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三次自控实验报告 赵薇 14275042课案

第三次自控实验报告 赵薇 14275042课案

电气工程学院

《自动控制理论》实验报告

姓名:赵薇

学号:

同组人:

指导教师:张彩萍

实验日期: 2016年12月7日

实验成绩评定表

姓名学号

实验名称:

实验验收或提问记录:

成绩评定依据:

实验预习报告及方案设计情况(30%):

实验考勤情况(15%):

实验操作情况(30%):

实验总结报告与答辩情况(25%):

最终评定成绩:

指导教师签字:

年月日

实验三控制系统串联校正实验报告姓名:赵薇学号:指导教师:张彩萍实验台号:15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和掌握串联校正的分析和设计方法。

2. 研究串联校正环节对系统稳定性及过渡过程的影响。

二、实验预习

1、理论计算

1.一阶系统:系统传递函数为:

模拟运算电路如图1- 1所示:

图3-1

其中为校正环节,可放置在系统模型中来实现,也可使用模拟电路的方式来实现。

2.系统模拟电路图如图:

3.未加校正时,

4、加串联超前校正时a>1

给定a=2.44,T=0.26,则

5、加串联滞后校正时,0

给定给定b=0.12,T=83.33,则

2、计算机仿真分析

(1)不加串联校正时,仿真结果如下:

幅频特性与相频特性的伯德图:

(2)不加串联校正时,仿真结果如下:

幅频特性与相频特性的伯德图:

(2)不加串联校正时,

幅频特性与相频特性的伯德图:

截止频率:0.449rad/sec 相角裕度:54.8度

三、实验仪器与设备

1.XMN-2型电子模拟机一台。

2.PC机一台。

3.数字式万用表一块。

四、实验内容

1.设计串联超前校正,并验证。

2.设计串联滞后校正,并验证。

五、实验步骤

1.熟悉XMN-2电子模拟机的使用方法。

2.将各运算放大器接成比例器,通电调零。

3.断开电源,按照系统结构图和传递函数计算电阻和电容的取值,并按照模拟线路图搭接线路,不用的运算放大器接成比例器。

4.将信号源1(D/A)与系统输入端Ui连接,将采集输入1(A/D)与系统输出端Uo连接(此处连接必须谨慎,不可接错)。

5.线路接好后,经教师检查后再通电。

6.在Windows98 桌面用鼠标双击“AUTOLAB”图标后进入本实验软件系统。

7.在系统菜单中打开“实验项目”项,选择“校正”。

8.然后填写注册信息,即参加实验者姓名及学号,填好后点击“下一步”进入“超前-滞后校正参数设置”。

9.在“超前-滞后校正参数设置”对话框内,“输入信号幅值”选择“2V”。

10.在“校正参数设置”一栏填写校正参数,如不加校正,则“加校正”复选框不选即可,若加校正环节,则此框必需选。“参数”栏内,不用的参数必需填写为“0”。(如:做超前校正时,滞后校正参数必需填写为“0”)

11.先按一下模拟机的“复位”按键,然后点击“完成”。

12.在系统菜单中“实验项目”选择“计算机辅助分析”中的“波特图分析法”。

13.分别确定系统不加校正,以及分别加超前和滞后校正的开环传递函数,并且按照参数设置要求填写相关参数。

六、实验数据图像及与理论计算和仿真分析比较结果

1、未加校正

2、加串联超前校正

3、加串联滞后校正

加滞后校正系统阶跃响应曲线

4、 计算截止频率和稳定裕度

1)未加校正环节时,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G(S)=

)1(4

+S S 则|G(j ω)|=1

42+ωω 令|G(j ω)|=1,得=1.8791rad/s,代入 φ(j ω)=-90°—arctan ω 得φ(j)=151.9798

则相角裕度γ=180151.9798=28.0202 令φ(j ω)= 180,得=∞,得幅值裕度为∞。

2) 加串联超前校正后,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G(S)Gc(S)=

)

126.0)(1(163.04+++S S S S )

(,则

|G(j ω)Gc(j ω)|=

1

126.01

63.042

2222+++ωωωω

|G(j ω)|=1,得= 2.3763rad/s,代入φ(j ω)=-90°—arctan ω—arctan0.26ω+arctan0.63ω 得φ(j)=132.6286

则相角裕度γ=180132.6286=47.3714

令φ(j ω)= 180,得=∞,得幅值裕度为∞。

3) 加串联滞后校正后,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G(S)Gc(S)=

)

133.83)(1()

110(4+++S S S ,则

|G(j ω)Gc(j ω)|=

1

33.8311

1042

2222+++ωωωω

令|G(j ω)|=1,得= 0.449rad/s,代入φ(j ω)=?90°?arctan ω?arctan83.33ω+arctan10ω 得φ(j)=125.1945

则相角裕度γ=180125.1945= 54.8055 令φ(j ω)= 180,得=∞,得幅值裕度为∞。

5、分析实验数据,并从时域和频域两个角度,总结分析校正环节对于系统稳定性和过渡过程的影响

无校正 超前校正 滞后校正 超调量 52.50% 24% 5.50% 调节时间(s )

11

3.19

9.51

截止频率rad/sec 2.38 2.38 0.449 相角裕度度

47.4

47.4

54.8

从时域来看:调整时间和超调量较校正前都有所减少,可见校正环节能使过度过程加快,减少响应时间。从频域来看:相位裕量在校正后大大增加,可见校正环节能增大系统的

相位裕量,增加系统的稳定性。

七、思考题

误差分析:

试验箱中电阻实际值与标称值之间存在偏差,其中500k用了510k的电阻。

八、结论、体会和建议

1.结论

由图像得到的w和γ值均很好的吻合了理论值。证明所设计的超前和滞后环节能够很好的改善系统特性。从时域响应看,加入超前校正后,系统超调量显著减小,调节时间也显著减小;加入滞后校正后,系统超调量显著减小,但系统调节时间增大。从频率角度看,加入超前校正后,系统相角裕度增大,带宽增大;加入滞后校正后,系统相角裕度增大,带宽减小。

所以,采用串联超前校正,增加了系统的稳定裕度,提高了动态响应的快速性和平稳性;采用串联滞后校正,增加系统的稳定裕度,但系统动态响应变差,调节时间变长。

2.体会及建议

掌握了串联校正的分析和设计方法,并且知道了超前矫正与滞后矫正的区别,以及它们对系统稳定性及过渡过程的影响。也会用MA TLAB画系统伯德图。

建议:实验室应做好管理工作,使得实验室正常运行的同时,减少器材的损坏和不必要的浪费。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