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小学教师培训工作实施方案

小学教师培训工作实施方案

小学教师培训工作实施方案

小学教师培训工作实施方案范文1

根据《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文件精神,为贯彻落实《海林市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xx ”规划纲要》、《海林市“ xx ”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工作实施意见》精神,特制定我校教师“ xx ”培训工作的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按照市教委提出的“为学生成长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引路人”的培训工作方向,和我校“为了每一位教师的专业发展” 的工作理念,“ xx” 期间,我校教师培训工作将紧紧围绕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深化,面向需求、培育特色、优化品质、提升效率,突出教师继续教育的“主体性” 、“开放性”、“实效性”,全面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境界,为我校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提供队伍建设的保障。

我校“ xx ”教师培训工作的主要目标为:

(一)集聚培训资源。以海林市教师教育资源,以我校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

为主要力量,建设能适应、引导我校全体教师专业发展需求的教师培训课程体系,为教师提供优质高效的培训资源。

(二)强化服务管理。

进一步更新教师继续教育的理念,加强服务和管理,改善培训模式。探索教师自主自律、持续发展的研修方式、以及市管理的新体制、新途径。形成市、校统筹协调的管理服务系统,形成教研、师训、科研、德育有机整合的大师训格局,深化校本研修制度建设和校本研修课程建设,为教师提供多层面、可选择、高质量的研修机会,形成既开放灵活又有序高效的教师继续教育管理体制。

(三)改善培训环境。

以探索在职人员带薪继续教育假制度和骨干教师学术假制度、实施新任教师见习期制度、建立教师专业素养和人文素养研修基地、构建区域教师培训精品课程体系、推行教师个性化学习模式等为主要举措,努力创造发展个性、渠道多样、内容丰富、质量上乘的培训环境。

二、课程结构

根据《市实施意见》的课程框架,“xx ”期间,我市中

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课程,包括师德与素养、知识与技能、

实践体验三大类别

师德与素养课程。是指以提高教师师德修养及育德意识和能力、提高教师人文科学素养和身心健康等为主要内容的课程。

知识与技能课程。是指以促进教师更新教育理念、学科本体性知识,和优化教育教学方法和行为,提高教育管理、创新素养、技能技术能力等方面的课程。

实践体验课程。是指建立在教育教学实践基础上的、以校本研修为主要方式的、以促进教师体验和习得育德、教学、科研方面的实践知识为目标的课程。

三、培训对象和学分要求

(一)我校所有在岗教师都有参加“ xx ”教师培训的权利和义务。教师培训的方式和内容,均按照课时和学分的方式进行统计。其中20xx 年12 月31 日前退休的教师可按本人意愿免修市级、区级的选修课程。

(二)“ xx ”期间每位教师参加并完成不少于360 学时的培训,修满36 学分; 中学高级职称的教师以及教育学院的专业人员必须参加不少于540 学时的培训,修满54 学分。学分计算方法,一般以10 学时折算为1 学分。

( 三) 根据《市实施意见》的规定,原则上,按课程类别分,每位普通教师应完成的学分指标为:师德与素养课程12 学分(其中师德教育课程6 学分) 、知识与技能课程14学分、实践体验课程10学分; 按培训渠道分,参加市级课程学习完成4-7 学分(10%-20%) 、区县级课程学习完成11-14(30%-40%) 学分、学校校本研修学习完成

18 学分(50%) 。

( 四) 部分特定对象的学分要求

1. 班主任。“ XX ”期间担任班主任的教师须参加不少于

30 学时的班主任专题培训,计学3 分,归入市级课程的学分指标中。

2. 新教师。“xx”期间的新任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第一年须在见习基地参加新教师见习期规范化培训。计12学分。结业后在工作单位仍需参加全员培训。20xx 年9 月后进入教育系统的新教师,其学分要求可按入职年限递减。

3. 中高职称教师。中学高级职称的教师除按其他教师参加各类培训外,还可通过各种以教育研究为主的个性化研修以及各类高级研修班等途径完成其它的18 学分。

四、培训任务和实施要求

(一)各类教师培训任务及管理主体我校教师参加全员培训的具体方式和要求,主要根据《市实施意见》和本方案实施。

我校骨干教师专业发展团队,包括特级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工作室、高级指导教师、育德团队、创新团队、信息团队等,其研修活动作为我校骨干培训的特殊方式,纳入我校个性化培训范畴,由校教师专业发展指导团队管理办公室进行日常管理,由教育学院师训部门进

行学分管理。

我校干部的培训方式和要求主要按照《普陀区教育系统“xx ”干部培训计划》实施。专任教师兼学校中层干部的应按要求参加教师全员培训中的必修课程。

校本研修特别是实践体验课程是在职教师实践提升的重要途径,除离岗在外的人员外,应该全员参与。各校的干部和骨干教师,是学校开展实践体验课程的主要力量,学校应充分发挥其校本研修的引领者的作用,不使其游离于校本研修之外。这类课程的策划、实施、管理主要由各学校负责

(二)全员培训的主要任务和学分结构

根据我校教师队伍的具体情况和发展需要,全员培训力求体现选择性与引导性相结合、菜单式与定单式相结合的策略,体现区域层面提供分层、分类、分岗、多渠道的培训资源,教师个人自主、自律参与的原则。

三级培训任务按照《市实施意见》对教师全员培训的学习任务和学分结构,分为市级、区级、校级三级,见下表。

学分要求主要内容选课方式

市级4 —7 分师德与素养类1—2 分知识与技能类3—5 分市教师培训共享课程管理平台区级11 —14 分师德与素养类2 —3 分知识与技能类9 —11 分区教师培训报名平台校级(校本研修)

18 分师德类6分素养类2 分实践体验类10 分(每学年2 分)学

校组织2. 市级培训课程选课选修课程是指教师通过区培训报名平台

自主选修的课程。教师根据自我发展的需求选课,同时须注意《市实施意见》规定的师德与素养和知识与技能两类课程学分比例。

个性化研修是为具有特殊需求或有专业研究方向的教师开辟的自助研修渠道。其研修方式形式多样,具体操作办法另定。个性化研修

是建立在教师自身水平和发展基础上的

自我提升,每位教师都有个性化研修的选择权

3. 校本研修

校本研修是由学校自主策划实施的教师培训,校长是第一负责人。校本研修应着重加强以教研组为主要组织形式的专业团队建设,以提高教师的职业认同和教育教学实践能力为目的,以“实践—反思—再实践”为主要学习方式,借助发展性评价等手段,激发教师自觉追求专业发展。鼓励教师积极探索观察记录、诊断改进、专题讨论、课题研究、成果展示等多种方法,培养教师研究习惯,提升教师实践能力。

校本研修分为师德与素养类课程学习和实践体验类课程学习。见下表:

学分要求课程来源组织方法

师德与素养课程师德类6 分

素养类2 分围绕师德与人文素养开设各类讲座、课程学校组织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