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走进精彩纷呈的金属世界(新课+Na)

走进精彩纷呈的金属世界(新课+Na)

走进精彩纷呈的金属世界(新课+Na)
走进精彩纷呈的金属世界(新课+Na)

八、走进精彩纷呈的金属世界

第26课钠和钠的化合物(含两碱的制备)

考纲要求:

1.知道钠的位置、结构和性质

2.掌握钠的化合物的性质和相互转化关系以及钠离子的检验

3.掌握碱金属元素性质递变的规律

3.两碱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制备

基础重温获新知:

1.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和原子结构和性质。

(1)钠位于第周期第族,是典型的金属元素的代表,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最外层个电子,在化学变化中容易(填“得到或失去”)电子,表现出较强的性和性。

(2)金属钠的密度比水,比煤油,属于(重或轻)金属,有色的金属光泽,质地(软或硬),可以用小刀切割。

(3)钠具有强性,易发生反应,能和非金属、盐、水、酸及醇等活泼氢的物质反应。

与非金属反应

Na+Cl2→现象:白烟;

Na+O2→ 现象:黄色火焰

Na+O2→(空气中,切面灰暗)

与水反应(离子方程式):,现象:

与酸溶液反应:(离子方程式),现象:爆炸

与盐反应:Na+TiCl(熔融) →

与盐溶液:Na+NH4Cl→ (提示:金属钠先与水反应,再考虑NaOH是否与盐反应) .

与乙醇反应:C2H5OH +Na→

3.氢氧化钠

(1)俗名:。

(2) 色固体,可用作剂,和按一定比例熔合制成碱石灰。

(3)其溶液具有滑腻感和性,是一种碱(强或弱),在水中完全电离,具

有的通性。

与某些单质的反应:Al+NaOH +H2O→

与卤素(Cl、Br、I)发生自身氧化还原反应:X2+ NaOH →

(4)是一种重要的碱,用于制造等工业。工业制法:

(1)碱金属元素包括、钠、钾、、、鈁六种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族。

(2)它们原子的最外层均只有个电子,次外层电子数Li是个,Na、K、Rb、Cs、Fr 是个。

(4)与水反应:(通式)

(5)碱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以态存在;单质锂保存在中,单质钠、钾、钙等保存在中。

6.焰色反应

(1)金属单质或金属离子灼烧时均有焰色,故焰色反应是(单质、离子、元素)的性质。

(2)钠的焰色是色,钾为色,观察钾的火焰颜色时要透过色的玻璃,目的是。

7.碳酸钠俗名;

纯碱的工业制法:(氨碱法)

名师助学:

1.金属钠露置在空气中的变化过程

Na →Na20 →NaOH→Na2CO3.10H2O→Na2CO3

银白色→变暗→ 溶液→ 固体→ 白色粉末

2.钠与含—OH物质的反应规律

当钠与含有—OH的物质发生反应时,反应的剧烈程度取决于—OH上氢原子的活泼性即—OH上氢原子电离的难易。越易电离的反应越剧烈。例如:将加入到下列物质中(1)水(2)乙醇(3)醋酸其反应的剧烈程度为(3)>(1)>(2)

3.碱金属元素碳酸盐的热稳定性规律

(1)M2CO3>MHCO3>H2CO3(M为碱金属)

(2)Rb2CO3>K2CO3>Na2CO3>Li2CO3

(3)碱金属的碳酸盐>碱土金属(ⅡA族)的碳酸盐>过渡元素的碳酸盐

4.过氧化钠的强氧化性

(1) Na2O2与SO2反应:Na2O2+ SO2→Na2SO4

(2) Na2O2投入氯化亚铁溶液中,可将发Fe2+氧化成Fe3+,同时生成氢氧化铁沉淀。

(3) Na2O2投入氢硫酸中,可将氢硫酸氧化成单质硫,溶液浑浊。

(4) Na2O2投入到Na2SO3溶液中,可将SO32- 氧化成SO42-。

(5) Na2O2投入品红溶液中,因其有氧化性,所以有漂白性,可使品红溶液褪色。

5.有关Na2O2跟CO2、和H2O反应得计算技巧

(1)固体质量的差量的计算

2Na2O2 +2CO2→2 Na2CO3 +O2 固体质量差△m

156g 212g 212-156=56 g

2Na2O2 +2H2O →4 NaOH+ O2 固体质量差△m

156g 160g 160-156=4 g

由此可见,每有2mol CO2参与反应,固体增重为56克,相当于2mol CO的质量;每有2mol H2O参与反应,固体增重威4克,相当于2mol H2的质量。即CO2、H2O(g)分别与足量Na2O2反应,固体增重分别相当于等物质的量的CO、H2的质量。因此,W g通式符合的(CO)(H2) n(m=0,1,2……;n=1,2……)的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将其产物通过足量的Na2O2 固体,反m

应完毕,固体增重Wg。

原因:2CO+O2→2CO2

2CO2+2Na2O2→2 Na2CO3 +O2

+O2→2H2O

2H

2Na2O2 +2H2O →4 NaOH+ O2

根据反应原理,概括为2Na2O2把CO或H2“吃”进去,故质量增加的量就是原物质的质量。(CO)m(H2) n熟悉的物质如:CO,H2,CH4O,CH3COOH,HCOOCH3,C6H12O6等

(2)气体体积差量的计算

2Na2O2 +2CO2→2 Na2CO3 +O2 气体体积差△V

2 1 2-1=1体积

2Na2O2 +2H2O →4 NaOH+ O2 气体体积差△V

2 1 2-1=1体积

由此可见,CO2、H2O(g)分别与足量的Na2O2反应,体积变为原来的一半,即V(O2)=1/2V(CO2),V(O2)=1/2V[H2O(g)]

6. Na2CO3与盐酸反应的规律

向Na2CO3溶液中滴入稀盐酸:

(1)用酚酞作指示剂时,当指示剂变色,只发生:

Na2CO3+2HCl →NaHCO3+NaCl

(2)用甲基橙作指示剂时:

先发生Na2CO3+HCl →NaHCO3+NaCl

后发生NaHCO3+HCl→NaCl+ CO2↑+H2O

即当指示剂变色时Na2CO3~2HCl

7.NaHCO3、Na2O2在密闭容器中共热时,所剩固体产物的判断:

(1)先考虑NaHCO3生成的CO2与Na2O2反应,再考虑H2O与Na2O2反应

(2)整体考虑法

由于Na+不会离开容器:

当n(NaHCO3)/n(Na2O2)≥2/1 时,剩余固体为Na2CO3;

当n(NaHCO3)/n(Na2O2)<1/1 时,剩余固体为Na2CO3,NaOH,Na2O2,

当1≤n(NaHCO3)/n(Na2O2)<2 时,剩余固体为Na2CO3,NaOH。

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A级过关题

1.金属钠4.6克与1.6克硫粉迅速混合起来,并放在石棉网上加热,反应后生成的固体是

()

A 黄色固体混合物B硫与硫化钠C氧化钠与硫化钠D氧化钠与硫化钠

2.碱金属与卤素所形成的化合物大都具有的性质是()

①高沸点②能溶于水③水溶液能导电

④低熔点⑤熔融状态不导电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④⑤

D、②③⑤

3.只能用焰色反应实验区分的是()

A.NaCl和Na2CO3

B.KCl和NaCl

C.KCl和K2CO3

D.钠和钾

4.欲使0.1mol/L-1的NaHCO3溶液中C(H+)、C(CO32-)、C(HCO3-)都减小,其方法是()A通入二氧化碳气体B加入氢氧化钠固体C通入氯化氢气体D加入饱和石灰水溶液5.把6.2gNa2O溶于93.8g水中;把4.6g金属钠溶于95.6g水中;把7.8gNa2O2溶于93.8g 水中;把8gNaOH溶于92g水中,所得到的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

A.都是8%

B.分别为8%、8%、7%、10%

C.都是9%

D.分别为6%、7%、8%、10%

6.下面有关Na2CO3与NaHCO3的叙述错误

..的是()

A.Na2CO3遇少量酸可转化为NaHCO3

B.在水中的溶解度Na2CO3比NaHCO3大

C.与同浓度的硫酸反应时,Na2CO3比NaHCO3剧烈

D.NaHCO3能与NaOH反应,而Na2CO3不能

7.一块金属钠投入过量的AlCl3溶液中,生成物是()

A.H2、NaOH

B.、Al(OH)3

C.H2、NaCl 、NaAlO2

D. H2、NaCl 、Al(OH)3

8.下列各组物质的性质比较中,正确的是( )

A.热稳定性:Na2CO3>NaHCO3>H2CO3

B.熔点:Rb>K>Na>Li>H2

C.溶解度:H2CO3>NaHCO3>Na2CO3

D.氧化性:Rb+>K+>Na+>Li+>H+

9.下表是几种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工业上将等物质的量的NaCl 、CO2、NH3溶

于水中,在30℃时配成溶液,此时溶液中无晶体,当降至某温度时,开始析出晶体,此晶

344310.下列图中A 到F 是化合物,G 是单质

A (固体)??→

?加热

B+ C+ D +E +E

B+G F+G +F 溶液)

+

写出A 、B 、E 、F 的化学式

A . B. E. F.

11. 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化学方程式 ,阳极产物 ,阴极产物 。

过程与方法---B 级能力过关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碱金属基本都是银白色金属,密度、硬度都较小②碱金属单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产物都是过氧化物③碱金属单质的溶沸点随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升高④焰色反应是指某些金属或其化合物灼烧时使火焰呈现的特殊颜色⑤碱金属的盐有焰色反应,而其他形式没有⑥碱金属单质跟水、乙醇、乙酸、苯等反应放出氢气⑦Na 、K 的化合物多数是易溶于水的⑧由于Na +不水解,故钠盐呈中性

A ①②③④

B ⑤⑥⑧

C ①④⑦

D ①②⑤⑥⑧ 2.往下列溶液中不断通入CO 2,最后一定有白色固体生成物的是( ) A .澄清石灰水 B .饱和碳酸钠溶液 C .硝酸银溶液 D .氯化钙溶液 3. 为除去括号内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 ) A Na 2CO 3溶液(NaHCO 3 ),选用适量NaOH 溶液 B NaHCO 3溶液(Na 2CO 3 ),应通入过量的CO 2 C Na 2O 2粉末 (Na 2O),将混合物在空气中加热 D Na 2CO 3溶液(Na 2SO 4),加入适量的Ba(OH)2溶液,过滤

1862年,比利时人索尔维以NaCl 、CO 2、NH 3和H 2O 为原料制得纯净的Na 2CO 3,这个方法叫做“索尔维法”,其简要过程如下:

(1)制小苏打:NaCl+NH 3+CO 2+H 2O →NaHCO 3↓+NH 4Cl 。 (2)焙烧小苏打制得纯碱,CO 2循环使用。

+C

(3)在析出小苏打的母液中加入生石灰,NH3循环使用。

1940年,我国著名化工专家侯德榜用NaCl固体代替生石灰,加入母液使NH4Cl晶体析出,

生产纯碱和氯化铵,这就是举世闻名的“侯氏制碱法”

4.在制小苏打的第1步操作中,应在饱和食盐水中()

A.先通入CO2,达到饱和后再通入NH3

B.先通入NH3,达到饱和后再通入CO2

C.CO2和NH3同时通入

D.以上3种方法都可以

5.NaCl固体使NH4Cl从母液中析出,主要破坏了NH4Cl在母液中的()

A.水解平衡

B.电离平衡

C.结晶溶解平衡

D.沉淀溶解平衡

6.侯氏制碱法较之索尔维法的优点是()

①得到了Na2CO3,NH4Cl两种有用产品②消除了无用的产物CaCl2

③减少了CaO原料④原料得到了充分有效利用⑤提高了纯碱的质量

A①②③B①③④⑤C②③⑤D①②③④

7.有某碱金属M及其相应氧化物的混合物共10克跟足量水充分反应,小心地将溶液蒸干,得到14克的无水晶体,则该碱金属M可能是()

①Li ② Na ③ K ④ Rb ⑤ Cs

A ①或②

B ②或③

C ③或④

D ④或⑤

8.有下列四组物质,如果把某组物质中的后者逐滴加入到前者中至过量,将出现“先产生白色沉淀,后白色沉淀溶解”的现象,这组物质是()

A. 稀硫酸、氯化钡溶液

B. 硫酸亚铁溶液、氢氧化钠溶液

C. 氯化钠溶液、硝酸银溶液

D. 氯化铝溶液、氢氧化钠溶液

9.在长期载人太空飞行的宇航器中,每个宇航员平均每天需要消耗0.9kg氧气,呼出1.0kg

二氧化碳。为了能保持飞船坐舱内空气成分的稳定,有科学家提出“金属过氧化物处理系统”,

即不断把舱内的空气通过盛有金属过氧化物(以过氧化钠为例)的容器,并把处理后的气体

充入座舱。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①;②。将处理后的气体充入座

舱时,应注意采取的一项措施是。

10.A和B均为钠盐的水溶液,A呈中性,B呈碱性并具有氧化性。下述为相关实验步骤和实验现象:

请回答:

(1)写出A、B和C的化学式:A ,B ,C 。

(2)依次写出A→D和D→E(E中含有某+5价元素的含氧酸根离子)的离子方程式:

,。

(3)写出将SO2气体通入K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写出由F→H的化学方程式:。

单元过关测试: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答案

1.下列有关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钠的还原性很强,可以用来冶炼金属钛、锆、铌等

B. 钠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钠元素只能以化合态存在于自然界

C. 钠是一种灰黑色的固体

D. 钠的质地软,可用小刀切割

2.常温下,下列各组物质不能

..用一种试剂通过化学反应区别的是()

A. MnO2CuO FeO

B. (NH4)2SO4K2SO4NH4Cl

C. AgNO3KNO3Na2CO3

D. Na2CO3NaHCO3K2CO3

3.取ag某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将其产物跟足量的过氧化钠固体完全反应,反应后固体

的质量恰好也增加了ag。下列物质中不能满足

....上述结果的是()

A、H2

B、CO

C、C6H12O6

D、C12O22O11

4.有下列四组物质,如果把某组物质中的后者逐滴加入到前者中至过量,将出现“先产生白色沉淀,后白色沉淀溶解”的现象,这组物质是()

A. 稀硫酸、氯化钡溶液

B. 硫酸亚铁溶液、氢氧化钠溶液

C. 氯化钠溶液、硝酸银溶液

D. 氯化铝溶液、氢氧化钠溶液

5..已知KH和H2O反应生成H2和KOH,反应中1 mol KH ()

A.失去1 mol电子

B.得到1 mol电子

C.失去2 mol电子

D.没有电子得失

6.含8.0 g NaOH的溶液中通入一定量H2S后,将得到的溶液小心蒸干,称得无水物7.9 g,则该无水物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A. Na2S

B. NaHS

C. Na2S和NaHS

D. NaOH和NaHS

7.在泡沫灭火器中放NaHCO3而不用Na2CO3,下列解释不合理的是()

A.与酸反应时,NaHCO3产生CO2的速度更快

B.NaHCO3受热易分解,而Na2CO3受热不易分解

C.等质量的NaHCO3和Na2CO3与酸反应时前者产生CO2多

D.NaHCO3比Na2CO3便宜

8.除去NaCl溶液中的Ca2+、Mg2+、SO42-等离子,加入下列①—④试剂的顺序应是()①Na2CO3②BaCl2③盐酸④NaOH

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②→③→④→①

D.①→④→②→③

二.选择题:(每题可能有1-2个答案)

9.下列关于Na+的叙述正确的是( )

A.Na+很活泼,与水剧烈反应放出H2

B.Na+的焰色反应为黄色

C.Na+的半径大于Na原子的半径

D.Na+在水中是以无色的水合离子存在的

10.“侯氏制碱法”较之“索尔维法”的优点是( )

①得到了Na2CO3、NN4Cl两种有用产品;②消除了无用的产物CaCl2;③减少了CaO原

料;④原料得到充分有效利用;⑤提高了纯碱质量。

A.①②③B.①③④⑤

C.②③⑤D.①②③④

11.如图2-13所示,在密闭容器中,装入2.3g金属钠和一定量的HgO,同时加热容器的两部分,反应后容器内空气的成分未变,那么,装入的HgO的质量可能为( )

①21.7g②24g③43.4g④10.85g

A.①或②B.只有①

C.①或④D.②或③

12.某干燥粉末可能含有由Na2CO3、Na2O2、NaHCO3、NaCl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将该粉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有气体X溢出,X通过足量的NaOH溶液后体积缩小(同温同压下测定)。若将原来混合粉末在空气中用酒精灯加热,也有气体放出,且剩余固体的质量大于原混合粉末的质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粉末中一定有Na2O、Na2O2、NaHCO3B粉末中一定不含有Na2CO3和NaCl

C粉末中一定不含有Na2O 和NaCl D无法肯定粉末里是否含有Na2CO3和NaCl

13. 一定质量的Na,K分别投入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在相同条件下产生氢气的体积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中a,b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投入的Na ,K 物质的量一定相等

B 曲线a 对应的反应使用了催化剂

C 曲线A 代表K 的反应,曲线b 代表Na 的反应

D 两反应中盐酸必须是足量的

14.某K 2CO 3样品中含有Na 2CO 3、KNO 3和Ba(NO 3)2三种杂质中的一种或二种.现将13.8克样品加入足量水,样品全部溶解.再加入过量的CaCl 2溶液,得到9克沉淀.对样品所含杂质的正确判断是( )

(A)肯定有KNO 3 (B)肯定有KNO 3,可能还含有Na 2CO 3 (C)肯定没有Ba(NO 3)2,可能有KNO 3 (D)肯定没有Na 2CO 3和Ba(NO 3)2 三. 填空题

15.18.4克 NaHCO 3和NaOH 的固体混合物,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到约250°C ,经充分反应后,排出气体,冷却,称得剩余固体质量为16.6g ,则原混合物中NaOH 的质量分数为 。

16.在三个密闭容器中分别装有:

A 、Na 2O 2和NaHCO 3

B 、Na 2O 2和NH 4HCO 3

C 、Na 2O 2和Ca (HCO 3)2,其中每种物质均为1mol ,将它们加热到300℃(其中CaCO 3在该温度下不分解),经充分反应后排出气体,

写出各容器中残留的固体及其物质的量: A ; B ; C 。

17.已知NH

3(液)与H 2O(液)相似均可电离:2H 2O

H 3O ++OH-,2NH 3

NH +4+NH 2-。

据此写出Na 与液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8.有一白色粉末状固体A ,分为等质量的甲乙两份,甲份加热发生分解反应,得到残余物C ,同时产生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B 。乙份加入足量的酸,也会产生气体B ,但产生气体的量是甲份的两倍,气体B 跟淡黄色粉末D 反应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E ,同时又得到C 。另取少量A ,放在无色火焰上灼烧,火焰显黄色,试判断A-E 的分子式。 A______、B______、C______、D______、E______。 四.计算

19.现有某种碱金属的两种盐(正盐和酸式盐)组成的混合物6.14克,加入水溶解后,取所得溶液的1/10,向其中逐滴加入一定浓度的稀盐酸,并同时记录放出CO 2的体积(标准状况)和消耗盐酸的体积,得到如图所示的曲线。试计算:

(1)原混合物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

(2)原混合物中两种盐的物质的量之比。

(3)所滴加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4)确定这两种盐的化学式。

第27课铝、铁及其化合物

考纲要求:

1.掌握铝的原子结构和性质

2.掌握铝的化合物的性质及其铝和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关系,尤其是铝、氧化铝、氢氧化铝的两性

3.掌握铁的原子结构和性质

4.掌握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及其相互转化关系,掌握变价金属元素的氧化性和还原性,Fe2+、Fe3+的鉴别和检验

基础重温获新知:

1.铝的原子结构和性质

(1) 铝位于第周期第族,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最外层个电子,在化学变化中容易(填得到或失去)电子,表现出较强的性和性。(2)化学性质:与非金属单质反应

与氧气反应Al+ O2→

与水反应Al+ H2O→

与非氧化性酸(HCl) Al+ H+→

与强氧化性酸反应(浓硫酸、浓硫酸),常温下发生现象。

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l+ NaOH+ H2O→

2.氧化铝

(1)颜色,天然的氧化铝俗称,熔沸点(高或低)。

(2)化学性质:与强酸反应Al2O3 + H+→

与强碱反应Al2O3 +OH-→

结论:氧化铝是一种氧化物。

电解熔融的氧化铝.

3.氢氧化铝

可溶性的铝盐和氨水可以制得氢氧化铝,它是一种溶于水的色状物质,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氢氧化铝受热分解,是一种典型的氢氧化物。

写出氢氧化铝的电离方程式。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 4. 铝及其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及其应用

写出有关离子方程式: (1) Al(OH) 3 +H + → (2)Al 3+ +OH -→

(3) Al(OH) 3 +OH -→ (4) AlO 2- + H + +H 2O → (5) AlO 2- + H +→ (6) Al 3+ +OH -→

(7) AlO 2- + Al 3+ +H 2O → 制取氢氧化铝

a. b. Al 3+的水解:

Al 3+与 、 、 、 、 因生成 或 相互促进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

AlO 2-与 、 、 、 、 等不能大量共存 5.铁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和结构

铁位于第 周期第 族,是 金属元素的代表,其原子结构示意图: ,铁是一种变价元素,显示 价和 价,其化合物和水溶液往往有颜色。 6.金属铁的性质及存在

(1)铁不仅具有金属晶体的物理共性,而且还能被 吸引。 (2)化学性质

与非金属的反应

Fe+Cl 2 → 现象: 的烟

Fe+O 2 → Fe+ S → Fe+I 2 →

结论:铁与强氧化剂生成铁的 价态的产物,铁与弱氧化剂反应生成铁的 价态的产物。 与酸反应

a. 非氧化性的酸Fe+ H +→

b .氧化性酸 常温下遇浓 、浓 会发生 ,而加热时则剧烈反应。 与稀硝酸 铁过量 铁不足 与水反应: 与某些盐溶液反应

Fe+Cu 2+→ Fe+Fe 3+→ (3)铁的存在

2O 3Al 2-

铁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在地壳中均以态存在,态的铁只能在陨石中得到,常见的铁矿石有赤铁矿、菱铁矿等。

)和亚铁盐(Fe)

名师助学:

1.两性物质与物质两性

两性物质指既能与酸又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化合物,包括Al2O3、ZnO、Al(OH)3、Zn(OH)2、氨基酸、蛋白质等等,强碱弱酸的酸式盐(NaHCO3、KHS、KHSO3、Na2HPO4等)及弱碱弱酸盐(如:CH3COONH4、NH4HS等),也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但是不能称作两性物质,因为生成不全是盐和水。

2.既能与酸又能与碱反应的物质

(1)某些单质:Al 、Zn 、S 、Si等

3S+6NaOH→2Na2S+ Na2SO3+3H2O

S+2H2SO4(浓)→3SO2↑+ 2H2O

Si+ 4HF→SiF4↑+2H2↑

Si+2NaOH+H2O→Na2SiO3+2H2↑

(2)两性氧化物:Al2O3、ZnO

(3)两性氢氧化物:Al(OH)3、Zn(OH)2

(4)弱酸的铵盐:CH3COONH4、(NH4)2CO3、(NH4)2S

(5)多元弱酸的酸式盐:NaHCO3、NaH2PO4、NaHS

(6)某些酸:如H2S 、H2SO4(浓)

(7)蛋白质、氨基酸等

3.Al(OH)3沉淀生成与溶解典型图像

(1)Fe只有还原性,被弱氧化剂(H+、S、I2等)氧化成Fe2+,被强氧化剂(HNO3、Cl2、Br2等) 氧化成Fe3+。

(2) Fe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但主要表现强还原性,在空气中易被氧化成Fe3+新制Fe(OH)2更极易被氧化)。

(3) Fe3+只有氧化性(可氧化S2-、I-、Fe等) 。

(4)FeO 、Fe(OH)2、FeCO3与稀HNO3反应时,HNO3表现氧化性和还原性。

(5)FeO 、Fe(OH)2、FeCO3在空气中加热时均易被氧化成Fe3O4

(6)Fe2O3、Fe(OH)2、Fe3O4与氢碘酸反应时,氢碘酸表现出酸性和还原性。

5.Cl2通入FeBr2或FeI2溶液中的反应

Cl2通入FeBr2或FeI2溶液中,应考虑Cl2的量及Fe2+、Br-、I-的还原性强弱,还原性为:I->Fe2+>Br-

(1)Cl2不足时:通入FeBr2溶液中应先氧化Fe2+,2Fe2++Cl2→2Fe3+ + 2Cl-

通入FeI2溶液中应先氧化I-

(2)Cl2足量时:I-、Fe2+、Br-均全部被氧化,2Fe2++4Br-+3Cl2→2Fe3++2Br2+6Cl-

2Fe2++4I-+3Cl2→2Fe3++2I2+6Cl-

当Cl2过量时,Cl2还能与I2和H2O反应生成含氧酸类。

6.怎样才能制得氢氧化亚铁白色沉淀?

Fe(OH)2极易被氧化,溶解在水中少量的O2都能将它氧化成Fe(OH)2,所以按一般强碱与弱酸盐反应制弱碱的操作很难得到Fe(OH)2白色沉淀。要制得Fe(OH)2白色沉淀必须要用加热煮沸过的蒸馏水(以减少水中的氧气),临时配制FeSO4溶液,最好在溶剂中在滴加几滴植物油以避免FeSO4溶液与空气接触,准备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也要先加热煮沸,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时,应将滴管尖嘴伸入盛FeSO4溶液的试管底部再挤出氢氧化钠溶液,就可以看到白色沉淀了。

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A级过关题

1.下列离子反应方程式正确的是:

A、铝溶解在NaOH溶液中:2Al+2OH-+2H2O→2AlO2-+3H2↑

B、氨水滴入AlCl3溶液中:Al3++3OH-→Al(OH)3↓

C、MgO溶于稀HCl中:O2-+2H+→H2O

D、Al(OH)3溶于稀H2SO4中:OH-+H+→H2O

2.能与Fe3+反应,且能证明Fe3+具有氧化性的是

①SCN-②Fe ③Fe2+④Cu ⑤H2S ⑥OH-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①③⑥ D.①②⑤

3.下列化合物能通过相应单质直接化合而成的是( ) A. FeCl2 B. CuS C. Na2O2 D. SO3

4.下列物质中,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是…………………………………. ( )

A.碳酸钠

B.氢氧化铝

C.氧化钙

D.碳酸钙

5.用足量的CO还原32.0g某种氧化物,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得60g沉淀,则该氧化物是()

A、FeO

B、Fe2O3

C、CuO

D、Cu2O

6.向含有Fe3+、Fe2+、Zn2+、Cu2+、Al3+的溶液中加入锌粉,充分反应后锌剩余了,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是( )

A.Fe3+、Fe2+B.Fe2+、Al3+

C.Zn2+、Al3+D.Al3+、Fe3+

7.铝分别与足量的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当两个反应放出的气体在相同状况下体积相等时,反应中消耗的HCl和NaOH物质的量之比为()

A 1:1

B 2:1

C 3:1

D 1:3

8.把Ba(OH)2溶液滴入明矾溶液中,使SO42—全部转化成BaSO4沉淀;此时铝元素的主要存在形式是()

A Al3+

B Al(OH)3

C AlO2—

D Al3+和Al(OH)3

9.某500mL溶液中含0.1molFe2+、0.2molFe3+,加入0.2mol铁粉,待Fe3+完全还原后,溶液中Fe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假设反应前后体积不变)

A 0.4mol/L

B 0.6mol/L

C 0.8mol/L

D 1.0mol/L

10.向含有FeCl3、BaCl2的酸性溶液中通入足量的SO2,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向滤液中滴入KSCN溶液时,无明显现象,由此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白色沉淀是BaSO3

B.白色沉淀是BaSO4

C.白色沉淀是BaSO3、BaSO4的混合物

D..FeCl3全部被SO2氧化为FeCl2

11.超细氮化铝粉末被广泛应用于大规模集成电路生产等领域。其制取原理为:Al2O3+N2+3C→2AlN+3CO,由于反应不完全,氮化铝产品中往往含有炭和氧化铝杂质。为测定该产品中有关成分的含量,进行以下两个实验:

(1)称取10.00g样品,将其加入过量的NaOH浓溶液中共热并蒸干,AlN跟NaOH溶液反应生成NaAlO2,并放出氨气3.36L(标况)

①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该样品中的AlN的质量分数为

(2)别取10.00g样品置于反应器中,通入2.016L(标况)O2,在高温下充分反应后测得气体的密度为1.34g·L—1已折算成标况。AlN不跟O2反应,该样品中含杂质炭g。

参考答案:1.A 2.B 3. C 4.B 5.B 6.C 7.C 8.C 9.C 10.B

11. (1)①AlN+NaOH+H2O→NaAlO2+NH3 ②61.5% (2)1.92

过程与方法---B级能力过关题

1.将钠、镁、铝各0.3mol 分别放入100mL 1 mol/L 的盐酸中,同温同压下产生的气体体积比是

A.1:2:3 B.6:3:2 C.3:1:1 D.1:1:1 2.某无色透明的溶液,能与铝作用放出氢气,此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H+、Mg2+、Cl-、Ba2+ B.SO42-、Na+、HCO3-、K+

C.NO3-、K+、Cl-、Mg2+

D.Cu2+、OH-、SO42-、Fe2+

3.在氧化铁、氯化铜和盐酸混和溶液中加入铁粉,待反应结束,所剩余的固体滤出后能被磁铁吸引,则反应后溶液中存在较多的阳离子是()

A、Cu2+

B、Fe3+

C、Fe2+

D、H+

4.在硝酸铝和硝酸镁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稀氢氧化钠溶液,直至过量。下列表示氢氧化加入量(X)与溶液中沉淀物的量(Y)的关系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5.下列反应,其产物的颜色按红色、红褐色、淡黄色、蓝色顺序排列的是( )

①金属钠在纯氧中燃烧;②FeSO 4溶液滴入NaOH 溶液并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 ;③FeCl 3溶液滴入KSCN 溶液;④无水硫酸铜放入医用酒精中。

A.②③①④

B.③②①④

C.③①②④

D.①②③④

6.Na 、Mg 、Al 、Fe 四种金属中两种组成的混合物12g,与足量盐酸反应放出H 20.5g,则混合物中必定含有的金属是 ( )

A.Na

B.Mg

C.Al

D.Fe

7.向一定量的FeO 、Fe 、 Fe 3O 4的混合物中加入100ml 1mol/L 的盐酸,恰好使混合物完全溶解,放出224ml (标准状况)的气体,在所得溶液中加入KSCN 溶液无血红色出现。若用足量的CO 在高温下还原相同质量的此混合物,能得到铁的质量是( ) A 11.2 克 B 5.6克 C2.8克 D 无法计算

8.在火星上工作的美国“勇气号”“机遇号”探测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收集有关Fe 2O 3及其硫酸盐的信息,以证明火星上存在或曾经存在过水,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 铝热剂就是单指Fe 2O 3 粉和铝粉

B 检验从火星上带回来的红色物质是否是Fe 2O 3的操作步骤为:样品→粉碎→加水溶解→过滤→向滤液中滴加KSCN 溶液

C 分别还原a mol Fe 2O 3所需H 2 、Al 、 CO 的物质的量之比3:2:3

D 明矾属硫酸盐,含结晶,是混合物

9.wg 铁粉和铝粉的混合物,和过量的 NaOH 反应,然后过滤,将沉淀完全收集后,放蒸发皿中加热,直至被加热的物质质量不再变化,取出蒸发皿中的物质称量仍为wg 。求原混合物中铝粉的质量分数是 A .30% B .50% C .70% D .90%

10.下图表示某种盐的制备步骤

并生成红棕色固体D ,请写出物质的化学式或名称:

A B C D E F

单元过关测试:

一. 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答案

1.元素在自然界分布不均匀,如非洲多金矿,澳大利亚多铁矿,中国富产钨。从整个地球

的地壳中元素含量的多少分析,最丰富的金属元素是

A .铝

B .硅

C .铁

D .钙

2.下列溶液中分别加入足量的铁粉,充分作用后,溶液中的阳离子总物质的量明显减少,该溶液是

A .CuCl 2

B .FeCl 3

C .HCl

D .AlCl 3 3.铝在人体积累可使人慢性中毒,下列使用须加以控制是.①制铝锭 ②制易拉罐 ③制 电线电缆 ④制牙膏皮 ⑤用明矾净水 ⑥制炊具 ⑦用明矾和苏打作食物膨化剂 ⑧用氢氧化铝制药片治胃病 ⑨制防锈油漆 ( )

A ①②④⑤⑥⑦⑧

B ②⑤⑥⑦⑧

C ②④⑤⑥⑦⑧

D .③④⑤⑥⑦⑧ 4.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把铜片和铁片紧靠在一起浸入稀硫酸中,铜片表面出现气泡 B .把锌片和铁片用导线相连,浸入氯化铜溶液,铁片表面出现一层铜 C .把铜片插入三氯化铁溶液中,在铜片表面出现一层铁

D .把锌粒放入盛有盐酸的试管中,加入几滴氯化铜溶液,气泡放出速率加快 5. 下列物质中,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NaOH 溶液反应的是 ( ) ①Ca(HCO 3)2 ②Al 2O 3 ③Al(OH)3 ④NaAlO 2 ⑤(NH 4)2S ⑥Al A .②③ B .②③⑥ C .①②③⑤⑥ D .全部

6.右图表示相同质量的Mg 、Al 分别跟一定量的稀H 2SO 4溶液反应的情况,下列叙述可能

符合图示的有

A .Mg 、Al 均不足,H 2SO 4过量

B .消耗稀H 2SO 4的量是Ⅱ大于Ⅰ

C .Ⅰ表示Mg 与稀H 2SO 4反应

D .产生H 2的速率是Ⅱ大于Ⅰ

7.用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和金属铝为原料制取

Al(OH)3,甲、乙、丙三个学生制备的途径分别是: ( )

甲. Al

Al 2(SO 4)3 Al(OH)3 乙 Al NaAlO 2 Al(OH)3 丙 Al Al 2(SO4)3

Al NaAlO 2 若要得到等量的Al(OH)3则 ( ) A.三者消耗原料相同 B.甲消耗的原料最少

C.乙消耗的原料最少

D.丙消耗的原料最少

8.在FeCl 3和A1C13的混合溶液中,先加入过量的NaI 溶液,再加入足量的Na 2S 溶液,则所得的沉淀是 ( ) A. FeS 、S 和A1(OH)3 B. Fe 2S 3和I 2

C. A12S 3和I 2

D. Fe(OH)3和Al(OH)3

9.a ml 0.5mol/L AlCl 3溶液与b ml c mol/LNaOH 溶液混合后,得到3.9g 沉淀,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a 、b 均为1000时,c 的值只有一个 B .若a 为1000、c 为1时,b 的值只有一个 C . 若b 为1000、c 为1时,a 的值只有一个 D . 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10.某混合液中,溶质x 、y 浓度都为0.1 mol·L -1,向混合液中滴加 某

Al(OH)3

溶液z (0.1 mol·L -1),所得沉淀如右图,则x 、y 、z 分别是 A. AlCl 3、FeCl 3、NaOH B.Cl 3、MgCl 2、NaOH

C . NaAlO 2、Ba (OH )2、H 2SO 4

D .NaAlO 2、BaCl 2、H 2SO 4

二.选择题:(每题可能有1-2个答案)

11.0.2摩某单质与足量硫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质量增加了3.2克,则构成这种单质

的元素可能是 ( )

A .Fe

B .K

C .Cu

D 、Mg

12.某溶液中有NH 4+、Mg 2+、Fe 2+和Al 3+四种离子,若向其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微热并搅拌,再加入过量盐酸,溶液中大量减少的阳离子是……………….( ) A .NH 4+ B .Mg 2+ C .Fe 2+ D .Al 3+

13. 下列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正确的是 ( )

A .二氧化碳通入碳酸钠溶液中:--→++322322HCO O H CO CO

B .氯气通入冷的氢氧化钠溶液中:O H ClO Cl OH Cl 22322++=+---

C .硫酸亚铁溶液加入过氧化氢溶液O H Fe H O H Fe 23222442+=+++

++ D .适量的稀硫酸滴入偏铝酸钠溶液中↓=++-+322)(OH Al O H AlO H 14.某原电池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Fe 3+ + Fe →3Fe 2+不能实现该原理反应的原电池是 ( )

A.正极为Cu,负极为Fe,电解质溶液为FeCl 3溶液

B.正极为C,负极为Fe ,电解质溶液为Fe(NO 3)2溶液

C.正极为Fe, 负极为Zn,电解质溶液为Fe 2(SO 4)3溶液

D.正极为Ag,负极为Fe,电解质溶液为Fe 2(SO 4)3溶液

15.制印刷电路时,常用氯化铁溶液作为“腐蚀液”,发生的反应为2FeCl 3 + Cu →

2FeCl 2 + CuCl 2。向盛有氯化铁溶液的烧杯中同时加入铁粉和铜粉,反应结束后,下列结果不可能出现的是( )

A 烧杯中有铜无铁

B 烧杯中有铁无铜

C 烧杯中铁、铜都有

D 烧杯中铁、铜都无

16.下列各组物质之中,X 为主体物质,Y 为杂质,Z 为除去杂质所加试剂,其中不正确的是 .................................................................................................................................... ( )

三.填空题

17.某混合物粉末里,可能含有Al 2(SO 4)3、FeSO 4、Na 2CO 3和MgCl 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根据如下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沉淀A是___________,溶液B是________,沉淀C是_________。

(2)加NaOH后,在空气中放置发生变化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混合物粉末中可能有或没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可能存在的物质进一步检验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和操作,回答有关问题。

按图1中所示装置,用两种不同的操作分别进行

实验,观察B管中的现象。

操作1:先夹紧止水夹a,再使A管开始反应。实验

中B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管中发生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操作2:打开止水夹a,使A管开始反应一段时间后

再夹紧止水夹a,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管中

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上述装置的实验结束后,取A管内反应

所得溶液,隔绝空气小心加热后再高温煅

烧(有关装置及操作均已略去),最后留

下红色固体。将分解时产生的气体按图2

所示装置依次通过洗气装置,结果试管甲

内出现白色沉淀,试管乙内溶液红色褪

去。试回答:

问题1:用化学方程式说明试管甲产生白色沉淀的原因(不用文字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2:根据实验现象,写出图1中A管内溶液蒸干后,在高温煅烧分解时所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反应的氧化剂是________。

19. 将镁、铝的混合物0.1mol 溶于100mL2mol/LH2SO4溶液中,然后再滴加1mol/LNaOH 溶液,请回答:

(1)若在滴加NaOH溶液过程中,沉淀的质量随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变化如下图所示:

V1=160mL时,则金属粉末中

n(Mg)==_________mol,V2==_______mL

(2)若在滴加NaOH溶液的过程中,欲使

Mg2+、Al3+刚好完全沉淀,则加入NaOH溶液的

体积是V(NaOH)==________mL

(3)若混合物仍为0.1mol ,其中Mg的物质

的时分数为a,用100mL2mol/L的H2SO4溶解此

混合物后,再加入450mL1mol/L的NaOH溶液,所得沉淀中无Al(OH)3,试求满足此条件的a的取值范围?

20.已知Fe2O3在高炉中有下列反应,Fe2O3→ 2FeO + CO2反应形成的固体混合物(Fe2O3 FeO)中,元素铁和氧的质量比用m(Fe):m(O)表示,(1)上述固体混合物中,m(Fe):m(O)不可能是:()

A 21:9

B 21:7.5

C 21:6

(2) 若m(Fe):m(O)=21:8,计算Fe2O3被CO 还原的百分率?

(3)设Fe2O3被CO 还原的百分率为A%,则A%混合物中m(Fe):m(O)的关系式为(m(Fe):m(O)的代数式表示)A%= 。

请在图中画出A%和m(Fe):m(O)关系的图形

(4)如果Fe2O3 CO的反应分两步进行: 3Fe2O3+ CO → 2Fe3O4 + CO2

Fe3O4+ CO →3FeO + CO2试分析形成的体混合物可能的组成及相应的m(Fe):m(O)令

m(Fe):m(O)=21:a写出a的取值范围。将结果填入表中

第28课金属的通性与冶炼

考纲要求:

1.知道金属的通性:金属的物理性质和还原性

2.金属在自然界中存在和冶炼

基础重温获新知:

1.金属元素概述

(1)金属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位于周期表的,共种,分布在除零族、卤族以外的各主族、副族中。

(2)金属原子结构特点: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大部分4个,金属元素的原子半径比同周期的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半径。

2.金属之最

(1)在生活、生产中使用最广泛的金属是。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单质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生活中。

(3)最活泼的金属元素是,因为铯原子半径最大,最外只有一个电子,容易电子,金属性。

(4)最硬的金属单质是,硬度为9(规定金刚石的硬度为10)

(5)熔点最高的金属单质是,熔点为3413℃;熔点最低的金属是,熔点为-39℃。

沪科版化学高二上8.1《应用广泛的金属材料——钢铁》(1)学案第一课时

第八章走进精彩纷呈的金属世界 8.1应用广泛的金属材料——钢铁(一)第一课时 本课知识要点 1.金属的分类 (1)按密度分为轻金属和重金属,密度小于4.5g/cm3为轻金属,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密度大于4.5g/cm3为重金属,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工业分为黑色金属,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色金属,例如_____________。(3)还分为常见金属,例如Al、Fe等;稀有金属,例如Li、Cs等。 2. 金属共有的物理性质 (1)常温下,除了____外,其余金属都是晶体。 (2)金属晶体是不透明的,具有______光泽,绝大多数是银白色,少数具有特殊颜色,如,金呈_______色,铜呈______色。 (3)金属具有延展性; (4)具有良好的导_____性和导_____性;由强到弱顺序为:银、铜、金、铝、锌、铁、铅、汞等; (5)金属具有不同的硬度、熔沸点、密度等。 3.金属键和金属晶体 金属具有共性,是因为它们具有相似的结构,金属元素原子半径______,最外层电子数______,容易_____电子,金属阳离子与自由电子之间产生的强烈的相互作用就是_________。 金属晶体就是________和________为构成微粒,以_________为作用力形成的晶体。 4.金属之最 熔点最高的金属是________;熔点最低的金属是______;硬度最大的金属是_______;密度最大的金属是________;密度最小的金属是________;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是______;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是______;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是________;人类冶炼最多的金属是_______。 练习: 1.比较钢和生铁中碳的质量分数,前者与后者含碳量的关系是()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不能确定 2.下列试剂能用来将溶液中的Fe2+转变为Fe3+的是( ) ①溴水②氨水③浓硝酸④氯水 A.只有③④ B. 只有①④ C.只有①③④D.全部可以 3.下列各组产物加入KSCN溶液,变红的是( ) A.铁+盐酸(过量) B.铁(过量)+稀硝酸 C.氧化铁+盐酸(过量) D.氧化亚铁+稀硫酸(过量) 4.适宜于制作不锈钢用具的钢是()A.低碳钢B.中碳钢C.高碳钢D.合金钢 5.下列金属中属于黑色金属的是() A.铁B.金C.银D.铜 6.关于合金性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多数合金的硬度一般比其各成分金属的硬度高 B.多数合金的熔点一般比其各成分金属的熔点低 C.合金的物理性质一般与其各成分金属的的物理性质不同 D.合金的化学性质一般与其各成分金属的的化学性质不同.

中考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培优综合训练题及解析

中考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培优综合训练题及解析 一、初中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选择题 1.在一定条件下,一氧化碳、木炭都能与氧化铜发生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反应产生的气体都有毒B.反应中都有红色固体生成 C.反应类型都是置换反应D.反应的生成物不同 2.向AgNO3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Zn和Cu的混合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蓝色滤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可能有气泡产生 B.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可能有沉淀产生 C.滤渣中一定有Ag,一定无Zn和Cu D.滤液中一定有Cu(NO3)2 ,可能有Zn(NO3)2和AgNO3 3.在托盘天平的两边各放一只烧杯,调节天平至平衡,向两烧杯中分别注入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足量),然后向右盘的烧杯中放入一定质量的Fe粉,同时向左盘的烧杯中放入与Fe粉等质量的Zn粉,反应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天平最终仍然平衡B.天平指针先偏向左盘,后偏向右盘C.天平指针始终偏向右盘D.天平指针先偏向右盘,后偏向左盘 4.向含AgNO3、Cu(NO3)2、Mg(NO3)2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粒,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硫酸,有气体生成,则滤出的固体中一定有 A.Ag、Cu、Mg B.Cu、Mg、Zn C.Ag、Cu、Zn D.Ag、Mg、Zn 5.将铁粉加入到一定量AgNO3、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发现有气体逸出,则滤渣的组成为 A.铁B.铁和铜C.铁和银D.铁、铜、银 6.向m克Zn和Fe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质量的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渣洗涤、干燥后称量,质量仍为m g。对所得滤液和滤渣的判断正确的是() A.滤液可能是无色B.滤渣中的物质可能有3种 C.滤液中一定有和D.滤渣中加稀盐酸一定有气泡产生 7.金属M与AgNO3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 +2AgNO3=M(NO3)2+2Ag。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后的溶液可能为蓝色B.金属M可能是铝 C.M的金属活动性比Ag强D.反应前后M的化合价改变 8.有X、Y、Z三种金属,X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Y、Z在常温下几乎不与氧气反应;如果把Y和X分别放入稀硫酸中,Y溶解并产生氢气,Z不反应。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判断,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至弱的顺序正确的是 A.X Z Y B.X Y Z C.Y Z X D.Z Y X 9.将颗粒大小相同的等质量X、Y、Z三种金属放入等浓度的稀盐酸中,产生氢气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新课改形势下教师应该怎样提升自己

新课改形势下教师应该怎样提升自己 教师是课程改革的关键所在,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关乎课程改革的成败,更直接决定着学生的发展。新课程实施,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契机。更打开了我们的视野,在实施新课程的几年中,许多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走向深化,迅速成长。我们深深感到,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势在必行,迫在眉睫,于是如何运用正确、科学的方法、策略,有效的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成为了所有教育工作者共同探索的一个课题。 一、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发展观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教育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育,当然更离不开教师。当前,我们的教育工作者清楚地认识到教育改革、教育发展最终都要通过教师的教育实践才能实现。而面对这一迫切的现实需求,我国教育改革的重点开始转向了教师队伍建设,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成为了提高教师素质、改善教育质量的重要依托。教育改革给教师群体、教师个人及教师这一职业带来了新的挑战。近年来,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适应当前教育改革的一系列教师发展理论逐渐地形成了。其中教师发展观,成为了所有教师发展理论的支点。 (一)提升教师自身需要和意识 教师的自我意识在教师专业化发展中起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一个教师如果具备强烈的自我专业需要和意识,就不难形成教师发展的终身教育思想。教师只要形成了自我专业发展的需要和意识,就会主动的、有意识地寻找学习机会,进而明确自己到底需要什么、今后应该朝什么方向发展以及如何发展等,才会最终成为一个自我学习的强者。可是,如何才能不断推动教师的自我专业发展意识常新呢,除了离不开教师自身的信念、追求外,还需要学校等外部环境的熏陶和推动。 (二)教师的教育观念要创新。 长久以来,传统教育模式下,应试教育一直困扰着广大在教学第一线的老师。使得我们教师的教育观念落后,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方法陈旧,考试方法僵死,更为甚者,统考的指挥棒指到哪里,教师就教到哪里,学生就埋头学到哪里。真可谓是教得尽心,学得认真,教师却变成了课本,变成了机器。时至今日,还有不少的教师喊着创新教育的口号,课堂上仍然是应试教育;创新教育的讨论、学习开展的轰轰烈烈,而应试教育却也是落实的扎扎实实。因此,当前教育形式下的教师发展观,就要立足教师教育观念的创新,激发教师的创新意识,挖掘教师的创新潜能,提升教师的创新能力,从而,使教师以全新的教育思想投身于当前的教育教学改革中。 二、教育研究能力 (一)加强学习,提高专业知识水平。 当前,新课程改革的浪潮铺天盖地而来,迫使我们只有去不断“充电”才能游刃有余。学生们所涉及的知识越来越广,也有一定的深度,教师不学习不钻研行吗?因此,教育的改革发展,首先要求教师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作为农村小学教师,必须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及其与现代教学相适应、现代教学所需的各种知识。现代科学发展日新月异,如果我们所学的知识不够丰富,那么,随着各种新知识、新信息不断涌现,很快我们就会感到不能得心应手。所以,想要在教师专业上有所发展,关键就是学习。学习是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使得教师迅速成长的最重要的途径之一。教师要力图通过不断地“内省”,确立学习即生活、学习即工作、学习即责任、学习即生命的思想观念,养成时时、事事、处处学习的良好习惯,不断追求学习的快乐,而不要把学习当成一种负担。同时,学校也要为教师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比如我校积极组织教师开展各中各样的学习活动,特别是是校本研讨,教研组、备课组活动围绕学习新课标、领悟新课标、实践新课标为主题,利用“走出去学习,请进来指导”的方法

教师如何走进新课程

教师如何走进新课程 新课程能否顺利实施,关键在于教师能否适应要求,当务之急是要加深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使教师尽快走进新课程。 一、教师的角色将发生哪些改变 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师将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课程是动态的、发展的。按照新课程的要求,教师应当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创造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气氛,与学生分离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和学生一道寻找真理,并且能够承认自己的过失和错误。教师应是一名积极的“旁观者”,要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 二、教师需要哪些新的工作方式 新课程提倡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而综合能力的培养靠教师集体智慧的发挥,所以必须改变彼此孤立封闭、单兵作战现象,学会与他人合作,与不同学科的教师打交道。 新课程呼唤综合型教师,这就要求教师要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使自己具有更开阔的教学视野,除专业知识外,还要涉猎科学、艺术等领域。 在未来新课程中,将出现课程资源的概念。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保证课程的基本条件,教科书越来越不可能成为惟一的课程资源了,学校和教师应该成为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力量,教师应当学会主动地有创造性地利用一切可用资源为教学服务。 三、教师需要哪些新的技能 为适应新课程需要,教师应具有新的教学技能和能力,如,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课程开发和整合的能力,将信息技术与教学有机结合的能力,广泛利用课程资源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能力等等。教师对教科书的依赖程度将越来越低,教师不仅会教书还要会编书。另外,新教材提供许多新的教学形式,每一节课都充满新意,要求教师要有创意地进行教学。 四、新的学习方式带来哪些挑战 此次课程改革在继承传统的接受式学习的基础上,增加了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等方式,实现了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学习方式的改变是对未来教师最大的挑战,教师将随着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而重新建立自己的教学方式,在探究性学习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不断提出问题,使学习过程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要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帮助学生实现由知识向能力的转化。 五、教学策略将发生哪些变化 根据新课程理念,教师的教学策略将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重“教”向重学生“学”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 现代教育所面临的挑战要求教师在实践中,不断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研究、反思、自我评估,对自己的知识经验进行重组,树立终身学习意识,保持开放心态。

铁及铁的化合物

走进精彩纷呈的金属世界 金属: 1.金属分类: 黑色金属: 只有三种,铁、锰、铬(黑色金属不一定是黑色的) 有色金属: 通常指除铁锰铬以外的所有金属 轻金属: 密度小(0.53~4.5g/cm3),化学性质活泼,如铝、镁等. 重金属: 一般密度在4.5g/cm3以上,如铜、铅、锌等 例在金属的分类中,铁属于() A黑色金属 B有色金属C轻金属D稀有金属 例下列性质不属于金属单质的共同性质的是() A能导电B熔点高 C传热性能好D有良好的延展性 2.合金: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均匀而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大部分的金属制品都不是由纯金属制成的,而是用合金制造的) 大多数合金比其组成金属的硬度大,熔点低 铁 一、物理性质: 纯净的铁是光亮的色金属,密度为7.86g/㎝3,熔沸点,有较好的导电、传热性,能被磁铁吸引,也能被磁化。还原铁粉为黑色粉末。铁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原子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1、位置:第四周期,原子结构示意图: 2.当铁与弱氧化剂反应时,只能失去最外层上2个电子形成Fe2+,当跟强氧化剂反应时,还能进一步失去次外层上的一个电子而形成Fe3+。Fe-2e→Fe2+;Fe-3e→Fe3+ 二、化学性质: 1.与非金属反应 ①Fe + O2点燃②Fe+ Cl2点燃 ③Fe+S △比较Cl2,S氧化性的强弱Cl2S ①能用单质直接化合制取的盐是( ) A、 FeCl2 B、 CuS C、 FeS D、NaHCO3 ②下列各物质中,不能由组成它的两种元素的单质直接化合而得到的是() A FeS B Fe3O4 C FeCl3 D FeCl2 2.与酸反应 与非强氧化性的酸:Fe+2HCl→FeCl2+H2↑;Fe+H2SO4→FeSO4+H2↑ 与强氧化性的酸:与浓HNO3浓H2SO4常温下发生 稀HNO3过量时:Fe + HNO3 (稀) →

2020人教版化学九年级年级下册8单元重点考点专训-金属的化学性质及应用(附答案)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8章重点考点专训-金属的化学性质及应用 1.下列说法体现了“铁”的物理性质的是() A.铁易生锈B.铁在纯氧中能燃烧 C.铁能与盐酸反应D.铁能导热 2.【2019·山西模拟】黄金是一种贵重金属,下列事实不能解释金的化学性质稳定的是() A.自然界黄金能以单质形式存在 B.“真金不怕火炼” C.黄金质地比较软 D.黄金在潮湿的空气中不会锈蚀 3.【中考·玉林】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错误的是() A.铜能导电 B.银能与稀盐酸反应 C.镁的活动性比铁强 D.铝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 4.如图所示,调节杠杆平衡后开始进行实验。 (1)实验1:加热细铜丝团一段时间后移走酒精灯,铜丝变为黑色(CuO),观察到细铜丝团________(填“上升”“下降”或“不变”),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2:将铜丝团浸入硝酸银溶液一段时间,当观察到溶液变为蓝色时小心地松手,发现稳定后的砝码比起始位置高,写出瓶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溪】如图是与铁的性质有关的部分实验。请回答。

(1)A中铁丝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集气瓶中预先放少量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是探究铁钉锈蚀条件的实验。通过对比①③试管中的现象,可知铁钉生锈需要与________接触。写出一种日常生活中防止铁制品锈蚀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锰(Mn)的金属活动性介于镁和锌之间,如果通过实验验证铁和锰的金属活动性强弱,能达到实验目的的试剂组是________(填字母)。 A.Mn FeSO4溶液 B.Mn Fe MgSO4溶液 C.Mn Fe ZnSO4溶液 7.课外小组的同学从某工厂收集到一些混有少量小铁片的细小铜片。 (1)为了除去混合物中的铁,同学们设计出三种方法: 方法一:用磁铁。该方法属于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方法。 方法二:用稀硫酸。该方法还可以制得的气体是________。 方法三:用硫酸铜溶液。请写出该方法涉及的化学方程式及基本反应类型: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基本反应类型______________。 (2)上述第________种方法操作最简便。 (3)在实际操作中,同学们发现“方法三”不能在短时间内将铁除尽,请回答其中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2018·安顺】“愚人金”实为铜锌合金,外观与黄金极为相似,常被不法商贩冒充黄金牟取暴利,下列关于鉴别“愚人金”与黄金的实验方案,合理的是() ①比较硬度,硬度小的是“愚人金” ②灼烧,表面变色的是“愚人金” ③浸没在稀硫酸中,表面有气泡产生的是“愚人金” ④浸没在硫酸锌溶液中,表面附着白色物质的是“愚人金”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9.化学实验室要从X、银、铜、锌四种金属混合物中分离某贵重金属,流程如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2020年新教师入职培训心得体会两篇

2020年新教师入职培训心得体会两篇 2020年新教师入职培训心得体会两篇篇一通过10天的培训学习,使我接触到了专家学者们的教育新理念,学习了不少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同时还与市内的一些一线教市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和学习。收获颇多,感触较深的同时,也认识到了自己掌握的教学技能的不足,因此,可以说这次培训来的很及时,培训内容很深刻,培训的效果将影响深远。崭新的教育理念和先进的教学模式触动着每位新教师的心灵,作为一教师的我深深感到学习的重要性,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立足于自己的本职工作,加强理论学习,转变教育教学观念,积极实践新课改,铺设好自己的专业化发展之路。 在培训过程当中,我所遇到的每一个老师都流露出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我认为,保持这种心态对每个人的工作、生活都是至关重要的,这将深深地影响着我、激励着我对今后工作的态度。我积极利用空余时间学习教育理论,学习先进经验和新的教育理念来不断的充实自己,更好的进行教育教学实践。下面就以我的培训实践来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加强学习,不断培训,自觉走进新课程作为传道授业的老师,只有不断的更新自己的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的完善自己,才能教好学生。如果自身散漫,怎能要求学生认真。要提高我们的自身素质,这要求我们年轻教

师多听取学生和老教师的各种意见。并且自身不断的学习,积极学习,不断开辟新教法。摒弃旧的教学方法,把先进的教学模式引入课堂。 多年来,老师教,学生学;老师讲,学生听,这已经成为固定的教学模式,新课改向我们提出了新的课题,这种教学模式限制了学生的发展,压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不能焕发学生的潜能,与此同时,通过培训学习,“合作学习”、“主动探究”、“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新型的教学模式为课堂注入了生机与活力。通过培训我认识到:这些新的教学模式给学生更加自由的学习空间,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老师要自觉地把新的教学模式引入课堂,改变课堂的面貌,使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民主;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师生关系融洽。才能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 对于一个教师,通过这次培训,让我懂得了多媒体的重要性;让我懂得了如何使用这些教学资源。使我学会了制作教学用的课件。学会了设计教学设计。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我依据教育教学原理、应用系统、科学的方法,研究、探索教和学系统中各要素之间及要素与整体之间的本质联系,然后对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等要素进行具体计划。而现在的我常常利用网络资源、各类相关专业的书报杂志,了解现代历史科学的动向,搜集一些新的历史学成果介绍给学生,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开拓自己的教

2017_2018学年八年级数学9月月考试题无答案新人

选择题等值练(三) 一、选择题Ⅰ(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3分,共39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2017·稽阳联谊学校8月联考)2017年8月份开始,浙江高速公路都将实施“区间测速”.交警局一位负责人解释,区间测速是一项先进的监控手段,利用车辆通过前后两个监控点的时间计算平均车速的简单原理,只需测算距离与通行时间就可以换算出有没有超速行为,图1为高速公路的一个交通标志,一辆汽车于8月2日上午8:03通过监测起点时速度为115 km/h,上午8:11分通过监测终点时的速度也为115 km/h,由此可判断( ) 图1 A.汽车在该测速区间以115 km/h的速度做匀速率运动 B.汽车在起点和终点之间的速度都小于120 km/h C.根据区间测速的原理,该汽车超速了 D.在该测速区间,汽车某时刻的瞬时速度不可能为100 km/h 答案 C 解析20 km的距离若以限速120 km/h行驶,需要10分钟时间,而给出的时间间隔只有8分钟,所以一定有超过120 km/h的速度行驶的过程,故C正确. 2.如图2所示,对下列课本插图描述不正确的是( )

图2 A.图甲观察桌面的微小形变中,用到了物理微量放大法 B.图乙比较平抛运动与自由落体运动,用到了比较法 C.图丙中,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用到了控制变量法 D.图丁中,金属电阻温度计常用纯金属做成,是利用了纯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这一特性制成的 答案 C 解析图甲中观察桌面的微小形变,通过平面镜的反射,反射光线发生较大的角度变化,从而扩大了形变,该方法称为物理微量放大法,A项正确;图乙中比较平抛运动与自由落体运动,来研究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上运动的规律,用到了比较法,B项正确;图丙中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用到了等效的思想方法,C项错误;金属电阻温度计常用纯金属做成,是利用了纯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制成的,D项正确. 3. 2015年12月,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召开,会上机器人的展示精彩纷呈.如图3所示,当爬壁机器人沿竖直墙壁缓慢攀爬时,其受到的摩擦力( ) 图3 A.大于重力 B.等于重力 C.小于重力 D.与其跟墙壁间的压力成正比 答案 B 解析缓慢运动,能看做是匀速运动,处于平衡状态,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摩擦力,二力平衡,故摩擦力大小等于重力大小,B正确. 4.(2017·嘉兴市一中期末)甲、乙两车某时刻由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开始做直线运动,若以该时刻作为计时起点,得到两车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4所示.甲图线过O点的切线与AB 平行,过C点的切线与OA平行,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走进新课改教师演讲稿

走进新课改教师演讲稿 在我们翘首期盼中,在我们的声声呼唤下,新课改终于走进了我们的校园,迈入了我们的课堂,与我们朝夕相伴了。虽然我和孩子们与课改同行的日子并不长,但我们正感受着课改带给我们的希望,正领略着课改带给我们的激情,正品着课改带给我们的喜悦! 回首走过几月的课改之路,也有过困惑,有过焦虑,有过徘徊,在完成新课标提出的大量认读、规范语音、正确书写的重任时,我总是手忙脚乱;在实现新课标倡导的即要体现生活活泼的课堂氛围,又要保证秩序井然的课堂纪律的目标时,我总是顾此失彼。但我仍要感谢课改给了我一个成长的空间。感谢它使我逐渐懂得自己再也不能居高临下地审视孩子,而应蹲下身子和他们交朋友;感谢它使我逐渐认识到自己再也不能满堂灌输,而应引导孩子自主探究。感觉它还使我逐渐学会了和同事分享课改的点点滴滴,并使自己取得更大的进步。 在我和孩子们共同编织的课堂上,我常常会被他们那一个个彰显个性的精彩发言所吸引,被那一串串富有童趣的奇思妙想所陶醉,被那一次次充满自信的展示所感动。而这一切,都是新课改赋予我们的,在此,我想代孩子们道一声-感谢课改! 感谢课改给孩子一个享有知识的游乐场。看,我们的小朋友正在和拼音宝宝交朋友呢,开小火车送字宝宝回家,到知识果园里采摘苹果,去登数学大山抢红旗,做拼字游戏时,大家拼出一句句有趣的话语,拼出了一个个神奇的童话。我们的孩子是多么灵动啊,他们正全身心的感悟着知识的无穷魅力! 感谢课改给孩子一个饿展现才艺小舞台。听,小百灵唱歌了,娓娓动听;小播音员朗诵了,字正腔圆;小诗人呤诗了,摇头晃脑;小音乐家谱曲了,有模有样的;还有一群小评论家们正振振有辞的表述他们看法呢。课堂上多热闹啊,孩子们是那么的跃跃欲试,他们的眼里充满了自信和喜悦! 感谢课改给孩子一个发挥想象的五彩池。记得有一次外面正下着

《走进新课程》心得体会

《走进新课程》心得体会 走进新课程心得体会1:《走进新课程》读后感 把《走进新课程》这一书看完了,合上书仍觉得意犹未尽深有感触,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走进新课程》读后感。以前也在相关的教育教学书籍中看到过关于课堂教学方面的理论知识,强调教学的艺术性,课堂教学的效率问题,可是更多的流于理论上的说教,让人无法真正了解课堂教学的有关细节的琢磨与把握。读了该书,犹如在我为师的道路上亮起一盏明灯,尤其是对我这种刚参加工作不久的教师而言,的确是受益非浅。以下就自己所读的关于教学的方面谈谈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一、教师教学地位的转变 课改中一再强调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同时认为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老师应尽可能地把课堂还给学生,不要出现教师是课堂的主角,学生成为听众的课堂。要注意做到,课堂上,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参与课堂,把课堂的主角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宰者。 同时,我们还要深深地认识到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学以致用,培养学生形成一定的能力,而不是单纯地为了考试,为了合格率与优分率。因此,作为教师确实有必要转变一下自己的角色地位,顺应课改的需求,在课堂上要主义营造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在这种轻松的氛围里真正地引导学生们积

极、主动地学习,不但让学生有与老师平等对话的机会,而且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使他们在课堂上畅所欲言,积极地表现自我。要想完成这一次改革,教师的角色和地位要有一个根本性的转变,要从教授者变为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合作者。这一点具体落实到我们的教学中,最重要的是体现在备课上。传统的备课,它以教学内容为中心,侧重于教师的教。教师把精力过多地放在对教材内容的钻研,忽视对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了解,对学生的态度、情感、意志、个体学习情况更是知之甚少。对教学目标的确定也是以教师的主观行为为准,而不考虑学生学习后的行为变化。面对新课程,教学需要什么样的备课呢?有一点我们一定要认真思考,那就是如果你是是学生,你喜欢什么样的课堂。我们在反思中醒悟:备课是一种个性化、创造性的劳动,备课要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要备教材,更要备学生;要备教法,更要备学法;要备如何促进学生的全员参与,如何创设合适的教学情景;要备如何引发学生个性的绽放。一句话,备课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想问题,要在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参与意识上多下功夫,要在如何引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上下功夫。这句话不再是像从前一样被挂在嘴边,而是要切实地落实到我们的教学中去。 关于授课,在看这部分内容前,想当然的认为这绝非难事,应该容易做到。看过书之后才清楚要做到授课自己还有

2018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有答案解析)

专题分类: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1.(2018枣庄)某兴趣小组进行实验探究,向盛有硝酸亚铁和硝酸银混合液的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反应停止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滤液中一定含有Zn2+和Fe2+,一定没有Ag+ B.滤液中一定含有Zn2+,一定没有Fe2+和Ag+ C.滤渣中一定含有银,可能含有锌和铁 D.滤渣中一定含有银和铁,可能含有锌 解析:A、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滤渣中一定含有铁,即硝酸银完全反应,滤液中不含有银离子,一定含有锌和硝酸银、硝酸亚铁反应生成的锌离子,不一定含有亚铁离子,这是因为如果硝酸亚铁完全反应时,则滤液中不含有亚铁离子,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滤液中一定含有Zn2+,一定没有银离子,可能含有亚铁离子,这是因为如果硝酸亚铁部分和锌反应时,则滤液中含有亚铁离子,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滤渣中一定含有银和铁,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滤渣中一定含有银和铁,可能含有锌,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2.(2018巴中)有X、Y、Z三种金属,X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Y、Z在常温下几乎不与氧气反应;如果把Y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Z表面有银析出,而Y没有变化,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判断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B) A.XYZ B.XZY C.YZX D.ZYX 【解析】有X、Y、Z三种金属,X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Y、Z在常温下几乎不与氧气反应,说明X的金属活动性最强;把Y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Z表面有银析出,而Y没有变化,说明Z的金属活动性比银强,Y的金属活动性比银弱,即Z>Ag>Y;则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至弱的顺序为X >Z>Y。 3.(2018自贡)现有等质量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甲、乙、丙在生成物中化合价均为+2价)。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C) A.金属活动性:乙>甲>丙B.生成氢气的质量:甲>乙>丙 C.相对原子质量:乙>丙>甲 D.消耗硫酸的质量:甲>乙>丙

新课改形势下教师角色应如何转变

新课改形势下教师角色应如何转变 (专题辅导)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中学语文教学也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当今的时代,是走向信息化、走向知识经济的时代,时代对传统的高中语文教学已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面对新的挑战如何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已成为广大教师面临的重大课题。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正在努力探索着新时代、新方针下的中学语文新教学该如何找到一条更好的实践之路。我认为:作为新时期下的教师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尽快转变自己的角色,以适应新课改的需要。 一、教学观念的转变 著名教改实践家李元昌曾说过:“教学方法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教育观念的转变,因为有怎样的教育观念,才会有这种观念下的教学方法。” 第一、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 新课程改革呼唤着新型的师生关系,课堂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的空间;促进学生主动、和谐、个性发展的乐园;是探究知识的平台。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就是要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营造课堂教学的积极心理氛围,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带领学生走向知识的殿堂,构建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平台,使学生积极有效地参与教学。? 第二、多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关爱每一个学生。 要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要关注学生的心理世界,将尊重植入的课堂,将真情注入的课堂,将关爱倾入学生的心灵,让每一个学生生活在阳光中。教师在课堂中尊重学生的主体感受,建立平等对话的机制,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师必须具备开放的思想,保持开放的心态,不断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研究反思,这样才能适应新的社会变革。教师只有在教育观念上跟上时代的步伐,在教学过程中明确自己的职责,在教育发展中加强自身的提高和发展,才能肩负起培养21世纪人才的重任,才不会被时代淘汰。 二、教学方法的转变 一个方法得体会让人终身受用,一个方法的失败会让人遗憾一辈子。在学法上应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探索性学习。有效的教学应该是各种教学方法的优化与有效组合,应该与特定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师个性特点以及具体的教学环境相适合。 第一、注重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

读《走进新课程》有感文档2篇

读《走进新课程》有感文档2篇Reading the document of entering the new curriculum 编订:JinTai College

读《走进新课程》有感文档2篇 小泰温馨提示: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 语言类读书心得同数学札记相近;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 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 本文档根据心得体会内容要求和针对主题是读书学习群体的特点展开 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 修改调整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 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 1、篇章1:读《走进新课程》有感文档 2、篇章2:读《走进新课程》有感:理想与现实文档 篇章1:读《走进新课程》有感文档 新课程中提出了教师角色的转变,从单一的传道授业的 教书匠转变成促进者、研究者、建设者、开发者和开放的教师。乍一看,觉得教师这个职业像孙悟空的72变被幻化成了多种 角色。曾经听到这些名词觉得不可思议,更觉得对教师的要求太高不切实际,没有可操作性。读完《走进新课程》才略有感悟,这是一种新的理念,更是一种全新的观念,是在经济迅速

腾飞,世界变成了“村”的开放时代背景下所必然出现认知。这么多的不同角色是站在不同的角度看教师这个职业的新观念。 一、促进者是从师生关系的角度提出来的。 传统的教学难免会把教师个人的意志(或是出于学校、 领导的意志)强加于学生身上,为了达成某项既定的目标会毫不犹豫以不择手段的方式来逼迫我们的学生完成任务。即使新的课程改革已经进行多年的今天,这种现象仍然存在。这样的师生关系已经不能培养出当今社会急迫需要的创新型人才,我们陈旧的教育已经远远的跟不上趟了。那么如何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呢?教师不是上帝,创造不出天才,唯一能做的是在我们教学的过程中尽可能的帮组学生发掘自身所蕴藏的无限的潜能,激活他们与生俱来的天赋,并积极引导他们走向自我完善与发展的成功之路,以此促使他们成长为有独特个性和健全人格能够体现自我价值的人。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总是要敬小慎微,尽量不把自己个人的意志过多的强加在学生身上。换句话说,就是我们要引导和促进每一个不同的学生成为他们应该成为的“人才”。 二、研究者是从教学和研究的关系提出来的。

走进精彩纷呈的金属世界(新课+Na)

八、走进精彩纷呈的金属世界 第26课钠和钠的化合物(含两碱的制备) 考纲要求: 1.知道钠的位置、结构和性质 2.掌握钠的化合物的性质和相互转化关系以及钠离子的检验 3.掌握碱金属元素性质递变的规律 3.两碱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制备 基础重温获新知: 1.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和原子结构和性质。 (1)钠位于第周期第族,是典型的金属元素的代表,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最外层个电子,在化学变化中容易(填“得到或失去”)电子,表现出较强的性和性。 (2)金属钠的密度比水,比煤油,属于(重或轻)金属,有色的金属光泽,质地(软或硬),可以用小刀切割。 (3)钠具有强性,易发生反应,能和非金属、盐、水、酸及醇等活泼氢的物质反应。 与非金属反应 Na+Cl2→现象:白烟; Na+O2→ 现象:黄色火焰 Na+O2→(空气中,切面灰暗) 与水反应(离子方程式):,现象: 。 与酸溶液反应:(离子方程式),现象:爆炸 与盐反应:Na+TiCl(熔融) → 与盐溶液:Na+NH4Cl→ (提示:金属钠先与水反应,再考虑NaOH是否与盐反应) . 与乙醇反应:C2H5OH +Na→ 3.氢氧化钠 (1)俗名:。 (2) 色固体,可用作剂,和按一定比例熔合制成碱石灰。 (3)其溶液具有滑腻感和性,是一种碱(强或弱),在水中完全电离,具

有的通性。 与某些单质的反应:Al+NaOH +H2O→ 与卤素(Cl、Br、I)发生自身氧化还原反应:X2+ NaOH → (4)是一种重要的碱,用于制造等工业。工业制法: 。 (1)碱金属元素包括、钠、钾、、、鈁六种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族。 (2)它们原子的最外层均只有个电子,次外层电子数Li是个,Na、K、Rb、Cs、Fr 是个。 (4)与水反应:(通式) (5)碱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以态存在;单质锂保存在中,单质钠、钾、钙等保存在中。 6.焰色反应 (1)金属单质或金属离子灼烧时均有焰色,故焰色反应是(单质、离子、元素)的性质。 (2)钠的焰色是色,钾为色,观察钾的火焰颜色时要透过色的玻璃,目的是。 7.碳酸钠俗名; 纯碱的工业制法:(氨碱法) 名师助学: 1.金属钠露置在空气中的变化过程 Na →Na20 →NaOH→Na2CO3.10H2O→Na2CO3

中学历史教师如何走进新课程

中学历史教师如何走进新课程 靳寨中心校 邹亮

中学历史教师如何走进新课程 靳寨中心校邹亮 内容摘要:所谓新课程就是指一种课程文化的再创造,涉及课程理念、课程结构和课程实践的深刻变革,也就是说这是一次从教育理念到教学实践的全面改革与创新。传统的观念已把教师的职责定位于“传道、授业、解惑”,它内含着一种为知识而知识的倾向,在培养目标上,它指向的是“学”而不是“做”,它缺乏着一种创新意识,在深化教育的今天,这种观念已越来越与社会发展要求相悖了。在实施新型教育中,以传统的教学方式和行为进行授课活动的教师们将面临着时代发展的严峻挑战,所以对过去的常规的课程进行深刻的变革的新课程出现了。那么,我们中学历史教师应如何面对这次教学改革的洗礼,走进新课程呢? 关键词:中学历史新课程教学观念 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深有感触,现将体会简谈如下,希望得到同仁们进一步指教。 一、教学观念的更新是教师走进新课程的前提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题为《学会生存》的报告中指出:“教育具有开发创造精神和窒息创造精神这样双重的力量”。长期以来,我们的许多课堂教学比较沉闷,缺乏生气,难于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智慧活动的积极性,更不用说激发创意和不断探索的精神了。按照一般的传统理解,课程内容规定了“教什么”,教学活动则主要解决“怎样教”,两者楚河汉界壁垒分明。多年来教师只扮演着“执行者”和“传声筒”的角色,严格按照课程规定,亦步亦趋,不能发挥自己的主动性,而学生则扮演着“接受者”的

角色,在“课程进度”和应试取胜驱动下,囫囵吞枣,死记硬背,拼命地在适应“课程要求”中挣扎,而学习效果则事倍功半。随着社会的进步,我国教育人士开始对“教学大纲”所带来的各种教育现象进行反思,最终要以“课程标准”来代替“教学大纲”,这也就迫使教师必须要更新教学观念,紧跟时代脉搏。在“统”字模式下,我们中学历史教师一是应该对众多的教学材料进行选择,提出自己的建议以更适合本学校学生学习和资源利用;二是教师不应再去教教科书,而是用教科书教,教师即要改进教学方法,同时也要对教科书,进行重新认识。三是教法上,教师不能再单一地讲授,而是要多种媒体综合运用。对于教材,教师只能把它作为一种学习的材料。教师根据“课程标准”规定的内容领域,可增删教科书,也可以增补课外知识,以补充教材内容,同时也可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在内容和方法上有所改进。总之,此次课改将反映在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学行为的改变上,那就是要变“以传授知识为核心”为“以培养创新精神为核心”;变“教师本位”为“学生本位”;变“权威的传授者”为“平等中的首席者”,充分发挥教师的智慧,把学生置于教学的出发点和核心地位,应学生而动,应情境而变,课堂才能焕发勃勃生机。 二、重构师生关系是教师走进新课程的落脚点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课堂上一切困惑和失败的根子,绝大多数场合下都在于教师忘却了:上课,这是教师和儿童的共同劳动,这种劳动的成功,首先是由师生关系来确定的”。在知识激增,信息爆炸的时代,储存了多少知识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学生要学会如何寻求和获得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在走进新课程中,必须重组师生关系。新型教育中的师生关系将不再是单向传递的关系,而是双向交流的关系,教师不但

人教版初中化学专题六 金属的化学性质 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集训【答案】

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集训 (时间:30分钟满分:45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1. (2020重庆B)下列事实能说明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或铜强的是() A. 铝在地壳中含量比铁高 B. 铝的熔点低于铜的熔点 C. 空气中铁比铝更容易被腐蚀 D. 铝丝在硫酸铜溶液中能形成“铜树” 2. (2020常德)锡(Sn)是“五金”之一,它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位于铁和铜之间,则下列反应一定不会 ..发生的是() A. Mg+Sn(NO3)2=== Mg(NO3)2+Sn B. Sn+H2SO4=== SnSO4+H2↑ C. Sn+Hg(NO3)2=== Sn(NO3)2+Hg D. Sn+ZnSO4=== SnSO4+Zn 3. (2020陕西)锰和镍(Ni)都是重要的金属,将镍丝插入MnSO4溶液中,无明显现象,插入CuSO4溶液中,镍丝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则Mn、Ni、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 Mn、Ni、Cu B. Mn、Cu、Ni C. Ni、Mn、Cu D. Cu、Mn、Ni 4. (2015枣庄)向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中分别加入足量稀硫酸,下列图像描述正确的是() 5. (2020广安)常见金属X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3AgNO3=== 3Ag+X(NO3)3,有关该反应说法错误的是() A. 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B. X可能是铁 C. 金属活动性X>Ag D. X表面有固体析出 6. (2020黔东南)在Cu(NO3)2、AgNO3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滴加稀硫酸时无气泡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滤渣中一定含有Ag和Cu B. 滤渣中一定含有Ag C. 滤液中一定含有Cu(NO3)2 D. 滤液中一定没有AgNO3 7. (2020呼和浩特)已知:2Fe(NO3)3+Cu=== 2Fe(NO3)2+Cu(NO3)2。向硝酸铁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反应停止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加入少量稀盐酸,无气泡产生。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滤出的固体中不含铁,滤液中含有硝酸铁 B. 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亚铁,不含硝酸铁,可能含有硝酸铜 C. 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亚铁和硝酸铜 D. 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铜,滤液中可能含有硝酸铁和硝酸铜 8. (2020玉林)将一定量的锌粉加入到硝酸亚铁、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溶液最终变为无色。下列图像能表示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教师如何适应新课改要求

1、每位老师写一篇与教学相关的教学论文(时间2013.1 ) 2、看完下面的学习内容每位教师写心得体会 下面是两篇学习内容 以上的过完2013年10月8日交到教务处 《教师如何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时间定于2013年.1月 课程改革是一场深刻的革命,它涉及到教学的方方面面。“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要实现教育观念的更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变,每一位教师都需要重新学习,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教师应成为一个多面手。 新课程的一个显著变化是,难度降低了,但知识面加宽了,这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自身知识储备能否适应这一变化,能否满足学生的需求,这是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的第一道难题。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具有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丰富的学科知识,而且还应有系统的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知识。教师广博的学识是培养教师威信的重要途径,也是拉近师生之间感情距离的桥梁。现在是信息时代,学生从网络上随时可以得到大量的信息,如果教师不能在更广阔的领域里与学生交流与沟通,将使学生对教师很失望,所以为了丰富自己的知识,教师应多注意学习,多了解自己专业的最新动态。现在

暑假的时间很长,教师可以利用这个黄金时节提高业务素质。教师只有丰富了自己的知识,多方涉猎,积极探索,才能从容驾驭日益开放的课堂。 二、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 新一轮课程改革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能否适应新的教学要求。教师应更新观念,转变角色,从观念陈旧、死板的教学方法中走出来,将目光更多地投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心理世界,把注意力更多的集中到学生的活动潜能和生命价值上来。准确把握国家新课程标准,提高对教材的驾驭能力,降低对教材的过分依赖,积极主动的拓展课程资源,创造性的开展教学。在新课程的实施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疏导者、参与者和促进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交往意味着参与和平等的对话,教师由居高临下的传统权威变成“平等的首席”。 三、教师应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创造方法和技能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以课堂教学为主要渠道,把创新教育的实施贯彻于各学科课堂教学的始终,通过各学科的全方位、多角度的共同努力,才能培养造就出大批创造性人才。创新教育具有: ①前瞻性。②全面性。③层次性。 ④创新性。 四、教师应运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