进缤纷奇妙的泥塑世界 ——平度市白沙河街道东杜家小学泥塑社团课程研发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讲述的内容是《走进缤纷奇妙的泥塑世界》。 泥塑课程,为什么要开发泥塑课程?我们知道,泥塑课程不是基础课程,它是特色课程。所以,研发这样的课程,必须是符合儿童的天性,适合儿童需求,对儿童全面发展有益的一门课程。 儿童泥塑,这门散发着芳香的课程,可塑性强,亲近可爱。泥塑制作,能满足儿童好动、好奇、好胜的需要,人人喜欢制作,个个都能成功,儿童更喜欢它;泥塑制作,人人左右手动手操作,个个左右脑积极思考,能够培养儿童左右手协调操作能力,促进左右脑协调发展;泥塑制作,座位自由组合,彼此个性接近。由于泥塑的柔软,可“随形”、“随时”、“随地”,自由发挥,能丰富想象,张扬个性,发展创新思维,同时也能培养积极的情感,促进意志力的坚强和人格的健全。我校开设泥塑社团四年多。成立了“我型我塑”泥塑社团。泥塑教学所蕴涵的这些积极的教育价值也正是社团校本课程所追求的。 课程目标——让目标明起来 泥塑课程的开发,必须要有一个目标指向。泥塑仅仅是一个媒介,通过这个媒介,泥塑特色究竟要达到怎样的鲜明度,学生究竟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们的目光究竟是只盯着脚尖走路,还是投向数年之后。因为这个课程的实施,不像语文数学那样有足够多的学时,应该有一个比较长远的,在时间跨度上最少一年的,比较明确清晰的发展目标。

我们的总体目标是:通过两至三年的努力,要让泥塑不但成为学校的特色,还要让泥塑社团成为海门市的特色社团。要让喜欢泥塑、乐意学习泥塑的学生从5%达到90%。不但要有普通型的泥塑作品,更要有精品型的泥塑作品。要让泥塑活动教学形成较为完善的课程。 围绕“三维”目标,我们制订了以下更加详实的课程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对泥塑作品的欣赏,使学生对泥塑这种艺术形式了解、认知,学习分辨其色彩,造型,质感等美术语言,制作多件泥塑作品。有兴趣的同学要能出精品。 过程与方法:掌握泥塑作品的设计方法与步骤,通过创作,能把自己的想法通过泥塑作品呈现出来。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审美能力,增强合作意识,培养创新精神。 课程内容——让内容立起来 只有目标,没有课程核心的课程内容和结构,课程只是空中楼阁。所以,搭建课程框架,做实课程内容,是泥塑课程的重点。 我们开设“我型我塑”泥塑创意课程。课程分为三个阶段,初级课程、进阶课程、特色课程。针对不同年段的孩子,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让他们充分感受泥塑世界的无限创意。 课程内容有: 第一单元认识彩泥 第一课:彩泥制作百宝箱 第二课:彩泥制作基本技法

《陶艺》校本教材开发方案

《陶艺》校本课程实施方案我校陶艺教学由2006年冬季创办至今已有将近五个年头了,在这五年中我们有过彷徨、有过疑惑,也有过思索和探讨,也学习过兄弟学校的成功经验。但如何能拿来在我们临池中学进行生根发芽,并开花结果,我们一直在不断的追求和探索中。我们不断的问自己,我们为什么要开展陶艺、我们如何来开展陶艺、我们将来想怎么样开展陶艺。下面我就这三个方面来详细描述一下我校陶艺校本教学的发展思路。 一、我们为什么要搞陶艺 (一)校园文化建设的需要 校园文化是学校所具有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它从表象看包括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绿化美化、宣传橱窗等这种物化形态的内容,但它更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是一种动态中的校园文化。也是学校内涵和深度的一种体现。健康的校园文化,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心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陶艺无疑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最好切入点之一。陶艺由于它本身所具有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使他成为我们选择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陶艺本身的价值使然。 陶艺是我国的一门传统艺术,它的产生是人类进化过程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创造,标志着人类文明和文化的进步。中国的陶瓷艺

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它曾长期影响着世界陶瓷的发展,在世界文明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在美国、德国、加拿大、日本及至我国的台湾,“陶艺”早就走进了大、中、小学课堂,而且开展得有声有色。实践证明,陶艺教育的价值很高,它为发展学生个性,开发潜能,提高审美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开辟了无限的空间。 (三)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 随着新基础的深入开展,“新基础教育”形成的教学共通价值观的核心理念是:培养能在当代社会中实现主动、健康发展的一代新人。而主动健康的一代新人必定是素质全面发展的人,因而,一所学校的好坏不仅仅停留在升学率的多少,一个学生的好坏也不仅仅是分数的高低,学生的素质是多方面的。学校的育人观也是全面的。陶艺恰恰在提高学生素质方面具有无比的优势。苏霍姆林斯基说:“学生的才智反映在他的手指尖上”。也就是说,只有让孩子在操作中动手、动脑,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才能使他们的智慧和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在中学开设陶艺课程,是加强素质教育的最佳选题。它以其感人的形式,丰富的内容,打动学生的心灵,接近学生的生活,为学生提供了表达自我和发挥想象力的空间,使学生获得快乐和满足,这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有着巨大的积极作用。 (四)是学校特色发展的要求 建设特色学校是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素质教育是当今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和办学的归宿。“合格+特长”已成为众多学校实施素质

泥塑课程纲要

拓展性课程泥塑教学计划 莲都外国语学校许慧燕一、课程背景分析 泥塑是我国民间传统雕塑工艺,具有悠久的历史,特点小巧玲珑可爱,适于学生学习操作。开展泥塑拓展性课程不仅能使学生尽早了解、学习民俗艺术,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激活学生童心,放飞学生的想象力,让同学们在活动中学习,在制作中感受泥塑的快乐。使学生在玩中做,做中学,学中思,思中获,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努力。 二、课程培养目标: 1、对泥塑艺术品的欣赏和泥塑历史的简单介绍,使学生对泥塑这种艺术形式形成初步了解、认知。 2、通过手工泥塑课程活动发展学生的观察、审美能力、注意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和创造动手能力,促进学生兴趣爱好和特长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艺术素养。 3、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合作技能、团队精神和人际交往的能力。有利于学生间学习、认知方面的交流、沟通。 4、通过手工泥塑课程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能力。 6、能使同学们制作出一件自己满意的陶艺作品 三、课程落实措施 1、给学生提供丰富的物质环境,刺激学生去感受美和表现美。创设泥塑活动区,提供必要的材料,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进行活动。

2、学习方法的多样化。学习泥塑有多种方法:有模仿他人,也就是小朋友刚开始时比较喜欢的“你做一步,我跟一步”的方法;有独立研究,提供图谱,引导学生自由探索、研究;还有折装重组,是由教师先做好成品,引导学生把它拆开,再重新拼装。这是我们比较常用的几种方法,教师应根据学生不同时段的年龄特点,合理地选用不同的方法。 3、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泥塑活动特有的性质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喜欢泥塑,掌握泥塑的方法和技巧。同时,充分掌握折纸活动的教育价值。期末我们将泥塑内容组合成一幅图展示出来。 四、课程内容安排表 1蜗牛 2轮船 3动物面具 4玫瑰花 5泥塑鸟 6制作圣诞树 7熊猫 8小闹钟 9创意台灯 10菠萝 11大象 12动物总动员

民间泥塑入门-----学校课程

民间泥塑入门 小学美术校本课程 安丘市新安街道关王学校 写在前面的话

目录 写在前面的话 (3) 第一节:泥塑的历史及发展 (5) 第二节:我国各地的民间泥塑(一) (8) 第三节:我国各地的民间泥塑(二) (12) 第四节:我国各地的民间泥塑(三) (17) 第五节:我们身边的民间泥塑大师---王永芹 (21) 第六节:民间泥塑工具、材料的准备 (25) 第七节:民间泥塑的制作方法(一) (28) 第八节:民间泥塑的制作方法(二) (31)

写在前面的话 地处农村的学校,与地处城市的学校,在资源和条件上存在着很大的不同,众多的民间艺术创造大都出现在农村。 当下小学美术教材中的一些教学内容,由于离农村孩子的生活比较远,所以,学生很难理解和掌握,因此,他们动手操作和创作的机会也会相对较少。 泥塑艺术是我国一种古老常见的民间艺术。它以泥土为原料,以手工捏制成形。或素或彩,以人物、动物为主。泥塑俗称“彩塑”,为中国民间传统的一种雕塑工艺品。 我们农村学校,地处农村,接近广袤的土地,有着丰厚的自然资源,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为泥塑的制作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通过本教材的学习,了解我国各地泥塑的艺术特色,对我国泥塑艺术有一个系统的认识。从而挖掘民间失落的或将消失的文化遗产。通过手工泥塑技法的训练,培养学生初步的自我服务能力,能制作简单的泥塑单品,适当发挥自我才艺。 调动学生的情绪参加泥塑讨论,并能发表意见。 能和家人、小朋友、教师等关系密切的人友好相处,知道应该关心别人。 学习分辨色彩,造型,质感的最基本的生活需求。 学生初步了解泥塑艺术及泥塑创作步骤,通过动手实践,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造型设计能力和艺术想象力,用丰富的想象力来表现身边普通的物象、普通百姓的多彩生活。

学校课程开发实施实施方案

学校课程开发实施方案

————————————————————————————————作者:————————————————————————————————日期: 2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学校课程实施方案

学校课程实施方案 为落实国家课程方案,落实“三个全面”,即:“全面建设合格学校”、“全贯彻课程方案” “全面培养合格学生”,提高广大教师的课程意识,促进专业发展,办一流特色学校。强化“三 个还给”,即:“把时间还给孩子”、“把健康还给孩子”、“把能力还给孩子”,给学生提供自主发展和个性发展的机会,提高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按照《山东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实施纲要》的要求,充分挖掘和利用课程资源,开发校本课程。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总体目标 1.以国家课程标准为指针,立足于社会发展对人的素质的要求,以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培 养为着力点,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终身发展、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 2.为学生参与社会生活打好基础: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思想道德品质;学会共同生活,促进 情感和态度的发展;塑造完善的人格,促进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 3.注重人文性和科学性相结合,以培养学生文化素养、科学方法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通过对人 文精神的塑造,科学知识的获得,科学方法的实践,科学技术应用能力的训练,来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科学的精神、创造思维能力、探究与发现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和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 4.关注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开发多层次、多类型、多规格的校本课程,以实现每一位学生都得 到充分全面的发展。 5.逐步开发、不断改进和完善校本课程体系,满足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培养一批复合型、研 究型教师,促进学校、教师、学生的共同发展和特色发展。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 1.互补性原则: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对国家课程的补充和拓展。 2.多样性原则:校本课程的科目设置力求丰富多彩,可供学生充分选择。 3.主体性原则: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在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中要重视教师的主动精神。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校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参与,根据学生的需要不断优化校本课程。 4.开放性原则:以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对校本课程的选择具有自主权。教材本身在实施中教师要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并不断反思出现的各种问题,对教材随时予以补充、调整。 5.个性化原则: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打破班级界限,选择不同的课程,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6.可行性原则:在确立校本课程开发目标时,充分考虑教师队伍的整体实力、科研水平,根据现有条件最大限度地挖掘、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努力使校本课程实用、可行。 三、学校课程开发的内容 从开发范畴看,开发的课程类别有:拓展性课程(以拓宽学生知识面为目标)、探究性课程(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隐性课程(校园文化建设)、显性课程;校内课程(与基础教育内容相关的)、校外课程(贴近社区、生活的课程)。 从开发的门类有:学习方法类(基础课程相关科目的学习方法与技巧)、活动类(与探究学习、体育活动课外活动相关的)、艺术类(音、美、小制作)、生活类(与衣食住行等生活相关的)、科学类(某一知识的延伸与扩展如“物理与生活”)、趣味类(某方面带有趣味的知识或生活中有趣味的小常识——经典诵读与名著欣赏对联等)。

民间泥塑入门-----学校课程

民间泥塑入门 小学美术校本课程

安丘市新安街道关王学校 写在前面的话 目录 写在前面的 话 (3) 第一节:泥塑的历史及发展 (5)

第二节:我国各地的民间泥塑(一) (8) 第三节:我国各地的民间泥塑(二) (12) 第四节:我国各地的民间泥塑(三) (17) 第五节:我们身边的民间泥塑大师王永芹 (21) 第六节:民间泥塑工具、材料的准备 (25) 第七节:民间泥塑的制作方法(一) (28) 第八节:民间泥塑的制作方法(二) (31) 写在前面的话 地处农村的学校,与地处城市的学校,在资源和条件上存在着很大的不同,众多的民间艺术创造大都出现在农村。 当下小学美术教材中的一些教学内容,由于离农村孩

子的生活比较远,所以,学生很难理解和掌握,因此,他们动手操作和创作的机会也会相对较少。 泥塑艺术是我国一种古老常见的民间艺术。它以泥土为原料,以手工捏制成形。或素或彩,以人物、动物为主。泥塑俗称“彩塑”,为中国民间传统的一种雕塑工艺品。 我们农村学校,地处农村,接近广袤的土地,有着丰厚的自然资源,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为泥塑的制作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通过本教材的学习,了解我国各地泥塑的艺术特色,对我国泥塑艺术有一个系统的认识。从而挖掘民间失落的或将消失的文化遗产。通过手工泥塑技法的训练,培养学生初步的自我服务能力,能制作简单的泥塑单品,适当发挥自我才艺。 调动学生的情绪参加泥塑讨论,并能发表意见。 能和家人、小朋友、教师等关系密切的人友好相处,知道应该关心别人。 学习分辨色彩,造型,质感的最基本的生活需求。 学生初步了解泥塑艺术及泥塑创作步骤,通过动手实践,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造型设计能力和艺

泥塑校本课程 王海燕

泥塑校本试用教材低年级(2.3年级) 伊旗第四小学

校本课程介绍 课程类型:泥塑 课程理念: 泥塑是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艺术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放飞学生的想像力,让同学们在活动中学,感受到泥塑的快乐,使学生在玩中做,做中学,学中思,思中获,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同时培养每个学生的创作意识和表现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点,使学生在自由的创作中获得个性表达。 课程目标: 1、学会泥塑的基本知识、技能技巧,懂得造型知识,进行艺术创作。 2、体验学习活动的兴趣,获得对泥塑艺术创作的持久兴趣,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 3、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 4、坚持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探究,为学生个性发展创造空间,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发展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 5、帮助学生体验生活并学以致用。推进学生对自我社会和自然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谋求自我、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校本课程纲要 主讲教师:王海燕 课程类型:泥塑 教学材料:创意泥 授课时间:每周二、周三、周四 授课对象:二、三年级的美术爱好者(特别是爱好造型艺术)课程目标: 1.过泥塑创作活动,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创造和审美等能力2.在泥塑创作活动过程中,体验创新和成功的乐趣,陶冶性情3.通过泥塑展示自己的个性与才智,释放艺术才华,提升文化品位。 4.学会合作,体验合作的快乐 5.掌握泥塑创作的一般规律 评价方式: 1.掌握泥塑创作的基本技巧和技法。 2.能做出泥塑的基本形状。 3.能根据老师的示范及讲解创作泥塑作品。 4.能创作简单的泥塑作品。 预期效果: 起始:了解简单的制作过程,做出基本形状。 中期:能根据老师的讲解及示范做出泥塑作品。 末期:能创作简单的作品。

泥塑课程评价标准

校本(泥塑)课程评价体系东疏镇刘茂完小

泥塑课程评价体系 一、评价原则: 1、贴近学生生活。艺术来源于生活,学生生在农村,以处在经济发展的蓬勃时机,学生的泥塑造型有更多来源于生活体验、想象,再现生活。学生的作品评价更应注意学生的生活表现。 2、激发学生兴趣。校本课程评价要注意学生的兴趣和发展需要。在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学生通过上网、查阅书籍等收集资料的方法,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动手创作感兴趣的作品,把激发学生的兴趣作为学生学习评价的一个内容。 3、学生积极参与。校本课程在评价上应注意学生的全面发展,把学生的参与作为评价的内容。在实施过程中,全体学生都应该积极参与进来,改变以教师为中心,课题为中心和书本为中心的局面。本课程从最初搜集资料到参与学习,自由表现创作,学生兴趣盎然,参与积极性极高,学生在这种自主开发的全新课程中,形成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课程学习气氛。 4、注意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三个层面:知识技能;方法过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我们的校本课程中,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能力等是不是得到了发展,更重要的还要问一问这发展是怎么来的。学生们在获得知识和能力的同时得到的情感体验如何。我校学生在以前对泥塑的了解只停留在表面,学生在校本实践中会有更深的情感体验,对事物有了新的看法,对主题思想的表达有了更全面的方式,这种体验学生将终身受益。

二、评价内容: 评价分两部分,师生共同评价。 1、精品展览:开展多种形式的校内、校外学生作品展览,加强宣传和学生进行鼓励。 2、建立个人的成长记录袋。内容包括:(附表一)(1)采用等级制记录学生作品学习创作情况。教师、同学、家长参与评价。(2)作品集:学生作品照片、荣誉证书等。(3)小评论:针对某一作品进行的同学、老师及自己的评价。(4)期末评语:记录各方面的综合评价。 三、对学生评价 1、采用表现性评价,关注学习的过程,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主要是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方法等方面取得成绩作出评价,评价要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2、采用等级制、设优、良、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若有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可以通过交谈,提出问题,鼓励学生努力方向,争取合格。对学生评价主要是三看:“一看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学时总量,作好考勤记录;二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态度、积极性、参与状况等,用‘优秀、良好、一般、差’等形式记录在案;三看学生的学习成果,学习成果可通过实践操作、作品鉴定、竞赛、评比、汇报活动等形式展示,成绩记入成长手册中。 3、评价的形式多样,一般可采取以下“四结合”的形式,即教师的评价与学生的自评、互评相结合;对小组的评价与对组内个人的评价相结合;对书面材料的评价与对学生口头报告、学习活动表现,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