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土壤地理学复习参考题

土壤地理学复习参考题

土壤地理学复习参考题
土壤地理学复习参考题

一、名词解释:

1、土壤:土壤是指覆盖在地球表面上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层。在气候、母质、生物、地形和时间等因素综合作用下形成的独立历史自然体。

2、土壤系统:由固相(矿物质、有机质)、液相(土壤水分)、气相(土壤空气)三者组成的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 复杂而分散的多相物质系统。

3、次生矿物:原生矿物经风化后重新形成的新矿物,其化学组成和构造都经过改变。

4、土壤有机质:泛指以各种形态和状态存在于土壤中的各种含碳有机化合物。包括动植物残体、微生物体和这些残体的不同分解阶段的产物以及由分解产物合成的腐殖质。

5、土壤腐殖质:是土壤有机质中暗色无定形的高分子化合物,它们或是植物物质的微生物降解产物,或是微生物的再合成产物。占土壤有机质总量的50-60%。

6、土壤肥力:是指土壤为植物生长供应和协调养分、水分、空气和热量的能力。

7、土壤生态系统:土壤与其地上部生物和地下部生物之间进行复杂的物质与能量的迁移、转化与交换,构成一个动态平衡的统一体,成为生物同环境间进行物质和能量变换的活跃场所。

8、土壤圈:覆盖于地球陆地表面和浅水域底部的土壤所构成的一种连续体或覆盖层,犹如地球的地膜。

9、田间持水量:毛管悬着水达到最大时土壤含水量。

10、矿质化作用:矿质化作用是指有机质在土壤微生物的参与下被氧化为最终的分解产物-CO2、H2O、NH3、H2PO4-和SO42-的过程。

二、填空题

1、自然界土壤中的黏土矿物多呈混合存在,但在不同的生物气候条件下,土壤矿物质分布有所不同。干冷气候条件下的土壤中,含有相当数量的原生矿物;湿热气候条件下的土壤中,含有较多的氧化铁、氧化铝、氧化钛等较为稳定的矿物;过渡气候带的土壤多含层状硅酸盐矿物。

2、肥力是土壤的基本属性和本质特征。水、肥、气、热称为土壤肥力四要素,它们相互联系,不可相互替代。高肥力的土壤应是四者的协调,能稳、匀、足、适地供应和协调作物对水、肥、气、热的需要。

3、从地球表层系统的角度看,土壤圈是地球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处于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之间的接口和中心位置,它与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及岩石圈相互交界并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

4、土壤缓冲作用的大小与土壤代换量和盐基饱和度有关。缓冲作用一般随代换量的增大而增大,而盐基饱和度高,对酸性的缓冲力高,而对碱性的缓冲力小,反之,盐基饱和度低,则对碱性的缓冲力大,而对酸性的缓冲力小。

5、土壤中的铁、锰、碳、氨、硫、磷等在通气良好条件下,以氧化态出现;当土壤渍水时,则转变为低价,以还原态存在。这种变化影响到土壤中一系列过程的进行,也影响到土壤性态和营养条件的变化。

6、土壤导热率与土壤紧实度和土壤湿度有着密切的关系。土壤愈紧实,通过固相之间接触点直接传导的热量愈多,导热率愈大。在紧实度相同的条件下,湿土的导热率比干土大。

7、地带性土类与生物气候条件相吻合,非地带性土类可由特殊母质,水文地质条件形成。

8、中国土壤系统共分14个土纲、39个亚纲、138个土类和588个亚类。

9、从土壤水平地带的宽度看,纬度地带为南北宽约4~8纬度(1纬度大约为111km),经度地带为东西宽约6~12经度。

10、广域的土壤水平分布格局主要受纬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以及大地形(山地、高原、大江大河)的共同控制。

三、简答题

1、我国土壤资源的主要特点

答:⑴.土壤类型众多,土壤资源丰富,生产潜力较大。

⑵山地土壤资源所占比重较大,适宜综合利用

⑶土壤资源人均数量偏少、整体质量较差

⑷土壤资源空间分布与利用不平衡

2、简述盐渍化土壤优化利用途径

答:①建立良好的田间排灌体系

②优化灌溉管理与应用精确灌溉技术

③井、沟、渠相结合控制地下水位

④综合应用生物农艺改良利用和防盐措施

⑤土壤肥力培育

⑥种植水稻或耐盐作物

⑦合理的土地利用布局

⑧区域水资源的合理调配。

3、简述土壤与土地的区别

答:(1)从相互关系看,土壤仅仅是土地的一个组成要素。但土壤一旦被利用,则它同时与气候、地形、水文等要素共同起作用。这时,土壤是以土地的形式在起作用。

(2)从本质特征来看,土壤的本质是肥力。水土流失可以使土壤的肥力消失,使土地丧失土壤的功能。

(3)从形态结构上来看,土地是由地上层、地表层和地下层组成的一个立体空间。地上层:植被、大气。地表层:土壤、陆地水、浅层地下水。地下层:岩石、深层地下水。

(4)土壤是可以搬动的,而土地是不能移动的。

4、简述土壤与土地的区别

答:(1)从相互关系看,土壤仅仅是土地的一个组成要素。但土壤一旦被利用,则它同时与气候、地形、水文等要素共同起作用。这时,土壤是以土地的形式在起作用。

(2)从本质特征来看,土壤的本质是肥力。水土流失可以使土壤的肥力消失,使土地丧失土壤的功能。

(3)从形态结构上来看,土地是由地上层、地表层和地下层组成的一个立体空间。地上层:植被、大气。地表层:土壤、陆地水、浅层地下水。地下层:岩石、深层地下水。

(4)土壤是可以搬动的,而土地是不能移动的。

5、简述富铝化过程的三个阶段

答:法吉列尔(P.Vageler)将富铝化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1).矿物分解阶段

长期处在温、热的气候条件下,岩石矿物的化学风化作用极为强烈,除抵抗风化作用极强的石英外,其它各种原生矿物都发生彻底分解,产生了大量的可溶性盐基化合物,以及胶态的硅酸(H2SiO3)、氢氧化铁和氢氧化铝。

(2.)中性淋溶阶段

前一阶段的矿物分解产物,因受到淋溶而下移,由于淋溶初期盐基很丰富,使溶液近于中性反应,硅酸和盐基流动性大而大量淋失,而铁、铝氧化物因流动性小而相对累积起来,形成富含铁铝的红色土体。

(3).铁铝聚积层的形成阶段

当盐基淋失到一定程度,以致土层上部呈酸性反应时,铁铝氧化物开始溶解而表现较大的流动性。但不流出土体,而是在土层中聚积,

四、选择题

1、潮土由近河床向远河床处依次排列着(A)。

A.沙土、沙壤土、轻壤土、中壤土、重壤土

B.重壤土、中壤土、沙壤土

C.沙壤土、轻壤土、重壤土沙土

D.中壤土、沙土、重壤土、沙壤土

2.(多项)下列母质类型中属于运积母质的(ABC)。

A.河积母质 B. 湖积母质

C.坡积母质 D. 残积母质

3、下列土壤反应为碱性的土壤类型是(B)。

A.暗棕壤 B.黑钙土

C.红壤 D.棕壤

4、(多项)识别发生层的主要特征主要包括(ABCD)

A.颜色B..质地

C.结构体D.新生体

5.某土壤发生层的代号为Bs,其中的s表示(A)。

A.铁铝氧化物的累积

B.粘粒累积的土层

C.碳酸盐的累积

D.土层被胶结、固结、硬结

五、论述题

(一)我国土壤资源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答:1、我国土壤资源的主要特点

(1)土壤类型众多,土壤资源丰富,生产潜力较大。按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分类,共有12个土纲,60个土类,土地总面积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1/15,居第三位。

(2)山地土壤资源所占比重较大,适宜综合利用。我国是个多山的国家,山地及丘陵地面积占总面积的69.3%,平原及盆地只占国土面积的30.7%。

(3)土壤资源人均数量偏少、整体质量较差。当前,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1/2。全国耕地总面积约为1.21亿hm2,人均耕地面积在0.1 hm2

以下。

我国土壤资源肥力整体较差,且不均匀。第二次土壤普查的数据显示,我国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10~20g/kg和低于10g/kg的面积分别占38.25%和25.95%。我国耕地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不及欧洲同类土壤的一半。

(4)土壤资源空间分布与利用不平衡。我国约85%的耕地集中于仅占全国土地面积44%的东部季风区22个省(市)内,而占全国面积一半以上的西部各省、区和直辖市,其耕地只占全国耕地的15%。自然条件较好、生产力水平较高的东部地区人均耕地最少。人均耕地低于联合国警戒线的县份,大多数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2、我国土壤资源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土壤资源存在的突出问题是耕地减少和土壤退化。具体表现为:.耕地面积减少,人地矛盾突出;土壤侵蚀严重,危害巨大;土壤资源退化,肥力下降;土壤盐碱化、沙化加剧;土壤污染日益严重,农田生态环境恶化等。(二)什么是岩石、母质和土壤?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

答:岩石是指由一种或多种矿物组成的集合体。

母质是指通过成土作用可发育成土壤的岩石风化的疏松碎屑物,可分为残积物和运积物(堆积物)两大类。

土壤发育于地球陆地表面能生长绿色植物的疏松多孔的结构表层。

三者之间存在着本质的区别,但又是相互联系在一起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又可相互转化。

岩石在外界的环境条件下的影响下经过风化作用(包括物理风化、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则变成疏松的碎屑物质,即母质不受动力搬运或受到动力搬运则可形成不同的母质类型(如残积母质和各种不同的运积母质)

母质在各种成土因素的作用下,经过不同土壤形成过程组合的作用下,形成土壤,是土壤的物质基础。

而母质、土壤在各种外力作用下搬运、淋溶、堆积和再成岩、造山运动即可上升为新的陆地岩石。

医学影像学题库及答案

医学影像学题库及答案 第一章总论 一、填空题 1、医学影像学包括、、、和等项内容。 2、X线具有穿透性、、和、和电离效应等特性,它们分别 是、、和基础。 X线穿透性 受、和的影响。 3、在阅片时, 应分析病变的要点是、、 、、、和等。 4、人体组织器官有不同的和差,使透过人体后的剩余X线量不均匀。 5、人为引入一种物质到人体器官或间隙使其产生密度差异而形成的对比称对比。引入的这种物质称引入这种物质的方法称。 6、X线图像特点包括、、和等。 7、数字X线成像包括、和。 8、水的CT值为 HU,骨皮质的CT值约为 HU,空气的CT值约为 HU 9、在T1加权像上水和大部病变(如肿瘤.炎症.变性.坏死.液化.水肿)为即长T1信号。T1加权像上的即短T1信号通常为脂肪和亚急性血肿。在T2加权像上,水和大部分病变呈高信号即信号。

二、名词解释 人工对比自然对比 CT MRI PACS 介入放射学 CR DDR CT值 T1 T2 MRA T1WI T2WI

三、选择题(可单选或多选) 1、摄胸部平片显示心肺等结构属于()。 A、人工对比 B、天然对比 C、造影检查 D、特殊检查 2、最适合心血管造影的造影剂()。 A、硫酸钡 B、泛影葡胺 C、欧乃派克 D、碘化油 3、X线图像显示的不同灰度与X线透过的物质密度的关系是()。 A、物质密度高,吸收X线量多,显白影 B、物质密度低,吸收X线量少,显黑影 C、物质密度高,吸收X线量少,显黑影 D、物质密度低,吸收X线量多,显白影 4、CT值为负值可能为() A、脂肪 B、气体 C、肌肉组织 D、血液 5、数字X线成像特点是() A、数字化图像,清晰度、分辨率高,对比好。 B、曝光宽容度大: C、X线剂量低: D、多种后处理功能:调整窗位窗宽、图像放大等。 6、骨皮质在MRI图像上的表现正确的是() A、长T2信号 B、长T1信号 C、短T2信号 D、短T1信号 7、MRI在哪些方面优于CT() A、脑垂体病变 B、脊髓病变 C、肺内病变 D、关节积液 8、有关磁共振成像特点正确的是() A、磁共振信号高低与密度无关。 B、无骨伪影干扰 C、体内顺磁性金属异物不影响图像失真 D、自旋回波序列血管内流动的血液无信号

《医学影像物理学》1-9章课后习题答案(精心整理)

第一章 X 射线物理 1-1 产生X 射线需要哪些条件? 答:这个题目实际上把高速电子轰击靶产生X 射线这一事实在条件上予以明确。首先要有产生电子的阴极和被轰击的阳极靶,电子加速的环境条件即在阴极和阳极间建立电位差,为防止阴极和阳极氧化以及电子与中性分子碰撞的数量损失,要制造压强小于4-Pa 的真空环境,为此要有一个耐压、密封的管壳。 1-2 影响X 射线管有效焦点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答:影响有效焦点大小的因素有:灯丝大小、管电压和管电流、靶倾角。 1-3 在X 射线管中,若电子到达阳极靶面的速度为1.5?8 10ms -1,求连续X 射线谱的最短波长和相应的最大光子能量。 答:此题的思路是由动能公式22 1v m 求出电子的最大动能,此能量也是最大的光子能量,从而求出最短波长。但当速度可与光速c=3?810ms -1 相比较时,必须考虑相对论效应,我们可以用下面公式求出运动中电子的质量 kg 302 3122010052.1)2/1(11011.9/1--?=-?=-=c m m e v keV 8.731018.1)105.1(10052.12 1211428302max =?=????==--J m h e v ν nm 0169.0max min ==νλh hc 此题的结果告诉我们,管电压为73.8KV 。反过来,如果知道管电压,求电子到达阳极靶表面的电子速度时,同样需要考虑相对论效应。 1-4 下面有关连续X 射线的解释,哪些是正确的? A .连续X 射线是高速电子与靶物质轨道电子相互作用的结果; B .连续X 射线是高速电子与靶物质的原子核电场相互作用的结果; C .连续X 射线的最大能量决定于管电压; D .连续X 射线的最大能量决定于靶物质的原子序数; E .连续X 射线的质与管电流无关。 正确答案:B 、C 、E 1-5 下面有关标识X 射线的解释,哪些是正确的? A .标识X 射线是高速电子与靶物质轨道电子相互作用的结果; B .标识X 射线的质与高速电子的能量有关; C .标识X 射线的波长由跃迁电子的能级差决定; D .滤过使标识X 射线变硬; E .靶物质原子序数越高,标识X 射线的能量就越大。 正确答案:A 、C 、E 1-6 影响X 射线能谱的因素有哪些? 答:电子轰击阳极靶产生的X 射线能谱的形状(归一化后)主要由管电压、靶倾角和固有滤过决定。当然,通过附加滤过也可改变X 射线能谱的形状。 1-7 影响X 射线强度的因素有哪些? 答:X 射线在空间某一点的强度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垂直于X 射线传播方向上的单位面积上的光子数量与能量乘积的总和。可见,X 射线强度是由光子数目和光子能量两个因素决定的。影响X 射线强度(量与质)的因素很多,主要有:增加毫安秒,X 射线的质不变、量增加,X 射线强度增加;增加管电压,X 射线的质和量均增加,X 射线强度增加;提高靶物质原子序数,X 射线的质和量均增加,X 射线强度增加;增加滤过,X 射线的质增加、但X 射线的量减少,X 射线强度减少;增加离X 射线源的距离,X 射线的质不变,X 射线的量减少,X 射线强度减少;管电压的脉动,X 射线的质和量均减少,X 射线强度减少。 1-8 原子放出X 射线前是静止的,为了保持活动不变,当它发射X 射线时,原子经历反冲。设原子的质量是M ,X 射线的能量为h ν,试计算原子的反冲动能。 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利用X 射线的动量和能量的关系: c h p ν=。 根据动量守恒,可知:c h p M ν ==v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知识点整理

地基基础部分 1.土由哪几部分组成? 土是由岩石风化生成的松散沉积物,一般而言,土是由固体颗粒、液态水和空隙中的气体等三部分组成。 2.什么是粒径级配?粒径级配的分析方法主要有哪些? 土中土粒组成,通常以土中各个粒组的相对含量(各粒组占土粒总质量的百分数)来表示,称为土的粒径级配。 对于粒径小于或等于60mm、大于0.075的土可用筛分法,而对于粒径小于0.075的土可用密度计法或移液管法分析。 3.什么是自由水、重力水和毛细水? 自由水是存在于土粒表面电场范围以外的水,它可以分为重力水和毛细水。 重力水存在于地下水位一下的土骨架空隙中,受重力作用而移动,传递水压力并产生浮力。毛细水则存在于地下水位以上的孔隙中,土粒之间形成环状弯液面,弯液面与土粒接触处的表面张力反作用于土粒,成为毛细压力,这种力使土粒挤紧,因而具有微弱的粘聚力或称为毛细粘聚力。 4.什么是土的结构?土的主要结构型式有哪些? 土的结构主要是指土体中土粒的排列和联结形式,它主要分为单粒结构、蜂窝结构和絮状结构三种基本类型。 5.土的物理性质指标有哪些?哪些是基本物理性质指标?哪些是换算指标? P6 6.熟练掌握土的各个物理性质指标的概念,并能够进行相互换算。 P7-8 7.无粘性土和粘性土的物理特征是什么? 无粘性土一般指具有单粒结构的碎石土和砂土。天然状态下无粘性土具有不同的密实度。密实状态时,压缩小,强度高。疏松状态时,透水性高,强度低。 粘性土粒之间存在粘聚力而使土具有粘性。随含水率的变化可分别划分为固态、半固态、可塑及流动状态。 8.什么是相对密度? P9 9.什么是界限含水量?什么是液限、塑限含水量? 界限含水率:粘性土由一种状态转换到另一种状态的分界含水率; 液限:由流动状态转为可塑状态的界限含水率; 塑限:有可塑状态转为半固态的界限含水率; 缩限:由半固态转为固态的界限含水率。 10.什么是塑性指数和液性指数?他们各反映粘性土的什么性质? P10 11.粗粒土和细粒土各采用什么指标进行定名? 粗粒土:粒径级配 细粒土:塑性指数

医学影像诊断学考试题库

医学影像诊断学考试题库 医学影像学 标准化试题 A 型题: 1、 下列哪项不是骨肿瘤的基本 x 线征象。() A .骨质破坏 B ?软骨破坏 C ?椎旁脓肿 D .瘤骨和瘤软骨 E ?肿瘤的反应骨 2、 患者30岁,述膝关节间歇性隐痛,肿胀半年多, 触之有乒乓球感, 在 x 片上胫骨上端内侧呈膨胀性皂泡样骨质破坏, () A ?骨囊肿 B ?动脉瘤样骨囊肿 C ?软骨母细胞瘤 D ?熔骨型骨肉瘤 E ?骨巨细胞瘤 3、 骨巨细胞瘤的典型 x 线征象。() A ? 位于干骺端的膨胀性偏心性囊性骨质 破坏,内有 B ?远距骨干骺端的偏心性囊性骨质破坏, 边缘硬化。 C ? 骨端的囊性破坏区,其透亮区模糊,皮 质变薄。 D ?近距骨干骺端的中心性囊性骨质破坏,常伴有病理性骨折。 E ? 位于 骨骺处多发性骨质破坏,内有钙化。 4、 非骨化纤维瘤的好发部位是( ) A ? 胫骨近端及股骨远端。 B ? 胫骨远端 及股骨近端。 C ? 肱骨近端。 D ? 颅顶骨。 E ? 脊柱骨。 5、 骨肉瘤的好发年龄是( ) A .15岁以下。 B ?15-25 岁之间。 C ?20-40 岁之间。 D ? 婴幼儿。 E ?40 岁以上。 6、 从骨髓瘤的 x 线表现中,找出错误的( A ? 好发于颅骨,脊柱,骨盆,肋骨等部位。 B ? 骨质普遍稀疏。 C ? 颅骨呈多发性穿凿状骨质破坏。 D ? 脊柱侵蚀常破坏椎弓根。 E ? 肋骨呈膨胀性分房状骨质破坏。 7、 下述哪个肿瘤来源于骨髓及造血组织( A ?骨巨细胞瘤 B ? 骨样骨瘤。 C ?骨软骨瘤。 D ? 尤文氏瘤 E ? 动脉瘤样骨囊肿。 &骨肉瘤的最主要的 x 线征象() A .骨质破坏 B .软组织肿块。 C .codman 氏三角。 D .软骨破坏 E .骨肿瘤骨。 9、 下列哪项临床表现对诊断骨髓瘤最有价值: A . 50岁以上的男性 B .全身性疼痛 C . 尿中出现本周蛋白 D .进行性贫血 E.血清钙及球蛋白升高 10、 X 线表现的严重程度与患者的无明显临床症状不相称, 转移之特征 A. 乳癌骨转移 B. 甲状腺癌骨转移 C. 前列腺癌骨转移 D. 鼻烟癌骨转移 查胫骨上端内侧肿胀, 横径大于纵径, 诊断为: 皂泡样骨间隔。 为下述何种肿瘤骨

医学影像学重点 自己整理的

5、骨龄:是指骨的原始骨化中心和继发骨化中心的出现及骨骺和干骺端骨性愈合 的年龄。(对诊断内分泌疾病和一些先天性畸形综合征有一定价值) 6、骨质破坏:是局部骨质为病理组织所代替而造成的骨组织消失。(见于炎症、 肿瘤、肉芽肿) X线:骨质局限性密度下降,骨小梁消失,骨皮质边缘模糊。 1、骨质疏松:指一定体积单位内正常钙化的骨组织减少。即骨组织的有机成分和 钙盐都减少,但故内的有机成分和钙盐含量比例仍正常。X线:骨质局限性密度下降,骨小梁变细,间隙变宽。 2 骨质软化:骨质软化――指一定单位体积内骨组织的有机成分正常,而矿物质含 量减少。X线表现为骨密度减低,骨小梁和骨皮质边缘模糊 7、骨质坏死:是骨组织局部代谢停止,坏死的骨质称为死骨。形成死骨的原因主 要是血液供应中断(多见于慢性化脓性骨髓炎,也见于骨缺血性坏死和外伤骨折后)。 3、骨膜增生:骨膜反应是因骨膜受刺激,骨膜内层成骨细胞活动增加形成骨膜新 生骨。通常有病变存在。X线:骨骼密度上升,骨皮质、小梁增厚。 8、骨膜三角(Codman三角):恶性肿瘤累及骨膜及骨外软组织,刺激骨膜成骨, 肿瘤继而破坏骨膜所形成的骨质,其边缘残存骨质呈三角形高密度病灶,称为骨膜三角。是恶性骨肿瘤的重要征象。 9、 Colles骨折:又称伸展型桡骨远端骨折,为桡骨远端2~3㎝以内的横行或粉碎 骨折,骨折远端向背侧移动,断端向掌侧成角畸形,可伴尺骨茎突骨折。 Colles’骨折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

答:Colles’骨折为桡骨远端3cm范围内横行或粉碎性骨折,常见于中老年人,跌倒时,前臂旋前,手掌着地,引起伸展型桡骨远端骨折。观察患肢呈银叉畸形、刺枪刀样畸形。 X线表现为:桡骨骨折远端向桡侧、背侧移位,掌侧成角,可见骨折线。常合并下尺桡关节脱位和尺骨茎突骨折。 10、青枝骨折:在儿童,骨骼柔韧性大,外力不易使骨质完全断裂而形成不完全性 骨折,仅表现为骨小梁和骨皮质的扭曲,看不到骨折线或只引起骨皮质发生皱折、凹陷或隆突。 11、骨“气鼓”(骨囊样结核):骨干结核初期为骨质疏松,继而在骨内形成囊性 破坏,骨皮质变薄,骨干膨胀,故称为骨“气鼓”或骨囊样结核。 12、骺离骨折:发生在儿童长骨骨折时,由于骨骺尚未与干骺端愈合,外力可经过 骺板达干骺端而引起骨骺分离,即骺离骨折。 13、肺野:充满气体的两肺在胸片上表现为均匀一致较为透明的区域称为肺野。 14、肺纹理:在充满气体的肺野,可见由肺门向外呈放射分布的树枝状影,称为肺纹理。 15、肺门角:肺门上、下部相交形成一钝的夹角,称为肺门角,而相交点称肺门点, 右侧显示较清楚。 16、原发综合征:原发性肺结核(Ⅰ型),肺的原发病灶,淋巴管炎和肺门淋巴结 炎。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少数为成人。X线:典型表现呈“哑铃状”,包括: ①原发浸润灶②淋巴管炎③肺门纵膈淋巴结肿大 17、肺实变:终末细支气管以远的含气腔隙内的空气被病理性液体、细胞或组织所 代替,常见于大叶性肺炎、肺泡性肺气肿、肺出血、肺结核、肺泡癌等。 空洞:是由肺内病变组织发生坏死后,经引流支气管排出后形成的。

医学影像学复习题

医学影像学复习题(一) 一、选择题 A型题 1.下列哪一种方法是腹部目前最常用的、首选的引导穿刺方法: A.X线透视 B.超声 C.CT D.MRI E.核素扫描 2.前列腺增生好发于: A.周围区 B.移行区 C.中央区 D.尿道周围 E.都可以 3.乳腺小叶增生多发年龄为: A.20~30岁 B.30~40岁 C.40~50岁 D.50~60岁 E.60岁以上 4.下列肿瘤超声表现具有呈蟹足样生长特点的是: A.脂肪瘤 B.纤维腺瘤 C.囊肿 D.乳癌 E.乳腺小叶增生 5.不属于乳腺恶性肿块的超声表现是: A.边缘轮廓不整齐,粗糙 B.内部回声不均匀,呈实性衰减 C.侧方声影多见 D.常有周围组织浸润 E.肿块内丰富高速低阻动脉血流信号: 6.下列正常"肺门"解剖,哪项不对: A.上腔静脉越过右肺动脉腹侧 B.气管分叉位于右肺动脉背侧 C.左主支气管比右主支气管长 D.多数右肺静脉位于右肺动脉腹侧 E.右肺门通常比左肺门高1cm 7.钡餐检查前哪项准备通常是不需要的: A.禁食12小时 B.清洁灌肠 C.停服各类药物3天 D.有幽门梗阻时须抽出胃内容物 E.肠梗阻和胃穿孔不能做钡餐检查,大出血期间暂缓进行 8.以下关于肝脏的概念,错误的是: A.纵裂的内侧是右肝前叶 B.胆囊左缘紧邻肝方叶 C.CT扫描在肝门区可显示门静脉,有时肝动脉也能清晰显示 D.正常肝脏的密度比脾脏高 E.肝尾状叶位于肝门和下腔静脉之间 9.颅骨弥漫性"竖发"表现,最常见于哪种疾病: A.脑膜瘤 B.颅骨血管瘤 C.先天性溶血性贫血 D.白血病 E.颅骨成骨肉瘤 10.关于"梗阻性脑积水",下列观点哪项不对: A.发生率比交通性脑积水低 B.出血、感染是最常见病因 C.梗阻点位于四脑室开口以上 D.MRI多轴面成像,诊断价值高 E.脑室旁白质常明显水肿 11.淋巴造影诊断淋巴结炎 A.淋巴结增大增多,时边缘缺损,淋巴管改道 B.淋巴结增大,结构完整无缺 C.输入淋巴管狭窄 D.淋巴渗出,淋巴结不增大 E.静脉呈扭曲、增粗 12.淋巴造影诊断淋巴结癌肿转移 A.淋巴结增大增多,时边缘缺损,淋巴管改道 B.淋巴结增大,结构完整无缺

土力学知识点总结

土力学知识点总结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1.土力学是利用力学一般原理,研究土的物理化学和力学性质及土体在荷载、水、温度等外界因素作用下工程性状的应用科学。 2.任何建筑都建造在一定的地层上。通常把支撑基础的土体或岩体成为地基(天然地基、人工地基)。 3.基础是将结构承受的各种作用传递到地基上的结构组成部分,一般应埋入地下一定深度,进入较好的地基。 4.地基和基础设计必须满足的三个基本条件:①作用与地基上的荷载效应不得超过地基容许承载力或地基承载力特征值;②基础沉降不得超过地基变形容许值;③挡土墙、边坡以及地基基础保证具有足够防止失稳破坏的安全储备。 5.地基和基础是建筑物的根本,统称为基础工程。 6.土是连续、坚固的岩石在风化作用下形成的大小悬殊的颗粒、经过不同的搬运方式,在各种自然坏境中生成的沉积物。 7.土的三相组成:固相(固体颗粒)、液相(水)、气相(气体)。 8.土的矿物成分:原生矿物、次生矿物。 9.黏土矿物是一种复合的铝—硅酸盐晶体。可分为:蒙脱石、伊利石和高岭石。 10.土力的大小称为粒度。工程上常把大小、性质相近的土粒合并为一组,称为粒组。划分粒组的分界尺寸称为界限粒径。土粒粒组分为巨粒、粗粒和细粒。 11.土中所含各粒组的相对含量,以土粒总重的百分数表示,称为土的颗粒级配。级配曲线的纵坐标表示小于某土粒的累计质量百分比,横坐标

则是用对数值表示土的粒径。 12.颗粒分析实验:筛分法和沉降分析法。 13.土中水按存在形态分为液态水、固态水和气态水。固态水又称矿物内部结晶水或内部结合水。液态水分为结合水和自由水。自由水分为重力水和毛细水。 14.重力水是存在于地下水位以下、土颗粒电分子引力范围以外的水,因为在本身重力作用下运动,故称为重力水。 15.毛细水是受到水与空气交界面处表面张力的作用、存在于地下水位以下的透水层中自由水。土的毛细现象是指土中水在表面张力作用下,沿着细的孔隙向上及向其他方向移动的现象。 16.影响冻胀的因素:土的因素、水的因素、温度的因素。 17.土的结构是指土颗粒或集合体的大小和形状、表面特征、排列形式及他们之间的连接特征,而构造是指土层的层理、裂隙和大孔隙等宏观特征,亦称宏观结构。 18.结构的类型:单粒结构、蜂窝结构、絮凝结构。 19.土的物理性质直接反应土的松密、软硬等物理状态,也间接反映土的工程性质。而土的松密和软硬程度主要取决于土的三相各自在数量上所占的比例。 20.黏土就是指具有可塑性状态性质的土,他们在外力作用下,可塑成任何性状而不产生裂缝,当外力去掉后,仍可保持原性状不变。土的这种性质叫做可塑性。 21.黏土从一种状态转变成另一种状态的分界含水量称为界限含水量。土

(完整版)医学影像学简答题(全)

一、星形细胞瘤的CT表现。 1.病变多位于白质。 2.Ⅰ级肿瘤平扫多呈低密度灶,边界清楚,占位效应轻,增强检查无或轻度强化。 3.Ⅱ~Ⅳ级肿瘤平扫多呈高、低或混杂密度肿块,边界不清,占位效应和瘤周水肿明显,增强检查多呈不规则花环样强化或附壁结节强化。 二、脑膜瘤的好发人群、好发部位、CT、MRI、鉴别诊断。(非常重要) 1.好发人群:中年女性。 2.好发部位:多位于脑外(矢状窦旁、大脑凸面、蝶骨嵴、嗅沟、桥小脑角、大脑镰、小脑幕)。 3.CT表现:平扫肿块呈等或稍高密度,类圆形,边界清楚,多以广基底与硬脑膜相连,瘤周水肿轻或无,增强检查病变多呈均匀明显强化。 4.MRI:平扫肿块在T1WI和T2WI上均呈等或稍高信号,增强T1WI 肿块呈均匀明显强化,邻近脑膜增厚并强化而形成脑膜尾征。 5.鉴别:星形细胞瘤,脑转移瘤,脑脓肿。 三、硬膜外血肿的CT表现。(非常重要) 1.颅板下梭形或半圆形高密度灶。 2.常伴有骨折。 3.血肿范围局限,不跨越骨缝。 4.占位效应较轻。 四、硬膜下血肿的CT表现。(非常重要) 1.颅板下新月形或半月形高密度影。 2.常伴有脑挫裂伤或脑内血肿。 3.脑水肿和占位效应明显。 五、脑梗死的分型及各自的CT表现。(熟悉) 缺血性梗死:

1.低密度梗死灶,部位和范围与闭塞血管供血区一致。 2.皮髓质同时受累。 3.占位效应较轻。 4.增强扫描可见脑回状强化。 出血性梗死: 1.低密度的梗死灶内可见高密度的出血灶。 2.占位效应明显。 腔隙性梗死: 1.低密度梗死灶。 2.无占位效应。 六、鼻咽癌的CT表现。(非常重要) 1.平扫表现为患侧咽隐窝变浅、消失或隆起。 2.咽顶、后、侧壁肿块突向鼻咽腔。 3.颈深淋巴结肿大。 4.增强检查病变呈不均匀明显强化。 七、癌性空洞、结核空洞和脓肿空洞的鉴别。(一般重要) 1、癌性空洞: 多见于老年患者。 多位于肺上叶前段和下叶基底段。 多为厚壁偏心空洞。 内壁不光整,可有壁结节,外壁可有分叶征及毛刺征。 常伴肺门、纵隔淋巴结增大。 2、结核空洞: 多位于上叶尖段、后段和下叶背段。 通常较小,壁薄,内壁光滑。 周围常有卫星病灶。

土力学改良期末考试知识点

1.基底压力的分布影响因素:与荷载的大小和分布,基础的刚度,基础的埋置深度以及地基土的性质多种因素有关。基地压力分布规律的假设条件:刚性基础,埋置深度,弹性理论中圣维男原理 2.土中应力按起因分为:自重应力和附加应力。按土骨架和土中孔隙的分担作用分为有效应力和孔隙应力。 3.土的三个重要特点:散体性多相性自然变异性 4.土的结构:单粒结构蜂窝结构絮状结构 5. 土的粒度成分或颗粒级配分析:筛分法:粒径大于0.075mm的巨粒组和粗粒组,沉降分析法:粒径小于0.075mm的细粒组。 6.不均匀系数Cu=d60/d10 。Cu<5的土均粒土级配不良,Cu>10的土级配良好。(缓的级配好) 7.固定层和扩散层中所含阳离子与土里表面的负电荷的电位相反,故称为反离子,固定层和扩散层又合称为反离子层。扩散层水膜的厚度对黏性土的工程性质影响很大,扩散层厚度大土的塑形就大膨胀与收缩性也大。 8.三项比例指标:土粒相对密度d s土的含水量w 密度P由实验直接测定其数值。 9.塑性指数Ip=w l-w p’塑性指数越大土处于可塑状态的含水量范围越大。液性指数:黏性土的天然含水量和塑限的差值与塑性指数之比。 I L-=W-W P/W L-W P=W-W P/I P黏性土根据液性指数数值划分软硬状态。 10.土密度划分:孔隙比,相对密度Dr,砂土密实度按标准贯入击数N划分。 11.达西定律:层流条件下,土中水渗流速度与能量(水头)损失之间关系的渗流规律,q=kA I v=q/A=ki ,从实际平均流速V r大于V(假想平均流速)q单位渗水量i水力梯度k反映土的透水性的比例系数,称为土的渗流系数,单位cm/s 12.室内渗透:变水头法适用透水性小的黏土。常水头法适用于透水性大的砂类土。 13.单位土体内的渗流力J土粒对水流阻力T T=J=r w i 渗流力是一种体积力量纲与r w相同单位KN/M3 14.使土开始发生流砂现象时的水力梯度称为临界水力梯度i cr=r’/r w=(d s-1)(1-n) 15.土的固结试验可以测定土的压缩系数a,压缩模量E S 压缩指数c c,都有侧限条件 16.采用压力段p1=0.1MPa(开始接近直线)增加到p2=0.2MPa时压缩系数a1-2来评定土的压缩性:a1-2<0.1MPa-1时为低压缩性土,大于等于0.1小于0.5之间为中压缩性土,大于等于0.5时为高压缩性土。 17.超固结比OCR=Pc/p1 p c为先期固结压力kpa,正常固结土,超固结土和欠固结土的超固结比分别为OCR=1,OCR>1,OCR<1 18.地基固结(压密)度:是指地基土层在某一压力作用下,经历时间t产生的固结变形量与最终固结变形量之比值。 19.朗肯土压力条件:墙背光滑垂直填补表面水平。 20.浅基础的地基破坏模式:整体剪切破坏局部剪切破坏冲切剪切破坏。 21.地基承载力影响因素:基础埋深和宽度 22.土坡稳定:理论上土坡的稳定性与颇高无关当坡角与土的內摩擦角相等(β=ψ)时,稳定安全系数K=1 23.毕肖普条分法使用条件:考虑竖向力,忽略水平力

(完整word版)医学影像学试题(含答案)

. . 1.透视检查的基础是利用X线的是: A光学作用 B生物作用 C穿透作用 D电离作用 E荧光作用 2.CR与普通X线成像比较其优点,叙述错误的是: A提高了图像密度分辨率 B提高了图像显示能力 C降低X线曝光量 D提高了图像空间分 辨率 E曝光宽容度增加 3.蝶鞍侧位片可测量其前后径及深径,其平均值分别为: A10.5mm,9.5mm B11.7mm,9.5mm C12.0mm,10.0mm D5.0mm,10.0mm E10.0mm,20.0mm 4.观察上颌窦首选X线投照位置为: A头颅正位 B头颅侧位 C颅底位 D华氏位 E柯氏位 5.肺癌引起的阻塞性肺炎与一般肺炎区别有以下几点,不正确的是: A体积缩小 B有支气管充气征 C同一部位反复发作 D合并肿块 E常有淋巴结肿大 6.构成肺门阴影最主要的结构是: A肺动、静脉 B神经 C主支气管 D肺组织 E淋巴结 7.肺部空腔性病变常见于: A肺癌 B结核厚壁空洞 C虫蚀样空洞 D支气管扩张 E气胸 8.下列关于病变空洞的描述,错误的是: A肺气囊:薄壁空洞 B肺脓肿:均匀厚壁空洞 C浸润性肺结核:薄壁空洞,有卫星灶 D 肺癌:偏心空洞,有壁结节 E慢性纤维空洞性肺结核:纤维厚壁空洞 9.下列支气管扩张的影像特点,不正确的是: A局部肺纹理增多 B环状或蜂窝状影 C斑片状、索条样影 D可有葡萄征、手套征 E普通胸片正常可除外本病 10大叶性肺炎的典型影像学变化可见于病变的: A充血期 B实变期 C消散期 D消散期之初 E病变全程 11.肺内球形病灶称为肿块的直径应大于 A2cm B3cm C4cm D5cm E6cm 12.两肺粟粒性病变除肺结核外,还可见于: A小叶性肺炎 B过敏性肺炎 C支原体肺炎 D吸入性肺炎 E中央型肺癌 13.无壁空洞最常见于: A周围性肺癌 B干酪性肺炎 C肺转移瘤 D肺脓肿 E浸润性肺结核 14.粟粒型肺结核是指: . .专业资料. .

医学影像成像原理复习题资料讲解

医学影像成像原理复 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常用的临床检查方法中无电离辐射的是(c) A、CT和PET B、超声和CT C、超声和MRI D、CT和MRI E、PET和MRI 2.X线信息影像传递过程中,作为信息源的是(b) A、X线 B、被照体 C、增感屏 D、胶片 E、照片 3.X线胶片特性曲线组成,不包括(d) A、趾部 B、直线部 C、肩部 D、顶部 E、反转部 4.摄影时,可以人为控制的运动模糊是(a) A、呼吸 B、痉挛 C、胃蠕动 D、肠蠕动 E、心脏搏动 5.与散射线量产生无关的因素是(c) A、被照体厚度 B、被照体密度 C、被照体姿势 D、照射野面积 E、被照体体积 6.影响散射线因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 A、物体越厚,产生散射线越少 B、管电压越高,产生散射线越多 C、物体受照面越大,产生散射线越多 D、X线波长越短,产生散射线越多 7.X线照片上相邻两点之间的密度差是(b) A、密度 B、对比度 C、清晰度 D、锐利度 E、失真度 8.减小运动模糊的叙述,错误的是(c) A、需固定肢体 B、缩短曝光时间

C、尽量缩短焦-片距 D、将肢体尽量移近胶片 E、选择运动小的机会曝光 9.使用增感屏摄影的论述,错误的是(b) A、影像颗粒性变差 B、增加影像的清晰度 C、增加影像的对比度 D、减少X线照射量 E、降低影像的清晰度 10.X线影像的转换介质,不包括(e) A、屏-片系统 B、影像增强器 C、成像板(IP) D、荧光屏 E、滤线栅 11.构成照片影像的几何因素是(a) A、失真度 B、对比度 C、颗粒度 D、锐利度 E、密度 12.胶片密度与曝光量成正比关系的是(c) A、足部 B、肩部 C、直线部 D、反转部 E、全部 13.屏-片系统X线信息影像传递过程中,作为信息载体的是(a) A、X线 B、胶片 C、被照体 D、增感屏 E、显影液 14.下到哪个不是影响X线照片对比度的因素(c) A、胶片γ值 B、X线质和量 C、被照体形态 D、增感屏的使用 E、冲洗技术 15.X线检查程序可以简化为(a) A、X线→被照物→信号→检测→图像形成 B、被照物→X线→信号→检测→图像形成 C、X线→被照物→检测→图箱像成→信号 D、被照物→X线→检测→信号→图像形成 E、X线→被照物→检测→信号→图像形成

《医学影像成像原理》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医学影像成像原理》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第一章 1.医学影像技术不包括() A、X 线摄影 B、X 线计算机体层成像 C、磁共振成像 D、超声成像 E、心电图成像 2.医学影像技术发展历程叙述,错误的是() A、1895 年11 月8 日,伦琴发现X 线为放射技术伊始 B、1895 年12 月22 日第一张X 线照片诞生为放射技术伊始 C、20 世纪10~20 年代为医技一体阶段 D、随着X 线设备的发展出现医技分家阶段 E、1959 年慕尼黑国际放射学会议形成独立学科阶段 3.X 线成像的因素不包括() A、组织的密度(ρ) B、组织的原子序数(Z) C、组织的厚度(d) D、组织的形状 E、X 线的衰减系数( )4.人体组织对X 线的衰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A、骨、脂肪、肌肉、空气 B、骨、肌肉、脂肪、空气 C、脂肪、骨、肌肉、空气 D、肌肉、骨、脂肪、空气 E、肌肉、脂肪、骨、空气 5.下列人体组织中,对X 线衰减最大的是() A、肌肉 B、骨骼 C、脂肪 D、软骨 E、血液 6.人体组织对X 线的衰减,形成图像的() A、清晰度 B、灰雾度 C、对比度 D、灰度 E、密度 7.与传统X 线诊断原理相同的成像方式有() A、CR B、MRI C、DR D、PET E、CT 8.不属于数字化成像技术的成像方法是() A、超声 B、磁共振成像 C、屏-片系统X 线摄影 D、计算机体层摄影 E、计算机X 线摄影 9.CT 成像优势不包括() A、获得无层面外组织结构干扰的横断面图像 B、密度分辨力高 C、可进行各种图像的后处理 D、空间分辨力比屏-片影像高 E、能够准确地测量各组织的X 线吸收衰减值 10.CT 技术的发展的叙述,错误的是() A、1953 年生产出我国第一台X 线机 B、1989 年螺旋CT 问世 C、1998 年多层面CT 诞生 D、2004 年推出容积CT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知识点考点整理汇总

一、绪论 1.1土力学、地基及基础的概念 1.土:土是连续、坚固的岩石经风化、剥蚀、搬运、沉积而形成的散粒堆 积物。 2.地基:地基是指支撑基础的土体或岩体。(地基由地层构成,但地层不一 定是地基,地基是受土木工程影响的地层) 3.基础:基础是指墙、柱地面下的延伸扩大部分,其作用是将结构承受的 各种作用传递到地基上的结构组成部分。(基础可以分为浅基础和深基 础) 4.持力层:持力层是指埋置基础,直接支撑基础的土层。 5.下卧层:下卧层是指卧在持力层下方的土层。(软弱下卧层的强度远远小 于持力层的强度)。 6.基础工程:地基与基础是建筑物的根本,统称为基础工程。 7.土的工程性质:土的散粒性、渗透性、压缩性、整体强度(连接强度) 弱。 8.地基与基础设计必须满足的条件:①强度条件(按承载力极限状态设计): 即结构传来的荷载不超过结构的承载能力p f ≤;②变形条件:按正常使 s≤ 用极限状态设计,即控制基础沉降的范围使之不超过地基变形的允许值[] 二、土的性质及工程分类 2.1 概述 土的三相组成:土体一般由固相(固体颗粒)、液相(土中水)、气相(气体)三部分组成,简称为三相体系。 2.2 土的三相组成及土的结构 (一)土的固体颗粒物质分为无机矿物颗粒和有机质。矿物颗粒的成分有两大类:(1)原生矿物:即岩浆在冷凝过程中形成的矿物,如石英、长石、云母等。(2)次生矿物:系原生矿物经化学风化作用后而形成的新的矿物(如

粘土矿物)。它们的颗粒细小,呈片状,是粘性土固相的主要成分。次生矿物中粘性矿物对土的工程性质影响最大 —— 亲水性。 粘土矿物主要包括:高岭石、蒙脱石、伊利石。蒙脱石,它的晶胞是由两层硅氧晶片之间的夹一层铝氢氧晶片所组成称为2:1型结构单位层或三层型晶胞。它的亲水性特强工程性质差。伊利石它的工程性质介于蒙脱石与高岭石之间。高岭石,它是由一层硅氧晶片和一层铝氢氧晶片组成的晶胞,属于1:1型结构单位层或者两层。它的亲水性、膨胀性和收缩性均小于伊利石,更小于蒙脱石,遇水稳定,工程性质好。 土粒的大小称为粒度。在工程性质中,粒度不同、矿物成分不同,土的工程性质也就不同。工程上常把大小、性质相近的土粒合并为一组,称为粒组。而划分粒组的分界尺寸称为界限粒径。土粒粒组先粗分为巨粒、粗粒和细粒三个统称,再细分为六个粒组:漂石(块石)、卵石(碎石)、砾粒、砂粒、粉粒和黏粒。 土中所含各粒组的相对含量,以土粒总重的百分数表示,称为土的颗粒级配。土的级配曲线的纵坐标表示小于某土粒的累计质量百分比,横坐标则是用对数值表示土的粒径。由曲线形态可评定土颗粒大小的均匀程度。若曲线平缓则粒径大小相差悬殊,颗粒不均匀,级配良好;反之,则颗粒均匀,级配不良。 工程中常用不均匀系数u C 和曲率系数c C 来反映土颗粒的不均匀程度。 60 30u d C d = ()2301060c d C d d =? 10d —小于某粒径的土粒质量总土质量10%的粒径,称为有效粒径; 30d —小于某粒径的土粒质量总土质量30%的粒径,称为中值粒径; 60d —小于某粒径的土颗粒质量占总质量的60%的粒径,称限定粒径。 工程上对土的级配是否良好可按如下规定判断 ① 对于级配连续的土: Cu 5,级配良好;5Cu ,级配不良。 ② 对于级配不连续的土,级配曲线上呈台阶状,采用单一指标Cu 难以全面有效地判断土的级配好坏,需同时满足Cu 5和13Cu = 两个条件时,才为级配良好,反之级配不良。

(完整版)医学影像学试题(答案)

医学影像学试卷 适用范围:__________ 出题教师:__________ 试卷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60 分钟;书写要工整、清楚、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一、填空题,根据题意,将正确答案补充完整(本大题满分10分,每小题2 分) 1. 在CT纵隔窗图象上主肺动脉窗平面,显示的主要大血管有:( )、 ( )、( )。 2. 骨膜增生又称骨膜反应,是因骨膜受到刺激,其内层的( )活动 增加而产生的( )。X线上常表现为与骨皮质平行的线状、层状或 ( )状,已形成的骨膜新生骨可重新被破坏,破坏区两端残留骨膜反应 呈三角形或袖口状,称为( )。 3. 输尿管结石的好发部位( )、( )和 ( )。 4. 胃溃疡之龛影在切线位X线片上的特征是( ) ,边缘光 整,形状较规则,( ),可有( ) 、狭颈征、项圈征出 现。

5. MRI对( )、( )的显示不如X线和CT。 二、单选题,以下各题有多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选择正确答案(本大题满分30分,每小题1.5分) 1. 下列哪种方法为颅脑疾病诊断的基本方法:( ) A. 脑室造影 B. 计算机体层 C. 头颅平片 D. 磁共振成像 E. 脑血管造影 2. 形成正位肺门阴影最重要的的解剖结构是:( ) A. 淋巴组织 B. 支气管动脉 C. 支气管 D. 肺动脉 E. 肺静脉 3. 下列哪项不是逆行肾盂造影的优点:( )

A. 不通过血液循环,全身反应少 B. 禁忌症少 C. 造影剂量少,显影清楚 D. 能同时了解肾功能情况 E. 碘过敏者同样可以运用 4. 下列那项不是成骨肉瘤的X线表现:( ) A. 死骨形成 B. 骨膜反应 C. 软组织肿块 D. 溶骨性骨破坏 E. 瘤骨形成 5. 对冠心病室壁瘤诊断最可靠的方法是:( ) A. 透视 B. 冠状动脉造影 C. 左心室造影 D. 右心室造影 E. 摄片 6. 用X线证实少量胸水时,以下哪种摄影方法最好:( ) A. 健侧向下侧卧侧位

医学影像成像原理复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常用的临床检查方法中无电离辐射的是(c) A、CT和PET B、超声和CT C、超声和MRI D、CT和MRI E、PET和MRI 2.X线信息影像传递过程中,作为信息源的是(b) A、X线 B、被照体 C、增感屏 D、胶片 E、照片 3.X线胶片特性曲线组成,不包括(d) A、趾部 B、直线部 C、肩部 D、顶部 E、反转部 4.摄影时,可以人为控制的运动模糊是(a) A、呼吸 B、痉挛 C、胃蠕动 D、肠蠕动 E、心脏搏动 5.与散射线量产生无关的因素是(c) A、被照体厚度 B、被照体密度 C、被照体姿势 D、照射野面积 E、被照体体积 6.影响散射线因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 A、物体越厚,产生散射线越少 B、管电压越高,产生散射线越多 C、物体受照面越大,产生散射线越多 D、X线波长越短,产生散射线越多 7.X线照片上相邻两点之间的密度差是(b) A、密度 B、对比度 C、清晰度 D、锐利度 E、失真度 8.减小运动模糊的叙述,错误的是(c) A、需固定肢体 B、缩短曝光时间 C、尽量缩短焦-片距 D、将肢体尽量移近胶片

E、选择运动小的机会曝光 9.使用增感屏摄影的论述,错误的是(b) A、影像颗粒性变差 B、增加影像的清晰度 C、增加影像的对比度 D、减少X线照射量 E、降低影像的清晰度 10.X线影像的转换介质,不包括(e) A、屏-片系统 B、影像增强器 C、成像板(IP) D、荧光屏 E、滤线栅 11.构成照片影像的几何因素是(a) A、失真度 B、对比度 C、颗粒度 D、锐利度 E、密度 12.胶片密度与曝光量成正比关系的是(c) A、足部 B、肩部 C、直线部 D、反转部 E、全部 13.屏-片系统X线信息影像传递过程中,作为信息载体的是(a) A、X线 B、胶片 C、被照体 D、增感屏 E、显影液 14.下到哪个不是影响X线照片对比度的因素(c) A、胶片γ值 B、X线质和量 C、被照体形态 D、增感屏的使用 E、冲洗技术 15.X线检查程序可以简化为(a) A、X线→被照物→信号→检测→图像形成 B、被照物→X线→信号→检测→图像形成 C、X线→被照物→检测→图箱像成→信号 D、被照物→X线→检测→信号→图像形成 E、X线→被照物→检测→信号→图像形成 16.增感屏的核心结构是(b)

医学影像学第十八章中枢神经系统练习题

第十八章中枢神经系统练习题一、单选题(本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蛛网膜下间隙出血的直接CT征象为: A.脑室内出血 B.脑沟、脑池密度增高 C.脑内血肿 D.脑水肿 E.脑梗死 2.腔隙性脑梗死最常发生的部位是: A.枕叶 B.颞叶 C.脑干 D.基底节区 E.小脑半球 3.非典型脑脓肿的CT表现中,应除外: A.平扫只显示低密度,未显示等密度脓肿壁 B.脓肿壁强化不连续 C.部分呈环状强化,部分呈片状强化 D.多环重叠,或分房状强化 E.包膜显示完整、光滑、均匀、薄壁之特点 4.急性硬膜下血肿指损伤后几天内: A.3天 B.3周 C.3小时 D.>3周 E.2天 5.脑颜面血管瘤病的CT征象中,哪项有错误: A.病侧大脑半球顶枕区表面有弧带状或锯齿状钙化 B.钙化周围可见脑梗死灶,偶见脑内出血灶 C.伴随脑发育不全的脑沟增宽、脑室扩大和体积缩小

D.增强扫描可显示皮质表面软脑膜的异常血管E.常并发脑膜瘤、神经鞘病及其他先天畸形 6.在X 光平片上哪种钙化斑不常见到: A.松果体钙斑 B.大脑镰钙斑 C.床突间韧带钙化 D.侧脑室脉络丛球钙化 E.小脑幕钙化 7.颅内压增高征在头颅平片的表现不可能为:A.头颅变大,颅骨变薄 B.脑回压迹增多、增深 C.颅缝增宽 D.蝶鞍改变 E.头颅变小 8.颅骨平片不可能见到的肿瘤征像是: A.因肿瘤所致的局限性颅骨改变,如骨质增生和破坏 B.蝶鞍的改变 C.内听道的改变 D.肿瘤的钙斑形态和位置 E.肿瘤的直接征像 9.脑膜瘤的CT征象中,哪项描述有错误: A.肿瘤以宽基底靠近颅骨或者硬脑膜 B.可有颅骨的增厚、破坏或变薄 C.肿瘤平扫大部分为高密度,少数为等密度 D.肿瘤密度均匀,边界清楚 E.肿瘤出血、坏死和囊变较多见 10.最常见的桥小脑角区肿瘤是: A.脑膜瘤 B.面神经瘤 C.听神经瘤 D.胶质瘤 E.三叉神经瘤

土力学知识点总结

土力学知识点总结 1、土力学是利用力学一般原理,研究土的物理化学和力学性质及土体在荷载、水、温度等外界因素作用下工程性状的应用科学。 2、任何建筑都建造在一定的地层上。通常把支撑基础的土体或岩体成为地基(天然地基、人工地基)。 3、基础是将结构承受的各种作用传递到地基上的结构组成部分,一般应埋入地下一定深度,进入较好的地基。 4、地基和基础设计必须满足的三个基本条件:①作用与地基上的荷载效应不得超过地基容许承载力或地基承载力特征值;②基础沉降不得超过地基变形容许值;③挡土墙、边坡以及地基基础保证具有足够防止失稳破坏的安全储备。 5、地基和基础是建筑物的根本,统称为基础工程。 6、土是连续、坚固的岩石在风化作用下形成的大小悬殊的颗粒、经过不同的搬运方式,在各种自然坏境中生成的沉积物。 7、土的三相组成:固相(固体颗粒)、液相(水)、气相(气体)。 8、土的矿物成分:原生矿物、次生矿物。 9、黏土矿物是一种复合的铝—硅酸盐晶体。可分为:蒙脱石、伊利石和高岭石。

10、土力的大小称为粒度。工程上常把大小、性质相近的土粒合并为一组,称为粒组。划分粒组的分界尺寸称为界限粒径。土粒粒组分为巨粒、粗粒和细粒。 11、土中所含各粒组的相对含量,以土粒总重的百分数表示,称为土的颗粒级配。级配曲线的纵坐标表示小于某土粒的累计质量百分比,横坐标则是用对数值表示土的粒径。 12、颗粒分析实验:筛分法和沉降分析法。 13、土中水按存在形态分为液态水、固态水和气态水。固态水又称矿物内部结晶水或内部结合水。液态水分为结合水和自由水。自由水分为重力水和毛细水。 14、重力水是存在于地下水位以下、土颗粒电分子引力范围以外的水,因为在本身重力作用下运动,故称为重力水。 15、毛细水是受到水与空气交界面处表面张力的作用、存在于地下水位以下的透水层中自由水。土的毛细现象是指土中水在表面张力作用下,沿着细的孔隙向上及向其他方向移动的现象。 16、影响冻胀的因素:土的因素、水的因素、温度的因素。 17、土的结构是指土颗粒或集合体的大小和形状、表面特征、排列形式及他们之间的连接特征,而构造是指土层的层理、裂隙和大孔隙等宏观特征,亦称宏观结构。 18、结构的类型:单粒结构、蜂窝结构、絮凝结构。

医学影像学简答题(全)

一、星形细胞瘤得CT表现。 1、病变多位于白质。 2、Ⅰ级肿瘤平扫多呈低密度灶,边界清楚,占位效应轻,增强检查无或轻度强化。 3、Ⅱ~Ⅳ级肿瘤平扫多呈高、低或混杂密度肿块,边界不清,占位效应与瘤周水肿明显,增强检查多呈不规则花环样强化或附壁结节强化。 二、脑膜瘤得好发人群、好发部位、CT、MRI、鉴别诊断。(非常重要) 1、好发人群:中年女性。 2、好发部位:多位于脑外(矢状窦旁、大脑凸面、蝶骨嵴、嗅沟、桥小脑角、大脑镰、小脑幕)。 3、CT表现:平扫肿块呈等或稍高密度,类圆形,边界清楚,多以广基底与硬脑膜相连,瘤周水肿轻或无,增强检查病变多呈均匀明显强化。 4、MRI:平扫肿块在T1WI与T2WI上均呈等或稍高信号,增强T1WI 肿块呈均匀明显强化,邻近脑膜增厚并强化而形成脑膜尾征。 5、鉴别:星形细胞瘤,脑转移瘤,脑脓肿。 三、硬膜外血肿得CT表现。(非常重要) 1、颅板下梭形或半圆形高密度灶。 2、常伴有骨折。 3、血肿范围局限,不跨越骨缝。 4、占位效应较轻。 四、硬膜下血肿得CT表现。(非常重要) 1、颅板下新月形或半月形高密度影。 2、常伴有脑挫裂伤或脑内血肿。 3、脑水肿与占位效应明显。 五、脑梗死得分型及各自得CT表现。(熟悉) 缺血性梗死: 1、低密度梗死灶,部位与范围与闭塞血管供血区一致。

2、皮髓质同时受累。 3、占位效应较轻。 4、增强扫描可见脑回状强化。 出血性梗死: 1、低密度得梗死灶内可见高密度得出血灶。 2、占位效应明显。 腔隙性梗死: 1、低密度梗死灶。 2、无占位效应。 六、鼻咽癌得CT表现。(非常重要) 1、平扫表现为患侧咽隐窝变浅、消失或隆起。 2、咽顶、后、侧壁肿块突向鼻咽腔。 3、颈深淋巴结肿大。 4、增强检查病变呈不均匀明显强化。 七、癌性空洞、结核空洞与脓肿空洞得鉴别。(一般重要) 1、癌性空洞: 多见于老年患者。 多位于肺上叶前段与下叶基底段。 多为厚壁偏心空洞。 内壁不光整,可有壁结节,外壁可有分叶征及毛刺征。 常伴肺门、纵隔淋巴结增大。 2、结核空洞: 多位于上叶尖段、后段与下叶背段。 通常较小,壁薄,内壁光滑。 周围常有卫星病灶。 3、脓肿空洞: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