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练习

练习

练习
练习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一、术语解释:

教育心理学观察法调查法测量法自然实验法

二、单项选择

1、下面哪种情况属于正相关?()

A消耗的食物数量与体重的关系;

B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数量和学习成绩的关系

C人们所穿衣服的数量与气温的关系

D学生体育锻炼的次数与衣服号码的关系

2、下面对相关的叙述哪种正确?()

A相关表示的是两个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B相关程度大于1.00表示高相关

C负相关表示两个变量之间关系微弱或只存在随机关系

D相关程度越高,变量之间的预测力越强

3、下面哪种情形采用的是实验法?()

A人们对男生和女生在班级中的参与程度进行观测以确定有无性别差别

B学生被分成讲授组和讨论组以确定哪种教学方法能产生更高的学习成绩C人们将学生课堂讨论时的发言情况进行录象以分析他们的发言质量

D教师记录下课间休息时训斥学生上课乱讲话的的时间

4、教育心理学不同于其它心理学分支之处在于()

A它的结论都是以科学研究为基础的

B它的基本目标理解和促进教育

C它以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为研究对象

D它是一门心理学的交叉学科

5、有位老师想了解所教几个班级学生的学习兴趣,他可使用的研究方法是()

A实验法 B观察法 C调查法 D个案法

6、首次明确提出将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理论基础的学者是()

A乌申斯基 B夸美纽斯 C斐斯泰洛齐 D赫尔巴特

7、在研究中要求按照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去揭示。这种研究原则在教育心理学中被称为()

A系统性原则 B客观性原则 C实践性原则 D教育性原则

三、简答

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原则有哪些?

2、一个完整的教育心理学研究应包括哪些步骤?

3、简述美国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4、未来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趋势有哪些?

四、论述

有人认为教育心理学只不过是一门充满教学常识的学科。你同意吗?请结合本章内容谈谈自己的认识。

第二章学习的基本理论问题

一、单项选择

1.狭义的学习指()。

A.学生的学习

B.人类的学习

C.动物的学习

D.人和动物的学习

2.贾德根据水下击靶实验,提出的迁移理论是()。

A.形式训练说

B.概括说

C.相同要素说

D.关系转换说

3. 关于学习迁移现象最早的系统理论解释是()。

A.形式训练说

B.相同要素说

C.认知结构迁移理论

D.关系转换说

4.羽毛球打得好的人,其网球也打得好,是因为二者之间有共同的成分,该观点属于()。

A.相同要素说

B.概括说

C.三维迁移理论

D.关系转换说

5.广义的学习指()。

A.一切教育领域中的学习

B.人类的学习

C.动物的学习

D.人和动物的学习

6.奥苏贝尔根据学习的方式,将学习的类型分为()。

A.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

B.认知学习、技能学习和情感学习

C.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规则学习

D.机械学习与有意义学习

7.奥苏贝尔根据学习的内容与学习者已有知识经验之间的关系,将学习的类型分为()。

A.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

B.认知学习、技能学习和情感学习

C.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规则学习

D.机械学习与有意义学习

二、多项选择

1.根据心理学关于学习的定义,下列现象符合学习定义要求的有()。

A.每天坚持练太极拳

B.对黑暗的适应

C.蜜蜂能跳8字摆尾舞

D.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E.狗经过训练,可协助缉毒

2.人类学习的特点包括()。

A.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

B.以语言为中介

C.依靠思维活动

D.产生于社会生活和实践活动中

E.以间接经验的获得为主

3.在加涅的学习分类中,属于认知领域的学习有()。

A.智力技能

B.刺激—反应学习

C.认知策略学习

D.辨别学习

E.言语信息学习

4.学习哺乳动物概念后,将其运用于对鲸鱼的认识,这属()。

A.正迁移

B.横向迁移

C. 纵向迁移

D.顺向迁移

E.特殊迁移

5.数学中学到的逻辑推理规则,有利于物理问题的解决,这属于()。

A.正迁移

B.近迁移

C.远迁移

D.逆向迁移

E. 纵向迁移

6.下列属于传统迁移理论的是()。

A.形式训练说

B.相同要素说

C.认知结构迁移理论

D.三维迁移模式说

E.学习定势说

7.布卢姆将学习分为()。

A.认知领域 B情感领域 C.心因动作技能领域

D.智力技能领域

E.态度领域

三、填空

1.加涅的五大学习分类是以为依据的。

2.在加涅的学习分类中,属于情感领域的学习是。

3.奥苏贝尔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有意义的,包括符号学习、概念学习、。

4.形式训练说的心理学基础是。

5.在练习时既考虑课题的同一,又考虑课题的变化,是充分发挥了的作用。

6.将已习得的知识技能在新的不相似的情境中的运用,称为。

四、判断(在正确的题后打“√”,在错误的题后打“×”)

1.学习的结果必定反映在外在行为中。()

2.婴儿在出生后一岁多才会走路,这完全是学习的结果。()

3.动物的学习和人类的学习同属于广义的学习,因此二者在本质上是共同的。()

4.人类的学习以获得直接经验为主,而学生的学习以获得间接经验为主()。

5.加涅早期学习的分类又称为累积学习模式。()

6.加涅的五类学习分类中,五类学习之间不存在等级关系。()

7.儿童在学习圆概念时,学会用圆规画圆,这属于智力技能。()

8.“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都是指迁移现象。()

9.记忆中的系列位置效应不属于学习迁移。()

10.原有的知识和技能在新情境中的运用与学习的迁移是同质的现象。()

11.学习是可以用经验或练习来解释的可观察的行为变化。()

12.知识的遗忘不能否认曾有过的学习。()

13.鹦鹉会说话,这只是本能。()

五、解释名词

1.广义的学习

2.迁移

3.形式训练说

4.关系转换说

六、简答

1.如何理解人类学习的定义?

2.学生的学习有哪些特点?

3.简述学习定势说的内容。

七、论述与分析

1.在小学数学中,学生先学习加减法的规则,后学习乘除法的规则,实际上两种规则有某些共同之处,如都有交换律和结合律,但这些规则又有不同之处。假设你是一名小学数学教师,结合你学过的学习迁移理论,谈一谈如何利用学生已经掌握的加减法规则来促进其对乘除法规则的学习。

第三章传统的学习理论

一、单项选择

1.教育心理学史上第一个较为完整的学习理论是()。

A.桑代克的联结说

B.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学说

C.斯金纳的操作条件作用理论

D.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

2.在桑代克的饿猫逃出笼子的实验中,饿猫一次成功逃出获得食物的动作就会保留下来,而多次出现的无效动作却最终都被淘汰。这符合了他的()学习定律。

A.练习律

B.准备律

C.效果律

D.选择反应律

3.认为刺激与反应之间是以目的和认知为中介变量的学习理论派别是()。

A.信号学习理论

B.古典格式塔学派的完形说

C.认知同化学习理论

D.信息加工认知学习理论

4.古典格式塔学派认为学习是通过()实现的。

A.试误

B.形成认知地图

C.顿悟

D.观察

5.托尔曼被认为是()学习理论的开山始祖。

A.刺激反应学习

B.社会学习

C. 操作条件反应学习

D. 认知学习

6.英国人尼尔首创的一种最富有人本主义色彩的教育模型是()。

A.自由学习环境的模型

B.开放课堂模型

C.课堂讨论模型

D.生成学习模型

7.罗伯首先提出了()概念。

A.生成学习

B.内隐学习

C.有意义学习

D.发现学习

二、多项选择

1.下列行为属于应答性行为的有()。

A.光引起瞳孔收缩

B.鸽子啄地

C.人们散步

D.柠檬汁入口引起唾液分泌

E.回答问题

2.古典格式塔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A.威特海墨

B.考夫卡

C.托尔曼

D.赫尔

E.柯勒

3.加涅所区分出的学习活动的四个构成要素为()。

A.学习者的素质

B.学习者

C.知识的结构

D.刺激情境

E.反应

F.已有的学习结果

4.下列教学模式属于建构主义教学模式的有()。

A.随机通达教学

B.以题目为中心的课堂讨论模型

C.开放课堂模型

D.自由学习环境模型

E.情景性教学。

5.班杜拉认为观察学习所要经历的阶段为()。

A.识记

B.保持

C.注意

D.复制

E.动机

6.布鲁纳认为学习所包括的几乎同时发生的过程为()。

A.习得新信息

B.组织

C.整理

D.转换

E. 评价

三、填空

1.斯金纳把____作为基本的研究对象。

2.桑代克认为人类所有的思想、行为和活动的基本单位均是____。

3.斯金纳认为操作行为形成的重要手段是____。

4.除了直接强化,班杜拉还提出了____强化和自我强化,并认为后两者起着更大的作用。

5.受格式塔学习理论的影响,托尔曼强调行为的____,注重从宏观的角度分析行为。

6.在走迷津实验中,白鼠在最后选取通常最少选择、而当时又是唯一的途径三,托尔曼认为这是因为白鼠在头脑中形成了有关迷津的____。

7.托尔曼认为学习是有目的的,而____则是达到目的的手段或途径。

8.布鲁纳认为儿童所使用的三种表征系统为动作表征、表象表征和____。

9.布鲁纳在学习论与教学论结合上的一大贡献是他所提出的____。

10.奥苏伯尔认为____是学习的心理机制。

11.对于如何协调和整合学生学习的内容,奥苏伯尔提出了____和整合协调的原则。

12.古典格式塔学派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____。

13.研究内隐学习的方法主要有____和概率学习两种。

14.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突出了学习的主观性、社会性和____。

四、判断(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在括号内打“╳”)

1.刺激反应学习理论的共同点是强调研究学习的外部条件,而忽视学习的内在过程和内部条件。()

2.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强化是引起学习的主要因素。()

3.斯金纳认为只要安排好了强化程式,就可以随意塑造有机体的行为。()4.在布鲁纳的观点中,发现即为发现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的行为。()5.托尔曼的潜伏学习实验证实了“学习可以在无外在强化的情况下发生”的结论。()

6.认知学习观强调学习的内部过程或内部机制。()

7.发现学习必定是有意义的学习。()

五、解释名词

1.观察学习

2.试误说

3.强化

4.桑代克的三大学习定律

5.顿悟说

6.发现学习

7.潜伏学习

六、简答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有哪些?

2.简述学习理论的新进展。

3.加涅认为学习活动包括哪些加工阶段?

七、论述与分析

1.试述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及其对现代教学的影响。

2.幼儿园开学了,小(三)班的一名小朋友由于祖父母的娇惯,总是和别的小朋友抢玩具,抢不到就哭;上课时不是坐不住,就是随便说话,乱动别的小朋友;午休时,别的小朋友都睡觉了,就他自己怎么也不去睡,非要去玩玩具,这样一来,别的小朋友也不想睡觉,也想去玩玩具。根据所学的有关理论,假如你是这个班的幼儿教师,你该怎样使这个幼儿形成良好的日常行为规范。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

1.A;

2.C;

3.A;

4.C;

5.D;

6.A;

7.B;

二、多项选择

1.BCE;

2.ABE;

3.BDEF;

4.AE;

5.BCDE;

6.ADE;

三、填空

1.行为

2.强化

3.替代性强化

4.整体性

5.“认知地图”

6.对环境条件的认知

7.符号表征

8.发现法

9.同化10.逐渐分化11.知觉重组(认知重组) 12.人工语法学习13.情景性

四、判断

1.√;

2.╳;

3.√;

4.╳;

5.√;

6.√;

7. ╳;

五、解释名词

1.观察学习又称替代性学习,是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并注意这种行为的后果而间接产生的学习。

2.试误说是对学习的一种解释。其主张是:当机体被置于问题情境时,将发出许多反应。由于满意的结果,最终学会正确反应。试误说常与顿悟说对立。

3.强化是指任何有助于机体反应概率增加的事件。凡施加某种影响并有助于反应概率增加的事件叫正强化;凡移去某种不利影响并有助于反应概率增加的事件叫负强化。

4.桑代克的三大学习定律是准备律、效果律和联系律。准备律指:当机体准备以某种方式反应时,从事这种反应的结果是满意的;当机体没有准备时,学习是困难的或不满意的。效果律指:凡导致满意效果的行为将会在类似情境中重复出现;凡带来不满意或烦恼效果的行为将被淘汰。练习律指:凡多次使用的刺激与反应的联结将被加强;废用的刺激与反应的联结将被减弱。

5.顿悟说是对学习或解决问题的一种解释,强调由观念或经验的联合而相对突然出现的知觉、理解和直觉。

6.发现学习是学习的一种类型。其特征是学习的主要内容没有呈现,必须由学习者发现,然后才能被他的认知结构同化。

7.潜伏学习是一种未表现出来的、在强化之前就已出现的学习。其实质是认知学习,说明学习可以在无外在强化的情况下发生。

六、简答

1.(1)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包括①学习在于建构内部心理表征;②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③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式的中心要素是长时记忆贮存系统。)(2)学习中的建构是双向的。

2.(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提出和发展。建构主义者更加关注学习者如何以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为基础来建构知识,更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景性。

(2)有关内隐学习的研究。①内隐学习的概念首先由罗伯提出,是指无意识地获得关于刺激环境的复杂知识的过程。②内隐学习是在偶然的、意想不到的情况下,特别是在关键的信息不明显的情况下产生的;通过内隐学习获得的知识难以有意识地加以表达和提取。③内隐学习的研究对于理解人类认知的过程的本质、了解知识的获得提供了一个新视角。④它不仅丰富了认知心理学的内容,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它的发展方向。⑤内隐学习的研究对于许多领域都有启发指导作用。

3.(1)注意。决定着输入信息的接收程度和性质(2)选择性知觉(3)短时记忆和复述(4)语义编码和长时记忆(5)搜寻和提取(6)反应组织(7)操作(8)反馈和强化

七、论述与分析

答案要点:

1.理论观点:(1)学习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包括习得新信息、转换和评价三个几乎同时发生的过程。

(2)学习在于主动的形成认知结构。

(3)学生的认知发展是形成表征系统的过程。

(4)教学应促进学生对学科基本结构的理解。

(5)发现学习是最佳的学习方式。

对现代教学的影响:(1)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创设各种问题情境,让学生去主动发现。

(2)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掌握发现的方法。

(3)根据学生表征系统形成的特点来设计教学,让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

2.(1)根据斯金纳的操作性行为强化理论,利用厌恶刺激来消除其任性行为。

(2)根据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利用榜样的力量,让其通过观察学习,建立良好的行为规范。

第四章当代学习理论的新发展

一、单项选择

1.英国人尼尔首创的一种最富有人本主义色彩的教育模型是()。

A.自由学习环境的模型

B.开放课堂模型

C.课堂讨论模型

D.生成学习模型

2.罗伯首先提出了()概念。

A.生成学习

B.内隐学习

C.有意义学习

D.发现学习

二、多项选择

1.下列教学模式属于建构主义教学模式的有()。

A.随机通达教学

B.以题目为中心的课堂讨论模型

C.开放课堂模型

D.自由学习环境模型

E.情景性教学。

2.班杜拉认为观察学习所要经历的阶段为()。

A.识记

B.保持

C.注意

D.复制

E.动机

三、解释名词

1.观察学习

2.合作学习

3.探究式学习

四、简答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有哪些?

2.简述学习理论的新进展。

3.加涅认为学习活动包括哪些加工阶段?

五、研究设计:

1.找出能统帅本章各种知识点的线索,用一张图或表把本章主要知识点串联起来。

2.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尝试设计一节课的教学,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参与、教师的引导帮助及知识学习的建构性。

第五章陈述性知识的学与教

一、单项选择

1.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属于()

A策略性知识 B陈述性知识 C条件性知识 D程序性知识2.安德森认为,表征小的意义单元的适当形式是()

A命题 B表象 C图式 D脚本

3.安德森认为,表征较大的有组织的信息组合的适当形式是()

A命题 B表象 C图式 D脚本4.奥苏伯尔认为,适用于年幼的儿童以及年长的学生学习新学科或新材料的早期的学习方式是()

A接受学习 B发现学习 C意义学习 D机械学习5.学生通过对整数的学习掌握了基本的数概念,在此基础上学习有理数的概念。这种学习是()

A派生归属学习 B相关归属学习 C上位学习 D并列结合学习

6.儿童在知道“菠菜”、“萝卜”和“洋葱”等概念之后,再学习“蔬菜”概念,这种学习是()

A上位学习 B下位学习 C并列结合学习 D归属学习7.学生认知结构的不断分化所依靠的学习形式是()

A上位学习 B下位学习 C并列结合学习 D发现学习8.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知识不能回忆或再认的原因主要是()

A无适当提取线索 B信息相互干扰 C痕迹消退 D压抑9.在陈述性知识的提取过程中,最重要的提取线索是()

A学习情境 B主体状态 C知识的层次组织 D他人的提示

二、多项选择

1.下列属于陈述性知识的有()

A知道“五四运动发生于1919年” B 具有“活到老,学到老”的观点

C 会讲某种语言 D有效记忆的方法

E解决问题时能明确思维方向

2.下列属于程序性知识的有()

A持有的“生命在于运动”的观点 B 会骑自行车

C 会讲某种语言 D有效记忆的方法

E解决问题时能明确思维方向

3.下列属于策略性知识的有()

A持有的“生命在于运动”的观点 B 会骑自行车

C会讲某种语言 D有效记忆的方法

E解决问题时能明确思维方向

4.现代心理学认为,表征陈述性知识的形式有()

A命题网络 B产生式系统 C表象系统

D图式 E命题

5.关于发现学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使学生获得具体的知识 B使学生掌握科学方法

C是学生学习的一个主要特征

D使学生获得解决问题的技巧 E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三、填空

1.现代心理学把知识划分为陈述性知识、_______知识和策略性知识。

2.著名的信息加工心理学家安德森于1976年把知识分为知识和程序性知识两类。

3.一般而言,知识需要借助于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测。

4.梅耶所说的策略性知识,相当于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中的。

5.现代心理学把知识在头脑中的贮存方式称作知识的。

6.心理学家们普遍认为,陈述性知识主要是以的形式表征的。

7.信息以的方式表征,将大大提高其激活和提取的速度,也会节省极为有限的工作记忆的存储空间。

8.陈述性知识相当于加涅所说的。

9.奥苏伯尔认为,对于掌握大量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来说,学习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方式。

10.奥苏伯尔把学习单个符号或一组符号的意义的过程称作学习。

11.代表性学习的主要内容是学习。

12.代表性学习的心理机制,是符号和它们所代表的事物或观念在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建立相应的关系。

13.有意义言语学习理论认为,新意义的保持与遗忘都是相互作用的结果。

14.奥苏伯尔提出的遗忘学说称作。

15.奥苏伯尔认为,在学生面对新学习任务时,他头脑中是否有与新的学习相关的概念或原理及其概括程度,称作认知结构的。

16.奥斯古德在总结配对联想学习中的大量实验资料的基础上,提出了迁移的_______。

四、判断(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在括号内打“╳”)

1.图式只用于表征陈述性知识。()

2.发现学习是积极主动的,而接受学习则是消极被动的学习形式。()3.在下位学习中,新旧观念相互作用的结果不会导致原有知识结构的实质性变化。()

4.在上位学习中,新旧观念相互作用的结果,总是导致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观念发生实质性变化。()

5.研究表明,通过意义学习获得的概念与原理的遗忘进程,不符合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揭示的规律。()

五、名词解释

1.知识

2.陈述性知识

3.程序性知识

4.策略性知识

5.图式

6.接受学习

7.发现学习

8.意义学习

9.起固定作用的观念

10.下位学习

11.派生归属学习

12.相关归属学习

13.上位学习

14.并列结合学习

15.遗忘性同化

16.认知结构变量

17.组织者

六、简答

1.鲁墨哈特认为图式有哪些主要特点?

2.奥苏伯尔认为意义学习有哪些基本条件?

3.学习陈述性知识的有什么重要意义?

4.奥苏伯尔认为意义学习的全过程可分为哪些阶段?

5.简述陈述性知识的理解的两种不同水平。

6.简述奥苏伯尔提出的几种主要的认知结构变量。

7.奥斯古德的三维迁移模式的主要结论有哪些?

8.促进陈述性知识理解的教学策略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9.简述奥苏伯尔关于迁移模式的新观点。

七、论述与分析

1.试论奥苏伯尔等人操纵认知结构变量以影响新的学习和保持的研究对教

学的指导意义。

2.结合实际谈促进陈述性知识学习的教学策略。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

1. B;

2.A;

3.C;

4.B;

5.B;

6.A;

7.B;

8.A;

9.C;

二、多项选择

1. AB;

2.BCDE;

3.ACDE;

4.DE;

5.ABDE;

三、填空

1.程序性

2.陈述性

3.程序性

4.认知策略

5.表征

6.命题和命

题网络 7.图式 8.言语信息9.接受 10.代表性 11.词汇 12.等

值 13.新旧知识 14.擦迹同化说 15.可利用性 16.三维模式

四、判断

1.×;

2.×;

3.×;

4.√;

5.√;

五、解释名词

1.知识是指主体通过与其环境相互作用而获得的、储备在长时记忆中的关

于各种事物的

特性与关系以及个体自身如何完成各项任务和解决各种问题的信息及其组织。

2.陈述性知识指主要说明事物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是个人可以有意识地回忆出

来的关于事物及其关系的知识。

3.程序性知识是关于“怎样做”的知识,是个体具有的用于具体情境的算法或一套行为步骤。

4.策略性知识是关于如何学习和如何思维的知识,是关于如何使用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去学习、记忆、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和技巧。

5.图式是指关于一类事物的有组织的大的知识单元或称为信息组块。信息以图式的方式表征,将大大提高其激活和提取的速度,也会节省极为有限的工作记忆的存储空间。

6.接受学习指所学知识的全部内容都是通过教材和教师的讲解以确定的方式授与学习者的,学习课题不涉及学生方面任何独立的发现。学习者只需要把呈现出来的材料加以内化或组织,以便将来可以利用它或把它再现出来;

7.发现学习是指学习的主要内容不是直接呈现出来的,在纳入学生的认知结构之前,必须由学生自己发现出来。

8.意义学习的实质是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非任意的和实质性的的联系,从而转化为个体的心理意义。

9.起固定作用的观念指在有意义言语学习理论强调,在新知识的学习中,认知结构中的原有的适当观念起决定作用。这种原有的适当观念对新知识起固定作用,故称之为起固定作用的观念。新意义的获得是通过新材料与起固定作用的观念进行相互同化而获得的。

10.下位学习指新的概念或命题的意义的出现,最典型的形式是新旧知识之间构成一种归属关系,即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有关观念在包容和概括的水平上高于新学习的知识,新学习的知识归属于旧知识而得到理解。新知识与旧知识所构成的这种归属关系,又称下位关系,这种归属学习的同化过程便称为下位学习11.派生归属学习指当新的学习材料作为原先获得的概念的特例,或作为原先获得的命题的证据或说明而加以理解时,便产生了派生归属学习。

12.相关归属学习指新材料被结合到原有的具有较高概括性的概念或命题中

并与之发生交互作用,新的概念或命题获得意义,并使原有的观念得到扩展、精确化、修改或限定,这一过程就是相关归属学习。

13.上位学习指当认知结构中已经形成了几个观念,现在要在这几个原有观念的基础上学习一个包容程度更高的概念或命题时,便产生上位学习或称总括学习。

14.并列结合学习指如果新命题既不能与认知结构中特定的有关观念构成下位关系,又不能构成上位关系,而对它们的学习能够引起联合的意义,这种学习便称为并列结合学习

15.遗忘性同化。奥苏伯尔认为,在保持期间,新旧知识还在继续相互作用,其结果是:旧的巩固的意义的痕迹倾向于擦去新的不巩固的意义的痕迹,上位的一般意义的痕迹倾向于替代下位的具体意义的痕迹。由此而导致新的不稳定的意义向旧的稳定的意义还原,下位的意义向上位的意义还原。奥苏伯尔把这一过程称作遗忘性同化。

16.认知结构变量。奥苏伯尔认为,每个学生的认知结构各有其特点,这是影响意义学习和迁移的最重要的因素。个人认知结构在内容和组织方面的特征称为认知结构变量。

17.组织者。在奥苏伯尔的实验中,“组织者”(又称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要比原学习任务本身有更高的抽象、概括和包容水平、并且能清晰地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关联。设计“组织者”的目的,是为新的学习任务提供观念上的固定点,增加新旧知识之间的可辨别性,以促进归属性的学习。

六、简答

1.(1)图式含有变量;(2)图式可以相互嵌套;(3)图式可以在各种抽象水平上表征我们的知识;(4)图式所表征的是知识而不是定义。

2.(1)意义学习的心向,即学习者有把新材料以非任意性的方式和在实质上同认知结构联系起来的倾向;(2)学习材料的潜在意义性,亦即学习材料能以非任意性的方式和在实质上同学习者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

3.(1)许多陈述性知识是我们日常生活所必不可少的;(2)在个人职业生涯中,一个人需要大量的陈述性知识;(3)许多陈述性知识构成其他能力,如智慧技能和认知策略的组成部分。即使是态度的形成和改变,也必须以获得一定的

言语信息为基础;(4)陈述性知识是思维的工具。

4.(1)意义的获得阶段,即有潜在意义的材料获得心理意义的阶段,这些意义一旦获得,学习者便可用于后继的学习或回忆;(2)保持阶段,保持指新的意义的可利用性的维持。保持的反面是遗忘,遗忘指已经获得的意义的可利用性的下降;(3)意义的再现阶段,即将被同化于认知结构中的新意义提取出来。

5.(1)文字意义的理解,即弄清词语所表达的意义,也就是它们所标示的事物的情形、性质及关系;(2)事物意义的理解,即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对新材料的学习形成对某些事物的综合性理解,对有关现象作出自己的解释、判断,形成自己的见解。

6.奥苏伯尔针对其对新的学习的影响(即迁移),提出了三种主要的认知结构变量:(1)可利用性。涉及学生面对新学习任务时,他头脑中是否有与新的学习相关的概念或原理及其概括程度;(2)可分辨性。涉及新学习的知识与同化它的相关知识的可分辨程度;(3)巩固性。是同化新知识的原有知识的巩固程度。

7.(1)若先后两个材料刺激相同(S

I),反应相同(R

),则会出现最大

的正迁移。(2)若先后两个材料刺激相同,反应由相似(Rs)到不同(R

N

),

至对抗(R

A

),则迁移由正到负,以至最大的负迁移。(3)若先后两个材料的反应不同或对抗,刺激由不同到相同,负迁移由最小到最大。(4).若先后两个材料刺激不同,反应由相同到不同,以至对抗,迁移效果都是零。

8.(1)激活学生原有的有关知识(2)设计组织者,补充必要的学习材料(3)鼓励学生大胆猜测,促进对知识的深层理解(4)了解学生理解的程度,及时提供反馈信息。

9.(1)一般的迁移模式在这里仍然适用,但先前的学习不只是A,还应该包括过去经验,即累积获得的,按一定层次组织的,适合当前学习任务的知识体系,而不是最近经验的一组刺激—反应的联结。(2)在有意义的学习与迁移中,我们所说的过去经验的特征,不是指前后两个学习课题在刺激和反应方面的相似程度,而是指学生在一定知识领域内的认知结构的组织特征即认知结构变量,诸如清晰性、稳定性、概括性、包容性等。(3)在一般的课堂学习中,并不存在孤立的课题A和课题B的学习,学习A是学习B的准备和前提,学习B不是独立的,而是在同A的联系中学习。因此,在学校学习中的迁移,很少有像在实验室条件下严格意义的迁移。

七、论述与分析

答案要点:

1.(1)设计解释性“组织者”,为新的学习提供上位的固定点,促进学习和保持。(2)设计比较性“组织者”,操纵新旧知识的可辨别性,促进学习和保持。(3)操纵原有知识的巩固程度,促进新的学习和保持。奥苏伯尔据此提出的“组织者”策略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策略,对实际教学起到了很大的指导作用。

2.(1)激发学习动机的教学策略;(2)呈现学习材料的教学策略;(3)促进知识理解的教学策略;(4)促进知识保持的教学策略;(5)测评学习效果的教学策略。

第六章程序性知识的学与教

一、单项选择

1.把简单产生式转变为复杂产生式的过程,称为()

A概括化 B程序化 C分化 D程序的组合

2.概括出同类事物的共同的本质特征,这种思维形式是()

A判断 B推理 C概念 D比较

二、多项选择

1.研究表明,表征程序性知识的方式有()

A命题 B命题网络 C图式 D产生式 E产生式系统

2.费茨和波斯纳认为,运动技能形成的认知阶段主要是()

A形成目标意象 B使适当的刺激与反应形成联系 C形成目标期望D理解学习任务 E对进一步学习起着定向作用

3.关于陈述性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发出行为指令 B通过观察行为测量 C激活速度较慢D提取需有意识搜寻 E习得速度较快

4.关于程序性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发出行为指令 B通过观察行为测量 C激活速度较慢D提取需有意识搜寻 E遗忘速度较快

三、填空

1.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_________是表征程序性知识的最小单位。

2.运动技能是指借助于对骨骼肌肉系统的协调而实现的__________。

3.智力技能是指借助于_________在头脑中进行的认知活动中的心智操作方式。

4.现代认知心理学又把程序性知识可以分为模式识别程序和_________两类。

5.回答“Y=3X十5表现的是什么?”依靠的是程序。

6.完成“作y=3x+5的坐标图”这一任务需要运用程序。

7.程序性知识学习的第一阶段是阶段。

8.程序性知识学习的最高阶段是阶段。

9.费茨和波斯纳认为,运动技能形成主要包括认知阶段、阶段和自动化阶段。

10.模式识别程序的学习都要经过概括化和的过程。

11.J.R.安德森用于解释程序性知识学习中的迁移问题的理论称作迁移的理论。

12.J.R.安德森认为,先后两项技能学习产生迁移的原因是两项技能之间。

四、判断(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在括号内打“╳”)

1.C—A规则与行为主义的S—R公式没有本质的区别。()

2.产生式和产生式系统是由命题网络转化而来的。()

3.动作技能和智力技能体现在两类根本不同的活动中。()

4.程序化就是把简单产生式转变为复杂的产生式的过程。()

五、解释名词

1.产生式

2.运动技能

3.智力技能

4.概念学习

北师大版九年级的的矩形专题练习题.docx

一、填空题 1、如图 , 在△ ABC中 ,AB=AC, 将△ ABC绕点 C 旋转 180 °得到△ FEC,连接 AE,BF. 当∠ ACB为度时,四边形ABFE为矩形 . AC⊥ BD, 垂足为O,点E,F,G,H分别为边AD,AB,BC,CD的中点.若 AC=8,BD=6, 2、如图 , 在四边形ABCD中 , 对角 线 则四边形EFGH的面积为. 3、如图 , 将矩形纸ABCD的四个角向内折 , 恰好拼成一个无缝隙无重叠的四边形EFGH,若EH=3cm,EF=4cm,则边起 AD 的长是cm. 二、选择题 4、在判断“一个四边形门框是否为矩形”的数学活动课上, 一个合作学习小组的 4 位同学分别拟定了如下的方案, 其中正确的是 ( ) A. 测 量对角线是否相等 B.测量两组对边是否分别相等 C.测量一组对角是否都为直角 D.测量其中三个角是否都为直角 5、 ?ABCD中 ,AC 交 BD 于点 O,再添加一个条件, 仍不能判定四边形ABCD是矩形的是 () A.AB=AD B.OA=OB C.AC=BD D.DC ⊥ BC 6、如图, △ ABC 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C,AB 于点D,F,BE ⊥ DF交 DF 的延长线于点E, 已知∠中 ,AC A=30° ,BC=2,AF=BF, 则四边形BCDE的面积 () 是

A.2 B. C.4 D. 3 三、简答题 7、已知 : 如图 , 四边形 ABCD的对角线 AC,BD 交于点 O,BE⊥AC于 E,DF⊥ AC于 F, 点 O 既是 AC的中点 , 又是 EF 的中点 . (1)求证 : △ BOE≌△ DOF. (2)若 OA= BD, 则四边形 ABCD是什么特殊四边形 ?说明理由 . 8、如图 , ?ABCD中 , 点 O是 AC 与 BD的交点 , 过点 O 的直线与 BA,DC 的延长线分 别交于点 E,F. (1) 求证 : △ AOE≌△ COF. (2) 请连接 EC,AF, 则 EF与 AC满足什么条件时, 四边形 AECF是矩形 , 并说明理由 . 9、如图 , 在△ ABC中 , 点 O是 AC边上 ( 端点除外 ) 的一个动点 , 过点 O作直线 MN∥ BC. 设 MN交∠ BCA的平分线于点E, 交∠ BCA的邻补角的平分线于点F, 连接 AE,AF. 那么 当点 O运动到何处时, 四边形 AECF是矩形 ?并证明你的结论 . 参考答案

认识千米教学文档

认识千米”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第44—46页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知和了解千米的含义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 2、知道1千米=1000米,能进行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 3、能解决一些有关千米的实际问题,体验千米的应用价值。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课前活动:①走100米,数数大约有几步。②走操场200米,看用多长时间。③了解交通工具的一般速度。 教学过程: 一、互动生成——千米: 1、复习长度单位 同学们,在之前的学习中,我们已经认识了一些长度单位,还记得吗?(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板书:米、分米、厘米、毫米,并说出进率是多少。) 2、下面这些物体的长度单位你会填吗? 一块橡皮长约4( 厘米) 一元硬币的厚度大约2( 毫米) 我们学校的跑道一圈长约200( 米) 南京长江大桥长约7()(如果学生不知道南京长江大桥,配以实物图) 填什么单位呢?为什么不填米呢? (学生假如能说出“千米”,那问“你知道1千米到底有多长吗?”“千米和米之间又是什么关系呢?”;如果学生不知道填什么,则顺势推出: 同学们知道西游记里的孙悟空被压在什么地方吗?在数学王国里,也有一座五指山,住着长度单位中的五个兄弟。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下长度单位的老大——千米。 3、师:在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见过或听说过千米吗? 师:看来同学们在生活中已留意到了这个长度单位。颜老师课前也收集了一些生活中的例子。我们来看看: 图1这是铁路中的里程碑,说明到这里是180千米 图2这是公路上的里程碑,离南京还有98千米。 图3这是限速标志,限速每小时60千米。﹝师:你能具体说说吗:必须不能超过每小时60千米﹞。 图4这是地图上的线段比例尺,就是用图上的1厘米表示实际的16千米 师:通过这几个例子,你能说说什么时候用千米这个长度单位吗? 对,在计量路程或测量比较长的长度时,通常我们用“千米”作单位。我们知道“米”可以用“m”表示,千米可以用符号km来表示。千米又叫做公里。 二、实践体验千米 感知1: 师:同学们对千米有了初步的印象,那1千米到底有多长?你能用手比划一下吗? (生:有困难,太长。) 师:我们学过米,1米大约有多长?用手比比看。(学生撑开双臂,比出1米。)

(完整版)24点练习题大全

24点练习题大全 1 1 1 8 : (1+1+1)*8=24 1 1 2 6 : (1+1+2)*6=24 1 1 2 7 : (1+2)*(1+7)=24 1 1 2 8 : (1*1+2)*8=24 1 1 2 9 : (1+2)*(9-1)=24 1 1 2 10 : (1+1)*(2+10)=24 1 1 3 4 : (1+1)*3*4=24 1 1 3 5 : (1+3)*(1+5)=24 1 1 3 6 : (1*1+3)*6=24 1 1 3 7 : (1*1+7)*3=24 1 1 3 8 : (1-1+3)*8=24 1 1 3 9 : (1+1)*(3+9)=24 1 1 3 10 : (10-(1+1))*3=24 1 1 4 4 : (1+1+4)*4=24 1 1 4 5 : (1*1+5)*4=24 1 1 4 6 : (1-1+4)*6=24 1 1 4 7 : (7-1*1)*4=24 1 1 4 8 : (1+1)*(4+8)=24 1 1 4 9 : (4-1)*(9-1)=24 1 1 4 10 : (1+1)*10+4=24 1 1 5 5 : 5*5-1*1=24 1 1 5 6 : (5-1*1)*6=24 1 1 5 7 : (1+1)*(5+7)=24 1 1 5 8 : (5-(1+1))*8=24 1 1 6 6 : (1+1)*(6+6)=24 1 1 6 8 : 6*8/(1+1)=24 1 1 6 9 : (1+1)*9+6=24 1 1 7 10 : (1+1)*7+10=24 1 1 8 8 : (1+1)*8+8=24 1 2 2 4 : (1+2)*2*4=24 1 2 2 5 : (1+5)*(2+2)=24 1 2 2 6 : (1+2)*(2+6)=24 1 2 2 7 : (7-1)*(2+2)=24 1 2 2 8 : (2-1+2)*8=24 1 2 2 9 : (1+2+9)*2=24 1 2 2 10 : (1+2)*(10-2)=24 1 2 3 3 : (1+3)*2*3=24 1 2 3 4 : (1+2+3)*4=24 1 2 3 5 : (1+2)*(3+5)=24 1 2 3 6 : (3-1+2)*6=24 1 2 3 7 : 1+2+3*7=24 1 2 3 8 : (2-1)*3*8=24 1 2 3 9 : 3*9-(1+2)=24 1 2 3 10 : (10-1*2)*3=24 1 2 4 4 : (1+2)*(4+4)=24 1 2 4 5 : (5-1+2)*4=24 1 2 4 6 : (2-1)*4*6=24 1 2 4 7 : (1-2+7)*4=24 1 2 4 8 : (1-2+4)*8=24 1 2 4 9 : (9-(1+2))*4=24 1 2 4 10 : 1*2*10+4=24 1 2 5 5 : 1-2+5*5=24 1 2 5 6 : (1-2+5)*6=24 1 2 5 7 : 1*2*(5+7)=24 1 2 5 8 : (5-1*2)*8=24 1 2 5 9 : (1+2)*5+9=24 1 2 5 10 : 2*10-1+5=24 1 2 6 6 : (1+2)*6+6=24 1 2 6 7 : (7-(1+2))*6=24 1 2 6 8 : (6-(1+2))*8=24 1 2 6 9 : 1*2*9+6=24 1 2 6 10 : (1+2)*10-6=24 1 2 7 7 : (7*7-1)/2=24 1 2 7 8 : (1+7)*2+8=24 1 2 7 9 : 2*9-1+7=24 1 2 7 10 : 1*2*7+10=24 1 2 8 8 : 1*2*8+8=24 1 2 8 9 : 8*9/(1+2)=24 1 2 8 10 : 10+(8-1)*2=24 1 3 3 3 : (1+3)*(3+3)=24 1 3 3 4 : (1*3+3)*4=24 1 3 3 5 : 1*3*(3+5)=24 1 3 3 6 : (6-1+3)*3=24 1 3 3 7 : 1*3+3*7=24 1 3 3 8 : (1+8)*3-3=24 1 3 3 9 : (1+3)*(9-3)=24 1 3 3 10 : (1-3+10)*3=24 1 3 4 4 : (4-1+3)*4=24 1 3 4 5 : 1+3+4*5=24 1 3 4 6 : 6/(1-3/4)=24

小学四年级算24点比赛试题

四年级算24点比赛试题 (时间:40分满分100分) 学校班级姓名得分一、算24点。(每题3分,共60分) 例:2 4 4 8 4+8=12,4-2=2,12×2=24。或(4+8)×(4-2)=24。 (1)1,4 ,7 ,7 (2)1 ,7 ,7,9 (3)3 ,3,5,7 (4)4,5,5,7 (5)1,5 ,7 ,10 (6)1 ,4 ,4,9 (7)5 ,6 ,7 ,9 (8)4,4 ,7,8 (9)1,3 ,10,10 (10)2,2 ,4,4 (11)5,8,8,8 (12)1,2 ,8,10 (13)6 ,6,9,10 (14)3,3,3 ,10 (15)2 ,3 ,10 ,10 (16)8,8,8,10 (17)7 ,8,8,10 (18)1,3 ,3,6 (19)3,3 ,3,5 (20)4 ,4 ,8,9

二、用三种方法算24点。(每题5分,共40分,算对一种得2分,算对二 种得4分,算对三种得5分) 说明:调换加数、因数顺序,调换加减、乘除运算顺序,除以1与乘1均视作同种算法。 例:2 4 8 10 第一种: 2+4=6,6+8=14,14+10=24。或2+4+8+10。第二种: 10-2=8,4×8=32,32-8=24。或(10-2)×4-8=24。第三种: 2+10=12,8×12=96,96÷4=24。或8×(2+10)÷4=24。 (1)3,4,4 ,6 第一种: 第二种: 第三种: (2) 4 ,6 ,7 ,7 第一种: 第二种: 第三种: (3) 2 ,3 ,4 ,10 第一种: 第二种: 第三种: (4)3,8,10 ,10 第一种: 第二种: 第三种: (5) 2 ,2,8 ,8 第一种: 第二种: 第三种: (6)1,2 ,3 ,10 第一种: 第二种: 第三种: (7)1,3,4 ,7 第一种: 第二种: 第三种: (8)3,4,9 ,9 第一种: 第二种: 第三种:

千米的认识练习(整理)

千米的认识练习题1 一、基本练习: 1.在下面的()里填上适当的长度单位。 ⑴课桌的宽度约是60()。 ⑵学校综合楼的高度约是14()。 ⑶1元硬币的厚度约是2()。 ⑷自行车每小时行驶的距离大约是22()。 (5)数学课本厚7(); (6)成人3小时行15()。 2.填空: ⑴2米=()分米⑵60厘米=()分米 ⑶300厘米=()米 (4)80毫米=( )厘米 (5)6厘米35毫米=( )毫米 (6)计量比较长的距离通常用()单位,用字母()表示,1000m=1( ),1千米也叫()。(7)()根1米第的标杆共长1千米,2条500米长的绳子共长()米,也就是()。(8)走10步大约5m,走20步大约有()m, 走200步大约有()m, 走( )步大约有1km。 二、变式练习 1、在里填上“﹥”、“﹤”或“=”。 2000米○3千米 5千米20米○5020米4100米○4千米 8千米○8006米 5米○50厘米 400毫米○4米 7厘米○62毫米 97厘米○10分米 83米○8厘米 40厘米+6厘米○1米 1千米〇1000米4米〇400分米 6米〇59分米1千米〇999米 50厘米〇4分米10厘米〇1米 2.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①汽车每小时行60米。() ②1千米又叫1公里。() ③操场跑道长400千米。() ④50千米和5000米同样长。() 3、1米—2分米=()分米 14厘米+26厘米=()分米 三、综合练习 (1)两个城市间的公路长180()。(2)小红从家里到学校要走580()。 (3)篮球队队员的平均身高为2()。 (4)一支蜡笔长70()。 (5)1000米=()千米。 四、填合适的长度单位. 1、浦东机场到虹桥机场的距离61()。 2、一根跳绳长2()。 3、学校操场长200()。 4、成人3小时行15()。 5、张老师身高170 ()。 6、铅笔长2()。 五、填上合适的数。 3千米=()米5000米=()千米 7公里=()米4000米=()公里 7800米=()千米()米 4千米600米=()米 8千米30米=()米 5050米=()千米()米 7千米5米=()米 3924米= ()千米()米 六、计算后再填。

三年级认识千米教案

千米的认识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0页—22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学生具体情境和实践活动,认识并感受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2、使学生在观察、比较、测量、推算、估计等活动中,初步了解千米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培养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意识,发展数学推理、估测能力,形成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课前准备:分小组观察100米的跑道,走一走长100米的跑道,记下用了多少步;了解学校环形跑道的长,并记录相关数据。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创设情境。 1、复习旧知,引发思考 师:我们以前都学过哪些长度单位呢?谁能告诉我1学生?米大约多长1分米大约多长??1厘米大约多长 纷纷回答。师:哦!大家用手比划的方式表达出了长度.很好!师: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千米!(板书:认识千米)师:想想1千米的长度你还能用手比划出来了吗?那就通过今天的

学习体验,想想用什么方式表示出1千米的长度吧! 2、创设情境,唤醒初识师:生活中,你都在哪里见过或听说过千米?师:老师也收集了一些相关信息,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信息呢?(课件展示相关千米的图片)师:现在你对千米有了什么初步的印象呢?学生:千米很长,很远!师:是的,当我们计量较长的距离时通常用到千米这个单位,用字母km表示,千米还有一个名称是公里。(课件出示概念并板书:km公里)师:接下来老师就邀请大家一起开启我们今天的体验之旅,从多形式,多方位来体验感知1千米的长度! 二、分层体验,构建感知 (一)借助经验,步数量化1千米。 1、师:1千米比较长,我们先来体验100米的长度。大家看这是我们熟悉的学校运动场,这条是

公顷和平方千米的认识完整版

公顷和平方千米的认识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观察与推算,初步认识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建立1公顷的表象。知道1公顷=10000平方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经历观察、想象、推理、交流等数学活动,并在活动中丰富对公顷的认识,发展空间观念,提高应用意识。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感知1公顷的大小,应用公顷与平方米间的进率进行简单换算。 教学难点:建立1公顷的表象。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复习面积单位 谈话:我们已经学过哪些常用的面积单位,你能从大到小说一说吗相邻的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2.填上合适的面积单位 (1)课桌的面积大约是24()。 (2)1寸照片的面积大约是6()。

(3)一间教室的面积大约是50()。 (4)国家体育场“鸟巢”的占地面积大约是20( )。 先观看图片,想象面积大小,然后组织学生讨论应填什么面积单位。 3.揭示课题:看来,“鸟巢”的占地面积20后面的面积单位填“平方米”不太合适,更不可能填“平方分米”或者“平方厘米”了。需要一个比“平方米”还要大的面积单位才能表示出来。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个测量土地面积时,常用的面积单位──公顷(板书课题:认识公顷)。 【设计意图:由学生熟悉的面积单位的知识引入,一方面巩固了学生的知识基础,另一方面也引起了新的认知冲突。当学生在填写“鸟巢”的占地面积时,自然地产生了学习更大的面积单位的需求,有效地沟通了新旧知识间的联系,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延续性。】 二、探究新知 (一)呈现生活素材,初步感知公顷 1.谈话:公顷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我们先来看一组资料。 (课件出示)“鸟巢”的占地面积约20公顷;天安门广场占地面积44?公顷;北京欢乐谷占地面积56公顷;香港迪斯尼乐园的占地面积约126公顷。 2.问题:计量这些面积都用到了什么单位有关公顷,你想了解什么

算24点练习题可打印附答案

题目: 1 1 1 8 : 1 1 2 6 : 1 1 2 7 : 1 1 2 8 : 1 1 2 9 : 1 1 2 10 : 1 1 3 4 : 1 1 3 5 : 1 1 3 6 : 1 1 3 7 : 1 1 3 8 : 1 1 3 9 : 1 1 3 10 : 1 1 4 4 : 1 1 4 5 : 1 1 4 6 : 1 1 4 7 : 1 1 4 8 : 1 1 4 9 : 1 1 4 10 :1 1 5 5 : 1 1 5 6 : 1 1 5 7 : 1 1 5 8 : 1 1 6 6 : 1 1 6 8 : 1 1 6 9 : 1 1 7 10 : 1 1 8 8 : 1 2 2 4 : 1 2 2 5 : 1 2 2 6 : 1 2 2 7 : 1 2 2 8 : 1 2 2 9 : 1 2 2 10 : 1 2 3 3 : 1 2 3 4 : 1 2 3 5 : 1 2 3 6 : 1 2 3 7 :

1 2 3 9 : 1 2 3 10 : 1 2 4 4 : 1 2 4 5 : 1 2 4 6 : 1 2 4 7 : 1 2 4 8 : 1 2 4 9 : 1 2 4 10 : 1 2 5 5 : 1 2 5 6 : 1 2 5 7 : 1 2 5 8 : 1 2 5 9 : 1 2 5 10 : 1 2 6 6 : 1 2 6 7 : 1 2 6 8 : 1 2 6 9 : 1 2 6 10 : 1 2 7 7 :1 2 7 9 : 1 2 7 10 : 1 2 8 8 : 1 2 8 9 : 1 2 8 10 : 1 3 3 3 : 1 3 3 4 : 1 3 3 5 : 1 3 3 6 : 1 3 3 7 : 1 3 3 8 : 1 3 3 9 : 1 3 3 10 : 1 3 4 4 : 1 3 4 5 : 1 3 4 6 : 1 3 4 7 : 1 3 4 8 : 1 3 4 9 : 1 3 4 10 : 1 3 5 6 :

千米的认识练习(整理)教学文案

千米的认识练习(整理)

千米的认识练习题1 一、基本练习: 1.在下面的()里填上适当的长度单位。 ⑴课桌的宽度约是60()。 ⑵学校综合楼的高度约是14()。 ⑶1元硬币的厚度约是2()。 ⑷自行车每小时行驶的距离大约是22 ()。 (5)数学课本厚7(); (6)成人3小时行15()。 2.填空: ⑴2米=()分米⑵60厘米=()分米 ⑶300厘米=()米 (4)80毫米 =( )厘米 (5)6厘米35毫米=( )毫米 (6)计量比较长的距离通常用()单位,用字母()表示,1000m=1( ),1千米也叫()。 (7)()根1米第的标杆共长1千米,2条500米长的绳子共长()米,也就是 ()。 (8)走10步大约5m,走20步大约有()m, 走200步大约有()m, 走( )步大约有 1km。 二、变式练习 1、在里填上“﹥”、“﹤”或“=”。 2000米○3千米 5千米20米○5020米4100米○4千米 8千米○8006米 5米○50厘米 400毫米○4米 7厘米○62毫米 97厘米○10分米 83米○8厘米 40厘米+6厘米○1米 1千米〇1000米4米〇400分米6米〇59分米1千米〇999米50厘米〇4分米10厘米〇1米 2.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①汽车每小时行60米。() ②1千米又叫1公里。() ③操场跑道长400千米。() ④50千米和5000米同样长。() 3、1米—2分米=()分 米 14厘米+26厘米=()分米三、综合练习 (1)两个城市间的公路长180 ()。 (2)小红从家里到学校要走580 ()。 (3)篮球队队员的平均身高为2 ()。 (4)一支蜡笔长70()。(5)1000米=()千米。 四、填合适的长度单位. 1、浦东机场到虹桥机场的距离61 ()。 2、一根跳绳长2()。 3、学校操场长200()。 4、成人3小时行15()。 5、张老师身高170 ()。 6、铅笔长2()。 五、填上合适的数。 3千米=()米5000米=()千米 7公里=()米4000米=()公里 7800米=()千米()米

24点练习题大全(打印版)

24点练习题大全(打印版)

24点练习题大全1 1 1 1 : 算不起 1 1 1 2 : 算不起 1 1 1 3 : 算不起 1 1 1 4 : 算不起 1 1 1 5 : 算不起 1 1 1 6 : 算不起 1 1 1 7 : 算不起 1 1 1 8 : (1+1+1)*8=24 1 1 1 9 : 算不起 1 1 1 10 : 算不起 1 1 2 2 : 算不起 1 1 2 3 : 算不起 1 1 2 4 : 算不起 1 1 2 5 : 算不起 1 1 2 6 : (1+1+2)*6=24 1 1 2 7 : (1+2)*(1+7)=24 1 1 2 8 : (1*1+2)*8=24 1 1 2 9 : (1+2)*(9-1)=24 1 1 2 10 : (1+1)*(2+10)=24 1 1 3 3 : 算不起 1 1 3 4 : (1+1)*3*4=24 1 1 3 5 : (1+3)*(1+5)=24 1 1 3 6 : (1*1+3)*6=24 1 1 3 7 : (1*1+7)*3=24 1 1 3 8 : (1-1+3)*8=24 1 1 3 9 : (1+1)*(3+9)=24 1 1 3 10 : (10-(1+1))*3=24 1 1 4 4 : (1+1+4)*4=24 1 1 4 5 : (1*1+5)*4=24 1 1 4 6 : (1-1+4)*6=24 1 1 4 7 : (7-1*1)*4=24 1 1 4 8 : (1+1)*(4+8)=24 1 1 4 9 : (4-1)*(9-1)=24 1 1 4 10 : (1+1)*10+4=24 1 1 5 5 : 5*5-1*1=24 1 1 5 6 : (5-1*1)*6=24 1 1 5 7 : (1+1)*(5+7)=24 1 1 5 8 : (5-(1+1))*8=24 1 1 5 9 : 算不起 1 1 5 10 : 算不起 1 1 6 6 : (1+1)*(6+6)=24 1 1 6 7 : 算不起 1 1 6 8 : 6*8/(1+1)=24 1 1 6 9 : (1+1)*9+6=24 1 1 6 10 : 算不起 1 1 7 7 : 算不起 1 1 7 8 : 算不起 1 1 7 9 : 算不起 1 1 7 10 : (1+1)*7+10=24 1 1 8 8 : (1+1)*8+8=24 1 1 8 9 : 算不起 1 1 8 10 : 算不起 1 1 9 9 : 算不起 1 1 9 10 : 算不起 1 1 10 10 : 算不起 1 2 2 2 : 算不起 1 2 2 3 : 算不起 1 2 2 4 : (1+2)*2*4=24 1 2 2 5 : (1+5)*(2+2)=24 1 2 2 6 : (1+2)*(2+6)=24 1 2 2 7 : (7-1)*(2+2)=24 1 2 2 8 : (2-1+2)*8=24 1 2 2 9 : (1+2+9)*2=24 1 2 2 10 : (1+2)*(10-2)=24 1 2 3 3 : (1+3)*2*3=24 1 2 3 4 : (1+2+3)*4=24 1 2 3 5 : (1+2)*(3+5)=24 1 2 3 6 : (3-1+2)*6=24 1 2 3 7 : 1+2+3*7=24 1 2 3 8 : (2-1)*3*8=24 1 2 3 9 : 3*9-(1+2)=24 1 2 3 10 : (10-1*2)*3=24 1 2 4 4 : (1+2)*(4+4)=24 1 2 4 5 : (5-1+2)*4=24 1 2 4 6 : (2-1)*4*6=24 1 2 4 7 : (1-2+7)*4=24 1 2 4 8 : (1-2+4)*8=24 1 2 4 9 : (9-(1+2))*4=24 1 2 4 10 : 1*2*10+4=24 1 2 5 5 : 1-2+5*5=24 1 2 5 6 : (1-2+5)*6=24 1 2 5 7 : 1*2*(5+7)=24 1 2 5 8 : (5-1*2)*8=24 1 2 5 9 : (1+2)*5+9=24 1 2 5 10 : 2*10-1+5=24 1 2 6 6 : (1+2)*6+6=24 1 2 6 7 : (7-(1+2))*6=24 1 2 6 8 : (6-(1+2))*8=24 1 2 6 9 : 1*2*9+6=24 1 2 6 10 : (1+2)*10-6=24 1 2 7 7 : (7*7-1)/2=24 1 2 7 8 : (1+7)*2+8=24 1 2 7 9 : 2*9-1+7=24 1 2 7 10 : 1*2*7+10=24 1 2 8 8 : 1*2*8+8=24 1 2 8 9 : 8*9/(1+2)=24 1 2 8 10 : 10+(8-1)*2=24 1 2 9 9 : 算不起 1 2 9 10 : 算不起 1 2 10 10 : 算不起 1 3 3 3 : (1+3)*(3+3)=24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认识千米》word教案

认识千米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建立1千米长度的概念,知道1千米=1000米。 2.使学生学会千米与米之间的简单换算,进一步培养学生简单的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建立1千米长度的概念,进一步培养学生简单的推理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我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谁能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说一说?相邻的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1米有多长?教师出示米尺,让学生观察。 从教室前黑板到后黑板大约是几米?从教学门口到哪里大约是10米? 二、教学新课: 1.导入: 如果我们要测量南京到北京的铁路长,或表示从南京到上海的高速公路的长,你觉得用我们所学过的这些长度单位合适吗?

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一个比米大得多的长度单位“千米”。(板书课题) 2.引出“千米”。(课件出示例题图) 指出:图上所画的是铁路和公路,计量路程的长度,通常用“千米”作单位,千米也叫做公里。(板书:公里) 有了长度单位千米,我们就可以说南京到北京的铁路长1160千米,南京到上海的高速公路长274千米。 3.认识“千米”。 实践思考:组织学生在学校100米的跑道上走一走,看一看,想一想。几个100米是1000米? 组织讨论:几个100米是1000米?1000米用千米作单位怎么写?(板书:1千米=1000米) 4.感知“1千米”。 我们学校的跑道是多少米?几个这么长就是1千米? 如果跑道是200米,几个跑道是1千米?如果是250米、400米的跑道呢? 5.小结。 刚才我们认识了一个比米还大的长度单位--千米,知道了1千米=1000米,了解了1千米大约有多长,下面我们来做一组练习。 三、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1。

24点练习题大全(打印版)

24点练习题大全1 1 1 1 : 算不起 1 1 1 2 : 算不起 1 1 1 3 : 算不起 1 1 1 4 : 算不起 1 1 1 5 : 算不起 1 1 1 6 : 算不起 1 1 1 7 : 算不起 1 1 1 8 : (1+1+1)*8=24 1 1 1 9 : 算不起 1 1 1 10 : 算不起 1 1 2 2 : 算不起 1 1 2 3 : 算不起 1 1 2 4 : 算不起 1 1 2 5 : 算不起 1 1 2 6 : (1+1+2)*6=24 1 1 2 7 : (1+2)*(1+7)=24 1 1 2 8 : (1*1+2)*8=24 1 1 2 9 : (1+2)*(9-1)=24 1 1 2 10 : (1+1)*(2+10)=24 1 1 3 3 : 算不起 1 1 3 4 : (1+1)*3*4=24 1 1 3 5 : (1+3)*(1+5)=24 1 1 3 6 : (1*1+3)*6=24 1 1 3 7 : (1*1+7)*3=24 1 1 3 8 : (1-1+3)*8=24 1 1 3 9 : (1+1)*(3+9)=24 1 1 3 10 : (10-(1+1))*3=24 1 1 4 4 : (1+1+4)*4=24 1 1 4 5 : (1*1+5)*4=24 1 1 4 6 : (1-1+4)*6=24 1 1 4 7 : (7-1*1)*4=24 1 1 4 8 : (1+1)*(4+8)=24 1 1 4 9 : (4-1)*(9-1)=24 1 1 4 10 : (1+1)*10+4=24 1 1 5 5 : 5*5-1*1=24 1 1 5 6 : (5-1*1)*6=24 1 1 5 7 : (1+1)*(5+7)=24 1 1 5 8 : (5-(1+1))*8=24 1 1 5 9 : 算不起 1 1 5 10 : 算不起 1 1 6 6 : (1+1)*(6+6)=24 1 1 6 7 : 算不起 1 1 6 8 : 6*8/(1+1)=24 1 1 6 9 : (1+1)*9+6=24 1 1 6 10 : 算不起 1 1 7 7 : 算不起 1 1 7 8 : 算不起 1 1 7 9 : 算不起 1 1 7 10 : (1+1)*7+10=24 1 1 8 8 : (1+1)*8+8=24 1 1 8 9 : 算不起 1 1 8 10 : 算不起 1 1 9 9 : 算不起 1 1 9 10 : 算不起 1 1 10 10 : 算不起 1 2 2 2 : 算不起 1 2 2 3 : 算不起 1 2 2 4 : (1+2)*2*4=24 1 2 2 5 : (1+5)*(2+2)=24 1 2 2 6 : (1+2)*(2+6)=24 1 2 2 7 : (7-1)*(2+2)=24 1 2 2 8 : (2-1+2)*8=24 1 2 2 9 : (1+2+9)*2=24 1 2 2 10 : (1+2)*(10-2)=24 1 2 3 3 : (1+3)*2*3=24 1 2 3 4 : (1+2+3)*4=24 1 2 3 5 : (1+2)*(3+5)=24 1 2 3 6 : (3-1+2)*6=24 1 2 3 7 : 1+2+3*7=24 1 2 3 8 : (2-1)*3*8=24 1 2 3 9 : 3*9-(1+2)=24 1 2 3 10 : (10-1*2)*3=24 1 2 4 4 : (1+2)*(4+4)=24 1 2 4 5 : (5-1+2)*4=24 1 2 4 6 : (2-1)*4*6=24 1 2 4 7 : (1-2+7)*4=24 1 2 4 8 : (1-2+4)*8=24 1 2 4 9 : (9-(1+2))*4=24 1 2 4 10 : 1*2*10+4=24 1 2 5 5 : 1-2+5*5=24 1 2 5 6 : (1-2+5)*6=24 1 2 5 7 : 1*2*(5+7)=24 1 2 5 8 : (5-1*2)*8=24 1 2 5 9 : (1+2)*5+9=24 1 2 5 10 : 2*10-1+5=24 1 2 6 6 : (1+2)*6+6=24 1 2 6 7 : (7-(1+2))*6=24 1 2 6 8 : (6-(1+2))*8=24 1 2 6 9 : 1*2*9+6=24 1 2 6 10 : (1+2)*10-6=24 1 2 7 7 : (7*7-1)/2=24 1 2 7 8 : (1+7)*2+8=24 1 2 7 9 : 2*9-1+7=24 1 2 7 10 : 1*2*7+10=24 1 2 8 8 : 1*2*8+8=24 1 2 8 9 : 8*9/(1+2)=24 1 2 8 10 : 10+(8-1)*2=24 1 2 9 9 : 算不起 1 2 9 10 : 算不起 1 2 10 10 : 算不起 1 3 3 3 : (1+3)*(3+3)=24

小学生24点习题大全(含答案)

1 1 1 8 : (1+1+1)*8=24 1 1 2 6 : (1+1+2)*6=24 1 1 2 7 : (1+2)*(1+7)=24 1 1 2 8 : (1*1+2)*8=24 1 1 2 9 : (1+2)*(9-1)=24 1 1 2 10 : (1+1)*(2+10)=24 1 1 3 4 : (1+1)*3*4=24 1 1 3 5 : (1+3)*(1+5)=24 1 1 3 6 : (1*1+3)*6=24 1 1 3 7 : (1*1+7)*3=24 1 1 3 8 : (1-1+3)*8=24 1 1 3 9 : (1+1)*(3+9)=24 1 1 3 10 : (10-(1+1))*3=24 1 1 4 4 : (1+1+4)*4=24 1 1 4 5 : (1*1+5)*4=24 1 1 4 6 : (1-1+4)*6=24 1 1 4 7 : (7-1*1)*4=24 1 1 4 8 : (1+1)*(4+8)=24 1 1 4 9 : (4-1)*(9-1)=24 1 1 4 10 : (1+1)*10+4=24 1 1 5 5 : 5*5-1*1=24 1 1 5 6 : (5-1*1)*6=24 1 1 5 7 : (1+1)*(5+7)=24 1 1 5 8 : (5-(1+1))*8=24 1 1 6 6 : (1+1)*(6+6)=24 1 1 6 8 : 6*8/(1+1)=24 1 1 6 9 : (1+1)*9+6=24 1 1 7 10 : (1+1)*7+10=24 1 1 8 8 : (1+1)*8+8=24 1 2 2 4 : (1+2)*2*4=24 1 2 2 5 : (1+5)*(2+2)=24 1 2 2 6 : (1+2)*(2+6)=24 1 2 2 7 : (7-1)*(2+2)=24 1 2 2 8 : (2-1+2)*8=24 1 2 2 9 : (1+2+9)*2=24 1 2 2 10 : (1+2)*(10-2)=24 1 2 3 3 : (1+3)*2*3=24 1 2 3 4 : (1+2+3)*4=24 1 2 3 5 : (1+2)*(3+5)=24 1 2 3 6 : (3-1+2)*6=24 1 2 3 7 : 1+2+3*7=24 1 2 3 8 : (2-1)*3*8=24 1 2 3 9 : 3*9-(1+2)=24 1 2 4 4 : (1+2)*(4+4)=24 1 2 4 5 : (5-1+2)*4=24 1 2 4 6 : (2-1)*4*6=24 1 2 4 7 : (1-2+7)*4=24 1 2 4 8 : (1-2+4)*8=24 1 2 4 9 : (9-(1+2))*4=24 1 2 4 10 : 1*2*10+4=24 1 2 5 5 : 1-2+5*5=24 1 2 5 6 : (1-2+5)*6=24 1 2 5 7 : 1*2*(5+7)=24 1 2 5 8 : (5-1*2)*8=24 1 2 5 9 : (1+2)*5+9=24 1 2 5 10 : 2*10-1+5=24 1 2 6 6 : (1+2)*6+6=24 1 2 6 7 : (7-(1+2))*6=24 1 2 6 8 : (6-(1+2))*8=24 1 2 6 9 : 1*2*9+6=24 1 2 6 10 : (1+2)*10-6=24 1 2 7 7 : (7*7-1)/2=24 1 2 7 8 : (1+7)*2+8=24 1 2 7 9 : 2*9-1+7=24 1 2 7 10 : 1*2*7+10=24 1 2 8 8 : 1*2*8+8=24 1 2 8 9 : 8*9/(1+2)=24 1 2 8 10 : 10+(8-1)*2=24 1 3 3 3 : (1+3)*(3+3)=24 1 3 3 4 : (1*3+3)*4=24 1 3 3 5 : 1*3*(3+5)=24 1 3 3 6 : (6-1+3)*3=24 1 3 3 7 : 1*3+3*7=24 1 3 3 8 : (1+8)*3-3=24 1 3 3 9 : (1+3)*(9-3)=24 1 3 3 10 : (1-3+10)*3=24 1 3 4 4 : (4-1+3)*4=24 1 3 4 5 : 1+3+4*5=24 1 3 4 6 : 6/(1-3/4)=24 1 3 4 7 : 4*7-(1+3)=24 1 3 4 8 : (1+3)*4+8=24 1 3 4 9 : (9-1*3)*4=24 1 3 4 10 : (1+3)*(10-4)=24 1 3 5 6 : (1+5)*3+6=24 1 3 5 7 : (3-1)*(5+7)=24 1 3 5 8 : (1-3+5)*8=24 1 3 5 10 : 3*10-(1+5)=24 1 3 6 6 : (1-3+6)*6=24 1 3 6 7 : (7-1*3)*6=24 1 3 6 8 : (6-1*3)*8=24 1 3 6 9 : 6+(3-1)*9=24 1 3 6 10 : 1*3*10-6=24 1 3 7 7 : (7-1)*(7-3)=24 1 3 7 8 : (7-(1+3))*8=24 1 3 7 9 : (1+7)*9/3=24 1 3 7 10 : 10+(3-1)*7=24 1 3 8 8 : (1+3)*8-8=24 1 3 8 9 : 8*9/1*3=24 1 3 8 10 : (10-1)/3*8=24 1 3 9 9 : (9-1)/3*9=24 1 3 9 10 : (1+10)*3-9=24 1 3 10 10 : 1+3+10+10=24 1 4 4 4 : (1+4)*4+4=24 1 4 4 5 : 1*4+4*5=24 1 4 4 6 : (1+6)*4-4=24 1 4 4 7 : 4*7-1*4=24 1 4 4 8 : 1*4*4+8=24 1 4 4 9 : (1-4+9)*4=24 1 4 4 10 : 1*4*(10-4)=24 1 4 5 5 : 4*5-(1-5)=24 1 4 5 6 : 6/(5/4-1)=24 1 4 5 7 : 1-5+4*7=24 1 4 5 8 : (1+5)*(8-4)=24 1 4 5 9 : 9-(1-4)*5=24 1 4 5 10 : (1-5)*(4-10)=24 1 4 6 6 : (1+4)*6-6=24 1 4 6 7 : (1-4+7)*6=24 1 4 6 8 : (1-4+6)*8=24 1 4 6 9 : (9-(1+4))*6=24 1 4 6 10 : (4-1)*10-6=24 1 4 7 7 : (1+7)*(7-4)=24 1 4 7 8 : (7-1*4)*8=24 1 4 7 9 : (1-9)*(4-7)=24 1 4 8 8 : (8-(1+4))*8=24 1 4 8 9 : 8*9/(4-1)=24 1 4 9 10 : 1+4+9+10=24 1 4 10 10 : 1*4+10+10=24 1 5 5 5 : (5-1/5)*5=24 1 5 5 6 : (1+5)*5-6=24

《认识千米》基础习题

《认识千米》基础习题 一、基础达标。 1、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1)4000米=()千米 (2)3千米=()米 (3)6000米=()千米 (4)()千米=4000米 (5)4800米-800米=()千米 (6)1千米-500米=()米 2、在()里填上适当的单位。 (1)我国黄河长5500() (2)一辆汽车每小时行75() (3)两个城市之间的铁路长250() (4)飞机每小时飞行1800() (5)单人床的长度是2() 3、在()里填上“>”、“<”或“=”。 (1)1千米()1100米 (2)9千米()9000米 (3)20千米()20000米 (4)1千米()100米 4、按顺序排列大小。 450厘米、405厘米、4米、45千米 ()>()>()>() 二、技能达标。 1、填空。 1千米=()米 4000米=()米 15千米=()米 12厘米=()毫米 9米=()分米 200毫米=()厘米 2、在()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①骑自行车每小时行驶15()。 ②一个区别针的长度大约是34()。 ③一张桌子的高大约是90()。 ④一列火车每小时大约行驶120()。 3、根据实际情况连线。 单人床长 5464千米 教师用的教鞭长 50厘米 黄河长 2米 1分硬币厚 1厘米 武汉长江大桥长 1毫米 手指盖宽 1670米 4、在下面的○里填上“>”、“<”或“=”。 2千米○2000米 1千米○900米 2米○30分米 26千米○2600米 49厘米○5分米 95毫米○10厘米 100毫米○1分米 800米○8千米 1600毫米○3分米 350厘米○3米50厘米 5、学校运动场的跑道是一圈400米,芳芳每天早晨跑3圈,她每天跑多少米?合多少千米? 6、北京到天津大约120千米,一辆运输车来回运货两趟,共行了多少千米?

五年级上册数学一课一练-3.5认识千米和公顷北京版含解析

五年级上册数学一课一练-3.5认识千米和公顷 、单选题 2. “4顷800平方米05公顷”比较大小,在C 里应填的符号是( 3. “ 50公顷05平方千米”,比较大小,在O 里应填的符号是( ) 、判断题 4.5公顷=500平方米。 5.判断对错. 5公顷=50000平方米 棵果树。() 三、填空题 1公顷= 7.1公顷是边长为 米的正方形土地的面积. 8.8000 公顷= 平方千米 12平方千米= 公顷 30公顷= 平方米 480000平方米= 公顷 9.8公顷= 平方米 50000平方米= 公顷 6平方千米= 公顷 1.4平方千米=( )公顷 A. 4 B. 400 C.40000 A. > B. < C.= A. > B. < C.= D. X 6.李叔叔有一个面积约 公顷的果园。如果每 10平方米种一棵果树,那么这个果园大约可以种 1000 平方米

10.钓鱼岛是我国的固有面积,面积大约是4383800平方米,合11.填上 “>”或“=?” 四、解答题 12.把5.009公顷、5900平方米、5公顷900平方米、59公顷、59000平方米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五、综合题 米。 表中材料说明中国、美国和俄罗斯在陆地面积和人口方面的基本国情是:中国 六、应用题 14.我国荒漠化的土地面积已达267万平方千米,并以每年2460平方千米的速度扩展。10年后,我国荒漠 化的土地面积是多少平方千米? 3公顷.2800平方米 300公顷3平方千米 5平方千米505公顷 7000平方米7公顷 平方千米。 试计算中国与美国的平均人口密度:中国约为人/平方千米,美国约为人/平方千(3) 13.根据对下表资料的计算、分析,回答问题。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