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饮用水消毒副产物名词解释

饮用水消毒副产物名词解释

饮用水消毒副产物名词解释

饮用水消毒副产物是指在对饮用水进行消毒过程中产生的附加化学物质。这些副产物是由消毒剂(如氯、臭氧、二氧化氯等)与水中存在的有机物或无机物反应而形成的。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饮用水消毒副产物及其简要解释:

1.氯代酸:当氯与水中有机物反应时,可能会生成氯代酸

(如三氯甲烷、二氯乙酸等)。这些化合物被认为是潜在的

致癌物。

2.高氯酸盐:高氯酸盐(如氯酸钠、氯酸钾)是使用臭氧

进行水处理时的副产物。高氯酸盐在高浓度下对人体有毒性

3.氯胺类化合物:当氯与含氨化合物反应时,会生成氯胺

类化合物(如氯胺、二氯胺等)。这些化合物在饮用水中的

浓度越高,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可能越大。

4.总三卤甲烷:总三卤甲烷是指多种三卤甲烷类物质的总

和,包括三氯甲烷、二氯甲烷等。它们是氯与有机物反应后

的副产物,有些可能对人体健康有潜在风险。

需要注意的是,饮用水中的消毒副产物通常会经过监测和控制,以确保其浓度在安全范围内。此外,不同的消毒方法和水质条件会产生不同的副产物。如果对特定的饮用水消毒副产物有更详细的了解需求,建议参考相关的科学研究、法规要求或专业机构的资料。

饮用水消毒副产物分析探讨

饮用水消毒副产物分析探讨 【摘要】饮用水消毒是控制水中致病茵、保障人类安全使用的重要技术手段,但因此而产生的消毒副产物却危害着人类的健康,直接影响饮用水的质量安全。本文探讨了近年来消毒副产物分析领域中常用的各种技术及检测方法,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饮用水;消毒副产物;分析 一、饮用水消毒副产物概述 1. 氯化消毒副产物 水的加氯消毒技术是水处理技术发展历史上一个重大进展。氯气消毒价格低廉、杀菌能力强,且持续时间长,多年来一直是饮用水消毒的首选药剂。目前在氯化消毒的饮水中已经监测到300多种DBPS,包括THMS、卤乙酸、卤乙腈、卤代酮、三氯硝基甲烷、三氯乙醛等。随着DBPS研究的多方面展开,越来越多的DBPS 的毒性被认识到,一些国家和组织也不断对相关规定进行调整。 (1)MX及其同系物。尽管MX 在水中的浓度很低,但它能使TA100 菌株直接诱变,它的致突变性占饮用水突变活性的15%—57%,是现在已知的饮用水氯化消毒副产物中最重要的致突变性的物质。 (2)N-亚硝基二甲基胺。NDMA 是一种不易挥发的化合物,普遍存在于各类食品及工业制品中,为大家所熟悉。但它作为DBPs 存在于饮用水中是1998 年在加拿大安大略被发现的。由于对它的毒性也已广为研究,因此在水环境领域很快掀起了一股NDMA研究热。现在的研究还不能确定NDMA 是怎么形成的,但要形成NDMA 需要3个条件,即氯、无机物和胺。当用氯或氯胺给流动水消毒时,3种物质互相接触就会形成NDMA。USEPA 认为这种物质在极低的浓度就会致癌。 2. 臭氧消毒副产物 臭氧作为消毒剂的前景一度显得非常光明。它不会产生像THMs之类的卤代消毒副产物,却产生了包括醛类、酮类、羧酸、酮酸、腈类以及无机卤氧化物等的一系列产物。消毒时同样会产生有毒的副产物,当源水中Br- 的浓度稍高时,溴离子能取代氯离子主要生成溴代乙酸,溴代乙酸被认为比氯代乙酸具有更强的DNA损伤能力;另外溴酸盐具有强致癌性。 3. 二氧化氯消毒副产物 二氧化氯作为饮用水消毒剂始于1944年,与CI2消毒相比,CIO2具有更好的水溶性及更强的杀菌性能,并能明显改善水体的色度和口感。另外CIO2不会

消毒处理副产物

氯 氯消毒主要是通过次氯酸的氧化作用来杀灭细菌,次氯酸是很小的中性分子,只有它才能扩散到带负电的细茵表面,通过细菌的细胞壁穿透到细菌内部,起氧化作用破坏细菌的酶系统,而使细菌死亡。但对于水中的病毒、寄生虫卵的杀灭效果较差,需要在较高值消毒剂浓度乘以接触时间才能达到理想的除菌效果。然而,氯在水中的作用是相当复杂的,它不仅可以起氧化反应,还可与水中天然存在的有机物起取代或加成反应而得到各种卤代物。研究发现氯在进行饮用水预氧化和消毒时与水中某些有机物发生氧化反应,同时发生亲电取代反应,产生易挥发和不易挥发的氯化有机物如三氯甲烷等,这些有机化合物有许多是致癌物或诱变剂而常规处理工艺对于氯化产生的副产物不能有效去除。 二氧化氯 二氧化氯的消毒机理主要是氧化作用,能较好杀灭细菌、病毒,且不对动植物产生损伤,杀菌作用持续时间长,受影响小,可除臭、去色,二氧化氯是一种强氧化剂,对细菌的细胞壁有较好的吸附和穿透性能,可以有效地氧化细胞酶系统,快速地控制细胞酶蛋白的合成,因此在同样条件下,对大多数细菌表现出比氯更高的去除效率,对很多病毒的杀灭作用强于氯是一种较理想的消毒剂,二氧化氯可以与多种无机离子和有机物发生作用,可以去除水中的多种有害物质,还可以将水中溶解的还原态铁、锰氧化,对去除铁和锰很有效,同时对于硫化物、氰化物和亚硝酸盐也有一定的氧化去除效果。二氧化氯几乎不与水中的有机物作用而生成有害的卤代有机物,二氧化氯在净水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被其氧化而生成的有机副产物;另一部分是本身被还原以及其它原因而生成的无机副产物。与氯相比,二氧化氯净化的有机副产物较少且毒性较轻,二氧化氯主要的消毒副产物为亚氯酸盐和氯酸盐,它们对人体健康有潜在的危害,世界卫生组织对亚氯酸盐在水溶液中的质量浓度建议控制在以200L下,而对氯酸盐的毒性还在进一步的研究之中,另外,二氧化氯本身也有害,且不能贮存,需现场制备。 氯胺 氯胺消毒是氯衍生物的消毒方法之一,由于氯胺消毒作用缓慢,它不能作为基本杀菌消毒剂,曾一度停用,但由于氯胺能避免或减缓氯与水中有机污染物质的某些化学反应,从而使消毒后水中氯化副产物的生成量显著降低,氯胺消毒被广泛认为是控制消毒副产物形成的有效手段。根据资料,出厂水采用氯胺消毒,卤乙酸的产生量减少,三卤甲烷的产生量减少,投加氯胺已为越来越多的供水公司所认同,有更多的水厂又重新采用了氯胺消毒法,氯胺在控制管网中细菌的再次繁殖和生物膜也比氯更为有效,然而氯胺消毒对水中的贾第虫和隐孢子囊的去除效果却不能够令人满意,一般认为,对于严重污染且有机卤化物含量较高的源水或水厂的供水管网较长,水流在管中停留时间大于12天时,比较适合采用氯胺消毒。 臭氧 臭氧的消毒机理包括直接氧化和产生自由基的间接氧化,与氯和二氧化氯一样,通过氧化破坏微生物的结构,达到消毒的目的,其优点是杀菌效果好,用量少,作用快,能同时控制水中铁、锰、色、味、嗅,可将氰化物、酚等有毒有害物质氧化为无害物质,可氧化嗅味和致色物质,从而减少嗅味,降低色度,可氧化溶解性铁、锰,形成不溶性沉淀,通过过滤去除可将生物难分解的大分子有机物氧化分解为易于生物降解的小分子有机物。但研究表明,臭氧与有机物反应生成不饱和醛类、环氧化合物等有毒物质,在含有少量溴化物的时候,臭氧处理就会产生致癌性的副产物,这些副产物中最需要注意的是溴酸盐,其最大容许浓度极低美国标准为0.01mg/L,总的来说,虽然应用臭氧消毒也会有副产物生成,但一般情况下浓度不高,毒性也不如氯大。 紫外线消毒 紫外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一种快速/经济的高效消毒技术,它是利用特殊设计的高效

消毒副产物

消毒副产物 对饮用水实施加消毒剂消毒的目的在于消灭水中的病原体,防止介水传染性疾病的传播。但是后来人们发现,经消毒后的水中除含有微量的消毒剂外,还可以产生许多消毒副产物(disinfection by—products,简写为DBPs)。长期以来人们对DBPs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从DBR的成分、毒性、流行病学、饮用水中的污染状况以及干预措施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其目的是寻求一种理想的消毒剂,使它在有效的消灭病原体的同时,对人类产生的化学危害降低到最低水平。下面就国内外近几年来有关这一领域的研究进行简要综述。 1 消毒副产物的种类 自1974年Rook和Bellar等人发现,饮用水加氯消毒可以产生三卤甲烷(THMs)后,人们对DBP的成分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结果发现DBPs。有上百种物质,据文献报道除THMs外,还可以形成卤乙酸(HAAs)、卤乙腈(HANs)、卤代酮类(HK)、三氯乙醛,水合氯醛(CH)、三氯硝基甲烷,氯化苦(CP)、氯化腈(CNCl-)、氯酚、甲醛、氯酸盐(C103-)、亚氯酸盐(ClO2-)、溴酸 盐(BrO3-)等等。过去常用的消毒剂为液氯,目前氯胺、二氧化氯、臭氧等不同种类的消毒剂也在广泛应用,使用不同的消毒剂其DBPs不同,液氯作为饮用水中的消毒剂在全世界应用的时间最久、范围最广泛,通常它以次氯酸(HOCl-)或次氯酸盐(OCl一)的形式存在,当水中有 溴离子时,可以氧化溴离子为次溴酸(HOBr-)或次溴酸盐(OBr一),次氯酸和次溴酸均可以与 水中有机物作用产生DBPs,包括THMs、HAAs、HANs、HK、CH、CP,每类物质中含有不同组分的化合物(见表1),其中THM、HAA、HAN为主要的副产物;氯胺作为第二大消毒剂,与液氯相比可以明显的降低上述DBPs的含量,但是可以导致CNCl和亚硝酸盐的生成;臭氧可以氧化水中的有机物产生非卤代DBPs,如酮类、羧酸和醛类化合物,以甲醛为主,它还可以直接与溴离子反应产生BrO,如果水中同时存在有机物和溴离子时,臭氧可以氧化溴离子为次溴酸,丽导致溴代DBPs的生成,如溴仿;二氧化氯不直接产生有机卤代DBPs,主要的DBPs为亚氯酸盐和氯酸盐,其消毒剂本身的分解作用大于它与水中有机物的反应。从目前DBPs对健康影响的认识水平来讲,人们最感兴趣的DBPs,为THMs、HAAs、溴酸盐和亚氯酸盐。 2 消毒副产物的毒性 有关DBPs毒理学的研究进展很快,到目前为止THM已被公认为对动物具有致癌作用,国内也有一些试验表明:DBPs可能具有生殖毒性和致癌性。下面为人们较关注的几种DBR的毒性: 三卤甲烷(THMs):某些动物实验表明,一定剂量的THMs可以诱导肝、肾细胞毒性。尽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消毒副产物指标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消毒副产物指标生活饮用水是人类生活必需品之一,所以水质是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健康。为了确保生活饮用水的安全性,各国政府都有严格的水质标准。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中的消毒副产物指标。 1.氯化物 氯化物是加氯化物消毒剂时产生的最常见和最熟知的消毒副产物之一。氯化物是水中可溶解的氯离子。它可以通过植物硝酸盐还原气相电导法或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检验。 2.二氯甲烷(CH2Cl2) 二氯甲烷是另一种常见的消毒副产物,是由于氯与有机物反应而产生的。二氯甲烷对人体健康有害,因此对于公共饮用水,二氯甲烷的含量应低于0.01毫克/升。二氯甲烷可以通过气相色谱法检验。 3.三氯甲烷(CHCl3)

三氯甲烷是另一种常见的消毒副产物,也是由于氯与有机物反应 而产生的。它比二氯甲烷更加有害。三氯甲烷对于人体健康的危害包 括肝脏损害和癌症等。对于公共饮用水,三氯甲烷的含量应低于0.001毫克/升。三氯甲烷可以通过气相色谱法检验。 4.苯并[α]芘(BaP) 苯并[α]芘是一种多环芳烃,是烟草燃烧和烤肉等过程中产生的。苯并[α]芘与多个癌症类型有关,包括肺癌、喉癌和食道癌。公共饮 用水中的苯并[α]芘含量应低于0.0001毫克/升。苯并[α]芘可以通 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检验。 5.活性炭吸附法 活性炭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消除消毒副产物的方法。它可以去除大 部分的氯、氯化物、二氯甲烷、三氯甲烷等消毒副产物。活性炭吸附 法的原理是基于活性炭对于各种有机化合物的亲合性。在实验室中, 可以将水样通过活性炭床,并根据进入和出口的水样差异来检测消毒 副产物的去除量。

27消毒副产物

消毒副产物(DBPs) 一、氯化消毒副产物(卤代烃类化合物) 挥发性卤代有机物:主要有三卤甲烷(三氯甲烷、一溴二氯甲烷、二溴一氯甲烷、溴仿)。非挥发性卤代有机物:主要有卤乙酸(氯乙酸、二氯乙酸、三氯乙酸、溴乙酸等)、卤代醛、卤代酚、卤代腈、卤代酮、卤代羟基呋喃酮(MX)等。 1.影响c-DBPs的因素: (1)有机物前体的含量:天然有机物(腐殖酸、富里酸、藻类及其代谢物、蛋白质等), 污染物。 ★富含腐殖酸的水要比含富里酸的水产生的DBPs要多。 (2)加氯量、溴离子浓度和PH值:加氯量↑接触时间越长→三卤甲烷↑ 溴离子浓度↑→溴代三卤甲烷>三氯甲烷 PH值↑→三卤甲烷↑卤乙酸↓ 2.对健康的影响: ①动物实验证明:c-DBPs具有致突变性和致癌性,有的有致畸性和神经毒性作用。WHO 已将三氯甲烷、一溴二氯甲烷、二氯乙酸作为致癌性物质列入《饮水水质标准》。以MX为代表的卤代羟基呋喃酮是氯化饮水致突变性的重要成分,可引起动物多脏器肿瘤,肝脏、甲状腺是其致突变的敏感器官。 ②对生殖和生长发育的影响:自然流产、死胎、早产以及出生缺陷; 新生儿体重减轻、早熟或胎儿生长延迟等。 ★生殖发育毒性研究表明:三氯甲烷、一溴二氯甲烷、二溴一氯甲烷、2-氯酚对胚胎和胎仔具有一定毒性。 3.减少c-DBPs的措施:①采用生物活性碳法去除或降低有机物前体的含量; ②通过混凝沉淀和活性碳过滤等去除或降低c-DBPs; ③改变传统氯化消毒工艺; ④采用其它消毒法,减少c-DBPs的产生。 二、ClO2消毒副产物:氯酸盐、亚氯酸盐和氯化物。 动物实验表明亚氯酸盐影响血红细胞、导致高铁血红蛋白血症。氯酸盐尚无足够数据。氯酸盐、亚氯酸盐饮水标准均为0.7mg/l。 三、O3消毒副产物:甲醛、溴酸盐。 甲醛(天然有机物臭氧化,口腔癌,0.9mg/l),溴酸盐(溴化物臭氧化,2B类,0.01mg/l)

饮用水消毒副产物的危害及控制工艺

饮用水消毒副产物的危害及控制工艺 摘要: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有机化合物应用于工农业中,对应 的水源被污染程度增加。本文主要对饮用水消毒副产物常见的种类和产生的危害 进行介绍,结合当前饮用水消毒情况分析常用的消毒副产物控制工艺,希望为实 际饮用水消毒提供相关参考依据。 关键词:饮用水;消毒副产物;危害;控制工艺 引言 众所周知,水中含有自然界本身存在的和人工合成的各类有机物,在对水源 进行消毒的过程中所使用的消毒剂可能与水中的有机物发生反应产生消毒副产物(DBPs),对人体健康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其中饮用水中产生的消毒副产物 数量、种类与水质、所使用消毒剂种类以及所采用的水处理工艺有着密切的关系。比如使用含氯元素的消毒剂会产生氯仿、卤乙酸等消毒副产物;如果使用含有二 氧化氯元素的消毒剂,会产生氯酸盐、亚氯酸盐等消毒副产物。 一、消毒副产物的种类及危害 (一)种类 饮用水消毒过程中最常用的消毒剂为液氯,这类消毒剂应用的范围比较广泛,一般以次氯酸盐、次氯酸的形式存在,当其与水中的溴离子接触时发生氧化反应 产生次溴酸或者次溴酸盐,且与水中有机物反应产生三卤甲烷、卤乙酸以及卤代 酮类等多种消毒副产物。氯胺作为常用的第二大消毒剂,与液氯所产生的消毒副 产物相比较,其含量有所降低,主要包括亚硝胺、卤代氰、卤酰胺等消毒副产物。另外,臭氧与水中酮类、醛类等有机物发生氧化反应产生非卤代消毒副产物,且 与水中溴离子发生反应产生嗅代消毒副产物。 (二)危害

1.三卤甲烷 饮用水中被检测出的消毒副产物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危害。其中以氯仿为主 的三卤甲烷被公认为对动物有致癌的危害,比如动物长期处于高剂量一溴二氯甲烷、氯仿中会导致肾癌、肝癌;三溴甲烷、二溴一氯甲烷等会引发动物肠肿瘤[1]。 2.卤乙酸 通过动物实验可以了解到,卤乙酸中的二氯乙酸对生殖发育系统产生一定的 影响,且会导致癌症,并且卤乙酸中的三氯乙酸会影响肝、肾、脾脏等。与具有 挥发性、低沸点的三卤甲烷相比较,卤乙酸的沸点更高、致癌风险更大,在细胞 增殖、死亡修复过程中诱发癌症。 3.亚氯酸盐 亚氯酸盐作为二氧化氯所产生的消毒副产物,所产生的危害远大于氯酸盐的 危害,与动物体内红细胞发生氧化作用引发变性血红蛋白血症、溶血性贫血,并 且影响人体神经行为,降低人体甲状腺素的分泌,导致胎儿小脑和大脑重量和细 胞数量下降,神经行为作用比较迟缓[2]。另外,还可能导致婴儿皮肤增生或者神 经系统作用比较迟缓。 4.无机盐 溴酸盐和氯酸盐作为无机盐消毒副产物。其中溴酸盐会引发癌症,动物长期 处于高剂量溴酸盐环境下,可能会造成动物肾小管损伤,并且高剂量的溴酸盐所 具备的毒性具有一定的遗传性。氯酸盐会抑制生殖发育。 二、饮用水消毒副产物控制工艺 (一)寻找消毒剂替代品,更新消毒方法 众所周知,氯消毒作为饮用水消毒常用的一种成本低、操作便捷的消毒方式,但氯消毒产生的副产物危害比较大,因此急需寻找新的消毒剂或者消毒方法来降 低消毒副产物产生的危害。比如充分利用臭氧在除臭、色、味、杀病毒等方面所 具备的消毒能力,且对饮用水进行消毒中不会产生三卤甲烷。但由于臭氧不稳定、

自来水中的消毒副产物问题探讨

自来水中的消毒副产物问题探讨 一、氯消毒副产物的产生和标准 饮用水加氯消毒已有很长的历史,由于氯的使用成本低,消毒 效果好,一直是水处理中广泛采用的消毒剂。但是氯在消毒作用的 同时,与水中存在的微量有机物发生反应,生成了三卤甲烷(THMs)和卤乙酸(HAAs)及一些性质不明的消毒副产物,常规净化设施难以去除。 水源水中的腐殖质以及其他有机物构成了可转化为氯仿的母体,此种化合物经加氯即形成氯仿或其他卤代甲烷类化合物,它们的生 成与水中总有机碳总量、富里酸含量、加氯量、pH值、水温以及与氯作用时间等因素有正相关关系,即pH值愈高,反应时间愈长, 加氯量愈多,则生成的三卤甲烷愈多,它反映了水中有机物的污染 情况。三卤甲烷总浓度与水中有机物有关,一般地面水余氯氯(自 由氯)大于0.4mg/L,三卤甲烷的总含量就会高。 二、氯消毒副产物的测定 消毒副产物中的三卤甲烷(THMs)的测定采用顶空进样气相 色谱法,卤乙酸(HAAs)的测定采用微量萃取气相色谱毛细柱法,经测定,水中三卤甲烷中主要组分为三氯甲烷(CHCl3),卤乙酸

中主要组分为二氯乙酸(DCCA)和三氯乙酸(TCAA)。三卤甲烷生成能力(THMFP)和卤乙酸生成能力(HAAFD)测定条件是:水样在加氯量5mg/L的充足余氯条件下,经72h充分反应所能产生的三卤甲烷和卤乙酸的最大量。 测定饮用水中分离出来的有机污染物的致突变性可用爱姆斯(Ames)方法,处理后的水测定致突变性比测定原水更为盛行,以推测对人体慢性潜在影响和远期危害,可用作日常的水质监督以及确定是否需要用活性炭。 三、氯消毒副产物的危害 自1974年在氯消毒后的饮用水中陆续检出三卤甲烷(THMs)和卤乙酸(HAAs)类氯化消毒副产物以来,对饮用水氯化消毒副产物的研究已成为给水界研究的重点课题。实验室研究表明,三卤甲烷(THMs)的各组分具有明显的致突变作用,且存在良好的剂量反应关系。动物试验也证实三氯甲烷可引起雄性大鼠的肾脏肿瘤和雌性大鼠的肝脏肿瘤。大量流行病学调查表明,长期饮用氯消毒的饮用水,死于消化和泌尿系统癌症的危险性增加,并和其它癌症的死亡率存在着统计学的关系。目前,三卤甲烷类消毒副产物已成为多数国家和组织的饮用水水质标准中的控制指标。

饮用水消毒副产物化学特征与毒性

饮用水消毒副产物化学特征与毒性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水资源的污染日益严重,饮用水安全问题成为公众的焦点。为了确保饮用水的安全性,相关部门会在处理过程中加入消毒剂,以杀灭水中的细菌、病毒等有害物质。然而,消毒剂的使用也会产生一系列消毒副产物(DBPs),它们的化学特征与毒性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不容忽视。 近年来,研究者们对饮用水消毒副产物的化学特征与毒性进行了广泛探讨。在现有的研究中,已发现多种消毒副产物,如卤代有机物、含氮有机物、含氧有机物等。这些消毒副产物的含量通常较低,但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不容忽视。 饮用水消毒副产物的化学特征与毒性之间存在密切。一般来说,消毒副产物的毒性与其化学结构有关。例如,某些含氯消毒副产物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可对细胞造成损伤;而某些含氮消毒副产物则具有基因毒性,可能诱发细胞恶性病变。 研究显示,饮用水消毒副产物对人体的影响主要包括急性毒性、慢性毒性和其他毒性效应。急性毒性主要表现在短时间内摄入大量消毒副产物后,人体出现的中毒症状;慢性毒性则表现在长期饮用含有消毒副产物的水后,对人体组织器官造成的损害;其他毒性效应则包括致

畸、致突变、免疫毒性等。 为了确保饮用水安全,需要采取有效的风险管理措施。应加强对饮用水消毒副产物的检测和监测,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通过改进水处理工艺和优化消毒剂使用方案,降低消毒副产物的生成。加强对公众的饮用水安全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健康素养。 饮用水消毒副产物化学特征与毒性的研究对保障饮用水安全具有重 要意义。为了减少消毒副产物对人体的危害,需要深入研究消毒副产物的化学特征与毒性机理,优化水处理工艺,加强饮用水安全监管和风险评估。提高公众对饮用水安全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培养良好的饮水习惯也是至关重要的。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相信我们在保障饮用水安全方面将取得更大的进步。 摘要:本文针对煤矿区城市大气PM10的物理化学特征和毒性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对PM10的产生原因、含量、分布等进行分析,探讨了PM10对环境和健康的危害,并介绍了目前针对PM10的研究方法、研究成果和不足之处。本文将为深入了解煤矿区城市大气PM10的污染问题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对于改善煤矿区城市环境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引言:煤矿区城市作为我国能源的重要产地,其环境污染问题一直备

供水处理厂中消毒副产物的形成与控制

供水处理厂中消毒副产物的形成与控制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口的快速增长,供水处理厂在保障居民 饮用水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消毒是水处理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常用的消毒方法包括氯气、次氯酸钠和二氧化氯等。然而,消毒过程 中产生的一些副产物对人体健康可能造成潜在风险。本文将探讨供水 处理厂中消毒副产物的形成与控制。 一、消毒副产物的形成原因 消毒副产物的形成与消毒剂及水中的污染物质反应有关。主要原因 包括以下几点: 1.溶解性有机物存在。水中含有的有机物,如腐殖酸、脂肪酸等, 与消毒剂反应会生成三卤甲烷、二卤甲烷等消毒副产物。 2.余氯与氨氮反应。当供水中存在氨氮时,余氯与其反应会生成氯 胺类消毒副产物,如三氯胺和二氯胺。 3.溶解性无机物存在。水中含有的亚硝酸盐、硝酸盐和亚氯酸盐等,与余氯反应会生成亚硝酸亚氯胺、氯酸亚氯胺和三氯氮等消毒副产物。 二、消毒副产物的种类 供水处理厂中会产生多种消毒副产物,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三卤甲烷类。包括三氯甲烷、二氯甲烷等,具有潜在的致癌风险。 2.氯胺类。包括三氯胺和二氯胺等,对人体的健康有一定的影响, 如可能对肝脏和肾脏造成损伤。

3.亚硝酸类。包括亚硝酸亚氯胺、氯酸亚氯胺和三氯氮等,对人体的健康可能导致多种健康问题,如致癌性和免疫抑制等。 三、消毒副产物的控制方法 为了降低供水处理厂中消毒副产物对居民健康的潜在风险,采取以下控制方法十分重要: 1.选择适宜的消毒剂。不同的消毒剂产生的消毒副产物种类和浓度不同,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消毒剂,如优先考虑使用二氧化氯替代氯气消毒。 2.加强水源的整治。通过加强对水源的保护和监测,减少水中污染物质的含量,从根本上减少消毒副产物的形成。 3.优化消毒剂投加量。合理确定消毒剂的投加量,避免过量使用,可以减少消毒副产物的形成。 4.采用有效的预处理工艺。通过对水源进行预处理,如植物沉淀、活性炭吸附等,可以去除水中的有机物质和溶解性无机物,降低消毒副产物的形成。 5.提高供水的水质监测与调控能力。建立完善的监测机制,及时监测消毒副产物的浓度,对异常情况进行调控,保障供水的安全性。 结论 供水处理厂中消毒副产物的形成与控制是保障居民饮水安全的重要环节。通过选择适宜的消毒剂、加强水源整治、优化消毒剂投加量、

饮用水的消毒方法

液氯 1.消毒原理和方法 氯气的分子式为cl2,在常温常压状态下为黄绿色气体,经压缩成液体后存储于钢瓶中,称为液氯。液氯是最常用的饮用水消毒方法,液氯通过氯气溶于水后生成的次氯酸来消毒。次氯酸能够扩散到带负电的微生物表面并穿透其细胞壁到内部,通过氧化作用使细菌死亡。次氯酸或次氯酸根离子形态的氯称为游离性余氯,ph值越低,次氯酸对细菌的杀灭能力越强。 2.消毒副产物 液氯及其水解物次氯酸会与水中天然的有机物(如腐殖酸、富里酸、藻类)和无机物(如溴化物)发生取代、加成和氧化反应,生成超过300种副产物。其中,三卤甲烷和卤乙酸是对人和动物有危害的卤代酰胺。有研究发现,在消毒副产物的总致癌风险中,卤乙酸的致癌风险占91.9%以上,而三卤甲烷的则小于8.1%。 3.应用和局限 液氯消毒操作方便,成本较低,消毒能力强且作用持久,已成为目前给水系统中最为经济有效的消毒方法,但其消毒后生成的消毒副产物对人体存在健康隐患。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加强,越来越关注液氯消毒副产物的危害性,因此,液氯消毒有被其他消毒方式逐步代替的趋势。 次氯酸钠 1.消毒原理和方法 次氯酸钠,化学式naclo,有较强的漂白作用,性质不稳定,受潮湿和光、热的影响易丧失有效成分,一般采用次氯酸钠发生器现场制取和使用。次氯酸钠的灭菌大致有3种方式。

第一种也是最主要的方式是通过水解形成次氯酸,次氯酸再进一步分解形成新生态氧,新生态氧的强氧化性使菌体和病毒上的蛋白质变性,从而杀灭病原微生物。第二种,次氯酸不仅可作用于细胞壁、病毒外壳,而且因次氯酸不带电荷且分子小,可渗透入菌(病毒)体内,与菌(病毒)体蛋白、核酸以及酶等有机高分子发生氧化反应,来杀灭病原微生物。第三种,次氯酸生成的氯离子能显著改变菌(病毒)体的渗透压,使其细胞失活而死亡。 2.消毒副产物 次氯酸钠为含氯消毒剂,主要也是由氯代消毒副产物对人畜产生影响,同时,次氯酸钠消毒可能增加氯酸盐、次氯酸盐和溴酸盐等无机物副产物。 3.应用和局限 使用次氯酸钠发生器制取次氯酸钠消毒液的最大优点是随产随用,无须外购和储存,不存在氯气泄漏等危害。其缺点是电极表面易腐蚀,维修难度较大。次氯酸钠消毒工程建设投资费用低、经济实用、运行安全,适合于小型水厂的应用。 氯胺 1.消毒原理和方法 氯胺消毒法是氯和氨反应生成一氯胺和二氯胺以完成氧化和消毒的方法。氯胺作为饮用水的消毒剂,1916年首次在加拿大渥太华应用。最初加入氨和氯形成氯胺用于对水中嗅和味的控制,在20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得到广泛使用。1917年首次在美国科罗拉多丹佛市使用。据美国水协1938年调查报告,美国2541个水厂中的16%使用氯胺作为消毒剂,但由于二次世界大战大量使用铵盐,因此使用氯胺作为消毒剂的水厂数量减少。近些年来由于对消毒副产物的关注和对饮用水中消毒副产物限值的规定,越来越多的水厂采用氯胺作为二级消毒剂取代氯消毒。

饮用水消毒副产物测定方法的研究进展

饮用水消毒副产物测定方法的研究进展 赵瑞;马继平 【摘要】饮用水消毒副产物(DBPs)是指在对饮用水消毒的过程中,水中的各类有机物与消毒剂发生反应生成的化合物.对三卤甲烷、卤代乙酸、卤代乙腈、亚硝胺、卤代对苯醌、卤酸盐(氯酸盐、次氯酸盐和溴酸盐等)6类DBPs的前处理技术与检测方法进行综述,介绍了DBPs研究领域取得的进展,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Drinking water disinfection by-products (DBPs) refers to the compounds produced by the reaction of various organics and disinfectants during the sterilization of drinking water. The pretreatment and detection methods of six kinds of DBPs were summarized,such three trihalomethanes,haloacetic acids,haloacetonitriles,nitrosamines, halobenzoquinone and halite(chlorate,hypochlorite and bromate etc.). The recent progress in the field of DBPs research was discussed. The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 in this field is prespected. 【期刊名称】《化学分析计量》 【年(卷),期】2018(027)002 【总页数】5页(P117-121) 【关键词】关键字饮用水;消毒副产物;样品预处理;检测方法 【作者】赵瑞;马继平 【作者单位】青岛理工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山东青岛 266033;青岛理工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山东青岛 266033

浅谈常规工艺对消毒副产物的控制

浅谈常规工艺对消毒副产物的控制 随着人们对卫生健康的意识不断提高,消毒副产物的控制成为越来越受关注的话题。 消毒副产物是指在消毒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副产品,有些甚至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如 何通过常规工艺来控制消毒副产物的产生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从常规工艺的角度出发,探讨如何有效地控制消毒副产物的产生。 一、常规消毒工艺的影响因素 在消毒工艺中,影响消毒副产物产生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氧化剂选择:氧化剂是常见的消毒剂,如氯气、次氯酸钠等。不同的氧化剂对消 毒副产物的产生有着不同的影响。氯气易产生氯酸盐类副产物,而次氯酸钠在一定条件下 也会生成致癌物质亚硝胺。 2. pH值:消毒剂在不同的pH值条件下会产生不同的副产物。一般来说,酸性条件下易产生亚硝胺类物质,碱性条件下易产生双醛类物质。在控制消毒副产物产生过程中,pH 值的调节尤为重要。 3. 温度:温度对消毒副产物的产生也有一定的影响。通常情况下,温度越高,消毒 副产物的产生率也会相应增加。 4. 反应时间:在消毒过程中,反应时间的长短也会直接影响消毒副产物的生成。过 长或者过短的反应时间都有可能导致消毒副产物产生量超标。 在消毒副产物的控制过程中,常规工艺发挥着关键的作用。以下将重点探讨常规工艺 对消毒副产物的控制手段: 1. 合理选择消毒剂 消毒剂的选择对消毒副产物的产生有着直接的影响。在消毒剂的选择上,应该根据具 体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在一些对环境友好度要求较高的场合,可以选择氧化剂消毒 剂以及一些对环境影响较小的替代品。 2. 控制pH值 通过控制水质的pH值,可以有效地减少消毒副产物的产生。在消毒作业前,可以通过添加酸碱试剂对水质的pH值进行调整,使之处于适宜的范围内,从而减少对消毒副产物的产生。 3. 温度控制

饮用水中的消毒副产物-文档

饮用水中的消毒副产物 饮用水消毒副产物是指采用消毒对饮用水进行消毒时,由于饮用水中含有的一些有机物,两者反应生成的化合物,如BrO3—、CLO3—等,这些副产物对人体有潜在的致癌作用。《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中已明确规定了这几种副产物的最高允许浓度。目前离子色谱测定水中的卤氧化物主要有3种方法,即直接测定法、柱后衍生法和离子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柱后衍生法要使用衍生试剂,而离子色谱-质谱联用技术价格昂贵。本文主要讨论饮用水中亚氯酸盐、氯酸盐、溴酸盐、溴离子的直接进样离子色谱分析方法。 1 实验部分 1.1 仪器与试剂 1.1.1 仪器:离子色谱(DIOX-2100),色谱柱AS19。 1.1.2 标准物质:亚氯酸盐1000mg/L(inorganicventures)、氯酸盐1000mg/L (inorganicventures)、溴酸盐1000mg/L(中国计量科学院)。 1.1.3 去离子水(电导率<1.0us/cm)。 1.2 色谱条件 分离柱为AS19,采用KOH作为淋洗液,浓度为20mmoL,流速为1.0mL/min,进样量为25uL,柱温30℃,电导检测抑制电流50mA,温度35℃。

1.3 样品采集及处理 水样采集后,用0.45um膜过滤后直接进样 分析。 2 结果与讨论 2.1 色谱条件选择 2.1.1 淋洗液浓度的优化。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仅改变淋洗液的浓度,观察色谱峰分离的情况。KOH浓度提高,CLO3—出峰时间会提前,但会导致BrO3—与CLO2?—的分离度下降,综合考虑分离度与分析时间,最终选择KOH浓度为20mmoL,能较好地分离CLO3—、BrO3—与CLO2?—,同时与水样中F—、CL—、NO3—、SO42—也能较好地分离。 2.1.2 淋洗液流速的优化。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仅改变淋洗液的流速,观察色谱峰分离的情况。随着流速的下降,CLO2—、BrO3—与CLO3—?分离度不断提高,但水样的分析时间也不断增加,在保证有较好的分离度的情况下,选择1.0mL的流速较为合适,整个水样分析时间控制在20min左右,如图1所示: 2. CLO2— 3. BrO3— 4. CLO3—? 图1 CLO2—、BrO3—与CLO3—?标准谱图 2.2 校正曲线及检出限 在上述色谱条件下,配置标准使用液系列浓度为 CLO2—0.1mg/L、0.2mg/L、0.4mg/L、0.6mg/L、0.8mg/L, BrO3—0.01mg/L、0.02mg/L、0.04mg/L、0.08mg/L、0.10mg/L,

浅谈饮用水加氯消毒副产物及其控制途径

浅谈饮用水加氯消毒副产物及其控制途径

浅谈饮用水加氯消毒副产物及其控制途径摘要:本文论述了饮用水加氯消毒副产物的产生、危害及其目前用于控制饮用水消毒副产物的方法,并指出了今后在这一领域的发展方向。长期以来饮用水一直采用传统的投氯消毒工艺,但自1974年在自来水中发现三卤甲烷与它们的不良影响以来,饮用水消毒副产物及其控制技术一直是水处理领域的热门课题,随着人们研究的不断深入在该领域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果,本文以下对其进行简要的介绍。 1.消毒副产物的产生机理 消毒副产物是在消毒过程中,水中的氯和溴与水中的有机物发生化学反应而生成的化合物。水中的氯一般是人为投加的消毒剂,而溴是水中已存在的溴离子。在许多饮用水水源中含有低浓度溴化物,而在沿海地区,则显得相对较高,它们在消毒过程中对副产物的产生起着一定的作用。能形成消毒副产物的前体物是来自天然水源中的腐殖质,它主要是以腐殖酸和富里酸的形式大量存在于水体中。在水处理过程中,氯与三卤甲烷的前驱物质腐殖酸和富里酸反应所生成的三卤甲烷量,同如反应时间、温度、pH值、初始TOC及氯的浓度等因素有关。 氯和溴与水中的有机物化学反应机理基本相同,以下以氯为例对其的反应机理进行简要介绍。从氯气与有机物的反应机理上看,氯气和有机物的作用除发生氧化还原外还发生氯的亲电取代反应,生成大

因此在饮用水消毒领域,人们正在使用或研究其它消毒方法,以满足人们对饮用水安全性要求。目前,研究较多的消毒药剂有臭氧、二氧化氯、紫外光等。 臭氧技术的研究是从1886年起在法国开始的。用于给水处理的第一例是1906年投入运转的法国Bon Voyage水厂的臭氧消毒设备。近年来,针对常规处理所不能凑效的微量有机污染问题,臭氧除了更加广泛地用于代替氯气作为水的消毒剂以外,还越来越多地被用于上面所述的三卤甲烷前驱物质去除、水的除臭、除色和病原性寄生虫(如贾第虫、隐孢子虫)的去除等领域。实用事例已充分展示了臭氧在自来水深度处理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和应用前景,用臭氧处理来去除水中的三卤甲烷前驱物质的功效有两个方面:一是通过臭氧对有机物的直接氧化来削减三卤甲烷生成能,二是通过臭氧氧化改善有机物的生化降解性,从而通过后续处理工艺来降低三卤甲烷生成能。 1894年,美国首次将二氧化氯用于消除水中由于藻类繁殖所产生的气味。二氧化氯是一种黄绿色带有刺激性气味的高效氧化剂。在水处理领域,用亚氯酸钠和氯为原料,通过反应生成二氧化氯。二氧化氯消毒剂具有较强的消毒效果,其消毒机理一般认为是二氧化氯对细胞壁有较强的吸附和穿透能力,能穿过细胞壁与含巯基的酶反应,从而使细胞死亡,并且可以很快地抑制蛋白质的合成。因此,二氧化氯除对一般的细菌有杀灭作用外,对孢子、病毒、藻类、铁细菌、硫

水的消毒名词解释

水的消毒名词解释 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然而,不幸的是,许多地区的自来水中可能含有各种细菌、病毒和其他有害物质,这对我们的健康构成了潜在的威胁。为了保护我们的健康,水消毒是必不可少的过程。在本文中,我们将解释一些与水消毒相关的名词,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过程。 1. 传染病: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引起的可以传播给其他人或动物的疾病。当受污染的水被人们使用或饮用时,传染病就有可能通过口腔、消化道进入人体。 2. 水源污染:水源污染是指水体受到了来自农业、工业和生活污水等因素的污染,使其含有有害物质。例如,废水排放可能含有化学品、重金属、细菌和寄生虫等,这些物质都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3. 消毒:消毒是指通过一系列的物理或化学处理过程,以杀灭或去除水中的细菌、病毒和其他病原体,使水达到安全用水标准的过程。消毒是保证饮用水安全的重要步骤。 4. 消毒副产物:在水消毒过程中,消毒剂与水中的有机物反应,产生许多不想要的物质,这些物质被称为消毒副产物。常见的消毒副产物包括三氯甲烷、溴酸盐和氯酸盐等,这些物质的长期摄入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5. 氯消毒:氯消毒是最常用的水消毒方法之一。在这种方法中,氯化物通常被添加到水中,将其转化为游离氯,游离氯具有强烈的杀菌作用,能够有效地杀灭水中的细菌、病毒和其他病原体。 6. 臭氧消毒:臭氧消毒是另一种常用的水消毒方法。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它能够破坏细胞膜,杀死微生物。臭氧消毒在某些情况下比氯消毒更有效,因为它不产生氯消毒副产物。

7. 紫外线消毒:紫外线消毒是利用紫外线的短波长来杀灭水中的细菌、病毒和其他病原体的方法。紫外线能够破坏这些病原体的核酸,从而阻止其繁殖和感染。然而,紫外线消毒可能不适用于所有类型的水,因为紫外线无法消除水中的化学物质。 8. 灭菌:灭菌是指杀灭或去除物体中的所有微生物,使其不再具有感染能力。在水消毒过程中,灭菌是一个关键目标,以确保消毒后的水是安全的。 总之,水的消毒是保障饮用水的安全性的关键步骤之一。了解与水消毒相关的名词和过程,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为什么水消毒如此重要,以及如何选择合适的消毒方法来保护我们的健康。通过消除水中的有害物质,我们可以确保我们每天饮用的水是干净、安全的,有助于预防传染病的传播。因此,加强对水消毒的重视和理解对于我们的健康和幸福至关重要。

氯化消毒的副产品

目录 摘要 (2) 关键词 (2) 前言 (3) 去除和控制措施 (4) 小结 (9) 参考文献 (10)

摘要 氯化消毒的副产品主要是THMs和DBPS,其对健康的影响已受到广泛的重视,近来研究发现THMs有致突变性和致癌性。本文介绍氯化消毒的副产物形成原因及其形成的影响因素并重点介绍饮用水中卤代烃污染的控制措施。 关键词 液氯消毒液氯消毒副产物三囟甲烷(THMs) 囟代有机物(DBPS)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对水质与水量的要求愈来愈高,目前我国大约有99.5%的饮用水厂采用氯消毒工艺。氯化消毒包括两种消毒剂: 液氯和次氯酸钠。液氯消毒是目前公共给水系统中最为经济有效、应用广泛的饮用水消毒工艺, 它具有技术成熟、杀菌能力强、持续时间长、价格低廉等优点,但由于受水土流失、水源污染等因素的影响,地表水成分逐渐趋于复杂,有机成分增多,给水处理难度增大。70年代,荷兰和美国水处理工作者发现,加氯消毒后,饮用水中产生三卤甲烷(THMs)类化合物,主要是氯仿、二氯乙酸、氯和溴之间的中间产物。氯化后的饮用水中不仅生成三囟甲烷,而且还由于天然有机物在水中含量较高,会与加入的水处理药剂作用,生成其它囟代有机物(DBPS),其浓度一般为TCM浓度的5~10倍,它们对人体健康同样产生不利的影响。THMs和DBPS被世界卫生组织确认为具有致癌性质,危害公众健康,因此,近年来这个问题引起了国内外的普遍关注。 城市自来水是城市的命脉,是每位居民每天必须的数量最大的食品,自来水的水质是关系到每家每户和子孙万代身体健康的大事、关系到部分产品质量、关系到整个社会环境,也是对外开放和吸引外资的重要条件。所以强化去除和控制饮用水中的THMs 和DBPS对于保障饮用水质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就饮用水中的THMs和DBPS的主要来源及其去除和控制方面进行概述。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