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古籍修复技术规范与质量要求

古籍修复技术规范与质量要求

古籍修复技术规范与质量要求
古籍修复技术规范与质量要求

古籍修复技术规范与质量要求

前言

本标准的编写格式和方法按《标准化工作导则第一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GB/T 1.1-2000)和《标准化工作导则第二部分:标准中规范性技术要素内容的确定方法》(GB/T 1.2-2002)中的规定编写。

本标准为"中华特藏保护计划"执行标准。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提出、批准并归口管理。

本标准由国家图书馆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杜伟生、张平。

引言

为实施"中华古籍特藏保护计划",文化部委托国家图书馆制定相关标准,包括《古籍定级标准》、《图书馆古籍特藏书库基本要求》、《古籍特藏破损定级标准》、《古籍修复技术规范与质量要求》、《古籍普查规范》等五项标准。各标准相互关联,为确保"中华古籍特藏保护计划"的有效实施提供了基本保证。

本标准根据2001年3月26日由文化部发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行业标准《古籍修复技术规范与质量标准》为基本内容编制的。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 范围;2. 术语和定义;3. 古籍修复;4. 古籍装订;

5. 修复档案;

6. 修复工作单;

7. 工作间基本要求;

8. 修复材料;

9. 修复机械;10. 质量要求;11. 常见各式装帧书籍修复质量要求;12. 质量等级;13. 检验;附录。

本标准附录A 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 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为推荐性标准。

古籍修复技术规范与质量要求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古籍修复基本术语及其定义、技术规范及质量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古籍修复行业并供出版、教学、科研及国内外相关技术业务交往使用。

2 术语和定义

2.1

古籍

中国古代书籍的简称,主要指书写或印刷于1912年以前具有中国古典装帧形式的书籍。2.1.1

影印古籍

指用照相制版的方法印刷并具有中国古典装帧形式的书籍。

2.1.2

仿古籍

指内容不属于古籍范围,但采用中国传统装帧形式的书籍。

2.2

常见装帧形式

2.2.1

卷轴装

按顺序将书叶粘接后,末端粘接木制或其他材料制成的圆轴,首端粘接细木杆,然后以尾轴为轴心向前卷收,成为一束的装帧形式。

2.2.2

梵夹装

按顺序将写好文字内容的贝叶或长方形纸叶摞好,上下各用一块板夹住,再打洞系绳。这是我国古代对从西域、印度引进的梵文贝叶经特有的装帧形式的称谓。

2.2.3

经折装

按顺序将书叶粘接后,按一定的尺寸左右反复折叠,再粘贴书衣的装帧形式,这种装帧源于折叠佛教经卷,故名经折装。

2.2.4

蝴蝶装

将写、印好的书叶有字的叶面对折,折边朝右,形成书背,然后把折边逐叶粘连在一起,再用一张书皮包裹书背。翻阅时书叶时版心居中,形同蝶翅,故名。

2.2.5

包背装

将写、印好的书叶以无字的一面对折,折边朝左,余幅朝右形成书脊。再打眼,用纸捻把书叶装订成册,然后用一张书皮包裹书背的装订方式。

2.2.6

线装

将写、印好的书叶以无字的一面对折,折边朝左,余幅朝右形成书脊,加装书皮,然后用线把书叶连书皮一起装订成册,订线露在外面。

2.2.7

毛装

用纸捻把书叶连同书皮一起装订,天头、地脚及书背处的毛茬任其自然。

2.3

修复工作宗旨

修复工作的主要目的和意图。

2.3.1

修复原则

修复工作所依据的规则。

2.3.1.1

抢救为主修饰为辅

根据文献纸张的保存现状,分轻、重、缓、急进行重点修复。

2.3.1.2

整旧如旧

经过修复,尽量保持书籍原貌和装帧特色,并注意保存与原书文物价值、文献价值有关的信息。

2.3.1.3

整旧如新

仅限于衬纸及全部托、裱后需裁切的书籍,修复后书籍呈现全新的面貌。

2.4

修复方案

针对图书破损情况而制定的修复计划和措施。

2.5

书叶

按文稿顺序排列的书写、印制的单张纸叶。

2.5.1

版框

书叶正面图文四边的围栏,一般指印刷的书。

2.5.2

版心

书叶左右对折的正中、在折叶时取作中缝标准的条状行格。雕版印刷的书籍版心通常印有书名、卷

次、叶码,有的还印有一版文字总数、刊刻机构以及刻工姓氏等。

2.5.3

字迹

2.5.

3.1

跑墨

墨迹遇水后或在外力作用下使墨洇染出字迹以外。

2.5.

3.2

烘色

颜色遇水后洇染出原有区域。

2.5.

3.3

褪色

颜色因水和光的作用及其他原因消褪或变浅。

2.5.4

天头

图文或板框上方余幅。

2.5.5

地脚(下脚)

图文或板框下方余幅。

2.6

封面

位于护叶之后、所有书叶之前。常镌刻书名、作者、刊刻时间及地点等项内容。

2.7

护叶

也称副叶,用以保护书芯或连接书衣。

2.8

书芯

指书皮以内或未上书皮以前已订在一起的书册。

2.8.1

书头

书籍上端切口处。

2.8.2

书脚

书籍下端切口处,亦称书根。

2.8.3

书口

与书背相对,可翻叶展阅的开口。

2.8.4

书脑

书芯订捻、缝线以右的部分。

2.8.5

书背

又称书脊。与书口相对,上下封皮相隔或连接的部分,相当于书籍的厚度。

2.8.6

书眼

贯穿全部书叶用以穿线的洞眼。

2.8.7

书角

天头和地脚右端。

2.9

书衣

俗称书皮,也称封皮。

2.10

书签

一般贴在书衣或书套正面左上方用以题写书名的签条。

2.10.1

标序签

贴在书签右侧标明某册书或某几册书在整部书中次序的签条。

2.11

补纸

补书用纸。

2.11.1

搭口

补纸与书叶破损处相接的部分。

2.11.2

镶料

书叶上下或四周接镶的纸或丝织品等。

2.11.2.1

镶口

镶料与书叶相接部分。

3 古籍修复

将破损的书叶修补好,再重新装订使书品完好等一系列工作的总称。

3.1 揭

把粘连在一起的书叶分离。

3.1.1 干揭

在书叶干燥状态下分离粘连在一起的书叶。

3.1.2 湿揭

在书叶浸湿的情况下分离粘连在一起的书叶。

3.1.3 蒸揭

用蒸汽先使书叶湿润,再分离粘连在一起的书叶。

3.2 脱酸

用碱性物质与纸张中的酸性物质中和, 以延长纸张的寿命。

3.3 补

用与书叶质地、厚薄及颜色相近的材料修补书叶破损处。

3.3.1 手工补书

以手工方式用与书叶质地、厚薄及颜色相近的纸修补破损书叶。

3.3.1.1 溜口

用裁成长条、厚度为0.02--0.04 毫米的薄皮纸修补破损、断裂的书口。

3.3.2 机械补书

用纸浆作为修复材料,使用纸浆补书机修补破损书叶。

3.4 托

用与书叶质地、厚薄及颜色相近的纸粘贴在整张书叶的背面。

3.5 裱

在已经托好的书叶背面再用纸粘贴加固。

3.6 喷水压平

书叶背面喷洒少许清水,按顺序排列在铺平的吸水纸上,再盖上吸水纸和纸板,用重物压平。

3.7 衬

在书叶的背面垫纸加固。

3.7.1 单叶衬

衬纸面积为书叶的一半,单张衬在折好的书叶中间。

3.7.2 双叶衬

衬纸面积与书叶相同,对折以后,衬在折好的书叶中间,折口紧贴在书叶背面中缝处。

3.7.3 错口衬

用于版心部分经过修补溜口、书叶对折以后书口较厚的书籍。衬纸宽度同书叶,长度为书叶横长减去0.5cm,按书叶的尺寸对折,衬在对折后的书叶中间。衬纸折口处与书背齐,纸边错开的一端紧贴在书叶中缝背面。

3.7.4 接书脑

衬纸面积比书叶大些,余出部分对折后接在书脑外面。

3.7.5 "惜古衬"

俗称"穿袍套"、"金镶玉"。以白色衬纸衬入对折后的书叶中间,超出书叶天、地及书背部分折回与书叶平,以使厚薄均匀,再用纸捻将衬纸与书叶订在一起。

3.7.6 镶衬

在书叶四周粘接宽度为3-5cm的宣纸条,将书叶加长加宽,然后再在书叶的背面衬纸。3.7.7 挖衬

用于规格不一的小幅拓片或信札类文献的装订。先用宣纸制作书叶,书叶的规格要大于面积最大的拓片或信札。将拓片或信札展平贴在书叶适当的位置,然后衬纸。衬纸的薄厚要和粘在书叶上的文献薄厚一致,然后挖去文献下面的衬纸,使整张书叶保持平整。

4 古籍装订

4.1 折叶

将书叶对折,折好的书叶通常称为"筒子叶"。

4.2 剪齐

用剪刀沿书叶边缘将书叶四周剪齐。

4.3 锤平

用锤顶边长3-4cm、锤高5-6cm的铁锤在书叶上轻轻锤打,将修补过的地方锤平。

4.4 齐栏

对齐书口下方的栏线。

4.4.1 齐下脚

对齐书叶下脚。

4.5 压平

用压平机将书芯压实。

4.6 下纸捻

在书脑靠近书背的1/3 处打眼、穿入纸捻。

4.6.1 纸钉

一端尖细的纸捻,用于装订书芯。

4.6.2 纸锔

两端尖细的纸捻,用于装订书芯。

4.7 包书角

用丝织品包裹书背上下的两个书角。

4.8 装书皮

4.8.1 扣皮

书皮的长、宽都超出书芯3cm 左右,超出部分折回与书芯齐。

4.8.2 上皮

书皮的一边折回对齐书口,其余三边以书芯为准剪齐或裁齐。

4.8.3 筒子皮

书皮与书叶规格相同,对折后与书叶同时装订。

4.8.4 包背

书皮长度为书芯宽度的2倍加书背的高度、再加3cm,书皮宽度为书芯长度加3.0cm。书皮正中与书背粘贴,超出部分折回与书芯齐。

4.9 打书眼

装订时应尽量使用原来的书眼。原来的书眼确实不可再用,方可另打书眼。用锥子在书皮右侧适当位置打眼。

4.10 订线

将丝线用针引导依次穿过书眼使书衣和书芯连在一起。

4.11 贴签

把修补好的书签上端靠近书头,粘贴在书衣适当位置。

5 修复档案

5.1 核查

检查登记待修书叶的顺序和数量。

5.2 登记

登记待修书题名、卷册及版本。登记待修书破损情况,记录书叶厚度及pH 值等数据。

5.3 标本

制作纸张纤维标本。

5.4 影像资料

摄制修复前、修复中及修复后的影像资料。

6 修复工作单

6.1 修复要求

标明书籍送修单位对书籍修复的要求。

6.2 修复方案

记录修复的具体方案和措施。

6.3 工作单

工作单一式两份,负责人与操作人各执一份,以备查考。

7 工作间基本要求

(见附录A)

8 修复材料

在修复过程中使用的材料。

8.1 补书材料

修补书叶时用的纸。

8.1.1 麻纸

以麻类纤维为主要原料制成的手工纸。

8.1.2 皮纸

以楮皮和桑皮纤维为主要原料制成的手工纸。

8.1.3 竹纸

以竹类茎杆纤维为主要原料制成的手工纸。

8.1.4 草纸

以草类植物纤维为主要原料制成的手工纸。

8.1.5 混料纸

以几种植物纤维按不同比例混合在一起制成的手工纸。

8.2 丝线

以蚕丝或其他材料纤维制成,主要用于线装书的装订。

8.3 浆糊

用小麦淀粉制作,浆糊使用时的浓度一般控制在1%—5%之间。

8.4 镶料

用于制作书皮或添加在书叶四周的丝绸制品。(见附录B)

9 修复机械

修复常用机械。

9.1 书芯压平机

用于压平书叶的机械。

9.2 切纸机

裁切纸张或纸板的机械。

9.3 纸浆补书机

使用纸浆修补书叶的专用机械。

10 质量要求

10.1 书叶修复质量要求

10.1.1 书叶修补质量要求

叶面平整,栏线正直,无死折。修补过的地方不缩不皱,平整洁净,无浆糊痕迹和水渍。浆糊使用适量。

10.1.2 折口要求

位置准确,折缝平直。

10.1.3 补纸要求

补纸颜色、质地、厚度及帘纹与书叶相仿,边缘必须有毛茬,补纸与书叶粘连处控制在2mm 以下。

10.1.4 纸浆补书质量要求

使用纸浆修补的书叶,纸浆投放适量并与书叶结合紧密。书叶正面干净,无多余的纸浆残留。

10.1.5 霉变、老化书叶的处理

霉变面积 60%的书叶,一般只做局部修补,不可托裱。

10.2 书芯修复质量要求

10.2.1 字迹修复质量要求

字迹完整,不跑墨、不掉色。

10.2.2 书口修复质量要求

书籍平放时书口呈90°直角,不歪不斜。书叶折口垂直码放允许误差±0.1mm。若有衬纸,折口(或

边缘)与书口紧贴。

10.2.3 叶码要求

无颠倒书叶,叶码顺序正确。

10.2.4 栏线的要求

书口处栏线整齐划一(或下脚齐)。

10.2.5 纸捻的使用

纸捻粗细、松紧适度,位置恰当。

10.2.6 "金镶玉"天地镶料的比例

在书叶天地两端以外衬纸镶出部分的长度之和不得超过原书的五分之一,天地的比例为3:2。

10.3 书籍外观修复质量标准

10.3.1 天地两端质量要求

天、地两端整齐(毛装除外)。

10.3.2 书口与书背质量要求

书口、书背平、直,厚度一致,允许误差±2mm。

10.3.3 包角质量要求

包角严紧,边缘垂直,不松、不皱,平齐。

10.3.4 书皮质量要求

书皮平整,无皱折、无浆糊痕,无指甲划痕。面积大小合适,把书芯四周盖严,不露白边,误差±0.1mm。

10.3.5 书眼位置要求

书眼位置、距离适当,订线后各线段连在一起成为一条直线,不歪斜,误差±1mm,两股线互不缠绕,不露线头。

11 常见各式装帧书籍修复质量要求

11.1 卷轴装书籍修复质量要求

书叶平整,镶缝一般小于2mm。补纸、镶料色调协调,浓淡适宜,天、地比例为3:2。天、地两端加装的轴、杆粗细适当,轻圆、平直。书籍柔软,展阅时平整,不卷不翘,卷收后天、地两端平齐。

11.2 梵夹装书籍修复质量要求

补纸与书叶基本平,不凸不凹。书叶四边整齐。

11.3 经折装书籍修复质量要求

书叶折叠整齐,不歪不斜。书皮软硬适中,面积大小合适。折口部分不高、不翘。

11.4 蝴蝶装书籍修复质量要求

书芯平整,压实。折口平直,每张书叶折口处都要粘有浆糊。书皮包裹严紧,误差小于±0.1mm。

11.5 包背装书籍修复质量要求

书芯修复质量要求见10.2,书皮修复质量要求见10.3.4。

11.6 线装书籍修复质量要求

书芯修复质量要求见10.2,书皮修复质量要求见10.3.4。

11.7 毛装书籍修复质量要求

书叶修复质量要求见10.1.1。书皮上面的单个纸捻长度 1/5 书长,纸捻数量一般为两个。

12 质量等级

12.1 优秀

完全达到本标准第10 章质量要求的,修复质量为优秀。

12.2 良好

80%以上修复指标达到本标准第10 章质量要求的,修复质量为良好。

12.3 合格

60%以上修复指标达到本标准第10 章质量要求的,修复质量为合格。

12.4 不合格

40%以上修复指标达不到本标准第10 章质量要求的,修复质量为不合格。

13 检验

13.1 检验条件

室内,室温22oC,±2oC,相对湿度55%,±5%,自然光或灯光条件下。

13.2 检验形式

逐册、逐叶检查。

13.3 检验工具

500mm 钢直尺、2m 钢卷尺、直角尺。

13.4 检验方法

13.4.1 目测法

通过直接观察,确认书籍经过修复后各方面符合修复质量标准。

13.4.2 专家鉴定法

若修复质量存在严重问题,其质量等级的认定须经过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业人员鉴定。

附录A(规范性附录)

工作间基本要求

A.1 面积

每工作岗位使用面积不应小于10m ,房间的最小面积一半不应小于30m 。

A.2 照明

室内自然光线充足。灯光照度标准为300~500lx,参考平面及其水平高度为0.75m。

A.3 温湿度控制

门窗有良好的密闭性,室内通风条件良好,室内温度控制在22 C,±2 C,相对湿度为55%,±5%。

A.4 设施

有较完备的防火、防盗设备,通风及空调设施。室内有给、排水设施和加热用的电源。

附录B(资料性附录)

镶料

B.1 绫子

绫子是一种织物表面有明显斜纹纹路或由不同斜向纹路构成各种几何型花纹的花素丝织物。素绫由斜纹或变化斜纹构成;花绫则在斜纹地上起斜纹暗花,花纹常为传统的吉祥动物、文字、环花等。

B.2 绢类织物

绢类织物常采用桑蚕丝或粘胶丝纺制,或同与其他化纤长丝交织,表面为平纹,细密、平整,质地轻薄,布身挺括。

B.3 绸类织物

绸类织物多采用桑蚕丝制成,织物表面为平纹或织有各种花纹。按织造工艺可分为生织(白织)、熟织(色织)两大类。绸类织物轻薄、厚重不同,轻薄型的质地柔软、富有弹性,厚重型的质地平

挺厚实,绸面层次丰富。

B.4 缎类织物

缎纹织物多采用桑蚕丝或粘胶丝和其他化纤长丝制成,质地紧密柔软,表面平滑,富有光泽。

根据织制的方法区分为经面缎和纬面缎。

B.5 缂丝织物

我国特有的一种丝织手工艺,先架好经线,在上面绘制图案的轮廓,用小梭子引着各色纬纱按图案断断续续的织成的丝织物。

B.6 锦类织物

锦类织物常采用精练、染色的桑蚕丝为主要原料制成,也常与彩色粘胶丝、金银丝交织,是中国传统的高级多彩熟织提花丝织物。经丝起花的称经锦,纬丝起花的称纬锦,双层组织起花的称双层锦。锦类织物质地较丰满厚实,外观五彩缤纷,富丽堂皇,花纹精致古朴。

参考文献

[1] 陈彬龢,查猛济. 中国书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

[2] 刘国钧. 中国古代书籍史话.北京:中华书局,1962

[3] 肖振棠,丁瑜. 中国古籍装订修补技术.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0

[4] 魏隐儒,毛金羽. 古籍版本鉴定丛谈.北京:印刷工业出版社,1984

[5] 李致忠. 中国古代书籍史.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

[6] 郑如斯,肖东发.中国书史.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7

[7] 潘美娣. 古籍修复与装帧.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8] 朱赛虹. 古籍修复技艺.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

[9] 杜伟生. 中国古籍修复与装裱技术图解.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

[10] 肖东发,杨虎. 插图本中国图书史.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铝板技术规范及技术质量要求20111118

第一章国家及行业技术规范及质量要求 第一节技术规范 一、一般规定 除非合同文件中另有特别注明,本工程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有效的国家规范、规程和标准。设计图纸和其他设计文件中有关文字说明是本工程技术规范的组成部分。对于涉及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的工作,相应厂家使用说明或操作说明等的内容,或适用的国外同类标准的内容也是本工程技术规范的组成部分。合同中约定的任何一方应予遵照执行的国家规范、规程和标准都指他们各自的最新版本。如果在构成本工程规范和技术说明的任何内容与任何现行国家规范、规程和标准包括他们适用的修改之间出现相互矛盾之处或不一致之处,卖方应书面请求买方和监理予以澄清;除非买方和监理有特别的指示,卖方应按照其中要求最严格的标准执行。材料、施工工艺和本工程都应依照本工程规范和技术说明以及相关国家规范、规程和标准的最新版本;或把最新版本的要求当作对卖方工作的最起码要求,而执行更高的标准。 二、现行有效的主要设计和施工验收规范索引: 1.《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 2.《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01) 3.《高级建筑装饰工程质量验收规范》(DBJ/T01-27-2003) 4.《铝及铝合金轧制板材》(GB/T3880-1997) 5.《漆膜附着力测定法》(GB1720-79) 6.《漆膜耐冲击测定法》(GB1732-93) 7.《漆膜厚度测定法》(GB1764-89)

8.《漆膜铅笔硬度测定法》(GB/T1739) 9.《漆膜耐水性测定法》(GB/T1733) 10.《漆膜耐热性测定法》(GB/T1735) 11.《漆膜耐湿性测定法》(GB/T1740) 12.《漆膜耐化学试剂型测定法》(GB/T1763) 13.《漆膜光泽测定法》(GB/T1743) 14.《建筑铝型材基材》(GB/T5237.1-2004) 15.《建筑铝型材阳极氧化,着色型材》(GB/T5237.2-2004) 16.《建筑铝型材电泳涂漆型材》(GB/T5237.3-2004) 17.《建筑铝型材粉末喷涂型材》(GB/T5237.4-2004) 18.《建筑铝型材氟碳漆喷涂型材》(GB/T5237.5-2004) 19.《铝及铝合金冷轧带材》(GB/T8544-1997) 20.《铝及铝合金轧制板材》(GB/T3880-1997) 21.《混响室法吸音系数检测规范》(GB47-83) 第二节技术要求 一、原材料及加工工艺要求 1、铝板: 本工程各品种所用铝板原材料应为国内最好的铝板原材料生产厂家的产品或进口产品,应为不低于国际铝业协会认证的AA3005铝合金材质或国际铝业协会AA3XXX系列等级的产品; 加工工艺:单块铝板及冲孔铝板在工厂的加工过程中四边应采用连续自动化辊压成型加工工艺或机械折弯以精确加工宽度尺寸,不得采用间歇式翻折工艺成型,

古籍修复技术规范与质量要求1

古籍修复技术规范与质量要求(一) 古籍修复技术规范与质量要求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古籍修复基本术语及其定义、技术规范及质量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古籍修复行业并供出版、教学、科研及国内外相关技术业务交往使用。 2 术语和定义 古籍

中国古代书籍的简称,主要指书写或印刷于1912年以前具有中国古典装帧形式的书籍。 2.1.1 影印古籍 指用照相制版的方法印刷并具有中国古典装帧形式的书籍。 2.1.2 仿古籍 指内容不属于古籍范围 , 但采用中国传统装帧形式的书籍。 常见装帧形式 2.2.1 卷轴装

按顺序将书叶粘接后,末端粘接木制或其他材料制成的圆轴,首端粘接细木杆,然后以尾轴为轴心向前卷收,成为一束的装帧形式。 2.2.2 梵夹装 按顺序将写好文字内容的贝叶或长方形纸叶摞好,上下各用一块板夹住,再打洞系绳。这是我国古代对从西域、印度引进的梵文贝叶经特有的装帧形式的称谓。 2.2.3 经折装 按顺序将书叶粘接后,按一定的尺寸左右反复折叠,再粘贴书衣的装帧形式,这种装帧源于折叠佛教经卷,故名经折装。 2.2.4 蝴蝶装

将写、印好的书叶有字的叶面对折, 折边朝右,形成书背,然后把折边逐叶粘连在一起,再用一张书皮包裹书背。翻阅时书叶的版心居中,形同蝶翅,故名。 2.2.5 包背装 将写、印好的书叶以无字的一面对折,折边朝左,余幅朝右形成书脊。再打眼,用纸捻把书叶装订成册,然后用一张书皮包裹书背的装订方式。 2.2.6 线装 将写、印好的书叶以无字的一面对折,折边朝左,余幅朝右形成书脊,加装书皮, 然后用线把书叶连书皮一起装订成册,订线露在外面。 2.2.7 毛装

技术质量标准

质量审核技术规范 1. 目的 1.1.依据质量审核技术规范来评价项目自身的质量达标情况。 1.2.验证项目自身的质量体系是否持续满足质量审核技术规范的要 求并且正在进行。 1.3.作为一种重要的管理手段和自我改进的机制,及时发现问题,采 取纠正措施或预防措施,使体系不断完善,不断改进。 1.4.在外部审核前作好准备。 1.5 此规范也将作为公司岗位晋升重要依据。 2. 范围 北京维禹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技术部与项目部全体员工。 3. 审核流程及抽查内容 项目验收期,由项目负责人与技术部经理对接,技术部经理委派技术负责人组织质量考核组进行检查;质量考核组根据项目情况对交付的项目进行抽查,并记录于LDAR质量考核表(见附表)中。将LDAR 质量考核表交付项目部留存,各项工作合格率发送公司企管部。 3.1对今目标的资料(电子版)收集及上传进行抽查; 3.2对每套装置的资料(纸质版)收集进行抽查; 3.3对装置现场的排查进行抽查; 3.4对装置现场的挂牌进行抽查; 3.5对装置现场的建档进行抽查; 3.6对装置的录入/产品流填写进行抽查; 3.7对装置现场的检测进行抽查; 3.8对装置的誊图进行抽查。

4. 审核项 4.1.今目标主线建立与上传工作 4.1.1合格标准 ●项目准备期需在今目标工作平台按时上传准备期工作日志、项 目计划书、现场勘查收集资料、图纸描述审核、估点、物资准备、资金准备、生活准备、入场准备等资料; ●项目实施期需在今目标工作平台按时上传施工期工作日志、KPI 表、装置工作总结、项目月总结、组内自检工作、项目部质检工作、不合格装置整改工作、装置质量合格、技术培训、安全工作、物资使用、资金使用、项目进度计划表等资料; ●项目交付期需在今目标工作平台按时上传项目交付期工作日 志、项目管理资料交付、项目技术资料交付、项目物资库存交付、业主培训、现场验收、资料交付等资料; 4.1.2 不合格标准 上传资料不完整,资料内容存在错误,上传时间与实际完成时间不相符均定义为不合格。 4.1.3 考核办法 检查今目标项目主线项目准备期、项目施工期、项目交付期上传的资料是否存在漏项,有无出现重复上传或者上传位置不正确等情况,检查资料的上传时间是否与实际应上传时间相对应。项目今目标上传电子版资料按整体30%进行随机抽查,容错率小于2%审核结果属于合格,容错率大于2%根据公司管理规定进行处理。

城市绿地土壤改良修复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DOC)

SZDB/Z 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实施 ××××-××-××发布 城市绿地土壤改良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 SZDB/Z— 深圳市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ICS B 备案号: 目次 前言 I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一般性规定 2 5 技术要求 2 6 考核验收 4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深圳市城市管理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深圳市园林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深圳市北林苑景观及建筑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史正军、张永夏、何昉、袁峰均、王发国、夏兵、陈红锋、易绮斐。 本规范为首次发布。 城市绿地土壤改良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技术规范规定了城市绿地土壤改良中所遵循的基本原则、程序、内容和技术要求。 本技术规范适用于城市绿地肥力失调及盐害土壤的改良。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5618-1995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HJ25.4-2014 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导则 HJ/T 166-2004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DB440300/T34-2008 园林绿化种植土质量 DB440300/T8-1999 园林绿化施工规范 DB440300/T29-2006 园林绿化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城市绿地 以植被为主要存在形态,用于改善城市生态,保护环境,为居民提供游憩场地和绿化、美化城市的一种城市用地。 3.2

新版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规范标准

新版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规 1、新版标准规编制提出“验评分离,强化验收,完善手段,过程控制”的十六字方针。 2、为了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统一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保证工程质量,制订了《建 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3、检验批:按同一的生产条件或规定的方式汇总起来供检验用的,由一定数量样本组成的检 验体。 4、主控项目:建筑工程中对安全、卫生、环境保护和公共利益起决定性作用的检验项目。 5、一般项目:除主控项目以外的检验项目。 6、抽样检查:按照规定的抽样检查,随机地从进场的材料、构配件、设备或建筑工程检验项 目中,按检验批取一定数量的样本所进行的检验。 7、抽样方案:根据检测项目的特性所确定的抽样数量和方法。 8、观感质量:通过观测和必要的测量所反映的工程外在质量。 9、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应有相应的施工技术标准,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施工质量检验制度和 综合施工质量水平评定考核制度。 10、涉及结构安全的试块、试件以及有关材料,应按规定进行见证取样检测。 11、工程的观感质量应由验收人员通过现场检测,并应共同确认。 12、检验批的质量检验,应根据检测项目的特点在下列抽样方案中进行选择:对重要的检测项目当(尚)可采用简易快速的检测方法时,可选用全数检验方案。经实践检测的有效的抽样方案。 13、建筑规模较大的单位工程,可将其能形成独立使用功能的部分分为一个单位工程。 14、分项工程应按主要工种、材料、施工工艺、设备类别等进行划分。 15、检验批可根据施工及质量控制和专业验收需要按楼层、施工段、变形缝等进行划分。 16、室外工程可根据专业类别和工程规模划分单位(子单位)工程。 17、检验批合格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的质量经抽样检验合格。2、具有完整的施工操作依据、质量检查记录。 18、分项工程质量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1、分项工程所含的检验批均应符合合格质量的规定。 2、分项工程所含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应完整。 19、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合格应符合下列规定:1、分部(子分部)所包含的分项工程的质量均应验收合格。2、质量控制资料完整。3、地基和基础、主体结构和设备安装等分部工程有关安全及功能检验和抽样检测结果应符合有关规定。4、观感质量验收应符合要求。 20、单位(子单位)工程质量验收合格应符合下列规定:1、单位(子单位)工程所含分部(子分部)工程的质量均应验收合格。2、质量控制资料应完整。3、单位(子单位)工程所包含分部工程有关安全和功能的检测资料应完整。4、观感质量验收应符合要求。 21、当建筑工程质量不符合要求时,应按下列规定进行处理:1、经返工重做或更换器具、设备的检验批,应重新进行验收。2、经由资质的检测单位检测鉴定能够达到设计要求的检验批,应予以验收。3、经由资质的检测单位检测鉴定达不到设计要求,但经原设计单位核算认可能够满足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检验批,应予以验收。4、经返修或加固的分项、分部工程,虽然改变外形尺寸但仍能够满足安全使用要求,可按技术处理方案和协商文件进行验收。 22、通过返修或加固处理仍不能满足安全使用要求的分部工程、单位(子单位)工程,严禁验收。 23、当参加验收各方对工程质量验收意见不一致时,可请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协调处理。

箱涵技术及质量验收标准

XH 箱涵工程建设专用技术标准 XH Q/FTZTR 0002-2015 箱涵施工质量评定验收标准 Box culvert construction quality evaluation and acceptance criteria 2015-09-15发布 2015-09-18 实施中泰国际高新技术有限公司发布

目次 1 总则 ....................................................... . (1) 2 基本规定 .............................................. .... . (3) 2.1 项目划分 (3) 2.2 施工质量检验 (3) 2.3 施工质量评定验收程序 (5) 2.4 施工质量评定等级 (5) 2.5 数据处理 (7) 3 基坑(槽)开挖单元工程 ................................ .... . (8) 3.1 一般规定 (8) 3.2评定标准 (8) 3.3质量标准 (8) 4 混凝土浇筑单元工程 ....................................... . (9) 4.1一般规定 (9) 4.2评定标准 (10) 4.3混凝土垫层浇筑工序 (11) 4.4 模板安装工序 (12) 4.5钢筋制安工序 (13) 4.6 橡胶止水带安装工序 (16) 4.7 混凝土浇筑工序 (18) 4.8混凝土外观 (19) 5 密封胶安装单元工程 (21) 5.1 一般规定 (21) 5.2 评定标准 (21) 5.3 质量标准 (21) 6 土方回填单元工程 (22) 6.1 一般规定 (22) 6.2 评定标准 (23) 6.3 质量标准 (23)

古籍修复技术规范与质量要求

古籍修复技术规范与质量要求 古籍修复技术规范与质量要求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古籍修复基本术语及其定义、技术规范及质量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古籍修复行业并供出版、教学、科研及国内外相关技术业务交往使用。 2 术语和定义 2.1 古籍

中国古代书籍的简称,主要指书写或印刷于1912年以前具有中国古典装帧形式的书籍。 2.1.1 影印古籍 指用照相制版的方法印刷并具有中国古典装帧形式的书籍。 2.1.2 仿古籍 指内容不属于古籍范围, 但采用中国传统装帧形式的书籍。 2.2 常见装帧形式 2.2.1 卷轴装 按顺序将书叶粘接后,末端粘接木制或其他材料制成的圆轴,首端粘接细木杆,然后以尾轴为轴心向前卷收,成为一束的装

帧形式。 2.2.2 梵夹装 按顺序将写好文字内容的贝叶或长方形纸叶摞好,上下各用一块板夹住,再打洞系绳。这是我国古代对从西域、印度引进的梵文贝叶经特有的装帧形式的称谓。 2.2.3 经折装 按顺序将书叶粘接后,按一定的尺寸左右反复折叠,再粘贴书衣的装帧形式,这种装帧源于折叠佛教经卷,故名经折装。 2.2.4 蝴蝶装 将写、印好的书叶有字的叶面对折, 折边朝右,形成书背,然后把折边逐叶粘连在一起,再用一张书皮包裹书背。翻阅时书叶的版心居中,形同蝶翅,故名。

2.2.5 包背装 将写、印好的书叶以无字的一面对折,折边朝左,余幅朝右形成书脊。再打眼,用纸捻把书叶装订成册,然后用一张书皮包裹书背的装订方式。 2.2.6 线装 将写、印好的书叶以无字的一面对折,折边朝左,余幅朝右形成书脊,加装书皮, 然后用线把书叶连书皮一起装订成册,订线露在外面。 2.2.7 毛装 用纸捻把书叶连同书皮一起装订,天头、地脚及书背处的毛茬任其自然。 2.3 修复工作宗旨

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 一混凝土施工时的质量控制 1,混凝土浇注前应检查钢筋、模板,清理杂物,特别是梁内及板内不得有任何杂物,模板在浇注混凝土前必须浇水湿润。 2,现浇板采用S形路线浇注,原则为在返回浇注时,先浇带未初凝,以免造成施工缝。 墙、柱必须分层浇注,分层浇注高度不得大于2米。混凝土振捣时要注意,振捣不得过度,以防胀模,但不可漏振。墙、柱根部、柱头在浇注前注入少量高标号水泥砂浆后再浇注混凝土,以防止烂根。严禁出现露筋;孔洞;裂缝等现象,如在拆模后发现影响结构安全的露筋漏振现象;必须由项目部技术人员及质检人员出具处理方案后方可进行处理。在拆模后发现的一般缺陷如(麻面:缺棱掉角)必须及时处理。 3,板面找平,板面必须用大托板一次性刮平,柱芯及楼梯边缘等部位用小木摸摸平后在混凝土表面无明水时进行二次摸压,注重楼梯踏步部位;在二次摸压时必须做到棱角分明表面平滑美观。 4,板面标高,在混凝土浇筑时,用小线挂于柱筋上的水平点上根据技术人员给出的标高尺寸用米尺随浇筑随测量,表面平整度允许误差为8mm,板面标高允许误差为正负5mm。

模板工程质量控制及验收标准 支模方法必须严格按照专项施工方案进行施工 对现浇板模板平整度须严格控制。 模板支设前将水平标高线(上500线)抄测到框架柱或暗柱钢筋上,支模时将线绳挂在上500线上,利用上500线随时校正模板标高。项目部验收时采用水准全部验收。 模板平整度的控制:立柱上水平铺设的方木间距不得大于300mm,且方木铺设前需抄平,模板接缝宽度不大于1mm。板模的水平度以及平整度应严格控制,在模板铺设后应抄平,使板两端高差不得超过5mm,平整度不得超过5mm。板模板与梁模板之间的接缝(即棚边)此接缝必须平直。 固定在模板上的预埋件和预留孔洞均不得遗漏,安装必须牢固,位置准确,模板验收允许偏差如下: 板面开间±5mm 预埋钢板中心线位置3mm 预埋管、预留孔中心线位置3mm 预埋螺栓中心线位置2mm 预埋螺栓外露长度+10mm 0mm 预留洞中心线10mm 预留洞截面内部尺寸+10mm 0mm 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规定如下: 轴线位置:5mm 底模上表面标高±5mm 截面内部尺寸(基础)±10mm (柱、墙、梁)+4mm -5mm 层高垂直(全高≤5m)6mm

室内装饰工程质量规范QB1838-

室内装饰工程质量规范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家庭装饰工程的质量要求、结构安全和验收规则。本规范适用于家庭装饰工程的施工检查和质量验收。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规范中引用而构成为本规范的条文。在规范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规范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QB1838—93 《室内装饰工程质量规范》 3 定义 本规范采用QB1838的定义及下列定义。 家庭装饰工程(home decorective engineering) 是指对居民住宅(包括新建住宅和原有住宅)室内空间及相关环境进行装饰装修设计、施工及室内用品配套供应、陈设布置、达到一定技术、艺术效果的系统工程 4 质量要求 4.1 饰面板(砖)工程 适用于大理石、花岗石、墙地砖等工程。 4.1.1各种石材、墙地砖应符合设计的要求,表面不得有划痕、缺楞掉角等质量

缺陷。 4.1.2根据墙地砖、花岗石的规格检查边长和对角线尺寸,按其颜色深浅程度,将墙地砖分类码放。 4.1.3大理石应根据其天然纹理及色彩的差异,施工前应预排,并将试拼后的板材编号堆放,采用水泥作粘结材料时,所用水泥应是合格的425#以上的水泥,所用的砂应是经过筛的中、粗砂,砂浆配合比为:水泥:砂=1:2(体积比)。 4.1.4基层应清理干净,凸出部分凿去,如果是光滑的楼地面,应凿毛在面(凿毛面积大于70%),并提前10小时浇水湿润基层表面。 4.1.5饰面板(砖)安装(镶贴)必须牢固,无歪斜、缺棱掉角和裂缝等缺陷。 4.1.6饰面板(砖)接缝应填嵌密实、平直、宽窄均匀、颜色一致。阴阳角处的板(砖)搭接方向正确,非整砖使用部位适宜。 4.1.7突出物周围的板(砖)用整砖套割吻合,边缘整齐,墙裙等突出墙面的厚度一致。 4.1.8厨房、卫生间流水坡向正确,不倒泛水,不积水。 4.1.9厨房、卫生间地面、墙角四周及管道地漏结合处须作防水处理,积水12小时试验无渗漏。饰面板(砖)表面平整度应小于1mm/m,接缝高低差不得大于0.5mm,接缝平直度应小于2mm/5m。 4.2 涂料工程 适用于室内外各种水性涂料,乳液型涂料、溶剂型涂料、油漆等涂料工程。 4.2.1涂料工程所用的涂料和半成品,均应在其有效期内使用。 4.2.2涂料工程所用腻子的塑性和易涂性应满足施工要求,干燥后应牢固。采用滑石粉腻子时应掺入适量的白水泥或白乳胶,以增加其强度和粘结性。

产品质量、技术标准.doc

附件1产品质量、技术标准 乙方承诺图书达到以下的质量、技术标准: 第一部分:关于乙方资质 1、乙方必须是CALIS联合目录的商业用户(已签署《CALIS联合目录服务协议》); 2、乙方编目数据质量控制人员必须具备CALIS联机编目中心三级编目员资格证书及相 应的数据上载权限; 3、乙方须能提供符合CALIS联合目录数据规范的书目数据; 4、乙方须有自己的书库,能提供现采,现采场地规模不得小于1万平米,图书数量不 得少于10万种。 第二部分:关于图书采访数据的要求 1、数量:乙方必须主动收集、整理并周期性(至少2周一次)发布图书采访信息,每年 发布新书的种数不少于8万种(去重后的数量); 2、质量:采访信息需要主动去重,按照中国图书分类法细分并按照分类排列发布,必 须有内容简介和适读对象; 3、格式:乙方需要以ISO和XLS两种格式发布的采访数据; 4、时间:预发布信息须占乙方的采访数据的80%以上; 5、所提供图书须为正版、正价,图书存在质量问题时,乙方无条件退书。 6、主动剔除线装书、仿线装书、幼教、中小学、高职高专、小开本及大开本图书,如 误购入图书(无论是否加工),都须退回出版社,相关费用及损失由乙方承担。7、多分册图书或丛书在甲方提供书目中未能全部列出的,乙方应自动配齐发送,如不 能配齐,则须及时与甲方采访人员沟通。 8、每年至少能组织参加一次全国书市或其他的灵活购书方式。采购图书配到率不得低 于80%。 9、甲方的核心出版社为:北京大学出版社、人民出版社、三联出版社、清华大学出 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中国金融出版社、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中信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中国物资出版社、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科学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法律出版社、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中国方正出版社、中国检察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外文出版社、冶金工业

抗旱机井施工技术要求-(修复的)

机井施工技术要求

目录 1 总则 (1) 2 施工流程 (2) 2.1施工流程 (2) 3 施工准备 (2) 3.1施工范围 (2) 3.2施工准备 (2) 4 质量技术要求 (3) 4.1钻进 (3) 4.2换浆、疏孔和试孔 (4) 4.3井管安装 (5) 4.4填砾和管外封闭 (6) 4.5洗井和试验抽水 (7) 5 验收 (8) 5.1验收一般要求 (8) 5.2质量检查与验收 (8) 5.3竣工验收 (10)

1 总则 1.1 本技术要求适用于甘肃省环县苦咸水地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全部机井施工,本技术要求中没有提及的其他要求,应满足相应的规范和相关技术文件。 1.2 本技术要求配合各机井结构设计图、设计通知单和招标文件等文件使用。 1.3 本工程机井为探采结合井,水文地质资料根据区域地质构造及近年环县机井资料和推测得出,因此,施工时应当做好地质编录,根据实际地质编录确定采用井壁管或滤管。 1.4 施工中若实际情况与设计条件不符时,监理工程师应会同业主、设计、施工单位共同研究,由设计单位提出设计修改文件,重大问题的修改须报原审批单位批准。 1.5 施工单位应按照施工图纸和本技术要求,结合现场特点和施工单位的实际情况编制施工技术措施(细则)和实施计划,报监理工程师批准。 1.6 施工单位要建立健全施工质量控制程序,严格执行“三检”制度,作好交班检查与工序检查,坚持“上一道工序三检合格并经监理工程师终检复核后才能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的原则,切实把好质量关。 1.7 施工中必须作好各工序的施工记录,及时整理、分析记录数据,并作为验收依据。 1.8 发生质量事故或问题,施工单位应及时提出事故报告和处理措施,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实施。 1.9 监理工程师应加强施工过程中现场质量的旁站监控。 1.10 工程使用的各种材料均应有出厂产品合格证书、检验证明和品质试验报告等。在进场入库后尚应按有关规范的要求抽样检验,经监理工程师审核批准后方能使用。施工单位应详细记录每批材料的使用部位、用量等情况。 1.11 本技术要求中的未尽事宜,遵照下列规程规范的要求执行。

工程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标准.docx

4抹灰工程 4.1.4抹灰工程应对下列隐蔽工程项目进行验收: 1抹灰总厚度大于或等于 35mm 时的加强措施。 2不同材料基体交接处的加强措施。 4.1.9室内墙面、柱面和门洞口的阳角做法应符合设计要求。 设计无要求时,应采用 1 :2 水泥砂浆做暗护角,其高度不应低 于 2m ,每侧宽度不应小于50mm 。 4.1.11各种砂浆抹灰层,在凝结前应防止快干、水冲、撞击、 振动和受冻,在凝结后应采取措施防止玷污和损坏。水泥砂浆抹 灰层应在湿润条件下养护。 4.2.2抹灰前基层表面的尘土、污垢、油渍等应清除干净,并 应洒水润湿。 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 4.2.4抹灰工程应分层进行。当抹灰总厚度大于或等于 35mm 时,应采取加强措施。不同材料基体交接处表面的抹灰,应采取 防止开裂的加强措施,当采用加强网时,加强网与各基体的搭接 宽度不应小于 100mm 。 检验方法: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和施工记录。 4.2.5抹灰层与基层之间及各抹灰层之间必须粘结牢固,抹灰 层应无脱层、空鼓,面层应无爆灰和裂缝。 检验方法:观察;用小锤轻击检查;检查施工记录。 4.2.6一般抹灰工程的表面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普通抹灰表面应光滑、洁净、接槎平整,分格缝应清晰。 2高级抹灰表面应光滑、洁净、颜色均匀、无抹纹,分格缝和灰线应清晰美观。 检验方法:观察;手摸检查。 4.2.7 护角、孔洞、槽、盒周围的抹灰表面应整齐、光滑;管道 后面的抹灰表面应平整。

检验方法:观察。 4.2.8 抹灰层的总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水泥砂浆不得抹在石 灰砂浆层上;罩面石膏灰不得抹在水泥砂浆层上。 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 4.2.9 抹灰分格缝的设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宽度和深度应均匀, 表面应光滑,棱角应整齐。 检验方法:观察;尺量检查。 4.2.10 有排水要求的部位应做滴水线 (槽 )。滴水线 (槽) 应 整齐顺直,滴水线应内高外低,滴水槽的宽度和深度均不应小于 10mm 。 检验方法:观察;尺量检查。 4.2.11 一般抹灰工程质量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 4.2.11 的规定 表 4.2.11 一般抹灰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项次 项 目 允许偏差 (mm) 检 验 方 法 普通抹灰 高级抹灰 1 立面垂直度 4 3 用 2m 垂直检测尺检查 2 表面平整度 4 3 用 2m 靠尺和塞尺检查 3 阴阳角方正 4 3 用直角检测尺检查 分格条 (缝 )直线 4 拉 5m 线,不足 5m 拉通 4 3 度 线,用钢直尺检查 墙裙、勒脚上口直 4 拉 5m 线,不足 5m 拉通 5 3 线度 线,用钢直尺检查 注: 1) 普通抹灰,本表第 3 项阴角方正可不检查; 2) 顶棚抹灰,本表第 2 项表面平整度可不检查,但应平顾。 4.3.4 抹 灰工 程应 分层 进行 。 当 抹灰 总厚 度 大于 或等 于 35mm 时,应采取加强措施。不同材料基体交接处表面的抹灰,应采取防止开裂的加强措施,当采用加强网时,加强网与各基体的搭接宽度不应小于 lOOmm 。 检验方法: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和施工记录。

事故汽车修复技术规范

事故汽车修复技术规范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事故汽车修复的作业流程、工艺要求、配件修换原则及质量保证。 本标准适用于汽车事故损伤的修复。 的是进一步保证事故汽车的修复质量。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785 汽车及挂车外部照明和光信号装置的安装规定 GB/T 5336 大客车车身修理技术条件 GB/T 5624 汽车维修术语 GB 7258 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 GB 9656 汽车安全玻璃…… 使标准内容更全面 的时效性。 3 术语和定义 GB/T5624 和GB7258中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原设计 汽车制造厂或按照规定程序批准的设计、改造、改装及维修的技术文件。 3.2事故汽车 因意外事故而损伤的汽车。 3.3事故汽车修复 3.4受损件 因事故导致技术参数、性能指标不能达到相关技术标准或原设计要求需要更换或修理的零部件。3.5弯曲变形 永久性变形的损伤形式。 3.6折曲变形 弯曲变形剧烈曲率半径很小,通常在很短的长度上弯曲90o以上,通过拉拔矫正仍有明显的裂纹和开裂,或者出现永久变形带,需经高温热处理才能恢复到事故前状态的损伤形式。 4.1,进厂检验 4.1.1损伤诊断 4.1.1.1 4.1.1.2 4.1.1.3A并归入维修档案。 损伤诊断是事故汽车修复的基础环节,也是重要环节只有损伤诊断正确,才能制定合适的修复方案。应重点注意三方面的内容: 1有助于准确判定损伤范围,力的

2 3C的技术要求。 4.1.2损伤等级评定 4.1.2.1以车身(含驾驶室) 4.1.2.2整车损伤等级划分为一级损伤、二级损伤和三级损伤,损伤等级评定方法按照附录B的规定 B评定对象,整车 1。 2(对可修复性车辆而言主要以车身(含驾驶室)总成、发动机总成、变速器总成、 8 3级损伤、二级损伤和三级损伤。 1 统及转向系统中有三个含以上总成或系统损坏;非承载式车身、车架和发动机总成之一损坏,或非承载式车身总成、变速器总成、驱动桥总成、非驱动桥总成、制动系统及转向系统中有三个含以上总成或系统。 2 非承载式车身总成、变速器总成、驱动桥总成、非驱动桥总成、制动系统及转向系统中有一个 以上总成或系统 3 4.1.3确定修复作业项目 4.1.3.1 4.1.3.2 200016 4.2过程检验 4.2.1 4.2.2修复过程中应按照附录C录检验结果。事故汽车特别 C 修和装配、关键工艺过程作了详细规定。对车架/车身、安全带、气囊、转向机构、制动机构以及 4.3 竣工检验 主要 1D 2 3 检验。

国家工程质量验收标准规范

国家工程质量验收标准规范

国家工程质量验收标准规范 1、工程质量规范(GB50026-93) 2、建筑柱基技术规范(JGJ94-94) 3、土方与爆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1-83) 4、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2-83) 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2) 6、木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6-96) 7、砌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3-98) 8、地面与楼面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9-95) 9、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207-94) 10、建筑装饰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JGJ73-91) 11、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及施工规程(JGJ3-91) 12、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JGJ18-96) 13、采暖与卫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42-82) 14、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88) 15、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GBJ80-91) 16、建筑机械安全技术规范(GBJ33-86) 17、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18、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1-88) 19、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87) 20、预制混凝土构件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21-90 21、建筑工程安全检查评分标准(GBJGJ-99) 22、建筑采暖﹑卫生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2-88) 23、建筑工程电器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3-88) 24、银行营业场所风险等级和保护级别的规定(GA38-2004) 25、安全技术防范标准(GB50348-2004) 26、安全工程程序与要求标准(GA/T75) 27、建筑装饰装修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 28、施工工艺规范及技术标准 29、《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30、《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31、《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3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33、《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 34、《木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6-2002) 35、《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02) 36、《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02) 37、《建筑地面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9-2002) 38、《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 39、《通风及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 40、《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

质量标准和技术要求

濮阳永金化工有限公司 板式换热器 技术规范 甲方:濮阳永金化工有限公司 乙方: 2018年月日

目录 一、项目简介、使用地点及技术协议生效条件 (1) .项目简介 (1) .使用地点 (1) 生效条件 (1) 二、货物名称和供货范围 (1) 三、主要部件配置要求 (1) 一般要求 (1) 电动机要求 (2) 仪表选型要求 (4) 四、质量标准和技术要求 (5) 质量标准 (5) 技术要求 (6) 五、质量及验收标准 (6) 六、设计、生产和制造相关文件及合格证 (7) 七、货物使用范围 (8) 八、技术参数 (8) 九、性能保证及考核 (9) 十、安装调试及运输包装要求 (9) 十一、供货商需提供技术资料及要求 (9) 技术资料内容和交付进度 (9) 合同签订后的资料和图 (10) 设备发运同时乙方向甲方提供: (11) 设备监造检查所需要的技术资料 (11) 施工、调试、试运、机组性能试验和运行维护所需的技术资料 (11) 乙方提供的其它技术资料 (11)

一、项目简介、使用地点及技术协议生效条件 1.1.项目简介 濮阳永金装置循环氢气压缩机液力耦合器的板式换热器,经公司同意计划将更换新板式换热器。 1.2.使用地点 濮阳永金装置循环氢气压缩机液力耦合器 生效条件 本技术协议作为商务合同附件,经各方签字盖章后与商务合同同时生效。 二、货物名称和供货范围 板式换热器(C301-E1) 三、主要部件配置要求 一般要求 乙方应提供与原板式换热器性能、规格尺寸相同的板式换热器。乙方提供详细板式换热器参数,所有配件均应符合有关国家标准或NB/T47004-2009 ISO 15547-1- 2005标准。 乙方保证提供设备为全新的、先进的、成熟的、完整的和安全可靠的,且满足技术经济性能要求的设备。 凡在乙方设计范围之内的外购件或外购设备,乙方至少要推荐2至3家产品供甲方确认,而且甲方有权单独采购,但技术上均由乙方负责归口协调。 乙方提出的产品将完全符合本技术协议文件的要求。

空调室外管道修复技术要求9.0

空调室外管道修复技术要求 一、空调管道 (一)工程执行的规范、标准 1.本工程执行现行的国家及行业有关施工规范及验收标准,部分规范和标准如下: (1)《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 126-89 (2)《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43-2002 (3)《采暖与卫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 242-82 2.招标安装工程除必须执行以上规范及技术标准外,还应遵守本文尚未列出的与本工程设计和施工有关的现行工程设计、施工验收规范和技术标准以及有关的法律、法规及设计图纸要求。凡与本项目有关的国家、地方规定都须遵守。 (二)主要材料及其它质量要求 1.管道的敷设应尽可能与原有周边的环境保持总体协调美观,转接接合等处能合理处理,做到美观、不突兀、维修方便,并牢靠固定,以防止横向和纵向移动。 2.所有材料必须保证为全新及没有缺陷的一级品或优等品,承包商必须负责选购材料,确定的材料必须符合此标书和深化设计图纸的要求,投标方必须提供材料的有关实验报告以确认材料的质量。招标单位对任何材料的批准并不分担承包商应付的责任。 (三)施工前所有设施的安装位置应与业主再次确认后再行施工。 (四)施工具体内容: 1、去除原有冷却塔管道、制冷管道、送风机组管道原有保护层; 2、冷却塔管道保护层采用0.5mm厚的防腐蚀铝板(5052系列);制冷管道、送风机组管道原有保护层采用0.5mm厚的防锈铝板(3003系列)。 3、施工要求: ①直管段金属护壳的外周长下料,应比绝热层外圆周长加长30-50mm,护壳环向搭接一端应压出凸筋;护壳纵向搭接也要压出凸筋;其环向搭接尺寸不得少于50mm。 ②弯头与直管段上的金属护壳搭接尺寸应为30-50mm,搭接部位不得固定。 ③安装保护层时,应紧贴保温层。 ④水平管道金属保护层的环向接缝应沿管道坡向,搭向低处,其纵向接缝应布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2001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2001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2001》的内容主要包括:(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建筑工程质量验收的划分(5)建筑工程质量验收(6)建筑工程质量验收程序和组织六部分内容,其中总则的基本内容如下: 1.0.1为了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统一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保证工程质量,制订本标准。 说明:1.0.1本条是编制统一标准和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系列标准的宗旨。仅限于施工质量的验收。设计和使用中的质量问题不属于本标准的范畴。 本次编制是将有关建筑工程的施工及验收规范和其工程质量检验说不定标准合并,组成新的工程质量验收规范体系,实际上是重新建立一个技术标准体系。以统一建筑工程质量的验收方法、程序和质量指标。修订中坚持了”验评分离、强化验收、完善手段、过程控制”的指导思想。 1.0.2本标准适用于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并作为建筑工程各专业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编制的统一准则。 说明:1.0.2本标准的内容有两部他。第一部分规定了房屋建筑各专业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编制的统一准则。为了统一房屋工程各专业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编制,对检验批、分项、分部(子分部)、单位(子单位)工程的划分、质量指标的设置和要求、验收程序与组织都提出了原则的要求,以指导本系列标准各验收规范的编制,掌握内容的繁

简,质量指标的多少,宽严程度等,使其能够比较协调。 第二部分是直接规定了单位工程的验收,从建筑单位工程的划分和组成,质量指标的设置,到验收程序都做了具体规定。 1.0.3本标准依据现行国家有关工程质量的法律、法规、管理标准和有关技术标准编制、建筑工程各专业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必须与本标准配合使用。 说明:1.0.3本标准的编制依据,主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及其他有关设计规范的规定等。同时,本标准强调本系列各专业验收规范必须与本标准配套使用。 另外,本标准规范体系的落实和执行,还需要有关标准的支持,其支持体系见图1.0.3工程质量验收规范支持体系示意图。(图见附件) 附件: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2001

GB50300-200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目录 0、关于发布国家《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的通知----------0 0、前言-------------------------------------------------------0 1、总则-------------------------------------------------------0 2、术语-------------------------------------------------------0 3、基本规定----------------------------------------------------0 4、建筑工程质量验收的划分--------------------------------------0 5、建筑工程质量验收--------------------------------------------0 6、建筑工程质量验收程序和组织----------------------------------0 7、附录A 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记录-----------------------------0 8、附表B 建筑工程分部(子分部)工程、分项工程划分-------------0 9、附录C 室外工程划分-----------------------------------------0 10、附录D 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0 11、附录E 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0 12、附录F 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0 13、附录G 单位(子单位)工程质量竣工验收记录------------------0 14、单位(子单位)工程质量控制资料核查记录---------------------0 15、单位(子单位)工程安全和功能检验资料核查及主要功能抽查记录-----0 16、单位(子单位)工程观感质量检查记录-------------------------0 17、本标准用词说明---------------------------------------------0

细胞病理学技术制作规范及质量控制标准

细胞病理学技术制作规范及质量控制标准 一、细胞学标本的接收 1.细胞学申请单和标本的验收 (1)细胞病理学室应有专人负责细胞病理学标本及申请单的验收,并严格执行标本验收签名责任制。 验收工作包括以下内容。 ①认真核对每例送检标本和申请单,确保标本和申请单一致。发现疑问应及时与送检科室联系并在申请单上注明情况。 ②认真检查送检标本及内容物是否完整,盛具是否洁净干燥,识别的标签是否牢附于容器上。 ③申请单是否注明送检标本的目的和要求(包括特殊检查要求,如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分子病理学检测等)。 ④仔细查阅申请单上各项是否按要求填写清楚:包括患者的基本情况、送检单位、送检日期、送检标本类别、患者的临床资料、化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结果、既往细胞病理学检查情况和临床诊断等。 ⑤申请单上要详细记录患者或家属的明确联系方式,以便必要时与患者或家属联络。 (2)用于细胞病理学检查的标本必须新鲜,力求有足够数量,临床取材后应尽快送达细胞病理学室。

(3)申请单中由临床医师填写的各项内容不得擅自进行改动。 (4)下列情况者,标本不予接收。 ①申请单与相关标本未同时送达细胞病理学室。 ②申请单中填写的内容与送检标本不符。 ③标本上无患者姓名、科室等标志。 ④申请单上填写的内容自己潦草难以辨认。 ⑤申请单中漏填重要项目。 ⑥没有按照规范的方法进行采集、运送或保存的标本。 ⑦出现泄漏、损坏、碎裂,液体标本干涸等不符合送检要求的标本。 (5)细胞病理学室对不能接收的标本及申请单一律当即退还送检人,不予存放。 2.申请单和标本的编号、登记 (1)验收标本的人员应在已验收的申请单上注明收到标本的日期,及时准确地进行细胞病理学编号,并逐项录入登记薄或计算机。 (2)细胞病理学标本、申请单、涂片、标本登记薄或计算机内的编号必须完全一致。 二、细胞病理学基本技术操作 1.取材和制片 标本一定要新鲜,接收标本后应立即涂片、固定和染色。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