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蛀干害虫的识别及防治

蛀干害虫的识别及防治

蛀干害虫的识别及防治
蛀干害虫的识别及防治

钻蛀园林植物的害虫种类颇多,包括蛀干、蛀茎、蛀新梢以及蛀蕾、花果、种子等各种害虫。如鞘翅目的天牛类、吉丁虫类、小蠹虫类; 鳞翅目的木蠹蛾、透翅蛾、织蛾、卷蛾、螟蛾、夜蛾; 膜翅目的茎蜂、树蜂等。它们对行道树、庭园树及多种花灌木均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发生严重时导致花木成片死亡,降低观赏价值,给园林绿化带来巨大损失.

一天牛外部症状:幼虫蛀食韧皮部和木质部,常常在干树上呈环状蛀食韧皮部而在外观上形成环状横裂圈,蛀食木质部剩余木屑呈长丝状排出蛀道外,部分木屑长达1—2cm以上,长木屑散落于蛀道口和地面树兜处。树干上也可发现丝状木屑(尤其在危害初期应仔细查看),受害部位早期可见到产卵刻槽,刻槽内有时可找到虫卵或卵壳,成虫羽化后可见到圆形的羽化孔。

内部症状虫道常扁平,1个受害部位可有多条虫道相互贯通,可解剖到多头幼虫。虫道长达10-40cm左右,蛀道内有丝状木屑。

卵、蛹识别幼虫淡黄或白色,体前端扩展成圆形,似头状,上

腭发达,无腹足,体无刚毛(依此可区别蛾类幼虫)。成虫触

角比较长,常常超过身体的长度,一般来说雄虫触角比雌虫长。星天牛成虫出现于5至7月,生活在平地至中海拔山区。成虫夜晚偶有趋光性;幼虫危害柑橘、柳树等植物。幼虫一般蛀食较大植株的基干,使植株生长衰退乃致死亡。成虫咬食嫩枝皮层,形成枯梢,也食叶成缺刻状。

光肩星天牛5月至10月都有成虫活动,到11月开始越冬。主要危害悬铃木、柳、杨。幼虫蛀食树干,危害轻的降低木材质量,严重的能引起树木枯梢和风折;成虫咬食树叶或小树枝皮和木质部。

桑天牛主要危害时期为6月至10月。白天取食,夜间产卵。分布很广,成虫食害嫩枝皮和叶;幼虫于枝干的皮下和木质部内,向下取食,削弱树势,重着枯死。成虫反应迟钝,易扑捉。喜食构树、无花果、苹果等得嫩枝皮。、

二吉丁虫危害特点:成虫咬食嫩叶成缺刻,但主要是以幼虫在枝干皮层内蛀食,被害皮层有突出裂口,流出油点状褐色胶质,为害严重时,树皮爆裂,主枝或整株枯死。

三象甲、俗称鼻涕虫危害特点:成、幼虫均植食性。大部分种类蛀入植物组织内,危害严重。幼虫多数肥胖、无足而只取食植物的一部分--花头、种子、肉质果实、茎或根。许多幼虫只吃一种植物或近缘植物,成虫取食范围较广。象鼻虫主要危害花木果树。

四木蠹蛾危害特点:幼虫钻食树干的韧皮部和木质部,虫孔呈圆形,排出颗粒或圆球形粪便,散落在根部周围的地上,蛀道口常有褐色流胶。

拟木蠹蛾常吐丝将虫粪和木屑粘合,在树干上连成一条弯曲的通道,幼虫白天躲藏在树干内,夜间由通道爬出取食韧皮部。受害桉树易枯梢或风折,风折断面整齐,折断部位没有虫粪木屑包。

钻蛀性害虫综合防治方法:

1、使用格润树虫一插净,在虫害发生部位下方或树干上,把孔内碎木屑掏干净,斜向下45度角钻孔,孔径

4-5mm,孔深5-6cm,把插瓶插紧,防止脱落。在树芽萌动期至落叶前使用(以4-8月效果最佳),以利于药液在树体内传导。

2、虫害严重时可使用乐透+巴火+巡斧套装,兑水进行均匀喷雾。

3、根部施药,树上死虫。对于小苗木有钻蛀性害虫时,可使用上丁稀释1500-2000倍液进行灌根处理,以灌透为准。或者使用地麒麟拌适量细沙均匀撒施根部。施药后被根系吸收,传达整株达到杀虫效果。

(注: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螟蛾类害虫种类及发生危害初步调查

学号:02106064 2010届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杨凌地区螟蛾类害虫种类及 发生危害初步调查 学院(系):植物保护 专业年级:植保063班 学生姓名:郭振营 指导教师:杨兆富讲师 完成日期: 2010年5月26日

目录 摘要 Abstracts 1 引言 0 1.1 杨凌地区概况 (1) 1.2 螟蛾类昆虫研究概况及经济意义 (1) 1.3 螟蛾类昆虫生物学习性 (2) 2 螟蛾类害虫研究概况 (2) 2.1 种类调查 (2) 2.2 发生危害 (3) 2.3 防治技术 (4) 3 目的及意义 (6) 4 试验材料及方法 (6) 4.1 实验材料 (6) 4.2 调查区域 (6) 4.3 调查方法 (7) 5 试验结果与分析 (7) 5.1 亚洲玉米螟 (7) 5.1.1 特征及害状特点描述 (7) 5.1.2 危害严重程度及发生量 (8) 5.2 豆荚野螟 (9) 5.2.1 特征及害状特点描述 (10) 5.2.2 危害严重程度及发生量 (10) 5.3 豆啮叶野螟 (11) 5.3.1 特征及害状特点描述 (11) 5.3.2 危害严重程度及发生量 (11) 5.4 桃蛀螟 (12) 5.4.1 特征及害状特点描述 (13) 5.4.2 危害严重程度及发生量 (13) 5.5 甜菜白带野螟 (14) 5.5.1 形态特征描述 (14) 5.5.2 危害严重程度及发生量 (15) 5.6 稻纵卷叶螟 (15) 5.6.1 形态特征描述 (15) 5.6.2 危害严重程度及发生量 (15) 6 讨论 (15) 参考文献 (17) 致谢 (19)

蛀干害虫的识别及防治

钻蛀园林植物的害虫种类颇多,包括蛀干、蛀茎、蛀新梢以及蛀蕾、花果、种子等各种害虫。如鞘翅目的天牛类、吉丁虫类、小蠹虫类; 鳞翅目的木蠹蛾、透翅蛾、织蛾、卷蛾、螟蛾、夜蛾;膜翅目的茎蜂、树蜂等。它们对行道树、庭园树及多种花灌木均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发生严重时导致花木成片死亡,降低观赏价值,给园林绿化带来巨大损失. 一天牛外部症状:幼虫蛀食韧皮部和木质部,常常在干树上呈环状蛀食韧皮部而在外观上形成环状横裂圈,蛀食木质部剩余木屑呈长丝状排出蛀道外,部分木屑长达1—2cm以上,长木屑散落于蛀道口和地面树兜处。树干上也可发现丝状木屑(尤其在危害初期应仔细查看),受害部位早期可见到产卵刻槽,刻槽内有时可找到虫卵或卵壳,成虫羽化后可见到圆形的羽化孔。 内部症状虫道常扁平,1个受害部位可有多条虫道相互贯通,可解剖到多头幼虫。虫道长达10-40cm左右,蛀道内有丝状木屑。 卵、蛹识别幼虫淡黄或白色,体前端扩展成圆形,似头状,上 腭发达,无腹足,体无刚毛(依此可区别蛾类幼虫)。成虫触 角比较长,常常超过身体的长度,一般来说雄虫触角比雌虫长。星天牛成虫出现于5至7月,生活在平地至中海拔山区。成虫夜晚偶有趋光性;幼虫危害柑橘、柳树等植物。幼虫一般蛀食较大植株的基干,使植株生长衰退乃致死亡。成虫咬食嫩枝皮层,形成枯梢,也食叶成缺刻状。

光肩星天牛5月至10月都有成虫活动,到11月开始越冬。主要危害悬铃木、柳、杨。幼虫蛀食树干,危害轻的降低木材质量,严重的能引起树木枯梢和风折;成虫咬食树叶或小树枝皮和木质部。 桑天牛主要危害时期为6月至10月。白天取食,夜间产卵。分布很广,成虫食害嫩枝皮和叶;幼虫于枝干的皮下和木质部内,向下取食,削弱树势,重着枯死。成虫反应迟钝,易扑捉。喜食构树、无花果、苹果等得嫩枝皮。、 二吉丁虫危害特点:成虫咬食嫩叶成缺刻,但主要是以幼虫在枝干皮层内蛀食,被害皮层有突出裂口,流出油点状褐色胶质,为害严重时,树皮爆裂,主枝或整株枯死。 三象甲、俗称鼻涕虫危害特点:成、幼虫均植食性。大部分种类蛀入植物组织内,危害严重。幼虫多数肥胖、无足而只取食植物的一部分--花头、种子、肉质果实、茎或根。许多幼虫只吃一种植物或近缘植物,成虫取食范围较广。象鼻虫主要危害花木果树。 四木蠹蛾危害特点:幼虫钻食树干的韧皮部和木质部,虫孔呈圆形,排出颗粒或圆球形粪便,散落在根部周围的地上,蛀道口常有褐色流胶。 拟木蠹蛾常吐丝将虫粪和木屑粘合,在树干上连成一条弯曲的通道,幼虫白天躲藏在树干内,夜间由通道爬出取食韧皮部。受害桉树易枯梢或风折,风折断面整齐,折断部位没有虫粪木屑包。 钻蛀性害虫综合防治方法:

常见刺蛾类害虫的防治方法

一、黄刺蛾 又名洋辣子、毒毛虫。多食性害虫,为害杨、柳、榆、刺槐、枫杨、重阳木、茶花、悬铃木、樱花、石榴、三角枫、紫荆、梅、海棠、榆叶梅、蜡梅、月季、芍药、紫薇、珊瑚树、桂花、大叶黄杨、丁香、花曲柳等。幼虫体有毒毛,易引起人的皮肤瘙痒。该虫是我国城市园林绿化、风景区、农田防护林、特种经济林、果树等的重要害虫。 1.形态特征:成虫体长13~ 16mm头胸黄色,前翅内半部黄色,外半部褐色,有两条斜线在翅尖汇合。卵浅黄色,长约1. 4mm,-端稍尖,散产或数粒产于叶背。幼虫体长18 ~25mm头黄褐色,体黄绿色,体背有一-哑铃形褐色大斑,各节背侧有-对枝刺。结于树干、枝上,灰白色,有褐色纵宽纹。 2.发生规律:华北1年1代,华东华南2代。以老熟幼虫在树上结茧越冬,翌年5~6月化蛹。越冬代成虫6月上中旬出现,6月下旬为幼虫危害盛期。成虫羽化多在傍晚,白昼伏于叶背,夜出活动产卵,有趋光性。每次产卵50~70粒。卵期5~6天。老熟幼虫在树干、树枝上吐丝缠绕,随即分泌黏液造茧。羽化时破茧壳顶端小圆盖而出。第二代幼虫在8月中下旬大量出现。其为害一般较第一一代为轻。 二、扁刺蛾

除危害枣外,还危害苹果、梨、梧桐、枫杨、白杨、泡桐等多种果树和林木。以幼虫蚕食植株叶片,低龄啃食叶肉,稍大食成缺刻和孔洞,严重时食成光杆,致树势衰弱。 1.形态特征:成虫体长16mm头胸翅灰褐色,前翅从前缘到后缘有一条褐色线,线内有浅色宽带。卵初产黄绿色,后变成灰褐色,长椭圆形。散产于叶背。幼虫体长22 ~26mm翠绿色,体较扁平。背有白色线。腹部各节有向背向腹斜引一一白线,各节有刺突4个。体侧各有红点一列。茧长14mm卵圆形,黑褐色,常结于树木周围浅土层中。 2.发生规律:牛南、华东地区每年发生2代,以老熟幼虫在树干基部周围土中结茧越冬,翌年4月中旬化虾,5月中旬成虫开始羽化产卵。幼虫发生期分别在5月下旬至7月中旬、8月至第二年4月。初孵幼虫不取食,2龄幼虫开始取食卵壳和叶肉,3龄后开始暗叶形成孔洞,5龄幼虫食量大,危害重。 三、刺蛾类的防治方法 1.园林技术防治 (1)消灭越冬虫茧刺蛾以茧越冬,历时很长,可结合抚育、修枝、松土等园林技术措施,铲除越冬虫茧。 (2)人工摘虫叶初孵幼虫有群居习性、受害叶片呈透明枯斑,容易识别,可组织人力摘除虫叶,消灭幼虫。 2.物理防治

任务3 钻蛀害虫的识别与防治

项目一园林病虫草害识别和防治 任务3 钻蛀害虫的识别与防治 本节知识点 1. 天牛类害虫的发生与防治; 2. 蠹虫类害虫的发生与防治; 3. 木蠹蛾类害虫的发生与防治; 4.透翅蛾类害虫的发生与防治; 5.其它钻蛀类害虫的发生与防治。 本节重点 上述害虫的综合防除方案 本节难点 上述害虫的生活习性 钻蛀性害虫:指在植物的枝干、茎、嫩梢及果实、种子内蛀食的昆虫,以幼虫或成虫匿居其中钻蛀危害。 园林植物枝干害虫主要包括鞘翅目的天牛、小蠹虫、吉丁虫、象甲,鳞翅目的木蠹蛾、透翅蛾、螟蛾,膜翅目的树蜂、茎蜂等。多数枝干害虫为“次期性害虫”,危害树势衰弱或濒临死亡的植物,以幼虫钻蛀树干,被称为“心腹之患”。 蛀干害虫的特点是:①生活隐蔽。除成虫期营裸露生活外,其它各虫态均在韧皮部、木质部营隐蔽生活。害虫危害初期不易被发现,一旦出现明显被害征兆,则已失去防治有利时机。②虫口稳定。枝干害虫大多生活在植物组织内部,受环境条件影响小,天敌少,虫口密度相对稳定。③危害严重。枝干害虫蛀食韧皮部、木质部等,影响输导系统传递养分、水分,导致树势衰弱或死亡,一旦受侵害后,植株很难恢复生机。 蛀干害虫的发生与园林植物的抚育管理有着密切的关系。适地适树,加强抚育管理,合理修剪,适时灌水与施肥,促使植物健康生长,是预防次期性害虫大发生的根本途径。

4.3.1 天牛类 天牛是园林植物重要的蛀干害虫,属鞘翅目天牛科。主要种类有星天牛、光肩星天牛、双条合欢天牛r、菊小筒天牛、锈色粒肩天牛、合欢双条天牛、松褐天牛等。 一、天牛类主要害虫 (一)星天牛 1.分布与危害 国内广泛分布,寄主广泛,可危害厚朴、梧桐、枇杷核桃、桃、李、杨、柳等植物。 2.形态特征 (1)成虫:长27-40mm,壮硕。体和前翅漆黑色具光泽,每个鞘翅上散生大小白斑约20个,基部有黑色小颗粒。触角黑色。 (2)幼虫:老熟幼虫长38-60mm,乳白色至淡黄色。头部褐色。前胸背板黄褐色,骨化区呈“凸”字型。气门9对,深褐色。 (3)蛹:纺锤形,长30-38mm。 (4)卵:长椭圆形,长5-6mm。 3.发生规律及生活习性 南方1年1代,北方2~3年1代,以幼虫在被害枝干内越冬,翌年3月以后开始活动。成虫5~7月羽化飞出,6月中旬为盛期,成虫咬食枝条嫩皮补充营养。产卵时先咬一“T”形或“八”字形刻槽。卵多产于树干基部和主侧枝下部,以树干基部向上10cm以内为多。每一刻槽产一粒,产卵后分泌一种胶状物质封口,每雌可产卵23~32粒。卵期9~15 d,初孵幼虫先取食表皮,1~2个月以后才蛀入木质部,11月初开始越冬。与星天牛相似的种类有光肩星天牛。 (二)桑天牛 1.分布于危害我国南北各地均有发生。主要危害杨、柳、榆、枫杨,油桐、山核桃、柞、柑桔、枇耙、苹果、犁、枣、海棠、樱花、无花果等园林树木。幼虫蛀食枝干,轻则影响树体发育,叶小而薄,重则全株枯死;成虫啃食嫩枝皮层,造成枝枯叶黄,幼虫蛀食枝干木质部,降低工艺价值,严重受害时常整枝、整株枯死。

害虫分类及其代表

常见农业害虫分类(其中红字为益虫) 昆虫纲是动物界中最大的一纲,已知的种类约有85万种以上,占动物总数的4/5。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胸部有3对分节的足,故又称六足纲。昆虫纲由3纲、33目组成,与生产关系密切的有九个目:直翅目、缨翅目、同翅目、半翅目、脉翅目、 鳞翅目、鞘翅目、膜翅目、双翅目。以下就这些目及重要科作一简述,并列举部分常见农业昆虫: 直翅目(Orthoptera)昆虫纲中较大的一目,包括蝗虫、蟋蟀、螽斯、蝼蛄等常见昆虫。体大型或中型,咀嚼式口器。前翅狭长且稍硬化,后翅膜质;有些种类短翅,甚至无翅,有的种类飞行力极强,能长距离飞迁。后足强大,适于跳跃。 斑翅蝗科:东亚飞蝗、云斑车蝗; 斑腿蝗科:中华稻蝗、日本黄脊蝗; 蝼蛄科:单刺蝼蛄、东方蝼蛄。 缨翅目(Thysanoptera)通称蓟马,身体微小。一般黄褐或黑色。眼发达。触角较长,锉吸式口器。翅膜质,翅缘具有密而长的缨状缘毛。 蓟马科:稻蓟马、烟蓟马、温室蓟马; 管蓟马科:稻管蓟马、麦简管蓟马。 同翅目(Homoptera)蝉、叶蝉、飞虱、木虱、粉虱、蚜虫及介壳虫等均属此目。多为小型昆虫,刺吸式口器,其基部着生于头部的腹面后方,好像出自前足基节之间。具翅种类前后翅均为膜质,静止时呈屋脊状覆于体背上,很多种类的雌虫无翅,介壳虫和蚜虫中常有无翅型,叶蝉和蚜虫等还能传播植物病毒病。 粉虱科:温室白粉虱; 叶蝉科:黑尾叶蝉、大青叶蝉、棉叶蝉; 蜡蝉科:斑衣蜡蝉 飞虱科:褐飞虱、白背飞虱、灰飞虱和甘蔗扁角飞虱; 蚜科:棉蚜、麦二叉蚜、麦长管蚜、桃蚜、高粱蚜、萝卜蚜; 绵蚧科:吹绵蚧; 盾蚧科:桑盾蚧、矢尖盾蚧、梨圆蚧; 蜡蚧科:白蜡虫、红蜡蚧、朝鲜球坚蚧; 半翅目(Hemiptera)通称“蝽”或“椿象”;多数体形宽略扁平,前翅基半部革质,端半部膜质,称为半鞘翅;刺吸式口器,其若虫腹部有臭腺,故有“臭虫”、“放屁虫”之名。 网蝽科:梨网蝽、香蕉网蝽; 花蝽科:细角花蝽、微小花蝽; 缘蝽科:针缘蝽、稻蛛缘蝽; 蝽科:稻褐蝽、稻黑蝽、稻绿蝽。 盲蝽科:绿盲蝽、苜蓿盲蝽、中黑盲蝽; 脉翅目(Neuroptera)常称为“蛉”;头下口式,咀嚼式口器。是捕食蚜虫、蝶蛾幼虫等肉食性益虫。 草蛉科:大草蛉、丽草蛉、中华草蛉;

9种林木蛀干害虫防治技术

9种林木蛀干害虫防治技术-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9种林木蛀干害虫防治技术 1、双条杉天牛 ⑴加强杉、柏木调运管理,严格检疫。对伐除的枯死木采取主干剥皮后水中浸泡的处理方法,浸泡时间最少1个月以上。同时,烧毁截下的树干树枝,或将砍伐下的被害木归垛,集中用澳甲烷、硫酰氟或56%磷化铝片剂熏蒸处理,用药量分别为每立方米20~30克和12~15克,分别熏蒸24小时和72小时。 ⑵加强营林措施。定期施肥、浇水,及时排涝,除草、松土,复壮树势,提高自身抗病抗虫力。 ⑶涂白。在冬春季节用涂白剂将树干3米以下部位涂刷1遍,阻止成虫产卵。 ⑷喷干。每年4~5月份,用40%氧化乐果1000倍液喷树干,杀灭初孵幼虫。 ⑸诱集。3月份在树冠下堆放柏树枝及柏树皮,引诱成虫在此产卵,于4月中旬以后移走堆放物,集中烧毁,消灭虫卵。 ⑹涂干。4月下旬至5月上旬将树干下部的老粗翘皮刮20 ~30厘米宽,然后涂40%氧化乐果5倍液,涂后用塑料薄膜包扎,半月后揭开再涂1次,杀灭初孵幼虫。 ⑺注药。6月份幼虫蛀入木质部内,用注射器向虫孔内注40%敌敌畏2~5倍液,注后用棉球塞虫孔。 2、柏肤小蠹 ⑴加强检疫,严禁调运虫害木,发现虫害木要及时进行处理,

以防止蔓延扩散。 ⑵及时清除风倒木、风折木、枯立木。 ⑶伐除严重虫害木,熏蒸处理,压低虫口密度。 ⑷幼虫期,采用内氧化乐果乳剂与柴油混配涂干。 ⑸成虫扬飞侵入盛期,树干喷洒扑杀净乳剂。 3、光肩星天牛 ⑴对林分加强水肥管理,提高树木对害虫的抵抗力。 ⑵林地周围适当栽植露伊莎杨或复叶槭作引诱树,引诱成虫前来取食和产卵,然后集中捕杀或喷洒农药杀死成虫。 ⑶当年第一批天牛羽化出孔时,用8%绿色成雷300~400倍液,喷洒在地面以上树干、大枝和其他天牛成虫喜出没之处,以树皮微湿为宜,忌阴雨天喷雾,若施药6小时内遇雨应补喷。 ⑷幼虫期,用50%杀螟松乳剂200倍液、40%氧化乐果乳剂200倍液喷树干杀死初龄幼虫;用上述农药或久效磷100倍液注入虫孔,或用磷化锌毒签插虫孔等,均可杀死大龄幼虫。 4、桑天牛 ⑴加强检疫;营造混交林;搞好桑园、果园、毛白杨林地的合理配置,进行隔离。 ⑵冬季或春季修枝防治卵及初孵幼虫。 ⑶成虫羽化期利用林地周围桑树丛人工捕杀成虫或喷洒化学杀虫剂毒杀成虫。

潜蛾类害虫的防治

1.潜蛾类主要害虫 (1)杨白潜蛾分布于内蒙古、黑龙、吉林、辽宁、河北、山东、河南等地,此虫是杨树叶部重要害虫之一。主要危害毛白杨、加拿大杨、唐柳等杨树。 杨白潜蛾的成虫体长3~4mm,翅展8~9mm。头部白色,上有一束白色毛簇,复眼黑色,常为触角节的鳞毛覆盖,前翅银白色,有光泽,前缘近1/2处有一条伸向后缘呈波纹状的斜带,带的中央黄色,两侧也具有褐线一条,后缘角有一个近三角形的斑纹,后翅银白色,披针形,缘毛极长;老熟幼虫体黄白色,头部及每节侧方生有长毛3根。 杨白潜蛾1年发生2~4代,以蛹在茧中越冬。除落叶上有茧外,在唐柳树干的鳞形气孔上,加拿大杨和柳树的树皮裂缝内,也都有大量越冬茧。翌年春季4月中旬~5月下旬,杨树放叶后羽化的成虫,当天交尾产卵,卵产在叶的正面,孵化出幼虫潜入叶内取食叶肉,幼虫老熟后从叶正面咬孔而出,生长季节多在叶背面吐丝作“I”字形茧化蛹。 (2)杨银叶潜蛾分布于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北、甘肃、河南、山西、山东、内蒙古等地。危害小青杨、小叶杨、加拿大杨、朝鲜杨、中东杨、北京杨等。 杨银叶潜蛾的成虫体长 3.5mm,翅展6~8mm,全体银白色密被银白色鳞片。前翅中央有两条褐色纵纹,其间呈金黄色,上面纵纹的外

方有1条源出于前缘的短纹,下方纵纹的末端有1条向前弯曲的褐色弧形纹,后翅缘毛细长,呈灰白色。雌蛾腹部肥大,雄蛾腹部尖细;幼虫浅黄色,体表光滑,足退化,腹部第8、9两节侧方各生一突起,腹部末端分成叉。 杨银叶潜蛾1年发生3~4代,以成虫在地表缝隙及枯枝落叶层中越冬,或以蛹在被害的叶上越冬,翌年春天气稍微转暖成虫开始活动,产卵于顶芽的尖端或嫩叶上,卵散产,幼虫孵化后突破卵壳,潜入表皮下取食,蛀食后留有弯曲的虫道,老熟幼虫在虫道末端吐丝将叶向内折1mm,做成近椭圆形的蛹室化蛹。 2.潜蛾类防治方法 (1)在发生严重地方,4月份以前,扫除落叶,集中烧毁。 (2)在幼虫孵化初期、盛期和成虫交尾产卵时,喷40%乐果乳油、或50%马拉硫磷乳油800~1000倍液,以杀死幼虫和成虫。 (3)在杨苗出圃后收集落叶,消灭在叶片上越冬的蛹。 (4)苗圃地、片林、防护林可设置黑光灯诱杀成虫。 (5)推荐使用劳恩格润巡斧稀释1500-2000倍液,即每瓶100克兑水150-200公斤,进行均匀喷雾;或使用金刃兑水75-100公斤,进行均匀喷雾。

蛀干害虫的防治措施

蛀干害虫的防治措施 蛀干害虫幼虫深入枝干内部,单一防治措施难以奏效, 需采取以生物防治为主、人工捕杀、药剂防治、伐除病株和 树种改良为辅助的综合防治措施。 (一)造林措施:优化树种结构,营造混交林,建立二代林网,增加免疫树种、目标树种和诱饵树。 (二)生物防治。利用蛀干害虫的天敌进行防治。每年 5 月中旬,天牛幼虫进入活动期后,按每个小蜂等虫道悬挂一 个卵卡(约 50-100枚卵)的比例释放虫卵。卵卡应悬挂于虫道 附近,便于小蜂等天敌迅速找到天牛幼虫。对第一次释放虫 卵后虫口密度仍然较大的地段,可于7月下旬前后按每株树释 放 6-8头成虫的比例,于下午 17: 00时后集中释放天敌成虫 进行补充防治。 (三)人工防治。在蛀干害虫的成虫发生期,采取物理或 化学的方法诱集成虫,进行人工捕杀。 (四)药物防治。在幼虫发生期,采取虫道注射杀虫剂后封堵虫道的方法杀灭幼虫。在幼虫期,将杀虫毒签插入蛀孔中至木质部,然后用湿泥堵住杀虫毒签四周,再用注射器注射有机磷农药1:50到虫孔,用湿泥封住虫孔。当幼虫爬出时,可以用50倍的

氧化乐果乳油喷雾。成虫羽化期,采用黑光灯趋光性诱捕,成虫夜间活动比较频繁,可以在夜间用绿色威雷150~250倍液杀灭成虫,杀螟松乳油150~300倍液、80%敌敌畏乳油200倍液喷雾。 (五)伐除病林。对虫蛀严重,已经丧失防护和经济价值的树木,按规定办理采伐手续,及时伐除销毁。对危害严重的树采取人工修枝或高杆截头,剪除虫瘿集中烧掉。对已经砍伐的杨树木材要经过熏蒸处理,从而达到杀虫的效果。 蛀干害虫的危害特点让防治工作比较艰巨,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我们要做好防治工作,广场管理人员做好联防联治、群防群治工作,充分调动防治积极性,利用科学发展观科学治理、综合治理,努力减轻害虫灾害。

主要害虫种类

一、地下害虫: 大黑鳃金龟、暗黑鳃金龟、铜绿丽金龟、蝼蛄(华北、东方) 沟金针虫、细胸金针虫、黄地老虎、大地老虎、小地老虎、种蝇、蟋蟀。 二、麦类害虫: 黏虫、麦蚜、小麦吸浆虫、小麦叶峰、小麦害螨 三、禾谷类杂粮害虫: 1、玉米螟 2、东亚飞蝗 3、高粱条螟 4、玉米蚜 5、粟灰螟 四、棉麻虫类; 1、棉蚜 2、棉叶螨 3、棉铃虫 4、棉红铃虫 5、麻叶甲 6、 绿盲蝽7、烟蓟马8、麻天牛 五、油料作物害虫; 1、大豆食心虫 2、豆荚螟 3、油菜蚜虫 4、草地螟 5、菜粉 蝶6、豆天蛾7.黄宽条跳甲9、小菜蛾 六、薯类害虫; 1、马铃薯瓢虫 2、甘薯麦蛾 七、糖类害: 1、甜菜跳甲 2、甜菜象甲 八、储粮害虫: 1、玉米象甲 2、麦蛾 3、谷螟 4、豆象 5、谷蠹

一、麦类病害: 1、小麦条锈病 2、小麦叶锈病 3、小麦杆锈病 4、小麦白粉 病5、小麦纹枯病7、小麦赤霉病8、小麦散黑穗病9、小麦 腥黑穗病10、小麦根腐病11、小麦粒线虫病12、小麦丛矮 病 二、禾谷类杂粮病害: 1、玉米大斑病 2、玉米小斑病 3、玉米丝黑穗病 4、玉米黑 粉病 三、棉麻病害、油料作物病害: 1、油菜菌核病 2、大豆包囊线虫病 3、油菜霜霉病 4、向日 葵菌核病5、大豆花叶病6、大豆菟丝子 四、薯类病害: 1、马铃薯病毒病 2、马铃薯晚疫病 3、马铃薯早疫病 五、糖类作物病害: 1、甜菜褐斑病 2、甜菜根腐病 园林植物病虫害 一、食叶害虫: 1、杨叶甲 2、大蓑蛾 3、梨星毛虫 4、黄刺蛾 5、杨扇舟蛾 6、 舞毒蛾7、斜纹夜蛾8、银纹夜蛾9、国槐尺蛾10、霜天蛾11、蓝目天蛾12、黄褐天幕毛虫13、柑橘凤蝶14、蔷薇三节叶

(完整版)园林植物(常见)病虫害的识别和防治方法

常见植物病虫害及防治

常见植物病虫害及防治 根据病虫害的性质和种类,将植物病害分为真菌性病害、细菌性病害、病毒性病害、线虫病害及生理性病害等。植物虫害包括地下害虫、叶部害虫、枝干害虫和吸汁害虫。 一、真菌性病害 此类病害的病原是真菌,在植物病害中发生较为普遍。常见的种类有: (一)炭疽病类 1.症状 炭疽病是植物上最常见的一类病害。主要为害寄主的叶片和新梢,可以在花、果、茎、叶柄上发生。该病有急性型和慢性型,急性型的典型症状是初期呈暗绿色,似水烫伤状,后期呈褐色至黑褪色,然后病部腐烂。慢性型的典型症状是病斑呈灰白色,其上生有呈轮纹状排列的黑小颗粒。 2.发病规律病原在寄主病部、病残体或土壤中越冬。通过风雨和昆虫传播。在高温多雨季节发病重。通过透光性差、植株长势弱、排水不良、偏施氮肥等条件有利其发生。不同的品种,其抗(耐)病性有差异。 3.防治措施 (1)选用抗病的优良品种。 (2)加强栽培管理,培育健壮的植株,提高抗病能力。不偏施氮肥。注意搞好排灌系统。 (3)结合修剪,及时剪除病叶和病枝,保持良好的通风透光性。 (4)发病初期施药防治。常用药剂有:5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500倍液、25%炭特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60%炭疽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等。 (二)叶斑病类 1.症状 叶斑病是植物病害虫最庞杂的类群,凡是叶部产生斑点的病害均可称为叶斑病。其主要症状是在植物的叶片上产生大小不等、形状多样、颜色多样的斑点或斑块。有些在病斑上还会出现黑色小点。如鱼尾葵叶斑病,杜鹃叶斑病、美人蕉叶斑病、君子兰叶斑病、苏铁白斑病、月季黑斑病等。 2.发病规律该病的病原在病残体或土中越冬。随风雨传播。多数在高温条件下发病重。雨水多、雾多、露水重、连作、过度密植、通风透光不良、植株生长势弱均有利于发病。 3.防治措施 (1)及时清除病叶、病残体,集中烧毁,减少病原。 (2)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植株长势,提高抗病力,进行轮作(温室内可换土),改进浇水方法,有条件者可采用滴灌,尽量避免对植株直接喷灌。保持通风透光。 (3)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及时用药。药剂可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

烟青虫和斜纹夜蛾的识别与防治

烟青虫和斜纹夜蛾是烟草中后、期的主要虫害,发生严重的可给烟农造成毁灭的损失。近年来,这两种虫害的危害呈上升的趋势,下面介绍一下这两种害虫的识别与防治: 一、烟青虫 (一)危害 烟青虫属鳞翅目,夜蛾科,又称烟草夜蛾。除危害烟草外,还危害辣椒。烟青虫危害的烟叶常呈千窗百孔,甚至将叶肉吃光,仅留叶脉。在全国各地烟区均有分布,是烟草的主要害虫之一。 (二)形态特征 1、成虫:雌蛾为棕黄色,雄蛾为淡灰黄绿色。前翅有四条暗褐色波状横线,内横线与中横线间有环形斑,中横线上端处有肾形斑;后翅近中央处有一个淡黑色弦月形纹,沿外缘有黑褐色宽带。 2、卵:半球形,表面有纵横棱线,初产时乳白色,几小时后变为灰黄色,近孵化时变为紫褐色。 3、幼虫:初孵幼虫体铁锈色,老熟幼虫体色、线纹变化大,常见的有黄绿色、红褐色、绿褐色。体背有背线一条,且散生白色小点。 3、蛹:纺锤形,前期暗红色,后期浓褐色。尾端有臀棘2根,基部相连。 (三)发生规律 烟青虫一般年发生6~7代,以蛹在土壤中越冬。湘南烟区4月下旬至5月上旬越冬代成虫盛发,世代重叠,1~3代幼虫都危害烟草的心芽、嫩叶、嫩茎及种果。 成虫趋光性较弱,傍晚和阴天活动频繁。幼虫有假死性和互残性。预蛹后钻入土下3~5厘米处作土茧化蛹,蛹期10~17天。一代卵多产在中下部叶背面,散产,每处一粒。 (四)防治方法 烟青虫的防治应抓住幼虫盛孵期,有虫株率达10%进行防治。采取人工捕捉、生物、药防的综合防治方法。

1、人工捕捉幼虫。在幼虫盛发期,结合田间管理,到烟田捕捉幼虫。 2、保护和利用天敌。棉铃虫齿唇姬蜂对烟青虫的寄生率较高,应充分保护和利用。 3、药剂防治可用40%灭多威可溶粉剂1000~1500倍或25克/升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1000~2000倍喷雾,每隔7天施药2~3次,防效较好。施药时注意正、反叶片都要用药,以杀死背面虫卵。 青虫和斜纹夜蛾是烟草中后、期的主要虫害,发生严重的可给烟农造成毁灭的损失。近年来,这两种虫害的危害呈上升的趋势,下面介绍一下这两种害虫的识别与防治:一、烟青虫 (一)危害 烟青虫属鳞翅目,夜蛾科,又称烟草夜蛾。除危害烟草外,还危害辣椒。烟青虫危害的烟叶常呈千窗百孔,甚至将叶肉吃光,仅留叶脉。在全国各地烟区均有分布,是烟草的主要害虫之一。 (二)形态特征 1、成虫:雌蛾为棕黄色,雄蛾为淡灰黄绿色。前翅有四条暗褐色波状横线,内横线与中横线间有环形斑,中横线上端处有肾形斑;后翅近中央处有一个淡黑色弦月形纹,沿外缘有黑褐色宽带。 2、卵:半球形,表面有纵横棱线,初产时乳白色,几小时后变为灰黄色,近孵化时变为紫褐色。 3、幼虫:初孵幼虫体铁锈色,老熟幼虫体色、线纹变化大,常见的有黄绿色、红褐色、绿褐色。体背有背线一条,且散生白色小点。 3、蛹:纺锤形,前期暗红色,后期浓褐色。尾端有臀棘2根,基部相连。 (三)发生规律 烟青虫一般年发生6~7代,以蛹在土壤中越冬。湘南烟区4月下旬至5月上旬越冬代成虫盛发,世代重叠,1~3代幼虫都危害烟草的心芽、嫩叶、嫩茎及种果。 成虫趋光性较弱,傍晚和阴天活动频繁。幼虫有假死性和互残性。预蛹后钻入土下3~5厘米处作土茧化蛹,蛹期10~17天。一代卵多产在中下部叶背面,散产,每处一粒。 (四)防治方法 烟青虫的防治应抓住幼虫盛孵期,有虫株率达10%进行防治。采取人工捕捉、生物、药防的综合防治方法。 1、人工捕捉幼虫。在幼虫盛发期,结合田间管理,到烟田捕捉幼虫。

农业害虫分类

常见农业害虫分类 昆虫纲是动物界中最大的一纲,已知的种类约有85万种以上,占动物总数的4/5。身体分为头、胸、腹3部分,胸部有三对分节的足,故又称六足纲。与生产关系密切的有九个目:直翅目、缨翅目、同翅目、半翅目、脉翅目、鳞翅目、鞘翅目、膜翅目、双翅目。以下就这些目及重要科作一简述,并列举部分常见农业昆虫: 1、直翅目 直翅目是昆虫纲中较大的一目,包括蝗虫、蟋蟀、螽斯、蝼蛄等常见昆虫。体大型或中型,咀嚼式口器。前翅狭长且稍硬化,后翅膜质;有些种类短翅,甚至无翅,有的种类飞行力极强,能长距离飞迁。后足强大,适于跳跃。 斑翅蝗科:东亚飞蝗、云斑车蝗 斑腿蝗科:中华稻蝗、日本黄脊蝗 蝼蛄科:单刺蝼蛄、东方蝼蛄 2、缨翅目 缨翅目通称蓟马,身体微小。一般黄褐或黑色。眼发达。触角较长,锉吸式口器。翅膜质,翅缘具有密而长的缨状缘毛。 蓟马科:稻蓟马、烟蓟马、温室蓟马 管蓟马科:稻管蓟马、麦简管蓟马 3、同翅目 同翅目蝉、叶蝉、飞虱、木虱、粉虱、蚜虫及介壳虫等均属此目。多为小型昆虫,刺吸式口器,其基部着生于头部的腹面后方,好像出自前足基节之间。具翅种类前后翅均为膜质,静止时呈屋脊状覆于体背上,很多种类的雌虫无翅,介壳虫和蚜虫中常有无翅型,叶蝉和蚜虫等还能传播植物病毒病。 粉虱科:温室白粉虱 叶蝉科:黑尾叶蝉、大青叶蝉、棉叶蝉 蜡蝉科:斑衣蜡蝉 飞虱科:褐飞虱、白背飞虱、灰飞虱和甘蔗扁角飞虱 蚜科:棉蚜、麦二叉蚜、麦长管蚜、桃蚜、高粱蚜、萝卜蚜 绵蚧科:吹绵蚧 盾蚧科:桑盾蚧、矢尖盾蚧、梨圆蚧 蜡蚧科:白蜡虫、红蜡蚧、朝鲜球坚蚧 4、半翅目

半翅目,通称“蝽”或“椿象”;多数体形宽略扁平,前翅基半部革质,端半部膜质,称为半鞘翅;刺吸式口器,其若虫腹部有臭腺,故有“臭虫”、“放屁虫”之名。 网蝽科:梨网蝽、香蕉网蝽 花蝽科:细角花蝽、微小花蝽 缘蝽科:针缘蝽、稻蛛缘蝽 蝽科:稻褐蝽、稻黑蝽、稻绿蝽 盲蝽科:绿盲蝽、苜蓿盲蝽、中黑盲蝽 5、脉翅目 脉翅目常称为“蛉”;头下口式,咀嚼式口器。捕食蚜虫、蝶蛾幼虫等肉食性益虫。 草蛉科:大草蛉、丽草蛉、中华草蛉 6、鳞翅目 鳞翅目是昆虫纲中第二大目。最大特点是翅面上均覆盖着小鳞片,成虫称蛾或蝶。虹吸式口器,形成长形而能卷起的喙;已知有十四万种左右,其中蛾类90%多,蝶类不足10%。 蛾与蝶的异同蝶类触角末端膨大,而蛾类触角呈线状或羽状;蝶类休息时翅合拢立于背上,而蛾类休息时则将翅平放于身体两侧或收缩成屋脊状;蝶类大多在白天活动,而蛾类大多夜间活动,通常都具有较强的趋光性。 谷蛾科:谷蛾、衣蛾 刺蛾科:黄刺蛾、褐刺蛾、扁刺蛾 麦蛾科:麦蛾、棉红铃虫、甘薯麦蛾 菜蛾科:小菜蛾 蛀果蛾科:桃蛀果蛾(桃小食心虫) 卷蛾科:大豆食心虫、桃小食心虫、苹果顶梢卷叶蛾、褐带长卷叶蛾、拟小黄卷叶蛾 螟蛾科:二化螟、豆荚螟、玉米螟、三化螟、菜螟、稻纵卷叶螟、条螟、棉卷叶野螟、桃蛀螟 夜蛾科:食叶种类:黏虫、斜纹夜蛾、稻螟蛉、棉小造桥虫、甜菜夜蛾 蛀食种类:大螟、棉铃虫、鼎点金刚钻 切根种类:小地老虎、大地老虎、黄地老虎 毒蛾科:盗毒蛾、舞毒蛾 天蛾科:甘薯天蛾、豆天蛾 弄蝶科:直纹稻弄蝶、隐纹谷弄蝶 凤蝶科:柑橘凤蝶、玉带凤蝶 粉蝶科:菜粉蝶 蛱蝶科:苎麻赤蛱蝶、苎麻黄蛱蝶 7、鞘翅目

蛀干害虫防治方法与注意事项

蛀干害虫防治方法与注意事项 众所周知,蛀干害虫是危害林木、果树等多种经济树种的重要害虫,其突出特点是:种类繁多,特性各异,危害严重,隐蔽难除。以往果农常采用的常规化学防治方法,虽说也能够取得一定成效,但因操作复杂、成本高昂、污染环境、防效欠佳等问题依然不同程度存在,致使推广应用受到限制。随着林业、果树和园林绿化事业的迅猛发展,蛀干害虫防治问题显得特别突出和愈加重要,也成了摆在广大果农,特别是林业科技工作者面前的重大难题。从某种意义上说来,蛀干害虫已经成为制约果业可持续发展以及和谐林业建设的关键因子。 一、果树蛀干害虫防治方法 1.树干涂药包扎法 采用40%氧化乐果乳油等内吸性强的杀虫剂,在蛀干害虫成虫羽化盛期,用板刷将稀释后的药剂在树干上均匀涂抹,以树干充分湿润、药剂不往下流为度,涂药后用40厘米宽的塑料薄膜从下往上绕树干密封,在涂药包扎15天后,拆除塑料薄膜。 试验结果表明,使用上述药剂通常可收到理想的防效。经现场调查,因涂药后,药物通过树液流动运行输送至整个树体,未进行涂药的主干以上部位,蛀干害虫也可得到同样有效的防治。 2.树干打针(孔)注射法 此法适合林木胸径在5厘米以上的“四旁”林、片林和林缘散生树木蛀干害虫的防治。亦即在每年的5月份开始,发现树干表面有虫孔时,直接用注射器向虫孔注药。如防治天牛,当发现虫孔中淌出新鲜木屑屑,说明虫孔内有天牛幼虫存在,可用40%氧化乐果乳油5~10倍液5倍液,按每厘米胸径1~1.5毫升药液用量进行注射,后用黄泥封口,以免药液挥发掉,防效可达98%以上。 当树干表面看不到虫孔时,可改用钻子等在树干基部四周打孔注药。具体操作方法为:在树的主干基部距地面30厘米处,钻头与树干成45度角向下倾斜打孔,深至木质部(孔深6~8厘米);树木胸径在15厘米以下钻孔1~2个,30厘米以下钻孔2~3个,30厘米以上钻孔4~5个;注药量以孔洞注满为度,约5毫升左右,然后用滴管或注射器将内吸性药液缓缓注入封口即可。注药后1周害虫即可大量死亡,打孔伤口通常在2个月左右可痊愈。为了解决人工钻孔成本高、操作费时以及孔洞可能不利于树木正常生长的问题,亦可采取少钻孔多注药的方法,即在同一钻孔内,第一次注药7~10天后,实现第二次注药(以此类推),杀虫效果更佳。一般说来,采用这种方法需连续防治两次方能巩固防治效果。 3.根部埋药法 ⑴直接埋药。以3%的呋喃丹农药,在距树0.5~1.5米的外围开环状沟,或开挖2~3个穴,1~3次生树埋药150克左右;4~6次生树埋药250克左右;7次以上树埋药500克左右,即可明显控制林果害虫,药效可持续2个月左右。 ⑵根埋药瓶。将40%氧化乐果乳油或25%杀虫双水剂5倍液,装入瓶子,在树干根基外围地面,挖土让树根暴露出来,选不超过香烟粗的树根,剪断根梢,把原根插进药瓶。注意根端要插到瓶底,然后用塑膜封好瓶口埋入土中。通过树根直接吸药,药液很快随导管输送到树体各部,可有效防治害虫。 4.樟脑丸巧治蛀干害虫 对于营隐蔽生活的林果树蛀干害虫来说,用樟脑丸巧治,不失为一种经济有效的办法。其具体方法是:将樟脑丸切成黄豆大小的碎粒片,1个樟脑丸可切15~25粒。找出蛀干孔口,掏净粪便和木渣,往孔内塞3~5粒樟脑碎粒,然后用黄泥封口,以防漏气。杀虫效果一般可达85%以上。待7~10天后检查1次,如果仍有新的粪便和木渣,可重复1次。防治时间在春、夏、秋季幼虫活动期间均可进行,但以初夏效果最好。 5.利用野生芫花防治林果蛀干害虫 芫花俗名药鱼草、闹鱼花、闷心花、泡类花,有的地方又称其为棉花条。芫花是瑞香科有毒植物,属野生落叶小灌木,在分布区广大农村的山坡地上遍地都有,极易采集。通常中药店也有出售。 芫花枝茎富含芫花素、羟基芫花素、芹菜素、谷留醇、苯甲酸等刺激性有毒油状物,所以可利用它的这一特性,用来防治杨树、桑树、榆树、国槐、桧柏、油桐、桃树、苹果、梨树、核桃、大枣、柑橘等林木上的蛀干害虫,诸如天牛类、吉丁类、木蠹蛾类等“著名”的害虫。 利用野生芫花防治林木蛀干害虫这一生物物理防治办法,技术新、费用低、效果好,值得大力推广。 具体做法是:是在5~6月份气温较高时节,找到林木主干、主枝上的虫孔(有新鲜虫粪排出),用芫花茎枝(干鲜皆可)插入虫孔3~4厘米左右,如果芫花茎枝较细时,可多插几根,以免松动,然后用黄泥封口。蛀干害虫在孔洞内生活,需要折回头来到洞口排泄虫粪,当发现洞口被堵塞时,就会取食芫花茎枝而中毒死亡。

害虫识别及防治

济南祥辰科技有限公司科技普及知识(一) 害虫识别及监测技术 一、基本简介 害虫(pest)是对人类有害的昆虫的通称。从我们自身来讲,就是对我们人类的生存造成不利影响的昆虫的总称。一种昆虫的有益还是有害是相当复杂的,常常因时间、地点、数量的不同而不同。我们易把任何同我们竞争的昆虫视为害虫,“世界上玉米有200多种昆虫危害,榆树上有650种害虫,栎树上有1400种害虫……。”而实际上只有当它们的数量达到一定量的时候才对人类造成危害。如果植食性昆虫的数量小、密度低,当时或一段时间内对农作物的影响没有或不大,那么它们不应被当作害虫而采取防治措施。相反,由于它们的少量存在,为天敌提供了食料,可使天敌滞留在这一生境中,增加了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稳定性。在这种情况下, 应把这样的“害虫”当作益虫看待。或者由于它们的存在,使危害性更大的害虫不能猖獗,从而对植物有利。 当一种昆虫对人类本身或他们的作物和牲畜有害时,就被认为是害虫。即使是害虫,也不一定要采取防治措施,特别当防治成本大于危害的损失时。在计算成本时,不但要包括直接成本(如农药、人工等费用),也应包括那些有害农药对环境、人类的伤害代价。 害虫和益虫是相对而言的,益虫会做对人类有害的事,害虫也会做有益的事,只是程度不同罢了。如:蚂蚁有时是害虫,那是因为蚂蚁老

是在人类食物乱爬、乱啃,很不卫生;蚂蚁又是益虫,它们会捕食农业害虫,有的蚂蚁吃了有益身体健康,可对一些病者治疗有帮助。蝴蝶和蛾幼虫可能会危害作物,但是成年后却会为植物传播花粉。有些害虫本身营养价值很高,可以被人类食用,或是成为治疗某些疾病的药材。 站在生态角度来看的话,一些昆虫和鸟类捕食害虫,得以被人类定义为益兽。这些益兽的生存也依赖害虫而存活。倘若自然界没有了害虫,也就没有了捕食它们的益虫,益鸟了。因此,所谓的害虫在自然界食物链里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大体分类 1、食叶类害虫 大多取食树木及草坪叶片,猖獗时能将叶片吃光,削弱树势,并为天牛、小蠹虫等蛀干害虫侵入提供适宜条件,既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又降低植物的美化功能和观赏价值。此类害虫主要有鳞翅目的袋蛾、刺蛾、大蚕蛾、尺蛾、螟蛾、枯叶蛾、舟蛾、美国白蛾、国槐尺蛾、凤蝶类,鞘翅目的叶甲,膜翅目的叶蜂等。 2、刺吸式害虫 刺吸式害虫是园林植物害虫中较大的一个类群。它们个体小,发生初期往往受害状不明显,易被人们忽视,但数量极多,常群居于嫩枝、叶、芽、花蕾、果上,汲取植物汁液,掠夺其营养,造成枝叶及花卷曲,

蛀干害虫防治方法与注意事项

蛀干害虫防治方法与注 意事项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蛀干害虫防治方法与注意事项 众所周知,蛀干害虫是危害林木、果树等多种经济树种的重要害虫,其突出特点是:种类繁多,特性各异,危害严重,隐蔽难除。以往果农常采用的常规化学防治方法,虽说也能够取得一定成效,但因操作复杂、成本高昂、污染环境、防效欠佳等问题依然不同程度存在,致使推广应用受到限制。随着林业、果树和园林绿化事业的迅猛发展,蛀干害虫防治问题显得特别突出和愈加重要,也成了摆在广大果农,特别是林业科技工作者面前的重大难题。从某种意义上说来,蛀干害虫已经成为制约果业可持续发展以及和谐林业建设的关键因子。 一、果树蛀干害虫防治方法 1.树干涂药包扎法 采用40%氧化乐果乳油等内吸性强的杀虫剂,在蛀干害虫成虫羽化盛期,用板刷将稀释后的药剂在树干上均匀涂抹,以树干充分湿润、药剂不往下流为度,涂药后用40厘米宽的塑料薄膜从下往上绕树干密封,在涂药包扎15天后,拆除塑料薄膜。 试验结果表明,使用上述药剂通常可收到理想的防效。经现场调查,因涂药后,药物通过树液流动运行输送至整个树体,未进行涂药的主干以上部位,蛀干害虫也可得到同样有效的防治。 2.树干打针(孔)注射法 此法适合林木胸径在5厘米以上的“四旁”林、片林和林缘散生树木蛀干害虫的防治。亦即在每年的5月份开始,发现树干表面有虫孔时,直接用注射器向虫孔注药。如防治天牛,当发现虫孔中淌出新鲜木屑屑,说明虫孔内有天牛幼虫存在,可用40%氧化乐果乳油5~10倍液5倍液,按每厘米胸径1~毫升药液用量进行注射,后用黄泥封口,以免药液挥发掉,防效可达98%以上。 当树干表面看不到虫孔时,可改用钻子等在树干基部四周打孔注药。具体操作方法为:在树的主干基部距地面30厘米处,钻头与树干成45度角向下倾斜打孔,深至木质部(孔深6~8厘米);树木胸径在15厘米以下钻孔1~2个,30厘米以下钻孔2~3个,30厘米以上钻孔4~5个;注药量以孔洞注满为度,约5毫升左右,然后用滴管或注射器将内吸性药液缓缓注入封口即可。注药后1周害虫即可大量死亡,打孔伤口通常在2个月左右可痊愈。为了解决人工钻孔成本高、操作费时以及孔洞可能不利于树木正常生长的问题,亦可采取少钻孔多注药的方法,即在同一钻孔内,第一次注药7~10天后,实现第二次注药(以此类推),杀虫效果更佳。一般说来,采用这种方法需连续防治两次方能巩固防治效果。 3.根部埋药法 ⑴直接埋药。以3%的呋喃丹农药,在距树~米的外围开环状沟,或开挖2~3个穴,1~3次生树埋药150克左右;4~6次生树埋药250克左右;7次以上树埋药500克左右,即可明显控制林果害虫,药效可持续2个月左右。 ⑵根埋药瓶。将40%氧化乐果乳油或25%杀虫双水剂5倍液,装入瓶子,在树干根基外围地面,挖土让树根暴露出来,选不超过香烟粗的树根,剪断根梢,把原根插进药瓶。注意根端要插到瓶底,然后用塑膜封好瓶口埋入土中。通过树根直接吸药,药液很快随导管输送到树体各部,可有效防治害虫。 4.樟脑丸巧治蛀干害虫 对于营隐蔽生活的林果树蛀干害虫来说,用樟脑丸巧治,不失为一种经济有效的办法。其具体方法是:将樟脑丸切成黄豆大小的碎粒片,1个樟脑丸可切15~25粒。找出蛀干孔口,掏净粪便和木渣,往孔内塞3~5粒樟脑碎粒,然后用黄泥封口,以防漏气。杀虫效果一般可达85%以上。待7~10天后检查1次,如果仍有新的粪便和木渣,可重复1次。防治时间在春、夏、秋季幼虫活动期间均可进行,但以初夏效果最好。 5.利用野生芫花防治林果蛀干害虫 芫花俗名药鱼草、闹鱼花、闷心花、泡类花,有的地方又称其为棉花条。芫花是瑞香科有毒植物,属野生落叶小灌木,在分布区广大农村的山坡地上遍地都有,极易采集。通常中药店也有出售。 芫花枝茎富含芫花素、羟基芫花素、芹菜素、谷留醇、苯甲酸等刺激性有毒油状物,所以可利用它的这一特性,用来防治杨树、桑树、榆树、国槐、桧柏、油桐、桃树、苹果、梨树、核桃、大枣、柑橘等林木上的蛀干害虫,诸如天牛类、吉丁类、木蠹蛾类等“着名”的害虫。 利用野生芫花防治林木蛀干害虫这一生物物理防治办法,技术新、费用低、效果好,值得大力推广。

两种透翅蛾类害虫的发生与防治

摘要:本文通过对白杨透翅蛾和板栗透翅蛾的形态特征和生态习性的详细介绍,提出了具体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白杨透翅蛾;板栗透翅蛾;形态特征;生态习性;防治措施 白杨透翅蛾和板栗透翅蛾属鳞翅目透翅蛾科林业害虫。其中:白杨透翅蛾主要为害杨、柳科树种,尤其是毛白杨受害最重;板栗透翅蛾主要为害板栗、栓皮栎等树种。 1形态特征 1.1白杨透翅蛾。卵呈椭圆形,黑色,有灰白色不规则多角形刻纹。长径0.7~1.0mm,短径0.5~0.6mm。幼虫呈圆筒形,体长约30mm;初孵幼虫淡红色,老龄幼虫淡乳黄色。蛹呈纺锤形,褐色,体长约20mm,腹部末端周围有大小不等的臀刺,尖端生有刚毛。成虫体长10~20mm,翅长20~40mm,体青黑色,头部半球形,头胸间有一圈橙黄色鳞片,头顶有一束黄褐色毛簇,其余密布黄白色鳞片。复眼黑褐色,半球形;单眼2个,黑色,着生在两复眼内侧背上方。触角近棍棒状,端部稍弯曲。前翅窄长,覆盖赭色鳞片。后翅扇形,全部透明。腹部圆筒形。雌蛾腹部末节有黄褐色鳞毛1簇,两侧各镶有1簇橙黄色鳞毛;雄蛾腹部末节全为青黑色粗糙的鳞毛覆盖。 1.2板栗透翅蛾。卵扁长圆形,长约0.9mm,初产时为暗黄色,后为淡栗褐色,一端稍平。初孵出的幼虫白色,半透明。老幼虫体长约40mm,污白色,头部栗褐色,前胸背板淡黄色,背板后缘中部有倒“八”字形褐色沟纹。蛹长14~20mm,黄褐色,微向腹面弯曲,腹部有2排短刺,前排粗大,后排细小。茧长椭圆形,长20~30mm,褐色,壁厚实,表面连缀木屑和粪便。成虫酷似黄蜂,体长15~20mm;触角两端尖细,基半部桔黄色,端半部赤褐色,顶端具一毛束;雌虫虫体一般比雄虫虫体大。翅透明,翅脉纹及缘毛为茶褐色。雄虫体长13~20mm,色泽较为鲜艳,尾部有红褐色毛丛。 2生态习性 2.1白杨透翅蛾。1年1代,以幼虫在枝干木质部内越冬。翌年4月中旬开始活动,5月上旬化蛹,5月下旬成虫开始出现,并交尾产卵,新孵化幼虫6月上旬始见侵入,6月下旬为侵入盛期,幼虫侵入后在树干内蛀食坑道,一直为害到10月中旬才越冬。成虫羽化盛期在6月下旬。该虫羽化前借蛹体反复的摇动,移动到羽化孔处,蛹体与树干垂直,腹面向上。成虫喜光,飞翔力很强且极为迅速,颇似胡蜂。成虫羽化当天即可进行交尾产卵。产卵前,雌蛾飞到幼嫩的枝梢或主干上,上下爬行,选择适当的位置,开始进行产卵。成虫产卵多在树木的叶腋、叶柄和带有绒毛的幼嫩枝条上;1年生的幼苗,幼虫多从梢部叶腋或叶柄处侵入。雌成虫产卵量大,卵细小,不易发现。幼虫侵入树皮组织后,先在韧皮部与木质部之间绕枝干蛀食,被害处逐渐膨大形成瘤状虫瘿,随着树木的生长而日益增大。9月下旬~10月上旬,幼虫停止取食,以木屑封闭坑道,吐丝作茧越冬。 2.2板栗透翅蛾。该虫1年发生1代,以低龄幼虫在被害树木枝干老皮下越冬。翌年2月底~3月初,气温在3℃左右时,幼虫开始活动,为害并不是太严重。当进入4月份时,幼虫蛀道开始加宽,大部分幼虫斜向皮层深处蛀食,少量幼虫蛀道已达木质部,有些蛀道相互连通。5月份,随着气温的进一步升高,幼虫为害逐渐加剧,至6月份,大部分幼虫蛀食已接近木质部,7月份达到幼虫为害盛期,树皮会遭到严重破坏,树体养分输导受到很大抑制,严重受害的树木被害症状非常明显。老熟幼虫在作茧化蛹前,停止取食,虫体由淡白色变为乳白色,收缩变粗,并向树干外皮咬一圆形羽化孔,在此孔下部吐丝粘连木屑及粪便,结茧化蛹,蛹期约20d羽化成虫。成虫白天活动,以上午9:00~12:00,下午17:00~19:00最盛;夜间栖息在树干、枝条、叶片及杂草等隐蔽处。成虫羽化后当天即可交尾,雌虫交尾后第2d即可产卵,卵多产在粗皮裂缝和翘皮下。8月下旬~10月中旬为孵化期,初孵幼虫爬至粗皮缝隙内吐丝,蛀入取食,约经2d后,即排出虫粪粘连在丝网上,为害期约1个月;后进入2龄幼虫,在蛀道一端蛀越冬室准备越冬。11月下旬开始越冬。 3防治方法 3.1白杨透翅蛾 3.1.1苗木检疫。调出苗木和枝条时必须严格实行检疫。在挖苗、剪条、插条、栽苗时,注意拣出带虫瘿的苗木,立即烧毁,以防侵染扩散,加重危害。 3.1.2加强经营管理。选育抗虫树种,加强引种繁育,推广栽培;适时进行幼树修枝抚育;幼虫初蛀 两种透翅蛾类害虫的发生与防治 程建民1李红伟2刘强3 (1济源市林业局河南济源459000;2许昌市林业技术推广站河南许昌461000; 3商城县林业和茶产业局河南商城450002) 植物保护现代农村科技2019年第9期33 ··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