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名师课堂实录李镇西《给女儿的信》

名师课堂实录李镇西《给女儿的信》

名师课堂实录李镇西《给女儿的信》
名师课堂实录李镇西《给女儿的信》

名师课堂实录李镇西《给女儿的信》

名师课堂实录——李镇西《给女儿的信》2014-11-6我们在摄像室坐好了,正准备上课,教科所吴老师突然走进来说别忙,她说学生统一穿校服色彩太单调,建议同学们可以把校服脱了,让学生把穿在里面的毛衣、春秋衫的色彩露出来。于是,学生们纷纷脱下校服外套,我眼前的色彩突然缤纷起来。

上课开始了,我鞠了一躬:“同学们好!”

同学们齐声喊:“老师好!”

“谢谢!请坐!”我说,“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一篇新课文,这是一篇自读课文,叫《给女儿的信》,作者是苏霍姆林斯基。那么这篇文章咱们怎么学呢?作为一篇自读课文,主要是自己读,看看有什么感悟,什么问题或者什么不同的想法,都可以提出来大家交流,分享;李老师呢,就和你们来作一些探讨,也和大家分享。”(开门见山,直入课文,同时提出学习本文的方法与要求。一句“李老师呢,就和你们来作一些探讨”让我们看到了李镇西老师尊重学生,民主平等的作风)

我说:“我们接触一篇课文首先是从接触字词开始的,那么我要问,哪些同学在阅读时遇到不认识的字?然后查过哪些字词?大家交流一下。如果你们没有,李老师就要问你们了。”

黄泳第一个举手:“我查过'抔’。”

我问:“在什么课文地方?要说清楚。”

“在课后练习里,'读读写写’的第三个字。”她说。

“哦,在这儿,读什么?”我问她。

黄泳说:“pou”

“读几声?”

“二声。”

“很好!”我又问全班同学,“同样是这个字,查过的举手。”

许多同学都举起了手。我笑了:“呵呵,不少呀!哪些同学在没有读这篇文章之前就认识认识这个字?” 无人举手。

“哦,没有。”我说,“那么,你们还查过哪些字呢?”

依然无人举手。

“没有啊?”我说,“这就是说本文的字你们都认识了?好,那李老师要考考你们了。李老师有点疑惑要问大家――看第15自然段第四行。我请一个同学读一下'原来有窝棚的地方已经盖起一……’,后面这个字读什么。”

有同学举手了,我说:“别举手!我抽一个同学起来读――请余鑫同学来读。”

余鑫站了起来,很自信地读:“dòng”

我说:“很遗憾你读错了,这个字应该读zhuāng。一'幢’!我知道你以为自己能够读正确而没有去查。那么有没有一个dòng字呢,有的,但是写法不一样。”

有同学插嘴:“那是一个木字旁,再加一个东。

我点点头:“对!我们四川人很容易把一'幢’读成一'栋’!以后可别读错了。李老师还有一个字要考大家,第八段第二行'在他们目光接触的……’”

有同学忍不住小声读了出来。

我赶紧制止:“不要说!我请马雯婕读。”

马雯婕读:“刹(chā)那间。”

我问:“她读对了没有?”

郑毓秀急切地站起来说:“应该读shā!”

更多的同学说:“应该读cā!”

对!应该读chā!”我肯定地说。

看着有点不好意思的郑毓秀,我接着说:“不过,郑毓秀虽然读错了,但通过这么一纠正,你印象就比较深对不对?

我问大家,这个字有没有读shā的时候?”

同学们说:“有!” 我说:“对,这是一个多音多义字。'刹车’的'刹’便读shā。但在这儿读'刹(chā)那间’。还有没有其他的字?没有了啊?一会儿我说不定还要考你们的,呵呵。我要强调的是,查字词时我们往往容易去查那些没见过的字,而我们经常所见的字读错了却不知道。”(特别强调的内容的内容恰恰是同学们容易忽视的问题,不仅仅是学生,成人也往往犯这样的错误——经常所见的字读错了却不知道。在李老师与学生对字词的交往中我们看到了李老师对语文基础知识的重视)

字词解决了,应该正式进入课文了。我一直坚持认为,对一篇课文的阅读应该从学生开始,而不是从教师开始。如果从教师开始,就应该是教师提出什么重点什么问题或者展示什么多媒体课件,无论这些问题或课件设计得多么好,这一切都是着眼于教师怎么“教”;而在我看来,自读课文更多的应该着眼于学生怎么“学”!因此,我决定从学生的感受开始进入这篇课文的教学。(尊重学生从学生的阅读感受出发)

我对同学们说:“这篇文章是苏霍姆林斯基写给女儿的信,同学们读了一遍以后你们第一个感觉是什么?有什么想法?大家不妨谈谈。”

钟雪飞把手举了起来:“我觉得一般的父亲在这种情况下是不会对他女儿这样说的,但是苏霍姆林斯基却对他女儿谈什么是爱情,很不一般,他和一般的父亲不一样!这点我印象特别深。”

我问:“和钟雪飞有相同感觉的举手。”

大部分同学举起了手。我说:“看来多数同学和钟雪飞有一样的第一感觉。那么我有一个问题,你们可要实话实说――你们在14岁有没有想过爱情?放心,李老师不会问你具体是怎么想爱情的。”

大家忍住不笑了,同时纷纷举手——绝大多数同学都举起了手。

我说:“把手放下!嗯,多数人想过。但想过以后又问过父母的同学,请把手再举一下?”这次却只有四个同学举手。“好,我们请举手的四个同学谈一谈,当你们在父母面前问

这个问题的时候,你们的父母是怎么说的?苏畅,你先说好吗?”

【联系学生的经历,对照阅读,就能“读出自己,读出问题”】

苏畅说:“我问过父母,他们说,现在问这些做什么,长大了就知道了。”

大家笑了,我也和同学们一起笑了。

我问汪洋同学:“你的父母怎么回答你的呢?”

汪洋同学说:“我妈给我讲爱情是世间很美好的一种情感,然后说她和我爸那样就叫爱情。”

大家又笑了。

“那么,王楠楠的父母又是怎么告诉你的呢?”

王楠楠说:“我是和爸爸闲聊时问到的,他告诉我,每个人所经历的都不一样,爱情没有一个统一的答案,要靠自己去体会。”

然后我请黄泳说,黄泳回答:“其实是我妈妈给我讲的,她说每个人所面对的爱情都不一样,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爱情,要看你怎么处理。”

我说:“我觉得这四位同学的家长都不错,都能真诚面对孩子的提问。只有苏畅的父亲回答得好像比较敷衍一些。呵呵!不过还好,没说你小小年纪怎么就喜欢胡思乱想。”

大家都笑了起来。

“可是,”我话锋一转,“为什么只有四个同学问了爸爸妈妈呢?其他同学也想过爱情为什么没有问过你们爸爸妈妈呢?”

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不敢。”

我说:“不敢?如果问又会怎么样?好,我们现在就想象一下,如果你们问爸爸妈妈,估计他们会怎么说?”[几乎是不言而喻,此问有猎奇之嫌,属发挥过当?]

李运举手站了起来:“我父母会花四个小时来教训我!”

大家笑了。

“嗯,你的家长可能会说你现在别想这些!是吧?”我问。

李运说:“是。”

杨晓梅站了起来:“我的妈妈会说,你这么小的年纪,想这些干啥,还不好好学习!我知道我如果问了,我一定不会得到自己满意的答案。”

我说:“是啊,爸爸妈妈不说,可是你们会想呀!并不因为没有人回答你们就不想爱情了。就像是到了春天花一定会开放,到了秋天果实一定会挂满枝头,你们在一天天长大呀!我觉得你们,包括多数同学都很现实,知道爸爸妈妈不会回答,所以轻易不会去问这个问题。在中国,很少有父母像刚才四位同学的家长这样开明。李老师也有一个和你们一般大的女儿,你们猜猜,李老师的女儿问过我没有?”

学生齐声说:“问过!”

“没有!”我的回答出乎大家的意外,大家笑了起来。

我继续说:“我就知道你们会猜错。呵呵!但是在我女儿十四岁的时候,我主动给她看了苏霍姆林斯基给女儿写的这封信,为什么?大家知道,苏霍姆林斯基对我的影响非常大。我觉得女儿在慢慢长大,我应该像苏霍姆林斯基对待自己女儿一样,也主动告诉我的女儿什么叫爱情。”(李老师无疑是一位很有魅力的教师,教师的魅力是如何体现的?我觉得就是教师在课堂上的收放自如,关于“父母是怎么回答'爱情问题’”的交流是本节课最精彩的地方。一方面,这段设计是一种“深度导入”,最后的目的是创造一种理解文本的情境和契机;另一方面,这是一段完全生活化的情境。这里呈现的,是具体的学生他们自己亲身经历的一段生活,而且是一种“很深的生活经历”。问过父母的同学,父母的回答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上课的时候还能把父母的回答背下来),没有问过的同学也有深刻的心理体验:“不敢!”“李老师”也有过这样的“生活场景”:不过女儿没问过自己,是“我主动给她看了苏霍姆林斯基给女儿写的这封信”。在这里,学生完全进入了一种“生活情境”,由此情境,李老师水到渠成地引入到了文本。)

略微停顿了一会儿,我说:“刚才几位同学的父母回答得非

常好,但是和苏霍姆林斯基的回答相比还是有有区别的民。比如,第一,在表述形式上,你们家长都给你们讲道理,而苏霍姆林斯基是用讲童话的形式;第二,你们父母都讲每人的爱情不一样,但是既然是都是爱情就有共同的特点,所以苏霍姆林斯基讲的是古今中外人类共同的情感。现在我们就来看看苏霍姆林斯基是怎样讲爱情的。下面同学们把课文快速看一下,把你喜欢、欣赏的语句勾出来,或者不懂的画出来。一会儿我们交流感想,或者提出问题,李老师也给同学们谈谈我的体会。”

教师里安静了,同学们开始快速阅读课文。我一边巡视,一边继续提醒:“你特别欣赏的句子。甚至你有不同的看法都可以勾出来。不懂的问题也可以记在那儿,一会儿可以提出来。”

学生继续默读。

几分钟后,我说:“好了,很多同学都看了一遍了,咱们交流一下。你感受最深的一点,或者某些段落甚至一个句子一个词,最能打动你的……都可以说说。哪位同学先来说一说?”

汪洋同学举手了,她站起来说:“这句话特别打动我――'我们每个人都不免变成一抔黄土,但爱情却成为人类种族的生命力永不衰败的纽带。’这句话我觉得写得很真实,每个人都会死,但在生的时候有过爱情,爱情就会通过你的生命延续。”

汪洋的回答真实地反映了她的理解,这个理解我认为是正确的,不过我感到还不完整。于是我说:“汪洋对这段文字印象比较深,同学们对这句话还有没有不同的理解或补充?”

钟雪飞举手站了起来:“我觉得这句话还有一个意思,有了爱情两个人才能走到一起,这样才能够延续后代,这也是生命的一种继承。”

我说:“对,我同意钟雪飞的补充,他的补充很重要。我也谈谈我的理解,爱情无疑是一种精神的东西,但不仅是精神的东西,它有着生物性的基础,也包含了人的自然结合,包括人类的生生不息。有了爱情,才有相爱的人之间的结合,才有了后代。但是我们今天谈论爱情更多地是赞美精神的东西,因为我们是人!每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绝大多数人不过就是几十年,但爱情是永恒的。比如

梁山伯与祝英台,他们已经死了多少年了,但是他们因爱而化作的蝴蝶一直飞翔到今天!还有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因此,人不免一死,但爱情的力量却永远延续下来。”

李文思举手了,她说:“第15自然段有这样一句――'上帝在这对男女的眼睛中看到了一种无以伦比的美……’我是第一次听到用'无与伦比’这个词形容爱情,我对这个词有了感觉,就是爱情居然能够产生这样强大的魅力!”

让学生自由发言,并非取消教师的引导。理想的境界,是学生和老师在自然而然的交流中互相促进;而这一过程,同时也是教师引领着学生的过程。这里的关键,是教师要善于捕捉契机――敏锐地发现学生发言中和文本重点的结合点或邻近点!说实话,在课前我所能想到的最大的教学难点,就是这篇文章很容易上成以“正确认识爱情”为内容的主题班会!我提醒自己:必须上成语文课,尽可能引导学生在认识爱情的同时,又注意课文的文学性或者说写作艺术。因此,在这之前,虽然表面上我和学生在轻松地聊着,但实际上,我一直在关注着每一个学生的发言,我在等待,等待着学生自由交流和教师主动引领的最佳切入口。现在,李文思的发言让我心里一亮:机会来了!(吴亚

平教授说课堂上会生成各种各样的资源,这些资源中有有价值的资源,也有没有价值的资源,教师要有资源捕捉的敏感度,捕捉有价值的的资源进行课堂的生成,李老师此时无疑捕捉了一个良好的契机,找到了一个最佳的切入点)

我说:“李文思的发言很好。她指的这个语言点是上帝的第二次发现。那么,我们不妨暂时停留在这里研讨一下,我们围绕上帝看到的东西来看一下,课文说'上帝在他们身上看见了一种不可思议的美和一种从未见过的力量”,我想问,上帝这样'看见’过几次?”

同学们七嘴八舌,有说两次的,有说三次的。

我要同学们注意看课文本身,然后多数同学说“三次”,于是我说:“至少有三次,是吧?同学们马上这三次找出来,看看上帝三次看见了什么,看见的是不是同样的东西。” (看看上帝三次看见了什么,看见的是不是同样的东西。”一问提纲挈领,以此问题带动学生对全文内容的理解,避免了课堂问题的琐碎与教师满堂问的局面。)

同学们立即仔细看课文,认真地找了起来,邻近同学之间还不时小声议论。

有同学说:“第一次看到的是爱情。”

我质疑:“看到的是爱情?不对吧?那是大天使对上帝所见的解释和概括。”

于是同学们继续寻找并思考上帝三次究竟见到了什么。

我和学生一起找一起分析:“第一次是什么?'上帝从那目光中发现了一种不可思议的美与一种从未见过的力量。’看到的是什么?”

同学们齐答:“美和力量!”

“第二次看到的呢?”

同学们说:“还是美和力量,第三次是同样的东西。”

“对!”我继续引导,“但是三次同样的美在他的眼里有没有区别呢?或者说三次美和力量有什么不同?你只需要扣住书上与这句话相关的语言。第一次看见的美是什么?”

有同学插嘴:“爱情。”

“这是大天使给他概述的呀!” 我笑了,然后继续追问,“上帝自己看到的是什么?”

多数同学回答:“不可理解的美。”

我和同学们一起探讨:“对,在这儿作者想说的是,上帝的眼光渐渐地表现了爱是一种美,一种力量。这种美在人类看来是很常见的,但在上帝看来是'不可理解’的,因为他从未见过。上帝一想,他是无所不能的呀,为什么他没看到过这东西呢?作者这里说,上帝发怒了。为什么要发怒呢?”

同学们纷纷说:“因为人类未经许可就发明了他从来没有见过的东西。”

我引导学生看书:“用书上的话说,就是'因为没有经过请示就创造了一种他自己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东西’!那么,上帝第二次看见的对象变了没有?”

同学们齐答:“没有。仍然是美和力量。”

我说:“但是换了一个定语……”

同学们说:“无与伦比!”

“对!”我说,“就是李文思刚才说的'无与伦比’。那就是说,五十年过去了,爱情褪色了没有?”

同学们说:“没有。”

我说:“这就是说经历了时间的考验,爱情变得更美了,无与伦比。这就叫什么?”

同学们说:“忠诚。”

我感慨地说:“是呀!忠诚就是不因岁月的流逝而改变这份感情!时间过得越长,经受的考验越多,爱情越美!无与伦比的美!这是上帝第二次所见。那么,第三次呢?上帝第三次来了以后只有一个人了,老奶奶已经去世了,只剩下老爷爷一个人了。在上帝看来,所未爱情好像似乎应该黯淡一些。但他看见了什么?

“没变。还是……”同学们七嘴八舌。

“还是什么?”我追问。

同学们大声说:“美!”

“但'美’前面加了一个定语。这定语是什么?”

同学们说:“'不可理解’。”

我故作不解:“怎么还是'不可理解’?第一次是'不可理解的美’,第二次是'无与伦比的美’,这第三次还是'不可理解的美’。请大家思考一下,然后举手回答,这两个'不可理解’有什么不同?”

【语文的魅力其实就是语言的魅力,尤其是书面语言的魅力。书面语言是准确的、严密的,但其风格则是多姿多彩的,有浅显通俗的,也有深奥蕴藉的;有学生一见就明的,也有学生知而不明的,更有自以为懂而事实上似懂非懂的。老师的职责在于引领学生透过表象了解实——感受其精妙】

何思静举手回答:“上帝第一次看到人类相爱,因为他从来

没有见过,所以不可理解。第二次看到男的女的相爱,他感到很美,无与伦比。但第三次只有一个人,女的死了,似乎不应该感到爱情之美的,但他还是感到很美,他觉得爱情的力量不可思议。”

我说:“我同意何思静的理解。也许上帝最初认为,爱情只有人活着的时候才有,为什么一方死了还有一种忧伤的美,忧郁的美,上帝不可理解,而且是和过去同样的力量,因为他有'心灵的追念’。虽然老伴去世了,但是心是相通的。那么再看前两次上帝看到爱情后是怎样的表情?第一次书上怎么写呀?”

同学们说:“'上帝勃然大怒’。”

“第二次呢?”

同学们说:“第二次是'上帝怒不可遏’。”

我说:“第三次呢?照前两次的推论,应该是暴跳如雷了。但你看第三次怎么样?我请一个同学把这一句读一读。”

唐强举手起来朗读:“上帝久久地伫立凝视着。随后深沉地思索着离去了。看着他们,然后深深地沉思着走了。从那时起,人就成了大地上的上帝。”

我说:“本来我以为唐强要读错一个字,呵呵!大家猜猜,我估计唐强要错那个字?”

同学们笑了:“'伫立’的'伫’!”

“对!我说,“但唐强果真很强!没有读错'伫’。”

同学们笑了。

“这个字很容易读错的,有同学可能会读成'chu’。” 我继续说,“这句话很重要的,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我和学生一起朗读:“上帝久久地伫立凝视着。随后深沉地思索着离去了。看着他们,然后深深地沉思着走了。从那时起,人就成了大地上的上帝。”

读完之后,我对大家说:“那么怎么理解上帝的这种思考?你们想一想,他当时在想什么?为什么苏霍姆林斯

课堂实录《致女儿的信》李镇西

课堂实录:《致女儿的信》李镇西 音像出版社要给我制作课堂实录的光碟,于是上周我借班上了一堂苏霍姆林斯基的《给女儿的信》。应该说,这堂课上得不错,现场文字记录的铁皮鼓直说感动,他还说当我说下课时,他感到很惊讶:怎么这么快就下课了。但是我决定重上一遍,因为我突然想到,应该让我自己班上的学生随光碟“面向全国发行”! 当我给学生们说这个想法时,全班学生兴奋得不得了,掌声几乎要把房顶冲破!我说:“若干年后,如果你们想年李老师了,想念同学们了,便拿出这堂课的光碟看看!甚至你们老了以后,还可给你们的孙子放这光碟说,看爷爷(奶奶)当年读高中上课的情景!”同学们哈哈大笑。 今天下午,我和学生乘车来到四川省电教馆。说实话,上课之前,我根本没有关于这堂课任何具体设想,我追求一种课堂的生成性,一切看学生的现场反应,在随机进行相关的引导。只有一点非常明确,这堂课一定要一切围绕学生转,真正体现出尊重学生,寓引导于对话之中。尽管上周的课也不错,但我不想重复那堂课的具体程序,也不可能重复,因为学生不同嘛! 我们在摄像室坐好了,正准备上课,教科所吴老师突然走进来说别忙,原来她认为学生统一穿校服色彩太单调,她建议同学们可以把校服脱了,让学生穿在里面的毛衣、春秋衫的色彩露出来。学生们听话地纷纷脱下校服外套,于是,我眼前的学生变成色彩缤纷起来。 摄像师给我示意可以开始上课了。于是我对同学们说:“好,咱们上课!” 随着值日生朱雅兰一声响亮的“起立”,同学们齐刷刷地站了起来,一双双明亮的眼睛看着我。 我审慎地鞠了一躬:“同学们好!” 同学们齐声喊:“老师好!” “谢谢!请坐!”我说,“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一篇新课文,这是一篇自读课文,叫《给女儿的信》(我一边说一边转身板书:“给女儿的信苏霍姆林斯基”)作者是苏霍姆林斯基。那么这篇文章咱们怎么学呢?作为一篇自读课文,主要是自己读,看看有什么感悟,什么问题或者什么不同的想法,都可以提出来大家交流,分享,李老师呢,就和你们来作一些探讨,也和大家分享。” 从学生的阅读程序来说,他们接触一篇新文章首先克服字词障碍。本来,我当然可以给学生列一些可能不认识的字,但我想,我以为他们不认识的字,他们就不认识吗?恐怕不一定。而且,我以为他们认识的字,恐怕他们也不一定能够认识。再说,这个同学不认识的字,可能那个同学不一定不认识。反之亦然。所以,最好的办法,还是让学生自己说,他们在阅读中遇到过那些不认识的字。 于是我又说:“我们接触一篇课文首先是从接触字词开始的,那么我要问,哪些同学在阅读时遇到不认识的字?然后查过哪些字词?大家交流一下。如果你们没有,李老师就要问你们了。” 黄泳第一个举手:“我查过‘抔’。 我问:“在什么课文地方?要说清楚。” “在课后练习里,‘读读写写’的第三个字。”她说。 “哦,在这儿,读什么?”我问她。 黄泳说:“pou” “读几声?” “二声。”

李镇西孔已己课堂实录完整版

李镇西孔已己课堂实录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上传:章杰明?更新时间:2012-4-2216:14:56 时间:1997年10月9日地点:四川省广汉市广汉中学教师:今天,我和同学们一起在这影剧院的舞台上上课,这“教室”真还有点特殊。我们真成了在演戏了。(众笑)不过,这个布置让我感到了一种寓意,就是今天的课应该以学生为主体,你们看,同学不是坐在舞台的中央吗而李老师则在舞台的一边。这显然是意味着应该突出你们的作用。也就是说,你们今天千万不要只是听李老师上课,而应该是在李老师的协助下自己学习这篇课文。李老师第一次和你们见面,我先说一下我上课的特点。我上课喜欢同学提问或发表自己独立的见解。在我看来,凡是能够提出问题或和其他同学甚至和老师不同的观点的学生,是最好的学生。同学们把问题提出来以后,李老师先不作解答,而请其他能够解答的同学来解答,如果没有同学能解答,我们就一起来讨论研究。也就是说,面对课文,同学们应该和老师以及作者平等对话。总之,今天这堂课,不再于老师给你们讲了多少,而在于你们自己通过自己的阅读思考对课文“悟”出了多少。好,现在我们就来学习《孔已己》这篇小说。(板书课题:《孔已己》)教师:同学们刚才也上了一堂公开课,学的是《最后一次演说》。我感到闻一多的《最后一次演说》和鲁迅的《孔已己》有着某种联系——《最后一次讲演》是闻一多先生,在本世纪中叶,向全中国人民发出的摧毁旧中国的呐喊!而这声“呐喊”,是本世纪初,鲁迅“呐喊”的延续。鲁迅为什么在本世纪初把他的第一本小说集取名叫《呐喊》呢这也许是同学们想知道的,今天,我们通过学习《呐喊》中的《孔已己》,通过对“孔已己”这个人物形象的理解,也许会找到答案。好,现在请同学们快速阅读一遍课文,把你有什么不懂的问题提出来,看谁的问题提得最多。(学生独自默读,思考。教师巡视。)男生a:小说开头为什么要写鲁镇酒店的柜台“和别处不同”,是“当街的一个曲尺型的大柜台”教师:这位同学第一个提问了,很好谁能解答这个问题男生b:我想是为了说明鲁镇独特的习俗,交待孔已己生活的环境,这也属于是环境描写吧!教师:对,我认为可以这样理解。女生a:老师,第一段为什么要说“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现在每碗要涨到十文”教师:好,谁来帮她解答男生c:这是为了说明物价上涨,人民生活水平下降了。女生b:不对,我想应该是间接说明孔已己生活的年代,因为读者从小说后面的落款日期“1919年”就可以大体推断出那是上世纪末发生的事。教师:好,出现不同看法了。同学们想想那个意见更有道理一些啊众学生:后面一种意见有道理些。教师:对,我也同意后面一种意见。在这里,作者主要还是为了交待时间背景。男生e:老师,课文上说孔已己是“站着喝酒人穿长衫的惟一的人”,我想问一问,什么叫“穿长衫的人”教师:好,有没有同学能够帮他解答这个问题呀(学生思考)教师:我提示一下,在这里,“穿长衫”表明什么同学们可以联系第一自然段的有些描写衣着的语句。女生c:我想是表明一种身份吧。说明他是一个读书人,有一定身份。教师:为什么女生c:因为前面说“但这些顾客,多是短衣帮,大抵没有这样阔绰。只有穿长衫的,才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这说明孔已己不是干体力活的人。教师:你能够联系前后文来分析,不错。其他同学,还有没有什么问题——又有同学举手了,请那位男同学提问。男生g:为什么作者在小说的结尾说“大约孔已己的确是死了”既是“大约”又是“的确”,这好像是矛盾的。该怎么理解呢教师:好,好,你这个问题有“科研价值”!(众大笑)同学们别笑,这个问题的确值得研究。因为这个问题弄懂了,这篇小说课文思想内容、人物形象等方面的问题也好理解了。好吧,我们这堂课,就来研究研究这个问题。在研究之前,让我也向你们提出一个问题————孔已己最后究竟死没死众学生:死了。教师:根据何在众学生:作者在结尾说孔已己“的确死了”。教师:嗯,孔已己“的确死了”。同学们能不能再深入思考一下,孔已己为什么会“的确”死去(学生思考)教师:李老师给你们提示一个思路:一个人的命运取决于什么女生d:取决于他的遭遇。教师:对,很好。取决于他的遭遇。男生h:还取决于他的社会背景。教师:很好,他的遭遇和他所处的社会背景,就决定了他的命运。那么,我们来看看课文,孔已己究竟有什么样的遭遇他又处于什么样的社会背景之中课文第一次正面描写孔已己,是哪一段众学生:第四段。教师:好,我们就研究这一段。我们来看看作者通过写孔已己的哪些语言、行为、或者动作、神态,表现出了孔已己怎样的遭遇,他面临怎样的社会环境,一句话,他有着怎样的性格。(学生开始默读思考,教师巡视。)教师:现在同学们可以互相交换、补充一下看法。男生b:从作者对孔已己外貌描写和穿着的描写,可以看出孔已己是一个比较懒惰的人,是个懒汉。教师:依据何在男生b:课文上说他的长衫“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教师:好,你很会动脑筋。还有没有同学发表看法男生i:作者通过对孔已己外貌动作语言的描写,说明了孔已己在……教师:对不起,我打断一下你。你能不能说具体些,作者是怎样对孔已己进行描写的具体有什么样的语言男生i:作者说“他身材很高大”……教师:这说明什么男生i:说明孔已己还是具备起码的自食其力的生活能力的。教师:好,继续讲下去。男生i:作者还写他“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教师:这又说明什么男生i:说明他经常受人欺负。教师:对了,本来孔已己身材高大,又读过书,可是还是经常被人欺负。这就是他的日常遭遇。刚才这位同学说得挺好的,请接着往下说。男生

李镇西孔已己课堂实录

李镇西孔已己课堂实录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李镇西老师教《孔已己》课堂实录 上传: 章杰明 ????更新时间:2012-4-22 16:14:56 时间:1997年10月9日地点:四川省广汉市广汉中学 教师:今天,我和同学们一起在这影剧院的舞台上上课,这“教室”真还有点特殊。我们真成了在演戏了。(众笑)不过,这个布置让我感到了一种寓意,就是今天的课应该以学生为主体,你们看,同学不是坐在舞台的中央吗而李老师则在舞台的一边。这显然是意味着应该突出你们的作用。也就是说,你们今天千万不要只是听李老师上课,而应该是在李老师的协助下自己学习这篇课文。李老师第一次和你们见面,我先说一下我上课的特点。我上课喜欢同学提问或发表自己独立的见解。在我看来,凡是能够提出问题或和其他同学甚至和老师不同的观点的学生,是最好的学生。同学们把问题提出来以后,李老师先不作解答,而请其他能够解答的同学来解答,如果没有同学能解答,我们就一起来讨论研究。也就是说,面对课文,同学们应该和老师以及作者平等对话。总之,今天这堂课,不再于老师给你们讲了多少,而在于你们自己通过自己的阅读思考对课文“悟”出了多少。 好,现在我们就来学习《孔已己》这篇小说。(板书课题:《孔已己》) 教师:同学们刚才也上了一堂公开课,学的是《最后一次演说》。我感到闻一多的《最后一次演说》和鲁迅的《孔已己》有着某种联系——

《最后一次讲演》是闻一多先生,在本世纪中叶,向全中国人民发出的摧毁旧中国的呐喊!而这声“呐喊”,是本世纪初,鲁迅“呐喊”的延续。鲁迅为什么在本世纪初把他的第一本小说集取名叫《呐喊》呢这也许是同学们想知道的,今天,我们通过学习《呐喊》中的《孔已己》,通过对“孔已己”这个人物形象的理解,也许会找到答案。 好,现在请同学们快速阅读一遍课文,把你有什么不懂的问题提出来,看谁的问题提得最多。 (学生独自默读,思考。教师巡视。) 男生a:小说开头为什么要写鲁镇酒店的柜台“和别处不同”,是“当街的一个曲尺型的大柜台” 教师:这位同学第一个提问了,很好谁能解答这个问题 男生b:我想是为了说明鲁镇独特的习俗,交待孔已己生活的环境,这也属于是环境描写吧! 教师:对,我认为可以这样理解。 女生a:老师,第一段为什么要说“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现在每碗要涨到十文” 教师:好,谁来帮她解答 男生c:这是为了说明物价上涨,人民生活水平下降了。 女生b:不对,我想应该是间接说明孔已己生活的年代,因为读者从小说后面的落款日期“1919年”就可以大体推断出那是上世纪末发生的事。教师:好,出现不同看法了。同学们想想那个意见更有道理一些啊 众学生:后面一种意见有道理些。

名师(特级教师)课堂实录集锦档

m e n h n s 名师(特级教师)课堂实录集锦 李镇西系列[/B] 李镇西:《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学实录[/B]李镇西课堂实录——《荷塘月色》[/B]李镇西老师讲《祝福》[/B]李镇西:我教《沁园春 长沙》[/B]李镇西:我教《装在套子中的人》[/B]李镇西:再别康桥[/B] 李镇西:《沁园春.长沙》第二课时[/B]李镇西上作文评讲课(课堂实录)[/B] 李镇西老师作文讲评《温馨的记忆》(完整版)[/B]李镇西作文课堂实录[/B] 李镇西专栏[/B](包括:在烈日和暴雨下 冬天 提醒幸福 我教《孔已己》等) 李镇西上《给女儿的信》[/B] 李镇西《山中访友》课堂实录[/B] 李镇西《提醒幸福》教学实录[/B] 韩军系列[/B] 韩军:我教鲁迅的《药》[/B]韩军:我教李商隐的《隋宫》[/B]韩军教《念奴娇.赤壁怀古》[/B] 韩军:大堰河,我的保姆[/B]《登高》课堂实录[/B](韩军) 韩军:心灵的拜访——《紫藤萝瀑布》教后记[/B]

a i e a A i n 韩军《与朱元思书》课堂实录[/B] 致大雁(韩军在新教育实验北京会议上的语文课)[/B] 程少堂系列[/B] 程少堂老师《你是我的同类》教学实录[/B] 程少堂《诗经.子衿》香港教学实录[/B] 程少堂老师《世说新语.咏雪》教学实录[/B] 程少堂主讲《荷花淀》公开课实录[/B] 好课赏析:程少堂《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实录[/B] 程少堂《听陈蕾士的琴筝》香港公开课教学实录[/B] 程翔系列[/B] 程翔《中国石拱桥》教学实录[/B]程翔《散步》课堂实录[/B]程翔《琵琶行》教学设计[/B] 程翔“感动”作文课教学实录[/B]程翔《雷雨》实录[/B] 赵谦翔系列[/B] 赵谦翔课题汇报课实录[/B] 赵谦翔《早发白帝城》教学实录[/B] 程红兵系列[/B] 程红兵:多样化思维创新与作文[/B] 《我的叔叔于勒》课堂实录 程红兵[/B] 程红兵—我的叔叔于勒[/B]程红兵《雨霖铃》的教学实录[/B] 于漪系列[/B]

语文:李镇西课堂实录教学设计

新修订小学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 李镇西课堂实录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Li Zhenxi Classroom Record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小学 编订:FoonShion教育

李镇西课堂实录 我教《冬天》(课堂实录) 2003年4月15日,我应邀到郑州铁路二中讲学,作完报告,校长突然给我提出一个请求,希望我能够为他们学校的老师上一堂语文课。这可把我难住了,因为我毫无准备,连教材都没有带。但校长的热情真让我不忍拒绝。于是,我对校长说:“这样吧,我从我的笔记本电脑中选一篇课本外的文章来上,好吗?” 打开电脑,我选中了朱自清的《冬天》。这是我非常喜爱的一篇散文,多次给我的学生朗读。于是,我决定第二天就讲《冬天》。虽然没有这篇文章备课资料,也没有其他任何教学参考资料,但我想,只要我把学生调动起来,真正形成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对话,我的课就算成功了。 下面,就是我根据教学录像整理的课堂教学实录。 “同学们,你们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朱自清的一篇散文――”我一边说一边在黑板上写下两个大字:“冬天”。 因为是借班上课,面对第一次接触的学生,我必须先给他们讲讲我的教学思路,于是我说:“我们怎样来学这篇文章

呢?这是一篇自读课文,我打算和同学们一起来研究探讨这篇文章。同学们第一次接触我,对我也不太了解,我对你们也不太了解,不过不要紧的,尽管是公开课,但咱们也不要刻意追求什么‘高潮’什么‘热闹’,我追求的关键,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心,是不是走进了课文?我经常在想,怎样才算是读懂了一篇课文呢?我不知道同学们想过这个问题没有。” 我稍微停顿了一下,看到学生们都目不转睛地望着我,我知道他们已经开始和我一起思考了。于是,我接着说:“我先把我的观点讲一讲。对一篇课文,怎样才算读进去了呢?我认为,第一,读出自己;第二,读出问题。所谓‘读出自己’,就是从课文当中,读出自己所熟悉的生活或场景,读出和自己思想感情相通的某一个情节或人物形象,甚至读出触动自己心灵的一个时代或一段历史……举个例子,比如有人读《红楼梦》会流泪,几百年前的《红楼梦》和现在的读着有什么关系呢?这是因为读着从中读出了某些和自己感情相通的东西,所以要流泪。这叫‘读出了自己’。又如,李老师看过一部电影,叫做《我的兄弟姐妹》,大家看过没有?” 学生们纷纷答道:“看过!” “大家看的时候流泪没有?流泪的同学请举手。”我一边问一边注意清点举手的学生,“嗯,流泪的同学很少。但是,李老师看的时候流泪了!为什么?因为影片所反映的那段生活,就是李老师的童年时代!你们看的时候,只是把它当电

三位名师的课堂实录(钱梦龙李镇西胡明道)

三位名师的课堂实录(钱梦龙李镇西胡明道) 2004年5月6日7日,四位特级教师在温州永嘉上了五堂课,作了四场报告。我根据听课笔记整理如下,本来想找来录像,作完整的课堂实录,但由于资料和时间都不充分,只好将就。请听到同一堂课的教师补充指正。谢谢。 胡明道执教初一语文《狼》 教师:同学们,老师先给你们讲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人,他是我的同行,教书之余,他在路边摆一个茶摊,无偿为路人提供茶水,你要喝他的茶水,就为他讲一个故事。有一个故事,里头有个人流汗,有个人流血,还有一个在笑。我这个故事讲得好不好?学生齐答“不好”。 教师:听完这个故事,你想知道什么? 生1:摆茶摊的人是谁? 生2:故事中的人是谁? 生3:为什么会流汗?为什么会流血? 生4:老师怎么会有时间摆茶摊? 师:这么多问题,一定想知道结果,对吧?今天我们来学习摆茶摊的主人写的一篇文章《狼》。请同学们拿起书和笔,自己默默地读,遇到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快快快。 接下来,同学们互相讨论疑难,老师分小组布置任务,每6人负责一个自然段。要完成两项任务,一是解决疑难的句子,二是说出本小组解决疑难的绝招。 学生分小组讨论。约五分种后,老师让第一组的一名学生翻译,另一名学生指出:“我们的绝招就是加一个字把古文变成现代文。 第二组:甲翻译。乙:有两个绝招,一是联系上下文理解,二是参考注释。 第三组:甲翻译,教师插问:回答我几个问题,哪是“放下”、“拿”、“互相看着”?学生一一回答。教师:我们试试“眈眈相向”。师生表演。 乙:绝招就是根据注释和所在语境加以推断。 第四组:甲翻译,师问:什么叫“暴起”?你们的办法是不是就在这里呀? 乙:我们的方法就是古今不同意义的词要注意辨别。 第五组:甲翻译。师问:“断其股”是什么意思?“股”到底是大腿还屁股?生答“是大腿”。乙:我们的经验就是把以前学过的古文用上。 第六组:一学生翻译。师问:“罢了”在哪里?生答:是“耳”。 乙:我们根据“亦……而……”确定它是“虽然……但是……”的转折关系。 教师:好,现在我们把大家的成果一起汇报出来,汇报的方式就是齐读。 学生齐读课文。 教师:现在你们说说这是什么故事? 生(许多人):一个屠户和两只狼的故事。 师:大家已经知道通过自己的劳动和创造理解了故事。 教师串讲故事。 教师总结学生学习的办法:查、加、改、联。 那么,故事里流汗、流血、笑的人是谁? 师:你们看过朱军的《艺术人生》没有?看过王志主持的《面对面》没有?他们俩就有本领把别人心里的故事挖出来。 我们现在就把流汗的人心里的故事挖出来。请后两闰的同学组成记者团,一起设计问题采访

李镇西课堂实录讲解

李镇西课堂实录——《荷塘月色》 上课开始,我叫学生把书都关上:“我得考你们两个问题。” 看着学生紧张的表情,我说:“第一个问题其实很简单,就是教材第一单元有 哪几篇课 文?” 但这么简单的问题还是把好多学生给难住了。举手发言的几个学生都只知道头两篇课文《荷塘月色》和《拿来主义》。最后才有一个学生补充道:“还有《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和《杜鹃枝上杜鹃啼》。” 我说:“老师提这问题的目的,就是要提醒大家,今后自学课文要有单元观念,因为课文是按单元编排的,而每一个单元都有相应的学习重点。” 说到这里,我顺势提出第二个问题:“请问第一个单元的学习重点是什么啊?” 教室里一片沉默,看来没有人能够回答这个问题。我正要回答这个问题,突然,后排的 贾志杰同学举手了:“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整体感知,揣摩语言。” “非常正确!”我忍不住表扬道,随即又问他:“你怎么知道的?” 他回答:“在教材第5页上,编辑是有单元学习重点说明的。” “好!”我对全班学生说,“都用的是同一本语文书,可贾志杰就比大家会读。他知道不但要读单篇的课文,而且还要读单元前面的学习重点。――好,请同学们 打开书第5页。” 学生翻开书后,看到单元提示上果然赫然写着:“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整体感知,揣摩语言。揣摩语言,是在一定的语境中,如联系中心意思,联系上下文,对 语言的深层次含义、感情色彩等,进行辨析、品味。” 我又问:“大家对这几句话有没有什么疑问,或者说从中看出什么问题没有?”

仍然是沉默。我只好说:“我就有问题,现在问大家――既然‘学习重点是整体感知,揣摩语言’,那么,接下来就应该先解释什么叫‘整体感知’再解释‘揣摩语言’,但为什么书上却根本不讲什么叫‘整体感知’,而直接就解释什么叫‘揣摩语言’呢?” 学生们不约而同一下抬起了头,用惊讶的眼睛看着我,那一双双眼睛仿佛在说:咦?我为什么没发现这个问题呢? “注意:从无疑处发现问题,这是最重要的读书方法之一。”我强调道,“好,大家现在就来思考这个问题吧?同桌之间可以讨论一下这是为什么?” 我在教室里来回巡视。两分钟过后,我请几个学生站起来交流他们的看法。有的说:“‘整体感知’谁都懂是什么意思,所以不用解释;而‘揣摩语言’则不太好懂,所以要解释。”有的说“‘整体感知’是要达到的目的,而‘语言揣摩’则是达到目的的手段。”有的说:“其实,看起来没解释‘整体感知’,但实际上解释‘揣摩语言’中就解释了‘整体感知’,比如书上不是写了吗?‘联系中心意思’,‘联系上下文’,这就是 ‘整体感知’了。” 我说:“都有道理。重要的不是标准答案,而是善于提出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 我说道:“不过,我这儿要对‘揣摩语言’作些补充性解释。揣摩语言一定要联系语境。所谓’语境’,包括外部语境与内部语境。外部语境指社会背景、文化背景、人际关系等等。比如,外国人看宋丹丹和黄宏的小品就不知道中国人为什么要笑;又如,我们今天读鲁迅的文章,对有些语言也觉得不理解。就是对外部语境不熟悉。而内部语境,就是指文章的中心思想、上下文的照应等等。这是同学们很容 易理解的。同学们注意,所谓阅读,主要就是通过揣摩语言去整体感知文章的内涵,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而走进作者的心灵。”

《致女儿的信》课堂实录李镇西

《给女儿的信》课堂实录 李镇西 音像出版社要给我制作课堂实录的光碟,于是上周我借班上了一堂苏霍姆林斯基的《给女儿的信》。应该说,这堂课上得不错,现场文字记录的铁皮鼓直说感动,他还说当我说下课时,他感到很惊讶:怎么这么快就下课了。但是我决定重上一遍,因为我突然想到,应该让我自己班上的学生随光碟“面向全国发行”! 当我给学生们说这个想法时,全班学生兴奋得不得了,掌声几乎要把房顶冲破!我说:“若干年后,如果你们想年李老师了,想念同学们了,便拿出这堂课的光碟看看!甚至你们老了以后,还可给你们的孙子放这光碟说,看爷爷(奶奶)当年读高中上课的情景!”同学们哈哈大笑。 今天下午,我和学生乘车来到四川省电教馆。说实话,上课之前,我根本没有关于这堂课任何具体设想,我追求一种课堂的生成性,一切看学生的现场反应,在随机进行相关的引导。只有一点非常明确,这堂课一定要一切围绕学生转,真正体现出尊重学生,寓引导于对话之中。尽管上周的课也不错,但我不想重复那堂课的具体程序,也不可能重复,因为学生不同嘛! 我们在摄像室坐好了,正准备上课,教科所吴老师突然走进来说别忙,原来她认为学生统一穿校服色彩太单调,她建议同学们可以把校服脱了,让学生穿在里面的毛衣、春秋衫的色彩露出来。学生们听话地纷纷脱下校服外套,于是,我眼前的学生变成色彩缤纷起来。 摄像师给我示意可以开始上课了。于是我对同学们说:“好,咱们上课!” 随着值日生朱雅兰一声响亮的“起立”,同学们齐刷刷地站了起来,一双双明亮的眼睛看着我。 我审慎地鞠了一躬:“同学们好!” 同学们齐声喊:“老师好!” “谢谢!请坐!”我说,“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一篇新课文,这是一篇自读课文,叫《给女儿的信》(我一边说一边转身板书:“给女儿的信苏霍姆林斯基”)作者是苏霍姆林斯基。那么这篇文章咱们怎么学呢?作为一篇自读课文,主要是自己读,看看有什么感悟,什么问题或者什么不同的想法,都可以提出来大家交流,分享,李老师呢,就和你们来作一些探讨,也和大家分享。” 从学生的阅读程序来说,他们接触一篇新文章首先克服字词障碍。本来,我当然可以给学生列一些可能不认识的字,但我想,我以为他们不认识的字,他们就不认识吗?恐怕不一定。而且,我以为他们认识的字,恐怕他们也不一定能够认识。再说,这个同学不认识的字,可能那个同学不一定不认识。反之亦然。所以,最好的办法,还是让学生自己说,他们在阅读中遇到过那些不认识的字。 于是我又说:“我们接触一篇课文首先是从接触字词开始的,那么我要问,哪些同学在阅读时遇到不认识的字?然后查过哪些字词?大家交流一下。如果你们没有,李老师就要问你们了。” 黄泳第一个举手:“我查过‘抔’。 我问:“在什么课文地方?要说清楚。” “在课后练习里,‘读读写写’的第三个字。”她说。 “哦,在这儿,读什么?”我问她。 黄泳说:“pou” “读几声?”

荷塘月色教学实录(李镇西)

荷塘月色教学实录(李镇西) 这是我给新生讲的第一篇课文。 上课开始,我叫学生把书都关上:“我得考你们两个问题。” 看着学生紧张的表情,我说:“第一个问题其实很简单,就是教材第一单元有哪几篇课文?” 但这么简单的问题还是把好多学生给难住了。举手发言的几个学生都只知道头两篇课文《荷塘月色》和《拿来主义》。最后才有一个学生补充道:“还有《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和《杜鹃枝上杜鹃啼》。” 我说:“老师提这问题的目的,就是要提醒大家,今后自学课文要有单元观念,因为课文是按单元编排的,而每一个单元都有相应的学习重点。” 说到这里,我顺势提出第二个问题:“请问第一个单元的学习重点是什么啊?” 教室里一片沉默,看来没有人能够回答这个问题。我正要回答这个问题,突然,后排的贾志杰同学举手了:“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整体感知,揣摩语言。” “非常正确!”我忍不住表扬道,随即又问他:“你怎么知道的?” 他回答:“在教材第5页上,编辑是有单元学习重点说明的。” “好!”我对全班学生说,“都用的是同一本语文书,可贾志杰就比大家会读。他知道不但要读单篇的课文,而且还要读单元前面的学习重点。――好,请同学们打开书第5页。” 学生翻开书后,看到单元提示上果然赫然写着:“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整体感知,揣摩语言。揣摩语言,是在一定的语境中,如联系中心意思,联系上下文,对语言的深层次含义、感情色彩等,进行辨析、品味。” 我又问:“大家对这几句话有没有什么疑问,或者说从中看出什么问题没有?” 仍然是沉默。我只好说:“我就有问题,现在问大家――既然‘学习重点是整体感知,揣摩语言’,那么,接下来就应该先解释什么叫‘整体感知’再解释‘揣摩语言’,但为什么书上却根本不讲什么叫‘整体感知’,而直接就解释什么叫‘揣摩语言’呢?” 学生们不约而同一下抬起了头,用惊讶的眼睛看着我,那一双双眼睛仿佛在说:咦?我为什么没发现这个问题呢? “注意:从无疑处发现问题,这是最重要的读书方法之一。”我强调道,“好,大家现在就来思考这个问题吧?同桌之间可以讨论一下这是为什么?” 我在教室里来回巡视。两分钟过后,我请几个学生站起来交流他们的看法。有的说:“‘整体感知’谁都懂是什么意思,所以不用解释;而‘揣摩语言’则不太好懂,所以要解释。”有的说“‘整体感知’是要达到的目的,而‘语言揣摩’则是达到目的的手段。”有的说:“其实,看起来没解释‘整体感知’,但实际上解释‘揣摩语言’中就解释了‘整体感知’,比如书上不是写了吗?‘联系中心意思’,‘联系上下文’,这就是‘整体感知’了。” 我说:“都有道理。重要的不是标准答案,而是善于提出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 我说道:“不过,我这儿要对‘揣摩语言’作些补充性解释。揣摩语言一定要联系语境。

李镇西孔已己课堂实录修订版

李镇西孔已己课堂实录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李镇西老师教《孔已己》课堂实录 上传: 章杰明更新时间:2012-4-22 16:14:56 ? 时间:1997年10月9日地点:四川省广汉市广汉中学 教师:今天,我和同学们一起在这影剧院的舞台上上课,这“教室”真还有点特殊。我们真成了在演戏了。(众笑)不过,这个布置让我感到了一种寓意,就是今天的课应该以学生为主体,你们看,同学不是坐在舞台的中央吗而李老师则在舞台的一边。这显然是意味着应该突出你们的作用。也就是说,你们今天千万不要只是听李老师上课,而应该是在李老师的协助下自己学习这篇课文。李老师第一次和你们见面,我先说一下我上课的特点。我上课喜欢同学提问或发表自己独立的见解。在我看来,凡是能够提出问题或和其他同学甚至和老师不同的观点的学生,是最好的学生。同学们把问题提出来以后,李老师先不作解答,而请其他能够解答的同学来解答,如果没有同学能解答,我们就一起来讨论研究。也就是说,面对课文,同学们应该和老师以及作者平等对话。总之,今天这堂课,不再于老师给你们讲了多少,而在于你们自己通过自己的阅读思考对课文“悟”出了多少。 好,现在我们就来学习《孔已己》这篇小说。(板书课题:《孔已己》) 教师:同学们刚才也上了一堂公开课,学的是《最后一次演说》。我感到闻一多的《最后一次演说》和鲁迅的《孔已己》有着某种联系——《最后一次讲演》是闻一多先生,在本世纪中叶,向全中国人民发出的摧毁旧中国的呐喊!而这声“呐喊”,是本世纪初,鲁迅“呐喊”的延续。鲁迅为什么在本世纪初把他的第一本小说集取名叫《呐喊》呢这也许是同学们想知道的,今天,我们通过学习《呐喊》中的《孔已己》,通过对“孔已己”这个人物形象的理解,也许会找到答案。 好,现在请同学们快速阅读一遍课文,把你有什么不懂的问题提出来,看谁的问题提得最多。 (学生独自默读,思考。教师巡视。) 男生a:小说开头为什么要写鲁镇酒店的柜台“和别处不同”,是“当街的一个曲尺型的大柜台” 教师:这位同学第一个提问了,很好谁能解答这个问题 男生b:我想是为了说明鲁镇独特的习俗,交待孔已己生活的环境,这也属于是环境描写吧! 教师:对,我认为可以这样理解。 女生a:老师,第一段为什么要说“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现在每碗要涨到十文” 教师:好,谁来帮她解答 男生c:这是为了说明物价上涨,人民生活水平下降了。 女生b:不对,我想应该是间接说明孔已己生活的年代,因为读者从小说后面的落款日期“1919年”就可以大体推断出那是上世纪末发生的事。 教师:好,出现不同看法了。同学们想想那个意见更有道理一些啊 众学生:后面一种意见有道理些。 教师:对,我也同意后面一种意见。在这里,作者主要还是为了交待时间背景。 男生e:老师,课文上说孔已己是“站着喝酒人穿长衫的惟一的人”,我想问一问,什么叫“穿长衫的人” 教师:好,有没有同学能够帮他解答这个问题呀 (学生思考) 教师:我提示一下,在这里,“穿长衫”表明什么同学们可以联系第一自然段的有些描写衣着的语句。 女生c:我想是表明一种身份吧。说明他是一个读书人,有一定身份。 教师:为什么

李镇西《荷塘月色》教学实录

我教《荷塘月色》 李镇西 时间:2000年9月地点:成都石室中学 第一节课 这是我给新生讲的第一篇课文。 上课开始,我叫学生把书都关上:“我得考你们两个问题。” 看着学生紧张的表情,我说:“第一个问题其实很简单,就是教材第一单元 有哪几篇课文?” 但这么简单的问题还是把好多学生给难住了。举手发言的几个学生都只知道头两篇课文《荷塘月色》和《拿来主义》。最后才有一个学生补充道:“还有《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和《杜鹃枝上杜鹃啼》。” 我说:“老师提这问题的目的,就是要提醒大家,今后自学课文要有单元观念,因为课文是按单元编排的,而每一个单元都有相应的学习重点。” 说到这里,我顺势提出第二个问题:“请问第一个单元的学习重点是什么啊?” 教室里一片沉默,看来没有人能够回答这个问题。我正要回答这个问题,突然,后排的贾志杰同学举手了:“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整体感知,揣摩语言。” “非常正确!”我忍不住表扬道,随即又问他:“你怎么知道的?” 他回答:“在教材第5页上,编辑是有单元学习重点说明的。” “好!”我对全班学生说,“都用的是同一本语文书,可贾志杰就比大家会读。他知道不但要读单篇的课文,而且还要读单元前面的学习重点。——好,请同学们打开书第5页。” 学生翻开书后,看到单元提示上果然赫然写着:“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整体感知,揣摩语言。揣摩语言,是在一定的语境中,如联系中心意思,联系上下 文,对语言的深层次含义、感情色彩等,进行辨析、品味。” 我又问:“大家对这几句话有没有什么疑问,或者说从中看出什么问题没有?” 仍然是沉默。我只好说:“我就有问题,现在问大家——既然‘学习重点是

整体感知,揣摩语言’,那么,接下来就应该先解释什么叫‘整体感知’再解释 ‘揣摩语言’,但为什么书上却根本不讲什么叫‘整体感知’,而直接就解释什么叫‘揣摩语言’呢?” 学生们不约而同一下抬起了头,用惊讶的眼睛看着我,那一双双眼睛仿佛在说:咦?我为什么没发现这个问题呢? “注意:从无疑处发现问题,这是最重要的读书方法之一。”我强调道,“好,大家现在就来思考这个问题吧?同桌之间可以讨论一下这是为什么?” 我在教室里来回巡视。两分钟过后,我请几个学生站起来交流他们的看法。 有的说:“‘整体感知’谁都懂是什么意思,所以不用解释;而‘揣摩语言’则不 太好懂,所以要解释。”有的说“‘整体感知’是要达到的目的,而‘语言揣摩’ 则是达到目的的手段。”有的说:“其实,看起来没解释‘整体感知’,但实际上解释‘揣摩语言’中就解释了‘整体感知’,比如书上不是写了吗?‘联系中心 意思’,‘联系上下文’,这就是‘整体感知’了。” 我说:“都有道理。重要的不是标准答案,而是善于提出问题并对这些问题 进行思考。” 我说道:“不过,我这儿要对‘揣摩语言’作些补充性解释。揣摩语言一定 要联系语境。所谓‘语境’,包括外部语境与内部语境。外部语境指社会背景、 文化背景、人际关系等等。比如,外国人看宋丹丹和黄宏的小品就不知道中国人 为什么要笑;又如,我们今天读鲁迅的文章,对有些语言也觉得不理解。就是对 外部语境不熟悉。而内部语境,就是指文章的中心思想、上下文的照应等等。这 是同学们很容易理解的。同学们注意,所谓阅读,主要就是通过揣摩语言去整体感知文章的内涵,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而走进作者的心灵。” 本来按教学计划,我在简单介绍了单元重点并提醒学生要重视揣摩语言后, 就应正式进入《荷塘月色》的学习。而学习的第一步应该是介绍朱自清的生平。 但此刻,我的话题已经说到通过揣摩语言而进入作者心灵,于是,我临时决定先不介绍朱自清,而从这里切入课文:“比如,今天我们要学的《荷塘月色》,就值得我们好好揣摩品味。而揣摩品味的第一步就是朗读,那种‘把自己放进去’的 朗读。好,现在请同学们自己朗读一遍课文。注意,在朗读《荷塘月色》的时候,你就朱自清!”

李镇西《荷塘月色》教学实录

《荷塘月色》教学实录 这是我给新生讲的第一篇课文。 上课开始,我叫学生把书都合上:“我得考你们两个问题。” 看着学生紧张的表情,我说:“第一个问题其实很简单,就是教材第一单元有哪几篇课文?” 但这么简单的问题还是把好多学生给难住了。举手发言的几个学生都只知道头两篇课文《荷塘月色》和《拿来主义》。最后才有一个学生补充道:“还有《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和《杜鹃枝上杜鹃啼》。” 我说:“老师提这问题的目的,就是要提醒大家,今后自学课文要有单元观念,因为课文是按单元编排的,而每一个单元都有相应的学习重点。” 说到这里,我顺势提出第二个问题:“请问第一个单元的学习重点是什么啊?” 教室里一片沉默,看来没有人能够回答这个问题。我正要回答这个问题,突然,后排的贾志杰同学举手了:“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整体感知,揣摩语言。” “非常正确!”我忍不住表扬道,随即又问他:“你怎么知道的?” 他回答:“在教材第5页上,编辑是有单元学习重点说明的。” “好!”我对全班学生说,“都用的是同一本语文书,可贾志杰就比大家会读。他知道不但要读单篇的课文,而且还要读单元前面的学习重点。――好,请同学们打开书第5页。” 学生翻开书后,看到单元提示上果然赫然写着:“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整体感知,揣摩语言。揣摩语言,是在一定的语境中,如联系中心意思,联系上下文,对语言的深层次含义、感情色彩等,进行辨析、品味。” 我又问:“大家对这几句话有没有什么疑问,或者说从中看出什么问题没有?” 仍然是沉默。我只好说:“我就有问题,现在问大家――既然‘学习重点是整体感知,揣摩语言’,那么,接下来就应该先解释什么叫‘整体感知’再解释‘揣摩语言’,但为什么书上却根本不讲什么叫‘整体感知’,而直接就解释什么叫‘揣摩语言’呢?” 学生们不约而同一下抬起了头,用惊讶的眼睛看着我,那一双双眼睛仿佛在说:咦?我为什么没发现这个问题呢? “注意:从无疑处发现问题,这是最重要的读书方法之一。”我强调道,“好,大家现在就来思考这个问题吧?同桌之间可以讨论一下这是为什么?” 我在教室里来回巡视。两分钟过后,我请几个学生站起来交流他们的看法。有的说:“‘整体感知’谁都懂是什么意思,所以不用解释;而‘揣摩语言’则不太好懂,所以要解释。”有的说“‘整体感知’是要达到的目的,而‘语言揣摩’则是达到目的的手段。”有的说:“其实,看起来没解释‘整体感知’,但实际上解释‘揣摩语言’中就解释了‘整体感知’,比如书上不是写了吗?‘联系中心意思’,‘联系上下文’,这就是‘整体感知’了。” 我说:“都有道理。重要的不是标准答案,而是善于提出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 我说道:“不过,我这儿要对‘揣摩语言’作些补充性解释。揣摩语言一定要联系语境。

李镇西课堂教学实例(阅读部分)

李镇西教育观的实践(阅读教学)部分讲解案例(1)民主的课堂氛围 实例1:李镇西在讲授苏霍姆林斯基《给女儿的信》中时运用的“开场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一篇新课文”,“这篇文章咱们怎么学呢?作为一篇自读课文,主要是自己读,有什么感悟,什么问题或者有什么不同的想法,都可以提出来大家交流、分享。然后老师呢,和你们来作一些探讨,也和大家分享。” “开场白”里使用了“一起”、“咱们”、“大家”、“交流”、“分享”等词汇,给学生一种老师是与他们平等交流的,共同学习的感觉。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 (2)赋予学生多元的阅读权利 实例2:李镇西讲授茨威格《世间最美的坟墓》 师说:“好,现在我们先来交流‘读出自己’,就是最能让自己感动或者说最能打动自己的地方,哪些同学在读出自己方面勾画了一些句子?请举手。” 一位女学生开始朗读(她最喜欢的句子):“‘谁都可以踏进他最后的安息地,围在四周的稀疏的木栅栏是不关闭的……。’读到这里,我就联想到了中国很多帝王的陵墓,比如说像秦始皇,他的坟墓都是很宏伟,很壮观的,而列夫·托尔斯泰的墓,连惟一用来保护墓地的木栅栏都是不关闭的,却没有人想要去破坏他的坟墓,这就表现了人们对他人格魅力的一种崇敬。” 一位女同学问:“‘人们重新感到,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比这最后留下的、纪念碑式的朴素更打动人心的了。’我想问的是,为什么说是‘重新’感到?难道原来有一段时间人们没有感到吗?” 一个男同学说:“‘重新’有再次的意思,是说以前人们也‘感到’了,现在又‘感到’了。” 师说:“凭吊者以前也有过这种感觉,这次到托尔斯泰墓前来又再次感到,是吧?即使是喜欢同一篇文章,每个学生喜欢的地方是不同的,是多元的,老师要尊重这个“多元”。 (3)倡导开放的问题课堂 实例3: 以李镇西执教《给女儿的信》教学片段实录为例: 老师与学生一起朗读:“上帝久久地伫立凝视着。随后深沉地思索着离去了。看着他们,然后深深地沉思着走了。从那时起,人就成了大地上的上帝。”读完之后,李老师对大家说:“怎么理解上帝的这种思考?为什么人就成了大地上的上帝?” 同学们分组讨论,气氛很是热烈。几分钟后,李老师:“好了,一起交流一下,我们怎么理解这句话?” 生一:“路遥说“世间最美好的东西就是爱情,但是上帝觉得他却不具有,所以就比较恼火,他不是全能的。作者认为,只有拥有爱情才会成为真正的上帝。”” 师:“好,这是你的理解。还有没有其他理解呢?” 生二:“我们这个小组的看法是,因为上帝是在想,既然人类能够创造比他自己创造的更美的东西,那就让人称为上帝吧。所以说人就成了上帝。” 李老师趁势幽她一默:“就是说你们不用我来领导了。”大家笑了。 生三:“我认为,上帝这是对于爱情的嫉妒,因为他和人相比,人创造的更美,然后他

余映潮老王教学设计共篇

余映潮老王教学设计共 篇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篇一:名师(特级教师)课堂实录集锦档 名师(特级教师)课堂实录集锦 李镇西系列[/b] 李镇西:《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学实录[/b] 李镇西课堂实录——《荷塘月色》[/b] 李镇西老师讲《祝福》[/b] 李镇西:我教《沁园春长沙》[/b] 李镇西:我教《装在套子中的人》[/b] 李镇西:再别康桥[/b] 李镇西:《沁园春.长沙》第二课时[/b] 李镇西上作文评讲课(课堂实录)[/b] 李镇西老师作文讲评《温馨的记忆》(完整版)[/b] 李镇西作文课堂实录[/b] 李镇西专栏[/b](包括:在烈日和暴雨下冬天提醒幸福我教《孔已己》等)李镇西上《给女儿的信》[/b] 李镇西《山中访友》课堂实录[/b] 李镇西《提醒幸福》教学实录[/b] 韩军系列[/b] 韩军:我教鲁迅的《药》[/b] 韩军:我教李商隐的《隋宫》[/b] 韩军教《念奴娇.赤壁怀古》[/b] 韩军:大堰河,我的保姆[/b] 《登高》课堂实录[/b](韩军) 韩军:心灵的拜访——《紫藤萝瀑布》教后记[/b] 韩军《与朱元思书》课堂实录[/b] 致大雁(韩军在新教育实验北京会议上的语文课)[/b] 程少堂系列[/b] 程少堂老师《你是我的同类》教学实录[/b] 程少堂《诗经.子衿》香港教学实录[/b] 程少堂老师《世说新语.咏雪》教学实录[/b] 程少堂主讲《荷花淀》公开课实录[/b] 好课赏析:程少堂《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实录[/b] 程少堂《听陈蕾士的琴筝》香港公开课教学实录[/b] 程翔系列[/b] 程翔《中国石拱桥》教学实录[/b] 程翔《散步》课堂实录[/b] 程翔《琵琶行》教学设计[/b] 程翔“感动”作文课教学实录[/b]

李镇西《荷塘月色》教学实录

李镇西《荷塘月色》教学实录

我教《荷塘月色》 李镇西 时间:2000年9月地点:成都石室中学 第一节课 这是我给新生讲的第一篇课文。 上课开始,我叫学生把书都关上:“我得考你们两个问题。” 看着学生紧张的表情,我说:“第一个问题其实很简单,就是教材第一单元有哪几篇课文?” 但这么简单的问题还是把好多学生给难住了。举手发言的几个学生都只知道头两篇课文《荷塘月色》和《拿来主义》。最后才有一个学生补充道:“还有《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和《杜鹃枝上杜鹃啼》。” 我说:“老师提这问题的目的,就是要提醒大家,今后自学课文要有单元观念,因为课文是按单元编排的,而每一个单元都有相应的学习重点。” 说到这里,我顺势提出第二个问题:“请问第一个单元的学习重点是什么啊?” 教室里一片沉默,看来没有人能够回答这个问题。我正要回答这个问题,突然,后排的贾志杰同学举手了:“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整体感知,揣摩语言。” “非常正确!”我忍不住表扬道,随即又问他:“你怎么知道的?” 他回答:“在教材第5页上,编辑是有单元学习重点说明的。” “好!”我对全班学生说,“都用的是同一本语文书,可贾志杰就比大家会读。他知道不但要读单篇的课文,而且还要读单元前面的学习重点。——好,请同学们打开书第5页。” 学生翻开书后,看到单元提示上果然赫然写着:“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整体感知,揣摩语言。揣摩语言,是在一定的语境中,如联系中心意思,联系上下文,对语言的深层次含义、感情色彩等,进行辨析、品味。” 我又问:“大家对这几句话有没有什么疑问,或者说从中看出什么问题没有?” 仍然是沉默。我只好说:“我就有问题,现在问大家——既然‘学习重点是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