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英语中的歧义现象

英语中的歧义现象

英语中的歧义现象
英语中的歧义现象

英语中的歧义现象

语言是一种约定俗成的社会现象,而不是人们根据科学规律创造出来的。因此, 语句和语义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往往不同的词句可以表达同一的思想,而同一语句却可以表达不同的意义。后者便是语言中的歧义现象。随着跨文化交际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歧义现象正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20 世纪70 年代,英语语言学家们(Parlmer ,1976 ; Ruth.M. Kempson ,1977 ; etc. ) 就对英语中的歧义结构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他们从描写语言学的角度对这一现象进行了充分的论证和揭示, 从而总结出一些带普遍性的规律和辨别真假歧义的一些方法;美国描写语言学家引为自豪的成就之一,就是由L.Bloomfield 开创的直接成分分析法,解释了传统语言学所不能解释的因结构层次不同而产生的歧义现象; 还有的语言学家(Zwicky&Sadock ,1975 ; Kempson ,1980) 从英语的语音、语法和语义等方面对歧义现象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这些研究成果对语言的学习和交流无疑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任何一种语言都存在歧义现象。有限的音素,错综交叉组合,构成丰富多彩、有声有色的语流,同音词、同音词组势必大量存在;有限的书写符号,组合搭配拼写出众多的字词,一词多义、一义多词现象比比皆是;更为有限的语法规则、结构框架,以众对寡, 序列搭配,呈现出种种短语、句子的结构关系,一语二解、模棱两可的现象在所难免。

歧义问题之所以具有重要理论意义,是因为它面对的是语言的形式和意义的矛盾这一普遍事实。研究歧义问题,就是考察同一形式表达多种内容的可能性,考察表面看来相同的形式究竟有什么样的差别。这样的研究会不断深化人们对语言现象的认识,同时也促使人们不断改进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一、从语言层次看歧义现象的范围、分布和性质

人们交际是为了传递信息、交流思想,而信息的基本单位是概念,在语言中主要表现为词汇部分。但单个的概念并不足以表达人们的思想,必须通过概念的组合来进行。同时,思想的复杂性需要概念组合的条理性和规则性,这就要求有组织概念的规则和方法,在语言中集中体现为句法部分。词汇和句法的关系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两者共同构成语言的第一层次,它们是同一层次内的不同组成部分。这一层次是语言的基础材料平面,因而完全是静态的。

词汇和句法的结合开始了语言的生成,词汇和句法模式结合生成了语义句法结构体。语义句法结构是语言的第二个层次,动静皆具,是由静而动的生成过程平面。语义句法结构体一旦进入具体的交际环境,就要受上下文和情景语境的制约,成为话语或话语的组成部分,其性质也同时发生了变化,由半静半动变为完全动态。这样,话语就构成了语言的第三个层次。由于话语是语言的终极单位,它是语言生成的目的所在,这一层次即为产品(话语) 形成平面。

法国语言学家马丁内提出了语言的经济性原则,它要求语言能用有限的材料和模式传达无限的意义和关系。根据这一原则,语言发展的结果必然是词汇的多义性和句法模式的多义性,即多层次性和多关系性。就语言的层次划分而言,第一层两个组成部分显然是多义的。而在语言生成时,多义的词汇和多义的句法模式相结合,其生成物也必然是多功能的,能够表示多种意义和多种层次关系。多功能性符合语言的经济性原则,不仅可以大大简化语言体系,还可以表达丰富的内容。但多功能的形式会因语境制约因素不强而使多义无法单义化,最终导致歧义产生。可见歧义涉及的是语言的动态因素。

就语言的生成过程来看,词汇和句法都是静态的,几乎没有任何语境因素制约, 因而多义性最强。语义句法结构体是生成过程中的东西,它一方面具有动态成分,其结构中语义和句法的相互制约使原来两部分中的多义得到部分单义化,避免了一些歧义的产生。但由于短语、句子在很大程度上是静态的,结构体内部的语义、句法限制微不足道,根本不能使多义全部单义化,所以歧义终因不可避免而普遍存在。而当进入话语层以后,由于话语层是完全动态的,

语境因素从不同方面给话语以种种限制,使得歧义被消除殆尽。可见,歧义随着语言中动态因素的增强而逐渐减少和消除;相反,随着静态因素的增强而逐渐增多。

至此,我们可以划出歧义的大致范围。在第一层中,其多义词和多义句式是存在于词典和语法书里面的,是供选择的静态的聚合体。各种意义和关系都是同等的,故不应看作歧义;到了第二层和第三层,由于涉及到了动态因素,句法和词汇组合体因语境制约不够导致岐解,这就属于歧义范畴了。由于第三层是完全动态的,故歧义较少。可见,歧义基本上集中在语义句法结构体这一层。划定了歧义的范围,歧义的性质也基本明确。要弄清歧义的性质,首先要弄清多义和歧义的关系。多义是就静态描写而言,而歧义是就动态理解而言。歧义之所以成为歧义就是因为人们在动态的理解上发生了分歧。就语言划分的三个层次来看,第一层是静态的,只有多义没有歧义;第三层是完全动态的,只有歧义没有多义;第二层是一个半静半动的层次,语义句法结构体所处的这一特殊层次,决定其具有多义和歧义的双重性:从动态的理解角度看,它是歧义的;从静态的描写角度看,它又是多义的。

二、歧义现象的分类一般说来,歧义的产生要具备以下条件: (1) 语义上的: 词的多义性,词与词的多种搭配关系,逻辑上的施受同体等; (2) 句法上的: 动词的多向性,结构的多层次性等; (3) 语用上的: 对语义的合理解释提供多种可能性,即多种可能的情景对应。这三个条件互相影响,互相制约,是一个有机统一体。语义上的多义性为歧义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句法歧义则为歧义的产生提供了条件,而语用则为这种语义和句法的结合物所具有的几个意义提供了合理解释的多种可能性。

下面,笔者将逐一探讨较为典型的四种歧义类型:

1. 语音歧义

(1) 语音歧义往往是由于句中词语的连读而产生的歧义。例如:My younger brother had

a | greidei| . 此句中的“| greidei| ”既可理解为“grade A”又可理解为“grey day”。2) 有时语音相同而意义不同的单词在使用时也会产生歧义,即语音双关语。例如:Seven days without water make one week. (week 与weak谐音) 。

2. 词汇歧义

词汇歧义是指由于对句子中某一个词的意义有不同理解而产生的歧义。

(1) 句子里有多义词,句子就可能出现歧义。多义词可以是名词、动词、形容词、介词、连词等。例如:She didn’t take his tip. 此句中的“tip”既可理解为“小费”,也可理解为“告诫”。Morton tossed down his lunch. 此句中的“toss down”一词可理解为“囫囵吞下”或“扔到地下”。

(2) 有的句子里有不止一个多义词,词义上有一定的搭配关系,这时词有本义和转义之别而造成歧义。例如:Jack saw the light. (本义: 杰克看见了那盏灯;转义:杰克明白了。)He is a sweet salesman. (本义: 他是一个糖果推销员;转义: 他是一个和蔼可亲的推销员。)

(3) 有时一个单词有截然相反的两种意思。如over2look 一词,既可理解为“inspect , supervise”(监视,查看) ,又可理解为“ignore , failed to see”(忽视,不看) 。这两个意思完全不同。例如:The meeting had been overlooked by the police on duty. 可以理解为“集会是在值班警察的监视下进行的”或“值班警察没有发现这次集会”。

(4) 因词义变化而引起的歧义。词义随着社会和自然界的发展而变化。有的词,旧义消失

了,产生了新义;有的词,新旧义并存;有的词, 在一定的上下文中产生了词义的转移。这种种情况都会引起歧义。例如:Only some of the visitors gained admittance into the clean room. 此句中的“clean room”原指“干净的房间”,但在此处取得了新义,指“供制造精密零件用的无尘室”。

(5) 因美国英语和英国英语用法不同而引起的歧义。例如:

The project will cost a billion dollars.句中“, billion”一词存在歧义:因为对美国人而言,a billion = thousand millions(十亿) ;对英国人而言, a billion = million millions (万亿) 。

3. 语法歧义

语法歧义是指由于词序排列与安排造成的歧义现象。它往往是一个可以分析为不同层次或可以变换的结构体。语法歧义现象很多,笔者着重讨论以下五种:

(1) 平行结构引起的歧义。句子里的某一成分可以和平行结构中的任何一个结构连在一起而具有不同的意思,因而产生歧义。例如:Some persons , after consuming alcohol , want to fight and become hard to manage. 此句意思可以是Some persons want.and become .,也可以是want to fight and (want to ) be come .

(2) 省略结构引起的歧义。有时省略某些词会使句子产生歧义。例如:

I like my roommate as well as Nancy. 此句可理解为: I like my roommate as well as Nancy does. 或I like Nancy and I like my roommate.

(3) 位置可移动的状语所引起的歧义。部分状语在句中的位置是固定的,但相当数量的状语都可移动位置。这部分可移动位置的状语往往使句子产生歧义。例如:I repaired the car and returned the following day. 此句中,状语“the following day”如果放在句首,意思明确;但置于句尾,则既可理解为修饰全句, 又可理解为修饰第二个动词returned ,从而产生了歧义。

(4) 否定词引起的歧义。一个句子,如谓语动词是否定的,而后面又接上一个状语,就容易造成歧义。例如:Jane doesn’t dance to please her mother. 此句既可理解为: 珍妮并不是为了使妈妈高兴才去跳舞的,又可理解为: 珍妮为了使妈妈高兴而不去跳舞。

(5) 不定式动词短语引起的歧义。在英语里,有些动词可以用作及物动词或不及物动词,其主动形式往往有被动的意思,这种用法有时会引起歧义。例如:The tiger is too small to kill. 此句既可理解为: The tiger is too small to kill others. 也可理解为: The tiger is too small for others to kill1

4. 语境歧义

语境歧义现象是在言语交际活动中产生的。言语活动包括了说、写者的表达和听、读者的理解两个方面,因而可以从生成和认知两个角度去分析它。在正常的交际中,说、写者表达思想、组织话语都有明确的语义内容,听、读者也能较准确地理解他的意思。这时候,二者是统一的,共同完成交际活动,无所谓歧义。但有时二者不完全一致,就会出现种种语境歧义现象。

(1) 对于某一确定的语义内容,或者听、读者不能完全理解甚至误解;或者不同听、读者

有不同的理解;或者听、读者明明能理解却故意曲解。例如:

———“From which book have you benefited the most ?”A reporter asked George Bernard Shaw.

———“My chequebook ,”replied Shaw.

当一记者问萧伯纳“哪本书使你受益最大?”时,萧伯纳机智地回答:“我的支票簿。”这里,萧伯纳明明知道问话者的意思,却偏偏有意误解其意,以达到幽默滑稽的效果。

(2) 有时一个语句可以同两种语境的话题相联系,或因指代不明确而同两种语境相联系,常会造成歧义。有些语句是模糊语言,可与不同的语境相联系,联系说话者的语境,意思明白;但当联系听话人的语境,就会引出另一种理解,也会产生歧义。例如:

As a freshman at a university , I failed to catch the details of a particular assignment in interpersonal class. So I asked the student next to me ,“Where is it due ?”“July ,”she answered ,patting her pregnant belly.

说话者问“Where is it due ?”指的是老师布置的作业,即“作业什么时候交?”而答话者却理解为指她腹中的胎儿,即“孩子什么时候出生?”

(3) 交际双方的预设和所具备的背景知识不一致,从而产生误解。例如:

———(Judge) When you were committing the theft , did you not spare a thought for your wife and daughter ?

———(Defendant) I did ,Your honour. But there were only men’s clothes in the shop.

在特定场合(法庭) , 法官的话应解释为“你难道就没想到过你的偷窃行为会给你的妻女造成什么样的后果吗?”而决不是被告所理解的“你就没想过给你的妻女也偷一点。”

(4) 社会文化、心理习俗等内隐性因素也常影响到交际和理解,导致歧义产生。例如:他进去了。

此句中的歧义是由于不同的社会习俗使然。在汉语中“, 进去了”可以是进入某一场所或范围,也可以表达“被捕。”

三、歧义现象的排除

在交际过程中,为了确保交际成功,应该尽量避免歧义。我们之所以研究歧义的产生,从语音、词汇、语法、语用诸方面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是为了通过对歧义现象的深刻认识,对其成因的全面探讨,来对它进行种种限制,最终达到在话语中消除歧义的目的。以下就是几种排除歧义的方法:

1. 节律特征抉择法

在口语中,借助节律特征可以部分排除歧义。停顿和轻重音也有排除歧义的作用。由语义辖域或焦点造成的歧义可用较长的停顿或对比重音来排除。例如:Mary has a dress for every occasion.此句作“每个场合都穿同一件衣服”解时“, a”在语义上管辖“every”;作“每个场合都有一件(不同或相同的) 衣服”解时“, every”管辖“a”。语调也可以排除

歧义。例如:Will you take a bus or go by train ? (你是不是坐汽车或火车去? 此句中,or = and ,即可能汽车火车都坐。)Will you take a bus or go by train ? (你是坐汽车去还是坐火车去? 此句中,or ≠and , 即汽车和火车二者择一。)

2. 成分定性法

成分定性法是按句法成分给句子的每一个成分进行语法定性,得到不同的解释,进而排除歧义。例如:Flying planes can be dangerous. 此句既可理解为:开飞机是危险的(将“flying planes”看作”动词+ 宾语”结构,即将其定性为动名词短语,构成动宾结构关系) ;又可理解为:飞行中的飞机是危险的(将“flying planes”看作现在分词结构,构成限定修饰关系) 。

3. 层次切分法

层次切分法可用于含多个语法成分的结构,将其按层次进行切分,便可排除歧义。例如:John Smith , Associate Editor and Professor1 该句中的同位结构若从“Editor”前划分可得(Associate [ Editor and Pro2fessor ]) 结构;若从“Editor”后切分则可得到( [Associate Ed2itor ]and Professor ) 结构。

4. 变换成分分析法

有些歧义结构可采取变换成分的方式来排除,把歧义结构变换成不同的语法成分。当然,这种变换并非随意进行,必须根据词汇的语义关系确定。要分清词汇之间的语义关系,不仅要掌握词汇本身的语法意义,还应领会词汇结构的语境意义。例如:I saw the boy going home. 此句既可变换为: When go2ing home , I saw the boy (“going home”作状语,修饰整个句子) ; 也可变换为: The boy was going home and I saw himdoing so (“going home”作宾语补足语,补充说明“the boy”的动作) 。

5. 语义指向分析法

这种方法主要是根据词汇在句中的语义指向( se2mantic orientation) 分解歧义结构。这些词语的语义指向往往是由一定的语境或上下文所决定的。例如:They ordered the police to stop drinking after midnight1 此句可有四种理解: ①他们叫警察自己午夜后停止喝酒(“stop”的语义指向前面的“the police”自身) ; ②他们叫警察阻止午夜后酗酒(“stop”的语义指向后面的“drinking”) ;③午夜后他们叫警察停止喝酒(“after midnight”语义指向谓语动词“order”) ; ④他们叫警察午夜后即停止喝酒(“af2ter midnight”语义指向宾语补足语结构中的动词短语“stopdrinking”) 。

6. 语用含义制约法

在语言交际中,交际双方既要遵守合作原则,又要遵守礼貌原则。交际双方有时出于某种需要违反了某条准则,形成语用冲突,进而产生语用歧义。语用含义制约法就是根据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来分析和排除这样的歧义现象。例如:

———(Teacher) Oh , what beautiful handwriting !

———(Student) Not at all. You are joking.

说话者(老师)遵守了礼貌原则中的赞誉准则和合作原则中的质的准则;而听话者(学生)

为了遵守礼貌原则中的谦逊准则,有意违反合作原则中的质的准则及礼貌原则中的一致准则。弄清违反准则的真正原因,就可以排除因准则相冲突而产生的歧义和误解。

7. 情理常识推断法

在日常交际中,常常可以根据情理和常识来排除歧义。如果说一个人“一米八个头”,当然不会是说“一个人有八个头,加起来有一米长”,只会是说“这个人的个子有一米八”。

四、结语

歧义现象体现了自然语言中形式和意义的矛盾的一个重要方面。歧义现象的大量存在,正是人类自然语言不同于人工语言的一大特点。歧义往往会给语言理解和使用造成障碍,因此,歧义的形成和排除都值得认真研究。这不仅对语言的阐释、写作、翻译有着实际的意义,而且对语言学理论的发展也会起到积极作用。

浅析造成英语歧义现象的语音因素

浅析造成英语歧义现象的语音因素 摘要:英语中的歧义现象层出不穷,原因众多。对这一现象的研究有趣又有益。本文旨在通过分析产生歧义现象的一个方面――语音因素,进而了解该现象,力求更为准确地表达,减少或避免交流中的误会。 关键词:歧义;语音;同音异义;语调;谐音 作者简介:徐倩(1982-),女,江苏苏州人,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助教,主要研究方向:英语教学。(江苏苏州215104) 一、英语歧义现象 语言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很多的词和句子都可能含有一 个以上的的意义,于是便会使听者或读者产生不止一种理解。在我们熟悉的汉语中就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如“拉长绳子”,读者可能会问,到底是“拉长――绳子”还是“拉――长绳子”?英语中同样有很多类似的例子,比如对以下句子的理解“John did not come to the party because Mary was unhappy.”可以翻译为“因为玛丽不高兴,约翰没来参加晚会。”也可以理解为“约翰没来参加晚会,但并非是因为玛丽不高兴(由于其他原因)。”这些歧义一方面会造成语义混淆,闹笑话,另一方面人们会有意利用这些歧义来制造幽默,但有时一些歧义误会却会

给人们带来很大的麻烦。大部分语言工作者都普遍相信,当结构上遵循语法规则、语义上符合逻辑常理的语句,其深层可包含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释义,则会出现歧义。任何一种语言都有歧义现象,就英语来讲,其歧义现象更为常见。英语同其他一些西方语言相比,词汇量大,词尾变化少,同音词语成千成万,语法灵活,句法松散,这就为英语歧义的产生提供了较大的可能性。 造成英语歧义现象的原因有很多,本文主要从语音方面着手,对这一常见现象进行简单分析,使读者对该现象有更多的了解,进而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各种英语听力材料,体会语音歧义所带来的幽默,同时也希望能够减少和避免交流中的理解错误,能更为准确的表达自己的想法与态度。 二、语音歧义 语音歧义,多出现于口语中,是指借助话语在发音上的完全相同或相似而构成的歧义。该现象主要是由于同音词造成的。除此之外,同音异义的词组和短语,不同语调包括不同的停顿、重音和升降,以及错误或不清晰的发音都可能导致歧义的产生。 1.同音异义词导致歧义 同音异义词顾名思义就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词,发音相同,但是拼写不同,单词的意思也不一样。在日常交流中、听力理解时,同音异义词出现的频率较高,它的干扰性是非常

句法学的角度英语中的歧义现象

句法学的角度英语中的歧义现象 【摘要】本文针对英语词汇丰富、同义词众多、句法复杂、表达方式多样等导致在交际过程中产生歧义的现象,从词汇歧义和句法歧义两大类分析英语歧义现象。 【关键词】英语歧义句法学词汇歧义句法歧义 歧义(A m b i g u i t y,又有译为“含混”)是指未定义或定义不清楚而没有明确含义的单词、术语(term)、注释或观念。如果一个单词、短语或句子,在意义上有两种或多种理解,从结构上可作两种或多种分析,就是歧义的。歧义存在于多种语种中,是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而由于英语词汇丰富、同义词众多、句法复杂、表达方式多样等特点,导致在交际过程中产生歧义的现象就更为明显。“英语中的歧义现象涉及许多因素,但简单说来,主要源于两个方面:词汇和句法结构”。下面主要从词汇歧义和句法歧义两大方面进行分析。 一、词汇歧义(Lexical Ambiguity) 词汇歧义就是人们对句子中的某个词或词组产生的不同理解而引起的歧义。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一词多义引起的歧义。英语中一词多义的现象很多,在特定的语境中,一个多义词不会引起歧义,但如果一个多义词的几种含义在同一句子中都成立,就会产生歧义。比如:Jack is running after Mary.T h e C E O t u r n e d o u t a c a p a b l edepartment manager. 前一句中的词组“running after”可理解成“追求”(Jack正在追求Mary),也可解释为“追赶、追逐”(J a c k正在追赶Mar y)。后一句中turn out有“原来是……、撵走、赶出”等多种含义,因此第二句可理解为:CEO原来是一名能干的部门经理,还可理解为:CEO把一名能干的部门经理赶走了。

英语中的歧义现象

英语中的歧义现象 语言是一种约定俗成的社会现象,而不是人们根据科学规律创造出来的。因此, 语句和语义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往往不同的词句可以表达同一的思想,而同一语句却可以表达不同的意义。后者便是语言中的歧义现象。随着跨文化交际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歧义现象正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20 世纪70 年代,英语语言学家们(Parlmer ,1976 ; Ruth.M. Kempson ,1977 ; etc. ) 就对英语中的歧义结构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他们从描写语言学的角度对这一现象进行了充分的论证和揭示, 从而总结出一些带普遍性的规律和辨别真假歧义的一些方法;美国描写语言学家引为自豪的成就之一,就是由L.Bloomfield 开创的直接成分分析法,解释了传统语言学所不能解释的因结构层次不同而产生的歧义现象; 还有的语言学家(Zwicky&Sadock ,1975 ; Kempson ,1980) 从英语的语音、语法和语义等方面对歧义现象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这些研究成果对语言的学习和交流无疑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任何一种语言都存在歧义现象。有限的音素,错综交叉组合,构成丰富多彩、有声有色的语流,同音词、同音词组势必大量存在;有限的书写符号,组合搭配拼写出众多的字词,一词多义、一义多词现象比比皆是;更为有限的语法规则、结构框架,以众对寡, 序列搭配,呈现出种种短语、句子的结构关系,一语二解、模棱两可的现象在所难免。 歧义问题之所以具有重要理论意义,是因为它面对的是语言的形式和意义的矛盾这一普遍事实。研究歧义问题,就是考察同一形式表达多种内容的可能性,考察表面看来相同的形式究竟有什么样的差别。这样的研究会不断深化人们对语言现象的认识,同时也促使人们不断改进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一、从语言层次看歧义现象的范围、分布和性质 人们交际是为了传递信息、交流思想,而信息的基本单位是概念,在语言中主要表现为词汇部分。但单个的概念并不足以表达人们的思想,必须通过概念的组合来进行。同时,思想的复杂性需要概念组合的条理性和规则性,这就要求有组织概念的规则和方法,在语言中集中体现为句法部分。词汇和句法的关系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两者共同构成语言的第一层次,它们是同一层次内的不同组成部分。这一层次是语言的基础材料平面,因而完全是静态的。 词汇和句法的结合开始了语言的生成,词汇和句法模式结合生成了语义句法结构体。语义句法结构是语言的第二个层次,动静皆具,是由静而动的生成过程平面。语义句法结构体一旦进入具体的交际环境,就要受上下文和情景语境的制约,成为话语或话语的组成部分,其性质也同时发生了变化,由半静半动变为完全动态。这样,话语就构成了语言的第三个层次。由于话语是语言的终极单位,它是语言生成的目的所在,这一层次即为产品(话语) 形成平面。 法国语言学家马丁内提出了语言的经济性原则,它要求语言能用有限的材料和模式传达无限的意义和关系。根据这一原则,语言发展的结果必然是词汇的多义性和句法模式的多义性,即多层次性和多关系性。就语言的层次划分而言,第一层两个组成部分显然是多义的。而在语言生成时,多义的词汇和多义的句法模式相结合,其生成物也必然是多功能的,能够表示多种意义和多种层次关系。多功能性符合语言的经济性原则,不仅可以大大简化语言体系,还可以表达丰富的内容。但多功能的形式会因语境制约因素不强而使多义无法单义化,最终导致歧义产生。可见歧义涉及的是语言的动态因素。 就语言的生成过程来看,词汇和句法都是静态的,几乎没有任何语境因素制约, 因而多义性最强。语义句法结构体是生成过程中的东西,它一方面具有动态成分,其结构中语义和句法的相互制约使原来两部分中的多义得到部分单义化,避免了一些歧义的产生。但由于短语、句子在很大程度上是静态的,结构体内部的语义、句法限制微不足道,根本不能使多义全部单义化,所以歧义终因不可避免而普遍存在。而当进入话语层以后,由于话语层是完全动态的,

英语歧义的语用分析

语言学论文 Title: Pragmatic Analysis of English Ambiguity 题目:英语歧义的语用分析 学生姓名:闫丽娟 专业:英语 班级:070913 任课老师:石立林 二零一O年十二月

Abstract Ambiguity is one of the fundamental Properties of languages. It is a common phenomenon in many languages. Ambiguity is a special relationship between a linguistic structural form and its meaning. A structural form which conveys more than one meaning is ambiguous. It is the uniqueness—the indeterminacy of meaning—that makes ambiguity be of great vitality in language practice. In many linguistic situations,ambiguity is intentionally employed to achieve certain special pragmatic purposes. This thesis mainly analyses the expression of ambigui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agmatics, discussing the classifications, features, and pragmatic functions of ambiguity, and the way to achieve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Key words:Ambiguity; classifications; features; pragmatic functions

产生英语歧义现象的语音与词汇因素分析.

产生英语歧义现象的语音与词汇因素分析 摘要:英语中的歧义现象,错综复杂,原因众多。本文主要从语音和词汇两方面,分析该现象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消除歧义的基本方法,以便有效地避免由于歧义可能导致的误解,使人们在语言交际中表达得更为准确。 关键词:语音;词汇;歧义 Abstract: Ambiguity in English is a phenomenon, which, for a variety of reasons, is very complicated. The paper's intention is to analyze how ambiguity may have its origins in phonetics and lexis. The ensuing commentary thus contributes towards avoiding possible misunderstanding caused by ambiguity in communication. Key words: phonetics, lexis, ambiguity 1. 引言 写作或阅读时,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句子,由于具体的语言环境不同,而可以解释成两个或多个意思,这些句子便 称为歧义句(ambiguous sentences)。而歧义现象(ambiguity)是指有些听起来相同或看起来相同的话语,在字面上可以有不止一种解释。(石安石,1994:130)任何一种语言都有歧义现象,就像美国语言学家Kaplan (1966)所言:“‘歧义’是常见的语言现象,正如病理学中常见的感冒病一样……。”凯斯和荷勃(Kess, F. J.& Hoppe, A. R.),在其专著Ambiguity in Psycholinguistics一书中甚至还提出了“语言无处不歧义”的观点,他说:“Upon careful consideration, one cannot but be amazed at the ubiquity of ambiguity in language.”。这一点以我们熟悉的汉语和英语为例即可得到证实。如在汉语中有“拉长绳子”和“打死老虎”的短语,仔细琢磨一下,到底是“拉/长绳子”还是“拉长/绳子”呢?是“打/死老虎”还是“打死/老虎”呢?英语中如:The watch ran fast .到底是(be) fast ——表快了还是(runs) quickly ——表走得快呢?另一例如:to make the ship fast,是让船加速航行还是让船停泊靠岸?由此看来,语言的歧义现象确实很普遍。而就英语来讲,其歧义现象更为常见。英语同其它一些西方语言相比,词汇量大,词尾变化少,同音词语成千成万,语法灵活,句法松散,这就为英语歧义的产生提供了较大的可能性。可我们说话或写文章,总是力求“准确、简明、生动”地表达自己的思想、看法和态度,以便使听者或读者能正确

英语中的歧义现象

英语中的歧义现象 来源:英语专业论文 https://www.wendangku.net/doc/6e3662542.html,/ 语言符号与要表达的意义之间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因此,语言中必然存在歧义现象。本文拟通过对英语中产生歧义现象的典型例句进行归纳分析,以探讨英语歧义现象的产生原因和特点。 英语;歧义;词汇;结构 语言作为一种符号系统,其语言符号与要表达的意义之间并不是一一对应的。我们常常发现,一个孤立的句子可以有几种不同的意思,这就是歧义现象(ambigui-ty)。引起歧义的因素很多,但是最主要原因有两种:一是词汇歧义;二是结构歧义。造成词汇歧义的原因在于同音(形)异义词和一词多义。 造成结构歧义的一般原因在于形态和结构的含混。一、词汇歧义(Lexical ambiguity)英语是一个词汇相当丰富的语言,多义词(包括近义词,同音/形)众多,在使用过程中经常造成不同的理解,出现歧义现象。 1.“同音(形)异义词”造成的歧义。“同音(形)异义词”(Homonym)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发音和拼写形式完全相同而意义各异的词。如:(1)She stood by the bank.She stood by the bank of the riv-er.(她站在河边)She stood by the bank.(她站在银行附近)(2)She cannot bear children.She cannot give birth.(她不能生育孩子)She cannot tolerate children.(她不能忍受孩子) 2.“一词多义”(Polysemy)引起的歧义。“一词多义”是指同一个词有多个不同的意思。这是因为在漫长的语言发展过

从语义学角度分析英语中的词汇歧义现象-2019年教育文档

从语义学角度分析英语中的词汇歧义现象 摘要:歧义是存在于古今中外所有语言中的一种常见的语言学现象,是语言结构形式与其意义之间的一种特殊关系。语言学家认为一个词或一个句子的含义模糊现象,或者存在两种或多种意义解释的现象称之为语言歧义。由于英语的词汇量很大,语法又比较灵活,语言歧义现象在英语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因此本文从语义学角度对英语中的词汇歧义现象进行分类讨论,分析引起歧义的各种因素,具有很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引言 语义学,也可以称为“语意学”,是涉及计算机科学、自然语言处理、语言学、心理学、逻辑学以及认知科学等诸多领域的学科专用术语,以自然语言涵义为对象,以对语言的结构、性质以及相互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为主要内容。歧义的“歧”是指“不一致”,“义”指的是意义。语言学家认为:“语言歧义现象是指在语言交流过程中对一个词或一个句子的意思有不同的理解,可以作两种或多种解释”①。歧义在语言运用中是不可避免的,正如美国语言学家Kaplan曾说:“歧义是语言中反常的通病”②。因此,研究语言中的歧义现象,不仅能促进语言学理论的发展,还能有效避免语言歧义在交流中造成的误解和障碍,从而提高语言交际的准确性、严密性。因此,从语义学角度深入探讨歧义现象具有极大研究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二、词汇歧义现象分析 2.1 多义词歧义 多义词指具有二个或二个以上意义的词。在句子中,多义词的出现往往使句子产生歧义。美国语言学家G.L.Brook曾说:“一词多义是歧义的语言基础”③。把一个多义词用在特定的语境中,通常情况下它不会产生歧义。但是,如果一个多义词的几种意义在同一个句子中都能成立,那么,此句就有了歧义。例如“Are you engaged?”一句既可以理解成“你忙吗?”又可以理解成“你定婚了吗?”。 2.2 同形异义词歧义 同形异义词是指那些拼写相同而意义不同的词。同形异义词并不是同一个词,它不同于多义词,而是有着不同词源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形式相同,但是意义不同的一种语言现象。同形异义词又可以分为:同音异义词、同形同音异义词及同形异义词三种形式。例如:Im More satisfied.Ask for more.这是摩尔牌香烟广告,该商标的同音同形异义词是英语中一个常用的与数量有关的形容词。 为什么我们能同时处理多个意义而不产生混乱呢?认知语义学中的家族相似性理论能够说明其原因,“家族成员中具有某种相似特征:体态、相貌、眼睛的颜色、步态和气质都有一些相似和重叠地方”④。人们凭直觉既可准确判断某人属于某一家族,又可识别其家族成员之间的细微差别。世界是由无限种类

浅析英语中的歧义现象在广告中的应用

浅析英语中的歧义现象在广告中的应用 [论文作者:张孜婷] [摘要] 本篇论文从语音词汇语用的角度分析歧义的形成原因以及其在广告中的使用和作用,以达到使观众能够更好的理解广告的用意。列举了三种类型的歧义现象:语音歧义,词汇歧义和语用歧义,并且用现实中的广告实例对每种现象进行诠释。本文对英语中歧义现象的剖析不仅使人们加深对广告的认识和理解,而且能使歧义更好的使用于书面广告中。[关键词] 歧义广告语语音歧义词汇歧义语用歧义 一、引言 英语中随时随地都存在着歧义,虽然歧义现象在语言使用中有着消极的一面,但是不可否认在诸如广告等特殊的语言环境中还有其积极的一面。由于歧义词,尤其是同形异义词具有两种甚至多种解释,故我们可将其充分、恰当地应用到广告语言中去,做到一语双关。这种双关风趣、幽默和俏皮,可谓语言上的巧夺天工,无疑会增强广告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从而达到奇妙的宣传效果。 二、语音歧义 1.同音异义词 现代英语包含了大量的同音词,因此同音词的语音歧义现象非常普遍。例如,“rain”和“reign”,以及“sighs”和“size”。这两组词的发音完全一样,但拼写和意思是不同的。广告制作人将类似这样的词语运用到英语广告中,达到不错的效果。例如:(1)All is well that ends well. 这条广告实际上是一条英语习语,中文意思为“结局好,全都好”。在这条香烟广告里,“end”有两个意思,作动词讲是“结束”的意思,作名词讲是“香烟蒂”的意思。这条广告灵活运用现成的英语习语,赋予了此习语新的意思,即“烟蒂好,烟就好”,让消费者感觉耳目一新。 (2)Trust us. Over 5000 ears of experience. 这是一则助听器推销广告。从字面看,它说明该产品已经接受了广大消费者的考验,但单词“ears”和单词“years”发音是一样的,此条广告可译为“相信我们吧。历经5000多只耳朵的检验,有着5000多年的经验,充分说明了该助听器悠久的历史以及久经考验的上乘质量。 (3)More sun and air for your son and heir. 该广告可译为“这里有充足的阳光,清新的空气,一切为了您的子孙后代”。在这则海滨浴场的宣传广告中,制作者巧妙运用了“sun”和“son”,“air”和“heir”这两对同音词。该广告构思精妙,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相当高的语言艺术,因为它能唤起父母对子女的关爱,让计划带儿孙旅游的消费者为之心动。 2.同音异义的词组和短语 同音词组指的是两个不同的词组发相同的音,甚至有的同音词组中的每个单词都发一样的音,但词组的意思相差甚远。同音词组的现象没同音词的现象普通,但在英语广告中也大量存在。 (1)It always runs fast because it is never two-tyred. 这是一条汽车广告,在此条广告中,词组“two-tyred”和“too tired”的发音是一样的。这个歧义现象突出了该汽车的两个特点,一个是它有不止两个轮子,另一个是它的耐力很好可以跑很长时间并且保持很快的速度,不仅幽默而且形象。 (2)A deal with us means a good deal to you. 这是一条大型百货商场的广告,它的妙处在于短语“a good deal”的运用,一般来说“a

试析英语中的歧义现象

摘要:歧义是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存在于一切的自然语言中。它是指在日常语言运用中句子的一种特征,即一个句子可以有多于一个的解释,而其中并不包括足够的线索,以确定其具体和其它含义。英语中的歧义现象主要是语音歧义、词汇歧义和语法歧义。 关键词:歧义;语音歧义;词汇歧义;语法歧义 许多语言学家都曾经对歧义下过定义。荷兰语言学家gooij在其1971年出版的《自然语言中的歧义》一书中指出:“歧义是指句子的特征,即一个句子有多个释义,而句子又没有提供足够的信息,以确定其含义。” 当然,歧义不仅存在于句子中,在日常生活中,只要你仔细观察一段句子或一首诗文,你将会在句子或段落中发现歧义。当然,我们可以把歧义理解为一个段落或句群中有多个涵义。歧义之所以易发生的原因是有很多因素都可以弓l起歧义。例如,英语词汇量大而且在不同语言环境下含义不同,人们对英语语言认识的能力有限,以及人们在英语运用中的粗心,这些都会导致歧义。歧义存在于一切应用的语言中,我们大致可以把它分为三类:1)语音歧义,是由于不同的形式而具有相同的发音的语言单位引起的。2)词汇歧义,指一个句子中有一个或多个有多个含义的词,而通过句子中的其它词又无法确定这些词的意思而导致的歧义。3)语法歧义,是指一句话有多个语句分析的可能性而引起的歧义。 下面从语音、词汇、语法三个方面具体分析一下歧义现象。 l 语音歧义 1.1 同音词引起的歧义 在英语口语中,同音词经常引起歧义,例如: No t她aloud/No talking allowed. 如果不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对听者是很难分开说话人想表达“不许大声喧哗”还是“不许说话”。在某种程度上,同音词可以影响人们的交流。有一个真实的例子:一个外国教师,问他的学生:“Where to buy flour?”这个学生以为他的外教想买支花给他的朋友,于是学生带着这个外教到了一个花店,但是最后这个学生才知道老师是想买面粉(flour)而不是花(flower)。 1.2 词的连续和词之间界限不清引起的歧义 /一、rc一/and/一v#cv一/,“v”是元音(vo-r.e1),“C”是辅音“~meonalR”,“撑”是指词之间的界限,(一)指其它的音素,当说话快的时候,上面两种语音形式通常会变为一种/一v 一/,这就引起了歧义。例如: (1)grade A一/fie/’dei,一grey day (2)great ape一,’’印,一grey tape 1.3 重音的变化可能引起歧义 一些词,尤其是合成词的重音变换容易引起歧义。例如: (1)a~ afldner—a killer that is a ghmt. (2)an English/teacher一一个英国籍的教师an,D sh teacl~r一一个教英语的教师 1.4 音调和停顿变化引起的歧义 音调和停顿变化可以改变句子的结构,所以可能引起歧义。例如: Your friends are ill teIerlgpe.你的朋友使人感到有趣。 Your friends are/interesting people.你的朋友是个有趣的人。 2 词汇歧义 2.1 多义词和同义词引起的歧义 在现代英语中,有许多多义词和同义词,虽然它们有多个意思,但只要你把它们放到具体的英语语境中去,歧义就不容易产生,因为你可以根据语境把不符合语境的词舍去,只有一个

英语词汇歧义现象浅析

英语词汇歧义现象浅析 摘要:歧义是语言结构形式与其意义之间的一种特殊关系,歧义现象在日常语言学习使用中经常出现,本文从词汇学角度出发,分别从一词多义和同形异义、对词形变体的不同理解和词语的粘和程度这三方面,对英语词汇歧义现象进行了分析,旨在使我们能具体而生动地认识语言结构及其运行规律,了解语言各层面之间的关系,以便能按照语言的规律去学习语言。 关键词:英语词汇歧义避免歧义 1引言 歧义现象在日常语言使用中经常出现,不论是写作,阅读还是和他人交流,都会发现有歧义现象的存在。因此,对歧义的研究成了语言学家关注的课题,也成了语言学界的一个热点问题。汪榕培指出主要有三种原因造成词汇的歧义:一词多义和同形异义,对词形变体的不同理解和词汇的粘和程度。本文正是从词汇学角度出发,从这三个方面对词汇的歧义做出探讨。 2词汇歧义浅析 当一个词或句子有一个以上的意义视为词汇歧义,词汇歧义主要是由于句子中的同一个词有几种不同的意义或理解而引起的。主要有三种原因造成词汇的歧义:一词多义和同形异义,对词形变体的不同理解和词汇的粘和程度。 2.1一词多义和同形异义 一个词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意义,这些意义之间常有某种内在的联系,并在词典中归属一个词条的,称该词为一词多义。一词多义在造成词汇歧义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脱离语境或语境不明的情况下尤为如此。例如, (1)“table”既可以表示桌子,有可以指目录,还可指乘法表,因此对于句子“Look at the table.”,就有不同的解释,歧义就产生了。 (2)“Where is the button?”句中“button”同样可有两种解释,表示“纽扣”或“开关”,所以句子也有两种意义“扣子在哪里?”“开关在哪里?” (3)“An ambassad or is an honest man who lies abroad for the good of his country.”句中的lie就是一语双关,表面似乎是“大使就是代表本国利益驻在外国的人”,实际上是“大使是为本国的利益而说谎的人。” 有些多义词甚至具有两个相反的词义,如“wear”这个词,既可表示“耐穿”“耐

英语中的歧义现象

浅谈英语中的歧义现象 (山东万杰医学院英语教研室李园园255213) 摘要:语言歧义属于语义学研究的范畴。本文旨在从语音、词汇和语法三方面分析引起英语中歧义产生的各种因素,找出歧义产生的各种原因,并分析了应该如何理解英语歧义,最后从语用学方面谈了歧义在实际应用中取得的语用效果。 关键词:英语歧义、语音、词汇、语法、歧义理解、语用效果 一、概述 从语义学的角度看,当一个句子表示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命题时,我们便称之为歧义。歧义是一个非常普遍的语言现象,它存在于任何一种自然语言中,英语也不例外。英语中歧义结构多种多样,歧义句举不胜举。那么在英语中,这些歧义具体是由哪些原因引起的呢?应该如何理解歧义句?它们又有什么样的语用功能呢?这些都是我们在本文中将要讨论的问题。 二、英语歧义现象产生的原因 英语歧义主要来源于三方面:语音,词汇和句法结构,所以通常将歧义分为以下三类:1.语音歧义 语音歧义主要是由于两个或更多的词同音异义或句中词语的连读而产生的歧义。语音歧义只在口语中存在,变成文字形式后,这种歧义便自动消失。例如: There is no flow/floor in that building. a.那幢楼没有裂缝。 b.那幢楼没有地板。 2.词汇歧义 词汇歧义是指句子中的某个词的意义有几种不同的解释,一般是由于词的多义性或同形异义等引起的歧义。有以下几种类型。 (1)一词多义引起的歧义。如: He went to the bank. a. 他去银行了。 b. 他去河边了。 (2)词义变化引起的歧义。如: Only some of the visitors gained admittance into the clean room. 在句中的短语clean room,原为普通用词“一个干净的房间”,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它现在取得了新的意义,指“(供制造精密零件用的)无尘室”。意为“只有部分参观者被允许进入无尘室。”如果不了解这种含义,见到clean room这个词语,还以为它是指一个清洁卫生的房间呢。 (3)词类不同引起的歧义。如: We saw the Indian dance. a. 我们看见过那个印第安人跳舞(Indian, n; dance, v)。 b. 我们见过印第安人的舞蹈(Indian, adj; dance, n)。 (4)英美英语用法不同而引起的歧义。 由于社会历史、文化等差异,有些词在英美两国使用方法有别,而使句子产生歧义。如:The old man has a billion dollars. [(美)十亿/(英)万亿] 3.语法结构歧义

语用功能看英语语言中的歧义现象

分类号: 密 级: 毕 业 论 文 题 目: 从语用功能看英语 语言中的歧义现象 系 别: 外语系 专业年级: 英语2012级 姓 名: 梁 慧 学 号: 20120302105 指导教师: 郭焕平 硕 士 2016年03月21日 LULIANG UNIVERSITY

A Study on English Ambiguity from Pragmatic Perspective A Graduation Thesis Submitted by Liang Hui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Degree of Bachelor of Arts In the Subject of English Linguistics To Department of Foreign Languages Of Luliang University Supervisor: Guo Huanping March, 21, 2016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本人所呈交的毕业论文,是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毕业论文中凡引用他人已经发表或未发表的成果、数据、观点等,均已明确注明出处。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科研成果。对本文的研究成果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声明的法律责任由本人承担。 论文作者签名:日期:

关于毕业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本人在指导老师指导下所完成的论文及相关的资料(包括图纸、试验记录、原始数据、实物照片、图片、录音带、设计手稿等),知识产权归属吕梁学院。本人完全了解吕梁学院有关保存、使用毕业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存或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纸质版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吕梁学院可以将本毕业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任何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毕业论文。如果发表相关成果,一定征得指导教师同意,且第一署名单位为吕梁学院。本人离校后使用毕业论文或与该论文直接相关的学术论文或成果时,第一署名单位仍然为吕梁学院。 论文作者签名:日期: 指导老师签名:日期:

英语修辞格中的歧义现象及其修辞功能分析

[摘要] 消极的歧义相关论文需要加以避免。然而有意地利用歧义,却可以产生多种多样的修辞效果。修辞格中的双关、比喻、反语、通感、典故、委婉等就是歧义在语言中的积极利用。英语歧义具有幽默风趣、辛辣讽刺、委婉含蓄、调和冲突、启发想像等多种修辞功能。 [关键词] 英语;歧义;修辞功能 1 引言 歧义是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歧义(ambiguity)是指某个词语或话语可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释义的现象。在语言运用过程中,各个层面如语音、词汇、句法结构、语用都会产生歧义的现象。如果不加避免,歧义就会给我们的交际带来困难。然而,歧义并不完全是一种消极的语言现象。有意地利用歧义, 却可以产生积极的修辞效果。英语中的多种修辞格就是歧义的积极利用。在交际过程中,人们常常有 意利用语言结构内部的矛盾所产生的歧义,或一语双关,或委婉陈词,或讽刺挖苦,表达多种情感,取得 特殊的修辞效应。 2 英语修辞格中的歧义现象 2.1 歧义与比喻比喻也属于一种语用歧义。这是因为:任何一种比喻都有喻体所表示的字面意义和它的喻义所体现的含义,因而是可分的,符合歧义的定义。这样的歧义表现为说话人有意造成字义与含义的对立统一:对立是因为它违反质的准则,统一是因为话面意义只是手段,含义才是说话人的用意。 2.1.1明喻(simile )(1) He bellowedlike a bull seeking combat.(2) And then Della leaped uplike a little singed cat andcried:“Oh, oh.”(O. Henry:“The Gift of Magi”)上面两例都以动物 喻人。第一句中的动物是牛,第二句中的动物是猫。前句与牛的“声音相似”,后句则为动作相似。2.1.2暗喻(metaphor )(3) Girl:You remind me of theocean.Boy: Wild, romantic and restless.Girl: No, you just make me sick.“海洋”一词作为比喻,不同的使用者在不同的语境中使用权可有不同 的含义:姑娘以此暗示对男孩的厌恶,有如航海使人恶心。男孩却理解为一种赞扬。 2.2 歧义与双关(pun)所谓双关是指“利用语言中同音和多义关系,使一个词语或一句话同时关涉到 两种事”。双关词格的第一个本质上的特点,在于双关辞格的话语意义的重心落在歧义上。不管是同(谐)音还是同词,说话人要表达的重点不在“同”上而在歧义上。双关辞格有意利用同(谐)音词与一词多 义的词可能引起的歧义来达到一语双关地表述说话人真实意图的目的。[1](P193) 2.2.1词意双关(4)Farewell toArms这是美国作家海明威的一部代表作,中译本译作《永别了,武器》。严格来说这个题目是有歧义的,因为“arm”是多义词,既可当“武器”也可当“手臂”解。有些学者 认为该题一语双关,点明主人公最终远离了战争,但也失去了一双温暖的手臂———他的爱人。(5) Mr. Josephentangled.(Thacker, W., VanityFair)这是小说《名利场》中一幅插图的文字解说。画中, 丽蓓加小姐在用白嫩的小手绕乔瑟夫绷着的绿丝线。作者巧用entangle一词,一语双关:表层上指乔 瑟夫缠线,笨手笨脚;深层上指他对丽蓓加一见钟情,为其姿色所倾倒。 2.2.2谐音双关(6)“My daughter has arranged a littlepiecefor the piano.”“Good. It’s about time we had a littlepeace.”在该对话中,piece与peace构成了谐音双关歧义。听者故意把piece (曲子)理解为peace(安静) ,委婉地表达了自己不愿继续再听钢琴弹奏,而想安静一会儿的愿望。(7) Seven days without water makes one weak.本例歧义的触发因素包含语音、语义和语法等几个层面,但以weak和week的谐音为主,可以理解为两种意思:a.七天不喝水使人虚弱。b.不折不扣的七天就是一星期。 2.3 歧义与反语(irony)说话要真实,要有足够的证据,这就是格拉斯合作原则中的质的准则。反语故意违反了质的准则,反话正说,正反映衬,造成一种挖苦讥讽的修辞效果。(8) It is truth universally

从词汇层面和句法层面分析英语中的歧义现象

摘要:从词汇层面和句法层面对英语中的歧义现象及其成因进行具体、深入地分析和探讨,以帮助们更加深刻地理解英语中的歧义现象,从而在使用英语过程中避免歧义的产生。 关键词:歧义;成因;词汇层面;句法层面 歧义是语言中十分常见且始终存在的一种现象,在人们学习英语过程中,也常常会遇到歧义现象,或是遇到由于歧义而产生的问题。研究英语中的歧义现象及其成因不仅能够帮助人们避免陷于歧义之中,使人们对英语语言本身有更加深刻地认识,而且还可以充分利用歧义来为人们服务,创造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掌握好英语中的歧义现象及其成因,有助于人们提高自身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和交际能力,同时也有助于语言学理论的发展。 但何谓歧义呢?歧义是指一个符合语法规则,遵循逻辑常理的语句包含两种或两种以上释义的语言现象[1]。为了更好地理解此定义,让我们看以下例子: 例1:John drove to the bank. 例2:They saw her duck. 例1、2 句都为歧义句,例1 中的歧义是由于对bank 一词的不同理解而产生的。bank 一般有两层常见的意义:一是指银行,二是指河岸。在没有上下的情况下,我们可以认为例1 产生以下歧义:(1)约翰开车去银行。(2)约翰开车去河岸边。 更确切地说,例1 的歧义是由于bank 一词的“同音同形异义”现象而造成的。然而例2 中的歧义却是由于人们对句法结构的不同理解而造成的:(1)如果把duck 看成是不带“to” 的不定式,而且此不定式是宾语“her”的补语,此句的含义就变成:They saw her move her head down quickly. 他们看到她很快地低下头。(2)如果把duck 看成“saw” 的直接宾语,此时duck 就成了名词,整句意为:They saw her duck.他们看到了她的鸭子。 通过例1、例2,我们不难发现尽管两句都为歧义句,但它们形成歧义的原因各不相同:例1是词汇层面上的歧义(Lexical Ambiguities),而例 2 是句法层面上的歧义(Syntactic Ambiguities),而且这两个层面上的歧义是造成歧义的主要原因,因此接下来本文就针对这两个层面来对英语中的歧义现象及其成因做具体、深入地分析和探讨。 一、词汇层面上的歧义 1. 由同音同形异义词或多义词产生的歧义 John I. Saeed 在他的著作Semantics(《语义学》)中指出:同音同形异义词(Homonymy)或同音同形多义词(Polysemy)很容易使句子产生歧义。人们有时很难区分同音同形异义词和同音同形多义词,但词汇学家在编撰词典时,已经做了明显地区分:同音同形异义词的几层不同含义是以单独的词条一一列出的,而同音同形多义词的几层不同含义是列在同一词条之下的[2]。因此通过查阅词典,我们不难判断例1 是由于同音同形异义词(bank)而造成的歧义。接下来我们来谈谈由于同音同形多义词而产生的歧义,请看以下两个例子: 例3:Mr. Collins, the priest, is going to marry Jane at the church. 例4:He was seated by the chairman. 例3、例4 中的“marry” and “by” 都为同音同形多义词,根据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辞典并结合整句内容可知“marry” 为动词,并在同一词条下具有两层含义:(1)to get married to sb; to become the husband of sb(和谋人)结婚(2)to perform a ceremony in which a man and woman become husband and wife为?主持婚礼,操办婚礼[3] 因此例3 便具有歧义:(1)Mr.Collins, the priest, is going to take Jane as a wife at the church. 牧师柯林斯先生将要在教堂与简结婚。(2)Mr. Collins, the priest, is going to officiate Jane’s wedding at the church.牧师柯林斯先生将要在教堂为简主持婚礼。 例4 中的介词“by” 也具有两层含义,根据牛津辞典并结合句子内容,“by” 在同一词条下意

浅谈英语和汉语中的词汇歧义现象

浅谈英语和汉语中的词汇歧义现象 摘要:歧义是语言的共性现象,汉语和英语分属于不同的语系,歧义方面有不少异同点。词汇是语言的基础。本文主要就词语意义引起的歧义和词汇层结构引起的歧义两方面对汉英词汇歧义进行对比,以便更好的应用于对外汉语教学及汉英两种语言的翻译。 关键词:汉语英语歧义词汇歧义歧义词 歧义现象的研究涉及语言的各个层面,汉英歧义现象的对比研究能让我们更清楚的认识这两种语言在各个层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对这两种语言的内在本质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本文旨在运用语言学对比研究方法,在考察两种语言的词汇层面上歧义现象的基础上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差异和共同点。 一、歧义的定义 歧义和多义的第二个区别性特征:主观和客观的对立。综合各家的观点,我们认为歧义是语言形式和语言内容之间的一种特殊矛盾,是一种语言表达式出现了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意义、可作两种或者两种以上意义分析,且其中不同的意义分析都是合乎语法和逻辑的,这种现象就是歧义。 二、汉英词汇歧义比较 (一)词语意义引起的歧义 1.同音(同形)异义词语引起的歧义 a.同音异形异义词 同音异形异义词指的是一组读音相同,字形不同,意义不同的词。英汉两种语言都存在此类现象。例如: ①今天我们举行了qī zhōng(期中/期终)考试。 ②我喜欢看yuè jù(越剧/粤剧)。 ③甲:“请问您贵姓?” 乙:“免贵姓zhāng。” 在这个例句中,zhāng既可以是“张”,也可以是“章”。在汉语中,有很多读音相同但拼写和意义不同的汉字,因此容易产生歧义。在英语中也存在着同样的同音异形异义现象。比如:[mai di?],即可能是my dear,也可能是my deer; 此外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