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工艺及工艺管理知识

工艺及工艺管理知识

工艺及工艺管理知识
工艺及工艺管理知识

工艺及工艺管理基础知识

一基本术语

工艺:工艺就是使原材料成为产品的过程和方法。它包含内容非常广泛,包括工艺文件、工艺纪律检查、工具、设备、人员、装配顺序、现场等等。

工艺性:工艺性是指在现有生产条件(设备、人员技能、检验手段等)下,对产品(包括零部件)进行制造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工艺管理:就是科学地计划、组织和控制各项工艺工作的全过程。就是对工艺的各个方面进行有效的监控和控制,使之运转正常,并不断的优化和改进的过程。

工艺过程:改变生产对象的形状、尺寸,相对位置或性质等,使其成为成品或半成品的过程。工艺方案:根据产品设计要求、生产类型和企业的生产能力,提出工艺技术准备工作具体任务和措施的指导性文件。

工艺路线:工艺路线又称工艺流程,是指产品的零部件从加工到装配、检验、包装、入库整个生产过程所经过的路线。

★工艺方案≠工艺路线,工艺方案强调的是对产品进行制造时人员、设备、工装等工艺元素进行的组织;工艺路线强调的是形成产品所经过的路线。

工艺设计:编制各种工艺文件和设计工艺装备等的过程。

工艺文件:工艺文件是指导工人操作和用于生产、工艺管理等的各种技术文件。

★工艺文件分工艺管理文件(包括工艺方案、工艺流程、过程FEMA、控制计划、材料消耗定额明细/汇总表、工时定额明细表、工艺通知、工艺更改通知单等)和工艺规程文件(包括各类工艺卡、工序卡、调试卡、作业指导书、检验卡等)两大类。

工艺规程:按相关标准格式编制的规定产品或零部件制造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等的工艺文件。★工艺规程是直接指导现场操作的重要技术文件,也是生产调度、质量检验、劳动组织、材料供应,工具管理、经济核算的技术依据。

工艺过程卡片:以工序为单位,简要说明产品或零、部件的加工(或装配)过程的一种工艺文件。

工序卡片:详细说明某个工序的每个工步的加工(或装配)内容、工艺参数、操作要求以及所用设备和工艺装备等的一种工艺文件。

工艺规范:对工艺过程中有关技术要求所做的统一规定。

工序:一个/组工人,在一个工作地对同一/几个工件所连续完成的那部分工艺工作。

工步:在加工/装配表面和加工/装配工具不变的情况下,所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工作。材料消耗工艺定额:生产单位产品或零件所消耗的材料的总重量。

工艺验证:通过试生产,检验工艺设计合理性的过程。

工艺纪律:在生产过程中,有关人员应遵守的工艺秩序。

★工艺纪律是企业在产品生产过程中,为维护工艺的严肃性,保证工艺文件的贯彻执行,建立稳定有序的生产秩序,确保产品的加工质量和安全生产而制订的具有约束性的规定。

二工艺及工艺管理知识

工艺工作的主要内容及工作要点

1.工艺调研

要点:了解市场和用户对产品的需求,了解国内外同类产品的工艺水平,了解新工艺、新材料的使用情况,本企业在制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工艺水平的提高。

2.对产品设计进行工艺性审查

要点:尤其要参与新产品开发,对新产品设计结构和产品图纸的工艺性审查,保证对产品(包括零部件)制造的可行性、高效性和经济性。

3.编制和管理工艺文件

要点:工艺文件的编制需以产品图样和有关技术文件、工艺标准和法规、生产性质和生产类型、本企业的现有条件等为依据,作到正确、完整、统一、清晰、实用。常用的工艺文件包括工艺文件目录、产品零部件工艺路线、产品零部件工艺规程、材料消耗工艺定额明细/汇总表等工艺文件。

4. 编制材料消耗工艺定额和工时工艺定额

5.设计和管理工艺装备

要点:在确保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力求满足工艺要求,结构性能可靠,使用安全,操作方便,有利于实现优质、高产、低耗,改善劳动条件,提高工装标准化、通用化、系列化水平。工艺装备设计主要包括专用工装图样、工装图样明细表等。

★无论是编制工艺文件还是设计工艺装备,其最高境界是周全的考虑到并平衡好编制/设计的正确性、完整性、统一性、合理性、可靠性、先进性、经济性、高效性、实用性、通用性、可行性、安全性、继承性、环保性!

6.工艺纪律检查及现场工艺管理

要点:重点是对工艺文件、工装工具、检验器具、设备装置、生产/质量记录等方面进行检查,并形成督查、考核等管理制度.

7.进行工艺验证和评定

对产品设计进行工艺性审查的主要内容

A 产品结构的合理性、继承性、标准/通用化程度;

B 零件选材的合理性、精度的合理性、加工的可能性;

C 产品、部件装拆的可能性、配合精度的合理性;

D 是否便于检查测量、维修维护。

工艺纪律检查的主要方面和内容

工艺文件方面:工作岗位是否有作业指导书等工艺文件;

工作岗位配备的作业指导书等工艺文件是否现行有效、清晰。

工装工具方面:是否使用作业指导书中规定的工装工具;

使用工装工具的工作状态是否完好;

是否正确使用工装工具。

检验器具方面:是否使用作业指导书中规定的检验器具;

使用的检验器具工作状态是否完好且在检定周期内;

是否正确使用检验器具。

设备装置方面:是否使用作业指导书中规定的设备、装置;

使用的设备、装置工作状态是否完好,是否经过润滑等维护;

是否正确使用设备、装置。

记录方面:是否具有规定的生产、质量记录;

规定的生产、质量记录的填写是否正确、属实。

现场管理方面:工作现场是否整洁干净、物料摆放定置有序;

周转通道是否通畅。

工艺纪律管理及考核办法

工艺纪律管理及考核办法 发布人:jxjchzh 积分:6170 发布日期:2008-4-12 (修订版) 第一章总则 工艺纪律是公司在产品生产过程中,为维护工艺的严肃性,保证工艺贯彻执行,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文明生产而制定的某些有约束性的规定,工艺纪律是确保公司有秩序地进行生产活动的重要法规之一。 第二章工艺纪律的主要内容 第一条现场作业管理的工艺纪律 1.工艺文件的管理 1.1工艺文件是指作业指导书、装配流程卡、工艺附图、参数对照表、样板、设备操作规程等能够及时而有效地指导员工进行正确而规范化操作的正式文件; 1.2 职能部门下发的工艺文件应达到“正确、完整、统一、清晰”,并能有效地指导生产; 1.3总装车间班组成员负责工艺文件、样板的完好性,在产品上线生产前,班组成员要把工艺文件按要求及时、准确、完整地摆放到生产现场的指定位置; 1.4工艺人员在处理生产过程中发生的技术问题时,要坚持“三按(按设计图纸、技术标准、” 工艺文件)进行操作,发现文件不正确时,要及时反馈修改文件,总装车间班组长和一线员工有责任对其发现的文件错误及时反馈以使文件能够持续有效指导生产; 1.5一线员工要熟悉当班机型的工艺文件,生产时要严格按照工艺文件及作业要求的规范化动作要领正确地操作,要保证操作与工艺文件规定的一致性。发生工艺文件规定模糊或产生歧异时,以现场工艺指导为准。现场工艺对工艺文件拥有最终解释权。

2.技术通知等临时性工艺文件的管理 2.1职能部门下发的技术通知等临时性工艺文件必须是盖有受控章的正式文件,对于非正常渠道下发的非正式文件,总装车间有权不予执行; 2.2技术通知等临时性工艺文件与其他工艺文件一样在指导一线员工生产操作时具有严格的约束力,总装车间相关执行人员应严格按照技术通知规定的内容进行正确生产操作; 2.3现场工艺有责任对技术通知等临时性工艺文件进行必要解释或补充,并要求总装车间相关人员按文件规定贯彻执行。现场工艺对技术通知等临时性工艺文件拥有最终解释权; 2.4总装车间应对职能部门下发的技术通知等临时性工艺文件进行妥善保管,以备查询。 3.过程检验管理 3.1过程检验是指一线员工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自检、互检、首检以及终检等活动,目的是为了减少生产过程中的人为错误和不必要的损失,提高成品一次下线合格率; 3.2一线员工在生产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检验工艺文件规定进行自检和互检等活动,一线员工要熟知当班机型当班工位自检内容和互检内容; 3.3总装车间应在每条生产线的成品下线工位或关键岗位设置不少于一人的终检工序,进行终检操作的人员要经过专业技能培训并熟知本岗位终检内容; 3.4总装车间应安排固定人员对每天开工时生产的第一台产品或发生转机型时的生产线进行首检工作,首检工作应严格按照相应的工艺文件规定进行并保留相关文字记录以备查询。 4.缺陷管理 4.1缺陷管理是指一线员工在生产过程中发现异常现象时所应该采取的应对措施,对于一般意义上的或之前发生过的异常现象由当班操作人员与当班班组长自行解决,对于难以判断异常 原因或较重大的质量问题应及时反馈给现场工艺,由现场工艺协调解决; 4.2一线员工发现同一物料连续三件存在同样缺陷或缺陷物料数量比例较高时,应立即停止该工序操作并通知班组长及现场工艺协调解决。

企业管理基础知识

企业管理基础知识 企业管理基础知识大全 企业管理的分类 1、按照管理对象划分包括:人力资源、项目、资金、技术、市场、信息、设备与工艺、作业与流程、文化制度与机制、经营环境等。 2、按照成长过程和流程划分包括:项目调研--项目设计--项目建设--项目投产--项目运营--项目更新--项目二次运营--三次更新等周而复始的多个循环。 3、按照职能或者业务功能划分包括:计划管理、生产管理、采购管理、销售管理、质量管理、仓库管理、财务管理、项目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统计管理、信息管理等。 4、按照层次上下划分为:经营层面、业务层面、决策层面、执行层面、职工层面等。 5、按照资源要素划分为:人力资源、物料资源、技术资源、资金、市场与客户、政策与政府资源等。 企业管理内容 现代科技下,协同软件对企业管理的帮助体现在三个方面: 1、搭起战略和执行之间的桥梁:以超强的'执行力保证战略目标得以快速实现 2、实现管理从艺术到科学的进化:以科学的管理体系而非个人能力来驾驭大型组织 3、让管理变得简单而有效:以简单致胜和中层致胜的思想来解决管理上的根本问题

对国内外众多业绩优秀企业的调研分析认为,竞争力强的企业在内部组织设置和管理杠杆运用方面都具有卓越的特色,他们的执行 力比竞争对手更快、更好。 现代科技将先进的管理理念和办公方式,通过软件技术和网络技术进行了工具化,以事务和项目为中心,帮助组织建立通畅的信息 交流体系,有效的协作执行体系,精准的决策支撑体系,来提高组 织内部的管理和办公能力,建立协调统一、反应敏捷的高水平执行 团队。 企业管理的重要意义 企业管理使企业的运作效率大大增强;让企业有明确的发展方向;使每个员工都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使企业财务清晰,资本结构合理,投融资恰当;向顾客提供满足的产品和服务;树立企业形象,为社会 多做实际贡献。 1、企业管理可以增强企业的运作效率,提高生产效率。 2、可以让企业有明确的发展方向。 3、可以使每个员工都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 4、可以使企业财务清晰,资本结构合理,投融资恰当。 5、可以向顾客提供满足的产品和服务。 6、可以更好的树立企业形象,为社会多做实际贡献。

安全管理知识培训主要内容

安全管理知识培训主要内容 一、安全基本知识 二、安全管理基础 三、安全管理体系与安全标准化 四、安全合格班组 五、事故管理 六、事故案例分析 七、事故隐患排查 安全是全家人的期盼,是朋友的祝福,是幸福的保障,是终身的希望 安全是一条港湾,微风轻佛,浪花朵朵,从这个港口涌出的是幸福的源泉,伴你走向胜利之门,成功之门,幸福之门。具有不安全行为的人就像走钢丝,永远令人担心,令人紧张,令人纠结、令人不安······ 1、安全意识不强-认为不会发生事故。 2、安全素质较低-不清楚如何应对。 3、习惯性违章-经常这样做的,未发生事故 生命对于每一个人只有一次,如果生命都不存在了,其他一切还有什么意义? 为了社会的和谐,为了您和家人的幸福,为了企业的发展,让我们: 安全相关术语 风险与风险管理R=f (F,C) 式中:R为风险度,F为发生事故的可能性,C为发生事故的严重性 企业内部存在风险: (1)经营风险 因原材料供应、能源、技术、产品价格、商品销售、业务结构、特许经营、汇率调整等原因,对公司经营造成的实质性影响。因产品销售价格、市场变化对经营造成的风险(2)资产风险 因大股东出资不到位、公司资产不实,大股东长期占用上市公司资金、资产而侵害公司利益,上市公司为大股东抵押担保等原因,对公司资产安全形成隐患。 企业外部风险 (1)行业风险 因公司所处行业状态,对相关产业的依赖程度而对公司经营造成影响,以及行业竞争所带来的风险。 (2)市场风险 因经济、金融形势及相关行业对市场造成的波动,市场变化及产品的可替代性对公司经营损益造成的影响。 (3)项目风险 因投资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包括人力资源、技术和管理等)对项目财务目标造成影响,以及市场变化对公司预期收益带来的影响。 政策风险 因相关政策的规定和调整对公司造成的限制和影响。 股市风险 因公司股票价格受企业经营状况及利率、通货膨胀、有关政策等因素影响而造成较大波动,涉及的股市风险对公司再融资功能产生的影响。 第一类危险源

工艺纪律管理制度

工艺纪律管理制度 HL.GL.823(01)-07 总则 工艺纪律是现代生产企业的一项重要规章。是维护生产秩序,加强生产过程控制的重要手段,是对工艺因素进行控制的保证。为严肃工艺纪律,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制定本制度。 一技术文件、工艺执行 1.1生产现场图纸、工艺文件应齐全,保证操作者“三按”的执行。 1.2生产部门和操作者必须爱护图纸、工艺文件等技术文件,保持技术文件的整洁、清晰。 1.3一次性使用图和来自顾客的技术文件,使用后应及时归还设计部档案室。不得丢失,失密或导致顾客财产的损失。 1.4生产部门应按工艺文件要求,编写“零件加工路线”。确保正确无误。“零件加工路线单”各道工序结束后,经检验合格后必须随工件流转,随工件入库,不得丢失。 1.5操作者必须按规定严格执行“三按”(按标准、按图纸、按工艺)生产。1.6任何人不得擅自更改工艺,如需更改,应按本公司HL.CX.423-05《文 件控制程序》规定申请制造本部工艺科更改。 二生产设施 2.1生产设备日常维护: 2.1.1在用的生产设备必须保证状态完好。确保附件如随机工具、各操纵 手柄、指示灯等齐全、完好。 2.1.2设备保养要达到:无“黄袍”、无锈蚀、润滑点符合规定要求。2.1.3机床易损件,如刮屑油毡应及时清洗、更换。 2.2生产设备使用 2.2.1设备应正确使用,不违章作业:做到机床开动时不离开,旋转机床 作业时不戴手套,机床导轨、拖板等处不摆放物件。 2.2.2按工艺要求或机床使用规定操作严禁抢工时、拼设备。

2.2.3精、大、稀、特种设备的操作人员必需经过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2.2.4有安全规定的设备如锅炉、行车、铲车的操作人员须经有关权威机构的培训,持证上岗。 2.3工装的维护与使用 2.3.1使用工装必须完好,零件、附件齐全。 2.3.2工装使用后必需清洗、涂油,及时交库。 2.3.3在用工装衽上场首件检验合格投入使用、下场末件检验合格入库。否则工装库不得办理出、入库手续。 三计量器具的维护和使用 3.1在用计量器具的状态应完好,附件齐全,无失准现象。 3.2在用计量器具在规定周期检定的有效期内,并有合格标识。 3.3计量器具使用后应擦拭干净,采用适当的防锈措施,存放在量具盒中。3.4使用量具应合理。量具的量程、不确定度应符合工件加工要求。严禁将量具当作工具或作其它用途。 四人员控制 4.1操作者应严格执行“三自一控”,即自检、自分、自作标识,控制不合格品的发生。 4.2操作者应熟知所加工产品的工艺要求,并能了解上、下道工序的加工内容和加工要求。 4.3操作者应文明操作,杜绝野蛮作业。 4.4特种作业人员应经上级有关部门的培训,持证上岗。 五环境控制 5.1生产过程应注意产品的防护,采取措施防护“磕、磁、划、脏、锈、漏、响”“七害”的产生。 5.2正确使用工位器具(文明架、运转车等),做到:加工零件不落地(大件的加工面不着地,不碰撞)。 5.3在制品应按规定采用方法进行产品和检验状态的标识。 5.4工具箱应做到工、量具分开存放,工具箱内应做到“上轻下重”。

工艺及工艺管理知识教学文案

工艺及工艺管理基础知识 一基本术语 工艺:工艺就是使原材料成为产品的过程和方法。它包含内容非常广泛,包括工艺文件、工艺纪律检查、工具、设备、人员、装配顺序、现场等等。 工艺性:工艺性是指在现有生产条件(设备、人员技能、检验手段等)下,对产品(包括零部件)进行制造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工艺管理:就是科学地计划、组织和控制各项工艺工作的全过程。就是对工艺的各个方面进行有效的监控和控制,使之运转正常,并不断的优化和改进的过程。 工艺过程:改变生产对象的形状、尺寸,相对位置或性质等,使其成为成品或半成品的过程。工艺方案:根据产品设计要求、生产类型和企业的生产能力,提出工艺技术准备工作具体任务和措施的指导性文件。 工艺路线:工艺路线又称工艺流程,是指产品的零部件从加工到装配、检验、包装、入库整个生产过程所经过的路线。 ★工艺方案工工艺路线,工艺方案强调的是对产品进行制造时人员、设备、工装等工艺元素进行的组织;工艺路线强调的是形成产品所经过的路线。 工艺设计:编制各种工艺文件和设计工艺装备等的过程。 工艺文件:工艺文件是指导工人操作和用于生产、工艺管理等的各种技术文件。 ★工艺文件分工艺管理文件(包括工艺方案、工艺流程、过程FEMA控制计划、材料消耗定额明细/汇总表、工时定额明细表、工艺通知、工艺更改通知单等)和工艺规程文件(包括各类工艺卡、工序卡、调试卡、作业指导书、检验卡等)两大类。 工艺规程:按相关标准格式编制的规定产品或零部件制造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等的工艺文件。★工艺规程是直接指导现场操作的重要技术文件,也是生产调度、质量检验、劳动组织、材料供应,工具管理、经济核算的技术依据。 工艺过程卡片:以工序为单位,简要说明产品或零、部件的加工(或装配)过程的一种工艺文件。工序卡片:详细说明某个工序的每个工步的加工(或装配)内容、工艺参数、操作要求以及所用设备和工艺装备等的一种工艺文件。

工艺纪律管理及考核办法(参考)

工艺纪律管理及考核办法 第一章总则 工艺纪律是公司在产品生产过程中,为维护工艺的严肃性,保证工艺贯彻执行,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文明生产而制定的某些有约束性的规定,工艺纪律是确保公司有秩序地进行生产活动的重要法规之一。 第二章工艺纪律的主要内容 第一条现场作业管理的工艺纪律 1.工艺文件的管理 1.1工艺文件是指作业指导书、装配流程卡、工艺附图、参数对照表、样板、设备操作规程等能够及时而有效地指导员工进行正确而规范化操作的正式文件; 1.2 职能部门下发的工艺文件应达到“正确、完整、统一、清晰”,并能有效地指导生产; 1.3总装车间班组成员负责工艺文件、样板的完好性,在产品上线生产前,班组成员要把工艺文件按要求及时、准确、完整地摆放到生产现场的指定位置; 1.4工艺人员在处理生产过程中发生的技术问题时,要坚持“三按”(按设计图纸、技术标准、工艺文件)进行操作,发现文件不正确时,要及时反馈修改文件,总装车间班组长和一线员工有责任对其

发现的文件错误及时反馈以使文件能够持续有效指导生产; 1.5一线员工要熟悉当班机型的工艺文件,生产时要严格按照工艺文件及作业要求的规范化动作要领正确地操作,要保证操作与工艺文件规定的一致性。发生工艺文件规定模糊或产生歧异时,以现场工艺指导为准。现场工艺对工艺文件拥有最终解释权。 2.技术通知等临时性工艺文件的管理 2.1职能部门下发的技术通知等临时性工艺文件必须是盖有受控章的正式文件,对于非正常渠道下发的非正式文件,总装车间有权不予执行; 2.2技术通知等临时性工艺文件与其他工艺文件一样在指导一线员工生产操作时具有严格的约束力,总装车间相关执行人员应严格按照技术通知规定的内容进行正确生产操作; 2.3现场工艺有责任对技术通知等临时性工艺文件进行必要解释或补充,并要求总装车间相关人员按文件规定贯彻执行。现场工艺对技术通知等临时性工艺文件拥有最终解释权; 2.4总装车间应对职能部门下发的技术通知等临时性工艺文件进行妥善保管,以备查询。 3.过程检验管理 3.1过程检验是指一线员工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自检、互检、首检以及终检等活动,目的是为了减少生产过程中的人为错误和不必要的损失,提高成品一次下线合格率; 3.2一线员工在生产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检验工艺文件规定进行自

工艺报警管理(知识材料)

工艺报警管理 一、目的 为加强工艺报警的管理,减少人为失误,避免严重的工艺安全事故的发生,制定此规定。 二、范围 报警管理的范围包括生产工艺参数(液位、压力、温度、流量等)、在线分析参数(PH、H2、CO、O2、COD等)和有毒有害、火灾报警。 三、职责 1、生产部门负责对生产工艺参数和在线分析参数报警的指导、统计; 2、消防部门负责对火灾报警的指导和统计; 3、各分厂(车间)是以上各类报警属地管理的主体责任,负责对报警的确认、统计、分析和采取相应措施; 4、与以上报警有关的部门应积极配合分厂、车间做好上述报警的辅助工作。 5、各企业应根据组织机构和职责划分明确生产工艺参数、在线分析参数、有毒有害火灾报警的管理职责。 四、理想的报警次数 为减少操作员人为失误,降低操作员工作负荷,根据国外研究,理想的报警频率如表1所示下:

表1 理想的报警频率 KPI 目标 工艺稳定状态1次/10分钟或更少 异常状态10次/10分钟或更少 平均的工艺报警率5次/每小时(120次/每天)或更少工艺紊乱的10分钟内的报警次数10次或更少 没有消除的报警(超过一天)0 没有经过审批同意的报警设定值的改变0 注释: 1、工艺稳定状态---指一名操作员有效响应和处理报警的最多报警点 数; 2、异常状态---指在异常时,一名操作员很难响应和处理的报警点数; 3、平均的工艺报警率---指一名操作员预计能响应和处理的报警频率; 4、工艺紊乱的10分钟内的报警点数---在工艺紊乱时10分钟内最多的报 警点数。 五、报警处理的原则和要求 1、岗位操作人员发现生产工艺参数报警时,应在第一时间进行确认,包括及时安排外操和仪表等相关人员进行确认,并进行判断和分析,以采取措施,使工艺参数恢复到正常操作的范围。如认为属于误报的,应安排外操和仪表人员等相关人员进行确认,直至找到报警的真正原因,并采取措施消除误报; 2、多个报警同时发生,岗位操作人员应迅速切换至报警页面,并优先解决最可能影响装置安全的报警,其次再解决生产和质量的报警,直至消除各报警;

管理基础知识点重点归纳

管理基础知识重点归纳(全) 一、管理 ■含义:1.管理是由管理者引导的活动 2.管理是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进行的 3.管理是为了实现组织目标 4.管理需要有效地动员和配置资源 5.管理具有基本职能 6.管理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 ■管理的特性:1.管理的二重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首先是指管理的生产力属性和生产关系属性。管理工作既有科学性又有艺术性。 2.管理具有目标性。 3.管理具有组织性。 4.管理具有创新性。 ■管理的基本职能:计划 组织(组织设计、人员配备、组织运行) 领导 控制 ■管理的类型:按公共领域和非公共领域划分,现代管理分为公共管理和企业管理。 ■管理者的层次分为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基础管理者。同时整个组织还包括一层作业人员。 ■按管理人员的领域分为综合管理人员和专业管理人员。 ■管理者的角色:人际角色(代表人角色、领导者角色、联络者角色)、信息角色(信息监视者、信息传播者、发言人)、决策角色(企业家、故障处理者、资源配置者、谈判者)。 ■管理者应具备的技能: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 ■管理环境之组织环境的分类:外部环境(一般环境和特殊环境);内部环境(人力资源、财力资源、物力资源和信息资源和各项管理手段完善与协调的程度) ■外部环境:一般环境(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技术、自然环境) 特殊环境(产品的用户、竞争对手、供应商、政府机构、社会团体) ■两种程度四种环境状况,美国的邓肯的静态(稳定)—动态(不稳定),简单—复杂得来。 ■SWOT(内外部环境综合分析):S优势、W劣势、O机会、T威胁。 二、决策 ■决策的本质:1.决策应有明确合理的目标; 2.决策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备选方案,但只能采取其中一个; 3.必须知道采用每种方案后可能出现的各种后果; 4.最后选取得方案,只能是“令人满意”或“足够好的”,而不可能是最优的。 5.决策的实质是为了谋求企业外部环境、内部条件和经营目标之间的动态平衡而作出的努力。 ■决策的特征:前瞻性;目标性;选择性;可行性;过程性;科学性;风险性。 ■决策的作用:决策时决定组织管理工作成败的关键; 决策时实施各项管理职能的保证。 ■决策的类型:1.按决策的重要程度,可分为战略决策、战术决策和业务决策。 2.按决策的重复程度,可分为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 3.按决策的信息可靠程度,可分为确定型、风险型和不确定型决策。 4.按照参与决策主体不同,可分为个人决策和群体决策。 ■决策的原则:满意原则;系统原则;信息原则;预测原则;比较优选原则;反馈原则;效益原则。 ■决策的制定过程:1.确定决策问题;2.确定目标;3.拟定备选方案;4.分析备选方案;5.选择最优方案。

工艺基础知识--入门篇

工艺基础知识目录 (一)工艺技术 1、机械制造工艺基本术语 2、机构加工工艺过程的组成 3、工艺文件 4、工艺参数 5、工艺定位夹紧符号 6、产品图及特性值符号 7、生产准备工作的六个阶段 8、工艺纪律 二、刀具 1、对刀具材料的要求 2、刀具的组成 3、刀具几何参数 4、常用刀具材料 5、冷却液 三、机床夹具 1、定义 2、分类 3、机床夹具的组成 4、工件在夹具中定位的基本原理 四、金属材料及热处理 (一)金属材料 1、钢的编号 2、铸钢与铸铁 3、其它(略) 五、公差配合与技术质量 (一)互换性 (二)公差有关术语 1、基本尺寸 2、极限尺寸 3、实际尺寸 4、极限偏差 5、公差 6、表面热处理 1、万能量具 2、专用量具 3、检验具 4、检测设备 (四)表面粗糙度 1、表面粗糙度与光洁度对照表 2、表面粗糙度符号 3、标准方法 (五)形位公关各项目的符号 一、工艺技术 1、工艺基本术语 (1)机械制造:各种机械的制造方法和过程的总称。 (2)生产过程:将原材料转变为成品的全过程。 (3)工艺过程:改变生产对象的形状、尺寸、相对位置和性质等,使其成为成品或半成品的过程。 (4)工艺文件:指导工人操作和用于生产、工艺管理等的各种技术文件。 (5)工艺规程:规定产品或零部件制造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等的工艺文件。 (6)工艺参数:为了达到预期的技术指标,工艺过程中所需选用或控制的有关量。

(7)工艺装备(工装):产品制造过程中所用的各种工具总称。包括:刀具、夹具、模具、量具、检具、具、钳工工具和工位器具等。 (8)毛坯:根据零件(或产品)所要求的形状、工艺尺寸等而制成的,供进一步加工用的生产对象。 (9)工件:加工过程中的生产对象。 (10)切削加工:利用切削工具从工件上切除多余材料的加工方法。 (11)工序: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地点对同一个或同时对几个工件所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 (12)安装:工件(或单元)经一次装夹后所完成的那一部分工序。 (13)工步:在加工表面(或装配时的连续表面)和加工(或装)工具不变的情况下,所连续完成的那一 部分工序。 (14)工位:为了完成一定的工序部分,一次装夹工件后,工件(或装配单元)与夹具或设备的可动部分一起相对刀具或设备的固定部分所占据的每一个位置。 (15)工艺尺寸:根据加工的需要,在工艺附图或工艺规程中所给出的尺寸。 (16)工序余量:相邻两工序的尺寸之差。 (17)加工精度:零件加工后的实际几何参数(尺寸、形状和位置)与理想几何参数的符合程度。 (18)工艺(序)卡:按产品或零部件的某一工艺阶段受编制的一种工艺文件。它以工序为单位,详细说明这个阶段的工序号,工序名称、工序内容、工艺参数、操作要求以及采用的设备和工艺装备等。 (19)工艺附图:附在工艺规程上用以说明产品或零部件加工或装地的简图或图表。 (20)检验工艺卡:按工艺过程中零件的尺寸、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才性质等的重要性,而编制的一种工艺文件。规定了检验百分比和使用的量、检具以及合格标记等。 (21)夹具:用以装夹工件(或引导刀具)的装置。 (22)装夹:将工件在机床上或夹具中定位、夹紧的过程。 (23)粗加工:从坯料上切除较多的余量,所能达到的精度比较低,加工表面粗糙度数值比较大的加工过程。 (24)精加工:从工件上切除较少余量,所得精度比较高,表面粗糙度数值比较小的加工过程。 (25)半精加工:介于粗加工和精加工之间所进行的加工过程。 (26)计算机辅助工艺规程编制(CAPP):通过向计算机输入被加工零件的原始数据、加工条件和加工 要求,由计算机自动地进行编码、编程直到最后输出经过优化的工艺规程化的过程。 (27)计算辅助制造:利用计算机分级结构将产品的设计信息自动地转换成制造信息,以控制产品的加工、装地、检验、试验、包装等全过程以及与这些过程有关的全部物流系统和初步的生产调度。

工艺常识

基础工艺知识 1、精益生产是什么?七大浪费是什么? 精益生产是通过系统结构、人员组织、运行方式和市场供求等方面的变革,使生产系统能很快适应用户需求不断变化,并能使生产过程中一切无用、多余的东西被精简,最终达到包括市场供销在内的生产的各方面最好结果的一种生产管理方式。与传统的大生产方式不同,其特色是“多品种”,“小批量”。 精益生产方式的实质是管理过程,包括人事组织管理的优化,大力精简中间管理层,进行组织扁平化改革,减少非直接生产人员;推行生产均衡化同步化,实现零库存与柔性生产;推行全生产过程(包括整个供应链)的质量保证体系,实现零不良;减少和降低任何环节上的浪费,实现零浪费;最终实现拉动式准时化生产方式。 第一种:等待的浪费主要因素表现为:作业不平衡,安排作业不当、待料、品质不良等。第二种:搬运的浪费主要因素表现为:车间布置采用批量生产,依工作站为区别的集中的水平式布置所致。(也就是分工艺流程批量生产),无流线生产的观念。 第三种:不良品的浪费主要因素表现为:工序生产无标准确认或有标准确认未对照标准作业,管理不严密、松懈所导致。 第四种:动作的浪费主要因素表现为:生产场地不规划,生产模式设计不周全,生产动作不规范统一。 第五种:加工的浪费主要因素表现为:制造过程中作业加工程序动作不优化,可省略、替代、重组或合并的未及时检查。 第六种:库存的浪费主要因素表现为:管理者为了自身的工作方便或本区域生产量化控制一次性批量下单生产,而不结合主生产计划需求流线生产所导致局部大批量库存。库存的损害表现有:(1):产生不必要的搬运、堆积、放置、防护处理、找寻等浪费。(2):使先进先出的作业困难。(3):损失利息及管理费用。(4):物品的价值会减低,变成呆滞品。(5):占用厂房空间,造成多余的工场、仓库建设投资的浪费。(6):没有管理的紧张感,阻碍改进。(7):设备能力及人员需求的误判。 第七种:制造过多(早)的浪费主要因素表现为:管理者认为制造过多与过早能够提高效率或减少产能的损失和平衡车间生产力。制造过多(早)的损害表现有:(1):提早用掉费用(材料费、人工费),不能创造利润。(2):把“等待的浪费”隐藏起来,使管理人员漠视等待的发生和存在。(3):自然而然地积压在制品,其结果不但会使制程的时间变长(无形的),而且会使现场工作的空间变大,机器间距离因此加大,逐渐地吞蚀利润。(4):产生搬运,堆积的浪费,使得先进先出的作业产生困难。 第八种:管理的浪费。 2、IE是什么?IE七大手法? 工业工程(Industrial Engineering, 简称IE):是研究由人、物料、信息、设备和能源构成的集成系统的设计、改进和实施,它应用数学、物理学和社会科学的知识和技能,结合工程分析和设计的原理与方法,来说明、预测和评价这一集成系统将得到的结果。 (1)防呆法 如何避免做错事情,使工作第一次就做好的精神能够具体实现。 (2)动改法 改善人体动作的方式,减少疲劳使工作更为舒适、更有效率,不要蛮干。 (3)流程法 研究探讨牵涉到几个不同工作站或地点之流动关系,藉以发掘出可资改善的地方。(4)五五法 借着质问的技巧来发掘出改善的构想。 (5)人机法 研究探讨操作人员与机器工作的过程,藉以掘出可资改善的地方。 (6)双手法 研究人体双手在工作时的过程,藉以发掘出可资改善的地方。 (7)抽查法 借着抽样观察的方法能很迅速有效地了解问题的真象。

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知识培训讲义

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知识培训讲义 一、安全生产的基础知识 ㈠安全管理内容 安全生产管理:就是针对人们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运用有效的资源,发挥人们的智慧,进行有关决策、计划、组织和控制的活动,实现人与机械设备、物料、环境和谐,达到安全生产的目标。 安全生产管理的内容包括:管理机构和人员、安全责任制、规章制度、安全生产策划、安全教育培训、安全技术档案六个方面。 ㈡安全生产五要素 安全生产五要素:安全文化、安全法制、安全责任、安全科技、安全投入这五个要素。 安全生产五要素的关系:安全文化是灵魂,安全法制是利器,安全责任是核心,安全科技是动力,安全投入是保障。 ㈢四不伤害四不伤害:不伤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保护他人不受伤害。 ㈣三项岗位人员“三项岗位”人员: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 二、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责任 ㈠企业主体责任 企业的安全责任12 项: 1.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履行“三同时”规定; 2.为从业人员配备劳动防护用品; 3.按规定提取和使用安全生产费用,依法为从业人员缴纳工伤保险费,高危行业企业投保安全生产责任险; 4.依法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安全管理人员; 5.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各项规章制度、操作规程; 6.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 7.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定期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及时消除事故隐

患,依法对重大危险源实施监控; 8.依法取得安全生产行政许可; 9.统一协调管理承包、承租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 10.及时报告生产安全事故,开展事故救援和处理善后工作 11.负责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的预防和职业病防治工作; 12.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安全生产责任。 ㈡管理人员安全生产职责 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与本单位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适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安全管理能力。 1.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职责 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负全面职责 ①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②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③保证本单位安全投入有效实施; ④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安全事故隐患; ⑤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⑥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2.安全生产副职职责 ①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本企业各项安全管理制度; ②检查现场安全生产情况,查处安全生产违规违纪行为,监督隐 患整改措施落实; ③负责组织制定安全规章制度、安全计划; ④抓好职工安全教育培训工作; ⑤坚持现场带班值班; ⑥协助抓好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 3.安全员岗位职责 ①认真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本企业各项安全管理制度; ②负责上班前和上班过程检查中的现场安全生产检查,发现不安全隐

工艺纪律管理办法

工艺纪律管理制度 一.总则 工艺纪律是公司在产品生产过程中,为维护工艺的严肃性,保证工艺贯彻执行,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文明生产而制定的某些有约束性的规定,工艺纪律是确保公司有秩序地进行生产活动的重要约束之一。 二.定义 1.职能部门:泛指开发部,工程部,品管部。 2.工艺贯彻率:工艺文件的贯彻执行指标,每月统计;工艺贯彻率不得低于90%。工艺贯彻率的计算公式: N-n 工艺贯彻率(%)= ——×100% N N:每月检查工艺贯彻的工序总次数。 n:每月未贯彻工艺的工序总次数。 3.工装夹具:简称工装,是指生产制造过程中用于检测、控制、操作等生产辅助工具,包括测试工装、夹具、刀模、刀具、专用量具(包括计量器具)以及辅具。 三.工艺纪律的管理职责 1. 生产部全面负责推行生产车间工艺纪律的贯彻执行和日常检查考核工作。 2.品管部负责生产车间日常工艺纪律执行的监督; 3.工程部对公司工艺纪律的执行和督导负有管理责任,并负责组织不定期工艺纪律检查工作。 4.班组长负责本班组的工艺纪律管理日常工作。 四.工艺纪律管理的主要内容 (一)现场作业管理的工艺纪律 1.工艺文件的管理 1.1工艺文件是泛指作业指导书、工艺流程卡、工艺附图、参数对照表、设备操作规程、产品图纸、检验指导书/标准、技术规范等能够及时而有效地指导员工

进行正确而规范化操作的受控正式文件,工艺文件的管理遵照《技术资料管理程序》的规定; 1.2 职能部门下发的工艺文件应达到“正确、完整、统一、清晰”的要求,并能有效地指导生产; 1.3使用部门负责保证工艺文件的完好性,在产品上线生产前,工艺文件按要求及时、准确、完整地到生产现场; 1.4工艺技术人员在处理生产过程中发生的技术问题时,要坚持“三按”(按设计图纸、技术标准、工艺文件),发现文件不正确时,要及时向编写部门反馈修改文件,车间主管和一线员工有责任对其发现的文件错误及时反馈以使文件能够持续有效指导生产; 1.5一线员工要熟悉当班作业的工艺文件,生产时要严格按照工艺文件及作业要求的规范化动作要领正确地操作,要保证操作与工艺文件规定的一致性。发生工艺文件规定模糊或产生歧异时,以技术部门的现场工艺指导为准。技术部门对工艺文件拥有最终解释权。 1.6生产设备的操作指导书等文件应存放或悬挂于设备附近方便位置,以便日常使用; 2.技术通知等临时性工艺文件的管理 2.1职能部门下发的技术通知等临时性工艺文件必须是正常流程下发的正式文件,对于非正常渠道下发的非正式文件,生产车间有权不予执行; 2.2技术通知等临时性工艺文件与其他工艺文件一样在指导一线员工生产操作 时具有严格的约束力,生产车间相关执行人员应严格按照技术通知规定的内容、规定的时间或条件进行正确生产操作; 2.3职能部门有责任对技术通知等临时性工艺文件进行必要解释或补充,并要求车间相关人员按文件规定贯彻执行。职能部门对技术通知等临时性工艺文件拥有最终解释权; 2.4生产车间应对职能部门下发的技术通知等临时性工艺文件进行妥善保管,以备查询。 3.过程检验管理 3.1过程检验是指一线员工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自检、互检、首检以及终检等活动,目的是为了减少生产过程中的人为错误和不必要的损失,提高成品一次下线合格率; 3.2一线员工在生产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检验工艺文件规定进行自检和互检等活动,一线员工要熟知当批作业当工位自检内容和互检内容;

工艺安全管理知识交流

工艺安全管理 一、工艺安全信息 1、化学品危害信息 化学品危害信息至少应包括: a)毒性; b)允许暴露限值; c)物理参数,如沸点、蒸气压、密度、溶解度、闪点、爆炸极限; d)反应特性,如氧化反应、聚合反应; e)腐蚀性数据,腐蚀性以及材质的不相容性; f)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如受热是否分解、暴露于空气中或被撞击时是否 稳定;与其它物质混合时的不良后果,混合后是否发生反应; g)对于泄漏化学品的处置方法。 2、工艺技术信息 工艺技术信息至少应包括: a)工艺流程简图; b)工艺化学原理资料; c)设计的物料最大存储量; d)安全操作范围(温度、压力、流量、液位或组分等); e)偏离正常工况后果的评估,包括对员工的安全和健康的影响。 f)物料平衡表、能量平衡表; 注:上述工艺技术信息通常包含在技术手册、标准操作程序、操作法、培训材料或其他类似文件中。

工艺设备信息至少应包括: a)材质; b)工艺控制流程图(P&ID); c)电气设备危险等级区域划分图; d)泄压系统设计和设计基础; e)通风系统的设计图; f)设计标准或规范; g)计量控制系统; h)安全系统(如:联锁、监测或抑制系统)。 4、工艺安全信息管理 公司职能部门通过以下途径获得所需的工艺安全信息: a)从制造商或供应商处获得物料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b)从项目工艺技术包的提供商或工程项目总承包商处可以获得基础的工艺技术信息; c) 从设计单位获得详细的工艺系统信息,包括各专业的详细图纸、文件和 计算书等; d) 从设备供应商处获取主要设备的资料,包括设备手册或图纸,维修和操 作指南、故障处理等相关的信息; e)机械完工报告、单机和系统调试报告、监理报告、特种设备检验报告、 消防验收报告等文件和资料; f) 为了防止生产过程中误将不相容的化学品混合,将涉及的化学品编制成 化学品互相反应的矩阵表;通过查阅矩阵表确认化学品之间的相容性。 工艺安全信息通常包含在技术手册、SOP/SOC、培训材料或其他工艺文件中。工艺安全信息文件应纳入文件控制系统予以管理,保持最新版本。

棉纺织厂设计管理及工艺管理知识分析计算(DOC 14页)

棉纺织厂设计工艺计算 罗伟 纺织042班 0401021086 严治军 纺织042班 A :J 19.4×J 19.4×260×260×119.5 3万锭 B :T/ C 13×T/C 13×380×280×119.5 2万锭 要求:1.所有纱要求全部自用。 2.2~3个学生一组,相互协作。 A :J 19.4×J 19.4×260×260×119.5 3万锭 其中:N tj :经纱号数 N tj =19.4tex N tw :纬纱号数 N tw =19.4tex P j :经纱密度 P j =260根/10cm P w :纬纱密度 P w =260根/10cm W b :布幅 W b =119.5cm (一)涤棉细布用纱量计算 1.总经根数的计算 总经根数M z = 其中: m bj :边经根数 m bj =24根 b d :地经穿入数 b d =2 b b :边经穿入数 b b =4 M z =×119.5+24×(1-)=3119根 2.每米织物经、纬纱用纱量的计算 (1)每米织物经纱用纱量 = ==69.225 g/m (2)每米织物纬纱用纱量 = ==63.799 g/m 3.捻度的计算 T t =×10 捻/m 取:粗纱=65 细纱:经纱=380 纬纱=362 (1) 粗纱捻度T 粗==2.91捻/10cm=29.1 捻/m (2) 细纱经纱捻度T 经==86.27捻/10cm=862.7捻/m (3) 细纱纬纱捻度T 纬==82.19捻/10cm= 821.9捻/m 4.细纱机理论生产量 (1)细纱机理论生产量= 取: n s =19400r/min 经纱= 1000000 8.94104.191940060????=0.02382 kg/h·锭 纬纱=10000009727.87104.191940060????=0.02567 kg/h·锭 时间效率:经纱取97% 纬纱取96% (2)细纱机定额生产量 经纱=0.02382×97%=0.0225 kg/h·锭 纬纱=0.02567×96%=0.02464 kg/h·锭 5.细纱机配备台数

2020年(培训体系)安全管理知识培训全集

安全管理知识培训全集 重大危险源判断举例: 某生产场所有甲、乙、丙三种物质,甲种物质的临界量和实际量分别为5t 和1.5t,乙种物质的临界量和实际量分别为2t 和1t,丙种物质的临界量和实际量分别为20t 和5t,该生产场所是否属于重大危险源? 我国职业病目录 共10类115种 一、尘肺(13种) 1、矽肺 2、煤工尘肺 3、石墨尘肺 4、碳黑尘肺 5、石棉肺 6、滑石尘肺 7、水泥尘肺 8、云母尘肺 我国职业病目录 共10类115种

二、职业性放射性疾病(11种) 1、外照射急性放射病 2、外照射亚急性放射病 3、外照射慢性放射病 4、内照射放射病 5、放射性皮肤疾病 6、放射性肿瘤 7、放射性骨损伤 8、放射性甲状腺疾病 我国职业病目录 共10类115种 三、职业中毒(56种) 1、铅及其化合物中毒 (不包括四乙基铅) 2、汞及其化合物中毒 3、锰及其化合物中毒 4、镉及其化合物中毒 5、铍病 6、铊及其化合物中毒 7、钡及其化合物中毒 我国职业病目录 共10类115种

三、职业中毒(56种) 16、氨中毒 17、偏二甲基肼中毒 18、氮氧化合物中毒 19、一氧化碳中毒 20、二硫化碳中毒 21、硫化氢中毒 22、磷化氢、磷化锌、磷化铝中毒 我国职业病目录 共10类115种 三、职业中毒(56种) 30、二甲苯中毒 31、正己烷中毒 32、汽油中毒 33、一甲胺中毒 34、有机氟聚合物单体及其热裂解物中毒 35、二氯乙烷中毒 我国职业病目录 共10类115种 三、职业中毒(56种) 42、三硝基甲苯中毒 43、甲醇中毒

44、酚中毒 45、五氯酚(钠)中毒 46、甲醛中毒 47、硫酸二甲酯中毒 我国职业病目录 共10类115种 三、职业中毒(56种) 54、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中毒 55、根据《职业性中毒性肝病诊断标准》能够诊断的职业性中毒性肝病 56、根据《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诊断标准(总则)》能够诊断的其他职业性急性中毒 我国职业病目录 共10类115种 四、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5种) 1、中暑 2、减压病 3、高原病 4、航空病 5、手臂振动病 我国职业病目录 共10类115种

工艺纪律管理规定

1.工艺纪律管理的目的 为了完善和规范工艺管理工作,加强工艺管理,严格工艺纪律,提高工艺水平,确保产品质量达到设计和用户要求,不断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特制定本管理规定. 2.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2.1.本标准规定了工艺纪律管理的体系,工艺纪律检查的依据及各级人员的检查方法。 2.2.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的工艺纪律管理。 3.工艺纪律管理体系 3.1.工艺纪律管理体系由公司、部门、班组三级管理体系构成。 3.2.工艺纪律的检查工作由公司分管领导直接领导,由各部门负责人、技术人员、班组长等人员组成,负责日常工艺纪律的检查和整改。技术部负责公司工艺纪律检查、整改督导的归口管理工作。 3.3.各部门负责人系本部门工艺纪律管理、检查工作的直接责任人。 4.工艺纪律检查结果通报程序 4.1.在现场工艺纪律检查中一旦发现有违反工艺纪律的现象,经核实后,填写工艺纪律检查通知单,报归口管理部门审核、分管领导签字批准后,向责任部门下发该通知单。 4.2.技术部负责工艺纪律检查的归口管理,负责工艺纪律检查情况的汇总、通报及考核,负责监督,确认发现问题的整改。 4.3.技术部负责汇总每月检查考核结果,经主管领导批准,于当月末呈交公司执行考核。 5.工艺纪律检查依据 5.1.工艺纪律“十不准”

5.1.1.不准违反工艺纪律指挥生产; 5.1.2.不准违反工艺,随意调整工艺流程或无视作业标准,随意操作; 5.1.3.不准使用未经检定合格(含合格证失效)的计测器具、量具,以及使用不合格模具进行生产; 5.1.4.不准使用不合格的原材料或辅料(不包括按正常程序办理使用的); 5.1.5.不准使用无效或作废的(或未及时更换的)工艺文件指导生产操作; 5.1. 6.不准违反审批程序,随意更改工艺文件或变更标准工艺参数作业; 5.1.7.不准只为完成生产任务,而不按工艺文件生产,降低质量标准或生产有质量隐患的产品; 5.1.8.不准填写虚假的原始记录,或故意隐瞒质量事故真相; 5.1.9.不准人为损坏、丢失工艺文件以及原始记录; 5.1.10.不准人为损坏、丢失设备、工位器具、检具、半成品或成品。 6.工艺纪律检查方法 6.1.工艺纪律检查的对象:从原材料入厂到产品制造交付的全过程,被检查人员包括 生产全过程直至产品售后服务为止的所有在岗人员。 6.2.工艺纪律检查的内容 6.2.1.原材料采购是否按原材料检查标准书进行执行。 6.2.2.原材料进厂是否按标准进行检查。 6.2.3.原材料是否按要求标准分类堆放,有无明显标识,有无混料情况。 6.2.4.是否按“设备操作规程”点检使用、保养设备。 6.2.5.上岗人员是否经过培训,对本岗位工艺要求是否熟悉,是否按工艺要求进行作 业。 6.2.6.上岗人员是否按自检要求进行自检自控并记录。 6.2. 7.量具、检具有无使用周期及点检时间标识。 6.2.8.是否使用过期的量具、检具。 6.2.9.工、检、模、夹具是否按“点检标准书”要求按时点检,点记录是否有真实有 效。 6.2.10.工、检、夹具、模具,保管状态是否有明显标识,有无防护措施。 6.2.11.异常情况发生时,是否按异常情况的程序处理,是否有详细的时间、方法、责 任人的记录。

文件管理基础知识

文件管理 一、文件基础知识 1.文件的定义:一般是指由法定机关、单位印发、用来处理公务活动,并具有特定格式的书面文字材料。 根据文件的适用范围,可分为:通用文件和专用文件。 GMP对文件的解释是指:“一切涉及生产、经营管理的书面标准和实施标准的结果。” 2.制定文件的目的: ◆明确责任 ◆规范操作程序 ◆可追踪性 ◆利于员工的培训 3.制定文件的意义: ◆文件是药品生产企业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件是药品生产、质量管理与作业活动中使用的书面标准,以及其管理与作业活动过程和产生结果的记录; ◆建立GMP文件系统是从“人治”到“法制”的变革,其核心是确保药品的生产作业活动“有章可循、照章办事、可以追踪”。从而避免混淆,污染和差错。 4.文件的分类: 1)文件分标准及记录两部分: 标准是指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预先制定的书面要求; 记录是指反映实际生产经营活动中执行标准的情况及结果。 2)标准分类 技术标准(TS):是以“物”为主要对象。 标准管理标准(SMP):是以“事”为主要对象。 操作标准(SOP):是以“人”的工作为对象,也叫工作标准。 技术标准:指生产技术活动中,由国家、地方、行业及企业颁布和制定的技术性规范、准则、办法、标准、规程和程序等书面要求; 可分为工艺规程、质量标准、其他规程。

管理标准:指为了行使管理职能而使管理过程标准化、规范化而制订的制度、规程、规定、标准、办法等书面要求; 操作标准:指对工作范围、职责、权限、工作及内容所制订的规定、规程、标准、办法和程序等书面要求。 好的SOP应具有“5W1H”: Why---什么原因(目的);Who---谁人干;When---在什么时候; What---干什么、如何干、如何监控;How---做到什么程度,达到什么要求。 5.记录分类: 按记载方式分类: 表格式文件(台帐、编码表、定额表等),如:工作服清洗记录。 记录记录表格(过程记录),如:批生产记录、批检验记录。 标记(卡、标签、凭证、标志等),如:货位卡、清场合格证。 二、文件的编制与管理 1.文件编制的原则: ◆根据GMP的要求,用文件控制生产、质量管理的各项活动; ◆明确全体员工的职责,使企业各项工作有人负责,责、权分明; ◆严格管理,有效地防止生产过程的交叉污染与混淆; ◆为每个产品建立完整、明确的技术标准,为各类管理及操作人员提供一套详细的管理、 操作标准,统一全体员工的行为,减少人为差错,建立井然有序的生产秩序; ◆每项工作均有完整、真实的记录,并有可追踪性; ◆文件应具有科学性、先进性,更应具有可操作性,简单、清晰、实用。 ▓用一句话来说,就是:写应该做的(即GMP要求的),做你所写的,记你所做的。2.文件编制过程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文件编制应具备的几个前提条件: ——硬件设施基本定型; ——组织机构已确定,并有划分明确的职责范围; ——文件系统管理标准应首先制定,使各种文件的编制有章可循; ——制订文件编制计划,将编制任务落实到人头并限期完成。 3.文件管理要求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