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ScanGIS'2001 Automated Georeferencing of Aerial Images

ScanGIS'2001 Automated Georeferencing of Aerial Images

ScanGIS'2001 Automated Georeferencing of Aerial Images
ScanGIS'2001 Automated Georeferencing of Aerial Images

ScanGIS'2001:

Automated Georeferencing of Aerial Images

Joachim H?hle

Laboratory for GeoInformatics, Department of Development and Planning,

Aalborg University,

Fibigerstr?de 11, DK 9220 Aalborg, Denmark

jh@i4.auc.dk

WWW home page: http://www.i4.auc.dk/jh

Abstract. A method for automated georeferencing of aerial images by means

of existing orthoimages and height models is presented. Results with test

material of the OEEPE are discussed. The automated process is supported by

the use of various thresholds in order to eliminate blunders. Experiences with

the settings of these thresholds are discussed. After automatic elimination of

some blunders in the automatic measurements a good result for the orientation

parameters was achieved: The standard deviation for the residuals at control

patches was 1.1 pixel corresponding to 0.9 m on the ground. The proposed

method can also be studied at the Internet by means of a learning program.

1 Introduction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 have to be complete and up-to-date. Aerial images are the general source of new information. In order to map or extract metric information, the aerial images have to be georeferenced. This means that the ground coordinates of the perspective centre and the spatial position of the camera axis, altogether 6 parameters, have to be known.

If these six parameters are known, mapping of the new information can take place. Various mapping methods exist.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ones is the generation of a new orthoimage and to digitize new features from it. The orthoimage is also an important layer of a top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and in many countries a complete coverage exists. In order to renew the orthoimages from time to time and to produce a next generation of orthoimages, efficient and easy-to-handle methods are required. The production starts with the georeferencing of the aerial images, and this sub-process has to be automated so that any non-photogrammetrist can do it as well.

2 Traditional methods

The traditional methods in mapping start with signalizing of control points followed by photography. The orientation data for the images are determined by an aerotriangulation, which includes the measurement of tie and control points in the photographs. Finally, orthophotos are produced from a height model of that area. Usually, a large number of photographs is processed by mapping organisations.

3 New possibilities

Today, the production is carried out digitally. This means that the photographs are scanned and digitised. The measurements of tie points can then be automated and orthoimages are produced in the computer. Furthermore, various databases exist, which include orthoimages, height models, vector maps and much other information on buildings, roads, property, fix points, etc. Such valuable information can be used for the production of a second generation of orthoimages.

4 New demands

The updating of GIS will occur in areas of change. Only one or a few orthoimages have to be produced, but often with a strong time pressure. The production could be done by the users of GIS, or by non-photogrammetrists. Simple and automated procedures are then required. Automated aerotriangulation and positioning of the exposure stations by means of a global position system (GPS) are already used by mapping organisations today, but the required resources for procurement of the software packages, newer cameras and GPS equipment as well as the costs of the drift are not negligible. Cheaper and more efficient methods are also demanded by the mapping industry.

5 A new method

In the proposed method, corresponding pixels in the aerial image and the orthoimage are found by area-based matching. This means that a section of the orthoimage serves as the search area and a section of the aerial image as the target area. The target area is moved pixel by pixel over the search area, and at each position a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is derived. At the position where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has its maximum, the centre pixel of the aerial image patch (target area) corresponds to one pixel in the orthoimage patch (search area). For both pixels coordinates are derived, either x'-, y'- coordinates in the image or XY-coordinates in the orthoimage. At the XY-position a Z-value is interpolated from the surrounding points of the digital height model (cf. fig. 1).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image and the object pixel (point), the so-called collinearity equation of photogrammetry, is then applied and orientation parameters are derived by least squares adjustment. The computation is carried out in

iterations and the initial values for the unknown parameters are improved after each iteration. A residual remains at each pixel used in the computation and the standard

deviation of the residuals, the σ

0 –value, serves as a measure for the achieved

accuracy.

The matching of the patches in the imagery of different dates requires time-invariant objects with sufficient texture. Road crossings are such suitable objects. Their positions in a reference system are known from existing topographic databases, and image patches containing such road crossings can be extracted automatically from the orthoimage. In order to extract corresponding image patches from the new aerial image an outer orientation must be known approximately. These patches have to be distributed evenly over the new aerial image. In order to detect and eliminate mismatches thresholds for the maximum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are used.

Fig. 1. Matching between patches of an aerial image and the existing orthoimage is used to georeference the new aerial image. At the position of best-fit spatial (XYZ-) coordinates can be derived from the orthoimage and the height model. Together with coordinates of the image patch centre they serve as input to a bundle adjustment which derives the outer orientation of the aerial image. With these parameters (spatial coordinates of the perspective centre and the spatial position of the camera axis) an aerial image is georeferenced.

The use of area based matching is simple to program and accurate results can be obtained. The suitability of the patches for the matching can be monitored by the size of the maximum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The method was first described in [1], and results from experiments with existing software were presented in [3]. Two other authors have also presented solutions to this task (cf. [4], [5] ). The European Organization for Experimental Photogrammetric Research (OEEPE) had organized a test where all the new methods used the same data and the obtained results were compared to reference data. Details of this research are published in [2]. Later on a new program in JAVA language was written and results with it are presented in the following chapters

6 Some results with the new method

6.1 Test data

The aerial image to be georeferenced was taken from a height of 4100 m in July 1997. The wide-angle colour image has an approximate scale of 1:27 000 and is pretty much centred over the area of the orthoimages and the height model. With a pixel size of 30 μm x 30 μm and a colour depth of 24 bit the file size amounts to 177 Mb. Pictorial information from four orthoimages of 2 km x 3 km each was used for the georeferencing of the new aerial image. The orthoimages were produced from a photography taken in June 1995 and have a pixel size of 0.8 m x 0.8 m on the ground. The digital height model used in the test had a grid interval of 20 m, and the individual points were accurate with σ = 0.5 m. The maximum height differences in the covered terrain were only about ± 20 m. More details concerning the used test data are described in [2].

6.2 Derivation of orientation data

The selection of the 15 road crossings was made manually by approximately pointing to them in the orthoimage as well as in the aerial image. Co-ordinates were recorded and image patches extracted. Standard image processing programs were used for this purpose (cziv and img2img of ZEISS Phodis base software). The target was extracted with 31 pixels x 31 pixels that corresponds to 29 m x 29 m on the ground. The search area was selected nearly twice as large: 61 pixels x 61 pixels. Fig. 2 shows three of the selected patches. These image data were converted from colour into grey values and compressed by means of the JPEG scheme and used as input to the new Java program.

The produced program derived for each pair of patches the 'position of best fit' which was then transferred to ground values (XY-coordinates). A height value (Z- coordinate) was derived from adjacent points of the height model using a linear interpolation. The central pixels of the extracted image patches were transformed into image coordinates using the parameters of an affine transformation. (These parameters are sometimes determined together with the scanning of the photographs.

A completely automated procedure finds the pixel coordinates for the fiducial marks

and compares the coordinates with the ones listed in the calibration certificate of the camera. An adjustment program then determines the parameters of the affine transformation using these two sets of coordinates.)

6.3 Interpretation of the results

The position of best fit is found automatically by means of the maximum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In fig. 2 the result (column and row value) is displayed for three patches as an example. The maximum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for patch nr.13 is, with

r = 0.63, relatively low. It can be seen, that the vegetation and the shadows differ in these multi-temporal images. These differences are the cause of the poor correlation between both patches.

Fig. 2. Patches of the aerial image and the orthoimage. The matching gave the following results:

Patch No. position of best-fit max.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col(umn) row r_max

13 30 22 0.63

14 19 20 0.76

15 18 20 0.87

The units in the column and row values are pixels

The results of the bundle adjustment are the orientation parameters for the new

image and an accuracy measure (standard deviation of the residuals). This σ

0 -value

was as low as 1.1 pixel corresponding to 0.9 m on the ground. Fig. 4 shows the residuals at the different patches. A big error was eliminated when a threshold for the

maximum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S1=r_max≥0.7 was used. The remaining residuals are pretty small and irregular (cf. the right diagram in fig. 4). Furthermore, the comparison with manually derived orientation data revealed a good agreement of the perspective centre coordinates (?X=0.0 m, ?Y=-1.2 m, ?Z=-3.1 m). The rotation angles could not be compared due to differences in the applied rotation matrices.

7 Possible improvement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degree of automation as well as the accuracy and reliability of the results some additional measures can be taken. The quality of the initial values, the use of thresholds to eliminate patches with low correlation combined with a check for a sufficient number of remaining patches and their proper distribution over the image area are such measures. Some experiments with the data material will show the value of such measures.

7.1 Quality of initial values

Initial values for the position of the perspective centre and the rotation angles have to be known. These values must not be too far off, in order to work with a reasonable sized search area containing the corresponding parts of the target area. Furthermore, the bundle adjustment program must be able to compute a solution by a few iterations.

The co-ordinates of the perspective centre can be derived from GPS data collected during the flight. The use of a stabilizing mount will produce the lateral and longitudinal rotations of the camera close to 0 grades. The kappa rotation (direction of flight) could also be derived from GPS data. By means of a multi-antenna GPS all the rotations could be derived with an accuracy that is sufficient to start the computation.

A better accuracy may be achieved by means of an Inertia Navigation System (INS), which, however, is costly and therefore not commonly available.

Some tests with the above-mentioned data revealed that the used computational program of the author can derive outer orientation parameters even if the initial values are off by several 100 m and a few gon, respectively. The position of the search area can, however, be displaced, so that the target is not contained in the search area. Larger search areas must then be used.

7.2 Setting of thresholds

The automated measurement is not without blunders. A threshold for the maximum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will eliminate some erroneous measurements and the standard deviation will improve. The question is how to find the proper thresholds for automatic processing. Fig. 3 shows the effect of the "threshold 1" for the maximum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on the residual (standard deviation). It is obvious from fig. 3 that the result of the bundle adjustment (size of the residual) improves if patches of low correlation are removed. A "threshold 1" of r_max>=0.65 seems to be appropriate (cf. fig. 3)

On the other hand a removal of measurements will possibly change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patches over the image area. Therefore, it should be tested by the program that the area covered with patches is large enough. Fig. 3 also shows the remaining image area (covered with patches) when a threshold for the maximum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is applied. It is obvious from fig. 3 that the standard deviation increases with the decreasing of the covered area. Another threshold "2"can be used, in order to avoid a poor distribution of the patches. For the data used, a threshold of S1 ≥ 0.65 for the (maximum)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and S2 ≥ 70% for the coverage will ensure a standard deviation of the residuals σ0 ≤ 1 m at automatic processing.

Fig. 3. The effect of selected thresholds on the accuracy of the orientation (standard deviation of residuals). Threshold 1 (for the maximum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eliminates blunders in the automatic measurements and threshold 2 checks if the remaining image patches cover sufficient image area.

7.3 Detection of blunders

If the above-mentioned measures have been applied, there is still a chance that blunders remain. A simple approach is to scan the residuals after the bundle adjustment. If residuals greater than 3 σ exist, such measurements should be excluded

4

80correlation coefficient residual

[m]

0.5

0.60.70.83

2

1

60

40

20

area covered with patches

[% of aerial image]0.9

threshold 1

threshold 2

from the computations. Such erroneous measurements could also be down-weighted. It is obvious from fig. 4 that the residual at patch 13 is completely off. Its elimination improves the standard deviation considerably. Therefore, measures to search for blunders should be applied in an automated process.

Fig. 4. Residuals after the bundle adjustment. The big error in patch 13 will not be eliminated by a threshold for the maximum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S1≥0.60) or a threshold for the area covered with patches (S2≥70%), but an additional threshold for the residuals (S3≤3σ0) will eliminate this point.

8 Conclusion

Further testing with other material is necessary in order to get more experience with the proposed method. More programming is necessary to enable a fully automatic production of orthoimages. The automatic extraction of XYZ-coordinates of road crosses from a topographic database is easily possible. Many more image patches of road crosses are then available for the orientation process. Blunders in the automatic measurements can efficiently be eliminated by a combination of thresholds and robust adjustment, and higher accuracies can be achieved due to the high redundancy in the (automatic) measurements.

Also other database information (such as buildings, lakes and their attributes) can be extracted and serve as control for the automatic georeferencing of aerial images (cf. fig. 5). In general, the proposed method is an example how existing GIS data can be used to automate the map updating.

123

4

567

8

9

101112131415 1 m 123456

7891011121415 1 m

Fig. 5. Extraction of orthoimage patches from various databases. Such patches will be used for the automatic georeferencing of aerial images. The patches may be stored in special databases.

9 Final remark

The described method can be fully automated. It avoids aerotriangulation or the direct georeferencing by means of expensive inertia measuring units. It is therefore less expensive and can be carried out by anyone. The fully automatic production of orthoimages is then possible as well. The method can also be studied by means of an interactive learning program "LDIPInter", which is available on the WWW at the address: http://sunsite.auc.dk/LDIPInter. Some of the experiments described above can be carried out by means of the theme No. 5 of this learning program

References

1. H?hle, J. Automatic Orientation of Aerial images by Means of Existing Orthoimages and

Height Data. Proceedings of the ISPRS Commission II Symposium ”Data Integration: Systems and Techniques”, pp. 121-126, Cambridge/England, 1998.

2. H?hle, J. Automatic Orientation of the Aerial Images on Database Information.

OEEPE, Official Publication Nr. 36, pp. 71-117, ISSN 0257-0505, 1999.

3. H?hle, J. Orientation of Aerial Images by Means of Existing Orthoimages and

Height Models – Results from Experiments with OEEPE Test Material. OEEPE,

Official Publication Nr.36, pp. 159-165, ISSN 0257-0505, 1999.

4. Paszotta, Z. Matching orthoimages and Direct Determining Exterior Orientation

Elements. OEEPE Official Publication Nr. 36, pp. 145-150, ISSN 0257-0505, 1999

5. Shan, J. Automatic Exterior Orientation with Orthoimage and DTM. OEEPE

Official Publication Nr. 36, pp. 151-157, ISSN 0257-0505,1999.

费用预算控制管理办法.doc

5费用预算控制管理办法4 费用预算控制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公司费用预算控制,建立健全内部约束机制,规范公司费用支出,降低公司运行成本,根据XXX的文件规定,结合公司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公司费用预算控制范围为公司各部门为履行工作职责而发生,纳入全年财务收支预算的各项费用支出的控制。包括办公费、差旅费、因公临时出国(境)费用、会务费、董事会工作费、业务招待费、车辆运行费、聘请中介机构费、宣传费、党群工作费、职工薪酬、各项税费及其他费用等支出。 第三条公司费用预算控制遵循以下原则: 1.从严从简。严格界定费用列支范围,不得随意扩大。各项办公及商务活动要力求精简、高效。 2.厉行节约。坚持勤俭节约办企业的原则,坚决杜绝奢侈、铺张浪费现象。 3.责任明确。公司费用预算分解到各部门(各业务板块),各部门(各业务板块)分解到各岗位,形成全方位的预算执行责任体系。 4.严格执行。按年度费用预算根据各部门工作开展情况预算月度费用,部门费用超预算当月不予以报销。 第四条公司费用实行预算管理,根据业务收入情况确定费用列支额度,预算

费用原则上不得突破,在预算总额内分项可调剂使用。 各部门(各业务板块)按照年度公司费用预算计划,结合工作实际编制月度费用、收入、回款、用款预算,经公司批准后执行,月度公司费用及用款预算一经批准,未纳入月度公司预算范围内的费用和款项原则上不得列支和支付。 第二章管理部门及责任人 第五条公司费用实行部门(业务板块)管理,各部门(业务板块)须制定本部门(业务板块)管理办法,对费用列支的范围、标准等进行管理和控制。 第六条各部门(业务板块)负责人是本部门费用预算控制的直接责任人,对本部门(业务板块)费用预算执行结果负总责。 第三章预算分项管理实施细则 第七条各部门(业务板块)根据业务开展情况进行费用预算。 第八条各费用管理细则 (一)职工薪酬 1.工资性薪酬。是指纳入工资总额预算,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员工的劳动报酬。包括各种工资、绩效、津贴和补贴(含误餐、交通、通讯补贴)。工资性薪酬按照财务会计制度规定,全部纳入工资总额核算,杜绝在工资总额之外列支任何工资性薪酬。 工资性薪酬按以下办法发放: (1)基本工资根据员工个人出勤情况考核发放。

费用管理办法

费用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强化和完善公司费用管理,建立有效的费用约束机制,促进公司持续健康发展,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政策规定,结合公司具体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指的费用包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包含的所有项目,包括制定费用开支标准、规范审批程序、实施支出过程控制等费用管理内容。 第三条按照“统筹安排、预算管理、逐级审批、进度控制”的原则进行管理,遵循的基本原则如下: (一)预算控制原则:采取总额和进度控制相结合的方式,根据公司各阶段的工作重点,对部分重点费用支出按工作完成进度进行控制,促使收入与支出相配比;各部门必须严格按照公司批准的费用预算方案执行,严格限制超预算支出。 (二)合法性原则:严格遵守国家和公司的有关规定,依法开支。 (三)效益原则:本着节约、合理、必须的原则安排开支,努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确保公司经营预算目标的完成。 第二章主要费用项目及管理要求 第四条工资性费用 包括员工工资、保险、公积金以及员工享受的各类补贴等费用,由行政人力部归口管理。行政人力部按照公司薪酬制度审核基本工资,确定员工工资发放账户,由财务部统一支付并按实际发生额计入到各部门费用;福利性费用、保险金、公积金等支出按公司政策和标准统一办理并按实际发生额计入到各部门。 第五条业务招待费用 包括招待餐费、出差期间发生的招待餐费以及其他相关招待性支出,费用预算落实到各部门,由各部门根据工作安排及预算额度进行开支,公司领导预算实行总额控制。招待费详细规定如下: (一)审批权限 1、各中心负责人对部门职员的招待申请进行初审。 2、总经理对各部门的招待申请及招待费用进行审批,总经理及总裁产生的招待费用用集团财务中心进行审批,集团总部的招待费用由董事长或其授权人审批。 (二)内容与要求 1、公司职员因业务需要招待来访客户,原则上须到公司食堂进行招待。如因特殊原因须到其他酒店进行招待的,须事先征得总裁、总经理或其授权人的批准,否则不予报销。

成本控制管理规定

成本控制管理规定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项目建设成本控制管理制度 第一部分:总论 项目建设成本是指用于工程建设项目从开始筹建的项目建议书到可行性研究、规化设计、施工、工程竣工、验收、移交使用等工程建设的全过程的一切费用。 项目建设成本的控制过程概括来说就是:经过科学合理地编制项目建设成本概算,以此作为公司确立的项目建设总成本控制目标,将其分解为公司相关部门的责任性指标而进行考核,通过包括招标、议标在内的询价形式确立甲乙方合同关系和合同条款,并把好中期付款、竣工结算等环节,有效地控制各子项工程造成价、材料设备供应价格以及包括行政性开支在内的其它费用,定期或不定期的将发生的费用支出情况统计分析上报。最终目标就是将实际发生费用严格控制在概算目标值之内,使项目实现利润最大化。 详见流程: 一、匡算

1.对公司已确定有意向开发的土地项目,公司组建跨部门项目评估、策划小组,该小组成员为:总经理、副总经理、工程、预算、销售部门经理,必要时还需土地方参加。 2.评估、策划小组完成《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提交公司讨论,包括以下内容: 1)项目基本概况; 2)销售市场定位; 3)规划设计定位; 4)项目成本分析; 5)项目收益分析。 其中:预算部匡算项目成本并负责完成《项目可行性经济分析报告》。 二、估算 作为项目可行性研究一经公司与政府部门所确立,便进入方案设计阶段。依据所委托的设计院设计的并经政府批准的设计方案,预算部门编制《项目成本估算书》及《项目前期启动资金计划书》交公司讨论。 同时,要求设计院依据被公司确认的《项目成本估算书》进行限额设计,以防止设计阶段造成方案性成本失控。 三、概算 在扩初和施工图阶段,预算部要根据现阶段的设计成果编制《工程项目总成本概算》交公司讨论。 同时,预算部根据已经公司确认的《工程项目总成本概算》分别编制项目资金使用计划,包括总资金使用计划和年、季、月资金使用计划交公司讨论。 四、以上各阶段的工程项目成本测算工作要求公司相关性部门密切配合。 第三部分指标阶段 预算部根据已经公司确认的《工程项目总成本概算》作为工程项目总成本控制目标,编制分配至公司相关部门的为《工程项目总成本指标分解体系》交公司讨论。其流程为:

完整版管理费用预算实施及管理制度

XXXXXXXX有限公司 管理费用预算实施及管控制度

1、目的 为促进公司建立、健全内部约束机制,推动企业加强费用预算控制管理,进一步合理的降低各项费用,以达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以及为推进公司全面预算管理奠定基础,结合公司目前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涉及管理费用的部门和个人。 3、职责 3.1 行政部是公司管理费用预算的主要负责管控部门,其主要职责是: 3.1.1 制定公司预算管理基本制度和预算编制、考核办法; 3.1.2 组织、协调公司管理费用预算编制工作,审查、平衡公司管理费用预算,负责向公司提交预算草案,负责向公司报告预算编制情况; 3.1.3 组织、协调公司管理费用预算执行工作,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控制和监督,负责向公司提交预算执行情况报告; 3.1.4 审查、研究公司预算调整事项,负责向公司提交预算调整草案; 3.1.5 对预算指标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负责向公司提出考核建议; 3.1.6 负责预算管理的其他工作。 3.2 公司各相关职能部门是预算管理的管控部门,在行政部的指导下开展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3.2.1 制订分管业务预算的管理细则; 3.2.2 按照授权审批程序,严格执行批准的预算方案,对预算的执行、分析、控制和监督实行全过程管理; 3.2.3 为预算调整和考核提供分管业务的基础数据。 3.2.4 为预算管理提供本部门预算及预算执行、调整、分析、考核的基础资料等。 4、4、内容 4.1 定义 4.1.1 为高效地控制、节约管理费用支出,提高经营效益,需对维持各部门正常运作而必须开支的非生产性支出实行预算管理、总额控制。这些支出统称管理费用。 管理费用的范围具体包括:工资、福利费、修理费、招聘费、办公费、租4.1.2 赁费(指办公场地)、邮电费、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劳动保护费、股东会费、培训费、咨询费、差旅费、税金、水电费、商业保险费(房屋)、招待费、车辆费、企业文化费、年检审计费、折旧费等(见附表《管理费用预算表》)。4.1.3 管理费用预算坚持以编定支,根据工作要求,实行总量控制。 4.1.4 各单项管理费用原则上专款专用。任何单项费用原则上都不得超支。 4.1.5 固定资产和低值易耗品的预算纳入管理费用预算范围,同时编制,其编制、执行按《固定资产管理办法》相关条款执行。 4.2 预算的编制及审批 4.2.1 每年11月15日前,公司各职能部门根据下一年度的工作安排,制定下一年度人员编制计划,上报行政部。 4.2.2 每年11月30日前,行政部完成对公司的管理费用费用预算的组织编制、汇总工作。公司高层的业务费列入年度管理费用预算计划,由总经办负责编制并进行汇总。 4.2.3 每年12月25日前,行政部组织公司高层完成对人员编制申请和行政费

公司成本费用管理办法

公司成本费用管理办法 成本费用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中心成本费用控制,强化全员成本意识,严控不合理开支,增强财务约束能力,使中心财务管理工作更趋程序化、规范化、精细化和预算化,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中心成本费用管理工作应遵循“成本效益、统一管理、监督制约、依法合规”的整体原则。 1、成本效益原则。各成本中心都应树立成本观念和成本意识,在设备采购、基本建设、行政管理、后勤服务等涉及资金投入方面,必须充分考虑“投入产出”平衡,避免盲目投入,重复建设、不计成本、不重效益的随意行为。 2、统一管理原则。按照财务统一管理的思路,中心及关联单位的财务管理和计划投资工作,由中心计划财务部门统一管理与协调。各部、室成本费用坚持“一支笔”审批制度。 3、监督制约原则。根据中央部门预算管理的要求,通过预算分解、定额包干、适度奖惩、财务监控的手段,达到监督制约的效果。各部门班子成员应对部门成本费用进行监督管理。 4、依法合规的原则。中心各项财务管理活动和行为必须依据和遵照现行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办事,做到依法理财,照章办事。 第三条:中心成本费用项目按性质分为变动费用和刚性费用(相对)两类。对变动费用实施定额包干管理,对刚性费用实施监控约束管理。 第四条:实施监控约束管理的成本费用有工资总额,职工福利基金、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社会保障费,劳动保护费、住房公积金、防寒取暖费、防暑降温费,保险费、绿化保洁费、水电消耗、各类税金及附加等项目。 第五条:实施定额包干管理的成本费用有差旅费、办公费、业务费、修理费、燃料动力、器材配件、运输费、电话费、业务招待费等项目。 第六条:刚性费用实施监控约束管理,由计划财务部门根据全年预算批复,协同相关职能部门制定具体指标,报中心批准后实施。变动费用实施定额包干管理,由计划财务部门根据全年预算批复及历年数据采取“零基预算”与“定基预算”相结合方法编制,报中心批准后实施。

公司成本控制奖惩管理办法

成本控制奖惩管理办法 第一条目的 为提高全员成本意识,强化成本责任,鼓励节约,控制浪费,确保公司年度成本控制目标的实现。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适用范围 1、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各部门、全体员工。 2、与成本有关的各种项目。 第三条职责 1、成本控制员:负责组织、督办所有成本项目工作的实施,并对其实施成效进行检查、验证和考核; 2、各部门负责人:负责成本工作的内部检查、整改、考核;按照公司整改要求制订、下达部门内部成本控制目标,并组织实施、验证、统计; 3、资金运营中心成本核算员负责成本项目中节约成效的核算,纳入产品成本核算。 第四条管理办法 一、年度成本节约项目 1、年底,公司根据本年度成本控制成效、下一年度公司经营目标,确定公司下一年度成本控制项目及目标值; 2、各部门根据公司下达的目标值制定保证措施、进度、责任人、统计人等后报成本控制员汇总; 3、成本控制员根据汇总情况对各目标值进行确认,经部门负责人会签后报总经理批准,下发执行;

4、成本控制员负责对日常执行情况进行跟踪、督办、检查,协助部门解决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确保阶段性目标值按期实现。 二、费用控制 1、费用计划按费用控制办法实施,由资金运营中心负责统计、分析、考核,成本控制员对费用计划的总体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考核。 2、成本控制员负责组织制定、检查相关费用标准、费用制度的执行情况,查漏补缺,减少浪费。 三、日常浪费控制 1、组织相关人员定期进行日常检查,减少浪费现象的发生。 2、检查范围:水、电、办公用品、原辅材料、设备等。 3、检查次数:1次/周 4、检查方式:制订统一的检查记录表格,每次检查前将表格发给检查成员,检查成员登记检查记录。检查结果由成本控制员统一汇总,针对问题下发整改意见; 5、依照规定对节约行为进行通报表扬或物质奖励,对浪费行为进行通报批评或处罚。 四、成本控制专项项目 1、年底,根据本年度成本工作实施情况,拟定下一年度成本控制专项项目,报总经理批准后实施。 2、随时将存在的管理不善问题纳入成本专项工作实施控制。 3、总经办负责组织、督办、检查成本控制专项工作的落实情况,经实施、验证后,按专项统计其节约成效。 第五条奖励办法

预算管理办法实施细则

预算管理办法实施细则 为加强与规范公司预算管理,提升企业经营业绩,预测公司经营风险,制定本细则。 一、预算编制的范围 公司所有涉及财务收支的业务活动或所有能引起公司财务状况发生变化的业务活动。 二、预算内容 1、年度预算编制说明:为年度预算编制指南,每年预算工作启动前由财务部依据公司下发的年度业务计划以及财务上年度决算数据编制。 2、根据本公司的定岗定编、工资标准编制的工资、奖金、福利预算; 工资由行政人事部按照部门编制,公司明年的组织架构及拟招聘人数、工资增长幅度编制;福利费用按定岗定编人员与各项福利(旅游费、团建费、体检、中秋、春节、劳保、防暑降温、生日等细项)人均标准编制;奖金按公司全面薪酬体系下发当年奖金额度分配。 3、管理费用分月的明细预算(附编制标准及情况说明和去年的比较);每项费用需有详细具体的编制依据,并作为执行时的主要依据。 4、销售费用的分月、分项目预算(附编制标准及情况说明和去年的比较)。 销售费用要编制时首先将固定费用(包括设计费、名家推广费、网站服务及宣传、展会、佣金)项目先列支后,根据每个项目的销售额、销售推广节奏进行营销推广费用预算。 5、分项目的销售收入情况预算(包含项目销售目标及销售进度,本年分月、分产品的销售额、销售套数、销售回款额等)。 6、分月、分产品、数量的固定资产采购预算。 固定资产预算由行政人事部对当年资产购支做出详细预算,并有相关市场价格询价、定位;若资产价格定位不准(大于市场价格),按实际市场价格执行,余额不得挪为他项资产采购使用。 三、预算的执行和控制 预算一经制定后,在公司内部便具有“法律效力”,各部门在各项业务活动中应严格按照预算办事,围绕预算展开经济活动,增强预算管理在公司内的执行力。预算委员会和财务部应按照预算方案跟踪实施预算控制管理,严格执行预算各项指标。预算的控制情况结合公司与部门的指标体系纳入考核。具体的控制责任和程序如下: 1、管理费用预算原则上由各公司的行政人事部根据分项目分月的预算进行控制,财务部进行审核,对于超预算、预算外项目,坚持审批后才能支付。财务部每月出具费用预算执行情况跟踪报表,相关部门费用执行人员应及时了解当月费用累计执行情况,对超预算或将要超

成本费用控制管理办法(20210215054035)

成本费用控制管理办法 篇一:某公司成本费用控制管理办法 XX公司 成本费用控制管理办法 为充分挖掘内部潜力,规范费用管理,提高公司盈利能力,促进公司进一步发展,特制订本办法: 一、控制考核范围 采购成本、采购费用、销售费用、检验费、修理费、差旅费、办公费、运输费、业务招待费、低值易耗品。 二、控制办法 1、采购成本控制 1.1大宗物资采购严格按公司制定的《大宗物资招标管理办法》执行。 1.2紧缺或季节性原辅材料的采购: 供应物管部必须随时与生产设备部协商,并根据生产计划安排和市场信息情况,定时不定时向总经理报告,同时报批采购计划,以便确定最经济的机会成本。 1.3 —般零星采购: 供应物管部会同财务审计部、生产设备部、企业规划发展部进行考查对比,就近招标,并附供应商质量保证承诺,按相关批准程序及权

限批准的采购计划进行采购。 1.4技术开发及质检材料用品、生产零配件、工具维护材料采购计划工作程序与考核按陕香菊药发(2002) 49号文件规定执行。 1.5财务审计部凭规定批准的采购计划审核办理结算,否则有权拒绝。 2、采购费用控制 2.1供应物管部会同财务审计部、生产设备部、企业规划发展部于每年1月31日前制定出合理的最低库存保障线和正常库存损耗比例,报总经理批准后执行。 2.2供应物管部根据库存情况并结合生产计划,进行材料采购,确定最经济的采购数量和采购方法。 2.3货物运输要制定最佳的运输方案,选择承运人要积极引入市场机制,实行竞标的办法按照报价低者得标选择承运人。 3、检验费用控制 3.1主要包括化学试剂、检验过程中的各种材料消耗及检验设备仪器。 3.2实行定额限量和复检收费制。 4、综合修理费用控制 1

行政费用预算管理规定

&行政费用预算管理规定 总则 第一条为高效地控制、节约行政费用支出,提高集团经营效益,集团对维持其正常运作而必须开支的非生产性支出实行预算管理、总额控制。这些支出统称行政费用。 b5E2RGbCAP 第二条行政费用的范围具体包括:邮电费、工资、福利费、业务费、工作餐费、水电费、市内交通费、劳保费、修理费、车辆费、办公费< 资料费)、办公场地费、差旅费、会议培训费、保险人事代理费、其他费用、旅游费、物业费用、管理费及租金等。plEanqFDPw 第三条行政费用预算坚持以编定支,根据工作要求,实行总量控制。 第四条各单项行政费用原则上专款专用。任何单项费用原则上都不得随意超支。 第五条固定资产和低值易耗品的预算与行政费用预算同时编制,其编制、执行 按《财产管理办法》执行。 预算的编制及审批 第六条各单位根据下一年度的工作计划,编制本单位的下一年人员编制和行政费用 预算计划,逐级审批,最终由集团董事会审定。DXDiTa9E3d 各单位根据集团董事会的审定数对人员编制和行政费用预算计划进行调整,并上报集团备案。 第七条最终审定的行政费用预算作为各单位目标管理的指标之一,是对各单位进行考核的重要依据。 第八条根据实际经营状况,行政费用预算可以进行年中调整,按年度的审批程序批准后执行。 第九条车辆费用按当年实际拥有车辆数计算。 第十条下年度行政费用的预算在经总部核定属于定编范围内,并且已于本年度前到位的人员数基础上编制而成。 第十一条下年度到位的人员,如属定编范围内,其预算费用在报地区总经理审批后按同类级别标准及到编时间,可相应增加预算费用;不属定编范围内,或属定编范围但其预算费用超标准的,一律报总部审批。RTCrpUDGiT 第十二条固定资产的购置需编制年度计划报总部批准后执行,并可相应增加同标准的行政费用。 执行 第十三条经集团批准的人员编制计划和行政费用预算计划具有绝对执行力。 第十四条各单位及相关领导对行政费用负有控制的职责。 第十五条行政费用实行事前控制与事后监控相结合。 第十六条预算计划内,各单位行政费用支出控制原则: <1)对其负责控制的预算工程,年度总支出不得超年度预算; <2)对其负责控制的费用工程,在年度总支出控制的基础上,年内累计各月总支出 <不包括全年度)不得超过累计各月预算的10%;5PCzVD7HxA <3)工资、福利费支出、业务费、交通费、旅游费全年度内不能单项超支。

培训费用管理控制办法

培训费用管理控制办法

1 ?各培训课程内容、对象及管理职责如表 2-9所示。 课程 培训对象 统筹 预算 执行 新员工 所有新进生产线员工 人力资源部 各生产 部门 各生产 部门 所有新进非店面线新员工 培训发展部 岗位培训 主管级(不含)以下人员 培训发展部 各部门 各部门 领导力与人才发展类 主管级以上管理人员、梯队人员 培训发展部 学历与技术进修奖励 符合要求的员工 其他培训 普通员工 (1)各部门主要负责日常培训工作,如新员工培训、岗位培训,由其自行预算。如在预算内可直接使用, 如在预算外需向管理部门申请。培训费用预算明细表如表 表2-10 培训费用预算明细表 外训费用 外部培训机构合作费用、继续教育费用等 外请费用 外聘培训师授课费 外请费用 网络远程学习工具费用 食宿差旅费 外训费用 内部培训师外派食宿差旅费、外派员工培训食宿差旅费 外请费用 外聘培训师差旅费、住宿费及餐费 内部费用 内部培训实施期间食宿费用(包含煤气费) 培训材料费 内部费用 培训场地费,指集中培训时租赁培训场地的费用 内部费用 培训资料费,如教材编印、培训资料制作、购买培训光碟、书籍等费用 内部费用 培训文具费,如麦克风电池、证书、学员牌等 2-10所示。 项目名称 培训费用 人员 场地及设施设备费用 材料费用 第6条各培训课程的管理职责 参训 备注 人数

(2)各部门应于每月18日前将下月培训规划及预算报总部培训发展部审核,经审核无异议后再填到预算表中,上报上级审批。 第7条各培训课程产生费用明细 各培训课程费用的明细表如表2-11所示。 表2-11 各培训课程费用明细表 第3章各项费用预算及使用标准

办公用品费用控制管理办法

办公用品费用控制管理办法 办公费用控制管理办法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集团公司办公费用的管理, 在保证日常办公需要的同时节约办公费用开支,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的办公费仅适用于个人办公或低值易耗用品、公用办公用品这两项经费。 个人办公或低值易耗用品:笔、笔芯、订书针、回形针、信纸、信封、胶水、橡皮擦、N次贴、软面抄、笔记本等。 公用办公用品:打印纸、订书机、计算器、档案袋、凭证打印纸、三层或四层打印纸、晒图纸、各种印刷的表格、打印机复印机零部件更换等。 第三条综合部负责定点供应商确定,签订购销合同,负责办公用品的采购、入库、实物管理、出库,负责办公用品和耗材的定期盘存并向财务部提供盘存报告,负责办公用品费用报销。 综合部在选定供应商时,应通过多种途径确保办公用品优质保量。 第四条财务部负责办公用品费用核算和账务处理并进行办公用品盘点进行监盘,负责与办公室一起进行账实核对。 第五条各部门负责在部门费用额度内提交每月办公用品需求计划。 第二章办公用品采购及发放程序 第六条各部门根据办公用品费用额度标准和员工需求于每月25日前填报《____年____月份办公用品购置计划申请》(见 附件1)经部门负责人签字后报综合办。 第七条综合办对各部门计划汇总后报主管领导审批确定采购计划。 第八条综合办采购人员根据确定的定点供应商电话联系进行办公用品采购并要求对方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原则上各部门不得自行购买办公用品和耗材,特殊情况下需要自行采购的须经过公司_____同意,否则财务部不予报帐。 第九条办公用品采购到位清点后,办公室通过系统打印《办公用品入库单》办理入库手续。

某企业项目全面预算成本管理办法

ZHANGDAOMING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DAOMING集团有限公司 财务制度指南 第6号项目全面预算成本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项目部成本管理,推行全面预算控制,降低工程成本,控制费用支出,提高公司综合管理和创效能力,促进公司经营由粗放型向集约化发展,增加公司积累,根据《公司法》及《DAOMIN 集团司章程》,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公司所有中(议)标工程,组成项目部后,都必须依照本办法进行全面预算成本管理。 第三条 全面预算成本控制管理是以制定目标收入预算和目标成本预算为基点,通过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全员参与,对工程项目各项成本定期比较与考核,实现责任和利益的统一的过程。全面预算就是要建立控制标准,为今后的差异分析、业绩考核及差异纠正提供依据。成本控制是运用各种数据,以实际成本与控制标准(九

大预算)比较,衡量经营活动的成绩和效果,并不断纠偏、校正。成本控制系统包括组织系统、信息系统、考核制度和奖励制度等内容,其中信息系统又包括编制预算、数据传递、分析评价、业绩报告等四个方面。定期比较与考核要求建立约束激励机制,实现管理目的。成本控制的最终目的是"双赢",即项目成本的最小化和职工收入最大化的双丰收。 第四条 公司全面预算成本管理原则:必须坚持全面性、合理性、目标一致性、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全面性是指公司的全面预算成本管理工作必须是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要横到边、纵到底,持之以恒;合理性就是对各预算承担者和部门的划定是实事求是、相对合理;目标一致性,就是把各项目预算单位成本管理目标与公司的总目标统一起来,使每个责任者为保证公司总目标的实现,彼此协调地工作;责权利相结合,责是中心,是主体,权是条件,是保证,利是激励、是动力。 第五条项目全面预算成本管理的基本任务是:通过预测、计划、控制、监督、核算、分析和考核,反映项目部的生产经营结果,挖掘降低工程成本的潜力,努力降低成本。 第二章组织机构及主要职责 第六条全面预算成本管理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管理体制。 一、公司设立全面预算成本管理委员会,人员组成为:

企业管理费用控制办法

企业管理费用控制办法 1。目的 为控制公司管理费用,降低管理成本,根据公司总部《管理费用控制考核管理办法》,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2。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各类办公生活用品、低资资产等物品的采购以及行政接待、各项活动组织的费用控制等。 3。定义 管理费用指公司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各项办公及行政费用。包括办公用品费,移动电话费,综合办公区的日常接待费用,业务招待费等。 4。职责 4。1 综合部负责对公司办公生活用品、行政接待、各项活动组织的费用控制管理;物资部、资产运营公司负责对公司低资资产物品的购买和管理。 4。2各部门根据工作需要填写纸质或网上申请表。 5。引用和支持文件 公司总部《管理费用控制考核管理办法》 公司总部《低值资产管理制度》 6。总要求 各部门根据工作需要提出相关管理费用的申请,按照审批流程汇总至综合部或物资部,相关责任部门负责统计和采购。

7。过程描述 7。1。办公用品费 7。1。1常规消耗性办公用品:笔、刀、本、橡皮、订书机、尺子、墨水、稿纸、复写纸、曲别针、大头针、订书钉、胶带等。 考核标准与控制措施:公司领导、管理部室、专业负责人按照每人15元/月标准,公司管理部室 人员及各专业工程技术人员照每人10元/月标准。公司本着节约的目的,由各部门、专业根据需求情 况填写《办公用品需求计划表》或走网上流程,由本部门负责人审核签字,再由公司总经理审批签字 后交综合部统一采购登记发放,当月需求计划不应超出本部门人数核定的总金额。 竣工资料整理、档案存放、重要会议及活动等公司公共行为所需办公用品,例如:文件盒、文件夹、文件架、文件袋等,由相关归口管理部门填写《物资需用计划审批单》或走网上流程,注明“公 司某某项目使用”,经综合部主任、工程部主任审核,公司总经理批准后,由综合部统一采购,费用 公司承担,不计入个人办公费用。 7。1。2构成低值资产的办公用品:沙发、文件柜、办公桌椅等。 考核标准与控制措施: A公司总部配发电脑人员及专业等,需要配置的构成低值资产的办公用品,标准按附表1执行。 b管理部室、专业需用附表1所列的办公物品时,由各部门提出使用计划,经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和公司总部资产管理人员审核,报公司总经理批准后,由资产管理人员按照综合部统一规划要求协调调 拨或购置,新购置物品须经资产登记备案。 7。1。3配备到个人的办公用品:计算器、工具书等。 考核与控制措施: a新参加工作的财务、经营、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及其他日常工作中需要频繁使用计算器的人员可配备计算器外,其余人员原则上不配备计算器。配备计算机的人员,原则上不配工具书(非专业书,如 词典等)。

费用控制管理及考核办法

费用控制管理及考核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集团财务管理、严格控制费用开支,保证集团各项经营管理活动的正常进行,提高集团整体工作质量、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恒大集团属下各单位。 第三条各公司、部门必须严格按照业务需要合理控制各项费用的开支。 第二章业务招待费用控制管理 第四条所有对外接待的人员必须是公司中层以上员工因工作需要才可接待,报销人必须是当事的领导,其他人员不得代其报销。 第五条对外接待消费原则上在公司内部的饮食娱乐场所(包括各小区会所)签单消费。特殊情况需在外消费,必须经主管领导同意,否则财务不予报销。只有具有费用审批权的领导才可签单消费。公司内部饮食娱乐场所接待的消费按30%计入考核额度。 第六条各公司所有的业务招待费必须由财务审核后按公司管理办法规定权限审批;董事长及其秘书、司机的费用报销报集团董事局分管领导审批。集团公司董事局领导以及秘书、司机的费用报董事局主席审批。 第七条业务招待费实行定额预算管理。 地区公司全年业务招待费额度按以下原则核定:一个项目的公司,年度业务费不超过70万,每增加一个项目增加年度业务费35万元。拓展三线项目的,一个项目的三线城市年度业务费额度增加42万元,同一三线城市每增加一个项目增加业务费额度35万元。项目纳入集团开发建设计划当月开始计算额度;确定取消的项目从取消当月起不再计额度;已销售面积占该项目可售面积85%以上的项目(具体以营销中心核定为准),从次年开始不再计额度。 下属公司业务招待费额度按集团下发的业务招待费额度执行。 第八条业务费不允许用任何委托或签证形式处理,各公司负责

人必须严格把关。 第九条业务招待费用(除集团董事局领导批准免于考核的以外)按以下办法考核: 地区公司和下属公司业务招待费开支按月考核,年终统算,每月考核结果财务中心核算后报董事局分管领导批准后执行。月度业务招待费超标的,超标部分全额对该公司负责人进行扣罚,节约部分顺延计入以后月份考核额度。年终统算,按年度统算结果对公司负责人进行奖罚,累计月度扣罚超过年度统算扣罚金额的部分予以补回,年度节约的,节约部分的30%对公司负责人进行奖励,各酒店只罚不奖。 第三章办公费用控制管理 第十条各公司、各部门要严格按人均办公用品耗费标准进行控制,并在日常工作中做到节省各类办公资源(如使用双面纸张复印、打印文件,尽量使用电子文档传阅、使用IP电话等),规范使用并维护好复印机、空调等办公电器设备,节约办公水电费。 第十一条严格执行《恒大地产集团资产管理制度》,合理控制低值易耗品以及固定资产的购置,严禁铺张浪费。对违反集团资产管理规定的,对相关责任领导和经办人员处以降一级工资的处罚。 第十二条日常办公费按核定额度控制管理。集团根据上年各公司日常办公费开支情况并结合实际情况核定各公司年度办公费控制目标额度。若有项目增加或其他特殊情况需追加额度的,由各公司写清楚原因报集团董事局领导审批同意后可以追加额度。 纳入日常办公费考核的范畴包括不限于计入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和开发间接费等科目的以下费用:水电费(指办公用水电费)、绿化费、清洁费(指办公区域的清洁费)、会议费、报刊杂志费、办公用品费、邮寄费、办公设备维修费、办公饮用水费、签证费、通讯费、查册费、晒图费、其他办公费用等。 第十三条各公司每年对办公费用年终统算考核,按超过额度部分的50%扣罚,其中公司负责人占80%,其余20%由公司负责人制定扣罚方案并实施。

业务员费用控制管理办法 0

业务员费用控制管理办法_0 内部资料未经许可不得传阅 业务员费用控制管理办法 第一章目的 第一条为加强对公司销售人员业务费用开支的控制,跟踪业务员的真实的业务行程和防止业务员虚报业务费用开支和外勤补贴,提高公司的销售业绩和减少公司的损失,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章业务员等级划分和业务费用分类 第二条业务员等级划分为区域经理、主任(一级和二级)、销售主管和业代人员。 第三条业务员费用分类,包括差旅费、通讯费、外勤补贴、业务招待费和办事处费用。其中,差旅费包括火车费、汽车费(长短途)、公交车费和的士费等。办事处费用包括租金、电费、水费、煤气费、物业费、宽带费和传真打印费等费用。 第三章业务员费用报销要求及有关事项 第四条业务人员差旅费用报销要求及注意事项: 一、业务人员出差车票报销: 1. 报销车票应按火车票、汽车票、的士票、其它等项目分类填写,并依据出差时间顺序排列粘贴于底面纸左上角; 2. 车票票面金额应保持清晰,报销人员应在车票背面注明上车、下车时间、行程路线以及随同人员姓名并签字确认; 3. 车票要求以电脑票为主,若取得非电脑类车票(即定额发票)时,应在背面注明原因和实报金额

4. 若定额车票票面金额大于实际金额,应将定额发票金额手写修改为实际行车金额。 5. 在发票背面注明各项信息和签字应偏靠发票背面的右下角。 6. 差旅费报销单应及时寄回销售管理会计处,费用发生的期间至报销日不得超过两个月。(以下费用参照此要求) 7. 业务员应认真检查行程明细表是否填写完整、准确,若审核人员发现漏报或填写错误的将不给予提醒,后果由报销人员自负。 二、业务人员话费报销: 1(话费报销发票应为通讯公司开具的正式发票(不能为定额发票)并提供该发票的话费清单,发票清单背面签字和写明应报金额; 1 内部资料未经许可不得传阅2(话费清单中应当扣除私话费用,并在话费清单中划出注明。 3(若因公司业务需要而发生的话费超过规定的标准限额应及时提出书面申请,方可给予报销。话费报销将依当月的实际销售情况灵活调整给予报销。 三、业务人员出差补贴报销: 1. 业务人员出差补贴标准参照《业务人员出差补贴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执行,若因岗位变动、调动区域等原因引起的补贴标准变动的情况,该区域业务主管应做出补贴标准变动的书面申请,经省区经理、总经理批复后传真到公司销售管理部、财务部备案方可执行; 2. 业务人员出差为办事处所在地或周边地区的情况,尽量入住于办事处,不能在办事处住宿的应写明原因,否则按办事处补贴标准给予补贴; 3. 出差补贴应详细写明出差天数、地点、补贴标准,不能直接简单的写汇总;

管理费用控制方法

1. 某制造企业下设三个加工工厂和六个职能科室,六个职能科室分别为经理办公室、人力资源部、财务部、技术开发部、销售部和储运部。尽管企业的销售收入不断增长,但由于企业管理费用的增长速度过快,使得企业的利润仍然停留在两年前的水平。这种情况迫使企业总经理决心改变管理费用的控制方法。请你为该企业设计出一种较为可行的管理费用控制方法。 答:该企业管理费用会计制度设计应包括以下内容:(1)选择恰当的管理费用预算控制制度,成本费用支出必须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及股份公司有关制度的规定。不符合规定或手续不完备的支出,必须予以补正,否则,不予报销。(2)对相应的管理费用实行限额报销法。(3)费用项目按职责划分到具体部门实施归口管理。归口部门负责对归口费用的年度预算实施控制,并对归口费用的支出进行审核。(4)定期编制管理费用分析表,通过比较计划数和实际数,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将其作为奖惩依据,便于改进工作。 1、制定严格的预算标准,根据企业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管理费用预算控制制度,首先要分析每一种预算制度的优缺点进行取舍。费用预算控制制度主要有固定预算、弹性预算、滚动预算和零基预算,针对案例中的实际情况可以选择零基预算控制制度。 零基预算不以现有费用水平为基础,而是如同新创办一个机

构一样,一切以零为起点,对每个费用项目开支的大小及必要性进行认真分析、权衡,判定其开支的合理性和优先顺序,并根据生产经营的客观需要与一定期间内资金供应的实际可能,在预算中对各个项目进行择优安排,从而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节约费用开支。其五个步骤:是:首先划分基层预算单位;其次由企业提出总体目标,然后各基层预算单位根据企业的总目标和自身的责任目标出发,编制本单位为实现上述目标的费用预算方案,在方案中必须详细说明提出项目的目的、性质、作用,以及需要开支的费用数额;再次基层预算单位按下达的“预算年度业务活动计划”,确认预算期内需要进行的业务项目及其费用开支后,管理层对每一个项目的所需费用和所得收益进行比较分析,权衡轻重,区分层次,划出等级,挑出先后;接着根据预算项目的层次、等级和次序,按照预算期可动用的资金及其来源,依据项目的轻重缓急次序,分配资金,落实预算;资金分配方案确定后,就制定零基预算正式稿,经批准后下达执行。执行中遇有偏离预算的地方要及时纠正,遇有特殊情况要及时修正,遇有预算本身问题要找出原因,总结经验加以提高。 2、根据费用预算,对相应的管理费用实行限额法,同时与员工的销售业绩直接挂钩,最大程度的降低费用成本,控制定额费用支出。限额报销法是就业务经办单位或人员可能开

关于各项费用预算控制办法

关于各项费用预算控制办法 一、各项费用控制的归口 1. 生产维修费用: 该项费用由计划采购室归口管理,计划员及保管员严格按计划进行控制。各单位所领取的材料由各计划员进行审批,特殊情况可由部领导审批后,保管员根据计划指标控制发料,保管员要将费用控制情况及时向计划员进行反馈,原则上不允许超计划发料。 2.能源费用: 该项费用由综合办公室归口管理,每月将各使用单位的用能情况包括数量、金额,进行认证,反馈给核算室进行费用结转。 3. 原煤: 该项费用由热力车间归口管理,原煤在没有计量装置的情况下,按上年的结转费用进行结算。 4. 润滑油: 该项费用由精设室润滑技术员及润滑站应严格按计划指标控制发料,并将费用控制情况向润滑技术员进行反馈。原则上不允许超计划发料。 5. 通信费用: 该项费用由综合办公室归口管理,每月将实际发生的各种费用进行统计上账后,反馈给核算室进行费用结转。 二、上报计划及分析 1.各归口管理部门每月10日前将上月预算费用执行情况进行归口及

分析,形成文字材料,交到核算室,经核算室汇总后15日前上报计财部、企管部。 2.各归口管理部门每月22日前向各项预算执行单位索取相应费用项 目的预算及依据,由归口部门编制归口管理的费用项目下月度预算,于每月24日前上报核算室,经核算室汇总后,25日前上报计财部、企管部。 三、归口费用的控制(本部) 1.生产维修费用: 1)、该项费用的发生由各车间主任严格进行控制,要开展修旧利废活动,降低领料额。如需领料经车间主任签字后,由计划员进行审批。特殊情况可由部领导审批后,保管员可发料,但费用比较大的材料发生,必须经部领导批准后方可发料。核算室及归口管理部门要对该项费用严格控制,原则上不允许超计划发料。 2)、对于改制单位租赁设备维修及租赁厂房公用设施维修的领料单(预算)须标注使用单位及设备名称,核算室应留存一份领料单(预算),以便费用归集。该项费用由主管领导审批后方可发料。 2. 气体计划: 该项费用是指氧气、乙炔等用料了,多数是热力车间发生,热力车间主任要严格控制,不允许超计划领料。 3.消补材料:小型工具、办公用纸、文具、卫生费。 该项费用由综合办公室归口管理,每月计划下达后,由核算室进行指标分解,由综合办公室执行。各使用单位应设专人按时22日

公司费用管理办法

公司费用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财务管理工作,明确和规范费用报销的标准、程序和办法,有效控制经营费用支出,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规范和管理的主要范围为各种借支和成本费用中的办公费、差旅费、运输费、招待费和修理费及其它公共费用支出两个方面。 第二章借支管理规定和借款流程 第三条根据员工借支用途和使用频率,将借支设为定额和不定额两种。 (一) 定额备用金的借支范围为: 1.司机: 根据每月油耗及路桥费测算备用金为5000元/人。 2.物资采购员和报关员:10000元/人。 3.其他需借支定额备用金的项目根据实际情况核定。 (二) 不定额备用金的借支标准: 1.差旅费借支: 借支额≦出差天数×住宿费限额标准+交通费,国内出差最高借支限额为5000元/人。 2.其他支出借支: 按借支用途据实借支,其中:对应实行预算控制的费用开支借款,按审定的预算额度控制借支金额。 3.销售人员借支按销售管理办法执行。

第四条借款流程 (一) 借款人按规定填写借款单,注明借款时间、借款事由、借款金额等事项,要素必须齐全(大小写须完全一致,不得涂改)。 (二) 审批流程: 部门负责人审核签字→部门分管领导审签→财 务部签审(是否有未归还借款)→总经理审批→到财务部门领款。 (三)所有借支原则上必须由借款人持借据到财务办理借款手续,款项只能支付到借款人帐户;特殊情况委托别人代理办理的,需要有授权委托书,否则,财务有权拒绝办理。 第五条借款的还款(报销)期限 (一) 定额备用金按月报销。 (二) 不定额备用金报销: 差旅费在出差返回后10个工作日内报销还款,其他业务在业务完成后15个工作日内报帐还款。 第六条借款管理其他规定 (一) 跨年度使用备用金时,年底必须重新办理借款手续,并冲销当年备用金。 (二) 借款未还者原则上不得再次借款,即“前账不清,后账不借”,逾期未销账且未说明原因的在次月工资中扣回。 (三) 财务部按照借款日期、借款部门、借款人、用途、金额、注销日期建立借款备用金台账,按月及时清理。 (四) 备用金借款未清退终结者,不得办理调动、离退休及离职等手续。

费用预算管理办法(模板)

费用预算管理办法(模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xx公司的费用预算管理工作,根据《xx公司系统预算管理制度》的基本精神,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xx公司应在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下编制年度费用预算,公司一切费用支出均须纳入年度费用预算管理。 第三条费用预算科目由xx公司财务部负责制订解释,预算科目内容及相关核算口径按照xx公司制定的统一标准填列。 第二章组织机构 第四条xx公司的预算管理组织机构包括主管行政工作领导、财务部、办公室、人力资源部及其他各部门(预算责任单位)。 第五条xx公司主管行政工作领导负责预算管理领导工作,负责召集、主持预算工作相关会议。 第六条xx公司办公室负责编制行政办公费用预算表格,制定xx公司行政费用预算,在预算执行过程中,监督各部门的预算执行情况,并定期出具行政费用预算执行情况分析报告。

第七条xx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制定薪酬及各项福利费用预算,并定期出具人力资源费用预算执行情况分析报告。 第八条xx公司财务部负责处理xx公司预算管理工作的日常事务,其在预算管理方面的具体职责是: (一)编制财务费用、折旧费用、四项税金及其他费用预算,汇总公司行政费用预算、薪酬及各项福利费用预算和财务部编制的费用预算,形成xx公司总体费用预算方案,报经理办公会审议; (二)在预算执行过程中,监督整体费用预算执行情况; (三)当各部门费用预算的实际执行情况与预算差异较大时,应及时向xx公司经理办公会报告; (四)预算期终了,应及时对整个xx公司费用预算差异进行分析和评价,形成xx公司费用预算执行情况综合分析报告,报公司经理办公会审议。 第九条预算责任单位职责: (一)xx公司各部门为预算责任单位,各部门经理为第一责任人;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