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李镇西《山中访友》课堂实录

李镇西《山中访友》课堂实录

李镇西《山中访友》课堂实录
李镇西《山中访友》课堂实录

在本人力邀之下,镇西兄终于答应在百忙之中来我市讲学一天,并且通过论坛信箱提前发来了准备演讲的题目和上课的课题。可是,由于事务繁忙,我竟将他准备的《提醒幸福》混记为《紫藤罗瀑布》了,当50名着装整齐的初一学生在主席台坐定之后,李老师小声问学生:“都预习了吗?”学生一齐响亮地回答:“预习了。”可当他拿过学生手头的课本翻阅时,却怎么也找不到要讲的课文。李镇西轻轻走向后台,小声问我:“怎么没有要讲的课文?”闻听此言,我不禁哑然。带队老师一看距上课时间尚早,马上表示去复印课文,但李老师看了看自己已圈点得满纸烟云的课本,立刻拒绝了复印教材的要求,表示要新选一篇课文上课,并立刻返回讲台,征求学生意见。

在我个人来看,作为一位富有丰富教学经验的名师,现讲一篇课文并不是什么值得张扬的事情,但在这件事情上,镇西兄真正令我感佩的是:不仅当时没有流露出丝毫的慌乱和不悦,而且人前人后始终没有任何的推委和申明。教化的东西虽然能够使许多人在特定的场合保持气定神闲的风度和宽容待人的雅量,但往往在情急或松懈的时候就暴露了本性,只有真正深入灵魂,融进血肉的东西才能成为一种随时散发馨香的神韵和气质。照我看来,李镇西对于教育民主的理解,正如他自己所主张的一样,早已转化为一种生活方式和一种文化气质。课不一定精彩到什么程度,但偶然的失误,却使我和李镇西都有了意外的收获:他得到了一节更真实的课,我认识了一个更真实的人。

《山中访友》课堂实录

执教者:李镇西

(2005年10月15日下午,湖北省宜都市宜都剧场会场上座无虚席。利用上课前的几分钟,李老师再次和宜都市外国语学校七年级学生专心致志的看课文。)

师:(李老师面带笑容走上讲台)上课!

生:(精神抖擞,声音响亮的)老师好!

师:同学们好!请坐!

师:今天我们学习《山中访友》。刚才李老师把课文读了一遍,也很有感触。文章题目是《山中访友》,我今天是宜都访友,我第一次来宜都。

生:(笑)

师:文中有一句话,在倒数第二段倒数第二行。“茫茫天地间,我们也做了一回患难兄弟。”今天是一个幸运的日子,因为到宜都来这辈子或许不会只有一次,但今天毕竟是第一次。

大家想想,茫茫天地间,我和大家在这个舞台上相遇,恐怕再也没有机会了。我以后可能还有机会遇到你们中间的某一位同学,但是绝对不会在这个舞台上和所有的同学上一节课了,正所谓空前绝后,这就叫缘分,所以我们要珍惜这次缘分。这篇文章李老师也才接触,这节课,我和大家一起来分享。

师:同学们都读完了这篇课文,喜欢这篇文章的同学请用手势告诉我。喜欢就喜欢,不喜欢就不喜欢,请明确地告诉我。

生:(同学们高高的举起自己的小手)

师:(环顾整个教室)喜欢这篇文章,证明大家都读懂了这篇文章。有谁告诉老师,你觉得怎样才算读懂了?

生1:我觉得就是弄明白了作者要表达的意思。

师:(点头)读懂,就要知道作者写的什么。读懂还有什么标准?

生2:要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时要让自己和作者有一个感情上的共鸣。

师:(赞许地)说得多好,要有情感共鸣。

生3:要一边读课文,一边能想象出课文所描绘地情境。

生4:还要在课文的基础上展开联想。

师:(快速地接过话题)你读这篇文章,有什么联想?

生:我联想到了山里的景色。

师:嗯,不错。刚才李老师就由文中作者和蚂蚁的缘分,联想到我和大家地相遇,也就是一种缘分,这也是展开联想。

生5:我觉得要揣摩作者地写作意图,明白他的用意。

师:(肯定地点头)怎样叫读懂一篇文章,同学们说得很具体,也说得很全面,我以为关键有这几点:最起码字要认识,大家在文中遇到不认识的字了吗?

生:(面面相覻,默默无语)

师:李老师有一个不认识的字,“你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涧”字什么意思?谁告诉李老师呀?

生1:就是从山间流下来的水。

师:非常好。你怎么知道这个字的意思的?

生1:(笑嘻嘻的)我以前学过一篇课文,叫做……(做思考状)

师:(摆手)不管它叫什么,知道曾经学过,掌握了这个字就行了。

生2:我以前学过一个词叫“山涧”。

师:遇到不认识的字我们可以查字典,也可以回顾以前学过的知识。

生:有一个地方我不明白。第61面的“岁月是一去不复返的逝川”中的“逝川”是什么意思?师:有谁能帮助他?

生:“逝川”就是流去的一去不复返的河流。

师:“逝”就是流逝。“川”就是河流。(随手在黑板上画出一条河流)古人写“川”就是这样的,象流水一样,具有曲线美。

生:(学生大笑)

师:今天,李老师要告诉大家一种阅读的态度,也就是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姿态来读一篇课文。刚才同学们说过读懂一篇文章要明白文章写什么?为什么要写?我补充两点:一是要明白作者是怎么写的?二是读一篇文章,要发现问题。

生:(疑惑地望着老师)

师:读出问题,发现问题并不是说明你没读懂课文,恰恰说明你读进去了。越是动脑筋,越是发现的问题多。请同学们把“读出自己,读出问题”八个字写在书上。

【多媒体屏幕显示:“读出自己,读出问题”●或读出自己:相似的思想、情感,熟悉的生活、时代……●或读出问题:不明白的地方,不同意的观点……●读出自己:是共鸣、欣赏审美(把自己读进去)●读出问题:是质疑、研究、批判(与作者对话)●由于生活经验不一样,面对同一篇文章,每个读者的收获不可能完全一样。】

师:刚才那位女同学说,读文章要让自己和作者产生情感共鸣,那就是读出了自己。读出自己就是想到与自己相似的思想,相似的情感。有人在看《红楼梦》的时候,看得流泪,是《红楼梦》里面有他的表姐,有他的表妹吗?

生:(摇头,笑)没有。

师:那是因为和作者产生了情感共鸣。前几天,李老师给同学们读一篇文章《一碗参汤荞麦面》,讲的是一位母亲带着两个孩子,相依为命,艰难度日的故事,读着读者,我就流泪了。后来,我跟同学们说:“李老师失态了,但请同学们理解李老师。因为老师在9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是我的妈妈带着我和妹妹一起生活的,这叫什么?这就是读出了自己。

师:什么叫“读出问题”?不明白的地方勾画出来,不同意的观点做上记号。读出问题就是质疑,研究。告诉同学们,无论什么样的大作家写的文章,你们一定不要迷信课文,不要迷信作者,更不要迷信老师。

师:读出自己,读出问题,这就是老师交给大家的一种阅读态度,这就叫读懂了文章。师:下面我把课文给大家读一遍,有不懂的地方,注意勾画。李老师不一定读的准确,请同学们认真听,跟老师提出意见。

师:(范读课文)山中访友,李汉荣……(看看同学)我发现姓李的人都会写文章。(得意的笑)

生:(哄堂大笑,舞台上洋溢着轻松、快乐的气息。边听边勾画)

师:你们有什么发现?你最喜欢哪一句?最喜欢哪个词?同桌互相交流。

生:(热烈的交流,朗读)

师:谁来谈谈你的发现,告诉大家。

生1:我喜欢瀑布大哥。“你好,瀑布大哥!……从古唱到今。”“他不拉赞助,不收门票”好像在讽刺人间为了利益而做的一些可笑的事。

师:嗯,他也产生了联想。由瀑布想到了人们的一些唯利是图的做法。只有大自然是最慷慨的。

生2:(饱含感情读)“波光明灭,泡沫聚散,岁月是一去不复返的逝川”。

师:读的多有感情呀,请再读一遍。

生2:(富有深情的朗读)“波光明灭,泡沫聚散,岁月是一去不复返的逝川”。

师:他读出了自我,他好像就是一座饱经沧桑的老桥。

(全班同学大笑)

生2:我们从出生到老去,仿佛就是短暂瞬间。

师:而我们此刻度过的这一刻很快就会成为过去,时间的紧迫感就是这样的。

生3:“忽然下起了雷阵雨……又感动人又有些吓人”。我喜欢这一句是因为它写出了雷阵雨的气势。仿佛是一千个侠客在吼叫一般。

师:天上有侠客吗?

生3:没有,它采用了比喻的手法。“一千个诗人”也是比喻的手法。

师:同学们的发现真多。

生:我也喜欢第5段,里面称呼有“山泉姐姐”、“溪流妹妹”、“白云大嫂”、“瀑布大哥”等等,把山泉比作姐姐,把溪流比作妹妹,把白云比作大嫂,把瀑布比作大哥,给人以非常自然,非常亲切的感觉。

师:哦,这位同学提醒了我,全文用的最多的修辞手法是什么呀?

生:(齐声说)拟人。

师:文章在哪个地方开始采用拟人的呀?

生:第一段。

生:第四段。

生:第二段。

(学生众说纷纭。李老师笑着不断的摇头)

师:有的说第一段,有的说第二段,我觉得不是,比这还早。

生:(恍然大悟,大声喊道)题目。

师:对了哦,是题目。《山中访友》中的“友”,就是指的大自然。想想:作者为什么采用拟人的手法?注意,这个问题是有难度的,这可是一个科研难题。作者为什么这样写,还用许多比喻?

生1:因为那些事物都是抽象的,为了把它们写得形象些?

师:NO。

(生哄堂大笑)

师:(环顾四周)我就喜欢同学们有一些思想碰撞。

生:用拟人的手法,把抽象的精神表现出来。

生:用拟人的手法赋予大自然以生命,好像和大自然很亲密。

师:大自然本身就有生命呀。(生窃窃的笑)

师:其实大家说得都有道理,大家各抒己见,道理就会越说越明。

生:用拟人让读者和作者产生共鸣,有亲切感;用拟人把自然的活力表现出来,好像有生命的张力。

师:哦,生命的张力。她用了“张力”这样一个词。不错。

生:作者采用拟人,把自然写的更活泼了,更亲切了。

生:我也认为采用拟人是为了展示各种抽象的精神。如写“老桥”就是为了赞美它无私奉献的精神。

生:我认为大自然本来就是我们的朋友,作者采用拟人的手法就是把他们写得更生动,更亲切。

师:(大声的)真好,他把我要说的话都说出来了,我真不该点他发言。

(全班同学开心的大笑)

师:(小结)大自然本身就是我们的朋友,写作就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感情,所以,真情实感永远是第一位的,写作技巧才是第二位。

【多媒体展示图片:和同学们在油菜花地上课、雪地“一班”造型、在草地学狗叫、在草地接受大自然的召唤】

师:(介绍图片)李老师也喜欢和大自然为友,我和孩子们在油菜花地里上课,大自然的一花一草包括听我课的学生,都是我的朋友。

师:还有,我和我的学生们在雪地里打雪仗。(笑,指着图片)猜猜这是什么呀?

生:“一班”。

师:嗯,对。同学们真聪明。不是同学聪明,而是我们的造型聪明,这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体造型艺术。看这个“一”字,很有笔锋咧。(生大笑)我们写的是美术字,我们和大自然融为一体,就象大自然的婴儿,躺在宇宙的怀抱里。还没等我们爬起来,他们想把我活埋了,让我在雪地长眠啊。

(学生哈哈大笑)

师:汪汪……(学狗叫)这是我在草地里学狗叫。

师:(指着在田野游玩的一幅图)这是我们在召唤大自然,也在接受大自然的召唤。和大自然相亲相爱,这是一种最高境界。

师:可是有很多人却不以大自然为友。我想大家听了也肯定很伤心的。在“国庆”长假期间,在乌鲁木齐市的景区,当时景区很脏,结果韩国八十名游客,包括三十名儿童自发的、自觉的捡起垃圾,让当时所有的中国人感到脸红,没有人阻止他们。捡完后,没有觉得干了一件了不起的事,而是继续游玩。这是一种多么真挚多么可贵的感情。

师:大家还有没有什么发现。(停顿了一下)大家讲的真好,我都不需要讲了。

生:我喜欢这一句:“我闭上眼睛,我真的变成……被鸟儿衔向远山远水。”前面作者是把自然当作人来写,而这句是把自己当作自然在写。

师:(赞许的点头)说得非常好。这里把自己赋予植物的特点。

生:我喜欢“满世界都是雨,惟有……给我的恩泽”。这句话让我体会到作者非常热爱自然,热爱生活。让我联想到我们应该打开心灵的窗户,去接受大自然赋予我们的一切。

生:我喜欢这一句。“你好呀,悬崖爷爷……可是出自你的手笔?”悬崖是很可怕的,但是作者把他比作“隐士”、“禅者”,这是因为作者以一个良好的心态在对待自然。

师:说的好。只要心态好,周围所有的一切就是好的。

生:我喜欢“采一朵小花……悄悄地做了一会儿女性。”我觉得大自然非常纯洁,不说是非。师:非常好。大自然比人类要纯洁地多。

生:我喜欢“俯身凝神……也做了一会儿患难兄弟”。这里“好不动情”充分说明作者把蚂蚁当作了朋友。

生:“捧起一块石头……深意地仪式”。说明他特别爱大自然。

生:我喜欢文章地结尾。我想到了一句景点的公益广告词“除了带走你的记忆,什么也别带走”。

师:这里还有一句话:带回了一路月色。这暗示着什么?

生:时间是晚上了。

师:作者什么时候去的呀?这说明什么?

生:早上去的。这说明作者在山里玩了一天。

师:作者就一句话,交代了时间,很富有诗意。

生:我喜欢“喂,云雀弟弟……”这句写出了它们从不搬弄是非,而是注意欣赏好风景。师:时间到了。欢乐的时光总是显得特别短暂。我想,要是我是你们的老师该多好,我就可以接着上课,真想再跟你们上一节课。请大家允许我拖两分钟?

生:(大声地、齐声地)好。

师:我把我的想法跟大家说一下,本来老师想给你们一种读书态度:读出自己,读出问题。可是这节课,我们只解决了“读出自己”。过去读课文都是老师讲课文,可是只要每个同学都把自己要放进文章中,哪里还需要老师讲呢,大家讲的都很好呀!如果说我今天讲了的话,就是在讨论中告诉大家一个问题,任何写作手法都不是为用而用,而真情实感是它必须要有的。

师:那么,什么叫读出问题呢?就是要读出疑问,我在读书中产生了很多疑问,你们如果有相似的问题,下次上语文课可以跟语文老师提出来。如60页,为什么要说“古老而又坚韧的灵魂”?

生:(迫不及待的高高地举起手)

师:(递过话筒)哦,你要说?

生:因为古桥在这里站了几百年,默默地奉献着,它的这种精神是一种坚韧地精神。

师:时间长说明古老,一直站在这,说明坚韧。

师:又比如说60面,最后一个字,为什么说“吻着水中地岩石”,“吻”字用的好不好,你把它想深了,想透了,就明白它的妙处了?

又比如61页最后一段,“白云大嫂,月亮的好女儿”,既然是“白云大嫂”,为什么又说是月亮的好女儿”?我觉得这句比喻不是很恰当。另外还有一句,第二自然段“以树的眼睛看周围的树”,什么叫“以树的眼睛看周围的树”?我们要敏锐的发现隐晦的问题,有的可能就是作者写作上的疏漏。

另外“我也加入了这短暂而别有深意的仪式”。我们可以提出三个问题:第一、这个“仪式”是什么仪式?第二、为什么说是“短暂的”?第三、为什么说这仪式是“别有深意的”?我们带着问题去读,就会更深入的领会文章的内容。

师:(看手表)今天老师和大家度过了愉快的四十七分钟。我把我的邮箱留给大家。

生:(高兴的用笔记着)

师:(用多媒体展示自己的照片)李老师给大家看看我年轻时候的照片,作为我和大家短暂而别有深意的告别仪式的礼物。这是我刚上大学的时候,这是我实习的时候给学生上课,(边看边笑,指着一张照片)你们看这张象不象李老师?

生:(齐声)不象。

师:(开怀大笑)虽然今天的时间很短暂,但是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李老师马上就要离开宜都了,但是你们会永远在李老师的心里定格。你们现在多少岁?

生:12岁

生:13岁。

师:即使你们活到八十岁了,在李老师的心目中,你们还是十二、三岁。好,下课。

生:(齐刷刷地站起来)老师,再见。

师:同学们再见。

[点评]

《语文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镇西兄的这堂课,不论是在整体感悟还是在局部探讨上,都充分地体现了这一理念。整个课堂,学生不是在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地参与学习。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与文本的交流,与老师的交流,以及学生之间的交流,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意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无论是对文本主旨的把握还是对语言的品味,都注意了对学生注意力的驱动和自主合作精神的鼓励,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张扬了学生的个性,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师生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共同完成了对文本的解读,并且教会了学生一种阅读态度和方法:“读出自我,读出问题。”良好的课堂氛围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学生倍感阅读的快乐。教师指导朗读,引导对问题的探究,都考虑到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学法的指导。书应该怎么读,对不理解的问题应该如何探究,教师都及时地进行了适当的点拨。教师不再单纯是知识的传授者了,而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过程和方法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祝福》教学设计_7

《祝福》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鉴赏人物形象,理解祥林嫂悲剧的社会根源。 2、鉴赏人物的肖像描写、语言描写的作用。 3、鉴赏环境描写对人物描写的烘托作用。 【教学重点】 目标1、2。 【教学难点】 目标3。 【教学方法】 研讨、点拨。 【教学课时】 三课时。 【教学设想】 本文是鲁迅的代表著作之一,背景深,内容多。学生虽然在初中已经学习了《孔已己》《社戏》《故乡》等,但《祝福》对学生来说,难度仍然很大。因而鉴赏这篇课文应建立在学生熟读文章的基础之上,才能更好的进行鉴赏。教学时不应面面具到,必须突出鉴赏小说中的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把握难点即全文几次“祝福”场景描写与祥林嫂悲剧的关系。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鲁迅认为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资格,至多不过是奴隶,中国历史上只有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鲁迅努力从整体上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在此基础之上,在许多文章中还十分深刻地剖析中国传统文化的种种弊病,来加以揭示和批判,“意在复兴,在改善”,因而鲁迅在他的乡土小说的创作中也努力解剖、抨击中国传统文化在民族心理性格方面形成的种种病态。今天,我们共同研讨鲁迅小说《彷徨》集中《祝福》为我们塑造的一个病态社会下的一个典型的妇女形象──祥林嫂。 二、作者简介 1、学生回忆鲁迅。 2、教师补充。 三、背景资料 1、《祝福》写于1924年2月7日,最初发表于1924年3月15日《东方杂志》第21卷第6号,后收入作者的第二个小说集《彷徨》,是《彷徨》的第一篇。 2、《祝福》写于1924年。鲁迅还是把故事发生的地点放在将年农村的一个小镇,而且唤作“鲁镇”。鲁镇边式中国农村的一个缩影。鲁四老爷、四婶、柳妈以及镇上的人们,祥林嫂山村的婆婆、卫老婆子、贺老六,还有作为小说叙述者的“我”,组成了祥林嫂生活的社会环境。祥林嫂的命运是为这个环境所决定的。只有具体分析这个社会环境,才能深入认识这个“病态社会”的诸

课堂实录《致女儿的信》李镇西

课堂实录:《致女儿的信》李镇西 音像出版社要给我制作课堂实录的光碟,于是上周我借班上了一堂苏霍姆林斯基的《给女儿的信》。应该说,这堂课上得不错,现场文字记录的铁皮鼓直说感动,他还说当我说下课时,他感到很惊讶:怎么这么快就下课了。但是我决定重上一遍,因为我突然想到,应该让我自己班上的学生随光碟“面向全国发行”! 当我给学生们说这个想法时,全班学生兴奋得不得了,掌声几乎要把房顶冲破!我说:“若干年后,如果你们想年李老师了,想念同学们了,便拿出这堂课的光碟看看!甚至你们老了以后,还可给你们的孙子放这光碟说,看爷爷(奶奶)当年读高中上课的情景!”同学们哈哈大笑。 今天下午,我和学生乘车来到四川省电教馆。说实话,上课之前,我根本没有关于这堂课任何具体设想,我追求一种课堂的生成性,一切看学生的现场反应,在随机进行相关的引导。只有一点非常明确,这堂课一定要一切围绕学生转,真正体现出尊重学生,寓引导于对话之中。尽管上周的课也不错,但我不想重复那堂课的具体程序,也不可能重复,因为学生不同嘛! 我们在摄像室坐好了,正准备上课,教科所吴老师突然走进来说别忙,原来她认为学生统一穿校服色彩太单调,她建议同学们可以把校服脱了,让学生穿在里面的毛衣、春秋衫的色彩露出来。学生们听话地纷纷脱下校服外套,于是,我眼前的学生变成色彩缤纷起来。 摄像师给我示意可以开始上课了。于是我对同学们说:“好,咱们上课!” 随着值日生朱雅兰一声响亮的“起立”,同学们齐刷刷地站了起来,一双双明亮的眼睛看着我。 我审慎地鞠了一躬:“同学们好!” 同学们齐声喊:“老师好!” “谢谢!请坐!”我说,“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一篇新课文,这是一篇自读课文,叫《给女儿的信》(我一边说一边转身板书:“给女儿的信苏霍姆林斯基”)作者是苏霍姆林斯基。那么这篇文章咱们怎么学呢?作为一篇自读课文,主要是自己读,看看有什么感悟,什么问题或者什么不同的想法,都可以提出来大家交流,分享,李老师呢,就和你们来作一些探讨,也和大家分享。” 从学生的阅读程序来说,他们接触一篇新文章首先克服字词障碍。本来,我当然可以给学生列一些可能不认识的字,但我想,我以为他们不认识的字,他们就不认识吗?恐怕不一定。而且,我以为他们认识的字,恐怕他们也不一定能够认识。再说,这个同学不认识的字,可能那个同学不一定不认识。反之亦然。所以,最好的办法,还是让学生自己说,他们在阅读中遇到过那些不认识的字。 于是我又说:“我们接触一篇课文首先是从接触字词开始的,那么我要问,哪些同学在阅读时遇到不认识的字?然后查过哪些字词?大家交流一下。如果你们没有,李老师就要问你们了。” 黄泳第一个举手:“我查过‘抔’。 我问:“在什么课文地方?要说清楚。” “在课后练习里,‘读读写写’的第三个字。”她说。 “哦,在这儿,读什么?”我问她。 黄泳说:“pou” “读几声?” “二声。”

李镇西孔已己课堂实录完整版

李镇西孔已己课堂实录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上传:章杰明?更新时间:2012-4-2216:14:56 时间:1997年10月9日地点:四川省广汉市广汉中学教师:今天,我和同学们一起在这影剧院的舞台上上课,这“教室”真还有点特殊。我们真成了在演戏了。(众笑)不过,这个布置让我感到了一种寓意,就是今天的课应该以学生为主体,你们看,同学不是坐在舞台的中央吗而李老师则在舞台的一边。这显然是意味着应该突出你们的作用。也就是说,你们今天千万不要只是听李老师上课,而应该是在李老师的协助下自己学习这篇课文。李老师第一次和你们见面,我先说一下我上课的特点。我上课喜欢同学提问或发表自己独立的见解。在我看来,凡是能够提出问题或和其他同学甚至和老师不同的观点的学生,是最好的学生。同学们把问题提出来以后,李老师先不作解答,而请其他能够解答的同学来解答,如果没有同学能解答,我们就一起来讨论研究。也就是说,面对课文,同学们应该和老师以及作者平等对话。总之,今天这堂课,不再于老师给你们讲了多少,而在于你们自己通过自己的阅读思考对课文“悟”出了多少。好,现在我们就来学习《孔已己》这篇小说。(板书课题:《孔已己》)教师:同学们刚才也上了一堂公开课,学的是《最后一次演说》。我感到闻一多的《最后一次演说》和鲁迅的《孔已己》有着某种联系——《最后一次讲演》是闻一多先生,在本世纪中叶,向全中国人民发出的摧毁旧中国的呐喊!而这声“呐喊”,是本世纪初,鲁迅“呐喊”的延续。鲁迅为什么在本世纪初把他的第一本小说集取名叫《呐喊》呢这也许是同学们想知道的,今天,我们通过学习《呐喊》中的《孔已己》,通过对“孔已己”这个人物形象的理解,也许会找到答案。好,现在请同学们快速阅读一遍课文,把你有什么不懂的问题提出来,看谁的问题提得最多。(学生独自默读,思考。教师巡视。)男生a:小说开头为什么要写鲁镇酒店的柜台“和别处不同”,是“当街的一个曲尺型的大柜台”教师:这位同学第一个提问了,很好谁能解答这个问题男生b:我想是为了说明鲁镇独特的习俗,交待孔已己生活的环境,这也属于是环境描写吧!教师:对,我认为可以这样理解。女生a:老师,第一段为什么要说“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现在每碗要涨到十文”教师:好,谁来帮她解答男生c:这是为了说明物价上涨,人民生活水平下降了。女生b:不对,我想应该是间接说明孔已己生活的年代,因为读者从小说后面的落款日期“1919年”就可以大体推断出那是上世纪末发生的事。教师:好,出现不同看法了。同学们想想那个意见更有道理一些啊众学生:后面一种意见有道理些。教师:对,我也同意后面一种意见。在这里,作者主要还是为了交待时间背景。男生e:老师,课文上说孔已己是“站着喝酒人穿长衫的惟一的人”,我想问一问,什么叫“穿长衫的人”教师:好,有没有同学能够帮他解答这个问题呀(学生思考)教师:我提示一下,在这里,“穿长衫”表明什么同学们可以联系第一自然段的有些描写衣着的语句。女生c:我想是表明一种身份吧。说明他是一个读书人,有一定身份。教师:为什么女生c:因为前面说“但这些顾客,多是短衣帮,大抵没有这样阔绰。只有穿长衫的,才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这说明孔已己不是干体力活的人。教师:你能够联系前后文来分析,不错。其他同学,还有没有什么问题——又有同学举手了,请那位男同学提问。男生g:为什么作者在小说的结尾说“大约孔已己的确是死了”既是“大约”又是“的确”,这好像是矛盾的。该怎么理解呢教师:好,好,你这个问题有“科研价值”!(众大笑)同学们别笑,这个问题的确值得研究。因为这个问题弄懂了,这篇小说课文思想内容、人物形象等方面的问题也好理解了。好吧,我们这堂课,就来研究研究这个问题。在研究之前,让我也向你们提出一个问题————孔已己最后究竟死没死众学生:死了。教师:根据何在众学生:作者在结尾说孔已己“的确死了”。教师:嗯,孔已己“的确死了”。同学们能不能再深入思考一下,孔已己为什么会“的确”死去(学生思考)教师:李老师给你们提示一个思路:一个人的命运取决于什么女生d:取决于他的遭遇。教师:对,很好。取决于他的遭遇。男生h:还取决于他的社会背景。教师:很好,他的遭遇和他所处的社会背景,就决定了他的命运。那么,我们来看看课文,孔已己究竟有什么样的遭遇他又处于什么样的社会背景之中课文第一次正面描写孔已己,是哪一段众学生:第四段。教师:好,我们就研究这一段。我们来看看作者通过写孔已己的哪些语言、行为、或者动作、神态,表现出了孔已己怎样的遭遇,他面临怎样的社会环境,一句话,他有着怎样的性格。(学生开始默读思考,教师巡视。)教师:现在同学们可以互相交换、补充一下看法。男生b:从作者对孔已己外貌描写和穿着的描写,可以看出孔已己是一个比较懒惰的人,是个懒汉。教师:依据何在男生b:课文上说他的长衫“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教师:好,你很会动脑筋。还有没有同学发表看法男生i:作者通过对孔已己外貌动作语言的描写,说明了孔已己在……教师:对不起,我打断一下你。你能不能说具体些,作者是怎样对孔已己进行描写的具体有什么样的语言男生i:作者说“他身材很高大”……教师:这说明什么男生i:说明孔已己还是具备起码的自食其力的生活能力的。教师:好,继续讲下去。男生i:作者还写他“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教师:这又说明什么男生i:说明他经常受人欺负。教师:对了,本来孔已己身材高大,又读过书,可是还是经常被人欺负。这就是他的日常遭遇。刚才这位同学说得挺好的,请接着往下说。男生

李镇西孔已己课堂实录

李镇西孔已己课堂实录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李镇西老师教《孔已己》课堂实录 上传: 章杰明 ????更新时间:2012-4-22 16:14:56 时间:1997年10月9日地点:四川省广汉市广汉中学 教师:今天,我和同学们一起在这影剧院的舞台上上课,这“教室”真还有点特殊。我们真成了在演戏了。(众笑)不过,这个布置让我感到了一种寓意,就是今天的课应该以学生为主体,你们看,同学不是坐在舞台的中央吗而李老师则在舞台的一边。这显然是意味着应该突出你们的作用。也就是说,你们今天千万不要只是听李老师上课,而应该是在李老师的协助下自己学习这篇课文。李老师第一次和你们见面,我先说一下我上课的特点。我上课喜欢同学提问或发表自己独立的见解。在我看来,凡是能够提出问题或和其他同学甚至和老师不同的观点的学生,是最好的学生。同学们把问题提出来以后,李老师先不作解答,而请其他能够解答的同学来解答,如果没有同学能解答,我们就一起来讨论研究。也就是说,面对课文,同学们应该和老师以及作者平等对话。总之,今天这堂课,不再于老师给你们讲了多少,而在于你们自己通过自己的阅读思考对课文“悟”出了多少。 好,现在我们就来学习《孔已己》这篇小说。(板书课题:《孔已己》) 教师:同学们刚才也上了一堂公开课,学的是《最后一次演说》。我感到闻一多的《最后一次演说》和鲁迅的《孔已己》有着某种联系——

《最后一次讲演》是闻一多先生,在本世纪中叶,向全中国人民发出的摧毁旧中国的呐喊!而这声“呐喊”,是本世纪初,鲁迅“呐喊”的延续。鲁迅为什么在本世纪初把他的第一本小说集取名叫《呐喊》呢这也许是同学们想知道的,今天,我们通过学习《呐喊》中的《孔已己》,通过对“孔已己”这个人物形象的理解,也许会找到答案。 好,现在请同学们快速阅读一遍课文,把你有什么不懂的问题提出来,看谁的问题提得最多。 (学生独自默读,思考。教师巡视。) 男生a:小说开头为什么要写鲁镇酒店的柜台“和别处不同”,是“当街的一个曲尺型的大柜台” 教师:这位同学第一个提问了,很好谁能解答这个问题 男生b:我想是为了说明鲁镇独特的习俗,交待孔已己生活的环境,这也属于是环境描写吧! 教师:对,我认为可以这样理解。 女生a:老师,第一段为什么要说“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现在每碗要涨到十文” 教师:好,谁来帮她解答 男生c:这是为了说明物价上涨,人民生活水平下降了。 女生b:不对,我想应该是间接说明孔已己生活的年代,因为读者从小说后面的落款日期“1919年”就可以大体推断出那是上世纪末发生的事。教师:好,出现不同看法了。同学们想想那个意见更有道理一些啊 众学生:后面一种意见有道理些。

2019《祝福我眼中的祥林嫂》课堂教学实录语文

《祝福——我眼中的祥林嫂》课堂教学实录 《我眼中的祥林嫂》教学实录 邓老师:上课!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鲁迅先生的经典小说《祝福》,首先回顾一下学习过程我们在虚拟课堂进行了3个阶段的自主研读第一个阶段,对小说单元的三篇文章《林黛玉进贾府》、《祝福》、《老人与海》进行整体感知;同学自主选择篇目写读后感第二阶段,做评点鉴赏;写对联概括主人公祥林嫂的形象第三阶段,针对平台学习中同学们的焦点问题,用了一节课的时间,在机房展开交流、研讨 在实体课堂上,我们进行了题为“我眼中的祥林嫂——经典人物形象解读(一)”学习活动第一件事,我们通过比较同学们拟的三张年表,对祥林嫂这个人物悲惨的一生做了一个整体的感知与梳理;第二件事,对祥林嫂那三张烙进读者心底的肖像,进行了深入的感知和分析老师用一副对联,把上节课的内容,串连了一下:三张传神照,一世悲苦情上课前石儒婧同学交给老师一个纸条,她对祥林嫂肖像作了这样的概括的:素面青衫,身似孤舟不系;苍颜白发,心如槁木将朽怎么样?很不错的吧?(同学们流露出惊讶与佩服神情)而且我觉得比老师的概括更形象 今天,我们将进行“我眼中的祥林嫂——经典人物形象解读(二)”的学习主要内容是根据同学们在网络平台上发帖子、争论、交流的过程与结果,老师梳理出三个比较集中的

问题,在今天的课堂上进行深入讨论,以便让我们进一步去认识、体会、感受祥林嫂的形象与命运,分析作者的创作意图,归纳小说的主题 下面我们进入第一研讨内容 打出PPT: 研讨一: 姓名:杜文渊昵称:洛洛(资料1:P15 ) “人死后究竟有没有魂灵呢?……?” 多么可悲!当一个人将死亡作向往的时候,就再也没有什么能够留住她的脚步了 姓名:郄艺昵称:冬亦暖(资料2:P1 ) 517段祥林嫂询问“我”关于魂灵之事步步紧逼的追问,表现出祥林嫂对阴曹地府团圆之事的热切关注与满心想往 姓名:刘星雨昵称:更吹落 祥林嫂问是否有地狱是怕被二夫劈分还是想念儿子?(同时提问者:刘佩怡、于未央) 邓老师:好,先请杜文渊同学说一下,你坚持帖子上的这个观点是吗? 杜文渊:我认为通过第17段作者对于祥林嫂精神、动作、语言的描写,作者还是把死亡当做一种向往来写的,因为对她来说,这个地狱不是恐怖的地方,而是一个能与自己家人团聚的地方而这个真正的世间,却没有她的容身之地所以我

名师(特级教师)课堂实录集锦档

m e n h n s 名师(特级教师)课堂实录集锦 李镇西系列[/B] 李镇西:《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学实录[/B]李镇西课堂实录——《荷塘月色》[/B]李镇西老师讲《祝福》[/B]李镇西:我教《沁园春 长沙》[/B]李镇西:我教《装在套子中的人》[/B]李镇西:再别康桥[/B] 李镇西:《沁园春.长沙》第二课时[/B]李镇西上作文评讲课(课堂实录)[/B] 李镇西老师作文讲评《温馨的记忆》(完整版)[/B]李镇西作文课堂实录[/B] 李镇西专栏[/B](包括:在烈日和暴雨下 冬天 提醒幸福 我教《孔已己》等) 李镇西上《给女儿的信》[/B] 李镇西《山中访友》课堂实录[/B] 李镇西《提醒幸福》教学实录[/B] 韩军系列[/B] 韩军:我教鲁迅的《药》[/B]韩军:我教李商隐的《隋宫》[/B]韩军教《念奴娇.赤壁怀古》[/B] 韩军:大堰河,我的保姆[/B]《登高》课堂实录[/B](韩军) 韩军:心灵的拜访——《紫藤萝瀑布》教后记[/B]

a i e a A i n 韩军《与朱元思书》课堂实录[/B] 致大雁(韩军在新教育实验北京会议上的语文课)[/B] 程少堂系列[/B] 程少堂老师《你是我的同类》教学实录[/B] 程少堂《诗经.子衿》香港教学实录[/B] 程少堂老师《世说新语.咏雪》教学实录[/B] 程少堂主讲《荷花淀》公开课实录[/B] 好课赏析:程少堂《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实录[/B] 程少堂《听陈蕾士的琴筝》香港公开课教学实录[/B] 程翔系列[/B] 程翔《中国石拱桥》教学实录[/B]程翔《散步》课堂实录[/B]程翔《琵琶行》教学设计[/B] 程翔“感动”作文课教学实录[/B]程翔《雷雨》实录[/B] 赵谦翔系列[/B] 赵谦翔课题汇报课实录[/B] 赵谦翔《早发白帝城》教学实录[/B] 程红兵系列[/B] 程红兵:多样化思维创新与作文[/B] 《我的叔叔于勒》课堂实录 程红兵[/B] 程红兵—我的叔叔于勒[/B]程红兵《雨霖铃》的教学实录[/B] 于漪系列[/B]

刘宁老师《祝福》公开课教学实录

刘宁老师《祝福》公开课教学实录 《祝福》教学设计 指导思想与教学意图: 语文教师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尊重学生个性的前提下,诱发学生的创造动机,使学生凭借语言文字对课文文本进行体味、思考,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来读出疑问,读出新意,得出前人或他人未曾有过的独特的感悟和新异的结论。学习《祝福》,从创新阅读教学的角度出发,采用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入手,并且贯穿整节课,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最后得出主人公的死因。 教学小说时,教师不能让学生被动地充当“容器”,停留在表面的泛泛理解上,而必须积极引导学生自觉地正确地理解文本,主动地探求文本中所蕴含的各种意义,学生还要不断地介入评价、怀疑和预测,不断地提出问题,再根据自己的思考,做出自己的判断,运用自己的语言,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才是积极的文学课堂教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课前预习全文,理清小说思路,把握小说的情节结构。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基础知识及常识,合作探究文章中主人公死因。 情感与态度:引导学生认清封建礼教对人的戕害。 教学重难点: 通过对文章中几处对“钱”的描写的研究,把握主人公的死因以及死亡的必然性。 教学过程: 一、导入(直接导入) 二、筛选信息提问: 请同学们在文章中找出作者提到的带有具体数目钱句子。 明确: ①6P16福兴楼的清炖鱼翅,一元一大盘; ②7P17每月五百文; ③8P18于是算清了工钱,一共一千七百五十文; ④9P19把祥林嫂嫁进深山,到手了八十千; 娶亲费用, 五十千; 剩余,十多千; ⑤4P24捐门槛的价钱,十二千,二元鹰洋。 三、合作探究 师生合作探究挖掘文章中五处带有具体数目钱的账单的背后含义(结合课前给学生下发的预习补充资料)。 61.P16福兴楼的清炖鱼翅,一元一大盘 重点分析以下内容:“一元”是城里福兴楼清炖鱼翅的价格。这句话出现的位置在“我”到鲁镇的某一天下午,路上偶遇祥林嫂,祥林嫂向“我”提出了三个问题,最后“我”以“说不清”搪塞过去。这句话看似调侃之语,跟文章没有多大关系。

语文:李镇西课堂实录教学设计

新修订小学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 李镇西课堂实录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Li Zhenxi Classroom Record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小学 编订:FoonShion教育

李镇西课堂实录 我教《冬天》(课堂实录) 2003年4月15日,我应邀到郑州铁路二中讲学,作完报告,校长突然给我提出一个请求,希望我能够为他们学校的老师上一堂语文课。这可把我难住了,因为我毫无准备,连教材都没有带。但校长的热情真让我不忍拒绝。于是,我对校长说:“这样吧,我从我的笔记本电脑中选一篇课本外的文章来上,好吗?” 打开电脑,我选中了朱自清的《冬天》。这是我非常喜爱的一篇散文,多次给我的学生朗读。于是,我决定第二天就讲《冬天》。虽然没有这篇文章备课资料,也没有其他任何教学参考资料,但我想,只要我把学生调动起来,真正形成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对话,我的课就算成功了。 下面,就是我根据教学录像整理的课堂教学实录。 “同学们,你们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朱自清的一篇散文――”我一边说一边在黑板上写下两个大字:“冬天”。 因为是借班上课,面对第一次接触的学生,我必须先给他们讲讲我的教学思路,于是我说:“我们怎样来学这篇文章

呢?这是一篇自读课文,我打算和同学们一起来研究探讨这篇文章。同学们第一次接触我,对我也不太了解,我对你们也不太了解,不过不要紧的,尽管是公开课,但咱们也不要刻意追求什么‘高潮’什么‘热闹’,我追求的关键,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心,是不是走进了课文?我经常在想,怎样才算是读懂了一篇课文呢?我不知道同学们想过这个问题没有。” 我稍微停顿了一下,看到学生们都目不转睛地望着我,我知道他们已经开始和我一起思考了。于是,我接着说:“我先把我的观点讲一讲。对一篇课文,怎样才算读进去了呢?我认为,第一,读出自己;第二,读出问题。所谓‘读出自己’,就是从课文当中,读出自己所熟悉的生活或场景,读出和自己思想感情相通的某一个情节或人物形象,甚至读出触动自己心灵的一个时代或一段历史……举个例子,比如有人读《红楼梦》会流泪,几百年前的《红楼梦》和现在的读着有什么关系呢?这是因为读着从中读出了某些和自己感情相通的东西,所以要流泪。这叫‘读出了自己’。又如,李老师看过一部电影,叫做《我的兄弟姐妹》,大家看过没有?” 学生们纷纷答道:“看过!” “大家看的时候流泪没有?流泪的同学请举手。”我一边问一边注意清点举手的学生,“嗯,流泪的同学很少。但是,李老师看的时候流泪了!为什么?因为影片所反映的那段生活,就是李老师的童年时代!你们看的时候,只是把它当电

三位名师的课堂实录(钱梦龙李镇西胡明道)

三位名师的课堂实录(钱梦龙李镇西胡明道) 2004年5月6日7日,四位特级教师在温州永嘉上了五堂课,作了四场报告。我根据听课笔记整理如下,本来想找来录像,作完整的课堂实录,但由于资料和时间都不充分,只好将就。请听到同一堂课的教师补充指正。谢谢。 胡明道执教初一语文《狼》 教师:同学们,老师先给你们讲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人,他是我的同行,教书之余,他在路边摆一个茶摊,无偿为路人提供茶水,你要喝他的茶水,就为他讲一个故事。有一个故事,里头有个人流汗,有个人流血,还有一个在笑。我这个故事讲得好不好?学生齐答“不好”。 教师:听完这个故事,你想知道什么? 生1:摆茶摊的人是谁? 生2:故事中的人是谁? 生3:为什么会流汗?为什么会流血? 生4:老师怎么会有时间摆茶摊? 师:这么多问题,一定想知道结果,对吧?今天我们来学习摆茶摊的主人写的一篇文章《狼》。请同学们拿起书和笔,自己默默地读,遇到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快快快。 接下来,同学们互相讨论疑难,老师分小组布置任务,每6人负责一个自然段。要完成两项任务,一是解决疑难的句子,二是说出本小组解决疑难的绝招。 学生分小组讨论。约五分种后,老师让第一组的一名学生翻译,另一名学生指出:“我们的绝招就是加一个字把古文变成现代文。 第二组:甲翻译。乙:有两个绝招,一是联系上下文理解,二是参考注释。 第三组:甲翻译,教师插问:回答我几个问题,哪是“放下”、“拿”、“互相看着”?学生一一回答。教师:我们试试“眈眈相向”。师生表演。 乙:绝招就是根据注释和所在语境加以推断。 第四组:甲翻译,师问:什么叫“暴起”?你们的办法是不是就在这里呀? 乙:我们的方法就是古今不同意义的词要注意辨别。 第五组:甲翻译。师问:“断其股”是什么意思?“股”到底是大腿还屁股?生答“是大腿”。乙:我们的经验就是把以前学过的古文用上。 第六组:一学生翻译。师问:“罢了”在哪里?生答:是“耳”。 乙:我们根据“亦……而……”确定它是“虽然……但是……”的转折关系。 教师:好,现在我们把大家的成果一起汇报出来,汇报的方式就是齐读。 学生齐读课文。 教师:现在你们说说这是什么故事? 生(许多人):一个屠户和两只狼的故事。 师:大家已经知道通过自己的劳动和创造理解了故事。 教师串讲故事。 教师总结学生学习的办法:查、加、改、联。 那么,故事里流汗、流血、笑的人是谁? 师:你们看过朱军的《艺术人生》没有?看过王志主持的《面对面》没有?他们俩就有本领把别人心里的故事挖出来。 我们现在就把流汗的人心里的故事挖出来。请后两闰的同学组成记者团,一起设计问题采访

高中语文《祝福》课堂教学实录

《祝福》教学实录 【教学目标】:知道鲁迅的文学思想及成就 理清小说的起承高尾的思路和倒叙的悬念设置 小说鲁镇环境描写对情节、人物和主题的作用 祥林嫂人物形象及悲剧根源,鲁镇其他人物的塑造 小说主题(祝福和悲剧反衬)的探讨,民国劣根性的批判 【教学重点】:祥林嫂的人物性格、小说情节(我和祥林嫂的故事)、鲁镇其他人物 【教学课时】: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自嘲》 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这是一首著名的自嘲诗,嘲是一种人生哲学,也是一种生活艺术。这首诗的作者是鲁迅。面对人生,鲁迅竟有如此大气度,大境界。大家了解鲁迅先生吗?学过他的文章吗?请你说说鲁迅文章的特性,杂文具有文字的战斗性,具有现实主义的批判精神。 今天我们来学习鲁迅的小说《祝福》 二、作者 鲁迅(1881—1836),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是20世纪上半叶中国第一作家。原名周树人,绍兴人。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诗《野草》、杂文集《热风》《华盖集》《三闲集》《且介亭集》。他的《狂人日记》是中国第一篇白话小说,小说代表作《阿Q正传》。鲁迅的杂文最具批判性精神,揭示国民劣根性:有奴性无人性、窝里

斗、死面子、意淫精神胜利法、脏乱杂、文人相轻、嫉妒贤能、吝啬小气、自欺欺人、仗势欺人、欺软怕硬、自私自利、麻木健忘、自贱自大、冷漠旁观、胆小无冒险、盲从不独立、保守狭隘等。没有信仰的民族,没有精神的民族。 三、读文(第一课时讲我的故事) 从小说开头到“至此也连成一片”,还有小说“最后一段”。第1节到33节,还有110节。(一)、这部分主要在写了什么呢?从哪些文字可以读出什么内容?请同学们立足全文,概括一下。 明确:从开头写了我的故乡鲁镇,年底时间。 第二段写了迎新年祝福的场面,即腊月二十三、二十四过小年。 【传统文化】:送灶: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传说这日是“灶王爷上天”之日,因此要祭灶神。小年过后的第七天就到年三十了,传说灶神爷要在廿五日向玉皇大帝汇报主家一年功过,做年终总结。所以,廿四夜主家烧香送灶。 我国的春节一般是从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揭开序幕的,有所谓“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也就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则在二十五日举行祭灶仪式。举行过祭灶后,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到除夕的这段时间,民间称之为“迎春日”。 祥林嫂和我的对话,人死后有没有灵魂。 我跟鲁家短工的对话,得知祥林嫂穷死。 (二)、其实这部分的主角是“我”。请同学们在小说中找找, 从————读出我———的人。 明确:第1点,暂寓四叔家,我是个飘零他乡的游子。四叔的谈话不投机,四叔守旧、封建,我追求思想进步和维新。

李镇西课堂实录讲解

李镇西课堂实录——《荷塘月色》 上课开始,我叫学生把书都关上:“我得考你们两个问题。” 看着学生紧张的表情,我说:“第一个问题其实很简单,就是教材第一单元有 哪几篇课 文?” 但这么简单的问题还是把好多学生给难住了。举手发言的几个学生都只知道头两篇课文《荷塘月色》和《拿来主义》。最后才有一个学生补充道:“还有《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和《杜鹃枝上杜鹃啼》。” 我说:“老师提这问题的目的,就是要提醒大家,今后自学课文要有单元观念,因为课文是按单元编排的,而每一个单元都有相应的学习重点。” 说到这里,我顺势提出第二个问题:“请问第一个单元的学习重点是什么啊?” 教室里一片沉默,看来没有人能够回答这个问题。我正要回答这个问题,突然,后排的 贾志杰同学举手了:“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整体感知,揣摩语言。” “非常正确!”我忍不住表扬道,随即又问他:“你怎么知道的?” 他回答:“在教材第5页上,编辑是有单元学习重点说明的。” “好!”我对全班学生说,“都用的是同一本语文书,可贾志杰就比大家会读。他知道不但要读单篇的课文,而且还要读单元前面的学习重点。――好,请同学们 打开书第5页。” 学生翻开书后,看到单元提示上果然赫然写着:“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整体感知,揣摩语言。揣摩语言,是在一定的语境中,如联系中心意思,联系上下文,对 语言的深层次含义、感情色彩等,进行辨析、品味。” 我又问:“大家对这几句话有没有什么疑问,或者说从中看出什么问题没有?”

仍然是沉默。我只好说:“我就有问题,现在问大家――既然‘学习重点是整体感知,揣摩语言’,那么,接下来就应该先解释什么叫‘整体感知’再解释‘揣摩语言’,但为什么书上却根本不讲什么叫‘整体感知’,而直接就解释什么叫‘揣摩语言’呢?” 学生们不约而同一下抬起了头,用惊讶的眼睛看着我,那一双双眼睛仿佛在说:咦?我为什么没发现这个问题呢? “注意:从无疑处发现问题,这是最重要的读书方法之一。”我强调道,“好,大家现在就来思考这个问题吧?同桌之间可以讨论一下这是为什么?” 我在教室里来回巡视。两分钟过后,我请几个学生站起来交流他们的看法。有的说:“‘整体感知’谁都懂是什么意思,所以不用解释;而‘揣摩语言’则不太好懂,所以要解释。”有的说“‘整体感知’是要达到的目的,而‘语言揣摩’则是达到目的的手段。”有的说:“其实,看起来没解释‘整体感知’,但实际上解释‘揣摩语言’中就解释了‘整体感知’,比如书上不是写了吗?‘联系中心意思’,‘联系上下文’,这就是 ‘整体感知’了。” 我说:“都有道理。重要的不是标准答案,而是善于提出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 我说道:“不过,我这儿要对‘揣摩语言’作些补充性解释。揣摩语言一定要联系语境。所谓’语境’,包括外部语境与内部语境。外部语境指社会背景、文化背景、人际关系等等。比如,外国人看宋丹丹和黄宏的小品就不知道中国人为什么要笑;又如,我们今天读鲁迅的文章,对有些语言也觉得不理解。就是对外部语境不熟悉。而内部语境,就是指文章的中心思想、上下文的照应等等。这是同学们很容 易理解的。同学们注意,所谓阅读,主要就是通过揣摩语言去整体感知文章的内涵,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而走进作者的心灵。”

《致女儿的信》课堂实录李镇西

《给女儿的信》课堂实录 李镇西 音像出版社要给我制作课堂实录的光碟,于是上周我借班上了一堂苏霍姆林斯基的《给女儿的信》。应该说,这堂课上得不错,现场文字记录的铁皮鼓直说感动,他还说当我说下课时,他感到很惊讶:怎么这么快就下课了。但是我决定重上一遍,因为我突然想到,应该让我自己班上的学生随光碟“面向全国发行”! 当我给学生们说这个想法时,全班学生兴奋得不得了,掌声几乎要把房顶冲破!我说:“若干年后,如果你们想年李老师了,想念同学们了,便拿出这堂课的光碟看看!甚至你们老了以后,还可给你们的孙子放这光碟说,看爷爷(奶奶)当年读高中上课的情景!”同学们哈哈大笑。 今天下午,我和学生乘车来到四川省电教馆。说实话,上课之前,我根本没有关于这堂课任何具体设想,我追求一种课堂的生成性,一切看学生的现场反应,在随机进行相关的引导。只有一点非常明确,这堂课一定要一切围绕学生转,真正体现出尊重学生,寓引导于对话之中。尽管上周的课也不错,但我不想重复那堂课的具体程序,也不可能重复,因为学生不同嘛! 我们在摄像室坐好了,正准备上课,教科所吴老师突然走进来说别忙,原来她认为学生统一穿校服色彩太单调,她建议同学们可以把校服脱了,让学生穿在里面的毛衣、春秋衫的色彩露出来。学生们听话地纷纷脱下校服外套,于是,我眼前的学生变成色彩缤纷起来。 摄像师给我示意可以开始上课了。于是我对同学们说:“好,咱们上课!” 随着值日生朱雅兰一声响亮的“起立”,同学们齐刷刷地站了起来,一双双明亮的眼睛看着我。 我审慎地鞠了一躬:“同学们好!” 同学们齐声喊:“老师好!” “谢谢!请坐!”我说,“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一篇新课文,这是一篇自读课文,叫《给女儿的信》(我一边说一边转身板书:“给女儿的信苏霍姆林斯基”)作者是苏霍姆林斯基。那么这篇文章咱们怎么学呢?作为一篇自读课文,主要是自己读,看看有什么感悟,什么问题或者什么不同的想法,都可以提出来大家交流,分享,李老师呢,就和你们来作一些探讨,也和大家分享。” 从学生的阅读程序来说,他们接触一篇新文章首先克服字词障碍。本来,我当然可以给学生列一些可能不认识的字,但我想,我以为他们不认识的字,他们就不认识吗?恐怕不一定。而且,我以为他们认识的字,恐怕他们也不一定能够认识。再说,这个同学不认识的字,可能那个同学不一定不认识。反之亦然。所以,最好的办法,还是让学生自己说,他们在阅读中遇到过那些不认识的字。 于是我又说:“我们接触一篇课文首先是从接触字词开始的,那么我要问,哪些同学在阅读时遇到不认识的字?然后查过哪些字词?大家交流一下。如果你们没有,李老师就要问你们了。” 黄泳第一个举手:“我查过‘抔’。 我问:“在什么课文地方?要说清楚。” “在课后练习里,‘读读写写’的第三个字。”她说。 “哦,在这儿,读什么?”我问她。 黄泳说:“pou” “读几声?”

《祝福》教案(教师课堂大赛教学设计)

《祝福》教学设计 教法:朗读、讨论、点拨、练习。 课时: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情节与环境 一:识记生字词 安排课前学生自主完成。上课时巡查学生《世纪金榜》的“字音积累”作业情况。 二、讲述写作背景 《祝福》写于1924年,反映的是在半封建半殖民地旧中国农村妇女的悲惨命运。 辛亥革命后的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性质依旧,封建宗法的思想和制度向来是束缚中国人民特别是农民的绳索,而农村的劳动妇女所受的压迫最深,痛苦最大。她们不仅没有地位,而且没有人身自由;如果是再嫁寡妇,就更受人歧视,甚至连劳动和生活的权利也被剥夺了。鲁迅一向痛恶封建思想观念,同情劳动妇女。1924年前后,鲁迅写了《娜拉走后怎样》《论雷峰塔的倒掉》等抨击束缚妇女的封建伦理道德的杂文,《祝福》则以小说的形式来剖析病态社会,目的在于深刻揭露封建思想文化的流弊和余毒,反映劳动妇女的悲惨命运。 三:梳理情节,理解倒叙作用 1

2、教师点评学生答题情况。强调要突出中心事件,以此来归纳情节。 3、探究:小说为什么要强调祥林嫂在寂然中死去? 关键词-①强化祥林嫂命运的悲剧性;②深化主题:表现封建礼教、封建迷信对妇女的摧残。 4、思考:小说结构上采用了倒叙手法,这样的结构安排,其作用是什么? 学生讨论,抽学生回答。教师在此基础上讲述并总结: 倒叙是根据表达的需要,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重要、最突出的片段提到文章的前边,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按事情原来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的方法。 倒叙的作用:产生悬念,更能引人入胜,同时也可以避免叙述的平板和结构的单调。就本文来说,主要有以下作用: ①设置了一系列悬念,引发读者兴趣:祥林嫂是什么人?为什么会落到这个地步?为什么会在死之前提出那样奇怪的问题?这一切都使读者急于找出答案,探求原因。 ②突出小说主题。首先展现鲁镇祝福的热闹忙碌景象,写祥林嫂在富人们的一片祝福声中寂然死去,渲染了浓厚的悲剧气氛;写她死后引起鲁四老爷震怒与咒骂,这就揭示了祥林嫂与鲁四老爷之间尖锐的矛盾,突出了小说反封建主题。 四:环境描写的作用 1、学生回顾小说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 ①环境对主题思想的暗示; ②环境对人物形象的烘托和突出; ③环境对故事情节发展的推动; ④环境对小说氛围的营造,等等。 2、学生速读课文,找出文中的几处主要环境描写,回答下列问题: (1)小说开头两段是怎样描写鲁镇祝福景象的?这样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答:从视觉、听觉和嗅觉方面写鲁镇年终祝福的热闹忙碌景象:闪耀的晚云、钝响的爆竹、幽微的火药香和人们忙碌的景象。有钱人家年年买福礼和爆竹祝福,穷人无福可祝,无福可言,点出了辛亥革命以后农村风俗依旧,封建思想依旧,社会贫富悬殊。这样的社会环境描写,揭示了祥林嫂悲剧产生的社会基础。 (2)小说中对祥林嫂死后鲁镇旧历年底雪天的环境描写,其作用是什么? 学生阅读相关环境描写文字,思考,同桌讨论,然后回答。 明确: ①渲染了悲凉沉寂的气氛,烘托祥林嫂死后的凄凉和“我‘的沉痛心情; ②深化了主题。雪夜里,富人们在祝福,而祥林嫂在饥寒交迫中寂然死去,无声地控拆了封建社会吃人的本质。

荷塘月色教学实录(李镇西)

荷塘月色教学实录(李镇西) 这是我给新生讲的第一篇课文。 上课开始,我叫学生把书都关上:“我得考你们两个问题。” 看着学生紧张的表情,我说:“第一个问题其实很简单,就是教材第一单元有哪几篇课文?” 但这么简单的问题还是把好多学生给难住了。举手发言的几个学生都只知道头两篇课文《荷塘月色》和《拿来主义》。最后才有一个学生补充道:“还有《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和《杜鹃枝上杜鹃啼》。” 我说:“老师提这问题的目的,就是要提醒大家,今后自学课文要有单元观念,因为课文是按单元编排的,而每一个单元都有相应的学习重点。” 说到这里,我顺势提出第二个问题:“请问第一个单元的学习重点是什么啊?” 教室里一片沉默,看来没有人能够回答这个问题。我正要回答这个问题,突然,后排的贾志杰同学举手了:“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整体感知,揣摩语言。” “非常正确!”我忍不住表扬道,随即又问他:“你怎么知道的?” 他回答:“在教材第5页上,编辑是有单元学习重点说明的。” “好!”我对全班学生说,“都用的是同一本语文书,可贾志杰就比大家会读。他知道不但要读单篇的课文,而且还要读单元前面的学习重点。――好,请同学们打开书第5页。” 学生翻开书后,看到单元提示上果然赫然写着:“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整体感知,揣摩语言。揣摩语言,是在一定的语境中,如联系中心意思,联系上下文,对语言的深层次含义、感情色彩等,进行辨析、品味。” 我又问:“大家对这几句话有没有什么疑问,或者说从中看出什么问题没有?” 仍然是沉默。我只好说:“我就有问题,现在问大家――既然‘学习重点是整体感知,揣摩语言’,那么,接下来就应该先解释什么叫‘整体感知’再解释‘揣摩语言’,但为什么书上却根本不讲什么叫‘整体感知’,而直接就解释什么叫‘揣摩语言’呢?” 学生们不约而同一下抬起了头,用惊讶的眼睛看着我,那一双双眼睛仿佛在说:咦?我为什么没发现这个问题呢? “注意:从无疑处发现问题,这是最重要的读书方法之一。”我强调道,“好,大家现在就来思考这个问题吧?同桌之间可以讨论一下这是为什么?” 我在教室里来回巡视。两分钟过后,我请几个学生站起来交流他们的看法。有的说:“‘整体感知’谁都懂是什么意思,所以不用解释;而‘揣摩语言’则不太好懂,所以要解释。”有的说“‘整体感知’是要达到的目的,而‘语言揣摩’则是达到目的的手段。”有的说:“其实,看起来没解释‘整体感知’,但实际上解释‘揣摩语言’中就解释了‘整体感知’,比如书上不是写了吗?‘联系中心意思’,‘联系上下文’,这就是‘整体感知’了。” 我说:“都有道理。重要的不是标准答案,而是善于提出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 我说道:“不过,我这儿要对‘揣摩语言’作些补充性解释。揣摩语言一定要联系语境。

祝福课堂实录

祝福》教案 教材分析: 《祝福》写于1924年2月7日,收入鲁迅的第二本小说集《彷徨》。小说通过描写处于农村社会最底层的妇女祥林嫂的悲惨遭遇和寂然死亡,展示了当时封建、迷信、人情冷漠、愚昧落后的中国农村的社会面貌,揭露了封建思想和封建制度摧残人性和“吃人”的本质。 鲁迅作为新文化运动的发起者之一,其小说充分体现了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反对封建专制,反对封建迷信和愚昧,反对封建伦理道德,反对旧文学,把斗争矛头直指封建专制的理论支柱儒家思想。 经过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统治,封建伦理和封建道德,是套在我们民族身上的镣铐和锁链。它造成了我们名族的衰败和落后,造成了我们人生的压抑和不幸。而女性所受的压抑远甚于男性,尤其是农村的最底层的妇女。鲁迅在《祝福》中塑造的祥林嫂具有典型意义。 教学目标: 1、理清故事情节,把握人物命运发展变化的脉络; 2、分析人物命运与鲁镇的社会环境的关系,挖掘祥林嫂悲剧的社会根源; 3、品味语言,赏析小说中富有特色的人物刻画,准确把握人物形象。 4、分析环境描写在文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1、、品味语言,赏析小说中富有特色的人物刻画,准确把握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1、“我”这一起到小说结构线索的人物形象分析; 2、环境描写在文中的作用。 教学策略 本文篇幅较长,教学前督促学生自主学习,读通课文,扫清字词,把握故事情节,利用教辅了解作家作品。鲁迅的小说语言看似平淡,却极具深意不易理解,教学时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语言品味,抓住细节描写分析人物心理。他的笔法也独具风格,善于批判和讽刺,在故事的时间、结构的安排上也极力的突出主题,引导学生理解,有助于提高阅读能力。 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多媒体展示图片 1、图片上的人物是谁?(鲁迅) 2、鲁迅我们并不陌生,在初中时就与之多次相遇,他是什么人?为什么多篇文章被选作教材?解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一起先看图片。 多媒体展示图片: 毛泽东: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就是新生命的方向 鲁迅逝世时,郁达夫在《怀鲁迅》中写下这样的话: 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虽有了伟大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拜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怀鲁迅》郁达夫,一九三六年十月二十四日在上海,原载一九三六年十一月一日《文学》。

2019精选教育人教版九下:《岁月如歌──我的初中生活》课堂实录.doc

人教版九下:《岁月如歌──我的初中生活》课 堂实录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多角度、多侧面回顾三年初中学习、生活的得失,为更高一阶段的学习鼓劲。通过活动使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认识生活,培养健康的个性和积极的人生观。 2、在活动中进一步感受集体的力量、同学间的友情以及衷心的祝福。 3、在活动中培养、锻炼学生用多种表达方式来表达自己情感和意愿的能力。 4、锻炼写作、口语交际能力,特别是对搜集的资料进行筛选、分类整理的能力以及相互合作的精神。 【活动准备】 1、教师准备:首先,在教学计划中安排一周的时间。因为三年初中生活的回忆总结,毕业前的告别,学生要说的话很多;准备毕业晚会,学生的积极性会很高,要做的事也多。其次,活动的策划、组织和实施都由学生担任。最好由班委会统一安排。教师也是活动的参与者,要与同学们一道出谋划策。第三,学生毕业前情绪的高涨与低落,要及时了解,帮助调整。对平时成绩差一些的学生,要多加关心,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对少数有心事的学生更要关心、爱护,帮助他们解除心中的“烦恼”。第四,与同学们多交流,从学生最

关心、最感兴趣的方面引导他们提炼一些活动主题或提出一些活动建议。或者,结合课文内容提示的几项活动指导一部分或全体同学参与活动。 2、学生准备:围绕“回忆”“交流”“整理”“活 动”“赠言”“写作”这几个主要方面来开展综合性学习 活动。可以根据活动内容的不一样,由同学们自由组合或者全体同学参与,要求认真投入、真实表达。 【活动建议】 1、告知学生活动主题,由学生自主开展相关活动。教师可以提出一些活动建议。比如,召开“点点滴滴在心头──初中生活的回忆”座谈会;进行“我们在这里起飞──班级成长档案”的整理与创作;准备“如歌的行板──毕业晚会”;“花之语录──毕业留言簿”的建立;搜集关于毕业赠言的名句、歌曲、影片或文学作品。(时间为一周) 2、教师提供建议资料: 影视作品:《毕业生》《花季雨季》《青春万岁》《哈利·波特》 歌曲:《毕业歌》《校园的早晨》《青春曲》《校园,知识的摇篮》 书籍:《马燕日记》(作者:马燕)、《青春之歌》(作者:杨沫)、《花季雨季》(作者:郁秀)、《青春万岁》(作者:王蒙)、《年轻的思绪》(作者:汪国真)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