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食用菌行业状况分析

食用菌行业状况分析

食用菌行业状况分析
食用菌行业状况分析

食用菌行业状况分析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06-10-28 10:00:00

食用菌是我国人民喜爱的传统副食品之一,早在800多年前宋代浙江一代就有栽培香菇的记载。食用菌是指可供人类食用的大型真菌,属异养型生物,以腐生或寄生存活,靠分解外界的有机物获得营养而生长。食用菌的种类主要分为“菇”、“菌”、“蕈”、“蘑”、“耳”等,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它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较低的脂肪,以及人体必需的多种氨基酸、矿物质和维生素,同时还具有较高的食疗价值,可以调节免疫功能、降低胆固醇和血糖、清热解毒、保肝润肺。因此,专家认为食用菌的营养价值达到了“植物性食品的顶峰”,并预言它将成为21世纪人类食物的重要来源。

全世界食用菌共约有500多种,中国见于报道的近350种,迄今人工栽培的仅20多种。随着食用菌产业的不断发展,我国食用菌产量已占世界总产量的65%左右。如浙江、福建、广东、湖南等地都是我国食用菌种植和加工的大省。目前国内外食用菌产品常规的生产工艺是:配料——拌料——装袋——灭菌——无菌接种——(育菌、出菇、采摘)——加工——销售,但是在这样的生产过程中,人为因素多,从生产到生产管理都比较复杂和不易掌控,反映到产品上是质量、数量的不稳定,部分产品卫生指标超标。2005年国家质检总局对食用菌产品质量进行了国家监督抽查,产品抽样合格率为76%。2006年国家质检总局组织对食用菌(黑木耳、香菇、滑子菇)产品质量进行了国家监督抽查,产品抽样合格率为64%。其中不合格项目主要有水分、重金属、二氧化硫残留量、标签。

质量病灶

目前在食用菌的生产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使用的菌种质量不过关,导致菌类整体的质量不高。

2.食用菌在培养时所用的培养基本身的重金属含量过高,由于菌类自身具有较强的富集重金属的能力,导致食用菌中重金属含量过高。

3.长时间连续在同一棚内种植同一品种,带来食用菌病虫害滋生严重,产量直线下降,有些企业为了保证产量,利用杀虫喷雾及农药来控制病虫害,从而导致了食用菌中农药残留较高。

4.由于我国目前大多数的食用菌生产企业还停留在初加工阶段,只是对食用菌进行干燥保鲜处理,加工方法落后,很多环节得不到有效控制,致使干食用菌的水分超标。

5.近年来食用菌种植和加工的企业增多,食用菌的市场价格走下坡路,在市场竞争和利益的驱动下很多企业为改善其色泽和外形使用二氧化硫熏制成品菌类,从而达到美观的要求,取得高额利益。

6.多数生产企业集中在边远地区,生产工艺不够,保鲜条件也不是很好,只能出售干制品,但其贮存条件简陋,导致成品菌类有霉变、虫蛀的情况出现。

7.最近在个别地区发现食用菌菌体表面带有荧光,这是由于使用了含有荧光性物质的外包装材料,时间长渗入食用菌内对食用菌造成了污染。

8.包装标识上食用菌分级不明确,以次充好,参考标准引用不准确。

对症下药

生产过程中的不规范给食用菌出口销售带来了不利,随着国际上对农产品保护措施的不断加强,我国食用菌出口面临各种“壁垒”,特别是日本、美国和欧盟对农药残留、放射性残留、金属含量、化学添加剂都有很多高要求。若要控制食用菌的成品质量,必须从其生长、加工、包装和销售等一系列环节层层把关。

针对上述情况和现有的条件,笔者对食用菌产品的生产提出以下建议:

净化生态环境,定期更换食用菌的生产棚,对场地进行消毒,除虫害,保证下一周期的食用菌生产不受虫害的干扰。

强化菌种的管理,从源头控制食用菌的质量。

对食用菌使用的培养基进行定时监控,从而有效控制食用菌中的重金属含量。

改善加工工艺,引进先进设备,提高干制水平。

建立和完善符合国际标准的质量管理和卫生安全控制体系,使其出口食用菌产品的安全性随着技术手段的进步不断提高,突破国外不断高筑的技术性贸易壁

垒。

提高食用菌深加工水平,打破出口产品以原料性为主的初级加工品,增加产品的附加值。

中韩食用菌行业现状对比

来源:农业实用新技术知识库(报纸版)

--------------------------------------------------------------------------------

食用菌产业具有点草成金,化害为利,变废为宝的产业特点,其生产成本低,周期短,效益高,投入产出比大都在1:3~5。国内曾做过一份调查显示,食用菌每亩净产值约2.85万元,是大棚西红柿亩净产值7500元的3.8倍,是棉花亩净产值970元的29.4倍,是玉米纯收益530元的53.8倍,是优质小麦425元的67.1倍。我国是种植和食用食用菌的传统大国,近年来食用菌的生产量和消费量都呈12%~15%的比例增长,年产量占全世界总产量的70%,一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食用菌生产国,也是最大的消费国。但目前国内的食用菌种植模式较为落后,其中农民大棚种植占总产量的99%;只有1%来自于在2000年以后才开始引入发达国家工厂化种植食用菌技术的企业。

韩国也是主要的食用菌生产国,名列全球前十名,产品主要出口到欧美和日本。2004年后,韩国的进口量超过了出口量,主要是由于中国的食用菌产业发展迅速,成本低廉,去年我国对韩国出口食用菌产品38966吨(干、鲜混计),金额超过7000万美元。

刘自强告诉记者,韩国食用菌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政府的支持和补贴,例如对当地固定资产的投资,韩国政府补贴到40%~50%,在此背景下,2003年和2004年韩国的食用

菌产能,尤其是金针菇产能大量上马,竞争激励价格从2007年开始一路下滑,造成部分企业保本或亏本经营,也因此使当地企业产生了出口的强烈诉求。“韩国的工厂化栽培的发展迅速,在于政府的大力扶持,农民在建厂时提出申请就可以获得政府40%~50%的固定资产投资补贴,韩国多个部门一直对食用菌产业进行扶持补助。政府对出口再加以补贴。据了解,韩国的出口补贴分三部分,韩国农林水产部补贴6%、流通公社补贴8%、金针菇协会补贴3%~4%。”刘自强说道。

据悉,韩国市场年消费量大约是香菇6万~8万吨(包括从中国进口),杏鲍菇4.6万吨,金针菇3.7万吨,平菇4.6万吨,韩国金针菇、杏鲍菇、平菇的年产量已是供大于求的状况,为了保证国内行情的稳定,保证国内工厂的赢利,多余的产能必须通过出口来释放。因此,韩国与中国的食用菌贸易市场将开始发生变化,韩国对我出口占比将越来越大。

多年来,中国产品的竞争力是建立在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优势上的。但目前来看,一方面中国的劳动力成本已开始逐渐失去优势,另一方面高度自动化的生产中劳动力成本占比很少,不足以造成成本杠杆,人力成本更多产生于采摘、包装等环节。韩国的农业用电很低廉,每度电只有30韩元,部分大农场还可以更便宜一些,例如大兴农场日产60吨的金针菇,一年的电费只有1亿韩元,相当于55万元人民币,电费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中国每吨金针菇的电费成本达到1200~1500元,每吨电费成本至少高于韩国1000元人民币以上。而韩国的水资源丰富,大部分工厂使用地下水,其成本也相当于零。因此,韩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很强,产品的利润来自于政府的补贴部分。“在韩国政府强有力的支持下,极具竞争力的韩国金针菇对中国金针菇产业的冲击不容小觑,同样的,中国的杏鲍菇等其他食用菌产业也将面临冲击。”刘自强表示。

福建农林大学教授,福建食用菌学会、协会副理事长黄毅撰文提醒,目前经济形势下,食用菌工厂化暴利的时代即将终结,逐步转入合理利润的时代,今后产业界只能从提高产品的质量和产量来下功夫。推动栽培技术不断进步,对于大型企业来说,储备新技术应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开拓当地市场,立足于本地经营为主。避免盲目扩张,提高品质,提高单产,提高劳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才是生存法宝。

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概况

食用菌产业发展概况 食用菌行业概述 中国领土辽阔,地形复杂,气候多样,是菌类的良好的滋生地,孕育着丰富的食用菌资源。中国食用菌产业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1世纪。当今世界性商业化栽培的十余种食用菌,绝大多数都起源于中国。由于食用菌产业在我国历史悠久,我国在其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方面都有许多重大的发现和革新,在某些领域一直居于国际领先水平。中国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有其鲜明的特色,我国的食用菌产业属于低成本产业,注重发挥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成为许多发展中国家借鉴的成功典范,为世界食用菌产业的繁荣做出了有益贡献。 (一)、食用菌产业是朝阳产业 自改革开放以来,食用菌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在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特别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地位日趋重要,已成为我国广大农村和农民最主要的经济来源之一,成为中国农业的支柱产业之一,也是在我国农业发展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地位,是种植业中最具活力的经济作物之一。 目前我国从事食用菌菌种、种植、收购、加工、运输和贸易的相关人员已达三千万,人工栽培的食用菌种类不断增多,年产量持续增长 随着食用菌技术的应用普及,市场需求与农业结构调整的政策环境,中国食用菌行业已步入快速成长期的稳定发展阶段。 (二)、食用菌产业现已成为中国农业中的一个重要产业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食用菌产业现已成为中国农业中的一个重要产业,是种植业中仅次于粮、棉、油、果、菜的第六大类产品。中国农作物秸杆年积累量约3.7亿吨,林副产品产量上亿吨。丰富的农林废料为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且劳动力资源丰富。食用菌产业已成为中国农业中的一个重要产业。据统计,2006年全国食用菌产量达到1400万t,占全球产量的70 %,总产值在全国种植业中仅次于粮、棉、油、果、菜,居第六位,占全球总产值的70%以上,产值590个亿,出口创汇11.2亿美元,综合产值达1300个亿(含餐饮及深加工),安置和转移农村富裕劳动力、矿区失地农民、林区转产工人2500万人。食用菌生产是我国农林经济中具有较强活力的新兴产业,也成为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

食用菌发展状况与趋势

食用菌发展现状与趋势概述 姓名 学号 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班级11 级生物科学班 题目食用菌发展现状与趋势概述 成绩 日期 2013年12月5日

食用菌发展现状与趋势概述 摘要:通过本学期食用菌栽培课程的学习,我对食用菌这一行业有了初步认识和了解,为了更好的了解食用菌产业在我国的发展状况和前景,本文回顾了人们对食用菌认识和利用的历史,从我国食用菌产业基本情况、食用菌的重要作用、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优势等方面分析得出中国食用菌产业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食用菌历史现状优势发展趋势 前言:我国作为食用菌栽培历史最悠久、栽培种类最多、栽培技术最全面、产量和消费最多、从业人员最多的产业大国,已经成为全球食用菌产业转移的主战场,在未来10-20年内将不仅仅是个食用菌产业大国,而必将成为食用菌强国。 正文: 1、食用菌认识和利用历史 中国是世界认识和利用食用菌最早的国家,最早可以追溯到5000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数千年来,我国人民在和大自然相处过程中对大型真菌的形态、生境、习性进行了仔细的观察,创造了丰富的词汇,并作过许多描述,记载于历史、小说、农书、本草等各类书籍文献中,还以这些野生食用菌为题材,创作了许多优美的诗、词、歌、赋等。公元前239年的《吕氏春秋》中记载了香菇的美味“味之美者,越骆之菌”,越骆即当今的浙江省香菇主产区,菌即香菇。晋朝王嘉《拾遗记》有“种耨芝草”。古农书中关于种菌法的最早记载可以追溯到唐代韩鄂所著的《四时纂要》中“种菌子”的一段:“取烂构木及叶,

于地埋之。常以泔浇令湿,两三日即生。” 我国食用菌的栽培种类有70~80种,形成商品的有50种,具一定规模生产的有20种以上,年产20万吨以上的有13种。根据中国食用菌协会统计,2007年产量居前9位的种类依次是:平菇、香菇、双孢蘑菇、毛木耳、黑木耳、金针菇、鸡腿菇、草菇、滑菇。随着我国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栽培种类不断增多,如白灵菇、杏鲍菇、茶树菇、真姬菇、鸡腿菇、灰树花、灵芝等都受到了市场的青睐,成为我国食用菌产业新的增长点,为我国食用菌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2、我国食用菌发展现状 食用菌是我国传统产业,是集保健、营养为一身的特色蔬菜,随着人们对其健康价值的深入认识,已日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食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消费者日益增多,已成为继粮、棉、油、果、菜之后的第六大农产品。2007年食用菌销量达到1682万吨,销售收入近800亿元,增长率超过30%,从业人员达到近4000万人;2007年出口量突破70万吨,创汇14.25亿美元,已经创造出了惊人的经济、社会价值,显示出了极大的发展潜力。由于历史原因,我国食用菌产业的界限比较模糊,界定不一,但通过近十年的发展,我国食用菌产业已初步形成干果品、深加工食品、药物保健品等多个消费产业,设计农业、林业、畜牧业、生物产业、食品工业、制药等多个领域。整体讲,我国食用菌产业市场正逐步趋向完善发展。 然而,随着人们对生活需求的逐步提高和对食品安全

食用菌产业发展状况及问题分析

食用菌产业发展状况及问题分析综述 摘要:食用菌产业是省政府确定的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的新兴产业之一,本文从山西省广灵县食用菌产业现状入手,全面分析了广灵县食用菌产业在生产现状,、提升该区域食用菌产业的竞争力及保证该地区食用菌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关键词:山西广灵食用菌产业状况问题分析 1引言 食用菌的定义:食用菌可供人类食用的大型真菌。具体地说食用菌是可供食用的蕈菌;蕈菌,是指能形成大型的肉质(或胶质)子实体或菌核组织的高等真菌的类总称。广义是指一切可以食用的真菌。狭义即食用菌是指能形成大型子实体或菌核,并能供给人类食用的那些真菌。食用菌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一般所含蛋白质约占干重的30~45%,且蛋白质中氨基酸种类齐全,几乎所有食用菌都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据测算,1kg干菇所含蛋白质相当于2kg瘦肉,相当于3kg鸡蛋,相当于12kg牛奶。食用菌脂肪含量低,仅占干重的2~8%。此外,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多糖等具有一定药效的生理活性物质,能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增强体质。因此,被人们誉为“保健食品”,越来越受到重视。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倡21世纪最合理的膳食结构为“一荤一素一菇”。有些菌类具有很好的药理作用,如,灵芝,子实体是很好的药材,能治神经衰弱,其孢子粉对癌症晚期病人延长生命具有很好的作用。又如,猴头菌,不仅是餐桌上的美味佳肴,还具有很好的药理作用。用猴头菌制成的“猴菇片”“胃乐欣”等药品,对慢性胃炎、胃溃疡具有很好疗效。还有猪苓,冬虫夏草等。香菇中所含的香菇多糖,能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对预防心肌梗塞,高血压具有很好作用,除此,还含有抗癌物质。 2 研究的目的、意义 食用菌产品因其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被世界公认为健康食品,是继植物性、动物性食品之后的第三类食品——菌物性食品[1]。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生活质量的要求、健康的追求越来越强烈,社会对食用菌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菌类成了人们餐桌上的首选,极大地促进了食用菌产业的发展[2]。食用菌产业在我国是一个传统产业,又是一个新兴产业,具有‘‘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不与地争肥”[3],占地少、用水少、投资小、见效快等特点[4],是

食用菌发展现状和前景

食用菌发展现状与前景 作者:刘力瑄 指导老师:方白玉 (韶关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广东韶关512005) 摘要:食用菌产业的发展使越来越多的农民实现了脱贫致富,成为农村经济的一项支柱产业.。本文阐述食用菌在我国的发展历史和发展现状,还有发展前景。 关键词:食用菌现状发展历史 前言:随着国内外市场对食用菌产品需求的增长,中国的食用菌产业以年均17%的速度增长。但长期以来,中国的食用菌生产模式仍停留在依靠自然条件,手工作 坊式生产的水平,虽然具有成本低廉,可因地制宜生产,但存在着产品只能季 节性生产,产量低,质量差,产品缺乏保鲜加工,产品货架期短,同时低产、低 效、资源浪费,与当今市场的要求及经济发展不相符。 我国资源丰富,气候适宜,各方面有着很好的栽培食用菌的基础,栽培历史十分悠久。我国拥有丰富的菌品种。食用菌是化腐朽为神奇的产业,其基底可为农业中、畜牧业中的剩余物及农产品加工中的下脚料,使其变废为宝的成为人类的健康绿色食品,而经过食用菌产生的下脚料又可作为种植业、畜牧业中优质的肥料和饲料。在现在的全球资源紧缺和全球环境恶化上起一定作用。 食用菌的发展历史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认识食用菌的国家之一。食用菌在东西国家的早期历史文献中,都有记述到关于其的栽培。如《吕氏春秋》:“味之美者,越骆之菌。”;《史记》中的“千岁之根,食之不死。”;在我国最早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中记载了灵芝的药用及如何判断其品质;还有《齐名要术》等等。 我国还是最早栽培食用菌国家之一。据记载,人类最早栽培的食用菌是木耳,大约公元600年起源于中国,金针菇栽培于公元800年起源于我国,香菇栽培起源于1150~1200年的浙江龙泉、庆元和景宁一带,草菇栽培于200多年前起源于广东南华寺。这些技术一直流传至今。蘑菇栽培起源于法国,有300年历史(1707年)。而其他食用菌如猴头、金针菇等都起源于中国。 我国虽然是人工栽培食用菌最早的国家,但是,应用科学方法栽培起步较

国内外食用菌的发展现状

国内外食用菌产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核心提示:我国作为食用菌栽培历史最悠久、栽培种类最多、栽培技术最全面、产量和消费最多、从业人员最多的产业大国,已经成为全球食用菌产业转移的主战场,在未来10~20年内将不仅仅是个食用菌产业大国,而必将成为食用菌强国。 1食用菌认识和利用的历史 中国是世界认识和利用食用菌最早的国家,最早可以追溯到5000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数千年来,我国人民在和大自然相处过程中对大型真菌的形态、生境、习性进行了仔细的观察,创造了丰富的词汇,并作过许多描述,记载于历史、小说、农书、本草等各类书籍文献中,还以这些野生食用菌为题材,创作了许多优美的诗、词、歌、赋等。公元前239年的《吕氏春秋》中记载了香菇的美味“味之美者,越骆之菌”,越骆即当今的浙江省香菇主产区,菌即香菇。从理论上阐明了菌类入馔的特点。晋朝王嘉(?~390年)《拾遗记》有“种耨芝草”。古农书中关于种菌法的最早记载可以追溯到唐代韩鄂所着的《四时纂要》中“种菌子”的一段:“取烂构木及叶,于地埋之。常以泔浇令湿,两三日即生。” 黑木耳、香菇、草菇等多种食用菌栽培都是起源于我国。据考证,东南亚的草菇和日本的香菇栽培技术都是经由我国华侨和僧人传入。 多少年来,直至20世纪70年代,我国主要栽培的基本都是木腐菌—香菇、黑木耳、银耳。但多为砍树砍花自然接种的半人工栽培。70年代中后期才开始人工接种栽培。1978年统计全国食用菌产量仅6万吨(数据来自中国食用菌协会统计)。 欧洲、美洲、非洲等地也都有采集野生菌的习惯,如欧洲人对块菌、美味牛肝菌和鸡油菌情有独钟。英语的菌物学(mycology)一词则来源于蘑菇;古希腊将食用菌作为崇拜非洲人喜食野生的毛木耳、乳菇。 2近年世界食用菌产业发展及现状 全球食用菌产业基本情况 二战以来的70年间,全球食用菌一直持续增长,从未出现过减产。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增长主要来自我国。1978年我国的产量仅占全球总产的%,1983年占12%,1990年展%,1994年占%,1997年占%,2002年占%,以后则更高。 近年间,全球食用菌产量基本稳定,我国之外的全球食用菌总产量约400万吨,栽培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超过10万吨的国家全球仅有8个,按产量依次是美国41万吨,日本38万吨,荷兰23万吨,韩国万吨,越南17万吨,法国万吨,泰国万吨,英国10万吨。全球栽培食用菌市值约300~340亿美元,药用菌产品100~120亿美元,野生菌5亿美元,总计405~460亿美元。其中大部分作为蔬菜和食品食用。 主要出口国有中国、荷兰、波兰、英国、法国,其次还有越南、印度、日本和韩国。 欧美的双孢蘑菇 欧美栽培食用菌的发展几乎就是双孢蘑菇一种的发展史。应用近代科学方法栽培食用菌起源于法国的1707年双孢蘑菇,从矿洞巷道栽培直至1910年美国双孢蘑菇标准化菇房的发明,推动了欧美工业化国家菇业生产的工业化、集约化和产业化进程,20世纪30年代末欧美的双孢蘑菇实现了标准化栽培,此后产量逐年增长。双孢蘑菇迅速实现了工厂化栽培。日本的段木栽培香菇,由于人工纯菌种技术、人工接种技术和栽培管理的科学化,使其主宰香菇世界市场达半个世纪之久。 1938~1939年度的双孢蘑菇全球产量仅4000~5000吨,标准化菇房的推广和纯菌种的应用使1950年达到万吨,1960年达到万吨,1970年达到36万吨,1980年达到万吨。1990~2000年间欧美的双孢蘑菇产量处于基本稳定状态,一直在85万吨左右徘徊。2000年以后多数主

食用菌行业发展态势

食用菌行业发展态势 (2010-12-16 14:32:28)▼ 分类:行业发展趋势 标签:美食 中国 食用菌 工厂化生产 生产模式 杂谈 星河生物 (来源:民生证券) 食用菌行业不同生产经营模式及其演变 食用菌行业主要存在三种经营模式,即传统农户生产模式、公司+农户生产模式和工厂化生产模式,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存在不同的经营模式。不同生产模式的演变及特点如下: 我国是农业大国,在我国发展的历史上,农业历来是立国之本,传统农户生产模式是我国历史存在时间最长、围最广的生产模式。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我国开始出现公司+农户的生产模式,即企业与农户之间组成相对稳定的合作联合体,企业为农户提供菌种、栽培技术支持,农户负责种植食用菌,一般按协议价格出售给企业,再由企业负责向市场销售。随着社会分工的进一步细化,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开始兴起工厂化生产模式,即食用菌生产企业利用生物及工业技术控制光、温、湿、气等环境要素,使食用菌菌丝体和子实体生长于人工模拟生态环境,从而实现食用菌的工厂化、标准化、年化生产。 2、不同生产经营模式的市场份额 目前我国食用菌行业三种生产模式处于并存的状态,由于工厂化生产模式属于近十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模式,其市场份额相对较小,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同时由于其具备其他两种模式不可比拟的优势,其发展空间也远大于其他两种模式。根据中国食用菌协会统计,截止2008 年末,工厂化生产模式所占的市场份额情况如下:

3、食用菌行业不同生产经营模式的特点 (1)传统农户生产模式 传统农户生产模式仍然是我国食用菌主要生产模式,主要特征是千家万户各自以“手工作坊”的式进行种植。由于菇农的素质和栽培条件不一,生产的产品单产小,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产品供应一般局限于固定的时间和季节,较难实现全年供货;同时受销售渠道限制,只能短距离销售,市场竞争力较低。 (2)公司+农户生产模式 在公司+农户生产模式下,企业为农户提供菌种、栽培技术支持,向农户按协议价格收购产品,并负责产品的最终销售;农户则负责食用菌的种植,并按协议价格出售给企业。该种模式的优点是基本形成产业化格局,社会分工进一步细化,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但仍难以克服产品质量稳定性差、供应存在季节性等缺点,在生产的标准化及产品质量控制上无法满足市场要求。 (3)工厂化生产模式 食用菌工厂化栽培是具有现代农业特征的产业化生产式。其采用工业化的技术手段,利用生物及工业技术控制光、温、湿、气等环境要素,在相对可控的环境条件下,组织高效率的机械化、自动化作业,实现食用菌的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年化生产。工厂化生产实现了不受区域和季节变化限制的食用菌年生产,产品可全 年均衡生产和供应,产品品质高、产量稳定。食用菌生产除需具备农业知识外还涉及其他多学科知识,如微生物学、遗传学、生态学、栽培学、气象学等,而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在此基础上还需具备制冷、机械、建筑、保温等工业技术,并应用农业企业化管理式,属于现代化高科技农业生产模式。与其他两种模式相比,工厂化生产模式具有以下优势: ①生产效率更高。工厂化生产采用瓶栽或袋栽式进行,生产过程实现机械化,生产的机械化进一步推动生产的标准化,从而实现产品品质和产量的稳定提高,在同等条件下,工厂化生产的效率比传统模式高出约40 倍 3。另外,传统生产模式的产量会受气候等因素影响而变得不稳定,而工厂化生产模式产量稳定率平均可达90%以上,远高于传统生产模式。 ②更有利于保障食品安全。工厂化生产便于建立无害化食用菌杂菌感染和病虫害的防治体系,便于对原辅材料进行检测和选择,便于对生产环境的检测和监控,在产品安全卫生品质面具有明显优势。目前,少数技术水平高的工厂化生产企业可以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任农药,最大限度满足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要求。 ③产品质量更高、更稳定。工业技术的应用,使得工厂化生产中的菌丝体和子实体所处的环境基本一致并且稳定,为生产出品质高的产品奠定了基础。由于工厂化生产的食用菌生长

食用菌发展现状

食用菌发展现状 我国资源丰富,气候适宜,各方面有着很好的栽培食用菌的基础,栽培历史十分悠久。我 国拥有丰富的菌品种。食用菌是化腐朽为神奇的产业,其基底可为农业中、畜牧业中的剩 余物及农产品加工中的下脚料,使其变废为宝的成为人类的健康绿色食品,而经过食用菌产生的下脚料又可作为种植业、畜牧业中优质的肥料和饲料。在现在的全球资源紧缺和全球环境恶化上起一定作用。 食用菌的发展历史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认识食用菌的国家之一。食用菌在东西国家的早期历史文献中,都有记 述到关于其的栽培。如《吕氏春秋》:“味之美者,越骆之菌。”;《史记》中的“千岁之根,食之不死。”;在我国最早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中记载了灵芝的药用及如何判断 其品质;还有《齐名要术》等等。 我国还是最早栽培食用菌国家之一。据记载,人类最早栽培的食用菌是木耳,大约公元600年起源于中国,金针菇栽培于公元800年起源于我国,香菇栽培起源于1150~1200 年的浙江龙泉、庆元和景宁一带,草菇栽培于200多年前起源于广东南华寺。这些技术一直流传至今。蘑菇栽培起源于法国,有300年历史(1707年)。而其他食用菌如猴头、 金针菇等都起源于中国。 我国虽然是人工栽培食用菌最早的国家,但是,应用科学方法栽培起步较 晚。20世纪30年代才从法国引进菌砖,开始科学方法的食用菌栽培。 食用菌是新兴产业,近十几年来,人们慢慢对食用菌有了认识,了解了食用菌的生长规律,改进了古老的依靠孢子、菌丝自然传播的生产方式。人工培养栽培种的菌丝,加快了食用 菌的繁殖速度和获得高产的可能性。在许多国家人们开始打来那个的工厂化的栽培菌类。1950年,全世界较大面积的栽培食用菌约5类,产量约7万吨,西欧一些生产蘑菇的国家,每平方米栽培面积的平均产量约为2000克左右。到1980年,栽培种类已超过12类,产量约121万吨、有的国家每平方米的产量已提高到27千克。近几年来,还发展了观赏 菌类、可食用菌类,还有利用菌类生产食品添加剂等等。中国广泛栽培的食用菌有蘑菇、 香菇、草菇、木耳、银耳、平菇、滑菇等7类。食用菌的发展速度正迅速提高。 食用菌行业 中国国大地大,地形复杂,气候多样,是菌类的良好的滋生地,我国食用菌有900多个品种。当今世界上畅销的食用菌,绝大多数都起源于中国。由于食用菌产业在我国历史悠久,我国在研究其基础应用技术某些方面有许多重大突破。我国食用菌产业有着鲜明的特色。 在我国,食用菌产业属于低成本的产业,较看重于社会效益,为其他国家的食用菌产业做 出了有益贡献。

我国食用菌产业现状分析

我国食用菌产业现状分析 生产规模大而不强 我国食用菌产业从改革开放之后开始发展,据中国食用菌协会统计,我国食用菌产量从1978年的5.8万吨增长到2017 年的3712万吨,经过40多年的发展,实现了600多倍增长,食用菌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但是,食用菌野生品种的驯化开发与加工产业规模大而不强,食用菌产业发展仍然有提升空间。 栽培品种持续增加 我国幅员辽阔,自然资源丰富,气候条件多样,因此食用菌栽培品种亦丰富多样。目前已商业化规模栽培的品种有30多种,但是栽培规模达20万吨以上的仅有13 种。从生产规模来看,香菇、黑木耳、平菇、双孢蘑菇是产量最大的几个食用菌品种,其产量约占全国食用菌产量的70%。 由此可以看出我国规模化栽培品种仍较为单一。随着人们对珍稀食用菌的青睐,以及一些名贵品种(如羊肚菌)的成功栽培,我国食用菌栽培品种持续增加,同时,一些珍稀食用菌品种栽培规模也将不断扩大。

产业区域向西部扩展 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遍及大江南北,但区域间发展并不平衡。随着国家对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的政策倾斜,经济扶持力度加大,食用菌产业已经成为当地脱贫攻坚的主要产业之一。由此,全国食用菌相关行业资源均向西部地区集中,食用菌产业区域也逐渐向西部地区扩展,推动西部地区食用菌产业迅猛发展。 产业链逐步完善

食用菌的产业链涵盖产前、产中及产后的各个环节。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不平衡,且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导致我国食用菌产业链发展衔接不紧、分配不均,信息链不畅,物流不顺,产业整体效率不高。 近年来,随着我国食用菌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互联网、物联网、物流系统、大数据产业的不断发展,食用菌产品附加值得到不断提升,使得我国食用菌产业链逐步完善。

食用菌产业的现状及发展

食用菌产业的现状及发展 食用菌,在学术上,是可供食用的蕈菌;蕈菌,是指能形成大型的肉质(或胶质)子实体或菌核组织的高等真菌的类总称。目前,我国已知的食用菌有350多种,其中多属担子菌亚门,常见的有:香菇、草菇、蘑菇、木耳、银耳、猴头、竹荪、松口蘑(松茸)、口蘑、红菇和牛肝菌等;少数属于子囊菌亚门,其中有:羊肚菌、马鞍菌、块菌等。其中,大部分菌类适宜生长在温暖潮湿的地方,我国南方地区就是发展食用菌产业的理想地域。 食用菌的价值体现在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两方面。食用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氨基酸,其含量是一般蔬菜和水果的几倍到几十倍,含有多种维生素,脂肪含量很低,约占干品重量的0.2%-3.6%,富含多种矿质元素:磷、钾、钠、钙、铁、锌、镁、锰、等及其他一些微量元素。食用菌的药用保健价值有以下几点:第一,抗癌作用:食用菌的多糖体,能刺激抗体的形成,提高并调整机体内部的防御能力。能降低某些物质诱发肿瘤的发生率,并对多种化疗药物有增效作用。此外栗蘑中富含的有机硒,可作补硒食品,若长期食用,几乎可以防止一切癌变;第二,抗菌、抗病毒作用;第三,降血压、降血脂、抗血栓、抗心律失常、强心等;第四,健胃、助消化作用;第五,止咳平喘、祛痰作用;第六,利胆、保肝、解毒;第七,降血糖;第八,通便利尿;第九,免疫调节。 发展食用菌产业是非常有前途的致富途径,具有“短、平、快”的特点,经济效益好,是农民增收的一条新路子,我国南方的菌农率先转变思想,树立起食用菌是“小作物大产业”的认识,利用南方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有针对性的开展生产。 温暖湿润的南方环境适合食用菌产业的发展,主要是通过两条途径:一是野生资源的保护和人工促进野生食用菌繁殖生长,即在野生竹苏多发地区,加强对野生食用菌生长竹林环境的保护,防止人畜践踏林地,有条件时给林地添加必需的养料,促进野生食用菌繁殖生长,这是一种简便,有效地获得优质食用菌的一种生产方法;二是人工栽培,包括室内床式、盒式栽培、室外畦式、坑式栽培及温室大棚栽培。食用菌栽培选择优良菌种非常重要,这对食用菌的品质风味和营养含量有着重要影响,较高的市场价格会带来较高的利润;人工栽培虽然在一开始较难掌握,但经过了长期的养殖,使得食用菌的栽培简单化、管理较系统化,产量也比较高,风味稍有不及野生食用菌,然而价低廉的价格也获得广大消费者的认可。 目前,在我国市场上南方地区所产的食用菌占据了大半江山,其生产技术、工艺,产业链的管理也较为合理,但仍然欠缺一定的农业科技的注入,管理的科学性,相信在加强食用菌产业的农技后,该产业定会不断发展壮大。 在当今科技化生产的时代,农业科技的投入比重往往会影响到农业收入的高低,同时也是衡量该产业的重要指标之一。在传统食用菌产业当中,我国南方的菌农,在生产技术方面已经日趋熟练,但是很难达到新的突破,所欠缺的就是农业科技的投入。众所周知,福建古田所生产的银耳和香菇驰名全国,其所依托的技术支持就是来自福建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及福建省的高等农业院校,如福建农业大学。农业科技的投入,有利于食用菌产业链的紧密化,加强各个环节的联系;有利于突出各个不同地域的特点,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有利于对食用菌的质的提升,在提高产量和质量方面有着明显作用;有利于该产业的规范管理,能够灵活应对市场变化,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也有着重要意义。 在生产的各个环节,增加科技投入的比重,利用科技可以科学合理的选用适宜当地栽培的优良菌种及其优良菌种;增加农机设备的投入,机械化、专业化的生产;使食用菌的生产从季节性转向全年性,栽培从平地转向立体化生产;在温度、水分、通风、肥料、病虫害、设备等等,各方面的技术投入,对食用菌的质量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注重调研当地生产原料,加强新品种新技术引进推广,新技术的应用必将推动该产业的进步。

食用菌产业的优势和特色发展道路

食用菌产业的优势和特 色发展道路 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我国食用菌产业的优势 和特色发展道路 食用菌产业作为中国农业的传统产业和近年快速发展的新兴产业而备受重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需要发挥自身优势,加快食用菌产业的特色发展进程,在可持续发展中进一步提高食用菌产业竞争力,这也是中国食用菌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食用菌产业作为国际性的“健康食品”标志性产业,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和效益空间。我国的食用菌产业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加入WTO后,我国的食用菌产业更是受益匪浅。我国的食用菌产品以相对较低的劳动力成本和原料成本,在国际市场上获得了竞争优势。 一、中国食用菌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优势突出,市场潜力极大。 近几十年来中国食用菌产业发展迅速,现在,我国在新品种栽培、产品产量和出口量上都是世界上当之无愧的“超级大国”。我国食用菌产业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以下优势:一是我国拥有800多年源远流长的栽培食用菌的历史和饮食文化;二是我国菇农具有丰富的生产经验;三是有大量廉价劳动力资源,为食用菌这种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四是我国食用菌资源丰富,为新品种开发和育种工作提供了相当有力的条件;五是有辽阔的国土和各种类型的地理气候条件,可以满足各类食用菌的生长、发育;六是有大量生产食用菌的廉价原材料。

我国食用菌产量居世界首位,尤其香菇称霸东南亚,占据五大洲市场。以2002年为例,全国食用菌总产量780万吨,占全球的65%,其中香菇产量占全世界的78%。全国出口量50多万吨,居世界第一位。这是中国食用菌在国际市场上的一大优势。近年来,我国食用菌的产量更是逐年增长,就2009年一年,我国的蘑菇产量位居世界第一。然而现在中国食用菌出口量与全国总产量相比,还达不到1%,说明菇平的潜力极大。 全世界食用菌年总产量已达到1200万吨,在国外人均消费量正以每年13%的速度递增。食用菌产品已逐步成为当今世界的三大主流食品之一。在发达国家中,食用菌产品的供求缺口甚大。美国每年需进口各种食用菌产品18万吨,法国16万吨,就产菇大国日本来说,每年也需要进口12万吨来拟补产销所造成的逆差。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标志着中国菇平更深层次的融入世界市场,可以在WTO的134个缔约国中享受关税减免,无歧视性的自由贸易,这是全国上下都乐于见到的千载难逢的商机。 二、食用菌产业成为我国振兴“三农”的重要产业。 食用菌在我国农业中是一个传统农业,栽培历史悠久,品种资源丰富,分布地域广阔,但作为一个产业发展,还是改革开放以后的事。今十几年,食用菌发展成为新兴产业,也是一个朝阳产业,发展势头很猛,食用菌被称为当代高效农业、生态农业、特色农业和创汇农业。

食用菌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食用菌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县位于吉林省东部风景如画的长白山东麓,隶属于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全县幅员面积9,016平方公里,是吉林省区域面积第二大县,辖9个乡镇,2个街道办事处、和三个国营森工企业。全县总人口26万,居住着汉、朝、满、回等10多个民族,属多民族聚居的县份。全县境内大多是山区林地,森林资原极其丰富,森林覆盖率达到了%。气候属中温带湿润温凉气候区,大陆性气候显著,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年平均10℃以上活动积温为2473℃,年平均降水量550毫米,年平均无霜期135 天。野生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气候特征非常适宜食用菌生长。 一、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 ××县的食用菌产业发展已有多年的历史, 1979年曾被国务院授予“木耳千担县”的称号。90年代末,根据“国家天然林保护工程”政策,结合我县实际,县委做出了“建设食用菌大县、发展黑木耳产业”的决策,经过多年的努力,××县黑木耳产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生产规模迅速扩大。我县于1995年,被国家命名为“中国黑木耳之乡”;20XX 年我县成功的举办了“中国首届黑木耳节”,极大地推动了我县食用菌产业的发展;20XX年和20XX年,我县被中国食用菌协会分别评为“全国食用菌生产优秀基地县”、“小蘑菇

新农村建设优秀示范县”、“全国十大食用菌主产基地县”,天桥岭镇被评为“食用菌生产优秀基地镇”。截止到20XX 年末,全县黑木耳栽培总量达到2亿袋,产量达8000吨,实现产值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5%、56%和64%,从业户数5,198户,农民人均增收1800元,占全县农民人均收入的43%,已建设规模在500万袋以上的标准化黑木耳示范园区8个,食用菌协会发展到12个,食用菌专业合作文秘杂烩网社发展到6个,经纪人150多人,黑木耳产业已真正成为带动全县农民增收致富效益最高、时速最快的支柱产业。 二、基地和龙头企业建设情况 多年的产业生产实践中,我们深深的体会到,实现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和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非常关键,重点是做好产品精深加工,如果基地建设跟不上,产品质量就不可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和发展,如果没有龙头企业的带动,或是龙头企业的带动能力不强,必将影响产业发展。几年来,我们始终坚持“招商引资,大力扶持,放手发展,不断提高”的原则,实施名牌战略,加强了对标准化生产基地和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五年共投入上亿元,先后对延边丹华山珍食品有限公司、长白山绿野森健食品有限公司和天桥岭绿岭食品有限公司、吉林延边林业集团天桥岭林业有限公司食品加工厂,进行了技术改造,激发了企业活力,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生产加工能力,生产的丹华牌、山里友牌等系列产品,

加快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实施方案

加快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实施方案 为加快转变食用菌生产方式,促进食用菌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根据《X市食用菌产业发展规划(X年)》,结合产业发展实际,现就加快全市食用菌产业发展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推进食用菌产业化为主线,以转变生产方式为核心,以推广“百万袋”生产模式和“借袋还菇”产业精准扶贫等先进模式为重点,以生态高效、循环经济为根本要求,以打造产业精准脱贫示范点为抓手,坚持科技带动,建立健全产业服务体系,突出代料生产,提高农业废弃物利用水平,优化品种结构,规模与质量并重,加快加工能力和市场建设,全面提升食用菌产业发展水平,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力,使其成为X农业经济新增长点、生态高效农业典范和循环经济新亮点。 (二)目标任务 到X年,全市食用菌稳定在2亿袋,食用菌总产量(鲜品)达到25万吨,产业综合收入20亿元以上,加工、出口实现突破,专业市场、香菇品牌具有区域影响力,使食用菌产业成为我市继核桃产业之后的又一名片式产业。“十四五”期间,稳定种植规模,

主攻加工和出口,产业综合收入超过30亿元,建成全国重要的特色农产品优势区、重要的出口和加工基地、区域性食用菌产品集散地,“X香菇”品牌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力,食用菌成为X经济新的增长点。 二、加快产业转型 (三)调结构优布局。按照突出特色、多菌类发展的原则,稳定发展香菇,加快发展木耳、平菇、双孢菇、金针菇等品种,积极发展杏鲍菇、羊肚菌、大球盖菇、茶树菇等珍稀菌类;稳定发展木腐菌类,加快发展草腐菌类;稳定发展干菇,加快发展鲜食菇;稳定发展顺季生产,加快发展反季和周年生产;加快发展食用菌,兼顾发展药用菌。到X年,使香菇占比由现在的88%调整到70%,平菇和木耳占20%,珍稀菌类和药用菌占10%,品种结构更趋合理。针对区域类型气候特点,加快建立食用菌优势区域板块。重点建设代料香菇、代料木耳、珍稀菌类和反季节生产基地,促进食用菌优势产区、产业板块、示范园区加快形成。 (四)转变生产方式。加快“百万袋”生产循环模式复制推广。依托一条专业化菌包生产线,采取“工厂化菌包生产+农户分散出菇管理”的方式组织生产,实行“七统一分”管理方式,有效提高食用菌生产组织化、规模化、标准化水平,推动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迈上新台阶。到X年,全市建立年生产能力达到100

食用菌产业简介和方向——产业链

世界上的食用菌约1000多种,而我国只有700多种,人工可以种植的只有60多种,占整个食用菌总类的2%左右,从整个发展趋势看,将来的菌业可能成为一个独立产业.从大农业的角度来看,将来要分为植物类,动物类和菌类.从食用菌价值上来看,食用菌将成为第三世界主要蛋白质的来源.如风尾菇和牛肉,猪肉含的各种成份基本相似.从销售情况看,食用菌的销售量大幅度增加,如日本近20年消费量增加了二百多倍。因此而言,食用菌前景广阔,发展空间很大.加之地方各级政府重视,栽培原料丰富,技术容易掌握,未来的食用菌产业将成为一个独立的产业 全球食用菌产业基本情况 二战以来的70年间,全球食用菌一直持续增长,从未出现过减产。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增长主要来自我国。1978年我国的产量仅占全球总产的5.7%,1983年占12%,1990年展28.8%,1994年占53.8%,1997年占63.6%,2002年占70.6%[2],以后则更高。 近年间,全球食用菌产量基本稳定,我国之外的全球食用菌总产量约400万吨,栽培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超过10万吨的国家全球仅有8个,按产量依次是美国41万吨,日本38万吨,荷兰23万吨,韩国20.2万吨,越南17万吨,法国13.6万吨,泰国12.1万吨,英国10万吨。全球栽培食用菌市值约300~340亿美元,药用菌产品100~120亿美元,野生菌5亿美元,总计405~460亿美元。其中大部分作为蔬菜和食品食用。 主要出口国有中国、荷兰、波兰、英国、法国,其次还有越南、印度、日本和韩国。

2.2 欧美的双孢蘑菇 欧美栽培食用菌的发展几乎就是双孢蘑菇一种的发展史。应用近代科学方法栽培食用菌起源于法国的1707年双孢蘑菇,从矿洞巷道栽培直至1910年美国双孢蘑菇标准化菇房的发明[3],推动了欧美工业化国家菇业生产的工业化、集约化和产业化进程,20世纪30年代末欧美的双孢蘑菇实现了标准化栽培,此后产量逐年增长。双孢蘑菇迅速实现了工厂化栽培。日本的段木栽培香菇,由于人工纯菌种技术、人工接种技术和栽培管理的科学化,使其主宰香菇世界市场达半个世纪之久。 1938~1939年度的双孢蘑菇全球产量仅4000~5000吨,标准化菇房的推广和纯菌种的应用使1950年达到6.6万吨,1960 年达到13.6万吨,1970年达到36万吨,1980年达到87.16万吨。1990~2000年间欧美的双孢蘑菇产量处于基本稳定状态,一直在85万吨左右徘徊。2000年以后多数主产国产量持续下降,2003年为80.3万吨[2]。 2.3 亚洲的食用菌 亚洲近代的食用菌栽培技术起源于二战战败后日本的老兵安臵就业工作,即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的香菇段木栽培,逐渐发展,50~70年代成为日本香菇的黄金发展期,1960年日本产香菇4.8万吨,1970年升至16万吨,1970~1990年产量基本稳定,此后产量逐渐下滑,我国产香菇对日出口不断增加,2000年我国出口日本鲜香菇达到6万吨,占取日本半壁江山。 在香菇段木栽培技术不断进步的同时,自20世纪60年代,日本开始了金针菇工厂化栽培技术研究,70年代成为可商业应用的成熟技术。以后又相继开发了杏鲍菇、灰树花、滑菇、斑玉蕈等多种木腐菌的工厂化栽培技术,成为木腐食用菌工厂化

食用菌行业状况分析

食用菌行业状况分析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06-10-28 10:00:00 食用菌是我国人民喜爱的传统副食品之一,早在800多年前宋代浙江一代就有栽培香菇的记载。食用菌是指可供人类食用的大型真菌,属异养型生物,以腐生或寄生存活,靠分解外界的有机物获得营养而生长。食用菌的种类主要分为“菇”、“菌”、“蕈”、“蘑”、“耳”等,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它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较低的脂肪,以及人体必需的多种氨基酸、矿物质和维生素,同时还具有较高的食疗价值,可以调节免疫功能、降低胆固醇和血糖、清热解毒、保肝润肺。因此,专家认为食用菌的营养价值达到了“植物性食品的顶峰”,并预言它将成为21世纪人类食物的重要来源。 全世界食用菌共约有500多种,中国见于报道的近350种,迄今人工栽培的仅20多种。随着食用菌产业的不断发展,我国食用菌产量已占世界总产量的65%左右。如浙江、福建、广东、湖南等地都是我国食用菌种植和加工的大省。目前国内外食用菌产品常规的生产工艺是:配料——拌料——装袋——灭菌——无菌接种——(育菌、出菇、采摘)——加工——销售,但是在这样的生产过程中,人为因素多,从生产到生产管理都比较复杂和不易掌控,反映到产品上是质量、数量的不稳定,部分产品卫生指标超标。2005年国家质检总局对食用菌产品质量进行了国家监督抽查,产品抽样合格率为76%。2006年国家质检总局组织对食用菌(黑木耳、香菇、滑子菇)产品质量进行了国家监督抽查,产品抽样合格率为64%。其中不合格项目主要有水分、重金属、二氧化硫残留量、标签。 质量病灶 目前在食用菌的生产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使用的菌种质量不过关,导致菌类整体的质量不高。 2.食用菌在培养时所用的培养基本身的重金属含量过高,由于菌类自身具有较强的富集重金属的能力,导致食用菌中重金属含量过高。 3.长时间连续在同一棚内种植同一品种,带来食用菌病虫害滋生严重,产量直线下降,有些企业为了保证产量,利用杀虫喷雾及农药来控制病虫害,从而导致了食用菌中农药残留较高。 4.由于我国目前大多数的食用菌生产企业还停留在初加工阶段,只是对食用菌进行干燥保鲜处理,加工方法落后,很多环节得不到有效控制,致使干食用菌的水分超标。 5.近年来食用菌种植和加工的企业增多,食用菌的市场价格走下坡路,在市场竞争和利益的驱动下很多企业为改善其色泽和外形使用二氧化硫熏制成品菌类,从而达到美观的要求,取得高额利益。 6.多数生产企业集中在边远地区,生产工艺不够,保鲜条件也不是很好,只能出售干制品,但其贮存条件简陋,导致成品菌类有霉变、虫蛀的情况出现。

我国食用菌产业的调查研究

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的调查研究 调查时间:10月22日—11月22日 调查地点:杨凌新华府现代农业有限公司、杨凌康农菌业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现代经济的迅速发展,各行各业也同时取得飞速发展,人们的质量也不断提高,食用菌产业作为新兴的朝阳产业,其发展也令人拭目以待。目前我国食用菌产业的发展状况是产量高、栽培品种较多、栽培模式多样、从业人员众多,日益重视品种开发、审定,同时存在产品质量问题,其发展呈现出对循环经济模式达成共识、南菇北移之势强劲、品种审定和保护制度相继出台、深加工多样化起步的态势和特点。食用菌生产在我国的高效农业、立体农业、生态农业、创汇农业乃至整个大农业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与作用,发展食用茵产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通过与实习公司的接触与调查,探讨了我国食用菌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食用菌发展现状趋势 1 前言 “民以食为天”。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基础。随着社会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的需求不再以温饱为首要条件,更多的是考虑食品安全以及营养素合理搭配。食用菌是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植物性蛋白和营养要素来源之一,其保健药用价值倍受重视,是21世纪的一项新兴朝阳产业,食用菌产品质量好坏将直接影响该产业的未来发展。我国是利用和人工栽培食用菌最早的国家,黑木耳、香菇栽培分别于1400年前和800年前起源于我国,银耳、草菇人工栽培也起源于我国。食用菌一直是我国的传统出口商品。近年来,我国食用菌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已成为世界食用菌生产和出口大国,食用菌产品成为我国农副产品出口创汇的主要商品。这样,我国作为食用菌栽培历史最悠久、栽培种类最多、栽培技术最全面、产量和消费最多、从业人员最多的产业大国,已经成为全球食用菌产业转移的主战场,在未来10-20年内将不仅仅是个食用菌产业大国,而必将成为食用菌强国。 2 食用菌产业的历史和现状 2.1 食用菌的认识和利用历史 中国是世界认识和利用食用菌最早的国家,最早可以追溯到5000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数千年来,我国人民在和大自然相处过程中对大型真菌的形态、生境、习性进行了仔细的观察,创造了丰富的词汇,并作过许多描述,记载于历史、小说、农书、本草等各类书籍文献中,还以这些野生食用菌为题材,创作了许多优美的诗、词、歌、赋等。公元前475一221年战国时期的《列子》一书就有“朽壤之上,有菌芝者”的记载;公元前239年的《吕氏春秋》中记载了香菇的美味“味之美者,越骆之菌”,越骆即当今的浙江省香菇主产区,菌即香菇;从理论上阐明了菌类入馔的特点。晋朝王嘉(-390年)《拾遗记》有

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及优势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6f484913.html, 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及优势 作者:杨顺强桑正林武婷吴银梅 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16年第08期 摘要近年来,我国食用菌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该文介绍了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 总结了我国发展食用菌产业的优势,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减少环境污染,增加农民收入。 关键词食用菌;工厂化;发展现状;优势 中图分类号 S646;F326.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8-0303-02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the edible mushroom had made substantial development with the steady increasing of production in China.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edible mushroom,summarized the advantages of edible mushroom industry,in order to adjust the industry structure,reduc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increase farmers' income. Key words edible mushroom;factory production;current situation;advantage 食用菌又称食用真菌。广义的食用菌是指一切可食用的真菌,包括大型真菌和小型食用菌(酵母菌、脉胞酶、曲霉等)。狭义的食用菌是指可供人类食用的大型真菌,形体较大,多为肉质、胶质、膜质,常被人成为“菇”“菌”“蕈”“蘑”“耳”[1]。我国幅员地理面积大、气候类型多样、地形复杂多变,非常适宜菌类生长,食用菌的种类非常多。当前市场上商业化栽培的10 余种菌类,绝大多数都起源于中国。作为栽培食用菌的传统大国,我国在食用菌栽培的基础研究和技术研究方面都有许多重大的发现和革新,在某些领域处于国际领先水平。食用菌产业的发展,能够充分利用资源、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有利于开展农业清洁生产、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农产品附加值,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民收入,有力地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2-3]。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更加注重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生产成本低、经济效益高,是其他国家借鉴的成功典范。 1 我国食用菌产业现状 我国食用菌传统生产和现代化种植方式并存,年产食用菌的数量超过3 000万t,占世界 总产量的3/4,产值2 000多亿元。我国食用菌产值居第5位,仅次于粮、油、菜、果[4]。我国食用菌除了丰富的野生菌资源外,栽培种类也较多,为70~80种,其中形成商品的约为50种,年产20万t以上的有14种,产量位居前6位的分别为香菇、平菇、黑木耳、金针菇、双孢蘑菇、毛木耳,这6种菌类的总产量占食用菌总产量的4/5。目前,一系列的珍稀品种如白灵菇、杏鲍菇、茶树菇、真姬菇、灰树花、姬松茸等也发展迅速,成为中国食用菌产业新的增长点[5]。 1.1 我国食用菌产量现状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