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9届一轮复习人教版:第37讲 宗教改革与启蒙运动 学案

2019届一轮复习人教版:第37讲 宗教改革与启蒙运动 学案

2019届一轮复习人教版:第37讲 宗教改革与启蒙运动 学案
2019届一轮复习人教版:第37讲 宗教改革与启蒙运动 学案

第37讲宗教改革与启蒙运动

一、宗教改革

1.背景

(1)经济条件: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思想条件:在文艺复兴的影响下,人们要求改革教会的愿望日趋强烈。

(3)主要原因:天主教会与德意志间的矛盾加深。

(4)导火线:1517年教皇在德意志出售赎罪券。

2.概况

(1)序幕:1517年,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

(2)扩展:形成了不受罗马教皇控制的新教,如路德派、加尔文派和英国国教等。3.主张

(1)只要有虔诚的信仰,灵魂便可以得救,无需购买赎罪券。

(2)每个基督徒都有直接阅读和解释《圣经》的权利。

(3)简化宗教仪式,否定罗马教廷的权威,坚持国家权力高于教会。

4.影响

(1)打破了对罗马教会的迷信,解放了思想。

(2)人文主义得到进一步的传播和发展。

(3)动摇了罗马教会的统治。

辨析比较“因行称义”与“因信称义”

二、启蒙运动

1.背景

(1)经济基础:欧洲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

(2)阶级基础: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摆脱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压迫。

(3)政治基础: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思想束缚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4)思想基础:文艺复兴的推动,思想解放。

(5)斗争武器:自然科学取得很大进展,人们有了更多的自信。

2.核心

“理性”,即主张人自己去思考,否定一切外在权威。

3.内容

(1)呼唤用理性的阳光驱散现实的黑暗,努力构建一个民主和科学的时代。

(2)抨击天主教会的权威和迷信,反对专制和愚昧,提倡科学、自由和平等。图解概念理性主义

4.代表

人物代表作观点

伏尔泰《哲学通信》《路易

十四时代》

(1)抨击天主教会,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君主立宪制

(2)提倡“天赋人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1)反对君主专制,提出“三权分立”学说

(2)法律应当是理性的体现

卢梭《社会契约论》(1)提出“天赋人权”“社会契约”及“人民主权”思想

(2)认为人类不平等的根源是财产的私有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1)认为人应该独立思考,理性判断

(2)人非工具

(3)主权属于人民,人要自由也要自律

5.影响

(1)欧洲

①是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冲击着欧洲的封建专制统治。

②为法国大革命做了充分的思想动员。

(2)世界

①鼓舞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②启蒙思想成为人们追求解放的精神武器。

归纳总结欧洲人文精神的发展

1.启蒙运动时期的自然神论

自然神论是17~18世纪的英国和18世纪的法国出现的哲学观点。17世纪由英国思想家赫伯特始创,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等人也都是具有一定唯物主义倾向的自然神论者。自然神论反对蒙昧主义和神秘主义,否定迷信和各种违反自然规律的“奇迹”;认为上帝不过是“世界理性”或“有智慧的意志”;上帝作为世界的“始因”或“造物主”,它在创世之后就不再干预世界事务,而让世界按照它本身的规律存在和发展下去;主张用“理性宗教”或“自然宗教”代替“天启宗教”。

2.霍布斯的思想

托马斯·霍布斯是英国早期启蒙思想家。他既提出了一些最基本的启蒙思想,又带有明显的封建落后意识。他认为,国家不是根据神的意志而是人们通过社会契约创造的,君权也不是神授的,而是人民赋予的。但他并不反对君主专制,甚至承认专制政权有干涉臣民财产的权力。他把罗马教皇比作魔王,僧侣比作群鬼,但主张利用“国教”来管束人民,维护“秩序”。代表作《利维坦》。

3.洛克的思想

约翰·洛克是英国早期启蒙思想家。他的思想影响了伏尔泰和卢梭,以及许多苏格兰启蒙运动的思想家和美国开国元勋。他对霍布斯的思想进行了修正,认为人们按照契约成立国家的目的就是保护私有财产,因此国家政权不应干涉臣民财产。在政权形式上,他赞成君主立宪制,主张国家的立法权、行政权和处理外交事务的权力应该分属议会和君主。代表作主要有《人类理解论》和《政府论》等。

考点一“与上帝的直接对话”——宗教改革

1.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相同点

(1)背景:都是西欧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起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都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

(2)目标:两者都将矛头指向封建教会。

(3)性质:两者都是反封建的资产阶级运动,都体现了浓郁的人文主义色彩。

(4)范围:都波及西欧的广大地区。

(5)结果:都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和近代文化的繁荣。

2.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不同点

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

形式借复兴古典文化之名宣扬资产阶级

世界观

披着宗教外衣反封建

范围从意大利开始,主要在思想文化领

域开展

从德意志开始,是一场社会思想改革

运动

作用把人们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促

进了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

使人们进一步摆脱天主教会的思想

禁锢,新教思想还为后来的资产阶级

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

要求:分析材料,指出加尔文的思想比马丁·路德思想的发展之处。

材料加尔文是宗教改革的重要人物。其思想核心是将“因信称义”发展为“先定论”(或“预定论”)。他认为成功者得救,成为选民;失败者不得救,成为“弃民”。这种预定论是加尔文神学体系的基石。他批驳教会“财富使人陷于罪恶,不能得救”的说教,认为财富是上帝恩赐的,是人获得成功——得救的标志。他为资产阶级发家致富作辩护,从神学角度论证世俗生活和个人奋斗的必要性、合理性。他在瑞士创立了长老制的教会组织体制——民主教会:首先全体信徒选出教会长老,再由长老选举或聘请牧师,然后长老监督牧师,共同管理教会;从各地区到全国进行分层选举,组成地区教会和国家教会。加尔文的长老制为西方民主国家的民主制度奠定了基础。

主要信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发展了马丁·路德的“因信称义”思想,提出先定论(“其思想核心是将‘因信称义’发展为‘先定论’”);论证世俗生活的合理性(“他批驳教会‘财富使人陷于罪恶,不能得救’的说教……从神学角度论证世俗生活和个人奋斗的必要性、合理性”);创立了长老制的教会体制,确立民主教会组织形式(“他在瑞士创立了长老制的教会组织体制——民主教会”)。

1.宗教改革时期新教徒的世俗观

天主教徒……保有着尽可能谨小慎微、不冒风险的生活态度,宁可收入微薄地过活也不愿投身于更加危险而富于挑战的活动——即使这样会名利双收。有一句广为人知的德国俏皮话说得好:“要么吃好,要么睡好。”显然,新教徒吃得高兴,而天主教徒则乐于睡得安稳。

——奥芬巴赫尔发现问题通过天主教徒和新教徒“要么吃好,要么睡好”的对比,肯定了新教徒对现世幸福的追求。

命题角度新教徒的商业竞争意识;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内涵。

2.马丁·路德是宗教改革家,还是革命者?

“宗教改革”这个词一样有误导作用,路德一开始是一个改革家,但最终却成为了一个革命者,这是他与罗马教会坚定抗争导致的结果。表面上看,宗教改革可以解释为对教会某些腐败落后现象作出的反应,其中包括:部分牧师包括教皇的放荡生活、不受教会法律约束的特权和豁免。尽管这些很能激起人们的抗议,但它们仅是清教徒进行宗教改革的借口而不是根源。

发现问题作者对宗教改革的实质与对马丁·路德的身份的看法与传统观念存在差异。

命题角度宗教改革的双重性;宗教改革的实质目的;马丁·路德的社会地位。

考点二理性的辉煌——启蒙运动

1.启蒙运动的突出特点

(1)从批判对象看,矛头指向专制主义、教权主义。

(2)从批判方式看,摆脱了宗教的束缚,对封建制度进行理性的批判,是科学进步与资产阶级壮大的反映。

(3)从批判领域看,集中于政治、思想领域,即使是百科全书派,宣扬科学和理性的目的也是为了反对专制、教权和迷信。

(4)从历史作用看,主要是为资产阶级革命和资产阶级的统治做思想动员和理论准备。

2.启蒙运动对社会转型的推动作用

(1)对近代世界的影响:“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论证了革命的合理性;君主立宪制和三权分立不仅提供了依法治国的理论,还为资产阶级的政权组织形式设计了不同的方案。启蒙思想对专制主义和教权主义的批判推动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发生,成为资产阶级夺取

政权、建设政权的强大思想武器。

(2)对各国政体的影响

①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和《王位继承法》,确立了责任内阁制和君主立宪制,限制了王权,扩大了议会权力,确立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司法权独立于王权的原则,实践了启蒙思想家的分权思想和人民主权思想。

②对美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制定了1787年联邦宪法,确立了共和政体和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体现了启蒙运动中的人民主权思想和三权分立思想。

③对法国:在19世纪70年代制定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从法律上确立了共和政体,体现了主权在民的思想。

(3)欧洲启蒙思想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①19世纪末,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宣传进化论思想,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

②20世纪初,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用暴力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

③辛亥革命后,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国家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并按照三权分立原则确立了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④新文化运动时期,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要求:明清时期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体制是落后的吗?据材料论证其受到启蒙运动思想家追捧的原因。

材料17世纪末叶以后,一批开明的思想家开始对《圣经》和天主教神甫的著作表示怀疑,甚至对希腊罗马古典文明的优越性也提出异议。在这个新旧思想交替的时期,恰好传来了中国文化的信息,使一些学者加强了摆脱传统观念的信心和依据。……孟德斯鸠承认中国的专制君主比较有节制,承认传教士和伏尔泰交口称赞的皇帝提倡耕织、兴修水利、实行科举考试、设置谏官具有限制暴政的作用。伏尔泰对中国政治几乎完全持推崇态度。他提倡以农为本,宣称只有农业能够增加财富、贬低货币和商业资本的作用,盛赞中国君主以农为本重视农业的政策与措施,建议法王也效法中国皇帝举行春耕“籍田”的仪式。

提示:先分析材料观点,再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与启蒙运动思想家的需求去论证。

论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启蒙运动思想家认为古代中国对各种宗教采取容忍态度,崇尚自然,主要是针对天主教会推行的精神独裁;推崇中国实行开明君主专制、实行科举考试、设置谏官,主要是针对君主专制的强化;肯定中国提倡耕织、兴修水利、以农为本,适应了新兴资产阶级狂热追求财富的期望。启蒙运动思想家并非完全肯定当时中国制度的先进性,而是出于自身反封建,发展资本主义的需要;随着西欧反封建进程的推进,他们对中国的文化制度就由推崇变为批判反对了。

1.启蒙运动与科学的关系

这种氛围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十八世纪占支配地位的观念:科学方法是研究社会活动和自然现象的惟一可行的方法。由于具有自然属性的世界正在被人认识,因此启蒙思想家认为具有社会属性的世界很快也可以用科学的方法去认识,这已成为一种共识。

——[美]罗伯特·E·勒纳《西方文明史》发现问题18世纪科学的发展对启蒙运动的推动作用。

命题角度近代早期的自然科学发展和科学的方法;科学理性和启蒙运动的相互推动关系。2.霍布斯的经济主张

托马斯·霍布斯在其著作《利维坦》(Leviathan,1651年)中认为,以往的财产税赋予了贵族和僧侣免税的特权,而征收消费税可以限制封建特权,保证税收公平,人人要消费,人人要纳税。另外,消费税可以抑制浪费,因为消费越多,纳税越多。最后,消费税附加在消费品价格之上,消费者消费时自然而然地纳税,不会感到赋税的沉重,同时又保证了国家财政收入的增长。

发现问题霍布斯的经济主张反映了当时资产阶级的利益与需求。

命题角度霍布斯消费税的内涵;霍布斯经济主张体现的时代背景。

3.法国启蒙运动的英国因素

可以肯定的说,法国启蒙运动的先行者都是直接地受了英国影响的。伏尔泰从青年时的《哲学通信》到晚年的《路易十四时代》,都历历可见培根、牛顿、洛克的影响;而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更是洛克《政府论》的深化和具体化。……并早为伏尔泰等人所亲眼目睹:在法国还是王权专政和宗教派斗争和迫害正炽的时候,在英国已实行“虚君”的议会民主制和“宗教宽容”;英国的知识分子受到国家和社会的尊重,牛顿的葬礼如同“国葬”,而法国的笛卡尔却孤寂的死去……恩格斯的话无非验证了伏尔泰之所见。

发现问题英国在思想、社会风气、社会氛围上对法国启蒙运动产生了重大影响。

命题角度法国启蒙思想家对英国启蒙思想的继承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对法国反专制的影响;英国启蒙运动对世界的影响。

全国卷5年考题统计

时间题号时间题号

2017 全国Ⅲ,33 2016 全国Ⅰ,41

1.命题点:法国大革命时期宣扬的政治理念

(2017·课标全国Ⅲ,33)雨果在小说《九三年》中描述1793年法国唯一的最高权力机关国民公会,“既是正式选举会议又是十字街头,既是权威机关又是平民大众,既是法庭又是被告”。这里的国民公会所体现的政治理念是()

A.三权分立B.君主立宪

C.人民主权D.法律至上

答案 C

解析“十字街头”“平民大众”“被告”等反映了作为最高权力机关的国民公会是民意的代表,体现了“人民主权”的政治理念,故C项正确。材料只提到“唯一的最高权力机关”,无法体现“三权分立”;1793年法国已经废除了君主制;“既是法庭又是被告”与“法律至上”理念不符,故A、B、D三项错误。

2.命题点:宗教改革的社会基础

(2017·天津文综,3)马丁·路德反对罗马教廷,宣扬因信仰而得救。他倡导的改革运动得到农民、手工工匠、下层僧侣的支持,推动了宗教民族主义的发展。王公贵族为扩大自身政治权力,也纷纷建立其辖区官方教会。这主要说明宗教改革()

A.使社会各阶层有了共同目标

B.扩大了世俗贵族权力

C.有利于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

D.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

答案 D

解析根据材料“……得到农民、手工工匠、下层僧侣的支持……王公贵族”可知,宗教改革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D项正确。农民、手工工匠、下层僧侣的目标是要建立因信仰而得救的廉俭教会,王公贵族的目的是扩大自身政治权力,二者目标并不一致,A项错误。“扩大了世俗贵族权力”和“有利于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的表述均片面,排除B、C项。3.命题点:欧洲宗教改革时期天主教会内部的分化

(2016·海南单科,11)英国天主教神甫威廉·廷得尔因希望英国教徒可以自由阅读《圣经》而将其翻译成英文,结果于1524年被控有异端嫌疑,被迫流亡。由此可知,他()

A.维护教皇权威B.主张圣像崇拜

C.倡导信仰自由D.支持宗教改革

答案 D

解析由“希望英国教徒可以自由阅读《圣经》”可知,他反对教皇单独解释《圣经》,故A 项错误;圣像崇拜把与神有关的东西神圣化,与自由阅读《圣经》的主张不符,故B项错误;

题中只是谈到能自由阅读圣经,是对信仰的强化,故C项错误;由“自由阅读《圣经》”,主张自己亲自与上帝沟通,与宗教改革的精神相符,故D项正确。

4.命题点:启蒙运动时期的理性之光

(2015·山东文综)“这是一场人类相信自己有能力驾驭自然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完善自身的世俗运动。”这场运动是()

A. 实现人类自我觉醒的文艺复兴

B. 摆脱天主教会控制的宗教改革

C. 揭开宇宙运行规律的科学革命

D. 规划人类理性王国的启蒙运动

答案 D

解析题干关键信息有两处,即“自己有能力驾驭自然”和“通过自己的努力完善自身”,由此可知是启蒙运动,之前的科学革命使启蒙思想家相信人类不仅能驾驭自然,而且可以构建科学理性的人类社会,故选D项。文艺复兴体现了努力完善自身,驾驭自然是它的影响之一,A项排除;宗教改革没有涉及自然科学领域,B项排除;科学革命没有探讨完善人类自身的命题,排除C项。

5.命题点:分权制衡理念在现实中的运用

(2014·安徽文综)当代美国政治理论家罗伯特·达尔指出:“在民主国家,政治和官僚精英力量固然强大,远胜于普通公民,但他们还不是专制君主。”这表明()

A.民主国家难以避免君主专制

B.“主权在民”的观念不断强化

C.政治精英危害公民基本权利

D.政治和官僚精英权力受到制约

答案 D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西方民主政治的特点之一是权力的制约与平衡。A项表述不正确,材料已经指出“他们还不是专制君主”;B项表述主体不对,材料中说的是政治和官僚精英的状况;C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D项政治和官僚精英虽然权力大,但受到体制的制约,仍然实行民主政治而非如君主一样专制独裁。

1.命题点:宗教改革与资本主义发展的关系

(2017·邵阳三模,33)宗教改革后的新教把获利视为上帝对于选民的期望。新教伦理不仅鼓励人们通过勤奋劳动获得财富,而且把劳动看作是远离罪恶和堕落的手段之一。新教还宣扬禁欲主义,主张节俭。这些新教思想()

A.打破了教会的精神垄断

B.继承了天主教因行称义学说

C.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发展

D.适应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答案 D

解析材料中新教“鼓励人们通过勤奋劳动获得财富”,与打破教会的精神垄断无关,故A 项错误;新教思想倡导因信称义,反对天主教因行称义学说,故B项错误;材料中新教“鼓励人们通过勤奋劳动获得财富”,与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发展无关,故C项错误;材料中新教强调“鼓励人们通过勤奋劳动获得财富”,适应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故D项正确。2.命题点:马丁·路德的宗教思想在婚姻观念上的表现

(2017·乌鲁木齐二模,22)德意志神学教授马丁·路德娶了一位修女为妻,打破了欧洲中世纪教会修女不能拥有世俗婚姻的规定,以亲身践履自己提倡的正常的婚姻家庭生活。这一行为表明马丁·路德()

A.否定罗马教廷的权威

B.践行“因信称义”

C.抛弃自己的宗教信仰

D.主张政教分离

答案 B

解析马丁·路德“以亲身践履自己提倡的正常的婚姻家庭生活”与否认罗马教廷的权威并没有直接的关联,故A项错误;作为欧洲宗教改革的发起者,“因信称义”是马丁·路德所坚持的政治和宗教主张,他娶修女为妻正是在践行自己的宗教主张,故B项正确;作为德意志宗教改革领袖,马丁·路德是一位非常虔诚的基督徒,绝非抛弃了自己的宗教信仰,故C 项错误;政教分离的主张在材料中并没有相关的体现,故D项错误。

3.命题点:科技进步对启蒙运动的推动

(2018·桂林中学高三全程模拟,33)《西方文明史》写道:“启蒙思想家认为具有社会属性的世界很快也可以用认识自然界的方法去认识,这已成为一种共识。”据此可知促成启蒙运动的因素是()

A.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

B.文艺复兴运动的推动

C.宗教改革对天主教会的打击

D.近代科学知识的进步

答案 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A、B、C、D项均属于促进启蒙运动发展的因素,根据题目中“可以用认识自然界的方法去认识”得出近代科学知识的进步,A项属于经济因素,B、C项属于思想因素,与题意无关,故A、B、C项错误;故D项正确。

2021人教版必修3第7课《启蒙运动》word学案1

2021人教版必修3第7课《启蒙运动》word学案1 【课前学习】 一、理性时代的到来 1.理性主义显现的背景: (1)自然科学快速进展,教会说教不攻自破。 (2)资本主义进展,资产骱级要求摆脱统治和压迫。 2.性质:反对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思想束缚的解放运动。 3.概况: (1)通过:17世纪显现早期启蒙思想,18世 纪、、等将启蒙运动推向高潮。 (2)核心是“”——入自己摸索,运用自己的智力去认识、判定和明白得事物韵能力。 (3)目标:以理性驱散现实的黑暗,构建和的时代。抨击天主教会,反对专制和愚昧,提倡科学、自由和平等。 二、法国的启蒙思想家。 1.伏尔泰: (1)法国启蒙运动的领导,著有《》和《》。 (2)思想主张:抨击天主教会,反对君主专制,倡导;提倡 “”,相信法律以人性为动身点,。 2.孟德斯鸠: (1)反对君主专制,提出“”学说,其中行政权、立法权和司法权分属国王、和法院;国家的法律不能违抗人性,法律是理性的表达。《》是其代表作。 (2)阻碍: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的合理性,奠定了资产阶级有关国家和法的理论基础。 3.卢梭: (1)代表作:《》 (2)主张:“”和“人民主权”思想;为国家主权属于人民;财产的私有是人类不平等的根源。 三、启蒙运动的扩展 1.启蒙运动的进一步进展: (1)康德:德意志哲学家,著有《》,对启蒙运动作了经典的总结。强调独立摸索,理性判定;强调人的重要性;相信主权属于,坚持法律范畴内的③和平等、自律。 2.启蒙运动的意义: 空前的运动,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冲击着欧洲封建专制统治,指导了法国,极大鼓舞了世界民族独立斗争,成为人们的精神武器,推动了人类的进展。 【合作探究】 探究一:文艺复兴运动和启蒙运动异同点 (进展时期、核心、斗争对象、斗争方式、阻碍、性质) 相同点:都注重了人的价值,差不多上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为资产阶级取得政治、经济上的统治地位作了思想预备。他们追求的所谓人类利益差不多上资产阶级的利益。 不同点:(区别)启蒙运动是文艺复兴的继承和进展

历史人教版高中必修3第7课 启蒙运动

第7课启蒙运动教案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启蒙运动兴起的背景、性质和内容;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及其主张、影响 2、过程与方法:分析启蒙运动兴起的背景,认识其性质,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对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孟得斯鸠、卢梭等人观点的分析,训练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欧洲启蒙运动的分析,使学生认识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所起的重大作用,从而提高学习理论的自觉性。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①17~18世纪,随着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但是封建制度严重阻碍着资本主义发展;同时自然科学的发展使得人们认识到人类是可以征服自然的,于是反对封建专制和反对教权主义的斗争成为了时代的要求,一场思想上的资产阶级启蒙运动首先在英国兴起。②18世纪的法国成为启蒙运动的中心,出现了如伏尔泰、孟德斯鸠等一大批启蒙思想家,他们崇尚理性,号召人们追求政治民主、权利平等和个人自由;③在法国的影响下,欧洲大陆很多国家都兴起了启蒙运动。启蒙运动动摇了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为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动员;并成为世界各国各地区人民追求自由、平等的精神武器,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课标要求 简述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等启蒙思想家的观点,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等启蒙运动思想家的主要观点及启蒙运动的影响 难点: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的区别与联系。 学法指导:材料分析法、对比法等 【教学过程】情境导入:展示先贤祠图片。 巴黎,一座闻名于世的繁华大都市,也是世界著名的旅游城市,而去巴黎的游客无不被一座纪念法国历史名人的圣殿——先贤祠所震撼。古朴的建筑,浓厚的文化氛围,非凡的事迹,涤荡着来这里参观的每一个人。至2002年11月,共有70位对法兰西作出非凡贡献的人享有这一殊荣。而伟大的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卢梭则位列其中。在卢梭的墓碑上刻着他自撰的铭文:“睡在这里的是一个爱自然与真理的人。”而在安葬伏尔泰的灵柩车上,人们写着这么一句话:“他是诗人、哲学家、历史学家,他使人类理性迅速发展,他教导我们走向自由!”然而,两人生前命运坎坷,为捍卫真理付出了极大的代价。 他们高举着理性主义的大旗,在专制主义、教权主义、特权主义盛行的西欧,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呐喊:天赋人权、自由平等、主权在民,给尚处在黑暗中的人们带来光明和希望,这就是欧洲伟大的启蒙运动。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聆听那些反封建斗士的呐喊吧。 [推进新课] 一、.探源启蒙运动 什么是启蒙?“启蒙”在法文中即为光明、智慧之意。启蒙思想家认为:过去的时代在天主教会和世俗封建主的统治下是迷信和无知的黑暗时代,而启蒙运动就是要从黑暗进入

2020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十七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第35讲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学案

【2019最新】精选高考历史总复习第十七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第35讲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学案 考情分析 引领考试的风向标 考试说明2015 2016年2017年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的兴起;但丁、薄伽丘、彼特拉克和莎士比 亚等人的主要作品;马丁·路德的主要思想;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及 其历史影响 T23(文艺复兴) 复习建议: 1.注意理解人文主义精神内涵随时代发展而 不断变化发展 2.比较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异同 3.热点联系:人文主义思想与当今中国“以 人为本”的社会主义建设理念相联系 考点导学 扬帆启程的导航灯 【2019最新】精选高考历史总复习第十七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第35讲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学案

意义,1.推动了文学艺术和科学的发展,催生了⑨__________科学 2.使人们从⑩__________中解放出来,重新开始关注人及人生活的世界 3.适应了萌芽中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为后来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开辟了道路【点题训练1】如图是欧洲“画圣”拉斐尔于1507—1508年所画的宗教题材画——《花园中的圣母》,关于这幅画理解正确的是( ) A.体现了西方人文精神的最初觉醒 B.冲击了中世纪天主教神学世界观 C.彻底动摇了欧洲的封建专制统治 D.否定了罗马天主教会的宗教权威 考点二宗教改革

【点题训练2】如图是1535年欧洲的一幅版画《路德是魔鬼的风笛》,画中路德的脑袋被描绘为由魔鬼吹奏的风笛。此版画反映了当时( ) A.路德否定了对上帝的信仰 B.路德教摆脱了教皇的控制 C.宗教改革缺乏民众的支持 D.新、旧教派之间的冲突激烈 要点一比较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异同点

【精品】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7课 启蒙运动 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7课《启蒙运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欧洲启蒙运动的背景和特点,掌握启蒙运动思想家的主要观点。 通过阅读启蒙运动思想家的言论材料,培养学生对历史资料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评价问题的能力,通过比较启蒙运动和文艺复兴的异同,培养学生归纳和比较的能力。 通过对启蒙运动兴起的历史条件和重大影响的探究,使学生认识到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基本观点。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等启蒙运动思想家的主要观点及启蒙运动的影响 难点: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的区别与联系。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情境导入:展示先贤祠图片。 巴黎,一座闻名于世的繁华大都市,也是世界著名的旅游城市,而去巴黎的游客无不被一座纪念法国历史名人的圣殿——先贤祠所震撼。古朴的建筑,浓厚的文化氛围,非凡的事迹,涤荡着来这里参观的每一个人。至2002年11月,共有70位对法兰西作出非凡贡献的人享有这一殊荣。而伟大的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卢梭则位列其中。在卢梭的墓碑上刻着他自撰的铭文:“睡在这里的是一个爱自然与真理的人。”而在安葬伏尔泰的灵柩车上,人们写着这么一句话:“他是诗人、哲学家、历史学家,他使人类理性迅速发展,他教导我们走向自由!”然而,两人生前命运坎坷,为捍卫真理付出了极大的代价。 他们高举着理性主义的大旗,在专制主义、教权主义、特权主义盛行的西欧,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呐喊:天赋人权、自由平等、主权在民,给尚处在黑暗中的人们带来光明和希望,这就是欧洲伟大的启蒙运动。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聆听那些反封建斗士的呐喊吧。 [讲述新课] 一、探源启蒙运动(课件1—6) 什么是启蒙? “启蒙”在法文中即为光明、智慧之意。启蒙思想家认为:过去的时代在天主教会和世俗封建主的统治下是迷信和无知的黑暗时代,而启蒙运动就是要从黑暗进入到智慧和光明的时代。

太平天国-导学案

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 第一阶段:自主预习案(1课时) 第一:研读目标及重难点。(3分钟)心中有目标,学习有方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过程目标: ①结合太平天国的形势图,了解太平天国运动主要史实,如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天京事变等; ②通过情景再现比较《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的异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与列表归纳能力。 ③通过对比分析太平天国运动与以往农民战争的区别,了掌握太平天国运动在新的阶段时所表现出来的新特点。从发展史看运动失败之因及教训史论结合评价太平天国运动,培养学生分析、提炼材料能力。 (2)情态目标 ①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农民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重要作用,从而关注农民、关注农村;使学生明白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迫切性和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 ②认识到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失败有一定的必然性,体会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重点]:比较《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太平天国运动失败之因及教训 [难点]:太平天国运动的新特点;辩证看待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第二:独立学习,完成学案。(20分钟) 【自学导航】静心、独立、快速、高效 一、萌发理想:人间天国梦(背景) 据导言和课本第一段总结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回答为什么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声?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外部原因: 洪个人因素: 思想来源: 二、追求理想:打造天国梦(兴起与巩固) 1. 天国辉煌--兴起与全胜 结合p54页形势示意图,通过地图归纳起义过程;定都后面临严峻的军事形势,为此采取哪些措施?分析措施的目的意义。 金田起义--永安建制 ---定都南京 --北伐西征 -- --- ---- 重建核心 ---- 2、制定纲领--巩固 ①重点突破:结合课本55与56页前后期的两个纲领分析纲领的目的、内容、如何评价两个纲 领?

初二人教版历史启蒙运动教案最终版.doc

初二人教版历史启蒙运动教案 启蒙运动,通常是指在18世纪初至17法国大革命间的一个新思维不断涌现的时代,接下来我为你整理了,一起来看看吧。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18世纪欧洲思想家如何凭借理性的力量认识社会发展的规律;知道启蒙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核心思想,即批判专制主义和宗教愚昧,宣扬自由、平等。分析其对即将到来的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学会通过分析相关材料,培养学生制作表格归纳出启蒙思想家的核心思想的能力,提升学生分析其对即将到来的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的拓展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运用所学知识能够理解启蒙思想对人的精神解放的意义,敢于运用自己的理性去判断和思考,从而树立正确的自由、平等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列举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及其核心思想。 2.教学难点:评析启蒙运动对人的精神解放的意义和对即将到来的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 三、教学策略 1.采用情境创设法,在教学中,可以利用与代表人物思想相关的资料帮助学生理解启蒙思想家的核心思想,并通过设计相关的问题经过学生的思考与探究,加深对启蒙思想的理解与运用。 2.采用探究──讨论模式,贯穿讲授法、讨论法,同时指导学生通过制作表格的形式,讨论归纳启蒙思想家的核心思想。通过列表既能够落实重点知识,又能让学生对代表人物的核心思想进行比较区分,同时也为突破难点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3.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相关资料的整理与相关问题的设计。 4.学生准备:预习课本,通过阅读相关资料进行归纳与评析。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5分钟) 运用史实资料导入(资料见教参84-85页)归纳背景: 经济: 18世纪欧洲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 政治: 新兴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要求摆脱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压迫。思想: 文艺复兴传播了人文主义,解放了人的思想。 科技: 自然科学的发展启迪人们对社会规律思考。 探寻启蒙运动的含义。合作探究: 探寻启蒙之源。 选择典型的史实来吸引学生的兴趣,通过合作探究来了解启蒙运动的含义及兴起的历史背景。更加有助于对其含义的理解,同时做到与前面所学内容分承上启下的衔接作用。 新课教学 (30分钟) 运用课件展示图6-17、18、19,列举出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规定5分钟时间学生完成对其核心思想的列表归纳总结。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42、43,归纳出各个启蒙思想家的主要思想主张。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启蒙运动教案(2)

第七课启蒙运动 ★三维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启蒙运动兴起的背景、性质和内容 2、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及其主张、影响 (二)能力目标 通过对欧洲启蒙运动的分析,使学生认识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所起的重大作用,从而提高学习理论的自觉性。通过对伏尔泰、孟得斯鸠、卢梭等人观点的分析,训练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本课内容,使学生认识到“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上上形态的反映”同时让学生学习启蒙思想家追求真理的精神 ★教学重点: 1、启蒙运动的背景及其历史意义 2、启蒙思想家的主张 ★教学难点: 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方法:讲授法、探究法、比较法 ★教学课时:2课时(80分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3分钟) 利用巴黎的标志图片,引出巴黎先贤祠,讲述伏尔泰的故事,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同学们,看到这个建筑,你们会想到法国的哪个城市呢?(巴黎)

巴黎,一座闻名于世的繁华大都市,也是世界著名的旅游城市,而去巴黎的游客一定不会忘记去观看这个被视为巴黎标志的埃菲尔铁塔,但是,除了铁塔外,还有一处地方是所有去巴黎的游客都不可忽视的,那就是纪念法国历史名人的圣殿——先贤祠。先贤祠 (le Pantheon)位于巴黎市中心塞纳河左岸的拉丁区,于1791年建成,是永久纪念法国历史名人的圣殿。古朴的建筑,浓厚的文化氛围,非凡的事迹,涤荡着来这里参观的每一个人。栖身于先贤祠不是件容易的事,它的条件非常苛刻。许多享誉世界的伟人,如巴尔扎克、莫泊桑、笛卡尔,至今仍不得入其门。即便是有幸入室的伟人、通常也很难觅到一个宽敞的位置。至2002年11月,共有70位对法兰西作出非凡贡献的人享有这一殊荣。而在整个墓群的最中心,最显眼的位置,有这么一个墓室,里面耸立着一座巨大的雕像,他右手捏着鹅毛笔,左手拿着一卷纸,昂首目视虚空,似乎是在写作的间隙中沉思。旁边的棺木上镌刻着金字,上面写着这么一句话:“他是诗人、哲学家、历史学家,他使人类理性迅速发展,他教导我们走向自由!”这是谁呢?这是历史上伟大的启蒙思想家,伏尔泰。他是法兰西最优秀的诗人,他是法兰西的思想之王,甚至被誉为是欧洲的良心。他在专制主义、教权主义、特权主义盛行的西欧,高举着理性主义的大旗,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呐喊: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给尚处在黑暗中的人们带来光明和希望。那场轰轰烈烈的运动,就是欧洲伟大的启蒙运动。也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新课。伏尔泰正是这场启蒙运动中最著名的代表人物。下面就请同学们跟我走进这场运动之中,看看它究竟是怎样影响这个世界的。 进行新课 教师:现在请同学们翻开课本的第30页,第7课、启蒙运动。请同学们现在用2分钟的时间阅读课文的第一目,理性时代的到来。分别找出什么是启蒙运动,何谓理性? 【板书】第7课启蒙运动 一、理性时代的到来 (教师提问)好了,同学们,在看完课文后,我们先请一位同学来回答,什么是启蒙,什么是启蒙运动,以及何为理性。 (学生回答) 名词解释:什么是启蒙运动 启蒙:(Enlighten)“点亮、照亮、智慧、光明

启蒙运动

第7课启蒙运动 一.课标要求 简述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等启蒙思想家的观点,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二.学习目标 1.从经济、政治、科学方面,了解启蒙运动的条件 2.理解启蒙运动主要思想家的主张及其特点 3.认识启蒙运动和文艺复兴的区别和联系。 三.概念解释 1.启蒙运动(法文:Siècle des Lumières,英文:The Enlightenment,德文:die Aufkl?rung),指发生在17-18世纪的一场资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运动。是继文艺复兴后的又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其核心思想是“理性崇拜”。这次运动有力批判了封建专制主义,宗教愚昧及特权主义,宣传了自由,民主和平等的思想。为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做了思想准备和舆论宣传。这个时期的启蒙运动,覆盖了各个知识领域,如自然科学、哲学、伦理学、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学、文学、教育学等等。启蒙运动同时为美国独立战争与法国大革命提供了框架,并且导致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兴起,与艺术史上的新古典主义时期是同一时期。 2.理性主义、欧洲理性主义(Rationalism)是建立在承认人的理性可以作为知识来源的理论基础上的一种哲学方法,高于并独立于感官感知。一般认为随着笛卡儿的理论而产生,17-18世纪间主要在欧洲大陆上得以传播。同时代相对的另一种哲学方法被称为不列颠经验主义(经验主义中的一派),它认为人类的想法来源于经验,所以知识可能除了数学以外主要来源于经验。这里主要关注的是人类的知识来源以及证实我们所知的一种手段。 3.天赋人权、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的概念请阅读考试说明书181页 4.百科全书派: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在编纂《百科全书》(全称为《百科全书,或科学、艺术和手工艺分类字典》)的过程中形成的派别。《百科全书》主编是D.狄德罗。百科全书派的核心是以狄德罗为首的唯物论者,他们反对封建特权制度和天主教会,向往合理的社会,认为迷信、成见、愚昧无知是人类的大敌。主张一切制度和观念要在理性的审判庭上受到批判和衡量。他们推崇机械工艺,孕育了资产阶级务实谋利的精神。 5. 伏尔泰与儒家文化:从18世纪后期起,伏尔泰开始接触中国文化,他特别推崇中国的儒家思想,对孔子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房间里常年挂着一幅孔子画像。他反对君主专制,希望有一位开明君主,因此,儒家的“民为贵,君为轻”被他当作武器来攻击封建君主专制。伏尔泰推崇孔子的另一方面,是他认为孔子是用道德的说服力而不是用宗教的狂热和个人崇拜来影响别人。……伏尔泰是从中国古老文化中为法国启蒙精神汲取营养。——《儒家思想与法国大革命》 四.设疑自探 一、启蒙运动兴起的原因: 1、经济:进一步发展(根本原因); 2、阶级:新兴阶级力量壮大 3、科学:科学的发展,教会的很多说教不攻自破; 4、思想: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影响。 二、兴起的概况: 1、进程:英国(兴起)→(高潮)→世界(进一步发展)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新同步人教版选修1学案:第5单元第2课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第2课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一、“九十五条论纲” 1.原因 (1)根本原因:四分五裂的局面严重阻碍了德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2)主要原因:罗马教会对德意志的神权统治和经济搜括。 ①经济:教会是德意志最大的封建主。 ②政治:教权凌驾于王权之上,极力阻碍德意志的统一。 (3)主观原因:马丁·路德痛恨罗马教会。 (4)直接原因(导火索):1517年,教皇派人到德意志兜售赎罪券。 2.发表 1517年10月,马丁·路德发表《关于赎罪券的九十五条论纲》,简称“九十五条论纲”。 3.影响 (1)激起了各地反对教廷的风潮,揭开了欧洲宗教改革的序幕。 (2)得到一些封建统治者的支持。 [特别提醒]宗教改革首先在德意志爆发的原因 (1)德意志经济显著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2)德意志是天主教世界受罗马教会榨取最严重的地区。 (3)天主教会的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4)马丁·路德的推动。 二、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 1.宗教思想 (1)理论基础是“因信称义”,认为人只有内心信仰虔诚,才能与上帝直接沟通。 (2)每个信徒都完全可以对《圣经》的含义做出个人的价值判断与理解。 (3)人人都能与上帝直接沟通,人人在上帝与《圣经》面前都是平等的。 2.宗教仪式 主张减少教堂、修道院,简化宗教仪式,提出神职人员也可以结婚生子。 3.世俗权力 (1)国家权力为神所授,是唯一合法的权力,世俗统治者的权力应当高于教权并支配教权。 (2)建立本民族的教会。 [特别提醒]马丁·路德主张“因信称义”的历史作用 (1)否定了受罗马教廷控制的德意志地区天主教会存在的必要性。 (2)否认了教皇的神权地位。 (3)促进了本民族教会的建立。 三、马丁·路德改革对天主教会统治的冲击 1.对德国:冲击天主教会统治。 (1)不少宗教团体陆续接受了路德新的宗教思想。 (2)掀起反对罗马教廷的风潮,推动了广大下层民众的反封建斗争,爆发了闵采尔起义。 (3)把《圣经》译成德文,既有利于宗教改革的拓展,也促进了德意志民族语言的发展。 (4)1555年,确立“教随国定”的原则,路德派取得合法的地位。 2.对欧洲 (1)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出现了新的基督教派,称为新教。 (2)首次在天主教神权统治体系中打开了一个缺口,为欧洲其他国家和地区的

2019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六单元6.2.3《启蒙运动》练习题(含解析)新人教版

《启蒙运动》同步测试(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提出“人民主权”思想的是() A.伏尔泰 B.孟德斯鸠 C.卢梭 D.黑格尔 【解析】本题考查启蒙运动代表人物的核心思想,卢梭提出“人民主权”思想,认为一 切权力属于人民。正确答案是: C 2.对北美的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都产生了直接而深远的影响,在政治史和思想史上 都占据重要地位的运动是() A.文艺复兴运动 B.宗教改革 C.启蒙运动 D.新文化运动 【解析】本题考查启蒙运动对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从美国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颁布的 文件《独立宣言》《人权宣言》中看,都深受启蒙运动的影响。正确答案是: C 3.1787年,法国大作家雨果在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讲中说:“伏尔泰战胜了 敌人。他孤军奋战,打了响当当的一仗,这是一次伟大的战争。”材料中的“敌人”是指()A.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 B.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拿破仑 C.盘剥工人的资本家 D.发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同盟国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启蒙运动的含义,伏尔泰是启蒙运动的领袖和导师,启蒙运动批判了封建制制度和天主教会。正确答案是: A 4.下列关于启蒙运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启蒙运动是近代欧洲大陆第一次意义深远的思想解放运动 B.法国是启蒙运动的中心

C.伏尔泰被誉为启蒙运动的领袖和导师,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 D.启蒙运动为欧洲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 【解析】本题考查了启蒙运动的意义及影响。近代欧洲大陆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文艺 复兴,不是启蒙运动。正确答案是: A 5.17、18世纪,西欧先进思想家们发起启蒙运动,其目的是为了张扬() A.自然力量 B.人类的力量 C.理性的力量 D.宗教的力量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7-18世纪,在科学发展的影响下,西欧先进的思想家们认识到人类社会受一定法则的支配,并且人有能力去发现这个法则。 为了张扬这种理性的力量,他们发起了启蒙运动。正确答案是: C 6.18世纪后半期,启蒙运动达到顶峰的国家是() A.英国 B.意大利 C.德国 D.法国 【解析】本题考查到了三位启蒙思想家都是法国人,所以,启蒙运动达到顶峰的国家是 法国。正确答案是: D 7.18世纪,欧洲出现了中国文化热,这股热潮被称为“东学西渐”,这一局面集中在()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 【解析】本题考查了对阅读卡的知识的了解,法国启蒙思想家的理想社会与中国的景象 是一致的,18世纪欧洲出现中国文化热,从时间上来看,应该是明清时期。正确答案是: D 8.“我不能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是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这句话反映了启蒙 思想家() A.主张限制王权,保障议会自由 B.提倡君主立宪,提倡言论自由

宗教改革学案

高二历史欧洲宗教改革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中世纪天主教的地位,认识欧洲宗教改革的必要性。 2、知道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主张,理解欧洲宗教改革的实质。 3、简述欧洲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分析欧洲宗教改革的历史作用。 重点难点:宗教改革的必要性、内容。 自主学习: 1、天主教在中世纪拥有怎样的地位?(P52—P54) 2、结合教材和两则材料: 材料一:“物必先腐而后生虫,教会之所以出现改革的诉求,皆因自身的腐败”。——摘自《西方宗教史》 材料二:“教皇权力好比太阳,国王权力犹如月亮,它的光是向太阳借来的”——教皇英诺森三世教皇出巡兜售赎罪券 根据以上两则材料,分析欧洲宗教改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德国为什么会最先出现宗教改革运动? 探究一:宗教改革 (一)马丁·路德宗教改革 1、马丁路德的核心主张有几条? 2、路德的“因信称义”和天主教的“因形称义”分歧点在哪? (二)宗教改革的扩展——加尔文宗教改革与英国宗教改革 1、请大家分析路德和加尔文的观点有哪些异同? 2、英国宗教改革的内容有几点?

3、英国宗教改革有何特点?探究二:宗教改革的影响 知识归纳小结:

答案:2、中世纪天主教的神权统治阻碍了西欧资本主义发展和社会进步: ⑴经济:天主教占有各国三分之一的土地,征收什一税,兜售赎罪券;其轻视商业商业的思想与商品经济发展的趋势背道而驰; ⑵政治:神权大于王权,罗马教廷经常干涉各国内政,阻碍了王权的加强和民族国家的形成,不利于欧洲各国殖民扩张和海外贸易; ⑶思想文化:天主教垄断教育,实行思想文化专制,迫害异教徒,阻碍近代科技发展; ⑷社会生活:每个人的终生都受到天主教会的影响,不利于个性解放和物质追求。 探究一:(一)1. (1)反对赎罪券;(2)因信称义,信仰即可得救;(3)宗教最高权威是《圣经》不是教会;(4)与上帝沟通不需要教会和神父作中介;(5)世俗王权高于并支配教权 2. 怎样才能获得上帝的拯救,是听从教皇、教会,服从教规,还是相信自己。这说明,宗教改革本质上并不反对宗教,只是把“为信仰而生活”改变为“为生活而信仰”,自由的生活才是他们追求的真谛! (二)1.相同点:①信仰得救;②《圣经》是最高权威、③简化宗教仪式; 不同点:①主张先定论,鼓舞资产阶级的进取精神; ②神职人员要由信徒选举产生,建立政教合一的神权共和国; ③鼓励人们大胆地追求财富与成功,更加符合资产阶级的利益。 2. (1)英国1534年颁布《至尊法案》 ①王权大于教权,英王是国教的最高首脑;②保留了天主教教义与仪式; ③英国摆脱了罗马教廷控制; (2)解散修道院,没收其财产,严重削弱教会势力。 3. 依靠王权自上而下,加强了王权,但保留了较多天主教成分

第7课启蒙运动学案打印

第'课 启蒑运动学案 【臢主学习】 一.理性时?的到来 1、晡件:思惣:错误!W_S____运动的推动。 禐孆:错误!____O 叔得很大菛展,科奦家们揭示了许多自焲界的奥秘?人们有了晔多的自信。 繏济2?? eq \g\!c(?,3(U_W___的发展。 阶级:斐兴错误!______要求摆脱封廲丑制统治和教会压迫的愻望日益弸烈。 2、性质?襾欧襄产将阶纣以理性主三串楤器屑帀的双对○ 5[__]L 和错误!__]___束缚的斗争。 3、辇程:?l 7_S[_[W_,英国出现了早期启蒙怍想。18丒纪中叶,在错误!_______皀错误!^_____囱 家法国,日盈崛起的新兴资?阶级对封建专刴糟治和○ 10__W^___展开了激烈斗争。 4、核心2理怇主义——人自己思考?运用臠己的智劚去认识、判断和理裣事剩的胝劚 启蒙思想家 们不满足于对○ 11__W___的尊重,要求获得错误!_]___]_的解搾,进一步勑屔了错误!_W ____W 。他们吢妚一倇外在权威,认为値断昭非的唫一标准只有人膪己的○ 14______Y ―。 5、内容:启蒑思想家们呼唤用○1 __^_WW_的阳光驱散现妞的黐暖,劂力枀建一上民主丆 ??(eq \ \ c(╊,06)_W]__瘄美好时?。他仌猛瀈抨凳天主教会的权威和迷信,厍对?制咈愘昧,提倡秐学 错误!_____和错误!____。 5、内容:启蒑思想家们呼唤用○1 __^_WW_的阳光驱散现妞的黐暖,劂力枀建一上民主丆 ??(eq \ \ c(╊,06)_W]__瘄美好时?。他仌猛瀈抨凳天主教会的权威和迷信,厍对?制咈愘昧,提倡秐学 错误! _____和○ 18____。 二、法国的启蒙思想 1、伏尔泰——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猛烈抨击○ 19_______;反对君主专制,提倡○20_______;提倡○21“_______”,认为人生来就是平等和自由的;相信法律应以人性为出发点,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2、孟德斯鸠 : 反对君主专制,提出了○ 22“_______”学说。认为国家的权力应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国王只能行使○ 23_______,立法权和○24_______应当分属于议会和法院;三权分立,彼此制衡。认为国家的法律不能违背人的理性,法律应当是○ 25_______的体现。他的学说否定了○26______________的合理性,奠定了资产阶级有关国家和法的理论基础。 3、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阐述了○ 27“________”和○28“________”思想。他认为国家的主权属于人民,统治者的权力来自他同人民签订的契约,如果他违背了民意,人民就有权推翻他。 三.启蒙运动的扩展 1、德国康德的思想:认为启蒙运动的核心就是人应该独立思考,○ 29_______。强调人的重要性,提出人就是人,而不是达到任何目的的工具。相信主权属于人民,○ 30_______是人生来就有的权利。坚持人要○31_______,不能为了个人的自由而妨碍他人的自由。自由和平等只能在○32______范围之内。 2、影响:是一次空前的○33_______运动,它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冲击着欧洲的封建专制统治。 法国爆发了大革命,传播了○ 34_______思想。 极大鼓舞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成为人们追求解放的精神武器,在人类发展历史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重难突破】 一、比较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 1.不同点(1)时代背景不同:文艺复兴是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物,启蒙运动是17~18世纪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产物。 (2)基本思想不同:文艺复兴把斗争矛头主要指向天主教会,针对天主教会以神为中心,主张以人为中心,一切为了人的利益的思想,强调“人性”,主要反对的是天主教神学思想,歌颂人生的价值和提倡人的尊严,所追求的是以“人性”为中心的现世幸福。启蒙运动把斗争矛头直接指向天主教会,又全面指向封建制度,强调“理性”,主张的核心是反对封建制度,斗争的目的既要消灭专制王

导学案模板(教师版)

第四单元 第11课物理学的重大进展 班级:姓名:学号:小组评价: 【课前导学】 一、学习目标 1.课标要求:﹙1﹚了解伽利略、牛顿对建立经典力学所做的贡献 ﹙2﹚了解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普朗克提出量子论 ﹙3﹚理解相对论、量子论提出的意义 2.重点:伽利略对物理学发展的重大贡献;经典力学的建立;相对论的提出;量子论的诞生。 3.难点:物理学各阶段发展的原因;对科学发展创新性的理解。 二、自主学习 1、经典力学 (1)伽利略(意大利科学家)——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 发现自由落体定律,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为经典力学的创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自制望远镜发现许多肉眼看不见的星体,证明“日心说”的正确性。 (2)牛顿(英国科学家)——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 经典力学建立标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提出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牛顿力学体系(经典力学体系)最显著特征:以实验为基础、以数学为表达形式。这一体系对解释和预见物理现象具有决定性意义。根据定律,人们发现了海王星等。 2、相对论的创立 内容:20世纪初,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包括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 ①狭义相对论认为,物体运动时,质量会随着物体运动速度增大而增加,同时空间和时间也会随着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即会 发生尺缩效应和钟慢效应。 ②广义相对论认为,空间和时间的性质不权取决于物质的运动情况,也取决于物质的分布状态。 意义: ①打破了传统的牛顿力学体系的。 ②发展了牛顿力学,把物理学由近代推进到现代阶段。 3、量子论的诞生与发展 ①诞生:1900年,物理学家普朗克提出了量子假说。 ②发展:丹麦物理学家波尔提出了有关原子的理论;爱因斯坦利用量子论成功的解释了光电效应(E=MC2) ③意义: a. 量子论使人类对微观世界世界的基本认识取得革命性的进步,成为20世纪最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一学案:第五单元第2课 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Word版含答案

第2课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课程标准素养解读 知道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主张,理解欧 洲宗教改革的实质。 从时空观念角度了解宗教改革首先在德意 志开始的原因。 从唯物史观和史料实证角度理解马丁·路 德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和内容。 从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角度认识马丁·路 德宗教改革的实质和历史作用。 一、“九十五条论纲”——宗教改革的序幕 1.原因 (1)根本原因:四分五裂的局面严重阻碍了德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2)主要原因:罗马教廷对德国进行神权统治和经济掠夺。 (3)思想原因:人文主义思想的熏陶。 (4)主观原因:马丁·路德立志宗教改革。 (5)直接原因:1517年,教皇派人到德意志兜售赎罪券。 2.发表:1517年10月,马丁·路德在教堂门口贴出了著名的《关于赎罪劵的九十五条论纲》。 3.影响:揭开了欧洲宗教改革的序幕。 [深度点拨]天主教会的腐朽统治激化了社会矛盾、新旧文明的矛盾冲突加剧、德意志近代化的发展要求,更主要的是德意志地区是天主教世界中受教会压榨最严重的地区。这一切决定了宗教改革必然首先在德意志地区展开。 二、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 1.教义 (1)理论基础:“因信称义”。 (2)坚持《圣经》是人们唯一信仰的神圣权威,在上帝与《圣经》面前人人平等。 2.宗教仪式 (1)主张减少教堂、修道院,简化宗教仪式。 (2)提出神职人员也可以结婚生子。

3.世俗权力 (1)国家权力为神所授,是唯一合法的权力,世俗统治者的权力应当高于教权并支配教权。 (2)建立本民族的教会。 [深度点拨]罗马天主教会主张“因行称义”,宣称人们必须以教会为中介,履行复杂的圣礼,多做“善功”才能“赎罪”;马丁·路德主张“因信称义”,认为只要信仰上帝就可以被上帝称为“义人”,就可以得救,马丁·路德的主张承认了教民与上帝对话的主动权,否定了天主教会的特权。 三、马丁·路德改革对天主教会统治的冲击 1.对德意志:冲击天主教会统治 (1)迅速得到广泛传播,不少宗教团体陆续接受了路德新的宗教思想。 (2)掀起了反对罗马教廷的风潮,推动了广大下层民众的反封建斗争,爆发了闵采尔领导的农民起义。 (3)路德把《圣经》译成德文,有利于宗教改革的拓展,也促进了德意志民族语言的发展。 (4)1555年,德意志确立“教随国定”的原则,路德派取得合法的地位。 2.其他影响 (1)人们不再盲目迷信罗马教廷的说教,出现了新的基督教派,称为新教。 (2)首次在天主教神权统治体系中打开了缺口,为欧洲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宗教改革开辟了道路。 [深度点拨]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实质上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的社会运动,为德意志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解除了精神枷锁。 1.16世纪初,德意志四分五裂的局面不仅严重阻碍了德意志社会经济的发展,还使得天主教会有很大的影响力。 2.马丁·路德的宗教思想,是对天主教会和罗马教皇特权的否定,沉重打击了天主教会思想统治,起到思想解放的作用,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社会背景 史料一路德并未采取步骤把他的肯定命题(注:“九十五条论纲”)散布民间。他①只邀

启蒙运动一轮复习学案

启蒙运动 【考情分析与复习目标】 考情分析: 2020·山东卷,启蒙运动的活动领域; 2019·全国Ⅱ卷,34:启蒙运动对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2018·全国Ⅲ卷,33:从法国沙龙聚会出发考查启蒙思想的流行; 2016·全国Ⅰ卷,41:从古代、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实践概况出发考查对卢梭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说思想的评析及思维创新能力。 复习目标: 1.通过文本史料,概括14—18世纪沙龙的演变特点,深度解读沙龙对启蒙运动的关系。 2.通过编写沙龙内启蒙思想家的对话场景,解读伏尔泰与卢梭思想的异同。 3.通过文本史料,解读沙龙的衰落是一部“思想解放史”。 【知识梳理】 填写表格信息,并根据表格总结启蒙运动的特点,根据所学分析其原因。

【从一道选择题说起】 (2018·全国卷三)18世纪前半期的法国,先前往来于凡尔赛宫的思想家、文学家、戏剧家们,开始热衷于参加沙龙聚会,讨论的话题广泛,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信仰和礼仪,思想极为活跃,上流社会不少人也乐于资助他们。这表明 A.启蒙思想逐渐流行B.宫廷文化普及到民间 C.专制王权已经衰落D.贵族与平民趋于平等 【探究一沙龙的溯源与鼎盛】 材料一沙龙产生于14、15 世纪的意大利,在那不勒斯国王罗伯特的宫廷里,人们仔细谛听着薄伽丘与彼特拉克的学术谈论。薄伽丘也在此为他那些精彩的故事积累了大量材料。在美第奇家族统治佛罗伦萨时期,经过从柯西莫到罗伦佐祖孙三代人的努力,克莱琪宫殿里的研讨会成了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们的聚集地。在梵蒂冈教皇亚历山大六世的皇宫里,在乌尔比诺城堡的聚会中,宫廷的沙龙与贵族的沙龙在奢侈繁华与人文之风中竞相角逐。 ——摘编自肖琦《沙龙与法国大革命》材料二在前面坐着一位中年女士:她就是这座房子的主人、友善的乔弗林夫人。在中央的两个门之间屹立着伏尔泰的胸像,演员勒凯因正在背诵伏尔泰的《中国孤儿》;胡德多特伯爵夫人正在和孟德斯鸠闲谈,这很快就让那些专爱挑他著作《论法的精神》的毛病的人们安静了下来。经济学家魁奈与狄德罗站在一起;卢戈斯和达尔克特正在那里交流有关地球的理论;加利安尼则是来反抗沙龙里的无神论者的。德·莱斯比纳斯小姐、内克夫人、德·唐辛夫人、杜·德芳夫人、夏特雷夫人等都是沙龙的发起者。 ——摘编自【德】瓦·托尔尼乌斯《沙龙的兴衰:500年欧洲社会风情追忆》思考: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与15世纪相比,18世纪的沙龙有何变化?并结合所学,说明其变化的原因。 材料三康德《什么是启蒙运动》中说道:然而公众要启蒙自己,确实很可能的;只要允许他们自由,这还确实几乎是无可避免的。因为哪怕是在为广大人群所设立的保护者们中间,也总会发现一些有独立思想的人;他们自己在抛却了不成熟状态的羁绊之后,就会传播合理地估计自己的价值以及每个人的本分就在于思想其本身的那种精神。

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第五章欧洲宗教改革3欧洲宗教改革的发展学案含解析北师大版选修1

第三节 欧洲宗教改革的发展 教材整理1 加尔文和瑞士的宗教改革 1.背景 (1)加尔文思想受马丁·路德学说的影响。 (2)发表《基督教原理》,对新教的改革主张作了系统而又清晰的阐发。 2.内容 (1)把《圣经》的权威视为“永恒的真理准则”、教义和生活的标准、教会组织和纪律的依据。 (2)他在坚持不能靠行为得救外,还继承和发展了前人的预定论。 ①内容:上帝创世前对每个人都有一个判决,选民或弃民都是上帝预定的、不改变的。 ②影响:否定了神职人员和教皇的作用;鼓励信徒在现世尽力获得成功;破除了以清贫为美德的中世纪观念。 (3)创建日内瓦学院,成为培养改革派传教士的摇篮。 3.影响 (1)加尔文的预定论反映了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市民阶级的要求,对资本主义的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2)使日内瓦获得“新教的罗马”之称。 [深度点拨] 如何认识加尔文改革 加尔文宗教改革显得比较激进,具体表现为建立民主教会,严厉排斥异己,主张国家的民主化和共和化,这彻底否定了天主教会和罗马教皇的作用,其主张适应了当时新兴资产阶级激进派的要求,因而加尔文教成为后来资产阶级进行革命、反封建的旗帜。 教材整理2 英国的宗教改革和清教徒运动 1.英国的宗教改革

(1)背景 ①罗马教皇的腐朽堕落和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影响。 ②英国人民反对教皇干预英国事务,民族意识空前高涨。 ③宗教改革派要求简化礼拜仪式,建立民族教会。 (2)1529年,亨利八世改革 ①教会立法必须经国王批准,取消教皇法庭的最高司法权。 ②1534年,国会通过《至尊法案》,正式承认国王是“英国教会在世唯一最高元首”,有权召开宗教会议。 ③教会向罗马教廷上交的贡金一律上交国王。 ④下令调查修道院的罪恶,封闭了全部修道院,财产收归国王所有。 (3)1558年,伊丽莎白一世改革 ①切断与罗马教廷的关系,恢复英国国教会,神职人员必须效忠女王。 ②宣布女王为英国教俗双方的最高管理者,主要神职的任命、教会决议的实施由政府指定的高级法庭执行。 ③通过了《三十九条信纲》作为国教会的官方教义,标志着英国国教会的最终确立。 2.清教徒运动 (1)背景:英国资产阶级的力量日益壮大,他们对专制王权控制教会的状况不满。 (2)主张:纯洁教会,清除旧教影响。 (3)影响: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清教徒成为一支重要的反对封建专制的政治力量。 [深度点拨] 英国宗教改革的特殊性 英国宗教改革有其特殊性。改革由国王为首的中央政府推动,自上而下进行,国王在改革中成为英国教会的最高领袖,有权任免教职和决定教义。虽不再从属于罗马教廷,但改革没有触动天主教的教义和仪式,英国国教会成为封建专制统治的御用工具。 教材整理3 欧洲宗教改革的历史作用 1.实质 是一场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思想和社会革命。 2.作用 (1)打破了罗马教廷在西欧的封建神权统治,为确立宗教信仰自由的原则和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2)为人们进一步摆脱罗马教会和世俗政权的控制,发展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开拓了道路。 (3)产生了一批国家教会,加强了各民族国家的中央集权,促进了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 (4)使诸多领域发生深刻变化,对欧洲社会产生广泛深远的影响。 [深度点拨] 为什么说欧洲宗教改革运动是资产阶级运动?

欧洲的宗教改革教学设计

《欧洲的宗教改革》教学设计 课题:欧洲的宗教改革授课人:谢红春 授课时间:2016-12-14 类型:新授课授课班级:高二22班 授课方法:概念解读、分析归纳、联系对比授课教具:多媒体 学习目标:了解中世纪天主教的地位,认识欧洲宗教改革的必要性。 知道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主张,理解欧洲宗教改革的实质。 简述欧洲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分析欧洲宗教改革的历史作用。 学习重点:欧洲宗教改革的背景,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欧洲宗教改革的作用 教学设计: 一、叙述本单元在教学中的地位,与必修三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联系。通过多媒体对本单元所呈现陌生概念的新认知。有:宗教,宗教信仰,基督教的起源和发展、中世纪等宗教: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属于社会意识形态。主要特点为,相信现实世界之外存在着超自然的神秘力量或实体,该神秘统摄万物而拥有绝对权威、主宰自然进化、决定人世命运,从而使人对该一神秘产生敬畏及崇拜,并从而引申出信仰认知及仪式活动。 宗教信仰:指信奉某种特定宗教的人群对其所信仰的神圣对象由崇拜认同而产生的坚定不移的信念及全身心的皈依。这种思想信念和全身心的皈依表现和贯穿于特定的宗教仪式和宗教活动中,并用来指导和规范自己在世俗社会中的行为。属于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和文化现象。 中世纪(约公元476年~公元1453年),是欧洲历史上的一个时代(主要是西欧),由西罗马帝国灭亡(公元476年)开始,直到文艺复兴时期(公元1453年)之后,资本主义抬头的时期为止。“中世纪”一词是从15世纪后期的人文主义者开始使用的。这个时期的欧洲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来统治。封建割据带来频繁的战争,造成科技和生产力发展停滞,人民生活在毫无希望的痛苦中,所以中世纪或者中世纪的早期在欧美普遍称作“黑暗时代”. 通过世界主要三大宗教的分布图,直观认识基督教在世界上的影响。引出: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