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农业国际合作发展

农业国际合作发展

农业国际合作发展
农业国际合作发展

农业国际合作发展“十二五”规划(2011-2015年)

农业国际合作是我国对外开放和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二五”时期,农业国际合作面临的形势更加复杂,必须立足现有发展基础,转变发展方式,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改善农业国际贸易发展环境,推动农业“走出去”和“引进来”有机结合,加强农业领域外交,为实现“十二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目标作出新的贡献。

为明确“十二五”时期我国农业国际合作发展的战略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指导全国农业国际合作工作,结合《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制定本规划。

一、“十一五”农业国际合作发展成就和经验

“十一五”以来,各级农业部门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对外开放的决策部署,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农业国际合作工作全局,认真组织实施《农业国际合作“十一五”发展规划》,较好地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的总体目标任务,实现了农产品贸易快速发展,农业“走出去”稳步推进,农业“引进来”结构不断优化,中国农业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不断提升,为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服务国家总体外交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发展成就

1.农产品贸易持续发展。“十一五”期间,我国农产品贸易规模稳步扩大,进出口产品结构趋于稳定,出口市场结构得到优化,地区布局更加合理,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据统计,农产品贸易额由“十五”末的563.8亿美元增加到2009年的923.3亿美元,增长63.8%,年均增幅13.2%(出口年均增长9.47%,进口年均增长16.33%);占我国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由2005年的4.02%上升为4.18%,占世界农产品贸易总额比重由2005年的3.9%提高到“十一五”后期的4.4%,成为世界第三大农产品贸易国。美国、东盟、南美市场份额稳中有升,2009年比2005年分别提高3.1、4.5、2.3个百分点;西亚、非洲等新兴市场得到积极开拓;欧盟市场份额基本持平,日本、韩国的市场份额有所下降。2009年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在全国农产品贸易额中所占比重分别为77%、4.62%、8.82%和9.38%,东部地区继续发挥引领作用,中部地区实现平稳发展,西部地区年均增幅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农产品贸易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对农业农村经济整体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十一五”末,农产品贸易总额占农业国内生产总值的20%左右,农产品出口占农业增加值比重为7.8%,直接和间接带动几千万人就业。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和国际粮价波动中,农产品贸易发挥了重要的余缺调剂作用,为粮食等主要农

产品供给充足、价格基本平稳以及宏观经济企稳向好作出了积极贡献。

2.农业“走出去”稳步推进。“十一五”时期,我国农业“走出去”企业数量不断增加,对外农业投资主体日益多元,经营领域和规模不断扩大。

3.农业“引进来”保持稳定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十一五”期间,农业利用外资总额46亿美元左右。其中,利用外商直接投资41.45亿美元,农业部组织实施的贷款赠款项目资金约4亿美元,政府间多双边合作项目资金约4500万美元。

4.南南合作创新发展。认真落实我国政府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高级别会议有关农业对外承诺,加大境外农业技术试验示范、人员派出和在华培训力度,推动南南合作取得新成效。

5.农业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不断提升。目前,我国已与140多个国家以及主要国际农业机构和金融组织保持长期稳定的农业合作关系。

(二)主要经验

各级农业部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重视和加强农业国际合作工作,推动“十一五”农业国际合作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积累了丰富经验。

一是始终坚持提高农业对外开放水平。围绕推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维护农业产业安全及粮食安全,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不断拓展农业“走出去”和“引进来”的广度和深度,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因时因势完善农业贸易、对外投资等宏观调控政策,不断提高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

二是始终坚持服务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推动现代农业建设。加大贸易磋商谈判、进出口政策协调力度,把握农产品进口规模和节奏,保障国内产业安全,推动优势农产品出口,促进农民增收;鼓励和支持有实力、有经验、守信用的企业“走出去”,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拓展外部发展空间;围绕农业发展重点领域、科技进步的关键环节,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加大农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力度,推动结构调整、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

三是始终坚持合作、发展、共赢。在对外交往中,立足于务实合作,推动高层互访与人员交流,加强经济合作、技术交流和贸易往来;着眼于共同长远发展,注重优势互补,增进相互信任,解决分歧难点;坚持互利共赢,有予有取,维护核心发展利益。

四是始终坚持统筹兼顾。加强政府宏观引导、政策扶持和公共服务,将农业“走出去”和“引进来”有机结合,注重构建和完善国际国内工作磋商和协调机制,加强部门内部、部门之间、部门

和地方之间的协作配合,强化和转变农业国际合作部门职能,不断加强国际合作人才队伍建设。

二、“十二五”农业国际合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十二五”时期,世界格局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继续深化,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我国农业发展与世界农业的关联度进一步提高。粮食安全、农业对外投资、气候变化、能源、汇率等问题成为多双边关注热点和焦点,对中国农业发展影响深远。我国农业国际合作既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诸多风险挑战,总体看,机遇大于挑战,需因势利导,积极把握和应对。

从发展机遇看,“十二五”时期是农业国际合作发展的重要机遇期。一是外部环境总体有利。后金融危机时代,各国更加重视农业基础地位,更加关注农业国际合作,农业贸易自由化和投资便利化是大势所趋。我国国内农产品市场空间巨大,发达国家与我开展农业合作、开拓中国市场意愿强烈,有利于我农业“引进来”,借鉴其先进经验,发挥“后发优势”。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成就,许多发展中国家迫切希望中国加大农业投资和南南合作力度,帮助其发展农业生产,改善粮食安全状况。二是国内环境不断改善。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中央更加重视农业对外开放;各地区、各部门制定鼓励政策,不断加大对农业国际合作的支持力度。农业领域外交成为我国外交的优势资源。三是合作

基础更加稳固。我农业企业竞争实力增强,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农业贸易、投资等发展经验;农业装备和科技水平不断提升;多双边合作机制不断完善,农业外事、外经、外贸人才队伍不断发展壮大。

农业国际合作也面临不少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国际贸易环境日趋复杂,对国内产业发展的影响不断加大

“十二五”时期,我国农产品贸易面临的国内外环境更加错综复杂。多哈回合谈判进展缓慢,我国劳动密集型优势农产品出口压力不断增加。国内农产品需求刚性增长,农业发展与资源约束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能源、投机资本、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因素增加了国际农产品市场的波动和不确定性,保障国内农产品有效供给和价格稳定挑战增加。劳动力成本上升、人民币升值等压力依然存在,从整体上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面临不少困难,农产品出口竞争力提升受到制约。

(二)农业关键核心技术引进难度加大,利用外资水平尚需提高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外国政府和国际机构农业无偿援助和低息贷款条件越来越高,获取援助和贷款的难度越来越

大,援助资金逐年减少,对中西部农业国际合作部门开展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农业国际合作责任更加重大,面临的制约日益突出

国际社会对我的定位和期望发生转变,发达国家要求我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义务,发展中国家在资金和技术援助方面对我期望过高,农业国际合作面临更为复杂和敏感的局面。我综合国力显著提升,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但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地位没有发生本质改变,履行发展中国家国际责任义务的难度加大。此外,随着农业国际合作内容不断丰富,工作任务日趋繁重,现有财政支持手段不够,农业国际合作能力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尚不能满足发展需要,制约了农业国际合作事业的发展。

三、“十二五”农业国际合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坚持把提高农业对外开放水平作为基本方向,把服务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作为根本任务,把谋求合作、发展和互利共赢作为根本原则,把加强系统能力建设作为根本保障,科学合理布局,大力推进农业国际合作发展方式转变,加快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扩

大农业国际合作,为实现我国“十二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目标和服务国家总体外交作出积极贡献。

(二)基本原则

1.以我为主,合作共赢。要围绕服务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中心任务和重点工作,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业国际竞争力增强;统筹考虑国内产业安全、农民利益诉求和国外关注,找准平衡点,务实推动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2.突出重点,合理布局。要根据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外交战略,结合国内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立足产业、区域发展优势,对我贸易促进的重点产品和区域、科技及资金引进的重点领域和方向进行战略布局。

3.协调配合,共同推进。要完善政策和协调沟通机制,统筹规划,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将我方需求与外方关注、国家总体目标和地方优势紧密结合,提高协调合作的针对性、时效性和可操作性。加强部省联动,调动科研院所、企业、社会团体等各方面的积极性,共同推进农业国际合作事业发展。

4.分类指导,循序渐进。要根据农业国际合作的形式、内容和国别情况,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区别对待。充分考虑各方面的基础条件和优势,抓好项目管理,推动试点示范,以点带面,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

(三)发展目标

围绕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大局,加快“走出去”步伐,提高“引进来”质量,促进农产品贸易健康持续发展,提升服务“三农”水平。

具体指标为:

——“十二五”期间,农产品出口年均增幅不低于6%。

——逐步建立海外农业科技示范中心10个以上。

——向发展中国家派出1350名专家和技术人员,在华培训3000名农业管理和技术人员。

四、主要任务

为实现“十二五”农业国际合作发展目标,重点完成以下主要任务:

(一)完善农业贸易发展支持体系,促进农业产业健康发展立足我国国情,借鉴国际经验,逐步建立与农产品市场开放水平相适应的农业贸易发展支持体系,推动形成公平合理的国际贸易秩序,实现农产品进出口灵活有效调控,维护农业产业安全,提高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1.强化贸易磋商谈判和国际规则标准制定参与力度。积极参与世界贸易组织贸易政策审议工作,深入了解其他国家农产品

贸易政策,及时发现和消除贸易障碍,大力宣传我国农产品贸易政策,增信释疑。围绕产业发展,制定和实施自贸区建设中有关农业的方略。及时跟踪中国—东盟、中国—新西兰等已建自贸区对我农业影响,提出产业发展应对措施。积极参与世界动物卫生组织等国际组织、国际食品法典、禁止生物武器公约等公约的规则和标准制定,加大参与农业国际组织相关规则跟踪研究,为国内产业发展和农产品国际贸易创造良好条件。充分发挥我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和欧盟有关国家双边农业磋商机制的作用,维护国内产业利益,推动解决我农产品出口受限问题。

2.积极推动完善农产品进出口调控机制。研究推动建立统一、稳定、规范、高效的农产品外贸管理和调控体制的意见建议,提升产业部门在贸易决策中的工作力度和话语权,确保农业贸易政策与国内农业发展政策的统一协调。充分调动地方农业部门、主产区及行业协会组织和企业的积极性,广泛参与贸易规则标准和政策制定,构建畅通高效的农产品信息体系。强化对粮食、油料、棉花、乳品、禽杂等重点农产品和特色蔬菜、果品、优质禽等特色农产品的质量监控和检验检疫,保障国内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市场稳定。

3.健全农产品贸易监测预警体系。逐步构建包括信息收集、贸易情况监测、产业损害预警、贸易救济、产业补偿在内的完整的农产品贸易救济工作体系。将现有15个省(区)的产业损害

监测预警体系试点推广到全国,实现主产区和主产品的全覆盖。建立农业产业损害风险评估机制,形成科学合理的产业损害评价体系,跟踪监测农产品进出口对产业的影响,定期报送重点产品产业损害监测预警分析报告;依托监测预警体系和产业损害风险评估机制,研究农业产业损害补偿机制的可行方案。

4.加强农产品贸易国际营销促销。结合我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研究优势农产品国内外市场供需变化趋势。组织专题研讨、专场推介、休闲农业文化游、美食节等活动,在目标市场加强宣传,打造优势农产品整体形象。支持企业开发具有自主品牌的产品,开展国外商标注册和产品质量认证,建立国际营销网络,提高出口农产品的竞争力。促进以农产品地理标志为主导的优势农产品、无规定动物疫病示范区畜产品等出口。鼓励、引导和组织企业及协会参加运作规范、效益良好的国内国际农业展会。健全国内农业展会等级评价体系,继续做大做强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中国国际渔业博览会、中国国际种业博览会等优秀品牌展会,探索打造新的展会平台。

(二)完善有中国特色的农业南南合作发展体系,加强农业及粮食领域国际合作

加大南南合作力度,丰富合作内容和形式,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地区的发展中国家发展农业生产,改善其农业及粮食安全状况。

1.推动农技示范项目建设。落实第三次大湄公河次区域领导人会议上我国对外承诺,为大湄公河次区域有关国家建设1500口农村户用沼气池。制定《亚洲粮食安全合作战略规划》,开展优质高产农作物示范田建设。推进莫桑比克、坦桑尼亚、喀麦隆、多哥等国在建农业技术示范中心项目,夯实基础设施,加快良种选育,加强技术推广,完善管理制度,健全经营机制,实现项目的总体目标。推动与委内瑞拉、秘鲁、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国家农业技术示范项目建设。

2.加强人员派出和对外人力资源培训。加大援外农业管理专家、技术人员派出和对外人力资源培训力度。向发展中国家派出1350名专家和技术人员。继续实施联合国粮农组织中国信托基金项目,制定2012—2015年项目计划,从湖北、湖南、四川、内蒙古等有关省区选派750名专家和技术人员,帮助蒙古国、马拉维、塞拉利昂、马里、利比里亚和塞内加尔等约20个亚非国家发展农业生产;向非洲派出600名专家和技术人员。通过援外培训项目、农业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联合国粮农组织技术合作项目、中国亚太经合组织合作基金等项目,在华为发展中国家培训3000名农业管理和技术人员。

3.创新合作模式,提升南南合作成效。强化跨境动植物疫病、草原鼠虫害和草原防火联防联控机制建设,加强对周边国家和地区重大动植物疫病防控物资、技术援助,促进我关口前移,提高

联防联控水平。探索三方或多方合作模式,与美国、英国、日本、世界银行等发达国家和国际组织合作,共同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充分利用农业部、地方及其他农业教育培训资源,加大农业援外培训力度。积极争取增加对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粮食计划署和国际农业磋商组织等国际组织的定向捐赠,主持、参与国际组织发起的重大项目计划。

(三)优化农业利用外资结构,提高农业“引进来”质量和水平

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求,进一步提高农业利用外资质量和水平,吸引外资投资于农业鼓励类产业,继续争取低息贷款,加大先进适用技术、装备的引进、消化和吸收力度,引导外资投向中西部地区,促进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动植物疫病防控能力、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生态环境保护能力的不断提高,为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科技创新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1.进一步提高农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质量和水平。结合农业结构调整和发展需要,加强调查研究,,鼓励外商投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生物质能源和节能环保等产业。鼓励地方加强农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提高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质量和水平。

2.继续争取国际金融组织优惠贷款赠款和政府间合作项目。重点围绕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等重大

示范工程,积极争取利用国际金融组织贷款赠款和国外无偿援助,重点投向中西部、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和革命老区,推动重点工程建设,支持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推动相关研究和推广活动,开展能力建设和示范试点,服务现代化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充分利用多双边工作机制,继续争取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德国、荷兰等国家政府间外援资金和联合国有关机构的农业合作项目,重点支持开展动物疫病防控及灾害防治等工作。

(四)加强国际农业科技合作,提升农业产业发展的科技支撑能力

依托国际农业科技重大平台、重大项目,进一步加大关键技术的引进力度,拓展优势技术的输出范围,完善符合我国国情、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国际农业科技合作交流体系,为农业产业升级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

1.推进国际农业科技合作重大平台建设。重点与美国、日本、澳大利亚、英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的农业部门、科研院所及比尔·盖茨基金会等跨国私营部门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搭建科技合作平台。整合国内资源,积极争取重大农业科技合作项目,大力支持科学家和农业科研院所参与国际重大科学计划及合作项目,不断提升国际农业科技合作的层次和水平。

2.深化国际农业科技交流与合作。根据我国农产品优势区域布局,结合国际农业科技资源分布状况,谋划与有关国家和国际

组织合作领域和方向,积极引进国外优良动植物种质资源、现代农业装备技术、农业资源科学利用和环境保护技术、农产品储运加工技术、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技术、重大动物疫病和人畜共患病防控技术、数字农业与智能化技术,以及国外专业技术人才和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提高引进、消化吸收和创新能力,为国内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亚洲、非洲、南美洲有关国家建设农业科技合作示范园区,组织实施一批适用性强的技术创新项目,推动我国先进适用的农作物杂交技术、设施农业技术、动物疫苗技术、淡水鱼和海水鱼养殖技术、农村户用沼气技术和适用农机具等“走出去”。

五、保障措施

完成农业国际合作发展“十二五”规划的目标和任务,要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整合资源,强化组织保障和公共服务能力。

(一)政策保障

1.加大财税政策支持。扩大农业国际交流与合作专项资金规模;提高国家援外专项资金、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专项资金和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对农业项目的支持比重;各级农业部门要加大对农业国际合作专项资金支持力度,或推动设立类似专项资金。

2.强化金融保险服务。鼓励金融机构为农业国际合作项目提供信贷支持。加大政策性银行对农业投资合作企业金融支持力度。各级农业部门要争取金融部门支持,协助企业解决实施农业“走出去”融资难的问题。充分发挥政策性保险公司作用,调动商业保险公司积极性,推动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对外农业合作保险制度,拓宽保险范围。

(二)组织保障

1.加强组织领导,完善体制机制。各级农业部门要高度重视农业国际合作工作,将其纳入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全局统筹考虑,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职能。优化现有双边工作组(联委会)机制,完善交流合作方式,推动气候变化、节能减排、休闲农业等领域国际合作。加强农业部行业主管司局和地方农业部门参与农业国际合作力度,服务农业产业发展,推动农业领域外交。

2.明确责任分工,抓好工作落实。实施农业国际合作发展“十二五”规划,要统一部署、分工负责,加强监督、抓好落实。农业部相关司局要按照职责分工,制定具体落实计划,加强绩效管理。充分调动农业部系统、地方农业部门和国家驻外机构的积极性,加强协调配合,努力构建国际合作“一盘棋”格局。规划落实要与财政预算资金安排、出国(境)团组计划安排等有机结合,对列入规划的重点行业、重点区域和重点项目,要给予倾斜,推动重点工作落实。地方农业部门要制定本地区、本部门国际合作

“十二五”规划及相关专题规划,有计划、分步骤、有重点地推动农业国际合作事业发展。

3.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升系统工作能力。落实《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实施更加开放的农业国际合作人才政策。加强全国农业国际合作人员队伍的建设,完善农业国际合作系统干部的选人用人机制,将政治过硬、业务精良、外语精通和具有实干精神的复合型干部选拔到队伍中来。完善人才培训机制,对农业部系统和省级农业部门国际合作干部进行政策轮训。完善《农业部外派人员管理办法》,加强农业外交人才的储备、培养、选拔,积极争取向重点国家和地区派驻农业外交官,支持和推荐农业系统优秀人才到国际组织任职强化贸易谈判队伍专业化建设,设立农业部首席谈判代表。加大对农产品贸易经理及管理人员培训力度,提高农业涉外劳务人员整体素质。进一步重点培养赴农业国际组织任职的专家型委员。

(三)提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

围绕产业发展重点领域和农业国际热点问题加强调研,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强化农业国际合作信息、统计等基础工作,加快网络信息平台建设和资源整合,实现农业国际合作管理信息化。在政府间合作机制中,加强市场准入、投资环境、劳工签证、技术性贸易措施和标准互认等磋商谈判和交涉。完善农业投资、技术合作、农产品贸易摩擦报告制度和农产品贸易争端应诉调查制

度,加强渔船检验等政府服务境外延伸平台建设。各级农业部门要引导境外涉农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维护我国企业和国家形象。加强农业国际合作新闻宣传,展现我负责任大国形象,营造有利舆论氛围。

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2018-01-09 10:16 来源:欧柯奇技术 一、现代农业内涵定义 现代农业是一个动态的和历史的概念,它不是一个抽象的东西,而是一个具体的事物,它是农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从发达国家的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看,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包括两方面的主要内容:一是农业生产的物质条件和技术的现代化,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要素装备农业,实现农业生产机械化、电气化、信息化、生物化和化学化;二是农业组织管理的现代化,实现农业生产专业化、社会化、区域化和企业化。 (1)现代农业的本质内涵可概括为:现代农业是用现代工业装备的,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的,用现代组织管理方法来经营的社会化、商品化农业,是国民经济中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产业。 (2)现代农业是以保障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提高劳动生产率,资源产出率和商品率为途径,以现代科技和装备为支撑,在家庭经营基础上,在市场机制与政府调控的综合作用下,农工贸紧密衔接,产加销融为一体,多元化的产业形态和多功能的产业体系。 二、主要国家现代农业发展状况 1、美国 美国的农业劳动生产率高,是世界上唯一的人均粮食年产量超过1吨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国和出口国。农业是美国在国际市场上最具竞争力的产业之一。美国农业生产主要依靠家庭农场,目前美国拥有204万个农场,每年创造的农业产值3000多亿美元,

其中10%由400个大农场贡献,40%由中等规模的3.5万个农场贡献,其余由200万个农场贡献。 2、日本 日本人口密度大,人均耕地占有量小,农业发展面临较多障碍与限制。然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农业发展迅速,现代化水平非常高,有多项农业指标领先于其他发达国家。日本的水稻、豆类、饲用玉米、蔬菜、水果、花卉等农产品的品质很高;日本的食品与水产品大量出口,其上市公司的市值占据日本总制造业的10%,成为出口创汇的主要部门。3、荷兰 荷兰人均农业用地仅2亩,地少人多。但荷兰农业坚持集约化、外向型发展道路,农产品出口率达70%,居世界首位;出口额占全球市场的9%,居世界前列。花卉出口占世界市场的60%以上,是名副其实的“花卉王国”;蔬菜、乳制品和猪肉出口名列世界前茅。 4、以色列 以色列耕地少,自然条件恶劣,农业从业人员仅占全国总就业人数的4%,但依赖滴灌技术等高科技农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农业奇迹。农产品不仅能自给,水果、蔬菜和花卉还出口到欧美市场,被称为“欧洲的菜篮子”。 5、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的农业发展水平和生产效率非常高,属于世界先进水平,其人均农业生产总值排名第一。澳大利亚农业属于外向型经济,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澳大利亚农产品出口收入平均占农业总产值的比例为60%以上。 三、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现状

中国农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精)

中国农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摘要:作为世界农业大国,中国农业有其特殊性与复杂性。在农业发展的进程中,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也突显出我国农业发展的不足和存在的问题。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中国农业也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在新的世纪里,中国农业将逐步由传统农业向市场化、科技化和生态化农业转变,从而实现中国农业的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中国农业、高原夏菜、发展现状、发展趋势 中国是一个农业历史悠久的国家,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作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以不足世界10%的耕地生产出占世界近25%的粮食,养活了占世界22%以上的人口。中国农业的发展,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但在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也不难看出中国农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牺牲资源和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自然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下降,农业生产效益低下等问题。因此,21世纪中国农业将要经历一场新的科学技术、发展模式及经营方式的深刻变革,呈现出一系列新的特点和新的趋势。 一、中国农业发展的成就 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基础地位,因此,正确认识和处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国家兴旺发达的根本问题。20世纪末,我国农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强有力推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农业形势一直保持旺盛势头[1]。 (1)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自1999年,中国粮食生产能力已稳定在5亿吨以上,成为世界最大产粮国,畜产品和水产品产量每年都以超过10%的速度增长。目前,中国人均粮食、棉花、油料蔬菜、肉类、禽蛋、水产品产量,已达到或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2)非农产业发展迅速。1978年以来,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开创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农村现代化道路。目前,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3、财政收入的1/4、创汇的1/3、工业增加值的1/2、农村社会增加值的2/3、农民收入的1/3来自乡镇企业。

农业政策与法规 作业

《农业政策与法规》 第一次 第一章 一、名词解释 1.农业政策:是国家为改善农业运行和促进农业发展而进行的干预。 2.农业法规:指由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以及地方机关制定和颁布的,适用于农业 经济领域的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以及政府规章等规范性文件的总称。 3.农业政策目标:指解决一定的农业问题所要达到的某种状态或结果。 二、简答题 1.简述农业政策的特点。答:①农业政策占有基础地位和特殊性;②农业政策学也是比 较早成为一个独立分支,还是比较完整和成熟的一个分支。 2.简述农业政策的意义。答:①农业政策是保证和增加农民收入的基本工具;②是保障 农民权益的重要手段;③是从宏观上干预资源配置、优化产业结构的基本工具;④农业政策指导并农业组织的发展;⑤是农业科技进步不可缺少的条件。 3.简述农业政策制定的过程。答:①发现和认定政策问题;②确定农业政策目标;③选 择农业政策措施和方案。 4.简述农业法规的调整对象和调整范围。答:①农业法规的调整对象是指农业法规所调整 的社会关系。具体分为两类:农业经济管理关系,它是农业法的主要调整对象;农业经济协作关系。②农业法的调整范围包括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和与农业生产经营直接相关的其他活动。 5.简述农业法规的作用。答:①加强农业法制建设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②农业 立法是保证农业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③农业立法是实现政府依法治农,对农业实行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④农业立法是发展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⑤加强农业立法是我国农业走向世界的需要。 6.简述农业法规的基本原则。答:①国家把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的首位,促进农业持续、 稳定、协调发展;②维护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和农业劳动者的合法权益;③稳定农村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④科教兴农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原则。 7.简述农业政策与农业法规的关系。答: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是辩证统一的 8.简述我国农业政策沿革中存在的缺陷及其改善的趋势。答:存在的缺陷:①农业政策的 调整对于频繁;②目标的确定缺少客观性;③措施不尽实在;④过程的科学性不足; ⑤上升为法律的程度和意识不强;改善的趋势:1> 大力开展和加强农业政策研究和科 学政策的建设;2> 努力形成完整的农业政策体系;3> 建立政策制定、执行、监督、评价的组织体系;4> 加强农业政策法制化建设;5> 加强农业政策信息建设。 9.简述我国农业法制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的方法途径。答:存在的问题:①农业法律 体系不完善;②农业立法质量不高;③农业执法和执法监督还较为薄弱。完善的方法途径:1> 完善农业法制体系;2> 提高立法质量;3> 建立科学、规范的农业行政执法体系和农业执法监督制度。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新业态新模式

精心整理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新业态新模式 前不久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要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在稳定粮食生产基础上,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由‘生产导向’向‘消费导向’转变,由单纯在耕地上想办法到面向整个国土资源做文章。要把产业链、”业1300多家,全国种业前10强中北京市占4家,全球10强种业巨头有8家在首都建立研发或分支机构。全国种业的交易交流中心。北京种业销售额占全国的10%,农作物种子进出口额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37%。搭建种业发展服务平台。搭建了农作物品种试验展示网络框架,构建了北京林木种苗网、花卉网、果树网等网络平台。

二、休闲农业。农业与“三产”的有机融合。利用农业和农村资源,为居民提供观光、休闲、度假、娱乐、健身等多项服务。北京休闲农业年接待游客3500余万人次,实现收入30亿元左右。主要有四种模式:一是休闲农园。从单一的入园观景、赏花、摘果、耕作、垂钓、狩猎等,到融合科研、观光、科普、餐饮、会议为一体,以“新技术、新品种、高科技、 加值,达到“举办一个展会、拉动一个产业、富裕一方农民”的目的。北京每年各类会展活动接待参观游览1000万人次,总收入达25亿元。主要有三种模式:一是节庆活动。以当地的特色产业、优势产业为依托,通过举办农业节庆活动的方式,带动乡村旅游、农村文化和产业发展。目前北京有一定影响力的农业节庆活动有60多个,如平谷的桃花节、大兴

的梨花节、昌平的草莓节、通州的葡萄节等。二是各类展会。以“展示成果、推动交流、促进贸易”作为宗旨,发挥展示、招商、信息交流等多种功能,积极寻求合作,努力开拓市场,促进农产品的销售,为农民增收开辟新的渠道。如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丰台种子交易会、顺义农博会等等。三是学术大会。以举办与产业紧密结合的、世界性农业学术会议为契 景观,使得农业的生产性、可持续性同审美性结合起来,成为生产、生活、生态三者的有机结合体。如昌平小汤山镇的“京承碧园”(四季蔬菜观光主题园),利用不同的品种选择、色彩搭配、播期调节、艺术造型等,搭建图案、色彩、造型各异的景观效果,形成了春意盎然踏青园、姹紫嫣红瓜果园、金秋十月赏菊园、寒冬保健菜园四个景观园和一个蔬菜迷宫。三

荷兰的现代农业

荷兰的现代农业 作者:文章来源:发表时间:2013-12-20 点击量: 130 第一部分荷兰的现代农业概况 荷兰是重要的欧盟成员国,荷兰的农业在欧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同时,荷兰又是世界上第二大农产品出口国,在国际农产品贸易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荷兰农业的迅速发展代表了当今世界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 一.荷兰农业的地位 荷兰位于欧洲大陆西北部,西、北两面临海,东与德国接壤,南与比利时为邻,其疆域南北长约 250公里,东西宽约 180公里。从其幅员范围和地理位置上讲,荷兰仅仅是一个 “海边的小国”,但就其经济发展水平而言,荷兰却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之一。特别是农业,荷兰自1989年以来一直是世界第三大农产品出口国,仅次于美国和法国。近两年来,由于法国农产品出口略有下降而荷兰农产品的进出口继续保持增长,如以净出口量计算,荷兰甚至超过了法国而排名世界第二。 荷兰的主要贸易伙伴为欧盟成员国,德国、比利时、卢森堡和法国是荷兰主要的农产品供应国,1998年约62%的进口来自欧盟;同时出口的80%也在欧盟内部,主要是德国、法国、比利时、卢森堡、英国和意大利;与德国的关系尤为密切,如荷兰60%蔬菜出口德国。 就欧盟现有的12个成员国的农业状况比较而言,荷兰的耕地面积、农业劳动力及农场规模等均无明显优势,荷兰农产品产值在本国经济中所占的比例等与其他成员国也没有太大的差别,荷兰农业惟一独特的是人均耕地最少,仅0.126公顷(约合1.89亩),而其农业劳动生产效率最高,与国内平均劳动生产效率之比达到0.93,明显地高于其他欧盟国家。 二.荷兰的农业生产 1.农业生产基本条件荷兰国土面积 4.2万平方公里,海岸线很长,有1075公里,境内均为低洼平原,25%的土地低于海平面,60%的土地海拔不到 1米,境内最高海拔321米;70%的土地用于农业种植,其中34%为耕地,6%用于园艺种植,60%为草场。全国人口 1600万,其中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的45%,人口密度达每平方公里435人,是一个典型的人多地少的国家。荷兰纬度较高,因而光照较少,但由于受黑潮暖流和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属海洋性温带阔叶林气候,温暖潮湿,冬暖夏凉,年降雨量600~800mm,且分布较均匀,一月份平均气温2℃~3℃,七月份为18℃~19℃,昼夜温差较大,地势平坦,土壤多为沙壤性淤积土。土壤和气候条件十分适宜蔬菜、花卉以及牧草的生产。 2.农业生产基本结构 荷兰农业分为种植业、畜牧业和园艺业。以高产值的畜牧业和园艺业为主,种植业不占主导地位。1995年,畜牧业产值占农业产值的51.3%,园艺业产值占35.4%,种植业仅占13.3%。20世纪90年代后,荷兰农业产业结构的变化表现为种植业产值下降,畜牧业产值、园艺业产值稳步增加。荷兰的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黑麦、大麦、燕麦和马铃薯;主要经济作物有甜菜、亚麻、油菜籽。园艺作物以蔬菜、花卉为主, 大部分供出口,花卉品种多达上千种,其中最多的是郁金香,80%供出口。畜牧业历史悠久,在农业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全国约有三分之一的地区是牧场,主要饲养黑白花牛奶牛,奶牛业相当发达,全国共有6万个奶牛饲养场,饲养奶牛450万头,在畜牧业中奶牛及其奶制品占畜牧业产值的70%以上,其次是猪、羊及家禽。 3.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和规模荷兰的农业生产多以家庭为主的大农场经营, 集约化程度高、专业化水平也普遍较高。据统计, 1996年荷兰农场的总数为11.07万个,其中专业化农场为9.11万个。在这些农场中, 种植业农场(包括大田作物、园艺、多年生作物、混种作物)3.81万个,其中专业化农场3.23万个;畜牧业农场(包括放牧牧场、猪和家禽养殖场、畜禽混养场)6.76万个,其中专业化农场5.51万个;混合农牧场(即多种经营农场)4927个,其中专业化农场3682个。每个农场的平均规模在18公顷左右。 4.农业劳动生产力水平荷兰农业劳动生产力水平相当高,平均每个劳动力生产的农畜产品产量也远高于一些发达国家的水平。1994年平均每个劳动力生产谷物总量为6809.4公斤, 世界平均为1731.3公斤;生产块根和茎作物总量为38934.7公斤(第1位),世界平均为517.2公斤;生产蔬菜17894.5公斤(第1位),世界平均为431.0公斤;生产水果为4386.9公斤,世界平均为344.3公斤。平均每个劳动力生产肉类14201公斤(第2位),世界平均为173公斤;生产鸡蛋3045公斤(第1位),世界平均为35公斤;生产牛奶为54045公斤(第2位),世界平均为407公斤;生产羊毛(原毛)为21公斤,世界平均为2.4公斤。 .c.1999年,荷兰农业劳动力的人均产值达55862欧元,是当年欧盟国家人均农业产值平均值(21210欧元)的2.63倍;而且荷兰的农业效率与其国内总的劳

目前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现状

目前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现状 1.不悔梦归处,只恨太匆匆。有些人错过了,永远无法在回到从前;有些人即使遇到了,永远都无法在一起,这些都是一种刻骨铭心的痛! 2. 3.每一个人都有青春,每一个青春都有一个故事,每个故事都有一个遗憾,每个遗憾都有它的青春美。 4.方茴说:“可能人总有点什么事,是想忘也忘不了的。”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目前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现状 (一)从农业经营模式看 中国目前大多数地方仍然是精耕细作的小农经营模式,尤其是在一些不发达地区。这是中国上个世纪制定的政策,一直延用至今。无可否认,这种政策在制定之后很长的一段时期内,对农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特别是中国加入WTO后,这种模式因为其经营的灵活性不足和低效性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经营走向困难。 这就要求农业的经营策略要全局考虑,制定合理的生产结构,并能根据市场的变化而及时改变生产的品种和数量,经得起市场的跌宕起伏。而小农经济经营模式下经营者往往只注重眼前利益,根据目前市场行情来决定生产什么,而且产品非常单一,结构很不合理。这样可能在短期内收益会比较明显,但是由于盲目的大量的生产,该产品的市场很快出现饱和,价格迅速下降,收获不到好的收益后,营者们只能又再投入大量的资金去经营新的目前市场上走俏的产品,再次走上追逐—>失利—>转营的怪圈(其实转营也不一定就能获得好的收益,因为农业的生产周期通常比较长,等到转营后有产品产出是时候那又可能是完全不同的市场了)。这严重影

农业政策的本质及内涵.

专题之二 农业政策的本质及内涵 政策是国家、政党为实现一定目标而制定的行为准则。 一.政策的本质属性: 为了实现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发展目标,政府凭借权力,通过政策来规范个人、家庭、企业、社会团体的行为和政府部门的行为。 因此,为了实现政策目标而采取的措施和行动也包括在政策范畴之中。 1.政策具有鲜明的阶级属性: 政策是统治集团实现本阶级利益的一种工具。任何一个阶级社会的政策都是为统治者服务的。 2.政策是社会各利益体共同作用,以政府活动为主体的协调行为的规范准则。 3.政策的导向性 政策主要是在一定信念、价值观和目标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工作。 二.政策的逻辑体系与分类 1.逻辑体系: 政策背景、政策目标、政策手段。 政策背景:是政策的起点,是作用的对象及其周围环境的现状; 政策目标是终点,是作用对象后希望(预期)的理想状况; 政策手段:是起点到终点的桥梁,是改变现状到理想状态的措施。 2.政策背景与政策目标的同向性 全世界各国政府对社会生活的政策干预趋向全面化。随着经济化的全球化,人类面的资源、环境问题随全球化加深;科学技术、社会和经济发展中的问题, 都日益具有全球性质。因此,政府和个人、家庭、企业、社会团体之间的交换活 动也逐渐超越国界,一些政策的制定、执行和检查修正必须放在全球的背景之上, 在地区和世界范围内相互协调。 由此,政策目标的确定是依据背景而定。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必须考虑全球范围、地区发展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与全社会的协调发展四个方面。 三.政策科学 政策科学是人们对政策运动规律的总结。 拉斯韦尔(H.Lsswell)最早提出“政策科学”的概念。 1951年美国政治学家拉斯韦尔与勒恩(D.Lerner)合著《政策科学:近来在范畴和方法上的发展》一书为政策科学诞生的标志。 政策科学主要研究政府制定政策、运用政策管理国家和社会等腰三角形的一系

对发展现代农业的认识

对发展现代农业的认识 中国作为一个传统农业大国,对于农业的发展已经有了上千年的历史;同时,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农业产业的发展状况在世界上仍处于一个相对落后的水平,目前我国已基本完成了工业化进程,工业化发展达到实现工业反哺农业的水平。在此基础上,发展现代农业已成为继续发展我国农业产业,实现农业现代化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方式和途径。为看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首先应该正确认识现代农业的含义,才能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去运用和发展它。 一、现代农业的内容 现代农业是指以物质和能量的开放式循环为特征,以现代科技为支撑,在家庭承包的基础上,市场化运行、产业化经营、科学化管理、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农业。与传统农业相比,现代农业具有四大特点:一是突破了传统农业仅仅或主要从事初级农产品原料生产的局限性,实现了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生产,使得农工商的结合更加紧密;二是突破了传统农业远离城市或城乡界限明显的局限性,实现了城乡经济社会一元化发展,有利于城乡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组合;三是突破了传统农业部门分割、管理交叉、服务落后的局限性,实现了按照市场经济体制和农村生产力发展要求;四是突破了传统农业封闭低效、自给半自给的局限性,发挥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实现了农产品优势区域布局、农产品贸易国内外流通。 二、发展现代农业的意义 中国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人均耕地面积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而且中低产田占到耕地总面积的2/3以上。中国的农村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接受过系统职业技术教育的农民不足总数的5%,农业劳动生产率仅相当于国内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的1/8,仅相当于国内第三产业的1/4。中国农业不仅要解决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还需要满足不断增加的工业原料的需求。据统计部门估算,中国粮食需求每年增长40亿-50亿千克,而土地资源的约束必将更加突出。与此同时,中国农业还承担着实现农民增收、确保食品安全、维护生态

荷兰农业概况

荷兰农业 荷兰是欧盟的第六大经济体,其国内生产总值(GDP)占欧盟的5%。荷兰是欧盟各国中人均收入最高的国家之一。2003年荷兰的人均GDP为27500欧元,高于欧盟平均水平15%。 1概况 虽然农业生产只占荷兰全国GDP的25%,但荷兰却是世界主要的农产品出口国之一。 按照荷兰农业部2002年统计,农业及其相关产业(加工、运输、销售、研发、咨询)创造的增加值为393亿欧元,占GDP的10%,为全国提供了67万个就业岗位。 荷兰农业多以家庭为生产单位,共有农户86万户,农业用地约200万公顷(占全国土地面积的57%)。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农业信息化、机械化、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生产资料不断地向大农户集中。农户用地的平均规模已从1990年的16公顷发展到2003年的225公顷。有1500户用地超过100公顷。据荷兰农业部预测,在未来的10~15年内,将有40%的小农户在激烈竞争中难以为继,因而被淘汰出局。目前,25%的农户生产了2/3的农产品。 荷兰农业为出口导向型,其生产的农产品70%用于出口。出口的大宗农产品为花卉、蔬菜和畜禽产品。出口的主要市场为欧盟成员国,德国是其最重要的出口目的地国家。2002年荷兰农产品出口增长35%,进口下降05%,农产品进出口顺差约为200亿欧元。 2002年,荷兰农户的平均收入约为4万欧元,其中14万元为来自农场以外的经济收入。 荷兰农业依赖于欧盟的巨额补贴。2004年,荷兰预计得到的农业补贴高达157亿欧元(1999年可比价)。 2花卉蔬菜园艺业 近年来,荷兰的花卉蔬菜园艺业发展迅速。其中,温室大棚生产扮演了重要角色。2002年,温室大棚生产了价值118亿欧元的蔬菜,213亿欧元的切花,129亿欧元的盆栽植物。通过建造温室大棚,农业实现了全天候、高度机械化、计算机管理生产,大大减少了劳动力的投入。同时,温室大棚生产使种植业实现了农产品的优质、高产、稳产。以三种主要蔬菜为例,西红柿每平方米的最高单产为60~65公斤、黄瓜为75~90公斤,甜椒为28~32公斤。 农业高产需要高投入。在荷兰建造1公顷现代化温室大棚所需投资为约100万欧元。目前,荷兰拥有超过1万公顷的现代化温室大棚。 2001年,荷兰花卉蔬菜园艺业出口达152亿欧元,占出口总额的6%,大大超过畜禽产品的出口。 3畜禽养殖业 据2002年统计,荷兰共饲养150万头奶牛,110万头肉牛,140万只羊,690万头猪,3889万只蛋鸡,5466万肉鸡。除羊、小肉牛和肉鸡外,其它动物的饲养量都有较大幅度的下降。按照欧洲共同农业政策,分配给荷兰产奶总配额为110亿公斤/年。 近年来,畜禽养殖业连遭重大挫折。自1997年以来,疯牛病例时有发生,至今未能根除。2003年,荷兰爆发了禽流感,造成了2500万只禽类动物

浅析近代中国农业技术创新与需求

近代中国农业技术创新与需求初探 [摘要]本文从现代化的视角提出农业技术创新体系三元结构理论,并用它分析近代中国农业科技发展与社会政治经济变迁之间的关系。重点探讨了近代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变迁所引发的农业技术需求对农业技术创新体系形成的影响。 [关键词]现代化;农业技术创新;三元结构;技术需求 Modernization and the Formation of A Tripartite-structure Agricultural Innovation System —A Brief Discussion on Relations Between Agricultural Innovation and the Requirement of Technology in Modern China Abstract:In this paper, a model of tripartite-structure agricultural innovation system is made to analysis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the changes of social and economic circumstances. It argues that the requirement of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voked by the variance of the societ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formation of agricultural innovation system. Key Words:modernization;agricultural innovation;tripartite-structure;requirement of technology 一、引言 中国农业技术创新是整个中国现代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创新的路径是由中国现代化的特点和进程决定的。因此,要分析近代以来的中国农业技术创新或农 1

中国农业对外开放(发表于《中国农村经济》2012年第3期)

中国农业对外开放:影响、启示与战略选择* 程国强 内容摘要: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0年来,中国严格履行加入承诺,农业全面对外开放的格局基本形成,对中国农业产生了深刻而积极的影响。农业不仅实现持续稳定发展,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而且农民收入快速增长,农村市场贡献明显提升。与此同时,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大幅增长,农业与世界市场的关联程度日益增强。但是,在农业对外开放中,也存在一些需要给予高度关注的问题,包括,对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战略的认识还有待深化;缺乏对农业国际化战略的总体规划和统筹管理;农产品国际市场风险管理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今后随着中国国际化、市场化程度的明显提高,国内经济与世界经济的关联度日益增强,农业发展的国内外环境将发生重大变化,农业对外开放将面临更加复杂的形势和挑战。本文提出,要以加入世贸组织10年为推进农业对外开放的新起点,从全球视野、战略高度,进一步提高扩大农业对外开放的战略认识,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进一步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稳步提升农业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为促进中国农业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加快建设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提供基础支撑和良好环境。 关键词:农业对外开放WTO 农产品贸易 农业曾经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下简称“WTO”)谈判的难点之一,也是受对外开放影响预期最悲观的产业之一。近10年来,有关市场开放、贸易自由化对中国农业的影响,国内外学者已做了大量研究(张晓山、崔红志,2002;黄季焜等,2002;钟甫宁,2003;柯炳生,2005;程国强,2005;Anderson et al., 2010;牛盾,2011)。如何评价加入世贸组织10年对中国农业的影响,是目前国内外学界和决策部门高度关注的问题。本文在回顾与评估加入世贸组织10年来中国农业增长与结构变化的基础上,分析和辨识中国农业对外开放的基本经验以及需要重视的问题,提出新形势下扩大农业对外开放的战略取向与政策选择。 *本文是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加入世贸组织与中国农业改革发展”课题的最终研究成果。本课题研 究还得到商务部政策研究项目以及湖北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开放基金(项目编号:ZBA1101)的资助。

农业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指南

2015年农业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指南 一、项目目标 通过实施2015年农业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进一步推动对外农业交流与投资合作,强化全球农业科技合作,加强农业国际合作系统能力建设,提升参与国际合作事务的能力和水平,推动我国农业对外开放,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 二、项目内容和资金使用方向 (一)落实我国领导人对外农业承诺,推动农业对外合作 一是推动开展农业对外合作。落实我国领导人出访对外农业承诺和“一带一路”农业领域等重要规划,支持在亚洲、非洲、欧洲、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大洋洲等区域开展优质高产农作物示范推广,包括品种选育和试验、合作园区建设、连片示范推广、农业技术和管理人员培训等;开展农业管理、技术交流、投资合作,包括建立农业投资园区、远洋渔业加工补给基地、农业生产加工示范园、农业技术示范中心等。每个海外园区、基地、推广示范中心项目补助金额不超过200万元。 二是开展农业对外合作指南及规划编制。支持启动重点国别的农业合作指南编制工作,每个国别指南编制补助金额不超过50万元;支持重点省份开展对外农业合作规划编制工作,每个省规划编制补助金额不超过50万元。

三是开展中美、中欧投资协定相关工作。开展对重点国家农业投资诉求调查、其他国家对外农业投资和对外商投资农业管理模式对比等技术支撑项目,每个技术支撑项目补助金额不超过30万元。 四是开展企业海外农业投资贷款贴息试点工作。在农业部与金融机构协议框架下,对由我部向金融机构推荐企业对外农业投资合作贷款的部分项目予以贷款贴息,企业年获得补助金额不超过100万元。贷款贴息率不超过中国人民银行公布执行的基准利率,实际利率低于基准利率的,不超过实际利率。 以上项目的资金主要用于农业对外合作项目前期可行性规划编制,境外试验示范、技术推广,当地农业技术和管理人员培训等;农业对外合作规划指南和中美中欧投资协定技术文本编制资料收集、整理、分析,委托咨询和成果印制发布等;企业贷款贴息专项支持等。 (二)推动全球农业科技合作 一是搭建国际农业科技交流合作平台,开展多边和区域组织合作,支持我国与相关国家及国际组织共同合作建立农业联合实验室、农业促进联合会、农业科技研发中心等国际农业科技交流合作平台;执行我与美国、俄罗斯、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德国等国的农业技术合作交流项目。每个项目补助金额不超过120万元。为非洲、亚洲、拉美及加勒比地区、南太岛国等国家举办农业技术示范、管理经验推广等专题培训班,每个培训班补助金额不超过30万元。

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思路对策

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思路对策 作者:宜都市农业局王本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作者来稿) 一、什么是现代农业? 简而言之,建设现代农业的过程,就是改造传统农业、不断发展农村生产力的过程,就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专家指出,现代农业的核心是科学化,特征是商品化,方向是集约化,目标是产业化。与传统农业相比,它具有四大特点: 一是突破了传统农业仅仅或主要从事初级农产品原料生产的局限性,实现了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生产,使得农工商的结合更加紧密;二是突破了传统农业远离城市或城乡界限明显的局限性,实现了城乡经济社会一元化发展、城市中有农业、农村中有工业的协调布局,科学合理地进行资源的优势互补,有利于城乡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组合;三是突破了传统农业部门分割、管理交叉、服务落后的局限性,实现了按照市场经济体制和农村生产力发展要求,建立一个全方位的、权责一致、上下贯通的管理和服务体系;四是突破了传统农业封闭低效、自给半自给的局限性,发挥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实现了农产品优势区域布局、农产品贸易国内外流通。 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 二、我市发展现代农业已经取得的成效 (一)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今年计划新发展多经面积2万亩,其中:柑桔1.1万亩,茶叶8000亩,桑园1000亩。截至10月中旬,各乡镇处已收柑桔苗木定金83.69万元,预计发展面积44221亩,已定植35400亩;已收茶苗(或茶

籽)定金104.12万元,预计发展面积9963亩;已收桑苗定金22.85万元,预计发展面积1962亩。到年底,全市农村基本可实现人平拥有1亩经济林的发展目标;种植业和水产畜牧业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的转变明显加快;农村从事二、三产业人员不断增加,农民增收渠道不断拓宽。 (二)科技入户显见成效。通过办《宜都农业》报、农业“科技110”热线、农业科技短信、科技宣传车、技术培训和精品园示范等形式,扎实开展农技推广服务,积极创建、培育科技示范户,推动了农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全市农业科技入户率达到90%,到田率达到了80%以上。 1、实用技术推广工作扎实。组织市、乡两级农技干部举办各类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班382场(次),累计培训农民18.3万人次,印发技术资料33.4万份。编印发行《宜都农业》22期、8.8万份;编发《农民读本》8万册,发送农业科技短信息140万条(次)。推广玉米、水稻等各类良种18万公斤,合格率95%以上;引进推广农作物良种25个,选推高效种养模式17类。开展品比、肥效试验共计50项;创办油菜“一菜两用”基地100亩、“无盘抛秧”核心基地500亩,全市“无盘抛秧”面积达到了2000亩,推广面积居宜昌市首位;举办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及“阳光工程在行动”两个电视专题栏目。市水产局组织水产技术培训58场(次),培训6000余人(次),印发技术资料5400份,先后邀请13名专家教授深入库区指导网箱养殖。今春库区鮰鱼遭遇暴发性鱼病危害,由于防治及时,措施得力,成活率仍然达到70%以上。 2、机械化生产水平不断提升。今年引进推广农机新技术 4项,引导农民新购置农田耕整机械、水稻插秧机械、粮油牧草收割机械、茶叶修剪采摘机械、新型植保机械500台(套),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了15.01万千瓦。今年完成机械耕整10万亩,机械收割5万亩,机械插秧3.09万亩,机械植保30万亩,机械化修剪茶叶 1.5万亩。池塘机械化清淤、水产养殖等机械化进一步发展。市农机局被省人民政府授予“全省农机化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几种新型农业发展模式简析

几种新型农业发展模式简析 1精准农业(Precision Agriculture ) 1.1精准农业的提出精准农业(也称精确农业、精细农业)是美国等经济发达国家在20 世纪80 年代末期继LISA (低投入可连续农业)后,为习惯信息化社会进展要求对农业进展提出的。目前,一些发达国家已将精准农业技术系统应用于农业生产与治理,如作物的估产、长势监测、产量推测、病虫害预报、确定灌溉方法和最佳施肥量、评判一项新的农业技术对作物生产的阻碍及分析由于气候的不确定性而带来的生产风险等方面。目前,我国一些地点也已开始了这方面的应用研究与试验。 1.2精准农业的概念精准农业是一种把科学的精确性引进农业生产的方法,即通过全球卫星定位系统、遥感技术、地理信息技术、自动化操纵技术等,利用大型的机械设备进行田间治理,能够做到精确配方施肥、定点施药,在减少投入的情形下增加或坚持产量、提升农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减少环境污染、节约资源及爱护生态环境,适用于种植业、畜牧业、园艺和林业等,精准农业将现代科学技术(包括电子、运算机和信息技术等)运用在农业中,是一种关于农业治理系统的战略思想,并与可连续农业紧密有关。 1.3精准农业技术与一样农业技术的不同,一样的农业技术是通过品种、施肥、灌溉等措施来提升农作物产量,而精准农业技术是通过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和运算机技术,精确地运算出一块地所需的投入,从而达到减少不必要的投入、幸免资源白费及提升效益的目的,以确保农业可连续进展。 1.4精准农业的进展前景精准农业是信息技术进展的必定结果,是农业现代化的必定趋势。至今为止,农业仍是投入/产出转换效率专门低的产业,其中重要的缘故之一确实是由于对作物的投入不是按照作物的实际需要。另外,农业造成的环境污染及农产品残留毒害也愈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其解决的途径也必定是采取精准农业战略。从长远看,环境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也只有在采取精准农业战略的前提下才有可能真 正实现。 2都市农业( Urban Agriculture )

中国农业发展方向的转变和政策导向

中国农业发展方向的转变和政策导向 温铁军原创 | 2011-01-20 10:36 | 投票编辑推荐 标签:政策导向农业发展 内容提要:人地关系高度紧张的基本国情矛盾和城乡二元结构的基本体制矛盾的制约长期存在是讨论中国农业本体论问题的基本前提。根据农业经济活动主要与自然过程结合的本质特征,世界农业可以划分为三种经营类型:大农场农业、小农场农业和小农户农业,任何不顾客观条件推进以大农场规模化为经验原型的“农业现代化”都会造成生态环境和食品安全的双重负外部性。中国2007年提出“现代农业”的多功能性和综合价值属农业政策的重大转变,需要进一步探寻新的激励和补偿机制。 关键词:生态文明;现代农业;多功能性;转变;政策导向 胡锦涛总书记2004年明确作出“两个阶段和两个反哺”的论断**。2005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新农村建设并将其作为国家战略,这对于缓解“三农”困境进而服务于国家宏观发展具有重大战略调整的历史意义; 2007年十七大提出“生态文明”, 200 8年十七届三中全会则进一步明确了“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农业”的新目标。本文关于中国农业发展政策和农业本体论的结构转变的讨论正是在这一大背景中提出的。 一、城乡二元结构的长期性是讨论中国农业发展问题的基本前提 中国的“三农”问题事实上产生于国家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 1996年作者首次正式提出“三农”问题时就明确强调“制约‘三农’问题的‘两个基本矛盾’”———在人地关系高度紧张的基本国情矛盾紧约束下加快工业化必然造成城乡对立二元结构的基本体制矛盾,在这之后十多年的时间里出现了继续恶化的客观趋势。 显然,这个客观趋势不是个别的农业微观领域的政策调节所能够根本缓解的。农经理论界普遍认同:只有国家政策体系朝着缓解这两个基本矛盾的方向转变,“三农”困境才有可能得以改观。因此,当2005年为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而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国家战略,社会各界都对其深寄厚望。

第三章 近代中国农业发展概况

第三章近代中国农业发展概况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一直以来都受到社会重视。李嘉图曾经说过“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两者的结合造就了最初的财富,推动了社会的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业的积累又为工业提供了第一桶金1,哺育了工业的发展。工业发展起来后,工业才为农业的发展的提供各种农业资料,如工具、化肥,反哺了农业发展和促进了农业机械化。彼此转化的过程,各国情况不一样。中国从建国以来确立重工业发展战略,到2003年才基本实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花了半个多世纪,农村基本上就是中国其他经济改革成本的转嫁领域,自然就引发了“三农”问题,至今仍然没有得到解决。本章就历史上中国农业发展、政策变化的过程,以及至今仍然影响着中国的“三农”问题的由来及其解决方式作一简单的介绍和讲解, 一、中国传统农业的简单回顾 根据科学研究,大多数人都认为人类最初发源于非洲,然后向外扩散,形成了当今全球的人类分布。在此扩散过程中,最初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在几大河流的冲积平原上形成了四大文明古国,以农业为核心发展起来,但随后的发展过程,这些文明古国逐步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社会等级结构,由此导致该社会的经济发展很难越出超稳定的社会结构之外,出现了长时间的社会发展内卷化趋势,无法依靠自身的优势过渡到工业社会,反而在自身发展过程中走向衰落或消亡。为什么会这样呢?不同的研究者有着不同的看法,比如以中国和西方对比而言,比较典型的有如下六种观点:韦伯的宗教决定论2、布罗代尔的技术决定论3、彭慕兰的资源决定论4、沃勒斯坦的国际剥削论5、麦戈伊的文化决定论6、诺斯的制度决定论7。如此错综复杂的解答,至今仍然没有得到令人一致认同的答案。对此,我们就从中国农业发展过程入手,看看中国农业为什么在发展到顶峰之后,没有转入工业的发展。 1.农业的产生发展过程 中国农业的发展最初可以追述到女巫时代,随着家内劳动的女巫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中发现农业后,人类逐步脱离了以狩猎为主的游离生活,过渡到母系氏族,在水草丰盛的地区定居下来,开始了稳定的农耕生活,农业产生(伏羲),到神农确立。 随着农业从狩猎中分离,人们的生活不再像以前那样游离不定,完全受制于自然环境。从战国到隋,中国传统农业在北方形成,当时的亩产量也由战国中晚期的216市斤提高到西汉末年的264市斤。隋朝到元代,随着北方民族大量南迁,传统农业也由北向南传播,到元时,农业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形成。此时,农业亩产量有了明显提高,仅在宋朝时便达到了309市斤左右。明清时期传统农业在全国范围内的持续发展和日趋完善,农业产量也由明朝的亩产量平均346市斤,提高到清中叶的367市斤8上下,产量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伴随农业的发展,在农业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由于能够为工业等提供不断增加的原料,到明朝中后期开始在苏浙一带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2.农业税制的沿革 随着农业发展、人们定居,和受到自然、地区等因素的约束,政府对农业的政策也逐步发展起来。到西周时,出现了“食府”,专门针对贫困人员的赊借制度,以维持社会的稳定; 1各国实行资本积累的方式不一样的。西欧资本主义国家大多在资本主义起步时,采用海外殖民、贩卖人口、土地改革等方式取得第一桶金;而对于广大后发展国家来说,他们基本只能依靠农业积累来完成。 2[德]马克思·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3[法]布罗代尔:《资本主义的发展动力》,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 4[美]彭慕兰:《大分流:欧洲、中国及现代世界经济的发展》,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 5[美]伊曼纽尔·沃勒斯坦:《现代世界体系》,高等教育出版社 6[英]威廉·麦戈伊:《文明的五个纪元——以五个文盲划分世界历史》,山东书画出版社2004年。 7[美]道格拉斯·C·诺斯等:《西方世界的兴起》,华夏出版社1999年。 8亩产数字来自吴慧的《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第195页,北京:农业出版社,1985。

农业国际合作发展

农业国际合作发展“十二五”规划(2011-2015年) 农业国际合作是我国对外开放和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二五”时期,农业国际合作面临的形势更加复杂,必须立足现有发展基础,转变发展方式,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改善农业国际贸易发展环境,推动农业“走出去”和“引进来”有机结合,加强农业领域外交,为实现“十二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目标作出新的贡献。 为明确“十二五”时期我国农业国际合作发展的战略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指导全国农业国际合作工作,结合《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制定本规划。 一、“十一五”农业国际合作发展成就和经验 “十一五”以来,各级农业部门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对外开放的决策部署,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农业国际合作工作全局,认真组织实施《农业国际合作“十一五”发展规划》,较好地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的总体目标任务,实现了农产品贸易快速发展,农业“走出去”稳步推进,农业“引进来”结构不断优化,中国农业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不断提升,为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服务国家总体外交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发展成就

1.农产品贸易持续发展。“十一五”期间,我国农产品贸易规模稳步扩大,进出口产品结构趋于稳定,出口市场结构得到优化,地区布局更加合理,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据统计,农产品贸易额由“十五”末的563.8亿美元增加到2009年的923.3亿美元,增长63.8%,年均增幅13.2%(出口年均增长9.47%,进口年均增长16.33%);占我国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由2005年的4.02%上升为4.18%,占世界农产品贸易总额比重由2005年的3.9%提高到“十一五”后期的4.4%,成为世界第三大农产品贸易国。美国、东盟、南美市场份额稳中有升,2009年比2005年分别提高3.1、4.5、2.3个百分点;西亚、非洲等新兴市场得到积极开拓;欧盟市场份额基本持平,日本、韩国的市场份额有所下降。2009年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在全国农产品贸易额中所占比重分别为77%、4.62%、8.82%和9.38%,东部地区继续发挥引领作用,中部地区实现平稳发展,西部地区年均增幅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农产品贸易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对农业农村经济整体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十一五”末,农产品贸易总额占农业国内生产总值的20%左右,农产品出口占农业增加值比重为7.8%,直接和间接带动几千万人就业。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和国际粮价波动中,农产品贸易发挥了重要的余缺调剂作用,为粮食等主要农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