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药鉴定学的名词解释

中药鉴定学的名词解释

中药鉴定学的名词解释
中药鉴定学的名词解释

中药鉴定学

一、名词解释

1.药物:凡具有医疗、诊断、预防疾病和保健作用的物质。

2.生药:一般是指取自生物的药物,兼有生货原药之意。

指天然来源的、未经加工或只经简单加工的植物、动物或矿物类药材。

3.本草:我国古代记载药物知识的著作

4.中药:指依据中医学的理论和临床经验应用于医疗保健的药物。

中药包含中药材、饮片和中成药(成方制剂)。

5.中药材:指切制成饮片,供调配中医临床使用,或供中药厂生产中药成方制剂或制药工业提取有效化学成分的原料药。

6.草药:一般是指草医用以治病或地区性口碑相传的民间药。

7.生药学:是一门研究生药的科学。应用本草学、植物学、动物学、化学、药理学和中医学等学科知识,来研究生药(药材)的名称、来源、生产、采制、鉴定、化学成分和医疗用途的科学。

8.民族药: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使用的民间药物称为“民族药”。

9.有效成分:指具有显著生理活性和药理作用,在临床上有一定应用价值的成分。

10.辅成分:指具有次要生理活性和药理作用的成分。

11.无效成分:指无生理活性,在临床上没有医疗作用的成分。

12.真伪鉴定:是鉴定所用的药材是否与规定的或实际需要的品种相符。

13.纯度鉴定:是检查药材中可能混入的各类杂质以及杂质的数量是否超过规定的限度。

14.品质优良度鉴定:是确定生药是否符合药用标准。生药的品质优劣主要取决于有效成分的含量.

15.正品:其来源与药典收载相符的品种。

16.伪品:是指来源和药效均与正品不同的品种。它主要是由于采药人员认识上的错误或者是故意以假充真造成。

17.习用品:它是与正品不同的,但在某地区使用历史较久、沿用成习的品种,实际上也属于混淆品种。

18.代用品:在来源上与正品不同,但已经过系统的化学、药理和临床研究,证明有与正品相似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临床疗效,并经卫生行政部门批准使用的品种.

19.同名异物:指一种中药名称下有多种不同来源的植物(或动物)作相同的药物使用。

20.同物异名:是指同一药用材料在不同地区称呼不同的名字,作不同的生药使用。

21.药典:是国家对药品质量标准及其检验方法所作的技术规定,是药品生产、供应、使用、检验、管理部门共同遵循的法定依据。

22. 来源鉴定:是应用植(动)物分类学的知识,对生药的来源进行鉴定,确定其正确的学名、以确保应用中品种的准确性。

23. 性状鉴别:主要是利用人体的感觉器官,通过看、摸、嗅、尝等方法,去观

察完整的中药材及饮片的形状、大小、色泽、表面特征、质地、折断现象、断面特征以及气、味等去鉴定中药材的真伪。

24. 显微鉴定:利用显微镜对生药及成方制剂中药味的组织、细胞或内含物等特征进行鉴别的一种方法。

25. 理化鉴定:利用物理的或化学的方法,对生药及其制剂中所含主要化学成分或有效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来鉴定生药品质优良度的一种方法。

26. 显微化学反应:是将生药的干粉、手切片或浸出液少量,置于载玻片上,滴加某些化学试剂使产生沉淀或结晶,在显微镜下观察反应结果;或产生特殊的颜色,从而进行鉴定

27. 微量升华:利用生药中所含的某些化学成分,在一定温度下能升华的性质,获得升华物,在显微镜下观察其形状、颜色以及化学反应作为鉴别特征。

28. 荧光分析:利用生药中的某些化学成分,当紫外光照射时,能发生荧光的性质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

29. 分光光度法:通过测定被测物质在某些特定波长处或一定波长范围内光的吸收度,对该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

30. 薄层色谱法:是将适当的吸附剂或载体涂布于玻璃板、塑料或铝片上,成一均匀的薄层,待点样、展开后,与适当的对照物(对照品或对照生药)按同法在同板上所得的色谱图或主斑点作对比,用以进行生药鉴别。

31.生物检定:是利用药物对于生物(整体和离体组织)所起的作用,以测定药物的效价或作用强度的一种方法。

32. 地道药材:是指某一地区主产的、传统经验认为品质较优的生药。一般在药材名称前冠以产地.如川贝、浙贝、广藿香、广陈皮、阳春砂仁等。

33.资源:是指可供利用的天然物质资源和能量资源。生药资源包括植物药资源、动物药资源和矿物药资源。

34.生药的开发利用:主要是以药物为主并进行其它如保健品、饮料、化妆品、香料、色素、

矫味剂、农药等多方面、多层次的开发和综合利用。

35. 发汗:有些药材在加工过程中为了促使变色、增强气味或减少剌激性,或有利于干燥,常将药材堆积放置,使其发热,内部水分向外挥散,这种方法称为“发汗”如:茯苓、厚朴。

36.钉角:生川乌顶端周围有锥状隆起的支根,习称“钉角”,

35.鸡爪黄连:味连根茎多簇状分枝,弯曲互抱,形似鸡爪状。

36.过桥杆:黄连根茎中段常有细长圆柱状的节间,光滑,习称“过桥杆”。

37.园参:人参的栽培品称“园参”。

38.山参:人参的野生品称“山参”。

39.移山参:将小山参移栽于适合山参生长的山林中,经10余年后采挖,称“移山参”。

40.狮子盘头:党参根头部有多数疣状突起的茎痕及芽痕,习称“狮子盘头”。

41.油头:药材根头部呈呈黑色发粘的胶状物,习称“油头”如川木香。

42.金包头:药材根头部一端残留淡黄色的叶基,习称“金包头”如知母。

43.蚯蚓头:药材根头部具明显密集的环纹,习称“蚯蚓头”。如防风、前胡。

44.扫帚头:药材根头部残留叶鞘纤维毛状物,习称“扫把头”如前胡、南柴胡。

45.芦头:药材顶端有短小的根茎习称“芦头”。

46. 芦碗:药材芦头上凹陷的茎痕习称“芦碗”

47.艼:人参上的细长横伸的不定根习称“艼”。

48.珍珠点:全须生晒参须根具细小的疣状突起习称“珍珠点”。

49.瘤状突起:药材表面具半圆形的突起。如三七、白术等。

50.疣状突起:药材表面具细颗粒状突起。如人参、党参、北板蓝根。

51.连三朵:款冬花常3—4朵并生,习称“连三朵”。

52.子芩:黄芩新根内部充实,鲜黄色。

53.枯芩:黄芩老根内部枯朽,黒褐色或中空。

54.怀中抱月:松贝外层鳞片2枚,大小悬殊,大鳞叶紧抱小鳞叶,小鳞叶只露出新月形,习称“怀中抱月”。

55.鹦哥嘴:天麻(冬麻)顶端具红棕色芽苞,习称“鹦哥嘴”。

56.红小辫:天麻(春麻)顶端有残留红棕色的茎基,习称“红小辫”。

57.凹肚脐:天麻末端有自母麻脱落后留下的圆脐形疤痕,习称“凹肚脐”。

58.芝麻点:天麻表面具多轮由潜伏芽排列而成的点状横环纹。

59.云锦纹:何首乌切面皮部有4~11个类圆形复合维管束环列,形成云锦样花纹,习称“云锦纹”

60.同心纹:药材横切面具异常维管束排列成同心性纹理。如牛膝、川牛膝、商陆等。

61.车轮纹:药材断面具较稀疏的放射状纹理,习称车轮纹如广防己、粉防己等。

62.菊花心:药材横切面细密的放射状纹理。多为双子叶植物根类药材等甘草、黄芪、白芍苦参、乌药等。

63. 大理石花纹:药材横切面具棕色种皮嵌入乳白色胚乳组织中形成的纹理。如槟榔。

64.筋脉点:药材断面具多数散在的维管束小点。多为单子叶植物根状茎如石菖蒲、干姜、高良姜、莪术等。

65.星点:大黄根茎髓部的异常维管束散在或环状排列。

66.金井玉栏:药材横断面皮部黄白色,木部淡黄色。如黄芪,党参。

67.平坦:药材折断面平整。如党参、人参、牡丹皮等。

68.纤维性:药材折断面露出不整齐的纤维,如甘草,

69.强纤维性:药材折断面露出多量不整齐的纤维。如:黄芪,桑白皮

70.粉性:药材富含淀粉粒,折断时有粉尘飞出,如甘草、川贝、山药等。

71.刺片状:药材折断面呈片状突起,如黄柏,黄芩等。

72.角质:药材富含淀粉、粘液质或多糖等,经蒸煮等加工,其断面因淀粉糊化而形成半透明状。如红参、白芍、延胡索、天麻、郁金、莪术、百合等

73.起霜:药材面暴露稍久可析出白色细针状结晶习称“起霜”或“吐脂”如苍术。

74.晶鞘纤维:纤维束周围薄壁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鞘纤维如:甘草,红

芪、石菖蒲、番泻叶、黄柏等。

75.嵌晶纤维:纤维的细胞壁上镶嵌有草酸钙结晶。如麻黄、紫荆皮等。

76.金胆:熊胆囊内干燥的胆汁呈金黄色透明如琥珀者习称“金胆”或“铜胆”。

77.铁胆:熊胆囊内干燥的胆汁呈黑色或黑绿色者习称“铁胆”或“墨胆”。

78.菜花胆:熊胆囊内干燥的胆汁呈黄绿色者习称“菜花胆”。

79.当门子:颗粒状的麝香仁,习称“当门子”。

80.二杠:梅花鹿茸具一个侧枝者习称“二杠”。

81.三岔:梅花鹿茸具2个侧枝者习称“三岔”。。

82.乌金衣:牛黄表面挂有一层黑色光亮的薄膜,习称“乌金衣”。

83.挂甲:牛黄水液可使指甲染黄,经久不褪,习称“挂甲”。

84.羚羊塞:羚羊角锯口面类圆形,内有长圆锥形角柱,习称“骨塞”或“羚羊塞”。

85.通天眼:羚羊角对光透视,上部无骨塞部分中心有1条略呈扁三角形的细孔直通尖端,习称“通天眼”。

86.硬度:矿物抵抗外来机械压力作用的能力。

87.条痕:矿物在白色毛瓷板上划过后所留下的痕迹。

88.条痕色:矿物粉末的颜色。

89.蝴蝶片:川芎饮片边缘不整齐,形似蝴蝶,习称“蝴蝶片”。

90.朱砂点:药材断面有多数红棕色油点(油室),习称”朱砂点”如苍

二、药材的来源、化学成分

狗脊:蚌壳蕨科植物金毛狗脊的干燥根茎,根茎含淀粉及绵马酚,主产福建、四川。绵马贯众:鳞毛蕨科植物粗茎鳞毛蕨的带叶残基的干燥根茎,根茎含间苯三酚化合物.如绵马酸类、黄绵马酸类等,主产黑龙江、吉林。

广防己:马兜铃科植物广防己的干燥根,主产广东、广西,含马兜铃酸。

大黄(Radix et Rhizoma Rhei):廖科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或药用大黄的干燥根及根茎,含大黄酸等,主产甘肃、四川。

何首乌:廖科植物何首乌的干燥根块,含卵磷脂,主产广东、河南。

牛膝:苋科植物牛膝的干燥根,主产河南,含皂苷。

银柴胡:石竹科植物银柴胡的干燥根,主产宁夏、甘肃,含呋喃酸。

太子参:石竹科植物孩儿参的干燥根块,主产江苏、山东,含皂苷和多种氨基酸。威灵仙:毛茛科植物威灵仙、棉团铁线莲或东北铁线莲的干燥跟和根茎,主产长江以南各省,含齐墩果酸。

白头翁:毛茛科植物白头翁的干燥根,主产东北、华北、华东,含白头翁素、聚合成白头翁素。

白芍:毛茛科植物芍药的干燥根,主产浙江、安徽,含芍药苷。

黄连(Rhizoma Coptidis):毛茛科植物黄连、三角叶黄连或云连的干燥根茎,味连、雅连主产四川,云连主产云南,含多种生物碱。

防己:防己科植物粉防己的干燥根,主产浙江、安徽、湖北。含异喹啉生物碱,其中主要为粉防己碱。

板蓝根:十字花科植物菘蓝的干燥根。主产河北、江苏。含芥子苷、靛兰、靛玉红。甘草:豆科植物甘草、胀果甘草或光果甘草的干燥根及根茎。含三萜类化合物甘草甜素。

黄芪: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干燥根,主产山西、黑龙江,以蒙古黄芪质量为佳。含三萜皂苷、黄酮类化合物。

人参(Radix Ginseng):五加科植物人参的干燥根。栽培者为园参,野生者为山参。主产吉林,含皂苷类化合物。

三七:五加科植物三七的干燥根。主产广西,支根习称筋条,茎基习称剪口,须根习称绒根。含皂苷。

白芷:伞形科植物白芷或杭白芷的干燥根,主产河南、河北,杭白芷习称浙江、福建,含香豆精衍生物。

当归(Radix Angelicae Sinensis):伞形科植物当归的干燥根,主产甘肃,含挥发油。

川芎:伞形科植物川芎的干燥根茎,主产四川、江西,含挥发油,切片为“蝴蝶片”。防风:伞形科植物防风的干燥根。药材习称关防风,主产东北及内蒙古,含挥发油。柴胡:伞形科植物柴胡或狭叶柴胡的干燥根,主产北柴胡河北、河南,南柴胡主产湖北、四川,含挥发油、皂苷。

北沙参:伞形科植物珊瑚菜的干燥根。

龙胆:龙胆科植物龙胆、三花龙胆、条叶龙胆或坚龙胆的干燥根及根茎

丹参:唇形科植物丹参的干燥根及根茎。主产安徽、江苏、山东。含结晶性菲醌类化合物。

黄芪:唇形科植物黄芪的干燥根,主产河北、山西含黄酮类衍生物。

玄参:玄参科植物玄参的干燥根。主产浙江、湖北。

地黄:玄参科植物地黄的干燥块根,主产河南,含环烯醚萜苷类为主。

胡黄连:玄参科植物胡黄连的干燥根茎,主产西藏。

天花粉:葫芦科植物栝楼或双边栝楼的干燥根,主产河南、四川,含皂苷。

桔梗:桔梗科植物桔梗的干燥根。

党参:桔梗科植物党参、素花党参或川党参的干燥根。主产山西、陕西、甘肃,习称狮子盘头,菊花心。

南沙参:桔梗科植物轮叶沙参或沙参的干燥根。主产安徽、江苏。

木香:菊科植物木香的干燥根。主产云南,含挥发油,主要成分为木香内酯。

川木香:菊科植物川木香或灰毛川木香的干燥根。有油头之称。

白术:菊科植物白术的干燥根茎。主产浙江、安徽,含挥发油。

苍术:菊科植物茅苍术或或北苍术的干燥根茎,有朱砂点和起霜。茅苍术主产江苏、湖北,北苍术主产河北,山西。含挥发油,主要成分苍术素。

三棱:黑三棱科植物黑三棱削去外皮的干燥块茎。主产江苏、河南。含挥发油。

天南星:天南星科植物天南星、东北天南星或异叶天南星的干燥块茎。

半夏: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干燥块茎,主产四川、湖北。

石菖蒲:天南星科植物石菖蒲的干燥根茎。主产四川、浙江,含挥发油,内有a-B-y 细辛醚。

百部:百部科植物直立百部、蔓生百部或对叶百部的干燥块根,前两种主产安徽,对叶百部主产湖北、广东,含百部碱。

川贝母:百合科植物川贝母、暗紫贝母、甘肃贝母或棱砂贝母的干燥鳞茎。前三种习称松贝,后者称炉贝。含甾体生物碱:西贝碱、西贝素、川贝碱。有怀中包月,虎皮斑、马牙斑之称。

浙贝母:百合科植物浙贝母的干燥鳞茎。

麦冬:百合科植物麦冬的干燥块根。主产浙江和四川。含麦冬皂苷。在紫外光灯下

显浅蓝色荧光。

山药:薯蓣科植物薯蓣的干燥根茎,主产河南。

莪术:姜科植物蓬莪术、广西莪术或温郁金的干燥根茎。郁金:姜科植物温郁金、姜黄、广西莪术或蓬莪术的干燥块根。

天麻:兰科植物天麻的干燥块茎,主产四川、云南,有鹦哥嘴和红小辫之称,含天麻素。

关木通:马兜铃科植物东北马兜铃的干燥藤茎,含马兜铃酸。

苏木:豆科植物苏木的干燥心材。主产台湾、广东,含巴西苏木素。

鸡血藤:豆科植物密花豆的干燥藤茎,主产广东、广西,含鞣质。

沉香:瑞香科植物白木香含有树脂的心材,主产广东,含挥发油及树脂。

钩藤:茜草科植物钩藤、大叶钩藤、毛钩藤、华钩藤的干燥带钩茎枝。主产广西、广东,含钩藤碱。

牡丹皮:毛茛科植物牡丹的干燥根皮,主产安徽、四川,含丹皮酚原苷。

厚朴:木兰科植物厚朴及凹叶厚朴的干燥干皮、枝皮和根皮,主产四川湖北,含挥发油。

肉桂:樟科植物肉桂的干燥树皮,主产广东、广西,含挥发油。

杜仲:主产湖北、四川,含杜仲胶。

黄柏:芸香科植物黄皮树的干燥树皮。主产四川、贵州,含生物碱。

秦皮:木犀科植物苦枥白蜡树、白蜡树、尖叶白蜡树、宿柱白蜡树的干燥枝皮或干皮。主产东北,含秦皮乙素及秦皮甲素,在碱液中显蓝色荧光。而热水浸出液呈黄绿色,日光下先碧蓝色荧光。

香加皮:萝藦科植物杠柳的干燥根皮,主产山西、河南,含北五加苷,属强心苷。大青叶:十字花科植物菘蓝的干燥叶,主产河北,陕西,含菘蓝苷,易水解为靛蓝。番泻叶:豆科植物狭叶番泻及尖叶番泻的干燥小叶。

丁香:桃金娘科植物丁香的干燥花蕾,含挥发油,有种主要成分为丁香酚。

洋金花:茄科植物白曼陀罗的干燥花,主产江苏、浙江。

金银花:忍冬科植物忍冬、红腺忍冬、山银花的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主产山东、河南,含黄酮类化合物,主要是木犀草素,绿原酸及挥发油。抗菌成分为绿原酸及异绿原酸。

款冬花:菊科植物款冬的干燥为开放的头状花序,主产河南、甘肃。

西红花:鸢尾科植物番红花的干燥柱头。

红花:菊科植物红花的干燥花,主产河南、河北,花浸水中,水染成金黄色,含红花苷。

五味子:木兰科植物五味子的干燥成熟果实。习称北五味,主产吉林,辽宁。木脂素为其主要成分。

苦杏仁:蔷薇科植物山杏、西伯利亚杏、东北杏或杏的干燥成熟种子,含苦杏仁苷。枳实:芸香科植物酸橙的干燥为成熟果实,主产江西。含挥发油。

小茴香:伞形科植物茴香的干燥成熟果实。含茴香油,主分反式茴香脑。

槟榔:棕榈科植物槟榔的干燥成熟种子,含槟榔碱。

砂仁:姜科植物阳春砂、绿壳砂或海南砂的干燥成熟果实,含挥发油,主要成分为醋酸龙脑酯。

麻黄:麻黄科植物草麻黄、中麻黄或木贼麻黄的干燥草质茎,产出内蒙,山西,含生物碱-麻黄碱。

金钱草:报春花科植物过路黄的干燥全草。广金钱草:豆科植物广金钱草的干燥地

上。

广藿香:唇形科植物广藿香的干燥地上部分。主产石牌及海南,含挥发油。

荆芥:唇形科植物荆芥的干燥地上部分,含挥发油,主分是右旋薄荷酮、消旋薄荷酮。

薄荷:唇形科植物薄荷的干燥地上部分,主产江苏,含薄荷油,主要是1-薄荷脑。肉苁蓉:列当科植物肉苁蓉的干燥带鳞茎叶的肉质茎,主产内蒙。

穿心莲:爵床科植物穿心莲的干燥地上部分,主产广东,含苦味素。

茵陈:菊科植物滨蒿或茵陈蒿的干燥地上部分。春收称绵茵陈,秋收成茵陈蒿。

青蒿:菊科植物黄花蒿的干燥地上部分,含挥发油。

石斛:兰科植物环草石斛、马鞭石斛、黄草石斛、铁皮石斛或金钗石斛的干燥茎,含生物碱。

冬虫夏草:麦角菌科真菌冬虫夏草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虫幼虫上的子座及幼虫尸体的复合物。主产四川、青海、西藏。

茯苓及猪苓:猪苓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猪苓为多孔菌科真菌猪苓的干燥菌核。

海金沙:海金沙科植物海金沙的干燥成熟孢子,主产广东,撒于火上易燃烧发生爆明声且有闪光。

青黛:爵床科植物马蓝、廖科植物蓼蓝及菘蓝的叶。火烧时产生紫红色烟雾。

五倍子:漆树科植物盐肤木叶上的虫瘿,主要有五倍子蚜寄生而成。含五倍子鞣酸。地龙:锯蚓科动物参环毛蚓、通俗环毛蚓、威廉环毛蚓的干燥体。

珍珠:软体动物门珍珠贝科动物马氏珍珠贝或蚌科动物三角帆蚌、皱纹冠蚌受刺激而形成的珍珠。珍珠在暗视野中可见珍珠特有光彩,一圈圈的具有红、橙、黄、绿、青、蓝、紫色虹彩的光泽,定名为珍珠虹光环。

蟾酥:脊索动物门两栖纲动物中华大蟾稌或黑眶蟾稌的干燥分泌物。药材断面沾水,即呈乳白色隆起。

蛤蟆油:脊索动物门两栖纲蛙科动物中国林蛙雌蛙的干燥输卵管。,温水浸泡体积可膨胀10-15倍。

蛤蚧:脊索动物门爬行纲壁虎科动物蛤蚧的干燥体。

三条蛇:金钱白花蛇为脊索动物们爬行纲眼镜蛇科动物银环蛇的幼蛇干燥体,主产广东。蘄蛇为脊索动物门爬行纲蝰科动物五步蛇的干燥体,主产温州。乌梢蛇为脊索动物门爬行纲游蛇科动物乌梢蛇的干燥体。

阿胶:脊索动物门哺乳纲马科动物驴的皮。

麝香:脊索动物门哺乳纲鹿科动物林麝、马麝或原麝成熟雄体香囊中的干燥分泌物。主产四川、西藏。

三、中药的采收、加工与贮藏

采收与药材质量的关系:中药质量的好坏,取决于有效物质含量的多少,有效物质含量的高低与产地、采收季节、时间、方法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采收原则:(1)根及根茎类:秋冬季采收(2)茎木类:秋冬季采收(3)皮类:春末夏初采收(4)叶类:植物光合作用旺盛期采收(5)花:含苞待放时或花初开时采收(6)果实类:自然成熟或近成熟时采收,种子:果实成熟时采收(7)全草类:茎叶茂盛时采收

中药的产地加工方法:(1)熏硫:山药、白芷、川贝母(2)发汗:厚朴、杜仲、玄参、断续、茯苓

四、专属理化反应

水试

蟾酥:加水,乳白色隆起牛黄:加水,挂甲煅石膏:加水,粘结成固体

红花:水液金黄色,花不褪色苏木:水液桃红色栀子:水液鲜黄色

熊胆:水中旋转有黄色线状牵牛子:水中有龟裂苦杏仁:加水研磨,苯甲醛香气

乳香:加水研磨成白色乳状液丁香:水中萼垂直向下猪苓:浮于水面

海金沙:浮于水面,加热下沉桔梗:水中产生泡沫

火试

青黛:紫红色烟雾麝香:爆明声有闪光海金沙:爆鸣声有闪光

冰片:浓烟和火焰珍珠:有爆裂声,呈层片状破碎

木香:燃烧时有浓烟及强烈香气,和黑色油状物渗出

水提液

秦皮:碧蓝色板蓝根:蓝色白芷:蓝色大青叶:蓝色玄参:墨黑色

微量升华:大黄、何首乌、冰片

五、药材性状、显微特征

显微特征

1.草酸钙簇晶:大黄、何首乌、三七、山楂、牡丹皮、小茴香、丁香、金银花

2.草酸钙砂晶:牛膝、麻黄、秦皮、洋金花

3.草酸钙针晶:麦冬、苍术、半夏、龙胆、山药、天麻、广藿香、肉桂

4.草酸钙方晶:麻黄、甘草、苦参、石菖蒲、枳壳、鸡血藤、厚朴、黄柏、红花

5.草酸钙柱晶:补骨脂、沉香、肉桂

6.草酸钙棱晶:五倍子

7.草酸钙结晶:猪苓、西红花、浙贝母

8.晶纤维:鸡血藤、黄柏、番泻叶、苦参、石菖蒲

9.晶鞘纤维:番泻叶、甘草

10.树脂道:人参、三七、西洋参

11.石细胞:黄连、延胡索、苦参、黄芪、防风、黄芩、玄参、厚朴、肉桂、杜仲、黄柏、秦皮、麦冬、五味子、山楂、槟榔、砂仁

12.油室:当归、丁香、陈皮、枳壳、木香、苍术

13.油管:小茴香、柴胡、防风

14.乳管:桔梗、党参

15.油细胞:厚朴、肉桂、砂仁、石菖蒲、五味子、豆蔻

16.糊粉粒:苦杏仁、补骨脂、小茴香

17.菊糖:桔梗、苍术、党参、木香

18.钟乳体:穿心莲

19.薄壁细胞含核状物:地黄薄壁细胞含糊化的淀粉团块:白芍、延胡索

薄壁细胞中含橙皮苷结晶:薄荷保卫细胞哑铃型:麻黄

硅质块:砂仁蓝色色素颗粒:蓼大青叶

薄壁细胞含紫色素:紫草间隙腺毛:广藿香、绵马贯众

六、性状鉴别

1.断面可见黄白色小点断续列成2-4同心环--牛膝、川牛膝

2.断面可见大理石花纹---槟榔

药材表面有发亮的结晶---牡丹皮、厚朴

药材断面有银白色胶丝---杜仲

1.党参根头部称狮子头

2.款冬花花形称连三朵、火炬头

3.海马外形称“马头蛇尾瓦

楞心” 4.黄芪、甘草的菊花心 5. 防己的车轮纹 6.茅苍术的朱砂点 7.大黄的星点 8.何首乌的云锦花纹 9.商陆的罗盘纹 10.银柴胡的珍珠盘 11白芷的疙瘩丁 12防风的蚯蚓头 13.党参的狮子头 14.知母的金包头

15.天麻的红小辫、鹦哥嘴

16.黄连的过桥 17.茅苍术的起霜 18松贝的怀中包月 19.羚羊角的通天眼

20.山参的铁线纹、珍珠疙瘩 21.乌金衣、挂甲的牛黄 22.马鹿茸的莲花

23.鹿茸的蛋黄片 24.麝香的当门子

七、简答题、问答题

鉴定题(重点药的主要性状、显微鉴别特征,上届考五味子)

1.味连、雅连和云连(从来源、性状比较)

答:味连:毛茛科植物黄连的干燥根茎。多分枝,集聚成簇,常弯曲,形如鸡爪。表面灰黄色,有不规则结状隆起、须根及须根残基,节间表面平滑如茎杆,习称过桥。髓部有的中空。

雅连:毛茛科植物三角叶黄连的干燥根茎。多为单枝,略呈圆柱状,过桥较长。

云连:毛茛科植物云连的干燥根茎。多为单枝,弯曲呈钩状,较细小,表面棕黄色,过桥较短,折断面黄棕色。

2.南北柴胡(要求从来源、性状、显微比较)

答:北柴胡:伞形科植物柴胡的干燥根。呈圆柱形,根头膨大,下部常分枝。表面黑褐色,质硬,不易折断,断面呈片状纤维性。

南柴胡:伞形科植物狭叶柴胡的干燥根,呈圆锥形,根下部多不分枝。表面红棕色或黑棕色,质稍软,易折断,断面略平坦。具败油气。

显微鉴别:南柴胡皮层油管较多且大,木质部导管多径向排列,木纤维少而散列。北柴胡木部导管稀疏而分散。

3..松贝、青贝母和川贝(从性状、来源)

答:松贝:表面类白色,外层鳞叶两瓣,大小悬殊,大瓣紧抱小瓣,未抱部分呈新月形,称怀中包月,顶端闭合。

青贝:呈扁球形,外层鳞叶两瓣,大小相近,相对抱合,顶端开裂。

炉贝:表面类白色,有的具棕色斑点,习称虎皮斑,外层鳞叶两瓣,大小相近,顶部开裂而略尖,开口称马牙嘴。

4.川黄柏和关黄柏(性状)

答:川黄柏:呈板片状,长宽不一,外表面黄棕色或黄褐色,内表面暗黄色或棕黄色。断面深黄色,裂片状分层,纤维性。嚼着有黏性,可将唾液染成黄色。

关黄柏较川黄柏薄,外表面黄绿色或淡黄棕色,内表面黄绿色或黄棕色。断面鲜黄色或黄绿色。

5.狭叶番泻叶和尖叶番泻叶(要求从性状比较)

答:狭叶番泻叶:呈长卵形或卵状披针形,叶基稍不对称,无毛或近无毛,有叶脉及叶片迭线纹。

尖叶番泻叶:呈披针形或长卵形,叶基不对称,两面均有细短毛茸。无叶脉及叶片

迭线纹。

6.红花与西红花(要求从来源、性状比较)

答:红花:菊科植物红花的干燥花。为不带子房的管状花,长1-2cm。表面红黄色,花冠筒部细长,先端5裂。雄蕊5,花药黄白色,聚合成筒状;柱头微露出花药筒外,长圆柱形,顶端微分叉。花浸水中,水染成金黄色,花不腿色。微香气。

西红花:鸢尾科植物番红花的干燥柱头。干燥柱头为弯曲的细丝状或呈线形,三分枝,长2-3cm,暗红色,顶端边缘显不整齐的齿状。微刺激性。

7.比较三种麻黄的鉴别特点?

答:性状:草麻黄木贼麻黄中麻黄呈细长圆柱形少分枝多分枝多分枝有细纵皱脊线,略有粗糙感无粗糙感有粗糙感

膜质鳞叶,先端裂片2 膜质鳞叶,裂片3 膜质鳞叶,裂片3

锐三角形,先端反曲裂片短三角形,先端多不反曲先端锐三角形

节间2-6cm 节间 1.5-3cm 节间2-6cm

8.茯苓与猪苓的性状、显微鉴别?

答:性状:茯苓:1.类球形、椭圆形或不规则的块状 2.外皮薄而粗糙,有明显隆起的皱纹

3.断面外层淡棕色,内部白色,显颗粒性,有的中间抱有松根

猪苓:1.不规则的条块状、类圆形或扁块状 2.表面皱缩或瘤状突起 3.断面类

白色或黄白色

显微(粉末):茯苓:1.灰白色,水装片可见不规则颗粒状团块 2.NaOH装片,可见团块

溶化露出菌丝 3.菌丝细长,稍弯曲,有分枝,无色或带棕色

猪苓:1.灰黄白色,菌丝团大多无色,少数棕色,散在的菌丝细长、弯曲,

有的可见横隔,有分枝及结节状膨大部分 2.草酸钙结晶呈正八面

体形、规则的双锥八面体形或不规则多面体

动物药

1.写出三种蛇的性状比较

答:金钱白花蛇①呈圆盘状,头盘在中间,尾细,常纳口内②背部黑色或灰黑色,有45~58条白色环纹,黑白相间,白环纹在背部宽1~2行鳞片,向腹面渐增宽,黑环纹宽3~5行鳞片,背正中明显突起1条脊棱,脊鳞扩大呈六角形,背鳞细密,通身15行,尾下鳞单行;内表面黄白色。

蕲蛇①呈圆盘状,头在中间稍向上,呈扁平三角形,吻端尖而翘向前上方,习称“翘鼻头”;上腭有管状毒牙,中空尖锐。③背部两侧各有黑褐色与浅棕色组成的“V”形斑纹17~25个,其“V”形的两上端在背中线上相接,略呈菱方形,习称“方胜纹”④腹部灰白色,鳞片较大,有黑色类圆形的斑点,习称“连珠斑”⑤尾部骤细,末端有三角形深灰色的角质鳞片l枚,习称“佛指甲”。

乌梢蛇①呈圆盘状,②表面黑褐色或绿黑色,密被菱形鳞片,背鳞行数为偶数,背部中央2~4行鳞片强烈起棱,形成两条纵贯全体的黑线,脊部高耸成屋脊状,俗称“剑脊”。③头盘在中间,扁圆形,眼大而下陷,有光泽;尾部渐细而长。④腹部剖开,边缘内卷,内面黄白色或淡棕色,可见排列整齐的肋骨。⑤气腥,味淡2.蛤蚧的性状鉴别

1.全体呈扁片状,头颈部约占三份之一。

2.头稍扁,略呈三角形两眼多凹陷成窟窿,无眼睑,口内角质细齿生于颚的边缘,无异形大齿。

3.吻不切鼻孔,上鼻鳞左右各一片,上唇鳞12—14对,下唇鳞21片。

4.背部灰黑色或银灰色,有黄白色或绿色斑点散在。 4.四足均有五趾,趾间仅具有蹼,除第一指外,均具爪,趾底面具有吸盘。

5.全身密被类圆形微有光泽的细鳞。质坚韧,气腥,味微咸。

3.羚羊角的性状鉴别

1.呈长圆锥形,略呈弓形弯曲。

2.嫩枝全体光润如玉,无裂纹,对光透视有“血丝”或紫黑色斑纹,老枝有细纵裂纹。

3.除顶端部分外,有10-16个隆起的环脊,间距约2cm,用手握之,四指刚好嵌入凹处。

4.基部锯口面类圆形,内有坚硬质重的角柱,习称“骨塞”,长约占全角的1/2-1/3,表面有突起的纵棱,与其外面角鞘内的凹沟紧密嵌合,从横断面观,其结合部呈锯齿状。

5.除去“骨塞”后,角的下半段成空筒状,全角呈半透明,对光透视,无骨塞部分的中心有一条隐约可辨的细孔道直通角尖,习称“通天眼”。

4.牛黄的形状鉴别

蛋黄:多呈卵形,类球形,四面体形或三角形,大小不一。表面黄红色至棕黄色,有的表面挂有一层黑色光亮的薄膜,习称“乌金衣”,一般细腻而稍有光泽,有的粗糙,具疣状突起,有的具龟裂纹。断面金黄色,可见细密的同心层纹,有的夹有白心。气清香,味先苦而后微甜,入口有清凉感。涂于指甲上,能将指甲染成黄色,习称“挂甲”

管黄:呈管状,表面不平或有横曲纹,有裂纹及小突起,红棕色或棕褐色。质酥脆,断面有较少的层纹,有的中空,色较深。

九、重点药材显微、性状、粉末特征

(一).根、皮、叶

1.狗脊:分体中柱呈“U”字形,30余个断续排列成双卷状。

2.大黄:性状:白色薄壁组织与红棕色射线形成类白色网状纹理,习称“锦文”,根茎髓部较大,散在或环列星点,嚼之粘牙,有沙粒感,唾液染成黄色。

显微:1.韧皮部筛管群明显,薄壁组织发达,有黏液腔,2.形成层成环,木射线较密,内含棕色物。3.髓部宽广,有异常维管束排列成环状或散在,射线呈星状射出,韧皮部中有黏液腔,内含红棕色物质

粉末:草酸钙簇晶大而多,淀粉粒甚多,导管多为网纹导管,并有具缘纹导管3.何首乌:性状:团块状或不规则纺锤形,表面凹凸不平,有不规则皱纹或纵沟,皮部有4-11个云锦花纹环列。

4.牛膝:有扭曲纵皱纹、横长皮孔,断面外围散有多数点状维管束,排列成2-4轮。

5.黄连:粉末:中柱鞘纤维黄色,纺锤形,壁厚。木薄壁细胞类长方形,壁稍厚,我纹孔。石细胞类圆形,壁孔明显。

显微:石细胞单个或成群散在,黄色。中柱鞘纤维成束,木纤维发达。髓部有薄壁细胞,无石细胞。

6.板蓝根:圆柱形,稍扭曲。断面皮部黄白色,木部黄色。

7.甘草:性状:有明显的纵皱纹、沟纹及稀疏的细根痕,皮孔横长。断面的形成成环纹及放射状纹理。

显微:木栓层为数列红棕色细胞。韧皮部及木质部中均有纤维束,薄壁细胞中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鞘纤维。

粉末:纤维成束,有晶鞘纤维,具有较大的缘纹孔导管。

8.黄芪:性状:圆柱形,极少分枝,上粗下细。有纵皱纹及横皮孔。木栓层易脱落后,有时可见黄白色网状纤维束。断面粉性,具放射状纹理及裂隙,呈菊花心。

9.人参:粉末:树脂道碎片易见,内含黄色块状物。草酸钙簇晶棱角尖锐。

10.三七:性状:主根呈类圆锥形或圆柱形,表面灰褐色或灰黄色,有断续的纵皱纹、支根痕及少数皮孔,顶端有茎痕,周围有瘤状突起。击碎后皮部及木部分离。

11.当归:显微:木栓层由4-7列细胞组成。韧皮部散在多数类圆形的油室。薄壁细胞中有淀粉粒。粉末:纺锤形韧皮薄壁细胞,壁上常有斜格状纹理。

12.丹参:性状:表面棕红色或暗红色,粗糙,具纵皱纹,老根外皮疏松,呈鳞片脱落。断面可见黄白色导管束放射状排列。

13.地黄:性状:断面可见橘红色油点,中部有放射状纹理。粉末:薄壁细胞含类圆形细胞核。

14.巴戟天:性状:木部皮部易脱离。

15.南沙参:体轻,易折断,断面不平坦,具黄白色交错的纹理。

16.木香:性状:断面略平坦,形成层环棕色,有放射状纹理及散在的褐色点状油室。显微:根的中心为四原型初木质部,薄壁组织中有大型油室散在。

17.白术:呈不规则肥厚团块或拳状,有不规则的瘤状突起和断续的纵皱纹和沟纹。生晒术断面淡黄白色至淡棕色,略有菊花纹及分散的棕黄色油点。

18.石菖蒲:1.扁圆柱形,多弯曲,常有分枝。2.有疏密不均的环节,具细纵纹,一面残留须根或圆点状根痕3.断面可见多数维管束小点及棕色的油点

19.麦冬:显微:皮层散有含草酸钙针晶束的黏液细胞

20.苏木:断面强纤维性,横断面有显著的类圆形同心环纹(年纹),中央具暗棕色带亮星的髓。

21.鸡血藤:皮部内侧有树枝状分泌物呈红褐色或黑棕色,与木部相见排列呈扁心状半圆形的环

22.厚朴:性状:呈卷筒状或双卷筒状,习称筒朴;近根部根皮一端展开如喇叭状,习称靴筒朴;有明显的椭圆形皮孔和纵皱纹;断面外部灰棕色,颗粒性(石细胞);有时可见多数发亮的细小结晶。粉末:石细胞不规则分枝状。纤维有的呈波浪状或一边呈锯齿状。游戏包呈椭圆形,内含黄棕色油状物。

23.肉桂:性状:槽状或卷筒状,有时可见灰白色的地衣斑,用指甲刻划可见油痕。粉末:纤维多单个散在,波状形,壁极厚,孔纹不明显。石细胞类圆形或多角形,壁三面增厚,一面菲薄。油细胞圆形,含黄色油滴状物。

24.黄柏:性状:断面深黄色,裂片状分层,纤维性。嚼之黏性,可将唾液染成黄色。

粉末:石细胞多呈不规则分枝状。纤维及晶纤维较多,晶纤维的含晶细胞壁不均匀增厚,

方晶密集

25.番泻叶:粉末:上下表皮均有气孔,主为平轴式。非腺毛单细胞,壁厚,有疣状突起,基部稍弯曲。晶纤维多,草酸钙方晶。

(二)、果实与中子类

1.五味子;性状:呈不规则圆球状或扁球形。外皮紫红色或暗红色,皱缩,显油性,果实柔软,有的表面呈黑红色或出现“白霜”。种子破碎后,有香气,味辛,微苦。

显微;1.外果皮为1列方形或长方形表皮细胞2.中果皮有十余层薄壁细胞3.内果皮为1列小方形薄壁细胞4.种皮最外层为1列径向延长的石细胞,呈栅栏状,壁厚,密具细小孔沟,其下为数列类圆形,三角形或多角形的石细胞,壁厚,孔沟较大而疏,最内侧的石细胞形状不规则,壁较薄5.石细胞下方为3-4列较小的薄壁细胞。在种脊部位有维管束,并有纤维束6.

油细胞1列,含棕黄色挥发油7.胚乳细胞呈多角形,内含脂肪油和糊粉粒

2.山楂:显微,1.外果皮细胞1列,类方形,细胞内含棕红色色素,外被角质层2.中果皮极厚,外果皮下有1-2列含有棕色色素的薄壁细胞,中果皮薄壁细胞中含有淀粉粒及少数草酸钙簇晶,纤维束纵横散在

3.淀粉粒细小,类三角形,类圆形,脐点多呈“一”字形,多为单粒,也有复粒

3.苦杏仁:性状,扁心脏形,顶端略尖,基部顿圆,左右不对称。种皮薄,棕色至暗棕色,无臭,味苦

显微,1.种皮的表皮为1层薄壁细胞,散在橙黄色石细胞2.外胚乳为一薄层颓废细胞3.内胚乳为1至数层方形细胞,内含糊粉粒及脂肪油4.子叶为多角形薄壁细胞,含糊粉粒及脂肪油

4.桃仁:性状,长卵形,扁平,顶端尖,中部膨大,基部顿圆而偏斜,边缘薄

5.补骨脂:性状,呈肾形,略扁,果皮黑色,黑褐色或灰褐色,果实表面凹凸不平。微有香气,味辛,微苦

显微,1.果皮波状弯曲,表皮细胞1列,凹陷处表皮下有众多扁圆形壁内腺2.种皮外表皮为1列栅状细胞,其内为1列哑铃状支持细胞

6.小茴香:性状,为双悬果,横切面略呈五边形,背面的四边约等长,有特异香气,味微甜,辛

显微,1..外果皮为1列扁平细胞,外被角质层2.中果皮纵棱处有维管束,其周围有多数木化网纹细胞,背面纵棱间各有维管束,其周围有大的椭圆形棕色油管1个,接合面有油管2个共6个3.内果皮为1列扁平薄壁细胞,长短不一4.种皮细胞扁长含棕色物 5.胚乳细胞多角形,含多数糊粉粒,糊粉粒中含细小草酸钙簇晶

7.槟榔:外胚乳为数列切向延长的大型细胞,壁较厚,内含黑棕色物,种皮内层与外胚乳的折合层常不规则地插入到内胚乳中,形成错入组织

(三)、叶类

1.广藿香

石排广藿香 1枝条较瘦小,表面叫皱缩,灰黄色或灰褐色 2 纵皱较深,断面呈类圆形。髓部较小。3 叶片较小。

海南广藿香

1枝条较粗壮,表面较平坦,灰棕色或浅紫棕色 2叶痕较小不明显凸出3 叶片较大而薄

显微鉴别

1胞腔含黄棕色物质 2叶表皮细胞不规则形,气孔直轴式,副卫细胞清晰可见3线鳞头部扁球形,由8个细胞组成 3间隙线毛存在于珊栏组织后薄壁组织顶细胞间隙中

成分:广藿香酮

2.穿心莲

显微鉴别

1上下表皮均含有圆形,长椭圆形或棒状钟乳体的晶细胞,并有腺鳞2珊栏组织位1-2列细胞,贯穿于主脉上方。

成分:贴内酯类化合物

3.茵陈

显微鉴别

1腺毛少,顶面观呈鞋底形,常充满淡黄色油状物质2表面密布丁字形非腺毛,具柄部接单细胞臂部,臂细胞直线延伸,两臂不等长

石斛忒跑石斛剪去部分须根后,边炒边扭成螺旋形或弹簧状,烘干,习称“耳环石斛”

鲜石斛肉质,多汁,易折断。气微,味微苦而回甜,嚼之有粘性

马鞭石斛质疏松,断面呈纤维性

黄草石斛断面略呈纤维性,嚼之有粘性

耳环石斛呈螺旋形或弹簧状

金钗石斛表面金黄色或黄中带绿色,有深纵沟

(四)花类与矿石类

1.朱砂:湖南辰州“辰砂”鲜红色或暗红色“朱宝砂”“磨镜砂”“豆瓣砂”

理化鉴别:1.粉末用HCL湿润在光洁的铜片上擦之,铜片表面有银白色

光泽,加热后银白色消失2.主含Hgs含量不得少于96.0%

2.松花粉:花粉粒形似兔耳朵

3.丁香:花粉粒众多,三角形,表皮细胞多角形有不定式气孔副卫细胞6~7

个花蕾中含挥发油(15%~20%)含量不得少于16% 主成分为丁香酚

(80%~95%)

4.洋金花:花冠喇叭状谈黄色或黄棕色 1.粉末:谈黄色 1.花粉粒类球形外壁

有细点状条形雕纹放射状排列 2.腺毛有两种一种头部有2~5个细胞柄

1~2个细胞一种头部为为单细胞柄2~5个细胞同时有非腺毛

5.金银花:一.腺毛有两种1.头部倒圆锥形含淡黄色物2.头部类圆形或略扁圆

形二.非腺毛为单细胞有两种一种长而弯曲壁薄一种较短壁稍厚有的单或

双螺纹花粉粒多黄色球形外壁有细刺状突起萌发孔三个

6.红花:去掉子房的管状花花粉粒类球形外壁有短刺及疣状雕纹萌发孔三个(五)、其他药类

1.海金沙:呈粉末状,棕黄色或浅棕黄色。手捻有光滑感,置手中易由指缝滑落。撒在手中则浮于水面,加热逐渐下沉。撒在火上易燃烧发生爆鸣声且有闪光。纤维:孢子为四面体形或三角状,辐射对称。

十、作业题

1、试述我国近期内中药鉴定学研究的重点。

答:1.中药材和中成药质量标准规范化研究。2.中药鉴定新技术、新方法研究。3.中药材GAP标准研究。4.中药材资源开发研究。

2.中药资源的开发利用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答:(1)开展中药资源的调查(2)加强野生或国外引进药用动、植物的养殖和栽培研究,全面实施GAP标准,实现中药材生产的集约化和规范化(3)整理和推广

民族药、民间用药(4)应用化学分类原理寻找新药源,开发一类新药材(5)扩大药用部位,提高药材资源的综合利用率(6)探索老药的新途径(7)以临床疗效为依据,结合现代高通量筛选技术研制新药

3.任举主产广东地区地常用中药三种,说明其来源及所含的主要化学成分。

(1)何首乌,廖科植物何首乌的干燥块根,主要成分大黄酚、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大黄酸、大黄酚蒽酮

(3)广藿香,唇形科植物广藿香的干燥地上部分,主要成分,百秋李醇、广藿香酮

(3)苏木,豆科植物苏木的干燥心材,主要成分巴西苏木素

(4)肉桂,樟科植物肉桂的干燥树皮,主要成分桂皮醛、醋酸桂皮酯

(5)阳春砂,姜科植物阳春砂的干燥成熟果实,主要成分醋酸龙脑酯、芳樟醇、龙脑、樟脑

4.简答题中药鉴定的目的和意义?

答:目的意义

鉴定中药的真为优劣确保重要质量

考证和整理中药品种澄清中药材混乱品种

研究和制定中药质量标准提高中药质量的可控性,促进中药现代化

国际化、科技化

寻找和扩大新药源保护中药材资源,确保中药材资源可持续利用5.有一包混合粉末,分别为黄柏、人参、大黄、丁香四种,请用显微鉴定的方法分别绘制各自的主要鉴别特征。?

答:黄柏:1.木栓层由多列长方形细胞组成,内含棕色物质,栓内层细胞中含草酸钙方晶 2.皮层比较狭窄,散有纤维群及石细胞群,石细胞大多分枝状,壁及厚,层纹明显

人参:1.木栓层为数列细胞,皮层窄 2.韧皮部外侧有裂隙,内侧薄壁细胞排列较紧密,有树脂道散在,内含黄色分泌物。韧皮射线宽3-5列细胞 3.木质部导管多成单个散在或数个相聚,径向稀疏排列成放射状,导管旁偶有非木化的纤维

大黄:1.木质部射线较密,宽2-4列细胞,内含棕色物;导管非木化,常1至数个相聚,排列稀疏 2.髓部宽广,有异常维管束排列成环状或散在,异常维管束的形成层成环,外侧为木质部,内侧为韧皮部,射线呈星状射出,韧皮部中有黏液腔,内含红棕色物质

丁香:1.皮层外侧散在2-3列径向延长的椭圆形油室,其下有20-50个小型双韧维管束,断续排列成环,维管束外围有少数中柱鞘纤维,壁厚木化。 2.薄壁细胞内含众多细小草酸钙簇晶

6.影响中药品质优良度的因素有哪些?

答:(1)中药材的栽培(2)有的药材产地不同,其质量也不同(3)采收的季节及采收季节不同,其所含的化学成分有差异(4)中药材运输过程中如与到污染,其质量必受到影响(5)人为掺入异物或混入非药用部分(6)有的中药如人参,经过化学成分提取、干燥后再用,也必将影响中药材的质量

7.试述对中药鉴定学的发展有重要影响的我国古代本草著作的成书年代、作者、载药数、及简单的历史评价。

答:(1)《神农本草经》,西汉时期,载药365种,总结了汉代以前的药物知识,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药物学专注。

(2)《本草经集注》,梁代,陶弘景,载药730种,最早按药物的自然属性分类,

并记载了火烧试验,对光照视的鉴别方法。

(3)《新修本草》,唐代,李绩、苏敬等,载药850种,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家药典。(4)《证类本草》,宋,唐慎微,1746种,我国现存最早的完整本草,为研究古代药物最重要的典籍之一。

(5)《本草纲目》,明,李时珍,载药1892种,对中药学贡献最大,为我国十六世纪以前医药成就的大总结。

(6)《本草纲目拾遗》,清,赵学敏,921种,拾遗补正《本草纲目》

8.请运用传统的四大鉴别方法鉴别以下药材:人参、天麻、冬虫夏草,并写出常见伪品(三种)特征。

答:一.人参的性状、显微鉴别

性状:1.生晒参主根呈圆柱形或纺锤形,长3-15cm,直径1-2cm。 2.表面灰黄色,上部或全体有疏浅断续的粗横纹及明显的纵皱纹,下部有支根2-3条,着生多数细长须根(全须生晒参),须根上偶有不明显的细小疣状突起。3.顶端根茎(习称芦头)长1-4cm,直径0.3-1.5cm,多拘挛而弯曲,具不定根(习称艼)和稀疏的凹窝状茎痕(习称芦碗)。3.质较硬,断面淡黄白色,显粉性,形成层环处棕黄色,皮部有黄棕色点状树脂道散布及放射状裂隙 4.气微香而特异,味微苦、甘。

显微:1木栓层为数列细胞,皮层窄 2.韧皮部外侧有裂隙,内侧薄壁细胞排列紧密,有树脂道散在,内含黄棕色分泌物 3.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簇晶,形成层成环

天麻的性状鉴别

1.呈椭圆形或长条形,扁缩而弯曲

2.顶端有红棕色至深棕色干枯芽胞,习称“鹦哥嘴”,另端有自母麻脱落后的圆脐形疤痕,习称凹肚脐

3.表面黄白色至淡黄棕色,有点状突起排列而成的多轮横环纹及纵皱纹,有时可见棕褐色菌丝

4.断面较平坦,黄白色至淡棕色

冬虫夏草的性状鉴别

1.本品有虫体与从虫头部长出的真菌子座相连而成

2.虫体似蚕,长3-5cm外表黄棕色,约20-30条环纹,近头部环纹较细

3.足8对,近头部3对,中部4对,近尾部1对,中部4对明显,头部黄红色,尾如蚕尾

4.子座深棕色至棕褐色,细长圆柱形,长4-7cm.

中药药用部位拉丁文

Rhizoma(根茎) Folium(叶) Flos(花) Semen(仁) Pericarpium(皮)Fructus(果实) Radix(根) Herba(草) Natrii(粉末) Concha(壳)Cortex(树皮) Pollen(花粉)

显微化学反应:将中药粉末切片浸出液置于载玻片上,滴加某些化学试剂使产生沉淀结晶或特殊颜色,在显微镜下观察进行鉴定的一种方法。

微量升华:利用中药中所含的某些化学成分,在一定温度下能升华的性质,获得升华物,在显微镜下观察其结晶形状颜色及化学反应作为鉴别特征。

道地药材:产地适宜,品种优良,产量高,疗效好,带地域性特点的药材。

发汗:药材加热后堆积起来发热,使其内部水分外溢,变软变色增加气味减少刺激性,利于干燥。

过桥:黄连根茎节间表面光滑如茎杆

蚯蚓头:防风的根头部有明显密集的环纹

怀中抱月:松贝鳞茎外层鳞叶2瓣,大瓣紧抱小瓣,未抱部分呈新月形

云锦花纹:何首乌块根皮部有4~11个异型维管束

起霜:茅苍术根茎可析出白色针状结晶

条痕:矿物在白色毛瓷板上划过后所留下的粉末痕迹

条痕色:粉末痕迹的颜色

冒槽:麝香仁在槽针应有逐渐膨胀高出槽面的现象

星点:大黄根茎髓部的异常维管束

乌金衣:牛黄表面挂有一层黑色光亮的薄膜

挂甲:牛黄加清水调和,涂于指甲上,能将指甲染成黄色

解理:矿物受力后沿一定结晶方向裂开成光滑平面的性能

珍珠虹光环:在暗视野中可见珍珠磨片的特有彩光,具有虹彩般光泽错入组织:槟榔种皮内层与外胚乳的折合层常不规则地插入到内胚乳中嵌晶纤维:麻黄纤维附有细小众多的方晶砂晶

(完整版)中药鉴定学期末考试试题

中药鉴定学期末考试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本草纲目》作者是李时珍。 2.人参的栽培品称为园参。 3.附子常见的加工品主要有盐附子、黑顺片、白附片。 4.黄柏主要含有生物碱类成分。 5.皮类药材的入药部位是指形成层以外的部分。 6.进行药材鉴定时,药材取样应具有代表性。 7.秦皮水浸液在日光下显碧蓝色荧光。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 1.我国最早的药物学专著是(A) A.《神农本草经》 B.《本草经集注》 C.《唐本草》 D.《本草纲目》 2.断面具有5~13个黄白色小点(分体中柱)的药材是(B) A.当归 B.绵马贯众 C.甘草 D.黄连 3.药材大黄的药用部位是(C) A.根 B.根茎 C.根及根茎 D.块茎 4.具有虎皮斑的贝母是(C) A.松贝 B.青贝 C.炉贝 D.平贝 5.黄连的根茎折断面在紫外灯下观察应显(D)荧光 A.蓝色 B.紫色 C.黄白色 D.金黄色 6.在进行中药的鉴定时,药材的取样量应为实验用量的(A) A.3倍 B.4倍 C.5倍 D.6倍 7.下列哪一种药材不具有多环同心性异型维管束(C) A.牛膝 B.商陆 C.何首乌 D.川牛膝 8.麦冬的药用部位是(B) A.块茎 B.块根 C.根 D.根茎 9.具有辐射型维管束的药材是(A) A.麦冬 B.甘草 C.黄连 D.人参 10.商品大青叶来源于(A) A.十字花科的菘蓝 B.爵床科的马蓝 C.蓼科的蓼蓝 D.马鞭草科的路边青 11.关于天麻的性状不正确的(D) A.扁长椭圆形 B.有点状痕点组成的环节 C.断面角质样 D.春麻有“红小辫” 12.石菖蒲的中柱维管束类型是(A) A.周木型及外韧型 B.周木型及双韧性 C.周木型 D.外韧性 13.下列药材显微鉴定时需要作三切面观察的是(B) A.关木通 B.沉香 C.鸡血藤 D.川木通 14.关于白木香的描述不正确的是(D) A.含树脂和挥发油成分 B.来源于瑞香科 C.药材呈不规则块片,表面有斑纹 D.能沉水 15.关于番泻叶组织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B) A.表皮细胞中有气孔 B.表皮细胞中不含非腺毛 C.主脉维管束外韧型 D.有晶鞘纤维 16.厚朴的药用部位是(D) A.干皮 B.枝皮 C.根皮 D.干皮、枝皮和根皮 17.企边桂通常是剥取(C)年以上的干皮。 A.8 B.9 C.10 D.12 18.具有硬韧部的药材是(A)

中药鉴定学复习题(答案)

中药鉴定学复习题二答案 一、X型题(多项选择题) 1. 《本草纲目》全书(ABCD) A. 共载药1892种 B. 1596年问世 C. 载方11096条 D. 分52卷16部 E. 作者赵学敏 2. 次生代谢产物包括:( ABCE )。 A. 生物碱 B. 萜类 C. 挥发油类 D. 蛋白质 E. 苷类 3. 次生代谢产物包括:(BCDE)。 A. 核酸类 B. 酚类 C. 醌类 D. 苷类 E. 内酯类 4. 中药鉴定工作的依据是( BCE ) A.《中药鉴定学》 B.《中国药典》 C.《部颁药品标准》 D.《本草纲目》 E.《地方药品标准》 5.《中国药典》规定中药的灰分测定有( AC ) A. 总灰分 B. 生理灰分 C. 酸不溶性 D. 灼烧残渣 E. 药材表面附着的尘土 6.中药常用的鉴定方法有( ABCDE ) A. 基源鉴定 B. 性状鉴定 C. 显微鉴定 D. 理化鉴定 E. 生物检定 7.显微鉴定常用的制片方法有( ABCDE ) A. 横切片或纵切片 B. 粉末制片 C. 表面制片 D. 解离组织片 E. 花粉粒与孢子制片 8.用水合氯醛试液透化装片后,可观察(ACDE ) A. 导管 B. 淀粉粒 C. 石细胞 D. 草酸钙结晶 E. 纤维 9.菊糖主要存在于哪些科的植物中( CE ) A. 毛茛科 B. 百合科 C. 菊科 D. 豆科 E. 桔梗科 10.《中国药典》规定植物药材的来源包括( AB ) A. 原植物科名、植物名、学名 B. 药用部位 C. 采收季节 D. 产地加工 E. 主产地 11.中药质量的限量控制主要包括( ABCDE ) A. 水分含量测定 B. 灰分含量测定 C. 农药残留量测定 D. 重金属测定 E. 杂质测定 12.有害物质检查包括( ABCDE ) A. 有机氯农残量 B. 有机磷农残量 C. 黄曲霉毒素 D. 重金属 E. 砷盐 13.中药质量控制项下“浸出物的测定”中浸出物包括( ACE ) A. 水溶性浸出物 B. 碱溶性浸出物 C. 醚溶性浸出物 D. 酸溶性浸出物 E. 醇溶性浸出物 14.可用碘试液进行鉴别的为( BD ) A. 脂肪油 B. 淀粉粒 C. 树脂 D. 糊粉粒 E. 粘液 15.中药贮藏保管中常见的变质现象有( ABCDE ) A.虫贮 B.生霉 C.变色 D.走油 E.有效成分自然分解 16.泛油指含油药材的油质泛于药材的表面以及某些药材受潮、变色后表面泛出的油样物 质。这些物质的结构类型包括( ABD ) A. 脂肪油 B. 挥发油 C. 鞣质 D. 糖类 E. 皂苷

中药鉴定学整理

中药鉴定学 名词解释: 1、中药鉴定学:是鉴定和研发重要的品种和质量,制定中药标准,寻找和扩大新药源的应用学科,即“保质寻新,整理提高”。 2、道地药材:是指在一特定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的区域内所产的药材,并且生产较为集中,具有一定栽培技术和采收加工方法,质优效佳,为中医临床所公认。 3、性状鉴定:是通过眼观、手摸、鼻闻、口尝、水试、火试等十分简便的鉴定方法,来鉴别药材的外观性状。 4、星点:是指大黄根茎横切面中髓部较大,有异常维管束环列或散在。 5、云锦花纹:是指何首乌的横切面皮部环列4~11个异型维管束,如同散列的云朵状花纹。 6、鸡爪黄连:是指多分枝,集聚成簇,常弯曲,形如鸡爪的黄连,习称“鸡爪黄连”。 7、过桥:是指味连根茎中节间表面平滑如茎秆,习称“过桥”。 8、芦头:是指根类药材顶端残留的根状茎或茎基,习称“芦头”。 9、芦碗:是指草本植物药材根茎部分每年地上茎枯死后留下的凹窝状茎痕,因中心凹陷似碗形而习称“芦碗”。 10、艼:人参上的细长横伸的不定根习称“艼” 11、鲜地黄:是指地黄秋季采挖,除去芦头及须根,洗净,鲜用者习称“鲜地黄”。 12、生地黄:将鲜地黄徐徐烘焙,至内部变黑,约八成干,捏成团块,习称“生地黄”。 13、朱砂点:是指药材断面散在的红棕色油点,如茅苍术。 14、起霜(吐脂):茅苍术断面暴露稍久,常可析出白色细针状结晶,习称“起霜”。 15、怀中抱月:是指外层鳞叶2瓣,大小悬殊,大瓣紧抱小瓣,未抱部分呈新月形的松贝。 16、鹦哥嘴:天麻顶端有红棕色之深棕色干枯芽苞,习称“鹦哥嘴”。 17、冬麻:是指质地坚实沉重,有鹦哥嘴、断面明亮、无空心的天麻。 18、春麻:是指质地轻泡,有残留茎基、断面色晦暗、空心的天麻。 19、发汗:是指药材在加工过程中为了促使变软、变色,增加香味或减少剌激性,或有利于干燥,常将药材用微火烘至半干或微煮、蒸后,堆置起来发热,使其内部水分往外溢,这种方法称为“发汗”如:茯苓、厚朴。 20、桂通(官桂):是指剥取栽培5~6年生幼肉桂树的干皮和粗枝皮、老树枝皮,不经压制,自然卷曲成筒状。 21、企边桂:是指剥取十年生以上肉桂树的干皮,将两端削成斜面,突出桂心,夹在木质的凹凸板中间,压成两侧向内卷曲的浅槽状。 22、板桂:是指剥取老年肉桂树最下部近地面的干皮,夹在木制的桂夹内,晒至九成干,经纵横堆叠,加压,约一个月完全干燥,成为扁平板状。 23、绢状茸毛:是指马钱子表面密被的,呈灰棕色或灰绿色,自中央向四周呈辐射状排列,有丝样光泽的茸毛。 24、间隙腺毛:是指存在于栅栏组织或薄壁细胞的细胞间隙中,头部单细胞,呈不规则囊状。 25、铁皮枫斗:是指兰科植物铁皮石斛的茎,除去杂质,减去部分须根,边加热边扭成螺旋形成弹簧状,烘干而成,习称“铁皮枫斗”(耳环石斛)。 26、铁皮石斛:是指将兰科植物铁皮石斛的茎切成段,干燥或低温烘干而成的药材。 27、二杠、大挺、门庄:花鹿茸的锯茸呈圆柱状分枝,具一个分枝者习称“二杠”,主枝习称“大挺”,离锯口约1cm处分出侧枝,习称“门庄”。 28、条痕色:是指矿物在白色毛瓷板上画过后所留下的粉末痕迹的颜色,称为条痕色。 选择题:

(汇总)中药鉴定学复习题(答案).doc

问答题:写出下列问题的正确答案,每题10分。 1.中药鉴定的取样方法和取样原则是什么? 1、从同批药材包件中抽取鉴定用样品的原则 (1)药材总包件数在100件以下的,取样5件 (2)100-1000件,按5%取样 (3)超过1000件的,超过部分按1%取样 (4)不足5件的逐件取样 (5)贵重药材,不论包件多少均逐件取样 2、破碎或粉末装药材的取样:每一包件的取样量一般按下列规定: (1)一般药材100~500g(2)粉末状药材25g (3)贵重药材5~10g (4)个大的药材,根据实际情况抽取有代表性的供试品 3、中药鉴定中平均样品的量一般不得少于实验所需用量的3倍,留样的保 存期至少一年。 2.根类中药的性状及显微鉴别特点? 根类中药---性状鉴别 没有节、节间和叶,一般无芽。 圆柱形或长圆锥形,块根,圆锥形或纺锤形等。 双子叶植物根一般主根明显;根横断面有一圈形成层环,环内范围较环外范围大,中央无髓部。 单子叶植物根横断面有一圈内皮层环,环内范围较环外范围小,中央有髓部。 有的断面可见分泌物散布。 根类中药---显微鉴别 1. 双子叶植物根一般均具次生构造。最外层大多为周皮。少数根类中药无 周皮而有表皮或为后生表皮、后生皮层;这些根的内皮层均较明显。 维管束一般为无限外韧型。形成层连续成环;射线较明显;初生木质部位于中央。一般无髓。另要注意,有无异常构造,存在部位和排列方式; 2. 单子叶植物根一般均具初生构造,最外层为表皮细胞,无木栓层,少数根 的表皮细胞形成根被。皮层宽厚,内皮层及凯氏点通常明显。中柱与皮层的界限分明。维管束为辐射型,韧皮部与木质部相间排列,呈辐射状,无形成层。髓部通常明显。 3.简述水合氯醛透化装片的操作方法。 水合氯醛液透化装片的操作方法为:取粉末少许,置载玻片上,滴加水合氯醛试液1~2滴,搅匀,用试管夹执载玻片一端,置酒精灯火焰上方约1~2cm 处加热,微沸后,离开火焰,再滴加水合氯醛试液,小火继续加热,如此反复操作至透化清晰,放冷后滴加稀甘油1~2滴,封片镜检。 4.简述灰分测定在中药鉴定中的意义? 灰分是有机物经高温灼烧以后的残留物称为灰分。在灰分中有包括:水溶性灰分,水不溶性灰分,酸溶性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各种中药的总灰分都应该在一定的范围以内,所以测定的灰分数值高于正常范围时,就可能是在加工或运输储存等环节中有其他有机物污染或参杂,药典中规定了中药的总灰分的最高限量(如甘草不得超过7.0%,大黄不得超过10.0%),因此对限制药材中的泥沙和杂质,保证中药的纯度具有重要意义。 5.简述中药来源鉴定的目的和方法? 1.有4大鉴定方法:a来源鉴定b.性状鉴定c.显微鉴定d、理化鉴定

中药鉴定学考试题库及答案

中药鉴定学试卷 一、概念题 1.中药鉴定学:是鉴定和研究中药的品种和质量,制定中药标准,寻找和扩大新药源的应用学科。它是在继承中医药学遗产和传统鉴别经验的基础上,运用现代自然科学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方法,研究和探讨中药的来源、性状、显微特征、理化鉴别、质量标准及寻找新药等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2.性状鉴定: 就是通过眼观、手摸、鼻闻、口尝、水试、火试等十分简便的鉴定方法,来鉴别药材的外观性状。 3.怀中抱月:指松贝外层鳞叶2瓣,大小悬殊,大瓣紧抱小瓣,未抱部分呈新月形,习称“怀中抱月”。 4. 鹦哥嘴:天麻顶端具有红棕色干枯芽胞,习称鹦哥嘴或红小辫。 5. 挂甲:牛黄加水调和,涂于指甲上,将指甲染成淡黄色,习称挂甲。 二、选择题 (一)单选题 1.我国已知最早的药物学专著是(A) A.神农本草经B.新修本草C.证类本草D.本草纲目E.植物名实图考 2.样品检定时,平均样品的量一般不得少于试验所需用的(B ) A.2倍数 B.3倍数 C.4倍数 D.5倍数 E.6倍数 3.一般宜在春末夏初采收的中药是(D) A.根及根茎类中药 B.全草类中药 C.果实种子类中药 D.皮类中药

4.根头部有“狮子盘头”之称的药材是(B) A. 太子参 B. 党参 C. 明党参 D. 南沙参 E. 北沙参 5.皮类中药粉末镜检不应有(D) A. 石细胞 B. 结晶 C. 纤维 D. 导管 E. 油室碎片 6. 大黄根茎横切面具有(A) A.星点 B.云锦状花纹 C.朱砂点 D.车轮纹 7.组织中具有晶鞘纤维的药材是(B) A.人参 B.甘草 C.黄连 D.黄芪 8.番泻叶和大黄粉末遇碱试液显(B) A.蓝色 B.红色 C.绿色 D.紫色 E.黄色 9.小茴香果实的分泌组织为(B) A.油细胞 B.油管 C.油室 D.树脂道 E.蜜腺 10.条痕为红色至褐红色的矿物类中药是(C) A. 磁石 B. 自然铜 C. 朱砂 D. 雄黄 (二)多选题 1.中药鉴定的依据是:(ABC ) A.《中国药典》 B.《卫生部药品标准》 C.地方药品标准 D.中药志 E.中药鉴定学 2.在产后加工过程中需要“发汗” 的药材有(AB): A. 厚朴 B.杜仲 C. 延胡索 D.丹皮 E.人参 3.下列具有分枝状石细胞的药材是(BD) A.黄连 B.厚朴 C.黄柏 D.五味子E黄芪

中药鉴定学重点整理

《中药鉴定学》复习总结 一、名词解释(白皮书的重点) 1.中药鉴定学:是鉴定和研究中药的品种和质量,制定中药标准,寻找和扩大新药源的应 用学科。它是在继承中医药学遗产和传统鉴别经验的基础上,运用现代自然科学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方法,研究和探讨中药的来源、性状、显微特征、理化鉴别、质量标准及寻找新药等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2.发汗:有些药材在加工过程中用微火烘至半干或微煮、蒸后,堆置起来发热,使其内部 水分往外溢,变软,变色增加香味或减少刺激性,有利于干燥。(厚朴、杜仲、玄参、续断、茯苓等) 3.走油(泛油):指某些药材的油质泛出药材表面,或因药材受潮、变色、变质后表面泛 出油样物质。 4.内涵韧皮部(又称木间韧皮部):为异常构造就是在次生木质部中包埋有次生韧皮部。 5.星点:是指大黄根茎中央的髓部有异常维管束散在或环列。 6.云锦花纹:指何首乌断面皮部有4到11个异常维管束环列。 7.菊花心:药材断面维管束与较窄的射线相间排列成放射状,似菊花心。 8.过桥:味连节间表面平滑如茎秆。 9.晶鞘纤维:韧皮部及木质部纤维,周围薄壁细胞中含有草酸钙方晶。 10.芦头:根类药材顶端残留的根状茎。 11.芦碗:芦头上的数个圆形或半圆形凹窝状已枯茎痕。 12.艼:人参的不定根。 13.金井玉栏:指药材横切面皮部白色,木部黄色(桔梗) 14.蚯蚓头:防风根头部有明显密集的环纹。 15.狮子盘头:党参根头部多数疣状突起的茎痕及芽,每个茎痕的顶端成凹下圆点状。 16.怀中抱月:松贝外层鳞叶2瓣,大小悬殊,大包小瓣,未包部分成新月形。 17.鹦哥嘴:天麻顶端具有红棕色至深棕色干枯芽胞。 18.气孔指数:单位面积上的气孔数*100\(单位面积上的气孔数+同面积的表皮细胞数) 19.栅表比:一个表皮细胞下平均栅栏细胞数目。 20.脉岛:叶脉中最微细的叶脉所包围的叶肉单位。 21.脉岛数:是指每平方毫米面积中脉岛的数目。 22.萌发孔:3孔沟(金银花);3个突起萌发孔(红花) 23.嵌晶纤维:纤维次生壁外层嵌有一些细小的草酸钙方晶或砂晶,如麻黄。 24.方胜纹:蕲蛇背部两侧各有黑褐色与浅棕色组成的“v”形斑纹17-25个。其“v”形的 两上端在背中线上相接。

中药鉴定学试题库

中药鉴定学习题集

1总论 A 型题 1.001中药鉴定学的任务不包括 A.鉴定中药的品种和质量B.发掘祖国药学遗产C.中成药的鉴定D寻找和扩大新药源E.研究中药质量与疗效的关系 1.002“本草学”的主要含义是指 A.研究草药的学科B.古代的药学 C.古代收载草药的书籍D.古今研究中药的学科 E.中药学 1.003我国已知最早的药物学专著是 A.《本草纲目》B.《证类本草》 C.《神农本草经》D.《新修本草》E.《本草经集注》1.004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的本草著作是 A.《神农本草经》 B.《本草纲目》 C.《本草原始》 D.《本草经集注》 E.《证类本草》 1.005最早提出火试和对光照视鉴别药材方法的本草著作是 A.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B.陶弘景的《本草经集注》 C.陈藏器的《本草拾遗》 D.唐慎微的《证类本草》 E.陈嘉谟的《本草蒙筌》 1.006中国最早的一部具药典性质的本草是 A.《神农本草经》 B.《证类本草》 C.《本草纲目》 D.《新修本草》 E.《本草蒙筌》1.007首次出现图文鉴定中药方法的本草是 A.《本草纲目拾遗》 B.《植物名实图考》 C.《图经本草》 D.神农本草经》 E.《新修本草》1.008《图经本草》的作者是 A.苏敬 B.苏颂 C.苏轼 D.苏恭 E.苏辙 1.009我国现存最早的且最完整的本草是 A.《证类本草》 B.《神农本草经》 C.《新修本草》 D.《本草纲目》 E.《本草衍义》 1.010记载药物最多、科学性最强,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本草著作是 A.《证类本草》 B.《植物名实图考》 C.《本草纲目》 D.《新修本草》 E.《神农本草经》1.011古代侧重于药材性状鉴别的专著是 A.《植物名实图考》 B.《本草蒙筌》 C.《本草衍义》 D.《本草原始》 E.《图经本草》1.012本草书中,最著名的收载药用植物的专著是 A.《救荒本草》 B.《植物名实图考》 C.《图经本草》 D.《神农本草经》 E.《本草纲目》1.013中药拉丁名称的一般组成原则是 A.属名+种名(种加词) B.属名+种名+命名人姓氏 C.药用部位名(第一格+药名(第二格) D.属名+种名+亚种名+定名人 E.药名(第二格)+药用部位名(第一格) 1.014Rhizoma Coptidis的组成是 A. 药用部位名(名词第一格+种名(名词第二格) B.属名(名词第一格)+形容词(第二格) C .属名(名词第一格)+种名(名词第二格) D.药用部位名(名词第一格)+属名(名词第二格)E.以上都不是 1.015Semen Armeniacae Amarum的组成是 A.药用部位名(名词第一格)+属名(名词第二格)+形容词(第二格) B.药用部位名(名词第一格)+属名(名词第二格+形容词(第一格) C.药用部位名(名词第一格)+属名(名词第二格)+种名(名词第二格) D.药用部位名(名词第一格)+种名(名词第二格)+形容词(第一格) E.药用部位名(名词第一格)+属名(名词第二格)+药用部位名(名词第二格) 1.016“四大南药”是指 A.肉桂、益智、砂仁、槟榔 B.槟榔、益智、砂仁、巴戟天 C.肉桂、益智、砂仁、蛤蚧 D.莪术、槟榔、砂仁、巴戟天 E.白豆蔻、益智、砂仁、蛤蚧

中药鉴定学复习题含答案

《中药鉴定学》复习题 一、填空题 1.我国己知最早的药物学专著是《神农本草经》。 2.西红花的药用部位是柱头。 3.茯苓的药用部位是菌核。主要活性成分是茯苓多糖。 4.黄柏来源于芸香科植物,主要活性成分是小檗碱。 5.血竭是植物麒麟血竭果实中渗出的红色树脂。 6.药材的干燥方法通常有晒干,烘干,阴干。 7.附子道地产区四川。商品分为盐附子、黑顺片、白附片。主要成分为乌头碱。 8.江西著名道地药材有枳壳、薄荷、栀子、满山白。 9.黄芩药材的商品规格主要有子芩与枯芩。 10.茯苓的药用部位是。主要活性成分是。 11.药材的干燥方法通常有,,。 12.天然牛黄可分为蛋黄和管蛋,蛋黄的鉴别特征乌金衣,层纹,挂甲,味清凉等。 13.蛤蚧的主产地广西。 14.血竭的采收加工过程中,将血竭用布包起,入热水中使软化成团,取出放冷,即为原装血竭;加入辅料加工后成为加工血竭。 15.枸杞子的主产地宁夏、甘肃、青海,其主要活性成分甜菜碱。 16.延胡索的道地产区是浙江,主要活性成分生物碱类。 17.甘草的药用部位是根及根茎,其解毒的活性成分甘草酸。 18.麻黄的药用部位是草质茎,主要活性成分左旋麻黄碱。 19.茯苓的药用部位是,其主要活性成分。 20.中药鉴定学的研究任务是发掘整理祖国药学、坚定中药真伪优劣,确保中药质量、中成药的坚定、寻找和扩大新药源。 21.薄荷来源是唇形科植物,其主要活性成分是挥发油。 22.大黄来源是蓼科科植物,其泻下的主要活性成分是双蒽酮甙。 23.红花来源是菊科植物。 24.三七的药用部位是根及根茎,其性状鉴别的核心要点是铜皮铁骨狮子头 二、名词解释 1.发汗:药材在加工过程中用微火烘至半干或微煮、蒸后,堆置起来发热,使其内部水分往外溢,变软、变色,增加香味或减少刺激性,有利于干燥 2.镶嵌细胞:伞形科植物果实的内果皮由5-8个狭长的薄壁组织相互并列为一群,各群以斜角联合呈镶嵌状,称为“镶嵌细胞” 3.铜皮铁皮狮子头:优质的三七。 4.怀中抱月: 怀中抱月常指鳞茎类药材鳞茎的结合状态。其外层鳞叶2瓣,大小悬殊,大瓣紧抱小瓣,未抱部分呈新月形。 5.挂甲:又叫“透甲”。指牛黄用清水调和后,涂于指甲上,能使指甲染成黄色并经久不褪的现象。 6.云锦花纹云锦花纹指药材横切面上散列的云朵状花纹,并具色彩。多指根类药材外侧皮部的异型维管束。 7.乌金衣乌金衣指牛黄药材外部挂有的黑色光亮薄膜 8.走油是指将加工好的原料放入滚油之中迅速拖过,为继后的烹调提供前沿基础的加工方法。 9.错入组织:肉豆蔻的外胚乳伸入到内胚乳,形成的称为错入组织。 10.星点大黄根茎横断面可见的暗红橙色的放射状小点,环列或散在。如星星点缀。 11.芦头:人参顶端根茎 12.通天眼顶端部分光滑,内有细孔道直通角尖。 13.当门子气香强烈而特异,成颗粒状者俗称"当门子",三、单项选择题 1.中药鉴定学研究的对象是(A ) A.中药材及成方、制剂 B.天然药物 C.中成药 D.中药的化学成分 2.白芍的产地加工方法应为( C ) A.晒干 B.去皮后晒干 C.去皮,煮透心后晒干 D.开水浸泡后晒干 3.那种柴胡有毒,不能药用( C ) A.北柴胡 B.狭叶柴胡 C.大叶柴胡 D.银柴胡 4.甘草中具有解毒作用的主要化学成分是( A ) A.甘草甜素 B.甘草苷 C.异甘草苷 D.甘草内酯 5.沉香的药用部位是瑞香科植物白木香的( C ) A.含树脂的茎 B.香树脂 C.含有树脂的心材 D.含有树脂的边材 6.钩藤中具有降血作用的主要化学成分(D ) A.黄酮类 B.蒽醌类 C.皂苷类 D.生物碱类 7.以干燥的柱头入药的药材是( D ) A.菊花 B.洋金花 C.丁香 D.西红花 8.我国薄荷最著名的产区是(B ) A.安徽省 B.江苏省 C.江西省 D.湖南省 9.我国薄荷最著名的产区是(B ) A、安徽省 B、江苏省 C、江西省 D、湖南省 10.折断时有细密银白丝相连的药材是( D ) A、桑白皮 B、地骨皮 C、肉桂 D、杜仲 12.番泻叶的泻下成分主要是( D ) A、大黄素 B、大黄酸 C、大黄酚 D、番泻叶苷ABCD 13.当归主产于( D ) A.四川省B.青海省C.甘肃省D.陕西省14.牡丹皮中具有镇痛、解痉和抑菌作用的主要化学成分是(B ) A、牡丹酚原苷 B、牡丹酚 C、牡丹酚苷 D、芍药苷 15.药用部位为种子的药材是(B ) A、小茴香 B、马钱子 C、五味子 D、马兜铃 16.枳壳类药材以(B )产者最佳。 A、湖南 B、江西 C、四川 D、福建 17.我国薄荷最著名的产区是(B ) A、安徽省 B、江苏省 C、江西省 D、湖南省 18.白芍的产地加工方法应为( C ) A.晒干 B.去皮后晒干 C.去皮,煮透心后晒干 D.开水浸泡后晒干 19.下列有关天麻的描述中错误的是(B ) A.来源为兰科植物天麻的干燥块茎 B.具“过桥”这一典型特征 C.具“鹦哥嘴”这一典型特征 D.质坚硬,不易折断 20.下列有关肉桂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 A.来源为木兰科植物 B.气香浓烈,味甜、辣 C.断面有细密银白色富弹性的橡胶丝相连 D.具分枝状石细胞 25.下列哪项不是猪苓的特征( C ) A、呈不规则条形、块状或扁块状 B、表面乌黑或棕黑色,有瘤状突起 C、体重质坚实,入水下沉 D、粉末黄白色,菌丝团大多无色 26.沉香的药用部位是瑞香科植物白木香的(C ) A、含树脂的茎 B、香树脂 C、含有树脂的心材 D、含有树脂的边材 27.钩藤中具有降血压作用的主要化学成分(D ) A、黄酮类 B、蒽醌类 C、皂苷类 D、生物碱类 28.枳壳类药材以(B)产者最佳。 A、湖南 B、江西 C、四川 D、福建 29.金银花的药用部位是(D ) A、花蕾 B、花 C、头状花序 D、带初开的花

中药鉴定学试题

中药鉴定学复习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 1、中药鉴定学的任务不包括() A.鉴定中药的品种和质量B.发掘祖国药学遗产C.中成药的鉴定 D.寻找和扩大新药源E.研究中药质量与疗效的关系 2、益母草,在东北呈坤草,又叫楞子棵;江苏某些地区称天芝麻或田芝麻,青海叫千层塔。这种使药材品种混乱的原因属于() A.同物异名B.同名异物C.古代典籍,记述粗略 D.一药多源,易于混杂E.历史沿革,品种变迁 3、我国已知最早的药物学专著是() A.《本草纲目》B.《证类本草》C.《神农本草经》 D.《新修本草》E.《本草经集注》 4、中国最早的一部具药典性质的本草是() A.《神农本草经》B.《证类本草》C.《本草纲目》 D.《新修本草》E.《本草蒙筌》 5、《图经本草》的作者是() A.苏敬B.苏颂C.苏轼D.苏恭E.苏辙 6、我国现存最早的且最完整的本草是() A.《证类本草》B.《神农本草经》C.《新修本草》 D.《本草纲目》E.《本草衍义》 7、本草书中,最著名的收载药用植物的专著是() A.《救荒本草》B.《植物名实图考》C.《图经本草》 D.《神农本草经》E.《本草纲目》 8、中药拉丁名称的一般组成原则是() A.属名+种名(种加词)B.属名+种名+命名人姓氏 C.药用部位名(第一格)+药名(第二格) D.属名+种名+亚种名+定名人E.药名(第二格)+药用部位名(第一格) 9、RhizomaCoptidis的组成是() A.药用部位名(名词第一格)+种名(名词第二格) B.属名(名词第一格)+形容词(第二格) C.属名(名词第一格)+种名(名词第二格) D.药用部位名(名词第一格)+属名(名词第二格) E.以上都不是 1/64 10、SemenArmeniacaeAmarum的组成是() A.药用部位名(名词第一格)+属名(名词第二格)+形容词(第二格) B.药用部位名(名词第一格)+属名(名词第二格)+形容词(第一格) C.药用部位名(名词第一格)+属名(名词第二格)+种名(名词第二格) D.药用部位名(名词第一格)+种名(名词第二格)+形容词(第一格) E.药用部位名(名词第一格)+属名(名词第二格)+药用部位名(名词第二格) 11、“四大怀药”包括() A.怀牛膝、地黄、山药、菊花B.怀牛膝、地黄、山药、红花 C.怀牛膝、地黄、山药、芫花D.怀牛膝、地黄、山药、金银花 E.怀牛膝、玄参、天花粉、菊花

华佗杯中药鉴定学试题库

中药鉴定学试题库(200题) 一、A型题(最佳选择题): A型题指最佳选择题。由一个题干和A、B、C、D、E五个备选答案组成。题干在前,选项在后。每道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佳答案,多选、错选或不选均不得分。 1.我国已知最早的药物学专著是()。 A.《本草纲目》 B.《证类本草》 C.《神农本草经》 D.《新修本草》 E.《本草经集注》 2.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的本草著作是()。 A.《神农本草经》 B.《本草纲目》 C.《本草原始》 D.《本草经集注》 E.《证类本草》 3.中国最早的一部具药典性质的本草是()。 A.《神农本草经》 B.《证类本草》 C.《本草纲目》 D.《新修本草》 E.《本草蒙筌》 4.“四大怀药”包括()。 A.怀牛膝、地黄、山药、菊花 B.怀牛膝、地黄、山药、红花 C.怀牛膝、地黄、山药、芫花 D.怀牛膝、地黄、山药、金银花

E.怀牛膝、玄参、天花粉、菊花 5.有一植物的根皮、茎、叶、果实等部位分别都是常用中药,此植物是()。A.菘蓝 B.枸杞 C.肉桂 D.桑 E.益母草 6.入水后,水被染成黄色的是()。 A.竹黄 B.苏木 C.乳香 D.血竭 E.西红花 7.延胡索的主产地为()。 A.四川 B.河南 C.云南 D.浙江 E.山东 8.延胡索中镇痛、镇静的主要成分为()。 A.延胡索甲素 B.延胡索乙素 C.原鸦片碱 D.l-四氢黄连碱 E.dl-四氢黄连碱 9.白芍的产地加工应为()。 A.晒干 B.去皮晒干 C.去皮,煮透心后晒干

D.去皮阴干 E.开水浸泡后晒干 10.甘草中具有解毒作用的化学成分为()。 A.甘草甜素 B.人参皂苷 C.葛根黄酮 D.延胡索乙素 E.川芎嗪 11.根头部有“蚯蚓头”的药材是()。 A.白芷 B.川芎 C.独活 D.柴胡 E.防风 12.某贝母商品,呈长圆锥形,表面黄白色,稍粗糙,常有黄棕色斑块;外层两瓣鳞片大小相近,顶端开口;断面粗糙,白色,粉性;气微苦,它应是()。A.松贝 B.珠贝 C.炉贝 D.青贝 E.平贝 13.纤维性强,难折断,纤维层易成片地纵向撕裂,撕裂时有白色粉尘飞扬,该药材为()。 A.秦皮 B.桑白皮 C.牡丹皮 D.合欢皮 E.肉桂 14.可进行微量升华的皮类药材是()。

名词解释(1)中药鉴定学

《中药鉴定学》题库-名词解释 1.中药鉴定学:中药鉴定学是研究中药鉴定方法和质量标准的一门应用学科。 2.中药品种鉴定:中药品种鉴定是指对中药真实性和基原的鉴别,它是中药鉴定学的首要 任务。 3.中药:指在中医药理论和临床经验指导下用于防治疾病和医疗保健的药物,包括中药材、 饮片和中成药。 4.霉变:即是霉菌在药材表面或内部滋生的现象。 5.走油:又称“泛油”,是指某些含油药材在贮藏不当时油分“溢出”或某些药材在受潮、 变色、变质后表面呈现油样物质的变化。在贮藏上必须采取低温、低湿环境和减少与空气的接触为基本措施。 6.发汗:是将某些药材用微火烘至半干或微蒸煮后,堆置起来发热,使其内部水分外溢, 质地变软、变色、增加香味或减少刺激性,有利于干燥,这种方法习称“发汗”。 7.钉头:指矿物或较坚硬药材表面乳头状突起。 8.变色:药材储存不当,导致颜色发生变化的变质现象。 9.车轮纹:指药材横切面上有较稀疏的放射装纹理,其颜色不一,一直延伸至中心部,并 相间排列成车幅状。是由维管束或木质部与射线相间呈放射状而成。 10.细胞间隙腺毛:指存在于大型薄壁细胞间隙的腺毛。 11.朱砂点:指药材横切面上棕红色小点,色如朱砂。 12.虎皮斑:指炉贝表面具有棕色斑点,色如虎皮,习称虎皮斑。 13.马牙嘴:炉贝外层两鳞瓣大小相近,顶端稍尖,多开口,称“马牙嘴” 14.怀中抱月:川贝母中的松贝,形状呈圆锥形,外层鳞叶2瓣,大小悬殊,大瓣紧抱小瓣,未 抱部分呈新月形,习称“怀中抱月”。 15.狮子盘头:指一些根及根茎类药材头部膨大,并且有多数疣状突起的茎痕及芽,形如狮 子头,如党参。 16.通天眼:羚羊角无骨塞部分的中心有一条隐约可辨的细孔道,直通角尖。 17.合把:羚羊角环脊之间有一定距离,手握之,四指正好嵌入凹处,习称“合把”。 18.二杠:为具有一个侧枝的花鹿茸。 19.单门:指有一个侧枝的马鹿茸。 20.莲花:指有两个侧枝的马鹿茸。

中药鉴定学复习题(答案)

问答题:写出下列问题的正确答案,每题10 分 1.中药鉴定的取样方法和取样原则是什么? 1、从同批药材包件中抽取鉴定用样品的原则(1)药材总包件数在100 件以下的, 取样5件 (2)100-1000 件,按5%取样 (3)超过1000 件的,超过部分按1%取样 (4)不足5 件的逐件取样 (5)贵重药材,不论包件多少均逐件取样 2、破碎或粉末装药材的取样:每一包件的取样量一般按下列规定: (1)一般药材100?500g (2)粉末状药材25g (3)贵重药材5?10g (4)个大的药材,根据实际情况抽取有代表性的供试品 3、中药鉴定中平均样品的量一般不得少于实验所需用量的 3 倍,留样的保 存期至少一年。 2.根类中药的性状及显微鉴别特点? 根类中药--- 性状鉴别没有节、节间和叶,一般无芽。圆柱形或长圆锥形,块根,圆锥形或纺锤形等。双子叶植物根一般主根明显;根横断面有一圈形成层环,环内范围较环外范围大,中央无髓部。 单子叶植物根横断面有一圈内皮层环,环内范围较环外范围小,中央有髓部。有的断面可见分泌物散布。 根类中药--- 显微鉴别 1.双子叶植物根一般均具次生构造。最外层大多为周皮。少数根类中药无周皮 而有表皮或为后生表皮、后生皮层;这些根的内皮层均较明显。维管束一般为无限外韧型。形成层连续成环;射线较明显;初生木质部位于中央。一般无髓。另要注意,有无异常构造,存在部位和排列方式; 2.单子叶植物根一般均具初生构造,最外层为表皮细胞,无木栓层,少数根的表 皮细胞形成根被。皮层宽厚,内皮层及凯氏点通常明显。中柱与皮层的界限分明。 维管束为辐射型,韧皮部与木质部相间排列,呈辐射状,无形成层。髓部通常明显。 3.简述水合氯醛透化装片的操作方法。水合氯醛液透化装片的操作方法为:取粉末 少许,置载玻片上,滴加水合氯醛试液1 ?2滴,搅匀,用试管夹执载玻片一端,置酒精灯火焰上方约1?2cm 处加热,微沸后,离开火焰,再滴加水合氯醛试液,小火继续加热,如此反复操作至透化清晰,放冷后滴加稀甘油 1 ? 2 滴,封片镜检。 4.简述灰分测定在中药鉴定中的意义? 灰分是有机物经高温灼烧以后的残留物称为灰分。在灰分中有包括:水溶性灰分,水不溶性灰分,酸溶性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各种中药的总灰分都应该在一定的范围以内,所以测定的灰分数值高于正常范围时,就可能是在加工或运输储存等环节中有其他有机物污染或参杂,药典中规定了中药的总灰分的最高限量(如甘草不得超过7.0%,大黄 不得超过10.0%),因此对限制药材中的泥沙和杂质,保证中药的纯度具有重要意义。 5.简述中药来源鉴定的目的和方法? 1. 有 4 大鉴定方法: a 来源鉴定 b. 性状鉴定 c. 显微鉴定 d 、理化鉴定 2. 来源鉴定的目的:确定其正确的学名,以保应用品种准确无误。.

中药鉴定学题库

、单项选择题 1、中药鉴定学的任务不包括( A ) A. 鉴定中药的品种和质量 B ?发掘祖国药学遗产 C ?中成药的鉴定 D.寻找和扩大新药源 E ?研究中药质量与疗效的关系 2、益母草,在东北呈坤草,又叫楞子棵;江苏某些地区称天芝麻或田芝麻,青海叫千层 塔。这种使药材品种混乱的原因属于( A ) A. 同物异名 B ?同名异物C ?古代典籍,记述粗略 D. —药多源,易于混杂 E ?历史沿革,品种变迁 A. 属名+种名(种加词) B .属名+种名+命名人姓氏 C. 药用部位名(第一格)+药名(第二格) D. 属名+种名+亚种名+定名人 E .药名(第二格)+药用部位名(第一格) 9、 Rhizoma Coptidis 的组成是( D ) A 药用部位名(名词第一格)+种名(名词第二格) B 属名(名词第一格)+形容词(第二格) C 属名(名词第一格)+种名(名词第二格) D 药用部位名(名词第一格)+属名(名词第二格) E 以上都不是 10、 Semen Armeniacae Amarum 的组成是( D ) A 药用部位名(名词第一格)+属名(名词第二格)+形容词(第二格) B 药用部位名(名词第一格)+属名(名词第二格)+形容词(第一格) C 药用部位名(名词第一格)+属名(名词第二格)+种名(名词第二格) D 药用部位名(名词第一格)+种名(名词第二格)+形容词(第一格 ) E 药用部位名(名词第一格)+属名(名词第二格)+药用部位名(名词第二格) 11、 “四大怀药”包括( A ) A 怀牛膝、地黄、山药、菊花 B 怀牛膝、地黄、山药、红花 C 怀牛膝、地黄、山药、芫花 D 怀牛膝、地黄、山药、金银花 E 怀牛膝、玄参、天花粉、菊花 3、 4、 我国已知最早的药物学专着是( C A.《本草纲目》 B .《证类本草》 D.《新修本草》 E .《本草经集注》 中国最早的一部具药典性质的本草是( .《神农本草经》 5、 A.《神农本草经》 B D.《新修本草》 E 《图经本草》的作者是( A.苏敬 B .苏颂 C 6、 .《证类本 草》 .《本草蒙筌》 B ) .苏轼 D .苏恭 A ) .《本草纲目》 .苏辙 7、 我国现存最早的且最完整的本草是( A.《证类本草》 D.《本草纲目》 本草书中,最着名的收载药用植物的专着是( B .《神农本草经》 C E .《本草衍义》 新修本草》 A.《救荒本草》 B .《植物名实图考》 D.《神农本草经》 E .《本草纲目》 8、中药拉丁名称的一般组成原则是( E ) ) .《图经本草》

中药鉴定学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5*2) 1、中药鉴定学: 2、中药 3、脉岛数 4、气孔指数: 5、栅表比: 6、菊花心: 7、云锦花纹: 8、蚯蚓头: 9、膨胀度: 10、性状鉴别: 11、显微鉴别: 12、理化鉴别: 13、过桥: 14、珍珠点: 15、车论纹: 16、狮子头: 17、泥鳅头: 18、菌丝: 19、菌丝体: 20、菌核: 21、子座: 22、过支合把: 23、挂甲: 24、乌金衣: 25、通天眼: 26、道地药材: 二、简答(6*7) 1、牛膝横切面图: 2、大黄横切面图:

1、薄荷横切面图: 2、冬虫夏草横切面图: 3、番泻叶横切面图: 4、大黄性状鉴别: 来源:蓼科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药用大黄的根及根茎。前两种称“北大黄”后一种称“南大黄”。 性状鉴别:药材呈类圆柱形、圆锥形。表面黄棕色或红棕色,可见类白色的网状纹理。 质坚,横切面淡红棕色或黄棕色,根茎髓部可见星点,环列或不规则散在。 根类药材形层层明显,具明显的放射状纹理,无星点。 气清香,嚼之粘牙,有沙粒感,唾液染成黄色。 显微鉴别: 一、根茎横切面 ①木栓层:残留。 ②皮层:窄,有草酸钙簇晶。 ③韧皮部:射线宽一至数列细胞,含棕色物质,韧皮部有粘液腔。 ④形成层:呈环状。 ⑤木质部:导管稀疏,径向排列,非木华。 ⑥髓部:宽广,有异常维管束(韧在内,木在外)薄壁组织中含草酸钙簇晶及淀粉粒。 二、根横切面无髓部其他同根茎。 三、粉末:①草酸钙簇晶:众多,棱角多短钝。 ②导管:多网纹导管,非木化。 ③淀粉粒:单粒脐点星状,类圆形。复粒有2-7分粒组成。 理化鉴别 ①微量升华:可见黄色菱状针晶或与状结晶加碱结晶消失并显红色。 ②取少量粉末于履职上加1% NaOH aq 滤纸染成红色 ③荧光检查:稀醇浸出液于滤纸上,晾干----棕色至红棕色荧光。 如果是亮蓝色或紫色荧光为伪品。 5、黄连的性状鉴别: 味连:①多分枝聚集成簇,形如鸡爪,俗称“鸡爪黄连”表面黄褐色粗糙。 ②上部具有棕黄色鳞也残基,表面有须根及须根痕。 ③质地坚硬,折断面不整齐,皮部呈红色或暗棕色 ④木质部金黄色,髓部红棕色或成空洞。 ⑤味极苦 雅连:多单枝,较粗长,微弯曲,“过桥”长,(蚕蛹状)

中药鉴定学试卷及答案

中药鉴定学试卷(1) 参考答案 一、概念题 1.中药鉴定学:是鉴定和研究中药的品种和质量,制定中药标准,寻找和扩大新药源的应用学科。它是在继承中医药学遗产和传统鉴别经验的基础上,运用现代自然科学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方法,研究和探讨中药的来源、性状、显微特征、理化鉴别、质量标准及寻找新药等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2.性状鉴定: 就是通过眼观、手摸、鼻闻、口尝、水试、火试等十分简便的鉴定方法,来鉴别药材的外观性状。 3.怀中抱月:指松贝外层鳞叶2瓣,大小悬殊,大瓣紧抱小瓣,未抱部分呈新月形,习称“怀中抱月”。 4. 鹦哥嘴:天麻顶端具有红棕色干枯芽胞,习称鹦哥嘴或红小辫。 5. 挂甲:牛黄加水调和,涂于指甲上,将指甲染成淡黄色,习称挂甲。 二、选择题 (一)单选题 1.我国已知最早的药物学专著是(A) A.神农本草经B.新修本草C.证类本草D.本草纲目E.植物名实图考 2.样品检定时,平均样品的量一般不得少于试验所需用的(B ) A.2倍数 B.3倍数 C.4倍数 D.5倍数 E.6倍数 3.一般宜在春末夏初采收的中药是(D) A.根及根茎类中药 B.全草类中药 C.果实种子类中药 D.皮类中药 4.根头部有“狮子盘头”之称的药材是(B) A. 太子参 B. 党参 C. 明党参 D. 南沙参 E. 北沙参 5.皮类中药粉末镜检不应有(D) A. 石细胞 B. 结晶 C. 纤维 D. 导管 E. 油室碎片 6. 大黄根茎横切面具有(A) A.星点 B.云锦状花纹 C.朱砂点 D.车轮纹 7.组织中具有晶鞘纤维的药材是(B) A.人参 B.甘草 C.黄连 D.黄芪 8.番泻叶和大黄粉末遇碱试液显(B) A.蓝色 B.红色 C.绿色 D.紫色 E.黄色 9.小茴香果实的分泌组织为(B) A.油细胞 B.油管 C.油室 D.树脂道 E.蜜腺 10.条痕为红色至褐红色的矿物类中药是(C) A. 磁石 B. 自然铜 C. 朱砂 D. 雄黄 得分评卷人

中药鉴定学复习题答案

中药鉴定学复习题答案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问答题:写出下列问题的正确答案,每题10分。 1.中药鉴定的取样方法和取样原则是什么 1、从同批药材包件中抽取鉴定用样品的原则 (1)药材总包件数在100件以下的,取样5件 (2)100-1000件,按5%取样 (3)超过1000件的,超过部分按1%取样 (4)不足5件的逐件取样 (5)贵重药材,不论包件多少均逐件取样 2、破碎或粉末装药材的取样:每一包件的取样量一般按下列规定: (1)一般药材100~500g(2)粉末状药材25g (3)贵重药材5~10g (4)个大的药材,根据实际情况抽取有代表性的供试品 3、中药鉴定中平均样品的量一般不得少于实验所需用量的3倍,留 样的保存期至少一年。 2.根类中药的性状及显微鉴别特点 根类中药---性状鉴别 没有节、节间和叶,一般无芽。 圆柱形或长圆锥形,块根,圆锥形或纺锤形等。 双子叶植物根一般主根明显;根横断面有一圈形成层环,环内范围较环外范围大,中央无髓部。 单子叶植物根横断面有一圈内皮层环,环内范围较环外范围小,中央有髓部。有的断面可见分泌物散布。 根类中药---显微鉴别

1. 双子叶植物根一般均具次生构造。最外层大多为周皮。少数根类 中药无周皮而有表皮或为后生表皮、后生皮层;这些根的内皮层均较明显。 维管束一般为无限外韧型。形成层连续成环;射线较明显;初生木质部位于中央。一般无髓。另要注意,有无异常构造,存在部位和排列方式; 2. 单子叶植物根一般均具初生构造,最外层为表皮细胞,无木栓 层,少数根的表皮细胞形成根被。皮层宽厚,内皮层及凯氏点通常明显。中柱与皮层的界限分明。维管束为辐射型,韧皮部与木质部相间排列,呈辐射状,无形成层。髓部通常明显。 3.简述水合氯醛透化装片的操作方法。 水合氯醛液透化装片的操作方法为:取粉末少许,置载玻片上,滴加水合氯醛试液1~2滴,搅匀,用试管夹执载玻片一端,置酒精灯火焰上方约1~2cm处加热,微沸后,离开火焰,再滴加水合氯醛试 液,小火继续加热,如此反复操作至透化清晰,放冷后滴加稀甘油1~2滴,封片镜检。 4.简述灰分测定在中药鉴定中的意义 灰分是有机物经高温灼烧以后的残留物称为灰分。在灰分中有包括:水溶性灰分,水不溶性灰分,酸溶性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各种中药的总灰分都应该在一定的范围以内,所以测定的灰分数值高于正常范围时,就可能是在加工或运输储存等环节中有其他有机物污染或参杂,药典中规定了中药的总灰分的最高限量(如甘草不得超过7.0%,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