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治疗小儿腹泻常用的药物

治疗小儿腹泻常用的药物

治疗小儿腹泻常用的药物
治疗小儿腹泻常用的药物

治疗小儿腹泻常用的药物

目前,治疗小儿腹泻常用的药物,国内外较推崇的有:

1、蒙脱石粉,即思密达,具加强、修复消化道粘膜的屏障作用,并能固定、清除各种病毒、细菌及其毒素,适用于各种腹泻。

2、微生态调节剂,如双歧杆菌制剂,可调节肠道内环境的稳定,保护肠道内有益菌群,有利于腹泻的治疗。

3、丁桂儿脐贴(原名:宝宝一贴灵),纯中药治疗小儿腹泻外用贴剂,简单方便有效,且无副作用。

此三种药物,可作为家庭小药箱的常备药物。

吴萸散敷脐可治婴幼儿腹泻

婴幼儿腹泻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如消化不良、乳糖不耐受症、轮状病毒感染及其他细菌感染,促使肠蠕动增强,大便次数增加,腹部不适等。目前虽然治疗婴幼儿腹泻的方法有多种,但病程长,费用高。采用吴萸散敷脐疗法,既经济,又方便,且疗效可靠。

取吴茱萸3g,丁香1.5g,木香1.5g,苍术3g,肉桂3g,五倍子10g。将以上药物共研细末,混匀后加食醋适量调成糊状,敷于脐部,用胶布或伤湿止痛膏固定,每2日换药1次。如腹泻严重有脱水症状者,可口服补液盐。

祖国医学认为,腹泻多由饮食不节,食滞胃肠或感受暑湿,致使湿热阻于中焦,脾胃功能失调,因而出现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吴茱萸、丁香辛热,除寒呕、温胃;木香微温,散滞和胃调风;肉桂辛热,通脉、温补,苍术苦温,健脾燥湿、发汗宽中;五倍子酸寒,收敛固涩,此外醋也有收敛固涩之功。诸药合用敷脐通神阙穴,具有通风燥湿健脾,解除腹胀调气血之效,从而达到促使胃肠功能恢复治病的目的。

家庭“非处方药”完全手册

为了让妈妈做好家庭保健,大病到医院,小病自己看,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病、多发病的自我药疗,最重要的是要学会使用非处方药,也称OTC药品(Over—The—Counter),在没有医生或其他医务工作者指导的情况下治疗轻微的疾病。

值得提醒的是,不是所有症状,所有疾病都可以“自己诊断,自我用药”的。同时也要认识到,包括非处方药在内的所有药物都有某些副作用。

如何正确选用非处方药品?

·自我判断症状。通过自己获取的信息和拥有的常识,对自己的症状进行自我判断,如您自觉鼻塞、咽痛、周身不适、体温高于正常,您可能会判断患了“感冒”而自行选用抗“感冒”的药物。

·正确选用药品。可查看所购药品详细使用说明书,也可在购买时向药师询问。·查看药品包装,不能购买“三无”产品,不要购买包装破损或封口已被打开过的药品,更不要购买过期产品。

·使用时详细阅读说明书。严格按说明书中标示的剂量使用,切不可超量使用,一定要看说明书中注明的禁忌药。如果您有说明书中所列禁忌症,切莫饶幸使用。还要注意药物说明书中的注意事项,如服药时应禁食的东西服用时间,服用方法等都要细细读懂。

·注意保管好药品。通常需放置阴凉干燥通风处。有些需放置低温处的一定要遵照要求放置。

·自我药疗3天后症状仍不见缓解或减轻,应及时看医生。

·药品不要放在小孩可以拿到的地方。

并不是一天24小时都可随时随地买到药品,而患病却不分时间。尤其是深更半液患病,就更是麻烦,临时购买药品,很不方便,最好是家中备些常用药品。备什么药好呢?

感冒药

感冒是由不同类型的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粘膜急性感染。主要症状为鼻涕、喷嚏、鼻塞、干咳、咽痛等症。对感冒的治疗主要是解除鼻充血,减少鼻分泌物,减轻发热、头痛等症状。服用感冒药一周仍不见好转应看医生。

可备用的感冒药有:复方金银花冲剂(口服液)、利咽解毒冲剂、复方感冒灵(清)、维C银翘片、康泰克(适用于年长儿)、小儿速效感冒片(颗粒)等药。大多是复方制剂。成人使用的感冒药不要用于小儿。

感冒药服用方法简单,一般按说明书服用。症状重、体温高交到医院就诊,排除其它疾病。

抗菌药

抗菌素一般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小儿常用的有青霉素类,如阿莫西林、阿莫仙青霉素、V钾片等,这类药给患儿初次使用时应注意过敏反应,对青霉素过敏者慎用。其次是头孢菌素类,如欣可诺,欧意等。使用此类药也应注意过敏反应。

不适用于婴幼儿的抗菌素,大环内酯类,如红霉素、罗红霉素、利菌沙、严迪等。这类药不适于用于婴幼儿,其它如磺胺类(如复方新透明)、氨基糖甙(如庆大霉素),不适用于小儿。若有必要使用,应在医生指导下。

使用抗菌素时应注意:

有的父母当小儿患病,尤其是发热的,心急如焚,恨不得一下治好,往往是频繁更换抗菌素。甚至早晨服一种,中午又换另一种结果是哪种抗菌素也达不到抗菌作用。一般情况下抗菌素应使用3天,如无效再更换另一种频繁更换抗菌素,不但起不到有效杀菌作用,还容易产生耐药性。

服用任何一种抗菌素,都应在饭店,尽量不空腹服用。

一些酶类制剂应与抗菌素间隔一段时间如乳酶生、乳酸菌素片、整肠生、丽珠肠乐等应与抗菌素间隔至少2小时。纯中药制剂一般空腹服用,与抗菌素间隔1-2小时。

不要长期作用抗菌素。有的父母带小儿看病,医生开据处方。小儿病程迁址。如咳嗽,父母就自行给小儿服用医生曾开据的处方药。有的服用长达半月,甚至一个月。长期服用抗菌素会造成菌群失调,白细胞下降等后果。

退热药

发热是一种防御机制,但高热可损害机体和引起并发症,如小儿高热惊厥。所以,小儿发热须积极处理,除了用物理降温外,还应使用退热药,但要知道,退热药只是对症治疗,治标不治本,不能解除疾病原因,而且高热或持续发热不退是严重疾病的信号。因此,使用退热药的同时,还应使用治疗疾病的药物,连续3天仍不退热应看医生。

可备用的药有:扑热息痛、小儿鲁末那、小儿退热栓、百服宁、泰诺、泰诺林、

小白退热口服液、柴胡饮、小儿退热口服液等。

最佳必备退热药及使用方法:

①扑热息痛适用于2岁以上小儿根据年龄不同选择不同剂量,一般情况下,2-3岁5-100毫克,4-6岁100-150毫克,7-9岁150-200毫克,10-12岁200-250毫克。12岁以上,250-500毫克,轻度发热38℃以下,选择较小剂量,中度发热38℃-39℃,选择中间剂量,高热39℃以上选择大剂量。扑热息痛规格有两种,500毫克/片、300毫克/片。

②小儿鲁末那:尤其适用于婴幼儿。除有退热作用外,还有止惊作用。可预防小儿高热惊厥,价格便宜,疗效好。一般情况下,半岁前半片,以后每岁1片。即3岁小儿可服3片,可根据发热程度加减剂量。

③小儿退热栓:当小儿高热,使用退热栓,有很好的退热效果,使用退热栓时,要注意放置方法。把外包装去掉,小儿取侧卧位,暴露肛门,缓缓推入退热栓直至全部进入肛门。

其它备选商品药还有:日夜百服宁、泰诺、泰诺林、康利诺等。可按照说明书使用。

使用退热药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退热药,顾名思义,发热才需服用。有的父母怕小儿发热,在小儿不发热时也给服用退热病,以便预防发热。这是不对的。当小儿不发热时,服用退热药,小儿出汗过多,丢失过多电解质,造成低体温,失盐失水出现虚脱,甚至休克。

小儿发热不同于成人,不要忘记物理降温,尤其是婴幼儿,物理降温速度快,副作用少,优于药物降温。

小儿汗腺不发达,不易“发汗”切莫给小儿多穿多盖“捂汗”,这样不但不能降温反而使小儿体温聚升,甚至造成高热惊厥。

服用退热药间隔时间一般不超过4-6小时。当体温降至已常或较前下降后,也应4小时后测量体温,及时发现小儿发热,不要等到小儿再次出现高热时方服用退热药,以免出现高热惊厥。

服用退热药时,药物剂量可灵活掌握,中度发热按说明书推荐剂量,高热或超高热时可适当增加剂量,中度认下发热可减少剂量。

小儿发热一定要频饮水,稍增加食盐摄入量,饮料不能代替白水。

止咳、祛痰、平喘

止咳药

咳嗽是一种保护性的呼吸道反射,可将异物(痰液等)从气管、及气管中排出,使呼吸道通畅,因此,轻度咳嗽一般不需用药,但咳嗽过频过重,则应及时治疗,减轻患儿痛苦。对于顽固的咳嗽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镇咳药代表药有:咳必清、咳快好、美沙芬等。

祛痰药:

痰是呼吸道粘膜的分泌物,可因炎症增加阻塞呼吸道引起咳嗽,祛痰药可衡释粘液,促使呼吸道中的液体流出。

祛痰药一般副作用较多,较少给小儿使用。

平喘药:

哮喘、喘息是小儿易出现的症状,代表药有氯喘、喘定、舒喘灵、嗽必妥等。此类药不推荐给儿童使用。

以上镇咳、祛痰、平喘药既然不宜用于儿童,为什么在小儿常备药中提起呢?主要是提醒父母,止咳、祛痰、平喘药要尽量避免使用。

那么小儿咳嗽、喘用什么药好呢?医生推荐使用中成药或一些复方制剂,即便其中含有上述几类药物成分,量也较小。厂家在制作过程中也考虑到了,小儿服用小儿类止咳祛痰平喘药比较安全。

常用的有:小儿咳喘灵冲剂、小儿咳喘灵口服液、儿童清肺口服液,小儿黄龙咳喘冲剂、小白止咳糖浆、密炼川贝糖浆、蛇胆川贝液等。

服用止咳、祛痰、平喘药时注意:

此类药大都是对症药,治标不治本,应治疗疾病本身,如肺炎、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若没有其它病症,可单独使用。若效果不好,应及时看医生。

有的父母见小儿咳喘较重,心情急切,不按说明书服用,过量,超大剂量使用,这是不对的,药物都有其不良反应,毒副作用。不应过量服用。

止泻药

腹泻是小儿常见疾病,引起小儿腹泻的原因多种,当服用止泻药时,应注意病因治疗。

可备用的腹泻药:思密达、鞣酸蛋白、参岭白术散、小儿泻速停等。

细菌性腹泻应使用抗菌素。

病毒性腹泻可使用抗病毒药。

生理性腹泻应注意饮食状况。

服用止泻药时应注意:

小儿腹泻是儿童常见病,多发病,如不及时治疗可因脱水,中毒等而危及患儿生命。所以,不能忽视小儿腹泻,特别是急性水性便中毒痢疾,长期迁延腹泻。应及时看医生。注意补充水、电解质,不提倡饥饿疗法治小儿腹泻,以免造成小儿营养不良。

小儿腹泻病的饮食治疗和护理有时比药物还重要,要加强综合治疗。

不要忽视口服补液盐的作用。小儿腹泻丢失大量水、电解质,口服补液盐可补充之。

如没有确切的感染证据,不要滥用抗菌素,以免引起肠道菌群失调,而加重腹泻。严重者导致霉菌性肠炎。

不要来用肌注药物的途径来治疗小儿肠炎。

如果小儿无呕吐,能顺利喂给口服补液盐,病情较轻,无明显脱水,尽量口服补液,以免因群脉剂补液给小儿带来痛苦和不便。

常用小儿中成药治病大全

常用的小儿中成药,绝大多数都是蜜丸,少部分是散剂和糖浆,蜜丸从口服直到胃肠道吸收,全过程是比较缓慢的,所以,蜜丸制剂都是主治慢性病。但是,小儿中成药中,又有很多是治急性病的,如保元丹、妙灵丹、至宝锭等等,都是疗效较高的传统中成药,只要我们掌握这些常用中成药的服药调引方法,就会使药物效力充分发挥出来,达到药到病除的效果。

小宝宝一旦有些不舒服,家长都喜欢随时给孩子吃点常备小药。多数情况下,家长按照说明书给孩子吃些常用小药,不会有什么问题,但往往不能产生说明书上所说的疗效。

常用的小儿中成药,绝大多数都是蜜丸,少部分是散剂和糖浆,蜜丸从口服直到胃肠道吸收,全过程是比较缓慢的,所以,蜜丸制剂都是主治慢性病,而我们常在宝宝伤风感冒、发热咳嗽或消化不良时,给他们吃一点丸药,这就好比“急

性子遇到慢郎中”,疗效往往不明显。但是,小儿中成药中,又有很多是治急性病的,如保元丹、妙灵丹、至宝锭等等,都是疗效较高的传统中成药,只要我们掌握这些常用中成药的服药调引方法,就会使药物效力充分发挥出来,达到药到病除的效果。

至圣保元丹妙灵丹

1.小儿重感冒,发烧,怕冷,无汗,头痛时,可用中药紫苏叶煎汤,然后化服至圣保元丹或妙灵丹。

2.小儿痰喘,咳嗽,气管炎,用生姜汤化服之。

3.小儿高烧,昏迷不醒,用中药皂角煎汤化服。

4.小儿高烧,惊风抽搐,口眼歪斜,用中药钩藤汤化服。

5.小儿夜啼哭闹,或痰热过甚,烦闷,热重时,用薄荷汤化服。

琥珀抱龙丸

1.小儿高烧,抽风,发惊,牙关紧闭,口眼歪斜,不省人事时,可用姜汁化开琥珀抱龙丸擦牙关,再用姜汤化服一丸,可以救急。

2.小儿伤风感冒,咳嗽气憋时,用葱姜煎汤送服一丸。

3.小儿伤风感冒,又见痰多,胸闷恶心,用薄荷煎汤送下一丸。

4.小儿夜啼,发惊,身热,用中药灯心汤送服。

5.小儿痘疹,斑疹,发热烦躁者,温开水送服。

6.小儿风寒感冒,吐乳,腹痛,淡姜汤送服。

7.小儿发热头痛,宿食不消化,吐酸水,用中药砂仁麦芽汤送服。初生婴儿服用,则需乳汁调服。

小儿百寿丹小儿感冒风邪,发热,怕冷,咳嗽,痰多,流涕,起急烦躁,停食伤冷,饮食不化,脾胃损伤,面黄肌瘦,疳积,虫积等,俱用白蜜水(或白糖水)化服,或温开水化服亦可。

至宝锭

1.小儿外受风寒,感冒发烧,流涕易惊,烦躁等,葱姜汤送服。

2.小儿伤食呕吐,腹泻,以姜汤化开服下,或苏叶汤化服。

3. 小儿发热惊风,薄荷煎汤化服。

4.小儿外感咳嗽,痰喘,梨汤化服。

5.小儿伤食伤乳,积聚不化,山楂汤化服。

6.小儿大便燥结,蜜汤化服。

7.小儿疾病恢复期,精神不好,不思饮食,姜枣汤化服。

解肌宁嗽丸儿童清肺丸鹭鸶咳丸这三种药专治小儿肺胃不清,痰涎壅盛而见咳嗽痰喘,咽喉肿痛,感冒风寒等。

1.热盛惊风、喘咳用薄荷汤送下。

2.伤乳、伤食咳嗽,用山楂汤化服。

3.咳嗽痰盛,梨汤化服。

启脾丸小儿健脾丸脾胃虚弱、厌食而见面黄肌瘦,腹胀疼痛,倦怠嗜卧,少食,呕吐,腹泻等,用米汤送服,或淡姜汤送服,温开水送服亦可。

以上几种小儿成药,都是中医传统的儿科常用中成药,只要我们根据不同病情,调好药引,给小儿服用后,其功能效果往往比单用白水研开送服理想。

幼儿急疹宝宝的妈妈护理锦囊

幼儿急疹ABC

A 高热

宝宝的体温会一下子就升得很高,常在39℃-40℃。高热早期,有的宝宝可能伴有惊厥,有的宝宝可能出现轻微流涕、咳嗽、眼睑浮肿和眼结膜炎。

B恶心、呕吐

在发热期间,宝宝食欲较差,并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轻度腹泻或便秘等症状。同时,宝宝可能伴有咽部轻度充血,枕部、颈部及耳后淋巴结肿大。

C热退疹出

宝宝持续高烧3-5天后,体温会忽然降下来。但在热退时,宝宝全身会出现大小不一的淡红色斑疹或斑丘疹,通常先从胸腹部开始,很快波及全身。这种皮疹一般会在1-2天内消退,消退后不会留下痕迹。

幼儿急疹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发疹性热病。它的特征是发烧3-5日,热退后周身出现红疹,并很快消退。由于皮疹出现之前高烧不退,烧退才见疹,所以初期诊断有困难。此病是由一种病毒引起的,好发于6-18个月的宝宝,是一种常见的发疹性疾病,尤其以1岁之内的宝宝多见。

幼儿急疹注意事项

1. 幼儿急疹初期,宝宝体温超过38.5℃时,可为宝宝物理降温或服用少量退烧药,以防发生高热惊厥。

2. 一定要让发热的宝宝多饮水,以防止出汗过多引起虚脱,同时也有利于体内毒素的排泄,促进身体有效出汗,帮助降低体温。

3. 不要给患幼儿急疹的宝宝乱服药,以免发生药物不良反应。

4. 当宝宝出现幼儿急疹症状时,父母不要着急带宝宝去医院,以免造成交叉感染。

5. 宝宝出现幼儿急疹症状后应多卧床休息,尽量少去户外活动,同时注意隔离。

6. 患幼儿急疹的宝宝饮食要清淡,如果宝宝食欲不佳不要过分勉强。同时,宝宝的衣服和被褥不要过多过厚,以保证皮肤能够有效地出汗和散热。宝宝出汗后要及时调换衣褥的薄厚,避免身体受凉。

7. 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和流通,室温不要太高。

妈妈锦囊

物理降温法

* 冷敷法:在冷水中浸湿毛巾,拧成半干放在宝宝的额部、颈部、腋下及大腿根部,几块毛巾交替使用。

* 温水浴法:采用低于体温2℃的水进行洗浴。

冬季宝宝的防病之道

宝宝患了流感怎么办?

1、在家休息。

2、饮食宜清淡,以流食为主,加以适当的营养,稀饭最有利。

3、饭后用温水漱口;用热毛巾捂,清洁鼻孔,能起到排毒的作用。

4、洗手,最好用温热流动的水洗。

5、洗澡,可以洗,但不能感冒。

如何帮助宝宝预防流感?

最重要的方法是增强抵抗力。可以采取这些方法:

1、室内经常开窗通气,保持空气流畅。但是,早上不宜马上开,要在上午

九、十点,太阳出来后再开窗,并且风不能直吹。开窗时间在3个小时以上,下午要早关窗。

2、晒太阳。爸爸妈妈些都晓得冬季晒太阳可以促进钙的吸收,但专家提醒大家,给宝宝晒太阳要选择好时间和时机。时间在下午4点之前,时机呢?就是宝宝要100%的健康才行。如果宝宝正在生病,晒太阳要热,一松衣服又容易引起感冒。

3、不去商场等人多的地方,这些地方空气不好,病菌较多。建议周末有条件的家庭,可以到山间小溪去亲近大自然,还有助于宝宝视力的发育。

4、运动。在冬季,宝宝的运动建议以小球为主,如乒乓。

5、穿衣。爸爸妈妈些要会看天气预报,及时给宝宝加减衣服。

6、多喝白开水。

7、“馒头比面包好”,说的是饮食应清淡,忌吃油炸、腌卤类的食物,最好吃时令食物。冬季干燥,宝宝更需要补充水分。

8、晚上洗澡,中午洗头。原则是不能让宝宝感冒了,给宝宝洗澡的时间最好选在晚上,洗了澡就睡,还有助于娃娃的睡眠。如果白天宝宝出了汗,马上洗,还容易感冒。女宝宝的头发长,不易干,所以,最好是在中午洗。

9、上幼儿园和读书的宝宝的感冒并发症不一样。家长要引起注意。

如何预防小儿哮喘?

宝宝感冒了就易患哮喘,预防的方法是:

1、家里不要铺地毯。

2、冬季更要晒被子,可以防止螨虫。

3、不要推着宝宝在大街上走,汽车尾气很糟糕。

4、不给宝宝吃容易引发过敏的食物。

患病时,如何帮宝宝咳痰?

宝宝患了肺炎,一般都有痰———痰是病的产物,所以,家长要帮助宝宝把痰咳出来。专家建议的方法:家长五指并拢,空心,拍宝宝的背部,从下往上拍。

宝宝感冒了能不能吃鸡蛋?

宝宝感冒了,有的医生说饮食方面啥都不用忌,有的医生说要忌鸡蛋。到底该听哪个的?

两种说法都有道理。前者说不用忌,是为了保证宝宝的营养,本来宝宝就生病了,营养再不跟上,岂不更难痊愈。医生说要忌鸡蛋,是因为油炸食品容易上火,不利于宝宝的恢复。

那么,到底该怎么办呢?鸡蛋可以吃,但一定要吃蒸鸡蛋。既不会上火,也容易消化,也有营养。把蛋黄磨细了,兑在牛奶里吃是不适合的。因为牛奶是流食,蛋黄是固体。流食的实用方法是喝,固体在流食中,对宝宝不好。

小儿感冒居家治疗3个小妙招

秋冬季节对宝宝和妈咪是一个考验。秋冬天气逐渐变凉,昼夜温差大,加之干燥多风,使悬浮在空气中的微粒粉尘,即可吸入颗粒物增多,使宝宝很容易伤风感冒,或使体质较弱的宝宝反复患病或旧病复发。因此,秋冬季预防感冒至关重要。

感冒是小儿的常见疾病

我们平常所说的上呼吸道感染,中医又称为“伤风”、“感冒”。它是小儿时期常见的疾病,有的宝宝一年可以反复感冒多次,宝宝痛苦,妈咪焦急。感冒一年四季都可以发病,尤以冬春两季更为多见,常与气候变化有关。一般来讲,感冒经过治疗大多可以很快治愈。但如果宝宝体质较差,染病较重或治疗不及时,就可能并发为急性支气管炎、肺炎、病毒性心肌炎等疾病。它们会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和身心健康,严重时可以危及生命。

引起小儿感冒的病菌是什么?

90%的感冒都是由病毒引起的。当身体抵抗力低下时,病毒、细菌就会乘虚而入,使宝宝发病。为什么宝宝容易患感冒呢?这是小儿自身的生理特点所决定的。小儿脏腑娇嫩,免疫系统发育还不完善,抗病能力差,寒暖不能自调,加之小儿活泼好动,经常玩耍得满头大汗。一旦安静下来,就很容易受凉感冒。患病后如果治疗不及时,就会很快发生严重的合并症。

宝宝感冒后有哪些表现?

宝宝被感染后,大多表现为流清水样鼻涕、打喷嚏、鼻塞、咳嗽。有些小婴儿因鼻子不通气而张嘴呼吸,或者阵阵烦躁、哭闹;大一些的宝宝会诉说咽部疼痛。常伴有发热,体温可高达39℃-40℃,个别宝宝还会因发热而引起抽风,或出现腹泻、腹痛、呕吐等症状。一般来讲,如果治疗及时并护理得当,3-5天即可痊愈。

感冒居家治疗妙招

宝宝患感冒后,如果症状不重、没有发热,可根据出现的症状和表现,在家中向医生咨询,并在医生指导下酌情服用一些中成药——

妙招1 服用中成药

1.风寒感冒:常表现为发热较轻,不出汗,畏寒怕冷,喜欢让妈咪抱在怀里。同时,宝宝流清水鼻涕、咳嗽阵阵、痰清稀易咳出、舌苔薄白。可使用小儿感冒冲剂、午时茶、柴防冲剂等药物,剂量遵从医嘱。

2.风热感冒:常常发热较高、汗多、口唇红、咽干痛,鼻塞有黄鼻涕,咳嗽声音重浊,痰少不易咳出,舌苔黄腻。可使用小儿清热解毒口服液、板兰根冲剂等药物,剂量遵从医嘱。

妙招2 施行中医推拿法

发热:清天河水。推天柱骨各200次,揉小天心30-50次。

鼻塞:揉迎香。擦鼻旁100次。

咳嗽:捏挤天突30次,下推膻中,揉肺俞各50-100次。

妙招3 使用家居验方

1.香菜根、葱根各15g,煎水后加适量冰糖代茶饮。

2.白菜根20g、生姜3片、红糖60g一同煮水,热饮。

3.鲜芦根30g,煮水代茶饮。

4.咳嗽有痰的宝宝,可以用生梨煮水喝。

感冒的预防措施

1.平时应该注意宝宝的耐寒力锻炼,提高抵抗力。不要天气稍凉,就急于给孩子穿厚厚的衣服。宝宝的天性就是活泼好动,运动量明显比成人大,如果穿得过多,宝宝活动时就会大汗淋漓,汗毛孔张开。一旦安静下来,湿透的内衣、开放的汗毛孔,使宝宝非常容易受凉感冒。宝宝是否应该增加衣服,妈妈摸摸宝宝的手脚是否温暖就能判断了。

2.居室内保持空气新鲜,湿度适宜,不要带宝宝到空气污浊、人员混杂的环境中去。

3.家庭成员或照看宝宝的人员中,一旦有人感染病症,马上停止接触宝宝。如果不能隔离,患病者一定要带上口罩,并要勤洗手,以防传染给宝宝。

4.对于已经患上感冒的宝宝,适宜的护理是非常重要的。首先,要保证宝宝的休息,不要任由宝宝蹦跳、玩耍。充分休息可以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

5.宝宝发烧时,应多给饮白开水,多吃蔬菜水果,以保持大便通畅,尿量正常。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宜。每次出汗后,应及时将宝宝浸湿的内衣更换下来。

6.发烧38℃以上或既往有高热惊厥史的宝宝,一定要及时服用退热药;或头部使用降温措施,如外敷“一贴凉”等,以防宝宝发生抽风。

7.宝宝一旦发生高热惊厥,妈妈千万不要慌乱。首先,要将宝宝平放在床上,用手指紧压人中穴;如果伴有呕吐,一定要及时清理口腔内的食物或药物,以防吸入气管造成窒息。同时,要对宝宝进行降温处理,然后赶快送往医院治疗。

特别提示:

宝宝正在生长发育之中,病情会瞬息万变。虽然感冒是宝宝的常见疾病,但有时也会引发多种并发症。因此,特别提醒妈咪,如果宝宝发热不退,或感冒症状加重,或突然烦躁不安,一定要及时到医院进行诊治。切不可自己随便买药在家服用,更不要随便使用抗生素,以免贻误宝宝的病情。

1-3岁小儿秋季腹泻药茶调治方

秋季腹泻多发生在6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腹泻之前常有1~2天发热、咳嗽和腹泻,一天泻10多次,严重的泻30~40次,蛋花样大便。患儿口渴,见水就饮,但喝下去后很快又泻出来。下文将提供5个独特的药茶调治方,供1-3岁患儿使用。

小儿秋季腹泻是一种轮状病毒感染性肠炎。病毒侵犯小肠上段的细胞,使这些细胞失去吸收肠腔内水分和电解质的能力,于是水和电解质就从肠道排出,出现水样腹泻。

母乳喂养有助于预防小儿秋季腹泻。母乳中含有小儿所需要的多种消化酶和抗体,各种营养成分都非常适合儿童的消化和吸收,比牛乳及一切母乳代用品都好得多,而且卫生、经济、方便。建议在医生指导下用“口服补液盐”治疗,不要滥用抗生素。适当选用药茶有辅助治疗作用。

1、乳茶调治方

原料:云南绿茶1克。

方法:将绿茶研细末,分3次用乳汁调服,连服3~5天。

功能:清热、消食、止泻。

2、孩儿茶调治方

原料及方法:将孩儿茶研细,口服。1岁左右每次服0.15克,2岁以上服0.2克,每日3次。

功能:可清热、消食。

3、儿科醋茶调治方

原料及方法:绿茶1杯(约300毫升),食醋20毫升,二者混合,每次服20毫升,每日3次。

功效:和胃止泻。

4、车前米仁茶调治方

原料:炒车前子、炒薏米仁各9克,红茶1克,白糖或葡萄糖少许。

用法一:前3味共研细未,以白开水调服。

用法二:前3味加水一碗,煎至半碗,去渣滤汁,加入少许葡萄糖或白糖调味即可,也可将3味研末,以沸水冲泡15分钟,加入少许葡萄糖或白糖即成。

粉剂:每日2次,每次用药末3克,用白开水调服,3岁以下儿童用量减半。

汤剂:每日2剂,不拘时温服,3岁以下者酌减。

功能:健脾化湿、止泻。

5、陈皮茶调治方

原料及用法:茶叶5克,陈皮15克。以上两味用冷开水浸泡一昼夜。以水一碗,煎至半碗。1岁以下每次服20毫升;1~2岁每次服30毫升;3~4岁每次服50毫升。每日3次。

泻食疗方

小儿脏腑娇嫩,消化系统功能不健全,临床上各种原因均可导致胃肠功能紊乱而引起腹泻。轻者仅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大便稀软,重者则泻下无度,伴脱水、酸中毒,甚至危及小儿生命。所以一旦发生腹泻,家长要及时就诊,彻底治疗。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辅以食疗,疗效会更好。

1 伤食泻多由饮食不节引起。临床表现为泻下酸腐,伴有不消化食物残渣,肚腹胀痛,恶心呕吐,舌苔厚腻。治宜消食导滞。

1)山楂萝卜饮:生山楂15~30克,白萝卜250克,切碎煮汁,频服。

2)内金粉、鸡内金2个,烧灰,米酒调服。

3)麦芽、神曲各15克,莱菔子6克,水煎频服。

4)苹果1个,微火上烤熟或隔水蒸熟,大孩子食果,婴儿可挤果汁饮服。

5)家庭常备中成药:小儿消食片、小儿化积口服液、多酶片、食母生等。

2 湿热泻夏秋季节多见,特点是大便稀薄有黏液,或呈蛋花样便,常伴有腹痛、腹胀、发热、口渴、小便黄少、肛周发红等。治宜清热利湿。

1)马齿苋粥:鲜马齿苋250克(或干品60克),洗净,切碎,水煎10~20分钟,去渣,加入适量大米,煮成粥,频服。

2)茶叶10~15克,开水沏饮;或水煎加红糖30克,煎至发黑分服;或茶叶适量,食盐少许,水煎分服。

3)乌梅10克,煎汤代茶饮。

4)生葛根汁、藕汁各等份,调服。

5)胡萝卜250克,捣碎,水煮开10分钟后,过滤取汁,再加水至500毫升,加糖适量,煮频饮。

6)绿茶蜜饮:绿茶5克放入水中,加沸水冲泡,盖盖浸5分钟,调入蜂蜜适量,趁热顿服,每日3~4次,可治疗菌痢。

7)家庭常备中成药:黄连素等。

3 寒泻多由饮食过凉或腹部着凉引起。表现为大便清稀,日久难愈,夹有不消化物,臭气不甚,肠鸣隐痛,手足发凉。治宜温中祛寒止泻。

1)锅巴炭:饭锅巴50克炒成炭,研细末,每次3~6克,日2次。

2)柿饼2个,放米饭上蒸熟,分两次食用。

3)姜糖饮:生姜5片,红糖50克,清水适量,煮沸即可,趁热饮用。

4)糯米固肠粥:炒糯米30克,淮山药15克,共煮粥,熟后加胡椒末少许。加糖或盐食用。

5)绿豆、胡椒各等量研末,每次服3~6克,日3次,开水送服。

6)外治法:胡椒粉少许放于膏药上贴脐部,或大蒜头捣烂,贴足心或脐部。

7)家庭常备中成药:藿香正气液、苍苓止泻口服液等。

4 脾虚泻多见于久泻之后。特点为便稀,多饭后即泻,不臭,有不消化物,时轻时重,伴面黄体弱、睡时露睛等症。治宜健脾止泻。

1)山药羹:炒山药研粉,每次10~15克,开水调糊,沸水冲服,每日服2次。

2)山药蛋黄粥:生山药(干)30克研细粉,温水调成稀糊状,煮沸,加熟鸡蛋黄2个,调匀,每日空腹食2~3次。

3)焦米汤:大米适量,洗净,晒半干,炒至焦黄,100毫升水中加焦米6~10克,文火煮1小时,加食盐少许,饮汤。

4)高粱米第二遍糠30克,放入锅内炒成焦黄色,有香味,除去上面多余的粗壳,每次3克,水冲服,每日服3次。

5)酸石榴皮适量水煎,加红糖,频服。

6)无花果5~7个,水煎服。

7)家庭常备中成药:参苓白术口服液。平胃散、婴儿散等。

此外,家庭常备药物中,还应包括米雅、斯蜜达等胃肠黏膜保护剂

小儿身体不适6大日常表现预知

我们有方法可以预知宝宝的疾病吗?有的。中医文化源远流长,数千年来在民间和医学范畴均积累了很多简单可行的预知方法,大家只要熟知并细心观察即可作出判断,并有针对性的提前进行饮食调理,最大可能的减少患病几率。

中医预知宝宝疾病口诀:

大便干最为先

食不好睡不安

鼻中青腹中痛

舌苔白又厚腹中有积食

手、足心热,常有病祸

口、鼻干又红,肺胃热相逢

1、大便干最为先

中医认为大便干是大肠内热的表象,会造成小儿内热盛,往往易患感冒发热。2-3岁以内的小儿应经常给些菜泥、鲜梨汁、蔬菜、水果等,这些都有清热通便的作用。3岁以上的小儿则可多吃些水果、蔬菜。

2、食不好睡不安

吃饭与睡眠之间有连带关系,如遇到小儿在睡眠中翻动不安,咬牙,家长就应认真回忆小儿近日的饮食情况。如吃过生冷、不好消化的食物等,都会引起小肚胀,甚至肚子疼痛。

3、鼻中青腹中痛

小儿过食生冷寒凉的食物,可损伤脾胃之阳气(指消化、运转食物的一种动力),使脾胃运化功能失常,因而导致寒湿内生,发生腹胀、腹痛、腹泻等症状;而寒和痛均可见面色发青,特别是鼻梁两侧较为明显。

4、舌苔白又厚腹中有积食

舌苔白且厚,一般说来是浊湿内停或消化不良,此时可闻到小儿口中呼出的气带有一种酸腐味。每遇这种情况,应及时给小儿服适当的消食导滞的药物,如小儿化食丹、王氏保赤丸等,或遵医嘱治疗。

5、手、足心热,常有病祸

俗话说:“冰凉温干,吃行可便。”但遇小儿手心脚心干热,则往往是小儿将要发生疾病的一种现象。

6、口、鼻干又红,肺胃热相逢

鼻通肺,口腔是消化道的上端,口、鼻干燥发烧,口唇、鼻孔干红,或者鼻中有粘涕、黄涕,都是肺和胃燥热的表现,如不及时解除,可能很快会出现小儿高热。

因此,有关专家提醒,“想要小儿安,三分饥和寒”。这些忠告望大家切记,切记。

简单食疗巧治宝宝积食

孩子不好好吃饭,其中一部分原因是宝宝积食、食欲不振,下面为您介绍几款食疗方法,巧治小儿积食消化不良食欲不振。

1、酸牛奶。先将牛奶加5~10%蔗糖煮沸消毒,待奶液冷却后,徐徐滴入乳酸液(按每100毫升牛奶加5%的乳酸液5毫升),边加边搅,使成细颗粒状即成。酸牛奶易于消化,适用于胃肠炎的患儿。

2、脱脂奶。将牛奶煮沸,待冷却后除去脂肪膜,再煮沸余乳,再冷却后去脂肪膜,如此反复3次即可。脱脂奶适用于呕吐、腹泻、痢疾等患儿。

3、炒奶糕。将奶糕炒至淡黄色,炒后淀粉变为炭化糊精,可吸收水分。有止泻和帮助消化的作用。

4、焦米汤。将大米洗干净,晾至半干炒成焦黄色,100毫升水中加炒焦米6克,用文火煮1小时,过滤去渣,再加0.4%的食盐煮沸后即可。焦米汤中淀粉变成糊精,易于消化。适用于严重腹泻及消化不良的患儿。

5、胡萝卜汁。先用胡萝卜500克,洗净捣碎,加入少许水煮10~15分钟,用纱布过滤,加水至1000毫升,再加3~5%的蔗糖煮沸倒入瓶中,煮5~10分钟消毒后饮用。

6、苹果泥汤。取熟透苹果500~700克,洗净后捣成泥状,放入淡茶水中。苹果纤维较细,对肠道的刺激小,并富含碱性及果胶,有吸附、收敛作用,适用于1岁以上的腹泻患儿。

7、淡茶水。取红茶少许用开水冲泡,每日4次,因茶内含咖啡因、鞣酸等,具有兴奋、强心、利尿、收敛、杀菌、消炎等作用,对急性胃肠炎有疗效。

小儿腹泻病及其液体疗法

小儿腹泻病 考试大纲: (1)病因 (2)临床表现 (3)诊断与鉴别诊断 (4)治疗 (5)液体疗法(小儿体液特点及其平衡失调、常用溶液配制、液体疗法基本实施方法) 考点明细: 充分理解小儿腹泻病的概念 重要的致病因素都有哪些 各种常见类型肠炎的鉴别要点 小儿腹泻的补液治疗 一、概念 小儿腹泻病是一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消化道综合征。与成人腹泻是不同的。 二、病因 易感因素 1)婴幼儿消化系统不成熟。 2)营养需求大,消化道负担重。 3)机体防御功能差,胃酸低、排空快;血液中免疫球蛋白和胃肠道SIgA(初乳中)均较低。 4)肠道正常菌群尚未建立;抗生素滥用,导致肠道菌群失调。 5)人工喂养 母乳中含有大量体液因子(SIgA、乳铁蛋白等)、巨噬细胞和粒细胞等有很强的抗肠道感染作用。家畜乳中虽有上述某些成分,但在加热过程中被破坏,而且人工喂养的食物和食具极易污染,故人工喂养儿肠道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母乳喂养儿。 感染因素 1)病毒感染:轮状病毒属是婴幼儿秋冬季腹泻的最常见病原;其次有肠道病毒(包括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肠道腺病毒)等。 2)细菌感染:致腹泻大肠杆菌(致病性大肠杆菌、产毒性大肠杆菌、侵袭性大肠杆菌等。)、空肠弯曲菌等。 3)真菌 4)寄生虫 非感染因素 1)饮食因素 2)气候因素 腹泻的临床分期(了解) 急性腹泻(小于2周)、迁延性腹泻(2周~2个月)、慢性腹泻(超过2个月) 三、临床表现

急性腹泻的临床表现:症状可轻可重,没有特异性。轻症往往由于饮食或肠外感染引起,重症常常由于肠内感染导致,中毒症状明显,常伴有脱水、严重的胃肠道表现和电解质紊乱表现。 (1)重点看重症腹泻的特殊表现: 1)胃肠道症状明显——上吐下泻,频繁,甚至于有消化道出血。 2)脱水:常发生等渗或低渗性缺水。 3)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代谢性酸中毒、低钾血症、低钙低镁血症。(2)常见类型肠炎的临床特点(重点) 1)轮状病毒肠炎:轮状病毒是秋、冬季婴幼儿腹泻最常见的病原,故曾被称为“秋季腹泻”。症状轻,大便蛋花汤样,量多,次数多,水分多。常并发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 2)大肠杆菌肠炎:多发生在气温较高的夏季。 致病性大肠杆菌肠炎,起病相对较缓,大便臭。 产毒性大肠杆菌肠炎(临床表现与致病性大肠杆菌相似。) 侵袭性大肠杆菌肠炎,起病急,腹泻重(更频繁),大便黏冻带脓血。 出血性大肠杆菌肠炎,以腹痛为初期表现,然后再出现腹泻,也有血便。 黏附性大肠杆菌肠炎 3)空肠弯曲菌肠炎,人畜共患,以侵袭性感染(中毒症状重,粘液脓血便)为主。 4)耶尔森菌小肠结肠炎,动物或人直接传染,严重病例可发生肠穿孔或腹膜炎。 5)鼠伤寒沙门菌小肠结肠炎 6)抗生素诱发的肠炎 —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炎,暗绿色海水样便。 —真菌性肠炎 四、诊断及鉴别诊断 (1)诊断 根据发病季节、病史(包括喂养史和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和大便性状易于作出临床诊断。需判定有无脱水(程度及性质)、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注意寻找病因如有无喂养不当、肠道外或肠道内感染等。 (2)鉴别诊断 首先判断患儿是属于侵袭性感染还是非侵袭性。在鉴别时的思路是完全不同的: 非侵袭性感染——主要与生理性腹泻、先天性肠道酶类缺乏或相对不足等进行鉴别,较简单。侵袭性感染——主要与菌痢和坏死性肠炎鉴别。 五、治疗 治疗原则:调整饮食;预防和纠正脱水;合理用药(注意诊断准确,避免医源性感染);加强护理,预防并发症。 (1)调整饮食不是禁食。 (2)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 脱水往往是急性腹泻死亡的主要原因,合理的液体疗法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问题。

微生态治疗小儿腹泻病

微生态治疗小儿腹泻病 目的探讨小儿腹泻病的临床治疗方式。方法取自2014年9月~2015年5月来我院就诊的120例腹泻病患儿为研究对象。给予微生态治疗,即给所有患儿服用蒙脱石散及酪酸梭菌活菌散。结果在不适用抗生素的前期下,微生态治疗法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大便性状明显改善,次数明显减少,治疗总有效利率达到96.67%,差异学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微生态治疗小儿腹泻病,治疗效率高,安全可靠,适用范围广,值得推广。 标签:小儿腹泻;微生态;方式;临床治疗 在临床医学中,小儿腹泻病是一种常见的有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性状改变和大便次数增多为特点的消化道综合征。如治疗不当,出现慢性腹泻,可造成患儿营养不良,影响生长发育。我院采用微生态治疗对120例患儿进行治疗及随访,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治疗体会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自2014年9月~2015年5月来我院就诊的120例腹泻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8例,女62例,年龄为新生儿期~3岁,平均年龄(1.88±0.76)岁;85例患儿发病较急,大便主要是以黄色稀水样便或蛋花汤样便存在,每天排便次数5~15次,便中无粘液、寄生虫等;57例患儿就诊时伴有发热症状,测量体温为37.6℃~39.5℃,平均体温(38.3±0.12)℃,无明显脱水征;还有多数患儿合并流涕、咳嗽、呕吐等症状。此外,患儿就医前发病1d 有32例,1~2d的有52例,超过3d的有36例。 1.2方法120例患儿在入院前均未使用过抗生素,入院后经检查,发现呼吸道有感染症状的,给予10~15mg/kg的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对于有发热、呕吐严重的患儿给予静脉输液,8小时内补充累计损失量。根据患儿的年龄以及身体状况,服用适量肠粘膜保护剂,即蒙脱石散(3g/袋),服用2次/d。其中,年龄在新生儿期~1岁的患儿1g/次,1~2岁患儿服用1.5g/次,3岁及以上患儿服用1袋/次。在患儿服用蒙脱石散2h后给予肠道微生态治疗即酪酸梭菌活菌散,新生儿期~1岁的患儿每次半袋,1岁以后患儿每次服用1袋。如果患儿服药期间,出现发热、呕吐等症状,则给予静脉补液,以调整体内的酸碱平衡状态,如出现腹泻次数增多,且伴有粘液、脓血等症状,给予相应的抗生素治疗。患儿服药期间,应保证充足的睡眠。 1.3疗效判定标准对小儿腹泻病治疗的疗效判定标准主要分四类,分别是: ①痊愈:服用药物后3d内,大便的次数、性状等恢复正常,各种不适症状消失; ②好转:3d后大便得到好转,各种不适症状得到明显改善;③有效:3d后大便次数有所减少,但仍较稀,各种不适症状有所改善;④无效:3d后大便次数、性状以及各种不适症状等无明显变化。治疗的总有效率=(痊愈+好转+有效)/总例数。

小儿腹泻的护理常规

小儿腹泻护理常规 腹泻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性状改变为特点的消化道综合征,严重者可引起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主要是肠道内致病性大肠杆菌或喂养不当而致病。6月-2岁患儿多见,夏秋季节发病较高。 一、护理评估 1.健康史:详细了解喂养史;注意有无不洁饮食史和食物过敏史,询问腹泻开始时间、大便性状及量 2.身体状况:评估脱水程度和性质,检查肛周皮肤有无发红、发炎和破损。 3.心理社会情况:家长心理状态,评估患儿家庭居住条件,经济状况。 二、主要护理问题 1.腹泻与感染、喂养不当有关、胃肠功能紊乱等有关 2.体液不足与腹泻、呕吐致体液丢失过多和摄入不足有关 3.体温过高与肠道感染有关 4.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大便刺激臀部皮肤有关 5.营养失调:低于集体需要量与腹泻、呕吐丢失过多和摄入不足有关 6.知识缺乏:家长缺乏喂养知识及相关护理知识 三、护理措施

1.隔离:执行床边隔离,防止交叉感染,督促患儿家属加强患儿手卫生 2.饮食:指导家长合理喂养,注意饮食卫生。按医嘱禁食者,给予口服或静脉补液,禁食。恢复期给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饮食,少量多餐,由淡到浓,由稀到稠,逐渐增加。 3.观察病情:密切监测体温、脉搏、呼吸变化,观察并记录粪便的次数,性质和水分的多少,发现粪便性状改变,如腥臭、有粘液、脓血时,立即送粪便常规检查并做培养;观察患儿有无腹痛、呕吐情况,观察有无脱水、酸中毒情况,注意有无低钾低钙表现,及时与医师联系。 6.皮肤护理:嘱家属勤换尿布,每次便后用温水洗臀部,预防红臀。局部可涂紫草药保护皮肤。 8.用药护理:根据病情遵医嘱给予“口服补液”。静脉补液时,掌握“先快后慢,先盐后糖,见尿补钾”的原则,按医嘱及需要量调整速度。详细记录出入量,入量包括补液量及饮食量,准确记录尿量、呕吐物的颜色、性质、量及次数。 四、健康指导 1.宣传母乳喂养优点,指导合理喂养,避免在夏季断奶。 2.注意食物新鲜,清洁和食具消毒,教育儿童饭前便后洗手,勤剪指甲。 3.气候变化时防止受凉或过热,夏天多喝水,加强体格锻炼。

20例小儿腹泻临床护理体会

20例小儿腹泻临床护理体会 发表时间:2013-05-21T09:27:00.87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12期供稿作者:穆文芹[导读] 在患儿无呕吐的情况下可食用炖苹果,炒米汤,以及维生素B类蔬菜等改善胃肠功能。 穆文芹 (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 222002)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2-0271-02 【摘要】目的总结腹泻患儿的临床症状及护理体会。方法对我院2011年6月~2012年6月腹泻患儿20例实施消毒隔离措施,严密观察病情,提供全方位护理。结果20例患儿平均住院六天均痊愈出院。结论对小儿腹泻实施正确诊断,积极治疗,全方位护理是必要的。【关键词】小儿腹泻护理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在本科住院腹泻儿20例,其中男12例,女8例,平均年龄1.8岁,每日腹泻6-30次不等,呈蛋花样或黄色粪质,量约50-300ml,其中有5住院时即出现不同程度脱水症状。 1.2治疗方法控制感染,根据脱水情况补液纠正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对轻、中度腹泻可采用口服补液法,调整肠道菌群失调,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配合饮食调节,脐周热敷、按摩等护理治疗。 2 护理 2.1调整饮食[1]:腹泻脱水患儿除严重呕吐者暂禁食4-6小时外,均应继续进食,以缓解病情,缩短病程,促进恢复,母乳喂养者应继续,暂不添加辅食,应少量多次喂哺。人工喂养者忌生冷、硬、油炸、高脂肪等食物,可喂以等量米汤或稀释的牛奶或其他代乳品,腹泻次数减少后,给予半流质如粥、面条等,少量多餐,随着病情稳定和好转,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在患儿无呕吐的情况下可食用炖苹果,炒米汤,以及维生素B类蔬菜等改善胃肠功能;对少数呕吐频繁或腹泻、脱水加重者应及时改为静脉补液[2]。 2.2补液的护理:静脉补液是适用于严重脱水其目的是通过补充不同种类的液体来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以保证正常的生理功能。在静脉补液的实施过程中需做到三定(定量、定性、定速)三先(先盐后糖、先浓后淡,先快后慢)及两补(见尿补钾、惊跳补钙)。轻度腹泻的患儿无脱水和中毒症状,精神食欲好可让患儿继续进食,可口服补液盐,脱水纠正后可将补液盐用等量水稀释按病情需要随时口服。有明显腹胀、休克、心功能不全或其他严重并发症者及新生儿不宜口服补液盐。静脉补液用于中、重度脱水或吐泻严重或腹胀的患儿。根据不同的脱水程度和性质,结合年龄、营养状况、自身调节功能、决定溶液的成分、容量、滴注持续时间。 2.3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24小时入量包括静脉输液量,口服液体量及食物中含水量;出量包括尿量,呕吐量,大便丢失的水分和不显性失水。计算并记录24小时出入量,在腹泻患儿液体疗法护理工作中尤为重要。 2.4病情观察密切观察患儿意识、血压、脉博、呼吸、体温的变化。密切观察患儿尿量、大便及呕吐物的次数、性质以及量,以准确估计失水情况。 2.5发热的护理:腹泻起病急,基本无潜伏期,伴有发热和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体温多波动在37.5~39℃,一般持续1~4天。根据情况每四小时测体温,患儿应多休息,病房温湿度适宜,经常开窗通风,低热者嘱其多饮用糖盐水,衣被不宜太紧;多汗时擦干汗液,及时更衣,防治受凉,并做好口腔护理;对高热者给予温水擦洗、头部冰敷等措施。有热惊厥史者,严密观察体温变化,防止体温过高,必要时给予药物降温,烦躁者遵医嘱应用镇静药物。 2.6皮肤护理注意及时更换清洁、柔软的尿布,每次大便后应用温水洗净臀部拭干并吸干涂油。局部皮肤发红处涂以5%鞣酸软膏并按摩片刻,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皮肤溃疡局部可增加暴露或灯泡照射,以促进愈合;避免使用不透气塑料布或橡皮布,防止尿布皮炎发生。 2.7心理护理:患儿精神差、烦躁、苦恼不安,表达能力差,每天腹泻数次甚至数十次,患儿体重明显减轻,患儿痛苦,家长心情焦虑,恐惧。因此在护理过程中要耐心向家长讲解疾病的发展过程,以亲切的话语、娴熟的技术、细心的护理,真诚的态度赢得家长的配合。 2.8健康教育:向家长解释腹泻的病因,潜在并发症及相关的治疗措施;做好护理指导及预防措施;指导家长正确洗手;说明调整饮食的重要性,强调少量多次饮用。适当给患儿增加户外运动,增强机体抵抗力;根据气候变化,增减衣服,腹部注意保暖,避免过热或受凉,操作时暴露腹部不宜过久,避免活儿受凉[3];注意饮水卫生、食物新鲜、清洁和食具消毒;教育小儿饭前便后洗手;避免长期滥用广谱抗生素。若长期使用抗生素,不仅导致药品浪费,而且易导致肠道菌群失调,引起药物较难控制的肠炎、慢性腹泻,影响小儿生长发育。抗菌药物可直接刺激肠道及植物神经引起肠蠕动增强,葡萄糖吸收减少致腹泻或腹泻加剧[4]。 3 体会 腹泻虽不可怕,可其病情变化快,并发症对患儿的健康危害大,家长焦虑、恐惧、紧张,通过护理人员认真的观察和细心护理,及时向医生提供准确的信息,有利于控制疾病的发展和恶化,也可减轻患儿的症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患儿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崔焱.儿科护理学[M].(第四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 [2]朱念琼主编.儿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28—135. [3]蓝雪霞,叶萍,张妍燕.外用贴脐膏治疗小儿腹泻的疗效观察及护理[J].河北医学,2008.14(3);346. [4]魏克伦主编.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71—82.

(完整版)小儿腹泻基本常识

小儿腹泻基本常识 腹泻是婴儿常见的病症。婴儿消化功能不成熟发育又快,所需的热量和营养物质多,一旦喂养不当,就容易发生腹泻。常见的原因有: 1、进食量过多或次数过多,加重了胃肠道的负担; 2、添加辅食过急或食物品种过多,使食物不能完全被消化; 3、喂养不定时,胃肠道不能形成定时分泌消化液的条件反射,致使婴儿消化功能降低等; 4、食物或用具被污染,引起胃肠道感染; 5、婴儿患消化道以外的疾病(如:感冒、肺炎等),也可因消化功能紊乱而导致腹泻; 6、环境温度过低、过高时,小儿也可能出现腹泻。 生理性腹泻 生理性腹泻多见于8个月内婴儿,外观虚胖,常有湿疹,生后不久即腹泻,大便次数增多且稀,但食欲好,无呕吐及其它症状,生长发育不受影响,到添加辅食后,大便逐渐恢复正常。生理性腹泻是某些婴儿的正常现象,不属病态,无须用药。 婴幼儿腹泻是婴幼儿最常见的消化道综合症之一,也是影响婴儿健康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种。主要发生在2岁以下的孩子身上,尤以1岁以内的婴儿更为多见,这种病症表现腹泻、呕吐,可伴有食欲不振、腹痛、发热等,主要原因是婴幼儿的消化器官尚末发育成熟,不适应食物的质和量的变化,所以一旦喂养不当、冷热失调或遇到感染时,就容易引起肠道消化吸收功能紊乱而发病。 主要症状有: 1、轻症:每日大便次数在10次以下,粪便呈黄绿色,带粘液,有时有少量水,但量不多,并伴有轻微腹胀,肠鸣音亢进。偶有少量呕吐或溢奶,食欲减退,体温正常或偶有低热,面色稍苍白,精神尚好,无其它周身症状。临床脱水症状不明显,病程约3-7天,预后较好。 2、重症:腹泻频繁,每日排便数十次,呈水样或蛋花汤样,量多,有酸臭味,伴有溢乳或呕吐。重者吐咖啡色物,伴有发热、烦躁、嗜睡、萎靡,甚至昏迷、惊厥等。部分患者可出现明显脱水、酸中毒、电解质紊乱,如低钾或低钙等。 婴幼儿腹泻的治疗方法 婴幼儿腹泻是致病性大肠杆菌和肠道病毒而引起肠道消化功能紊乱的一个综合征。以大便稀薄,便次增多,或如水样为特征。属中医学“腹泻”、“泄泻”范畴。 一、未病先防

小儿腹泻诊疗规范

小儿腹泻诊疗常规 一、小儿腹泻病诊断 1.根据患儿大便形状改变(呈稀水便、糊状便、粘液脓血便)和大便次数比平时增多的主诉可作出腹泻诊断。 2.根据病程分类 急性腹泻病:病程在2周以内;迁延性腹泻病;病程在2周—2个月;慢性腹泻病:病程在2周以上。 3.对腹泻病患儿须评估有无脱水和电解质紊乱: ⑴脱水程度评估:分轻、中、重三度。 ⑵尽可能对中、重度脱水患儿行血电解质检查和血气分析。 4.根据患儿粪便性状、粪便的肉眼和镜检所见、发病季节、发病年龄及流行情况初步估计病因,急性水样便腹泻患者(约占70%)多为病毒或产肠毒素性细菌感染,粘液脓性、脓血便患者(约占30%)多为侵袭性细菌感染。必要时进行大便细菌培养以及病毒、寄生虫检测。 5.对慢性腹泻病还须评估消化吸收功能、营养状况、生长发 育等。 二、小儿腹泻病治疗 1.脱水的预防及治疗 ⑴预防脱水。从患儿腹泻的一开始,就给口服足够的液体以 预防脱水。母乳喂养儿应继续母乳喂养,并且增加喂养的频次及延长单次喂养的时间;混合喂养的婴儿,应在母乳喂养基础上给予ORS或其他清洁饮用水;非母乳喂养(人工喂养)婴儿,应选择ORS或食物基础的补液如汤汁、米汤水和酸乳饮品或清洁饮用水。建议在每次稀便后给予补充一定量的液体(<6月,50ml; 6-2岁,100ml;2-10岁150ml;10岁以上的患儿或成人能喝多少给多少)直到腹泻停止。 ⑵轻至中度脱水。口服补液及时纠正脱水,应用ORS,用量 (ml)=体重(kg)×(50~75),4小时内服完;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并辅导母亲给患儿服用ORS液。以下情况提示口服补液可能失败:①持续、频繁、大量腹泻(>10-20ml/Kg.h),②ORS 液服用量不足,③频繁、严重呕吐;如果临近4小时,患者仍有脱水表现,要调整补液方案;4小时后重新评估患儿的脱水状况,然后选择适当的方案。

小儿腹泻护理措施

小儿腹泻护理措施 腹泻是宝宝最常见的消化道疾病,本病四季均可发生,尤其是季节变化时为多。腹泻会影响宝宝的身体发育,使宝宝营养不良,影响宝宝的健康成长。 小儿腹泻常见的类别一般有以下五种: 1.生理性腹泻:有的婴儿出生不久就出现黄绿色的稀便,大便次数也多,但精神很好,没有呕吐,食欲始终很好,随着年龄增长,在添加辅食后腹泻自然消失。 2.饮食不当:由饮食不当导致的腹泻无季节性,是由于婴幼儿的消化系统功能不健全,消化能力低,喂养不当造成的。 3.气候因素:气候突然变化,腹部受凉使肠蠕动增强;天气过热使消化液分泌减少,婴儿吃奶多,又增加了消化道负担,这些均易诱发腹泻。 4.细菌性肠炎或痢疾:是由细菌侵入肠胃道引起的腹泻。轻的常无发热或仅有低热,大便次数增加,混有脓血;重的可突发高热,面色苍白,抽搐,四肢发冷,脉搏摸不到,甚至昏迷不醒。 5.病毒性腹泻:多为轮状病毒所致,大多发生在每年的8~11月,9月为发病高峰,又称“秋季腹泻”。 总而言之宝宝的腹泻多因感受外邪、内伤乳食与脾胃虚弱有关,最多见的当然是伤食。喂养不当,饥饱无度,突然改变食物的性质,进食油腻、生冷、不洁食物均可引起宝宝的腹泻。 那么,小儿腹泻护理措施有哪些呢?推拿穴位及治疗方法如下(推拿时可以用麻油、葱姜水、滑石粉作为介质,宝宝会感觉舒服一些): 〖适宜范围〗 出生后3月(含)至6周岁(含)的婴幼儿、病程≤7天、体温<38.5℃、轻度以下脱水的急性腹泻者。七路彩虹中医辨证属于伤食泻、风寒泻、湿热泻者。 1、补脾经 推拿方法:旋推宝宝的大拇指末节罗纹面就叫“补脾经”,100-300次。 2、清大肠 推拿方法:食指桡侧缘(靠近大拇指的一侧)自食指尖到虎口成一直线即是大肠穴。从虎口向食指尖方向直推100-300次。 3、推板门 用拇指指腹从患儿腕横纹经大鱼际直推至拇指跟100次。 4、运内八卦

小儿腹泻的护理体会

小儿腹泻的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5-0298-01 小儿腹泻是5岁以下儿童的常见病,其发病率仅次于呼吸道感染,长期以来严重危害着儿童的健康。由于小儿年龄小,不能清楚正确的向医务人员表达自己的病情,因此医护人员一定要严密监护,科学合理的做好小儿腹泻患儿的临床护理工作,从而提高临床治愈率。现对腹泻患儿的护理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1.临床表现:①轻度脱水患儿精神好,反应好,眼睑前无凹陷,哭时有泪,口唇湿润。皮肤有弹性,面色红润,无口渴表现,尿量基本正常。一般失水低于体重的3%.②中度脱水患儿精神较烦躁,反应稍差,眼睑、前囱有轻度凹陷,口唇干燥,哭时泪少,面色暗,有口渴表现。皮肤弹性差,用手捏起,回缩慢,尿量减少。有明显吸吮动作,输液时回血较慢。失水约占体重的3%~10%.③重度脱水患儿精神萎靡,反应差,嗜睡,眼睑前囱凹陷,口干舌燥,面色湿冷。极度口渴,乳儿频繁吸吮,年长儿频繁饮水。哭时无泪,皮肤弹性极差,尿量极少,静脉注射时回血极慢或无自动回血,血液黏稠,血色暗。失水大于体重的10%.

2.护理措施 2.1输液护理 2.1.1口服补液:用于轻、中度脱水及无呕吐或呕吐不剧烈且能口服的患儿,鼓励患儿少量多次口服ORS补液。 2.1.2静脉补液:①建立静脉通路,保证液体按计划输入,特别是重度脱水者,必须尽快(30min)补充血容量;②按照先盐后糖、先浓后谈、先快后慢、见尿补钾原则,补钾浓度应小于0.3%,每天补钾总量静脉滴注时间不应短于6~8h,严禁直接静脉推注;③每小时巡回记录输液量,必须根据病情调整输液速度,了解补液后第1次排尿时间,以估计疗效; ④正确记录24h出入量。 2.2饮食护理:由于腹泻患儿在腹泻时会大量排出体内水分、电介质及营养物质,容易造成身体脱水,因此在饮食护理方面,首先要及时补充体液,根据患儿的病情来来调整喂养方法:①单纯母乳喂养的患儿,此时应当缩短每次哺乳时间;②母乳、牛奶及其他乳制品等混合喂养的患儿,此时应当单纯的进行母乳喂养,暂停喂养其他喂养品;③单纯人工喂养的患儿,此时应当减少原来牛奶等乳制品的喂养量、多加水稀释原喂养浓度或单纯喂食温热的米汤;④原已经加喂辅食的应减量或暂停不喂;⑤对于年龄稍大患儿,可选择清淡易消化食物喂养,如面条、米粥等。喂养时,一定要把握好喂养量,遵循由少到多的原则,逐渐过渡到正常的饮食。

小儿腹泻的治疗原则

小儿腹泻的治病求本是中医学的一个治疗原则,在泄泻症状控制之后,应从“健脾祟土”的方法加以巩固培本,尤其对于一些脾胃素虚的病者,更应该注意,否则往往使病情容易复发。 小儿腹泻是临床常见的疾病,多发于夏秋之间,如不及时治疗或处理不当,可使病情迅速恶化,导致肌体脱水和水电解质严重紊乱我认为小儿脏腑娇嫩,如草木之方萌,成而未全,全而未壮,脾常不足。脾主升运,胃主降纳,脾胃相表里,互相配合共同完成消化功能。小儿腹泻的主要原因是脾胃感受外邪,或内蕴湿热,使脾胃升清降之功能失调,从而发生泄泻。正如《沈氏尊生书》指出:“泄泻脾病也,脾受湿而不能渗泄,致水入大肠而成泄泻。”所以泄泻是以“脾”为主脏,“湿”为主因。 首先生理性腹泻多见于6个月以内婴儿,外观虚胖,常有湿疹,在生后不久即出现腹泻,除大便次数增多外大便性状无改变,无其他症状.食欲好,不影响生长发育.近年来发现此类腹泻可能为乳糖不耐受的一种特殊类型,添加辅食后大便即逐渐转为正常。 排除了生理性腹泻外就都考虑病理性腹泻.小儿腹泻分急性腹泻(连续病程在2周内),迁延性腹泻(2周~2月),慢性腹

泻(2月以上),病因可分感染性,饮食不当,过敏性,先天畸形等等。 小儿腹泻不宜禁食,而应合理膳食。腹泻是导致婴幼儿营养不良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果禁食,病儿得不到必要的营养,肠道黏膜的损伤难以恢复,使腹泻迁延,进一步削弱幼儿的抵抗力,甚至可诱发肺炎或败血症等。 小儿腹泻在保证饮食的情况下,应注意纠正和预防脱水。孩子出现腹泻后,应让孩子比平时喝更多的液体,如米汤、面汤、菜汁、果汁、淡糖水和白开水等。由于腹泻不仅丢失水分,而且还丢失盐分,所以液体中加少许食盐效果更好。不要滥用抗菌素:目前小儿腹泻的治疗,应用各种抗菌素的现象非常普遍,而实际上小儿腹泻一半以上为病毒所致,或者由于饮食不当引起。对这些原因引起的腹泻,抗菌药物不但无效,还会杀死肠道中的正常菌群,引起菌群紊乱,加重腹泻。近年来出现了许多生态制剂,如双歧杆菌剂、整肠生、增菲康、乳酸菌素片等,这类药物是以扶植肠道正常菌群为目的,通过生物拮抗作用,抑制病菌的生长,间接达到杀死病菌的效果,而且无副作用。当然对于严重的痢疾,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也是必要的。提倡母乳喂养:母乳含有小儿所需要的多种消化酶和抗体,各种营养成分都非常适合儿童的消化和吸收,比牛乳及一切母乳代用品优越得多,而且卫生、经济、服用方便。母乳喂养可预防小儿腹泻。建议:1、母乳喂养,

小儿腹泻的15个治疗方法

小儿腹泻的15个治疗方法 小儿腹泻是仅次于呼吸道感染的第二位常见病、多发病。孩子腹泻的原因以感染最为常见。另外,小儿胃肠功能不完善,对母乳或某些食物过敏,也会引起腹泻。对于小儿腹泻,我们如何才能预防及护理呢?防治婴儿腹泻的几种方法。 1、母乳喂养可防腹泻 尤以出生后最初数月内应以母乳喂养。因母乳最适合婴儿的营养需要和消化能力。母乳中含有多种小儿所需的多种消化酶和抗体,各种营养成分都非常适合儿童的消化和吸收,可中和大肠杆菌肠毒素,有预防感染埃希氏大肠杆菌的作用,比牛乳及母乳代用品优越得多。除患结核、心肾及其他慢性疾病外,均应提倡母乳喂养。应注意正确的喂养方法,做到定时哺乳,避免在夏季及小儿有病时断奶。母乳喂养可预防小儿腹泻。 2、用碗勺代替奶瓶 奶瓶特别是橡胶奶头容易污染,不易清洗消毒,很容易污染,导致小儿腹泻。改用碗勺,污染的机会比奶瓶要少。 3、及时补液防脱水 小儿腹泻大多起病很急,频繁腹泻会使体内的水分和营养素迅速丢失,造成急性脱水。在家中,家长可在500毫升开水(或米汤)中,加入20克白糖(两平匙)和1.75克食盐(半啤酒瓶盖),做成口服补液。由于腹泻的孩子对液体的需求量比平时增加,所以在一开始时就要鼓励孩子多饮。小于2岁的孩子每次腹泻后可补充口服液50至100毫升,每天的摄入量不少于500毫升;大于2岁者,尽量多饮,每天摄入量不少于1000毫升甚至更多,以预防脱水。若孩子已出现脱水症状,应立即去医院就诊,在途中应不断补充口服液体。4、按时添加辅食 小儿生长发育迅速,不论母乳或人工喂养儿均应按时添加辅食,以满足营养需要。添加辅助食品时,品种不宜过多,变换不宜过频,要在婴儿逐渐适应新的食品后,才渐次增加其他食品。具体而言,添加辅食时,要注意婴儿的消化能力,每次只能增加一种,从少至多,逐渐增加。一般在出生后半个月开始添加维生素C及D,2至3个月加菜汤、奶糕或米糊,4至6个月添加蛋黄、肉末及碎菜等。 5、注意饮食质量 母乳不足或缺母乳采取混合喂养及人工喂养时,应注意饮食调配,不宜过多或过早喂给米糊或粥食等食品,以免发生碳水化合物消化不良及影响小儿生长发育,初出生至3个月内婴儿母乳不足,可吃牛奶或豆浆补充,无论用牛乳或代乳品均需要适当稀释,以利于消化和吸收;食欲不振时,不宜强制进食。 6、增强体质

小儿腹泻临床护理措施

小儿腹泻临床护理措施 发表时间:2015-10-08T13:14:36.990Z 来源:《中西医结合护理》2015年3期供稿作者:国红霞 [导读] 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人民医院小儿腹泻是临床医学中常见的病症之一,该病症具有多病原和多因素引发的特点,是一种以腹泻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疾病。 国红霞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人民医院 256400 【摘要】小儿腹泻是临床医学中的常见病症之一,多发于2 岁以下的婴幼儿。由于婴幼儿自身的免疫系统脆弱、自身的抵抗力差,常会出现腹泻,其严重的威胁着婴幼儿的身体健康。本文中,笔者以小儿腹泻的护理措施为中心进行研究,旨在提出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对日后小儿腹泻护理给与一定的指导。 【关键词】小儿腹泻;护理措施 小儿腹泻是临床医学中常见的病症之一,该病症具有多病原和多因素引发的特点,是一种以腹泻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疾病。出现腹泻的小儿会出现大便次数增多和性状改变的现象,同时还伴有发热、呕吐、腹痛及不同程度的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的症状。小儿腹泻主要是2 岁以下的婴幼儿的常见病症,病原是由于病毒、细菌、真菌或是寄生虫引起的,此外,肠道外感染或是由于滥用抗生素进而导致的肠道真菌紊乱、过敏或是家长喂养不当、气候等都会引起小儿腹泻。 1.小儿腹泻的起因小儿腹泻的起因可以分为感染因素和非感染因素两种。 1.1 感染因素(1)肠道内感染肠道内感染是引发小儿腹泻的原因之一,其可能是由于病毒、细菌、真菌或是寄生虫导致的,从临床医学来看,其中由于病毒和细菌而引发的小儿腹泻的比率最高。 ①细菌感染导致小儿出现腹泻的细菌主要是致腹泻的大肠杆菌、弯曲菌以及其他细菌。致腹泻的大肠杆菌涉及到产毒性大肠杆菌、侵袭性大肠杆菌、出血性大肠杆菌以及粘附-聚集性的大肠杆菌;与肠炎相关的弯曲菌则包括空肠型、结肠型及胎儿型三种;其他的常见细菌有耶尔森菌、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糖菌及变形杆菌等等。受到这些细菌的感染都会是小儿出现腹泻的症状。 ②真菌致使小儿腹泻的真菌只要有念珠菌、曲菌以及毛霉菌,而引发小儿腹泻的主要是白色念球菌。 ③寄生虫寄生虫也是引发小儿腹泻的罪魁祸首之一,常见的寄生虫为阿米巴原虫、隐孢子虫以及蓝氏贾第鞭毛虫等。 ④病毒感染病毒感染主要是多发于寒冷季节,此时小儿受到病毒的侵袭而出现腹泻的症状。致使小儿腹泻的病毒主要是诺如病毒、星状病毒及冠状病毒等。 (2)肠道外感染消化功能紊乱也会导致小儿出现腹泻的现象,而且年龄越小情况越常见,该种腹泻的情况不严重,其大便耳钉性状轻微改变,为稀糊状,未出现大量的水分及脓血。 此外,滥用抗生素也会死导致小儿出现腹泻的病因之一。 其往往表现为慢性及迁延性的腹泻。 1.2 肠道外感染因素饮食护理不当、过敏、气候等因素都会导致小儿出现腹泻。 (1)饮食护理不当而出现腹泻主要发生于人工喂养的小儿。由于喂养不定时、不适当或是食物以淀粉类为主、突然断奶都会引发不同程度的腹泻。 (2)一些婴幼儿对牛奶或是大豆等事物存在过敏的现象,进而会引发过敏性腹泻;(3)小儿自身的免疫力差,时候的突然变化常常会导致小儿腹部的不适,进而诱发消化功能紊乱,导致腹泻的出现。 2.小儿腹泻的护理措施2.1 护理注意事项对于出现腹泻的小儿首先评估相关的因素,进而除去病源。小儿腹泻究其根源主要是由于饮食不当或是场内出现感染导致的,因而应该立即停止可能被污染的所有食物以及会导致消化不良、过敏的食物,以免加重病情。对于由于感染引发的腹泻需要严格的按照医嘱使用抗感染的药物;第二就是做好观察和记录工作,及时的记录小儿排便的次数、性状以及腹泻量等数据;第三,做好消毒隔离工作,主要注意的是因为小儿的抵抗力差,需要对其进行消毒隔离,饮食器具、衣物及尿布等物品专用,护理患儿前后注意洗手,腹泻患儿的大便、被污染的衣服、床被依次进行消毒,以免出现交叉感染。 2.2 营养不足的护理患有轻型腹泻的幼儿需要进行日常的饮食护理,但是需要暂时停用辅食;而对于重型的患儿则主要遵照医嘱禁食,等症状好装后及早的喂食,患儿恢复饮食后需要少食多餐,进食量逐渐增多;由于病毒侵袭导致腹泻的幼儿因为双糖酶缺失,需要使用豆制乳品或是发酵乳。当患儿腹泻停止后需要加大营养,每天增加一餐,需要2 周的时间就可以恢复到正常水平。 2.3 皮肤受损的护理措施患儿由于出现腹泻的症状,其局部的皮肤会出现受损的情况,因而在护理过程中需要选用清洁和柔软的尿布进行护理,避免使用塑料布等包裹,同时及时的更换;患儿每次便后使用温水清洗臀部,擦干、涂油,以保持患儿会阴部及肛周的皮肤干燥,预防出现红臀现象。当患儿出现局部发红或是有渗出及潜在溃疡时,需要采用烤灯、理疗床面干燥愈合的方法。 2.4 电解质紊乱的护理对于电解质紊乱的患儿,在进行补液后需要对其进行严密的观察,观察其精神、肌张力及腱反射的变化情况,注意是否伴有低钾血症及低钙血症的症状;与此同时护理人员需要按照的医生嘱托及时的进行采血进行电解质分析。 对于钾、镁、钙等电解质的补充需要遵照医嘱进行。输液后患儿有尿时就可以开始静脉补钾,组要引起注意的时氯化钠的浓度不能超多0.3%,其速度不宜过快,禁止使用静脉推注的方式,以免患儿出现心脏骤停的现象;当患儿在补液的过程中出现抽搐是需要静脉缓注钙剂,时间不能少于10 分钟;而对于镁剂的注射需采取深部肌肉注射的方式。 2.5 对症护理处理(1)眼部护理出现严重脱水的患儿泪液较少,其结膜干燥,昏迷时眼见不能闭合,其角膜暴露在外容易导致感染,因而护理人员需要使用生理盐水浸润角膜,点眼药膏,使用眼罩覆盖;(2)发热护理对于伴有发热现象的患儿时时检测体温变化,体温过高需要使用物理或是药物降温的方式,及时的擦干汗液,更换潮湿的衣物及被子,同时做好口腔及皮肤的护理工作。 3.小结腹泻是小儿常见的病症之一,由于小儿的自身免疫能力和抵抗力差,给患儿带来生理上和精神上的痛苦。因而需要对采取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保证治疗效果,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1] 戚新玲,张丽.蒙脱石散灌肠治疗小儿腹泻临床观察及护理[J].实用医技杂志,2008,15(10):1314.[2] 李华英.蒙脱石散灌肠治疗小儿腹泻临床观察与护理[J].临床合理用药,2010,3(15):25.[3] 杜粉霞.社区医院小儿腹泻的针灸治疗及护理体会[J].中医儿

小儿腹泻的中医护理体会

小儿腹泻的中医护理体会 腹泻是婴幼儿常见的疾病之一,发病原因是多方面的,常由多种病因引起,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水样为特征的病症,以6月~2岁发病率最高。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节较多。中医认为:小儿腹泻主要是由于外感六淫,内伤饮乳食或者中土虚弱,导致脾胃运化失常,清浊相干,并走大肠。长此以往不仅会引起电解质紊乱、脱水,如果腹泻时间过久,会导致患者贫血、营养不良以及缺乏各种维生素等。 标签:小儿腹泻;中医护理;体会 其临床辩证有常证和变证之分,常证分为伤食泻、风寒泻、湿热泻、脾虚泻、脾肾阳虚泻五型;变证分为气阴两伤、阴竭阳脱两型,现主要从饮食、补液、环境、健康教育、基础护理等方面对常证患儿进行如下护理。 1 饮食护理 合理的选用能减少肠道蠕动,又易消化吸收,有利于脾胃运化功能恢复的饮食,是饮食护理的重点。除因严重呕吐的患儿需适当禁食外,一般不需禁食,,宜选取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忌食油腻、生冷、辛辣等刺激性的食物。由感受外邪、内伤乳食引起的泄泻,可让患儿服用焦米粥;对脾胃虚弱引起的泄泻,则服用山药链子芡实粥。煮法如下: 焦米粥:将清洁米炒成焦黄色,加水适量煮成粥,服时加食盐少许。焦米粥易于消化,火炒后部分碳化,有吸附止泻作用。适用于各种泄泻初期。 山药莲子芡实粥:山药50g,莲子10颗,芡实20g,加水煮烂,以纱布过滤去渣;在加入糯米适量煮成稀粥,有健脾止泻功能。适用于泄泻迁延不愈、久病体虚患儿。 随着病情的好转可以逐渐过度到正常的饮食,同时要注重患儿的饮食健康和卫生,将患儿奶瓶及日常餐具进行消毒。 2 及时补充液体 由于患儿长期腹泻,体液大量丢失,应及时为患儿补充液体,让患儿多饮水,缓解患儿脱水状况,保持体内水电解质平衡,在补充体液的过程中,要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根据医生开的药方,采取正确的给药方法,具体如下:去茯苓、山药、藿香各10g,黄连、黄苓、葛根各9g,再加上川厚补6g,甘草3g,加水150ml,浸泡1h,用文火煎至60~70ml,待过滤后高温消毒备用。待患儿控制大小便后,去左侧卧位,让家属横抱患儿,使臀部暴露,并尽量太高,带导管空气排尽后,将40ml的药汁以5~10min的速度缓慢注入直肠内。待灌汤完毕后,将导管拔出,并用卫生纸轻轻擦净患儿肛门。早

小儿腹泻的治疗方法

小儿腹泻的治疗方法 填脐法是中医外治法之一。它具有简便、安全、疗效显著等优点,特别对吃药怕苦、打针怕痛的要幼儿来说更是理想的治疗方法. (1)车前子3份、肉桂2份、丁香1份。研末备用。每次取散粉2克,放于脐中,贴上烘热的纸膏药,每隔2天换一次。适合小儿脾虚久泻症。 (2)肉桂3克、干姜5克、细辛1克,混合研成粉末。适合小儿腹泻。 (3)丁桂散。丁香、肉桂各等量,研末,取少许唾液调敷脐中,3天换一次。 (4)清凉油。小儿腹部受凉引起寒泻,用清凉油少许涂擦肚脐眼及尾骨,一日2次。(5)胡椒粉。胡椒研成粉末,再加少量自芷,放在肚脐上,以装满肚脐眼为度,然后用胶布封脐。手掌在肚脐部按揉3—4分钟左右,隔日或隔两天换一次。此法适合寒泻、伤食泻、久泻不止、脾虚等症。 (6)用酸石榴3个,剥去皮后用干净纱布包好,挤出石榴水。放在勺里,用小火熬成糊状汁,然后把它摊在一块小纱布上,趁热贴到肚脐上,3小时左右即可止泻。此法成人也可采用。到了秋季之后,儿童的腹泻问题有变得严重起来。每一个患上腹泻的宝宝,都会让家长急的火冒三丈。下面就和大家分享一些预防宝宝腹泻的食物。 1、焦米汤:首先要用米粉或奶膏研磨成粉状,在上火炒至焦黄色,之后加入适量的水和糖,边煮边搅拌,直到成为糊状就可以。这个腹泻的宝宝很有用哦! 2、胡萝卜汤:胡萝卜是碱性食物,其中含有大量果胶能使宝宝大便成形,可以有效吸附肠道致病细菌和毒素,是治疗儿童秋季腹泻的大好食物。胡萝卜汤制作方法,胡萝卜清洗干净后,切开去茎,再切成小块,加水煮到烂,再用纱布过滤去汤中的残渣,再次加水成汤(按500克胡萝卜加1000毫升水的比例),最后就是加糖调味,煮沸就可以了。用量是每天2~3次,每次100~150毫升,等待宝宝腹泻好转后停用。 3、苹果泥:新鲜优质的苹果是少不了的,把苹果从中间切开,再用小勺刮成泥状即可。1、湿热型:大便呈蛋花汤样,伴有少许黏液,发热,舌苔厚腻。秋季腹泻以此型最多见。 [小儿秋季腹泻食疗方] 陈皮红枣汤:取干红枣12只,洗净晾干,放在铁锅内炒成微焦,取陈皮10克洗净,二味一起加入水煎15分钟,饭后代茶饮,每日分2次服。 功效提示:陈皮具有解毒、润肠的功效,能有效帮助肠胃毒素的排除,还有助于调节紊乱的胃肠道功能。干枣有补血,安神,健脾之功效。此汤用于脾胃虚弱、体倦乏力、食欲不振、大便溏稀等症。 2、风寒型:大便稀薄泡沫多,色淡,臭味少,有腹鸣腹痛,或伴有发热。此型多见于秋季腹泻的早期。 [小儿秋季腹泻食疗方] 糯米苍白术粥:取糯米30克,白术12克,苍术6克。先将糯米略炒一下;白术及苍术放水煮15分钟去渣取汁,加入糯米共同煮粥食用。 功效提示:白术健脾益气,用于脾虚食少、腹胀腹泻;苍术温中止泻;糯米补脾益气;三者同粥,有健脾、抗炎、抗腹泻的功效。 3、伤食型:哭闹不安、腹胀、腹痛、大便酸臭、食欲减退伴口臭。多见于腹泻并伴有消化不良的宝宝。 [小儿秋季腹泻食疗方] 苹果泥:①把苹果洗净,分两瓣,用勺子刮泥喂孩子。②取苹果1只洗净,连皮切碎,加水250毫升和少量食盐,煎汤代茶饮。适用于1岁以内的儿童,大于 1岁者,可吃苹果泥。 功效提示:苹果含有果胶和鞣酸,果胶有吸附作用,鞣酸有收敛作用,可以治疗腹泻。4、脾虚型:久泻不愈,面色萎黄,食欲减少,大便稀薄伴不消化块物。多见于秋季腹泻后期不愈的宝宝。 [小儿秋季腹泻食疗方] 栗子汤:取栗子3~5枚,去壳捣烂,加适量水煮成糊状,再加白

小儿腹泻临床护理措施

小儿腹泻临床护理措施 摘要】小儿腹泻是临床医学中的常见病症之一,多发于2 岁以下的婴幼儿。由于婴幼儿自身的免疫系统脆弱、自身的抵抗力差,常会出现腹泻,其严重的威胁着婴幼儿的身体健康。本文中,笔者以小儿腹泻的护理措施为中心进行研究,旨在提出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对日后小儿腹泻护理给与一定的指导。 【关键词】小儿腹泻;护理措施 小儿腹泻是临床医学中常见的病症之一,该病症具有多病原和多因素引发的特点,是一种以腹泻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疾病。出现腹泻的小儿会出现大便次数增多和性状改变的现象,同时还伴有发热、呕吐、腹痛及不同程度的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的症状。小儿腹泻主要是2 岁以下的婴幼儿的常见病症,病原是由于病毒、细菌、真菌或是寄生虫引起的,此外,肠道外感染或是由于滥用抗生素进而导致的肠道真菌紊乱、过敏或是家长喂养不当、气候等都会引起小儿腹泻。 1.小儿腹泻的起因小儿腹泻的起因可以分为感染因素和非感染因素两种。 1.1 感染因素(1)肠道内感染肠道内感染是引发小儿腹泻的原因之一,其可能是由于病毒、细菌、真菌或是寄生虫导致的,从临床医学来看,其中由于病毒和细菌而引发的小儿腹泻的比率最高。 ①细菌感染导致小儿出现腹泻的细菌主要是致腹泻的大肠杆菌、弯曲菌以及其他细菌。致腹泻的大肠杆菌涉及到产毒性大肠杆菌、侵袭性大肠杆菌、出血性大肠杆菌以及粘附-聚集性的大肠杆菌;与肠炎相关的弯曲菌则包括空肠型、结肠型及胎儿型三种;其他的常见细菌有耶尔森菌、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糖菌及变形杆菌等等。受到这些细菌的感染都会是小儿出现腹泻的症状。 ②真菌致使小儿腹泻的真菌只要有念珠菌、曲菌以及毛霉菌,而引发小儿腹泻的主要是白色念球菌。 ③寄生虫寄生虫也是引发小儿腹泻的罪魁祸首之一,常见的寄生虫为阿米巴原虫、隐孢子虫以及蓝氏贾第鞭毛虫等。 ④病毒感染病毒感染主要是多发于寒冷季节,此时小儿受到病毒的侵袭而出现腹泻的症状。致使小儿腹泻的病毒主要是诺如病毒、星状病毒及冠状病毒等。 (2)肠道外感染消化功能紊乱也会导致小儿出现腹泻的现象,而且年龄越小情况越常见,该种腹泻的情况不严重,其大便耳钉性状轻微改变,为稀糊状,未出现大量的水分及脓血。 此外,滥用抗生素也会死导致小儿出现腹泻的病因之一。 其往往表现为慢性及迁延性的腹泻。 1.2 肠道外感染因素饮食护理不当、过敏、气候等因素都会导致小儿出现腹泻。 (1)饮食护理不当而出现腹泻主要发生于人工喂养的小儿。由于喂养不定时、不适当或是食物以淀粉类为主、突然断奶都会引发不同程度的腹泻。 (2)一些婴幼儿对牛奶或是大豆等事物存在过敏的现象,进而会引发过敏性腹泻;(3)小儿自身的免疫力差,时候的突然变化常常会导致小儿腹部的不适,进而诱发消化功能紊乱,导致腹泻的出现。 2.小儿腹泻的护理措施2.1 护理注意事项对于出现腹泻的小儿首先评估相关的因素,进而除去病源。小儿腹泻究其根源主要是由于饮食不当或是场内出现感染导致的,因而应该立即停止可能被污染的所有食物以及会导致消化不良、过敏的食物,以免加重病情。对于由于感染引发的腹泻需要严格的按照医嘱使用抗感

小儿腹泻护理中综合护理的临床护理体会

小儿腹泻护理中综合护理的临床护理体会 发表时间:2016-08-08T11:32:49.617Z 来源:《心理医生》2016年6期作者:卢淑萍[导读] 小儿腹泻,主要经多种病原和因素所致腹泻为主的病症,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发生脱水、电解质紊乱等情况[1]。 卢淑萍(甘肃省临泽县人民医院甘肃临泽 734200)【摘要】目的:探究小儿腹泻护理中综合护理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450例腹泻患儿,按照患儿住院的先后顺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25例。观察组通过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护理满意度、退热及止泻时间。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11%,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4.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满意 度分别为:96.44%、81.33%,P<0.05。两组退热时间、止泻时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小儿腹泻经综合护理干预,临床疗效较佳,且可缩短患儿的止泻及退热时间,值得临床深入推广。【关键词】小儿腹泻;综合护理;护理效果【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06-0224-02 小儿腹泻,主要经多种病原和因素所致腹泻为主的病症,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发生脱水、电解质紊乱等情况[1]。临床主要症状:腹泻、呕吐等。为提高患儿的临床效果,本次研究,选取近年来我院收治的450例腹泻患儿,探究其经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现针对本次研究展开具体的报道。 1.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450例腹泻患儿,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25例。临床主要表现:喂养不当,腹部受凉/呼吸道、泌尿系统、皮肤感染等肠道外感染病史。按照病症严重程度,轻度患儿一日排便3次以上,且排便为糊状/稀水样;严重的患儿一日≥10次,排便为蛋花汤样/稀水样。部分患儿还会并发腹痛,排便存在粘液,发生里急后重的现象。严重的情况下,呕吐频繁,烦躁、精神萎靡,存在一定程度的脱水、电解质紊乱症状。分型中轻型:没有脱水和中毒症状;中型:存在轻微/中度脱水、重度症状;重型:重度脱水/重度症状。辅助检查,主要经大便常规镜检,镜检能观察到脂肪滴/红细胞、白细胞;血生化检查内容:血清钠、钾、氯和钙;血常规检查可见,细菌感染患儿的白细胞数量增加。观察组男142例,女83例;年龄8~24个月,平均(16.4±3.2)岁。对照组男154例,女71例;年龄10~20岁,平均(15.6±3.1)岁。两组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2方法1. 2.1 两组患儿均经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并维持酸碱平衡等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主要需对患儿的生命体征,心率、体温、尿量、神志等进行严密的观察。 1.2.2 观察组通过综合护理干预,护理措施如下。 ①饮食指导,腹泻患儿,机体营养需求较大,应实行母乳喂养,辅食可暂停。对于人工喂养患儿,可给予适量的米汤/稀释牛奶或其他代乳品,患儿腹泻次数得以控制后,适当增加辅食的稠度,给予半流质食物如粥、面条等,少量多餐,病情稳定和好转,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严重呕吐患儿,禁食4~6小时且给予支持治疗,带患儿病情得以好转后,恢复正常饮食。 ②消毒干预,做好隔离措施,护理人员实行护理前、后,应仔细洗手,防止产生交叉感染情况,同时加强对餐具的消毒,经开水对患儿餐具进行消毒。患儿餐前、排便前、后,均需经肥皂洗手。 ③严格观察患儿病情,护理中,对患儿排便次数和粪便的颜色、性质、量进行密切的观察,并对患儿的呕吐物性质、量进行严格的记录。若患儿体温发生较大的变化,可通过物理方法降温。对四肢发凉患儿,应做好保暖方面的工作。 ④臀部干预,因为患儿排便次数较多,易于产生臀部发红、溃烂等情况。所以,在护理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随时更换床单,以确保床单的干燥和清洁。并告知患儿家长更换尿布的技巧,叮嘱其勤换尿布。排便后,用温水清洗患儿的臀部。存在尿布疹患儿,给予炉甘石洗剂(生产厂家:上海运佳黄浦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2790),每日涂抹3次。针对慢性腹泻、营养不良患儿,应定期协助其完成翻身动作,并对其受压位置的皮肤实行按摩,避免产生压疮现象。 ⑤健康宣教,为患儿家长讲解病症基本知识、护理方法,并应做好卫生知识宣教。饭前、便后养成洗手的习惯,做好餐具的消毒工作,防止产生肠道感染的现象。 ⑥禁止长时间滥用广谱抗生素,小儿腹泻护理中,护理人员应对患儿病情、家庭状况实行全面的评估。同时,制定综合护理方案,有目的、目标、预见性的开展护理工作。护理人员应保持耐心、细致、负责的态度开展综合护理工作,进而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需要注意事项:防止长时间滥用抗生素,主要的目的为规避抗生素对患儿肠道菌群构成不良影响。 1.3 观察指标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护理满意度、退热时间、止泻时间1.4 疗效评判临床疗效:治愈:完成治疗,临床症状、体征、排便性状均达到标准。好转:完成治疗,临床症状和体征,均得以改善,且排便为稀水样,镜检结果显示正常。无效:完成治疗,临床症状及体征无显著缓解,且排便没有恢复。护理满意度:按照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进行评判,评判内容主要包括: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服务质量等。 1.5统计学的处理本文中的数据均经过SPSS 13.0统计学软件统计分析,计量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使用t检验分析计量数据,计数资料以率(%)为单位,比较采用χ?检验,当P<0.05时,表示数据之间组间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