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哈尔滨市正阳南小学校郝东伟培养小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的研究报告

哈尔滨市正阳南小学校郝东伟培养小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的研究报告

哈尔滨市正阳南小学校郝东伟培养小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的研究报告
哈尔滨市正阳南小学校郝东伟培养小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的研究报告

培养小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的研究报告

哈尔滨市正阳南小学校郝东伟

一、发现问题

孩子的问题越多,创造的欲望就越强烈;正因如此,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要想提出问题首先要有问题意识。

二、制定计划

问题意识是在一种和谐、轻松的氛围中产生的。要想让学生对学习数学有着浓厚的兴趣,我觉得前提是要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只有学生在心里装着老师,尊敬老师,老师在他的心目中有着一定的地位,学生看到老师感到非常的亲切。

三、采取措施

1、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

因此,教学中我努力为孩子们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我们班的古文博同学,接受知识比较慢,对学习没有兴趣,但我并没有对他失去信心。课下与他和蔼的交谈,情不自禁地摸摸他的头。他在我面前慢慢也活跃起来,不那么拘束了。课上我抓住他身上的每一个点滴闪光点,哪怕是举一次手、回答了一个简单的问题,我都给与及时的鼓励,满腔热情地鼓励他敢说敢想的积极性:说错了允许重说;说得不完整时可以想好了再补充。慢慢的课堂上总能看到他高高举起的胖手,虽然语言表达还有些稚嫩,但我能感觉到他变了,他开始不讨厌学习了,也能从学习中感受到乐趣了。成绩自然也有了一定的提高。

2、创设问题情境

作为教师我们的最终任务不是提出很多有价值的问题,而是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教师要有意识地为学生创设情境,要有利于学生主动产生发现疑问。要让学生感受到提出问题的乐趣。

比如我在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时,出示一个钝角三角形和

一个锐角三角形,两个兄弟在为谁的内角和大而争吵,请同学来评判,这时学生们和自然的开始思考了,他们两个的内角和一样大吗?怎么才能证明两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一样大的呢?是所有的三角形内角和都一样大吗?在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后,学生们开始想各种办法来进行验证了。学生在这种情境中被激发了探索求知的欲望,这时点明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把他们带入新的知识天地。

3、从课题切入,培养提问能力

一个课题的出示,往往最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借助这个时机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可能会更好的帮助学生学习新知识。而对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他自身在研究的过程中积极性也会更高。比如在教学循环小数时,出示课题后让学生思考,看到题目你是怎么理解的?你认为什么样的小数是循环小数呢?在学生的猜测过程中,问题产生了,我们的猜测到底对不对呢?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们来共同解决今天的问题。学生的热情比较高涨。

4、教师可以抛砖引玉

前几天听了吴正宪老师的《相遇问题》一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学生把两个不同的算式列到黑板上时,吴老师没有让板演的同学返回,而是留在前面当小老师回答同学们的提问,吴老师却成了一位小学生。当学生不知道该提出什么问题时,吴老师把手举得高高的,带头提出了第一个问题:“请问老师,70乘4表示什么呢?”其他同学一下找到了方向,知道该怎么提问了。就在学生提问,学生来解答的过程中,把这节课的重点难点解决了。课堂教学进行的生动活泼,特别是能看到学生积极参与、大胆发言,内心的激动与快乐油然而生,一节课的时间不知不觉过去。下课时,学生的脸上洋溢着收获的喜悦,唧唧喳喳地讨论个不停。教师脸上也充满了成就感。课后我陷入了沉思,这样课堂学生怎么会不喜欢,这种形式学习怎么会学不好。第二天在复习多边形的面积时我进行了一些尝试。

多边形面积复习课中有这样一道题,在两条平行线之间有四个图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三角形。长方形的长和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同,三角形的底是平行四边形底的2倍。让学生计算它们的面积,然后思考发现了什么?我在课堂上试着让学生提问。看到计算的结果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学生一片沉默不知从何问起,于是我带头先提个问题: “为什么长方形的面积和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呢?”学生开始讨论、思考问题,也找到了提问的方向。于是学生们开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一道题虽然花费的时间多了一些,但学生在提问与回答之间,积极思考、勇于参与,对于几种图形之间的关系,对于底和高之间的关系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形成了一个无形的知识网络。更为难得的是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如果我们老师能有意识的把提问的权利交给学生,我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在这种氛围的感染下,一些内向的孩子可能就会大方了。一些不爱思考的学生思维变得灵活了。到那时我们的课堂真的是学生自己的了。

四、行动反思

培养小学生的问题意识,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教师要转变观念,认识到问题意识对学生学习的重要作用。教师要在不断的学习反思中找到切实有效的方法,坚定不移的落实的到教学环节中去。

浅谈小学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策略

浅谈小学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策略 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主要表现在:发现生活中的数学信息,能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为题;面对新的数学知识时,能主动地寻找其实际背景,并探索其应用价值。那我们要怎么样才能培养学生数学的应用意识呢? 体验生活中的数学,感受生活中数学的价值 1. 从生活中感受数学的实用性 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因此,教学中从学生生活入手,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是培养数学应用意识的重要条件。教师要善于创设某种生活的情境,把数学的应用隐藏在情境之中,激发学生去积极探索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 如对于一年级的小朋友来说如果要直接认识1、2、3.。。。。这些数字又或是几加几,几减几的算式,那将显得比较抽象,难以理解,然而我们的教材却是让孩子们在家里或者学校里找数学,在上学路上找数字,理解数学,这样孩子感到很亲切不陌生,又有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如在学习一年级数学“快乐家园”中,让孩子在塘栖家中找1可以表示什么?2可以表示什么?1可以表示1只小狗1间房子等。又如在学习连加和加减混合运算这块内容的时候,教材安排了孩子们很熟悉的“乘车”场景,根据乘客上车和下车来来进行列式计算。这种情景的安排是

孩子生活中经常遇到的,是将生活搬到课堂上来了。孩子很容易理解。诸如此类的例子还有很多,孩子能感觉到自己所学得数学是对他们生活有用的,尝到了学习数学的甜头之后,孩子会更积极的投入到学习中去。 2. 收集应用事例,加深学生对数学应用的理解与体会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对数学知识在各方面的应用加以列举,让学生大开眼界,另外,教师也可让学生去搜集这些信息,这样既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数学的发展,体会数学的价值,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勇气与信心,更可以帮助学生领悟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 此外,教师在课堂上,还应当针对某一知识来指出它的作用,重视我们为什么要学习这个数学知识,它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这样,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目的便明确了,带着对所学的知识的作用来学习数学,相信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也会有所提高。在今后的生活中,如果遇到问题便可以用所学过的知识来解决问题了,数学知识的应用也就得到了体现。 联系生活实际,渗透数学应用意识,体验应用的价值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在数学教学中,就需要教师尽量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注重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学会

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

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 王成庄小学胡艳丽任何发现过程无不是从提问开始。对于小学数学学习也是一样,学生在学习中的思维习惯也是从发现问题开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发展。由此可见,教师在课堂上不断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尤为重要。传统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注重问题解决教学,忽视了对发现问题意识的培养,使得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下降,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营造出学生敢于提出质疑的课堂气氛 低年级的小学生往往“胆大妄为”,在课堂上遇到什么问题就能够立刻进行提问,期待教师的回答和看法。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到高年级的小学生反而遇到问题不愿意说话,宁肯带着疑问也不会在课堂上直截了当地提问。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笔者认为,这与我国传统的教学体制和教育理念不无关系。传统教育体制以应试能力为教学目标,学生考试成绩好则被认为学习好,忽视了在课堂中对学生各种数学能力的培养。传统的教育理念下,教师认为自身是课堂的主导者,是带领学生遨游识海洋的领头人,因此忽视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教到哪学生听到哪,养成了一种权威性,使学生不敢提出问题。另外,班级提问气氛不佳,导致小学生在提问时害怕被嘲笑也是他们不敢提问的原因之一。那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高学生的提问意识呢?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素质教育理念的普及,“一言堂”式的数学教学课堂已经逐步遭到摒弃,教师们开始营造出平等、轻松愉快的民主课堂,让学生能够自主发言。这种轻松的课堂气氛,能够给予学生一种安全感,消除学生的发言恐惧和紧张压抑感,能够帮助学生在学习中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思维活跃将导致无数新鲜的问题产生,对于学生而言正是问题意识培养的重要途径。教师则应当放下权威的架子,深入学生之中,了解学

《小学数学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的培养》结题报告

《小学数学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结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将致力于使学生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重视知识形成的过程,重视知识的实践和应用,已成为数学教学的重点。为此,我提出了从课堂教学入手以“生活化”呈现教学内容,把生活经验数学化,促使学生主动探究知识,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的实验思路,确立了以《小学数学生活化研究》为研究课题。 二、课题研究内容 1、生活离不开数学,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数学,激发学生对数学的情感。 ①让学生在自主的生活实践中发现前人已经发现的数学问题。②在生活的实践活动中探究数学规律。③从生活实例中感悟数学思想和方法。 2、数学课堂教学中探究,以“生活化”呈现教学内容,创设贴近儿童生活的情境。 ①创设教学情境,把数学知识生活化,让学生从生活中感受数学知识。理解“数学离不开生活”。②学生自主地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提供教学材料,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创新性学习和主动参与。③探索一条“生活化”的教学模式:创设生活情境——学生自主提供教学材料——提出问题——探索发现问题的解决方法——运用新知——拓展新知。

3、数学课堂教学向课外延伸,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生活化教学评价的内容与形式的研究。 三、课题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和阅读有关资料为本课题提供理论上 和实践上的依据。 2、行动研究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勤于将自已从课题研究中 获得的教学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反思、修正、再实践逐步积累经验。在实际的教育教学环节中,通过个案分析和作品分析等,对个体的发展进行跟踪调查,及时改进研究措施。 3、经验总结法:在教学实践和研究的基础上,根据课题研究重点,随时积累素材,探索有效措施,总结各阶段的得失,不断调节研究步伐。寻找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提高学生实际运用、实践能力的方法。 四、课题实施过程 分三大阶段,历时一年。 (一)准备阶段:确立课题,做好课题实施方案并对课题进行论 证,修改完善课题方案。 (二)实施阶段 1、第一阶段:学习有关理论和进行师资培训,做好学生素质需求的摸底调查工作。 2、第二阶段:坚持做好第一阶段的延续工作,做好生活化数学课堂教学内容资源的开发研究,撰写阶段性总结。

数学(心得)之数学创新意识的培养

数学论文之数学创新意识的培养 (一)引导学生喜欢数学,使学生有创新的情感 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知之者不如好知者”,两千多年后,爱因斯坦也提出了几乎与孔子相同的看法:“我认为,对一切来说,只有爱好才是最好的老师。”我们的研究表明,认知方式和情感体验是紧密结合的。“知识和情感”的结合是良好课堂教学的一个特征。因此,教师要注意把认知投入和感情投入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数学思考中感受数学学习的快乐,以积极的情感体验促使学生不断创新。从某种意义上说,让学生喜欢学习、学会学习,比学习结果更为重要。在一年级“动手做”实践课中,让学生动手折一折、剪一剪,看看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变成了什么图形。当学生把一个三角形折成完全一样的两个三角形后,老师进行了一个变魔术的活动,让学生猜一猜这两个一样的小三角形可以变成什么图形,学生迫不及待地发表自己的见解,说可以拼成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当学生把几个图形都折一折、剪一剪后,老师组织学生用这些图形拼成一个新的、美丽的图形。几分钟后,学生的作品呈现在我们眼前,有房子、树、太阳、人……听了学生的介绍,我们纷纷感叹学生的智慧。要知道,这是小学一年级学生的作品啊!他们在这节数学课中,不仅认识了几何图形,更重要的是他们体会到数学的美,体会到学习数学的无穷乐趣,建立了学习数学的兴趣。这样一个学习过程充分发挥了他们的想象力,这是培养创新意识的前提。 (二)创设平等民主的氛围、鼓励创新和想象的气氛,使学生有创新的欲望 民主的师生关系,和谐的课堂气氛是保证创新成功的重要条件。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宽松、和谐、自主的环境中学习,才能思路开阔,思维敏捷,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从而迸发出创新的火花。为了培养创新意识,就必须确立一种以学习和学生为教学中心的观念,变“师生关系”为“朋友关系”,把讲台搬到学生中去,变老师“教”为学生“问”,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特别是和老师不同的见解,促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并敢于创新。

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实践研究中期总结报告

《小学生问题意识、质疑能力培养的研究》中期总结报告 包头市九原区沙河第六小学数学课题组 自本课题2017年5月被立项以来,我们课题组在课题负责人韩美荣老师的带领下严格按照课题实施方案开展课题研究活动。2017年5月举行开题仪式,2018年1月到3月举行课题中期交流活动,九原区教研室王伟老师到场指导。课题实施以来,学校投入资金3000余元,用于教师外出学习、听课以及开展县校级教研活动等。现将课题实施以来的情况总结如下: 一、课题实施过程 1、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更新教育观念。 自课题开题以来,我们在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理念的基础上,围绕本课题精选材料,分散学习和集中学习相结合。集中学习了《数学课程标准》、《有效教学——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有效教学》、《新课程下的创新备课》、《教师如何做研究》等专著。此外,我们要求每一位课题组成员平时要主动从有关报刊杂志和网上收集一些课题研究方面的理论文章,以进一步指导和充实我们的课题研究。 2、以活动促提高 活动,既为教师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更是促进教师提高课题研究水平的有力措施。 首先,积极参加县、校组织的各级各类活动,更新了教师的观念,开阔了教师的眼界。 其次,立足课堂,积极开展课题研究活动,以“教研”促“科研”。 课题研究课体现着我们课题研究组的思想和研究活动的进展,因此我们把课堂教学作为研究的主阵地,在上好研究课上下功夫。每学期我们都安排了每月一次的课题研究研讨活动,我们采取的研究方法是:全体成员以年级组为单位,对教材先进行梳理,进行个人备课,再在教研组内进行讨论修改,然后立足课堂进行实践,集体评议时,执教老师要按照课题思想,说明为什么这样上,一名老师作中心评课,其他老师再集体评议,使每次研讨课都能让课题组的所有教师得到收获和提高。 第三,“请进来、走出去”活动。 每学期我校都要选派一定数量的老师到省、市、县学习、取经,尤其是优先安排课题组的老师参加,这也可以说是对课题组老师的一种激励吧。另一方面积极与兄弟学校加强沟通,增进校际间的交流。我们与东河区公园路小学进行了手拉手校际联手共促发展课堂教学研讨活动,每周我校派出两名教师去参加公园路小学的教研活动。同时每学期我校总会安排至少一次的讲座,每一次聆听专家的讲座,都会让老师们了解到许多先进的理念,都会让老师们更深入地反思自己! 第四,课题组沙龙活动。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要从密切“数学”与“生活” 的联系入手。教师通过改进课堂教学设计,架设学生“知识世界”与“生活世界”之间的桥梁,来重建学生的生活世界。只有当数学不再板起而孔,而是与学生生活实际更贴近的时候,学生才会产生学习的兴趣,才会进入数学学习的角色,才能学懂数学,真正感受和体验到数学的魅力与价值,增进的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 一、数学问题“生活化” 一一让数学走进生活 数学问题“生活化”,就是让数学教学内容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延伸,让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进入数学教学,让数学教学充满时代的气息和活力。 1. 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 小学数学中绝大部分学习内容都能够在生活中找到原型。基于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他们的学习带有浓厚的情绪色彩,对熟悉的生活情境,感到亲切、有兴趣,我们在教学中应尽可能从学生的生活中提取 数学学习的素材,使他们感受到课堂上学习的数学知识来自于生活, 感知数学学习的价值,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儿童在以往的学习和生活中积累了一些经验,这些看似零散、无序、混沌、停留于表象的经验,往往是他们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重 要资源。 二、生活问丿“数学化”让生活走进课堂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 界,只有从数学的角度观察周围事物,找出其中与数学相关的因素, 提出用数学解决的问题,才能体会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增强学好数学

的信心。 2. 学会用数学,让学生有机会解决具有现实意义的数学问题三、积淀生活回归数学一一让数学教学更具“后劲儿” 1. 学会解决问题的策略。 ①画图的策略:因为小学生理解水平的局限,他们对符号、运算性质的推理可能会发生一些困难,如果适时的让他们自己在纸上涂一涂、画一画,能够拓展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协助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所以我们认为,画图应该是孩子们掌握的一种基本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什么说画图很重要呢?主要是比较直观,通过画图能够把一些抽象的数学问题具体化,把一些复朵的问题简单化。常用的画图的方法有:直观图、示意图、线段图、树图、集合图等。 ②推理的策略:推理是理解和使用数学的基础,而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问题解决的水平。学生在猜测、检验和修正时要使用逻辑推理来调整自己的猜测;使用图表时,要用逻辑推理来分析图表。在绝大部分情况下,很难把逻辑推理和其他策略分开,过去我们所说的 “分析法”和“综合法”都能够看作是简单的逻辑推理。不过,有一些问题却是以逻辑推理为主要的解决策略。不管是主要的策略还是与其他问题解决策略结合起来使用,逻辑推理对学生成功地解决问题都是非常重要的。

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

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 [原创]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 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都有相同的体会,善于在课堂上提出问题的学生往往各方面的素质相对较高,说明这部分学生有一定的问题意识。只有具备一定的问题意识,敢于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才会去想办法解决问题。 《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可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势在必行,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 一、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敢于提问。 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首先要想办法让学生开口说话,打消学生的胆怯、害羞等一切顾虑。所以关键要创设良好的提问环境,缩短与学生的距离。 如在教学《3的倍数的特征》时,让学生大胆去猜、去发现:“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呢?”鼓励他们有什么问题就提出来,有什么想法就说出来,对学生一视同仁,尤其是学困生只要有需要更要给予提问的机会,当一位学生说:“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与这个数的个位有关。”教师及时给予表扬,接着再询问:“真的与个位有关吗?”“与个位有什么关系呢?”学生会大胆质疑,并通过举例很快就否定了刚才的说法。“那到底有什么特征呢?”学生进入一种“心欲求而尚未得,口欲言而尚不能”的求知状态中。一石激起千层浪,心里想提的问题就多了。只有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潜能得以激活,问题才得以发现。 二、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使学生有问题可提。 问题一般存在于新知识的生长处、新旧知识的连结处。教师只有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提供诸多信息,才能让学生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选择信息,提出问题。 如在教《三角形的内角和》时,先让学生做一个“猜一猜”的游戏,分别出示三个信封,A信封装一个直角三角形,露出一个直角;B信封装一个钝角三角形,露出一个钝角;C信封装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各一个,这三个三角形有一锐角是相等的,并重叠在一起,且露出这三个重叠在一起的锐角。在学生猜想的基础上,提出:“为什么三角形中只要有一个直角,就是直角三角形;只要有一个钝角就是钝角三角形;必须有三个锐角才是锐角三角形呢?一个三角形中有没有可能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直角或钝角呢?”从而很自然地引入新课。学生很想知道答案,这一下兴趣盎然,学习非常主动。教师再提出:“看到课题——三角形的内角和,你最想知道什么?”学生马上提出:“什么是三角形的内角和?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数学是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思想方法向一切领域渗透,数学的应用越来越被社会所重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形成用数学的意识,这是把数学教育转到提高公民素质教育轨道的一个重要措施。但是,现在很多小学生动手能力差,应用意识弱。长此以往,学生就会产生数学知识学习是否有用的困惑,进而产生不了学习数学的兴趣。所以,小学数学课堂应加强应用性,如何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下面谈谈我的教学体会。 一、认清数学知识的实用性 数学知识的应用是广泛的,大至宏观的天体运动,小至微观的质子、中子的研究,都离不开数学知识,甚至某些学科的生命力也取决于对数学知识的应用程度。马克思曾指出:“一门科学只有成功地应用了数学时,才算真正达到了完善的地步。”生活中充满着数学,数学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出数学问题,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从而产生兴趣。比如,“比的意义”讲完之后,可让学生了解自己身上的许多有趣的比;体重比血液之比大约为13:1,身高与脚长之比大约为7:1。知道这些有趣的比有什么用途呢?如果要知道自己血液的重量,只要称一称自身的体重,马上就可以算出来;如果你当了公安人员,凭借坏人的脚印就可以估计到坏人的身高。再比如,学完了利息的计算公式:利息=本金×利率×期数,就可以让学生把自己节省的钱存入银行,并且预算一定时间后得到的利息。

二、课堂教学应该联系实际 从知识的掌握到知识的应用不是一件简单、自然而然就能实现的事情,没有充分的、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是不会形成的。教学中应该注重从具体的事物提炼数学问题,引导学生联系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用数学知识来解决,这有助于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形成。比如在讲“行程应用题”时,利用这样一个生活中常遇到的问题:甲乙两地有三条公路相通,通常情况下,由甲地去乙地我们选择最短的一条路(省时,省路);特殊情况下,如果最短的那条路太拥挤,在一定时间内由甲地赶到乙地我们就选择另外的一条路,宁肯多走路,加快步伐(速度),来保证时间(时间一定,路程与速度成正比)。从数学角度给学生分析这个问题用于“行程应用题”,是路程、时间、速度三者关系的实际应用。又比如,在讲“三角形的特性”时,我让学生动手做了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四边形,让学生通过对比,很容易就可以得出“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结论,进而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实例,运用所学的知识说一说它们为什么要做成三角形。然后让学生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来修理桌椅。这样,可以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学了就可以致用,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大大提高了。 三、开展数学知识应用竞赛 数学知识应用竞赛实质是由“知识型人才”向“智能型人才”过渡的教育策略。定期开展数学知识应用竞赛活动,这是培养学生用数学意识的好形式。竞赛的内容可以制作教具、模型、实地测量、讲解实物、计算实际问题、面画(与比例、平行、垂直、对抽等数学知识

培养小学数学问题意识

培养小学数学问题意识 发表时间:2020-03-19T14:47:23.320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2月2期作者:何仲琼 [导读] 小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启蒙阶段,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十分关键,而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提高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的能力。本文就此展开论述,探讨了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意识培养的重要性与存在问题,并提出了几点问题意识培养策略,可供参考。 何仲琼四川省青川县乔庄小学 【摘要】小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启蒙阶段,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十分关键,而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提高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的能力。本文就此展开论述,探讨了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意识培养的重要性与存在问题,并提出了几点问题意识培养策略,可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问题意识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0)02-081-01 一、小学数学课教学中的问题意识 1.问题意识概述 学而不思则罔,而疑问是思考的基础,通过思考才能找到问题解决的途径。小学数学教学的目标是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数学数学方法,而教学的关键就是要让学生学会发现并提出问题。但调查表明目前大部分小学生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在课堂上提问不够积极,进而使得学生发现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难以提高。如果学生不善于发觉问题,不善于提出问题,就不会主动去思考问题,更难以解决问题。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发问,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并应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实践能力,达到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2.問题意识培养中的问题 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问题意识不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学生不敢提问。尽管新课标强调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但多数地区依然采取传统教学模式,课堂是教师的“一言堂”,学生一般没有提问的机会,如果主动提问,则可能会被老师批评扰乱课堂纪律,严重影响了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在这种课堂中,教师讲课学生听课,在学生眼中教师讲述的内容都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学生即使发现问题也会畏惧提问,害怕老师批评或同学嘲笑。 第二,学生不善提问。受教学模式限制,多数小学生在课堂中没有提问的习惯,从而也不知道如何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问题意识的培养未能得到教师重视,学生长期处于学习的被动位置,一味地接受教师讲课的内容,不善主动思考,问题意识较弱,从而也不善于在课堂中提出问题。 第三,学生无问可提。小学处于数学启蒙阶段,学生知识基础较差,在学习上比较被动,而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往往是教师向学生灌输知识,学生在课堂中仅仅是听课记录,而不需要进行过多思考,从而也就不会发现问题,更没有问题可以在课中提出。 3.培养问题意识的必要性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对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与思维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在课堂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可以促进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加深学生记忆,同时提高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在生活中能够利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达到数学教学的目的。 思考从提问开始,问题意识培养的过程实际上也是思维能力提高的过程,通过在课堂中的问题训练,能够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1]。而逻辑思维能力恰好是小学生这一年龄群体的普遍短板,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提高其逻辑思维能力,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在学生学习其他内容时也可以起到一定促进作用。由此可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不仅可以提高数学教学效果,还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正是因此,如何培养问题意识也是教学中备受关注的一个重点与热点问题。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 1.转变观念,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由上文可见,传统教学观念将教师作为课堂主体,是学生问题意识不强的主要原因。因此为加强学生问题意识,首先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在课堂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仅仅作为课堂的组织者与引导者,促进学生主动思考主动发问。教师应与学生处于平等地位,而不是作为课堂中的权威,同时需要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处理好师生关系,使学生在课堂中更加积极,避免学生不敢提问的情形发生。面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需要耐心解答,同时要注意保护学生自尊,营造融洽的课堂氛围。 2.营造氛围,构建学生提问情境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营造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对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十分重要[2]。轻松的课堂氛围可以消除学生在课堂中的紧张感,从而更敢于提出问题。同时,教师要注重课堂的开放性,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在课堂中的主体性,在思考上更加主动,促进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教师还要为学生构建提问情境,让学生有问可提,逐渐掌握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3.注重方法,促进学生主动思考 思考是“提问、分析、解决”的过程,而其中提问最为关键,只有提出问题才具有了思考的方向。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应注重教学方法,促进学生主动思考,从发现数学问题到发现生活问题,从解决数学问题到具体数学实践,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例如在平均数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在课堂中提供两个班的数学成绩数据,让学生设计方法比较两个班的数学成绩水平。在此基础上,可以引出平均数的概念,加深学生对平均数数学意义的理解。此后,教师可以设计更多的实际问题,如提供方差大小不同而平均数相同的数据给学生进行比较,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问题,从而更进一步地认识平均数在统计中的作用与局限性。 4.改善方式,激发学生提问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学生提问兴趣十分关键。为此,教师须改善教学方式,引起学生的好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提问思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时机与方法,适时提问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注意,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渴求。 在“分类与整理”一课中,教师可以在课堂开始给学生准备不同种类的礼物,活跃课堂气氛,然后提出问题“这些礼物可以分成多少

小学数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如何培养小学数学的创新意识 哈市太星小学校李继梅 紧张而忙碌的教学工作即将告一段落,对我校科研课题的子课题的研究也更加深入了,我在教学实践和理论学的基础上对创新型教学法的认识和理解又了进一步的了解。现将本学期科工作进行研阶段性总结如下: 一、营造自立学习氛围,提供创新的机会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快乐等与知觉联系起来的温和、愉悦、宽松的情绪,对认知具有组织作用。创设一种宽松、和谐、自主的教学环境,可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从而进发创新的火花。要创设这样的环境,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要"爱"学生,教学时要采用和蔼可亲的语言,如"谁来帮帮他"、"讲得好、说得不错、棒极了"等语言来调动情感,建立师生互敬互爱的主谐气氛;其次,要激发学生创新的动机,引导学生去猜想,多给学生一些思考的机会、多一些活动的空间、多一些错想的表现;让学生自由地想、大胆地说、积极地问,即使学生在课堂上出现了错误和不守纪律,也不要一棍子打死,要注意宽容引导。如在教学圆柱的侧面积计算时,我首先让学生尝试操作:"同学们动动手,将手中圆柱的侧面相办法展开,看看成了个什么图形?"我随之下去巡视,发现大部分同学都按照书上的方法沿着圆柱的一条直线展开,得到了一个平行四边形。对这几个同学,我在全班大声地表扬他们不迷信书本,敢于自己创新的精神,同时鼓励全班同学积极开拓、大胆创新。话音刚落,一位同学又站了起来说:"老师,我展开的怎么是一个正方形呢?"我随势提问:"这位同学的问题提得好,那什么样的圆柱体的侧面展开才能得到正方形呢?"这时,学生的思维已非常活泼,积极讨论、纷纷举手,把学习活动推向了又一个高潮。最后,殊途同归:圆柱的侧面积都等都等于底面周

培养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实践研究中期总结报告

《培养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实践研究》中期总结报告 尤溪县第二实验小学数学课题组 自2012年10月本课题被立项以来,我们课题组在课题负责人韩章海校长的带领下严格按照课题实施方案开展课题研究活动。2012年12月20日举行开题仪式,2013年11月8日举行课题中期交流活动,进修学校詹祖权老师到场指导。课题实施以来,学校投入资金3000余元,用于教师外出学习、听课以及开展县校级教研活动等。现将课题实施1年来的情况总结如下: 一、课题实施过程 1、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更新教育观念。 自课题开题以来,我们在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理念的基础上,围绕本课题精选材料,分散学习和集中学习相结合。集中学习了《数学课程标准》、《有效教学——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有效教学》、《新课程下的创新备课》、《教师如何做研究》等专著。此外,我们要求每一位课题组成员平时要主动从有关报刊杂志和网上收集一些课题研究方面的理论文章,以进一步指导和充实我们的课题研究。 2、以活动促提高 活动,既为教师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更是促进教师提高课题研究水平的有力措施。 首先,积极参加县、校组织的各级各类活动,更新了教师的观念,开阔了教师的眼界。 其次,立足课堂,积极开展课题研究活动,以“教研”促“科研”。 课题研究课体现着我们课题研究组的思想和研究活动的进展,因此我们把课堂教学作为研究的主阵地,在上好研究课上下功夫。每学期我们都安排了每月一次的课题研究研讨活动,我们采取的研究方法是:全体成员以年级组为单位,对教材先进行梳理,进行个人备课,再在教研组内进行讨论修改,然后立足课堂进行实践,集体评议时,执教老师要按照课题思想,说明为什么这样上,一名老师作中心评课,其他老师再集体评议,使每次研讨课都能让课题组的所有教师得到收获和提高。 第三,“请进来、走出去”活动。 每学期我校都要选派一定数量的老师到省、市、县学习、取经,尤其是优先安排课题组的老师参加,这也可以说是对课题组老师的一种激励吧。另一方面积极与兄弟学校加强沟通,增进校际间的交流。我们分别与溪尾、光明中心小学进行了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同时每学期我校总会安排至少一次的讲座。每一次聆听专家的讲座,都会让老师们了解到许多先进的理念,都会让老师们更深入地反思自己! 第四,课题组沙龙活动。

小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

小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数学的思想方法渗透进一切领域,成为推动科学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数学的教育功能逐渐转向关注数学工具性、数学方法的应用性。在新课程改革中,《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也明确强调数学学习应“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并且提出了“数学来源于生活,更要回归生活”的基本理念[1]。在分析课程标准关于小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界定基础上,本文提出数学应用意识培养的理论依据,并就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提出相关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应用意识;培养原则;培养策略 一、小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涵义 《数学新课程标准》关于数学应用意识的阐述,为我们理解数学应用意识提供了基本依据。它提出,在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2]: 1、明确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资讯,应用广泛。只有学生能够意识到数学就在身边,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并被广泛应用,也就是说只有学生将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才能够切实体会到数学的真正价值,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才能够真正被激发。如此获得的数学知识、掌握的数学方法、培养的数学思维才有使真正解决问题于现实生活成为可能。 2、能积极尝试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这是数学应用意识的重要体现,也是能否将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运用于实际的关键。 3、学生在面对新的数学知识时,能主动地寻找其实际背景,并探索找到线索,深入其中,真正体验,切实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这样能帮助学生对数学的内容、思想和方法有一个直观生动而深刻的理解,它有助于学生了解数学用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可以使学生真正懂得数学究竟是什么。因此,本人认为教育必须重视在“做中学、学中做”,突出应用数学的重要性。数学课堂还应该海纳百川,把生活拥入自己的怀抱。课堂是生活的课堂,它所探究的问题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在课堂中,教师要本着探究的目的,数学教学生活化,生活材料数学化,努力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自然、社会、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进而从整体上形成正确的数学学习态度,认识数学的应用价值,树立应用意识,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从而让学生拥有一双能用数学视角观察世界的眼睛,拥有一个能用数学思维思考的头脑。 二、小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培养的原则 1、生活性原则 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对学习素材的感受与兴趣,在教学中,注重选择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充分挖掘具有一定数学价值的、生动有趣的、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事物作为教学的素材,让学生从生活中感受数学,体会学习数学的意义和乐趣,从而愿学、想学、会学、乐学、学好。 2、探究性原则 现实世界许多现象和问题隐含着一定的数学规律,需要人们从数学的角度去发现、去探索、去寻求解决策略。坚持探究性原则,要求学生从复杂的现象中寻找数学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 能主动尝试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建构对生活图景的数学理解.可以说,基于生活场景与实际问题的探究是数学应用意识培养的有效方式. 3、适切性原则

浅谈小学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

浅谈小学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 前郭县哈萨尔路小学许金平爱因斯坦曾提出:“发现问题和系统阐述问题可能比得到解答更为重要。”是问题意识表现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感到疑惑的实际问题,并产生质疑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驱使学生动脑思考,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启迪智慧。这就使得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努力去培养学生的的问题意识,让学生会提问,爱提问。没有问题的数学是枯燥的数学,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思维,而有趣的数学学习是建立在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基础之上的。有质疑的精神才会有解决问题的欲望,才会激起孩子的求知欲和探索未知的激情。 我们不难发现,在小学一二年级时,大多学生敢于提问,而到了中学段高学段,几乎所有学生提问能力普遍下降,沉默少言,有时候连举手回答问题的兴趣都没有了。有些学生怕自己的问题过于简单而遭到同学的嘲笑老师的轻视,有的学生则觉得没有提问的必要或觉得没有发挥的舞台和提问的契机。我觉得问题意识的培养应从低学段抓起,给予学生发挥、创造的空间,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发挥老师的引导作用。如何正确的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 一、创设适当的情境 创设情境的目标应明确,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在创设情境中,给予学生宽松的提问空间和有效的问题意境,让学生学会提问方法,思考意识,切不可本末倒置,太华丽的表演性的情境反而会让学生忽视数学信息的捕捉,只有有效的情境才能让学生准确的产生数学联想。想要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就要善于创造良好的问题环境,从具体情境中发现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转变师生关系,从情感上缩短与学生的距离,学生的问题有偏差,回答不完整,应允许补充,给予学生适度的思考时间,创造争辩的机会,与知识无关的浅显的问题可以让学生对答给予肯定后一带而过,

“数学核心素养之数学应用意识”开题报告2017

“数学核心素养之数学应用意识”开题报告核心素养”就是知识、品格、能力与立场态度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就是学生适应终身发展与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小学教学创新研究”就是我校承担实施的泰安市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我们数学教研组申请“数学核心素养之数学应用意识”开题研究,该课题适应素质教育改革的要求,针对我校教学模式亟待调整、完善,教学效率亟待提高;学生学业成绩亟待大幅进步的现状,探索加快学校内涵发展,实现教学增效减负、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促进教育教学质量大幅提升的有效路径,推进素质教育深入实施。 一、课题的提出 (一)当前小学生数学应用意识与能力的现状 传统数学教学普遍存在强调单一的知识与技能训练,忽视数学与现实的联系,忽视数学的实际运用的现象。小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淡薄,亟待提高,成因分析: a、课堂上数学内容脱离实际就是造成学生数学应用意识淡薄的原因之一; b、让学生多做应用题以为就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c、对数学的价值认识不足; d、用数学的意识差; e、数学的能力弱。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注重纯粹技能技巧的训练与题型教学,把生动

的数学活动演变成“死记硬背”的过程,然后通过“生搬硬套”来完成大量的练习题,导致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变成了机械训练的过程。《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了与四个学习领域相关的10个核心概念,其中包括数学应用意识。数学课程内容在体现核心概念上有所侧重,而应用意识在四个部分内容的教学中都有所体现,因此数学应用意识作为数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当前中小学数学教育改革的重要问题。 (二)培养小学生数学应用意识与能力的必要性 1、数学的学习目的之一,就就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会提出、分析与解决带有实际意义或相关学科、生产、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使用数学语言表达问题,进行交流,形成应用数学的意识。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已经把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提出了系统、明确的要求。使学生能够在现实生活中发现数学的应用,利用数学去解决现实问题。怎样把这一目标有效地落实到数学课堂教学中,就成为所有数学教育工作者应该进一步认真研究与思考的问题。 2、在世界范围内,面向21世纪的数学教育改革正在深入发展,加强数学的应用就是这场改革的一个明显特点。数学教育的目标并不仅仅就是让学生学到一些数学知识,更重要的就是要让学生在这个充满疑问、有时连问题与答案都不确定的世界中掌握生存与发展的本领,把数学应用于现实生活,解决实际问题。因此,数学教学必须加强应用意识,才能彰显数学、数学教育的本色。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就是时代

浅谈小学生数学创新意识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数学创新意识的培养 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作为我们的教育一样也要创新,其着力点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那么小学数学课堂上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 一、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激活学生的创新灵感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创造力量最能发挥条件的是民主”。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也深刻认识到只有创建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才能真正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学生才敢于大胆发言、积极思考,甚至与教师辩论,学生才能积极思考、丰富想象、敢于表达、急于标新立异,学生的思维才能产生创新的火花;只有在这种学习氛围中,学生的创新意识才能得以保护、延续和发展。如何为学生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呢? 首先,给学生建立一个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处在无拘无束、心情舒畅、精神振奋的状态之中进行学习。只有在这种气氛中,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学生的创新意识才能得以涌现,并获得有效发展。 其次,教师要通过自己的言行、动作、表情传递给学生亲切、信任、尊重的情感信息,使学生感到老师可亲可爱。 再次,教师要尊重学生人格,相信每个学生都能成功,使每个学生树立学习信心。例如,当学生在发问、质疑时,教师要用信任的目光注视他,以示教师对他提出的问题很重视;若学生提出的问题与教学内容相差很远或提不到要害之处。此时教师要鼓励敢于提问题,而后再给予点拨和引导,从而保护每个学生的独创精神.哪怕是微不足道的见解,教师也要充分的肯定,特别是对学困生更应该加倍关注.要让他们感受成功,并树立自信。只有这样.课堂教学才能真正激起学生思考的积极性。 二、重视发散思维训练,培养创新意识。 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发散的求异思维,发散求异的目的在于创新。求异思维具有流畅性、变通性和创造性的特征。求异思维是指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去想别人没想不到,去找别人没有找到的方法和窍门。寻求新颖、独特,与众不同解题方法,可使学生的创造潜能充分发挥。课堂教学要鼓励学生去大胆尝试,勇于求异,激发学生创新欲望。教学实践告诉我们重视发散思维的训练,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是十分必要的。一题多解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好形式。因此,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一题多解的练习,能够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纵横联系,达到相互沟通,深化知识,灵活和变通地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具体问题的目的,并且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求异思维能力、钻研、探索、精神,找到解决某一类问题的简捷思路和最佳方法,培养开拓创新的意志。 三、鼓励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创新能力 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环节。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即要重视直观教具的使用,还要尽可能的让学生参加实践操作活动。仅教师的演示,没有学生的亲自操作,学生获得的知识还是比较肤浅的,只有让每个学生都参加实践操作,运用多种感官参加学习活动,才可能使所有学生获得比较充分的感知,才便于储存和提取信息。教学中,教师要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动手操作,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活动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可以得到培养,实践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可见亲自参与、亲自实践是何等重要,课堂教学本身就是学生生命整体的体验和发展的过程,在学习活动中,如果有多种感官的参与,可提高大脑的兴奋性,促进建立暂时联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实践操作,让学生手、口、脑等各种感官参与学习,在活动中发展探索能力。例如:在教学“长方体的认识”时,教师让学生动手操作,有的学生将牙膏盒的面剪下来比较;有的学生在纸上描出长方体的

浅谈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72290234.html, 浅谈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 作者:于坚李辉 来源:《小学教学参考(综合)》2006年第10期 所谓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知活动中意识到难以解决或疑惑的实际问题及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考,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一个敢于提出问题的学生,通常是一个有主见的学生;一个善于提出问题的学生,通常是一个思维活跃的学生;一个乐于提出问题的学生,他已迈出了走向成功的第一步。提出问题可以说是思维活动的最高境界。学生有了问题意识,对事物就有了自己个性化的看法,会进行质疑,对自己或他人提出的问题才会积极思考。 苹果落地现象很平常,而牛顿的问题意识促使他思考苹果为什么会落地,从而有了万有引力定律的重大发现;水开时壶盖跳动的情景人们习以为常,而瓦特的问题意识促使他思考壶盖为什么会跳动,从而有了蒸汽机的发明。由此可见,问题意识在思维过程和科学创新活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摆在小学数学教学面前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让学生想问 要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教师首先在观念上要有问题教学意识。一个没有问题意识的教师,不可能感受到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性,他们也不可能会去探索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方法,并把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作为自己的自觉行动。 教师的作用不应仅定位于“传道、授业、解惑”上,而是要使学生从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的探索者。要改变传统的课堂结尾模式:“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知识(或有什么收获)……你们听懂了吗?还有不懂的地方吗?”当学生说听懂了,没问题了,下课铃也响了,教师也“满意”地走了。这样的结尾是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的。学了一部分内容下来,学生不可能个个都懂,不可能个个都没问题要问了。因此,在设计教学过程中,在课堂结束时应留几分钟给学生自己思考,发现并提出问题。同时教师也应重视给每个教学环节留下适当的空白,给学生多一点思维空间,让学生互相提问,争当小老师考考对方,教师还应告诉学生:不怀疑不能见真理。在教学中经常教育学生在学习数学时,不能简单地接受和信奉,而应持审视和质疑的态度。

温德平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温德平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发表时间:2019-07-19T11:43:24.003Z 来源:《中国教师》2019年9月刊作者:温德平[导读] 教师需要运用相应教学方法展开教学活动,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展开数学教学活动需要根据相应教学方法展开教学活动。教师展开数学教学活动时,需要结合相应教学方法展开数学教学。在教学中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增强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通过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能够提升教师教学质量,增强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师展开数学教学活动 时,需要根据相应教学方法,运用相应教学手段,提升 温德平平昌县西兴小学 636400 【摘要】教师需要运用相应教学方法展开教学活动,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展开数学教学活动需要根据相应教学方法展开教学活动。教师展开数学教学活动时,需要结合相应教学方法展开数学教学。在教学中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增强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通过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能够提升教师教学质量,增强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师展开数学教学活动时,需要根据相应教学方法,运用相应教学手段,提升教学质量。【关键词】小学数学;应用意识;培养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19)09-144-01 数学教学是教学中的重要部分,教师展开数学教学活动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教师展开数学教学活动时,需要适当相应教学方法展开教学活动,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师运用相应教学方法展开教学活动,能够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提高学生在课堂的参与程度,进而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有效开展数学教学活动,能够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进而提升学生学习热情。 1展开数学教学的重要性 数学教学内容是我国教学内容的一部分,教师展开数学教学过程需要结合相应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而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展开数学教学活动,能够提高教师与学生的沟通效率,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沟通。教师进行数学教学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多方面能力,提升学生的领悟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方式 2.1转变授课教师观念 要使对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得到更充分的培养,就需要教师在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授课教师如果重视数学应用意识,那么教师就会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提供帮助。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方式也十分的重要,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应该采用更加积极的教学手段来教育学生。教师是学生各项能力提升的引导者,他可以让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得到最大化的培养,是对学生各项能力提升的最大帮助者。因此,只有教师充分利用最有效的教学模式才能使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得到提高,从而使学生的更加努力的学习,对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有着重要的帮助。 2.2创设生活情境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的教学活动从课堂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目标、教学评价等均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课堂教学中采用故事、活动、游戏等方式把枯燥的数字、符号和抽象的概念、公式变成有实用性、愉悦的具体情景,从而引发学生的新奇、兴趣、疑问,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热情,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 2.3适当的数学知识比赛 适当的比赛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一种重要手段。数学题目解决方法的多样性就是注定了学生可以运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来解决同一道数学问题。因此,数学知识竞赛也要有着多样性,让学生在参与比赛的过程当中让自己对数学学院的兴趣更强的浓厚,使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得到培养。 2.4重视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素质教育中的主要目的之一,因此教师需要重视对学生的数学应用创新意识的培养。要想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就要提高学生对数学这门学科的热爱,保持学生对于数学学习有一个十分浓厚的兴趣,养成一个自主学习的好习惯。在新知识的学习中,把实际事例与数学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从感性实践到抽象概括,这样能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把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不仅贴近学生的生活,符合学生的心理需要,而且也给学生留有一些遐想和期盼,使他们将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得更紧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自主创新能力。 2.5完善的评价体系 为了使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得到的不断培养,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建立起完善的评价体系来辅助学生。完善的评价体系有助于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正,评价体系的建立需要注意多样性这一点,评价方式,多样性,可以让学生更容易的发现自己的优势所在,使学生的自信心得到提高,在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过程中使自己其他方面的能力也得到很大的提高,为以后的发展做好充足的准备。 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展开数学教学活动,不仅需要重视学生的学习质量,还需要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通过数学知识的学习,能够提升学生的知识的储备量,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展开数学教学活动时,需要适当运用相应教学方法展开教学活动,从而提升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增强学生综合素质,达到教学相长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培养数学应用意识[J].石培光.学周刊2015年32期 [2]让课堂在数学日记中延伸[J].陈亚州.小学生(教学实践)2015年08期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