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乐器进课堂,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乐器进课堂,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乐器进课堂,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乐器进课堂,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乐器进课堂,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除了引导学生参与演唱、欣赏、综合性艺术表演和即兴编创等音乐活动,适当开展乐器演奏活动,培养学生兴趣,更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增强学生音乐表现的自信心,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和创造能力。

一、乐器进课堂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小学阶段,学生处于快速发展时期,无论是身高、体重还是智力结构,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学生除了学习文化知识,还要学习体育、音乐、美术等艺术技能,因为小学生受智力、思维、身高等的限制,所以在选择乐器进课堂时要注意学生的年龄特点,尽可能地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

1.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每个人,从蹒跚学步开始,就对音乐充满好奇,在模仿中接受音乐的熏陶。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无论年级高低,我们都要结合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设计教学内容和环节,尽可能地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让学生在音乐学习中享受美的教育。

2.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能

小学音乐课程标准总体目标要求,学生通过音乐课程学

习和参与丰富多样的艺术实践活动,探究、发现、领略音乐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持久兴趣,学习并掌握必要的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低年级学生还没有经过系统的音乐学习和训练,对音符、节奏还没有充分的感受和体验,我们在教学中只要求学生体验不同情绪的音乐,能够自然流露出相应表情或做出体态反应。在此阶段,我们可以让学生运用简单的打击乐器,根据音乐的节奏、情绪,初步掌握节奏的强弱规律,培养学生的表现力,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中高年级可以根据教学要求,把竖笛或口琴引入课堂,在老师的示范指导下进行学习,学生因为有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在演奏中可以要求学生听辨不同情绪的音乐,用竖笛或口琴把音乐的内容简单的表现出来。因为学生的个体差异,学生对音乐的敏感度不一样,对学生的要求可适当提高或降低。

3.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音乐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重要形态和载体,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伴随人类历史的发展,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在音乐教学中,我们要结合教材的歌唱、律动、舞蹈、演奏、即兴创编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在低年级,我们在教会学生教材歌曲的基础上,可以让学生根据歌曲的旋律和节奏,创编一些律动动作,让学生在参与和表现中获得成功的愉悦,也可以让学生运用

一些简单的打击乐器进行伴奏,让学生把握歌曲的节奏和力度,增强歌曲的表现力,进一步增强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在中高年级,我们可以让学生用学过的乐器对歌曲进行简单的伴奏,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音准和乐感,从而提高乐器演奏的技能。鼓励学生学习其他乐器,让他们在学习乐器的过程中,培养他们坚忍不拔的毅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乐器演奏技能以后,把学生进行分类,有歌曲表演、乐器伴奏、伴舞等,利用音乐课堂、文化艺术节等契机,开展文化综艺活动,发展学生发现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二、乐器进课堂要结合地方的文化特色

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因为受乐器规模、价格的影响,乐器进课堂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我们要结合当地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特色。

1.要根据学生的家庭状况

在农村,有很多孩子对音乐充满浓厚的兴趣,但家庭经济状况一般,受师资条件和经济条件所限,不可能学习钢琴等一些高档乐器,我们可以学习竖笛、口琴等一些简单的乐器,如果本地有一些文化艺人,我们可以跟他们学习竹笛、二胡等民族乐器。如果在城市,我们还可以跟一些培训机构学习小提琴、萨克斯等高端乐器。

2.要结合地方文化特色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应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音乐课堂的教学内容,通过学习民族音乐,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在乐器进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结合地方特色文化,如江南的丝竹乐器,云南的葫芦丝、北方的黑管等乐器,花钱不多,简便易学,教师在课堂上适当引导,学生运用课外时间训练,等到一些重大节日,音乐老师可以适当排练组合,分组配器,增强音乐节目的表现力。

三、乐器进课堂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参与

音乐课的全部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的位置。音乐本身就是艺术实践的过程,乐器进课堂不能因为学生演奏水平的差异,随意的中止学生的演奏和表现,我们应根据音乐作品的内容、学生的演奏水平、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等,把学生分成不同的类别,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展示的机会。教学中,应尊重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音乐活动,以自己的方式表达情智,把全体学生的普遍参与和发展不同个性有机结合起来,创造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表现形式,为学生发展音乐才能提供空间。

在乐器进课堂教学中,只有结合学科特点,关注学科综合,结合地方文化特色,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实验小学)

初中音乐教学中如何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

初中音乐教学中如何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 ?核心素养对学生的个人发展有着重要影响,而在初中音乐课堂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 1.在音乐课堂中引入器乐教学。器乐教学是初中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器乐包括口琴、竖笛、电子琴等,课堂上应用器乐教学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教学内容,还可以进一步丰富学生的音乐视野,培养其意志品质。课堂上老师可以将合适的打击乐器分发给学生,鼓励其为乐曲进行伴奏,要求学生尽量做到音准、节奏准,并有意识的注意到乐曲的情绪变化,引导学生根据乐曲情绪的变化适当调整节奏,手脑并用高度集中,在这个过程中获得某种乐

器的演奏技能。初中音乐课堂上,老师 要引导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培养 其坚强的意志品质。 2.加强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初中音乐课 堂上,老师要因势利导培养学生的心理 素质,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比如初中阶段学校会组织各种合唱比赛,每个学生参赛要有较强的协作精神,才 能保证良好的合唱效果,必须严格按照 规范的节奏掌握变化的旋律及音量,并 统一音色发出和谐的和声,这个过程中 要保持音乐的完美性,学生必须互相合 作才能共同完成,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另一方面,培养学生乐观的心理素养。 初中学生学习压力大,音乐可以使其保 持旺盛的精力、饱满的精神,并且学生 的气质、风度、个性等也会受到音乐潜 移默化的影响,进一步完善学生的人格。此外,音乐老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爱好、性格特点选择一些具有现代气息的音乐

作品,比如周杰伦等当红歌星的歌曲, 不仅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还会大大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矫正学生不良的 心理素质,促使其形成良好的心理状态。 3.音乐课堂上学生美德的培养。初中音乐 课堂上的歌曲通常节奏鲜明、旋律优美、和声丰富,再配合具有诗情画意的歌词,可情操产生直接影响,以对学生的情感、道德、虽然这种影响不是显性的、是不 可量化的。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有意识 的引导学生如何通过音乐作品认识人性、体验情感,感受音乐作品中真、善、美 的力量。与乐曲相比,一首歌曲的歌词 更易于理解,因此老师可以先让学生通 过歌词体会歌曲的意境,比如《七色光》节奏轻快,鼓励学生奋发向上;《团结 就是力量》则通过雄浑有力的曲调对学 生产生感召力、凝聚力,增强其合作意 识等。不同的歌曲会让学生产生不同的 情感体验,感受到合作的乐趣及喜悦,

小学音乐教育教学中音乐素养的培养

小学音乐教育教学中音乐素养的培养 一、转变传统落后的教学观念 在农村的小学音乐教育中,仍然受着传统的音乐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学中主要以唱歌课音乐知识传授课和思想品德教育课为主,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仍然是教师的主导为主,极少以学生的作为学习的主体;并且在小学的教育中,音乐课是不被重视的,虽然我国已经大力的推行素质教育,并对音乐课程的改革,但这些对农村的小学教师的观念来说,影响不是很大,仍然采用传统的片面的分数评价为标准,对于音乐教学更是不重视,以为人人都可以教音乐,导致音乐教学的质量一直不高,面对新形势下的音乐教育的挑战,应当转变传统的音乐教育的观念。提高音乐教学的质量。 二、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有好的学习音乐的兴趣,才会有一个愉快的学习音乐的过程。往往老师在教学中采用机械的教育方式,经常会打击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不喜欢学生音乐课上的活泼劲,以为这是在扰乱课堂,严令大家做好,只注重书本的知识,而缺少对歌曲的深入的挖掘,导致小学生对音乐课的反感,更不会产生良好的学习音乐的兴趣了,所以在教学中要注意发现学生学习的音乐的兴趣,并善于保护和培养。在我们班的学习委员,喜欢音乐,但唱起歌来就是表现的不是很自信,所以针对这种情况时,我一边鼓励她,一边教她怎样唱好一首歌,保护他对音乐的兴趣,人也变的自信多了。 三、注意在音乐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音乐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的学习,应有机地渗透在音乐艺术”可见开展审美教育的重要性。所以在音乐教学中要注意审美的教育,激发学生审美的情趣,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的素质。因为音乐是抽象的听觉的艺术,要注意培养感知的能力来提高审美能力;音乐是充满情感的艺

音乐教学中对有效聆听方式的界定

音乐教学中对有效聆听方式的界定 音乐课的主要内容除了唱歌之外,还有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音乐欣赏。新课程标准下的音乐教材也是非常重视音乐的欣赏和聆听。那么对于音乐教师来说,要如何保证孩子们的每次聆听都是有效的呢? 首先,什么是聆听?聆听是集中精力认真地听,指虔诚而认真地听,带有尊敬的色彩。聆听是非常重要的,因为音乐是听觉的艺术,聆听是一切音乐活动的根本。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应当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部活动中,所以聆听是音乐教育主要的审美活动之一,并且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 其次,我们要保证每次聆听都是有效聆听,应该注意以下几点:一、欣赏教学中,不要用过多的讲解代替学生的听觉;不要用自己的理解代替学生的感觉;不要用“支解的碎片”代替完整的音乐。 在欣赏课时,有的老师迫不及待地想把整首乐曲解说一遍,所以在第一次播放音乐的时候,就开始不停地讲解,这种做法会让孩子们疑惑,他们不知道自己是应该听音乐还是应该听老师的解说?同时也会带来两个方面的问题:首先,孩子们得不到对音乐整体的感受,他们所听到的只是支离破碎的片段;其次,老师的不断讲解会扼杀孩子们的想象力,西方谚语说“一千个读者眼里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每个孩子听到同样一段音乐都有不一样的想象,不管他的理解是多么的天马行空,我们都要尊重。所以在上欣赏课时,第一遍聆听一定要完整,同时要让孩子们带着想象和思考来聆听音乐,比如有一次我带着孩子们学习《渔舟唱晚》,这样的古曲对于他们来说多少有些难懂,同时担心他们没有兴趣聆听,于是我就引导孩子们:“让我们回到古代,改变一下自己的身份,学习古代文人墨客温文尔雅的姿态,一起感受作曲者当时的心境。”我要求他们全部闭上眼睛,因为音乐只需要耳朵,这样孩子们立刻进入了状态。一曲听完,每个人都看到了不一样的景象,我相信这对他们来说一定是一次非常特别的音乐体验。 二、歌唱教学中的聆听,重视学唱前的聆听,学唱前的聆听是新歌教唱的必经环节,或教师范唱,或听音响。目的是使学生熟悉新歌旋律,并对之产生初步的情感体验。 聆听时应该要求学生养成初听歌曲的良好习惯,即要“静听”。聆听新歌的次数由教师掌控,可根据歌曲难易程度及学生的接受水平来决定。很多孩子,特别是低年级的小朋友初听时都很兴奋,手舞足蹈,忍不住要跟着音乐唱起来,这个时候,老师就要提醒他们认真聆听,暂时不可以张嘴唱歌,因为唱歌会影响到聆听的准确性,我认为想要唱好一首歌,首先就是要把歌曲听熟,只有耳熟,才能准确地演唱歌曲。值得注意的是,重复聆听歌曲时,教师切忌停留在“单纯重复”的阶段,应该逐步提高聆听要求,每次聆听的目的应非常明确,聆听难度依次提升,聆听要真正能为学唱服务,体现出“有效的聆听”。

如何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浅谈如何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作者:————————————————————————————————日期: 2

浅谈如何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音乐是科学,也是艺术。音乐教学是艺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而艺术素质教育,正如李岚清同志在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的那样,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之一”,是“教育教学改革的突破口”。音乐学科的教学目的,不但是传授音乐知识,更重要的是教育学生形成高尚的人文理想和审美追求。新音乐课程标准也指出,在音乐教学及各种音乐实践活动中要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发展对音乐的感受能力、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这一观点的提出,使中小学音乐教学有了质的飞跃。传统音乐教学中那种只注重音乐技能、技巧训练,忽视学生情感体验,只注重少数音乐尖子的培养,忽视大多数学生音乐素养提高的现象将不复存在。然而,音乐素养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实现的,而是需要一个相对较长的过程。那么,当前在新课程改革中,如何在音乐教学中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呢?我从以下几面来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一、在音乐教学中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自觉学习音乐的不竭动力。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激发学习兴趣是音乐教学的最高境界。教师应不失时机地点燃学生的兴趣之火,变学生被动消极的“要我学”为热情主动的“我要学”,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走上学习音乐的康庄大道。我尝试用以下方法提高学生的兴趣:

1、律动教学: 音乐产生律动,使音乐形象化。律动教学培养学生听到音乐后产生全身的动力,通过身体运动对音乐加以反映,通过积极的参与活动,促进对音乐的感受力、表现力及创造力的发展。例如教学《雷鸣电闪波尔卡》一课,用简单的踏步模仿节奏,学生们边学习变体会,边讨论边协调,在学习过程中,不仅使身体得到了协调,而且在模仿中体会到了节奏律动带来的快乐。 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表演: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表演。音乐课不同于其他文化课,有独特的学科特点。学生往往不满足于安安静静地听音乐或是仅用歌声来表达情感,而是跟喜欢用肢体语言来补充。边唱、边跳、边欣赏、边表演,动静互补相辅相成。例如:让学生扮演“乌龟爬行”来体会四分音符节奏,扮演“小鬼蹦跳”来体会八分音符节奏,模仿“小鸟飞”体会附点二分音符节奏。在进行二步和声练习时,便让一半学生扮演小青蛙,一半扮演大青蛙。小青蛙唱得低,大青蛙唱得高,大青蛙叫一声,小青蛙应一声,然后大小青蛙一起唱。这样学生很快掌握了二步合唱,音也唱得准。当他们听到大青蛙和小青蛙一起叫的声音是这样和谐好听时,一种求知的欲望便在他们心里萌发出来,从而对音乐学习产生了浓厚兴趣。 3、音乐游戏教学: 音乐游戏是以唱歌、舞蹈、音乐欣赏等为基础设计的游戏,它将音乐和游戏合为一体。在音乐游戏中,学生们随着音乐不同而改变着。

大学生音乐欣赏浅析和教学建议

大学生音乐欣赏浅析和教学建议 音乐欣赏因为其音乐本身所具有的美育功能而成为高校实现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培育创新性人才高素质人才的有效途径之一,但因长期以来积累的一些旧观念、旧思想,如:本专业知识是衡量大学生成才的惟一标准,音乐教育只是旁门左道、可有可无等。使音乐教育在高等院校,尤其是在非艺术院校里的推广与普及步履艰难。但是音乐欣赏、音乐基础知识、中外歌舞剧赏析等科目的开设在学生中受到了欢迎和喜爱。 高等学校的学生,不仅要学习好专业知识,同时更应该要提高各方面的素质。有人说,我国大学生的素质不但月发达国家比有差距,甚至与某些发展中国家比也有差距,事实上,我国大学生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方面的学习成绩,不会比发达国家差,问题可能就出在大学生的全面素质以及综合表现出来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上,所以我们更应该要在全面素质上下功夫。 在我们的教育方针“德、智、体、美”中,美育应当贯穿整个教育的全过程,在学校的美育中,音乐和美术教育尤为重要。这完全是正确的。而艺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内容,音乐教育和美术教育都是艺术教育最主要、最主要的方式和内容。 一、目前大学音乐教育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本文所要讨论的“音乐欣赏”并不等同于培养专门艺术人才的专业教育,而是指提高普及学生的文化修养、鉴赏能力、审美情趣等全面素质。当前,我国各高校的音乐艺术教育能力还比较薄弱,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着音乐知识贫乏、感受音乐和鉴赏音乐的能力比较差的现象。我们经过调查结果表明,137个同学当中有85%的同学爱好音乐,城市和农村分别占了86%和85%。有24%的同学只是偶尔上音乐课,13%的同学在中学时的音乐课基本不上。来自城市的同学中有66.7%认识简谱,而农村的同学只有42.5%,但来自城市的同学认识五线谱远远多于农村同学。此外,城市的同学中有听过音乐会的远远多于来自农村的同学,分别占了38.9%和10.5%,但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大多数同学没有听过音乐会。 然而在问卷的填空题的部分显示,能正确写出三名以上外国音乐家的有42人,占30.7%,能正确写出三个以上外国音乐家代表作品的有15人,仅占10.9%。能正确写出三名以上中国音乐家的有32人,占23.4%;能正确写出三个以上中国音乐家的代表作品的有16人,仅占11.7%。能写出三首以上最喜欢的乐曲的只有33人,占24.1%;值得注意的是,有26个人一首乐曲也写不出来。 从以上调查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还是很喜欢音乐的,由于地域、环境或学校重视程度等因素,导致大学生在进高校之前所受的音乐教育存在着相当的差异,但总体来说还是表现出了非常薄弱的音乐素质,特别是在填空题的部分其调查结果是令人担忧的。这些现实存在的问题,都导致了音乐课程不能很好的发挥其美育的功能,而如何把音乐素质教育的现实价值发挥到最大化,如何使学生在短暂的音乐学习过程中实现真正的审美价值观的提升、欣赏层次的提升;并最终实现综合素质的提升是值得研究和探讨的。 二、音乐欣赏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影响 (一)通过音乐欣赏课培养学生认识美、发现美的能力 音乐是一门特殊艺术,它既能细腻准确地反映人的情感,又能开启学生智力和大脑思维。

中小学音乐教学核心素养背景下的中小学音乐教学

中小学音乐教学核心素养背景下的中小学音乐教学 摘要:在当今的社会发展需求影响下,“教育应当培养什么样的人”成为了教育界热烈探讨的话题,并由此衍生出了极其符合当下社会发展需求的核心素养培养要求。而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小学音乐教育又当如何顺应时代发展大潮,培养出合格的社会需求人才?本文针对此课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自身看法。 关键词:核心素养;中小学教育;音乐教学 一、核心素养教育背景概括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社会人才需求的进步,学生基础教育中对于学生的自身素质素养培养越来越重视,教育理念与观念也随之获得了极大的进步。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教育相关部门适时的提出了培养学生核心素颜这一观念。从作用来看,这一观念很好的解答了“教育应当培养什么样的人”这样一个关键性问题,为任课教师的教育指明了明确方向,并且其在学生的终生学习发展中持续不断的发挥着其整合作用,使得学生的学习过程具备系统性并且能够充分在实践中进行整合;从概念上来看,核心素养是学生在自身接受教育时,逐渐形成的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这样的品格与能力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世界观、价值观等多方面素质需求的结合体;从性质与状态上来看,核心素养兼具稳定性与开放性、发展性,是促进个体终身学习与进步的保障。对于受教育的学生而言核心素养则是自身知识、技能、世界观、价值观等学生自身素质的综合体现,其在学生的学习工作中具备终生发展性,对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发展具备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促进了学生以更为良好的状态融入社会,并反过来以这样健全的素质素养状态产生优秀个体促进社会进步。 二、音乐学科核心素养概述 概括的来说音乐学科的核心素养大致分为三方面: 一是培养受教育学生对于音乐的审美感知。在相关资料中,对于审美感知的定义为“审

培养小学生音乐素养的重要性

培养小学生音乐素养的重要性 音乐素养,官方的解释是:“音乐素养是学习音乐的综合素质教育,它包括音乐素质与音乐修养两个方面”。如今,人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音乐,由于音乐的种类繁多,雅俗共存,小学生在接触不同的音乐的时候没有明确足够的分辨能力,尤其是学生们在小学义务教育阶段,正确的三观和审美理念还没有完全形成,正是需要老师和家长一起引领他们去塑造完整健康的人格的时候,所以老师在音乐课堂上要给学生普及各种音乐种类。按理说,音乐素养不是一天两天就能速成的东西,而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所以在小学音乐教育阶段,对于培养学生音乐素养的重视对学生将来的思想发展和文化底蕴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而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智力发展,审美情趣和人格塑造三个方面。 一.音乐素养对智力发展的影响 众所周知,大脑右半球的功能主管图像,音乐,绘画,空间几何等形象思维记忆,多听音乐可以让右半脑经常处于高速运转状态,久而久之,右脑就会变的十分灵活发达,不仅能够加强记忆力还能有利于智力的发展。一般来说,人们听音乐的过程都是十分享受的,不同的音乐会给人带来不一样的感官体验,这个过程不仅会让人积累音乐素养,也能让人在不经意不刻意间去锻炼右脑,发展智力。学生在听音乐的时候,会根据音乐本身的情感基调陷入那种被音乐所引导的情绪中去,此时学生的

想象力,共情能力和思维发散能力都得到了开发,智力是一个理性的概念,但是学生在接触音乐的过程中,却能将理性与感性相结合,智力与情感相结合,由此可以看出,音乐素养对智力发展的影响是积极正面的。 二. 音乐素养对审美情趣的影响 一个人对音乐的审美从他对音乐喜爱的类型和方向就可以看出来,比如喜欢古典音乐的或学习乐器的通常气质比较高雅,喜欢说唱的一般比较骄傲自信,喜欢摇滚的大多都崇尚自由,每一种音乐类型都有自己的风格和特点,如果人们从中能够发现自己与某种音乐之间有共同特性,那么就会被这种音乐所吸引。在小学音乐教育阶段,老师有一项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审美能力,不仅要能分辨出各种音乐种类,对不同的音乐有大致的认识和了解,还要让学生有自己的喜好的审美。《音乐课程标准》这本书明确地指出:“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也就是说,音乐教育的核心素养在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丰富学生的情感认知,可以说,审美情趣和音乐素养是相辅相成的,学生的音乐素养提高了,那么个人的审美情趣自然而然也能得到相应的提高和进步。 三.音乐素养对人格塑造的影响 音乐具有治疗和安抚的能力,而在小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好的音乐对于他们完善健康的人格也有巨大的帮助。纵观古今中外音乐通史,许多

信息技术在音乐课堂中的有效应用

信息技术在音乐课堂中的 有效应用 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

结合实际,谈一谈信息技术在音乐课堂中的有效应用 信息技术辅助音乐教学,不但能为学生表现音乐创设一种良好的氛围,而且还能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对学生掌握音乐知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一、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学习情趣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音乐知识的传授单凭教师的讲解往往只是片面的、空洞的、枯燥的,所以音乐课应努力创设与其他学科不同的环境,将相关的知识编制成融声、像、文字于一体的教学软件,则更有效地浓缩了时间和空间范围。运用网络教育技术为学生学习音乐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二、信息技术在帮助学生记忆主题音乐中起到了轻松、便捷的作用 主题音乐是乐曲中具有特征的,并处于显着地位的旋律,它表现一个完整或相对完整的乐思,为乐曲的核心,是其结构与发展的基本要素,所以在欣赏教学中,让学生多次聆听主题音乐,演唱主题音乐,表现主题音乐,记忆主题音乐等尤为重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主题音乐所反映的画面与听唱结合起来,有助与学生的记忆。例如:如上歌曲《雪绒花》时,让学生看有关《音乐之声》的影片,学生对《雪绒花》所要表达的故事一看便知,音乐形象展现在学生的脑海里,这样也为表现与创造音乐形象提供了素材。欣赏音乐由于没有歌词,学生一般难以体会音乐形象,如用媒体就可以把抽象的音乐形象具体化。这些问题便轻松得到较好的解决,给欣赏教学中主题音乐的学习带来极大便捷,提高了课堂效率。 三、信息技术能够创设音乐情境,激发学生创设积极性 音乐教学情境,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心境,唤起学生的音乐审美注意。在音乐教学的不同阶段起着不同的作用,用于音乐教学的起始阶段和结束阶段,可起到愉悦审美环境,唤起审美注意,激发审美渴望。用于教学过程的各环节和教学内容的连接,能达到承上启下,培育新的审美心境,唤起新的审美注意和审美渴望。运用多媒体能为音乐教学创设形声兼备的音乐情境,全面增强音乐的时空效应,唤起学生的美感,提高他们欣赏美的能力。 四、信息技术能帮助学生更好掌握作品中的音乐要素 音乐要素,是指构成音乐的基本元素,包括音的高低、长短、强弱和音色、快慢等,由这些基本要素互相结合,形成音乐常用的“形式要素”——节奏、曲调、和声、调式、曲式等。 现代教学理论强调: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协助者;师生之间也不是权力与服从的关系,而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和交流者。这是信息化社会对音乐教师提出的新要求,也是音乐教师最富有当代性与未来性的角色特征。

如何在课堂中提升学生音乐素养

如何在课堂中提升学生音乐素养 发表时间:2017-12-08T11:36:09.027Z 来源:《素质教育》2017年11月总第252期作者:许丹芬[导读] 自新课改开展以来,培养提高学生“音乐素养”已成为音乐教师的一个教学关注点。 浙江省象山县高塘学校315700 摘要:自新课改开展以来,培养提高学生“音乐素养”已成为音乐教师的一个教学关注点。本文从唱、奏、听、创四个方面来谈谈学生音乐素养的提高,使音乐课堂的开展能利于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努力实现《音乐课程标准》所设定的目标,为社会输送具有较高音乐素养的社会主义音乐事业接班人。 关键词:演唱演奏聆听随着《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学科素养”这个新概念的提出,各学科都将“培养未来公民必备的学科素养”作为学科教学的重要目标。就音乐教学而言,面对日益复杂化、多元化、全球化的音乐文化环境,让学生接受高水准的音乐基础教育,提高学生的音乐学科素养,成了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科学生动训练,提高学生演唱能力 学生对学习音乐有一种天生的喜爱,但是对于课堂上枯燥、单调的训练,十分反感。于是,生动有效的课堂便成为我去思索、去探究、去学习的一个目标。在发声练习时,把旋律比喻成高山、小溪流、轮船鸣笛声等,学生的兴趣就高;练习顿音时,请同学们想象打篮球,球蹦起来有弹性,音符上有顿音记号时,声音也要有弹性、轻巧。与同学们喜欢的运动相结合,学生们尤其是男生的积极性更高,声音效果也好。当然,这一定要建立在科学歌唱的基础上。 在学唱歌曲阶段,我会先把歌曲分段,即分析歌曲曲式结构。一开始,学生都按歌词分段,后来慢慢地,会从曲式结构去分析。给歌曲分段环节,我会和学生一起唱谱子。刚开始时,是我一个人范唱或演奏整谱,在我范唱或演奏时,会要求学生用眼睛盯牢谱子,找出相同的旋律。这也是培养学生识谱的一个途径。然后,师生一起演唱相同部分的旋律。农村学生音乐方面的能力较弱,所以,在唱谱过程中如遇到特别难的乐句,一般都用钢琴演奏或范唱代替。 在唱歌时,我通常会要求学生想象歌曲意境,带着感情、用最美的心灵去演唱;有些作品,会介绍歌曲的相关背景引导学生用正确的声音、情绪去演唱。 二、完美视奏,引发兴趣,学习乐器 我在农村学校任教多年,发现许多好的音乐苗子,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这些好苗子都没有去学习乐器。也有许多孩子对演奏乐器有陌生感,或有畏惧心理。在小乐器进课堂的大趋势下,身为音乐教师的我觉得自己非常有必要开设器乐课。演奏乐器或许可以给孩子们一个更广阔的音乐天地。为了让学生有学习乐器的兴趣和信心,我在课后苦练演奏技能。 我在上课时,像上舞台那样演奏学生或熟悉或喜欢的曲子。学生觉得十分好听,对我也很崇拜,都纷纷要学习乐器。可是,学生兴奋过头,不论什么曲子,只要他们吹,就很难听,学生立马就蔫了。我的机会又来了,不让学生碰壁,他们是不会静下心来认真听老师的正确教导的。首先,教口诀。人坐正,腿放平,手拿好,轻轻吹。这个口诀在每次吹奏前都要念一念,慢慢地,学生吹出来的音纯净多了。接着,吹简单的曲子,让学生体会演奏所带来的愉悦感。对于农村的学生,我的要求不高,在学习乐器的初级阶段,只要学生能掌握正确的演奏姿势,能够吹奏音阶,并演奏简单的乐曲即可。 三、多法聆听,培养音乐之耳 1.带着问题听。 在初中教材中,有许多优秀的器乐曲,在欣赏音乐时,我都有问题提出,让学生指向性十分明确地去听音乐。有时候是提一个问题,有时候有多个问题。在欣赏完一段音乐后,学生能够回答出的问题越多,他们的听力也越好。有的时候,让学生先聆听一段音乐,再把他们捕捉到的东西,以问题的形式提出,提的问题越多,说明他听得越认真。 2.带着嘴巴听。 在聆听音乐时,遇到十分容易哼唱的主题旋律时,我就不会再深入去教学旋律,而是让学生边听边唱旋律,把主题旋律唱出来,可以用“LU”等拟声词来哼唱。这样的方式学生很喜欢,对主题旋律的记忆也十分深刻。 3.带着手听。 在音乐欣赏课上,我经常让学生带着手听音乐。 四、大胆尝试,想创就创 创新这个环节,我看到过许多老师做得非常好,很是羡慕和佩服。我在这方面没有太多的尝试和实践。我觉得对我们农村学生而言,可以在节奏及和音方面做一些创新。在器乐演奏时,会有一部分学生负责打击乐器部分,对于书本上的节奏,他们掌握得不是很好,我就让他们自己编。虽然最后他们编出来的节奏十分简单,但我还是肯定他们。虽然不够完美,但是很规整很科学。学生也有成就感,他们会觉得自己和电视上的那些音乐导师一样厉害,会配和音了。参考文献 [1]韩雪《回归音乐本体——提高音乐学科素养的核心》,https://www.wendangku.net/doc/6018135165.html,/Article/CJFDTotal-BYYY201509164.htm。 [2]《音乐新课标》。

音乐欣赏对大学生自身修养的重要性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6018135165.html, 音乐欣赏对大学生自身修养的重要性 作者:王琦钱云瀚 来源:《群文天地》2012年第04期 摘要:音乐是无处不在无处不有的。音乐表征并丰富着人类的生活,深化着人类的经验,体现着科技与人文的精神,美化着人类的精神,净化着人类的心灵。 关键词:音乐欣赏;大学生;素质修养教育 一、音乐欣赏的含义、内容及方式 音乐欣赏。顾名思义,是欣赏者通过听觉对音乐进行聆听,并从中获得音乐美的享受,精神的愉悦和理性的满足的活动。对音乐欣赏,有民族音乐,乡土音乐,外国音乐;有严肃音乐,有通俗音乐,即兴式的爵士或摇滚音乐;有戏曲和说唱音乐,影视和舞蹈音乐,有古典音乐,浪漫音乐,歌剧音乐等等多种音乐形式。音乐欣赏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有纯音乐式的、综合体验式的、侧重于作品式的与侧重于表演式的;还有背景式的,刺激式的等等。 音乐欣赏因为其音乐本身所具有的美育功能而成为高校实现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培育创新性人才高素质人才的有效途径之一,但因长期以来积累的一些旧观念、旧思想,如:本专业知识是衡量大学生成才的惟一标准,音乐教育只是旁门左道、可有可无等。使音乐教育在高等院校,尤其是在非艺术院校里的推广与普及步履艰难。但是音乐欣赏、音乐基础知识、中外歌舞剧赏析等科目的开设在学生中受到了欢迎和喜爱。 二、大学生音乐素养 所谓音乐素养,包括音乐素质与音乐修养。即不单要有基础的,最一般的音乐知识与实践能力,还要有对音乐较高的认知能力与审美能力。提高音乐素养,可以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对外部事物较深层的感悟能力。二十一世纪的到来,使我国的教育事业又走向了一个新的台阶,大学的教育机制也逐渐打破传统,走向改革创新的道路。 (一)加强音乐素养教育的意义 音乐在人的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良好的音乐可以净化心灵、美化情操,可以促使人健康向上。在大学中,适当地开设音乐课程,引入良好健康音乐,无疑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调节紧张的学习气氛。我国现阶段教育事业相对还比较落后,反映了我国现在国民的整体素质还未达到一个理想的程度,我们应当充分地重视大学音乐教育,有意识地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 (二)音乐欣赏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影响

新课标下小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

新课标下小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 音乐是一门古老而常青的艺术,随着时代的发展,新音乐课标的渗透,音乐艺术越来越受到重视。音乐不仅可以陶冶审美情操,丰富情感体验,而且还可以扩大文化视野,促进个性发展,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为了进一步推动学校艺术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为学生提供艺术实践舞台,我们作为音乐教师更应该要让所有的教师和学生意识到提高音乐素质素养的重要性,并且要按照新课标的要求有效的培养孩子的音乐素养。结合新课标的要求,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小学生音乐素质的培养问题。 一、提高老师的自身素质 新的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教学必须以声传情、以情育人,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为学生提供多角度、多渠道的情感体验,使学生获得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和审美情趣,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这就要求提高音乐教师的自身素质。 1、音乐教师首先应具备深厚的音乐知识素质。音乐知识实际就是音乐理论的掌握,理论是指导实践的基础。音乐学科不同于语文、数学等学科,它具有较强的专业性,一个精通语文、数学教学的教师不一定精通音乐。教学中,音乐教师首先要具备扎实的乐理知识,教学中把自己掌握的这些知识传授给学生,否则,长此下去,学生也就失去了学习兴趣。 2、音乐教师还要具备过硬的音乐技能素质。音乐教师的音乐技

能主要分为三个方面:即声乐、演奏和指挥。声乐就是要求音乐教师要懂得怎样唱歌,不要求教师有多甜美的嗓音,最起码要能利用方法来唱歌,而且句句在调,这样学生才不至于唱歌像说话,张嘴就跑调。演奏技能是音乐教师必须具备的本领,音乐课上能利用乐器如钢琴、手风琴等为学生伴奏,虽比不上演奏家但能让学生调动起学习兴趣。 3、音乐教师要具备驾驭课堂的能力。这种能力对音乐教师来说比其他课程更加重要。相对来讲,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远比学习语文、数学等课程的兴趣要大。因而,课堂上学生的情绪往往不好控制。出现这种状况,教师不能简单地迁怒于学生,而是要因势利导,变“废”为“宝”,充分体现音乐教师应有的教学能力。 二、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强烈的学习兴趣,是巨大的动力,兴趣使学生去思考研究他所喜爱的学科。在教学中,运用直接兴趣,把枯燥的乐理知识用有趣的方法形象地传给学生,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思维力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要注意了解学生个性和特长,因材施教,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激发大家学习音乐的积极性。 1、根据音乐教学内容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如在《数鸭子》一课中,我根据情境教学的原理,把教室布置成一个充满色彩的自然画面:大屏幕上是一个美丽的池塘,池塘边上有各种各样同学们熟知和未知的花朵,四周的墙壁上挂满了许多小草和小树,当学生走

音乐课堂中的有效聆听

音乐课堂中的有效聆听 音乐是听觉得艺术,聆听是一切音乐活动的根本。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应当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部活动中。聆听便成了音乐教育主要的审美活动之一,还成了其中重要的教学方法。而事实上,部分课堂还经常出现滥用聆听、无效聆听等现象,他们违背了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与特征,有悖于新课程倡导的“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 现象一:这是一节音乐欣赏课,教师告之学生曲名后,便播放音乐,要求学生边听边做动作。于是,学生异常活跃,以至于完全听不清音响,课堂上热闹非凡,很多孩子趁机痛痛快快地玩了一番……这样的聆听,谈何情感体验呢? 现象二:学唱二声部歌曲,教师要求学生随钢琴伴奏合作演唱。于是,学生都“投入”地放声歌唱,渐渐地教师的琴声听不见了,旋律唱得越来越不着调了……此时,教室若能稍稍强调演唱中的“相互聆听”,还会有这样的效果吗? 以上现象虽显极端,但确实存在。假如教师重视学生的聆听习惯和聆听能力的培养,结果会是大不相同。 什么是聆听?聆听是集中精力认真地听,指虔诚而认真地听,带有尊敬的色彩。 一、欣赏教学中的聆听,强调聆听的过程性,应遵循以下原则:不要用过多的讲解代替学生的听觉;不要用自己的理解代替学生的感觉;不要用“支解的碎片”代替完整的音乐。二、歌唱教学中的聆听,重视学唱前的聆听,学唱前的聆听是新歌教唱的必经环节,或教师范唱,或听音响。目的是使学生熟悉新歌旋律,并对之产生初步的情感体验。聆听时应该要求学生养成初听歌曲的良好习惯,即要“静听”。聆听新歌的次数由教师掌控,可根据歌曲难易程度及学生的接受水平来决定。值得注意的是,重复聆听歌曲时,教师切忌停留在“单纯重复”的阶段,应该逐步提高聆听要求,每次聆听目的应非常明确,聆听难度依次提升,聆听要真正能为学唱服务,体现出“有效的聆听”。学唱过程中的聆听,根据学唱需要有选择地聆听,如音准、节奏有问题,可听老师唱或优秀同学唱;声部合作有问题,就应该引导学生相互聆听,学生要学会听教师的琴声,听对方声部演唱,听自己声部等,这是需要长期坚持的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 三、开展有效聆听,有利于学生整体素养的提高,在具体操作中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应首先要拥有良好的聆听意识,重视引导学生聆听,才能使聆听变的有效。 2、聆听教学要体现梯度性,聆听要求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与特点,体现学生在聆听中的进步。 3、聆听教学应具有长期性,不是一朝一夕能练成的,教师应有目的有计划扎实地进行。 4、聆听应该讲究音响的质量,保证音响的播放质量直接影响学生美好审美体验的产生。聆听伴随音乐始终,有效聆听也将伴随课堂教学始终。让学生学会聆听,运用有效聆听,感悟音乐的真谛,享受美好的人生。

如何培养音乐素养

如何培养音乐素养 音乐素养是学习音乐的综合素质教育,它是一门独立的专业学科,是音乐基础课,必修课。它包括读谱、视唱、听音、节奏、和声、写作、音乐欣赏和音乐史等多方面的综合理论基础。是我国各艺术院校、师范院校音乐系各专业的入学必考科目和入校后的必修科目。同时也是目前器乐考级必须配套的音乐理论基础。是培养学习音乐人的全面音乐素质提高的一门重要学科。 一个学习音乐的人,不学习音乐素养就等于是一个机械地弹奏和歌唱的机器人,他就无法去理解音乐、懂得音乐、表现音乐。所以,学习音乐素养是为了全面提高学员的音乐综合素质,并且以此促进学员对专业科目的学习,增强对音乐的感悟、理解和创造能力。 当前,在学习音乐素养上还存在认识上的不足。在老师方面,认为一节课时间有限,大部分时间用在乐器演奏教学上,那有时间去指导学生学习音乐素养?这种想法,容易产生演奏能力与音乐素养能力严重脱节的现象,随着学习程度的加深,它直接表现出学生识谱速度慢,识谱错误率高,对音乐内涵不能领会,致使练琴效率变低,学琴周期拉长,压力增大,兴趣消失。在家长方面,忽视音乐教育规律,拔苗助长,不顾孩子的实际水平,一味要求老师赶进度,赶级别,致使老师只能舍弃音乐素养课程的教学,即使考级通过了,也只能停留在会弹一、二首曲子,其他什么都不会,造成这种情况是学琴者极大的不幸,也是老师和家长在培养孩子学习时间上的一种浪费。 那么,怎样去重视音乐素养的培养呢? 1、提高认识。音乐素养是一门音乐基础课,它是每一个学习音乐的人所必须掌握的。它的重要性,就好比汉字、词语、语法结构对于写作的重要性一样。音乐素养教学不是可有可无,可学可不学的问题,它是音乐的基石。音乐素养在音乐学院及附中都是必修课,是考音乐院校必考科目,也是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必考内容。更是学生学习乐器的入门课程。实践证明,学习音乐素养的学生,能够具有听辩、唱读、视奏、欣赏四项能力。听辩——能听辩各种节奏及标准乐音;唱读——能拿到乐谱即可视唱;弹奏——能拿谱即可视奏;欣赏——能欣赏、理解或表现音乐内涵。如果你不具备这些素质,你就不具备学习音乐的能力。所以,音乐素养教学是学习乐器的学生必学的课程之一。 2、熟悉教材。中国音协音乐考级委员会编的《音乐基本素养考级教程》是目前推广使用的基本教材。这本教材有以下特点:(1)从我国当前社会音乐教育的水平出发,考虑到业余学习音乐的现状,教学能力,考级实施条件等因素,是一个易教易学的初级教材;(2)教材在内容设置,进度安排和考级方法上都充分考虑到为学习乐器的考生服务的,有助于考生学习乐器学得快,学得好,用得上。(3)教材内容和考级方法以素质培养为主,技能锻炼为辅,强调基础性、实践性、循序渐进与可操作性。这本教材的内容共分四级:一级较简单的视唱练耳(听辩、摸唱、视唱);二级一般程度的视唱练耳(听辩、摸唱、视唱与听写)

趣味教学提升学生音乐素养

趣味教学提升学生音乐素养 发表时间:2017-03-24T10:20:36.803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7年3月总第223期作者:李琴 [导读] 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进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山东省淄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第一小学255000 在新课标教育思想的指导下,要认真研究我们的学生,认真钻研我们的教材,创造出适合的教学方法,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师生共同营造和谐、愉快、合作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浓厚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变“被动学习”为 “主动学习”,进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现在的音乐课堂教学中往往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教材歌曲学生不喜欢唱;教材中的欣赏曲学生听不懂、不愿意听;学生对音乐课提不起兴趣;学生觉得学习音乐知识好难。音乐课中不是让学生学会唱就是最好的体现,音乐新课程是一种人文课程,它把学生音乐能力、人文素养的整合发展作为总目标,强调知识技能只有在运用中才能真正得到体现。音乐课中不单单是让学生学会唱,更多的是让学生在优美的音乐声中 “动起来”。为此,在音乐教学中,我注重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实践。 一、师生共同创造良好的教学开端 兴趣是创新的基础和源泉,成功中的喜悦和乐趣会极大地唤起学生的创新热情。开放评价的目的就是让学生不断品尝到学习音乐和获得创新的成功乐趣。乌申斯基说:“没有兴趣,被迫进行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 教学中如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好奇心,这是一门技巧。 要创设与教学内容相符合的情境,利用美丽的画面、动听的歌声去看、去听,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器官,更形象直观地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扩大音乐视野。教师随时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善于摸索、分析学生心理,了解学生的心态,这样才能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所以,我们在音乐教学中应努力营造音乐氛围,引导学生抓住音乐特点,“读”懂音乐,感受音乐。在学生的座位排列上我也有所改变,将传统的成排成行的座次形式改变成“马蹄形”、“圆形”的座位形式。这些作法不仅消除了教学中师生间相互交往、相互合作的心理障碍,而且还大大缩短了师生间的心理距离。 二、师生共同营造和谐、愉快、合作的教学氛围 要让音乐成为师生沟通的情感桥梁。在开放的音乐教学中,教师应营造一种民主、自由、轻松、愉快的氛围,创设良好的师生关系。老师大多数时间可以走到学生中间,缩短和学生的距离。教师是导演,有序地领着孩子走进音乐的殿堂,不断给孩子新的内容,让他们有新的发展;教师又是演员,与孩子们一起欢歌跳跃。在这种平等、和谐、热烈的氛围中,就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和创造的积极性。我在课堂上经常鼓励那些比较内向的同学大胆说、大胆想、大胆唱、大胆演。这种鼓励支持的态度和期望性、肯定性的语言能树立学生进步的信心,让学生在宽松友好的学习氛围里感受美、体验美。 1.创设舞台,展示自我。在音乐教学中要改变传统课堂教学的人际关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则以普通身份加入,通过适当点拨,发挥向导作用,促进师生间相互交往和愉快合作的和谐关系,从而发展他们的聪明才智和健康的个性,使学生在更多的参与、合作过程中得到素质上的提高。我在音乐课上设计了“小小舞会”这一活动环节,放手让学生尽情地唱、尽情地跳,把整堂课营造的喜悦气氛推向了最高潮,让学生在无拘无束中展示自己的才能。 2.以“赛”激趣促学。好胜心强是学生的主要性格特点之一,而在激烈的竞争氛围中,学生最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孩子们在课堂上“表演唱”就是利用这一点,实现教学目的。在我每次上音乐课时总是激励学生上台来表演唱,并准备了很多贴纸、小五星来鼓励大胆的学生,也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在音乐教学中学生学习乐理知识感觉是最乏味的,我在设计学生认枯燥的力度标记时,采用了分组进行抢答、表演的比赛形式来争夺红旗,从而营造了一种愉快、和谐的教学氛围。 3.开展音乐活动课的实效性。音乐活动课是音乐课的延伸,音乐活动课这种特殊的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创造思维的空间更为广阔。活动课除了完成基本教学任务外,更多的是把活动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上器乐课时,教师除了讲课辅导外,可与学生一起齐奏、合奏。如需要配打击乐时,教师除了引导学生设计相关的锣鼓点外,还可以和学生们一起演奏各种打击乐器,甚至为学生演唱的歌曲作伴奏。此外,教师还可以给学生设计合适的伴奏音型,让他们用自己的乐器为教师演奏的乐曲进行伴奏……这种作法不但使课堂变得生机勃勃、颇有兴趣,而且还达到了师生营造和谐、愉快的良好教学氛围的目的。 三、正确引导学生敢动、想动、善于动 音乐课就是要让学生在唱一唱、跳一跳、动一动中感受、理解和表现音乐。很多学生上音乐课时胆小、怕羞、没有自信,这就要靠教师充分引导,调动其积极性,使课堂“活”起来。每个人都有获得成功的需求及愿望,要让学生在参与教学过程中亲自感受到成功的愉悦,使他们善于参与。有一次,我在《找朋友》的音乐声中翩翩起舞,学生不仅为老师的表演不由自主地爆发出热烈的掌声,还个个跃跃欲试,显得特别激动,纷纷站起来与教师共舞。音乐与舞蹈唤回了孩子的天性,他们已不止敢动,而且很想展示一下了,这是多大的进步啊!学生表演完后,我经常运用“你真聪明、你真棒”等激励性的语言来鼓励学生,学生学习兴趣高涨,课堂气氛“活”了起来。 总之,教师的观念更新了,师生关系平等了,课堂气氛活跃了,孩子参与性强了,教师课程开发的空间大了,孩子学习音乐的兴趣更浓了。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音乐课真正动起来,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以及音乐的创造力和表现力,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浅议如何提升大学生的音乐艺术修养

浅议如何提升大学生的音乐艺术修养 大学生群体是社会的人才储备军,他们肩负着祖国的未来与民族的希望,所以,在高校教育中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养是十分必要的。提升大学生的音乐艺术修养并不是一个短期的工程,只有持续不断地对大学生进行音乐艺术熏陶,才能逐渐让他们养成音乐艺术的审美能力。音乐艺术修养的培育能够有效地陶冶学生的情操,对学生的气质造成很大的改善,从而对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重点论述了大学生音乐艺术修养培育中出现的问题及原因,并对高校培养大学生音乐艺术修养提出了相关建议,以及对高校中音乐艺术学科教学的重要性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标签:大学生音乐艺术修养提高 一、大学生音乐艺术修养的培育中出现的问题及原因 (一)大学生音乐艺术修养的培育中出现的问题 近年来,高校对学生的音乐艺术修养的培育越来越重视,学生在大学期间的音乐艺术活动也逐渐增多。比如,高校开展的迎新晚会、大学生音乐节、青年音乐晚会等,学生也自发成立了音乐社团,举办校园音乐交流会等活动,另外还有教育部门举办的音乐艺术活动等。这些活动在高校之中受到了广大学生的欢迎,但是,这些活动的举办对提升大学生音乐艺术素养并没有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果。 高校组织的音乐活动一般以晚会的形式来举行,但是,由于各种原因的影响,前来观看的学生并不多。学生在观看晚会后的体会也各有不同。在某所高校所举办了一场戏剧歌剧演出晚会之后,一位观看的女生表示,之前一直认为京剧是老年人才会看的节目,但是这次却对京剧发生了极大的改观,晚会上的一首京剧《春闺梦》深深地打动了所有人,学生们不但觉得其曲词柔美,意境绵长,更为剧中人物的悲欢离合深深地打动。也有一位学生干部表示,之前一直认为歌剧太过于晦涩难懂,在实际观看的过程中却轻而易举地被歌剧的魅力所感染。但是,也有大多数学生表示自己对音乐艺术的理解不深,学校也没有相关的教育,所以,学校开展的音乐活动对提升大学生的音乐艺术修养收效甚微。 (二)大学生音乐艺术修养出现问题的根本原因 高校目前对学生的音乐艺术教育并没有足够的重视,没有相关的教育体系。学校开展的一系列音乐活动对提升大学生的音乐艺术修养具有积极的意义,学校为了开展活动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并将这些工作做得非常细致。但是,以音乐艺术为专业的学生在学校中只占很小的一部分,让其他专业学生在大学的学习生活中逐渐培育出音乐艺术修养才是高校教育工作的重点。只有让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到学校开展的音乐活动中来,才能在这方面取得一定的教育成果。教育部门目前对高校的音乐教育方面下达了一定的指示,但是,在实际的教育工作中,高校对学生的音乐教育并没有给予一足够的重视,仅仅认为开展一些音乐活动就算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