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江洋阿姨讲桂本伤寒论

江洋阿姨讲桂本伤寒论

江洋阿姨讲桂本伤寒论
江洋阿姨讲桂本伤寒论

江洋阿姨讲桂本伤寒论1-18讲

哪天咱们开坛,专门讲伤寒论。一条一条地讲。一条一条地辩论。

今天上午就讲这条吧:

伤寒传经在太阳,脉浮而急数,发热,无汗,烦躁,宜麻黄汤。

别看这条最简单,可是没多少人细分析过。把最简单的条文理解得不简单,那你的功夫就不简单了。

在这条里,仲景明确提到了“传经”二字。

伤寒冠在传经之前。是说明,这是伤寒的传经,也就是外感病的传经。不是内伤病。内伤病无传经之规律,有传移脏腑之规律,另行讨论。内伤病是按照五行生克规律相传移的。

外感病是按照六经次序传的。还有直中的。

所以有直中,就是因为有六经这个基础的次序。才来谈直中。直中概念里面,就逻辑地包含了六经的基础性次序。

传经二字说明伤寒外感病确实有六经想传的规律。而不是某些派别说的,只是六个证候群,是分类的方法,没有传经之说。传经“在”太阳。不是“到”太阳。说明什么呢?

江洋大医讲伤寒第1讲

仲景用字如神。大家思考一下。

既然是“传”,说明是运动着的状态,怎么还会是“在”呢?

“在”太阳,是表现为太阳的证候。就是说:太阳是人身小宇宙最外一层,邪气进犯人身王国,要先经过这一关。太阳是边关嘛。敌兵到了边关,叫在太阳。在这里发生战斗,就发热。开始接触的时候,交战并不激烈,不一定发热。

人的太阳在人卫外一层。这层气不一定在人的身体里面,也有在人体外的一层包果的大气。是人气。

这层太阳之气,象金光罩体一样,保护着人体。

用天眼看,人体的大气,是一层一层的。向内依次是阳明,少阳。。。等各层次。

共分六个层次。(实际上有九个层次,统于六位而已)

就像原子核外电子轨道一样。

各层次之间,能量级是不同的。

电子从内层上升到外一层,叫“跃迁”。是需要能量的。

这个是打比方。便于理解

人体的大气层次,与脉是相对应的。

最外一层,应在脉上,是浮脉。然后,脉越来越向里,就是沉部。脉有浮中沉三部。每部还有二个亚层。共是六个层次。

所以,这条接下来就说脉了。仲景说,“脉浮”。就是对应前面讲的在太阳三个字来说的。是从脉上再行印证一相。

世界是有六个维度的,从不同的维度上去看,看到的结果是不一样的。仲景从讲完六经层次这个维度之后,又从脉这个维度给大家讲。是告诉大家,要多维度地看问题。

“脉浮而急数”。这句里面的“而”字,不要一眼放过。大有文章。

仲景的竹片那么贵,为啥还要多写个“而”字?

直接说“脉浮急数”不就行了?

这个“而”字,大家说说是啥意思呢?

大家都读过百家注解了。想想看,哪家的注解里面注过这个字

这个而字,不是实词。从虚处看出实质来,才是真功夫。

好,因为时间关系。大家可以课后继续思考。现在继续讲。

“而”字是递进的意思,是脉向深层次递进一步。就是下部脉象了。

脉浮,只讲一个浮字,并没有说是浮紧还是浮缓。并不是说,只有浮紧才用麻黄汤。

脉浮,而下面的脉,是急数的。急与数是在同一个层次的(轻按三椒之重有浮脉,再按六椒九椒十二椒之重,则急数)。

这个脉象是说,浮为邪气在太阳之表,而里面有急数化热的倾向了。这时不要误认为就是真正的里热了。

所以,后面接着说“发热”

仲景用了“发”热。发者,发于表也。说明是表热,是表证。不是里热证。

如果认为急数是里热,仲景就该用“身热”这个词了。

身热是阳明证。发热才正是太阳证。

这就与开篇第一句对应上了。传经在太阳。

既然在太阳,就是发热,不是身热嘛。否则各维度就矛盾了。

现在仲景是在第三个维度:证的维度上讲了。

麻黄有八证,这条并没有全讲。只讲了几个见证。就告诉大家,“宜”麻黄汤。

下一个证,“无汗”。这个不需要解释了。无汗是在脉浮的情况下,用麻黄的一个“目标”,客观指征。当然,有汗的时候,并不等于说不用麻黄。有汗时,是有条件的用。无汗与脉浮,是他的主证之一。

第一个维度:六经层次。第二个维度:脉。第三个维度:证。

第三个证,烦躁。这里像有里热。好像是石膏证了。但是,发热无汗。而口不渴,说明无阳明证。阳明证,法当口渴。所以,这个烦躁,不要像大青龙那样加石膏。

这三个证述完了。仲景给出了方子:麻黄汤。

很多同学问,这应当是麻黄加石膏汤。或是麻杏石甘汤。对仲景用麻黄汤不理解。问题就在这里。

就是对条文各维度的统一性,没有通盘考虑。

要按照马克思教导我们的方法,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把六经层次,脉,证,各证之间的关系,联系起来考虑。这样就全面了。就不是孤立、静止、片面地看问题了。

在煮麻黄的时候,先煮减二升。有人不解,问:为啥先煮。

这个问题,在《经方小品》里面回答了。

大家做为课后思考题,自己回去查证一下。就可以了。

还有一句,覆取微似汗。现在不覆取汗的也很多了。

医生也不告诉怎么用,开了方子就不管了。

再有,吃这方子,不能喝冷水。这在书上没写。因为仲景的时代,这是常识。人人都知道,所以没写。仲景没写的东西,后来的人们因为社会文化的变迁,很多人们都不知道了。所以,反道读不懂了。

麻黄是九月采。人得病,如果都等到九月的话。其它各月要忍着不生病。仲景用葛根,也时先煮的。而附子大者一枚,有45克吧,还是生的。仲景用附子并没有强调先煮。像现代火神派那样。仲景是用水率控制煮药久暂的。

这个条文讲的是太阳病,但是大家发现没有?为什么没写“头项强痛”

要从这个无字处读。仲景没写的字,是真的没有吗?

还有啊。这张方子里面。桂枝用的是三两。而通常的麻黄汤,桂枝是用二两。

为什么桂枝多出一两呢?

麻桂甘的比例,原来是3:2:1。

现在是3:3:1了

是传抄的错误?还是另有原因?

这个还得从三维理论来讲。

明白了仲景在各维度上讲的道理是各自圆通的。就可以知道怎么用了。在何证时用这方子。因为有时仲景一个证也没讲,就开了方子。如少阴病,二三日,麻黄附子甘草汤主之。

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啊,只要有一个维度是圆满了,其它维度上的印证可以不用。只是为了给凡人们讲得更清楚些,才在各维度上面面讲到了。

前面讲得很多了,后面就不讲了,就略了。

现在看这条文。

太阳病。这就定位了。定的什么位?太阳这个层次嘛。人体最外一层大气。大气层嘛。地球的大气层还分六个层次呢,有电离层啥的呢。

然后接着讲了,六经分野问题。

六经各有分野,各有辖区,是他们的王国。六经的形证,会在他们的分野中表现出来。

分野理论,有人把他叫做“形层”。

太阳的分野是哪里呢?是头、项、腰、骨等,总之身外一层,躯壳的部分。

是相对而说的。从上下看,上面为太阳,依次向下,各经。

从外向内看,最外一层,是太阳。躯壳。

从胸到腹看,胸为上,为太阳。

用六经分层工具来分析拆解人体有形的层面。

就像把一个西瓜切成六份一样。这是刀法,是分析宇宙的方法。切成四份,就是卫气营血了,那是后世的刀法。

这样一来就明白了。头为太阳层面。邪在太阳,头为之痛,邪遏太阳之经故也。

身疼,是身体的躯壳一层在疼,内脏不疼。胁与腹不疼。

腰骨等外层疼。仲景只是举例。这不是全部。不要以为麻黄只此八证。

或曰八证齐可用麻黄,少一证不用。或见其它的证无此八证就不用。

要知,凡是在躯壳中的疼痛,见发热无汗的,都可以用。无腰痛,无骨痛,也可以用。不必悉具。

仲景举例,不可以当做全部。例如有人皮肤痛,无汗。皮肤是不是身外一层呢?皮肤也是身外一层,也是太阳层面。治从太阳。再如委中穴疼。仲景没讲。用不用麻黄汤呢?麻黄八证里面没有啊。还能不用麻黄?

这条文没有讲脉。只讲了太阳病和证。这两个维度。

这个脉,因为讲了“太阳病”,就是太阳脉嘛。

略去了一个维度。

★牛翁?未病斋(362944773)11:20:35

方子是死的看看金匮就知道了很多都是伤寒论方的加减方以适用不同的病征正可谓六经统病的意义

理论家爱研究伤寒实践家爱研究金匮歌曲所需了但是一点都不矛盾

江洋大医(1225810454)11:22:01

骨节疼痛。是重在一个疼字。透出是寒邪,外感。疼,从病,从冬。冬天是四季中的一季。春夏秋冬,有寒有热,所以,疼是时轻时重的。就像季节变化一样。

本条恶风,主要是体现了桂枝证。所以方中有桂枝。麻黄主要体现在恶寒上,但同时也恶寒。桂枝证主要体现在恶风上,也兼见恶寒。侧重点不同。

仲景用字的侧重点不同,意在点出方中要用什么药。

无汗而喘。无汗当然是麻黄证。喘呢。主要是杏仁证,当然麻黄也主喘。这样杏仁,麻黄,桂枝,三味药就出来了。一个方子,药证相应,方病相合,就完成了。

甘草的证没有体现出来。这是为什么呢?

经方小品里面讲得好。具证出药之后,还要再审,看各药之间之配合。不是把一堆药集在一起就是一张方子。那是乌合之众。杂凑成方不是好方。

具证找出各药后,把各药用一个机制或制度约束起来。成为一个有机单位,一个集体,一个战斗队。甘草就是起这个作用的。

一个单位还要有个办公室呢。领导机关才能正常运转。

甘草的作用,是使各药进入人体后,不是各自分头行动。而是先到甘草的家里来会合,甘草味甘,家在中州。到在中土之后,再分头行动。药的行动路线发生了变化。甘草还做为后勤保障部队,给他们发汗提供汗源。打有保障之仗

江洋大医讲伤寒第2讲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伤寒论启蒙知识

继续讲昨天的条文。伤寒论有方证的第一条。

伤寒传经在太阳,脉浮而急数,发热,无汗,烦躁,宜麻黄汤。

能用几天的时间讲完一条,就很不容易了。不能粗放式地看过去。仲景的条文蕴味甚深。昨天讲了,伤寒,传经,在,太阳。这几个概念。

讲了伤寒是本条讲的是外感病,与内伤病的区别。外感是传经的,内伤是按五行生克传移脏腑的。

讲了人体外层有九层大气。邪气犯人体要冲过这一层层的大气场。

这九层大气对应内经里讲的人体的九脏、九窍,太阳系的九大行星。

类似于高等物理学里面,量子物理学的原理,每层的能量级不同,在各层之间跃迁需要能量。内经讲了,九脏统于六经。这体外九层大气也统于六经。

最外一层为太阳。第八七六五这四个层都是阳明。第四层是少阳,第三阳是太阴,第二层是少阴,第一层是厥阴。

柯韵伯打的比方很形象。太阳象边关,中国的万里长城。阳明象边关以内、皇城以外的广大地区,包括大道和旷野。

少阳是斜道。包括巷战的地方,以及地道战,山地游击战场。这个战斗是屈曲的、拉锯式的、你来我往的。

太阴是库府,包括石油、粮食、兵工厂、战略物资基地等。

少阴是皇城,是人民的武装力量,是党卫军。

厥阴是地方武装割据的力量。

敌人进犯,首先犯边,当然也有偷渡的,这叫直中。

在边关战斗,战斗激烈了,就发热了。

到阳明,在这广阔的区域战斗,发起春季攻势、秋季攻势,会有潮热。

少阳斜道山地游击战,呈现你来我往的状态。

太阴,战略物资供应基地被占了。这时真正危险了。下利清谷。

到少阴,首都被攻占了。党卫军被消灭了。国家元首可以被擒,这里就亡国了。或者逃亡。到厥阴,在大片的国土上呈现出一块块的工农武装割据。或军伐割据势力。此热彼寒,寒热错杂。

所以,正义与邪恶的力量在交战的时候,根据不同的战争阶段,会呈现出不同的战略态势。在不同的战略态势下宜采用不同的战略战术。克劳塞维茨的理论就是这样构建的。

这就是伤寒论的战争理论图式

人体正气由内向外抗击邪气,这个方向叫顺。邪气由外层向内层,叫逆。所以仲景说“逆传”,指的就是邪气之传

这是回顾昨天的内容。

昨天讲到麻黄汤的方证。

这条没有讲“头项强痛而恶寒”。那么这个证里面是否包括这个头项强痛呢?

有人说不包含。因为仲景条文里没写

我们说啊。这里是包含了的,否则就不叫太阳病了。

仲景用隐语的地方很多,这是省笔,省文笔法。

因为恶寒、无汗,脉浮,所以用麻黄,麻黄证嘛。

这里烦躁,但是并不口渴,所以不用石膏。隐含有恶风证,气上冲证,所以里面有桂枝。一旦口渴,心中烦,汗出。要去掉桂枝,加石膏。这时就变成麻杏石甘汤了。

麻杏石甘汤,汗出而喘。

在这条中没有讲喘,但是,方中有杏仁,可以知道如果出现喘的时候,是仍可以用这张方子的。

样从这张方子的方证上推演,就可以推广扩大了他的应用范围。

如果不只是喝,而是喝饮不休,贪饮不止的话。石膏也不济事了。这时要用文蛤。

这时脉中水已不足了,加大枣以充脉内之水。大枣善使脉外之水入脉中。加生姜以佐大枣。生姜使脉中之水散于脉外。这样形成对流,动态平衡。这时就变成文蛤汤了。

麻黄汤不是仲景的原创。在伤寒论中,凡是有固定汤名的,都是上古时期留下的经方,仲景收载到伤寒论里来了。仲景自已创的方子,用药来命名,仲景是很谦虚的,他不再给方子另立新名。

麻黄汤是仲景之前先圣所创。而麻杏石甘汤,则是仲景所创。

仲景所创的方子,把各药都点出来,君臣药点出了。有的佐使药可以省略不列出。

这张方子,如果没有恶风,而是喘的特别厉害。到了春天,杨树一开花,一漂柳絮,闻到草香的气味,就喘,或气闷欲绝,面色发紫,咽中塞窒。这时,要去掉桂枝,加厚朴。这时变成什么方啦?麻杏朴甘汤。

麻杏朴甘汤,专主过敏性气喘。

有的人到了春天,就不敢开窗子,一开窗子,闻到花粉,就喘得昏过去了。

春天,加柴胡。治气,加点陈皮。皮主呼吸,加点苏叶。

麻杏朴甘陈柴苏。这就是一张有名的治喘方了。

麻黄汤是伤寒初起,人的胃气不虚。

如果胃气鼓舞不力,加姜枣。

表束重者,再加重麻黄。内郁有化热之势,出现心烦,有内热了。加石膏。这是大青龙汤。大青龙汤临床用的机会不多。但是他的一张变方用的机会很多。

就是麻黄的量仍用三两。出现恶寒重,背恶寒时,加附子。

大青龙加附子汤。这张方子用起来很安全

麻黄汤原方,如果汗出不喘。口渴。怎么办呢?还用杏仁吗?

口渴,化热入里了。桂枝不用了。不喘,不用杏仁助麻黄了。

汗出,麻黄不可独用了。因有口渴,所以用石膏配麻黄,主汗出口渴。这时不是邪气初犯。用姜枣和胃气。就变成越婢汤了。证变则方变,随证施方。这是仲景思想的活的灵魂。

一些没学到家的朋友,像日本朋友们那样。见有何证,套用成方,如果是多证,就用合方。不会根据证候的变化进行加减,更不会用药证方证自由组方。那是没有学到仲景的组方法则。仲景书中,除有固定方名的是他引用前代先圣这方外,用药物排列组成的方子,都是仲景自己根据古圣的汤液法则重新组织的新方。仲景是教导我们要根据临床证候自由组方的导师。仲景是给我们示例,用他的行动开示我们。我们要以仲景为师,学习他的组方的方法,而不是机械地套用他的成方。

所以啊,朋友们一定不要受教条主义者们的误导,不要犯左倾机会主义错误,不要走形而上

学的思想路线。

要始终坚持仲景辩证施治的活的方*。不是辩证“论”治,是“施”治。

仲景在方后有服法,这是法外之法,不可轻视。

有内经里面,有面向东方服下。为什么面向东方呢?仲景没写,是因为大家都知道这个常识,不等于不要这个东西了。

仲景用药,君药大多是三两。为什么用三两?

其数五,其生三。三为生气。东方震三宫之气,春阳之气,春升之气,生升之少火。

三两不是机械的固定的重量。大人有大人的三两,小儿有小儿的三两。古代有古代的三两,现代有现代的三两。

南方有南方的三两,北方有北方的三两。

教条主义者们喜欢把三两用一个固定的数量来确定下来。还有人考证,一两等于15.625克。或一两用6克,3克,5克。等。这是书生们的事情。不是临床医家的事情。

这个三两,就是一个宇宙间生气的信息数码。

就像电视频道一样。频率对上了,就接到信号了。

药中的数字对上了,就接通了与宇宙信息能量交流的通道。宇宙能量就被调动来,进入身体里面作功。

在身体里面形成一个太极图形,在旋转,把邪气驱除,或吸到太极的核心里面,在太极核心里面形成一个黑洞。

把邪气吸到黑洞里面,在地狱的火中烧炼,净化,再成为清阳之气,放到宇宙中去,为宇宙和平与发展服务。

中医里面,每一味药都是天地所生。一部分来自大地,一部分来自天上,都是天上的星精所化。

每一味药与他们天上星星的气息是相通的。能把星精引下来,引到人体内部。

这些法外之法,都藏在字里行间。

今天讲伤寒启蒙,用了神话般的故事情节,是为了让小友们张开想像的翅膀,理解伤寒论条文

将来你们就不要这样讲了。你们要像看童话故事一样学习伤寒论。我们看天上的仙女星座美不美呀?很美呀。那是中国的什么星团呢?昴星团嘛。朋友们都很喜欢这个星,是吧?

这颗星,就是西游记里的那个大公鸡呀。把蜈蚣精制服了的那位。这颗星是地上的鸡们的始祖。

你吃了鸡肉,杀了鸡,天上的这颗星就看见了,看见你们在杀他的子孙,吃他的子孙。他就要降灾了。

这颗星在地方,还生出一种药。大家想想是什么药呢?

天上的星精布洒到地上,产生很多很多的美妙的神药。

就是青箱子。很多明目的药,也是这颗星的恩赐。

二十八宿,都有他们的代表药。

吃青箱子,把昴星之精气引到人体内,作功。给你调整身体,恢复健康。

你们说,这位无私地为人治病的仙女好不好啊?

现在讲的是麻黄汤。

麻黄这味药,来是东方青龙

善升发,能升清阳。

麻黄系列的方子,大小青龙,都是这个方位的。

开方子。这个“方”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方向、方位的意思。

怎么不说开“圆”呢。

圆也是开了的,在上古天真论里开的就是圆。圆是天道,尚无具体证象可察。到了后天,有迹象可察了,就是方了。

这个方,有四方,五方,八方,十二方等等。

还有六方。六方合和。

所以呀,我们就知道了。开出东方之“方”:麻黄汤。即发散之方。柴胡升麻等都是。

这些药都是辛味的,或是不是辛味,也升散的。

辛在五行属金,本位在西方,怎么会在东方呢?

这就是体和用的关系。

辛之体属金,在西。其用属木,在东方。

讲理论,讲体的时候,辛属金,酸属木。

讲应用的时候,辛属木,酸属金。

五行对换了。这就是仲景汤液一系教外别传的五行颠倒诀。

放之,苦体火,用为水。咸体水,用为火。土居中央,为轴,不出中宫,不对换。

这个秘诀是打开仲景处方用药法门的一把金钥匙

我们看脏气法时论,至真要大论,处处体现的就是这个思想。但是,由于是教外别传,很多注家也不知底里,也没注明。大都在随文顺释。用这把钥匙打开了宝库的法门,里面的宝藏大家就可以自己去任取了。

今天给朋友们讲的是如何找到这把钥匙,和如何打开这个法门。

江洋大医讲伤寒第3讲

大家对经方从药证角度进行解释的,认为哪本书较好?

从经方药证角度解释伤寒论条文。简切实用,不在理论上凿空踏虚。

我们继续昨天的内容,看看张仲景是如何运用经方药证进行辩证组方的。继续学习伤寒例,方证第2条。

“传阳明,脉大而数,发热,汗出,口渴,舌燥,宜白虎汤。不差,与承气汤”。

这条是接着前面的第一条伤寒“传经”的,条一条是“在”太阳。这条是“传”阳明。不是“在”阳明了。说明是从太阳传来的,不是直中阳明。这时太阳证已罢,或未罢,要看具体证候。

阳明有几种情况呢?大家想想?

有的朋友说有三种:太阳阳明,正阳阳明,少阳阳明。

这是仲景原文中明确提出的概念。

有没有说太阴阳明、少阴阳明、厥阴阳明呢?

朋友们都会说没有。

嗯,这要问一下,仲景没说的,真的就没有吗?怎么知道倒底有没有呢?

这要看阳明篇中的条文,看看有没有太阴阳明、少阴阳明、厥阴阳明的条文。如果有相应的条文,还是有的嘛。

仲景以六经演伤寒,每经各有六变,六六三十六。是每一经中皆含六经之法。太阳经中有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阳明经中也有六经。这是六经互含原理。

所以啊,我们说,阳明有六,太阳亦有六,少阴亦有六,少阴亦有六,厥阴亦有六。

我们先有一下这个概念,到后面学习具体条文的时候会遇到,再具体讲。这是伤寒例篇,只是讲个提纲。

我们看这个脉。脉大而数。这个显然不是正阳阳明了。正阳阳明是什么呢?胃家实呀。胃家实了,脉是什么样呢?还会是大吗?不是了。脉也实了。脉沉实,那是正阳阳明。

现在的脉大,说明这还是太阳阳明。“而”数。而是再按到六椒九椒之重的时候,是数脉。数不是在浮部分经的脉。

“而数”说明有里热了。但未实,尚未入腑。尚在里之气分。用什么方子呢?如果只是这样抽象的分析,也只能给出一个抽象的方子,象后世时方派那样,周慎斋先生最为代表,仅凭脉就开方子。那是一般方,是套方,只开出大方向。就像是说“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一样,具体怎么做,是具体执行人员的事,这样的方子只是个大政方针。

仲景是讲实际的,是给操作层面的人来运用的。所以接下来讲具体证候,根据不同的具体见证,处不同的方子。虽然脉同,而证不同,则方也不同。

发热。这是第一个点出的证。为什么到阳明了,还说“发”热,而不说“身”热呢?

仲景用字如神,就体现在这里。看仲景的书,要一字一字的分析。为什么用“发”不用“身”。这发热,说明是阳明阳明。如果是身热,就是正阳阳明了。

这样的热,要用清法,不能用下法。这是一个分水嶺。

发热,汗出,口渴,舌燥。这几个证,都是石膏证,白虎汤的白虎,就是以石膏来命名的。四方七宿,为白虎。第一个奎宿,这二十八宿之一的奎宿的药,就是石膏。第二个娄宿是栝蒌。这个以后再讲。现在出现的是第一宿的药。

用石膏的时候,多配粳米。这在经方中,小品方中,处处可见,这是古人总结出的配合规律,后世解释为保护胃气,那是理论上的解释。

在汤液古经中,粳米的药证:烦渴。

所以,粳米是助石膏解口渴的。

知母,主热中、烦渴。为臣药。

甘草七证中,也有主渴的。

所以,这几味药,都是从具体的证候上来考虑的,不是从抽象的病机分析来用药的。

在经方中,君药的药证最为突出,都要明确出来,臣要一般是与君药相近的。佐使药的药证有时候并不点出来。

所以,看仲景方,看证候,就抓住了君药,乃至臣药。这个主干。佐使药是配合君臣药,制约弊端或增强疗效的。

发热(石),汗出(石知),口渴(石粳),舌燥(石甘)。

这条说“宜”白虎汤。就是说用白虎汤大致就可以了。若有其它兼证,则可以加味,有变证则变方,有合证则合方。临床上灵活掌握。不要死死盯住这一张方子去应付临床上的各种变化。

例如,尚有身疼痛的,从太阳传来,太阳未尽罢。则加桂枝,白虎加桂枝汤。

口渴甚,致大烦渴的,加人参(古时的人参)。今天用西洋参。

如果是发热而舌赤,少腹拘急,则白虎加黄连牡丹汤。

如果发热夜甚,则白虎加地黄牡丹汤。

如果发热夜甚而手足拘挛者,白虎加地黄牡丹芍药汤。

在上焦,下焦,任随证候之变化,随证加减。

在气在血,亦复如是。

如果失治,或传移太快,入腑了。就是下一个证:“不差”

不差,这不是证。是说用上面的白虎汤没有治好,或清了气之热后,仍然没有好。

这是结实了,非白虎汤所济事。

入腹结实,脉也不再是本条的大而数了。

仲景在这里,省略了证和脉。

具体的证和脉到正文里去找。这个是伤寒例的条文。

不差,转到正阳阳明了。正阳阳明,用承气汤,具体哪个承气,要视结实的程度

在阳胆篇中都有讲述。

小承气汤:大黄,厚朴,枳实。为什么叫“承气”汤?

气是什么?谁主气?

这个方子是仲景采来的古方。不是仲景创的。

这个气,主于肺。肺主气嘛。

肺属金。在五运为金,在六气为燥。五运生于天(应天干)而运于地,故有形也(金木水火土,可以形察)。六气生于地(应地支)而施行于天(风热暑湿燥寒),故无形也。

由是而知,气者,肺,金,燥也。

内经言,有胜必有负,无胜则无负。燥胜,则承乃制之。即是说,燥气过盛,则承之而来的,下面的气就是克制他的,也就是火。火来克燥金。

燥淫所胜,治以咸寒。

大黄味咸,厚朴味咸,枳实味酸。咸属火。酸属金。以大黄厚朴之咸以克燥金,即是泻燥金之气。即是承金之气。

然,承制之而不使太过,故加枳实以补燥金。是二泻一补,古方有制之师,经方的制方法度。这个方子,在古方里,也叫小泻肺汤。因为泻的是肺燥之气。

肺与大肠为表里,泻大肠中之燥气。这个大肠,仲景用“胃”来代表。

芒硝,这味药,也是咸的。属火。再加芒硝,承燥之火气更大了。所以叫“大”承气汤。这是三泻一补。

枳实不只是补,还是引大黄厚朴入燥金之乡。有引经导向的作用。起制导作用。

如果燥结的位置高一些,还未全入大肠,在胃与大肠之间,怎么办呢?

用甘草缓一下药的急下之势。调胃承气汤。

甘草的作用是能使药“留中”

在这里,也看出了。为什么治下焦的药,大都不用甘草。如肾气丸,五苓散。等等。

不让留中的药,如黄芪五物汤,是为了使药达于周身,不留在腑脏之中,所以,也去掉甘草。这样,我们看到,仲景用药,不仅用具体的方证药证,还用“法证”。甘草七证之外,在这里用的就是甘草的“法证”,是“方证”与“法证”合一的,这是医圣的垂范。

后世的时方,就是从仲景的“法证”上进行了巨大的发展。而方证往往被忽视了。结果在临床上,抽象辩证,云里雾里,东说东的理,西说西的理,没有实际的目标可以验证谁对谁错。中医标准的国际化成为了乌托邦。

江洋阿姨讲桂本伤寒论第4讲

日期:2011-6-21讲于小朋友医乐园

江洋阿姨(1225810454)19:14:54

本群将逐步改造为小朋友专群

平时给小朋友们讲讲伤寒论

学经方就是要用娃娃抓起

我是拉登(934156263)19:19:24

向您学习,从每个字的含义开始学起/p>

居然发现越学越茫然

江洋阿姨(1225810454)19:20:42

发现了最简单的东西后,就不茫然了。

我是拉登(934156263)19:21:18

嗯,最简单的既是最复杂的

江洋阿姨(1225810454)19:24:56

上次我们讲伤寒例,伤寒例中的六经相传主病的六条可以说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抓住了最简要的地方。

伤寒传经,每一经一个条文。

上次讲到阳明条。接下来就是少阳。先学伤寒例中总结的这些内容,容易上手。然后再开篇学正文。

第三条,传少阳,脉弦而急,口苦,咽干,头晕,目眩,往来寒热,热多寒少,宜小柴胡汤。不差,与大柴胡汤。

拉登同志,讲讲这条吧。

我是拉登(934156263)19:33:53

我不会讲啊

江洋阿姨(1225810454)19:35:38

一个字一个字地分析就会了

我是拉登(934156263)19:35:52

宜小柴胡汤的宜跟主之,与小柴胡汤字义上有啥区别

江洋阿姨(1225810454)19:37:28

比较一下会发现的。小柴胡汤的脉是什么样子?如果浮弦的话,应当没问题吧?

我是拉登(934156263)19:38:52

这条就是说病如少阳后出现的一系列少阳病证,脉弦而急说明病传入里还有兼急,病势很强也有可能少阳阳明同病

江洋阿姨(1225810454)19:38:54

这个脉是弦而急。急是怎么回事呢?这里多出个“头晕”和“热多寒少”

我是拉登(934156263)19:40:48

口苦,咽干,头晕,目眩少阳胆郁化热上扰。往来寒热说明机体抗病于半表半里,出则发热入则恶寒

医心(1537845201)19:41:03

急是表面身体还可以抵抗外邪

江洋阿姨(1225810454)19:41:16

头晕是热气上冲所至,所以后面跟着说热多寒少。对吗

我是拉登(934156263)19:42:05

也提示似有阳病热

江洋阿姨(1225810454)19:42:15

凡兼少阳病的,要注意三禁。歌诀讲得好:少阳三禁要详明。汗谵吐下悸而惊。

这个热多,是少阳病,虽然热势重,或兼阳明的在经证了,仍然以和法为主,不可发汗,不下攻下。宜小柴胡汤,是有相机行事的意思。如果兼阳明表证,可以加葛根,为小柴胡加葛根汤。如果兼经证,可以用小柴胡加石膏汤,兼腑证,可以用小柴胡加芒硝汤。这些兼证加减,就是“宜”字的题中应有之义。

我是拉登(934156263)19:46:30

兼有少阴证呢

医心(1537845201)19:46:49

加附子?

江洋阿姨(1225810454)19:47:05

兼太阴,小柴胡加茯苓白术汤,易生姜为干姜。兼少阴,小柴胡加附子汤。兼厥阴,热入血室,小柴胡加桃仁牡丹汤。

凡仲景所言“宜”字的条文,都是让你自行相机加减的,不要生搬硬套原方。仲景是最讲辩证法的,是最反对形而上学的。

我是拉登(934156263)19:49:47

再一个既是四逆散证

加枳实

我是拉登(934156263)19:50:10

相应的提到了少阴病

江洋阿姨(1225810454)19:51:33

在桂本中,小柴胡汤与柴枳芍甘汤(宋:四逆散)是同时出现在小阳篇中的。说明柴枳芍甘汤是少阳方

我是拉登(934156263)19:51:57

手足不温,或腹痛,或泄利下重

江洋阿姨(1225810454)19:51:58

在宋版中被错简到少阴篇中了。

我是拉登(934156263)19:52:30

我认为这条即有阳虚也有阳郁,因为有加附子。阳虚至少阳淤滞,以通为主。

医心(1537845201)19:54:16

也可能是木克土

江洋阿姨(1225810454)19:54:21

你说的那个是四逆汤做成散的方子。

我是拉登(934156263)19:54:28

兼可温阳,鼓舞少阳之气

江洋阿姨(1225810454)19:54:34

柴枳芍甘汤的条文是这样的。少是病,气上逆,今胁下痛,甚则呕逆,此为胆气不降也,柴枳芍甘汤主之。

本条的胁下痛,是枳实证。这个药的主证,主要的药证。

枳实与芍药相配,也主胁痛引少腹。胁腹皆痛,而且也兼主心下痛。

单味的枳实,或单味的芍药,没这个明显的主证。

我是拉登(934156263)19:58:07

饮证也有胁下痛

江洋阿姨(1225810454)19:58:57

气上逆,是胆气的上逆,所以不是气上冲。如果气上冲,就是桂枝证了。胆气上逆,会出现口苦咽干目眩。本条虽然没有这个证,也暗含了这几个证,同时还会有“善太息”。饮证确实与这个条文述证很相近,饮证也会胁下痛,也会心下痛,甚则呕逆,吐黄绿酸苦水,或泻水样便。

我是拉登(934156263)20:01:12

饮后水流在胁下,咳唾引痛,谓之悬饮。”证见胁下胀满,咳嗽或唾涎时两胁引痛,甚则转身及呼吸均牵引作痛,心下痞硬胀满,或兼干呕、短气,头痛目眩,或胸背掣痛不得息,舌苔滑,脉沉弦。治疗用攻逐水饮之法,方用十枣汤、

江洋阿姨(1225810454)20:01:14

这样的饮证往往会被误诊,临床上确实见到这样的情况被误诊误治的。

治疗胁下饮,或心下饮的,和平的方子:车前子,茯苓,桂枝,白术,半夏,干姜。要是严重了,当然用仲景的十枣汤了。但是用十枣汤,几副后,还得用这样的和平方子来收功。医心(1537845201)20:04:33

传少阳这个主语是什么呢?

江洋阿姨(1225810454)20:05:44

主语在第一条就写了。你自己翻书去看一下。“伤寒”传经在太阳,传阳明,传少阳。。。。

如果是伤风呢?传少阳应如何处理呢?

江洋阿姨(1225810454)20:07:25

伤风一样,出现柴胡证,一样用柴胡汤。仲景的原书中都有明确的条文,条文写得很明白:风为百病之长,中于侧则下少阳。风病,头痛,多汗,恶风,腋下痛,不可转侧,脉浮弦而数,此为风邪干肝也,小柴胡汤主之。若流于腑,则口苦,呕逆,腹胀,善太息,柴枳芍甘汤主之。

我是拉登(934156263)20:12:07

综合上述的条文解释我认为柴芍枳甘汤是一种精神层次出现的紊乱症,可以用散也可以用汤,散剂散也,所以四逆散还是比柴芍枳甘汤更为合适

梦江南(362751043)20:13:13

国医大讲堂呱呱房间今晚播放聂文涛谈中医治疗糖尿病,欢迎大家参与。

江洋阿姨(1225810454)20:14:03

好了,你们都去房间听课去吧。今天就讨论到这里。

江洋阿姨讲桂本伤寒论第5讲

2011-8-15讲于大国医魂总部

昆仑医派传人(1225810454)17:36:26

(接讨论之后)大家讨论得非常热烈,在此对大家表示祝贺。

在江洋阿姨不再继续讲解伤寒论的这段时间内,可以采取讲讨的方式。讲习与讨论相结合。一个条文一个条文地讲计。

昆仑医派传人(1225810454)17:38:24

从对每一个条文的讲解的不同,可以看出百家学说各自的特色

每天一个条文,做为讲讨内容。

昆仑医派传人(1225810454)17:40:07

江洋阿姨曾讲到伤寒例第三条。今天我们继续讲计第四条

传太阴,脉濡而大,发热,下利,口渴,腹中急痛,宜茯苓白术厚朴石膏黄芩甘草汤。

茯苓四两,白术三两,厚朴四两,石膏半斤,黄芩三两,甘草二两(炙)。右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五升,每服一升五合余,日三服。

昆仑医派传人(1225810454)17:42:15

大家现在开始讨论这条吧,各舒已见。

昆仑医派传人(1225810454)17:44:11

好,我们看这条文,传太阴,是否就是太阴病?

高山流水(1274193203)17:46:16

传太阴,一般有腹满,吐,自利,食不下。好像没有口渴发热等

口渴发热,好像在阳明

昆仑医派传人(1225810454)17:47:33

嗯。这和太阴病提纲证有所不同。

昆仑医派传人(1225810454)17:47:53

我们先放一下这个条文。先看一下仲景辩证的层次问题。

易有太极,是生两仪。这两仪攸分,就是阴阳。阴阳各三分,为三阴三阳。

所以,在阳阴这个大层面下,是三阴三阳辩证,就是后世所说的六经辩证。

这个六经辩证比阴阳辩证更具体一些了。但是这还只是个大方向。阴阳辩证是辩出两个基本大方向。三阴三阳辩证是辩出六个具体的方向了。但仍然是方向,还不是具体的目标,也就是“靶点”还不明确。

高山流水(1274193203)17:51:47

街道知道了,但不知道门牌号

昆仑医派传人(1225810454)17:51:47

*只辩明大方向是不够的,只知道向东打,打多远,打哪个具体的目标呢?靶点在哪?

这个靶点,就是具体的方证,而方证的基本单元是药证。

高山流水(1274193203)17:52:23

城市——街道——门牌号——具体哪个人的简单学说

昆仑医派传人(1225810454)17:52:31

所以,方证药证辩证,这是第三层次的辩证,是具体的辩证,是辩证的尖端。

高山流水(1274193203)17:53:13

药证,就相当于五笔的字根,可以演化万千色彩

昆仑医派传人(1225810454)17:53:41

无论我们用哪一家的辩证体系来辩证,如四分三焦辩证法也好,脏腑辩证也好,奇经八脉辩证也好,都要最后辩到方证上,才算是具体化,才有可操作性,开出具体的方药来。

高山流水(1274193203)17:53:48

相当于1234567,可以弹奏出世间的个性化音乐

昆仑医派传人(1225810454)17:54:50

现在医界的一个流弊是,六经辩证的,就停在六经这层面上了。没有深入具体到方证药证这个可操作的层面。所以,高谈虚论,开方子跟蒙的一样。蒙对了,幸中。蒙错了,自己总结,也总结不出个所以然来。

沐浴阳光(1497906958)17:55:41

是啊,大医说的很对。

高山流水(1274193203)17:55:45

就像只找到了门牌号,里面住了很多人,却不知道信是送给哪个人的,药证,就相当于这个主人。

昆仑医派传人(1225810454)17:55:55

学校毕业的学生,往往只停留在脏府辩证这个层面,也没有方证药证的理念,更谈不上从具体层面辩证了。所以,开方子,就是一个字,猜,或蒙。

高山流水(1274193203)17:56:50

因此可以这么说:六经一条线,药证是尖端,八纲做基础,病患何不安?

昆仑医派传人(1225810454)17:57:05

所以,我们即要有战略高度,从阴阳辩证,三阴三阳辩证这个高度来审视问题,同时,更要在方证药证这个操作层面上来观察临床见证。这样才能开出方证相合的方子。

明白了这个大的框架,我们就来看这个条文

传太阴。先看这三个字。

传字。为什么叫传?

高山流水(1274193203)17:57:46

整体与局部的完美结合,才可以真正做到个体化医疗。

传者,递也,

昆仑医派传人(1225810454)17:58:27

说明不是直中太阴。而是经过了太阳这外层面,依次传进来的。在传的过程中,邪气的性质可能会发生变化。

昆仑医派传人(1225810454)17:59:29

同是一种邪气,在传到阳明和少阳的时候,表现形式就有所不同了。

这是传字之义

再看太阴二字。

太阴,仲景在后面太阴篇里给下了定义。我们去看条文就可以了。

昆仑医派传人(1225810454)18:01:16

邪传太阴,太阴分野的正气就要与邪气相斗争。这个斗争的表现形式之一,就是本条所讲述的情况。

知道在太阴了,有人说,即是太阴病,就用一个治太阴的方子就行了嘛。不是这么简单。昆仑医派传人(1225810454)18:02:36

虽然我们知道传太阴,就是太阴病了,但是这只是大纲。具体方药还要看具体证候。

证候不同,方药就不同。方随证转。

昆仑医派传人(1225810454)18:04:18

脉濡而大。濡是太阴本脉,也就是茯苓白术脉,这个基本脉象。大,说明有热,或邪盛,而太阴之正气仍不弱,可以抗战,战斗还表现得比较激烈。这是石膏、黄芩脉的伏笔。

具体用哪些药,看药证。

高山流水(1274193203)18:04:56

茯苓白术(水)厚朴(气)石膏黄芩(热)

昆仑医派传人(1225810454)18:06:15

发热。这个证,石膏和黄芩都可以主之。但是,石膏的发热,必见口渴。所以,与后面的口渴合起来看。这是石膏证。黄芩也主之。黄芩的发热,并不口渴,但可能会见出血证。

下利。如果是热利,就是黄芩证。黄芩证里有个下利,如黄芩汤,就专主这个下利。但这里的下利是黄芩证吗?

昆仑医派传人(1225810454)18:08:09

这个是在太阴阶段。太阴二字,就暗藏了很多证,这是隐笔,或省笔。

昆仑医派传人(1225810454)18:10:01

这个下利,太阴本病的虚寒下利,白术证。这个是暗笔指出的。在太阴二字上就看出了。但是,同时我们看一下,如果太阴病中焦本虚而同时又有邪热入里时,会怎么样呢?是热利?还是寒利?

这时,如果按热利治之,不愈。按寒利治之,亦不愈。

昆仑医派传人(1225810454)18:11:16

因为,这是本虚寒而标实热。这样的证,也就是脉濡而大所揭示的病机(病机并非不可以谈)所以,这个下利,就是黄芩白术合证。

少一味药,也不行。

昆仑医派传人(1225810454)18:12:11

我们想一想,金匮中有一个方子,叫三物黄芩汤。大家都很熟悉吧。

三味药:黄芩,生地,苦参。

为什么黄芩配生地呢?

昆仑医派传人(1225810454)18:13:50

因为啊,古人早就试验过。妇人春季手足烦热,用生地治不好,用黄芩也治不好。推知,这是本为阴血虚,而标为实热郁之所为。所以,黄芩与生地并用,就好了。

所以说:妇人春则手足烦热,甚则身热不得眠者,三物黄芩汤主之。

昆仑医派传人(1225810454)18:15:10

本条的道理与金匮(千金)三物黄芩汤的道理是类似的。

都是两种矛盾的证同处一病之中。

昆仑医派传人(1225810454)18:15:59

下一下证,腹中急痛。

这个急,是急迫。这是甘草证。甘草缓急迫。当然,如果出现挛急,可以加芍药。

昆仑医派传人(1225810454)18:16:59

现在只是说急迫,也就是痛得厉害。还没有抽筋。

右腹直肌也没有出现挛急现象。

昆仑医派传人(1225810454)18:18:15

这个痛,本方中用甘草一味来解决了。因为是腹中急痛。不是说的腹痛。

伤寒书中,凡腹痛二字的,用芍药的时候比较正常,或多见。当然也有用附子的时候。或干姜的时候。那是要结合其它见证而定。

昆仑医派传人(1225810454)18:19:40

本方有用芍药的机会,但是没用,所以说“宜”。是告诉我们相机行事,不可拘守本方。

仲景示例,示人以活法。

给我们后人留下思考的空间。

昆仑医派传人(1225810454)18:21:29

这样,几个证和几个药就都对应了。然后,就是集药以成方。就是苓术朴甘石芩汤。

昆仑医派传人(1225810454)18:22:46

仲景条文中的每一证和后面的方,方中之药。都是这样的关系。用这个法则,我们可以检验诸传世版本的伤寒书,哪些是误传的,哪些是正本的。

昆仑医派传人(1225810454)18:23:52

这个条文里还隐含了一个证,条文中没有明写。就是腹满证。

昆仑医派传人(1225810454)18:24:15

我们从字面上只看到腹中急痛,这个痛,不只是急,而且兼满。

这个腹满,就是厚朴证。

胸满、腹满,都是厚朴证。

昆仑医派传人(1225810454)18:25:10

所以,我们临床时,一旦发现有人胸满或腹满,而其它证与本方相同时,就知道可以直接用本方。

而不必认为证与方不合。

所以,我们在读伤寒书的时候,可以在本条下注明:当有腹满。

昆仑医派传人(1225810454)18:26:15

这是东洞先生所喜用的读书法。

从这个层面上解读伤寒论,可以看出许多条文文字之外的证,扩大了经方的适用范围。

而且是按照经方的法则扩大的,不是现代的应用。

沐浴阳光(1497906958)18:27:25

大医的讲述如拨云见日。字字珠玑。

高山流水(1274193203)18:29:11

听昆仑老师讲伤寒,犹如在蒙满灰尘的城市听班德瑞的大自然轻音乐,太洗耳了。

喜欢昆仑老师在这儿用文字表述,阅读本身就有一种无法言喻的快乐

昆仑医派传人(1225810454)18:30:28

本条还有许多隐含证。有黄芩,所以,见黄芩证的,都在此中。如鼻衄,肌衄,出红汗,腹满而渴,小便不利,心下悸而头眩,大便坚(与下利证,双向调节),腹中坚痛(石膏证)。等等。这些情况下,都可以直接使用本方。

昆仑医派传人(1225810454)18:31:36

下面进入自由讨论。(略)

江洋阿姨讲桂本伤寒论第6讲(补发)

按:由于在群里讲课期间被持学术异见份子捣乱,讲课秩序遭到破坏,讲课内容过于零乱,故未公开。今将部分内容摘要整理,补发出来,与天下医人共享。

日期:2011-8-16讲于大汉医魂(总部)【按:现已更名为大国医魂(总部)】

大道自然()17:14:27

我就等着听昆仑老师传授她的法宝呢,如饥似渴

昆仑医派传人()17:15:38

大家一起讨论。最好不搞一言堂。讲课也是互动式的好

其实,我们每天围绕一个条文讨论,把这一条吃透,就很好。

今天讨论伤寒例方证第五条条文。

传少阴,脉沉细而数,手足时厥时热,咽中痛,小便难,宜附子细辛黄连黄芩汤。方:附子大者一枚炮去皮破八片,细辛二两,黄连四两,黄芩二两。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在伤寒例中,仲景都是用示例的方式提示一下。本条并不是少阴正病,但是出现了少阴见证。所以说,伤寒邪传少阴。传少阴,这三个字就暗中包含了少阴见证。但并不一定出现所有的少阴见证。本条中就未必出现但欲寐这个证。

今天网络不好,刚才又掉线了。简要地讲讲我的看法吧。

这条讲的是寒邪传得较深了,传到少阴,出现了两矛盾的证候。一方面寒邪深入到少阴,寒束经脉,脉细了,这个细就是细辛脉。脉沉是寒邪深入,附子脉。脉数,寒束而使内化热了,这里是用的黄连黄芩。

讲得最简单一点,就是把药证对条文方证对上就可以了。不必讲一个小时。如下:

传少阴,脉沉(附)细(细辛)而数(连芩),手足时厥(附)时热(芩),咽中痛(连),小便难(附),宜附子细辛黄连黄芩汤。方:附子大者一枚炮去皮破八片,细辛二两,黄连四两,黄芩二两。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只要这样一对应,发现仲景是依药证组方,明白这个思路,就可以了。用这个思路去指导临床处方,就是了。

剩下的,就是对这个对应的解释。可有可无。

本条不是少阴正病,是举个少阴病中可能出现的一种情况。

也就是上热下寒的情况。心中热而肾中寒。

这个方子与黄连阿胶汤比较。都是泻南补北。

黄连阿胶汤是泻南方之阴火,补北方之真水。

本方是泻南方火,同时补北方真火。

与附子泻心汤比较,有相似之处

因为本方寒邪深入,束脉使脉细,所以用了细辛以散少阴之寒。

而下元阳气补寒邪所遏,阳不得化气,所以小便难。这是附子证。

附子证本身就有小便难。

只是这个咽中痛,倒不一定是黄连证,这个咽中痛是干痛,热深了,虽然热痛,但是干而不渴。要是渴的话,就会用石膏了。

这里用黄连,说明是咽中干痛而不渴。

本方适用证,可见舌赤,鼻衄吐血,而见手足寒,或下利。

上热下寒而无涉中焦的证候,都可以用。

心中烦而心下痞,背恶寒而口中和。此方主之

心中动悸而烦,遇寒加重,此方主之。

在以前伤寒书中,有几种格局。

虚阳上浮,阴盛格阳,戴阳证,等等。

或阴虚于下,火盛于上。

但是,这个方证的格局又是一个补充。也就是南热而北寒。

其实,从方证角度来讲,一个条文,根本没有多少内容可讲。也不做理论上的发挥。有点“死卡”的味道。本条把方证药证一对应,就算讲完了。

药的联系,是证的同时出现,证的同时出现,有其内在的联系。这个证的内在联系,决定了药的联系,而这些药的联系,就成了一个方。这个方固定下来,就是经方。

药是方的基础,有了药,才会有药的集合,药的集合,就是方。这是唯物主义的组方路线。有了化学元素,才有化学分子,才会有大分子、高分子。走路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不积小步,无以成千里。不可能先走出一千里之后,再回过头来一小步一小步地走

经方方证辩证的结果,与时方不同。经方辩证的结果,不同的医生,处方基本是差不多的,不会相差很远。

仲景的辩证,主要的就是两个层面。一个是六经层面,一个是方证层面。

知道了六经层面,只是个大方向,要开出一张处方,就要落实到方证辩证层面。不落实到方证层面,只在六经这个大层面上论证,也只能是“论”而已。

江洋阿姨讲桂本伤寒论第7讲

2011-8-17讲于大国医魂总部

大汉医承(25112772)13:45:34

昆仑,那就开讲第六条吧。我急着听。就怕下午我没空。

昆仑医派传人(1225810454)13:47:05

只讲了一个思路后,其它的各条也似不必讲了。自己按这思路去看就通透了。

只是一个思维方式。一个切入点而已

仲景的不同辩证层面,从这个角度去看仲景的书。

大汉医承(25112772)13:48:15

这不一样,每个人的思路变化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

昆仑医派传人(1225810454)13:49:00

最高的层面是阴阳,如仲景所说,阳病十八,阴病十八,等。说明仲景还是重视阴阳辩证的。第二层面是三阴三阳层面,后世叫六经层面。

第三层面,就是方证层面,是具体的可操作层面

第四层面是药证层面,是方证的基础。

而总的归结起来,就是两大层面。

一个是三阴三阳六经辩证层面,一个是方证药证层面。

这两个层面是全书贯彻始终的。

到了金匮这本书里,虽然六经层面看得不是很直接,但是,更直接使用的就是方证药证辩证法。

大汉医承(25112772)13:52:14

这就是工人与农民阶层

昆仑医派传人(1225810454)13:52:45

这个比喻很好。农民工人都是干活的,都不是坐而论道的士大夫。

是最讲实际的社会阶层。

立场、观点和方法。这是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

大汉医承(25112772)13:54:44

这个是理法方药的立体且整体的理念了

昆仑医派传人(1225810454)13:54:45

昨天有的朋友说,要结合实例来讲条文。其实,仲景的每一个条文都是一则医案。

都是对临床见证的具体的客观的表述。而不是抽象的讲大原则、讲大政方针。

现在看第六条条文:

传厥阴,脉沉而急,发热时悚,心烦呕逆,宜桂枝当归半夏芍药黄柏汤,吐蛔者,宜乌梅丸。大汉医承(25112772)13:56:58

仲景之学就是临床学,每条条文,都是医案条文,只是缩得简了,竹片贵啊。

此传是还在厥阴表层吧?

昆仑医派传人(1225810454)13:58:01

这一条,就是一则非常完成的医案,把医案的最主的要内容抽绎出来,上升到一般的具有可重复性的范例的地位。

类似于在法律界所讲的司法判例。

大汉医承(25112772)13:59:09

脉沉而急,沉是里病,急算是什么呢

昆仑医派传人(1225810454)13:59:31

英美法系国家不就是判例法系吗。以前*官所判的案例,可以做为后来法官遵循的先例。

寸口乾坤(1397667116)13:59:45

时悚具体是什么症状

大汉医承(25112772)14:00:47

时悚:我理解的是头皮一阵一阵的紧束或是麻悚的感觉,就象附子轻微中毒现象。

昆仑医派传人(1225810454)14:01:07

脉沉,是病位深了,到了这个厥阴的阶段,同时出现了弦脉,这个弦脉出现在浮部分经的时候,是小柴胡脉,出现在沉部的时候,就是芍药脉。

寸口乾坤(1397667116)14:01:24

不是高热时战栗么

昆仑医派传人(1225810454)14:02:05

脉急,在内部某处有化热了。热在里面出不来,表现为急。这个提示用黄柏的机会。

看具体的证候。

大汉医承(25112772)14:02:49

沉主里,急主热,这是里局部有郁热。

昆仑医派传人(1225810454)14:03:11

发热,这个是桂枝芍药合证。这个证在小青龙汤里也是这样表述的。小青龙汤里面讲的发热,就是桂枝芍药合证。

大汉医承(25112772)14:03:18

为什么用黄柏?

昆仑医派传人(1225810454)14:04:07

时悚,这个是当归证。就是一阵一阵象怕冷的感觉一样。毛孔也立起来了。

寒热洒洒在皮肤中,这是当归的主证。

龙行知(437558905)14:04:48

毛骨悚然

形容害怕的样子凉风扑来毛发竖立鸡皮疙瘩

寸口乾坤(1397667116)14:05:37

那不就是战栗么

大汉医承(25112772)14:05:46

这个悚如果不理解,可以喝四逆汤,由小量到逐渐加量,加到你会感觉全身头皮悚然的感觉

就知道了。

昆仑医派传人(1225810454)14:05:54

心烦,这个本来是黄芩证,或黄连证。这里为什么用黄柏呢?因为这个脉沉,在郁热在里,在深部,黄连黄芩主上焦,这个是下焦,沉部分经以候其里,亦主其下部、深部。

这个热从下部影响到心,产生的心烦。因为是热从下发,向上影响,造成胃气不降,影响了胃气下降,就呕逆了。这个呕逆,是半夏证。

昆仑医派传人(1225810454)14:08:41

最后一味甘草,是在桂枝芍药中间夹着的一味,没有这味药,也可以主发热,但是很多的时候,桂枝芍药合主发热时,带着这个甘草。特别是瘦人伤寒,要用甘草。甘草主虚羸,就是这个证。

临床见到这些见证,就根据这些见证来选药,组成方子。就是现在的临床处方。

桂枝二两,当归三两,半夏一升,芍药三两,黄柏二两,甘草二两(炙)。

仲景处处给我们以临床处方的示范,是教我们在临床上如何辩证,如何开方子。而不是从百家收集来了一大堆方子,让我们去对照临床遇到的病证来选择适用的。仲景的书不是方剂使用手册,他是医案集。

大汉医承(25112772)14:13:10

以方示药。

昆仑医派传人(1225810454)14:13:34

仲景以案示法。

从这个思维角度来看,仲景的每一个条文也没有太多可讲的,就是药证相应,方病相应,有是证用是药,有是病用是方,合证则合药,合病则合方。应当说我们讲仲景著作的条文,讲的不是每一条的具体方法,而是讲的影响的辩证思维方法。

用着这个思维方法来指导临床处方,就是经方法系。

最后一句,吐蛔者,宜乌梅丸。这条不必细分析,这是仲景之前几千年总结的经验处方,抓到这个吐蛔的主证,直接用乌梅丸这个方子就是了。

这条就是直接用方证,没有分析药证。

大汉医承(25112772)14:18:58

还是有得讲的,为什么吐蛔?

昆仑医派传人(1225810454)14:19:13

当然任何一个方证都是由药证构成的。就像分子是由化学元素构成的一样。

大汉医承(25112772)14:19:16

讲一讲病因吧

昆仑医派传人(1225810454)14:19:53

临床医家须要的是“是什么”,而不是“为什么”

昆仑医派传人(1225810454)14:21:04

“是什么”,解决怎么治疗的问题。“为什么”解决什么问题呢?只是给学院派提供精神食粮,在他们的精神困乏的时候,须要这样那样的解释,来满足心灵的空虚。

中国人一直就有务实的光荣传统

大汉医承(25112772)14:21:33

直接了当

按证用方

昆仑医派传人(1225810454)14:22:23

所以,中国没有出现黑格尔、雅斯贝尔斯这样的善于思辨的大哲学家。

也没有中世纪的神学

托马思.阿奎那,他的思想体系拿到中国来,是没有市场的。

昆仑医派传人(1225810454)14:25:14

我在上个世纪,曾一度醉心于西方的哲学、法律。到本世纪,发现中国的东西是最为务实的,所以思维转型了。从2006年3月1日,开始学习中医。

到现在已经学了五年半了。

大汉医承(25112772)14:25:52

比我学得早啊

所以,怪不得成了中医先行者,要不,你不先行就我先行了

昆仑医派传人(1225810454)14:26:17

很惭愧,古人学三年,都成大医了。我还没有深入到中医的正殿。

上面讲的一点小东西,算是向各位大德们的学习汇报。

我会努力当好一名小学生的,有机会就向各位老师们汇报学习体会和心得。

希望各位大德老师们给予多多指点。谢谢!!!

江源阿姨讲桂本伤寒论第8讲

日期:2011-12-20讲于时方天地群

时方英子(1225810454)20:01:39

现在是晚上八时,今天就开始第八讲吧。

时方北斗(1274193203)20:02:05

敞开心扉,洗耳恭听——

时方英子(1225810454)20:02:08

各位学子们,晚上好。今天我们讲桂本伤寒论温病篇

时方英子(1225810454)20:02:43

在讲这篇内容之前,首先从整体上了解一下仲景理论体系

中医的辩证体系是在整体观指导下构建起来的。

时方英子(1225810454)20:04:12

什么是整体观?整体观就是把世界及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看成一个整体。一物从来有一身。这是整体观。

在中医学领域,一个人,就是一个整体。

时方英子(1225810454)20:06:06

这个整体不只是物质的形质意义上的整体,它是气的意义上的整体。也就是说,任何一个事物都有气,在整体意义上的这个气就是混元气。这就是气一元论。

时方英子(1225810454)20:08:38

这是道和理的境界。在这个境界上,世界上没有任何纷争,没有派别之分,没有学说见解不同。就像站在昆仑山巅,万山汇于一巅,也就没有脉系之分和山头主义的纷争了。

我们学习中医学,首先要持守这个观念。想象自己站在昆仑山巅,百脉归宗,万山归一。时方英子(1225810454)20:10:27

这是起手功夫。是医学入门迈出的第一步。这一步迈不出来,就永远也走不上正路,就跑到歧途上去了。离大道越走越远。

时方英子(1225810454)20:11:39

从道出发,去认识世界,分析世界,最后再回到这个道的境界上来。走完一个过程,才算是完成了中医学习的任务。

时方英子(1225810454)20:12:46

第二步:把这个整体世界进行分割。把宇宙用刀切开。不同的刀法,可以切成不同的部分。时方英子(1225810454)20:13:57

干货刘渡舟老先生《伤寒论》中桂枝汤的所有条文解析

干货!刘渡舟老先生:《伤寒论》中桂枝汤的所有条文及解 析 方药| 桂枝汤方 治法| 解肌祛风,调和营卫。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校(擘) 上五味,?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折折(执水)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离,病必不除。 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不汗出,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酩、臭恶四等物。方义 方中桂枝辛温,解肌祛风;芍药酸寒,敛阴和营。两药配伍有调和营卫之功。姜辛散止呕,且助桂枝;大枣味甘益阴和营,以助芍药;炙甘草调和诸药。方为辛温解表轻剂。服用桂枝汤取汗,尤须啜粥、温覆以助药力,既益汗源,又防伤正,值得重视。【原文】12条: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释义 本条句首指出太阳中风,故当与第1条“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第2条“发热汗出,恶风,脉缓。”互相参看。证见阳浮(脉浮)、翕翕发热,为外邪犯表,卫阳浮盛,抗邪于外。阴弱(脉缓)、汗自出,为卫外不固,营不内守,营对浮盛之卫而言相对不足,可称营弱。汗出营弱,脉应之缓。恶风寒,与脉浮、发热同见,为风寒外束肌表。原文中恶寒、恶风并列,提示两证有轻重之别,但可并见,似不可误为或见之证。肺合皮毛,肺气上通于鼻。外邪犯表,肺气不利,则见鼻塞。外邪干胃,胃气上逆,则见干呕。诸证反映营卫不调,卫强营弱,肺气不利,外邪干胃的病理,仲景提要为“阳浮而阴弱” 吕震名说:“卫强故阳脉浮,营弱故阴脉弱,卫本行脉外,又得风邪相互,则其气愈外浮,阳主气,风为阳邪,阳盛则气易蒸,故阳浮者,热自发也。 营本行脉内,更与卫气不谐,则其气更内弱,阴主血,汗为血液,阴弱则液易泄,故阴弱者,汗自出也。啬啬恶寒,内气虚也,淅淅恶风,外体疏也;恶寒未有不恶风,恶风未有不恶寒,二者相同,所以经又互言之。翕翕发热,乃就皮毛上之形容;鼻鸣,阳邪壅也;干呕,阳气逆也。太阳中风证状之和此谛实,此证宜用此方,凡欲用仲景方先须辨证也。”【原文】13条: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

伤寒论讲义

伤寒论讲义 总论 1、《伤寒论》为《伤寒杂病论》的一部分,为东汉末年张仲景所著,包括伤寒和杂病两部分,经王叔和整理,比较通行的为宋版本 2、全书共十卷,《伤寒论》的撰写体例,基本以条文形式撰写 3、伤寒:广义伤寒。是一切外感伤寒的总称;狭义伤寒,单纯指感受六淫邪气中的“寒”邪而发的外感热病。伤寒论指广义的伤寒 4、《伤寒论》的学术价值:⑴主要体现在临床⑵确立治法治则 第一章辨太阳病脉证并治 1、凡由于风寒外邪侵袭,先中皮毛肌表,出现一系列营卫失调的脉证,称为太阳病,太阳 病有中风、伤寒、温病之分 2、脉阴阳俱紧:阴阳指寸尺而言,即寸关尺均现浮紧之象 3、行其经尽:经,指阶段、过程,即六天为一经,古人以此作为观察外感病发展变化的依 据,行其经尽,指第六天终了 4、再经:病情进入第二个过程 5、外证:相对里证而言,此指表证 6、酒客:平素嗜好饮酒的人 7、合病:即两经或三经同时发病 8、淋家:淋,指小便淋漓不尽,尿频量少,尿道涩痛之证。淋家,指久患淋证之人 9、疮家:指久患疮疡的患者 10、清便欲自可:清,作动词,即排便之意.欲,如常之意。清便欲自可,指大小便尚属正常 11、项背强几几:几几,有拘谨,不柔和之意。项背强几几,形容项背拘谨不适,转动俯仰不利之状 12、喘家:素有气喘之人 13、微寒:做脉微而恶寒解 14、筋惕肉瞤:指筋肉跳动 15、噎:指咽喉部位有气逆阻塞感 16、坏病:即变证。指因失治误治而致病症发生变化,以病情复杂,疑似难辨而得名 17、清谷:即泻下未消化的食物 18、虚烦:指无形邪热郁扰胸膈所致的心烦。虚,非正气虚,是与有形实邪相对而言 19、叉手自冒心:冒,覆盖。叉手自冒心,指患者双手交叉覆盖按捺在自己的心胸部位 20、甘澜水:又名劳水 21、头眩:头晕目眩 22、身瞤动:身体筋肉跳动 23、振振欲擗地:振振,动摇貌。擗,通僻,扑倒。振振欲擗地,形容身体站立不稳,摇摇欲倒的样子 24、脚挛急:脚,小腿。指小腿筋肉痉挛拘急,伸展不利 25、消渴:指口渴饮水,饮不解渴的症状,非内科杂病中的消渴病 26、白饮:即米汤水 27、烦渴:指口渴难忍

【每日一诵】伤寒论第54条

【每日一诵】伤寒论第54条 第54条病人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导读:历代伤寒学者对《伤寒论》多有注释,受个人认知所限,不免有所偏颇,读者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临床,注重自我理解。毕竟,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文末有留言,大家可以发表自己的注解,一起提高! 金·成无己《注解伤寒论》脏无他病,里和也。卫气不和表病也。《外台》云∶里和表病,汗之则愈。所谓先其时者,先其发热汗出之时,发汗则愈。 清·吴谦《医宗金鉴》此释上条荣卫不和之证,而又就其时发热汗出者,以明其治也。藏;里也。无他病,谓里无他病也。有时发热,有时不热,有时汗出,有时不汗出,其表病流连而不愈者,非荣不和,是卫强不与荣和也。当于未热未汗之时,预用桂枝汤解肌发汗,迎而夺之,以遏其势,则热退汗敛,而病自愈矣。方有执曰:时以暂言。卫气不和者,表有邪风而不和也。先其时者,言于未发热之先也。 程知曰:阴虚诸病,亦时发热自汗。若里无他病,而时热自汗,则为卫受风邪,未得解散,宜于将发之时,先用桂枝汤、乘其欲动而击之。程应旄曰:桂枝为解肌之剂,而有时云发汗者何也?以其能助卫气升腾,使正气得宣而汗出,与麻黄

汤逐邪气,使汗从外泄者不同。汪琥曰:及其发热自汗之时,用桂枝汤发汗则愈。苟失其时,则风邪入里,病热必深,桂枝汤非所宜矣。 清·柯琴《伤寒来苏集》脏无他病,知病只在形躯。发热有时,则汗出亦有时,不若外感者,发热汗出不休也。《内经》曰∶“阴虚者阳必凑之,故时热汗出耳。”未发热时,阳犹在卫,用桂枝汤啜稀热粥,先发其汗,使阴出之阳,谷气内充,而卫阳不复陷,是迎而夺之,令精胜而邪却也。 刘渡舟《刘渡舟伤寒论讲稿》这一条论述卫气不和,时发热自汗出的证治。病人脏无他病,是指饮食、二便、睡眠都正常,无内证可述,说明里气和。文中又没有提到太阳病或脉浮、恶风寒等表证,说明也不是太阳中风。病人只是出现时而发热、汗出的症状,而且缠绵不愈,吃了一些药也不见效。这也是卫气不和,荣卫失调的表现。荣卫分别为阴阳之属,阴不制阳,则卫阳亢盛而发热;阳不护阴,则荣阴外越而汗出。治疗上也应选用桂枝汤调和荣卫,但一定要在发热、汗出发作之前服药,阴阳荣卫才比较平衡稳定而易于调节,而且可以避免在发作时服药汗出太多而损伤正气。这类疾患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尤以妇女更年期时更为多见,在使用滋阴、助阳、清热、敛汗的方法都难取效时,可以试试桂枝汤,往往都有效。 胡希恕《胡希恕讲伤寒论》这个病最常见了。脏无他病,就

胡希恕老先生讲伤寒(徒赵校对版) 142、太阳与少阳并病,头项强痛,或眩冒,时如结胸,心下痞硬者,当刺大

胡希恕老先生讲伤寒(徒赵校对版)142、太阳与少阳并病,头项强痛,或眩冒,时如结胸,心下痞硬者,当刺大椎第一间肺俞,肝俞,慎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脉弦五六日,谵 语不止,当刺期门。 142、太阳与少阳并病,头项强痛,或眩冒,时如结胸,心下痞硬者,当刺大椎第一间肺俞,肝俞,慎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脉弦五六日,谵语不止,当刺期门。 太少并病,古人解释是太阳病传入少阳而发生少阳病,太阳病还没解,叫并病,头项强痛是太阳证或眩冒时如结胸心下痞硬,这是少阳证,可是少阳证不明显,搁个“或”,有的时候眩冒,“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有时眩冒,有时结胸,心下满,如结胸,心下痞硬,小柴胡汤也心下痞硬,有人参,太阳少阳并病,太阳证还存在,少阳证不太明显,时有时无,这个也正说明柴胡证若有若无的时候,可以用针刺,这段的意思在此。当刺大椎第一间,这个大椎就是第一胸脊那个线中就是大椎第一间(在第七颈椎与第一胸椎刺突 之间)。那么这个穴的是泻胸中热气,这个表证也属于上焦的,少阳病也是。肺俞在第三胸椎下面两旁各取一寸五,肺俞是两个穴,肝俞在第九胸椎下面也是两旁各取一寸五,这两个穴…………(30:56—31:13没录上)。慎不可发汗,少阳病是不可发汗的,发汗则谵语,脉真正弦了,真正变成少阳

病了。不但少阳病,而且他有胃不和,有谵语。那么谵语,五日的时候谵语还不止,那么这个时候他就变成少阳阳明并病了,那么也可以是实证。这个期门,就是乳头直下六、七肋骨之间。期门穴它祛胸中的邪热,常常少阳病柴胡证不明显也有刺期门的,那么这个虽然这么说,用柴胡证行不行呢?我认为行的,这个可以吃小柴胡汤。太阳和少阳并病,如果少阳证不明显,但时有时无的时候也可以用针刺的法治疗。这一段的主要意思是说明这些问题。

读伤寒论心得

---------------------------------------------------------------范文最新推荐------------------------------------------------------ 读伤寒论心得 《伤寒论》,古代汉医经典著作之一,是一部阐述外感病治疗规律的专著。在你度过伤寒论之后,你有些什么不同的想法分享?下面是带来的读伤寒论心得体会,欢迎查看。 读伤寒论心得篇一 在这春雨纷纷的夜晚,窗外寂静无声,我独自坐在窗边,看着窗外的行人纷纷,不经意看到桌上的《伤寒论》,手不由地打开台灯,细细读起了起来。这已经不是我第一次翻阅它,但每一次翻阅它,都带给我一种新的感悟体会。它不仅让我惊喜,也让我困惑。但却又让我忍不住去思考、钻研,这一次次的思考、钻研都化作无数的对《伤寒论》以及中医的深情。 说道《伤寒论》就不得不提到他的作者??张仲景,张仲景先生在历史上的主要贡献不是他的仕途成就,而是他身居高位却愿意造福百姓,为百姓生命健康之根本所日夜寻求探索,从而留下了著作《伤寒论》,为万千饱受病痛折磨的人民指引了一条出路。而其著作《伤寒论》的伟大之处不仅在于其留下了几百个经方,更在于建立了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开创了理,法,方,药的先河。自此以后,中医不再是师徒相传的经验之谈,而是成为了一门拥有理论的学科,使中医的各种看病方法都有理可寻,有法可依。由此观之,张仲景之于中医犹如门捷列夫之于化学,称其为医中之圣一点也不为过。 1 / 35

然后在多次阅读《伤寒论》后我却发现想要真正读懂它并不是件易事,不仅需要知识积累更需要一颗探求的心。要深刻细读《伤寒论》,首先就必须要有一种中医思维框架,不仅是要翻看医案著作,领悟前人经验,更要自己结合日常多多思考书中为何如此阐释?而不是死背医案记录。其次,在遇到不理解的地方,应当结合基础理论思考,不能以自己的意念为主导去排斥它,甚至怀疑它。最后在知识与经验积累到一定程度上,就可对《伤寒论》提出质疑,在疑问的过程中不仅是自身领悟的更高层次发展,更是医学造诣的升华。如此这般,方能读领略到古人张仲景先生蕴藏在书中的智慧,也能使自己在阅读过程中得到收获。 读伤寒论心得篇二 自仲景之《伤寒论》的出现,后世医家多对此有所发挥,或依原文而解,或有所补益,但于临床较为实用,讲得很是朴实的,我多遵刘渡舟、陈瑞春,二老多以临床为出发点,无累赘之言,指导我们后学有很深的实际意义。笔者近日再读《伤寒论》时,突有所感悟,现笔录于此,分享与同仁。 笔者近日坐门诊,接触的上感病人较多,这个疾病本身不是重病,就是老百姓常说的普通感冒,如无并发症,一般经5-7d痊愈。但若治疗不及时、不彻底,可能会引动很多旧病复发,比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加重原有心脏疾病,比如导致心衰、心律失常等等。忽然想起,早在1800多年前的《伤寒论》中,仲景仙师就对此有详细的论述,我们一起来看《伤寒论》第7条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

刘渡舟伤寒论十四讲 打印版

刘渡舟伤寒论十四讲 第一讲《伤寒论》 导言 一、《伤寒论》的历史变革 《伤寒论》原名叫《伤寒杂病论》。也有人叫《伤寒卒病论》,考“卒”字乃是“杂”字的误写。 这部书是公元196 年-204 年后汉人张机(字仲景)所写的作品。 张仲景,南郡涅阳人,约生于公元150年-219年,他的事迹汉书无传。据唐《明医录》载.“甫阳人,名机,仲景乃其字也。举孝廉,官至长沙太守,始受术于同郡张伯祖,时人言,识用精微过其师。所著论,其言精而典,其法简而详,非浅闻寡见所能及。” 东汉末年,连年战争,百姓流离失所,导致了疾疫流行,死的人很多。张仲景家族是拥有两百多人口的南阳大族,在疫情的危害下,还不到十年时间就死亡了三分之二的人口,其中死于伤寒的则占十分之七。 张仲景在序文中曾哀叹地说:“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从而激发了他著书活人的志愿。为了著书济世,他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广泛地吸收了汉以前的医学成就,并给合自己的体会,在前人的基础上而又有所创新。经过了辛勒的劳动和反复的印证,终于写出了《伤寒杂病论》十六卷。 这部作品问世不久,就遭到了兵火的摧残,致使原书十六卷残缺不全。 公元256年一316年,西晋太医王叔和搜集了一些残存之书,进行整理并撰次成篇,但只整理了十卷,对十六卷的原貌已不复见。所以晋以后的《隋书经籍志》和《唐书艺文志》只载《伤寒论》十卷,而不再称十六卷。 到了公元1065年,宋朝的治平年间,政府指令高保衡、林亿等人校正医书,把开宝年间节度使高继冲进上的《伤寒论》十卷,总二十二篇,加以校正,同时梓板而颁行于世。在这个时闻,翰林学士王沫在馆阁日,从蠹简中检得的《金匮玉函要略方论》三卷,也加以校正而刊行于世。 二、《伤寒论》是一部什么书 《伤寒杂病论》本来是伤寒与杂病有机联系,相提并论的一部书。自宋治平梓板简称《伤寒论》,而林亿等人又有十卷论伤寒,六卷论杂病的说法,使人误解为《伤寒论》是专论伤寒,而《金匮玉函要略方》则专论杂病,这一看法一直流传至今。 为了正确理解本书起见,先介绍一下什么是伤寒,什么是杂病,以及伤寒与杂病的内在联系,方能对本书作出正确的评价。 先说伤寒:伤寒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素问·热论》说:“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这句话是指广义伤寒面言,及于狭义伤寒,则只限风寒,而不包括风寒以外的其它邪气。 考《伤寒论》的内容则是主论风寒,兼论杂病,它虽亦提及温病等证,乃是与风寒进行鉴别,作为伤寒类证而出现。所以,不象伤寒那样论述全面,也没有系统的治法。因此,还不能说《伤寒论》就是讲的广义伤寒。 再说杂病.汉时对疾病的分科,尚无今日内外科之称,当时对外感发热的急性热病,皆叫做伤寒;对伤寒以外的疾病,包括了许多慢性病,都称之为杂病。 伤寒与杂病。本来是两种不同的发病形式,但张仲景把它们共揉一书之中,而相提并论的理由是和以下几个问题有关的: 1、因伤寒单纯发病者少,而与杂病相兼者则多,故伤寒与杂病合论则全面。 2、人分男女,体有强弱,感邪虽一,发病则异,而且内因是变化的根据,故辨证不明杂病,不明脏腑的寒热虚实,则亦不能明伤寒。所以,只论伤寒,不论杂病,则不能曲尽辨证之长。 3、有的病人先患它病,后感伤寒,内伤外感,病情杂沓,难求一致,无法用伤寒一种发病形式而统摄诸病。 基于上述的问题,故柯韵伯对此深有体会的说:“伤寒之中最多杂病,虚实互显,故将伤寒、杂病合而参之,此扼要法也”。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伤寒论》是通过伤寒与杂病的具体的事实,以反映它的辨证方法。也可以这样说,伤寒与杂病必须共论,方能显示六经辨证以统摄诸病的意义。故柯韵伯又说:“盖伤寒之外皆杂病,病不能脱大经,故立六经而分司之。”反映了六经辨证以统摄伤寒、杂病这一事实。 同时应该指出的是,《伤寒论》这部书言简意赅,极尽含蓄吐纳之能事,故在辨证说理中有其潜移默化的感染力,起到了文以载道的效果。 另外,还应看到作者在六经辨证中,只讲某经之为病,不讲某经之伤寒,把百病兼括于六经而不能离其范围,所以它只在六经上求根本,而不在伤寒上求枝叶,因而突出了六经辨证的特点。 方中行也认为《伤寒论》是论病之书,非为伤寒一病而设,这些提法,确实抓住了《伤寒论》的主要精神。 根据上述理由,说明了伤寒与杂病互相共论以阐明辨证论治之理,本来不存在伤寒在前,杂病在后;或十卷论伤寒,六卷论杂病的说法。学习《伤寒论》目的是在于辨证论治,绝不可降格以求而满足于辨伤寒之一病。 三、六经的概念 六经的实质:《伤寒论》以六经辨证为核心,究竟六经的实质是否存在,在伤寒学中

刘渡舟伤寒论讲稿

刘渡舟伤寒论讲稿.txt21春暖花会开!如果你曾经历过冬天,那么你就会有春色!如果你有着信念,那么春天一定会遥远;如果你正在付出,那么总有一天你会拥有花开满圆。中医诊病的方法,叫做四诊,望闻问切。四诊当中,最主要的,能被大家掌握的,色脉之诊。望色、切脉,这个非常重要。色,叫查,用眼睛观查它的变异。人病了,必有反应,一个是从脉上,一个是从色上,而有所不同。医生就根据反应的不同,还了疾病、脏腑不合的情况。 但是,色与脉必须相合,才有把握,才更有准确性。因此,除了色之外,还要用指诊治法。色脉结合,可以万全。 现在我们当医生的,查色、切脉,还讲究,但是比较粗线条的了,不细,不细微。病人来了,人的胖瘦、脸上发红、发黄,我们也看一看。但是,这是很不够的,这些都是粗线条的。郁微,就是到了很细微的程度,但是望色要知机。宋邵康节一个话,知机,其神乎?你要是知了机了,这就有点神了,先知先觉。实际上不是这样,知机了,事物刚一萌动,你就知道了。所以古文观止里有一句话,础润而雨,月晕而见,见微知著,见了小的就知道大的。所以当医生辨色,就是要知机,他有一点反应,医生的眼睛丝毫不爽,就看出来,就知道病情的情况了,就知道了。但是色与脉要结合起来,这样把握性才大一些。 上一次课我们讲的就是色脉结合诊病的方法,讲了三条。我们讲了,色莫知真。因为色脉结合了,我们才能洞悉病情。举了三个例子,恐在气血下,而脉细,而面白。脉细面白,气血不能向上,恐在气下,气血行于下,而不注于上,所以才脉细面白。人有羞愧,人心气馁了,心气不足,心就虚了,人的面色就乍赤乍白而无定,脉就浮了,浮者,气散于外,气不扰了。人无精液了,脉就涩了,唇口干涸,脉涩是切诊,唇口干燥是望诊。举例是说明,人的情志的变化,影响气血,能反应于人面,人的面色、脉色有变化。有了疾病了,也影响人的脏腑气血,人的面色,脉博也发生了变化。所以色与脉密切结合在一起,来判断人的疾病、情志的变化,是很科学的。 所以,我们读书就有所启发,这短短三条,字并不太多,张仲景就是告诉我们,临床看病的时候不要净切脉,还要望色,脉与色、和他的神态要结合起来,来反应脏腑气血荣卫的情况。所以说辨脉法,并不是辨脉的,结合望色的。如果从这三个例子,我们重视了,色脉之真,重视了人的情志的变化与气血的关系,人的疾病的变化与气血的关系,我们就收获无知处。我们读书要有所收获,有所得,有所用,这样在临床上提高了我们的水平。古人不能一个一个都说出来,举一反三,由表及里。如果人怒了,怒发冲冠了,脉是细的,面是细的吗?因此,面是红的,脉是洪大的。这你就要推理啊。如果人惭愧了,面一会红一会白,叫人看到心神不定,那人没什么事呢? 下面又讲了两个重要的问题,一个是举按寻的指法,切脉有举按寻,有三菽六菽九菽12菽这样的轻重之分,来候五脏之气。脉有浮取,有中取,有沉取,我们一般切脉的方法,叫浮中沉,所以要先从三菽开始。这叫常规。我们现在有些学生没受过常规的训练,切脉的时候,一下子就按下去了,中医你要先轻取,你得先看它是肺脉啊,看看是不是有表证,有外感。浮取没有才中取,然后再沉下去,所以叫浮中沉,举起来,按下去,叫寻,最后才推筋找骨。脉有浮中沉就是人有下中下三焦。浮就是看上焦的病,是表,按就是脾胃,寻就是肝肾了。指法,辨脉篇就告诉我们了,切脉的方法由轻取来候脉,候之不得然后向六菽,然后至骨,这样循序渐进,来候五脏之气。这就是知识,是理论,这也有手法,指法。我学了辨脉篇了,学到了什么了?这就是收获,就是能耐。指法,应该由轻而重,由上而下,一点一点地往下来。 下面讲的就是寸关尺,讲三部脉,再加上浮中沉,三三得九,这就是寸口脉的三部九候之法,三部就是寸关尺,九候就是三部各有浮中沉,与内经讲的三部九候之法不同。 三部九候里最主要的是讲肾脉、根脉。脉讲胃神根,脉有了根了,人就有救了,脉要无根,人就危险了。所以“假令下利,寸口、关上、尺中,悉不见脉,然尺中时一小见,脉再举头

胡希恕讲痹症

胡希恕讲痹症 这个范围相当的广啊,现代的风湿性关节痛当然属于这种,那么,像这个类风湿啊,骨质增生啊,都概括在内的。以至于这个神经发炎,骨节疼痛,古人啊分不开的,都叫做痹痛,现在呢,我们有几节书,要温习温习。 一、仲景关于痹症的条文 在金匮要略里头,在痉湿暍篇里头,专门提出了一个湿痹。 ①他说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此名湿痹。湿痹之候,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但当利其小便,桂枝去桂(芍药)加茯苓白术汤主之。这节说是啊,他就指这风湿。所以他也当太阳病了,也有关节疼痛,发热而烦。那么这种病,要是太阳病呢,这个关节疼痛而烦,这是一个表实这样一个证候。太阳伤寒,他是一个身痛,腰痛,骨节疼痛。那么要是真正的太阳伤寒证呢,他脉他要浮紧的。那么现在这个脉呢,沉而细,这个沉脉呀,古人认为,这个沉脉也主里,也主寒,也主水,所以在这个《金匮要略》里头,这个水,就是这个水肿这类的病,他说脉得诸沉,当责有水。那么这个,这一段,这个病主要的是这个里虚,所以脉沉细嘛,而饮不行,水不行,所以这个叫湿痹,这个不是太阳伤寒。太阳伤寒应该脉浮紧呐,这里脉沉而细,说明是里虚有停水。那么古人呢,管这种的身体疼痛叫作湿痹。 湿痹之候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但当利其小便。从这节上说,这个温痹的证候也不一样。那么要假设这种情况,小便不利,大便反快,那我们遇到关节炎这种情况,身体疼痛而烦,类似表证,他这个主要由于小便不利,咱们这个讲伤寒论也有啊,那么里头有停饮,小便不利,你不利小便表不解。所以在这种情形下,利小便,里气一通畅,内外也和,也自然汗出而后解。这一段就说明这个问题。那么这个湿痹啊,所以有这种表热的证候。就由于水不行于里,可表气也闭塞,所以发生这种表证。那么这个呢,不要误于表的证候,一味发汗不行的,咱们在伤寒论,有多少节了。有一节我还记得,说这个太阳病,发汗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恶寒,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他要用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之。那个去桂不对的,应该去芍药,跟这个是一样的。那么要不利水,是不治的,我们治这个一般的关节炎呐,要注意有这么一种,但当利其小便。 ②湿家烦痛,可与麻黄加术汤,发其汗为宜,慎不可以火攻之,可与麻黄加术汤。这也是痉湿暍的一章里头的。我讲,我很少几节把他集中了,然后等会讨论这个痹疼怎样治疗,这个地方。这个治疗,也不外乎古人这些原则了。这个湿家古人就指的这个风湿,身烦痛,那么痛而至烦呐,可与麻黄加术汤,他是可与之,不是

伤寒论的心得体会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伤寒论的心得体会 篇一:3《伤寒论》学习心得体会 《伤寒论》学习心得体会 中医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学习经典后更是深有体会。以下就我对《伤寒论》的心得体会做个分享。 一、以理解伤寒论原文为重点,多读多背。 (伤寒论的心得体会) 在原文上下功夫,弄懂原作,求其本意,旁参诸家。多读多背,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习《伤寒论》主要是继承仲景的学术思想,探索其精微大义,因此就要在原文上下功夫,弄懂原作,求其本意。《伤寒论》由于成书年代久远,条文失真,文法多样,文字古奥,论理广深,因此,我们要想学好她学透她,依靠后世注家,以注家作为向导,不失为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至于背诵,我觉得背诵一定的原文对于中医入门是非常有必要的,对于《伤寒论》来说,不能背诵,头脑就不能在前后原文之间任意穿梭引用,也就无法全面细致的理解《伤寒论》的含义。经典著作中的条文,乃是从无数病例中总结出来的具有规律性的东西,也就是俗话所说万变不离其宗之

宗。记住它,背诵它,就能在临床上触发思绪,吃透精神,从熟生巧,别出心裁 二、我对六经的认识。 《伤寒论》六经体系是疾病共性规律的概括,以六经生理为基础,阐释其病理变化,不单是外感,实可以统万病。《伤寒论》从内难二经基础上的进一步之经典著作,补内难二经之不及,其首创六经证治。故我对六经之认识有一读之必要,打的中医治病,皆从整体出发,依据病者盛衰强弱、病势之缓急进退来作为施治方针。所谓六经,三阴三阳是也,大抵三阴经病,属寒、属里、属虚者多,故太阴治宜温,少阴治宜补,厥阴治宜清;而三阳经病,恰与三阴经病相反,大抵属热、属实、属表者多,故表证宜汗,实证宜下,独少阳属于半表半里,既不宜汗又不宜下,而治宜和解。 六经的划分具有辨证与论治的双重意义,具体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提示中风或伤寒,以确定解肌或发汗的治法。第二,提示病位的表里,可定表、和、攻救之法,对于部位的归类,可做为论治的根据。第三,提示病情的寒热,决定用药的温凉。第四,提示邪止消长的情况,可知如何祛邪或扶正,在辨证归类时以实证属三阳,虚证属三阴。第五,提示受邪的经脉脏腑可以分经用药,有的放矢。由于六经能提示受邪部位在何经脉脏腑,给立法方药指明方向,故伤寒六经辨证的过程,即是确立治则,治法及选方遣药的过程,所

《伤寒论》

第一讲《伤寒论》内容概述 1 第二讲《伤寒论》用方思路与方法 2 第三讲汉代度量衡制和经方药量的换算 3 第四讲柴胡剂群的临床应用 4 第五讲伤寒论中泻下诸方的临床应用11 第六讲桂枝汤类方的临床应用14 第七讲白虎汤类方(白虎汤,白虎加人参汤,竹叶石膏汤)18 第八讲治水诸方的临床应用20 第九讲治痞诸方的应用22 第十讲四逆汤类方的临床应用25 第十一讲关于六经辨证28 第一讲《伤寒论》内容概述 伤寒目前三方面研究:文献、辨证论治方法、方剂临床应用。 一、伤寒论内容: 398条112方、十卷、22篇。 第1篇辨脉篇、第2篇平脉篇为仲景脉学集中体现,介于《内经》~《脉经》、《濒湖脉学》之间过渡阶段主表 例如:浮脉主热轻即取得,重取滑数有力: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共五处。 迟脉主阳虚 主阴虚血少: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迟中迟者,此营血不足…沉主里,

迟为营血虚少。∴+芍养血,生姜引药达表。 应当学习此首二篇,以了解仲景脉学。 第3篇伤寒例:外感病成因、分类、命名、防治法、护理方法――韵文,汉以前用,故非后人(如王叔和加入)系仲景原文。《文心雕龙》:论也者,弥纶群言而讣理者也。 第4篇:痉湿暍,只有脉证,无治法方药。 一般398条不包括前四篇, 第5篇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第6篇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第7篇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 第8篇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第9篇辨少阳病脉证并治 第10篇辨太阴病脉证并治 第11篇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第12篇辨厥阴病脉证并治 第13篇辨霍乱病脉证并治 第14篇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 中十篇――398条112方 第15篇辨可发汗病脉证并治(以下简称《可汗篇》)例:凡发汗,欲令手足俱周,执水执水然,一时间许…一时间(2小时,一昼夜12段) 第16篇辨不可发汗病脉证并治 第17篇辨发汗后病脉证并治例太阳病,七八日,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 同本以互证,别本以见例。清通“圊”,欲通“续”,自可即“犹,宜”。

刘渡舟伤寒论讲稿原文

刘渡舟伤寒论讲稿原文 以下是聘才小编为大家搜索整理的,欢迎大家阅读。 刘渡舟伤寒论讲稿原文 刘渡舟伤寒论讲稿.txt21春暖花会开!如果你曾经历过冬天,那么你就会有春色!如果你有着信念,那么春天一定会遥远;如果你正在付出,那么总有一天你会拥有花开满圆。中医诊病的方法,叫做四诊,望闻问切。四诊当中,最主要的,能被大家掌握的,色脉之诊。望色、切脉,这个非常重要。色,叫查,用眼睛观查它的变异。人病了,必有反应,一个是从脉上,一个是从色上,而有所不同。医生就根据反应的不同,还了疾病、脏腑不合的情况。但是,色与脉必须相合,才有把握,才更有准确性。因此,除了色之外,还要用指诊治法。色脉结合,可以万全。 现在我们当医生的,查色、切脉,还讲究,但是比较粗线条的了,不细,不细微。病人来了,人的胖瘦、脸上发红、发黄,我们也看一看。但是,这是很不够的,这些都是粗线条的。郁微,就是到了很细微的程度,但是望色要知机。宋邵康节一个话,知机,其神乎?你要是知了机了,这就有点神了,先知先觉。实际上不是这样,知机了,事物刚一萌动,你就知道了。所以古文观止里有一句话,础润而雨,月晕而见,见微知著,见了小的就知道大的。所以当医生辨色,就是要知机,他有一点反应,医生的眼睛丝毫不爽,就看出来,

就知道病情的情况了,就知道了。但是色与脉要结合起来,这样把握性才大一些。 上一次课我们讲的就是色脉结合诊病的方法,讲了三条。我们讲了,色莫知真。因为色脉结合了,我们才能洞悉病情。举了三个例子,恐在气血下,而脉细,而面白。脉细面白,气血不能向上,恐在气下,气血行于下,而不注于上,所以才脉细面白。人有羞愧,人心气馁了,心气不足,心就虚了,人的面色就乍赤乍白而无定,脉就浮了,浮者,气散于外,气不扰了。人无精液了,脉就涩了,唇口干涸,脉涩是切诊,唇口干燥是望诊。举例是说明,人的情志的变化,影响气血,能反应于人面,人的面色、脉色有变化。有了疾病了,也影响人的脏腑气血,人的面色,脉博也发生了变化。所以色与脉密切结合在一起,来判断人的疾病、情志的变化,是很科学的。 所以,我们读书就有所启发,这短短三条,字并不太多,张仲景就是告诉我们,临床看病的时候不要净切脉,还要望色,脉与色、和他的神态要结合起来,来反应脏腑气血荣卫的情况。所以说辨脉法,并不是辨脉的,结合望色的。如果从这三个例子,我们重视了,色脉之真,重视了人的情志的变化与气血的关系,人的疾病的变化与气血的关系,我们就收获无知处。我们读书要有所收获,有所得,有所用,这样在临床上提高了我们的水平。古人不能一个一个都说出来,

学生伤寒论阅读心得体会

学生伤寒论阅读心得体会 伤寒论阅读心得1 在这春雨纷纷的夜晚,窗外寂静无声,我独自坐在窗边,看着窗外的行人纷纷,不经意看到桌上的《伤寒论》,手不由地打开台灯,细细读起了起来。这已经不是我第一次翻阅它,但每一次翻阅它,都带给我一种新的感悟体会。它不仅让我惊喜,也让我困惑。但却又让我忍不住去思考、钻研,这一次次的思考、钻研都化作无数的对《伤寒论》以及中医的深情。 说道《伤寒论》就不得不提到他的作者??张仲景,张仲景先生在历史上的主要贡献不是他的仕途成就,而是他身居高位却愿意造福百姓,为百姓生命健康之根本所日夜寻求探索,从而留下了著作《伤寒论》,为万千饱受病痛折磨的人民指引了一条出路。而其著作《伤寒论》的伟大之处不仅在于其留下了几百个经方,更在于建立了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开创了理,法,方,药的先河。自此以后,中医不再是师徒相传的经验之谈,而是成为了一门拥有理论的学科,使中医的各种看病方法都有理可寻,有法可依。由此观之,张仲景之于中医犹如门捷列夫之于化学,称其为“医中之圣”一点也不为过。 然后在多次阅读《伤寒论》后我却发现想要真正读懂它并不是件易事,不仅需要知识积累更需要一颗探求的心。要深刻细读《伤寒论》,首先就必须要有一种中医思维框架,不仅是要翻看医案著作,领悟前

人经验,更要自己结合日常多多思考书中为何如此阐释?而不是死背医案记录。其次,在遇到不理解的地方,应当结合基础理论思考,不能以自己的意念为主导去排斥它,甚至怀疑它。最后在知识与经验积累到一定程度上,就可对《伤寒论》提出质疑,在疑问的过程中不仅是自身领悟的更高层次发展,更是医学造诣的升华。如此这般,方能读领略到古人张仲景先生蕴藏在书中的智慧,也能使自己在阅读过程中得到收获。 伤寒论阅读心得2 自仲景之《伤寒论》的出现,后世医家多对此有所发挥,或依原文而解,或有所补益,但于临床较为实用,讲得很是朴实的,我多遵刘渡舟、陈瑞春,二老多以临床为出发点,无累赘之言,指导我们后学有很深的实际意义。笔者近日再读《伤寒论》时,突有所感悟,现笔录于此,分享与同仁。 笔者近日坐门诊,接触的上感病人较多,这个疾病本身不是重病,就是老百姓常说的普通感冒,如无并发症,一般经5-7d痊愈。但若治疗不及时、不彻底,可能会引动很多旧病复发,比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加重原有心脏疾病,比如导致心衰、心律失常等等。忽然想起,早在1800多年前的《伤寒论》中,仲景仙师就对此有详细的论述,我们一起来看《伤寒论》第7条“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

伤寒论方歌刘渡舟总结-带书签

《伤寒论》方歌 刘渡舟先生总结 1.桂枝汤类方歌(二十一首) 一、桂枝汤 桂枝汤方桂芍草,佐用生姜和大枣。啜粥温服取微汗,调和营卫解肌表。 二、桂枝加葛根汤 桂加葛根走经输,项背几几反汗濡。解肌驱风滋经脉,用治柔痉理不殊。 三、桂枝加附子汤 桂加附子治有三,风寒肢痛脉迟弦。汗漏不止恶风甚,肌肤麻木卫阳寒。 四、桂枝去芍药汤 桂枝去芍意何居,胸满心悸膻中虚。若见咳逆和短气,桂甘姜枣治无遗。 五、桂枝去芍加附子汤 桂枝去芍避阴寒,加附助阳理固然。脉促无力舌质淡,胸痹治法非等闲。

六、桂枝麻黄各半汤 桂加麻杏名各半,肌表小邪不得散。面有热色身亦痒,两方合用发小汗。 七、桂枝二麻黄一汤 桂二麻一名合方,寒热如疟治法良。大汗之后表未解,祛邪同时正亦匡。 八、桂枝二越婢一汤 桂加麻膏量要轻,热多寒少脉不丰。小汗法中兼清热,桂二越一记心中。 九、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 桂枝汤中去桂枝,苓术加来利水湿。小便不利心下满,颈项强痛热翕翕。 十、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桂加厚朴杏子仁,喘家中风妙如神。如今肺炎求治法,媲美麻杏说与君。

十一、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 桂枝加参新加汤,增姜加芍效力彰。身疼脉沉非表证,血虚营弱汗多伤。 十二、桂枝甘草汤 桂枝甘草补心虚,两手叉冒已浇漓。汗多亡液心阳弱,药少力专不须疑。 十三、小建中汤 桂加饴糖小建中,倍加芍药方奏功。虚劳里急心烦悸,伤寒尺迟梦失精。 十四、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 桂枝去芍恐助阴,痰水犯心狂躁纷。龙牡安神桂枝助,蜀漆涤饮有奇勋。 十五、桂枝加桂汤 桂枝加桂剂量增,奔豚冲心来势凶。平冲降逆解外寒,补心代肾立奇功。 十六、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桂枝甘草组成方,龙牡加入安神良。心悸同时兼烦躁,补阳宁心效果彰。

经方治大病,这才叫疗效!(胡希恕医案故事)

经方治大病,这才叫疗效!(胡希恕医案故事) 经方大家胡希恕先生熟读《伤寒论》,得心应手,出入无方。他擅长用经方治大病,读他的医案,令人拍案叫绝!这种手段与魄力,只有像胡老这样的大师才有! 1、治小儿急性胆囊炎得速效 “阑尾炎单独用大黄牡丹皮汤的机会少,合用大柴胡汤的机会多。临床上遇到呕恶、胸胁满、不吃东西,这是最普通的柴胡证,你要是合用大黄牡丹皮汤,是非常有效的,这个我治过的例子也很多很多。 大柴胡汤和大黄牡丹皮汤的合方不但治阑尾炎,也治胆囊炎、胰腺炎,我都试验过。 我方才说叫小明的那个小孩子,得的就是这个胆囊炎,他那个胆囊肿得手能摸到,挺厉害,就吃这个药好的,快得很,这个药在该病急性发作时最好使。疼得那样剧烈,尤其是胸胁这个部位胀气,显得胸胁满、胸胁痛,这都是柴胡证。” 2、大柴胡合大黄牡丹汤治胰腺肿物 “我有一个外甥,他的胰腺这儿长了一个东西,现在也没确定是癌变物还是其他的囊肿,据医生说是发生了癌变。 但是他患这个病已经近一年了。我就给他吃这个药,疼痛早消失了,这个肿也消了很多,从吃药后的结果看恐怕不像是癌。”

3、用大青龙汤治愈自己肺炎 “我方才讲了葛根汤。大青龙汤也是太阳病的一个发汗剂,这个方剂的适应证恶寒也特别厉害,所以在临床上若是无汗、恶寒特别厉害的这种太阳病,对这两个方证,要好好辨:如果症状没有烦躁,就用葛根汤;如果有烦躁,口舌再干,就用大青龙汤,因为大青龙汤中有石膏。这两个方证,都特别恶寒。 有一年,我得肺炎,就是恶寒特别重,我给自己开的方子,当时没用大青龙汤,我用的是葛根汤加石膏,吃了这个药热退了,但第二天又发热,这么反复了两三天,最后还是吃大青龙汤好的,用大青龙汤麻黄药非多搁不可。其实要是开始就吃大青龙汤,就不会像后来发作那么重。” 按:在《胡希恕老中医应用大柴胡汤验案》中提及一例用葛根汤合大柴胡汤加生石膏治愈自己的高热,正可互参。 胡希恕先生83岁时,冬月发热39.7℃,症见胸满、恶寒、鼻塞、苔白腻、脉浮弦,因是三阳合病,故服大柴胡汤合葛根汤加生石膏,一剂而愈。 4、大青龙汤治小儿危重肺炎 “我的一个学生姓刘,他治一个小儿肺炎,这个小孩子简直就是不行了,西医院也治不好,他用大青龙汤一剂就救回来了。” 5、生姜泻心汤治小儿下利,出现瞑眩

刘渡舟-《伤寒论》讲义

?伤寒论?讲义 刘渡舟 第一讲?伤寒论?内容概述 1 第二讲?伤寒论?用方思路与方法 2 第三讲汉代度量衡制和经方药量的换算 3 第四讲柴胡剂群的临床应用 4 第五讲伤寒论中泻下诸方的临床应用 11 第六讲桂枝汤类方的临床应用 14 第七讲白虎汤类方(白虎汤,白虎加人参汤,竹叶石膏汤) 18 第八讲治水诸方的临床应用 20 第九讲治痞诸方的应用 22 第十讲四逆汤类方的临床应用 25 第十一讲关于六经辨证 28 第一讲?伤寒论?内容概述 伤寒目前三方面研究:文献、辨证论治方法、方剂临床应用。 一、伤寒论内容: 398条112方、十卷、22篇。 第1篇辨脉篇、第2篇平脉篇为仲景脉学集中体现,介于?内经?~?脉经?、?濒湖脉学?之间过渡阶段。 例如:浮脉主表主热轻即取得,重取滑数有力: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共五处。 迟脉主阳虚主阴虚血少: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迟中迟者,此营血不足…沉主里,迟为营血虚少。∴+芍养血,生姜引药达表。 应当学习此首二篇,以了解仲景脉学。 第3篇伤寒例:外感病成因、分类、命名、防治法、护理方法――韵文,汉以前用,故非后人(如王叔和加入)系仲景原文。?文心雕龙?:论也者,弥纶群言而讣理者也。 第4篇:痉湿暍,只有脉证,无治法方药。 一般398条不包括前四篇,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辨少阳病脉证并治 辨太阴病脉证并治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 辨霍乱病脉证并治 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 中十篇――398条112方 辨可发汗病脉证并治(以下简称?可汗篇?)

例:凡发汗,欲令手足俱周,然,一时间许…一时间(2小时,一昼夜12段) 辨不可发汗病脉证并治 辨发汗后病脉证并治 例:太阳病,七八日,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 同本以互证,别本以见例。清通“圊”,欲通“续”,自可即“犹,宜”。辨可吐病脉证并治(以下简称?可吐篇?) 辨不可吐病脉证并治(以下简称?不可吐篇?) 辨可下病脉证并治(以下简称?可下篇?) 辨不可下病脉证并治(以下简称?不可下篇?) 辨发汗吐下后脉证并治(以下简称?汗吐下后篇?) 后8篇,应了解,特别是8篇中出现的而未在中十篇中的条文。通常我们学习的是?伤寒论?节本 -――中十篇。以阴阳辨脉、辨病,辨预后。 二、学习?伤寒论?应注意的问题 学内容 学思路和方法 思路:鉴别诊断的思路 例61条: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除外了少阳-呕阳明-渴太阳-见表证。 第二讲?伤寒论?用方思路与方法 一、辨病识证用方 太阳中风方:桂枝汤 古病证结胸热实 今病证胃痛寒凝气滞 二、抓主症,对证用方。(注意:症非证) 例1:13条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不必辨其为太阳伤寒或太阳中风。 例2:刘渡舟柴陷合剂治疗症见“呕而发热”,“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并见的某军工厂中毒事故伤员,其中许多为肺水肿,无特效西药。 三、识病机、扩大应用 例1: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病机:气血两虚,心脏失养。 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理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病机:少阳有邪,兼气血不足。涩:气血虚弦:少阳气郁。 例2:乌梅丸治蛔厥又主久痢病机:寒热错杂 例3:宋孝志应用栀子豉汤治过敏性哮喘 例4:白头翁汤:里急后重便脓血,渴欲饮水,腹中痛。近年:结膜炎,暴发火眼,淋巴结炎,肝炎,乳腺炎,带状疱疹,急性盆腔炎,急性泌尿系感染,前列腺炎。――肝经循行部位-抓病机 四、抓主症,兼识病机 例:真武汤证: 心下悸……水邪凌心,心脏病,心功能不全。洋地黄中毒量和治疗量接近四肢沉重疼痛(水肿) 咳……水邪犯肺 吐、利……水邪浸渍胃肠

伤寒论释义胡希恕

考历代研究《伤寒论》的成绩与不足:宋之前将之当成方书,对其理论体系了解不足,且认为《伤寒论》是治疗外感热病的专书,这一极错误的认识直到清代才有所纠正; 隋唐时的孙思邈再次编次了《伤寒论》,并首先提出“方证同条”,为日后方证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北宋校注了《伤寒论》是一大功绩,赵开美仿宋刻本至今仍是《伤寒论》最权威版本; 成无已首注《伤寒论》,并系统论述二十三种腹证(然不受重视),之后的注家皆袭用《内经》注解大论,牵强附会,曲意穿凿,玄虚晦涩难解,将一部实用医典活活曲解成难懂、不实用之书。且由于封建观念的影响,历代只重脉诊不重腹证。这些都是中国历代治《伤寒论》的特点及通病。 在日本,以吉益东洞为首的古方派,独立于《内经》之外,发展了《伤寒论》自身的体系,以方证相对、不尚思辨而尚实用、重视腹诊为特点,将经方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而非单用于外感热病。 应该看到,分清经方与医经的体系不同,是正确学习《伤寒杂病论》的第一步,不然一些概念会被误导,终身不得其门而入。在中国,从宋金之后,《伤寒杂病论》皆是《内经》的附庸,都要以经解论,要知道,作为一部经典,不可能要依靠《内经》、《难经》方能立足,它定有其自身体系,从学术、行文、概念便知大大有别,有这方面,日本比我们做得好(我素对日本没有好印象,但在这方面却要肯定它)。 到明清,出现了方有执、徐大椿、尤在泾、柯琴,这种局面才有所改善,方有执敢于提出:《伤寒例》的学术思想与论中条文有根本不同;柯琴率先提出“仲景之六经,为百病立法,不专为伤寒一科,伤寒杂病,治无二理,咸归六经之节制”,使经方用途大大扩展,对《伤寒论》认识大有突破,但乃离不开《内经》,似乎没有《内经》,《伤寒论》便不可自立于世;腹诊在清代也略有了发展,但乃重视不够。应该看到,虽有柯琴等人提倡,《伤寒论》是治疗外感热病专书乃是主流观点,又由于明清温病学的发展,即便在外感热病治疗上,大都认为伤于寒邪才用伤寒法,余五邪皆用温病法。究其实,大家虽口头仍尊仲景为医圣,实际《伤寒论》已沦落到可有可无的地位。 后世发展了很多辩证方法,不是提倡以症状的客观事实为依据,而推崇玄学思辨,没完没了的诡辨,随意臆测病机,直接或间接导致了中医的堕落。到了民国,有人要废除中医,不搞实用真要消亡了。在中医面临被废除的民国时期,激发了《伤寒论》的潜力,反而迎来了其研究的又一个高峰,当时伤寒派名家林立,多借鉴了日本的古方派观点,以实用派占了主流,如恽铁樵、陆渊雷、余无言等,《伤寒论》的实用价值才进一步得到体现。 胡希恕正是在这个时候出现,在那个特殊时期,他充分了解《伤寒论》的核心价值在于它的实用、高效。为了中医的生存,他付出了毕生的心血。他既有师承,又博览群书、聪颖善悟,既办学育人又密切联系临床,既了解中国传统的伤寒学观点,又得到日本的古方派、巴甫洛夫学说的启发,提出了: 1、《伊尹汤液经》是《伤寒论》原始蓝本、与《内经》的医经体系不同,《伤寒论》自有其独特体系。 2、六经辨证的实质是八纲辨证:《伤寒论》的六经辨证不是脏腑经络辨证,而是八纲辨证。

刘渡舟伤寒论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中 第32条: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 一、四两葛根三两麻,枣枚十二效堪嘉;桂甘芍二姜三两,无汗憎风下利夸。 二、1、这是伤寒表实、经输不利之证。 2、要与太阳中风、经输不利相区分:即第15条“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权加葛根汤主之”。 三、关于葛根 1、葛根性凉,味甘、辛;解表退热,生津,透疹,升阳止泻;主治外感发热头痛,高血压颈项强痛,消渴,麻疹不透。 2、本方中葛根既能升阳解肌发表,又能生津液、濡筋脉。 三、为何不用麻黄汤加葛根 既是伤寒表实,应可用麻黄汤发汗。但由于下原因,不可用之: 1、本证既要发汗散寒,又要滋濡经脉。 2、麻黄汤与葛根均能发汗,但麻黄汤发汗力强。如用麻黄汤加葛根,巩怕汗出太多。 3、如汗出太多,则达不到滋濡经脉、缓和筋脉拘挛的目的。 4、用葛根汤(其实就是在桂枝汤的基础上加麻黄、葛根),既可以发汗散寒,又不致大汗伤津,且能缓和筋脉之急。 第33条: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 第34条:太阳与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之。 第37条:“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不可下,宜麻黄汤。”因为重在太阳经证,故用麻黄汤。 一、此三条为太阳经表证与阳明经表证的合证。 1、太阳经表证即太阳病的特证,前已述,如恶寒发热、头项强痛等。 2、阳明经表证的特征:“葛根浮长表阳明,缘缘面赤额头痛,发热恶寒身无汗,目痛鼻干卧不宁。” 3、太阳与阳明合病,表邪不解,有两种情况:重在阳明和重在太阳。 (1)重在阳明:第33条、第34条 两经的阳气抗邪于表,不能内顾于里,造成里气不和,升降失常,会出现三种情况:或下利;或呕吐;或吐利并见。 由于阳明之气抗邪于表,不能顾护于胃肠之里,里气不和,升降失常,故而出现自发的下利或呕吐等证候。 呕利系表里不和所致,治疗上应以解外为首要:外邪得解,里气自和;升降复常,吐利亦止。 注:有的人一感外邪就吐利不止,现在称之为“胃肠型感冒”。 (2)重在太阳:第37条 喘:太阳邪盛,表气闭郁,肺失宣降,故见喘。 胸满:肺失宣降,肺气不利,故见胸满。 也可见大便不下,因肺与大肠相表里,肺失宣降,则影响大便的排泄。便不能用下法,因只见胸满而非腹满,并非里实。 二、此三条同是太阳与阳明合病,但病变重心不同,遣方用药不同,不可混淆: 1、重在太阳经表,以喘为主,用麻黄汤。如第37条: 本证主要病机是太阳之气被郁,由肺失宣降而喘致胸满,喘是主要原因。因此用麻黄汤发汗散寒启闭则可取效。 2、重在阳明经表,以呕利为主,用葛根汤或葛根加半夏汤。如第3 3、34条: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