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现状_成因及防治措施.

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现状_成因及防治措施.

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现状_成因及防治措施.
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现状_成因及防治措施.

[收稿日期 ] 2007-11-20

[作者简介 ] 赵会明 (1968- , 女 , 黑龙江克山人 , 工程师

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现状、成因及防治措施

赵会明

(克山县水务局 , 黑龙江克山 161600

[摘要 ]

阐述了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现状及危害 , 分析了造成水土流失的原因 , 提出了防治措施。

[关键词 ]

东北黑土区 ; 水土流失 ; 现状 ; 危害 ; 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 ] S275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 1006-7175(2008 06-0477-02 目前 , 地球上共有三大块宝贵的黑土区 :

(1 在欧洲。主要分布在东欧的乌克兰大平原 , 面积为 190 104km 2。

(2 在北美洲。主要分布在美国的密西西比河流域 , 面积为 100 104

km 2

(3 在亚洲 , 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地区的松花江 , 辽河流域。号称中国东北黑土区 , 面积大约 10 104km 2。在我国黑土区中 , 有几块极为珍贵的典型黑土区 , 面积约 33 104km 2, 土壤为黑土 , 黑钙土及草甸黑土 , 土壤肥力和结构非常好 , 农民形象地称为种土手一捧就出油 , 插一根筷子都长 , 是一种高产土壤 , 根据潜力分析主要作物 (玉米、小麦、大豆 , 平均产量可达到 8250kg/hm 2, 而目前仅

达到 4000kg/hm 2。这除了受气候、品种和栽培等因素影响外 , 黑土区的水土流失是一主要障碍因素。克山县位于典型黑土区腹地 , 土地面积 31 87 104hm 2(其中耕地面积 18 70 104hm 2 。

1 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现状

根据 1986年应用遥感技术对土壤进行调查结果 , 东北黑土区实有水土流失面积 6 29 104km 2, 占该区总面积的 37%, 仅克山县水土流失面积就达 22 07

104hm 2。其中耕地水土流失面积 9 87 104

hm 2

, 占全县耕地面积的 52 8%。全县土壤侵蚀模数 2720t/km 2, 属于中度侵蚀区。

2 黑土区水土流失的危害

2 1 丧失宝贵的黑土资源

目前 , 黑土平均流失厚度 0 5~1cm/a, 而形成 1cm 黑

土约 300~400a, 黑土厚度已由开垦初的 80~100cm 下降到 20~30cm 。克山县大面积开垦在 1930~2006年 , 黑土层由 100cm 降到现在的 15~30cm, 平均流失 0 9cm/a, 有的地方已成为破皮黄、火烧云。

2 2 降底土地生产力

黑土层下主要是黄土及白浆土土质 , 黑土流失后 , 土地板结 , 土壤肥力下降。克山县土壤有机质已由开垦初期的 7%~10%下降到 3 5%, 蓄渗水能力大大降低 , 旱时硬涝时朽 , 供肥能力大大减弱。

2 3 减少耕地、毁坏家园

据统计东北黑土区严重的水土流失 , 产生的侵蚀沟已超过 25万条 , 仅黑龙江省的大型侵蚀沟超过 14万条 , 多年吞蚀农田 0 64 104h m 2。克山县现有侵蚀沟 11027条 ,

侵占耕地 0 14 104hm 2

。沟壑密度达 0 31k m/km 2, 这样密集的沟壑把耕地切割的支离破碎 , 轻者给耕种造成困难 , 重者使耕地丧失生产能力 , 同时有的侵蚀沟严重威胁村屯 , 把村屯一分为二 , 影响了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克山县古北乡东胜村的一条侵蚀沟 , 已严重威胁村屯 , 侵蚀沟距农户仅有 5m, 如继续发展几处农房就会随侵蚀沟一起坍塌。河北乡新建村 4个村屯被 4条侵蚀沟围困 , 已成为孤岛。

2 4 泥沙淤积、影响防洪

松花江哈尔滨 3400m 河段淤积 , 沙滩高度比 20世纪 50年代提高了 4m 。大桥原有 8孔通航 , 现在只剩下 2孔 ; 在克山境内的青年水库、新大水库 , 由于上游水土流失严重 , 建成 30多年来水库淤积严重 , 现淤积泥沙已分别达到 20 104m 3和 47 104m 3, 两座水库丧失了兴利和防洪功能。

2 5 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发

强烈的水土流失破坏了自然生态景观 , 使生态系统自我平衡机制受损 , 生态功能失调 , 春旱、秋涝、早霜、冻害时有发生 , 克山县从 1951~2005年

55a 间发生春旱 27a, 夏旱 11a 、秋旱 5a 。涝灾 21a 、雹灾 8a 、早霜 17a 。

3 造成水土流失的原因

3 1 自然因素 3 1 1 地形地貌因素

黑土区地形比较开阔 , 地势波状起伏 , 黑土耕地主要集中在漫川漫岗地区 , 坡度多为 3 ~8 。坡面宽且长 , 一

第 14卷第 6期 2008年 6月

水利科技与经济

Wa ter C onservanc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Economy

Vol 14 No 6Jun , 2008

般都在 500~1000m, 一遇暴雨地表径流沿坡面逐渐加大 , 强烈冲刷坡面中上部 , 当径流到坡面下部时 , 由于坡度减缓使泥沙产生沉积 , 埋压大面积农田 , 特殊的地形、地貌是产生水土流失的主要因素。

3 1 2 土壤因素

由于黑土区 , 黑土表层土质疏松 , 底土透水性差 , 抗冲、抗蚀性能弱 , 一遇暴雨极易发现超强产流 , 导致较强的土壤面蚀和沟蚀。

3 1 3 气候因素

黑土区冬季漫长 , 积雪量大 , 在春季积雪融化产生融雪径流 , 在黑土解冻时 , 土壤融化一层被融雪冲刷 , 一层出现冻融侵蚀 , 黑土区春季少雨多风 , 十年九春旱 , >4级以上风达 120d/a, >6级以上的风有 65~80d/a, 而且多集中在春季 , 每年春季常形成风增旱情 , 旱助风威的情形 , 对黑土区造成十分严重的危害。

3 2 人为因素

3 2 1 对黑土区的过度开发垦植

历史上东北黑土区长期是游牧和渔猎民族出动的地区 , 从秦汉、唐宋至明清 , 东北黑土区是来自北方的游牧渔猎民族与来自中原的农耕民族激烈较量的历史舞台 , 频繁的冲突和战争 , 伴随着对定居农业的不断破坏 , 使农业开发的历史进程经常被垄断 , 农业发展一直比较落后。尤其辽代以前土地上的经济活动基本以狩猎、畜牧为主 , 尽管在某个历史时期 , 有一定规模的农垦活动 , 但那时的活动水平极为低下 , 对生态的破坏程度是相当低的。辽代在西拉木伦河

及嫩江流域的元明时期少数民族的畜牧、渔猎活动又占据了主导地位 , 所谓的根本之地对东北地区实行全面封禁政策 , 顺治康熙年间 , 清政府限制了关内移民大量流入 , 阻碍了东北黑土区的开发 , 使东北地区长期处于封闭状态。

清朝末年 , 清政府为了加强对边疆的控制 , 抵御沙俄、日本等列强的侵略 , 对东北边疆的封禁逐渐松驰 , 大片封禁的黑土区陆续开放 , 从此原东北黑土区原始环境遭受到人为破坏。

从清末到 1940年 , 东北地区已开垦耕地 1930 104hm 2, 克山县光绪 34年(公元 1906年至 1930年共垦殖 31 33 104h m 2, 其中耕地 11 33 104hm 2, 开荒20 104hm 2。

新中国成立后 , 东北地区加快了开发步伐 , 建立了大批国营农牧场 , 此间黑龙江省新开荒 >468 104hm 2, 相当于原有耕地 52%以上 , 使东北地区成为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

克山县从 1955~1962年 , 新增加 11个移民新村、 18个农牧场 , 开垦耕地 2 34 104h m 2。随着大量移民的流入 , 东北黑土区人口增加近 3倍 , 克山县的人口也由建县时的 34945人、建国时的 157251人增加到现在的 48万人 , 为了解决吃饭问题 , 耕地面积不断扩大 , 毁林毁草现象时有发生 , 严重破坏和减少了黑土地的地表植被 , 典型黑土区几乎全部被开垦为耕地 , 垦植指数已 >0 8。克山县1962年以后又开垦耕地近 0 67 104hm 2, 其中 60%以上是毁林、毁草、开荒面积。截止到 2005年全县耕地面积已达 18 70 104h m 2, 其结果是森林覆盖率下降 , 草原沙化、碱化、退化 , 造成黑土区水土流失严重。

3 2 2 掠夺式经营

土壤虽属再生资源 , 但是再生能力漫长 , 在少投入、多产出的思想支配下 , 黑土区采取广种薄收的掠夺式经营 , 种地不养地 , 致使土壤肥力下降。

3 2 3 急功近利思想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以来 , 由于农民对政策不托底和急功近利的思想 , 有机肥的施用量大大减少 , 仅以施用化肥来维持当季作物生长。再者由于没有一套养地措施使土壤紧实硬化 , 随着黑土腐殖质层逐步变薄 , 有机质含量下降 , 土壤一系列理化性状也逐渐变劣 , 容重增大孔隙度减少 , 持水量降低 , 据黑龙江省水保所大象山实验站提供的数据显示 , 克山县土壤容重由原来的 0 79g/m 3, 增加到 1 26g/m 3, 总孔隙度由 67 9%减至 52%, 田间持水量由 56 9%减至 26%。

4 防治措施

综上所述 , 黑土区水土流失的产生虽然具备潜在的自然因素 , 但是如果没有人为因素 , 在目前的气候条件下 , 该地区应以草原为主的自然环境和不合理的开发方式 , 以及不注重水土保持工作 , 是加剧黑土区水土流失的重要原因 , 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 在今后的水土保持工作中 :

(1 要加强预防监督 , 搞好水土流失监测工作。

(2 注重生态的自我修复 ,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 减少人为造成的水土流失。

(3 加强黑土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工程建设 , 再现黑土区风采。

[参考文献 ]

[1]李彦辉 , 孙玉杰 , 惠琳黑土坡耕地水土保持措施优化模式的探讨 [J] 黑龙江水专学报 , 2006, 33(2 : 121-122

[2]丁莉 , 隋晓红 , 张荣玲哈尔滨市呼兰区水土流失现状及治理措施 [J] 水利科技与经济 , 2007, 13(12 : 930-931

[3]高书伟 , 逄锦忠 , 宋晓红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现状及防治对策 [J] 水利科技与经济 , 2007, 13(7 :493-494

第 14卷第 6期 2008年 6月

水利科技与经济

Wa ter C onservanc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Economy Vol 14 No 6 Jun , 2008

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调查

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调查 原本平整的黑土地被肆虐的地表径流冲刷、切割出道道沟壑,壁立百尺,岩基裸露;一株根须外现的榆树,行将葬身沟底,却依然固守着植根的沟岸,伸出一条并不粗壮的树枝,挽住一根已与沟壁分离的土柱,宛如一位深情的父亲执意挽留去意已决的游子……这是记者在东北黑土区腹地———吉林省榆树市刘家乡合心村采访时看到的情景。 在东北黑土区的乡村、田野,记者实地踏勘了“流血”的黑土地,耳闻了干部、群众保护黑土地的声声呼唤,也目睹了黑土区父老乡亲为黑土地“止血疗伤”的回春妙手。 黑土地风光不再 北起大小兴安岭南麓,南至辽宁省盘锦市,西到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大兴安岭山地边缘,东达乌苏里江和图们江,总面积101.85万平方公里的松花江、嫩江、辽河流域,即东北平原,是世界上仅有的三大黑土区之一。其中,更有几块弥足珍贵的“典型黑土地”,土壤全部为黑土、黑钙土及草甸黑土,面积约为17万平方公里。与其它平原不同,东北平原多为坡度3度至5度、坡长500至2000米的坡地,即“漫川漫岗”。“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榛柴岗,艾蒿塘,不上粪,也打粮”,曾是人们对东北黑土区自然生态的真实描绘。如今,走进这片黑土区,记者陡生风光不再的感慨。 水利部松辽水利委员会负责水土保持工作的沈波处长告诉记者,松花江、嫩江、辽河流域水土流失面积已达41.96万平方公里,绝大部分在黑土区,包括“典型黑土地”。黑土区开发已近百年,初垦时黑土层一般在60至80厘米,有的达1米。随着岁月流逝,黑土层逐年变薄,有机质含量大幅度下降。开垦20年的黑土地土层厚度减少为60至70厘米,有机质下降1/3;开垦40年的黑土层厚度减少为50至60厘米,有机质下降1/2左右;开垦70至80年的黑土层一般只剩下20至30厘米,有机质下降2/3左右。据估算,黑土区每年流失的黑土达1亿至2亿立方米,流失的氮、磷、钾元素折合成标准化肥达四五百万吨。仅黑龙江省每年因水土流失就减产粮食20亿至40亿公斤。 据统计,黑土区内现有侵蚀沟25万多条,侵蚀耕地590多万亩。其中黑龙江省有大型侵蚀沟14万多条,侵蚀耕地140多万亩。辽宁省每年大约有60多万亩耕地因水冲沙压和侵蚀沟发展而消失。吉林省仅榆树市刘家乡松花江沿岸15公里内便有49条深10至40米的大型侵蚀沟,10米以下的支沟306条,沟壑密度达每平方公里4440延长米,侵吞耕地4125亩。这个乡的合心村因侵蚀沟不断扩张,村民被迫搬家,整个村子平移了一个位置———原来的村东头变成了村西头。千余亩耕地被侵蚀沟切割成11个孤岛,村民不得不带着干粮,翻“山”越“岭”下田干活。据测量,这里年土壤侵蚀模数达每平方公里11万立方米,超过了黄土高原侵蚀强度。 当地人告诉记者,现在田里长满庄稼,遮住了黑土地被侵蚀的真面目,如果在秋后,随处可见“破皮黄”、“朽泥岗”、“火烧云”等典型的水土流失地貌。 水土流失带走大量养分,致使土壤物理性能逆向发展,旱时板结僵硬,涝时朽粘,蓄渗水和供肥能力大大下降。 水土流失造成淤塞水库、河流、道路的情况也相当普遍。西辽河上游的红山水库,总库容为25亿立方米,竣工40年淤积泥沙8亿多立方米,防洪能力比原设计降低80%,专家预计七八十年后将报废。截至目前,西辽河流域已报废水利工程89座。松花江哈尔滨段的河床比上个世纪50年代平均抬高30至40厘米,江水由清变混,几乎成为“黄河”。滨州桥下游淤积的沙滩长达3400多米,淤积量达490多万立方米,比50年前增高4米多。这座11孔铁路桥原有8孔可以通航,现在只剩2孔能容船只通过。松花江安全泄洪量由原来的7300立方米/秒,减少到3500立方米/秒;航道由1500多公里缩短到580公里,过去千吨货

土壤地带性分布规律

中国土壤水平地带性分布规律 1土壤地带性(soil zonality)分布规律 1.1 我国土壤水平地带性(soil horizontal zonality) 我国土壤的水平地带分布是由湿润海洋性逐步向干旱内陆性两个带谱演化而成的。我国东南沿海属湿润海洋性地带谱,又称土壤的纬度地带性(见表4),其水平地带的分布大致是,随热量的递减由南向北分布着砖红壤(图1)、赤红壤(图2)、红壤(图3)、黄壤(图4)、黄棕壤(图5)、黄褐土、棕壤(图6)、暗棕壤(图7)及棕色针叶林土(图8)。 表4 中国湿润海洋性地带谱 另一水平地带谱是干旱内陆性谱 另一水平地带谱是干旱内陆性谱(又称土壤经度地带性)。其排列顺序是从湿润温带森林下的暗棕壤开始,向西到松嫩平原大面积分布的黑土,再向西到大兴安岭一带的灰色森林土(图9),再依次向西分布的土壤类型为黑钙土(图10)、栗钙土(图11)、棕钙土、灰棕漠土(图12)。 中国土壤水平地带谱示意图

这个问题在广泛啦,真不好回答,5是南方人,就只能说南方的主要作物吧: 1、水稻:南方:早稻2—4月播种,中稻5—6月播种,晚稻7月播种,收获期分别为:7—8月,9-10月,11月; 2、玉米:播种期2—4月、7-9月,收获期6—8月、10-11月。 3番茄:秋季:9-10月播种,收获期12-4月,11-12月播种,3—5月收获,3-4月播种,6-8月收获,5—6月播种,8—9月收获。 7小麦在中国黑龙江、内蒙古和西北种植春小麦,于春天3~4月播种,7~8月成熟,生育期短,约100天左右;在辽东、华北、新疆南部、陕西、长江流域各省及华南一带栽种冬小麦,秋季8~12月播种,翌年5~7月成熟,生育期长达300天左右。 所以说水坝是利一方害一方的东西 枯水期蓄水是为了保证水坝附近的农业生产,这样其实是会影响到下游的生产的,所以这种蓄水水库要在农业区的末端建设,使它危害的下游没有农业区,全是工业区或入海口,这样收益较大损害减到最小

黑土利用现状及保护对策

黑土利用现状及保护对策 黑土是地球上最珍贵的土壤资源,它具有质地疏松、肥力高、供肥能力强的特点[1~3 ] 。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4~6 ] 。目前东北黑土区面临着土壤质量下降[7 ] ,养分库容降低,水土流失严重,土壤抵御自然灾害能力降低,这将直接威胁到国家粮食安全。因此通过对黑土区土壤利用现状和面临的问题进行研究,对保护黑土资源、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1.黑龙江省黑土耕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在黑龙江省黑土耕地资源利用过程中,存在着水土流失严重、肥力降低、理化性状 恶化、中低产田面积扩大等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导致黑土耕地数量减少、质量降低,严重影响黑土生产力的发挥及黑龙江省可持续农业的实现。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政策与发展背景下,这些问题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并尽力解决,否则,必将成为影黑龙江省乃至全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障碍性因素。 1.1水土流失严重,土层变薄 从黑土区水土流失的类型来看,以水力侵蚀、风力侵蚀为主,其中水蚀面积约占80%,风蚀面积约占20%。水蚀主要发生在坡耕地上,风蚀主要发生在平川上。在以水力侵蚀为主的类型区内常伴有重力侵蚀、冻融侵蚀、混合侵蚀,部分区域沟道侵蚀作用显著。一些坡耕地的水土流失现象很严重,黑土层每年可减少4一5毫米。水蚀不但使黑土层变薄影响作物生长,而且造成河流下游的河道和水库淤积,导致防洪抗旱能力减弱。风蚀对黑土区农业环境的破坏也尤为显著。每年4一5月为黑土区干旱大风期,同时也是播种期,由于地表裸露,表面土层被不同程度的刮走。如果表层有机质消失,剩下的就将是黄上状亚粘土,在这种土壤里农作物无法生长。 据第二次全国土壤侵蚀遥感普查,黑龙江省水土流失总面积1.12x107公顷,占全省总面积的25%,平均2一3年流失1厘米,每年流失的土壤总量约2一3亿立方米。由于土 壤侵蚀,造成黑土有机质含量下降,春季风灾肆虐的地区,每年要刮走富含营养的肥沃表层1一2厘米。开垦60一70年的坡耕地,黑土层厚度由原来的60一70厘米减少到20一30厘米左右,个别地块的耕层厚度仅有5厘米,已经出现了“破皮黄”现象,黑土层急剧变薄。经测算,按目前的水土流失速度计算,黑土区现有耕地的黑土层将在40一50年内 全部被剥蚀,黑土将不复存在,北大仓将再度变成北大荒。 严重的水土流失给黑土区的农业生产、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地力锐减,粮食减产;土壤结构恶化,粘粒含量增多,生产力降低;生态环境日趋恶化,旱、涝、风、霜冻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沟壑侵蚀加剧,蚕食破坏耕地,降低土地利用率,增加耕作成本;土壤退化面积扩大,中低产田增多,耕地减少,粮食产量低而不稳。如果不加以保护和治理的话,再过50年东北的黑土区将不复存在。 1.2土壤肥力下降,耕地质量退化 土壤翻耕后,虽然有利于土壤微生物活动和土壤养分的释放,加速土壤物质的矿化速度,但黑土翻耕后,表土更为疏松,也加速了土壤的风蚀和水蚀,同时,使有机质的分解速度大于合成的速度。黑土垦殖后,为了减少病、虫、草、鼠害,促进农业稳产、高产,大量化肥、农药和除草剂被投入到土壤中,从而加速了土壤矿化速率,土壤微生物区系也发生改变,破坏了土壤团粒结构,恶化了土壤的理化性质,土壤肥力严重下降。加之农民更多地采用广种薄收的掠夺式经营方式,黑土供给作物的养分得不到补偿,从而使土壤养分平衡失调。据估

中国东北黑土区土壤侵蚀环境 Ξ

第18卷第2期2004年4月 水土保持学报 Journal of S oil and Water C onservation V ol.18N o.2 Apr.,2004  中国东北黑土区土壤侵蚀环境Ξ 范昊明1,2,蔡强国1,王红闪3 (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2.沈阳农业大学水利学院,辽宁沈阳110161; 3.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陕西杨陵712100) 摘要:分析了黑土腐殖质、黑土母质、黑土区气候、地貌、植被及人类开垦等活动与黑土侵蚀之间的关系,指出了 黑土区农业开垦与耕作是导致黑土流失的主要原因,同时,在人类干预条件下,某些自然因素对黑土加速侵蚀的 影响就会明显地凸现出来。实际上,黑土区独特的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方式已经使其成为目前中国土壤侵蚀潜 在危险性最大的地区之一。目前,黑土流失速度相当快,不少地区已经出现了成土母质露于地表的现象,土壤侵 蚀严重。如果我们现在还不能正确认识黑土地治理的紧迫性,黑土区很快就将变为名副其实的“不毛之地”了。 关键词:东北黑土区; 自然地理环境; 人类活动; 土壤侵蚀 中图分类号:S15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2242(2004)022******* Condition of Soil Erosion in Phaeozem R egion of N ortheast China FAN Hao2ming1,2,C AI Qiang2guo1,W ANG H ong2shan3 (1.Institute o f G eographical Sciences&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C AS,Beijing,100101; 2.College o f Water Conservancy,Shenyang Agriculture Univer sity,Shenyang110161; 3.Institute o 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C AS&Ministry o f Water Resource,Yangling Shaanxi712100) Abstract: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s oil erosion of phaeozem in the northeast region of china and humus,s oil parent material,climatic condition,land feature,vegetation and man′s activity in this area have been analyzed.It has been point2 ed out that the reclamation on a large scale in the phaeozem region is the primary reas on causing s oil erosion in this place, and at the same time,several natural factors that are the potential factors to affect s oil erosion have played m ore significance role in accelerated erosion after human broke into the phaeozem region.In fact,the phaeozem region of northeast China has became the m ost hazard region of potential erosion now for it′s unique physical geography environment and man′s activity. At present,the phaeozem region is subjected to severely s oil erosion and at s omewhere the loess m other material is exposing to the air.S o we must action now to explore the law of s oil erosion and to cure the s oil erosion using this law,or else,the phaeozem region of northeast China will became the real barren land. K ey w ords:phaeozem region of northeast China; physical geography environment; manπs activity; s oil erosion 中国东北地区土壤普遍呈暗色,发育有肥力高、性状良好的黑土、黑钙土、草甸土等。实践中,人们对黑土区的概念通常并不仅局限于土壤分类中的黑土,而是一个包括更多东北地区土壤类型的广泛的概念。松辽水利委员会在关于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情况的报告中将黑土区的土壤类型定义为包括黑土、黑钙土、暗棕壤、草甸土、白浆土、棕壤、棕色针叶林土、风沙土和沼泽土等。根据全国农业土壤普查结果确定黑土区总面积为101.85万km2(含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其中典型黑土区面积为11.78万km2。东北黑土区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和内蒙古四省(区),其中黑龙江省45.25万km2,吉林省18.7万km2,辽宁省12.29万km2,内蒙古自治区25.41万km2。黑土区地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大部分地区的年降水量为500~600mm左右,地貌类型多样,分异规律性强,自南而北跨越了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3个不同的自然地带,从东到西横穿湿润-亚湿润-亚干旱3个不同的自然地区。黑土区是我国的重要工业和商品粮基地,然而,长期以来该区的发展却是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由于自然因素影响及人为不合理生产活动的破坏,导致土壤侵蚀比较严重。该区土壤侵蚀类型包括水力侵蚀、风力侵蚀、冻融侵蚀和重力侵蚀。据松辽委2002年统计报告,区内现有水土流失面积27.59万km2,占黑土区总土地面积的27%,其中黑龙江省9.55万km2(水力侵蚀8.53万km2,风力侵蚀1.02万km2),吉林省3.11万km2(水力侵蚀1.72万km2,风力侵蚀1.39万km2),辽宁省3.41万km2(水力侵蚀3.08万km2,风力侵蚀0.33万km2),内蒙古自治区11.52万km2(水力侵蚀10.9万km2,风力侵蚀0.62万km2)。黑 Ξ收稿日期:2003205222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重点基金支持研究项目(编号:40235056) 作者简介:范昊明,男,生于1972年,讲师,在读博士。从事土壤侵蚀模拟与水土保持规划方面的研究。

浅议黑土区水土流失的防治措施

浅议黑土区水土流失的防治措施 【摘要】典型黑土区是我国主要商品粮基地之一,但由于不合理开发利用,典型黑土区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肥力逐年降低,应针对具体部位的水土流失特点,采取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黑土区;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0.前言 目前,地球上共有三大块宝贵的黑土区:(1)在欧洲。主要分布在东欧的乌克兰大平原,面积为1900000平方千米。(2)在北美洲。主要分布在美国的密西西比河流域,面积为1000000平方千米。(3)在亚洲,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地区的松花江,辽河流域。号称中国东北黑土区,面积大约100000平方千米。在我国黑土区中,有几块极为珍贵的典型黑土区,面积约330000平方千米,土壤为黑土,黑钙土及草甸黑土,土壤肥力和结构非常好,农民形象地称为种土“手一捧就出油,插一根筷子都长”,是一种高产土壤,根据潜力分析主要作物(玉米、小麦、大豆),平均产量可达到8250kg/hm2,而目前仅达到4000kg/hm2。这除了受气候、品种和栽培等因素影响外,黑土区的水土流失是一主要障碍因素。所以加强黑土区的水土流失防治是势在必行的。 1.黑土区水土流失现状 根据1986年应用遥感技术对土壤进行调查结果,东北黑土区实有水土流失面积629104km2,占该区总面积的37%。形势不容乐观,应马上采取应对措施。 2.黑土区水土流失的危害 2.1丧失宝贵的黑土资源 目前,黑土平均流失厚度0.51cm/a,而形成1cm黑土约300-400a,黑土厚度已由开垦初的80-100cm下降到20-30cm。克山县大面积开垦在1930~2006年,黑土层由100cm降到现在的15-30cm,平均流失0.9cm/a,有的地方已成为破皮黄、火烧云。 2.2降底土地生产力 黑土层下主要是黄土及白浆土土质,黑土流失后,土地板结,土壤肥力下降。克山县土壤有机质已由开垦初期的7%-10%下降到3.5%,蓄渗水能力大大降低,旱时硬涝时朽,供肥能力大大减弱。 2.3减少耕地、毁坏家园

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现状_成因及防治措施.

[收稿日期 ] 2007-11-20 [作者简介 ] 赵会明 (1968- , 女 , 黑龙江克山人 , 工程师 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现状、成因及防治措施 赵会明 (克山县水务局 , 黑龙江克山 161600 [摘要 ] 阐述了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现状及危害 , 分析了造成水土流失的原因 , 提出了防治措施。 [关键词 ] 东北黑土区 ; 水土流失 ; 现状 ; 危害 ; 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 ] S275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 1006-7175(2008 06-0477-02 目前 , 地球上共有三大块宝贵的黑土区 : (1 在欧洲。主要分布在东欧的乌克兰大平原 , 面积为 190 104km 2。 (2 在北美洲。主要分布在美国的密西西比河流域 , 面积为 100 104 km 2 。 (3 在亚洲 , 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地区的松花江 , 辽河流域。号称中国东北黑土区 , 面积大约 10 104km 2。在我国黑土区中 , 有几块极为珍贵的典型黑土区 , 面积约 33 104km 2, 土壤为黑土 , 黑钙土及草甸黑土 , 土壤肥力和结构非常好 , 农民形象地称为种土手一捧就出油 , 插一根筷子都长 , 是一种高产土壤 , 根据潜力分析主要作物 (玉米、小麦、大豆 , 平均产量可达到 8250kg/hm 2, 而目前仅

达到 4000kg/hm 2。这除了受气候、品种和栽培等因素影响外 , 黑土区的水土流失是一主要障碍因素。克山县位于典型黑土区腹地 , 土地面积 31 87 104hm 2(其中耕地面积 18 70 104hm 2 。 1 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现状 根据 1986年应用遥感技术对土壤进行调查结果 , 东北黑土区实有水土流失面积 6 29 104km 2, 占该区总面积的 37%, 仅克山县水土流失面积就达 22 07 104hm 2。其中耕地水土流失面积 9 87 104 hm 2 , 占全县耕地面积的 52 8%。全县土壤侵蚀模数 2720t/km 2, 属于中度侵蚀区。 2 黑土区水土流失的危害 2 1 丧失宝贵的黑土资源 目前 , 黑土平均流失厚度 0 5~1cm/a, 而形成 1cm 黑 土约 300~400a, 黑土厚度已由开垦初的 80~100cm 下降到 20~30cm 。克山县大面积开垦在 1930~2006年 , 黑土层由 100cm 降到现在的 15~30cm, 平均流失 0 9cm/a, 有的地方已成为破皮黄、火烧云。 2 2 降底土地生产力 黑土层下主要是黄土及白浆土土质 , 黑土流失后 , 土地板结 , 土壤肥力下降。克山县土壤有机质已由开垦初期的 7%~10%下降到 3 5%, 蓄渗水能力大大降低 , 旱时硬涝时朽 , 供肥能力大大减弱。 2 3 减少耕地、毁坏家园

黑土基本特征及合理利用

黑土基本特征及合理利用 众所周知,我们美丽富饶的黑龙江,有着一个美丽名字“北大仓”。据统计,中国“粮仓”黑龙江省近年来不断强化耕地保护。据最新的黑龙江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至2008年末,全省耕地面积为1191.72万公顷,比上一年增加1600公顷,折合亩数为2.4万亩。 黑龙江省是中国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粮食年生产能力现已达到400亿公斤以上,粮食商品率超过70%。近年来,这个省立足于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立了以耕地保护为核心的“大耕保”理念,全力坚守耕地“红线”。 黑龙江省政府每年都与各市签订基本农田保护责任状,进一步强化地方政府主要领导的耕地保护责任。省国土资源厅还出台了《关于落实占用耕地补充制度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加强了省、市、县三级耕地储备库建设。 黑龙江省国土资源厅地籍处的工作人员说,土地开发整理和复垦是全省新增耕地的主要来源。通过对未利用地、废弃地或对原有耕地进行集约化整理,实现全省耕地面积的增加。 按照黑龙江省国土资源厅的规划,“十一五”期间全省耕地总量将不少于1170万公顷,基本农田保护率继续保持在85%以上。 总而言之,黑龙江的农业发展的速度和提供的产量为全国的农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说道农业的发展不得不提到的就是我们黑龙江省独有的土壤黑土地。 黑土是具有强烈胀缩和扰动特性的粘质土壤。它相当于美国分类的变性土土纲和联合国分类的变性土单元。本土纲包括中国现行发生分类制的砂姜黑土、潮土、石灰土、赤红壤、水稻土诸土类中具备变性特征者,因为中国以往未设立变性土独立单元,1985年初拟的中国土壤系统分类才将其列为独立土纲。 什么是黑土?黑土,就是指有机物质平均含量在3%至10%之间,特别利于包括水稻、小麦、大豆、玉米等农作物生长的一种特殊土壤,主要分布在温带混交林。有地质专家指出,每形成一公分厚黑土需时200年至400年,而“北大荒”的黑土厚度则达到了1米,以至于可以“捏把黑土冒油花,插双筷子也发芽”。这片被黑龙江、嫩江和松花江包围的土地,在200多年时间里被满族人视作“龙兴之所”而禁止开垦,直至1947年,一群穿着灰绿色军装、脚套乌拉草鞋人的进驻才打破了寂静。而此时,不仅距共和国成立还有两年的时间,距国家专门设置的农垦部成立更早出了九年。 世界上有三块著名的黑土地:一块在美洲———美国的密西西比河流域;一块在欧洲———第聂伯河畔的乌克兰;一块在亚洲———中国的松辽流域和三江平原。 地理分布区,指出中国黑土主要见于淮北平原、河南省西南部的南阳盆地、山东半岛西部和北部平原、海南岛北部和雷州半岛四个地区,以淮北平原分布最为广泛,黑土性土壤则多分布在其他六个地区。全世界黑土总面积约为340万平方公里,占陆地面积的2.46%。中国黑土总面积尚未有过统计。

东北黑土区农地水土流失现状与综合治理对策_刘宝元

东北黑土区农地水土流失现状与综合治理对策 刘宝元1,阎百兴2,沈波3,王志强1,魏欣1 (1.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100875,北京;2.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130012,3.水利部松辽水利委员会,130021:长春) 摘要 东北黑土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产区和商品粮基地,对稳定粮食市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作用,但长期的重开垦轻保护导致了严重的水土流失,已经影响到了粮食生产的地位。以东北松嫩黑土区面积约2080万hm 2的区域为研究对象,根据950个野外调查点资料,推算研究区农地面积为1727.40万hm 2。通过径流小区和137Cs 监测资料,估算该地区农地水土流失强度。东北黑土区农地土壤流失量与坡度的关系为A =0.7379θ。利用美国SRTM 90m ×90m 地面高程资料,得出研究区总体地形平缓,坡度1°以下面积占72.25%,1°~5°面积占27.05%,5°以上面积仅占0.70%;但由于坡面较长,观测与计算结果表明,水土流失面积已达到1339.45万h m 2,占研究区总土地面积的64.40%,占研究区农地面积的77.54%。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已经十分严重,开展针对该地区水土流失特点的水土保持措施建设已刻不容缓。同时,为全面了解东北地区水土流失状况,需要进一步加强对整个东北地区水土流失监测与土壤侵蚀规律的研究。 关键词 黑土;黑钙土;土壤侵蚀;水土保持;水土流失监测;东北黑土区 收稿日期:20071109 修回日期:20071224 项目名称: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课题“多尺度土壤侵蚀预报模型”(2007CB4072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维持 可持续土地生产力的定量标准:容许土壤流失量”(40671111);水利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综合科学考察”专题“东北黑土区考察”(2005SB KK01) 第一作者简介:刘宝元(1958—),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土壤侵蚀。E -mail :baoyuan @bn u .edu .cn Current status and comprehensive control strategies of soil erosion for cultivated land in the Northeastern black soil area of China Liu Baoyuan 1,Yan Baixing 2,Shen Bo 3,Wang Zhiqiang 1,Wei Xin 1 (1.Beijing Normal Univers ity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Earth Surface Processes and Res ource Ec ology ,School of Geography ,100875, Beijing ;2.Northeast Ins titute of Geography and Agroec ology ,Chinese Acade my of Sciences ,130012,Changchun ; 3.Songliao Water Resources Commissi on ,Minis try of Water Res ources ,130021,Changchun :China ) Abstract Northeastern black soil area is one of important regions for crop production and commodity grains in China ,which takes the key role in stabilizing national grain markets and keeping national food security .The long ter m cultivation with less soil conservation has caused serious soil erosion and threatened food pr oduction in this area .This paper focused on the black soil region in Songhuajiang -Nenjiang plain ,which is about 20.8million hm 2,and estimated soil loss from the cultivated land by using 950point survey data and soil loss data measured from plots and 137 Cs .The cultivated land is about 17.274million hm 2in the study area .The soil loss pr ediction equation for cr op land is A =0.7379θ.The analysis result showed that the study area has rolling hill topography by using SRTM elevation data with resolution of 90m ×90m .The percentage is 72.25%of the total area for slope steepness less than 1°,27.05%for slop ranges of 1°-5°,and only 0.70%for slope steeper than 5°.But the large slope length caused serious soil erosion for the crop land .Soil loss calculated fr om both plot and 137Cs measured data sho wed that the area of soil er osion is about 13.3949million hm 2,which is 64.40%of the study area and 77.54%of the crop land in the study region .It is urgent to take practices for soil conservation .In addition ,to understand the soil loss rate for the northeastern China ,   2008年2月6(1):18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Science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Vol .6 No .1Feb .2008

中国水土流失分布区图

中国水土流失分布区图 风沙区的范围 1、风沙区主要包括二大区域。一是“三北”戈壁沙漠及沙地风沙区。主要分布于长城沿线以北 地区,该区域气候干旱少雨,风力侵蚀强烈,荒漠化严重,沙漠蚕蚀绿洲,直接危害农、林、牧业。包括新疆、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等省、自治区的沙漠及沙漠周围地区。面积187.6万km2,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9.0%。特点:本区气候干旱少雨,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200mm以下,风力强劲,风沙活动频繁而强烈 2、二是沿河、环湖、滨海平原风沙区。该区域主要是江、河、湖、海岸边沉积的泥沙,干燥 遇大风形成并逐步扩大,造成掩埋各类生产用地的危害。 风沙区的建设项目的要求 1、严格控制施工过程中的扰动范围(特别是施工场地和施工道路),保护地表结皮层; 2、宜采取砾(片、碎)石覆盖、沙障、草方格、化学固化等措施; 3、植被恢复应考虑土壤、水资源和灌溉条件;

4、沿河环湖滨海平原风沙区应注意土壤盐碱化。 东北黑土区的范围 南界为吉林省南部,东西北三面为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所围绕。主要包括三大区。一是低山丘陵区,有大、小安岭地区,系森林地带,坡缓谷宽,岩性为花岗岩及页岩,发育暗棕壤,多为轻度侵蚀;有长白山千山山地丘陵区,系林草灌丛,岩性为花岗岩等,发育暗棕壤,棕壤,多为轻度、中度侵蚀;有三江平原区(黑龙江、乌苏里江及松花江冲击平原)古河床,自然堤形成低岗地,河间低洼地为沼泽草甸,岗洼之间为平原,多为微度侵蚀。二是漫川漫岗区,指松嫩平原,属冲积、洪积台地,地势倾斜,坳谷和岗地相间的地貌特征,多为中度侵蚀,局部强度侵蚀。三是平原区和草原区,主要是湿地、草场和珍贵野生动植物栖息地,多为微度、轻度侵蚀。 特点:坡度比较小(2~4度),但坡面较长,多为1000 ~2000m,汇水面积较大,往往使流量和流速增大,从而增强了径流的冲刷能力,同时,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粮仓,由于受土壤侵蚀的影响,黑土层逐渐变薄,肥力下降,使得生产能力降低,威胁粮食生产。目前东北黑土区有水土流失面积4.47万km2,占黑土区总面积的37.9%,黑土区水土流失主要是坡耕地的流失,占黑土区水土流失总面积的80%以上。据调查,黑土区平均每年流失0.3到1cm厚的黑土表层,由于多年严重水土流失,黑土区原本较厚的黑土层现在只剩下20到30cm厚,有的地方甚至已露出黄土母质,基本丧失了生产能力。据测算,黑土地现有的大部分耕地再经过40到50年的流失,黑土层将全部流失。 东北黑土区的建设项目的要求 1、应重视对现有天然林、人工林及草地的全面保护 2、清基作业时,应剥离表土并集中堆放,用于植被恢复 3、在丘陵沟壑区还应注重坡面径流排导工程 北方土石山区的范围 东北漫岗丘陵以南,黄土高原以东,淮河以北,包括东北南部,河北、山西、内蒙古、河南、山东等部分地区。主要有六个类型区。一是太行山山地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区,包括大五台山、小五台山、太行山和中条山地,是海河五大水系发源地。主要由片麻岩、碳酸岩类组成,以褐土为主,中度、强度侵蚀,是华北地区侵蚀最严重的地区。二是辽西—冀北山地区,岩性为花岗岩类、片麻岩类和砂页岩类,发育山地褐土和栗钙土,水力侵蚀强烈,为泥石流易发区,风力侵蚀有发展。三是山东丘陵区,地处山东半岛,由片麻岩类、花岗岩类等组成,发育棕壤、褐土、土层薄,属中度侵蚀。四是阿尔泰山地区,地处新疆东北部,阿尔泰山南坡,山地森林草原,微度侵

东北黑土地的形成过程

[初中地理历史]

绪论:初中地理的学习方法和技巧 一、培养空间概念,学会正确的读图、用图方法 种类繁多、数量巨大的地图是地理课区别于其他学科课程的突出特点,于是有人说,“没有地图就没有地理学”。只要掌握了正确的读图方法,培养良好用图习惯,形成基本的地理技能,你就已经掌握了学习地理课的最重要的工具。 首先,养成良好的读图、用图习惯。要知道地理知识不仅存在于课本的文字当中,也蕴含于地图之中。在地理学习中,我们要做到左图右书,注意随时运用地图,查阅地图,善于从地图中发现地理知识,寻找地理规律。长期坚持下去,你就能够做到眼中有字,心中有图,文字和图象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正确的空间想象。 其次,要掌握正确的读图方法。读图要注意先后顺序,先看图名、图例、比例尺和方向,知道该图表现的主要内容、范围等,再观察图的具体内容。观察要仔细全面,不要漏掉每一个信息。 二、对地理原理,概念的理解要把握住要点、抓住关键。 对地理原理、要领的掌握,并不要求象物理、数学分式、定理那样精确,只要抓住其中的关键、要点便十分容易地理解并把它们掌握住了。例如:“在自然界中,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阳光、空气、水等都是自然资源”这一对自然资源概念的理解。我们应该抓住两个要点:第一,自然界中存在的,不是工业产品。如,汽油,虽然对人类有利用价值,但不是人类从自然界中直接获得的,它是工业产品。第二,是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没有利用价值的不是,如沙漠虽然在自然界中存在着,但目前,对人类没有利用价值,也不是自然资源。这样就可以了。 学习地理有一个正确的方法十分重要,但有一个端正的学习态度对学好地理同样也十分重要。希望同学们端正学习态度,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把地理课学好。 三、学会读书,掌握科学的读书方法 地理教材是我们获取地理知识、提高地理素养的重要途径。怎样才能学好教材上的地理知识呢?我们应该注意把握以下几个要点。 1.读出书中有什么 2.读出知识网络 3.学会梳理知识 四、要善于把不同的地理事物联系起来。 把不同的地理事物之间建立起联系,首先必须问“为什么?”这样便会养成由果推因的良好的地理思维习惯。例如:世界雨极是印度的乞拉朋齐,那么,为什么乞拉朋齐会成为世界的雨极呢?结合地图,根据乞拉朋齐所处的地理位置便可分析出,乞拉朋齐位于喜马拉雅山的迎风坡,这里有大量的地形雨,这样,气候便和地形、位置相互联系起来了。 五、培养地理思维能力 培养地理思维能力,是初中地理课程的重要目标,对中学生学好地理非常重要。组成地理环境的各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互为因果的,任何地理事物的发生发展都不是由单一的因素造成的,而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造成的。但是,在这诸多的地理因素中,有某一、两个要素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我们应当学会找出这一关键性的因素,并以此为线索,将其他的各要素联系起来,从而正确理解各地理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 东北黑土地的形成过程 黑土地是寒冷气候条件下,地表植被死亡后经过长时间腐蚀形成腐殖质后演化而成的,以其有机质含量高、土壤肥沃、土质疏松、最适宜耕作而闻名于世,素有“谷物仓库”之称。 因为形成1厘米厚的黑土层需要400年的积累,所以土层中腐殖质和有机质含量极为丰富。“随意插柳树成荫,手抓一把攥出‘油’”的说法丝毫不夸张,这使黑龙江人曾经深感自 豪。七年级上地理教学工作总结

我国土壤类型及分布

砖红壤:海南岛、雷州半岛、西双版纳和台湾岛南部,大致位于北纬22°以南地区。 赤红壤:滇南的大部,广西、广东的南部,福建的东南部,以及台湾省的中南部,大致在北纬22°至25°之间。为砖红壤与红壤之间的过渡类型。 红壤和黄壤:长江以南的大部分地区以及四川盆地周围的山地。 黄棕壤:北起秦岭、淮河,南到大巴山和长江,西自青藏高原东南边缘,东至长江下游地带。是黄红壤与棕壤之间过渡型土类。 棕壤: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 暗棕壤:东北地区大兴安岭东坡、小兴安岭、张广才岭和长白山等地。 寒棕壤(漂灰土):大兴安岭北段山地上部,北面宽南面窄。 褐土:山西、河北、辽宁三省连接的丘陵低山地区,陕西关中平原。 黑钙土:大兴安岭中南段山地的东西两侧,东北松嫩平原的中部和松花江、辽河的分水岭地区。 栗钙土:内蒙古高原东部和中部的广大草原地区,是钙层土中分布最广,面积最大的土类。 棕钙土:内蒙古高原的中西部,鄂尔多斯高原,新疆准噶尔盆地的北部,塔里木盆地的外缘,是钙层土中最干旱并向荒漠地带过渡的一种土壤。 黑垆土:陕西北部、宁夏南部、甘肃东部等黄土高原上土壤侵蚀较轻,地形较平坦的黄土源区。 荒漠土:内蒙古、甘肃的西部,新疆的大部,青海的柴达木盆地等地区,面积大。 高山草甸土:青藏高原东部和东南部,在阿尔泰山、准噶尔盆地以西山地和天山山脉。 高山漠土:藏北高原的西北部,昆仑山脉和帕米尔高原。 济南市土壤类型依地形、水文、气候、植被、母岩、母质等自然条件的差异及人为生 产活动的影响,在全市范围内由南到北、从高到底,依次分布着显域性土壤棕壤、褐 土,隐域性土壤潮土、砂姜黑土、水稻土、风砂土6个土类,13个亚类,27个土属, 72个土种。 一、棕壤又称棕色森林土,是在暖温带湿润半湿润,落叶阔叶林下形成的地 带性土壤。全市共有399.7平方公里,占全市总土壤面积的9.1%。集中分布于长清、 历城、章丘三县南部砂石低山丘陵区,海拔一般在200~988.8米之间。此土体通体无 石灰反应或表层有微石灰反应,PH值为6.5~7,一般呈微酸性,有明显的的淋溶作 用、粘化作用和生物积累作用。在酸性岩山区,从上到下分布着两个亚类:(一)棕壤 性土是棕壤发育处于最年幼阶段的亚类。分布于济南市南部由酸性花岗岩、片麻岩等 组成的低山、丘陵的中上部,母质为酸性岩的残、坡积物。土壤的主要特点是层薄质 粗,一般厚度仅10~30厘米,下部为半风化的母岩。土壤呈微酸性,无石灰反应,颜 色随岩性不同而异,质粗砾多,孔隙大,疏松,不抗旱,保水保肥能力差,养分贫瘠, 是山地丘陵区最瘠薄的土壤。土壤无剖面发育,只有在荒草坡或林地有厚约5~10厘 米的草根层(A层),其下即为母岩的半风化物(C层),故剖面构型多为A-C型。因山 高坡陡,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是一种侵蚀类型的土壤。现状一般是林地与荒草

黑土地的范围

世界黑土地分布、成因简介 黑土地是一种性状好、肥力高,非常适合植物生长的土壤。全世界仅有三大块黑土区:一是分布在乌克兰大平原,面积约190万平方公里;二是分布在北美州密西西比河流域,面积约120万平方公里;三是分布于我国松辽流域的东北黑土区,面积约102万平方公里,是被誉为"北大仓"的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由于黑土地土地肥沃,这三大块黑土区均为所在国家的重要的农业产品基地,因此,三大黑土区的垦殖指数均比较高。在各黑土区的开发垦殖过程中,都曾发生过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如美国、乌克兰等地发生的"黑风暴"等。中国东北黑土区在近百年的大面积开发垦殖过程中,亦发生了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主要表现在大面积坡耕地的黑土层流失和水土流失中形成的侵蚀沟。这些水土流失问题带来的不仅是黑土资源的流失问题,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生态问题,甚至社会问题,如农牧民赖以生存的土地资源和收入问题。 黑土地成因:都分布在四季分明的寒温带,由于植被茂盛,冬季寒冷,大量枯枝落叶难以腐化、分解,历经千百年形成了厚厚的腐殖质,也就是肥沃的黑土层。黑土有机质含量大约是黄土的十倍,是肥力最高、最适宜农耕的土地,因此世界三大黑土区先后被开发成重要的粮食基地。 中国的黑土地:分布于黑龙江、吉林两省。总面积为一千万公顷,目前已开垦出耕地七百多万公项,其粮食产量已占两省的百分之六十以上,是中国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因黑土层厚度为三十至一百厘米,人们总用“一两土二两油”来形容它的肥沃与珍贵。黑土资源垦殖指数高,耕地比重大,自然肥力高,在吉林和黑龙江两省的农业生产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黑土区既有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又有哈尔滨、长春等东北地区工业较为发达的城市,因此,开发、利用和保护好黑土这一优势资源,对黑土区的工农业生产、对于东北地区的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我国东北黑土区多为平原、洼地和漫岗,风蚀、水蚀和水土流失都比较严重。主要表现为:一是地力降低。据测算,东北黑土区每年都因水土流失造成近2亿立方米黑土流失,其中氮磷钾元素折算成标准化肥约500万吨。同时,土壤有机质以每年1.3‰速率下降,土壤有机质的活性和功能也在逐渐降低。黑土层由初开发时的60~80厘米,减为20~30厘米。二是表土流失。黑土区耕地比重大,森林覆盖率低,夏季500毫米左右降水多以暴雨形式集中在6月至9月,再加上春季积雪融化产生径流,极易发生水蚀。另外,黑土平原春季风多,十年九春旱,风蚀严重。三是生态恶化。黑土地水土流失导致生态环境恶化,水旱风沙灾害多发。四是河床抬高。水土流失使大量泥沙进入水库、河道,造成河库泥沙淤积,一些河段高出地面一米多,成为“地上悬河”。五是面源污染。随着人口数量快速增长和耕地面积不断扩大,化肥和农药使用量加大,加上农民没有改变多年来种地不养地、广种薄收的耕作习惯,特别是土地承包经营后,地块过于零散,小型拖拉机和牛马犁耕作使农田耕层变浅,土壤的物理性状恶化,保肥蓄水能力降低,黑土地越种越瘦。东北黑土地的恶化趋势仍在延续。建议:尽快制定保护黑土地的政策法规,使这项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大力营造生态防护林,防止水土流失;积极施用有机肥,种植绿肥,加大作物根茬、秸秆还田数量,积极培肥地力;加快种植结构调整,采取有利于保护黑土地和实现土地用养结合的农作物轮作制度;积极实施保护性耕作措施,增加土壤保蓄水肥能力。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