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数学思想与方法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数学思想与方法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数学思想与方法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数学思想与方法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一、简答题

1. 分别简单叙说算术与代数的解题方法基本思想,并且比较它们的区别。

解答:算术解题方法的基本思想:首先要围绕所求的数量,收集和整理各种已知的数据,并依据问题的条件列出关于这些具体数据的算式,然后通过四则运算求得算式的结果。

代数解题方法的基本思想是:首先依据问题的条件组成内含已知数和未知数的代数式,并按等量关系列出方程,然后通过对方程进行恒等变换求出未知数的值。

它们的区别在于算术解题参与的量必须是已知的量,而代数解题允许未知的量参与运算;算术方法的关键之处是列算式,而代数方法的关键之处是列方程。

2. 比较决定性现象和随机性现象的特点,简单叙说确定数学的局限。

解答:人们常常遇到两类截然不同的现象,一类是决定性现象,另一类是随机现象。决定性现象的特点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其结果可以唯一确定。因此决定性现象的条件和结果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所以事先可以预知结果如何。随机现象的特点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可能发生某种结果,也可能不发生某种结果。对于这类现象,由于条件和结果之间不存在必然性联系。

在数学学科中,人们常常把研究决定性现象数量规律的那些数学分支称为确定数学。用这些的分支来定量地描述某些决定性现象的运动和变化过程,从而确定结果。但是由于随机现象条件和结果之间不存在必然性联系,因此不能用确定数学来加以定量描述。同时确定数学也无法定量地揭示大量同类随机现象中所蕴涵的规律性。这些是确定数学的局限所在。

二、论述题

1. 论述社会科学数学化的主要原因。

解答:从整个科学发展趋势来看,社会科学的数学化也是必然的趋势,其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为有下面四个方面:第一,社会管理需要精确化的定量依据,这是促使社会科学数学化的最根本的因素。

第二,社会科学的各分支逐步走向成熟,社会科学理论体系的发展也需要精确化。

第三,随着数学的进一步发展,它出现了一些适合研究社会历史现象的新的数学分支。

第四,电子计算机的发展与应用,使非常复杂社会现象经过量化后可以进行数值处理。

2. 论述数学的三次危机对数学发展的作用。

解答:第一次数学危机促使人们去认识和理解无理数,导致了公理几何与逻辑的产生。

第二次数学危机促使人们去深入探讨实数理论,导致了分析基础理论的完善和集合论的产生。

第三次数学危机促使人们研究和分析数学悖论,导致了数理逻辑和一批现代数学的产生。

由此可见,数学危机的解决,往往给数学带来新的内容,新的进展,甚至引起革命性的变革,这也反映出矛盾斗争是事物发展的历史动力这一基本原理。整个数学的发展史就是矛盾斗争的历史,斗争的结果就是数学领域的发展。

三、分析题

1. 分析《几何原本》思想方法的特点,为什么?

(1)封闭的演绎体系

因为在《几何原本》中,除了推导时所需要的逻辑规则外,每个定理的证明所采用的论据均是公设、公理或前面已经证明过的定理,并且引入的概念(除原始概念)也基本上是符合逻辑上

对概念下定义的要求,原则上不再依赖其它东西。因此《几何原本》是一个封闭的演绎体系。

另外,《几何原本》的理论体系回避任何与社会生产现实生活有关的应用问题,因此对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来说,它也是封闭的。所以,《几何原本》是一个封闭的演绎体系。

(2)抽象化的内容

《几何原本》中研究的对象都是抽象的概念和命题,它所探讨的是这些概念和命题之间的逻辑关系,不讨论这些概念和命题与社会生活之间的关系,也不考察这些数学模型所由之产生的现

实原型。因此《几何原本》的内容是抽象的。

(3)公理化的方法

《几何原本》的第一篇中开头5个公设和5个公理,是全书其它命题证明的基本前提,接着给出23个定义,然后再逐步引入和证明定理。定理的引入是有序的,在一个定理的证明中,允许采用的论据只有公设和公理与前面已经证明过的定理。以后各篇除了不再给出公设和公理外也都照此办理。这种处理知识体系与表述方法就是公理化方法。

2. 分析《九章算术》思想方法的特点,为什么?

解答:(1)开放的归纳体系

从《九章算术》的内容可以看出,它是以应用问题解法集成的体例编纂而成的书,因此它是一个与社会实践紧密联系的开放体系。

在《九章算术》中通常是先举出一些问题,从中归纳出某一类问题的一般解法;再把各类算法综合起来,得到解决该领域中各种问题的方法;最后,把解决各领域中问题的数学方法全部综

合起来,就得到整个《九章算术》。

另外该书还按解决问题的不同数学方法进行归纳,从这些方法中提炼出数学模型,最后再以数学模型立章写入《九章算术》。

因此,《九章算术》是一个开放的归纳体系。

(2)算法化的内容

《九章算术》在每一章内先列举若干个实际问题,并对每个问题都给出答案,然后再给出“术”,作为一类问题的共同解法。因此,内容的算法化是《九章算术》思想方法上的特点之一。

(3)模型化的方法

《九章算术》各章都是先从相应的社会实践中选择具有典型意义的现实原型,并把它们表述成问题,然后通过“术”使其转化为数学模型。当然有的章采取的是由数学模型到原型的过程,即先给出数学模型,然后再举出可以应用的原型。

数学思想与方法作业参考解答(2)

一、简答题

1.叙述抽象的含义及其过程。

解答:抽象是指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舍弃那些个别的、偶然的非本质属性,抽取普遍的、必然的本质属性,形成科学概念,从而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思维过程。人们在思维中对对象的抽象是从对对象的比较和区分开始的。所谓比较,就是在思维中确定对象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而所谓区分,则是把比较得到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在思维中固定下来,利用它们把对象分为不同的类。然后再进行舍弃与收括,舍弃是指在思维中不考虑对象的某些性质,收括则是指把对象的我们所需要的性质固定下来,并用词表达出来。这就形成了抽象的概念,同时也就形成了表示这个概念的词,于是完成了一个抽象过程。

2.叙述概括的含义及其过程。

解答:概括是指在认识事物属性的过程中,把所研究各部分事物得到的一般的、本质的属性联系起来,整理推广到同类的全体事物,从而形成这类事物的普遍概念的思维过程。

概括通常可分为经验概括和理论概括两种。经验概括是从事实出发,以对个别事物所

做的观察陈述为基础,上升为普遍的认识——由对个体特性的认识上升为对个体所属的种的特性的认识。理论概括则是指在经验概括的基础上,由对种的特性的认识上升为对种所属的属的特性的认识,从而达到对客观世界的规律的认识。在数学中经常使用的是理论概括。

一个概括过程包括比较、区分、扩张和分析等几个主要环节。 3.简述公理方法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

解答:公理方法经历了具体的公理体系、抽象的公理体系和形式化的公理体系三个阶段。

第一个具体的公理体系就是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非欧几何是抽象的公理体系的典型代表。希尔伯特的《几何基础》开创了形式化的公理体系的先河,现代数学的几乎所有理论都是用形式公理体系表述出来的,现代科学也尽量采用形式公理法作为研究和表述手段。

4.简述化归方法并举例说明。

解答:所谓“化归”,从字面上看,应可理解为转化和归结的意思。数学方法论中所

论及的“化归方法”是指数学家们把待解决或未解决的问题,通过某种转化过程,归结到一类已经能解决或者比较容易解决的问题中去,最终求获原问题之解答的一种手段和方法。

例如:要求解四次方程 0452

4

=+-x x

可以令 2

x u =,将原方程化为关于 u 的二次方程 0452

=+-u u

这个方程我们会求其解:11=u 和42=u ,从而得到两个二次方程:12

=x 和42

=x 这也是我们会求解的方程,解它们便得到原方程的解:11=x ,12-=x ,23=x ,24-=x .

这里所用的就是化归方法。 二、论述题

1.叙述不完全归纳法的推理形式,并举一个应用不完全归纳法的例子。 解答:不完全归纳法的一般推理形式是:设S={} ,,,,n A A A A 321;

由于1A 具有属性p ,2A 具有属性p ,……

n A 具有属性p ,

因此推断:S 类事物中的每一个对象都可能具有属性p 。例如:记},12,10,8,6{ =S ,

由于6=3+3,8=3+5,10=3+7,12=5+7,这里3,5,7都是奇素数, 因此推断:S 中的数,即大于4的偶数都可以表示成两个奇素数之和。

2.叙述类比推理的形式。如何提高类比的可靠性? 解答:类比推理通常可用下列形式来表示: A 具有性质;及,,,d a a a n 21 B 具有性质

;,,,n

a a a ''' 21

因此,B 也可能具有性质d '。 其中,

d d a a a a a a n

n ''''与,与,,与,与 2211分别相同或相似。

欲提高类比的可靠性,应尽量满足条件: (1)A 与B 共同(或相似)的属性尽可能地多些; (2)这些共同(或相似)的属性应是类比对象A 与B 的主要属性;

(3)这些共同(或相似)的属性应包括类比对象的各个不同方面,并且尽可能是多方面的;

(4)可迁移的属性d 应该是和

n a a a ,,, 21属于同一类型。

符合上述条件的类比,其结论的可靠性虽然可以得到提高,但仍不能保证结论一定正确。 3.试比较归纳猜想与类比猜想的异同。

解答:归纳猜想与类比猜想的共同点是:他们都是一种猜想,即一种推测性的判断,都是一

种合情推理,其结论具有或然性,或者经过逻辑推理证明其为真,或者举出反例予以反驳。归纳猜想与类比猜想的不同点是:

归纳猜想是运用归纳法得到的猜想,是一种由特殊到一般的推理形式,其思维步骤为“特例—归纳—猜测”。

类比猜想是运用类比法得到的猜想,是一种由特殊到特殊的推理形式,其思维步骤为“联想—类比—猜测”。

三、设计题

设计运用“猜想”进行数学教学的一个片断。

解答:以“认识长方形的对边相等”为内容,设计一个教学片断。

将教学过程设计成四个层次:

①让学生说一说:我们周围有哪些长方形物体?学生会举出黑板、桌面、教室的门、课本的封面等例子。

②要求学生仔细观察:看一看、想一想,这些长方形的四条边的长短有什么关系?学生经过观察后,会猜想:长方形相对的两条边长度相等。

③教师进一步提出问题:同学们敢于大胆猜想的精神值得鼓励!我们怎样才能验证长方形相对的两条边的长短相等呢?这时,学生会想出许多办法,如:用尺量、将图形对折等方法。教师顺势引导学生通过量量、折折的具体操作,确信长方形相对的两条边长短相等。教师板书:长方形对边相等。接着,师生讨论长方形“对边”的含义,以及一个长方形有几组对边的问题。

④巩固长方形对边相等的认识。

利用多媒体展示下面的长方形:教师提问:如何填写括号内的数字?为什么?

要求学生会用“因为…所以…”句式回答。如“因为长方形的对边相等,已知长方形的一条边是3厘米,所以它的对边也是3厘米。”

数学思想与方法作业参考解答(3)

一、简答题

1.简述计算和算法的含义。

解答:计算是指根据已知数量通过数学方法求得未知数的过程,是一种最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计算的重要意义更加凸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推动了数学的应用;(2)加快了科学的数学化进程;(3)促进了数学自身的发展。

算法是由一组有限的规则所组成的一个过程。所谓一个算法它实质上是解决一类问题的一个处方,它包括一套指令,只要按照指令一步一步地进行操作,就能引导到问题的解决。在一个算法中,每一个步骤必须规定得精确和明白,不会产生歧义,并且一个算法在按有限的步骤解决问题后必须结束。

数学中的许多问题都可以归结为寻找算法或判断有无算法的问题,因此,算法对数学中的许多问题的解决有着决定性作用。另外,算法在日常生活、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中也有着重要意义。算法在科学技术中的意义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用于表述科学结论的一种形式;(2)作为表述一个复杂过程的方法;(3)减轻脑力劳动的一种手段;(4)作为研究和解决新问题的手段;(5)作为一种基本的数学工具。

2.简述数学教学中引起“分类讨论”的原因。

解答:数学教学中引起“分类讨论”的原因有:①数学中的许多概念的定义是分类给出的,因此涉及到这些概念时要分类讨论。②数学中有些运算性质、运算法则是分类给出的,进行这类运算时要分类讨论。③有些几何问题,根据题设不能只用一个图形表达,必须全面考虑

各种不同的位置关系,需要分类讨论。④许多数学问题中含有字母参数,随着参数取值不同,会使问题出现不同的结果。因此需要对字母参数的取值情况进行分类讨论。

二、论述题

1.什么是数学模型方法?并用框图表示MM方法解题的基本步骤。

解答:所谓数学模型方法是利用数学模型解决问题的一般数学方法,简称MM方法。

MM 方法解题的基本步骤框图表示如下:

2.特殊化方法在数学教学中有哪些应用?

解答:特殊化方法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大致有如下几个方面:①利用特殊值(图形)解选择题;

②利用特殊化探求问题结论;③利用特例检验一般结果;④利用特殊化探索解题思路。

三、计算题

1.用程序框图表述如下问题的求解过程:在1~500中,找出能同时满足用3除余2,用5除余3,用7除余2的所有整数。

解:设计算法:

(1)给出初始值I=9(因为小于等于8的数显然不满足条件)。

(2)判断I的值是否小于或等于500;若是,则进一步判断I是否满足用3除余2,用5除余3,用7除余2三个条件,若满足则输出I,否则I递增1。

(3)返回第(2)步,直至I大于500,结束。

画出程序框图如下图8-1:

图8-1

2.一个星级旅馆有150个房间。经过一段时间的经营实践,经理得到数据:如果每间客房定价为160元,住房率为55%;如果每间客房定价为140元,住房率为65%;如果每间客房定价为120元,住房率为75%;如果每间客房定价为100元,住房率为85%。欲使每天收入提高,问每间住房的定价应是多少?

解:(1)弄清实际问题加以化简。

经分析,为了建立旅馆一天收入的数学模型,可作如下假设:

①设每间客房的最高定价为160元;

②根据题中提供的数据,设随着房价的下降,住房率呈线性增长;

③设旅馆每间客房定价相等。

(2)建立数学模型。

根据题意,设y 表示旅馆一天的总收入,x 为与160元相比降低的房价。 由假设②,可得每降低1元房价,住房率增加为 005

.020

%

10=

因此一天的总收入为)005.055.0)(160(150x x y +-= (*)

由于9001

005.055.0≤≤≤+x x ,可知。 于是问题归结为:当900≤≤x 时,求y 的最大值点,即求解

{}

)005.055.0)(160(150max 90

0x x y x +-=≤≤

(3)模型求解。

将(*)左边除以(150×0.005)得

17600502

++-=x x y , 由于常数因子对求最大值没有影响,因此可化为求,

y 的最大值点。利用配方法得

18225)25(2+--=x y ,

易知当x =25时,

y 最大,因此可知最大收入对应的住房定价为160元-25元=135元 相应的住房率为0.55+0.005×25=67.5% 最大收入为 150×135×67.5%=13668.75(元) (4)检验。

容易验证此收入在已知各种客房定价的对应收入中确实是最大的,这可从下面表格中看出。

如果为了便于管理,那么定价140元也是可以的,因为这时它与最高收入只差18.75元。

如果每间客房定价为180元,住房率为45%,其相应收入只有12150元。由此可见假

设①是合理的。实际上二次函数在[]900,

之内只有一个极值点。 3.已知∠AOB 及点P ,连接OP ,若P 点不在OB 边上,且∠BOP 表示以OB 为始边、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到OP 的角,试比较∠AOB 与∠BOP 的大小。 解答:可以有多种情形。 情形一 B

P

o A

情形二

A

P o B

数学思想方法作业4答案

一、简答题

定价 160元

140元

120元

100元 135元 收入 13200

13650元 13500

12750元

13668.75元

1、简述《国家数学课程标准》的几个主要特点。

答:2001年6月教育部推行了试用的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充分体现了数学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内涵、特点和具体目标,并呈现下列八个特点:

1)、把“现实数学”作为数学课程的一项内容。即为学生准备的数学应该是与现实世界密切联系的数学,且能够在实际中得到应用的数学。

2)、把“数学化”作为数学课程的一个目标。学生学习数学化的过程是将学生的现实数学进一步提高、抽象的过程。

3)、把“再创造”作为数学教育的一条原则。把“已完成的数学”当成是“未完成的数学”来教,给学生提供“再创造”的机会。

4)、把“问题解决”作为数学教学的一种模式。《数学课程标准》在“学段目标”中的“解决问题”方面的具体阐述,实际上提出了“问题解决”的教学模式,即:情境—问题—探索—结论—反思。

5)、把“数学思想方法”作为课程体系的一条主线。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6)、把“数学活动”作为数学课程的一个方面。强调学生的数学活动,注重“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的经验”。

7)、把“合作交流”看成学生学习数学的一种方式。要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

8)、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的一种工具。

2、简述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几个主要阶段。

答:学生理解数学思想方法要经历潜意识阶段、明朗化阶段、深化理解三个阶段。

二、论述题

1、试述小学数学加强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重要性。答:数学思想方法是联系知识与能力的纽带,是数学科学的灵魂,它对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具体表现在:

(1)掌握数学思想方法能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

(2)数学思想方法对数学问题的解决有着重要的作用。

(3)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必然要求。

2、简述数学思想方法教学应注意哪些事项?

答:数学思想方法教学应注意以下事项:

(1)把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纳入教学目标;

(2)重视数学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认真设计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目标;

(3)做好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铺垫工作和巩固工作;

(4)不同数学思想方法应有不同的教学要求;(5)注意不同数学思想方法的综合应用。

三、分析题

1.利用下列材料,请你设计一个“数形结合”教学片断。

材料:如图13-3-18所示,相邻四点连成的小正方形面积为1平方厘米。(1)分别连接各点,组成下面12个图形,你发现有什么排列规律?(2)求出各图形外面一周的点子数、中间的点子数以及各图形的面积,找出一周的点子数、中间的点子数、各图形的面积三者之间的关系。

提示:所设计的教学片断要求(1)对于第一个问题,体现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图形的特点(可以是独立思考,也可以是小组讨论),然后组织学生交流各自的理解,师生共同(完全)归纳概括出规律的过程。(2)对于第二个问题,要充分展示学生结合“数”与“形”来考察问题的思维过程。教师所起的主导作用就是引导学生分析同一图中我们需要考察哪些“数”?由于这里涉及到三个方面的数量关系,教师同时还要进行学法指导,使学生获得这样的策略:当

所要考察的图形的数量关系较复杂时,除了灵活运用数形结合方法外,还可用列表的形式来帮助分析。

解答提示:(一)、列表分析(也可以只列举部分图形分析)

图形边上点数内部点数面积

⑴ 4 0 1

(2) 6 0 2

(3) 8 0 3

(4) 14 0 6

(5) 4 1 2

(6) 6 1 3

(7) 8 1 4

(8) 14 1 7

(9) 4 2 3

(10) 6 2 4

(11) 8 2 5

(12) 14 2 8

(二)、观察、归纳:(限于篇幅只列举部分图形分析)

图形(1)的面积:4÷2+0-1=1

图形(3)的面积:8÷2+0-1=3

图形(5)的面积:4÷2+1-1=2

图形(8)的面积:14÷2+1-1=7

图形(9)的面积:4÷2+2-1=3 图形(11)的面积:8÷2+2-1=5

图形(12)的面积:14÷2+2-1=8

(三)、总结规律:

图形的面积与格点数满足关系:面积=边上的点数÷2+内部点数-1

(四)、教学设计

一、找图的排列规律

师:同学们看图,找出图的排列规律来。(学生可以讨论)

生:老师我们发现,第一行的图中间没有点,第二行的图中间有一个点,第三行的图中间有两个点。

师:非常好!

二、数一数每个图周边的点数

师:现在我们来数一数每个图周边的点数。并将结果填入下列表中。(师生一起数)

三、计算面积

师:数完边点数,我们再来计算每个图的面积。结果也填入表中。(师生一起计算面积,过程略)

序号⑴⑵⑶⑷⑸⑹⑺⑻⑼⑽⑾⑿内点

0 0 0 0 1 1 1 1 2 2 2 2 边点

4 6 8 14 4 6 8 14 4 6 8 14 面积 1 2 3 6 2 3 4 7 3 4

5 8 四、寻找每一列三个数之间的规律

师:我们根据这个表,找一找每列三个数之间的关系。告诉同学们,希望找到相同的规律。生:第一列,边点数等于面积乘以4。

师:这个规律能否用到第二列呢?

生:不能,因为6不等于2乘以4。

生2:第一列,边点数除以2,减去面积等于1。

师:好!看看这个规律能否用到第二列?

生:能。还能用到第三、第四列。

生2:老师,这个规律不能用到第五列。

师:很好!我们看看这个规律到第五列可以怎样改一改。

生:我发现了,边点数除以2,加上内点数,再减去面积等于1。

师:非常好!大家一起算一算,是不是每一列都具有这个规律。

五、总结

师:我们把发现的规律总结成公式:边点数/2+内点数-面积=1

也可以写为:边点数/2+内点数-1=面积

2.假定学生已有了除法商的不变性知识和经验,在学习分数的性质时,请你设计一个“分类法”教学片断。

解答:材料如下:

提示:所设计的教学片断要求(1)依据给定的材料设计一个学生动手操作的活动,让学生分一分,想一想,说一说,充分展示学生对分类的思考,交流各种不同分法的依据,并通过反思不同分法找出分类的标准;(2)体现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概括“分类方法”的过程,并开展学法指导,使学生获得“单一标准下分类方法”的策略。

2、假定学生已有了除法商的不变性知识经验,在学习分数的性质时,请你设计一个孕育“类比法”教学片断。

提示:所设计的教学片断要求(1)以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让学生举例说明除法的被除数和除数与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相似关系)?商与分数又有什么关系(相似关系)?那么与被除数、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其商不变相似的结论又是什么呢?通过一系列层层递进式的问题情境,把学生的思维导向分数与商相似的特征上来,创设学生自主探究分数的性质的全过程;(2)教学设计要体现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概括“分数的性质”的过程,并重视学习方法指导,使学生初步领会用“类比法”获取新知识的策略。

解答提示:(一)、列表类比(教师引导,师生共同描述除法的性质,再由学生通过类比归纳出分数的性质)

除法分数

除法的表示:A÷B 分数的表示:

B

A

除法的性质(一):

若M≠0,则(A×M)÷(B×M)= A

÷B

分数的性质(一):若M≠0,则

B

A

M

B

M

A

=

?

?

除法的性质(二):

若M≠0,则(A÷M)÷(B÷M)= A

÷B

分数的性质(二):若M≠0,则

B

A

M

B

M

A

=

÷

÷

除法的性质(三):

A÷B÷C=A÷(B×C)

分数的性质(三):

)

(

F

E

D

C

B

A

F

E

D

C

B

A

?

÷

=

÷

÷

除法的性质(四):分数的性质(四):

C

B

D

A

D

C

B

A

?

?

=

÷

(A ÷B)÷(C ÷D)= (A ×D)÷(B ×C)

注:性质(三)、(四)作为扩展学习内容(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取舍) (二)教学设计

一、回忆除法和分数的有关概念

师:同学们还记得除法的哪些概念和记号? 生:被除数÷除数=商

师:对。我们再回忆分数的概念和记号。 生:分母

分子

分数=

。 师:好。大家一起来比较这两个概念的相似性。 生:商好比分数,被除数好比分子。除数好比分母。 二、回忆除法的性质

师:很好。现在我们回忆除法有哪些性质。 生:被除数与除数同时扩大,商不变。 生2:被除数与除数同时缩小,商也不变。 三、类比出分数的性质

师:对。刚才我们知道商好比分数,因此我们可以问:除法的这些性质是否可以类比到分数上来呀? 生:可以。

师:应该怎样类比呢?

生:分子与分母同时扩大,分数不变。 生2:分子与分母同时缩小,分数不变。

四、总结成公式

师:很好!这些性质怎样用公式表示呢? 生:可以列表如下: 除 法

分 数

除法的表示:A ÷B 分数的表示:B A

除法的性质(一):

若M ≠0,则(A ×M)÷(B ×M)= A ÷B

分数的性质(一):若M ≠0,则B A

M

B M A =?? 除法的性质(二):

若M ≠0,则(A ÷M)÷(B ÷M)= A ÷B 分数的性质(二):若M ≠0,则B A

M

B M A =÷÷

形成性考核作业一答案

联系实际讨论政府经济活动中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以及公平与 效率的选择 个人题纲: (一)政府经济与公平 经济公平,是指有关经济活动的制度、权利、机会和结果等方面的平等和合理。 经济公平不是无需前提的绝对概念,以按资分配为例,在无私有制和市场经济的传统体制条件下,它是不可能存在的,也是不公平的; 公平或平等不等于收入均等或收入平均,经济公平的内涵大大超过收入平均的概念。从经济活动的结果来界定收入分配是否公平,只是经济公平的涵义之一。即便是我们平时讲结果公平,至少也有财富分配和收入分配两个观察角度,财富分配的角度更为重要。况且,收入分配平均与收入分配公平属于不同层面的问题,不应混淆 (二)政府经济与效率 人类的任何活动也都有效率问题。经济效率,是指经济资源的配置和产出状态。对于一个企业或社会来说,最高效率意味着资源处于最优配置状态,从而使特定范围内的需要得到最大满足,或福利得到最大增进,或财富得到最大增加。经济效率涉及到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各个领域,涉及到经济力、经济关系和经济体制各个方面。 (三)政府经济与公平和效率的选择:提高效率,兼顾公平 谁说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关键在于制度创新和操作技艺 收入和财富的差距并不都是效率提高的结果,其刺激效应达到一定程度后便具有递减的趋势,甚至出现负面的效应 高效率是无法脱离以合理的公有制经济体制为基础的公平分配的 案例:城市化过程中失地农民的权益损失及其保障 一、失地农民的产生和现状: (一)城市化必定向农民征地,因而导致失地农民产生。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大批农民的田地被征占。据国土资源部统计,1987~2000年,全国非农建设占用耕地226.44万公顷(3395万亩),其中通过行政手段征地160万公顷(2400万亩)。这些仅是依法审批的征用数,尚没有把那些违法侵占、突破指标和一些乡村私下卖地包括在内。据统计,违法占地占合法征地的比例一般为20~30%,有的地方甚至高达80%。这

2019电大教育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2013电大教育学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 教育调查作业 农村教师的教学方法与学生的学习概况 一、调查概况 我于2012年12月份,前往安康市汉滨区一所农村小学做调查。在为期5天的调查过程中,对农村教育有了一定的了解并且对这所学校的教学老师以及学生的学习概况有了初步的了解。通过调查研究,对农村教师的教学方法以及学生的学习概况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准确地把握当前农村教师的教学动态,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展开了调查研究。 二、调查对象 教学老师,全体学生 三、调查时间 2012年12月份 四、正文 本次对农村教师教学设计调查,通过对学生以及老师进行访谈发现,农村教师在教学设计的完整性和教学过程策略的选择上有待提高和完善,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教学的系统性设计、师生互动和教学评价体系等解决策略。在全国教育如火如茶开展的时候,提高农村教育的教学质量,并以此全面完善和提高学生的人格素养和技能水平,成为了农村教育教学的关键目标。而教学设计作为教学的灵魂和前提,对于帮助学生确立学习目标以及发展方向,激发学生的专学习兴趣,提高教学功效是十分关键的。 在信息化、知识化、科技化的今天,教师必须要在教学过程中适应社会需要,合理选择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匹配合适的传播形式以及选用恰当的教学评价,都必须经过精心的教学设计。 近几年,随着国家对教育的关注和投人力度的加大,农村教育教学取得了一些成绩,一些教师越来越重视教学设计。但是当前在教学设计中存在很多问题,为了更好地通过教学设计,明确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策略等,减少和克服在正式教学活动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增强和提高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和可控性。 在调查研究的5天里,我发现在教学的准备阶段设计中,进行备课和课堂总结的教师不多,所占比例一般。在备课设计中,作为教学设计重要环节的了解学生基本情况很少,准备教案都明显偏低,而作为教学设计灵魂的制定教学目标竟 只有为数不多的教师,可见农村教师对制定教学目标在教学设计中的重要性没有足够重视。在正式的教学实施阶段的设计中,尽管每一位教师都有表述,但在复习旧课、导入新课以及教学策略选择方面相差巨大,其中在注重学生实践上值得一提。很大部分的教师都比较注重学生的自主实践上,而在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教学过程中的形成性评价反馈方面却不太乐观,有待加强。 (一)讨论 1、对于教师的教学的讨论 (1)教学实施设计阶段各教学策略和方法 师生互动与问答教学,案例教学与学生实践,演示法教学与学生实践,问答与学生实践,这些方法都是许多老师普遍使用的,但是很少有老师几种方法互相穿插在教学中使用,有极少一部分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没有应用任何策略和方法。(2)农村教学设计应是一个系统性、整体性工程,应精心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 一些农村教师对教学设计关注度不够,始终认为它与教学的联系不大,甚至忽视教学设计。其实,教学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学的有效性和操作性。教学设计的最终目的是提高教

电大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

电大天堂【宪法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电大天堂【宪法学】形考作业一:(第1—3章) 一、单项选择题:每空2分,共20分 1、B 2、B 3、A 4、D 5、C 6、B 7、B 8、A 9、B 10、A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1、CD 2、ABD 3、AC 4、ABCD 5、ABCD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爱国统一战线: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有各民主党派和各人民团体参加的,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组成的政治联盟,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内容之一。 2、宪法:所谓宪法,就是规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使民主制度法律化,集中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反映政治力量实际对比关系的国家根本法。 3、刚性宪法:所谓刚性宪法,是指制定和修改宪法的机关或程序与普通法律不同。 4、统一战线:统一战线是指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在革命和建设过程中,为了获得最广泛的同盟军已壮大自己的力量而同其他阶级异己一切可以团结的人群所组成的政治联盟。 5、成文宪法:指以一个或几个法律文件的形式所表现出来的宪法。 6、民定宪法:指由议会、制宪会议或公民投票方式通过的宪法。 四、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 1、司法机关监督立法机关监督专门机构监督 2、钦定宪法民定宪法协定宪法 3、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 4、138 五、简答题:每题6分,共12分

1、宪法和普通法的区别。 答:一、宪法规定的内容与普通法律规定的内容不同。 二、在法律效力上与普通法律不同。 三、在制定和修改程序上与普通法律不同。 2、宪法实施的监督包括哪些内容? 答:一、审查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法律文件的合宪性。 二、审查国家机关及其公务员的合宪性。 三、审查政党、社会团体等行为的合宪性。 六、论述题(13分) 为什么说人民民主专政和无产阶级专政本质上是一致的? 人民民主专政和无产阶级专政本质上是一致的,主要表现在: (1)从领导权看,人民民主专政与无产阶级专政一样,都是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国家政权,工人阶级是通过自己的政党来实现对国家政权的领导的,在我国即通过中国共产党来实现。(2)从阶级基础看,人民民主专政与无产阶级专政一样,都是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3)从国家职能看,人民民主专政与无产阶级专政的职能一样,有对内职能和对外职能。在对内职能方面,有政治职能即民主和专政的职能,也有经济文化职能,在对外职能方面,都担负着保卫国家,抵御外来入侵和维护世界和平,发展国际友好合作的任务。 (4)从历史使命看,人民民主专政与无产阶级专政历史使命一样,都是为了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灭剥削阶级,最终实现共产主义。

电大教育学形成性考核册1—4答案全

《教育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1——4答案 一、论述题 1.结合实际,谈谈你对素质教育内涵和实质的理解。 答:⑴关于素质教育的概念,素质教育是个体在先天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的环境影响的教育训练而形成起来的顺利从事某种活动的基本品质或基础条件。 ⑵关于素质教育的概念的是指学校教育中以发展学生的多方面素质为根本 目的的教育思想的教育活动 ⑶素质教育的内容构成有以下六点:①政治素质教育主要指对民族、阶级、政党,国家、政权,社会制度和国际关系的情感,立场的态度的教育。当前主要是四项基本原则教育②思想素质教育,指基本的世界观和思想方法的教育,包括思想信仰、信念追求、理想动机、民族精神、人生观、价值观等等。③道德素质教育,道德素质教育是指个体所具有的正确处理个体与个体,个体与他人之间关系的良好品质。道德素质教育就是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修养,行为习惯,道德情操,道德思维能力,判断能力,责任感,事业心,奉献精神,自由自律的品质等。④科学文化素质教育,指基础的科学文化知识,审美修养,劳动技能等方面的教育。科学文化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与核心。⑤身体素质教育,指教育个体保证生理机能的正常发育和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与卫生保健常识。 ⑥心理素质教育,是指培养学生良好个性心理品质,调整学生的心理状态,解决学生的心理矛盾,以及增强学生自我平衡状态的能力的教育。 ⑷中国实施素质教育的实质是使全国各级各类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保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即基础性,能够给予学生未来发展中最基本,最基础的素质,这些素质可以成为他们进一步发展的潜能和条件。全面性,包括接受教育人要全面,避免英才教育选拔教育;人的发展内容要全面,而不是单方面发展学生的应试能力。发展性,指注重使学生获得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培养合格特色的人才。 2、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表现在哪些方面?如何对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进行培养? 答:学生的智力因素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形成性考核作业

第一次形成性考核作业 第1题单选题 (2分) 所谓()是指个人在社会体系中,觉得受到关心、尊重和帮助,这些来自社会他人的资源可以帮助个人减轻压力或解决问题,或增加个人应对压力的能力。 A 社会支持 B 团结互助 C 放松调节 D 情绪控制 您的答案:A 参考答案:A 第2题单选题 (2分) 所谓(),即是了解他人的情绪,并能在内心亲自体验到这些情绪的能力。 A 移情 B 情绪识别 C 情绪控制 D 情绪理解 您的答案:A 参考答案:A 第3题单选题 (2分) ()是主体对自身的认识而引发的内心情感体验,是主观的我对客观的我所持有的一种态度,如自信、自卑、自尊、自满、内疚、羞耻等都是( )。 A 自我认识 B 自我评价 C 自我体验 D 自我控制 您的答案:C 参考答案:C 第4题单选题 (2分) “男儿有泪不轻弹”不利于心理健康,哭就因该哭出来。这是()的情绪调控方法。 A 转移注意力 B 合理宣泄情绪 C 放松调节 D 情绪ABC 您的答案:B 参考答案:B 第5题单选题 (2分) “交往剥夺”实验的创立者是美国的心理学家()。

A 詹姆斯 B 沙赫特 C 杜威 D 冯特 您的答案:B 参考答案:B 第6题单选题 (2分) 人际交往总是从第一印象开始的,第一印象在心理学上叫()。 A 首因效应 B 近因效应 C 晕轮效应 D 刻板印象 您的答案:A 参考答案:A 第7题单选题 (2分) 人际交往中喜欢与他人唱反调、对着干、充当反派角色的是()。 A 羞怯心理 B 猜疑心理 C 嫉妒心理 D 逆反心理 您的答案:D 参考答案:D 第8题单选题 (2分) 心理现象分为()。 A 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 B 认知过程与个性心理 C 情感过程与个性心理 D 意志过程与个性心理 您的答案:A 参考答案:A 第9题单选题 (2分) 动机和兴趣产生的基础是()。 A 感知 B 实践 C 需要 D 教育 您的答案:C 参考答案:C

教育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教育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一、论述题 1.结合实际,谈谈你对素质教育内涵和实质的理解。 答:⑴关于素质教育的概念,素质教育是个体在先天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的环境影响的教育训练而形成起来的顺利从事某种活动的基本品质或基础条件。 ⑵关于素质教育的概念的是指学校教育中以发展学生的多方面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思想的教育活动 ⑶素质教育的内容构成有以下六点:①政治素质教育主要指对民族、阶级、政党,国家、政权,社会制度和国际关系的情感,立场的态度的教育。当前主要是四项基本原则教育 ②思想素质教育,指基本的世界观和思想方法的教育,包括思想信仰、信念追求、理想动机、民族精神、人生观、价值观等等。 ③道德素质教育,道德素质教育是指个体所具有的正确处理个体与个体,个体与他人之间关系的良好品质。道德素质教育就是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修养,行为习惯,道德情操,道德思维能力,判断能力,责任感,事业心,奉献精神,自由自律的品质等。④科学文化素质教育,指基础的科学文化知识,审美修养,劳动技能等方面的教育。科学文化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与核心。⑤身体素质教育,指教育个体保证生理机能的正常发育和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与卫生保健常识。⑥心理素质教育,是指培养学生良好个性心理品质,调整学生的心理状态,解决学生的心理矛盾,以及增强学生自我平衡状态的能力的教育。 ⑷中国实施素质教育的实质是使全国各级各类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保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即基础性,能够给予学生未来发展中最基本,最基础的素质,这些素质可以成为他们进一步发展的潜能和条件。全面性,包括接受教育人要全面,避免英才教育选拔教育;人的发展内容要全面,而不是单方面发展学生的应试能力。发展性,指注重使学生获得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培养合格特色的人才。 2、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表现在哪些方面?如何对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进行培养? 答:学生的智力因素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非智力因素,表现在与认识没有直接关系的情感、意志、兴趣、性

形成性考核作业

宁夏广播电视大学 开放教育学院 土木工程CAD 形成性考核作业 学校名称: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班级:

作业一 得分:批阅教师: 一、单项选择题(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找出你认为是正确的答案,将其编号填入题中括号内。每小题5 分,共30 分) 1.AutoCAD软件绘制的样板图形文件的缺省文件扩展名是()。 A.dwt B.dwg C.bak D.dxf 2.如果从起点为(5,5),要画出与X 轴正方向成30度夹角,长度为50的直线段应输入() A.(50,30)B.(@30,50) C.(@50<30)D.(30,50) 3.以下的图层是不能被删除的()。 A.图层“0” B.当前图层 C.外部参照使用的图层 D.全部 4.当用MIRROR 命令对文本属性进行镜像操作时,要想让文本具有可读性,应将变量MIRRTEXT 的值设置为()。 A.0 B.l C.2 D.3 5.()命令可以方便地查询指定两点之间的直线距离以及该直线与X轴的夹角。 A.点坐标B.距离 C.面积D.面域 6.利用偏移不可以()。 A.复制直线B.删除图形 C.创建等距曲线D.画平行线

二、填空题(在所给的空位中填充你认为是正确的答案,填充的答案数目应与空位数目相一致。每空5分,共30分) 1.状态栏位于AutoCAD 应用程序窗口的底部,用于。2.构造线是两端可以的直线,它没有起点和终点,可以放置在三维空间的任何位置。在AutoCAD 中,构造线主要用于。3.在AutoCAD中,使用命令可以将块以文件的形式存储在磁盘中。 4.AutoCAD2000中F1键的功能是,F2键的功能是。 四、简答。(共40分) 1.图形的复制命令主要有哪些?各自的功能是什么? 2.简述教学中讲授的AutoCAD四个主要功能。

国家开放大学---第一次形成性考核作业答案

第1题单选题 (2分) 努力保持职业的稳定性,避免失业属于() A 精神性需要 B 物质性需要 C 社交需要 D 尊重需要 您的答案:B 参考答案:B 第2题单选题 (2分) ()是指学习者依据元认知,使学习方法与学习的调控活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获得最佳学习效率的一系列计策或谋略。 A 学习策略 B 学习内容 C 学习方法 D 学习调控 您的答案:A 参考答案:A 第3题单选题 (2分) 学习策略种类繁多,一般包括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三部分。 A 复述策略 B 提问策略 C 计划策略 D 资源管理策略 您的答案:D 参考答案:D 第4题单选题 (2分) “时间是制造生命的原料”一语出自()。 A 林肯 B 富兰克林 C 马克思 D 罗素 您的答案:B 参考答案:B 第5题单选题 (2分) 心理现象分为() A 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 B 认知过程与个性心理 C 情感过程与个性心理 D 意志过程与个性心理 您的答案:A 参考答案:A

第6题单选题 (2分) 下面关于健康的回答哪个是正确的() A 健康就是身体没有疾病 B 健康就是生理上没病,心理上亦正常 C 健康除了身体没病,心理正常之外,还要社会适应良好 D 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 您的答案:D 参考答案:D 第7题单选题 (2分) ()是主体对自身的认识而引发的内心情感体验,是主观的我对客观的我所持有的一种态度,如自信、自卑、自尊、自满、内疚、羞耻等都是( )。 A 自我认识 B 自我评价 C 自我体验 D 自我控制 您的答案:C 参考答案:C 第8题单选题 (2分) 不属于个性心理特征的是()。 A 能力 B 气质 C 性格 D 智商 您的答案:D 参考答案:D 第9题单选题 (2分) 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发展大致经历三个阶段,即()。 A 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最后到心理自我 B 从生理自我到心理自我,最后到社会自我 C 从社会自我到生理自我,最后到心理自我 D 从心理自我到社会自我,最后到生理自我 您的答案:A 参考答案:A 第10题单选题 (2分) 下列描述的恋爱误区,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 防止“爱情至上论”,摆正事业在爱情中的位置 B 防止把爱情“渺小化” C 防止把爱情“庸俗化”,摆正金钱在爱情中的位置 D 防止把爱情“理想化”,用理智驾驭感情 您的答案:B

学前教育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学前教育学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 作业1 一、 一、单项选择题 ACDCD CBCAB 二、名词解释题 1、最近发展区:就是指导儿童现有心理机能得发展水平(儿童实际得发展水平)与在成人得指导下与帮助下所达到得解决问题得水平(儿童潜在得发展水平)两者之间得差距。 2、教育功能:就是指教育本身所特有得对个体或社会所产生得功用或价直。一般地这种功能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期望层次;潜在层次与现实层次 3.学前教育效益:就就是指学前教育发挥其功能得表现与结果,它就是由学前教育功能决定得。 三、 简答题 1.简述夸美纽斯对学前教育发展得贡献。 答:夸美纽斯在论述幼儿教育时,不仅广泛汲取了以往与当时教育思想发展得成果,而且还力图在当时科学发展得水平以及她个人对儿童生理及心理发发展得认识水平上,把幼儿教育建立在一定得科学基础上,这就是十分可贵得。夸美纽斯得幼儿教育理论,为近代西方学前教育理论得发展奠定了一定基础,标志着西方学前教育研究从神学化向人本化得方向转变。 2、简述学前教育对个体得期望功能。 答:学前教育对个体得期望功能,包刮以下三点:1,学前教育得保育功能。2学前教育促进个体认知发展。3学前教育促进个体人格得健全发展。 3、简述提高学前教育功能发挥得策略。 答:学前教育功能发挥得策略,包刮以下几点;1提高对学前教育得重视。2加强对学前教育得监管3提高学前教育师资得素质;4加大对学前教育得投入得力度;5多渠道办托幼机构;6办学前教育立法。 4、简述提高学前教育效益得途径。 答:1、提高社会对学前教育得认识。2、树立正确得学前儿童教育思想。3、调整幼儿园教育教学内容。4、加强幼儿园得科学自主管理。5、加强对学前教育得科学研究。6、改善幼儿园得师资力量。 四、论述题 1、略。 2、如何提高学前教育得经济效益? 答:学前教育投资得经济效益不能以直接得物质产品与投入相比较,也不能直接以国民收入怎增长来衡量,学前教育投资所培养得人才也很难用一个笼统得投入产出比较结果来表示。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进行评价:第一,数量指标。计算公式如下:平均单位投入得产生率=中学学校本期毕业人数/学期教育投资总额边际产生率=中学学校本期增加得毕业人数/学前教育投资本期增加数第二,质量指标。计算公式如下:本级教育成本收益率=本级受教育者与前一级受教育者得收入差别/本季教育费用。 五、材料分析题 1、经过数百年得发展,学前教育成为当今世界范围内得热门话题。众多教育家、心理学家、社会学家致力于其研究与宣传工作,全球学前教育处于进一步繁荣与发展阶段。 结合案例,运用学前教育学发展阶段得理论对上述案例进行分析。参考答案: 20世纪中叶以来,学前教育理论在生态学、人类学、社会学、心理生理学等相邻学科得影响下也有了较大发展,学前教育学得发展进人了理论化与科学化水平得新阶段。表现在两方

《教学设计》形成性考核作业参考答案

《教学设计》形成性考核作业参考答案 页码标注格式说明: “Px”为第几页,“+x”为正数第几页,“-x”为倒数第几页 第一章教学设计的一般原理 一、概念解释 1、教学:P2+10~P2+12; 2、教学系统:P3+4~P3+8; 3、教学设计:P5+6~P5+12; 4、传播理论:P8-6~P8-2; 二、简答题 1、简述学校教学工作的任务:(三个任务)P4+5~P4—5; 2、简述教学设计的意义及其要素:意义P5+13~P5+17;要素(六点)P5-12~P6+5; 3、简述学习理论对教学设计的影响:P11+8~P11+15;P11-8~P11-3;P12+6~P12+9; 4、简述教学理论对教学设计的影响:P12-14~P12-12; 5、简述教学设计的基本特征和一般任务:基本特征四点P13+2~P14-12;四个任务P14-10~P17+16; 三、论述题 1、结合教学实践试述教学设计的一般程序:P17-8~P18+9; 2、论述教学设计与教师传统备课活动的主要区别:提供“教师传统备课活动.doc”作参考; 3、试述教学设计对设计者的基本要求:P18+10~P19-12。 第二章教学设计模式 一、概念解释 1、教学设计模式:P22-8~P22-4; 2、教学设计的过程模式:P23-3~P24+1; 二、简答题 1、教学设计模式的发展可划分为哪四个阶段?P25+15;P26+9;P26-14;P26-1~P27+7。 2、教学设计的“史密期-雷根模式”包括哪几个方面的内容?P30-10~P30-1。 3、巴纳赛的教学设计模式包括哪几个方面的内容?P31-2~P32-4。 4、加涅和布里格斯的教学设计模式包括哪几个阶段?P34+13~P34-1。 5、梅里尔的“部分呈现”教学设计模式包括哪几个方面的内容?P35+2~P35+11。 6、肯普的教学设计模式包括哪几个方面的内容?P27+18~P28+4。 三、论述题 1、试述教学设计模式的功能。P23+4~P23-4。 2、试述教学设计模式的要素:安德鲁斯和古德森14要素P24+10~P24+16; 瑞奇6要素P24+18~P24+26; 史密斯和雷根4 要素P24+29~P24+30; 3、试述教学设计模式的构成环节。 狄克和凯瑞的十构成环节:P24-5~P24-1; 加涅和布里格斯九构成环节:P25+2~P25+4; 作者认为八个基本环节:P25+5~P25+8; 第三章教学过程中学习者的分析 一、概念解释 1、认知发展P38-2~PP39+1; 2、学习需求P42+7~P42+8;

基础写作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基础写作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从中央电大的《基础写作》课程形成性考核册看来试题将出得比较活同学们特别要注重结合文章进行分析。 一、作为写作的一般属性写作活动的主体性特征表现在主体精神活动的个体性、实践性、创造性等若干层面。请结合教材的相关论述和自身的写作实践谈谈你对写作实践性特征的理解和认识。 答这道题要这样来理解写作的一般属性有个性性、实践性、创造性三个特点教材上关于每一点下面都有三个小点的阐述如果死记很容易搞混所以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写作体会来谈不一定九个小点都谈到抓住大的方向就可以了。 关于第一个特点个体性任何一种写作活动都是写作者自己的一项精神活动无论你写什么选用哪些材料运用何种体裁最终成文后所体现出什么样的精神气质等等都带着写作者强烈的个人色彩比如一个中学生年少热情不成熟阅历轻浅与一个科学院院士一起去考查黄河或长江源头然后写出来的文章定会风格迥异。同样两个一样年纪的少年一起去考查写出来的文章也不会一样这跟他们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审美与价值取向等等元素不一样是紧紧相联的。这就是所谓的“文如其人”即“个体性”。 关于第二个特点实践性“写作”顾名思义那就是要去“动”笔电脑。你得思考你得去选择适合的材料你考虑用何种文体最适合于你然后你得下笔敲电脑然后你还要继续查阅资料进行修改等等所以整个过程就是一个实践行动过程。这就是写作的实践性特点。 关于第三个特点创造性不要被“创造性”这个词所吓住以为这是作家干的活科学家干的活这是不对的。普通人的写作同样是有创造性的因为每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那么每个人的思想、观点、行文特点都是独一无二的这也体现了上面所讲的 第一个特点“个体性”所以每一个人写出来的文章都是“唯一”的一篇举世无双的。而这“唯一”就是创造性的体现。当然创造性也有不同的层次这就是教材中讲到的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的三个境界。好文章对世界对人类精神活动的贡献是功德无量的这也是我们要努力追求创造性的最高境界的原因所在。当然不好的文章或作品对世界的破坏甚至毒害也是不应该忽视的。 二、写作的根本目的在于以书面的形式将写作主体的感受或认识表达出来并通过读者的阅读来实现写作者与阅读者之间的精神交流。结合自身的写作、阅读实践谈谈你对写作交流性特征的认识。 答写作的交流性特征是写作的特殊属性。要这样来理解我们写作的目的是要将自己的某种感受或认识表达出来并通过读者的阅读来实现我们与阅读者之间的精神交流所以写作这项活动从本质意义上讲是包括了两个方面的活动作者的写和读者的读这也就是我们经常讲的“互动性”。没有哪个人会真正让自己的文章或作品永远锁在抽屉里的。 交流性这个特点尤其体在现在极为流行的一种新的写作文体里博客。互动性在博客中体现得非常明显博客一般都设置了评论和留言功能跟读者的交流程度和频度都是空前的。大家可以去看看韩寒的博客每篇文章都是几十万的点击量数千条留言与评论盛况空前。目前他的博客点击量是排在世界第一位足足3亿。这就是写作的交流性。 三、教材中谈到写作要“言之有物”此中之“物”包括哪两个部分内容请结合教材予以具体论述。 “言之有物”包括材料和思想两个方面。 先看“材料”。材料包括广义的和狭义的两种材料是拿来干什么的呢是拿来表现思想或观点的。我们写一篇文章就是要传达出一种思想或观点那么通过什么来传达呢材料。这里就有对材料的选择什么样的材料最有利于我们的思想表达我们就选择什么材料。“选择”就是“取”与“舍”两个方面因为有的材料很可能没有作用甚至起反面作用因此选择、取舍很重要。所以由此看来思想依赖材料来表达而材料的选择又受制于思想是双向的。 那么哪些材料可以是用的呢选择的标准是什么呢教材中说了三点要有代表性要有精神启迪效果具有可读性。 再看“思想”。“思想”就是一篇文章或一部作品的主要内容所表达出来的某种总体性的意旨或倾向以及情感。“思想”是需要提炼的什么样的“思想”最能为阅读者所接受呢有三个要求真实、深刻、新颖这也是文本思想的提炼应达到的要求。在什么基础上进行提炼呢要掌握大量的材料还要看到材料背后深藏的本质这就需要我们要能进行创造性思维。 四、有人说“材料重在选择思想重在提炼”结合自己的写作或阅读经验谈谈你对此所持看法。这道题应该同学们自己来答。怎么答呢举一篇自己的文章为例写写其思考过程、行文过程、修改过程就可以啦。五、阅读散文《谢天》谈谈典型材料的选用对文本思想的表达所具有的重要作用。这类题怎么答呢 首先要说出你读了这篇文章后所体会到的思想与情感。要注意其题目题目常常是文章的眼睛与心灵。这里的“天”可以理解为大自然可以理解为人世间的一切美好的人、事、物“谢”“天”就是要对某种我们不了解的存在、规律、原则有敬畏之心有感激之心有谦逊之心。然后分析这个思想与情感是怎样得出的呢从文章的“材料”——几个故事、议论名人名言中得出来的。第一个故事小时候与祖母一起吃饭时祖母的“谢饭”她说的那些话这让“我”对“天”有朦胧的谢意与感激但并不明确。第二个故事“我”到了国外读到爱因斯坦的故事并把他与中国的介之推联想到了一起两人虽然远隔千里、远距千年但都有一样的情怀伟大的谦虚与胸怀。

【高等数学基础】形成性考核册答案(大专科)

【高等数学基础】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高等数学基础】形考作业1答案: 第1章 函数 第2章 极限与连续 (一)单项选择题 ⒈下列各函数对中,(C )中的两个函数相等. A. 2)()(x x f =,x x g =)( B. 2)(x x f = ,x x g =)( C. 3 ln )(x x f =,x x g ln 3)(= D. 1)(+=x x f ,1 1)(2--=x x x g 分析:判断函数相等的两个条件(1)对应法则相同(2)定义域相同 A 、2()f x x ==,定义域{}|0x x ≥;x x g =)(,定义域为R 定义域不同,所以函数不相等; B 、()f x x = =,x x g =)(对应法则不同,所以函数不相等; C 、3()ln 3ln f x x x ==,定义域为{}|0x x >,x x g ln 3)(=,定义域为{}|0x x > 所以两个函数相等 D 、1)(+=x x f ,定义域为R ;21 ()11 x g x x x -= =+-,定义域为{}|,1x x R x ∈≠ 定义域不同,所以两函数不等。 故选C ⒉设函数)(x f 的定义域为),(+∞-∞,则函数)()(x f x f -+的图形关于(C )对称. A. 坐标原点 B. x 轴 C. y 轴 D. x y = 分析:奇函数,()()f x f x -=-,关于原点对称 偶函数,()()f x f x -=,关于y 轴对称 ()y f x =与它的反函数()1y f x -=关于y x =对称, 奇函数与偶函数的前提是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 设()()()g x f x f x =+-,则()()()()g x f x f x g x -=-+= 所以()()()g x f x f x =+-为偶函数,即图形关于y 轴对称 故选C ⒊下列函数中为奇函数是(B ). A. )1ln(2x y += B. x x y cos = C. 2 x x a a y -+= D. )1ln(x y += 分析:A 、()()()()22 ln(1)ln 1y x x x y x -=+-=+=,为偶函数 B 、()()()cos cos y x x x x x y x -=--=-=-,为奇函数 或者x 为奇函数,cosx 为偶函数,奇偶函数乘积仍为奇函数 C 、()()2 x x a a y x y x -+-= =,所以为偶函数

电大《比较教育学》形成性考核试题汇总及答案

形成性考核一 题目1 【多项选择题】以联系的观点进行比较教育研究,应注意()。 选择一项或多项: A.教育系统的整体性? B.交易系统的开放性 C.教育系统的结构性? D.教育系统的层次性? 题目2 【判断题】法国现行学制中,高等学校分为学术性和非学术性两类。 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3 【判断题】英国现行学制中,学前教育属于义务教育阶段。 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4 【判断题】朱利安时代的比较教育是以“借鉴”为特征而载入史册的。 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5 【判断题】主观观点是比较教育研究应当坚持的观点之一。 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6 【判断题】美国学前教育机构繁多,主要有两类:保育学校和幼儿园。 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7 【多项选择题】比较教育研究常用的方法有()。 A.比较历史法? B.比较法 C.比较统计法 D.因素分析法? 题目8 【多项选择题】法国的高等教育由以下()几类机构实施。 A.大学? B.学院? C.短期高等教育机构? D.大学校 题目9 【判断题】技术中学是英国公立中学的类型之一。 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10 【多项选择题】比较教育研究应当坚持的观点有()和矛盾观点。 A.实践观点? B.联系观点 C.客观观点? D.发展观点? 题目11 【多项选择题】美国比较教育学家康德尔的比较教育方法论,以下()几个主要目的的指导。

D.“借鉴—改善”的目的 题目12 【多项选择题】美国中等教育学制主要有()几种。 A.四年制 B.六年一贯制 C.八年制 D.三三制 题目13 【多项选择题】比较教育的基本特征有()。 选择一项或多项: A.借鉴性 B.可比性? C.跨学科性 D.跨国或跨地区、跨文化性? 题目14 【单项选择题】中国学制在北洋军阀时期,1922年以美国学制为蓝本公布了()。 A.壬戌学制? B.戊戌学制 C.癸卯学制 D.壬寅学制 题目15 【判断题】比较统计法是比较教育研究常用的方法之一。 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16 【判断题】美国比较教育学家康德尔主张以结构功能主义作为比较教育研究的方法论基础。 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17 【判断题】1870年英国颁布的《初等教育法》使英国学制形成一种典型的双轨制。 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18 【单项选择题】德国现行学制中,实施中等教育的机构有:普通中学、实科中学和()。 A.理科中学 B.文科中学? C.艺术中学 D.技术中学 题目19 【判断题】1817年朱利安发表《比较教育的研究计划与初步意见》,标志着现代意义上的比较教育发展第一阶段的开始。 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20 【单项选择题】在比较教育发展的第二阶段,较着名的比较教育家是康德尔、施耐德和()。 选择一项: A.诺亚 B.朱立安? C.汉斯 D.萨德勒 题目21 【判断题】日本实行初等教育的机构单一的五年制小学。 正确的答案是“错”。

形成性考核作业题目及答案

形成性考核作业题目及答案 作业一基础知识 一、单项选择题: 1、在应文中,每一种文种都具有相对固定的模式,这种规范,有的是国家政府明文规定的,有的 则是(约定俗成)的。 2、依据教材,文章的外部分类分为应用性文章和(文学性文章)。 3、应用文最重要和最本质的特征是(真实性)。 4、应用文写作的落款者,即(机关或机关领导)。 5、应用文写作者的政策水平,主要体现在政策的制作和(政策的执行运用)。 6、应用文是为“用”而写的文章,读者直接影响到文章之“用”效果,这就形成应用文所谓的(读 者制约性)。 7、应用文要求主题鲜明,即主题必须(突出)。 8 、一般来说,应用文的主题只能有(一个)。 9、应用文对材料的要求中,最根本的标准是(真实)。 10.确凿是指材料的(清晰性)。 11.下列选项中,对典型材料理解错误的是:(D)。 A.既有共性特征又有个性特点的事件和材料。B.最能表现主题的材料。 C.有着代广泛表性和强大说服力的事件和材料。D.指重大事情或重要材料。 12. 按照时间的发展顺序或思维的递进逻辑顺序来组织材料的构思方法是(纵式布局方式)。13.既写明写作目的,又指出写作根据的开头方式是(复合式)。 14、要求式结尾常用于(下行文)。 15、正文首段有“特通告如下”,末段是“特此通告”,这种情况属于(首尾的照应)。 16、大部分应用文不采用的表达方式是(描写和抒情)。 17、应用写作反映现实,解决问题,因此叙述基本上(以记事为主)。 18、应用文叙述常用的是顺时序叙述,简称顺叙,又称平叙或者(直叙)。 19、应用文写作的叙述大多采用简明扼要的(概括性叙述)。 20、引用公认的原理做论据来推论自己观点的证明方法是(演绎论证)。 21、定义说明是一种比较严密、科学的说明方法,但在实际生活中,有时并不需要对任何事物都用 下定义的方式加以说明。在许多场合,替代定义说明的说明方法是(诠释说明)。 22、选择两个或多个有外在或内在联系的事物进行比较,来说明事物本质、特征的说明方法是(比较说明)。 二、多项选择题 1、对应用文概念的理解,不可或缺的因素有(ABD)。 A应用文写作的用途、作用B应用文写作具有的规范性D应用文写作以书面语言为工具2、应用文写作具有一定的写作规范要求,主要涉及应用文的(BCD)。 B文种选择C文体格式D语言表达 3、应用文作者的专业技能包括(ABDE)。 A文体选用正确B格式书写规范D用字精当E表达无误 4、应用文的读者制约性体现在写作者的行文的各个方面,包括(ABCDE)。 A文种选择B选材C结构D表达方式E措辞用语 5、应用文对主题的要求是(BCD)。 B正确C鲜明D集中 6、引述式开头常用的词语是(DE)。 D“根据”E“按照”

【统计学原理】形成性考核册答案春(完整)

电大天堂【统计学原理】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统计学原理】形考作业一:(第一~三章) 一、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二、单项选择题 1、C 2、B 3、B 4、D 5、D 6、D 7、A 8、C 9、B 三、多项选择题 1、AD 2、BCE 3、ACE 4、BCE 5、BCE 6、ACD 四、简答题 1,统计标志和标志表现有何不同? 标志是总体各单位所共同具有的某种属性和特征,标志表现是标志特征在各单位的具体表现。标志分为品质标志,如“性别”,“籍贯”;数量标志,如:年龄“,“工资”,相应的标志表现有品质标志表现如“男”“杭州”;数量标志表现,如“20岁”,“2000元”。 1、如何认识统计总体和样本的关系? 统计总体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和要求所确定的研究事物的全体,它是由客观存在的、具有某种共同性质的许多个别事物构成的整体。样本是从总体中抽取出来的用来代表总体的那部分单位,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样本中的单位来自总体; (2)样本是非唯一的; (3)样本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4)样本具有客观性。 3什么是普查?普查和全面统计报表都是全面调查,二者有何区别? 普查是专门组织的一次性全面调查。普查属于不连续调查,调查内容主要是反映国情国力方面的基本统计资料;而全面统计报表属于连续调查,调查内容主要是需要经常掌握的各种统计资料。全面统计报表要经常填报,因此报表内容固定,调查工程较少;而普查是专门组织的一次性调查,在调查时可以包括更多的单位,分组更细、工程更多。因此,有些社会经济现象不可能也不需要进行经常调查,但又需要掌握比较全面、详细的资料时,就可通过普查来解决。普查花费的人力、物力和时间较多,不宜常组织,取得经常性的统计资料还需要靠全面统计报表。 4调查对象、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的关系是什么?

形成性考试册参考答案

电子电工技术作业1――直流电路分析 一、单项选择题 1、图1所示电路中的电流I 为( A )。 A. -1A B. 1A C. 2A 提示:用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即可。注意参考方向。 2、图2所示电路中电流I 为( B )。 A. 5A B. -15A C. -5A 提示:基尔霍夫定律应用于如图所示的封闭曲面即可。可如下理解:封闭曲面中没有储存电荷的元件,所以流入多少电荷,就应流出多少电荷。电流就是电荷的定向流动。本题中共流 入15A 电流,所以最下端引脚上应该流出15A 电流,再考虑参考方向,即得答案。 3、图3所示电路中,电流表正负接线端用“+”、“-”号标出。今电流表指针正向偏转,示数10A ,有关电流、电压方向也表示在图中,则( C )正确。 A. I 1=10A ,U=-6V B. I 1=-10A ,U=6V C. I 1=10A ,U=12V 提示:电流表指针正向偏转,说明I 1的真实流动方向是从“+”接线端到“-”接线端,结合图中所标的参考方向,得I 1=10A 。3Ω电阻上电压的计算要先求出该电阻上的电流,对A 节点,用基尔霍夫电流定律来求。6Ω和10Ω电阻上的电流分别为4A 和2A ,且都 为流出,所以3Ω电阻上的电流为4A ,且从节点A 流出。再根据欧姆定律,即可得U=12V 。 4、图4所示电路中,电流I 为( B )。 A. -3V B. 5A C. 2A 提示:该题反映了理想电压源的特点,即理想电压源两端的电压是由该电压源决定的。从而 可知本题中6Ω电阻上的电压一定为30V ,所以电流I 为5A 。当然还要考虑参考方向。 I 3A -2A 2A R 4 R 3R 2 R 1 图1 I 10A 5A ? ? ? R R R R 3 R 2 R 1 图2

形成性考核作业(一)

论述题:每题20分 一、结合实践试述社会保障的调节功能 二、结合实践试述社会保障的刚性发展特征 三、根据各国的发展实践,分析影响社会保障发展的因素 四、试评价新加坡的中央公积金制度 五、试分析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三者的区别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5分) 1.社会保障制度首要的影响因素是()。 A.经济因素 B.社会因素 C.道德因素 D.政治因素 2.社会保障制度产生与发展的基础性影响因素是()。 A.经济因素 B.社会因素 C.道德因素 D.政治因素 3.在人类之初,对社会保障实践活动起决定性影响的因素是()。 A.经济因素 B.社会因素 C.道德因素 D.政治因素 4.在产生与形成阶段,社会保险制度的根本目的是()。 A.解决社会成员现实困难 B.解决社会成员当前困难 C.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D.解除社会成员的后顾之忧 5.19世纪80年代,在世界上率先建立起现代社会保险制度的国家是()。 A.英国 B.德国 C.美国 D.法国 6.“社会保障”一词,最早出现在美国颁布的()中。 A.《济贫法》 B.《国民保险法》 C.新《济贫法》 D.《社会保障法》

7.西方福利国家的代表是()。 A.德国 B.美国 C.加拿大 D.英国 8.建立福利国家的理论与政策依据是()。 A.空想社会主义 B.制度经济学 C.产业经济学 D.贝弗里奇《社会保险及相关服务报告》9.首创完全积累型公积金制度的国家是()。 A.美国 B.英国 C.新加坡 D.智利10.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出发点是()。 A.发展经济 B.创造社会稳定 C.社会公平 D.促进效率 11.社会保险制度的保障水平是()。 A.基本保障型 B.最低保障型 C.充分保障型 D.完全保障型 12.1883年,德国颁布的()是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产生的标志。A.《社会保障法典》 B.《职业介绍和失业保险法》C.《疾病保险法》 D.《工伤保险法》 13.社会保障进入高级阶段的标志是()。 A.参保人数的扩大 B.法制的日趋完备 C.保险项目的增多 D.社会福利的普及化与高水平化

医用基础化学形成性考核作业一答案

北京广播电视大学护理学专业 医用基础化学形成性考核作业(一) (部分元素的原子量:H-1 O-16 C-12 S-32 Cl-35.5 N-14 Li-7 Na-23 K-39 Ca-40 Fe-56 Cu-64 Zn-65 Ag-108 Ba-137) 一、填空: 1.一种或几种物质以较小颗粒分散在另一种物质中所形成的系统叫做 分散系统 。 按照分散相粒子的大小可以把分散系统分为 分子分散系、胶体分散系、粗分散系 。 2.一步就完成的反应称为 元反应 ;通过多步骤完成的反应称为 复杂反应 。 3.产生渗透现象的必要条件是 半透膜存在以及膜两侧溶液渗透浓度不相等。 4.溶胶的三大基本性质是指 布朗运动、丁铎尔现象和电泳现象。 5.溶液的渗透压与溶液的温度、浓度的关系为Π=CRT ,这说明在一定温度下,溶液的渗透压与溶液中 溶质质点数目成正比,而与 溶质性质 无关。 二、选择题: 1.下列关于分散系概念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分散系由分散相和分散介质组成 B 、分散系包括均相体系和多相体系 C 、分散系可有液、固、气三种状态 D 、分散相粒子直径大于100nm 的体系,称为胶体分散系 2.符号n 用来表示 A 、物质的量 B 、物质的质量 C 、物质的量浓度 D 、质量浓度 3.测得100mL 某溶液中含有8mg Ca 2+,则溶液中Ca 2+的浓度是( )。 A 、0.21 L mol -? B 、0.2m 1 L mol -? C 、2m 1 L mol -? D 、21 L mol -? 4.将12.5gNaCl 溶于水,配制成250mL 溶液,该溶液的质量浓度是( )。 A 、25g ·L 1 - B 、50 g ·L 1 - C 、0.05 g ·L 1 - D 、0.025 g ·L 1 - 5.在下列4种渗透浓度相同的溶液中,渗透压最大的是( )。 A 、葡萄糖溶液 B 、NaCl 溶液 C 、KCl 溶液 D 、蔗糖溶液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