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化学消毒使用制度

化学消毒使用制度

一、清洁、消毒和灭菌

(一)概念

1.清洁指用物理方法清除物体表面的污垢、尘埃和有机物。

2.消毒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清除或杀灭除芽胞外的所有病原微生物,

使其数量减少达到无害化。

3.灭菌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灭所有微生物,包括致病的和非致病的,

以及细菌的芽胞。

(二)消毒、灭菌的方法

(1)化学消毒剂的使用原则

1)待消毒的物品须先洗净、擦干。

2)根据不同物品的性能及各种微生物的特性,选择恰当的消毒剂

3)严格掌握消毒剂的有效浓度、使用方法及消毒时间。

4)消毒液中一般不放置纱布、棉花等,以免因吸附消毒剂而降低消毒效力。

5)消毒物品应全部浸没在消毒液内,器械的轴结应打开、套盖应掀开,管腔灌满消毒液。

6)浸泡消毒后的物品使用前应先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气体消毒后的物品使用前应待气体散发后,以免残留消毒剂刺激组织。

7)消毒剂应定期检测,调整浓度,进行更换,易挥发的要加盖。

(2)化学消毒剂的使用方法

1)浸泡法:物品洗净擦干后,完全浸没在消毒液中,在标准浓度和有效时间内即可达到消毒灭菌的效果。常用于耐热、不耐热的物品,如锐利器械、

精密器材等的消毒。

2)擦拭法:用标准浓度的消毒剂擦拭物品表面以达到消毒的目的。常用于桌椅、墙壁、地面等的消毒。

3)喷雾法:用喷雾器将标准浓度的消毒剂均匀的喷洒,在有效时间内达到消毒的目的。常用于空气及墙壁、地面等物品表面的消毒。

4)熏蒸法:将消毒剂加热或加入氧化剂使之汽化,在标准浓度和有效时间内达到消毒的目的。常用于室内空气和不耐湿、不耐高温物品的消毒。

①空气消毒:将消毒剂加热或加入氧化剂进行熏蒸,按规定时间关闭门窗,消毒完毕,打开门窗通气换气。常用的消毒剂有:a.2%过氧乙酸:每立方米8ml,时间30到120分钟;b.纯乳酸:每立方米0.12ml,加等量水,时间30-120分钟;c.食醋:每立方米5-10ml,加热水1-2倍,时间30-120

分钟。

②物品消毒:常用甲醛消毒箱进行。

5)环氧乙烷气体密闭消毒灭菌法:环氧乙烷气体穿透力强,具有高效广谱杀菌作用,为灭菌剂。适用于电子仪器、光学

仪器、医疗器械、化纤织物、皮毛、塑料制品、书籍、一次性使用的诊疗用品等的消毒灭菌。

使用方法:环氧乙烷易燃、易爆,对人体有害,消毒灭菌需密闭进行;少量物品可用丁基橡胶带,大量物品需使用专用的灭菌容器,时间6小时,需专业培训上岗。

(3)常用的化学消毒剂

1)过氧乙酸:为灭菌剂。

①使用方法:可采用浸泡法、擦拭法、喷洒法。a.0.2%溶液用于皮肤消毒;

b.0.02%溶液用于黏膜消毒;

c.浸泡消毒用0.2%-1%溶液,时间30-60

分钟;d.0.2%-0.4%溶液用于环境喷洒消毒。

②注意事项:a.对金属及织物有腐蚀性,消毒后应及时冲洗干净;b.性能不稳定,须加盖保存并现用现配;c.高温易爆炸,须存放在阴凉通风处;

d.溶液刺激性强,使用时需防止溅入眼中及皮肤、黏膜上,配制时需戴口罩及橡胶手套。

2)戊二醛:为灭菌剂。

①使用方法:常用浸泡法。2%戊二醛常用于浸泡不耐热的医疗器械、精密仪器,如内镜等,消毒时间20-40分钟,灭菌时间10小时。

②注意事项:a.对碳钢类制品如手术刀等有腐蚀性,使用前应加入0.5%亚硝酸钠防锈;b.加强对浓度的测定,每周过滤一次,每2-3周更换一次消毒液;c.因对皮肤有刺激性,接触时应戴橡胶手套,操作时防止溅入眼内及吸入体内d.容易氧化分解,使杀菌力降低,宜现用现配;e.灭菌后的物品在使用前应用无菌蒸馏水冲洗。

3)37%-40%甲醛:为灭菌剂。

①使用方法:常用熏蒸法,用于物体表面、对湿热敏感、不耐高温和高压的医疗器械的消毒灭菌。消毒时,甲醛用量按消毒为100g/L、灭菌为500g/L 进行计算,将物品分开摊放或挂起,调节温度为52-56℃,相对湿度为70%-80%,加热产生甲醛气体,将消毒箱密闭,时间3小时以上。

②注意事项:a.消毒时,应严格控制环境的温度和湿度,以免影响消毒效果;b.消毒物品应摊开或挂起,污染面尽量暴露,物品中间应留有空隙,

以便甲醛气体能充分与之接触,达到消毒目的;c.甲醛箱消毒物品时,不能用自然挥发法;d.甲醛有致癌作用,消毒后,可用抽气通风或氨水中和法q去除残留甲醛气体;e.甲醛不宜用于空气消毒,以防致癌。

4)含氯消毒剂:高浓度的含氯消毒剂为高效消毒剂,低浓度的含氯消毒剂为低效消毒剂。常用的有液氯、漂白粉、漂白粉精、次氯酸钠及84消毒液。

①使用方法:常用于餐具、水、环境、疫源地等的消毒。a.浸泡法和擦拭法:含有效氯0.02%的消毒液,用于被细菌繁殖体污染的物品,浸泡时物品应浸没,容器应加盖,时间10分钟以上,不能浸泡的可进行擦拭;含有效氯0.2%的消毒液,用于被肝炎病毒、结核杆菌、细菌芽胞污染的物品,时间30分钟以上;b.喷洒法:一般物品表面用含有效氯0.05%的消毒液均匀喷洒,时间30分钟以上;被肝炎病毒、结核杆菌污染的物品表面,用含有效率0.2%的消毒液均匀喷洒,时间60分钟以上;c.干粉消毒法:将排泄物5份加含氯消毒剂1份加以搅拌,放置2-6小时。

②注意事项:a.消毒液应保存在密闭容器中,放置阴凉、干燥、避光处,以减少有效氯的丧失;b.因溶液不稳定,故应现配现用;c.消毒液有腐蚀性和漂白作用,不适用于金属、有色织物及油漆家具的消毒。

1、物理消毒灭菌法

热力消毒灭菌法:利用热力作用破坏微生物的蛋白质、核酸、细胞壁、细胞膜、导致其死亡,可分为干热法和湿热法,干热法是通过空气传导热力,导热较慢,因此干热灭菌所需的温度较高,时间较长;湿热法是通过水、水蒸气及空气传导热力,导热较快,穿透力较强,因此湿热灭菌所需温度

较低,时间较短。

燃烧法:属于干热法,是一种简单、迅速、彻底的灭菌方法.

①用途:a无保留价值的污染物品,如污染的纸张,破伤风、气性坏疽等感染的敷料等;

b.金属器械及搪瓷类物品急用且无条件用其他方法消毒时,锐利刀剪除外,以免锋刃变钝。

②方法:a。金属器械可在火焰上烧灼20秒;b.搪瓷类容器可倒入少量95%乙醇,慢慢转动使之分布均匀,点火燃烧至熄灭。注意燃烧时不可中途添加乙醇,同时远离易燃易爆物品。

2)干烤法:利用特制的烤箱,热力通过空气对流和介质传导进行灭菌,效果可靠。

①用途:用于油剂,粉剂,玻璃器皿,金属制品,陶瓷制品等在高温下不变质,不损坏,不蒸发的物品。

②方法:a,消毒:箱温120-140℃,时间10-20分钟。b.灭菌:箱温160℃,时间2小时;箱温170℃,时间1小时;箱温180℃,时间30分钟。

3)煮沸消毒法:属于湿热法。

①用途:用于耐湿,耐高温的搪瓷,金属,玻璃,橡胶类物品,不能用于外科手术器械的灭菌。

②方法:先将物品刷洗干净,再将其全部浸没水中,然后加热煮沸,水沸开始计时,5-10分钟可杀灭细菌繁殖体,15分钟可将多数细菌芽胞杀灭,热抗力极强的需要更长时间(如破伤风杆菌芽胞需煮沸60分钟才可以杀灭)。在水中加入碳酸氢钠,配成浓度为1%-2%的溶液时,沸点可达105℃,

既可增强杀菌作用,又可去污防锈。

注意事项:①物品需全部浸没水中,物品盖子打开,轴结打开,空腔导管预先灌水,各种大小及形状相同的容器不能重叠;②玻璃类物品需用纱布包裹,并在冷水或温水中放入;③橡胶类物品需用纱布包好,水沸后放入;

④如中途加入其它物品,需等再次水沸后开始计时;⑤高原地区气压低,沸点低,需适当延长煮沸时间,一般海拔每增高300m,煮沸时间延长2分钟。

4)压力蒸汽灭菌法:属于湿热法。是一种临床应用最广、效果最为可靠地首选灭菌方法,是利、用高压下的高温饱和蒸汽杀灭所有微生物及其芽胞。

①用途:用于耐高温、耐高压、耐潮湿的物品,如各种器械、敷料、搪瓷类、璃、玻璃制品、橡胶类、某些药品、溶液、细菌培养基等的灭菌。

②方法:常用的有手提式压力蒸汽灭菌器、卧式压力蒸汽灭菌器、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

手提式压力蒸汽灭菌器:便于携带、使用方便、、效果可靠,适用于基层医疗单位。

使用方法:a隔层内加适量桶内放入需灭菌的物品,加盖旋紧,直接加热或通电;b打开放气阀排尽锅内冷空气后关闭放气阀;c压力大103-137kpa,温度达121-126℃,保持30分钟,可达到灭菌效果;d关闭热源,打开排气阀,待压力降至“0”时,可慢慢打开盖子,取出物品。切忌突然打开盖子,以防冷空气大量进入,使蒸汽凝成水滴,导致物品受潮、玻璃类物品因骤然降温而发生爆裂。

卧式压力蒸汽灭菌器:其原理结构及工作参数同手提式压力蒸汽灭菌器,不

同之处在于热源的供给时直接输入蒸汽,且空间较大,可一次灭菌大量物品。操作人员要求经过专业培训,并持证上岗。

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利用机械抽真空,使灭菌柜内形成负压,饱和蒸汽可迅速穿透物品进行灭菌。工作参数:压力达205kpa,温度达132℃,保持4-5分钟即可达到灭菌效果。

③注意事项:a.物品灭菌前需洗净擦干或晾干;b.灭菌包不宜过大、过紧:卧式压力蒸汽灭菌物品包不大于30cm×30cm×25cm;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物品不大于30cm×30cm×50cm;c.灭菌物品放置合理:灭菌包之间要留有空隙,以利于蒸汽进入,布类物品放在金属、搪瓷物品上面,以免蒸汽遇冷凝成水滴而使包布潮湿;d.装物品的容器应有孔,灭菌前将孔打开,灭菌后关上;e.随时观察压力、温度情况;f.灭菌物品干燥后方可取出;

g.定期检测灭菌效果。

④灭菌效果监测:a.物理监测法:将留点温度计的水银柱甩至50℃以下,放入需灭菌包内,待灭菌后检查读数是否达到灭菌温度;b.化学监测法:是临床广泛使用的常规监测手段,利用化学指示卡和化学指示胶带颜色的改变来进行,一般在121℃经20分钟或135℃经4分钟即可出现颜色或性状的改变;c.生物监测法:是最可靠的监测方法,先将热耐受力较强的非致病性嗜热脂肪杆菌芽孢制成检测菌株,经灭菌后再取出培养,若全部菌片均无菌生长则表示达到灭菌效果。

光照消毒法(又称辐射消毒):主要是通过紫外线的杀菌作用,使菌体蛋白发生光解、变性导致细菌死亡。

<1>日光暴晒法:利用日光的热、干燥、紫外线的作用杀菌。

用途:常用于床垫、毛毯、衣服等的消毒。

方法:将物品放在阳光下直射,暴晒6小时可达到消毒效果,中间要定时翻动。

<2>臭氧灭菌灯消毒法:利用臭氧强大的氧化作用进行杀菌。

(一)主要用于空气、医院污水、诊疗用水、物品表面的消毒。

(二)方法:使用时应关闭门窗,人员离开房间,消毒结束后30分钟后方

可进入。

<3>电离辐射灭菌法(又称冷灭菌):利用放射性核素60

Co发射的γ射线或

电子加速器产生的高能电子束穿透物品进行辐射灭菌。适用于不耐热的物品灭菌,如橡胶、塑料、高分子聚合物(一次性注射器、输液输血器等)、精密医疗仪器、生物医学制品、节育用具及金属等。

<4>微波消毒灭菌法:微波是一种频率高、波长短的电磁波,可使物品中的极化分子发生极化,进行高速运动,互相摩擦、碰撞,使温度迅速升高来达到消毒灭菌的效果。微波可杀灭细菌繁殖体、真菌、病毒、细菌芽孢,真菌孢子等各种微生物。常用于食品、餐具的处理,化验单具、票证的消毒,医疗药品、耐热非金属材料及器械的消毒灭菌。不能用于金属物品的消毒。

<5>过滤除菌:采用生物洁净技术,通过三级空气过滤器,用合理的气流方式除掉空气中0.5-5μm的尘埃,以达到洁净空气的目的。用于手术室、烧伤病房、器官移植病房等。

2.化学消毒灭菌法化学消毒灭菌法是利用液体或气体的化学药物渗透到菌体内,使菌体蛋白凝固变性,细菌酶失去活性,导致微生物代谢障碍而

死亡;或破坏细胞膜结构,改变其通透性导致细胞膜破裂、溶解,以达到消毒灭菌的目的。

(1)化学消毒剂的使用原则

1)待消毒的物品须先洗净、擦干。

2)根据不同物品的性能及各种微生物的特性,选择恰当的消毒剂

3)严格掌握消毒剂的有效浓度、使用方法及消毒时间。

4)消毒液中一般不放置纱布、棉花等,以免因吸附消毒剂而降低消毒效力。

5)消毒物品应全部浸没在消毒液内,器械的轴结应打开、套盖应掀开,管腔灌满消毒液。

6)浸泡消毒后的物品使用前应先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气体消毒后的物品使用前应待气体散发后,以免残留消毒剂刺激组织。

7)消毒剂应定期检测,调整浓度,进行更换,易挥发的要加盖。

(2)化学消毒剂的使用方法

1)浸泡法:物品洗净擦干后,完全浸没在消毒液中,在标准浓度和有效时间内即可达到消毒灭菌的效果。常用于耐热、不耐热的物品,如锐利器械、精密器材等的消毒。

2)擦拭法:用标准浓度的消毒剂擦拭物品表面以达到消毒的目的。常用于桌椅、墙壁、地面等的消毒。

3)喷雾法:用喷雾器将标准浓度的消毒剂均匀的喷洒,在有效时间内达到消毒的目的。常用于空气及墙壁、地面等物品表面的消毒。

4)熏蒸法:将消毒剂加热或加入氧化剂使之汽化,在标准浓度和有效时间

内达到消毒的目的。常用于室内空气和不耐湿、不耐高温物品的消毒。

①空气消毒:将消毒剂加热或加入氧化剂进行熏蒸,按规定时间关闭门窗,消毒完毕,打开门窗通气换气。常用的消毒剂有:a.2%过氧乙酸:每立方米8ml,时间30到120分钟;b.纯乳酸:每立方米0.12ml,加等量水,时间30-120分钟;c.食醋:每立方米5-10ml,加热水1-2倍,时间30-120

分钟。

②物品消毒:常用甲醛消毒箱进行。

5)环氧乙烷气体密闭消毒灭菌法:环氧乙烷气体穿透力强,具有高效广谱杀菌作用,为灭菌剂。适用于电子仪器、光学

仪器、医疗器械、化纤织物、皮毛、塑料制品、书籍、一次性使用的诊疗用品等的消毒灭菌。

使用方法:环氧乙烷易燃、易爆,对人体有害,消毒灭菌需密闭进行;少量物品可用丁基橡胶带,大量物品需使用专用的灭菌容器,时间6小时,需专业培训上岗。

(3)常用的化学消毒剂

1)过氧乙酸:为灭菌剂。

①使用方法:可采用浸泡法、擦拭法、喷洒法。a.0.2%溶液用于皮肤消毒;

b.0.02%溶液用于黏膜消毒;

c.浸泡消毒用0.2%-1%溶液,时间30-60

分钟;d.0.2%-0.4%溶液用于环境喷洒消毒。

②注意事项:a.对金属及织物有腐蚀性,消毒后应及时冲洗干净;b.性能不稳定,须加盖保存并现用现配;c.高温易爆炸,须存放在阴凉通风处;

d.溶液刺激性强,使用时需防止溅入眼中及皮肤、黏膜上,配制时需戴口

罩及橡胶手套。

2)戊二醛:为灭菌剂。

①使用方法:常用浸泡法。2%戊二醛常用于浸泡不耐热的医疗器械、精密仪器,如内镜等,消毒时间20-40分钟,灭菌时间10小时。

②注意事项:a.对碳钢类制品如手术刀等有腐蚀性,使用前应加入0.5%亚硝酸钠防锈;b.加强对浓度的测定,每周过滤一次,每2-3周更换一次消毒液;c.因对皮肤有刺激性,接触时应戴橡胶手套,操作时防止溅入眼内及吸入体内d.容易氧化分解,使杀菌力降低,宜现用现配;e.灭菌后的物品在使用前应用无菌蒸馏水冲洗。

3)37%-40%甲醛:为灭菌剂。

①使用方法:常用熏蒸法,用于物体表面、对湿热敏感、不耐高温和高压的医疗器械的消毒灭菌。消毒时,甲醛用量按消毒为100g/L、灭菌为500g/L 进行计算,将物品分开摊放或挂起,调节温度为52-56℃,相对湿度为70%-80%,加热产生甲醛气体,将消毒箱密闭,时间3小时以上。

②注意事项:a.消毒时,应严格控制环境的温度和湿度,以免影响消毒效果;b.消毒物品应摊开或挂起,污染面尽量暴露,物品中间应留有空隙,以便甲醛气体能充分与之接触,达到消毒目的;c.甲醛箱消毒物品时,不能用自然挥发法;d.甲醛有致癌作用,消毒后,可用抽气通风或氨水中和法q去除残留甲醛气体;e.甲醛不宜用于空气消毒,以防致癌。

4)含氯消毒剂:高浓度的含氯消毒剂为高效消毒剂,低浓度的含氯消毒剂为低效消毒剂。常用的有液氯、漂白粉、漂白粉精、次氯酸钠及84消毒液。

①使用方法:常用于餐具、水、环境、疫源地等的消毒。a.浸泡法和擦拭

法:含有效氯0.02%的消毒液,用于被细菌繁殖体污染的物品,浸泡时物品应浸没,容器应加盖,时间10分钟以上,不能浸泡的可进行擦拭;含有效氯0.2%的消毒液,用于被肝炎病毒、结核杆菌、细菌芽胞污染的物品,时间30分钟以上;b.喷洒法:一般物品表面用含有效氯0.05%的消毒液均匀喷洒,时间30分钟以上;被肝炎病毒、结核杆菌污染的物品表面,用含有效率0.2%的消毒液均匀喷洒,时间60分钟以上;c.干粉消毒法:将排泄物5份加含氯消毒剂1份加以搅拌,放置2-6小时。

②注意事项:a.消毒液应保存在密闭容器中,放置阴凉、干燥、避光处,以减少有效氯的丧失;b.因溶液不稳定,故应现配现用;c.消毒液有腐蚀性和漂白作用,不适用于金属、有色织物及油漆家具的消毒。

5)过氧化氢:为高效消毒剂。

①使用方法:用于丙烯酸树脂制成的外科埋置物、不耐热的塑料制品、餐具、服装、饮水等消毒,以及漱口、外科冲洗伤口等。可用浸泡法擦拭法,3%过氧化氢消毒时间为30分钟。

②注意事项:a.存在于阴凉、通风处,并在使用前测定有效含量;b.稀释液不稳定,应现用现配;c.对金属有腐蚀,对有色织物有漂白作用;d.溶液有刺激性,应防止溅入眼中和皮肤、黏膜上;e.受有机影响,消毒被血液或脓液污染的物品,应适当延长消毒时间。

6)碘酊:为中效消毒剂。

①使用方法:2%碘酊用于注射部位、手术、创面周围等的皮肤消毒,作用

1分钟后,用75%乙醇脱碘。

②注意事项:a.刺激性强,不能用于黏膜消毒;b.皮肤对碘过敏者禁用;

c.对金属有腐蚀性,不能浸泡金属器械;

d.保存需加盖。

7)乙醇:为中效消毒剂。

①使用方法:用于皮肤、物品表面、医疗器械的消毒。a.擦拭法:75%乙醇用于消毒皮肤或物品表面;b.浸泡法:75%乙醇用于浸泡消毒,时间5-10分钟以上。

②注意事项:a.乙醇易挥发,应加盖保存,并定期测定有效浓度;b.乙醇浓度超过80%,消毒效果会降低;c.乙醇有刺激性,不宜用于黏膜和创面的消毒;d.乙醇易燃,应注意加盖并避火保存。

8)碘伏:为中效消毒剂。

①使用方法:用于皮肤和黏膜等的消毒。a.浸泡法:0.05%-0.1%碘伏溶液用于浸泡清洗并晾干后的物品,时间30分钟;b.擦拭法:0.5%-2%碘伏溶液用于擦拭消毒部位,擦2遍,作用时间2-3分钟;c.冲洗法:0.05%碘伏溶液用于冲洗伤口黏膜和阴道黏膜,时间3-5分钟,可达到消毒作用。

②注意事项:a.应保存在密闭容器中,置于阴凉、避光、防潮处;b.对二价金属有腐蚀性,故不用于相应金属制品消毒;c.碘伏应现用现配,因其稀释后稳定性较差;d.如待消毒物品上存有大量有机物,应适当增加浓度,延长作用时间。

9)氯已定:为低效消毒剂。

①使用方法:用于外科洗手消毒、手术部位的皮肤消毒和黏膜消毒等。a.擦拭法:4%氯已定乙醇溶液用于擦拭手术和注射部位皮肤,擦2遍,作用时间2分钟;b.冲洗法:0.05%-0.1%氯已定水溶液用于冲洗阴道、膀胱、伤口黏膜创面,以预防和控制感染。

②注意事项:a.不可再肥皂和洗衣粉等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前、后使用和混合使用;b.易受有机物影响,使用前应先进行消毒部位的清洁,带污垢的不能使用。

消毒制度

1.学校应根据需要配备紫外线消毒设备、84消毒液、医用酒精、一次性手套、洗手液等,配齐脸盆、水桶、抹布、拖布、喷壶等工具。

2.学校要定期和不定期加强师生消毒知识、消毒器具使用与操作要点的培训,根据不同季节向学员宣传预防传染病相关知识。

3.发现一例传染或疑似病人,根据具体情况立即让其回家休息或直接送往医院。病人所在教室用5%含氯消毒剂彻底对地面、桌面、门把手、以及手可以触摸的地方进行彻底消毒。

4.学生或教师患传染病时应立即隔离治疗,学校要进行彻底消毒。如各种用具和用品都要用消毒水浸泡或擦洗,不耐湿物品要用日光曝晒,加强室内通风,必要时进行空气紫外线消毒。患者待隔离期满痊愈后,经诊治医院开据病愈、解除隔离证明,在

经学校同意后方可回校。

5.对患者(传染病)所在班级和与患者接触过的学员要进行检疫。隔离和观察检疫期间学生不许串班,取消一切大型集会活动,检疫期满后方可解除隔离。

6.对原因不明的高热、咳嗽的学生,在隔离留观室或卫生室内等待医院来接。

7.教师员工在家中发生传染病时,应及时报告学校领导以便采取必要的隔离和防护措施。

化学消毒使用制度

一、清洁、消毒和灭菌 (一)概念 1.清洁指用物理方法清除物体表面的污垢、尘埃和有机物。 2.消毒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清除或杀灭除芽胞外的所有病原微生物, 使其数量减少达到无害化。 3.灭菌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灭所有微生物,包括致病的和非致病的, 以及细菌的芽胞。 (二)消毒、灭菌的方法 (1)化学消毒剂的使用原则 1)待消毒的物品须先洗净、擦干。 2)根据不同物品的性能及各种微生物的特性,选择恰当的消毒剂 3)严格掌握消毒剂的有效浓度、使用方法及消毒时间。 4)消毒液中一般不放置纱布、棉花等,以免因吸附消毒剂而降低消毒效力。 5)消毒物品应全部浸没在消毒液内,器械的轴结应打开、套盖应掀开,管腔灌满消毒液。 6)浸泡消毒后的物品使用前应先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气体消毒后的物品使用前应待气体散发后,以免残留消毒剂刺激组织。 7)消毒剂应定期检测,调整浓度,进行更换,易挥发的要加盖。 (2)化学消毒剂的使用方法 1)浸泡法:物品洗净擦干后,完全浸没在消毒液中,在标准浓度和有效时间内即可达到消毒灭菌的效果。常用于耐热、不耐热的物品,如锐利器械、

精密器材等的消毒。 2)擦拭法:用标准浓度的消毒剂擦拭物品表面以达到消毒的目的。常用于桌椅、墙壁、地面等的消毒。 3)喷雾法:用喷雾器将标准浓度的消毒剂均匀的喷洒,在有效时间内达到消毒的目的。常用于空气及墙壁、地面等物品表面的消毒。 4)熏蒸法:将消毒剂加热或加入氧化剂使之汽化,在标准浓度和有效时间内达到消毒的目的。常用于室内空气和不耐湿、不耐高温物品的消毒。 ①空气消毒:将消毒剂加热或加入氧化剂进行熏蒸,按规定时间关闭门窗,消毒完毕,打开门窗通气换气。常用的消毒剂有:a.2%过氧乙酸:每立方米8ml,时间30到120分钟;b.纯乳酸:每立方米0.12ml,加等量水,时间30-120分钟;c.食醋:每立方米5-10ml,加热水1-2倍,时间30-120 分钟。 ②物品消毒:常用甲醛消毒箱进行。 5)环氧乙烷气体密闭消毒灭菌法:环氧乙烷气体穿透力强,具有高效广谱杀菌作用,为灭菌剂。适用于电子仪器、光学 仪器、医疗器械、化纤织物、皮毛、塑料制品、书籍、一次性使用的诊疗用品等的消毒灭菌。 使用方法:环氧乙烷易燃、易爆,对人体有害,消毒灭菌需密闭进行;少量物品可用丁基橡胶带,大量物品需使用专用的灭菌容器,时间6小时,需专业培训上岗。 (3)常用的化学消毒剂 1)过氧乙酸:为灭菌剂。

消毒剂使用制度

供给。医院感染 管理委员会负责监督消毒药械的购置、查验批件或者卫生安全评价 报告、卫生许可证等;检验科微生物实验室定期进行消毒效果监测。 应选用卫生部批准的消毒剂,产品标 签上注有“(年号)卫消准字(省号序号)”,产品说明书中注明该消毒剂的有效成份及其含量,并有详细可行的使用说明,注明使用浓度和作用时间、注意事项等。还应有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生产厂名、厂址。 普通应将消毒剂保存在阴凉处,离地 20-25cm;离墙 5cm;离天花板 50cm。同时保持良 好的通风,不宜一次购入量大,防止贮存较久失效。 1、对于能够采用热力消毒灭菌物品尽量不用化学消毒剂。选用 化学消毒剂谱、高效、低毒、安全、货源广为依据。化学消毒剂按功能强弱分为高效、中效和低效三类。 2、高效消毒剂用于需要灭菌或者高水平消毒物品。目前我院使 用的高效消毒剂有 2%戊二醛(碱性)、过氧乙酸。 3、中效消毒剂主要应用于水体和疫源地消毒、皮肤和粘膜消毒 (碘、醇)及医院的常规消毒。目前我院使用的中效消毒剂有含氯消毒剂、 0.5%碘伏、 75%酒精、安尔碘。 4、低效消毒剂主要应用于皮肤、粘膜和外环境的消毒。 5、使用消毒剂的临床科室,医院相关规定要求,核查消毒剂的 剂量和浓度,使用时应标明使用期限。 常用消毒剂使用规定 (一)戊二醛 1、合用范围:合用于不耐热诊疗器械、器具与物品的浸泡消毒 与灭菌。 2、使用方法 (1)诊疗器械、器具与物品的消毒与灭菌将洗净、干燥的诊疗器械、器具与物品放入 2%的碱性戊二醛溶液中彻底浸没,并应去 除器械表面的气泡,容器加盖,温度20℃~25℃,消毒作用到产品 使用说明的规定时间,灭菌作用 10h。无菌方式取出后用无菌水反复冲洗干净,再用无菌纱布等擦干后使用。 (2)用于内镜的消毒或者灭菌应遵循清洗消毒灭菌管理制度。 3、注意事项 (1)诊疗器械、器具与物品在消毒前应彻底清洗、干燥。新启

清洗剂消毒剂等化学品的使用管理规定

清洗剂、消毒剂等化学品的使用管理制度 为规范消毒剂、洗涤剂使用;确保使用安全;防止对食品造成污染特制定本制度.. 一、消毒液管理: 1、所有消毒剂均由化验室提出申购;且这些消毒剂的使用应当对人体安全、无害;食品质量安全负责人审核批准后由购销科采购.. 2、化验室应依据各种消毒剂的特性设专柜管理;应存放于阴凉、干燥处;严禁接触热源、火源;放置时应开口向上;以免洒漏或挥发失效..保证安全存量不少于一个月的使用量;不得出现中断现象.. 3、为保证消毒剂的质量;采购部门应到当地卫生防疫站部门购买;并获取相应的资料.. 4、消毒剂配制注意事项: 1配制时应使用专用器具、量具;并加以标识区别.. 2因含氯消毒剂对人体呼吸道膜和皮肤有明显刺激;配制时应戴口罩和橡胶手套;或在通风区域配制.. 3因漂白粉有一定的还原性;配制时严禁洒落;以免腐蚀周围物体.. 4配制消毒剂时应查看消毒剂的生产日期和有效期;及消毒剂是否变质现象.. 5、消毒剂的配制方法: 175%酒精;将210.5ml蒸馏水室温放置于定置瓶中;加入95%的酒精至1000ml;或直接购买75%酒精使用.. 2次氯酸钠消毒液;量取1L蒸馏水加入0.1mL次氯酸钠;所配制消毒剂的浓度为100ppm;量取1L蒸馏水加入0.2mL次氯酸钠;所配制消毒剂的浓度为200ppm..配制时可依此类推.. 3所有消毒液配制过程应填写消毒剂配制工作记录 6、消毒剂的发放、领用和使用的管理: 1消毒剂由化验室控制发放;消毒剂管理人员和领用人填写消毒剂发放领用记录.. 2消毒剂的使用见设备、容器、工具清洗消毒制度、人员健康卫生控制管理制度.. 清洁剂的管理 1、生产车间用于设备清洗的洗涤剂应当对人体安全、无害.. 2、生产用洗涤剂由生产车间安排专人进行保管、发放..洗涤剂不可与原材料、成品存放于

清洁剂消毒剂等化学品使用管理制度

清洁剂消毒剂等化学品使用管理制度 一、基本概念 清洁剂、消毒剂是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广泛使用的化学品,是保障环境卫生和人体健康的必要手段,但如果未经妥善使用和管理,可能对环境和人体产生危害。故对清洁剂、消毒剂的管理十分重要。本制度旨在规范微生物学实验室中清洁剂、消毒剂等化学品的使用和管理,确保化学品合理、安全、有效地使用。 二、使用与管理 1. 选择合适的化学品 根据不同清洗、消毒的需要,选择不同类型、浓度和规格的清洁剂、消毒剂、漂白剂等,保证其适用于对应的物品和环境;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产品,并确保产品质量和效果可靠。 2. 使用规范 使用前,应仔细查看产品说明书,按其使用方法和浓度要求正确使用。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事项: (1)确保使用的化学品存放在相应场所中,不得随意移动、混用、更换。 (2)使用时应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手套、口罩、护目镜等。 (3)使用时应注意通风条件,并避免作业者长期暴露在有害气体中。如遇身体不适,应立即离开作业场所。 3. 管理措施 (1)储存 清洁剂、消毒剂等化学品应储存在专门的储物柜或储物间中,保证其密闭性和通风情况;同一储存柜内的不同类别的物品应当进行分层储存,避免混淆。 (2)标识

对于已标签模糊、模糊、不清晰的产品应当重新贴标签,并更新操作说明、生产日期和有效期等信息。 (3)检查 使用单位领用后应进行统计,做到使用门熟悉化学品基本情况,并且制定定期检查表,加强对化学品使用情况的检查,确认其来源、存储、使用情况等是否符合标准。 (4)废弃品处理 废弃品和过期品应分别储存在专门区域内,不得与有效化学品混存,必须按照国家和地方规定的程序进行处理。 三、异常情况处理 若出现化学品泄漏、严重变质、瓶盖松动、出现异味等异常情况,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 (1)对于泄漏的化学品,先应对泄漏源进行封堵,清理泄漏液体,再进行通风 处理。 (2)对于变质、松动的瓶盖等异常情况,应及时汇报主管部门,进行物品清查、更换、销毁等工作,并做好相关记录。 四、管理制度执行与效果 (1)定期督查/检查 每月按规定的检查标准进行定期检查;发现问题要即时给予纠正和整改。每年定期公开本制度,及其连带的相关制度的检查结果,接受职工和各单位的监督和指正 (2)教育培训 向职工每年至少宣传一次安全、保健知识以及安全、保健工作要求,必要时予以培训。 总之,清洁剂、消毒剂等化学品的使用管理制度是微生物学实验室确保实验室内环境卫生和人体健康的重要保障。漏检、未处理、误用等是常常发生的事情,因而要 养成认真负责、落实到位的自觉行动.

消毒剂使用管理制度

消毒剂使用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对消毒剂使用的管理,确保消毒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保障员工和公众的健康安全,制定本制度。 第二章适用范围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使用和管理消毒剂的单位和个人。 第三章消毒剂的管理 第三条根据工作需要,使用合适的消毒剂,并保证其质量完好,未过期,并且具备相应的消毒效果。 第四条采购消毒剂应遵循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并确保消毒剂的来源合法、可靠。 第五条消毒剂应当按照规定的储存条件储存,避免光照直射、高温、潮湿等不利因素,防止消毒剂变质。 第六条消毒剂的配制应按照相应的配方和标准操作规程,严禁私自调整剂量或添加其他物质。 第四章使用消毒剂的注意事项 第七条在使用消毒剂时,应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下进行,避免人员长时间接触高浓度消毒剂。 第八条使用消毒剂时,应佩戴好相应的防护用品,如手套、口罩和护目镜等。 第九条消毒剂不得直接接触食品、药品和饮用水等,以免造成污染。

第十条消毒剂的使用量应符合相应的标准,不得虚报、欺骗或浪费。 第五章废弃物处置 第十一条使用过的消毒剂和相关废弃物,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分类、集中收集和安全处置。 第十二条废弃物的集中收集容器应密闭且标有明显的警示标识,防止外泄造成污染和伤害。 第六章监督检查与记录 第十三条单位应建立消毒剂使用与管理档案,记录消毒剂的种类、来源、配方、用途和使用情况等相关信息。 第十四条单位应定期进行消毒剂使用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并记录下来。 第七章法律责任 第十五条违反本制度的单位和个人,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并依法进行处罚。 第八章附则 第十六条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生效,并适用于所有使用和管理消毒剂的单位和个人。 以上是针对消毒剂使用管理制度的一个简单示例,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实际制度的内容和细节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规定。

消毒剂使用管理规定

消毒剂使用管理规定 一、目的 食品加工企业不可避免的需要使用消毒剂类化学品,用于日常环境、人员、器具的消毒作业,为了保证我公司消毒剂使用的安全性、规范性和有效性,保证公司员工和产品的安全,更好地维护企业和广大消费者利益,特制定本规定。二、执行部门 采购部、行政办、生产部、品保部 三、使用范围 1、生产车间(员工、设备、环境) 2、化验室 四、种类 生物抑菌剂、二氧化氯液、75%酒精、CIP清洗剂 五、消毒剂的购置、存放与发放 1、消毒剂的购置 采购部负责采购有主管部门批准生产、销售、使用说明证明等相关资质证明、信誉良好的生产企业生产的允许在食品中使用的,适合我公司实际操作使用的合格消毒剂。 2、消毒剂的存放 新购置的消毒剂,由经过培训的行政办物料管理人或化验室相关负责人员录入有毒化学品管理台帐,正确标识,表明有效期,要有进货、领用及使用登记记录。并依据其本身特性存放于仓库阴凉避光处,同时与其它日用品进行有效隔离,单独区域贮存,配备带锁的柜子,防止随便乱拿,设有警示标志。 3、消毒剂的发放 物料管理人严格依照部门物料申请领用单准确发放,以空换新,做好有消毒剂入、出、存、退记录,执行严格的领用登记制度。 转运过程中,要求做好消毒剂的安全防护工作,防洒、防溅、防晒,人员接触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如戴橡胶手套、穿防护服等。 六、生产部门消毒剂的领用与存放 1、生产部门消毒剂的领用 生产部门根据实际用量,依“以空换新,用多少领多少”的原则,每月集中

领取一次。同时,在仓库的领用记录上详细登记。 2、消毒剂的存放 各生产部门领取的消毒剂,单独存放于车间非生产区域阴凉避光处,同时与其它用品进行有效隔离,配备带锁的柜子,防止随便乱拿,设有警示标志。 由车间班组长专人负责日常的保管及配置使用。 日常使用过程中,做好配制使用及消毒记录,用后及时加盖放回原处保存。 转运过程中,要求做好消毒剂的安全防护工作,防洒、防溅、防晒,人员接触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如戴橡胶手套、穿防护服等。 七、配制方法 1、生物抑菌剂原液使用。 2、75%酒精:量取95%酒精液79ml,加入蒸馏水21ml。 3、1:300二氧化氯消毒液:通风避光处,将二氧化氯消毒液A液、B液按照1:1的比例混合均匀,立即将混合后的溶液(黄色)与水按照1:300的比例配制成二氧化氯消毒液。日常中,现用现配。 4、CIP清洗剂:2%NaOH、0.8%盐酸现用现配。 八、使用方法(程序)、频次及要求 1、生产人员手部的消毒 (1)进入车间前, 步骤一:用清水将双手全部润湿; 步骤二:均匀涂抹洗手液; 步骤三:采用7部洗手法对手部(含腕部)彻底清洁; 步骤四:用清水将手(含腕部)冲洗干净; 步骤五:在浓度为1:300的二氧化氯消毒液内浸泡30秒; 步骤六:用清水冲洗干净; 步骤七:把双手放在烘手器下烘干; 步骤八:生物抑菌剂喷洒消毒。 (2)生产期间,按规定时间到洗手消毒车处,按方式(a)或(b)进行洗手消毒,自然风干或擦干后进行生产作业; 方式(a):1:300二氧化氯消毒液中洗手消毒→清水洗手→消毒后的毛巾擦手;方式(b):温水中洗手→消毒后的毛巾擦手→生物抑菌剂喷洒消毒;

消毒剂使用管理制度(5篇)

消毒剂使用管理制度 为了进一步完善我院消毒剂的管理工作,改变以往多部门分管的局面。经医院有关领导部门决定,全院的消毒剂由本院药剂科统一购买、贮存、供给。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负责监督消毒药械的购置、查验卫生许可证,并定期监测消毒效果。根据消毒学发展的最新动态及研究成果,引进新的高效消毒剂,具体使用规范如下: 一、必须对全院各科室需用的消毒剂进行全面调查,明确使用目的,按卫生部的《消毒技术规范》要求,经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认可,核准后由药剂科进行选购。 二、药剂科购买消毒剂,应选用卫生部批准的消毒剂,产品标签上注有“(年号)卫消准字(省号序号)”,产品说明书中注明该消毒剂的有效成分及其含量,并有详细可行的使用说明,注明使用浓度和作用时间、注意事项等。还应有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生产厂名、厂址。 三、为了安全起见,药剂科应设有消毒剂专管人员,对产品的性质、用途、使用方法应有全面了解,对新购产品应测定细菌含量,质量合格者方可配制,在配制前应测定该产品(批号)有效成分含量,按说明书的要求进行稀释,稀释用水要求用离子水或无菌蒸馏水,所用稀释液的用具、容器必须经过消毒处理,盛放消毒液的容器应洗净消毒,稀释后的消毒液应及时使用,以防失效。 四、药剂科对于购进的消毒剂应统一保管,一般应将消毒剂保存在阴凉处,特别是卤素类制剂,受日晒后很容易分解而失效。同时保持良好的通风,避免消毒剂的挥发导致的危险性,对易于分解的消毒剂,不宜一次购入量大,防止贮存较久失效,用前应测有效成分含量。 五、药剂科根据科室的消毒液的用量情况,可选用不同的容器规格。用量大、周转快的消毒液可用大包装,用量少、稳定性差的消毒液可用小包装,发至科室的各种溶液

消毒剂使用管理制度 消毒剂使用管理制度范本

消毒剂使用管理制度消毒剂使用管理制度范本 为确保消毒工作的有效进行,加强消毒剂使用的相关管理,需要制定并实施相应的管理制度。WTT今天为你整理了消毒剂使用管理制度范本,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消毒剂使用管理制度范本篇一 为了进一步完善我院消毒剂的管理工作,改变以往多部门分管的局面。经医院有关领导部门决定,全院的消毒剂由本院药剂科统一购买、贮存、供给。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负责监督消毒药械的购置、查验卫生许可证,并定期监测消毒效果。根据消毒学发展的最新动态及研究成果,引进新的高效消毒剂,具体使用规范如下: 一、必须对全院各科室需用的消毒剂进行全面调查,明确使用目的,按卫生部的《消毒技术规范》要求,经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认可,核准后由药剂科进行选购。 二、药剂科购买消毒剂,应选用卫生部批准的消毒剂,产品标签上注有“(年号)卫消准字(省号序号)”,产品说明书中注明该消毒剂的有效成分及其含量,并有详细可行的使用说明,注明使用浓度和作用时间、注意事项等。还应有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生产厂名、厂址。

三、为了安全起见,药剂科应设有消毒剂专管人员,对产品的性质、用途、使用方法应有全面了解,对新购产品应测定细菌含量,质量合格者方可配制,在配制前应测定该产品(批号)有效成分含量,按说明书的要求进行稀释,稀释用水要求用离子水或无菌蒸馏水,所用稀释液的用具、容器必须经过消毒处理,盛放消毒液的容器应洗净消毒,稀释后的消毒液应及时使用,以防失效。 四、药剂科对于购进的消毒剂应统一保管,一般应将消毒剂保存在阴凉处,特别是卤素类制剂,受日晒后很容易分解而失效。同时保持良好的通风,避免消毒剂的挥发导致的危险性,对易于分解的消毒剂,不宜一次购入量大,防止贮存较久失效,用前应测有效成分含量。 五、药剂科根据科室的消毒液的用量情况,可选用不同的容器规格。用量大、周转快的消毒液可用大包装,用量少、稳定性差的消毒液可用小包装,发至科室的各种溶液要保证质量和使用方便,且标明名称、浓度和有效期限等。各科室对本科消毒剂的使用应有计划,及时领取,短期用完。领取需要现用现配的消毒剂时可预先与制剂中心联系,便于做好准备。 六、我院消毒剂的使用原则

实验室使用、存储消毒酒精的安全制度

实验室使用、存储消毒酒精的安全制度 背景 实验室中常常会使用消毒酒精来进行清洁和消毒工作。然而, 由于酒精易燃、挥发性强,使用和存储的不当可能会造成安全隐患。因此,制定关于实验室使用、存储消毒酒精的安全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使用消毒酒精的注意事项 为确保使用消毒酒精的安全性,以下是在实验室中使用消毒酒 精时应注意的事项: 1. 保证通风良好:在使用消毒酒精时,确保实验室内的通风良好。酒精具有挥发性,如果不及时排除室内的酒精蒸气,可能会造 成爆炸或中毒的风险。

2. 远离明火和热源:消毒酒精易燃,因此应远离明火、明火源 和其他热源。使用酒精时,保持周围环境干燥,以防止意外火灾发生。 3. 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酒精对皮肤和眼睛有刺激性和腐蚀性,因此在使用酒精时,应佩戴防护手套和护目镜,避免直接接触。 4. 不可饮用酒精:消毒酒精仅供实验室清洁和消毒使用,严禁 饮用。饮用酒精可能会造成中毒和其他健康问题。 存储消毒酒精的安全要求 为确保实验室中存储消毒酒精的安全性,以下是存储消毒酒精 的安全要求: 1. 使用专用:应使用专门设计的密闭来存储消毒酒精,以防止 酒精挥发和泄漏。应具有防火和防爆性能,最好是金属或耐火材料 制成。

2. 存储于易燃品柜内:将消毒酒精储存在专门的易燃品柜内, 确保柜门完好并能够有效隔离。易燃品柜应位于通风良好的区域, 远离明火和热源。 3. 标记清晰:消毒酒精的应明确标记其内容物和危险性质,方 便用户识别和警示。 4. 远离其他化学品:消毒酒精应单独存放,远离其他化学品和 易燃物,以防止化学反应和意外事故的发生。 健康和安全培训 为了保障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健康和安全,应定期进行相关健康 和安全培训,包括有关使用和存储消毒酒精的规程和注意事项。 以上制度将有助于提高实验室中使用、存储消毒酒精的安全性,减少事故发生的风险,保护人员和实验室设施的安全。请将此制度 广泛传达并加以落实。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