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六年级乐曲黄河颂教案

六年级乐曲黄河颂教案

六年级乐曲黄河颂教案
六年级乐曲黄河颂教案

六年级乐曲黄河颂教案

【篇一:八年级音乐下《黄河颂》教学设计】

《黄河颂》教学设计

会泽县金钟镇第三中学唐安红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操。

2、提高朗读诗歌的能力。

【教学重点】

1.用普通话正确流畅、充满感情地朗读课文。

2.正确理解歌词大意。

【教学难点】

1.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2.在理解诗歌象征手法的基础上,感受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与

不屈的意志。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

请问我们同学当中有没有见过黄河的?(没有)那我们先一起到黄

河边走走。欣赏黄河图片及视频感受黄河。请同学们谈谈你对黄河

的感受。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它孕育了五千年中华文明古国

的灿烂文化。它以博大的胸怀滋养着勤劳朴实的炎黄子孙。

今天老师将带着同学们一起走进光未然的《黄河颂》。(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了解《黄河颂》的写作背景。

1938年,抗战正在激烈进行,日本侵略者的铁蹄正践踏着华北大地。在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黄河以她英雄的气魄鼓舞中华儿女

奔赴抗战前线。 1938年9月,诗人光未然带领抗敌演出队来到了黄河,来到了壶口瀑布。滔滔的黄河水,在诗人心中掀起了万丈狂澜,他挥笔写下了不朽的诗篇——《黄河颂》。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读到

了《黄河颂》这首组诗也是异常激动,触发了他的创作灵感。他和

光未然合作,连续写作六天,完成了一部史诗性的音乐作品《黄河

大合唱》。这组歌随后唱过大江上下,激励着中华儿女为祖国的尊

严而战。

三、感悟诗歌

1、听了歌曲和朗诵后,这首诗给你什么感受?

抓住“颂”字,表达了对黄河的热爱和歌颂

2、全诗分成朗诵词和歌词两大部分,朗诵词可以看作是一个序曲,

它的主要内容和作用是什么?

歌颂黄河的英雄气魄及其所表现的我们伟大而又坚强的民族精神。

作用是引出下文的颂歌。

3、歌词部分哪些诗句赞颂黄河的英雄气魄?哪些诗句赞颂黄河的民

族精神?这些诗句应该怎样读呢?

(1)描写黄河的英雄气魄的诗句是: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惊涛

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从昆仑山下,奔

向黄海之边,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指导朗读:

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

诗人站在高山之巅看黄河,这“黄河滚滚,奔向东南”是“望”统领的

内容,所以“望黄河滚滚”中的“望”字读的时候应该把声音拉长一点。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

“掀”字应重读。因为“掀”字不仅写出了黄河奔流的动态:掀起万丈

狂澜,而且写出了它的气势惊人,所以读的时候要读出黄河奔流的

高低起伏。

(生齐读)

(师引导学生朗读)

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

读这句诗的时候,重读“劈”这个词?

(师指导朗读、齐读)

教师小结:我们学习诗歌不仅要理解它的内容,而且要抓住关键词

来揣摩体会作者的情感。现在我们一起来朗读描写黄河英雄气魄的

诗句,注意体会诗人的情感。

(师生齐读)

(2)快速阅读,找出诗人直接赞颂黄河英雄气魄的诗句。

三个“啊!黄河!”的内容。

指导朗读:

第一个“啊!黄河!”读得舒缓、深沉。因为诗人从历史贡献这一角

度来赞美黄河,既然是摇篮,那么读的时候就应该读出舒缓与深沉

之情。

第二个“啊!黄河!” 诗人从黄河的地理优势出发把黄河比作巨人,

巨人高大威猛,读的时候,应把巨人的伟大坚强读出来)

第三个“啊!黄河!”诗人从黄河的流域宽广:“向南北两岸,伸出千

万条铁的臂膀”来写,这是诗人抒发感情的高潮,所以读的时候,感

情越读越激昂。

4、诗的最后一段是尾声,主要写了什么?

号召我们学习黄河精神

5、结合时代背景看,诗人借歌颂黄河表达了什么感情?

借歌颂黄河来歌颂中华民族,以激发中华儿女的爱国豪情,号召中

华儿女学习黄河伟大坚强的精神,保卫黄河,保卫中国!

四、课堂小结

分组分角色试着朗读这首诗,读的时候要注意体会诗人的感情由舒

缓到激昂的变化。全班齐读(配乐朗读,激发学生情感,增强气氛)五、拓展延伸

播放《保卫黄河》的歌曲,激发学生情感。

六、课外积累

面对祖国大好河山,历代文人写过不少关于黄河的诗句,你知道哪些?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

【篇二:最新版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一册】

小学音乐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二、学生情况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现在一般都十三、四岁了,心理都趋向成熟,他们的

感知、理解能力更加丰富,对抽象事物思考也会加强,但在想象力

上或许有所减弱,换句话讲,他们的表达方式与中低段有明显区别,他们更希望在小范围内讨论。所以对于这些学生教师应该在语言方

面有所改变,可以一种成人式或直接式的对话提问,而且语言中要

不时的加入幽默的成份。

三、本册教材分析:

本册是六年级上册,本册教材的内容都明显的很有深度,首先从欣

赏上说,全册共有七课,1、同一首歌“芬芳茉莉”2、“悠扬民歌”3、

“美丽童话”4、“京腔京韵”5、“赞美的心”6、“两岸情深”7、“七色光彩”

四、教学目标

学生的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扩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

动能力增强。引导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感受,丰富教学曲目的体裁、

形式,增加乐器演奏及音乐创造活动的分量,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

式和艺术的魅力吸引学生。

(1)、保持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学生参与音乐活动。

(2)、培养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

(3)、培养表现音乐的能力。

(4)、培养艺术想象和创造力。

(5)、培养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的精神。

(6)、注重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五、教学内容:

1、歌唱部分:

本学期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发声、演唱方法,防止喊歌;让学生学习正确的唱歌姿势、清晰的咬字吐字方法。教

学中抓住重难点,演唱时要注意音准、节奏和正确的情绪。唱歌的

技能技巧、培养学生学唱二声部合唱、轮唱、独唱、小组唱等。

(1)在气息的控制下,逐步扩展高音。

(2)运用不同的力度、速度、音色表现歌曲的情感。

(3)唱保持音时,声音要饱满。

(4)学习二声部合唱,注意音量的均衡,音色的协调。

2、基本知识部分:

(1)、认识变音记号:升记号、还原记号,知道其作用。

(2)、理解3/8、6/8拍号的含义。懂得六拍子的强弱规律,学习

其指挥图式。

(3)、学习三连音,切分音;认识速度标记;认识保持音记号。

3、欣赏部分:

上好欣赏课,通过欣赏,扩大学生的视野,以音乐的艺术形象有力

地感染和鼓舞学生。好欣赏课的同时,认真介绍民族乐器的“吹管乐器”和“打击乐器”,提高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在欣赏方面,

大多数学生图个热闹,而对曲目的主旋律不熟悉或知之甚少,学生

不知道音乐美在哪,就很难激发学生欣赏音乐的情绪,达不到预期

的目的,因此,需要学生先熟旋律,再作欣赏。

五、工作措施:

(1)总结经验。认真备课,认真学习音乐教学大纲,全面了解本学期的教学任务,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

(2)课堂形式设计多样,充满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战性以及表演性。最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并注意在课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

(3)积极参加组里的教研活动,多听同行老师的课,吸取他们的长处,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和教学能力。

(4)积极地使用现代化的电教设备,丰富教

(5)密切联系学生,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法,使学生能够充分发展。经常征求学生对老师的意见,不断改进教法,提高教学效果,争取大面积的丰收。

(6)积极和其他学科沟通,积极研究学科整合,响应新课标要求。

六、课时安排:

第一周 9.1-9.5---------------------------学唱歌曲《茉莉花》

第二周9.6-9.12----------欣赏歌曲《东边升起月亮》学唱歌曲《茉莉花》

第三周9.13--9.19----学唱歌曲《妈妈格桑拉》、欣赏歌曲《小河淌水》

第四周9.20-9.26---------学唱歌曲《赶圩归来》、欣赏音乐《迪克西岛》

第五周9.27-10.3---学唱歌曲《月亮姐姐快下来》、欣赏音乐《波斯市场》

第六周10.4-10.10--------学唱歌曲《校园小戏迷》欣赏音乐《包龙图打坐在开封》

第七周10.11-10.17------------学唱歌曲《京剧行当》欣赏音乐《你待同志亲如家》

第八周10.18-10.24------------学唱歌曲《今天是你的生日》欣赏音乐《五彩缤纷的大地》第九周10.25-10.31-----------------------------学唱歌曲《龙的传人》

第十周11.1-11.7----------欣赏音乐《黄河颂》《阿里山的姑娘》第十一周11.8-11.14---------------------------配乐朗诵《半屏山》

第十二周11.15-11.21-------------------------学唱歌曲《萤火虫》《木星——欢乐使者》

第十三11.22-11.18------------------------听赏《七色彩之光》《日出》第十四周----十六周11.29-12.19---------------------复习

第十七----十八周12.20-1.2————————————复习

第十九周————————————————考试

第一单元芬芳茉莉

教学目标:

1、接触多首以?茉莉花?为题的音乐作品,能够从中认识到以?茉莉花?为代表的中国民歌是世界音乐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进一步收

集并了解影响民歌变异的多种因素。

2、能够用柔美的声音、细腻的情感来演唱根据《茉莉花》改编的合唱,并能够背唱一段歌词。

3、欣赏《图兰朵特》中的《东边升起月亮》、三首我国不同地区的《茉莉花》及合唱,能够听辨并能用语言文字表述出他们在情感、

风格上的差异。

4、能用不同表演形式表现自己最喜欢的一首《茉莉花》,每个学生

都在其中承担任务。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用欣赏茉莉花清新、小巧的心情演唱歌曲。

2、聆听不同地区的《茉莉花》,享受不同风格带来不同的感受。

教具准备:光碟、多媒体设备、风琴。

课时安排:四课时

第1、2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歌曲《茉莉花》、欣赏《东边升起月亮》

教学目标:?

1. 通过欣赏和演唱歌曲《茉莉花》对我国的民族音乐的表现能力和

音乐特点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2. 通过为旋律画小节线和为歌词配旋律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及兴趣.

3、从外国人唱《茉莉花》引发学生自豪感,从而更加认真得去感受

歌曲的优美。

教学重点:

通过欣赏和演唱歌曲《茉莉花》对我国的民族音乐的表现能力和音

乐特点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教学课时:本部分拟用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课

我今天就给大家带来一个美丽的传说。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沙漠

中的楼兰国有一位美丽动人的公主,名叫图兰多,但也很残酷。据

说她给来自各国的求婚者提了个条件,能回答出她提的三个问题,

就可以娶她,并赢得皇位,但如果答不出,就得被砍头。因此很多

人包括国外的王子死在了她的刀下。有个鞑靼国王子也被图兰多的

美貌打动,决心不顾一切要娶到图兰多,对图兰多提出的三个问题,对答如流,终于获胜,可图兰多仍不甘心。这时,王子倒慷慨地来

帮她,请她在天亮之前能猜中他的名字,他就情愿象没有猜中图兰

多的谜语那样,被处死刑。此夜,全城无人入睡,百姓和僧侣们都

在向月神祈祷,希望图兰多诚服,从此结束杀戮。月亮出来了,僧

侣的祈祷乐响起

2、茉莉花的旋律响起

或许就是这动人的音乐感化了美丽残酷的公主。终于她良心发现,

从此改邪归正。音乐的魅力在这一时刻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这首曲子大家在哪里听过?有谁能哼唱两句给大家听听?

3、复听《东边升起月亮》

三、欣赏《茉莉花》与活动

1、历史简介

在中国,这首歌更是历史悠久。谁来把大屏幕中次连贯成一句话介

绍给大家。(据史料记载,《茉莉花》最早发源于江苏扬州,大概

是明朝时期,原来的歌名是《鲜花调》。)

2、听旋律

老师今天带来一样乐器,认识吗?(对了)这叫二胡,是我国的民

族乐器。民族歌曲,就要用我们的民族乐器来演奏才能体现它的韵味。下面就请大家来听一听用二胡演奏出的《茉莉花》。

让生听一段,看学生状态,抓住听得入神的同学:老师发现有些同

学听得很入神,老师也一样,快要被着美妙的旋律陶醉了。你们能

用自己的肢体语言来表达你们的感受吗?比如说,用手来表示听到

的旋律的高低起伏。

教师示范,再放第二遍。

3、原版的茉莉花(屏幕显示歌词)

先在江苏地区广泛传唱,清朝时期定名为《茉莉花》。一起听一听,边听边留意一下歌词,看看歌词是怎样赞美茉莉花的。(出示歌词、播放黑鸭子演唱的茉莉花。2-3段之间过门提示学生唱一唱)学生回答问题:

满园花草香也香不过它!真的有这么香吗?我们一起来切身体会一下。(喷洒空气清新剂)

茉莉花开雪也白不过它!真的那么白吗?老师这里有几张照片一起

来看看(播放照片)

茉莉花亦称茉莉,为复瓣小白花,小巧玲珑,清香四溢,素洁光润,仿佛刻玉雕琼。该花原产印度、印尼、菲律宾等国。早在宋代传入

我国。

自明代起,扬州已有少量茉莉引进种植,但大批种植至少始于清光

绪初年。

4、新版《茉莉花》

民歌总是在人们的传唱过程中不断发生着变化。茉莉花小巧玲珑,

以它名字命名的歌曲在经过多年的传唱之后,也发生了变化。变得

更加短小精致,也更加易学易唱。可以说就是几岁的孩童也时常将

它挂在嘴边。(播放新版《茉莉花》

5、屏幕出现两首歌的旋律(简短的一句)。学生对比,知道的确发

生了变化。

6、师生互动,说说茉莉花歌里一直唱茉莉花好,其实茉莉花并不仅

仅可以用来观赏,你们知道茉莉花还有什么用吗?(泡茶、入药、

做成工艺品等)

7、学唱《茉莉花》

今天能和大家一起,看花、品茶、听歌,老师非常高兴。大家觉得呢?这自古阿,高兴时必当高歌一曲。老师有个提议,不如我们一

起来唱一唱这首《茉莉花》如何?

四、教师小结

总结歌曲内涵茉莉花在我国历史悠久,这首民歌轻盈活泼,淳朴优美,婉转流畅,短小精致,易唱易记,表达了人们爱花、惜花、护花,热爱大自然,向往美好生活的思想情感,既积极健康,又储蓄

柔美。小结点题

今天,我们了解了这么多关于《茉莉花》的内容,尤其是它在世界

音乐史上的地位。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

(学生总结:感到骄傲自豪)

教师接:是呀,老师也想起一句话--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我们更应该将这首经久不衰的佳作永远创唱下去。

第3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茉莉花》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茉莉花〉,使学生近一步了解茉莉花的美丽,并能通

过优美、抒情的歌声表现出来。

2、指导学生熟练演唱,并能背唱

3、通过演唱、欣赏等活动感受不同版本的茉莉花中所包含的文化。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演唱。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用舒展,流畅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旅游吗?你们都去过哪?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师:今天老师带你们去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看过影片之后猜一猜

我们到了哪里?

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二、放录像

同学回答刚才老师提出的问题

三、师:背景音乐有没有注意到?

师:今天我们一起到江南水乡走一走,共同学习并演绎这首江苏民

歌〈茉莉花〉

四、歌曲学唱

1、听录音--------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a、欢快活跃b、亲切抒情

2、歌曲的旋律有什么特点?a、婉转细腻柔美b、粗犷豪放抒情

3、歌曲表现了青年姑娘什么样的心理状态?

歌曲表面上是在表现年轻姑娘既想摘花又怕挨骂的天真神态,实质

上是在表现青年男女之间的纯洁感情。

4、唱歌谱

就让我们带着愉快的心情把歌谱唱一唱(出示歌谱)学生分三组唱,第一组先慢唱,然后恢复原速。

5、歌曲教唱

师:这么动听的旋律配上美妙的歌词一定更好听

a) 放录象(学生听)

b)学生跟唱(多唱几遍)

划拍唱-----难点纠正:

把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的容易出现的错误纠正过来。并告诉学生一字

多音是江南民歌的一个特点。

6、放开声音唱一唱。

7、完整有感情的演唱。

师:想一想怎样才能把茉莉花唱的更美?每一句怎么处理?

(1)学生自己试着唱一唱

(2)教师可提示:从速度、力度和演唱方法上有什么想法?

(3)学生把每一句都试唱出来,说出为什么这样处理,全体在试唱,教师指导。

(4)按照同学们处理的方法大家一起感受演唱。(放录音)

五、欣赏与拓展

1、《茉莉花》是首民歌流传于全国各地,奇歌词基本相同或者大同

小异,旋律上既有相同的因素,由尤其独特的地方特色,从而鲜明

的表现了民歌的变异性。还有的把它改变成了器乐曲。

2、创编动作

请同学们自己为歌曲编动作

3、拓展

师:我们加一种唱法:轮唱

(1)练习轮唱

(2)清唱

(3)放录音请同学唱第一段,全体起立唱第二段。

六、教师总结,师生再见.

说说这节课学习后的快乐之处是什么?

第4课时

教学内容:聆听三首不同地区的《茉莉花》,感受不同的风格

教学目标:?

1、接触多首以茉莉花为题的音乐作品,能够从中认识到以茉莉花为

代表的中国民歌是世界音乐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2、通过欣赏,让学生乐于进一步搜集并了解影响民歌变异的多种因素。

教学重点:感受不同地区的歌曲《茉莉花》。

教学难点:能够听辨并能用语言表述出它们在情感上、风格上的差异。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民歌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统一题材的作品在不同的地区会有什么

样的区别呢?今天我们将一起走进东北、河北,看看那里的茉莉花

开得怎么样。

二、欣赏东北民歌《茉莉花》

1.师播放东北民歌《茉莉花》,设问:

【篇三:六年级语文黄河颂】

《黄河颂》教案

[教学目标]

1、联系时代背景理解诗歌的内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2、训练与提高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的能力。

(初一学生对这首歌词产生的时代背景的认知比较浅显,教师应设

法使学生通过了解时代背景来体会诗歌的内容,从而培养学生的爱

国热情,故确立第一个教学目标。

感情朗读是语文能力的重要体现,新课标中对学生的朗读能力非常

重视,诗歌是训练朗读水平最好的题材,况且这首诗歌感情澎湃激越,尤其值得朗读,故确立第二个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歌赞颂黄河、赞颂民族伟大精神的内涵。教学难点:

联系时代背景理解诗歌的内容,调动并强化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准备]

教师:搜集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制作多媒体课件。学生:通

过历史课了解抗日战争时中华儿女可歌可泣的事迹,了解黄河在中

华民族历史上的重要地位;通过地理课了解黄河在地理位置上的重

要性。

[设计思路]

《黄河颂》是著名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第二乐章的歌词,同时

也可当作一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题的现代诗来读。这首诗以热烈的颂

歌形式塑造黄河的形象,语言和抒情方面浅显易懂,情绪慷慨激昂,是初一年级学生接受诗歌教育、领略新诗艺术的好材料,更是他们

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强化爱国热情的好题材。

调动学生情感是上好本课的首要条件,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歌词主体

部分是深入理解课文的关键。学生对本诗产生的时代背景多少有一

定的了解,也有着朴素的爱国感情。教师应设法激发并强化这种感情。我设计在课堂上借助音乐的力量,通过直接诉诸听觉的音乐打

动学生的心灵,并且在适当的音乐背景下,通过配乐朗读反复体味

歌词中澎湃激昂的民族感情,然后对第二节文字做一思路分析即可。总的来说,我设计本课的思路是以诵读为主,不过多讲解,只略加

点拨,相信学生的理解感悟能力。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源地,它孕育了五千年的古国文化,

哺育了流域两岸的人民。

黄河惊涛澎湃,具有恢弘的气势,而且它源远流长、九曲连环,仿

佛象征了我们中华民族曾经有过的荣辱兴衰。每一个看到它的人都

会为之而感动。在抗日战争期间,我国著名诗人光未然跟随抗日战

士行军来到了黄河岸边,看到这一奇景,感慨不已,于是写下了歌

颂黄河母亲的豪迈颂歌《黄河颂》,今天,我们将一起学习这首诗歌,不但要领会它的内涵,还要学会朗诵,像诗人一样热情地歌颂

我们伟大的母亲——黄河!

(通过导入语将课前布置学生准备的资料和课文相联系,调动学生

的知识储藏和爱国情感)

二、激发情感:

1、欣赏《黄河大合唱》中第一、七、八乐章的片段,并对音乐所要描绘的内容和表达的主要情感进行自由想象。

2、学生说脑中想象到的画面并谈谈从音乐感受到了怎样的感情。

3、带着从音乐中体会到的感情来齐读课文。

(首先借助音乐,以强烈的气势感染学生,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

然后通过想象音乐中描绘的场景和体会音乐中的感情完成感性认识

和理性认识的交流转换。《黄河大合唱》中八个乐章的感情一脉相承,因此最后就能以学生自己从音乐中感受的思想感情来朗读诗歌,效果显然胜于教师对学生说要用怎样的感情来朗读)

三、朗读交流

1、四人小组中的成员进行朗读交流,相互做出评价。

2、请两到三名学生选取自己喜欢的部分在课堂上朗读,并请全体学

生讨论如何读得更好,更能读出感情。发言者也可通过自己朗读来

表达意见。

3、全班齐读诗歌。

(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改的基本理念。在课堂中应发挥学生主

体的作用。交流中应鼓励学生发表见解,提出看法。先给一点时间

小组中交流,可避免刚开始就单独朗读的胆怯。

教师时时提醒学生:出感情才能读好诗歌。朗读技巧的指导不必过

多过细,尽量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朗读来体会。老师视情况适当的范读。以下几点供参考:

①诗歌分为朗诵词和歌词两大部分,朗读时应该注意停顿,以示区别。

② “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一句总领下文,因此

停顿要稍长。后面的四个分句注意重点词语“掀”“奔”“劈”的重读,

且四句不妨越读越激昂,以表现的黄河的气势。

③三个“啊”要读得深沉,声音稍稍延长,“黄河”要读得高昂,表明

在歌颂。④最后的两句“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充满了战斗的决心,要读得铿锵有力。)

四、内容研讨:

1、全诗分成朗诵词和歌词两大部分,朗诵词可以看作是一个序曲,

它的主要内容和作用是什么?

(了解黄河精神:伟大坚强,作用是引出下文的颂歌)

2、歌词中哪些内容是来歌颂黄河的?分别是从哪些方面进行歌颂的?(见板书设计)

3、在“颂”之前对黄河进行了一番描绘,表现了黄河怎样的特点?

(见板书设计)

4、最后一段就是尾声,主要写了什么?(号召我们学习黄河精神)

5、结合时代背景,你认为这首诗歌的主题思想是什么?(借歌颂黄

河来歌颂中华民族,以激发中华儿女的爱国豪情,号召中华儿女学

习黄河伟大坚强的精神,保卫黄河,保卫中国)

(针对教学目标1以全班交流的形式将课文的结构、内容、主题进

行梳理明确,同时也有助于更好地朗读诗歌)

五、配乐朗读:

1、小组中练习。

2、上台配乐朗读表演。

3、师生共同评出最好的小组。

(通过深入理解课文,朗读时可以更好地把握感情,再配以音乐的辅助,将学生的感情提升到最高。借助表演和评选的形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并给予适当的刺激和压力。达成教学目标2的要求。)六、结束语:

革命烈士抛头颅洒热血为我们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但是,今天的中华民族还没有足够强大。所以,我们仍然要以黄河为榜样,学习它伟大和坚强,团结起来,振兴中华!为使我们的民族跻身世界强国之林而奉献自己的力量。

(将学生的爱国热情引导向实际行动,动之以情,导之以行)

七、布置作业:

1、阅读《黄河大合唱》第三部分:《黄河之水天上来》。

2、欣赏《黄河大合唱》其它乐章的音乐。

[板书设计]

序曲主体尾声

黄河伟大坚强绘黄河颂黄河号召中华儿女学习黄河精神

六年级音乐知识点汇总

六年级音乐基本知识和常识提要 一、音乐知识 1.音乐中的七个音符简谱中写作1 2 3 4 5 6 7,分别唱作do 、re 、mi 、fa 、sol 、la 、si 。 2.乐曲中,1=C 指调号,4 2指拍号,中速稍快等指速度。 拍号 含义 强弱规律 拍号 含义 强弱规律 42 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2拍 强 弱 83 以八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3拍 强 弱 弱 43 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3拍 强 弱 弱 86 以八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6拍 强 弱 弱 次强弱 弱 4 4 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4拍 强 弱 次强 弱 2 2 以二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二拍 强 弱 音符 名称 时值 音符 名称 时值 5--- 全音符 四拍 5- 二分音符 二拍 5 四分音符 一拍 5 八分音符 半拍 5 十六分音符 四分之一拍 5. 附点四分音符 一拍半 5. 附点八分音符 四分之三拍 5 5 5 三连音 一拍 55 5为切分节奏,中间的5为切分音 休止符 名称 时值 休止符 名称 时值 0 四分休止符 停一拍 0 八分休止符 停半拍 记号 名称 记号 名称 记号 名称 记号 名称 # 升半音 mf 中强 > 渐弱 ↘ 下滑音 b 降半音 mp 中弱 倚音 ↗ 上滑音 还原记 号 p 弱 tr~~~ 颤音 ⌒ 延音线 ff 很强 pp 很弱 波音 V 换气记号 f 强 < 渐强 5 保持 ▼ 顿音记号 7.反复记号: 表示从头反复; fine 表示结束. 表示从S 处开始反复。 8.歌曲的演唱形式主要有齐唱、合唱、对唱、重唱、独唱、轮唱(卡农)。 9.圆舞曲是三拍子的舞曲,起源于奥地利。波尔卡是起源于波西米亚的二拍子民间舞蹈,有《微笑波尔卡》《雷鸣电闪波尔卡》。 10.乐器分为民族乐器和西洋乐器。 民族乐器: (1)拉弦乐器:二胡、中胡、高胡、板胡、马头琴等。 (2)吹管乐器:笛子、笙、唢呐、管、巴乌、排萧等。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黄河颂》教学设计

《黄河颂》教案 永昌县教学研究室王艳 课前分析:部编教材与以往的教材把握和上课要求不同。这一单元主题是家国情怀。在单元提示中明确要求:学习精读,注重涵泳品味,把握作者的抒情方式,体会作品的意境,还要学习批注。《黄河颂》是这一单元第一篇课文,尤其要注重这些点的把握。所以,我将这一片设计为两课时,并且结合《》《》几篇文章,进行比较教学。教学中注重方法的指导,即使在线教学,也要注重学生主体地位,以达到好的效果。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了解诗人光未然及组诗《黄河大合唱》。 2.掌握“山巅、澎湃、狂澜、浊流、宛转、屏障、哺育、气魄。”等9个字词。 3.能准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学习有感情朗读课文的方法,提高朗读诗歌的能力。 4.感受诗歌的内容和诗中表现的爱国主义情操。 教学重难点 学习有感情朗读课文的方法,提高朗读诗歌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叫学生谈自己见到的黄河景色及感受。 2.师播放歌曲“黄河颂”,学生谈听歌之后的感受。 二、介绍写作背景 师:这首歌曲大家听了之后感觉雄壮、充满战斗激情,这正与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有关。 1.先让学生介绍。 2.出示重点内容 1938年,抗战正在激烈进行,日本侵略者的铁蹄正践踏着华北大地。在中华民族到最危险的时刻,英勇无畏的华夏儿女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推入高潮, 1938年9月,诗人光未然带领抗敌演出队来到了黄河,来到了壶口瀑布。滔滔的黄河水,在诗人心中掀起了万丈狂澜,他挥笔写下了不朽的诗篇--《黄河颂》。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读到了《黄河颂》这首组诗也是异常激动,触发了他的创作灵感。他和光未然合作,连续写作六天,完成了一部史诗性的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这组歌随后唱过大江上下,激励着中华儿女为祖国的尊严而战。《黄河大合唱》一共八个乐章,其中的《黄河颂》、《黄水谣》和《保卫黄河》流传最广。今天呢,老师

部编版初中语文黄河颂教案优秀范

部编版初中语文黄河颂教案优秀范 黄河颂》是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第二乐章的歌词,同时也可当作一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题的现代诗来读。这首诗以热烈的颂歌形式塑造黄河的形象,语言和抒情方面浅显易懂,情绪慷慨激昂,是初一年级学生接受诗歌教育、领略新诗艺术的好材料,更是他们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强化爱国热情的好题材。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了黄河颂教案,希望你们能喜欢, 部编版初中语文黄河颂教案优秀范文一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了解本首歌词的创作历史背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读歌词中的语言;提高诗歌的朗读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反复朗读课文,深入理解蕴含在失重的思想感情;通过合作交流,理解诗歌用平实的语言表达深厚浓郁的思想感情。 (三)、感受诗中所表现的伟大的民族精神和强烈的爱国情感,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操。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理解诗歌赞颂黄河精神和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内涵。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体会黄河的文化内涵。 教学设计:

《黄河颂》是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第二乐章的歌词,同时也可当作一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题的现代诗来读。这首诗以热烈的颂歌形式塑造黄河的形象,语言和抒情方面浅显易懂,情绪慷慨激昂,是初一年级学生接受诗歌教育、领略新诗艺术的好材料,更是他们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强化爱国热情的好题材。 调动学生情感是上好本课的首要条件,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歌词主体部分是深入理解课文的关键。学生对本诗产生的时代背景多少有一定的了解,也有着朴素的爱国感情。教师应设法激发并强化这种感情。我设计在课堂上借助音乐的力量,通过直接诉诸听觉的音乐打动学生的心灵,并且在适当的音乐背景下,通过配乐朗读反复体味歌词中澎湃激昂的民族感情,然后对第二节文字做一思路分析即可。总的来说,我设计本课的思路是以诵读为主,不过多讲解,只略加点拨,相信学生的理解感悟能力。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与学的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黄河大合唱》的音乐,大屏幕上打出黄河的图片,老师一边播放音乐,一边作出如下的解说: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源地,它孕育了五千年的古国文化,哺育了流域两岸的人民。黄河惊涛澎湃,具有恢弘的气势,而且它源远流长、九曲连环,仿佛象征了我们中华民族曾经有过的荣辱兴衰。每一个看到它的人都会为之而感动。在抗日战争期间,我国诗人光未然跟随抗日战士行军来到了黄河岸边,看到这一奇景,感慨不已,于是写下了歌颂黄河母亲的豪迈颂歌《黄河颂》,今天,我们将一起学习这首诗歌,不但要领会它的内涵,还要学会朗诵,像诗人一样热情地歌颂我们伟大的母亲——黄河!歌颂黄河母亲的大型组诗《黄

人教版初一语文下册《6、黄河颂》教学设计

《6、黄河颂》教学设计 廉江市车板镇第二初级中学 曹娇 6、黄河颂 光未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诗歌的内容,感受黄河雄壮的气魄 和中华民族伟大坚强的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2、品味诗歌语言,体会诗歌的语言特点,学习诗歌的豪迈风格。教学 重点: 1、用普通话正确、流畅、有感情地诵读课文。 2、理解歌词大意,感受黄河雄壮的气魄和中华民族伟大坚强的 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难点: 1、体会诗歌的语言特点,学习诗歌的豪迈风格。 2、感受黄河雄壮的气魄和中华民族伟大坚强的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课时安排:1 课时 教具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黄河,我们的母亲河,孕育了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滚滚东去的黄河浪涛见证了古老中国

的兴衰荣辱,黄河澎湃的惊涛,恢弘的气势和那奔腾不息的精神,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为之拼搏奋斗。在抗日战争那段血雨腥风、民族危亡的日子里,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谱写了以保卫黄河为主题的大型合唱曲《黄河大合唱》,著名诗人光未然为其填词。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一令人兴奋、令人鼓舞的《黄河颂》。 检查预习 一、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 《黄河大合唱》写成于抗日战争时期,1938 年秋,作者随抗日部队行军至大西北的黄河岸边。中国雄奇的山川,战士们英勇的身姿激发了作者的创作灵感,时代的呼唤促使他怀着高涨的爱国热情谱写了一篇大型朗诵诗《黄河吟》,后来被改写成《黄河大合唱》的歌词。作品由八个乐章组成,它以丰富的艺术形象,壮阔的历史场景和磅礴的气势,表现出黄河儿女的英雄气概。《黄河颂》便是其中的一个乐章。 二、了解作家。 光未然原名张光年,1913 年出生,湖北光化县人。1935 年创作《五月的鲜花》歌词,1939 年到延安后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诗包括《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对口曲》《黄水谣》《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播放歌曲《保卫黄河》) 三、明确教学目标 讲授正课 一、反复朗读,感知课文。

(完整版)七年级语文下册6《黄河颂》教学设计新人教版(新)

《黄河颂》 教学目标: 1.掌握字词,有感情的朗读诗歌,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2.了解本首歌词的创作历史背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读歌词中的语言;提高诗歌的朗读能力。 3.通过反复朗读课文,深入理解蕴含在失重的思想感情;通过合作交流,理解诗歌用平实的语言表达深厚浓郁的思想感情。 4.在诵读中进一步感受诗中所表现的伟大的民族精神和强烈的爱国情感,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操。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歌赞颂黄河、赞颂民族伟大精神的内涵。 2.联系时代背景理解诗歌的内容,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民族的自豪感。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体会黄河的文化内涵。 2.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民族的自豪感。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说起黄河对于我们生活在兰州的人来说,谁都不陌生。黄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它孕育了五千年中华文明古国的灿烂文化。它以博大的胸怀滋养着勤劳朴实的炎黄子孙,又以惊涛拍岸的气势鼓舞着中华儿女。古往今来,多少诗人为它唱着颂歌。同样,抗日战争时期,诗人光未然随军至黄河岸边,雄奇壮丽的山河,英勇抗敌的战士,使他感受到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与不屈的意志。于是,他向着黄河母亲,唱出了豪迈的颂歌。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他的《黄河大合唱》中的第二乐章《黄河颂》。 二、黄河印象 以幻灯片的形式投放黄河的图片。 三、字词积累 1.注音 磅礴( páng )( bó) 澎湃( péng )( pài ) 气魄( pò)高山之巅( diān ) 狂澜( lán )哺育( b?) 浊流( zhuó)屏障( zhàng ) 2.解释词语 宛转:弯弯曲曲地流过。

六年级音乐知识点

六年级音乐知识 一、西洋乐器分类 1、弓弦乐器:①小提琴②中提琴③大提琴④低音提琴 2、木管乐器:①短笛②长笛③双簧管④单簧管⑤大管 3、铜管乐器:①圆号②小号③长号④大号 4、打击乐器:①定音鼓②大鼓③小军鼓④三角铁⑤木琴 ⑥钹⑦铃鼓 二、欣赏曲目知识点 1、《东边升起月亮》——选自歌曲《图兰朵》【意】普契尼曲 2、管弦乐《小河淌水》——选自《炎黄风情》第二组曲鲍元恺曲 3、《迪克西岛》是由短笛、口哨与乐队演奏,根据美国民歌改编。 4、交响诗《魔法师的弟子》由【法】迪卡斯曲 5、管弦乐《波斯市场》【英】凯特尔贝曲 6、京剧传统戏《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选自京剧《铡美案》 7、《你带同志亲如一家》——选自现代京剧《沙家浜》 8、《五彩缤纷的大地》是合唱曲 9、《黄河颂》——选自钢琴协奏曲《黄河》 10、《丢丢铜仔》是民族管弦乐 11、《阿里山的姑娘》是管弦乐 12、管弦乐《木星——欢乐使者》(片段)——选自《行星组曲》【英】霍尔斯特曲 13、管弦乐《日出》——选自《大峡谷》第一乐章【美】格罗菲曲

14、《木偶兵进行曲》是根据《玩具兵进行曲》改编的 三、零碎知识点 1、《妈妈格桑拉》的旋律与藏族地区的民歌风格相似,例如《珠穆朗玛》,《北京的金山上》,《神奇的九寨》等等都是藏族地区的民歌。 2、京剧四大行当:生、旦、净、丑,其中包拯属于净这一行当。 3、反复记号D.S.演唱(奏)顺序①②③④⑤②③④⑤⑥⑦见课本P33 4、① X 八分音符 ② X 四分音符 ③ X - 二分音符 ④ X - - - 全音符 5、 1 2 3 4 5 6 7 唱名 do re mi fa sol la si 音名 C D E F G A B 6、力度符号 ① p 弱② mp 中弱③ f 强④ mf 中强 四、视唱题目 1、藏族民歌

七年级语文下册黄河颂教案新人教版 (42)

黄河颂 ●教学目标 1.积累词语,掌握“巅、澎湃、狂澜、屏障、哺育、九曲连环”等词语的读音、词义、并学会运用 2.感受黄河的悠久历史与波澜壮阔的形象,理解黄河所凝聚着的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教学重点 1.理解诗歌颂扬黄河、赞美民族伟大的内涵,体会作者炽烈的爱国情怀 2.引导学生美读诗歌,感受其韵律美、画面美、修辞美 ●教学难点揣摩意蕴丰富的语句,理解其深刻含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我们的母亲河,是我们的民族之魂,是中华儿女的骄傲和自豪。古往今来,文人墨客用手中的生花妙笔挥洒激情赞美过它, 毛泽东同志曾说过一句话“藐视黄河,就是藐视我们这个民族”黄河。著名的民族音乐家冼星海创作的大型民族交响乐《黄河大合唱》曾感动了一批又一批的中华儿女为祖国而战斗。 今天,让我们吟诵着《黄河颂》,走进它的词作者——著名诗人光未然那充满强烈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感的心灵世界。 二、作者、作品及背景、简介 1.关于作者 光未然,原名张光年,1913年出生,湖北光化县人1935年8月创作《五月的鲜花》歌词,以其深怀忧患与愤恨体现浓郁深沉的抒情气息,广为传唱1939年到延安后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 2.关于作品 本文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第二部《黄河颂》。《黄河大合唱》是一部大型合唱音乐作品,由著名诗人光未然作词,著名音乐家冼星海谱曲作品由八个乐章组成,这八个乐章分别是《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对口曲》《黄河谣》《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它以丰富的艺术形象,壮阔的历史场景和磅礴的气势,表现出黄河儿女的英雄气概,反映中华民族英雄儿女抗战的真实场面 3.关于背景 1938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了我国的华北地区,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许多进步作家、艺术家也积极地投入到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斗争中来,他们通过自己创造的形象反映现实斗争,激发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光未然1939年到延安,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 三、美读诗歌,体味黄河雄壮的气势 1、黄河印象:多媒体播放黄河的壮阔画面 2.学习生字词 3、学生初读诗歌,体会诗歌的情感基调。(全诗应读出国难当头,中华民族正处于危机之中的悲壮情怀,读出热血沸腾、壮怀激越的情感) 4、教师播放示范朗读,学生听读;学生各自吟诵诗歌,反复练习朗读 4.请学生选自己感兴趣的部分读给同学听,展示自我风采 5.学生一齐随配乐朗读 四、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本文的题目是《黄河颂》,哪个字是关键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2、全诗分成朗诵词和歌词,歌词可以分为几部分? 第二课时 一、激情导入: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我们的母亲河,是我们的民族之魂,是中华儿女的骄傲和自豪。古往今来,文人墨客用手中的生花妙笔挥洒激情赞美过它, 毛泽东同志也曾说过一句话“藐视黄河,就是藐视我们这个民族”黄河。

黄河颂优秀教学设计

黄河颂优秀教学设计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黄河颂优秀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联系时代背景了解诗歌的内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2)提高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诗歌的意蕴; (2)学习本文修辞手法,使学生掌握反复的修辞手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黄河的悠久历史与波澜壮阔的形象,理解黄河所凝聚的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歌赞颂黄河、赞颂民族伟大精神的内涵。 2.联系时代背景理解诗歌的内容,调动并强化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课时 1课时 课件:《黄河颂》配乐朗诵及歌曲 导入新课 被誉为母亲河的黄河是我们中华民族魂之所在,历来为人们所歌咏。黄河以他雄浑的气魄,高远的形象,入诗入画入曲,人们歌咏他,因为他古老,他孕育中华五千年的文明,他厚重,他本身就是一部中华民族历史。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践踏中华大地,中华民族危在旦夕。黄河以他的雄浑力量激励他的儿女奔赴抗战前线。在1938年9月诗人光未然带领抗日演出队来到黄河边的壶口瀑布,涛涛黄河水在诗人胸中掀起万丈狂澜,他挥笔写下了不朽的诗篇《黄河颂》,随后又一气呵成创作了组诗《黄河大合唱》,经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唱遍大河上下,激励中华儿女为祖国尊严而战。《黄河大合唱》共八个乐章,今天老师跟大家一起来学习《黄河大合唱》的第二乐章《黄河颂》 初读课文

1.现在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感受黄河颂。请同学们诵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停顿、节奏(师正字音)。揣摩思想感情。边读边思考边体会,诗歌结构分为几部分?诗歌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2.解题。本课题目是《黄河颂》,哪个词是关键(抓住“颂”字。) 赏读课文 (一)朗诵词 全诗分成朗诵词和歌词两大部分,朗诵词可以看作是一个序曲,它的主要内容和作用是什么(师读,生画节奏,思考问题) 明确:了解黄河精神---伟大坚强,作用是引出下文的颂歌。是英雄气魄,民族精神,伟大坚强,赞歌。 (二)品歌词 1.品读 以纵列小组为单位,赏读歌词部分,每组读一节,(第一组读望黄河,第二组颂黄河的第一层,第三组读颂黄河的第二层,第四组读颂黄河的第三层。) 2.赏析 (1)歌词部分在“颂黄河”之前,对黄河进行了怎样的描写,哪一个词总领,表现了黄河怎样的特点 明确:由“望”字总领,对黄河进行了近镜头特写、俯瞰全景式总写、纵向描写、横向展开,表现了黄河一往无前、无坚不摧的特点。 3.赏“颂黄河” (1)歌颂黄河的部分分为3个层次,分别是从那些方面进行赞颂的 明确:以“啊!黄河!”为标志分为三层,分别从黄河的历史贡献,地理特征,自然特点这三方面歌颂了黄河。 (2)歌词中反复出现的“啊!黄河!”起了什么样的作用 明确:“啊!黄河!”反复出现,把歌词主体部分从“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到“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分为三个层次,依次是: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黄河保卫了中华民族,黄河还将激励着中华民族。由实到虚,环环相扣,逐步深入。(3)如何理解黄河是“摇篮”,是“屏障” 明确:把黄河比喻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写出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歌颂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指出黄河的历史贡献;把黄河比喻为“民族的屏障”,侧重从黄河对中

六年级音乐上册《黄河颂》教案 人音版

《黄河颂》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作品创作背景及作者生平,分析歌曲不同的音乐风格,感受体验其丰富的音乐情绪,了解作品思想内容和民族精神,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操,理解作品的审美音乐价值和社会价值。 2、能力目标:用听、唱、议等方法欣赏作品,能比较准确的把握歌曲的演唱风格特点。 3、情感目标:能够对历史题材的民族音乐感兴趣,在欣赏和演唱歌曲中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民族音乐的感情。 教学重点: 启发学生研讨、交流《黄河颂》的艺术内涵。从而培养学生音乐欣赏、感受能力、语言组织、表达能力,以及思维能力。 教学难点: 调动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感受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统一,提高对声乐作品的鉴赏能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先演奏一首钢琴曲献给大家,请欣赏。 1、大家知道我刚才弹的是什么乐曲么?(黄河协奏曲第二乐章《黄河颂》) 2、很好,那么同学们对黄河了解多少呢?请大家发言。 A、黄河协奏曲共分四个乐章:《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愤》《保卫黄河》,殷承宗改编。 B、乐曲材料源于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 二、欣赏《黄河颂》: 1、首先大家先看看这几幅图片,是否知道这是什么地方? 壶口瀑布(山西省),河套平原(内蒙古省)。黄河的全长多少,流经几个省份。黄河为中国第二大河,全长5464公里。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9个省区。 2、自古以来,就有不少文人墨客对黄河有过文学绘画艺术的写真,例如李白的一句千古绝叹——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而我们近代现代的艺术家则用音符的形式来抒发对黄河的敬畏之情。

A、(幻灯出示作者冼星海照片)大家认识这是谁么? B、那么大家谁知道冼星海的生平和一些作品? 3、好的,我们今天要了解欣赏的内容就是冼星海的《黄河颂》。 4、接下来请同学们听一听这首歌曲。(播放)听过之后什么感受呢?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它滋润了华夏大地,哺育了炎黄子孙。伟大的党开辟了祖国的崭新的一页,让我们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歌颂黄河,振兴华夏,保卫全中国!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黄河颂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黄河颂》教案 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把握诗文基调,有表情朗读诗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②过程和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重点 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教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音乐《黄河大合唱》之第一、第二部。以强烈的气势感染学生,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 二、朗读。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畅、充满感情地朗读。 ①教师范读。 ②学生自由练习朗读。 ③学生齐读。 三、内容研讨 ①解题。本课题目是《黄河颂》,哪个词是关键?(抓住“颂”字。) ②这首歌词的一、三两节很显然是首尾呼应,但这两段文

字着眼点完全相同吗?(第一节重点落在“黄河”上,第三节重点落在“中华儿女”上。) 页 1 第 ③第二节是主体部分,主要是“颂黄河”,但并不是立即开始歌颂,在“颂”之前有一个蓄势阶段,如果在文中找出一个字来统领,应该是哪个字?(即“望”字。) ④“颂黄河”这一环节也有明显的外部标志,这就是文中反复出现的“啊!黄河!”这句话把内容划分为几个层次?每个层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⑤小结课文。 用如下板书总结课文。 序曲主体尾声 黄河伟大坚强望黄河颂黄河学习黄河精神 五、再朗读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根据《黄河颂》音乐,进行配乐诗朗诵。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安排学生齐读、领读或个别诵读。 六、课外作业 ①阅读《黄河大合唱》第三部分:《黄河之水天上来》。 ②欣赏《黄河大合唱》音乐,学唱《黄河颂》部分,并进行表演唱. 教学目标:1.了解《黄河大合唱》的创作背景和其他相关

内容。 2.反复朗诵并理解歌词内容,感受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页 2 第 教学设计与步骤: 一、播放《黄河大合唱》音乐片断,以雄壮激越的音乐演唱和朗诵 来感染、调动学生。 二、学生们把预习所查资料展出并汇报交流,共同了解《黄河大合唱》由八个乐章组成,《黄河颂》中其第二章。由光未然作词,冼星海作曲的《黄河大合唱》创作于抗日战争时期,表现出中华民族的苦难和不屈的斗争精神。 三、整体感知课文 1.教师范读后学生自由练习朗读。 2.梳理作者思路,明确划分“序曲——主体——尾声”三个部分,并能概括大意。 3.主体部分中“望”字所统领的内容? 4.“啊!黄河”在诗中反复出现,有什么作用? 5.诗歌从什么角度表达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的?有何历史和现实意义? 四、内容探究 1.颂歌的首尾如何呼应的? 2.为什么把黄河比作“摇篮”和“屏障”?

黄河颂公开课 教学设计

黄河颂教学设计 一、导入 1、课前播放歌曲《黄河颂》 2、导入语: 刚才大家听到的这首歌《黄河颂》,它诞生于抗日战争这个特殊的时期,它的传唱曾激励了一代中华儿女为祖国浴血奋战,用他们的生命捍卫了我们民族的尊严。而今天,老师想和同学们一起来走进这首诗歌,一起去体会黄河带给我们的力量之美。 二、授新课 (一) 1、了解作者光未然: 原名张光年。现代诗人,文学评论家。1936年到延安,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 2、检查预习 澎湃()() 气魄()高山之巅() 狂澜()哺育() 浊流()屏障() 3、朗读诗歌 接下来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诗歌,用你认为最好的方式来读一读。 出示朗读指导。 4、听读诗歌,感知课文。 其实想读好这首诗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所以,我想请大家来欣赏一段视

频朗读,边欣赏黄河壮阔的景色,边体会诗歌的感情。来听听朗读者是否把黄河的力量之感展现出来了呢 (二)赏析诗歌 1、整体感知 (1.)标题“黄河颂”中哪个词最为关键 “颂”字,表达了对黄河的热爱和歌颂。 (2.)文章从结构上共分为哪几部分 全诗分成朗诵词和歌词两大部分,朗诵词可以看作是一个序曲,它歌颂黄河的英雄气魄和伟大坚强,引出下文的颂歌。 2、小组合作,赏析探究 出示问题,小组内合作完成 3、全班交流 A 歌词部分并没有立即开始歌颂,在“颂”之前有一个蓄势阶段,如果在文中找出一个字来统领这一部分,应该是哪个字统领到哪 1、出示这部分内容,找出统领的字“望” 2、指导朗读 要读出黄河奔流的力量,就要抓住关键词进行重读,哪些词体现黄河的力量奔、澎湃、掀、万丈、劈(用高吭的声音) 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 说明黄河在奔流过程中历经坎坷,它的奔流是艰辛的,可是,黄河并没有因此停下来奔流的脚步,这体现出了黄河的坚韧,所以,我们在读时,应该用低沉而缓慢的声音。 B、歌颂黄河的部分能分为几个层次分别是从那些方面对黄河进行赞颂的

人音版六年级音乐上册(简谱)第5课《聆听 黄河颂》教学设计

黄河颂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记住《黄河颂》的主题旋律,感受乐曲壮阔而深切的激情。 学情分析 围绕着聆听与演唱的学习内容,通过这首赞美祖国的作品的聆 听,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和对伟大祖国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重点难点 认识反复记号”D.S.“,并能说出和反复记号”D.C.“的不同用法;认识西洋乐器,能听辨说出乐器的名字和所属的乐器组别 教学过程 新设计 1、导入。 (1)歌唱导入。师生以接龙的方式演唱《龙的传人》第一段歌词,一问一答地自然过渡到本课的学习。

(2)聆听或观看《黄河颂》的演唱,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听后,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诵一下歌词,以便更好地理解歌词中蕴藏的对祖国母亲赞美之心。 2.聆听钢琴协奏曲《黄河颂》,感受乐曲表现的力量。 (l)聆听主题1,听出乐器演奏的音色。听前可先帮助学生知道什么是?协奏曲?、?钢琴协奏曲?,然后提出问题:乐曲开始时是什么乐器演奏的?钢琴再次演奏这一主题时给你怎样的感觉? (2)学生听后交流。交流后可再次聆听,以加深对乐曲的感受。 (3)带着问题聆听全曲。设问:你听到黄河奔流的声音了吗?可让学生谈一谈:钢琴是如何表现?黄河的奔流?的。 (4)再次完整聆听全曲,听后请学生谈谈:哪一段旋律使你最为激动?教师可在听前引导学生边听边看教科书中出示的四个主题,比较一下它们的旋律进行、音区等的特点。 3.简介乐曲及歌曲创作的背景。 乐曲《黄河颂》钢琴协奏曲《黄河》是根据人民音乐家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改编创作的。它以抗日战争为历史背景,以黄河象往中华民族,表达了无产阶级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勇于斗争的精神。在创作中运用了西洋古典钢琴协奏曲的表现手法,在曲式结构上又体现了中国传统风格,以标题性组曲的形式写成。经改编后的钢琴协奏曲《黄河》共有四个乐章,分别为:1.前奏:黄河船夫曲;2.黄河颂;3.黄河愤;4.保卫黄河。本课选听的是第二乐章《黄河颂》。

初中语文《黄河颂》教案

6、黄河颂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了解作者和作品。 2.了解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方法。 3.利用字典,掌握生子词。 技能目标 1.初步学会用普通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品读歌词中的语言。 情感目标 感受歌词所表现的伟大民族精神和强烈爱国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反复诵读,感受黄河雄壮的气魄和中华民族伟大坚强的精神。 学法指导 通过“感受——诵读——品析——运用”的四步进行学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感受) (欣赏《黄河大合唱》第七章《保卫黄河》片段) 同学们,上课之前,先让我们静静地听一段音乐,请你边听边发挥想像,然后说说你听后的感受。(板书学习目标一欣赏:让我们静静地听。) (生:我感受到黄河流水汹涌澎湃,一泻千里生:我听见黄河在咆哮,在奔腾。使我的情绪激动、热血沸腾、悲壮等) 师问:大家从音乐中感受到了激动、热血沸腾、悲壮等战斗的激情。为什么你会产生这样的情绪? 师自答:当时抗日战争已全面爆发,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着华北大地,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许多进步作家、艺术家希望通过自己创造的艺术形象反映现实斗争,用以激发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1939年,诗人光未然跟随抗日战士行军到了黄河岸边,感慨不已,于是写下了歌颂黄河母亲的大型组诗《黄河大合唱》,共由八个乐章组成,我们今天学习它的第二乐章《黄河颂》。 二、诵读 师:学习这首诗歌,我们首先要学会朗读,像诗人一样热情歌颂我们伟大的母

亲--黄河!大家想一想,怎样才能更好地朗诵好一首诗呢? 师生共议得出。如: 1,把握诗词的节奏、重音。(语调激昂、感情豪迈。) 2,时代背景的把握 3,对诗词语言的品味 4,调节自己的感情。 更多…… 师:下面让我们高声地朗读起来,读出对黄河的赞美之情。(板书教学目标二诵读:让我们琅琅地读。) 1、学生自由读,推荐一个代表读。 2、老师范读。 3、同学合作朗诵 1,鼓励学生小组合作探究,设计多种形式合作朗诵 例如:人员数量的搭配——二人组、三人组、四人组、男女混合组…… 歌词篇幅的选择——全文、一小节、甚至一两句。 诗句的具体分工——学生对所选的语段进行分工朗诵,创造多样式的朗诵方法。2,全班评出最有情感感染力的最佳组合,予以鼓励。 注环节的设置意在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领略歌词美感,将学生的情感逐渐引向高潮 三、品析课文 师:我们学诗要读出诗的气势,读出诗人要表达的感情,我们还要更深刻地领会诗的内涵,下面同学们默读课文,通过读诗歌①你读懂了什么?②你还有哪些疑问?(学生独立思考,老师板书教学目标三品析:让我们细细地品。)1、品味课文中的语言;学生相互质疑,也可师生相互质疑,并提出建议性的 意见。 2、教师总括全文 (一)序曲 师问:文章从结构上共分为几大块? 明确:两块。第一段是朗诵词也就是序曲部分,第二段是歌词即文章的主体部分。在第一段中,朗诵词开宗明义的说出了黄河表现出我们民族什么样的精神? 生答:伟大坚强

自读课文《黄河颂》教学设计

自读课文《黄河颂》教学设计 一、预习目标: 1反复朗读,整体把握诗歌内容,体会歌词部分澎湃的民族感情。 2.体会诗歌的意境美,提升欣赏品位。 3.感悟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和不屈的意志,培养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预习帮助 1.题目解说 《黄河颂》是组诗《黄河大合唱》中的第二个乐章。“黄河颂”即歌颂黄河,歌颂黄河的伟大坚强。题目点明了诗歌的赞颂对象和内容。 2.作者介绍 光未然(1913--2002),本名张光年,湖北光化人。诗人、文学评论家。1939年到延安后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 3.写作背景 本诗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1938年,抗日烽火燃遍中华大地,诗人随军行进到黄河岸边,面对雄奇壮丽的黄河、英勇抗战的战士,他感受到了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和坚强不屈的意志。于是1939年诗人在到延安后,创作了组诗《黄河大合唱》。 三、练习巩固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diān 峰( ) 流 xiè( ) 狂 lán ( ) pínɡ障( ) 发 yuán( ) wǎn 转( )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哺.育( ) 澎湃 ..( ) 浊.流( ) 劈.成( ) 气魄.( ) 臂膀.( ) 3、结合语境解释词语: (1)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摇 篮: (2)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儿发源。 发源:

4、体会诗歌用词精妙的地方,品析下面加黑词好在哪里: ⑴ (黄河)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 ⑵啊!黄河!你一泻万丈,...... 5、分析下列句中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⑴啊!黄河!/你是伟大坚强,/像一个巨人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 ⑵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将要学习你的榜样,/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6、下面诗句都与黄河有关,你能否在横线上填上相应的诗句: 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片孤城万仞山。 ⑵白日依山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君不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奔流到海不复回。 ⑷一樽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限事,从头说。 7、1953年5月以来,人类22次在地球之巅珠穆朗玛峰顶留下足迹,有人认为这是人类征服大自然的壮举。假如你是登临者,你认为你是征服者吗 ?请写一段话谈谈你的看法。(30字以内)

最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黄河颂》精品教案

5 黄河颂 1.朗读课文,感受黄河的形象与魅力,领悟黄河所凝聚着的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2.揣摩课文的精彩段落和关键语句,学会做批注。 3.把握诗歌的语言特点,体会直接抒情的表达效果。 一、导入新课 播放导入视频。 同学们刚刚所看见的,是著名的作曲家冼星海为《黄河大合唱》谱曲的选段,为何他在看到诗稿时如此激动?为何黄河在一个中国人眼中有如此魅力?也许,读了《黄河颂》一文,你能获得启示。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了解创作背景,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作者背景:光未然(1913—2002),原名张光年,湖北光化(今老河口西北)人。在中学时代即参加革命工作,“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辍学,曾做过学徒、店员和小学教师。1935年8月创作《五月的鲜花》歌词,1936年抵达上海,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并从事进步文艺活动。1939年到延安后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 创作背景:光未然写这首诗歌时,正值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着华北大地,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许多进步的作家、艺术家开始通过自己创作的艺术形象来反映现实斗争,激发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1939年,诗人到延安后,配合音乐家冼星海创作了《黄河大合唱》八个乐章,此为其二。诗中雄奇的想象与现实的图景结合在一起,组成了一幅幅壮阔的历史画卷。 探究:请同学们初步朗读诗歌,并结合历史创作背景,谈谈该如何朗读本篇诗歌。 明确:(1)诗歌分为朗诵词和歌词两大部分,朗读时应该注意停顿,以示区别。 (2)“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总领下文,因此停顿要稍长。后面的四个分句注意重点词语“掀”“奔”“劈”的重读,且四句应该越读越激昂,表现黄河的

黄河颂公开课教案

黄河颂·电脑辅助教学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词语,掌握“巅、澎湃、狂澜、屏障、哺育、九曲连环”等词语的读音、词义、并学会运用 2.了解诗人光未然及音乐家冼星海 3.感受黄河的悠久历史与波澜壮阔的形象,理解黄河所凝聚着的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能力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歌词,充分展开想象,体会歌词中体现出的英雄气魄,体味诗人的爱国情感 2.理解歌词中比喻、拟人修辞手法的运用,并学习运用到写作中去 德育目标 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增强保卫黄河、保卫祖国的决心,为使我们的民族跻身于世界强国之林而奉献自己的力量 ●教学重点 1.理解诗歌颂扬黄河、赞美民族伟大的内涵,体会作者炽烈的爱国情怀 2.引导学生美读诗歌,感受其韵律美、画面美、修辞美 ●教学难点 揣摩意蕴丰富的语句,理解其深刻含义 ●教学方法 1.朗读法借助录音媒体,通过语音、声色、节奏,使诗歌内容立体化、形象化、情境化引导学生准确安排停顿、处理好重音、调控好速度、把握好语调,美读诗歌通过美读,使学生耳醉其音,心醉其情,入情、入境、会心,感受诗歌的意蕴、情感 2.讨论点拨法引导学生抓住全诗的关键性语句,理解诗意,体味诗情 3.美点寻踪法教师引导学生自主赏读,探究诗歌的美点,激活学生的赏析品味意识,使学生真正成为鉴赏的主体 4.延伸拓展法沟通课堂内外,乘坐阅读“直通车”,收获多多 ●教具准备 多媒体,录音机,示范朗读磁带,《黄河大合唱》第一、二、七部歌带,文字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 学生听诗、看诗(默读)、读诗(出声读)、说诗(复述诗歌大意),熟悉诗歌内容,把握抒情脉络,了解创作主旨;品读诗歌,鉴赏诗歌美点;延伸拓展,开阔学生视野,拓展阅读空间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设计(一): “一把黄土塑成千万个你我,静脉是长城,动脉是黄河”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它用甘甜的乳汁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孕育出灿烂的华夏文明今天,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黄河颂》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黄河颂》教案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把握诗文基调,有表情朗读诗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②过程和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重点 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教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音乐《黄河大合唱》之第一、第二部。以强烈的气势感染学生,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 二、朗读。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畅、充满感情地朗读。 ①教师范读。 ②学生自由练习朗读。 ③学生齐读。 三、内容研讨 ①解题。本课题目是《黄河颂》,哪个词是关键?(抓住“颂”字。) ②这首歌词的一、三两节很显然是首尾呼应,但这两段文字着眼点完全相同吗?(第一节重点落在“黄河”上,第三节重点落在“中华儿女”上。)

③第二节是主体部分,主要是“颂黄河”,但并不是立即开始歌颂,在“颂”之前有一个蓄势阶段,如果在文中找出一个字来统领,应该是哪个字?(即“望”字。) ④“颂黄河”这一环节也有明显的外部标志,这就是文中反复出现的“啊!黄河!”这句话把内容划分为几个层次?每个层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⑤小结课文。 用如下板书总结课文。 序曲主体尾声 黄河伟大坚强望黄河颂黄河学习黄河精神 五、再朗读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根据《黄河颂》音乐,进行配乐诗朗诵。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安排学生齐读、领读或个别诵读。 六、课外作业 ①阅读《黄河大合唱》第三部分:《黄河之水天上来》。 ②欣赏《黄河大合唱》音乐,学唱《黄河颂》部分,并进行表演唱. 教学目标:1.了解《黄河大合唱》的创作背景和其他相关内容。 2.反复朗诵并理解歌词内容,感受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

教学设计与步骤: 一、播放《黄河大合唱》音乐片断,以雄壮激越的音乐演唱和朗诵 来感染、调动学生。 二、学生们把预习所查资料展出并汇报交流,共同了解《黄河大合唱》由八个乐章组成,《黄河颂》中其第二章。由光未然作词,冼星海作曲的《黄河大合唱》创作于抗日战争时期,表现出中华民族的苦难和不屈的斗争精神。 三、整体感知课文 1.教师范读后学生自由练习朗读。 2.梳理作者思路,明确划分“序曲——主体——尾声”三个部分,并能概括大意。 3.主体部分中“望”字所统领的内容? 4.“啊!黄河”在诗中反复出现,有什么作用? 5.诗歌从什么角度表达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的?有何历史和现实意义? 四、内容探究 1.颂歌的首尾如何呼应的? 2.为什么把黄河比作“摇篮”和“屏障”? 3.“啊,黄河!你是伟大坚强”是不是病句?为什么要词性活用? 4.探究课堂上生成的各种相关问题。

黄河颂教案

《黄河颂》教案 教学时间: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a、学习有感情的朗读诗歌,在朗读在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b、感受黄河的悠久历史与波澜壮阔的形象,理解黄河所凝聚的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2)过程与方法:结合图片,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朗读,来熟悉课文,通过合作探究,来理解课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增强保卫黄河、保卫祖国的决心。 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诗歌。 教学难点:感受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和不屈意志。 教学方法:尝试、朗读 教学安排:一课时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课前活动。1、展示图片,让学生初步认识黄河。 2、让学生欣赏歌曲《保卫黄河》,激起学生对黄河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3、展示图片,让学生欣赏不同角度,不同地域的黄河,加深对黄河的认识。 (二)、过程:1、介绍写作背景与作者。

背景介绍:1938年,抗战正在激烈进行,日本侵略者的铁蹄正践踏着华北大地。在中华民族到最危险的时刻,英勇无畏的华夏儿女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推入高潮,1938年9月,诗人光未然带领抗敌演出队来到了黄河,来到了壶口瀑布。滔滔的黄河水,在诗人心中掀起了万丈狂澜,他挥笔写下了不朽的诗篇——《黄河颂》。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读到了《黄河颂》这首组诗也是异常激动,触发了他的创作灵感。他和光未然合作,连续写作六天,完成了一部史诗性的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这组歌随后唱过大江上下,激励着中华儿女为祖国的尊严而战。 作者简介:光未然,原名张光年,1913年出生,湖北光化县人。1935年创作《五月的鲜花》歌词,1939年到延安后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诗包括《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对口曲》《黄水谣》《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 2、出示生字,让学生注音,检查课前预习情况。 澎湃()() 气魄()高山之巅() 狂澜()哺育() 浊流()屏障() 3、朗读课文。要求,通过范读、自读、齐读各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熟悉课文的容。 4、整体感知课文,通过结组讨论,教师指导,让学生明确作者

黄河颂的小学音乐教案

黄河颂的小学音乐教案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教学大纲和教科 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黄河颂的 小学音乐教案我们来看看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能正确认读、理解、识记、运用本课词语 3、了解作者及作品相关知识;了解黄河的过去和现在状况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并在朗诵中想象、感受黄河的气势和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朗诵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利用多媒体去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情感为朗诵打好基础 2、采取听、读、诵、背等灵活多样的朗诵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朗诵水平 3、在讨论交流品味质疑探究中感受诗词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感受黄河磅礴的气势激发学生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学习黄河伟大坚强的精神并献身于祖国 2、树立对母亲河的忧患意识行动起来拯救母亲河 ◆教学步骤: 一、引入激发:

1、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指条河 学生回答后大屏幕显示《中国地图》: 让学生找出黄河的地理位置并说说你对母亲河——黄河知多少 (提示:可从河长、流经省份、流域面积及人口、历史文化等方面回答) 学生回答后屏幕显示相关资料并让学生齐读: 黄河仅次于长江是中国第二大河干流全长5464公里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绥远、陕西、山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份成“几”字形向东注入渤海沿途汇集了30多条主要支流和无数溪川流域面积达75万多平方公里黄河流域有肥原沃土物产丰富山川壮丽居民几占中国总人口四分之一耕地则约占全国四成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观看屏幕显示图片了解黄河与华夏文明的关系: 蓝田人头像;仰韶文化中的器皿;殷墟发掘的甲骨文;秦始皇兵马俑:《清明上河 图》等图片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2、教师顺势导入课题: 既然我们的母亲河如此之伟大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满怀激情地歌颂她吧! 二、板书课题《黄河颂》并对作者、作品、创作背景作简介: 大屏幕显示图像及文字: 1、词作者——光未然:诗人和文学评论家原名张光年湖北光化人1936年在武汉发表歌词《五月的鲜花》谱曲后在抗日救亡运动中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