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加强上市公司内控体系建设的几点思考

加强上市公司内控体系建设的几点思考

加强上市公司内控体系建设的几点思考
加强上市公司内控体系建设的几点思考

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数制定分析与评价(DOC 9页)

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数制定分析与评价(DOC 9页) 部门: xxx 时间: xxx 整理范文,仅供参考,可下载自行编辑

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数[2009]:制定、分析与评价 发布时间:2010-6-11 5:52:13 来源:上海证券报作者:陈汉文 一、引言 《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Sarbanes-Oxley Act 2002 USA)的颁布引发了全球对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的管制热潮。我国中央五部委于2008年颁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以下简称“《基本规范》”),2010年颁布了《配套指引》,以加强和规范企业内部控制。上海证券交易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于2006年分别制定了《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并要求上市公司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及注册会计核实评价意见。随着一系列内控规范性文件相继出台,企业内部控制强制披露成为趋势,内部控制相关议题的研究在我国蓬勃兴起。 不过,目前中国1671家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水平究竟如何?什么样的内部控制才是最佳实践?好的内部控制应当如何体现?企业应当如何建立完善自身的内部控制建设?目前尚无一致看法。这些问题的核心在于建立一套完整系统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我们认为,建立一套适应我国国情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意义在于:观察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现状,助益上市公司管控水平的整体评价与利益相关者的投资及信贷决策;便于政府监管,促进资本市场的完善与发展;指导企业完善内部控制措施,倡导良好内部控制文化;为学界提供内部控制实证数据,提升内部控制研究水平。 二、现有内部控制评价方法 目前研究中使用的内部控制评价方法主要分为三种形式:一是直接根据披露的内部控制评价信息作为指标,如管理层披露的内部控制缺陷、审计师的审核意见等,现有研究大多采用这种方法。二是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来评价内部控制质量。三是通过构造指数来评价内部控制质量。目前看来,现有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均有不完善之处,这制约了内部控制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因此设计科学合理的内控控制评价体系为当务之急。 三、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构建 (一)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 内部控制评价系统的建立是一个系统工程,根据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实际情况,构建内部控制评价系统需坚持以下原则:1、全面性。内部控制评价系统既要全面反映被测评对象的总体内部控制状况,又要具体反映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内部监督等具体内控要素的基本情况;既要反映企业的内部控制现状,也要反映企业内部控制变化趋势。2、系统性。内部控制评价系统的构建应当从整体上考虑指标之间的相互关

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数制定分析与评价

资料范本 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 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数制定分析与评价 地点: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数[2009]:制定、分析与评 价 发布时间:2010-6-11 5:52:13 来源:上海证券报作者:陈汉文 一、引言 《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Sarbanes-Oxley Act 2002 USA)的颁布引发了全球对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的管制热潮。我国中央五部委于2008年颁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以下简称“《基本规范》”),2010年颁布了《配套指引》,以加强和规范企业内部控制。上海证券交易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于2006年分别制定了《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并要求上市公司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及注册会计核实评价意见。随着一系列内控规范性文件相继出台,企业内部控制强制披露成为趋势,内部控制相关议题的研究在我国蓬勃兴起。 不过,目前中国1671家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水平究竟如何?什么样的内部控制才是最佳实践?好的内部控制应当如何体现?企业应当如何建立完善自身的内部控制建设?目前尚无一致看法。这些问题的核心在于建立一套完整系统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我们认为,建立一套适应我国国情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意义在于:观察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现状,助益上市公司管控水平的整体评价与利益相关者的投资及信贷决策;便于政府监管,促进资本市场的完善与发展;指导企业完善内部控制措施,倡导良好内部控制文化;为学界提供内部控制实证数据,提升内部控制研究水平。 二、现有内部控制评价方法 目前研究中使用的内部控制评价方法主要分为三种形式:一是直接根据披露的内部控制评价信息作为指标,如管理层披露的内部控制缺陷、审计师的审核意见等,现有研究大多采用这种方法。二是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来评价内部控制质量。三是通过构造指数来评价内部控制质量。目前看来,现有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均有不完善之处,这制约了内部控制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因此设计科学合理的内控控制评价体系为当务之急。

适用于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和加强公司内部控制,提高公司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促进公司可持续发展,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根据《公司法》、《证券法》、《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等法律法规、业务规则以及《公司章程》的相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内部控制,是指由公司董事会、监事会、管理层以及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 第三条内部控制的目标是: (一)合理保证公司经营管理合法合规。 (二)保障公司的资产安全。 (三)保证公司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 (四)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 (五)促进公司实现发展战略。 第四条公司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制度,应遵循下列原则: (一)全面性原则。内部控制贯穿决策、执行和监督全过程,覆盖公司及其所属单位的各种业务和事项。 (二)重要性原则。内部控制在全面控制的基础上,关注重要业务事项和高风险领域。 (三)制衡性原则。内部控制在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

业务流程等方面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同时兼顾运营效率。(四)适应性原则。内部控制与公司经营规模、业务范围、竞争状况和风险水平等相适应,并随着情况的变化及时加以调整。 (五)成本效益原则。内部控制权衡实施成本与预期效益,以适当的成本实现有效控制。 第五条公司建立与实施有效的内部控制,包括下列基本要素:(一)目标设定,是指董事会和管理层根据公司的风险偏好设定战略目标。 (二)内部环境,是指公司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包括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内部审计、人力资源政策、公司文化等。(三)风险确认,是指董事会和管理层确认影响公司目标实现的内部和外部风险因素。 (四)风险评估,是指公司及时识别、系统分析经营活动中与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相关的风险,合理确定风险应对策略。 (五)风险管理策略选择,是指董事会和管理层根据公司风险承受能力和风险偏好选择风险管理策略。 (六)控制活动,控制活动是指公司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采用相应的控制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度之内。 (七)信息与沟通,信息与沟通是指公司及时、准确地收集、传递与内部控制相关的信息,确保信息在公司内部、公司与外部之间进行有效沟通。 (八)内部监督,是指公司对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审计案例参考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审计案例参考 2016-11-30中国内部审计中国内部审计 china-audit中国内部审计,愿做您的咨询伙伴、家中的宾客、亲密朋友,各行业内部审计精英人士联谊、经验分享与知识交流。为您送去最权威的内部审计理论与实践解读,增长与 实现组织最大价值,为公司健康发展保驾护航!一、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整合的意义、功能与作用 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的整合对于上市公司、注册会计师以及需要使用企业财务信息的相关各方都产生了重要的意义。内部控制审计的提出是审计业务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变革,整合审计模式对传统的财务报表审计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长远来看,内部控制审计以及两种审计的整合是企业完善管理、资本市场信息透明化的必经过程。 (一)引导改变企业管理理念,建设并有效运行企业内控制度 在我国关于内部控制审计的相关文件出台以前,部分追求先进管理理念的企业较为重视企业的内部控制,但多数企业对内部控制的关注不够,内部控制审计政策的出台使得企业必须重视内部控制,内部控制将影响企业的整体价值。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将为企业带来诸多利益,有效的内部控制可以使企业的内部资源得到更有效的配置与使用;通过设计内部控制制度可以使企业各部门既保持联系又相互牵制,使企业日常业务有条不紊的进行。内部控制审计以及整合审计的提出成为了推动企业重视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最有力的推手,这将对企业管理理念的改变以及内部控制的完善产生重要意义。

(二)扩展注册会计师行业的业务范围,同时促进注册会计师执业能力迅速提升 内部控制审计的提出拓展了注册会计师行业的业务范围,为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将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进行整合是未来审计的大势所趋,尽管我国目前对审计的方式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但统计数据表明,自2010 年实施内部控制审计开始,所有需要提供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上市公司中,选择将两种审计交由同一家事务所进行整合审计的公司占绝大多数,这说明整合审计在实际操作中更为企业以及会计师事务所接受。整合审计的发展为注册会计师行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使注册会计师面临重大的考验。但新事物的建立与发展均需要时间,所以整合审计模式的迅速发展将成为促进注册会计加强专业修养、提高自身执业素质的动力,在提高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专业水准、人员素质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三)降低财务报表审计及内部控制审计的整体成本,提高审计效率 尽管财务报表审计与内部控制审计的目标存在差异,但整合审计需要综合考虑两种审计的情况,设计综合审计计划以达成两种审计的目标。财务报表审计与内部控制审计是两种性质不同的审计,但相互之间也存在着一些共性与联系,这些共性与联系为两种审计的整合提供了整合基础,使得两种审计的审计证据、审计成果可以相互利用,进而起到降低整体审计成本的作用。从会计师事务所的角度看,将节约不少时间与精力,而站在企业的角度看,企业有义务配合注册会计师所提出的要求,提供所有资料。如果不进行整合审计而是将两种审计分

浅谈上市公司内控制度

浅谈上市公司内控制度 摘要]: [关键词]:内部控制内部控制的建立 新加坡中航油事件,对国内外相关各方都产生了巨大冲击和深远的影响,对我国海外上市公司产生的负面影响,严重损害了海外上市公司尤其是大型国有企业的形象。震惊之余,人们不免要猜测并思考事件背后的原因,联系到近年来发生在国际国内企业的一些事件,如国内“银广厦”的轰然倒塌,红极一时蓝田和东方电子的衰败、成都红光的造假舞弊案等。这些企业是昔日在股市呼风唤雨的“绩优”龙头,随着证券市场的完善、法律法规查处力度的加大,人为编织的美丽光环渐渐褪去,庐山真面目逐渐显露。而在国外,从安然开始,假账丑闻象多米诺骨牌一样击倒了世通、安达信等世界著名的企业。这些事件不禁让我们深思:是什么原因使这些明星企业陷入绝境?企业要改变现状最紧迫的事情是什么? 通过对类似案例的分析,我们得出的结论是,这些事件的发生与企业的内控机制、内控管理有着密切的联系。正是内控各个方面问题的堆积最终导致了这些企业走向衰败。笔者就内控制度谈谈自己的看法。 内部控制是适应国内外证券机构监管要求,企业董事会、管理层及其全体员工实施的,为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效果、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相关法律法规的遵循性等目标的实现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内部控制主要由控制环境、风险评价、控制活动、信息沟通及监督等五个方面构成:(1)控制环境是指对建立、加强或削弱特定政策和程序效率发生影响的各种因素,包括管理者的经营风格和经营理念,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公司集权与分权的程度,管理控制方法及人力资源政策等。 (2)风险评价是提高企业内部控制效率和效果的关键,包括分析和辨认实现确定目标可能发生的风险。 (3)控制活动是指管理者为了确保管理指令能够得以有效实施而制定并实行的各种政策及程序,旨在帮助企业保证其已针对组织目标所涉及的风险采取了必要的防范或减少损失的措施。 (4)信息沟通是指信息在企业内部自上而下、自下而上、横向之间以及企业

内控体系建设的五个环节

内控体系建设的五个环节 一、战略制定 作为内控管理的第一站,内控战略规划的重要地位在于其对以后实施内控系统建设的所有方面的影响。合理的战略规划可以使企业的内控管理效率大幅度提高,确保企业的治理水平迅速达到所有者和管理层的预期目标。 制定企业内控战略规划具体应该注意掌握以下几个方面: 1.与保持严格一致 企业战略目标是制定企业所有具体业务目标的基础,内控战略目标也必须符合企业总体战略目标确定的方向。当前,关于企业的战略目标、原景、核心价值观等的主流观点基本上都是围绕着如何发展成为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来确定的。 内控战略目标通常可以按照企业希望达到的发展水平来确定。假如某企业的战略目标是在一定的期限内成为本行业的领导者并希望基业常青,那么其内控体系的战略目标就必须为符合这一要求提供有力的支撑;既不能高于这个目标,也不能低于这个目标。惟此,才能被企业内所有利益相关者和运营管理的所有参与者所接受。 此外,内控战略目标可以根据企业的发展状况分阶段确定。例如在某个阶段达到行业先进水平;某阶段达到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某阶段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等。 2.明确实现目标的具体标志 事先确定内控战略实现的具体标志,既可以为企业制订年度内控工作计划或绩效考核目标提供具体的依据,也可以为日后评价本企业内控战略目标的实现状况提供评价依据。 例如:某企业的内控战略目标是达到本省同行业先进水平。那么,企业就必须对本省的同行业内控管理的基本情况有所了解。然后确定自己的评价标准或实现标志。评价标准可以具体设置为:程序建设情况;内控建设情况;内控审计手段的先进和有效程度;舞弊案件的损失指标;企业的风险指标;全体员工对内控管理的理解情况等等。 3.基于企业实际需要的准确定位 所谓“准确”定位的标准就是目标必须与本企业的实际情况相符合,并清晰明了。例如一家小型企业集团的内控战略目标没必要定的太高;实现标

上市公司内控体系建设工作思路与实施方案

上市公司内控体系建设工作思路与实施方案立信锐思 上市公司内控体系建设 工作思路与实施方案 上市公司内控体系建设 实施方案与工作思路 立信锐思咨询 2011 2月 上市公司内控体系建设实施方案与工作思路 一、内部控制法规解读 中国内部控制法规介绍 企业如何应对内控法规 二、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工作思路与实施方案 三、关于我们 上市公司内控体系建设实施方案与工作思路 第3页 中国内部控制相关法规的发展历程 2008 6月28日,财政部、证监 6月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联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 合召开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发进国有企业贯彻落实“三重一大” 布会、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决策制度 的意见》 本规范》以及配套规范的征求意

4月26日,财政部、证监会、审 3月3日,财政部发布关于印发《企见稿 计署、银监会、保监会联合发布 业内部控制规范――基本规范》和17 2009 1月,陆续发布了企业内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 项具体规范 (征求意见稿)的通知 部控制应用指引》的数个更新稿该配套指引包括18项企业内部 控制应用指引》、企业内部控 制评价指引》和《企业内部控制 6月5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出台上海 审计指引》,标志着我国企业内 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部控制规范体系基本建成 6月6日,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 员会“关于印发中央企业全面风险 管理指引》的通知” 9月28日,深圳证券交易所出台关于 发布《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的通 知 97 98 99 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上市公司内控体系建设实施方案与工作思路 第4页 中国风险管理与内控法规概览 财政部财政部等五部委等五部委财政部等五部委出台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

上市公司CIO 内控管理和信息化建设

财政部会计司综合处处长,内控标准委员会家成员胡兴国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信息系统管理部处长姜林 用友公司NC产品架构师付建华女士 河北网通信息化部高级工程师屈玉阁 浪潮通软副总裁兼技术总监魏代森 中国铝业信息部的杨磊 国际信息系统审计师协会北京事务委员会主席何迪生 摩卡软件高级售前顾问周立民 EMC信息安全事业部中国区资深技术顾问冯崇彪 信息中心主任张艳 下面我们有请财政部会计司综合处处长,内控标准委员会家成员胡兴国。 胡兴国:各位领导,嘉宾,上午好。 今天能有这个机会我想给大家汇报一下财政部会同另外四各部位关于标准建设实施情况,我汇报情况叫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建设与实施。 汇报5个问题,一个是我们启动标准建设的规定,第二就是汇报我们企业内部控制建设历程,第三简单汇报一下标准建设框架体系,第四简单介绍一下信息化,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关系,最后大家探讨一下企业在事实内控标准应该做一些什么工作。 第一部分是就是它的意义,我从三个部分进行总结,大家知道去年5月11日,财政部,证监会,保监会,还有审计署同时颁发了基本规范,我们也在北京召开了发布会标志着我们国家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建设,有了重要阶段性成果。 当前世界金融危机给我们国家造成很多机遇,我们做了一个调研企业加强内部建设,提升自身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第二就是中央提出走出去战略,国家起草规范和技术出发点,要企业做强做大,帮助他们国外资本市场进行融资,特别是是美国,英国,法国,包括我们香港都有一些要求。

第三就是满足我们资本市场发展需要,我们国家资本市场公开,公平,公正,提高财政的信息质量,提升我们经营管理水平,可持续发展,还有保护我们广大投资者利益。 第二部分就是发展历程,我们国家企业内部控制建设从70年代就是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我们第一部会计法的实施,这是一个标准性阶段。在满足社会不同需要,在这个过程我们出现过满足核算制度等等。早在70年代末期,80年代初,包括我们提出岗位分离等等。90 年代的时候,特别是我们会计法实施的时候财政部96年发布会计规范,规范要求各单位进一步建立健全包括内部控制先进内部会计管理制度,会计法明确要求各单位建立内部管理,这是我们内部管理的法律依据,到2001年6月22日,财政部依据会计法规定又制定了企业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和后备资金,04年相继发布了销售与收入增加,发布了1+6的等各项制度。 第三阶段以我们发布的金融规范,来源主要是美国安然事件以后,采捕正有关领导,把安然事件对我们国家的意义报个国务院,国务院领导同志做了批示,这项工作财政部牵头,证监会,国资委配合,建立中国的塞班斯法,到2007年,财政部,银监会,国资委等联合发起成立我国企业内部标准委员会,委员会委员是31位,我们成立了8个咨询小组,8个小组去年我们把这个小组又扩大了,委员从31名发展大50人,咨询小组现在有150人,当时我们发布规范发布了17项具体规范。我刚才说5月22日我们发布节本规范,要求7月1日正式实施。 第三部分给大家汇报一下,基本规范的框架体系。框架体系是一个规范加三个指引,一个是基本规范已经发布了,内部标准体系是最高层次,有的人说是中国的塞班斯法,第二是主要是对企业,对企业有内控企业的主体。帮助企业建立体系,第三系评价指标,是企业内部必须做的评价包括自我评价,怎么评价。第四是审计指引,会计事务所执行内部审计。 基本规范主要是有概念,目标,原则,要素。我们提出了概念,当时我们国家内部控制很多部门都有,包括我们银行,银监会,包括我们的证监会,包括我们两个交易所,我们部门把概念统一一下。目标有三个目标,我们提出5个目标,我们是5目标,原则,要素。 应用指引,给我们发布了征求意见,目前21个应用指引,加上审计指引,加上评价指引,一共是23个,我们财政部部长签发了,审计署也签了。我们应用指引主要是21个分布,一个是针对企业管理,我们根据基本规范有5个一个是统一架构,一个是发展战略,一个是人力资源,还有社会责任和企业文化。这5个我们是怎么每一个构架都差不多,我就举一个社会责任框架,我们第一就是整合,提出它的概念什么是社会责任,我们再提出中心有哪些,社会责任我们提出4个中心点,安全生产,不落实可能导致企业生产事故,第二产品质量恶劣,会侵害消费者利益,可以导致企业破产,大家知道河北石家庄三鹿开奶粉事件,第三是环保投入不足,资源消耗大,造成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缺乏发展后劲一是一个风险。 第四我们说促进就业和员工权益保护,我们金融危机背景下,扩大就业,保内需,增长,我们从企业角度。第一是控制环境,第二是资源,包括资金活动,我们以融资,投资这一块我们放在一些活动里面,还有采购业务,还有负债管理,销售,研发,工程项目,服务外包等

上市公司内控报告模板

《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21号——年度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一般规定》 第一条为规范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行为,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依据《公司法》、《证券法》、《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配套指引,以及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公开发行证券并在证券交易所上市的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按照有关规定需要披露年度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或需要参照年度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披露有关内部控制信息时,应遵循本规则。 第三条本规则是对年度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披露的最低要求。不论本规则是否有明确要求,凡对投资者投资决策有重大影响的内部控制信息,公司均应充分披露。 第四条公司应当以内部控制评价工作获取的测试、评价证据为基础,如实编制和对外提供年度内部控制评价报告,不得含有虚假的信息或者隐瞒重要事实。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应保证提供的年度内部控制评价报告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就年度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第五条公司编制的年度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经董事会审议通过,并按定期报告相关要求审核后,与年度报告一并对外披露。 第六条公司内部控制评价结论认定公司于内部控制评价

报告基准日存在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或者公司内部控制被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了非标准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以及标准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披露了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公司应当在年度报告“重要提示”中对以上情况作出声明,并提示投资者注意阅读年度报告内部控制相关章节中内部控制评价和审计的相关信息。 第七条公司年度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应包括以下要素: (一)标题 (二)收件人 (三)引言段 (四)重要声明 (五)内部控制评价结论 (六)内部控制评价工作情况 (七)其他内部控制相关重大事项说明 第八条年度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标题统一为“××股份有限公司××年度内部控制评价报告”。 第九条年度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收件人统一为“××股份有限公司全体股东”。 第十条年度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引言段应当说明评价工作主要依据、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基准日等内部控制评价基本信息。 第十一条年度内部控制评价报告重要声明应当说明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对内部控制及年度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相关责任,以及内部控制的目标和固有的局限性。 第十二条年度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内部控制评价结论应当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报告(范本)

上市公司 2019年度内部控制评价报告 公司全体股东: 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配套指引的规定和其他内部控制监管要求(以下简称“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结合本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和评价办法,在内部控制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的基础上,我们对公司2019年12月31日(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基准日)的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了评价。 一.重要声明 按照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规定,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内部控制,评价其有效性,并如实披露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是公司董事会的责任。监事会对董事会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进行监督。经理层负责组织领导企业内部控制的日常运行。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本报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对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别及连带法律责任。 公司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合理保证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实现发展战略。由于内部控制存在的固有局限性,故仅能为实现上述目标提供合理保证。此外,由于情况的变化可能导致内部控制变得不恰当,或对控制政策和程序遵循的程度降低,根据内部控制评价结果推测未来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具有一定的风险。 二.内部控制评价结论 1.公司于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基准日,是否存在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 是√ 否 2.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评价结论 有效□ 无效 根据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认定情况,于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基准日,不存在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董事会认为,公司已按照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和相关规定的要求在所有重大方面保持了有效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3.是否发现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 是√ 否 根据公司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认定情况,于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基准日,公司未发现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 4.自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基准日至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发出日之间影响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结论的因素 适用√ 不适用 自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基准日至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发出日之间未发生影响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结论的因素。 5.内部控制审计意见是否与公司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评价结论一致 是 否 6.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对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披露是否与公司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披露一致

上市公司内控体系的建设和完善

上市公司内控体系的建设和完善 摘要:随着国际化发展进程的飞快发展,越来越多的公司成为上市公司。随着上市公司的发展,我国在法律法规上也要求上市公司建立企业内控控制体系,以保证上市公司在良好健康的环境下不断向前发展。然而,上市公司在建立内控体系时也存在了一些明显的问题。本文通过研究上市公司内控体系的发展现状,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完善上市公司内控体系的策略,并希望通过此研究能够加快上市公司内控体系的完善进程,使其更好更快的向前发展。 abstract: as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process, more and more companies become listed companie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listed companies,it is necessary to build internal control system of listed companies on the laws and regulations in our country to ensure the constant development under healthy environment. however,there are many problems in the establishment of internal control system. analyz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internal control system of listed companies, the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feasible strategy for internal control system of listed companies, hoping to speed up the perfection process of the internal control systems of listed companies, and make it have better and faster development. 关键词:上市公司;内控体系;建设;完善

上市公司实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监管问答201101期

上市公司施企部控制范体系 实业内规 管解答 监问题 (2011年第1期,总第1期) 中国证监会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实施工作领导小组 2011年4月11日 一、问:什么是财务报告内部控制? 答: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即与公司财务报告相关的内部控制,是由公司的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及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合理保证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而设计和运行的内部控制,以及用于保护资产安全的内部控制中与财务报告可靠性目标相关的控制。 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以外的其他控制,为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 二、问: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在执行《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配套指引后,在年度报告中应披露哪些财务报告内部控制信息? 答: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在年度报告中应披露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信息包括: (一)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及其运行情况的说明,具体包括: 1

1.内部控制环境的情况,包括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工作的总体组织架构、参与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各组成部分如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审计委员会、内部控制职能(部门)、内部审计职能(部门)等就内部控制工作各自的职责及履行情况,以及公司的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文化、人力资源政策、内部控制激励约束机制等。 2.公司对与财务报告相关风险的评估情况、持续性风险评估机制的建立和运行情况。 3.公司结合所处行业及自身生产经营活动特点和实际情况确定的报告期内对公司财务报告影响重大的风险领域,及公司在该风险领域采取的重点内部控制措施。 4.公司内部与财务报告相关的重要信息传递及处理程序、信息系统在财务报告内部控制中的运用情况、反舞弊机制的建立情况等。 5.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日常和专项监督检查制度及其运行情况。 6.公司结合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及本公司情况,确定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重要缺陷和一般缺陷的具体认定标准。 7.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评价工作总体情况,包括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评价的范围、程序和方法;公司在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自我评价过程中确定应予重点关注的高风险领域及其确定原则等。 8.报告期内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发生的重大变化情况,以及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具有重大影响的因素发生的重大变化。 2

上市公司内控体系

上市公司内控体系 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理论的内涵 “内部控制”,光从字面上理解,就是指在组织系统内部实施的控制,其具体内涵随着历史的演变和相关理论的持续发展而持续演进。当前 被广泛采用和认可的则是美国COSO(即反舞弊性财务报告委员会的发 起组织委员会)1992年提出并于1994年修改的《内部控制——整合框架》中对内部控制的定义。内部控制是由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员工 所实施的为营运效率效果、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相关法规的遵行性等 目标的实现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该定义包含了四层含义:(1)内 部控制是一个动态的过程;(2)内部控制的主体是董事会、管理层和 其他员工;(3)内部控制的目标是营运的效率和效果、报告的可靠性 和法律法规的遵行性;(4)内部控制为这些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的保证。 二、当前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存有的问题 当前,我国上市公司组织管理体制尚未形成规范化的模式,集团内部 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集权或分权的变化较大,普遍存有着“重分权、 轻集权”的现象。因而影响和制约了集团的投资决策水平和市场竞争 水平,导致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失效。本文以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 司(简称:中国人寿)为例,探讨上市公司内控体系建设。中国人寿 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自2004年开始着手内控体系建设,三年来,按照COSO框架,从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五 个方面,结合国内和国外的相关法律法规,根据管理实际,积极组织 并推动内控体系建设工作。 (一)法人治理结构有待进一步完善 与真正市场化的保险企业相比,当前中国人寿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离 现代保险制度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与之相适合的自我约束和自我发 展机制尚需要进一步完善。现行管理体制中间层次多,缺乏科学合理

上市公司内控体系现状与建议途径.

上市公司内控体系现状与建议途径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上市企业开始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从而造成了内控体系控制失效事件的屡屡发生。另外,我国上市企业内控体系的现状也不是非常理想,因此,如何建立健全内控体系己经成为了上市企业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为此,文中针对上市公司内控体系的现状及建议途径展开了分析。 一、上市公司内控体系的现状 (一)内控体系不够健全自从国家颁布了与企业构建内控制度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后,大多数上市企业均构建了内控体系,但是所构建的内控体系并不健全,重点体现为体系中仅仅涵盖了几个主要部门,并没有包含企业的所有部门与职工,一些上市企业的内控体系甚至是在部门内部分散实施的,因此,也可以称之为“自建制度通过此种情况可以看出,上市企业的内控体系严重缺乏系统性、完善性和集中管理性。另外,还有一点需要加以强调的是,构建内控体系的过程中也并未对可能发生的危险以及采取何种控制措施加以充分考虑,缺乏相应的风险识别指标,从而加大了监督管理风险。 (二)监督体系不健全基于政F部门的推动,上市公司开始纷纷组建内部审计部门,然而,管理人员并未充分了解此部门的工作职责与功能。所以,管理人员会误认为此部门只负责审查财务信息和数据,并未注重内审部门对木企业的评价分析功能。另外,缺乏独立性是此部门存在的严重问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对功能的正常发挥产生了限制。除此之外,也未对内控体系进行严格监管,并且还未将内审部门的监督评价作用

充分地发挥出来。虽然大多数企业均构建了外部监督体系,但是,却基本由社会与政F来监督此体系。然而,由于社会与政F之间缺少信息交流,因此,造成了外部监督部门难以将应有的效果发挥出来,从而导致外部监督仅仅流于形式,由此可见,外部监督并未发挥出防范风险的有效作用。 二、上市公司内控体系建议 (一)加强内外监管,建立健全监管体系科学合理的监督管理体系能够有效推动上市企业内控体系的全面执行。其中,监管体系主要包括外部与内部监督。就外部监督而言,公司能够通过具有一定权威的外部审计部门针对公司内部控制工作展开评价。另外,外部审计一定要客观、公正地评价公司内控体系,并且就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构建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内部审计是监督体系中的必要组成部分,要想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审计权利,就应该保持内审部门的独立性。此外,内部审计还能够加大监督力度,因此,在审计项目的同时还应该对公司内控体系的系统性和完善性以及稽查体系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价,并将审计结果整合成审计报告,然后向企业领导提交,从而便于领导决策层构建岀极具针对性的改善措施。上市公司内控监督体系的建立健全,可以从政F与社会这两方面来进行。政F监督方面应该对监督投入的控制加以充分考虑;监督体系中应该涉及到运营的各个方而,尽可能避免出现重复的监督内容。社会监督方面应该加强对中介机构的监督, 严格根据有关规定处理违规违法行为,以此来保证公司内控体系的完善。另外,还可以促进二者之间的交流,以防由于信息缺乏对称性而引发一系列的矛盾。

【参考借鉴】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内部控制评价.doc

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内部控制评价 在公司战略的制定过程及日常的经营活动中,往往会存在诸多风险,为了进一步规避或者降低风险,实现公司的战略目标,经营者强调风险管理,并制定及落实相关的保障措施,这就是内部控制。内部控制要求公司上至董事会、管理层,下至全体员工,都要参与其中。确保财务报告及经营信息可靠,日常经营活动有效及高效,资产安全,这是内部控制实施的三大基本目标。在企业运作过程当中,内部控制系统如同计算机的后台运作系统掌控着前台的一切行动。作为非财务信息重要组成部分的内部控制信息不仅反映了企业内部控制状况,也反映了公司发展潜力及未来价值,弥补了财务信息仅表示企业过去业绩的缺陷,同时影响人们对其财务信息可靠性的判断。理论上讲,完善的内部控制系统能为财务报告及其相关信息的真实完整提供可靠保障。因此,对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进行评价,判断其内部控制体系是否完善对企业的经营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通过分析中国上市内部控制指数研究课题组设计的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衡量指标体系来评价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的内部控制情况。 一、格力电器内部控制的基本情况 (一)内部控制环境: 1.治理结构 格力电器建立了规范的格力电器治理结构和议事规则,明确决策、执行、监督等方面的职责权限,确保了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等机构合法合规有效运作。董事会下设战略委员会、提名、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审计委员会,董事会成员各司其职。此外,格力电器还建立并公告了内部审计制度,设立独立审计部,审计部在格力电器董事会审计委员会领导下,依照国家相关法规政策和格力电器内部控制制度要求,独立开展审计工作。审计部对审计委员会负责,向审计委员会报告工作。因此总体而言,格力电器的格力电器治理水平较高。 2.发展战略 未来格力电器将加大科研投入,坚持科技创新,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领先产品和技术;加快进度和加大力度向空调产品链和服务链延伸;从扩大自主品牌的出口着手,将出口市场做大做强。 3.人力资源 格力电器制定和实施了有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源政策,如员工聘用、培训、辞退与辞职;员工薪酬、考核、晋升与奖惩;关键岗位员工定期岗位轮换等制度。 4.社会责任 格力电器积极承担和履行对格力电器股东、债权人、职工、供应商、消费者等利益相关方的社会责任,保障员工的劳动权益、健康安全和就业公平,并为员工职业发展提供各种激励和支持,追求为消费者提供满意的产品和服务,积极贯彻落实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并购格力电器热衷各类公益事业,在为赈济灾害、社会福利、科教文、卫、体等各项社会事业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 5.企业文化 自1991年成立以来,格力电器建立了以“实”为核心的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在企业成长过程中逐步凝练而成,并随着格力电器的发展而不断调整和提升。此外,格力建立了“追求完美质量,创立国际品牌,打造百年企业”的质量方针,“研制绿色产品,坚持清洁生产,保护生存环境”的环境方针,“以人为本,安全生产,保障健康,关爱生命”的职业健康安全方针。 (二)风险识别和评估 格力电器对风险及时进行评估,组织风险分析团队,按照严格规范的程序开展工作,准确识别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根据风险分析的结果,结合风险承受度,权衡风险与收益,确定风险应对策略以防范风险。 (三)控制活动 为保证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格力电器建立了一系列的内部控制程序,主要包括不相容职务分离、授权审批控制、会计系统控制、财产保护控制、预算控制、运营分析控制和绩效评价控制等。 格力电器内部控制活动方法、措施及机制的运行情况,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数研究

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数研究 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数研究课题组① 【摘要】本文基于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程度设计内部控制指数,旨在定量化地反映我国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水平和风险管控能力三内部控制指数由五大目标指数形成的内部控制基本指数和内部控制修正指数构成三同时,本文运用2009年我国A 股上市公司的数据计算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指数,并对其进行实证分析与稳健性检验三 【关键词】上市公司 内部控制指数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等内部控制框架体系的颁布与实施,推动了我国上市公司积极建立健全自身的内部控制体系三2010年,在我国沪深交易所A 股上市的2105家公司中,1618家上市公司披露了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占比76.86%;875家上市公司聘请第三方中介机构出具了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占比41.57%三在1618家披露了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的上市公司中,1605家上市公司认为自身的内部控制体系是有效的,占比99.20%;11家上市公司未出具内部控制体系是否有效的结论,占比0.68%;2家上市公司认为自身的内部控制体系未得到有效实施,占比0.12%三在875家聘请了中介机构出具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上市公司中,中介机构对其中873家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体系出具的为无保留意见,占比99.78%;1家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体系被中介机构出具了保留意见,占比0.11%;1家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体系被中介机构出具了否定意见,占比0.11%②三由以上数据可知,我国99%以上的上市公司认为自身的内部控制体系是有效的三然而,尽管这些公司的内部控制体系被认为是有效的,但其内部控制水平是存在差异的,如何衡量它们之间的差异性成为目前内部控制评价的一个难题三为此,本文将运用指数的方式定量化地衡量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水平和风险管控能力三 一二文献综述 国内外关于内部控制研究热潮的兴起,带动了学术界对内部控制指数的研究三众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设计内部控制指数,衡量企业的内部控制水平三国外关于内部控制指数的设计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是以会计师事务所发表的重大缺陷为依据的指数;二是以企业自愿披露的关于内部控制的信息为基础设计的指数;三是以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程度为基础设计的指数三 (一)以会计师事务所发表的重大缺陷为依据的指数 32①②本文系财政部会计重点科研课题(项目批准号:2010KJB00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三本文执笔人是财政部会计司王宏二中国煤炭科工集团蒋占华二深圳迪博企业风险管理技术有限公司胡为民二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赵丽生二中山大学林斌三课题组其他主要成员包括(按姓氏笔画排列):陈莹二戴春兰二董京原二李维友二李锦元二李万福二林东杰二罗萍二焦跃华二舒伟二王晶二王海瑛二徐麟二袁天荣二阳尧二杨庆功二杨琴琴二张丽二张立文三本文同时也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与投资者保护”(项目批准号:7097207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三 数据来源:深圳市迪博企业风险管理技术有限公司‘中国上市公司2011年内部控制白皮书“三

[财务内部管控]企业内部控制规范汇编

[财务内部管控]企业内部控制规范汇编

企业内部控制规范起草说明 一、关于研究、制定企业内部控制规范的必要性 研究、制定一套具有统一性、公认性和科学性的企业内部控制规范,是2006年7月15日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全体会议达成的广泛共识,是国际国内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共同影响的结果。 国际资本市场大力强化内部控制。安然、世通等财务舞弊和会计造假案件的发生,严重冲击了美国乃至国际资本市场的正常秩序。研究结果表明,内部控制存在缺陷是导致企业经营失败并最终铤而走险、欺骗投资者和社会公众的重要原因。为此,许多国家通过立法强化企业内部控制,内部控制日益成为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的“入门证”和“通行证”,我国境外上市企业纷纷花巨资聘请海外机构设计内部控制制度,以适应上市地的监管要求。 经济健康发展迫切呼唤加强内部控制。内部控制作为公司治理的关键环节和经营管理的重要举措,在企业发展壮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从现实情况看,许多企业管理松弛、内控弱化、风险频发,资产流失、营私舞弊、损失浪费等问题还比较突出。为了引导企业进一步加强内部控制,1999年修订的《会计法》,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对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提出原则要求,财政部随即连续制定发布了《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等7项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审计署、国资委、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以及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等也从

不同角度对加强内部控制提出明确要求。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环境的变化,单纯依赖会计控制已难以应对企业面对的市场风险,会计控制必须向风险控制发展;同时,各部门之间的内控要求也有待于进一步协调,以便为进行内部控制自我评估和外部评价提供统一标准。 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要“完善公司治理,健全内控机制”;2004年底和2005年6月,国务院领导同志连续两次就强化企业内部控制问题作出重要批示,其中,2005年6月,在财政部、国资委和证监会联合上报的《关于借鉴〈萨班斯法案〉完善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报告》上作出批示,同意“由财政部牵头,联合证监会及国资委,积极研究制定一套完整公认的企业内部控制指引”;2006年7月15日,财政部、国资委、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联合发起成立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许多监管部门、大型企业、行业组织、中介机构、科研院所的领导和专家学者积极参与,为构建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标准体系提供了组织和机制保障;与此同时,按照科学民主决策精神,公开选聘了86名咨询专家,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内部控制科研课题,为构建我国内控标准体系提供技术支撑和理论支持。 综合以上各方面情况,研究制定企业内部控制规范,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是新形势下监管部门落实科学发展观、服务企业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举措。在各方面的探索积累和共同努力下,制定工作的条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