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数学教案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数学教案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数学教案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汇总

《数一数》

《比一比》

《分一分》

《认位置》

《认数(一)》

《认识物体》

《分与合》

《加法和减法》

《统计》

《认数(二)》

《认识钟表》

《加法》

《9加几》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一数》数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看和数了解画面的具体内容,引导学生感受看和数是认识生活中的事物,是研究数学常用的方法。

2、引导学生一件一件地观察场景中的主要物体,并分别数出这些物体的个数,初步培养有条理地观察的惯。

3、让学生在自己探索与合作交流中观察、研究。

二、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经由过程理论、探究、合作交流,掌握数数。匡助学生解决认知过程中的困难。

三、课前准备:

教学挂图、学具。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报告:小朋友们,暑假里爸爸妈妈都带你们去哪玩了?通知大家一个好音讯,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到一个热闹的地方——动物乐土,高兴吗?

2、出示挂图,进一步激发起数数的兴趣,初步探索。嗬!动物乐园到了,你们看,动物乐园里可热闹啦,让我们快快向前去,小朋友,睁大眼睛,你看看图上有些什么?

(二)思索探讨

1、看图了解画图的内容,图上有些什么?分别在哪里?(引导学生按一定顺序观察图)

2、结合画面下的10幅小图观察,这10幅小图都是从场景里提取的,让学生一件一件地观察场景中的主要物体,并分别数出这些物体的个数。

3、用圆点表示物体的个数。引导学生看小图与之下面的圆点,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圆点与物体有一一对应关系,渗透着对应的思想。)

4、第七、八、十这三幅小图中有圆点无物体,这个问号是什么意义?放手让学生按照圆点个数,到情景图中找相应的物体。(三)交流共享

1、数数操演

(1)教室里有几扇窗?几扇门?

(2)教室的第一排坐着几个小朋友?

(3)小朋友拿出10根小棒,一边数一边拿,并摆在桌子上,让同桌同学检查对不对。

(4)小结:数数时要一个一个地数,不能漏掉,也不能重复多数。

(5)连一连

(6)画一画

2、拓展运用

讲述:小朋友,已经学会了数一数,即1—10的物体的个数。你能用1-10这10个数字中的其中一个数来说句话吗?在小组内说说。如:我有10个手指,我们小组有4人,等等。

3、游戏:火车钻山洞

讲述:刚才小朋友数数数得可真棒,现在我们一起去儿童乐园玩玩。

游戏方法:我们分小组进行,两个小朋友手拉手抬起来,围成山洞,请小组后面的几位同学当司机,前面报几,后面接着往下报,如1、2、3,如果说对了,就发出呜呜声,说错了,就“咔嚓”暂停,说对了再通过。

(四)检测完善

1、我们既能去动物园,还能玩游戏,高兴吗?小朋友好动脑,又爱着手,真不错,在这节课里,你学到了哪些本领?你是怎样想的?

2、完成教室作业。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比一比》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

比较长短、高矮。课本第4~5页。

教学目标:

1、初步熟悉长短、高矮的含义。

2、初步晓得怎样作长短、高矮的比较,初步懂得直接比较的思惟方法。

3、能准确地应用长短、高矮的基本词语表达出比较的结果。

教学重点:

1、知道长短、高矮的含义。

2、初步懂得直接比较长短、高矮的思维方法。

教学难点:

1、掌握比较的标准和方法。

2、用正确的数学语言表述比较的结果。

教具准备:

实物、投影片。

教学过程:

1、复

了解学生对实际生活中长短、高矮已有的感性认识。

二、新课导入。

1、取出一支吸管,问:这支吸管长照旧短?

2、当学生说出答案或争论时,再拿出分别比它短和比它长的两支吸管,引起学生对刚才答案的怀疑,从而导入新课。

3、出示课题,明确目标。三、新课教学。

1、明确比较的请求。

(1)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才能作比较,对单个物件不存在什么比较。

(2)确定什么和什么比较,比较的尺度是什么。

(3)比较时,要把两物体的一端对齐,然后再看它们的另一端是否对齐,从而进行比较。

2、指导看图P4(投影):图上有什么?

3、看图找一找比较这些事物的长短或高矮。

(训练学生说出比较的结果:XX比XX长、XX比XX 短、XX和XX同样长或XX比XX高、XX比XX矮、XX和XX同样高。)

4、练P4。

(1)看图长的画√,短的画O。

(2)你还能在图上找一找,比一比吗?

5、小结。

比较长短和比较高矮都必需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才能作比较,单个物件不存在长短、高矮的,比较长短和高矮的方法一样,一定要把一头对齐,才能精确比较出长短和高矮。

6、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实物,分组进行比一比,相互讲出比较的结果。(教师巡视,对差生进行辅导。)

四、巩固练。

1、课本P5想想做做。

(老师读题指导看图让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并说出理由。)

2、请联系你身边的事物找一找,比一比。

五、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谈谈你的收获。

六、作业。

1、运用已学的知识,找身边熟悉的事物比一比,说一说。

2、预P6比一比。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分一分》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情境和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研究分数的必要性。

2、会用折纸、涂色等方式,表示简单的分数。

3、学会分数的读写,从中感受分数与平均数的内在联系。

教学重点:

理解分数的意义,会读写简单的分数。

教学难点:

会用折纸、涂色等方式,表示简朴的分数。

教学用具:

正方形纸、长方形纸多少、课件。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同砚们,在日常生活中你为别人分过东西吗?你是怎样分的?(板书:分一分)

现在,我们来帮助鼠妈妈、淘气、笑笑分东西,要分得公平合理。

1、出示情境图。(课件)

(1)鼠妈妈分饼:鼠妈妈做了4张饼,整分给两只小老鼠,要这两只小老鼠得到的饼一样多,应该怎样分呢?你来帮帮她好吗?

生汇报,师板书:4÷2=2(张)师指出:当我们分东西分得一样多的时候,我们就叫平均分。如果一只鼠分1张饼,另一只鼠分3张饼,是平均分吗?

(2)调皮、笑笑分苹果。

a、(课件出示第一幅图)看淘气、XXX在分两个大苹果,他俩平均分几个苹果?怎样列式?(2÷2=1个)

b、(课件出示第二幅图)目前少了一个苹果,目前调皮、XXX平均分几个苹果?怎样列式?(1÷2=)

2、构造学生会商交流:怎样表示这一半的苹果呢?请同砚们想一想举措,在簿子上画一画,写一写。

指名汇报,上前展示自己表示一半的不同方法

3、引入。

用了这么多方法来表示这一半的数,我们看看智慧老人是怎样说的?

生看完后,师指出:一半可以用表示,并申明所表示的意义。

生活中还有什么可以用二分之一来表示?学生举身边的事例来说明。

二、着手操作,探讨新知

1、认识几分之一。

(1)涂一涂,感受。

(课本53页下)提示:涂之前要先找出什么?生试着涂,师巡视指导。

(2)折一折,加深理解的含义。

生汇报不同的方法,师相应点拨。

2、熟悉几分之几。

请同学们拿出一张正方形纸,折一折,把他平均分成4份,然后按54页的要求去做,看看你又认识了哪些分数。

生边涂色边做书上的填空题,然后集体汇报交流。

3、加深理解几分之几的含义。

(课件出示)

(1)把一块面包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这块面包的三分之一,写作。

(2)把一个圆平均分成4份,一份是它的()。

(3)把一张长方形纸对折,再对折,把这张长方形纸平均分成()份,每份是它的()。

4、分数的组成及读写法。

一个分数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都叫什么名字?快到书上找一找。

学生看书后,指名汇报,板书的各部分名称,并指导读。

你还能举例说出几个分数的各部分名称吗?

5、师小结。

三、知识运用

1、(书上54页下方)

(1)看图说一说,写一写,读一读。

(2)联系实际,体会分数就在我们身边。生举例说出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分数。

2、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涂色部分,并读一读(55页第1题)。

生先独立完成,然后全班汇报交流。

3、按分数把下面各图形涂上色彩(55页第2题)。

4、判断:(55页第3题)全班讨论订正。

5、请你用所学知识解释下列题目(55页第4题)

4、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课后请同砚们做个仔细人,多收集一些生活中的分数。

板书设想:

分一分(一)

4÷2=2 2÷2=1

1÷2=(一半)

分数:,,,,……

3……分子

——……分数线

4……分母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认位置》数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场景里体会上、下,前、后,左、右的位置关系,初步学会使用上、下,前、后,左、右等词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2.使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研究发现和解决数学问题,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研究数学的自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

初步学会使用上、下,前、后,左、右等词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3、课前筹办:

教学挂图。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谈话:小朋友们已经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了,懂得了很多课堂纪律。老师问问大家,当我们想发言的时候应该先怎么样?(指名回答)大家举手看一看?(让学生在座位上举手)提问:大家举的是哪只手?没有举起来的这只手是——(左手)谁来说说怎样区分左、右手?

谈话:左手和右手是一对好朋友,共同起来力量可大了!小朋友再看一看,在我们的身上你还能找出这样的好朋友吗?谁来说说?(请肄业生摸着说)

小游戏:由慢到快听口令做动作(想想做做第1题)。

左手握拳头,右手握拳头;

左边拍拍手,右边拍拍手;

左手摸右耳,右手摸左耳。

(二)探究交流

1.多媒体出示小朋友在教室里上课的场景。

谈话:小朋友们上课坐得多整齐啊!你能用我们刚才研究的左和右来说说他们的位置关系吗?

同桌会商,尝试说说XXX与XXX的位置关系。交流反馈,指导学生精确说出“XXX坐在XXX的左侧,XXX坐在XXX的右边”。

如果有的学生说“XXX坐在左边”,则启发:这样说不够完整,你能完整地说一说XXX坐在谁的左边吗?

小结:在描述两个人的位置关系时,要说清楚谁在谁的左侧或右边。

提问:你还能看图说说哪些物体有左、右的位置关系?同桌互相说后汇报。

2.联系教室里的真实场景,强化对左右位置关系的认识(“想想做做”第2题)。

让每个学生自由说一说坐在自己左面的小朋友是谁,坐在自己右面的小朋友是谁,再同桌交流,最后指名回答。

选同桌两个小朋友,让其他小朋友说一说谁在谁的左边,谁在谁的右边。

选横排或竖排里的三个小朋友,请学生说说中央小朋友所处的位置。

小结:我们在描述位置时,一定要说清楚,谁在谁的左边或右边,而不能只说谁在左边或右边。

3.让学生就教室里的某一人或物说一说所处的位置。(可以用前、后的关系进行表达)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想一想做做”第3题。

谈话:星期天,小熊买了好多好吃的来招待好朋友(多媒体出示情境图)。谁来说说小熊都买了什么?

提问:每个小朋友可以选一样,但是不能说出它的名字,只能说出它上、下、左、右的邻居各是谁,让大家来猜一猜好吗?

2.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同桌合作操作:把数学书摆在课桌的中央,把文具盒摆在数学书的右面,把学具盒摆在数学书的左面,把小尺摆在文具盒的上面。

让学生说一说,摆在最左边的是什么,摆在最右边的是什么。从左数,文具盒是第几个,从右数,文具盒是第几个。数学书的左边有什么,右边有什么。要求同桌合作,自由摆放学具,再互相说给同桌听,指名交流。

3.完成“想一想做做”第5、6题。

先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最后指名全班交流。

第5题可让学生先看图说,再让学生说说还可以怎样说。

(四)总结点拨,拓展应用

提问:小朋友们,谁来说说这节课你都知道了些什么?(揭示课题:认位置)

谈话:课后,请小朋友们用你们那善于发现的眼睛到生活中去仔细观察,找出各种物体间的位置关系,并且说一说,好吗?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认数(一)》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正确数出数量在11~20之间物体的个数,认识11~20各数,能正确读出11~20各数,初步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

2.使学生初步了解十进制,知道10个一是1个十,2个十是20,初步掌握一个十和几个一表示十几。

3.使学生初步体会数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初步的估量熟悉。

教学重点:

认识11~20各数,能正确读出11~20各数,初步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

教学难点:

使学生初步体会数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初步的估计意识。

教学筹办:

课前:学生到超市了解哪些东西是10个10放在一起的。

课件、每个学生小棒单根20根,橡皮筋1根、2片1捆的小棒图、直尺。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大屏幕出示文具店配景)

师:我们小朋友认识这个地方,对了,这是我们学校附近的文具店。瞧,店里有好多铅笔呢。我们小朋友有没有在店里

面买过铅笔?买了几枝?(点击课件出示柜台上若干铅笔,其中整捆2捆,另有一个大笔筒里面单枝铅笔若干。)

二、操作探究,研究新知

1.认识“10个一是1个十”。

(1)提供探索机会。

师:老师前两天也给我儿子去买铅笔了,我准备买10枝铅笔。谁来当当小老板,帮老师拿一下铅笔。(出示实物:两捆和一个笔筒放10枝铅笔)

指名到讲台前来拿,估计有两种情况。

①从笔筒中一枝一枝地数出10枝铅笔。

②直接拿一捆铅笔。

(不管学生先出现哪一种,师:另有不同的拿法吗?)

(2)比较中体会新知。

刚才,有一个小朋友是从笔筒中数出10枝,另有一个小朋友是直接拿一捆。这两种方法,你喜欢哪一种?为何呢?(多指名几人说一说)

师:大家都喜欢直接拿一捆,那一捆是不是10枝呢?我们一起来数一数。(拿出一捆铅笔,展开两个学生到台前来一起数一数)

师:果然是10枝,晓得为何要把10枝铅笔捆成一捆吗?(这样拿起来很方便。)

(3)抽象建立新知。

师:小朋友们,你们会数出10根小棒捆成一捆吗?边捆边想,这一捆里有几个一根?(生动手捆,师贴出10根小棒。)

师:捆好了就举起来。(比比谁的举措快的,老师看看第一第一在哪里?)把小棒放在桌上坐直,(师手拿生的一捆)谁来说说这一捆里有几个一根?(10个一根)板书:10个一我们把10根小棒捆成1捆,这1捆就是1个十。几个十呀?(板书:1个十)

(随便拿学生的1捆)师:他的这一捆是几个十?(另外一捆)这一捆呢?

我们小朋友刚才捆的一捆都是几个十呀?

(出示一捆教具)看,老师的这个也表示1捆小棒,这一捆也是几个十呀?我们小朋友身边也有这样的1捆吗?想想里面有多少个一呢?

对,我们就说10个一是1个十。(完善板书)齐读。

追问:那反过来,1个十里面就有几个一呀?

小结:当前我们看到这样的一捆小棒,不用一根根地数,就晓得一捆有10根,就是1个十。

2.认识“十几”。

(1)实践操作,初步体会。

师:老师买铅笔的时分,有一个家长带着小朋友也过来买铅笔了,她们要买12枝铅笔。想一想,老板会怎样拿给他。

师:这次谁愿意当小老板,来拿呢?这么多小朋友都愿意,那我们用小棒代替铅笔,在你的桌上摆出来,不过老师有个要求,比比谁摆的能让人一眼看出是12根。摆好的小朋友就举手。(点幻灯片:我会摆)

投影展示

①单根和一捆带两根的情况。

比较:这是两个小朋友的不同摆法,你觉得哪一种能让人一眼看出是12根?为什么?

②只出现一捆带两根。

师:他摆得对吗?你是怎么看出来有12根的?(一捆是10根,再添上2根就是12。)为什么不一根一根地摆呢?

小结:哦,象这样左侧摆1捆,右边摆2根,能让人一眼就看出是12根。

(2)摆摆说说,深化认知。

①师摆生说。

师:下面我们就用这个好办法来试试看。老师摆小棒,小朋友们说是多少根。不用举手,抢答!比比谁快!

(师摆11)生答。

师:这么快,怎么看出来的呀?(板书:11)

再摆13、16,分别说说是怎样想的。

②生摆生说。

师:刚才都是老师摆小棒,你想不想也用这样的方法摆出一个十几呢?老师说一个数,比比谁摆得快。

14 17 15

每次请肄业生摆好的就举手,并说说自己是怎样摆的:左侧摆一捆,右边摆几根,合起来是十几。

③同桌活动。

师:下面要请小朋友来做小老师,听好要求,左边的小朋友先说一个十几让右边的小朋友摆,然后右边的小朋友再说一个十几让左边的小朋友摆,同桌两人都摆好了就坐直,比比哪桌的小朋友合作得最好。

汇报:指名一桌汇报。

目前咱们反过来,你来说说你是怎样摆的,其他的小朋友来猜你摆的是多少?

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全部教案全册

文本可编辑,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第一单元数一数 教学内容:数10以内的数 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数数活动,初步学会数出个数在10以内的物或人,初步学会口头用1——10各数表示相应物体的个数。 2、使学生在数数的过程中,初步感受分类、一一对应等数学 方法,感受用“数”描述现实生活问题的重要性和独特性。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产生喜欢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通过数一数,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数数过程。 教学难点:从具体实物过度到抽象的点子图。 教学准备:光盘、小棒、彩色水笔 教学课时:1课时

文本可编辑,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课题:数一数第(1)课时课型:新授 教学内容:P.2、3 教学目标:1、让学生初步接触1~10各数,经历简单的数数过程,并在数1~10的过程中了解学生数数的能力。 2、能正确数出图中的物体各数。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学习数 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通过数一数,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数数过程。 教学难点:从具体实物过度到抽象的点子图。 教学准备:光盘、小棒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喜欢去儿童乐园里玩吗?老师前几天就去了儿童乐园,还带回来一张图片呢,你们想看一看吗?(课件出示图片) 带领学生观察图片,进行教学。 二、学习新课 1.让学生数图上的物体个数 同学们,儿童乐园里非常热闹,在照片中,你能看到什么?能告诉大家吗? 谁能告诉大家,照片中有些什么?(引导学生在表述的时候说清各种物体在图中的位置。) 总结:灿烂的阳光下,绿树成阴,鲜花怒放,鸟儿欢快地唱着歌,花蝴蝶欢乐地飞舞着,小朋友们自由自在地在儿童乐园里尽情游玩着,他们有的在骑木马,有的在荡秋千,有的在坐小飞机,有的在滑滑梯。看!他们笑得多开心呀!学完今天的新本领,咱们也到儿童乐园去玩,好吗 2.图上画了滑梯、秋千、木马等东西,还画了人、鸟、花等,你能数出每一种有多少个吗? (教师引导学生按顺序数,并指出在数较多的物体时,可以数一个轻轻地划掉一个,防止遗漏。) 小朋友,你能说出XXX有几个吗?(对于说的又快又准的小朋友进行表扬。学生喜欢先数什么就让他们说什么,不要限制先数哪一种,保持学习热情。对于比较难数的数目,要引导学生有次序的数,防止重复或遗漏。如果有学生数的角度与书上不同,只要合理教师也应该加以肯定。)3.总结方法。 (1)怎样数数又对又快? (2)小结:数数时,要一个一个按顺序数,可以从左往右或从右往左数,也可以从上往下或从下往上数,这样就不会多数或少数了;如果数的是画

一年级数学苏教版教案3篇苏教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一年级数学苏教版教案3篇苏教一年级上册 数学教案 下面是我收集的一年级数学苏教版教案3篇苏教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供大家赏析。 一年级数学苏教版教案1 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第4,5页。 教学目标 1.初步体验数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2.在活动中培养数感; 3.培养初步的估计意识; 4.会读、写100以内的数,进一步体会数位、位值、基数、序数的意义。 养成教育训练点 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复习巩固不同的数数方法,经历与他人合作学习的过程。 教学重点 读写100以内的数。百以内数的读写与估算。 教学难点 培养估计意识。 教具准备

黄豆若干,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师神秘地说:看,老师带来了什么?(黄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和黄豆做猜一猜的游戏。 二、探究新知。 活动一:同桌二人玩豆子。 1.一人抓一把豆子,另一人猜一猜有多少粒。 2.两人数一数有多少粒。 3.交替进行,看谁猜的最接近。 (用猜一猜、数一数的活动把数数和读数结合起来,把说和做结合起来,把数与实物结合起来。) 活动二:数豆子,并交流“数”的方法。 1.教师给每一小组抓一把豆子,猜一猜有多少粒。 2.数豆子,并交流数的方法。 3.同桌抓豆子,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数豆子(交替进行)。 4.在计数器上拨出小组同学数出的豆子数。说说个位上十位上的数各表示什么。 5.写出这个数。 (可以一颗一颗地数,也可以几颗几颗地数,让学生在活动中积累“数”的经验,总结“数”的方法,同时把数数、拨数和写数结合起来,把操作和语言结合起来。)

活动三:四人小组活动:量豆子。 1.一小桶豆子有多少粒?(猜一猜,估一估); 2.用怎样的方法估计这一小桶的豆子数呢?(小组活动:独立思考,小组交流,总结“估”的方法)。 3.用自己喜欢的方法估一估(量一量)一小桶豆子有多少粒; 4.写出这个数。 (这是一个具有挑战性和探索性的活动,学生需要进一步经历一个“以群计数”的探索过程,经历一个积累“估”的经验和概括“估”的方法的过程,经历一个感受数的意义和数的大小的过程。) 活动四:拨数游戏。 1.同桌一生拨数,一生读数、写数(交替进行); 2.教师写数,学生读数、拨数(特殊的数如:90、66等)。 (把操作与读写结合起来,把操作与计数单位的认识结合起来。) 让学生认识几十几的数以及如何读写,通过特殊的3各数强化对数位的认识。 三、巩固应用。 练一练1、2、3、4题。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 小学一年级苏教版数学上册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小学一年级苏教版数学上册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篇一 教学目的: 1、认知6、7,能正确地书写6、7 2、能用6、7表示生活中的各种物体。 3、培养同学的数感和认真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 1、区别6、7的基数意义和序数意义 2、写数字,培养同学的数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在电脑上出示42页认知6和7的`主题图,并让同学仔细观察。 1、图上有些什么? 2、请同学们数一数,图上有多少人、多少桌子、椅子。同学报得数。 3、你是怎样数教室里的人数的?还可以怎样数? 4、你们是怎样数出椅子的数量的? (先数已经放好的6把椅子,再数又搬来的1把。) 5、俺们刚才都是依照1、2、3、4、5、 6、7的顺序数数的。在数数中俺们发现,数5个以后再数1个就是6个,接着6再数1个就是7,7比6多1,6比5多1。 二、新授 1、认知6和7,你们都观察的很仔细,今天俺们就来认知一下新朋友6和7,板书课题:6和7的认知 2、你能拿出表示6的学具吗?你能用它们摆成你喜欢的图形吗? (生拿学具,师出示点子图或其他磁性教具,生动手摆,师选有创意的褒扬,展示) 你知道6是怎么来的吗?5的后面又该是数字几呢? 师出示计数器,演示,5拨上1是6。 6的后面再加1个,又是多少?计数器演示。你能拿出表示4的学具吗?并摆出你喜欢的图形。 3、比较大小,前面俺们认知了5,今天又认知了6和7,那你知道谁大谁小吗? 5和6比谁多谁少?6和7比呢?你还能看出谁比谁少?6比7小反过来可以怎么说? 4、基序数意义 (1)你能从小到大数到7吗?从7开始从大到小数到1呢? (2)观察43页金鱼图,找准起点,数一数这里有几瓶金鱼?(分组活动) (3)先找一找那一瓶装了6条金鱼?从左边数起看一看是第几瓶? (4)从左边数起找到第7瓶,再数一数瓶里有多少条金鱼? 5、教学 6、7的写法 观察字形特点,6像什么?6是一笔写完的,从田字格的上半格起笔一直写到下面再画个圆后完成,7像什么? 三、练习48页2、3 四、课后作业 看看身边有哪些事物可以用6或7来表示的。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篇二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教案 一、第一单元从零开始 1、课时1 数的概念 (1)教学目标: 1. 让学生探索性的感知数字的概念; 2. 启发学生用物质实物来认识数字; 3.培养学生用口头算法,正确使用数字; (2)基础准备:准备好图片书,小笔记本等备用材料; (3)教学准备: 1. 向学生介绍数字的本质性特征、让学生感受数字的概念; 2. 将小数中的口头算法讲解给学生,引导学生用口语来合理认字; 3.用实物实操,帮助学生感受数字的理解;

4.以实例来让学生用数字累加、累减等,来帮助学生根据认算出正确的结果; (4)教学方法: 1. 通过图片让学生感知数字的概念; 2. 通过例子辅以口头算法,让学生理解口头算法也能解决复杂数字的 问题。 3.用实物实操,让学生运用所学来解决实际问题; 4.鼓励学生自主活动,解决实际应用问题,提高学生对数字的把握力度。 二、第二单元加减法 1、课时1 加法的认识 (1)教学目标: 1.让学生迅速的了解加法的基本概念; 2.让学生通过认识和练习,掌握加减法的基本运用; 3.学会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情景中的问题;

(2)基础准备:准备好图片、板书、实物、纸张、小笔记本等备用材料; (3)教学准备: 1.让学生由图片上掌握加法的基本概念; 2.帮助学生分清加法及减法的基本差异,用加法解决实际问题; 3.引导学生用认识加减法,运用十进制算法,进行加减法的口头算法; 4.以实例引导学生用小数累加,帮助学生根据认算出正确的结果; (4)教学方法: 1.通过图片让学生认识加法的概念; 2.利用实物实操,辅以口头算法让学生体会加法的实际意义; 3.鼓励学生运用认识加减法,进行口算口头算法; 4.让学生根据实例灵活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情景;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苏教版小学一班级数学上册教案1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体验统计的必要性. 2.认识条形统计图的另一种形式,并能正确填写统计图. 3.培育学生学会分析统计图,并能对可能性做出判断和决策. 教学重点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教学难点 分析统计图,对可能性做出判断和决策. 教学准备 每人一张条形统计图和正方形纸片.老师准备一张大张的条形统计图. 教学过程 一、引课. 1.“六·一”儿童节快到了,我们班要开展庆“六·一”的活动,要作什么准备?我们的教室呢? 2.你用什么来布置我们的教室? 3.老师买回了一些气球,你们认为挂什么颜色的气球教室才最漂

亮,为什么? 4.气球很漂亮,但是小朋友只能选择你最喜欢的一种颜色的气球,把它举起来. 5.大家都选择了自己最喜欢的颜色,但老师还是不能很准确知道哪种颜色的气球是小朋友们最喜欢的.你有什么办法知道吗? 二、新授. 活动一:讨论解决办法. 1.讨论一下,把你的想法说给同组的小朋友听.(学生之间说) 2.请各组派一个代表说说你们的解决办法.(指名说) 3.大家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待会就请用你们用询问的方法进行统计. 活动二.认识统计图. 1.请小朋友们拿出你的统计图,谁是小老师说一说统计图上有什么?每种颜色的气球用什么表示?每个格子代表什么意思?统计图该怎么填? 2.统计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3.统计开始. 活动三:分析统计图. 1.请观察你的统计图,你从中发现了什么?把你知道的说给你的组员听.(小组成员之间) 2.请各小组派代表上来向全班汇报. (1)从统计图中知道我调查了______人.

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一年级上册教案 第一单元数一数 单元内容: 数10以内的数,学习数数的方法,找一找身边的数字,培养儿童对学习数学的兴趣。 单元目标: 1、数10以内的数。 2、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学习数学的意识。单元重难点: 1、指导学生数数时手口一致,熟练数数。 2、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从具体的实体数数到具有一定抽象性质的点子数之间的思维转换。 总第 1 课时 ___年月日第周星期第节 课题:数一数 教学内容:教材第2-3页,数10以内的数 教学目的: 知识与能力 1、初步经历从场景图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按顺序数数的方法。 2、初步经历运用点子图表示物体个数的过程,建立数感和一一对应的思想,渗透应用意识。 过程与方法 老师通过正确指导、少讲多练、个别辅导等教学手段启发式地进行教学。学生采用自主式与研究式方式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正确的学习习惯,树立积极的学习、生活心态。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初步接触1~10各数,认识按顺序数数得方法。 难点 让学生初步建立数感和一一对应的思想。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小朋友们,在我们的这一节数学课里,由智慧仙子带你们到王国里的儿童乐园玩一玩,好吗? 二、整体观察 出示课本情境图,让学生说说儿童乐园里有些什么?分别在哪里吗?”(让学生自由地发表意见。) 三、部分观察,从表层到细微 1、引导学生观察小图1、 2、3。 刚才小朋友们说得非常好。不过,你们知道吗?你们说得这些物体的个数都可以用数量来表示!那么可以用数量几来表示呢?这节课我们学习数一数。(出示课题)好,让我们先从最少的找起! (1)小图1:请大家看到课本左下角的第一幅小图,画的是什么?有几个?(一个滑梯)请你在大图中找到它,并指给老师看一看。 对,在数学里,我们说一个滑梯的数量是1,可以用一个圆点表示它。 (2)小图2、3:操作与步骤(1)相同。 2、小组合作学习小图4、5、6。 让小组内每人互相说一说每幅图画的是什么?各有几个?并用圆片分别摆出它们的数量。再回到大图中找到这些物体并数一数。 3、小组合作学习小图7、8、9、10。 (1)观察小图7、8:让学生根据圆点的个数分别从图中找出相应的物体,并小组内互相说说,然后教师请一个代表汇报观察结果。 (2)观察小图9、10:让学生从图中找出9个气球并画出相应圆点的个数,在投影片上订正。然后让学生根据10个圆点找出图中的10个小朋友,并说一说他们分别在做什么? 4、让学生小组内根据情境图(或小图)完整地说一说数量1—10物体,然后让一两个代表说一说,比一比谁说得又快又完整 5、刚才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了藏在图中的数量1—10。那么图中还有那些物体的个数可以用这些数量来表示呢? 四、巩固深化 联系实际:让学生观察自己的身体和教室里的物体,并说出相应的数量。 五、小结评价: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我们是通过看一看、数一数来知道物体的数量的。 六、板书设计:数一数(1 2 3 4 5 6 7 8 9 10) 七、作业 八、教后反思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5篇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5篇 多数的数学发明是直觉的结果,对事实多少有点儿直接的知觉或迅速的理解,而与任何冗长的或形式的推理过程无关。下面是我为大家收拾的关于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盼望对您有所帮忙。欢送大家阅读参考学习!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 教学目标: 1.学问目标:决定空间中物体间左右的位置关系。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3.情感目标:逐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生活中到处有数学,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感知数学是好玩和实用的,激发学生对数学的探索欲望。 教学重点: 决定空间中的左右的位置关系。 教学难点: 知道参照物不同,方位不相同,所看到的物体也不同。 教学预备: 多媒体教室。 教学过程: 一、游戏引入,引出课题。 1. 安康操竞赛。(出示主画面) 师:今日,我们的好伴侣小丁丁、小巧、小亚、小胖来到课堂里,要带着大家一起去逛街。大家欢喜吗?在出发之前我们先来做做安康操。(通过游戏,复习左与右) 2. 师举手褒扬大家:大家做的真棒!我举的是哪只手?你是怎么想的? 师小结。 二、创设情境,展开探索。 (一)决定参照中心,推断其左右事物。 1.(出示“在街上〞主题图) 街上到了!瞧!街上车来人往。司机和行人都很恪守交通规那么,你对交通规那么有哪些了解?学生自在说。 2. 师:小巧过公路,先看哪一边? 向左看,她看到了什么?向右看,又看到了什么?把你看到的告知旁边的同学。 3. 师:看,小巧的对面是谁?她也要过公路,假如你是小亚,向左会看到什么,向右会看到什么? 4. 比拟,发觉不同点。小结:小巧和小亚站的位置不同,所以两人的左右也不同。 5. 师:小胖和小丁丁也要过公路,请你挑选其中的一位小伴侣轻轻的说一说,向左看,看到了什么?向右又看到了什么呢?假如有困难,可以出来站一站。 三、联系生活,稳固深化。 1. 摆一摆。(课件摆学习用品) (1)把学习用品排成一排,师说要求。 (2)学生做小教师,说要求,其余同学摆。 2. 师:看,谁来了? (课件出示福娃图) 关于福娃,你知道多少? (介绍福娃的相关学问。) 你能用今日学习的本事说说福娃的左与右分离是谁吗? 3. 看一看(课件出示) 师:看,谁来了? 出示小丸子和侦探柯南:“在公路上有一元钱,小丸子说在他右边,可柯

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

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苏教版2021最新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1 1.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对于纷繁的自然现象与社会现象,如果从结果能否预知的角度出发去划分,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现象的结果总是确定的,即在一定的条件下,它所出现的结果是可以预知的,这类现象称为确定现象。例如,抛一个石块,可预知它必然要下落;在标准大气压下且温度低于0℃时,可预知冰不可能融化。另一类现象的结果是无法预知的,即在一定的条件下,出现哪种结果是无法事先确定的,这类现象称为随机现象或不确定现象。例如,掷一枚硬币,我们无法事先确定它将出现正面,还是出现反面。 教科书通过主题图及例1、例2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体验在现实世界中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1)主题图的教学。 教科书第104页呈现了学生熟悉的“新年联欢会上抽签表演节目”的场景,引入本单元的学习。目的是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使学生体验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不确定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观察图意,描述图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再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在“抽签表演节目”时的实际感受。使学生在观察、描述和交流的活动过程中充分感受到,在用抽签来决定表演的节目的活动中,“表演某种节目”这样的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性的。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自己周围熟悉的情境,说一说在生活中还有什么事情的发生是不确定的。 需要注意的是,只要学生能够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用“可能”等词语来描述就可以了,如“我可能要表演唱歌”。不必要求学生一定要说出“我表演唱歌这件事情的发生是不确定的”。 (2)例1的教学。 教科书呈现了学生摸棋子的试验,使学生在猜测、试验与交流的活动中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则是不确定的。教科书中给出了两个盒子装有不同情况的棋子,是想通过两个简单试验的对比,让学生更好地体会确定事件和不确定事件。教师可以依照教科书中的图示分别在两个盒子里放进各种颜色的棋子(也可选用乒乓球等),注意这些棋子除了颜色外应完全相同,并将放棋子的过程完整地展现给学生,而且在每次摸棋子之前都应将盒中的棋子摇匀。 教科书中一共提出了三个问题,提示教学的过程、反映不同方面的要求。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1 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了解上、下、前、后的基本含义,会用上、下、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2、使学生形成辨别一定的空间方位的能力。 3、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了解上、下、前、后的基本含义,会用上、下、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现在,我们就和聪聪、明明一起进入神奇的数学王国吧! 2、揭示课题。 聪聪问我们:“鼻子下面是什么?嘴巴上面有什么?”“小明前面是谁?后面呢?” 同学们说得真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上、下、前、后。(板书课题:上、下、前、后) 二、探究新知 1、你能说一说我们生活中有关上、下、前、后的例子吗? 2、观察画面,体会上、下、前、后的含义。 (1)你们听说过南京长江大桥吗?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南京长江大桥是什么样子的?下面我们就一起去南京长江大桥看一看,开开眼界,好不好? (2)出示主题图课件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告诉大家好吗? (3)大家发现了这么多东西,真了不起!

谁能说出:汽车下面有什么?轮船上面有什么?大货车前面是什么?小汽车后面有什么? 你能像老师这样提出问题吗? 3、看书第9页,完成书上填空并完成做一做。 指名口答并订正。 三、活动 1、拍手游戏。 (1)教师发口令,学生上下拍手。 (2)听反语:教师说“上”学生在下面拍手,教师说“下”学生在上面拍手。 2、小组活动。 小组长发口令,其余的同学动手摆。如,把本子书放在数学书上面,把文具盒放在书上面。 3、做个老鹰抓小鸡的小游戏。 小华做老鹰,小林、小东、小平、小云、小玉5人依次抓着前面一个人的后衣角,开始游戏,老师提问,小东前面是?小云住小玉的哪个面?看图再说一说,老师找学生起来,还可以提出哪些问题并解答。 四、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认识了谁?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五、作业布置 完成书本第11页的练习二的第1、2、3题。 课后小结 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2 (一)知识教学点 1、使学生初步了解加法的含义。 2、使学生口算得数是2、3的加法。 3、认识“+”和“=”这两个符号,学会读加法算式。 (二)能力训练点 1、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图意,培养学生视图能力。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 教学内容:实验教材数学第一册P32第四单元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能够辨认和区别这些图形。 2、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直观感受各种图形的特征。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交流的能力。 4、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能够正确辨认和区别各种立体图形。 教学难点:给学生充分的动手操作的机会,培养学生的观察意识和能力。 教学准备:生:(每个小组一份)鞋盒、牙膏盒、药盒、磁带盒子;易拉罐、铅笔、茶叶罐;魔方、骰子、小立方体10个;玻璃珠、小皮球、乒乓球。 师:课件、各种形状的实物若干、奖品、四种抽象出的图形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出示讲台上的一些实物: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朋友,你认识它们吗?(学生自由说各个实物名称,师指出:它们都是同学们生活中的好朋友。 师:同学们,你们都带来了哪些朋友啊?跟你的小伙伴们大声介绍一下?其他小朋友仔细听,看看你们组里有不同的吗? 生分组活动:说出带来的东西的名称 师:大家带的东西可真多啊!看看这些物体,你想提出什么问题吗?(鼓励质疑)。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这些物体(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索 1、学具分类,初步感知 A、动手操作 师:你们看一看这么多物品中,有没有形状相同的物品呢?你们能把“形状相同的”放在一块儿吗?请每个小组里的小朋友共同动手分一分。 学生分组操作,师巡视(2分钟) B、汇报反馈 师:哪个聪明的小朋友说说你们分了几类?是怎么分的?(3分钟) 让学生边说边举起来让大家看。 师:他们小组是这样分的,和你们组是一样的吗? C、小结概念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篇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篇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让学生初步接触1~10各数,经历简单的数数过程,并在数1~10的过程中了解学生数数的能力。 能力目标:能正确数出图中的物体各数。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学习数学的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数一数,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数数过程。 难点:从具体实物过度到抽象的点子图。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喜欢去儿童乐园里玩吗老师前几天就去了儿童乐园,还带回来一张图片呢,你们想看一看吗(出示图片) 带领学生观察图片,进行教学。 二、学习新课 1.让学生数图上的物体个数 同学们,儿童乐园里非常热闹,在照片中,你能看到什么能告诉大家吗 谁能告诉大家,照片中有些什么(引导学生在表述的时候说清各种物体在图中的位置。) 总结:灿烂的阳光下,绿树成阴,鲜花怒放,鸟儿欢快地唱着歌,花蝴蝶欢乐地飞舞着,小朋友们自由自在地在儿童乐园里尽情游玩着,他们有的在骑木马,有的在荡秋千,有的在坐小飞机,有的在滑滑梯。看!他们笑得多开心呀!学完今天的新本领,咱们也到儿童乐园去玩,好吗 2.提问:图上画了滑梯、秋千、木马等东西,还画了人、鸟、花等,你能数

出每一种有多少个吗(教师引导学生按顺序数,并指出在数较多的物体时,可以数一个轻轻地划掉一个,防止遗漏。) 师启发:小朋友,你能说出___X有几个吗(对于说的又快又准的小朋友进行表扬。学生喜欢先数什么就让他们说什么,不要限制先数哪一种,保持学习热情。对于比较难数的数目,要引导学生有次序的数,防止重复或遗漏。如果有学生数的角度与书上不同,只要合理教师也应该加以肯定。) 3.总结方法。 (1)开展讨论:怎样数数又对又快 (2)小结:数数时,要一个一个按顺序数,可以从左往右或从右往左数,也可以从上往下或从下往上数,这样就不会多数或少数了;如果数的是画在书上的图,可以用笔点着数,或者数一个用笔作一个记号,这样数就又对又快了!最后数到几,就说明一共有几个物体。 我们再来数一数图上物体,看谁数的最快 4.用点子图表示个数。 提问:我们可以用一些简单的符号表示物体个数,你想用哪些符号表示 讨论:我们就先用点子来表示吧!有1个滑梯就用1个点子表示。(出示点子图)怎样表示秋千的个数为什么(出示点子图)怎样表示木马、小飞机、蝴蝶、小鸟、气球的个数(出示点子图) 探索:图中什么物体的个数可以用7个点子来表示8个点子呢怎样表示气球的个数(自己在书上画好)10个点子表示什么(一个一个让学生完成) 三、联系生活,进行实践 1.送小礼物 说明:只要完成纸上的题目就能得到一个小礼物。 题目:用点子图表示物体个数。 2.找数活动 (1)找一找我们自己身上和小朋友身上藏着多少个数 (2)找一找我们教室里藏着多少个数 过渡:不但在我们身边藏着很多很多数,其他地方也到处充满着数学。今天

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

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 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1 教学目标 1.理解加法算式中未知数的意义。 2.会填加法算式中的未知数。 3.培养学生初步的逆向思维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70页的内容,练习十的第1、2题。 教具、学具准备 口算卡、多媒体课件或挂图、游戏卡片。 教学设计 准备练习 1.口算练习。(开火车) 9-6 2+5 4+6 10-4 9-8 10-6 10-9 7-7 1+9 5+3 2.说出下面各数的组成。 7 9 10 9 8 3□ 4□ 6□ 3□□5 3.猜一猜。 出示图片: 苹果树上结了10个苹果,我用纸盖住了一部分,请你们猜一猜,我用纸盖住了几个苹果?(6个)你是怎么想出来的?(学生可能答出:4和6组成10;10可以分成4和6;4加6等于10;10减4等于6;根据苹果树的样子推测大概是6个苹果) 教师评价:你们都很聪明,能用学过的知识猜对用纸盖住的苹果的个数。今天,我们就用学过的知识来解决新问题,看谁学得又快又好。

[教学过程说明: 第1题的口算题采用“开火车”的形式有利于全体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第2题数的组成知识,是本节课填未知加数的依据,教师在这里做了重点复习,为下面要进行的新课做好了准备。第3题安排的是猜一猜,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渗透了填未知数的有关知识。 专家评析: 填未知加数是所在章节的难点知识,因此,准备练习的设计从口算到数的组成,再到猜一猜,遵循了从旧知到新知、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原则,让学生以此为生长点,顺利完成知识的迁移。] 探究新知 1.教学铅笔图。 出示例题插图: 提问:图上画的是什么?(汇报)看着这幅图,你能知道是什么吗?(学生汇报:盒子里放了7枝笔;如果把盒子放满,可以放10枝笔;盒子里少放了3枝笔;盒子里原来可能有10枝笔,拿走了3枝,还剩7枝等) 根据这幅图,谁能编一个故事,提一个问题?(学生汇报:1.盒子里原来有10枝笔,拿走了3枝,还剩几枝?2.盒子里放了7枝笔,再放3枝笔是几枝笔?3.盒子里放了7枝笔,再放3枝笔就是10枝笔吗?) 通过刚才的观察,我们知道,盒子里已经放了7枝笔(板书:7),还要放几枝,题里告诉了吗?(没有)我们把没有告诉的、不知道的数叫“未知数”。“未知数”可以用小括号来表示,谁会写小括号?(学生汇报,全班书空)已经放的7枝笔和还要放的枝数合起来是10枝,谁能列一个加法算式?(学生汇报,教师板书:7+( )=10)这个算式怎么读?(学生汇报:7加几等于10) 7加几等于10?括号里应该填几?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填加法算式中的未知数”。 (出示课题) 学生分组讨论:7加几等于10?括号里应该填几?你是怎么想出来的? 学生汇报,全班交流:7再添上3就是10,所以括号里填3;7和3组成10,

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优秀7篇

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优秀7篇 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篇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通过调查、统计活动,了解一些生活中经常遇到的质量问题,使学生感受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加深对千克和克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及估算能力。 2、过程与方法: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活动中小组同学们的相互配合,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及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1、加深对千克和克的认识。 2、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估计物体的质量。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张秉贵的照片,提问:你们认识这个人吗?生:不认识。师:他就是全国劳动模范张秉贵,是一名优秀的售货员。他的特点就是顾客要多重的糖,他一把抓起来放到秤上

一称,准得连一块糖也不差,所以被人们尊敬的称为“一抓准”。你们知道他为什么抓得那么准吗?就是因为他勤学苦练,练就了能够准确的估算物品质量的绝活。你们想不想向他学习?生:想。 二、实践活动 师:今天咱们就一起来模仿一个购物的场景,评选出咱们班的小“张秉贵”。 1、活动要求: (1)同学在小组活动时要互相帮助。 (2)当你在准备称物品时遇到人多地情况下要注意遵守公共秩序,排队等候。 (3)活动时说话要轻,不要影响到其他组。 (4)这次实践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估计物品的质量,先不考虑物品的价钱。 2、活动过程: (1)同学们把要买的物品先在手中掂一掂,再估一估,最后拿到售货员那里称一称,看看你的估算准不准,把估算和实际称的数据请记录员帮你记录下来。 (2)老师想先做一次售货员,你们做顾客,你们同意吗?(同意)请你拿出带有红色标记的物品,先在手中掂一掂,再估一估,说一说你的估算结果。(指名回答)咱们把物品放到秤上称一称,看谁估算的最准。(500克)请同学们再来轮流掂一掂,这就是重500克的物品。 3、你还想买别的物品吗?

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全集

数一数 第一课时(1) 教学内容教科书P2-3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让学生初步接触1~10各数,经历简单的数数过程,并在数1~10的过程中了解学生数数的能力。 能力目标:能正确数出图中的物体各数。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学习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通过数一数,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数数过程。 难点:从具体实物过度到抽象的点子图。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喜欢去儿童乐园里玩吗?老师前几天就去了儿童乐园,还带回来一张图片呢,你们想看一看吗?(出示图片) 带领学生观察图片,进行教学。 二、学习新课 1.让学生数图上的物体个数 同学们,儿童乐园里非常热闹,在照片中,你能看到什么?能告诉大家吗?谁能告诉大家,照片中有些什么?(引导学生在表述的时候说清各种物体在图中的位置。) 总结:灿烂的阳光下,绿树成阴,鲜花怒放,鸟儿欢快地唱着歌,花蝴蝶欢乐地飞舞着,小朋友们自由自在地在儿童乐园里尽情游玩着,他们有的在骑木马,有的在荡秋千,有的在坐小飞机,有的在滑滑梯。看!他们笑得多开心呀!学完今天的新本领,咱们也到儿童乐园去玩,好吗? 2.提问:图上画了滑梯、秋千、木马等东西,还画了人、鸟、花等,你能数出每一种有多少个吗? (教师引导学生按顺序数,并指出在数较多的物体时,可以数一个轻轻地划掉一个,防止遗漏。)

师启发:小朋友,你能说出XXX有几个吗?(对于说的又快又准的小朋友进行表扬。学生喜欢先数什么就让他们说什么,不要限制先数哪一种,保持学习热情。对于比较难数的数目,要引导学生有次序的数,防止重复或遗漏。如果有学生数的角度与书上不同,只要合理教师也应该加以肯定。) 3.总结方法。 (1)开展讨论:怎样数数又对又快? (2)小结:数数时,要一个一个按顺序数,可以从左往右或从右往左数,也可以从上往下或从下往上数,这样就不会多数或少数了;如果数的是画在书上的图,可以用笔点着数,或者数一个用笔作一个记号,这样数就又对又快了!最后数到几,就说明一共有几个物体。 我们再来数一数图上物体,看谁数的最快 4.用点子图表示个数。 提问:我们可以用一些简单的符号表示物体个数,你想用哪些符号表示? 讨论:我们就先用点子来表示吧!有1个滑梯就用1个点子表示。(出示点子图)怎样表示秋千的个数?为什么?(出示点子图)怎样表示木马、小飞机、蝴蝶、小鸟、气球的个数?(出示点子图) 探索:图中什么物体的个数可以用7个点子来表示?8个点子呢?怎样表示气球的个数?(自己在书上画好)10个点子表示什么?(一个一个让学生完成)三、联系生活,进行实践 1.送小礼物 说明:只要完成纸上的题目就能得到一个小礼物。 题目:用点子图表示物体个数。 2.找数活动 (1)找一找我们自己身上和小朋友身上藏着多少个数? (2)找一找我们教室里藏着多少个数? 过渡:不但在我们身边藏着很多很多数,其他地方也到处充满着数学。今天回家就请小朋友们找一找自己家里藏着多少个数。 四、总结提升,激发学习责任感 数学与我们的生活紧紧相连,它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希

新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新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新教材) 特别说明:本教案为最新人教版教材(新版)配套教案,各单元教学内容如下: 第一单元数一数 第二单元比一比 第三单元分一分 第四单元认位置 第五单元认识10以内的数 第六单元认识图形(一) 有趣的拼搭 第七单元分与合 第八单元 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丰收的果园 第九单元认识11~20各数 第十单元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第十一单元期末复习

第一单元数一数 课题:数一数第 1 课时总第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看和数了解画面的具体内容,引导学生感受看和数是认识生活中的事物,是学习数学常用的方法。 2.引导学生一件一件地观察场景中的主要物体,并分别数出这些物体的个数,初步培养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3.让学生在自己探索与合作交流中观察、学习,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实践、探索、合作交流,掌握数数。 教学难点:有序地数数,不重复、不错漏。能从实物数数到抽象程度的数数之间转换。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2分钟左右) 1.学生观察图片 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到儿童乐园去看一看(出示挂图)。 2.让学生明确本课的练习内容及目标。 揭示课题。 二、自主探索。(15分钟左右) 1.引导数数(给1分钟时间) 学生可能会不按顺序数。数的方法也可能不一样。 这么美的景色你看到了什么?先不着急说,把你喜欢的东西数一数,记在心里! 2.学生根据数量从小到大地再数一次 刚才大家把图上的人和物都数好了,能不能把这些物体和人按数量多少在再从小到大分类数一数。 3.学生依次说三幅图和点子的意思。 个别说、集体说。 仔细观察前三幅小图和小图下的点子,说说每幅小图画和下面的点子是什么意思。 4.学生根据小图里的物体在场景中找一找,依次数一数,说一说。并画出空缺的“点子”。 观察第四、五、六、九幅小图,再根据小图里的物体在场景中找一找,依次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全册 特别说明:本教案为苏教版教材配套教案,各单元教学内容如下: 一、数一数 二、比一比 三、分一分 四、认位置 五、认识10以内的数 六、认识图形〔一 有趣的拼搭 七、分与合 八、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丰收的果园 九、认识11~20各数 十、20以内的进位加法 十一、期末复习 第一单元:数一数 数一数第1课时总第个教案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看和数了解画面的具体内容,引导学生感受看和数是认识生活中的事物,是学习数学常用的方法。

2、引导学生一件一件地观察场景中的主要物体,并分别数出这些物体的个数,初步培养有条理地观察的习惯。 3、让学生在自己探索与合作交流中观察、学习。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通过实践、探索、合作交流,掌握数数。 帮助学生解决认知过程中的困难。 教具:教学挂图、学具。 教学过程: 一、先学探究 [先学提纲] 1.各种物体和人的个数以及数数的方法。 2.根据物体或人的个数画出相应数量的点。 3.根据提供的点的个数找出相应数量的物体和人。 二、交流共享 [学情预判] 1.孩子们以前可能已经会数10以内物体的个数,但是估计孩子们数的时候有些凌乱,不会自觉地按一定的顺序不重复、不遗漏地数出相关人或物体的数量。 2.估计孩子可以按照数量的多少,从小到大分别数一数、说一说。 3.根据小图中的圆点或大图中的物体找出对应的,估计大部分孩子会。 [后教预设] 谈话:小朋友,你们都上过幼儿园,在幼儿园里你最喜欢玩什么?悄悄地告诉你的同桌.

让老师猜一猜,小朋友一定都很喜欢玩滑滑梯吧,今天老师就带小朋友到有滑滑梯的儿童乐园去玩,好吗?<出示儿童乐园情景图> 1、数数练习 〔1教室里有几扇窗?几扇门? 〔2教室的第一排坐着几个小朋友? 〔3小朋友拿出10根小棒,一边数一边拿,并摆在桌子上,让同桌同学检查对不对。 〔4小结:数数时要一个一个地数,不能漏掉,也不能重复多数。 〔5连一连 〔6画一画 2、拓展运用 讲述:小朋友,已经学会了数一数,即1—10的物体的个数。你能用1-10这10个数字中的其中一个数来说句话吗?在小组内说说。如:我有10个手指,我们小组有4人,等等。 3、游戏:火车钻山洞 讲述:刚才小朋友数数数得可真棒,现在我们一起去儿童乐园玩玩。 游戏方法:我们分小组进行,两个小朋友手拉手抬起来,围成山洞,请小组后面的几位同学当司机,前面报几,后面接着往下报,如1、2、3,如果说对了,就发出呜呜声,说错了,就"咔嚓"暂停,说对了再通过。 四、检测完善 1、我们既能去动物园,还能玩游戏,开心吗?小朋友爱动脑,又爱动手,真不错,在这节课里,你学到了哪些本领?你是怎么想的?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教案

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按照一年级刚入学儿童的学习水平,一年级上册教材具体安排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和“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方面的教学内容包括。具体如下:(1)数与代数领域。知识与技能:认识20以内的数。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包括连加、连减);加法和减法的含义。认识钟面及钟面上的整时。解决问题:联系加法和减法的含义,解决求和、求剩余的实际问题。(2)空间与图形领域。知识与技能:比较物体的长、短,高、矮,大、小,轻、重。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解决问题:简单几何体的分类。确定和描述物体所在的相对位置。(3)统计与概率领域。知识与技能:物体的简单分类。象形统计图。简易统计表。解决问题:对简单事物进行分类、整理,用象形图或简易表格表示整理的结果。对统计结果进行简单的说明。(4)实践与综合应用。有趣的拼搭(实践活动)。丰收的果园(综合应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愉快的周末(综合应用本册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材特点。 本册教材为了适应新时期对教育的要求,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对教学内容和教材编写作了精心的安排,具有如下几方面的特点。 1. 科学安排教学内容,使教材的知识结构更加合理。教材把四个领域的教学内容分为十二个单元进行教学。其中“数一数”、“比一比”、“分一分”三个单元的内容主要是数数、比较和分类;“数和运算”的内容分六个单元,教学20以内数的认识,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解决相应的简单实际问题以及认识钟表;“空间与图形”的内容分两个单元,分别让学生认识物体的相对位置和简单的几何体;“统计与概率”的内容,主要教学收集、整理简单的数据,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简易统计表。另外还安排了三次实践活动和知识的综合应用。 2. 选取与学生生活联系密切、学生感兴趣的素材作为教学题材。教材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或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生动有趣的、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事物,创设鲜明的问题情境作为学习素材,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相应内容的策略与机智。教材还注意从学生身边选取一些有价值、感兴趣的问题,让学生应用数学思想、方法及数学知识、生活经验来解决。 3. 重视改变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重视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机会。本册教材改变了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重视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充满主动探索和合作交流。 4. 提倡算法多样化,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教材在计算教学中,尽量为学生提供自己探索的空间,通过自主探索突出算法多样化。例如,10以内的加、减计算,不再像过去那样先复习数的组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数一数 数一数第1课时总第个 教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看和数了解画面的具体内容,引导学生感受看和数是认识生活中的事物,是学习数学常用的方法。 2.引导学生一件一件地观察场景中的主要物体,并分别数出这些物体的个数,初步培养有条理地观察的习惯。 3.让学生在自己探索与合作交流中观察、学习。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通过实践、探索、合作交流,掌握数数。 帮助学生解决认知过程中的困难。 教具:教学挂图、学具。 教学过程: 一、先学探究 [先学提纲] 1.各种物体和人的个数以及数数的方法。 2.根据物体或人的个数画出相应数量的点。 3.根据提供的点的个数找出相应数量的物体和人。 二、交流共享 【学情预判】 1.孩子们以前可能已经会数10以内物体的个数,但是估计孩子们数的时候有些凌乱,不会自觉地按一定的顺序不重复、不遗漏地数出相关人或物体的数量。 2.估计孩子可以按照数量的多少,从小到大分别数一数、说一说。 3.根据小图中的圆点或大图中的物体找出对应的,估计大部分孩子会。 【后教预设】 谈话:小朋友,你们都上过幼儿园,在幼儿园里你最喜欢玩什么?悄悄地告诉你的同桌. 让老师猜一猜,小朋友一定都很喜欢玩滑滑梯吧,今天老师就带小朋友到有滑滑梯的儿童乐园去玩,好吗?(出示儿童乐园情景图) 1、数数练习

(1)教室里有几扇窗?几扇门? (2)教室的第一排坐着几个小朋友? (3)小朋友拿出10根小棒,一边数一边拿,并摆在桌子上,让同桌同学检查对不对。 (4)小结:数数时要一个一个地数,不能漏掉,也不能重复多数。 (5)连一连 (6)画一画 2、拓展运用 讲述:小朋友,已经学会了数一数,即1—10的物体的个数。你能用1-10这10个数字中的其中一个数来说句话吗?在小组内说说。如:我有10个手指,我们小组有4人,等等。 3、游戏:火车钻山洞 讲述:刚才小朋友数数数得可真棒,现在我们一起去儿童乐园玩玩。 游戏方法:我们分小组进行,两个小朋友手拉手抬起来,围成山洞,请小组后面的几位同学当司机,前面报几,后面接着往下报,如1、2、3,如果说对了,就发出呜呜声,说错了,就“咔嚓”暂停,说对了再通过。 四、检测完善 1、我们既能去动物园,还能玩游戏,开心吗?小朋友爱动脑,又爱动手,真不错,在这节课里,你学到了哪些本领?你是怎么想的? 2、完成课堂作业。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