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锂云母提锂母液中钾铷铯的综合利用

锂云母提锂母液中钾铷铯的综合利用

锂云母提锂母液中钾铷铯的综合利用
锂云母提锂母液中钾铷铯的综合利用

ICP-AES测定锂铷铯

电感耦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地质样品中锂铷铯方法细则 方法的适用范围:矿石、岩石、土壤、水系物中锂铷铯的测定 试剂:纯化水经纯化处理达到18MΩ?cm 盐酸优级纯 硝酸优级纯 氢氟酸优级纯 高氯酸优级纯 硫酸优级纯 标准溶液用标准储备液稀释成混合标准 内标10~20mg/L铑3%硝酸介质 校准曲线法: 校准曲线浓度见表:(注:根据含量范围可选择空白和任意几个点做标准曲线)标准曲线介质为3%~5%硝酸或王水

工作曲线法: 如果遇到样品基体复杂或多元素测定标准不好配制时,可选择与样品性质相同或类似的标准物质与试样同时制备,测定时用样品空白和1个或几个标准物质做工作曲线。 样品制备和测定方法: 称取0.0500~0.1000g试样于聚四氟乙烯坩埚中,用少量纯化水润湿,加10 mL HF,5 mL HNO3 2 mL HClO4,于控温电热板上160℃加热1~2小时后升温至230℃使高氯酸烟冒尽,取下,冷却后加5 mL王水,于控温电热板上约150℃加热至近干,冷却,加5 mL 1:1 HNO3 温热提取,冷却后冲至100 mL容量瓶中定容(或定容至10mL再取1mL稀释至10mL),待测。 点燃等离子炬,稳定30分钟以上,调整仪器至最佳状态,必要时进行质量校准,以 空和标准溶液建立校准曲线,分析试样。 注意事项: 1.当样品中只测定锂铷铯或硫酸不影响其他元素测定时尽量选择氢氟酸和硫酸或氢 氟酸、硝酸酸和硫酸分解样品。有机质含量高的样品加适量高氯酸。 2.当样品中锂铷铯含量很低时选择稀释后测定用ICP-MS测定。 3.在线性范围内样品浓度可超曲线最高点,有利于混合标准配制,减少不必要的工作 量。 4.超线性范围时样品需要稀释.

提取锂的方法总结

提取锂的方法总结 矿石提锂的方法主要有硫酸法、硫酸盐法、石灰烧结法、氯化焙烧法,纯碱压煮法等,现综述如下: (一)、硫酸法 硫酸法从锂辉石中提取碳酸锂是当前比较成熟的矿石提锂工艺,其工艺流程如图1-1所示。此方法先将天然锂辉石在950-1100℃焙烧,使其由单斜晶系的α-锂辉石转变成四方晶系的β-锂辉石,由于晶型转变,矿物的物理化学性质也随着晶体结构的变化而产生明显变化,化学活性增加,能与酸碱发生各种反应。然后将硫酸与β-锂辉石在250-300℃下焙烧,通过硫酸化焙烧发生置换反应,即可生成可溶性硫酸锂和不溶性脉石,反应方程式如下: β-Li2O·Al2O3·4SiO2+H2SO4=Li2SO4+H2O·Al2O3·4SiO2 以上即为硫酸法从锂辉石中提取碳酸锂的工艺原理。 由文献:田千秋,陈白珍,陈亚,马立文,石西昌.锂辉石硫酸焙烧及浸出工艺研究. 稀有金属,2011,35(1):118-123.得到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①焙烧,称取一定质量的锂辉石放于回转窑中1000-1100℃焙烧30min; ②冷却磨细,将其磨细到200目以下; ③酸化焙烧,硫酸(93%-98%)用量为理论用量的140%,焙烧温度250℃,焙烧时间为30min; ④水浸,将酸化熟料用去离子水进行搅拌浸出,浸出最佳条件为:常

温反应15min,液固比为1.85; ⑤分离,浸出结束后加入C aCO3迅速中和至pH 6.5左右,使部分铁铝进入渣中,过滤得到浸出液;浸出液通过净化后即可用于碳酸锂的提取。 图1-1 (二)硫酸盐法

硫酸盐法是用硫酸钾与天然锂辉石烧结,使矿石中的锂转变为硫酸锂,通过熟料溶出即可使锂从矿石中进入溶液。在处理锂辉石时,烧结过程中不仅伴随着α-锂辉石的晶型转变,同时也存在着离子交换反应。实际上,该反应是α-锂辉石先转换成结构较疏松且易于反应的β-锂辉石,然后发生离子交换反应的。在加热烧结过程中,总的化学反应是: α-Li2O·Al2O3·4SiO2+K2SO4=Li2SO4+K2O·Al2O3·4SiO2 该反应是可逆的,为了使反应更加充分地向右进行,在工艺上需加入过量的K2SO4,然而由于K2SO4价格贵,故常常采用以Na2SO4部分替代K2SO4。但如果全部用Na2SO4代替K2SO4,可能生成“锂辉石玻璃”严重影响后续浸出工序,所以只能以Na2SO4部分替代K2SO4。硫酸盐法不仅可以处理硅酸盐矿,而且也可以处理憐酸盐矿。 此方法的优点是它具有通用性,几乎能分解所有的含锂矿石。缺点是若不用Na2SO4替代部分K2SO4,即消耗大量的钾盐,最终导致生产成本较高、产品也常被钾污染。 由文献:张婉思,王远明,李擎.硫酸盐法从锂云母中制取碳酸锂的工艺路线研究. 化学世界,2010,34-36.得到具体操作步骤如下:①焙烧,焙烧阶段的优化条件为:温度940℃,时间120 min,配比 锂云母:K2SO4:Na2SO4:CaO=20:2.75:8.25:0.5; ②浸出,第一步:水浸。将焙烧产物按液固比3:1溶于水中,搅拌 半小时,然后静置抽滤。对滤渣进行三级浸取,将滤液合并; 第二步:酸浸。由于水浸使得80%的Li、80%的Na、30%的钾

金属钠教案

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了解钠的物理性质,初步掌握钠的化学性质,认识钠是一 种很活泼的金属。 2、能力方法目标: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观察描述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目标:培养学生重视实验的科学态度和对学科实验的兴趣,培养 与人合作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实验认识钠的化学性质。 难点:对实验现象的观察与分析,促进学生探究学习。 | 实验准备: 学生实验用品:小烧杯、玻璃片、滤纸、镊子、酚酞、蒸馏水、钠、硫酸铜溶液。 教师演示用品:小烧杯、玻璃片、滤纸、酚酞、硫酸铜溶液、镊子、蒸馏水、钠、1瓶氯气、酒精灯、铁架台(铁圈、铁夹)、石棉网、燃烧管。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实验法、问题探究法、讲解法 教学过程: 【引入】人们常说,水能灭火,水火不相容。下面我们做一个有趣的实验:请一个同学上来到讲台上用玻璃棒蘸取水点燃酒精灯。 【教师引导】在刚才的小魔术中奇妙现象产生的原因就是金属钠引起的。金属钠具有哪些性质和用途,这就是我们本节课所要研究的重点。 【板书】金属钠的性质和应用(课题) 【叙述】同学们,我们要研究一种物质,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研究: 、 物质的物理性质物质的化学性质制备方法用途(保存方法) 【实验探究】出示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的样品

(学生观察现象,得出结论:钠的密度大于煤油的密度且钠与煤油不反应)【实验探究1】用镊子取一小块金属钠,并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用小刀切去一端的表层,观察表面的颜色;将其放置在空气中,观察表面颜色的变化。(一个同学上讲台做,一个同学观察并说出现象,以及能得到哪些结论) @ 【结论】钠质软,银白色。 放置在空气中后表面会变暗(钠在空气中表面为什么会变暗呢) 【学生活动】学生思考、交流与讨论。 【师生归纳】常温下,钠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白色的氧化钠(Na2O)覆盖在银白色的钠表面,使金属失去光泽,看起来变暗。(让学生写出方程式:4Na+O2===2Na2O) 【教师设问】钠在常温下跟氧气生成氧化钠,那么在加热或者点燃的条件下又如何呢 【实验探究2】将一小块金属钠放在一支硬质玻璃管中,用酒精灯对其加热,观察实验现象 【现象】钠熔化成银白色小球,剧烈燃烧,产生黄色火焰,生成淡黄色固体【归纳】淡黄色固体为过氧化钠(Na2O2),过氧化钠是重要的化工原料。(让学生写出方程式2Na+O2点燃Na2O2) 【问题探究2】氧化钠能否变成过氧化钠呢 【结论】能。氧化钠可以被继续氧化,生成过氧化钠。(让学生写2O+O2 ===2Na2O2) ~ 【设问】钠与非金属单质氧气能发生反应,那钠能跟其他非金属单质反应吗【实验探究3】将一小块金属钠放置在石棉网上,对其加热至熔化,迅速将一瓶氯气倒扣在钠上,观察实验现象 【现象】冒白烟(让学生写出方程式2Na+Cl2点燃2NaCl) 【结论】通过以上的探究,钠不但能跟氧气、氯气等反应,还能跟很多非金属单质反应,比如硫(S)、溴(Br2)、碘〔I2〕等分别生成:硫化钠(Na2S)、溴化钠(NaBr)、碘化钠(NaI)等。 【引入】钠除了能跟非金属反应外,还能和什么样的物质发生反应呢 【实验探究4】(分组实验)向一只盛有水的大烧杯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然后将一小块金属钠投入烧杯中,观察实验现象。(注意:学生讨论现象,教师

《元素周期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元素周期表》(第一课时) 长武中学陈宝凤 一、教材分析 《元素周期表》是高一化学必修2第一节内容,所有的化学知识都会用到元素周期表,是化学学科的基石。 本章以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为框架,首先介绍元素周期表,再通过一些事实和实验归纳元素周期律。 本节从化学史引入,直接呈现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在学生了解一些元素性质和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基础上,以元素周期表的纵向结构为线索,以碱金属和卤素元素为代表,通过比较原子结构(电子层数,最外层电子数)的异同,突出最外层电子数的相同;并通过实验和事实来呈现主族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帮助学生认识元素性质与原子核外电子数的关系。 本节内容要达到“能结合有关数据和实验事实认识元素周期律,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能描述元素周期表的结构,知道金属、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的递变规律”。本课是时内容要求达到“能结合有关数据和实验事实认识元素周期律,初步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性的关系;能描述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一、、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三对1-20号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都有初步了解,但在学习中较多是用机械记忆的方法,对知识的理解不够深刻,易遗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低。这一节课是新学期的第一堂化学课,同时这部分内容又比较枯燥,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引导学生从方法的高度来重新审视这一内容应成为教学设计的关键。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初步掌握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以及周期、族等概念。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亲自动手编排元素周期表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通过抢答对身边元素有所了解和重视,分组画曲线培养理性思维能力; ¥ (3)观察元素原子结构,揭示元素周期律,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和认识,渗透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现象和本质的关系,并且使学生认识化学美。 (2)通过学生亲自编排元素周期表培养学生的求实、严谨和创新的优良品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抢答培养竞争意识。 (3)通过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的教学,进行“抽象和具体”这一科学方法的指导。 四、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周期,族的概念 " 2、难点 元素周期表的编排,三条曲线的画出 五、教学方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启发法,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探究法,实践活动(表的编排)。 六、教学过程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实验动画全集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实验动画全集1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1-1(1)水的沸腾。 1-1(2)胆矾的研碎。 1-1(3)硫酸铜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1-1(4)石灰石与稀盐酸的反应。 1-2闻气体的正确操作。 1-探究-1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1-探究-2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 1-3(1)固体药品的取用。 1-3(2)液体药品的取用。 1-4用滴管取液体。 1-5酒精灯的使用。 1-6加热方法。 1-7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1-8试管的洗涤。 2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2-1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2-2氧气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2-3硫分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 2-4铁丝在空气中红热并在氧气中剧烈燃烧。 2-5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2-探究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 2-活动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3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3-1品红在水中扩散。 3-探究分子运动现象的实验。 4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 4-1明矾净水。 4-2过滤液体。 4-3用肥皂水区分软水和硬水。 4-4制取蒸馏水装置。 4-5氢气的检验。 4-探究水的组成。 5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 5-探究-1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关系。 5-1盐酸与碳酸钠粉末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5-2镁条燃烧前后质量变化。

5-探究-2氢气还原氧化铜。 6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 6-1木炭的吸附性。 6-2用木炭还原氧化铜。 6-3倾倒二氧化碳。 6-探究实验室里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和验满方法。6-4二氧化碳的溶解性实验。 6-5二氧化碳溶于水产生碳酸。 6-活动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7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 7-1燃烧条件的实验。 7-探究灭火的原理。 7-2粉尘爆炸实验。 7-3生石灰与水反应放出热量。 7-4甲烷的燃烧。 7-活动燃烧的条件。 8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 8-1比较合金和纯金属的硬度。 8-探究-1金属与稀盐酸、稀硫酸的反应。 8-探究-2金属活动性顺序。 8-补充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8-探究-3铁制品锈蚀的条件。 8-探究-4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 9第九单元溶液 9-1蔗糖的溶解。 9-2碘和高锰酸钾的溶解性比较。 9-2乙醇能溶解在水中。 9-探究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9-4乳浊液的形成和乳化现象。 9-5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 9-6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 9-讨论汽水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 9-7三种浓稀不同的硫酸铜溶液。 9-8配制两种质量分数不同的氯化钠溶液。 9-活动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10第十单元酸和碱 10-1向溶液中加入酸碱指示剂。

江特电机最新报告

江特电机研究报告 一、公司基本情况: 江西特种电机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特种电机和锂电新能源系列产品为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电机行业骨干企业,江西省 100 强企业,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股票代号:002176)。公司注册资本 14.69 亿元,总资产 94.58 亿元。公司位于锂电新能源发展基地、被称为“亚洲锂都”的国家生态文明城市——江西宜春,占地面积近2000 多亩,具备先进和完备的生产制造设施,公司员工近 6000 人,直接和间接控股的公司达 20 多家,涵盖电机、矿产开采及加工、锂铷铯化合物、正极材料及电动汽车、机器人软件等行业。

产品占比(%) 增长率(%) 伺服电机25.22 54.72 传统汽车19.02 -4.77 低压电机18.57 2.15 新能源汽车10.84 -78.40 其他业务 5.93 232.99 碳酸锂 4.37 -2.12 新能源汽车电机 3.83 -35.77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2.82 -4.68 汽车零部件 2.08 -50.70 钽铌及其他附属产品 1.99 88.36 中型高压电机 1.93 33.03 特种车辆0.85 104.08 锂云母0.83 1,278.80 其他产品0.66 -44.29 原矿0.61 -28.31 铷铯等附产品0.28 96.69 控制系统0.11 -41.67 服务业0.05 -52.19 我们可以看到其中锂云母的增长率惊人:锂云母是提取稀有金属锂的主要原料之一, 常含有铷和铯,也是提取这些稀有金属的重要原料。 我国宜春市储藏着世界最大的锂云母矿,氧化锂的可开采量占全国的 31%、世界的 8.2%。公司江特把宜春周边的大部分矿区都控制了,原料端是有非常大的保障的。锂 辉石则基本来自国外,精矿品位大概 5-6%。成本方面,锂辉石精矿目前价格在 1000 美金左右,按照 8 吨计算,原料成本就到 5.6-6 万,再加上两万多的制造成本,整

第一节 钠 教学设计

第二章碱金属 第一节钠(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思路分析 【教材分析】 《钠》是人教版高一化学教材第二章碱金属第一节的内容,是学习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起始节。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是中学化学中重要的基础知识,也是学生今后在工作、生活中经常要接触,需要了解和加以应用的基础知识。通过对这些知识的学习,既可以为前面一章所学的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等理论知识补充感性认识的材料;又可以为以后学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等理论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本节中学到的钠是一种典型的金属元素,是必修化学课程标准中要求的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也是高中阶段学习的第一种金属元素,学习本节内容对以后其他金属元素的学习具有指导性作用;本节内容安排在氧化还原反应和离子反应之后,可对氧化还原反应和离子反应的知识做进一步的巩固,而在本节学习中所用到的许多方法如观察法、实验法、比较法、归纳法等也是学习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重要方法,所以学好本节内容可为后继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学习奠定坚实的方法论基础。 【学情分析】 1.分析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能力基础 (1)在前面学生已学习了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理论知识,初步建立了从物质类别和化合价的角度去分析理解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方法基础,但可能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2)通过初中实验的探究教学,对本节教材中的钠与水的反应实验能进行简单的探究,并能对产生现象的原因进行初步的分析。 2.分析学生学习本节课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1)学生观察能力不足,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可能不够全面。 (2)表达能力不足,对实验现象的描述和现象的解释可能会辞不达意。 (3)知识迁移运用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可能还有待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可能还有不足。

铷铯及其化合物的生产与发展预测

铷/ 铯及其化合物的生产与发展预测铷/ 铯及其化合物生产状况 国外铷/ 铯及其化合物生产状况 国外,铷铯矿产和铷铯化学品生产及其应用在地区上发展很不平衡。铷铯资源主要集中在津巴布韦、加拿大、纳米比亚等国,但这些国家并不生产铷铯化学品,只是生产和出售矿物原料产品。 世界上生产铷、铯及其化合物的国家有美国、德国、英国、法国和日本等国。罗马尼亚、莫桑比克是铯榴石的供应国。罗马尼亚年生产铯榴石,莫桑比克生产铯榴石。这两国的铯榴石主要供应德国、英国及美国,加拿大供应俄罗斯铯榴石。美国是铯的主要消费国同时也进口铯的化合物6000?7000公斤,铷的化合物约4OOO 5000公斤。…… 国内铷/ 铯及其化合物生产状况 我国50年代末才开始开发研究铷铯,随着我国第一台图象增强X光机在上海诞生,揭开了铷铯在我国应用的序幕。之后,随着碘化铯单晶探测器在我国问世,铷铯在催化剂、复活剂、空心阴极灯和原子钟方面的初步应用,促使我国铷铯工业逐步发展,铷铯化学品的用量由几十公斤增加到几吨。然而,我国铷铯的生产和应用,与国外比较起来,差距非常悬殊。这种情况不但与我国丰富的铷铯资源很不相称,而且与我国先进的铷铯提取工艺及高质量铷铯产品的生产潜力极不相称,它从根本上阻碍了我国铷铯工业的健康发展,那么问题的症结在哪里呢综上所述不难看出,问题的症结在铷铯的应用开发上。这些年来我国铷铯的开发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铷铯的提取工艺上,而忽视了铷铯应用的开发研究。这直接阻碍了我国铷铯工业的发展,使我国丰富的铷铯资源不能得到很好利用,先进

的提取工艺不能充分发挥作用,优质产品的生产能力得不到施展 表2004-2011年铷/铯及其化合物产量统计表 预计未来几年,随着铷/铯及其化合物的应用开发得到推广,铷/铯及其化合物产量将会大幅度的上升。 国内主要铷/铯及其化合物生产企业统计 表目前我国铷/铯及其化合物主要生产厂家与生产能力情况表 国内主要铷/铯及其化合物生产企业概况 新疆有色金属研究所 新疆有色金属研究所创建于1958年,系国家242个转制科研院所之一。主要从事轻稀贵金属(锂铷铯)、有色金属的选矿、冶炼、分析、新材料、新工艺研究开发的专业科研单位。是我国高纯锂铷铯盐类材料的重要研发和生产基地,是国家稀有金属冶金学术委员会锂铷铯专业委员会主任单位。是我国稀有金属标 准委员会分标委员会单位,曾主持起草了锂盐、铷铯盐国标,现为我国锂铷铯高纯产品分析研究的专业机构之一。............. 内容摘自六鉴网(发布《铷/铯及其化合物技术与市场调研报告》

人教版第三章《有机》教学重难点及教学流程设计

四、本章课时安排及教学重难点 第一节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 教学重点:(第一课时)甲烷的结构特点和甲烷的取代反应; (第二课时)同分异构体和同系物。 教学难点:(第一课时)如何在学生心中建立立体结构模型,将甲烷和从实物模型转换为学生的思维模型,帮助学生从化学键的层面认识甲烷的结构和性质。 (第二课时)烷烃的结构特点、有机物的成键特点。 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 教学重点:(第一课时)乙烯的加成反应,让学生从实验了解有机反应类型。 (第二课时)苯的取代与加成反应。形成对有机反应特殊性的认识,开始认 识从结构推测性质的特点。 教学难点:(第一课时)有机物结构和性质的关系。 (第二课时)苯的取代与烷烃的取代的区别。 第三节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 教学重点:(第一课时)官能团的概念、乙醇的组成结构、乙醇的取代反应与氧化反应。 (第二课时)乙酸的组成和结构、乙酸的酸性和酯化反应。 教学难点:(第一课时)使学生建立乙醇分子的立体结构模型,并能从结构的角度初步认 识乙醇的氧化反应。 (第二课时)建立乙酸分子的立体结构模型,并能从结构的角度初步认识乙酸 的酯化反应。 第四节基本营养物质 教学重点:(第一课时)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特点;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主要性质。教学难点:(第一课时)葡萄糖与弱氧化剂氢氧化铜的反应; (第二课时)油脂的水解反应。 五、本章每节课的教学流程及建议 第一节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 设计一: 第一课时(提出问题)甲烷的分子式、电子式、结构式?→甲烷的结构(探究活动:制作模型)→烷烃的结构特点和概念→探究活动(烷烃中碳原子的连接方式)→同分异构体和同系物的概念→有机物的成键特点。 第二课时:推测甲烷的性质→探究实验(甲烷与氯气的反应)→探究活动(动画模拟或者制作模型、书写化学方程式)→取代反应概念。 设计二: 第一课时(提出问题)除了燃烧外甲烷还有那些性质?→探究实验→甲烷与氯气如何反应?→甲烷的结构→实践活动(制作模型、书写化学方程式)→取代反应概念。 第二课时:实践活动(碳原子的可能连接方式)→烷烃、同分异构体和同系物→有机物的成键特点。 两种设计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从结构出发推测性质再验证性质;还是从探究实验出发归纳性质再上升到结构的问题。无论运用哪种方法都要充分体现学生的参与意识,注意重点、难点的突出。 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 设计一:

钠的化学性质教学案例(骆旭锋)

课题: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一课时) 姓名:骆旭锋 单位:浠水实验高中 一、教学背景与定位 课型:新授课一课时 学生信息分析:经过初三一年的化学学习,学生对元素化合物方面的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更重要的是掌握了学习方法,如:实验观察、归纳总结、宏观和微观相结合分析等等。其中实验探究方面的能力还需进一步加强,本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实验较多,且现象比较明显,学生在实验探究方面的能力加强了,很多重要的知识就可以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实验探究的方式加以解决。 教学起点分析:初中化学中介绍的金属主要是铝、铁和铜,金属的性质以物理性质为主,化学性质只提及铁与氧的反应,同时介绍金属活动性顺序,使学生初步了解金属与酸或盐反应的规律。金属还有哪些化学性质?如何探究这些性质?这些问题通过实验探究、图画和讨论等途径逐步引出,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过程中应通过实验探究,如钠在空气中的缓慢氧化,钠与水的反应等实验,让学生感知较活泼金属钠的化学性质,激发学生对金属的化学性质探究的兴趣。 教学方式:启发引导、实验探究、观察总结、交流合作 二、教学资源与设备 仪器:小刀、镊子、酒精灯、火柴、三角架、泥三角、坩埚、烧杯、玻璃片、小试管、滤纸、多媒体展示台 药品:金属钠、蒸馏水、酚酞溶液、硫酸铜溶液 三、教学设计方案

四、教学实录 【引入】现代社会是金属的世界,金属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从坚硬无比的铜墙铁壁,到柔弱无骨的水银,以“不怕火炼”而为人类痴迷的贵族金属铂和金,到见光就能放出电子以“娇柔美丽”著称于世的铷和铯,你会感到不同金属在性质上有天壤之别,你们想更多了解关于金属的知识吗?那么,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金属的世界,共同来探索它们的化学性质。 【多媒体】金属样品图片展示 【板书】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 【实验导入】表演化学小魔术:“滴水生火”(课前在酒精灯灯芯里暗藏一小块钠,实验时用胶头滴管在灯芯内滴一滴水)。 【设疑】从来都说水能灭火,这里为什么水能点燃酒精灯呢? 【追问】使物质燃烧需要哪两个条件? 【生1】物质燃烧的条件:①与氧气接触;②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2007年第四届我爱奥赛杯化学竞赛

我爱奥赛网2007年第四届“我爱奥赛杯”高中化学竞赛试题 (考试时间:2007年8月26日 9:00 - 12:00)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总分 满分 5 4 6 11 6 8 12 11 9 11 8 9 100 得分 评卷人 ● 竞赛时间3小时。迟到超过30分钟者不能进考场。开始考试后1小时内不得离场。时 间到,把试卷(背面朝上)放在桌面上,立即起立撤离考场。 ● 姓名、考号和所属学校必须写在首页左侧指定位置,写在其他地方者按废卷论。 ● 请将答案写在指定的位置。 ● 允许使用非编程计算器以及直尺等文具。 1.008 Zr Nb M o Tc Ru Rh Pd Ag Cd In Sn Sb Te I Hf Ta W Re Os Ir Pt Au Hg Tl Pb Bi Po At Ac-Lr H Li Be B C N O F Na M g Al Si P Cl S K Ca Sc Ti V Cr M n Fe Co Ni Cu Zn Ga Ge As Se Br Rb Cs Fr Sr Ba Ra Y La Lu -6.9419.01222.9924.3139.10 40.0885.4787.62132.9137.3[223][226]44.9647.8850.9452.0054.9455.8558.9363.5558.6965.39 10.8126.9869.7212.0128.0972.61114.8204.4 118.7207.2112.4200.6107.9197.0106.4195.1102.9192.2101.1190.298.91186.295.94183.992.91180.991.22178.588.9114.0116.0019.0030.9774.92121.8209.032.0778.96127.6[210][210]126.979.9035.45 4.003 20.1839.95 83.80 131.3 [222]He Ne Ar Kr Xe Rn 相对原子质量 Rf Db Sg Bh Hs Mt 第1题(5分)最近美国科学家利用世界上最大的绿湾射电天文望远镜(Robert C. Byrd Green Bank Telescope ,简称GBT)所得到的太空数据,发现了宇宙空间中迄今为止最大的负离子(anion)C 8H —。这也是科学家在不到一年时间里所发现的第三种带负电粒子,该发现有望对星际化学研究产生重大的影响。根据研究,C 8H —的产生过程如下:·C 2H 与C 6H 2分子结合,产生一个C 8H 2和一个氢原子;放射线作用让C 8H 2失去一个氢原子,产生·C 8H 和一个氢原子;而后一个电子与·C 8H 结合,产生C 8H — 负离子,并释放出射线暴。 (已知所有微粒均无环状结构,C 8H —离子的所有原子都达到稳定结构。) 1-1 给出C 8H — 的路易斯结构式。 1-2 写出C 8H —产生过程的各步反应式(各微粒均用路易斯结构式表示)。

乙醇与钠反应

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乙醇 云南省楚雄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系 07级化一班丁莉梅 【教学设计思路分析】 新教材在内容上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重视基础,更加重视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师要突破多年来“仅靠教材”“忠实教材”的观念,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发展需要,重新整合教学资源。 本节内容是高中化学必修(2)第三章第三节第一课时,我在设计时主要考虑要结合学生实际,以当地学生熟悉的素材创设情景,所以选用彝州在欢度火把节时,彝族人民以特别的方式---端着自家酿的米酒,唱着祝酒歌迎接远方的客人这一场面来创设情景引入新课;应用初中所学知识改进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紧密联系日常生活事例,让学生体会到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坚定了学好化学的自信心。从对乙醇分子结构的认识到化学性质的引出,从实验现象的观察到究其原因,一步一步循序渐进,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学习。教学中尽可能让学生参与,充分体现了课堂上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乙醇的分子结构。 (2)探究乙醇的性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的改进和探究,学会运用已有知识经验解决问题,提高科学探究能力。(2)学会运用观察、实验、查阅资料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同时运用比较、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 (3)能综合运用相关知识分析和解决一些实际生活中的化学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乙醇性质的探究,使学生养成务实求真、勇于创新、积极实践的科学态度,培养合作精神。 (2)能够对与化学有关的社会和生活问题做出合理的判断。 (3)教育学生珍爱生命,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热点问题,逐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教学重点 乙醇的分子结构及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 通过对乙醇分子结构及化学性质的探究实验,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探究能力。 五.教法分析

《钠》教案

《钠》教案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社会各领域的普及应用,人类开始步入信息社会。信息技术不仅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也改变着教育和学习方式。学校也不可避免地卷入到社会信息化的强大漩涡中,课堂教学面临的重大改革。我校校园网和班班通网络建设的完善,大力推进了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我有幸代表全体教师,将我们的一些做法和体会向各位领导做一汇报。 一、教材分析 《钠》是高一化学第二章《碱金属》的节,碱金属是高中系统学习的唯一的金属族元素,通过对“钠”这种代表性元素的学习,旨在向学生介绍金属元素的学习方法,在高中化学中占有重要位置。对元素化合物的学习主要学习其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保存方式及其用途。这一节即从这几个方面来学习钠单质的性质。 二、重点.难点 重点是钠的化学性质——钠与水反应 难点是实验的观察、分析、尤其是钠与水反应的探究学习。 三、教学理念及其方法

在本节课教学中我主要体现“学教并重”的教学理念,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动手实验、观察分析、教师引导、多媒体辅助教学相结合,计算机辅助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将其作为学生主动学习的工具和情感激励工具,在多媒体使用时,尽可能使其恰到好处,能通过实际操作的就不去模拟,能学生思考得出的,就不通过多媒体简单呈现。本节课虽是一节以实验为主的课型,但传统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有许多弊端,如在下列情况下既无法解决。 对速度较快的反应,学生还没来得及观察清楚就已经结束,观察不仔细则分析不透彻,若放慢速度,反复观察效果更好。 原理解释,涉及微观粒子的反应原理的解释,肉眼观察不出,宏观实验不能反映其实质,可用计算机模拟其反应过程,便于学生理解。 有危险性的实验,现有条件难以实现的实验,错误操作。这些实验可操作性差,尤其是错误操作,若能采用动画模拟或插入影象,会起到理想的效果。 对微型实验的放大观察,便于同学们同一时间,对同一现象的捕捉,观察,分析。 由此说,实验课中恰当的便用多媒体手段有助于教学实践的高效完成

高中化学 钠的重要化合物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第三章《金属化合物》 第二节第一课时《钠的重要化合物》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掌握过氧化钠的性质及其用途。 2、通过对比实验,使学生初步掌握碳酸钠、碳酸氢钠的性质及其用途。 3、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了解焰色反应,能用焰色反应判断某些金属元素(钠、钾)的存在。 [能力目标] 1、通过指导学生实验,使学生初步了解研究化学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认真细致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2、利用对比的实验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 1、过氧化钠的性质 2、碳酸钠、碳酸氢钠的性质 [教学难点]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碳酸钠、碳酸氢钠的性质比较。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 [教学过程] [导入] “吹气生火”实验 [引言]今天我们的题目是第三章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第一课时,首先给大家做个小魔术,怎样解开这个谜团呢?这就涉及我们今天所学习的内容。[新课板书] §3—2 钠的重要化合物 [过渡]钠是一种活泼的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不存在游离态的钠,钠元素都是以化合态存在于自然界的。其中,氢氧化钠和氯化钠我们在初中已有所了解。 [板书] 一、氧化钠和过氧化钠 [思考与交流]

1.回忆前面做过的实验,描述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的颜色状态及生成条件。2.氧化钠与水、CO2的反应和氧化钙与水、CO2的反应类似,请你写出氧化钠与水、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学生活动]填写表1,回答问题 [追问] Na2O2是否有相似的性质? [学生实验探究] Na2O2与水反应(课本P55实验3-5) 把水滴入盛有过氧化钠的试管中,立即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试管口,检验生成的气体。用手轻轻摸一摸试管外壁,有什么感觉?然后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有什么现象发生?得出什么结论? [现象] 1 、剧烈反应,试管温度升高2、产生的气体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3、滴加酚酞试液变红、振荡后红色又褪去。 [结论] 过氧化钠有强氧化性、漂白性,用来漂白织物、麦秆、羽毛等。 [学生讨论]比较“吹气生火”及实验3-5归纳总结过氧化钠的性质及用途, 填入表1。 表1:氧化钠与过氧化钠的比较 CO [展示] “呼吸面具”的种类 [过渡]钠的化合物中,钠盐占了很大的比重。下面我们重点学习Na2CO3和NaHCO3的一些性质。 [板书]二、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过渡]我们初中学过了盐的溶解性,知道钾、钠、铵盐、硝酸盐都易溶于水。Na2CO3

构建重体验的化学课堂的教学尝试

构建重“体验”的化学课堂的教学尝试 海盐高级中学董琴芬 【内容摘要】“体验”式教学已经有很长的发展历程,重“体验”的化学教学是深化课程改革的重要方面,是课堂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重“体验”的化学课堂在教学设计上应该重体验探究,可以创设生活情景让学生“亲近”化学知识,创设实验情景让学生“经历”化学知识的生成,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体验”化学知识的探究过程,创设图片、动画、视频等多媒体情景使学生“参透”化学的微观规律。 【关键词】体验探究实验 一、问题提出 深化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改变教学方式,注重对学生科学探究素养的培养,让学生获得感性认识的前提下,再通过科学探究,分析总结规律,逐步获得理性思维的能力。 然而,实际教学活动中,上述目标并没有真正落实。究其原因,一方面由于部分教师观念陈旧,忽视让学生体验探究过程,而将化学知识作为结论直接灌输给学生,然后补充大量习题巩固;另一方面,学生在学习化学过程中,缺少探究意识,错误地把死记化学的知识点当作主流的方法,既对化学学习渐渐失去兴趣,也没能将化学知识融汇应用起来。所以,化学课堂必须开展重“体验”的教学,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不知不觉地掌握隐藏于其中的化学知识以及应用知识的方法,享受学习化学带来的美妙体验。 二、两种教学设计的对比研究 《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乙醇》是苏教版必修2专题3第二单元第一节的内容.本节的知识点包括乙醇的物理性质,乙醇的结构,乙醇的化学性质等,其中乙醇的结构和乙醇的化学性质为重点,乙醇结构式的推导和乙醇催化氧化中的断键为难点。 1、教学过程和教学设计

1 课 题 引 入 诗歌引入:“借问酒家何处 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情景引入:请学生谈生活中对乙醇的认识,以及 多媒体展示中国的酒文化(有关酒的历史故事、酒 的诗句等) 问题提出:如何描述乙醇的物理性质呢? 教 教 学 过 程 从三个方面学习乙醇 1、乙醇的物理性质 2、乙醇的结构 3、乙醇的化学性质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重点 突破乙醇的结构和催化氧化 1、演示实验:各取1mL无水乙醇于四个试管中, 传与学生,观察,闻气味 2、问题提出:乙醇结构式的确定:通过给定信 息求得乙醇相对分子量,C,H,O个数比和分子式, 再通过价键理论求得可能的结构 3、实验探究:结合实验和信息得出乙醇结构式 4、乙醇的化学性质: 乙醇与钠反应,乙醇的燃烧反应 5、实验探究:乙醇的催化氧化实验,确定反应 的产物,推出反应中断键成键的方式 6、动画展示:乙醇催化氧化中的断键成键 7、总结:乙醇在反应中的断键位置 3 结 论 表 达 一、乙醇的物理性质:无色、透 明、有特殊香味、易挥发、 密度比水小、和水以任意比互溶。 二、乙醇的结构: 分子式:C2H6O 结构式: 结构简式:CH3CH2OH或C2H5OH 一、乙醇的物理性质:无色、透明、有特殊香味、 易挥发、密度比水小、和水以任意比互溶。 二、乙醇的结构: H H 分子式:C2H6O 结构式:H-C-C-O-H 结构简式:CH3CH2OH或C2H5OH H H

金属钠教学设计

《钠》教学设计 蔺海霞 【课题】钠 【教学设计综述】 本节课属于学生进入高一年级学习的元素化合物的起始课,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对一些常见金属及元素化合物的学习方法有所了解。因此,通过本节学习要让学生体会到高中化学的学科魅力,体验到学科学的乐趣,了解科学方法,获取科学知识,教学中设计了让学生尽可能充分地自主体验探究学习的过程,初步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观察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和探究意识、创新意识。教师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上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采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实现了三个转变: 1.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 2.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 3.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己通过观察,发现并提出问题。学生能发现并提出问题,是求知的起始,也是教师展开教学的最好开端;因此在本节课教学中通过新闻事件引人,为学生创设了通过观察自己提出问题的情境。 (2)科学是从想象开始的,想象是科学的准备阶段,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意向,便不能进行创造。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便通过现多媒体展示引人入胜的新闻事件和钠的保存、取用知识介绍为学生创设良好的环境,请学生大胆猜想钠与水的反应现象及结果,并对结果通过实验进行验证。 (3)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是现代社会中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能力,也是自主性学习所必需的能力。通过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并展示“钠的用途和存在”自学作业,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培养学生应用现代信息手段获取、共享信息的能力。 (4)在现代社会生活和科学工作中,个人之间、团体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是十分重要的。为了使学生能进行交流与合作,本节课的实验探究时,学生进行了分组,每小组2人,且要求组内的动手实验、记录现象、分析讨论等。这样做既能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机会均等的全面练习,又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及课堂实验,使学生了解钠的物理性质,掌握钠的化学性 质,从而认识钠是一种很活泼的金属。 2.使学生了解钠的保存、存在和用途。 能力目标: 1.通过学生实验,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归纳总 结实验的能力。 2.通过学生完成“钠的用途和存在”自学作业,培养学生应用现代信息手段获 取、共享信息的能力。 思想教育: 1.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2.通过实验教学,对学生进行安全意识的教育。【重点】钠的化学性质 【难点】分析、推断钠的性质 【教具】多功能展台、自制多媒体课件 烧杯、玻璃片、小刀、镊子、滤纸、蒸发皿、三角架、泥三角、酒精灯、坩埚 钳、火柴、钠、酚酞试剂、蒸馏水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 【教学模式流程图】符号表示: 开始、结束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媒体使用

高中化学《钠》说课稿

新修订高中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 高中化学《钠》说课稿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High school chemistry "sodium" theory text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中学 编订:FoonShion教育

高中化学《钠》说课稿 谢尚钢化学03本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越来越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同样,在教学工作中,可以利用计算机,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所学的内容,有些反应现象不是很明显,讲述的内容不是很直观,可以通过多媒体演示,使之更加通俗易懂。 一教材分析及教学目标 本章碱金属编排在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之后,可以把前一章氧化还原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的知识在此更好地应用,并得到巩固,也为下一章元素周期律提供了丰富的典型金属元素的感性认识,本章实质上起到了承前起后的作用。《钠》是碱金属这章的第一节,作为学习高中化学最重要的金属章节,通过学习钠能对碱金属这章有个大致了解。通过钠的有关性质实验以及对实验现象的讨论,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改进实验让学生体验化学实验创造的激情,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我们对元素的学习主要通过学习该元素组成的单质及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及其用途,通过《钠》这节的学习,可以了解活泼金属的一些通性,以及保存方法 。二重点,难点 这一节的重点就是钠的化学性质——与水反应,还有钠的物理性质——颜色。难点就是钠与氧气在充足及过量时候的反应,还有就是实验,由于反应速度快,难以观察,最后就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三教学理念及其方法 通过计算机的演示,能使学生看到没有条件做的实验。在学习中加入乐趣,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1 对反应速度快这个问题可以通过慢放实验的动化,使学生能看清楚过程。 2 涉及原子等微观粒子的结合过程,需要很强的空间想象力,可以通过计算机动画演示,使反应变得直观,更容易理解。 3 对于钠与水的反应,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可以通过动画来展示实验不当造成的后果。 四教学过程 1 首先通过实物钠归纳出钠的颜色、状态、硬度、密度、熔点、沸点、导电、导热性等物理性质 2 再以水灭火图片给学生观看,然后以钠放入水中为参比,激发学生的兴趣

鲁科版化学必修一《钠》说课稿

化学·教学设计 金属钠说课设计说课来源:鲁科版化学必修一第一章认识化学科学 青州三中 崔斌

一、教材分析 教材在实验的基础上介绍了钠的物理性质,与氧气反应,与水反应,此外还介绍了钠的保存及用途。教材抓住由表(即介绍金属钠的颜色、状态)到里(即内部原子结构),再由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存在和用途的知识主线,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和认知规律。本节重点讨论钠的化学性质,引导学生从钠的原子结构入手,去分析钠的活泼性,而且通过钠的有关性质实验,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对科学的热情。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画出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并据此推断钠的化学性质 (2)知道钠的颜色、状态、密度等物理性质 (3)掌握钠与氧气、氯气等非金属反应及与水反应的化学性质,并据此分析钠与盐溶液的反应 (4)在实验中,熟悉试管、烧杯等仪器的使用及取用固体、滴加液体等基本实验操作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原子结构示意图和金属的化学通性的知识的回顾,引出钠可以与氧气、酸以及盐反应的假设,培养学生以旧知识带动新知识的能力;(2)通过实验探究,增强学生思考、交流、实验、观察、分析、比较、归纳得出结论同时感受探究的过程以及研究元素性质的一般方法; 3、情感与价值观:

(1)在钠的取用和性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重点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合作”的精神。 (2)通过钠与水和盐反应的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三、学情分析和学法指导 1、学情分析:教师可根据金属的性质(与氧气、酸、盐溶液等的反应)迁移至钠性质的学习。学生还应掌握一定的基本实验方法。如在研究金属与氧气的反应时,先考虑置于空气中的情况(如打磨镁条,观察现象),再在空气中点燃,最后在氧气中点燃。 2、学法指导:在本节课教学中我主要体现“学教并重”的教学理念,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动手实验、观察分析、教师引导、多媒体辅助教学相结合。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钠与水的反应(可设计成实验探究形式) 2、难点:钠与氧气反应,生成的Na2O2中氧元素的价态为何为—1价? 钠与硫酸铜的反应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