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大量输血推荐方案

大量输血推荐方案

大量输血推荐方案
大量输血推荐方案

大量输血推荐方案

【背景】输血在抢救急、危、重患者的过程中至关重要,及时、充足的血液输注对抢救大失血患者起着关键性作用。然而,大量输血后凝血功能障碍、酸中毒、低体温等并发症的发生,致使接受大量输血后患者的死亡率较高。制定大量输血指导方案,对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输血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方案拟定者】本方案系基于对全国不同区域20家三级综合医院大量输血现状的调研结果,依据我国临床输血相关法律法规,在检索国内外大量文献后,由全国大量输血现状调研协作组草拟,并通过与全国多地三甲医院输血科、普通外科、麻醉科、心脏外科、妇产科和医学统计等学科50余名专家进行循证、专题研讨,数易其稿而形成。欢迎专家、同行对本方案给予补充与完善。

【推荐应用范围】本方案推荐应用范围: 外科围手术期大量输血、外科创伤大量输血、心脏外科大量输血、产科大量输血。本方案排除内科疾病导致的出血,包括血液性疾病导致的凝血障碍、肝功能衰竭及其他内科疾病的出血治疗。

该推荐方案分为五个部分:大量输血、大量输血的准备与评估、实验室检测、治疗、大量输血的操作。

本文节选其中实验室检查和治疗部分。原文请参阅:大量输血协作组.大量输血指导方案(推荐-稿)[J].中国输血杂志,2012,25(7):617-620.

实验室检查

(一)血液标本

(1)在紧急情况下,精确无误的患者身份确认尤为重要,医院应建立健全患者身份识别系统,如腕带;

(2)临床科室尽早采集患者的血液标本提供给实验室和输血科,标本应统一标识并贯穿整个抢救过程。

(二)检测项目

(1)输血科:ABO 血型正反定型、Rh( D) 血型鉴定、抗体筛查和交叉配血。

(2)检验科:血常规:红细胞计数( RBC) 、红细胞压积( Hct) 及血小板计数( Plt) ;常规凝血试验:血浆凝血酶原时间( PT) 、国际标准化比值( INR) 、血浆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 、血浆凝血酶时间( TT) 、血浆纤维蛋白原( Fib) ,必要时检测纤维蛋白( 原) 降解产物( FDP) 、血浆D-二聚体( Ddimer)血气及生化等相关项目。

(3)血栓弹力图(TEG):能全面准确反映凝血因子、Plt和Fib 等凝血组分的数量和功能状态,自动提供凝血状态分析结果,指导血液成分治疗。TEG 近来已被有关的国际方案优先推荐。

(4)临床医生术中出血评估随时评估术野出血、渗血情况,预测或确定是否存在凝血障碍,评估出血量和粘膜损伤、尿量及伤口渗血等。临床医生的术中经验评估与判断对指导成分输血至关重要。

(三)试验检测频率

(1)成人连续输注红细胞悬液≥15 ~18U,或输注红细胞悬液≥0.

3 U/kg 体重时,应立即检测Plt;

(2)当输血量≥1 ~1. 5 倍的患者血容量时,应每隔1 ~2 h 检测1次患者的血常规、常规血凝及血气相关项目,以准确反映患者体内血凝及内环境状态;

(3)手术过程中,当输液输血量达到患者1 个血容量时,应检测1 次患者的血常规、血凝指标,特别注意Plt、Fib 水平的变化;

(4)体外循环手术中抗凝干预与中和肝素后均应检测患者的凝血指标;(5)TEG 能更迅速地检测患者的凝血情况和Plt。

治疗

(一)血容量恢复

(1)维持组织灌注与氧供:此为大量失血后抢救的第一要务,建立快速有效的液体复苏静脉通路,防止患者发生因血容量不足而导致致命性的多器官衰竭。

(2)急性失血初期输液:选用晶体液与胶体液同时输注,一般两者比例为2( 或3) :1;晶体液以平衡盐液为好,含有碳酸氢钠的平衡盐液有利于纠正酸中毒。

(3)控制出血:在出血性休克患者的治疗中尤为重要,在出血控制之前作控制性血压复苏,即维持平均动脉压( MAP) 65 mmHg( 8.65 kPa) 。

(4)保持体温:低体温增加了患者器官衰竭和凝血障碍的风险性,复苏的同时注意患者保温及液体、血液加温后再输入。

(二)血液成分治疗

可供大量输血的血液制品:红细胞悬液、新鲜冰冻血浆、血小板悬液(机采血小板血液和手工血小板悬液)、冷沉淀及重组活化的因子Ⅶ( rFⅦ) 。输血器的使用:输注红细胞悬液至少每12 h 更换1 次输血器,每次输注血小板悬液前均应更换输血器。

红细胞悬液

(1)作用: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运氧到组织细胞,而非用于扩容;红细胞通过血小板边缘化利于止血。实验证据显示,相对较高的Hct 有利于大量失血患者止血,Hct 过低出血风险加大,因此大失血时及时输注红细胞至关重要。

(2)输注时机:患者失血量达到自身血容量的30% ~40%时考虑输注红细胞悬液,失血量>40%血容量时应立即输注,否则生命受到威胁;当患者的血红蛋白(Hb)>100 g /L 时不考虑输注,Hb<70 g /L 时应考虑输注,Hb 为( 70~100) g /L 应根据患者是否继续出血、心肺功能等情况决定是否输注。

(3)输注量:大量输血时,对心肺功能良好的患者,Hb 维持在(80 ~100)g /L,或Hct维持28% ~30%即可。

(4)实验室检测:Hb与Hct应每1~2 h 检测1次,但是遇紧急情况时RBC和Hb水平往往难以反映患者的失血状态。通常情况下患者

的失血也常常被估计不足,特别是隐性失血和年轻人,如产科隐性失血等。

新鲜冰冻血浆( FFP)

(1)作用:补充凝血因子和扩充血容量,适用于多种凝血因子缺乏、急性活动性出血及严重创伤、大出血时预防凝血因子稀释、抗华法令治疗及纠正已知的凝血因子缺乏的患者。

(2)输注时机:大量输血时,为降低患者死亡率,输注红细胞悬液4 U 后,应加输FFP,并且FFP 与红细胞悬液比例为1∶1(或2)(1 U FFP 为100ml);严重创伤患者,当输注的红细胞悬液量>3~5 U 时,应尽早应用FFP。

(3)用量:我们的调研数据显示:按(15~30)ml /kg(体重)输注可减少死亡率发生,在24~72 h内输注的FFP 量不宜超过红细胞悬液输注量,即FFP:红细胞悬液=1:1(或2)。美国麻醉学会推荐FFP 输注量为(10~15)ml /kg,足量FFP 可纠正Fib和多种凝血因子不足,如果Fib<1. 0 g /L,应考虑输注冷沉淀。

(4)实验室检测:凝血功能的频繁检测至关重要,根据情况1~2 h 检测1次;患者大量输血时,凝血因子稀释性减少是凝血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Fib首先降低,降到1. 0 g /L 时,大约失血150%,其他凝血因子活性降至25%时大约失血200%;当APTT 和PT 延长至正常值1.5倍时凝血障碍的风险增加。而我们所作的国内大量输血现状调研结果显示,传统凝血试验指标PT/INR 和APTT 变化不明显。

(5)TEG:与传统的凝血试验PT/INR和APTT 相比能提供更好的床边评估体内凝血状态,因此优先推荐应用TEG。

血小板悬液

(1)作用:止血。

(2)输注时机:

①预防性的血小板输注,目前的共识是急性出血患者须Plt≥50×109 /L。Plt<50×109 /L时,预计输液或输注红细胞悬液量已达患者2倍的血容量,但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有些患者Plt为75×109 /L 时即出现明显出血,因此预防性输注的阈值还应结合临床状况综合判断(如中枢神经损伤建议维持在Plt>100×109 /L)。

②治疗性的血小板输注,活动性出血压迫止血和电凝止血无反应或无效者,通常将Plt = 75×109 /L 视作安全阈值,当Plt<75×109 /L 时,如继续输注红细胞和血浆,应早期输注血小板,Plt<50×109 /L 时,必须输注血小板。大量输血,输注红细胞悬液>18U时应输注血小板悬液以维持Plt≥75×109 /L(未获得实验室数据情况下)。(3)用量:早期输注高比例的新鲜冰冻血浆、血小板悬液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且降低红细胞悬液的输注量,推荐使用红细胞悬液:新鲜冰冻血浆:血小板悬液的比例为1:1:1(手工分血小板悬液1U为200 ml 全血制备,1袋机采血小板悬液按10U血小板治疗量,容积为200~250 ml)。

(4)实验室检测:血小板稀释性减少是大量输血导致凝血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每1~2 h 应检测1次Plt,同时要求血站提供足量的血小板以达到有效的剂量。

冷沉淀及rFⅦ

(1)主要作用:纠正Fib 和FⅧ缺乏、治疗严重出血。

(2)输注时机:弥漫性血管内溶血( DIC) 且Fib<(0. 8~1)g /L 者、大量输血发生DIC 患者;先天Fib缺乏出血者;血友病A 及血管性血友病( von Willebrand) 出血的患者。

(3)用量:冷沉淀1U含Fib 150 ~250 mg 及FⅧ80~100 U,可根据患者的实验室指标补充。

(三)辅助药物

抗纤维蛋白溶解药: 氨甲环酸和抑肽酶已应用到大量输血时抗纤溶过程。

产科出血的大量输血策略(优质参考)

产科出血的大量输血策略 输血治疗在产科急性大量失血的治疗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仍存在诸多风险,产科医生应掌握大量输血的策略,合理、规范的进行输血治疗,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 目前由于孕产妇住院分娩和输血的可行性,产妇的死亡率已显著下降。但产科出血仍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输血治疗在产科急性大量失血的治疗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仍存在诸多风险,产科医生应掌握大量输血的策略,合理、规范的进行输血治疗,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降低子宫切除率和孕产妇死亡率。对此,陕西省人民医院王亚琴教授在西部产科高峰论坛暨围产医学新进展、危重症处理及医疗纠纷防范专题会议中为大家进行了详细的讲解,供大家学习参考。 一、概述 1.大量输血定义:大量输血是指成人患者在24h内输注红细胞悬液≥18U(1U红细胞悬液为200ml全血制备,下同)或者24h内输注红细胞悬液≥0.3U/Kg。 2.大量输血背景:《产后出血预防与处理指南(2014)》主要更新包括:对产后出血相关的定义做了更新,增加了凶险性前置胎盘的概念,再次强调了第三产程处理及宫缩剂的应用,并修订了产后出血流程及增加了产科大量输血治疗方

案。 二、产后出血相关的新定义 1. 产后出血定义:现与国外一致,即胎儿娩出后24h内,阴道分娩者出血量≥500ml、剖宫产分娩者出血量≥1000ml;严重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h内出血量≥1000ml;难产性产后出血是指经宫缩剂、持续性子宫按摩或按压等保守措施无法止血,需要外科手术,介入治疗甚至切除子宫的严重产后出血。 2.增加凶险性前置胎盘的概念(PPP):是由Chattopadhyay 等于1993年首次提出的,指附着于既往子宫下段剖宫产瘢痕处的前置胎盘,伴或不伴胎盘植入,PPP是术中发生严重产后出血及子宫切除的重要原因,也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临床处理棘手,需要高度重视。 对于凶险性前置胎盘,从手术处理方面提出了三个方案:(1)保守治疗措施:包括局部缝扎、血管结扎、压迫缝合、子宫动脉栓塞等;(2)子宫切除术:如果上述保守手术治疗无效,或胎盘完全植入甚至穿透侵入膀胱,术前评估保留子宫可能性小,就应当机立断,尽早行子宫切除术;(3)对于有条件的医院,术前也可采用预防性髂内动脉球囊阻断术,以减少术中出血。 三、关于积极处理第三产程

严重产后出血的大量输血方案

严重产后出血的大量输血方案 目的:探讨严重产后出血的大量输血方案。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4月-2017年3月因产后出血进行大量输血的患者 13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出血原因、产科处理、出血和输血情况。结果:13例患者中估计产后24 h出血量中位数为6 540.00 ml (4 750.00~12 650.00 ml),均输注红细胞悬液和输注新鲜冷冻血浆(FFP),中位数分别为20.00 U(18.00~45.00 U)和2 725.00 ml(1 175.00~6 450.00 ml);按治疗单位计算输注红细胞悬液∶FFP比例为1∶1.36[1∶(0.65~1.43)];9例患者输注血小板悬液,中位数为10.00 U(10.00~40.00 U),按治疗单位计算输注红细胞悬液∶FFP∶血小板悬液比例为1∶1.83∶0.48[1∶(1.11~1.43)∶(0.56~0.89)];12例患者使用冷沉淀,中位数为14.00 U(10.00~35.25 U);5例患者输注入纤维蛋白原,中位数为2.00 g(1.00~4.00 g)。结论:笔者所在医院产科13例患者输注红细胞悬液和FFP,按照治疗单位计算红细胞悬液∶FFP 比例为1∶1.36,FFP输注偏多比较合理;9例患者输注血小板悬液,按照治疗单位计算红细胞悬液∶FFP∶血小板悬液比例为1∶1.83∶0.48,FFP输注比例高,但血小板输注相对偏少,科室间需加强合作,制定严格有效的产科大量输血方案,以减少子宫切除率,降低死亡率,指导临床输血。 标签:严重产后出血;大量输血;红细胞悬液;新鲜冷冻血浆;血小板悬液 严重产后出血(postpartum hemorrhage,PPH)是指胎兒出生后24 h内,产妇持续出血量超过1000 ml[1]。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四大原因之一。在我国,产后出血近年来一直是引起孕产妇死亡的第一位原因,特别是在边远落后地区这一情况更加突出[2]。及时控制出血并合理的大量输血成功救治严重产后出血的关键,具有重大的临床意义和社会效应。大量输血(massive transfusion,MT)是指成人患者在24 h内输注红细胞悬液≥18 U或24 h输注红细胞悬液≥0.3 U/kg[3]。本研究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4月-2017年3月因产后出血进行大量输血患者13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产科出血的大量输血方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4月-2017年3月笔者所在医院因产后出血在24 h内输注红细胞悬液≥18 U的13例患者,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年龄、孕周、分娩方式、出血原因、产科处理、输血治疗情况等临床资料。 1.2 出血量计算

大量出血患者如何输血

大量输血方案(Massive Transfusion Protocols,MTP)是指在大出血时,按照预先制定的血液成分方案予以输血,需要妇产科医师、麻醉医师及输血科医师及血库共同努力完成输血协议。 随着剖宫产率的增加,胎盘前置及植入的发生率增加,产后出血已成为围产期孕妇死亡的主要原则。 当下对于大出血的病理机制研究较多,鉴于早期蛋白C及纤溶途径的激活,目前止血复苏成为新的治疗途径,即早期使用血液制品及止血药物,而不是晶体液复苏。 最近,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医学院的Luis教授等对大量输血方案在产科中的应用进行总结。研究者指出产科一旦出现大出血,应按照比例输注浓缩红细胞、新鲜冰冻血浆、冷沉淀及血小板,而无需等待实验室检查结果,文章发表在AJOG 上。 既往经典的液体复苏为晶体液及浓缩红细胞,除非凝血检查提示存在凝血功能异常:血小板<50000/mm3,纤维蛋白原<100-150mg/dl、凝血酶原时间(PT)或激活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延长1.5倍以上,才予以新鲜冰冻血浆、冷沉淀和血小板等制品。 大出血予以输注晶体液复苏会增加血管内静水压同时冲刷血管内皮的新鲜凝血块,加重出血。 同时,大量的晶体液进入第三间隙,导致脑水肿、心衰及肺水肿。腹腔内压力增高导致肾脏灌流不足甚至引起腹腔间室综合征。 最近的研究表明,大出血所致的肾衰使用大量晶体液时,尤其是富含氯离子的液体复苏时易导致肾间质水肿、肾静脉闭塞从而不利于重建肾功能。 目前多主张使用平衡盐溶液如乳酸林格氏液。术前控制出血时收缩压控制在80-100mmHg是可行的,可避免持续失血。但是,因为需要维持宫内胎儿的灌注,产科的允许性低血压尚待评估。 新鲜冰冻血浆及血小板 红细胞:新鲜冰冻血浆:血小板是以1:1:1的比例使用。一个单位的血小板可使血小板升高5000-10000/mm3,用量为1单位/10kg。 1L的新鲜冰冻血浆含有2g纤维蛋白原,一个单位的新鲜冰冻血浆可使血清纤维蛋白原含量增加10mg/dl。使用浓缩红细胞的时间为出血18分钟内,1h内予以新鲜冰冻血浆。 重组人凝血活化因子VII 此药被批准用于血友病及体内存在凝血因子VIII及IX抗体者,但目前也用于旁路支架术后、创伤及产科出血,对于前面成分输血无效者,可予以此药。但此药有动脉血栓的风险,且半衰期较短,并不是出血治疗的一线用药。 用药前患者需满足以下条件:血小板计数>50000/mm3,纤维蛋白原>50-100mg/dl,温度>32°C,pH值>7.2,钙离子浓度正常。 产科的研究数据主要来自病例报告,无证据表明此药可以改善生存率,且此药价格昂贵,不推荐常规使用,可予以氨甲环酸、纤维蛋白原及凝血酶原复合物代替。 纤维蛋白原 大出血时纤维蛋白原最先被消耗,既往指南建议将血清纤维蛋白原浓度控制在100mg/dl以上,目前建议维持在150-200mg/d,孕妇的血清值水平常高达400-500mg/dl,因此孕期出现纤维蛋白原低值往往病情更严重。

大量输血方案在大出血和凝血病早期的应用研究

大量输血方案在大出血和凝血病早期的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17-08-23T14:46:48.057Z 来源:《航空军医》2017年第11期作者:付蓉[导读] 在大出血和凝血病早期实施大量输血方案治疗可有效预防患者发生凝血病,有效评估患者的凝血状态。 (岳阳市二人民院输血科湖南岳阳 414000) 摘要:目的探讨在大出血和凝血病早期实施大量输血方案治疗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大出血和凝血病早期患者20例,对其进行大量输血方案治疗,观察其在治疗前后的各项血液因子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患者的PT、INR、APTT 及Fib指标较治疗前均显著更优,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大出血和凝血病早期实施大量输血方案治疗可有效预防患者发生凝血病,有效评估患者的凝血状态。临床应加以重视并推广。关键词:大量输血方案;大出血;凝血病早期;应用方法;临床效果输血主要用以抢救大量失血后的病情急危的患者,补充血液虽然可以有效抢救患者,但大量输血后患者易并发凝血功能障碍,酸中毒等不良症状,导致其在抢救成功后仍有较高的死亡率。做好大量输血指导方案的优化,可在保证抢救效果的同时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并节约血源,降低输血风险[1]。为了研究在大出血和凝血病早期实施大量输血方案治疗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本文特对20例大出血和凝血病早期患者进行了治疗相关的研究分析,得到如下结论: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资料选取于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20例大出血和凝血病早期患者,其中有男性12例,8例女性,最小年龄22岁,年龄最大62岁,平均(41.13±3.1)岁.全部患者中有创伤例输血10例,产科输血2例,普外科输血8例。大量输血方案判定标准:在输注6U去白细胞红细胞悬液后仍需行输血治疗时则启动大量输血方案。所输注血液的类别有去白细胞红细胞悬液(RBC)、新鲜冰冻血浆(FFP)、冷沉淀等。 1.2治疗方法患者收治入院后在医务人员进行紧急商讨后制定治疗方案及大量输血方案,大量输血方案具体为:①方案1:RBC4-6U,FFP4-6U,;②RBC4-6U,FFP4-6U,PLT6U,如Fib<1g,加以10U冷沉淀;③RBC 6U,FFP 6U,PLT 9U,冷沉淀10U,然后补充重组人凝血因子Ⅶ0.1mg/kg;④RBC:FFP:PLT=1:1:1输注。 1.3观察项目和指标(1)观察比较大量输血方案治疗前后患者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指标变化情况。(2)治疗前后输注不同红细胞(RBC)后PT变化情况。(3)治疗前后输注不同红细胞(RBC)后APTT变化情况。(4)治疗前后输注不同红细胞(RBC)后INR变化情况。(5)治疗前后输注不同红细胞(RBC)后Fib变化情况。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2结果 2.1 全部患者在治疗前后各项血液指标变化情况经过观察发现各项血液指标治疗后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有统计学意义。具体见表1. 2.2 全部患者在治疗前后输注不同量的RBC时PT、APTT、Fib的变化情况 经过观察发现,在治疗后,RBC输注量超过15U时,PT值明显升高。P<0.05,有统计学意义, 2.3 全部患者在治疗前后输注不同量的RBC时PLT的变化情况 经过观察发现,在治疗后,RBC的输注量和PLT的变化成反比,输注量越高,PT值下降越大。 3.讨论 已有大量研究证实,大量血液输注对于提升紧急复苏患者的生存率有显著的效果,故早期检验患者的各项客观试验指标,早期判断其是否需要大量出血,对于规范紧急复苏和大量输血程序有显著的效果。在临床实际工作中,早期判断患者需要行大量输血治疗的难度较大。临床经验丰富的医生结合各项实验室检查指标可有效判断出患者需行大量输血治疗,及时做好大量输血准备,进行个体化输血治疗,对于控制大出血、预防急性创伤性凝血功能障碍意义重大[2]。 为患者输注红细胞治疗主要是因为红细胞具有携带氧气的能力,输注标准为患者输血量达自身血容量30%-40%,必须立即行输血治疗的标准为失血量超过40%。在血红蛋白指标上,输注标准为患者Hb含量不足70g/L,Hb指标在70-100g/L时,结合患者贫血程度、心肺功能,年龄等因素决定是否行输血治疗[3]。治疗时,不论启动哪一个大量输血治疗方案,其RBC均不超过6U,因为输注RBC越高,患者越易发生凝血机制改变,死亡率升高。在完成一个大量输血方案治疗后立即检测患者血常规变化情况,但检查所得结果中RBC和血红蛋白指标难以反映患者具体的失血情况,为保证患者生命,应在检查结果出来前,行比例大量输血,以降低患者死亡率[4]。 FFP中含有全部的凝血因子,主要用以治疗多种凝血因子缺乏,急性或活动性出血,严重创伤,纠正已知凝血因子缺乏。在24-72h 内,FFP的输注量不宜超过RBC的输入量。每进行一轮大量输血治疗后测量一次血常规指标,预防因为凝血因子减少发生的凝血障碍[5]。 在RBC输注量达15U时,即可考虑输注PLT治疗,如行血常规检查发现PLT下降明显,应适当升高PLT的输注量,以有效降低死亡率。冷沉淀的输注主要用于治疗严重出血,治疗原则为补足Fib含量。当RBC输注量达10U时应考虑输注冷沉淀,以有效纠正因子缺乏。冷沉淀输注后可有效减低RBC的输注量,并快速提升Fib浓度[6]。

产科出血的大量输血策略

产科出血的大量输血策略 目前由于孕产妇住院分娩和输血的可行性,产妇的死亡率已显著下降。但产科出血仍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输血治疗在产科急性大量失血的治疗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仍存在诸多风险,产科医生应掌握大量输血的策略,合理、规范的进行输血治疗,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降低子宫切除率和孕产妇死亡率。 一.概述 1.大量输血定义:大量输血是指成人患者在24h内输注红细胞悬液≥18U(1U红细胞悬液为200ml全血制备,下同)或者24h内输注红细胞悬液≥0.3U/Kg。 2.大量输血背景:《产后出血预防与处理指南(2014)》主要更新包括:对产后出血相关的定义做了更新,增加了凶险性前置胎盘的概念,再次强调了第三产程处理及宫缩剂的应用,并修订了产后出血流程及增加了产科大量输血治疗方案。 二. 产后出血相关的新定义 1. 产后出血定义:现与国外一致,即胎儿娩出后24h内,阴道分娩者出血量≥500m l、剖宫产分娩者出血量≥1000ml;严重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h内出血量≥1000ml;难产性产后出血是指经宫缩剂、持续性子宫按摩或按压等保守措施无法止血,需要外科手术,介入治疗甚至切除子宫的严重产后出血。 2.增加凶险性前置胎盘的概念(PPP):是由Chattopadhyay等于1993年首次提出的,指附着于既往子宫下段剖宫产瘢痕处的前置胎盘,伴或不伴胎盘植入,PPP是术中发生严重产后出血及子宫切除的重要原因,也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临床处理棘手,需要高度重视。 对于凶险性前置胎盘,从手术处理方面提出了三个方案:(1)保守治疗措施:包括局部缝扎、血管结扎、压迫缝合、子宫动脉栓塞等;(2)子宫切除术:如果上述保守手术治疗无效,或胎盘完全植入甚至穿透侵入膀胱,术前评估保留子宫可能性小,就应当机立断,尽早行子宫切除术;(3)对于有条件的医院,术前也可采用预防性髂内动脉球囊阻断术,以减少术中出血。 三. 关于积极处理第三产程 1. 坚持一个核心,预防性使用宫缩剂,首选10U宫缩素静脉滴注或肌内注射,剖宫产可考虑应用卡贝缩宫素,100ug单剂静脉使用; 2. 常规推荐延迟钳夹脐带和控制性牵拉脐带,胎儿娩出后1-3min钳夹脐带,怀疑胎儿窒息可立即钳夹并切断脐带; 3. 关于是否预防性子宫按摩:不推荐常规进行预防性子宫按摩来预防产后出血,但产后应触摸宫底,了解子宫收缩情况;

产后出血演习模板

产后出血抢救模拟演 旁白:患者XXX 女34岁孕1产0,妊娠40周,LOA。分娩先兆入院,无阴道分娩禁忌,自然发动宫缩,产程顺利,估计胎儿体重3900克,现宫口开全1小时。助产士A请一线医生。一线医生内诊检查:宫口开全,左枕后位,手转胎头至枕前位,S+2,产瘤2*3厘米。此时胎心80次/分,胎心监护示延长减速,胎心最低60次/分。呼叫二线及儿科医生,行产钳助产娩出胎儿重度窒息,体重4250克,立即展开新生儿复苏。 助产士A:医生,患者流血多200ml。(最初可以估计,后面要严格计算出血量)一线医生:评估出血量约200ml,阴道活动性出血,考虑胎盘部分剥离,手取胎盘。 助产士A:胎盘胎膜手取完整。开始检查软产道。 旁白:胎儿娩出后立即出血,出血发生在胎盘娩出之前,首先应积极处理第三产程。取出胎盘后,首先考虑软产道损伤。 一线医生:4T检查。卵圆钳从12点处顺时针检查宫颈,可见3点处有一3cm 裂伤,有活动性出血,1号线间断缝合。阴道仍有淋漓出血,累计出血近400ml,子宫收缩不良,助产A马上行双手子宫按摩。启动一级预警。 一线医生:立即建立两条静脉通道(NS1000ml,乳林1000ml,),吸氧,心电监护监测生命体征,留置导尿,备血,急查血常规及凝血四项、D-二聚体。予缩宫素,欣母沛,卡贝缩宫素等促宫缩治疗。当病情发展出血多(500-1500 ml),通知二线医师看患者(备医师C)(助产士B完成)。

助产士B(打电话):二线医生,分娩室有一产妇产后出血600毫升,请马上来看患者。 旁白:产后出血是产科急诊,在我国是孕产妇主要死因!要充分体现三级查房!住院医师对复习病史、核实出血量,寻找出血病因,做好监测。 助产士B(打电话):(医师C),分娩室有一产妇产后出血至少600ml,请您马上来看患者。 旁白:电话通知上级医师及可能到场的医生,至少病房主治医师和住院医师2名以上。抢救依靠团队力量。输液速度15分钟内输入1000-1500ml。(最好)温热输液38.2-40.8℃ 二线医师到现场:请你重点介绍一下病情? 一线医生:患者产程顺利,阴道助产,分娩4250g活婴。胎儿娩出后立即复方氯化钠500ml+缩宫素20u静点,聚血器测量出血量约200ml,手取胎盘后,检查胎盘胎膜完整,检查宫颈有裂伤,已缝合,现聚血器测量出血量600ml,立即双手按摩子宫,血压105/65mmHg,心率90次/分,考虑产后出血,宫缩乏力可能性大!予促宫缩处理。现晶体液(NS及乳林)静脉输液中。 二线医师:4T检查,阴道侧壁及穹隆,宫颈无裂伤,胎盘胎膜完整,子宫轮廓欠清,出血有凝血块,考虑子宫收缩乏力性。现累计出血量800ml未控,启动二级预警,呼叫科内急救小组人员到场. 同时准备抗休克治疗,输液速度15分钟内输入1000-1500ml,积极查找产后出血原因。 急救小组人员到场后二线医生做好分工: 助产士B记录(血压,脉搏,血氧,呼吸,出血量,尿量,神智,液体入量) 护士C;推急救车到场,向助产士B报到,护士C职责:专管液路,加药,输血,保持通畅。位置:站床头,也协助麻醉师给药。 护士D:室内杂活,向助产士B报到。职责:抽药,溶药,把药递给护士C,抽血化验,抽血样,配血。 护士E:外联(向助产士B报到)。职责:送血样,送化验,取血,加温液体,把输血袋和

大量输血推荐方案

大量输血推荐方案 【背景】输血在抢救急、危、重患者的过程中至关重要,及时、充足的血液输注对抢救大失血患者起着关键性作用。然而,大量输血后凝血功能障碍、酸中毒、低体温等并发症的发生,致使接受大量输血后患者的死亡率较高。制定大量输血指导方案,对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输血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方案拟定者】本方案系基于对全国不同区域20家三级综合医院大量输血现状的调研结果,依据我国临床输血相关法律法规,在检索国内外大量文献后,由全国大量输血现状调研协作组草拟,并通过与全国多地三甲医院输血科、普通外科、麻醉科、心脏外科、妇产科和医学统计等学科50余名专家进行循证、专题研讨,数易其稿而形成。欢迎专家、同行对本方案给予补充与完善。 【推荐应用范围】本方案推荐应用范围: 外科围手术期大量输血、外科创伤大量输血、心脏外科大量输血、产科大量输血。本方案排除内科疾病导致的出血,包括血液性疾病导致的凝血障碍、肝功能衰竭及其他内科疾病的出血治疗。 该推荐方案分为五个部分:大量输血、大量输血的准备与评估、实验室检测、治疗、大量输血的操作。 本文节选其中实验室检查和治疗部分。原文请参阅:大量输血协作组.大量输血指导方案(推荐-稿)[J].中国输血杂志,2012,25(7):617-620.

实验室检查 (一)血液标本 (1)在紧急情况下,精确无误的患者身份确认尤为重要,医院应建立健全患者身份识别系统,如腕带; (2)临床科室尽早采集患者的血液标本提供给实验室和输血科,标本应统一标识并贯穿整个抢救过程。 (二)检测项目 (1)输血科:ABO 血型正反定型、Rh( D) 血型鉴定、抗体筛查和交叉配血。 (2)检验科:血常规:红细胞计数( RBC) 、红细胞压积( Hct) 及血小板计数( Plt) ;常规凝血试验:血浆凝血酶原时间( PT) 、国际标准化比值( INR) 、血浆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 、血浆凝血酶时间( TT) 、血浆纤维蛋白原( Fib) ,必要时检测纤维蛋白( 原) 降解产物( FDP) 、血浆D-二聚体( Ddimer)血气及生化等相关项目。 (3)血栓弹力图(TEG):能全面准确反映凝血因子、Plt和Fib 等凝血组分的数量和功能状态,自动提供凝血状态分析结果,指导血液成分治疗。TEG 近来已被有关的国际方案优先推荐。 (4)临床医生术中出血评估随时评估术野出血、渗血情况,预测或确定是否存在凝血障碍,评估出血量和粘膜损伤、尿量及伤口渗血等。临床医生的术中经验评估与判断对指导成分输血至关重要。 (三)试验检测频率

大量出血患者如何输血

大量出血患者如何输血 Final revision by standardization team on December 10, 2020.

大量输血方案(Massive Transfusion Protocols,MTP)是指在大出血时,按照预先制定的血液成分方案予以输血,需要妇产科医师、麻醉医师及输血科医师及血库共同努力完成输血协议。 随着剖宫产率的增加,胎盘前置及植入的发生率增加,产后出血已成为围产期孕妇死亡的主要原则。 当下对于大出血的病理机制研究较多,鉴于早期蛋白C及纤溶途径的激活,目前止血复苏成为新的治疗途径,即早期使用血液制品及止血药物,而不是晶体液复苏。 最近,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医学院的Luis教授等对大量输血方案在产科中的应用进行总结。研究者指出产科一旦出现大出血,应按照比例输注浓缩红细胞、新鲜冰冻血浆、冷沉淀及血小板,而无需等待实验室检查结果,文章发表在AJOG上。 既往经典的液体复苏为晶体液及浓缩红细胞,除非凝血检查提示存在凝血功能异常:血小板<50000/mm3,纤维蛋白原<100-150mg/dl、凝血酶原时间(PT)或激活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延长1.5倍以上,才予以新鲜冰冻血浆、冷沉淀和血小板等制品。 大出血予以输注晶体液复苏会增加血管内静水压同时冲刷血管内皮的新鲜凝血块,加重出血。 同时,大量的晶体液进入第三间隙,导致脑水肿、心衰及肺水肿。腹腔内压力增高导致肾脏灌流不足甚至引起腹腔间室综合征。 最近的研究表明,大出血所致的肾衰使用大量晶体液时,尤其是富含氯离子的液体复苏时易导致肾间质水肿、肾静脉闭塞从而不利于重建肾功能。 目前多主张使用平衡盐溶液如乳酸林格氏液。术前控制出血时收缩压控制在80-100mmHg是可行的,可避免持续失血。但是,因为需要维持宫内胎儿的灌注,产科的允许性低血压尚待评估。 新鲜冰冻血浆及血小板 红细胞:新鲜冰冻血浆:血小板是以1:1:1的比例使用。一个单位的血小板可使血小板升高 5000-10000/mm3,用量为1单位/10kg。 1L的新鲜冰冻血浆含有2g纤维蛋白原,一个单位的新鲜冰冻血浆可使血清纤维蛋白原含量增加10mg/dl。使用浓缩红细胞的时间为出血18分钟内,1h 内予以新鲜冰冻血浆。 重组人凝血活化因子 VII 此药被批准用于血友病及体内存在凝血因子VIII及IX抗体者,但目前也用于旁路支架术后、创伤及产科出血,对于前面成分输血无效者,可予以此药。但此药有动脉血栓的风险,且半衰期较短,并不是出血治疗的一线用药。 用药前患者需满足以下条件:血小板计数>50000/mm3,纤维蛋白原 >50-100mg/dl,温度>32°C,pH值 >7.2,钙离子浓度正常。 产科的研究数据主要来自病例报告,无证据表明此药可以改善生存率,且此药价格昂贵,不推荐常规使用,可予以氨甲环酸、纤维蛋白原及凝血酶原复合物代替。

安徽省妇幼保健院大量输血方案实施办法

安徽省妇幼保健院大量输血方案实施办法 一、大量输血定义:成人患者在<24h输注红细胞悬液≥18u(1u红细胞悬液为200ml全血制备,下同);或者<24h输注红细胞悬液≥ 0.3u/Kg ( 体重)。 二、《大量输血方案》应用范围 1.妇产科大量输血。 2.本方案排除内科疾病导致的出血,包括血液性疾病导致的凝血障碍、肝功能衰竭及其他内科疾病的出血治疗。 三、大量输血风险( 并发症) 1.凝血功能障碍与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2. 酸碱代谢紊乱; 3.低体温; 4.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 5.输血相关性循环超负荷; 6.低钙血症高钾血症; 7.其他: 过敏经血传播性疾病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和输错血等。 四、大量输血的准备与实施 1.患者术前输血准备与评估 重大手术、估计术中会大量失血的手术,临床科室报请医院医务处组织麻醉科、输血科及手术相关科室专家会诊,制定详尽的手术预案以减少术中失血。多学科充分讨论,结果需记录在案,并书面上报医务处备案。 2.临床科室提前与输血科联系,送大量输血通知单,输血科工作人员准备足够的血液成分,保证第一时间提供合理性血液成分。 3.大量出血时,临床科室医师应尽早通知检验科工作人员作相应的血液检测,并实时监测,检( 监) 测项目包括血常规、血凝五项、血气分析及血液生化等,主管医师根据检测结果,结合临床情况对拟

输注的血液成分及血液制品作相应调整。 4.需要大量输血时,输血科配好血电话通知电梯班及保安,电梯班需协调好电梯运行,尽可能保证输送血液及时使用。 5.临床医生详细复习患者的医疗文书,对患者常规的术前检测结果及可能出现的风险做出充分评估,并进行有效沟通。 6.医院相关部门紧急情况下的有效沟通与准备 医院应建立紧急状态下大量输血应急会诊处臵预案,对严重创伤及紧急状态下需大量输血的患者,医务处立即组织高年资医师、麻醉科医师、ICU专家及输血科专家对伤情会诊评估,及时实施复苏与手术干预。 五、大输血方案实施细则 1.成人患者在<24h输注红细胞悬液≥18u;或者<24h输注红细胞悬液≥0.3u/Kg ( 体重);或患者短时间出血≥2000ml并仍有活动性出血时,立即启动大输血方案。 2.大输血方案由麻醉科主任对患者失血量及全身状况充分评估后决定启动,同时临床科室医师找患者家属谈话,签署大量输血知情同意书,并填写大量输血配血单。 3.麻醉科主任电话通知输血科启动大输血方案 4.输血科接到大量输血通知后,按照大量输血方案准备规定:10u 红细胞悬液+1000ml新鲜冰冻血浆+1个治疗量的血小板+10u冷沉配备,直至接到停止大输血通知。 六、注意事项 1.急性失血初期输液:选用晶体液与胶体液同时输注,一般两者比例为2:1; 晶体液以平衡盐液为好,含有碳酸氢钠的平衡盐液有利于纠正酸中毒。 2.(1)成人连续输注红细胞悬液≥15-18u,或输注红细胞悬液≥0.3u/Kg(体重)时,应立即检测Plt ;(2)当输血量≥1-1.5倍

大量输血实施方案的研究进展

大量输血实施方案的研究进展 大量输血是抢救大失血、严重创伤患者的一种重要手段,其输血方案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关键在于探讨输注的血液成分比例如何搭配。本文拟就近年来关于大量输血方案的研究作一综述。 Abstract:Massive blood transfusion is an important means to rescue the great loss of blood,severe trauma patients,the blood transfusion program is a hot research topic in recent years,the key lies in the discussion of the proportion of blood component transfusion to match. In this paper the recent research concerning massive blood transfusion program review. Key words:Massive blood transfusion;Whole blood;Component blood transfusion 一直以来,大量输血(Mass transfusion,MT)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医学院本科教材《临床输血学检验》(第3版)认为MT主要包括以下情况:①患者24h输注血液量达到患者自身总血容量以上;②3h内输注血液量达到患者自身总血容量的50%以上;③1h内输入多于4单位红细胞制剂;④失血速度>150ml/min;⑤失血1.5ml/(kg·min)达20min以上[1]。近年来,以杨江存为主的大量输血现状调研协作组对MT进行了重新定义,该协作组认为大量输血指的是成人患者在90%[3]。因此,现代MT方法的关键在于及时补充血浆、血小板以遏制止血障碍引起的微血管出血[4]。 2 当前研究的方案 近年来有作者报道,严重创伤患者在入院时已经出现凝血异常,传统的MT 方法严重低估了补充凝血因子纠正凝血异常的作用。既然创伤死亡的原因是出血,同时凝血功能异常会加重出血,所以现在倡导止血复苏应立即纠正凝血异常,包括保持体温、控制出血和输血,需要时输注FFP、血小板和冷沉淀[5]。也有研究认为,避免和纠正凝血异常的最好办法是至少应当输注等量失血的新鲜全血[6]。 2.1新鲜全血输注方案新鲜全血输注治疗大出血最早应用于军队医院。战争时期的创伤治疗由于缺乏足够的储存血液,需要现场输入新鲜全血,其治疗效果是显而易见的[6]。与成分输血治疗相比,战争相关的创伤患者接受一个或多个单位新鲜全血治疗后,生存率提高[7]。但是,是否适用于平时创伤患者的抢救,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有观点认为输注新鲜全血能够同比例补充失血中的各种血液成分,并且不受储存过程的影响。但是,在日常应用中,及时的新鲜全血很难获得,大部分是在血站中保存的全血。全血在保存过程中实际上已经丢失了部分成分,比如大部分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功能失活,不能达到纠正凝血功能障碍的目的。因此,新鲜全血的输注方案在现实生活中有其实施的难度,主要在于不能及时获得新鲜全血。

产后出血患者大量输血治疗时血浆和红细胞的比例对凝血功能的影响分析

产后出血患者大量输血治疗时血浆和红细胞的比例对凝血功能的影响分析 发表时间:2018-09-12T13:35:41.783Z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8年4期作者:邓阳辉 [导读] 目的:研究不同血浆和红细胞比例在产后出血患者大量输血中的应用价值。 湖南省岳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414000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血浆和红细胞比例在产后出血患者大量输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6年4月-2018年6月本院接诊且行大量输血治疗的产后出血患者90例,将之利用数字抽签法分成3组:A组30例采用低血浆和红细胞比例方案,B组30例采用中血浆和红细胞比例方案,C组30例采用高血浆和红细胞比例方案。分析各组凝血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并对其作出比较。结果:B、C两组治疗2h后的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以及活血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同A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产后出血患者采取中血浆和红细胞比例方案亦或者是高血浆和红细胞比例方案进行大量输血治疗,均能取得较为理想的成效,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建议采纳。 【关键词】输血治疗;凝血功能;产后出血;红细胞 在产科并发症中,产后出血比较常见,而及时补充血容量以及控制出血则是挽救患者生命的重要举措[1]。但有报道称,若在短时间之内对患者输入的血浆和红细胞比例不恰当将会引发血液稀释性凝血功能障碍的情况,从而导致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情况严重时亦可导致患者的死亡[2]。为此,临床医师需要通过不断的研究为产后出血患者寻找一种最适的血浆和红细胞比例输血治疗方案。此研究,笔者将以90例产后出血患者(接诊于2016年4月-2018年6月)为对象,着重分析产后出血患者大量输血治疗时应用不同血浆和红细胞比例方案的效果,现作出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6年4月-2018年6月本院接诊的产后出血患者90例,采用数字抽签法分成3组:A组、B组和C组各有30例。A组的年龄为21-35岁,平均(26.48±1.89)岁;B组的年龄为22-37岁,平均(27.13±1.94)岁;C组的年龄为21-36岁,平均(26.98±1.73)岁。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临床资料完整,依从性良好,获得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比较两组的年龄和病情状况等基线资料,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90例患者都接受常规治疗,内容有:纠正酸中毒、迅速止血、预防感染以及补充血容量等。针对明确诊断为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病例,需及早对其施以肝素治疗。若失血量>20-30%自身血容量,且存在有活动性出血亦或者是贫血症状,需及早对患者施以输血治疗。 A组输血治疗时采取低血浆和红细胞比例方案,也就是血浆和红细胞比例为1:2.5;B组采取中血浆和红细胞比例方案,即血浆和红细胞比例1:1;C组采取高血浆和红细胞比例方案,即血浆和红细胞比例1.5:1。治疗期间,需每隔2h对患者的血常规和凝血功能进行1次检验,并根据检验结果合理调整输血方案。 1.3 评价指标 对3组输血治疗前以及输血治疗24h后的相关凝血功能指标进行分析比较,包括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以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1.4 统计学分析 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分析研究数据,t用于检验计量资料,即(),χ2用于检验计数资料,即[n(%)],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表1显示,3组治疗前的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以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24h后,B组和C组的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以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优于A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 表1 各组凝血功能指标的对比分析表 3 讨论 目前,产后出血作为一种产科并发症,具有发病率高以及病情危重等特点,可对产妇的生命健康造成较大威胁[3]。其中,产后出血即在胎儿分娩之后的24h之内,产妇的阴道流血量超过500ml。而输血治疗则是本病的一种重要治疗手段,可有效抑制出血,但若在短时间中不能对患者输注适宜的血浆和红细胞比例,将会引发血液稀释性凝血功能障碍,从而导致了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发生,若情况严重亦可导致患者的死亡[4]。故,临床医师需要为患者选择一种最适的血浆和红细胞比例输血方案。此研究中,B组和C组治疗24h后的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优于A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提示采取中以及高血浆和红细胞比例方案对产后出血患者进行大量输血治疗,可有效改善其凝血功能指标。王琳雅等人的研究[5]表明,将血浆和红细胞比例设置为1:1亦或者是1.5:1,对产后出血患者进行大量输血治疗,可有效促进其凝血功能指标的恢复,从而让患者的病情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并有助于避免血液稀释性凝血功能障碍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确保患者生命健康。 综上所述,临床医师在对产后出血患者施以大量输血治疗时,采取1:1以及1.5:1的血浆和红细胞比例方案,能够取得比1:2.5血浆和红细胞比例方案更显著的成效,建议推广和使用。

雅安某医院大量输血应急预案

雅安市人民医院大量输血应急预案 输血是医疗急救中不可缺少的治疗手段,在临床危重患者的抢救中,可能出现急性大量失血的病人,为提高我院大量出血病人的抢救成功率,特制订此应急预案 1、应用范围: 外科围手术期大量输血、外科创伤大量输血、心脏外科大量输血、产科大量输血。(排除内科疾病导致的出血,包括血液性疾病导致的凝血障碍、肝功能衰竭及其他内科疾病的出血治疗。) 2、大量输血预案的启动 在下列情况下考虑启动大量输血方案(massive transfusion protocol,MTP): 1)出现严重休克和进行性出血; 2)成人在复苏治疗的头1h内需要输入4u以上压积红细胞或儿童在复苏治疗的头1h内需要输入大于20ml/kg压积红细胞; 3)成人在复苏抢救的头12h内极有可能需要输入10u以上压积红细胞或儿童在复苏抢救的头12h内极有可能需要输入大于0.1u/kg 压积红细胞。 在大量输血中,指导成分输血治疗应尽可能参考实验室结果,但不能延迟输血。 3、大量用血申请: 1)临床是否启动大量用血预案,应由临床医师和/或麻醉医师对病人的出血情况进行严格的评估后决定;

2)对于临床上启动大量用血预案,原则上应临床先开出《临床输血申请单》,并在《临床输血申请单》上注明启动MTP预案; 3)临床如果抢救病人不能及时开出输血申请单,必须电话通知输血科启动大量用血准备程序,输血科将根据临床的指令按照既定程序进行准备; 4)如在对病人的抢救途中出现特殊情况,请临床及时通知终止大量输血准备,但输血科已经为临床做好的准备,如已经融化好的血浆、冷沉淀以及血站已经为病人采集好的血小板,如果输血科在24小时内不能进行调剂者,其血液的费用由临床病人承担,请临床医师在进行大量用血方案启动前和病人及病人家属做好输血前的沟通记录。4、输血科应启动的程序: 一旦临床向输血科发出需要大量输血的指令,输血科将按照以下程序进行启动: 1)、接到临床通知启动第一个启动程序时,输血科在1小时内为临床准备:4u红悬+400ml血浆,随后通知血站准备1个治疗量的机采血小板; 2)、接到临床通知启动第二个启动程序时,输血科立即再准备:4u红悬+400ml血浆+1个治疗量血小板(血小板跟随血站的准备情况来准备),同时通知血站准备10u冷沉淀; 3)、接到临床通知启动第三个启动程序时,输血科再次为临床准备:4u红悬+400ml血浆 4)、接到临床通知启动第四个启动程序时,输血科马上准备:4u

控制输血严重危害(SHOT)方案38744

文件编XXXX XXX血科 第 1 页 第2版第1次修改 质量手册 生效日期:2012年1月1日 标题控制输血严重危害(SHOT)方案 控制输血严重危害(SHOT)方案 建立控制输血严重危害(SHOT,输血不良反应、输血传染疾病、输注无效)预案,有效预防与处理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防止输血传染疾病的进一步传播和追溯疾病源、减少与预防血液输注无效。 输血科负责输血不良反应、输注无效的原因调查与上报,并反馈给血站。协助医院对输血传染疾病的调查与上报。 检验科负责对输血前传染病指标的检测,并做好质控工作。 医务科及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负责协调对输血严重危害(SHOT)的处置与鉴定工作。院内感染管理科负责传染病疫情上报。 一、输血不良反应监控、调查及处理程序 1.输血过程应先慢后快,再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注速度,并严密观察受血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 (1)减慢或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 (2)立即通知值班医师和输血科值班人员,及时检查、治疗和抢救,并查找原因,做好记录。 2.疑似溶血性或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及时报告上级医师,在积极治疗抢救的同时,做以下核对检查:

(1)核对用血申请单、血袋标签、交叉配血试验记录; 批准人质量负责人编写人生效日期 XXX输血科文件编号:XXX 第 2 页 质量手册第2版第1次修改

XXX 血科 文件编号:XXXX 第 3 页 质量手册 第2版 第 1次修改 生效日期:2012年1月1日 标题 控制输血严重危害(SHOT )方案 1.输血传染疾病发生者,从采供血机构和用血机构追溯传染源头。 2.核查相关献血者资料及相同受血者感染情况。 3.检查受血者输血前传染病指标检查情况。 4.具体流程如下:输血传染病处理流程 5.传染病的上报:按传染病信息上报管理规范执行。 三、血液输注无效预防处理措施 1.选用单一供者血制品,尽可能减少患者与多个供血者抗原接触。 2.采用自体输血。 疑似患者输血传染病 (确认HIV 、HCV 等传染病) 献血员 (血站) 患者在输血后到目前为止是否有其他 当时实验记录 输血前传染病检测 献血员目前是否阳性 用到其他患者目前情 当时试验记录及质控

特殊情况紧急抢救输血推荐方案

特殊情况紧急抢救输血推荐方案

特殊情况紧急抢救输血推荐方案 中国医师协会输血科医师分会 中华医学会临床输血学分会 第一部分:“特殊情况紧急抢救输血推荐方案”(以下简称“推荐方案”)及相关说明 一、“推荐方案”应用范围 ⒈ ABO疑难血型患者紧急抢救输血 ⒉ ABO同型血液储备无法满足需求时患者紧急抢救输血 ⒊ RhD阴性患者紧急抢救输血 ⒋交叉配血不合和/或抗体筛查阳性患者紧急抢救输血 二、“推荐方案”启动指征 由各种原因导致患者失血性休克或严重贫血,不立即输血将危及其生命,且在紧急输(备)血过程中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本着抢救生命为第一要义的原则,立即启动“推荐方案”程序。 ⒈采取各种措施,输血科(血库)血液储备仍无法满足患者紧急抢救输血的需要。 ⒉输血科(血库)在30分钟内无法确定患者ABO或RhD血型和/或交叉配血试验不合时。 三、“推荐方案”启动流程 ⒈输血科(血库)工作人员根据患者输血前血型血清学试验结果及血液

库存情况,凡符合“推荐方案”启动指征1.2条中任何一条,立即向临床科室负责医师说明情况。 ⒉临床科室主治医师及以上人员根据患者病情和输血科(血库)反馈信息,判定符合“推荐方案”启动指征,双方协商后决定启动“推荐方案”程序。 ⒊输血科和临床科室分别将患者病情上报医院医务管理部门审批或总值班备案后,立即启动“特殊情况紧急抢救输血程序”。 四、“推荐方案”医学文书要求 ⒈特殊情况紧急抢救输血申请单(以下简称“紧急抢救输血申请单”):在常规“输血申请单”基础上增加启动“特殊情况紧急抢救输血”的原因。 ⒉特殊情况紧急抢救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以下简称“紧急抢救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在常规“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基础上增加以下内容: ⑴紧急抢救输血原因; ⑵紧急抢救输血处理方案,特别是相容性输血; ⑶输血治疗后可能发生溶血性输血反应;产生不规则抗体;RhD阴性患者产生同种免疫反应后再输血问题;育龄期女性患者非同型输血后可能产生HDN的风险,例如:RhD阴性育龄妇女输注RhD阳性红细胞后,可能出现流产、死胎、新生儿溶血病(女童患者成年后风险同上)等。 ⒊输血病历:临床医师应在患者病历中详细记录,内容至少包括:特殊情况紧急抢救输血的指征、相容性输血理由、输注血液成分种类及剂量、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