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西医结合治疗偏头痛的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偏头痛的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偏头痛的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偏头痛的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偏头痛的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电针配合西比灵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组60例采用电针加西比灵配合治疗,10天为一疗程,对照组30例采用电针疗法。结果经

过2个疗程的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86.6%,观察组

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针刺加西比灵治疗偏头痛有较好的疗效。

【关键词】偏头痛电针疗法西比灵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疾病。是由于血管舒张功能障碍引起的搏动性头痛。以

中青年女性多见。反复发作,常因劳累、紧张、天气变化、情绪波动、进食某种

食物等诱发,发作时患者自觉视物不清,眼前有闪光点,约数分钟到一小时左右

出现疼痛并逐渐加剧,伴有恶心呕吐,在安静环境内或睡觉后有缓解,止后如常人。偏头痛至目前无彻底治愈永不复发的特效方法。笔者近几年采用中西医结合

治疗偏头痛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笔者收治的60例观察组患者均为门诊病人,经系统查体及行

脑电图及CT检查排出了其它疾患引起的头痛,其中女性:54例,男性6例,年

龄6-45岁,病程1-27年。并设电针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与

治疗组相似(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电针:上星+大椎+阿是穴。前头痛+印堂,侧头痛+太阳,后头痛+凤池,头顶痛+百会。上星穴平刺0.5寸,大椎穴向上斜刺0.5寸,针刺得气后接6805

型治疗仪,选用连线波,刺激量以患者耐受为度,每次10-20分钟,电针频率

200HZ,每日一次,10次为一疗程,间歇5天,根据病情再行第二疗程。

1.2.2 西比灵:小剂量2.5mg(半片),每晚睡前口服,疗程同电针组,连续服用。

1.2.3 电针对照组仅行电针疗法,10天为一疗程。

1.3 疗效标准:显效:疼痛及伴随症状消失,半年内未见复发;有效:疼痛

及伴随症状缓解,发作次数、持续时间较前明显减少或缩短,在劳累情绪或天气

变化后仍有头痛,但不影响工作;无效:疼痛及伴随症状减轻,半年内复发3次

以上。

2 结果

经2个疗程治疗后,观察组显效41例,有效1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3.3%,显效率68.3%。对照组30例显效18例,有效8 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6.6%,显效60%。两组对照,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

典型病例:杨某,女,43岁,教师,2007年8月10日就诊,自述偏头痛20

余年,曾在几家大医院系统检查,诊断偏头痛,多方就诊未见良好效果,昨日因

天气变化又发作。查体无明显阳性体征,脑血流图示:双侧颈内动脉血管波幅不

对称。给予电针+西比灵疗法,并嘱其为了更好的疗效一定要坚持治疗。病人遵

医嘱共治疗4个疗程,治愈而归,后电话随访半年内未复发,疗效显著。

3 讨论

祖国医学认为偏头痛多因风邪袭于少阳或肝火郁结所致脑络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针灸学认为电针能加强疏通经络、活血化瘀的功效。督脉为诸阳之会,其别络散于头部,电针上星、大椎穴能调节脑部经络的气血运行,使其“通而不痛”。现代医学认为偏头痛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精神因素、血小板功能异常、

中西医结合治疗偏头痛60例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偏头痛60例临床观察 作者:陈博,冯方俊,王洲羿,翁旭晖 【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偏头痛的疗效。方法将 120 例偏头痛患者分成两组,中西医结合组及单用西比灵组,对两组的疗效进行对照研究。结果中西医结合对偏头痛疗效明显高于单用西比灵(P<0.05)。结论中药方剂与西比灵合用可提高疗效,无明显毒副作用。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偏头痛 偏头痛是神经内科门诊常见病,属中医“头痛”、“头风”的范畴。笔者自2007年6月-2008年6月在神经内科门诊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偏头痛患者,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笔者自2007年6月-2008年6月收治偏头痛患者120例,其中男40例,女80例;平均年龄38.2岁,病程1~15年,平均3.3年。发作频率≥5次/月52例,3~4次/月40例,≤2次/月28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及发作频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1](1)反复发作的血管波动性剧烈头痛,或伴有恶心、呕吐,或伴有闪光、暗点等视觉先兆,或伴有头痛发作前短暂的局限性神经功能缺失症状。(2)间歇期一切正常及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3)除外发热性头痛、神经性头痛、肌紧张性头痛和继发于其他全身性器质性疾病所引起的头痛。 1.3 治疗方法观察组给予中药基本方加减,基本方组成:当归、川芎、三七、全蝎、白芷、天南星、太子参、女贞子、柴胡、枳壳、桔梗、川牛膝,有热象加黄芩。日服1剂,水煎分2次服,疗程1个月。西药用西比灵胶囊(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成分氟桂利嗪),每次5~10mg,每晚睡前口服1次,连续服用1个月。在治疗过程中,每1~2周门诊复查1次,详细记录其症状改善情况。对照组仅按常规给予西比灵胶囊5~10mg,每日睡前口服,1个月为1疗程。 1.4 疗效标准[2]显效:疼痛及伴随症状消失,半年内未见复发;有效:疼痛及伴随症状缓解,发作次数、持续时间较前减少或缩短,在劳累、情绪或天气变化后仍有头痛,但不影响工作;无效:疼痛及伴随症状减轻,半年内复发3次以上,达不到上述标准。 1.5 统计学处理χ2检验。 2 结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偏头痛78例疗效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偏头痛78例疗效分析 发表时间:2011-12-22T11:51:10.95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35期供稿《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35期供稿作者:刘鑫树[导读] 偏头痛是一种颅脑血管神经功能紊乱,与血液中多种活性物质有关的反复发作性头痛. 刘鑫树(温岭市城西街道卫生院浙江温岭317500) 【中图分类号】R2-03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1)35-0321-02 【摘要】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由于其病因复杂,至今尚无特效治疗方法。在临床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偏头痛,采用氟桂利嗪和阿司匹林,再加上中药疏风、通络、活血止痛、升清阳的药物,两者结合起来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关键词】中西医结合偏头痛疗效 偏头痛是一种颅脑血管神经功能紊乱,与血液中多种活性物质(去甲肾上腺素、前列腺素E、徐缓激肽等)有关的反复发作性头痛,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列为最令人丧失能力的慢性疾病之一。美国和西欧每年有15%—18%的女性和6%—9%的男性受偏头痛的困扰。在一项多国研究中,偏头痛导致人们每年19.5的工作日无法工作。由于其病因复杂,至今尚无特效治疗方法。笔者从2008年5月—2010年5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偏头痛78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1 临床资料 本组78例,均为门诊病人。其中男26例,女52例;年龄16-65岁,平均39岁;病程均在1年以上。最长达15年,平均2.1年。均有病程长、间歇性、反复发作的特点。头痛部位多在一侧的顶、颞、额部,少数在颈部或双侧及全头部。疼痛性质为搏动性或跳动性痛、钝痛或刺痛,伴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如恶心、呕吐、失眠等,头痛发作持续时间由数小时至数天不等,诱发因素有精神紧张、过度劳累、气候骤变、饮食不当、强烈刺激、烈日照射及女性月经来潮等。所有病例全部经理化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引起的头痛。 2 治疗方法 2.1 一般治疗合理作息制度,避免精神过度紧张及接触各种过敏物质,保持胃肠道正常机能,禁烟酒。 2.2 中药治疗基本方:蔓荆子10g,菊花10g,当归10g,川芎10g,黄芪20g,白术10g,丹参10g,合欢皮10g,地龙10g,远志3g,防风6g,白芍12g,甘草6g。加减:偏左侧或偏右侧痛加柴胡6g、酒炒黄芩10g;后枕部痛加羌活6g;前额痛加石膏20g、葛根10g;巅顶痛加吴茱萸3g、藁本10g。苔腻口甜者加佩兰10g;食欲不振者加焦三仙各12g;两目干涩者加枸杞子12g;恶心者加法半夏10g、陈皮6g;舌边有瘀斑、瘀点者易白芍为赤芍12g。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服,连续用药2周为1个疗程,服药期间忌食生、冷、刺激性食物。 2.3 西药治疗氟桂利嗪10mg,睡前顿服,阿司匹林(肠溶)75mg,每日1次,口服,连服2周。 3 疗效判定标准 痊愈:头痛及伴随症状完全消失,随访半年不复发;有效:头痛及伴随症状明显减轻,但停药后半年内复发;无效:头痛及伴随症状无改善。 4 治疗结果 78例患者中,临床治愈55人,占70.5%。治疗有效19人,占24.4%。治疗无效4人,占5.1%。总有效率94.9%。 5 讨论 偏头痛的发病机制可能为:已知激发因素(内外环境)刺激中枢神经系统,经单胺能通路提供神经递质变化,继之激活血小板释放出5-羟色胺(5-HT)、血栓烷A2(TXA2)导致脑内血管收缩和神经性反应。氟桂利嗪为一选择性钙通道拮抗剂,使钙离子内流阻断或减慢,阻断血管平滑肌的动作电位,使血管平滑肌的收缩性能降低,可阻断偏头痛发作初期颅内血管收缩,提高脑细胞对缺氧的耐受性,纠正缺血缺氧状态,缓解颅外血管扩张,还可抑制血小板聚集与5-HT的释放。而阿司匹林可使血小板的环氧酶(即PG合成酶)乙酰化,从而能抑制环内过氧化物的形成,阻止TXA2的合成,抑制血小板聚集和血小板因子释放,抑制受体介导的钙内流。 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会,脑为清灵之府,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此,故外感、内伤诸种因素皆可令脑络阻痹,清阳不达,浊阴翳弊,因而发生偏头痛。中药以疏风、通络、活血止痛、升清阳为治疗原则,方中蔓荆子、菊花疏散风热、清利头目;黄芪、白术益气健脾,使清阳得升;当归、白芍补血养血;合欢皮、远志安神醒脾解忧;丹参活血祛瘀,宁心止痛;川芎活血行气,散风止痛,为治疗头痛要药。偏头痛发作时缠绵难愈,虽无淤血之外症,但循“久痛入络”、“久病必瘀”之理,故加川芎、丹参配合地龙,化瘀通络;甘草配白芍,缓急止痛。 中西医药物结合治疗本病,可发挥协同作用,故取得了治疗偏头痛的满意疗效。参考文献 [1]陈贵廷,胡国臣.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手册[M].学苑出版社,2002. [2]李长明.偏头痛汤治疗顽固性偏头痛86例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08. [3]单书键,陈子华.古今名医临床金鉴头痛眩晕卷[M].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

中西医结合治疗偏头痛的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偏头痛的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电针配合西比灵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组60例采用电针加西比灵配合治疗,10天为一疗程,对照组30例采用电针疗法。结果经 过2个疗程的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86.6%,观察组 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针刺加西比灵治疗偏头痛有较好的疗效。 【关键词】偏头痛电针疗法西比灵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疾病。是由于血管舒张功能障碍引起的搏动性头痛。以 中青年女性多见。反复发作,常因劳累、紧张、天气变化、情绪波动、进食某种 食物等诱发,发作时患者自觉视物不清,眼前有闪光点,约数分钟到一小时左右 出现疼痛并逐渐加剧,伴有恶心呕吐,在安静环境内或睡觉后有缓解,止后如常人。偏头痛至目前无彻底治愈永不复发的特效方法。笔者近几年采用中西医结合 治疗偏头痛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笔者收治的60例观察组患者均为门诊病人,经系统查体及行 脑电图及CT检查排出了其它疾患引起的头痛,其中女性:54例,男性6例,年 龄6-45岁,病程1-27年。并设电针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与 治疗组相似(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电针:上星+大椎+阿是穴。前头痛+印堂,侧头痛+太阳,后头痛+凤池,头顶痛+百会。上星穴平刺0.5寸,大椎穴向上斜刺0.5寸,针刺得气后接6805 型治疗仪,选用连线波,刺激量以患者耐受为度,每次10-20分钟,电针频率 200HZ,每日一次,10次为一疗程,间歇5天,根据病情再行第二疗程。 1.2.2 西比灵:小剂量2.5mg(半片),每晚睡前口服,疗程同电针组,连续服用。 1.2.3 电针对照组仅行电针疗法,10天为一疗程。 1.3 疗效标准:显效:疼痛及伴随症状消失,半年内未见复发;有效:疼痛 及伴随症状缓解,发作次数、持续时间较前明显减少或缩短,在劳累情绪或天气 变化后仍有头痛,但不影响工作;无效:疼痛及伴随症状减轻,半年内复发3次 以上。 2 结果 经2个疗程治疗后,观察组显效41例,有效1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3.3%,显效率68.3%。对照组30例显效18例,有效8 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6.6%,显效60%。两组对照,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 典型病例:杨某,女,43岁,教师,2007年8月10日就诊,自述偏头痛20 余年,曾在几家大医院系统检查,诊断偏头痛,多方就诊未见良好效果,昨日因 天气变化又发作。查体无明显阳性体征,脑血流图示:双侧颈内动脉血管波幅不 对称。给予电针+西比灵疗法,并嘱其为了更好的疗效一定要坚持治疗。病人遵 医嘱共治疗4个疗程,治愈而归,后电话随访半年内未复发,疗效显著。 3 讨论 祖国医学认为偏头痛多因风邪袭于少阳或肝火郁结所致脑络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针灸学认为电针能加强疏通经络、活血化瘀的功效。督脉为诸阳之会,其别络散于头部,电针上星、大椎穴能调节脑部经络的气血运行,使其“通而不痛”。现代医学认为偏头痛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精神因素、血小板功能异常、

偏头痛(中西医结合治疗)

偏头痛 一、概述 偏头痛是一种以反复发作的严重头痛为特征的慢性疾病,通常为一侧或两侧搏动性头痛,经常伴随恶心、呕吐、畏光、畏声和一系列其他症状,为临床常见的特发性头痛。 中医文献中,该病可归属“头痛”、“头风”、“脑风”、“偏头痛”等范畴。 二、西医诊断 (一)国际头痛协会头痛分类委员会2004年修订的诊断标准 1、无先兆的偏头痛诊断标准 ⑴至少有5次发作符合下述(2)~(4)项标准。 ⑵头痛每次发作持续4~72小时(未经治疗或治疗无效者)。 ⑶头痛至少具有下列特点中的2项:①单侧性;②搏动性③程度为中至重度(影响日常生活);④上楼梯或其他类似的日常躯体活动使之加重。 ⑷发作期间至少有下列1项:①恶心和(或)呕吐;②畏光和怕声。 ⑸病史和体格检查提示,无器质性和其他系统代谢性疾病证据;或经相关检查已排除;或虽有某种器质性疾病,但偏头痛初次发作与该疾病无密切关系。 2、有先兆的偏头痛诊断标准

⑴至少有2次下述(2)项发作. ⑵至少具有以下4项特征中的3项: ①有一次或多次完全可逆的先兆症状,表现为局灶性大脑皮层和(或)脑干功能障碍;②至少有一个先兆症状,逐渐发展,持续4min以上;或相继发生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症状; ③先兆症状持续时间不超过60min,但有一个以上先兆症状时,持续时间相应延长;④头痛发生在先兆后,间隔少于60min(头痛可与先兆同时发生)。 ⑶至少具有下列各项中的1项:病史和体格检查提示,无器质性和其他系统代谢性疾病证据;或经相关检查已排除;或虽有某种器质性疾病,但偏头痛初次发作与该疾病无密切关系。 (二)辅助检查 1、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TCD) 2、头颅CT和(或)MRI 3、MRA和(或)DSA 三、辨证分型 (一)肝阳证 头胀痛而眩,心烦易怒,胁痛,夜眠不宁,口苦,舌红,苔薄黄,脉沉弦有力。 (二)痰浊证 头痛昏蒙,胸脘满闷,呕恶痰涎,舌胖大有齿痕,苔白腻,脉沉弦

中西医结合治疗偏头痛疗效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偏头痛疗效分析 偏头疼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其具有周期性以及反复性,在发病时给患者带来了较大的痛苦。造成偏头疼的原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人体内血管或者神经出现了功能性障碍,所以,会使人体出现不同程度的神经性头痛。偏头疼是一种较难治疗的疾病,本文通过中医传统理论以及实际病患疗效,总结出了一项治疗体会,希望可以有效缓解偏头疼患者的病情,并达到显著疗效。治疗偏头疼的方法比较多,但是疗效却并不明显,本文临床观察与愈后访问,得出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疼具有良好效果的结论。 标签: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疗效 前言:偏头痛是一种中医内科的常见病症,在中医中又被称为头风病。在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疼这一病症过程中常常采用辩证的疗法进行诊疗,即根据所产生病症的原因不同采取不同的诊疗方法,以确保对症下药,有的放矢。为了得出更加准确的偏头疼中医内科治疗体会,需要对患者前后疗效进行对比,还要对治愈后患者进行访问,并做好记录工作,这样才能提高偏头疼的疗效与效率。 1 临床病状 偏头疼具有周期性,对于发作比较频繁的患者,会极大的影响其工作与生活,严重者还会影响其睡眠质量,如果患者睡眠不足,则会精神不振,而且也会影响工作效率。有的偏头疼患者,发作时间比较长,而且不易治愈,还有患者一开始工作就会出现偏头疼,既会耽误单位的工作效率,还会给患者造成较大的心理压力,不利于缓解病情。一些长期出现偏头疼的患者,由于病情比较严重,其性格也出现了较大变化,性情往往容易变得暴躁,无法与周围同事或者邻居和睦相处,影响其人际关系。有的偏头疼患者,对该病不够重视,而且不积极参加治疗,延误了治愈的时间,也增加了治愈的难度。所以,一旦发现自己出现偏头疼症状后,一定要到正规医院进行检查,还要提高对健康的重视程度,这样才能远离病痛、尽快痊愈。 2 诊断标准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病,多数情况可能是由于压力过大、睡眠不佳、心情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疲劳以及女士在月经期等原因造成。一般在偏头疼发病之前,就会出现如偏盲、暗光、视野模糊等情况,这就是偏头疼的初期症状,但如果偏头疼症状较轻,会在30 min之内消失。一般偏头疼主要出现在眼眶以及额头等部位,也有一部分患者会出现在头的两侧,出现于两侧的偏头疼症状为重度偏头疼,一般情况下,其持续的时间较长,而且极易复发,需要患者提起高度重视。 偏头痛作为中医内科的常见病症,其中多为女性患者,偏头痛一旦发作,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从中医角度来讲,治疗偏头痛一般要采用辩证的方法进行诊治,主要针对方面为淤血、肝风以及痰浊等方面,通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