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通用技术学业水平考试必背知识点

通用技术学业水平考试必背知识点

通用技术学业水平考试必背知识点
通用技术学业水平考试必背知识点

浙江省20XX 年3月通用技术学业水平考试必背知识点

《技术与设计1》 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 1.技术对人类的价值:

⑴ 技术是人们为了满足自身需求,有目的对自然进行的改造和保护活动。 ⑵ 技术对于人的作用:保护人;解放人;发展人

解放人:依靠技术延长或解放了身体器官,解放体力,提高劳动效率。

发展人:技术促进精神和智力的发展,思维方式发生变化,自我价值实现。

技术的性质:

⑴ 技术的性质:目的性;创新性;综合性;两面性;专利性

注意:技术的综合性指需要综合运用多种学科的知识。(注意区分系统分析中的综合性原则) 技术的两面性指技术对环境、人类的危害。价格昂贵、工艺复杂等不是危害。 ⑵ 技术发明与技术革新:

技术创新分为 技术发明 和 技术革新

技术革新指:在原有技术基础上的变革与改进 技术发明指:一项新技术的产生 ⑶ 技术与科学的区别与联系:

技术:利用和改造自然,力求有所发明; 科学:认识自然,力求有所发现; ⑷ 知识产权在技术领域的重要作用:

专利性:知识产权制度允许专利所有权人对专利技术具有一定的垄断性,使其专利技术和产品在一定时间内独占市场,从而得到丰厚的回报,保持发明创造的积极性,使技术创新活动趋向良性循环。专利的申请步骤:提交申请阶段->受理阶段->初审阶段->发明专利申请阶段->发明专利申请实质审查阶段->授权阶段。

第二章:技术世界中的设计

1.设计的内涵:b

(1) 设计是基于一定设想的、有目的的规划及创造活动。

(2) 技术设计侧重于功能、结构、材料、程序、工艺,艺术设计侧重于色彩、造型、审美

2.人机关系的含义:b

当我们使用物品时,物品就与人产生了一种相互关系,这种相互关系称为人机关系 机:除了机器、产品外有时可以指环境

人机关系的主体是人。

3.人机关系在设计中要实现的目标: 高效;健康;舒适;安全

健康:长期使用或操作产品的过程中,不会造成不良影响

舒适:使用产品时,人体能处于自然状态,使人不至于过早产生疲劳[短期] 安全:产品对人不会构成身体上的伤害。

.在设计中如何实现合理人机关系的:c

普通人群与特殊人群:设计也要考虑残疾人士。

静态的人与动态的人:设计要考虑身体静态尺寸,也要考虑身体动作范围。

人的生理需求与人的生理需求:设计要考虑生理需求(衣食住行),也要考虑心理需求(心理感受,比如色彩搭配、造型图案等)

信息的交互:产品与人的信息交流,比如饮水机上的指示灯、交警背心上的醒目反光条,具有提醒提示的功能,体现了信息交互。

5.技术试验的重要性:b [p36]

⑴ 技术试验是指:为了某种目的所进行的尝试、检验、优化等探索性实践活动。

6.技术试验方法:

①优选试验法:运用数理统计;如:不同品种水稻的对比试验。

②模拟试验法

可以通过再现的形式来模拟现实发生情况的方法,如汽车碰撞试验;

可以通过缩小(放大)比例来模拟所设计的现场效果,如:水利大坝试验。

③虚拟试验法特点: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模拟……

④强化试验法特点:通过扩大和强化试验对象的作用,以提高试验效率。测试产品的极端情况。比如测试水管能承受最大的水压。

⑤移植试验法:比如橘子从长江以南移植到北方种植的试验、器官的移植试验等

7.简单技术试验的设计与实施:c

⑴技术试验实施的步骤:制定试验计划;抽取样本;进行试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⑵技术试验报告的内容:试验标题、试验目的、试验步骤、试验记录、试验总结。

第三章:设计的过程、原则及评价

.设计的一般过程:b

⑴设计的一般过程:①发现与明确问题;②制定设计方案;③制作模型或原型;④测试、评估及优化;⑤编写产品说明书。

⑵制定设计方案:①收集信息;②设计分析;③方案构思;④方案呈现;⑤方案筛选。

⑶设计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有些阶段可能会发生变化,有些阶段会出现一定的循环。2.设计的一般原则:

⑴设计的一般原则:创新原则;实用原则;经济原则;美观原则;道德原则;技术规范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

实用原则:产品具有的基本功能。经济原则:以最低的费用取得最佳的效益。

技术规范原则:产品要符合行业内的统一标准,比如电脑上的USB接口,插座孔位间距等都是符合行业内的技术规范。

3. 设计的评价:从评价的对象看,可以分为:对设计过程的评价;对设计成果的评价。从评价者来分:自我评价(自评)、他人评价(他评)。

⑴设计过程的评价:

设计过程的评价的内容:设计过程是否完备,分工是否合理,采用的方法是否正确等。

⑵最终产品的评价(设计成果的评价):

对最终产品的评价的两个依据:设计的一般原则;事先制定的设计要求。

一般面积越大,产品质量越好;但如果某一标准太低,则也不是好产品。

第四章:发现与明确问题

1.发现技术问题的一般方法:c [例子]

观察日常生活;收集和分析信息;技术研究与技术试验。

2. 信息的收集和处理:c信息收集方式: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询问法。

3.解决一个问题的限制条件:

①设计对象的特点和解决问题的标准;

②设计者的技术能力与条件。(主观条件:自身知识、技能,客观条件:人力物力财力)

第五章:方案的构思及其方法

1.产品设计分析的三要素:c人、物、环境

人:从使用者角度分析,物:从产品角度分析,环境:从使用场所角度分析。

2. 设计方案常用的构思方法 a [例子]

草图法;模仿法;联想法;奇特性构思法。草图法:自由发挥,不受约束;

联想法:使用前提,必须具备较好的知识基础及较丰富的想象力

3.材料和标准件的选择 b

标准件:统一并给以标准代号的零件或部件。狭义上指螺栓、螺母等坚固件。 作用:简化制作过程,实现通用通换。 4.设计方案的比较、权衡并选择:c ① 方案的权衡:设计一件日常用品首先要满足对基本功能的要求,其次保证安全性,在此基础上考虑稳定性和耐久性,最后综合考虑加工难易程度、成本及环保性。 第六章:设计图样的绘制 1.技术语言的种类及其应用:a 技术语言的种类:口头语言;技术图样;图表;模型;技术符号;计算机演示、网络语言;文本,肢体语言。 技术图样:在呈现较复杂产品的设计方案及对设计进行

详细说明和陈述时,产品加工的依据。如:机械加工图;

2.基本几何体的正等轴测图:a

(1) 正等轴侧图的特点:三个坐标轴的夹角为120度。

(2) 斜二侧图的特点:注意区别。

3.简单形体三视图的绘制:c

⑴ 三视图:[要求:会补线条]

实线:可见轮廓线 虚线:不可见轮廓线 点划线:对称轴中心线

⑵ 正投影指:投影线与投影面垂直。a

⑶ 三视图的三个面为:

主视图反映物体的长和高的尺寸,反应物体主要形状。

左视图反映物体的高和宽的尺寸,

俯视图反映物体的长和宽的尺寸。

4.简单形体的尺寸标注:c

尺寸要素:尺寸界线、尺寸线、尺寸数字。

图样上所注尺寸表示形体的真实大小,形体真实大小与图样的大小及绘图的准确性无关。 图样上的尺寸,以毫米(mm)为单位时,不注写单位

线性尺寸的尺寸数字一般注写在尺寸线上方

或其中断处,水平方向尺寸字头向上,垂直方向

尺寸数字写在尺寸线的左侧且字头向左。

直径:符号为 Φ ,整圆或大于半圆的圆弧需

要标注直径。

半径:符号为 R ,半圆或者不足半圆的圆

弧需要标注半径。

5.一般机械加工图、电子线路图:a

⑴ 机械加工图通常由三视图及其尺寸标注、必要的其他视图、标题栏和文字说明几部分组成。其他视图包括:局部放大图、剖视图等。

第七章:模型或原型的制作

1.模型及其功能:a

⑴ 模型在不同阶段的作用:草模;概念模型;结构模型;功能模型;展示模型

草模:设计初期阶段,用立体模型将构思表现出来,供设计人员深入探讨时使用。 R9标注的是左上角圆弧的半径为9mm 2-Φ7标注的是两个圆的直径都为7mm

概念模型:用概括的手法表示产品。结构模型:测试结构尺寸和连接方式

功能模型:测试性能及人机关系展示模型:采用真实材料、准确的尺寸、真实的功能。2.工艺的含义及常见工艺的种类:a ;

⑴工艺是指:利用工具和设备对原材料、半成品进行技术处理,使之成为产品的方法。

⑵金工加工的一般流程:下料->划线->钻孔->锯割->锉削->连接->表面处理

划线包括划锯割线和钻孔中心线。锉削主要锉锯割面、焊接面。

螺纹孔加工:冲眼->钻孔->倒角->攻丝

常用金属加工工具设备:c

(1) 划线:①划线的一般步骤:划出基准线->划尺寸线->划轮廓线->冲眼

②划线的工具有:划针;钢直尺;角尺;划规;样冲

③划针操作要领:划针头保持锐利;划线时划针要紧贴导向工具;划线要尽量一次完成。

④样冲的用途:用于钻孔中心处冲出冲眼,防止钻孔中心滑移。

操作要领:应斜看靠近冲眼部;冲眼时冲尖对准划线的交叉点;敲击前要扶植样冲(2) 锯割工具:钢锯、台虎钳。注意:钢锯只能直线锯割,不能锯弧线(易导致锯条崩断)。锯割时台虎钳夹持工件要领:使工件上的锯割线竖直向下。

钢锯的操作要领:

起锯方法:从工件远离自己的一端起锯,起锯时用左手大拇指贴住锯条,起锯角要小,一般15度,防止锯齿崩裂。起锯时行程要短,压力要小,当陷入工件2到3毫米时,才能逐渐正常锯割:推锯加压,回拉不加压;锯程要长;推拉要有节奏。

(3) 锉削:[p146]①锉削的工具:锉刀、台虎钳。

②锉削的操作要领:锉削时要注意身体和手臂动作的协调;在推锉的过程中,左手的施压要由大变小,右手的施压由小变大,使锉刀平稳而上下摆动。

③锉削的两种方法:直锉和推锉。锉好之后,可以用角尺检测工作面垂直度。

锉削时台虎钳夹持工件要领:使工件的锉削面水平。

(4) 钻孔:[p147]

①钻孔的工具:台钻、钻头、金工锤、样冲,平口钳或手钳。(钻孔不需要划规)

②钻孔的操作步骤:划定位线->装夹工件->装夹钻头->钻孔

③要领:要先使用样冲和金工锤进行冲眼,防止钻头滑移。大的工件用平口钳,较小或者薄工件用手钳夹持。钻孔时戴防护眼镜,不能戴手套。

(5) 螺纹的加工:制作内螺纹称为攻丝;

制作外螺纹称为套丝。[p149]

攻丝的工具:丝锥和丝锥扳手。

套丝的工具:圆板牙和圆板牙扳手

要领:顺时针旋进,并经常倒转1/4-1/2圈,避免铁屑阻塞。顺转加压,倒转不加压。

4、木工工具及操作要领:

划线:木工铅笔、钢直尺、木工角尺、墨斗(画长直线)

锯割:框锯、钢丝锯(弓锯)(注意:钢丝锯可以锯弧线,框锯只能锯直线)。

注意区分:钢锯和钢丝锯,钢丝锯不能切割金属材料。

刨削:木工刨。锉削:木工锉。凿削:木工凿、羊角锤。

、连接方式:榫接(只用于木材)、铆接(用于铝板、框架)、焊接、螺栓螺母(可拆卸)、元宝螺丝(经常拆卸的连接)、平垫圈(使受力均匀,防止连接件损坏)、弹簧垫圈(用在受振动的地方,防止松动)、膨胀螺丝(水泥墙上连接)、自攻螺丝(较松软的材料上连接)、销钉(当做转轴连接)、合页(门框、木板连接实现转动)。紧定螺钉(用于固定轮子、轴、室内装潢等)。

技术与设计2 理论知识点梳理

第一单元:结构与设计

1.结构的含义:a

从力学角度来说,结构是指:可以承受一定力的架构形态。

2.结构的受力:b

① 当一个结构受到外力作用时,内部各质点之间的相互作用会发生改变,产生一种抵抗的力,称为内力。内力反映了材料抵抗被外力破坏的能力。

② 应力是指构件单位横截面积上所产生的内力。用公式表示应力为 F S

?=。

受拉 受压 受剪切 受弯曲1 受弯曲2 受扭转

受力形式指结构在力的作用下形变的趋势。例如:人坐在椅子凳面板上,凳面板会有弯曲的趋势,受力方式如上图“受弯曲2”,所以凳面板受弯曲。

3. 结构的类型:b

①实体结构指结构体本身是实心的结构,它的受力特点是外力分布在整个体积中,如水泥柱。 ②框架结构通常是指结构由细长的构件组成的结构,它的受力特点是既能承受竖向重力荷载,又能承受水平方向的荷载。如铁架塔、建筑用脚手架等;

③壳体结构是指层状的结构,它的受力特点是外力作用在结构体的表面上,如贝壳,鸡蛋。

4.结构的稳定性:(结构会不会翻到)

⑴ 影响结构稳定性的因素是:重心位置的高低;结构与地面接触所形成的支撑面的大小;结构的形状。注意:支撑面和接触面的区别,支撑面:结构所有的接触点连接起来的面积 ⑵ 如果重心所在点的垂线落在结构底面的范围内,就是稳定的。[p11]

5.结构的强度:(结构会不会破碎)

⑴ 影响结构的强度的因素:结构的形状;使用的材料;构件之间的连接方式。 ① 三角形结实稳定,使用材料最少;

② 钢筋混凝土原因:混凝土擅长抗压力;钢筋擅长抗拉力。

③ 结构构件的连接方式有: ①铰连接:被连接的构件在连接处不能相对移动,但可以相对转动,具体有松螺栓、松铆、门与门框的连接。②刚连接:被连接的构件在连接处不能相对移动,也不能相对转动,具体有焊接、胶接、榫接等。

6.结构与功能:b 结构的改变可能导致功能的变化。

第二单元:流程与设计

1.流程的含义与意义:a

⑴ 流程是一项活动或一系列连续有规律的事项或行为进行的程序;

⑷ 时序、环节:a 任何一个流程都包含着时序和环节。

① 时序是指时间上的先后顺序。可以分为不可颠倒的时序、可颠倒的时序。不可颠倒的时序往往反映了事物或活动的内在规律或机理。

② 环节是指事件发展过程中,总可以依据某种特征或方法把它分解为若干个小的过程。环节是个相对概念,可大可小。

流程中的作业方式:串行(依次进行);并行(几道工序同时进行)。

2.简单流程的优化:

③流程优化涉及到的指标:工期、工艺、成本、质量[要会区别]

⑵流程优化应考虑的主要问题:c

流程优化的条件:建立在设备和工艺水平的提高的基础上,建立在对流程内在机理进一步研究的基础上。[简单的说:和材料、设备、工艺这些条件有关:b]

第三单元:系统与设计

1.系统的含义:b

⑴系统: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的若干个要素或部分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⑵构成系统的三个条件:①至少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要素(部分)才能组成系统;②要素(部分)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按照一定方式形成一个整体;③整

[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①系统是一个整体,它不是各个要素(部分)的简单相加,系统的整体功能是个要素(部

分)在孤立状态下所没有的。

②任何一个要素(部分)发生变化或出现故障,都会影响整体功能的的发挥。

③整体功能大于组成系统的各部分功能之和。

例子:三个和尚;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丢卒保车;木桶理论等

⑵相关性:各要素之间,系统与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联系。[部分与部分的关系]

⑶目的性:系统实现功能,也是系统的目的,区别不同系统的标志。

⑷动态性:随着时间发展系统会发现变化,更新或者老化;

⑸环境适应性:系统只有具有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才能保持系统的功能。

3.系统分析的主要原则

①整体性原则的特点:着眼于系统整体,先分析整体,再部分..

②科学性原则的特点:利用公式、数据计算定量分析。。

③综合性原则的特点:综合考虑多个目标…

.影响系统优化的因素:c

⑴系统优化是指:在给定条件或约束条件下,根据系统的优化目标,采取一定的手段和方法,使系统的目标值达到最大化(或最小化)。

约束条件:起限制作用,并且人为无法调节的;

影响因素:对系统的目标函数产生显著影响,并且可以人为调节的因素。

第四单元:控制与设计

1.控制的手段与应用

⑴控制的含义:b

①控制:人们按照自己的意愿或目的,通过一定的手段、使事物向期望的目标发展。

②理解控制现象需要明确:控制的对象是什么;控制要达到什么目的;采取的控制手段。

⑵控制手段:a

①从控制过程中人工干预的情形分,控制有人工控制和自动控制。

人工控制是指:控制过程在人的直接干预和全程干预下。

自动控制是指:无人直接参与的情况下,准确地按照期望的方向进行。

.控制系统的方框图:

⑴控制系统分为:开环控制系统和闭环控制系统;

⑵开环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过程:c

①开环控制系统:控制系统的输出量不对系统的控制产生任何影响。

②例子:定时控制系统(微波炉定时加热、电风扇定时)、红外线感应系统(自动门、自动水龙头)、防盗报警系统、声控光控系统等。

开环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框图:

⑶闭环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过程: b

①闭环控制系统:系统的输出量返回到输入端并对控制过程产生影响的控制系统。

②闭环控制系统控制的是物理量(被控量):温度、湿度、压力、速度、水位、位置、

光线强度等。闭环控制系统通过反馈使被控量(比如温度)维持在设定量范围内。

③例子:温度控制系统(电冰箱、空调、恒温箱)、水位控制系统(游泳池水位控制、

马桶水位控制)等。

闭环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框图:控制量:执行器的输出(电机的转动、阀门的水流量)

被控量:闭环控制系统的输出量(实际温度、实际水位)

常见控制器:微电脑、控制电路、控制平台、控制装置、控制处理中心、单片机等。

常见执行器:电机(马达、泵、压缩机)、开关(阀门)、加热器(制冷器)。

常见被控对象:房间、箱体、土壤、管道、水、空气……

解题过程中要从题干中找出相应的控制器、执行器、被控对象。

3.控制系统的干扰因素:c

⑴干扰因素:除输入量(给定值)以外,引起被控量变化的各种的各种因素。

①干扰有坏处,也有好处。干扰来自环境、也可能来自人为;系统的各个环节都可能被干扰。开环、闭环系统都存在干扰。

⑵反馈:将输出量通过适当的检测装置返回到输入端并于输入量进行比较的过程。闭环控制系统存在反馈、开环控制系统没有反馈。

⑶闭环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b

①闭环控制系统的核心是:通过反馈来减少被控量(输出量)的偏差。

一个闭环控制系统,能够克服外界干扰,使控制量控制在给定值附近。

4.闭环和开环的比较:[p113-114]

开环控制系统:不能对被控量的偏差进行调整和补偿;控制精度比较低。

闭环控制系统:控制精度高;能对被控量的偏差进行调整和补偿。

5.功能模拟方法和黑箱方法:a

⑴功能模拟法:以功能和行为的相似性为基础,用“模型”模拟“原型”的功能和行为的方法。闭环控制系统设计就是一种功能模拟法,模拟人的控制功能。

⑵黑箱方法:把系统看作黑箱,通过对系统输入与输出关系的研究,进而推断出系统内部结构及其功能的方法。例如:医学B超检测。

控制方框图具体例子

①自动门控制系统(开环)

②定时注水控制系统(开环)

③饮水机自动保温控制系统(闭环)饮水机的设定温度已经由厂家设置好了

④管道水压自动控制系统(闭环)

闭环工作原理(以上图为例子),管道的实际水压通过传感器返回到输入端与设定水压进行比较(这过程叫反馈),如果“实际水压<设定水压”,则控制电路指挥水泵增加水流量,管道内水量增多水压增大,直到实际水压维持在设定水压值附近。

设计草图案例

评分标准:①符合设计要求②尺寸标注要合理③整体清晰、有立体感④文字说明简明扼要

转动

人体红外信号控制电路电机自动门门的开启或关闭

水流量

设定注水时间控制电路阀门游泳池游泳池的水位

热量

设定温度温控装置电热管水箱中的水水的实际温度比较器

温度传感器

+ -

水流量

设定水压控制电路水泵管道管道的实际水压比较器

水压传感器

+ -

圆孔、圆弧、槽都需要标注尺寸

学业水平测试化学知识点

学业水平测试化学知识点 1. 遇淀粉变蓝的物质 I2(碘水、碘酒) 2. 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的物质 Cl2 3. 最强的含氧酸是HClO4 4. 最稳定的气态氢化物是HF 5. 描述下列实验现象: (1)铜丝在氯气中燃烧,产生棕黄色的烟,铁在氯气中燃烧,产生棕色的烟 (2)H2在Cl2中燃烧,产生苍白色的火焰,瓶口有白雾 (3)CH4与Cl2混合光照,黄绿色变浅,瓶内壁有油状液滴 6.漂白粉的有效成分 Ca(ClO)2 漂白液的有效成分 NaClO 7. 检验Cl-先加稀HNO3,再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 8. 引发酸雨的污染物 SO2和氮氧化物 9. 能使品红褪色的气体 SO2(颜色可复原)、Cl2(颜色不可复原) 10. 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CO2、SO2,如何区分CO2、SO2? 11. 浓硫酸的特性吸水性、脱水性、氧化性、难挥发 12. 检查肠胃用作“钡餐”的 BaSO4 13. 检验SO42—先加稀盐酸,后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 14. 常用作金属焊接保护气、代替稀有气体填充灯泡、保存粮食水果的气体 N2 15. 在放电情况下才发生反应的两种气体 N2与O2 16. 遇到空气立刻变红棕色的气体 NO 17. 有颜色的气体 Cl2(黄绿色)、NO2(红棕色)、 18. 造成光化学烟雾的污染物 NO2 19.极易溶于水的气体 NH3、HCl 20. NH3喷泉实验的现象红色喷泉、原理压强减小 21. 能使蛋白质变黄的物质浓硝酸 22. 溶于水显碱性的气体 NH3 23. 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 NH3 24. 两种气体相遇产生白烟→NH3遇HCl 25. 某溶液加入NaOH溶液产生气体,气体一定是NH3;溶液一定含NH4+ 26. 检验某白色固体是铵盐的方法加入浓NaOH溶液并加热,产生刺激气味能使湿润的红色 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则固体为铵盐。 27. 某溶液加入H2SO4的同时加入Cu.铜溶解溶液变蓝,该溶液中含有: NO3- 28. 浓硝酸的特性不稳定【易分解】、强氧化性、易挥发 29. 制造光导纤维的原料 SiO2 30.不能贮存在有磨口玻璃塞的玻璃瓶中的是 NaOH、KOH、Na2SiO3等 31. Na+的焰色黄色、K+的焰色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 32.钠与水反应的现象钠漂浮在水面上,熔化成一个银白色小球,在水面到处游动,发出咝咝的声响,反应后滴入酚酞溶液变红。 33. 能与Na2O2(淡黄色)反应的两种物质 H2O、CO2 34. 治疗胃酸过多的药品 NaHCO3、Al(OH)3、Mg(OH)2等,胃壁溃疡不能用NaHCO3等 35. 碱金属单质与盐溶液反应 (无法置换金属) 2Na + 2H2O + CuSO4 === Na2SO4 + Cu(OH)2↓+ H2↑ 36. 碳酸钠、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比较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方程式为: 37. 碳酸钠、碳酸氢钠的相互转化: NaHCO3加热生成Na2CO3,Na2CO3溶液中通入过量CO2生 成NaHCO3 38.过氧化钠作为呼吸面具中氧气的来源 39. 常用作净水剂的物质明矾→Al(OH)3胶体 40 .常用作耐火材料的物质Al2O3 41. 既能溶于盐酸又能溶于NaOH溶液的物质 Al、Al2O3、Al(OH)3、NaHCO3、氨基酸

苏教版高中通用技术会考必备知识点

苏教版高中通用技术会考必备知识点 苏教版高中通用技术会考必备知识点 一、选择题 1.易拉罐上方便拉环的设计是针对产品设计中的哪个方面(人机关系)。 2. 煮饭时要先洗米、添水、插电,最后按开关,这是一个简单的流程。在这种流程中,做事时间上的先后顺序成为(时序)。 3. 控制系统中属于自动控制系统的事(花房恒温控制)。 4. 在我国,家用电器使用的交流电一般额定电压是220V、频率是50Hz,这体现家用电器的设计符合了技术的(技术规范性原则)。 5. 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保护了发明者的创造并赋予发明人一定的权益。使发明者能设计创造出更多更好的新产品。下列不属于知识产权保护范围的是(经营权)。 6. 设计的一般过程:①发现与明确问题;②制作模型或原型;③制定设计方案;④产品的使用和维护;⑤测试、评估和优化。正确的顺序是(13254)。 7. 1769年,瓦特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研制了第一台单动式蒸汽机,引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同时由于几乎具有(专利性),让他成为一个很有钱的名人资本家。

8. 原先,人们到银行或储蓄所存取款需要人工填单、记账等工作,自从引入计算机管理系统后,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请问,这种流程优化属于(技术优化)。 9. 国家要求规定驾驶和乘坐摩托车需要佩戴安全头盔保护人员安全,安全头盔属于什么结构(壳形结构)。 10.某村民刘某买了一种名为“保果灵2号”的农药。农药说明书上清楚地标着“连续使用2次,间隔期为20天”。刘某看后,当天便对果园连续喷洒了2次农药,准备20天后再喷洒2次。七八天后,他家200棵柿树的叶子,果实全部掉落!请问,造成刘某家200棵柿树叶子、果实全部掉落的原因是(说明书的内容条理不清楚,“说而不明”)。 11.“丢卒保车”、“一招不慎,全盘皆输”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常用语言,它们主要反映了系统基本特性中的(整体性)。 12.制作法兰以钢材为材料制造的用于管道等的连接器件。从制作工艺上看,有切削法和少切削法两种加工方法,从切削法到少切削法属于(工艺优化)。 13.通用技术在本课程中是指(体现基础性和通用性的技术)。 14.某市红旗中学的姜鹏辉同学由于教室的窗户高,每当阳光直射时,想把窗帘拉上很困难,而发明的光控全自动拉帘,说明了发现问题的途径自于(观察日常生活)。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通用技术知识点复习

技术与设计1 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 第一节技术的价值 1、技术具有保护人、解放人和发展人的作用。 保护人:技术为人提供了抵抗不良环境,防止侵害的手段和工具。 解放人:依靠技术解放或延长了身体器官的功能。 发展人:技术促进了人的精神和智力的发展。 第二节技术的性质 1、技术的性质有: ①目的性:任何一项技术的产生和发展都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求和愿望对大自然 进行的改造。(例:助听器的发明) ②创新性:技术的发展需要创新。技术创新常常表现为技术革新和技术发明。(例: 显示器的革新与电视机的创新) ③综合性:任何一项技术的产生和发展都需要综合运用多个学科的知识。 ④两面性:任何事物客观上都具有两面性。它既可以带来好处,也会带来危害。 例:电池(可以带来光明和动力,但也可以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 网络技术(方便人们交流沟通,但也有人利用网络犯罪) B超技术(可以用于医疗,但也有人用于胎儿鉴别) 克隆技术(克隆人体器官用于医疗,但也会挑战人类伦理道德) 核技术(可以用于发电,但也会用于战争) 空间技术(可以用于科学实验、卫星通讯,但也会产生太空垃圾) 转基因技术(可制造符合人类要求的动植物,但可能会产生负作用) ⑤专利性:保护技术发明者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例:复印机的专利壁垒) 2、技术与科学的区别与联系: 科学是对各种事实和现象进行观察、分类、归纳、演绎、分析、推理、计算和实验,从而发现规律,并予以验证和公式化的知识体系。科学侧重认识自然,力求有所发现(科学回答“为什么”)。科学通过实验验证假设,形成结论。 技术是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需求和愿望对大自然进行的改造。技术侧重利用和合理地改造自然,力求有所发明(技术是解决“怎么办”)。技术通过试验,验证方案的可行性与合理性,并实现优化。科学促进了技术的发展,技术推动了科学的进步。 例如:科学活动有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伽利略提出自由落体运动定律;技术活动有瓦特发明蒸汽机、贝尔发明、莫尔斯发明电报、纳米技术等。 3、知识产权:是人们基于自己的智力活动创造的成果和经营管理活动的标记、信誉而依法享 有的权利。狭义的知识产权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三部分。 4、专利的申请和获得:提交申请→受理→初审→公布→实质审查→授权。 第三节技术的未来 第二章技术世界中的设计 第一节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1、设计是基于一定设想的、有目的的规划及创造活动。

(完整版)广东省高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总结.doc

广东省高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 学习笔记 一、物质的量 1.物质的量 ( 1)物质的量的单位是摩尔( mol )。 ( 2) 1 mol 任何微粒所含的微粒数= 0.012 kg 一种碳原子( 12 C )所含的碳原子数= 6.02× 1023 ( 3)阿伏加德罗常数( N A ):约为 6.02× 10 23 - 1 mol 。 ( 4)物质的量( n )、阿伏加德罗常数( N A )与微粒数( N )之间的关系: n = N 。 N A 2.摩尔质量 ( 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做摩尔质量( M ),单位为 g?mol - 1。 ( 2)物质的摩尔质量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相对分子 /原子质量。 ( 3)物质的量( n )、物质的质量( m )和物质的摩尔质量之间的关系:n = m M 。 3.气体摩尔体积 ( 1)定义:一定的温度和压强下,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 V m ), 单位为 L?mol - 1。 ( 2)标准状况下, V m ≈ 22.4 L ?mol - 1。 V ( 3)物质的量( n )、气体的体积( V )和气体摩尔体积( V m )之间的关系: n = V m 。 4.物质的量浓度 ( 1)定义:以单位体积的溶液中所含溶质 B 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质 B 的 物质的量浓度( c B ),单位为 mol?L - 1 。 ( 2)在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中,溶质 B 的物质的量( n )、溶液的体积( V )和溶质的物 质的量浓度( c B )之间的关系: n = c B ?V 。 ( 3)容量瓶:常用于配制一定体积、浓度准确的溶液。 二、胶体 1.定义:分散质的微粒直径介于 1~100 nm 之间的分散系称为胶体。 2.溶液、浊液、胶体的本质区别:分散质粒子的大小不同。 3.丁达尔现象:当可见光束通过胶体时,在入射光侧面可观察到光亮的通路,这种现象称为 丁达尔现象。 4.丁达尔现象可用于检验溶液和胶体。 5.聚沉:胶体形成沉淀析出的现象称为聚沉。 6.引起胶体聚沉的条件:加入可溶性盐、加热、搅拌等。 三、离子反应 1.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称为电解质。 2.酸、碱、盐是电解质;其它化合物为非电解质。 3.离子反应:有离子参与的反应称为离子反应。 4.将化学方程式改写为离子方程式时,可溶性的酸碱盐要改写成离子形式,其它物质不改写。 四、氧化还原反应 1.定义:在反应过程中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化学反应叫做氧化还原反应。 2.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电子转移。 1

高中通用技术会考复习重要知识点-完整

第二单元技术世界中的设计 1.设计的内涵:b 设计是基于一定设想的、有目的的规划及创造活动。(例:书写工具的发展、电动剃须刀的发展。) 2.技术与设计的关系:b ①设计是技术成果转化的桥梁和纽带。(例:白色污染和可降解餐具) ②设计促进技术的革新。 ③技术是设计的平台,没有技术作基础,设计将难以表现和实现。(例:早在16世纪达芬奇就设计了飞行器,但当时技术水平不够,导致飞行器难以实现) ④技术更新为设计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例:电灯发明之后,人们设计出了各种各样的灯泡) ⑤技术进步还促进人们设计思维和手段的发展。发展的技术不断丰富着人们的设计手段和方法。(例:计算机、打印机的发展改变了设计的手段) 技术设计侧重于功能、结构、材料、工艺等,艺术设计侧重于色彩、造型、审美等 1.人机关系的含义:b 当我们使用物品时,物品就与人产生了一种相互关系。这种相互的关系就称为人机关系。当人们身处某一环境的时候,这时的人机关系就体现为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机”是指计算机、机器、工具、仪器、仪表、设备、设施、家具、交通车辆以及劳动保护用具等等。在人机关系中,往往存在复杂的多方面关系。不一定要有接触。(例:开门、乘电梯) 2.人机关系在设计中要实现的目标:a ①高效人机协调,提供人的工作效率。例:“科学管理之父”泰勒“铁锹作业试验”。 ②健康长期使用,产品对人的健康不造成不良影响。例:高跟靴、设计不合理的椅子 ③舒适产品使用中,人体能处于自然状体,感觉舒适。例:培土小工具手把处理 ④安全产品对人的身体不构成生理上的伤害。如:安全帽、安全带、课桌角等 3.在设计中如何合理运用人机关系:a 如何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首先应明确设计涉及哪些人机关系,其次要考虑这些人机关系涉及哪些因素和技术指标,此外还就注意处理以下方面的关系:

高中化学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总结 专题一物质的分类、结构、反应及实验基本操作一、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溶液 混合物胶体 浊液有机化合物 物质化合物 纯净物无机化合物 单质 金属 二、化学反应的类型 1、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2、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 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化合反应、分解反应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 3、氧化还原反应 本质:电子的转移(得失或者偏移)特征:化合价的改变(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依据) 概念:升(化合价)---失(电子)---氧(氧化反应)------还(还原剂) 降(化合价)--- 得(电子)---还(氧化反应)------ 氧(还原剂) 表示方法: 单线桥双线桥 2e- 失去2e- -1 0 -1 0 0 -1 2 KBr + Cl2====Br2+2KCl 2 KBr + Cl2 ==== Br2+2KCl 得到2e- 三、物质的量 1、定义:表示一定数目微粒的集合体符号:n 单位:摩尔 2、阿伏加德罗常数:0.012kgC-12中所含有的碳原子数。用N A表示。约为6.02x1023 N 3、微粒与物质的量的关系:公式:n= NA 4、摩尔质量: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用M表示单位:g/mol 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

式量 5、质量与物质的量的关系:公式:n=M m 6、体积与物质的量的关系:公式:n= Vm V 标准状况下 ,1mol 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为22.4l 7、阿伏加德罗定律:同温同压下, 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的分子数 8、物质的量浓度: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B 的物质的量。符号C B 单位:mol/l 9、物质的量浓度与物质的量的关系:公式:C B = V nB 10、物质的量浓度的配制 配制前要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 步骤:①. 计算 m=c ×v ×M ②.称量③. 溶解 ④.转移 (洗涤2---3次 洗涤液转入容量瓶) ⑤.定容⑥.摇匀⑦. 装瓶贴签 四、分散系 溶 液 胶体 浊液 1、分散质大小(nm ) <10-9 10-9 ~10-7 >10-7 2、胶体的性质:丁达儿现象(光亮的通路 ) 用于 区分溶液与胶体 3、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者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4、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和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蔗糖 酒精 SO 2 CO 2 NH 3等 强酸HCl H 2SO 4 HNO 3 5、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能全部电离的电解质 强碱NaOH KOH Ca (OH )2 Ba (OH )2 大多数的盐 弱酸 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能部分电离的电解质 弱碱 水 五、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1、过滤法:适用于分离一种组分可溶,另一种不溶的固态混合物 如:粗盐的提纯 2、蒸发结晶:混合物中各组分物质在溶剂中溶解性的差异 3、蒸馏法:适用于分离各组分互溶,但沸点不同的液态混合物。如:酒精与水的分离 主要仪器: 蒸馏烧瓶 冷凝器 4、分液:分离互不相容的两种液体 5、萃取: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度不同 溴水 CCl4 分层 上层无色 下层橙红色 不用酒精萃取 六、离子的检验 焰色反应 钠焰色:黄色 钾的焰色:紫色 (透过蓝色钴玻璃) Cl-检验 :加硝酸银产生的白色沉淀不溶解于稀硝酸 SO42-检验: 加Ba(NO3)2产生的白色沉淀不溶解于稀硝酸 NH 4+ 检验:加入NaOH 加热产生气体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Fe 3+检验:加入KSCN 溶液出现红色 Fe3++3SCN-==Fe (SCN )3 Al 3+检验:加入NaOH 先出现白色沉淀后沉淀消失 七、原子结构 质子 Z 原子核 1、原子 A Z X 中子 N = A-Z

高中通用技术会考、高考知识点总结与归纳整理(知识主干)---副本

通用技术复习资料 一、技术的价值: 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 1、技术与人的关系 技术是人类满足自身的需求、愿望,更好的适应大自然,而采取的方法和手段。 (1)人类需要着衣裳遮身避寒——纺织、印染、缝制技术。 (2)人类需要进食补充能量——食品烹饪加工、农作物栽培、家禽饲养技术。 (3)人类需要住所以避风挡雨——建筑技术 \ (4)人类需要抵御野兽攻击和伤害——武器制造技术。 (5)人类需要出行——车、船制造技术。 (6)人类需要交往、保持联系——邮电通讯技术。 技术的作用: 保护人:提供抵抗不良环境,防止被侵害的手段和工具。 解放人:解放或延长了身体器官,拓展活动了空间,提高了劳动效率,增强了各方面的能力。 发展人:技术促进人的精神和智力的发展,使得人的创新精神和批判能力得以提高,思维方式发生转变,自我价值得以体现。 2、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 技术促进社会的发展,丰富社会文化内容,改变社会生活方式,是推动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主要动力之一。具体为: (1)技术是社会财富积累的一种形式,对社会生产具有直接的经济意义。它促进了

社会经济的增长,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升级,并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如福特T型车的生产流水线。 (2)随着技术的发展,劳动力结构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第一第二产业从业者数量减少,第三产业从业者数量大幅度增加。例如:因为农业技术的发展与劳作方式的变革使农业从业人口减少。 (3)技术不仅为生产提供了先进的手段和工具,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而且丰富了人们的社会生活,使人们衣食、住、行、交往、娱乐、教育等方面都发生了改变。 (4)技术进步不仅带动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社会活动的变化,而且渗透到军事、政治、文化各领域。 3、技术与自然的关系 (1)利用技术,人类可以改造和利用自然。如:填海造田、南水北调、西气东输、都江堰、荷兰的风车。 (2)人类利用技术和改造自然要有合理的尺度,要注意对自然的保护,不能忽视对自然的保护,不能忽视一些技术或产品对环境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 — (3)技术的发展给自然环境带来了问题,但也给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可能。 “绿色”技术:主要包括绿色产品的生产技术以及清洁工艺等。 绿色产品:指在生产和生活中,不会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的产品的总称。 二、技术的性质 1、技术的目的性 技术总是从一定的目的出发,针对具体的问题,形成解决方案,从而满足人们的某方面的需求。例如:助听器的发明。人类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技术活动推动了技术的不断发展。 2、技术的创新性 创新是技术发展的核心。技术的发展需要创新。技术创新常常表现为技术革新和技

高中化学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总结(非常详细非常好)

2015高中化学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总结 专题一物质的分类、结构、反应及实验基本操作 一、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溶液 混合物胶体 浊液有机化合物 物质 纯净物无机化合物 非金属 金属 二、化学反应的类型 1、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2、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 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化合反应、分解反应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 3、氧化还原反应 本质:电子的转移(得失或者偏移)特征:化合价的改变(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依据) 概念:升(化合价)---失(电子)---氧(氧化反应)------还(还原剂) 降(化合价)--- 得(电子)---还(氧化反应)------ 氧(还原剂) 表示方法: 单线桥双线桥 2e- 失去2e- -1 0 -1 0 0 -1 2 KBr + Cl2====Br2+2KCl 2 KBr + Cl2 ==== Br2+2KCl 得到2e- 三、物质的量 1、定义:表示一定数目微粒的集合体符号:n 单位:摩尔 2、阿伏加德罗常数:0.012kgC-12中所含有的碳原子数。用N A表示。约为6.02x1023 N 3、微粒与物质的量的关系:公式:n= NA 4、摩尔质量: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用M表示单位:g/mol 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式量

5、质量与物质的量的关系:公式:n= M m 6、体积与物质的量的关系:公式:n=Vm V 标准状况下 ,1mol 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为22.4l 7、阿伏加德罗定律:同温同压下, 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的分子数 8、物质的量浓度: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B 的物质的量。符号C B 单位:mol/l 9、物质的量浓度与物质的量的关系:公式:C B = V nB 10、物质的量浓度的配制 配制前要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 步骤:①. 计算 m=c ×v ×M ②.称量③. 溶解 ④.转移 (洗涤2---3次 洗涤液转入容量瓶) ⑤.定容⑥.摇匀⑦. 装瓶贴签 四、分散系 溶 液 胶体 浊液 1、分散质大小(nm ) <10-9 10-9 ~10-7 >10-7 2、胶体的性质:丁达儿现象(光亮的通路 ) 用于 区分溶液与胶体 3、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者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4、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和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蔗糖 酒精 SO 2 CO 2 NH 3等 强酸HCl H 2SO 4 HNO 3 5、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能全部电离的电解质 强碱NaOH KOH Ca (OH )2 Ba (OH )2 大多数的盐 弱酸 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能部分电离的电解质 弱碱 水 五、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1、过滤法:适用于分离一种组分可溶,另一种不溶的固态混合物 如:粗盐的提纯 2、蒸发结晶:混合物中各组分物质在溶剂中溶解性的差异 3、蒸馏法:适用于分离各组分互溶,但沸点不同的液态混合物。如:酒精与水的分离 主要仪器: 蒸馏烧瓶 冷凝器 4、分液:分离互不相容的两种液体 5、萃取: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度不同 溴水 CCl4 分层 上层无色 下层橙红色 不用酒精萃取 六、离子的检验 焰色反应 钠焰色:黄色 钾的焰色:紫色 (透过蓝色钴玻璃) Cl-检验 :加硝酸银产生的白色沉淀不溶解于稀硝酸 SO42-检验: 加Ba(NO3)2产生的白色沉淀不溶解于稀硝酸 NH 4+ 检验:加入NaOH 加热产生气体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Fe 3+检验:加入KSCN 溶液出现红色 Fe3++3SCN-==Fe (SCN )3 Al 3+检验:加入NaOH 先出现白色沉淀后沉淀消失 七、原子结构 质子 Z 原子核 1、原子 A Z X 中子 N = A-Z 核外电子 Z

详细版2018高中数学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

2018年高中数学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 【必修一】 一、 集合与函数概念 并集:由集合A 和集合B 的元素合并在一起组成的集合,如果遇到重复的只取一次。记作:A ∪B 交集:由集合A 和集合B 的公共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如果遇到重复的只取一次记作:A ∩B 补集:就是作差。 1、集合{}n a a a ,...,,21的子集个数共有2n 个;真子集有2n –1个;非空子集有2n –1个;非空的真子有2n –2个. 2、求)(x f y =的反函数:解出)(1y f x -=,y x ,互换,写出)(1 x f y -=的定义域;函数图象关于y=x 对称。 3、(1)函数定义域:①分母不为0;②开偶次方被开方数0≥;③指数的真数属于R 、对数的真数0>. 4、函数的单调性:如果对于定义域I 内的某个区间D 内的任意两个自变量x 1,x 2,当x 1)f(x 2),那么就说f(x)在区间D 上是增(减)函数,函数的单调性是在定义域内的某个区间上的性质,是函数的局部性质。 5、奇函数:是()()f x f x -=-,函数图象关于原点对称(若0x =在其定义域内,则(0)0f =); 偶函数:是()()f x f x -=,函数图象关于y 轴对称。 6、指数幂的含义及其运算性质: (1)函数)10(≠>=a a a y x 且叫做指数函数。 (2)指数函数(0,1)x y a a a =>≠当 01a <<为减函数,当 1a >为增函数; ①r s r s a a a +?=;②()r s rs a a =;③()(0,0,,)r r r ab a b a b r s Q =>>∈。 (3)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7、对数函数的含义及其运算性质: (1)函数log (0,1)a y x a a =>≠叫对数函数。 (2)对数函数log (0,1)a y x a a =>≠当 01a <<为减函数,当 1a >为增函数; ①负数和零没有对数;②1的对数等于0 :01log =a ;③底真相同的对数等于1:1log =a a , (3)对数的运算性质:如果a > 0 , a ≠ 1 , M > 0 , N > 0,那么: ①N M MN a a a log log log +=; ②N M N M a a a log log log -=; ③)(log log R n M n M a n a ∈=。 (4)换底公式:)0,10,10(log log log >≠>≠>= b c c a a a b b c c a 且且

高中通用技术会考复习-重要知识点

第二单元技术世界中的设计 设计是基于一定设想的、有目的的规划及创造活动。(例:书写工具的发展、电动剃须刀的发展。) 2.技术与设计的关系:b ①设计是技术成果转化的桥梁和纽带。(例:白色污染和可降解餐具) ②设计促进技术的革新。 ③技术是设计的平台,没有技术作基础,设计将难以表现和实现。(例:早在16世纪达芬奇就设计了飞行器,但当时技术水平不够,导致飞行器难以实现) ④技术更新为设计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例:电灯发明之后,人们设计出了各种各样的灯泡) ⑤技术进步还促进人们设计思维和手段的发展。发展的技术不断丰富着人们的设计手段和方法。(例:计算机、打印机的发展改变了设计的手段) 技术设计侧重于功能、结构、材料、工艺等,艺术设计侧重于色彩、造型、审美等 当我们使用物品时,物品就与人产生了一种相互关系。这种相互的关系就称为人机关系。当人们身处某一环境的时候,这时的人机关系就体现为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机”是指计算机、机器、工具、仪器、仪表、设备、设施、家具、交通车辆以及劳动保护用具等等。在人机关系中,往往存在复杂的多方面关系。不一定要有接触。(例:开门、乘电梯) 2.人机关系在设计中要实现的目标:a ①高效人机协调,提供人的工作效率。例:“科学管理之父”泰勒“铁锹作业试验”。 ②健康长期使用,产品对人的健康不造成不良影响。例:高跟靴、设计不合理的椅子 ③舒适产品使用中,人体能处于自然状体,感觉舒适。例:培土小工具手把处理 如:安全帽、安全带、课桌角等 如何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首先应明确设计涉及哪些人机关系,其次要考虑这些人机关系涉及哪些因素和技术指标,此外还就注意处理以下方面的关系: ①普通人群和特殊人群(例:要考虑到残疾人的需求、考虑不同人种的身体差异) ②静态的人与动态的人(例:宾馆床位之间距离的设计) ③人的心理需求和人的生理需求(例:咖啡屋设计以暖色调为主,办公空间一般应以冷色调为主) 我们通常将技术活动中为了某种目的所进行的尝试、检验、优化等探索性实践活动称为技术实验。(例:技术试验卫星) 重要性:技术试验是技术研究不可缺少的基本方法和手段,对技术应用的实现起到了有力的保障作用;技术试验可以使设计得以改进和完善,将设计的风险和失误降到最低。(例:阿什塔比拉河桥的垮塌、青霉素皮试试验) 根据应用目的的不同分类,技术试验可以分为性能试验、优化试验、预测试验、信息试验等。 2.技术试验的常用方法:a

通用技术会考 知识点归纳

通用技术会考知识点归纳【2013.11.29】23:04完 第一单元走进技术世界 技术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求和愿望对大自然进行的改造。它具有保护人、解放人和发展人的作用 2、技术对生活、生产、文化等方面的影响:技术促进社会的发展。技术丰富社会文化内容。技术改变社会生活方式。是推动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主要动力之一。 3、技术对自然的价值:(1)依靠技术,人类得以利用自然和改造,并与自然保持和谐共处的友好关系。(例:都江堰、荷兰风车、南水北调、西气东输)(2)人类利用技术开发、改造自然时,应把握合理的尺度,要注意对自然的保护,不能忽视技术或产品对环境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3)技术的发展给自然环境带来了问题,但也给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可能(例:物料的再循环工艺) 技术的基本特性:目的性、创新性、综合性、两面性、专利性。 创新是技术发展的核心。每一项技术的问世都是创新的结果。 技术的发展需要创新,技术创新表现为技术革新和技术发明。技术创新是一个艰难而曲折的历程。(例:显示器的不断发展属于技术革新,王选发明激光照排系统属于技术发明。) 2.技术的两面性:(例:电池可以带来光明和动力,也可以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网络技术方便人们交流沟通,但也有人利用网络犯罪。B超技术可以用于医疗,但也有人进行胎儿鉴别) 3.技术与科学的区别与联系: 4.知识产权在技术领域的重要作用: 狭义的知识产权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三部分。 专利的特性:独占性、时间性、地域性 专利申请步骤:提交申请阶段→受理阶段→初审阶段→公布阶段→实审阶段→授权阶段 第二单元技术世界中的设计 1.设计的内涵:(例:书写工具的发展、电动剃须刀的发展。)

高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

化学必修1知识点 主题1 认识化学科学 一化学科学发展史 1 分析空气成分的第一位科学家——拉瓦锡; 2 近代原子学说的创立者——道尔顿(英国); 3 提出分子概念——何伏加德罗(意大利); 4 候氏制碱法——候德榜(1926年所制的“红三角”牌纯碱获美国费城万国博览会金奖); 5 金属钾的发现者——戴维(英国); 6 Cl2的发现者——舍勒(瑞典); 7 在元素相对原子量的测定上作出了卓越贡献的我国化学家——张青莲;8 元素周期表的创立者——门捷列夫(俄国); 9 1828年首次用无机物氰酸铵合成了有机物尿素的化学家——维勒(德国);11 镭的发现人——居里夫人。12 人类使用和制造第一种材料是——陶瓷 10 苯是在1825年由英国科学家——法拉第首先发现,德国化学家——凯库勒定为单双键相间的六边形结构,简称凯库勒式; 二化学基本概念 1.分子:分子是能够独立存在并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2.原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确切地说,在化学反应中原子核不变,只有核外电子发生变化。 (1)原子是组成某些物质(如金刚石、晶体硅、二氧化硅等)和分子的基本微粒。(2)原子是由原子核(中子、质子)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3.离子:离子是指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1)离子可分为阳离子:Li +、Na + 阴离子:Cl-、OH - (2)存在离子的物质:①离子化合物中:NaCl、CaCl2 、Na2SO 4…②电解质溶液中:盐酸、NaOH溶液等 4.元素: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1)元素与物质、分子、原子的区别与联系:从宏观看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 从微观看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 (2)某些元素可以形成不同的单质(性质、结构不同)———同素异形体。 5.同位素:是指同一元素不同核素之间互称同位素,即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的同一类原子互称同位素。如H有三种同位素: 11H、21H、31H(氕、氘、氚)。 6.核素:核素是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 (1)同种元素可以有若干种不同的核素。 (2)同一种元素的各种核素尽管中子数不同,但它们的质子数和电子数相同。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因而它们的化学性质几乎是相同的 7.原子团:原子团是指由多个原子结合成的集体,在许多反应中,原子团作为一个集体参加反应。原子团包括:复杂离子如:酸根离子,有机基团。 8.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仅是物质形态的变化。化学变化:变化时有其他物质生成。又叫化学反应。化学变化的特征有新物质生成,伴有放热、发光、变色等现象 变化本质:旧键断裂和新键生成或转移电子等。二者的区别是:前者无新物质生成,仅是物质形态、状态的变化。 9.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叫混合物,一般没有固定的熔沸点; 10.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叫纯净物。它可以是单质或化合物。由同素异形体组成的物质为混合物,如红磷和白磷。由不同的同位素原子组成同一分子的物质是纯净物,如H2O与D2O混合为纯净物。 11.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单质分为金属单质与非金属单质两种。 12.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 从不同的分类角度,化合物可分为多种类型,如: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 酸、碱、盐和氧化物等。 13.酸:电离理论认为:电解质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H +的化合物叫做酸。 常见强酸如:HClO4、H 2SO 4、HCl、HBr、HI、HNO3… 常见弱酸如:H2SO3、H 3PO4、HF、HNO2、CH3COOH、HClO、H2CO3、H2SiO3、HAlO2… 14.碱:电离理论认为,电解质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叫碱。 常见强碱如:NaOH、KOH、Ca(OH)2、Ba(OH)2… 常见弱碱如:NH3.H2O、Mg(OH)2、Al(OH)3、Fe(OH)3… 15.盐:电离时生成金属阳离子(或NH4+)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盐。盐的分类①正盐 ②酸式盐③碱式盐④复盐(电离后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的盐) 16.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叫氧化物,氧化物的分类方法,按组成分: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按性质分:不成盐氧化物、成盐氧化物、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两性氧化物、过氧化物等 17.同素异形体:由同种元素所形成的不同的单质为同素异形体。(1)常见同素异形体:红磷与白磷;O2与O3;金刚石与石墨。

高二信息与通用技术会考知识点样本

多媒体技术模块知识点 第一章多媒体技术应用概述 1、多媒体技术的含义:计算机综合处理声音、文本、图像等信息技术, 使计算 机进行综合处理。 2、多媒体技术的核心——建立逻辑关系和人机交互 3、多媒体技术特征——数字化集成性多样性交互性非线性 4、一般媒体分为五种类: ( 1) 感觉媒体: 是指能直接作用于人们的感觉器官, 从而能使人产生直接感觉的媒体。如语言、声音、图像、动画、文本等 ( 2) 表示媒体: 是指为了传送感觉媒体而人为研究出来的媒体。如文本编码、条形码等 ( 3) 显示媒体: 是指为信息输入输出的媒体, 用于电信号和感觉媒体之间产生转换。如键盘、鼠标、显示器、打印机等。 ( 4) 存储媒体: 是指用于存储表示媒体的物理介质, 如硬盘、光盘、胶卷等 ( 5) 传输媒体: 是指传输表示媒体的物理介质, 如电缆、光缆等我们学习和使用的多媒体技术主要是感觉媒体。 5、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方向: A、流媒体技术——边下载边播放 B、智能化 C、虚拟现实——人工智能、计算机图形技术、人机接口技术、传感技术、计算机动画 6、多媒体应用 多媒体信息咨询系统、多媒体信息管理系统、多媒体辅助教育系统、多媒体电子出版物、多媒体视频会议系统、多媒体远程诊医系统、远程教学系统、多媒体视频点播系统、交互式电视、数字化图书馆、多媒体邮件、多媒体宣传演示系统、多媒体训练系统、虚拟现实

7、多媒体系统包括: 硬件( 计算机主机、存储设备、视频卡、扫描仪、数码相机) 和软件( 多媒体操作系统、创作系统、应用系统) 第二章多媒体作品的开发规划 1、多媒体作品开发过程 需求分析——规划设计——素材采集与加工——作品的集成——测试——发布——评价 修改 2、需求分析的结果: 写出作品的计划任务书 3、计划任务书包括: 作品名称、开发目的、使用对象、内容结构、注意事项、人员分工、开发过程、运行环境、开发环境 4、多媒体作品的界面设计包括: 布局设计、美术设计、交互设计 5、布局设计要遵循: A、界面布局应该的整体上的一致性 B、界面布局要简明清晰 C、注意突出主题信息 D、注意文字显示的效果 6、常使用的交互方式有: 菜单、按钮、对话 第三章第一部分图形、图像 1、数字图像分为: 位图图像、矢量图形 2、

高二会考通用技术知识点好

第一单元走进技术世界 一、 1、技术对人类的价值: a 技术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求和愿望对大自然进行的改造。它具有保护人、解放人和发展人的作用[保护人](例:原始人随身拾磨制好的石器,现代人对疟疾、天花、肺结核等疾病不再恐慌)[解放人](例:体力解放:自行车、内燃动力、电力,手机——信息传递) [发展人](例:爱迪生、袁隆平) 2、技术对生活、生产、文化等方面的影响:a 技术促进社会的发展。技术丰富社会文化内容。技术改变社会生活方式。是推动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主要动力之一。 3、技术对自然的价值:c (1)依靠技术,人类得以利用自然和改造,并与自然保持和谐共处的友好关系。(例:都江堰、南水北调、西气东输) (2)人类利用技术开发、改造自然时,应把握合理的尺度,要注意对自然的保护,不能忽视技术或产品对环境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 (3)技术的发展给自然环境带来了问题,但也给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可能(例:物料的再循环工艺) 1.技术的发展与发明和革新关系:b 技术的基本特性:目的性、创新性、综合性、两面性、专利性。 创新是技术发展的核心。每一项技术的问世都是创新的结果。 技术的发展需要创新,技术创新表现为技术革新和技术发明。技术创新是一个艰难而曲折的历程。(例:显示器的不断发展属于技术革新,王选发明激光照排系统属于技术发明。) 2.技术的两面性:a 任何事物客观上都有两面性,技术也不例外。它既可以给人们带来福音,也可能给人们带来危害。(例:电池可以带来光明和动力,也可以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网络技术方便人们交流沟通,但也有人利用网络犯罪。B超技术可以用于医疗,但也有人进行胎儿鉴别) 3.技术与科学的区别与联系:b 4.知识产权在技术领域的重要作用:a 知识产权是人们基于自己的智力活动创造的成果和经营活动的标记、信誉而依法享有的权利。狭义的知识产权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三部分。

化学学业水平考必背知识点汇总

化学学业水平考必背知识点 道尔顿:原子论 汤姆逊:发现电子及葡萄干面包模型 卢瑟福:α粒子的散射实验及原子结构行星模型 三、化学键 1、化学键分为: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 2、离子键概念:阴阳离子间通过静电的相互作用 Na Cl + - [:..:].. [:..:][:..:].. .. Cl Mg Cl -+ -2 Na O Na + -+[:.. :].. 2。 K 2S CaCl 2 NaOH NH 4Cl Na 2O 3、共价键概念: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而形成的化学键 NH 3 H 2O HCl H Cl :.. :.. 、 Cl 2 :..:.. :.... Cl Cl N 2 CO 2 4、金属键概念: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之间形成的强作用力 六、元素周期表 5、半导体材料:梯字区两边元素 农药、化肥:周期表右上角元素 强电解质有哪些:强酸(H 2SO 4、HNO 3、HCl 、HBr 、HI 等)、强碱(KOH 、NaOH 、Ba(OH)2、Ca(OH)2)和绝大部分的盐。 弱电解质有哪些:弱酸、弱碱、水 4、电离方程式: H 2SO 4 → 2H + + SO 42- NaOH → Na + + OH - Ba(OH)2 → Ba 2+ + 2OH - HCl → H + + Cl - NaClNa ++Cl - CH 3COOHCH 3COO -+H + NH 3·H 2O NH 4+ + OH - NH 4Cl → NH 4+ + Cl -

CH3COONa → Na+ + CH3COO- H2CO3H++HCO3- HCO3-H++CO32- H2O H++OH- 7、PH计算式:pH=-lg{c(H+)} 8、水的离积常数及影响因素:K w=c(H+)×c(OH-)=10-14 9、溶液酸碱性判断依据:酸性c(H+)>c(OH-);25℃时,pH<7 中性c(H+)=c(OH-);25℃时,pH=7 碱性c(H+)7 11、常用指示剂及指示剂变色范围:酚酞:无色8—粉红—10红色 石蕊:红色5—紫色—8蓝色 甲基橙:红3.1—橙色——4.4黄色 12、离子方程式书写方式:只拆强酸强碱,电荷守恒、原子守恒 13、离子共存概念:能形成沉淀、气体、弱电解质(弱酸弱碱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H+、NO3—、Fe2+)的离子不能共存 14、盐类酸碱性判断:无弱不水解,有弱才水解,都弱都水解;越弱越水解; 15、盐类水解规律:谁强显谁性,两强相遇显中性 16、盐类水解实质:在溶液中,盐电离出的离子与水电离出的H+(或OH-)结合成弱电解质的反应。促进水的电离平衡的移动。 2、氯气的物理性质: MnO2 + 4HCl(浓)—△→ MnCl2 + Cl2↑ + 2H2O 实验室制备 Cl2 3、氯气的化学性质(与金属、非金属、与水、与碱、置换反应) 2Fe + 3Cl2—点燃→ 2FeCl3褐色烟,溶于水后得棕黄色溶液 H2 + Cl2—点燃或光照→ 2HCl 安静燃烧、苍白色火焰,光照下则爆炸。白雾。 Cl2 + H2O HCl + HClO Cl2 + 2NaOH —→ NaCl + NaClO + H2O Cl2 + 2NaBr —→ 2NaCl + Br2 卤素间相互置换,可用 CCl4萃取 Cl2 + 2KI —→ 2KCl + I2 Br2— CCl4橙红色 Br2 + 2KI —→ 2KBr + I2 I2— CCl4紫红色 H2S + Cl2—→ S↓ + 2HCl Cl2的强氧化性 4、新制氯水中的微粒和性质:分子:Cl2、HClO、H2O;离子: Cl-、H+、ClO-、OH- 久制氯水中的微粒:Cl-、H+、H2O 次氯酸的性质:漂白性、不稳定性2HClO—→2HCl+O2↑ 5、氯碱工业:2NaCl + 2H2O —电解→ 2NaOH + Cl2↑ + H2↑ 实验室制HCl:NaCl(S) + H2SO4(浓)—△→ NaHSO4(浓) + HCl↑ 6、漂粉精的制备: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漂粉精的主要成分: CaCl2+Ca(ClO)2有效成分:Ca(ClO)2 漂粉精工作原理:Ca(ClO)2+2CO2+2H2OCa(HCO3)2+2HClO Ca(ClO)2+2HClCaCl2+2HClO 漂粉精在空气中失效:Ca(ClO)2+2CO2+2H2OCa(HCO3)2+2HClO 7、卤素单质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8、通常情况下Br2、I2的颜色与状态、在有机溶剂中的颜色: 9、卤素单质的递变性(半径、氧化性、非金属性): 10、卤素离子检验:药品AgNO3(反应和现象) Cl- + Ag+—→ AgCl↓(白) Ag+ + Br-—→ AgBr↓(浅黄)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