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三年级生命生态安全

三年级生命生态安全

三年级生命生态安全
三年级生命生态安全

三年级(上)生活生命与安全教案

第1课37摄氏度

【教学目标】

(1)了解认得体温为37摄氏度左右。37摄氏度是人体各部位体温的平均数。

(2)了解生命活动需要一定条件,体温恒定是人类生命活动进行的必要条件之一。

(3)掌握生活中保持人体正常体温的一些简便方法。

【教学重难点】理解体温相对恒定时人类生命活动进行的必要条件之一。

【教学准备】

(1)教师用具体温计、热水袋、冰块或冰糕、世界地图、关于不同气候条件下生活的不同民族的人物图片或影像资料。

(2)学生用具每人一支体温计或每小组一支体温计。

一、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入

老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生命小问号中的插图,并用温度计量一量自己的体温。

老师:谁来说一说你量的体温是多少呢?

(二)、引导探索、解决问题老师:同学量得很好,请同学结合自己生病发高烧时的情景谈谈发高烧时的感受,并想一想人的正常体温是多少?正常人腋下温度为36~37度,口腔温度比腋下高0.2 ~0.4度,直肠温度又比口腔温度高0.3~0.5度。人体的温度是相对恒定的正常人在24小时内体温略有波动,一般相差不超过1度。生理状态下,早晨体度略低,下午略高。运动、进食后、妇女月经期前或妊娠期体温稍高,而老年人体温偏低。体温高于正常称为发热,37.5~38度为低热,

38~39度为中度发热,39~40度为高热,40度以上为超高热。

(三)、引导探索、解决问题

无论是生活在寒冷还是炎热的地方,37摄氏度都是人体体温的平均数。

老师:请同学们看生命小秘密里的内容,想一想生活在北极和非洲的人们是怎样保持体温恒定的?

老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在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是相对恒定的。儿童的体温略高于成人。

量一量,查一查

1、我一会儿冰块,手心的温度是多少?捂一会儿热水袋,手心的温度又是多少?各有什么感受?

2、人的体温过高或过低,会有什么后果呢?

(四)、引导探索、解决问题

老师:怎样保持正常的体温?

老师:请同学们看生命小智慧里的图片。它们是帮助身体保暖和降温的几种物品及简便方法。老师:请同学们看“夏天要避免中暑”。

(五)课堂总结

第2课老鼠爱大米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动物及人类对食物本能的需求,理解生命的个体为了生存而彼此依赖。

(2)初步了解人类进化过程中取食方式的演进和食物结构的变化,把人类的生产活动当做生存的智慧来欣赏。

(3)通过了解我们日常食品的生产过程,初步了解社会分工与协作,认识到个

体的生存与生活依赖着人类社会群体的协作。

【教学重难点】

(1)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生命的科学含义和基本特征,理解生命体的生存于发展依赖物质与能量的交换。这一特征决定了自然界不同物种相互依存的关系。(2)对食物本能的需求是人类自然属性的表达,决定了人类个体的生存依赖着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教学准备】

(1)学生带来一些关于大灰狼的故事书。

(2)音乐《小老鼠上灯台》。

(3)绘画用的纸张和彩色笔

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入

老师:平时同学们都喜欢看动物世界,动物世界里是不是有许多动物吃动物的现象?

请同学们说说你在动物世界里看到了哪些动物吃动物的现象?

二、引导探索、解决问题

1、生命小问号

老师:同学们说的很好,请看生命小问号里的图片,连一连,说一说谁是谁的食物?哪些可以做你的食物?

老师:同学们回答得很棒,请看想一想里的图片,小老鼠是怎样获取食物的?人们用什么方法获取食物呢?

2、生命小秘密

老师:我们平时吃的食物是怎么来的?人类是怎样获取食物的?

老师:我们平时吃的食物是怎么来的?人类是怎样获取食物的?请同学们仔细

看什么小秘密里的图片和文字,认真思考人类史怎样获取食物的?

3、生命小智慧

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1)我们在生活中经常吃火腿肠、面包和牛奶,你们知道它们是怎样来的吗?(2)生产这些要经过哪些工序呢?

引导探究,解决问题

(1)请同学们看第7页上的图,小老鼠已经按照食物生产加工的顺序,找到了牛奶。你们能从2号和3号入口处找到面包和火腿肠吗?

(2)有多少种不同职业的人参与了这份早餐的制作?

三、课堂总结

第3课蓝色的地球

【教学目标】

(1)了解地球为什么是蓝色的,知道地球上生活着丰富的动植物和人类。

(2)懂得水、阳光、空气是生命体生存的重要条件。

(3)懂得地球上有水、阳光、空气,是适合生命成长的家园。激发学生对蓝色地球的亲切感,初步培养学生珍惜地球上生存条件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懂得水、阳光、空气是生命体生存的重要条件。

(2)懂得地球上有水、有阳光、有空气,是适合生命成长的家园。

(3)培养对地球的喜爱之情,初步培养学生珍惜地球上生存条件的意识。【教学准备】一个地球仪和一瓶矿泉水。

教学过程:

一、生命小问号

1、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从太空中俯视,地球是一个美丽的蓝色星球。目前,在银河系中,只发现地球上有生命存在。

(1)为什么从太空中看到的地球大部分是蓝色的呢?

(2)地球上生活着各种生命体,有植物、动物……你还知道什么?

2、引导探究,解决问题

因为地球的表面由两部分组成,分别是陆地和海洋,其中陆地面积约占三分之一,海洋面积约占三分之二,其中太平洋占去一半。地球周围被大气、大气层包围着,大气层里包含氮、氧等气体,还有水汽、尘埃等。由于地心引力作用,百分之八十的大气聚集在离地面15公里以内这一圈。如果站在月球上看,悬挂在月亮上空的地球好像被蓝色玻璃罩罩着的一个大圆盘,隐约可以看到它的两端反射出白色的光点,那就是南北两极。大圆盘五分之三的地方呈现暗蓝色,那就是滔滔的海洋,而出现棕色和暗绿色的地区则是大陆。地球上生活着各种生命体,有植物、动物还有微生物。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动物、显微藻类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它个体微小,却与人类生活关系密切。涵盖了有益有害的众多种类,广泛涉及健康、食品、医药、工农业、环保等诸多领域。

二、生命小秘密

1、创设情景,提出问题是什么条件让地球上才有生命呢?

2、引导探究,解决问题请同学们认真看生命小秘密里的内容,并总结出水、阳光、空气对生命体的作用水、阳光、空气是生命体生存的重要条件。

三、生命小智慧

1、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请同学们认真看生命小智慧里的内容并回答问题

(1)我们的饮用水是从哪里来的?我们做哪些事离不开水?

(2)为什么地球上有生命?

2、引导探究,解决问题

学生:我们的饮用水主要来自于河流、淡水湖泊、地下水和冰川等。

学生:因为地球上有水、阳光哈空气。

四、课堂总结

第4课安全乘电梯

【教学目标】

(1)能意识到乘坐电梯和电动扶梯的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不正确的操作和做法可能使自己受到的伤害。

(2)了解乘坐电梯和电动扶梯的注意事项。

(3)掌握电梯“死机”时的应急处理办法。

【教学重难点】了解乘坐电梯和电动扶梯的注意事项。

【教学准备】

(1)电梯“乘客须知”(图片或板书)。

(2)电梯内外按钮(图片或自制教具)。

教学过程:

一、安全小问号

1、教学引入:出示电梯的相关图片,让同学们看。

老师:电梯在我们现在的生活中应用得很广泛,同学们坐过电梯没呢?

学生:坐过,坐过……

2、提出问题并探究

老师:那么同学们在坐电梯时有什么感受?

老师:我们谈了坐电梯的感受,那么同学们在坐电梯的时候有没有发生过安全事故呢?

老师:同学们在遇到这些情况的时候有没有想到该如何去应对呢?因此请同学们预习安全小博士。

二、安全小博士

老师:请同学们在认真看安全小博士里的内容,我们乘坐电梯应该知道哪些知识?老师:同学们总结得很好。

四、课后作业到商场去观察一下,电动扶梯使用须知有哪些?

第二课时安全小卫士

一、复习引入我们上一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

二、引导探究,解决问题老师:上一节课布置了一个作业,让你们到商场去观察一下,电动扶梯使用须知有哪些?现在请同学们回答一下你们了解到的知识

老师:同学们回答得很正确,很棒。以后有这样的作业的时候同学们也要向这次这样做好。三、课堂总结

第5课“热闹”中的自我保护

【教学目标】

(1)能理解“热闹”中存在的危险。

(2)能掌握基本的规避危险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掌握基本的规避危险的方法。

教学过程:

活动一安全小问号

一、教学引入

老师:你在生活中见过哪些热闹的场面,去过哪些热闹的地方?给大家说一说。

二、引导探究,解决问题

老师:同学们了解哪些在“热闹”的地方发生的安全事故?

三、课堂小结

活动二安全小博士

一、引导探究,解决问题

老师:在热闹的场所那么容易发生安全事故,那我们该如何避免呢?请同学们认真看安全小博士里的内容再回答问题。

老师:生活中,还有那些“热闹”的公共场所?怎样才能找到它们的紧急通道或安全出口?和同学们议一议。

二、课堂小结

活动三安全小卫士

引导探究,解决问题

老师:看安全小卫士里的漫画故事,你有什么感想?和同学交流一下。

三、课堂总结

第6课公共场所如何避震

【教学内容】

(1)了解、认识在公共场所内发生地震时可能出现的危险。

(2)学习、掌握基本的在地震中的自我保护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学习、掌握基本的在地震中的自我保护的方法。

教学过程:

活动一安全小问号

一、教学引入

老师:请同学看安全小问号里的图片,说一说图片里的人们怎么了?

学生:他们遇到地震了。

二、引导探究,解决问题

老师:我们一起来学习什么是地震?怎么产生的?有什么现象?

【概述】地震(earthquake)就是地球表层的快速振动,在古代又称为地动。它就象刮风、下雨、闪电、山崩、火山爆发一样,是地球上经常发生的一种自然现象。它发源于地下某一点,该点称为震源(focus)。振动从震源传出,在地球中传播。地面上离震源最近的一点称为震中,它是接受振动最早的部位。大地振动是地震最直观、最普遍的表现。在海底或滨海地区发生的强烈地震,能引起巨大的波浪,称为海啸。地震是极其频繁的,全球每年发生地震约500万次,对整个社会有着很大的影响。

【地震的产生】地震是地球内部介质局部发生急剧的破裂,产生地震波,从而在一定范围内引起地面振动的现象。地震开始发生的地点称为震源,震源正上方的地面称为震中。破坏性地震的地面振动最烈处称为极震区,极震区往往也就是震中所在的地区。

【地震现象】地震发生时,最基本的现象是地面的连续振动,主要是明显的晃动。极震区的人在感到大的晃动之前,有时首先感到上下跳动。这是因为地震波从地内向地面传来,纵波首先到达的缘故。横波接着产生大振幅的水平方向的晃动,是造成地震灾害的主要原因。1960年智利大地震时,最大的晃动持续了3分钟。地震造成的灾害首先是破坏房屋和构筑物,造成人畜的伤亡,如1976年中国河北唐山地震中,70%~80%的建筑物倒塌,人员伤亡惨重。地震对自然界景观也有很大影响。最主要的后果是地面出现断层和地裂缝。大地震的地表断层常绵延几十至几百千米,往往具有较明显的垂直错距和水平错距,能反映出震源处

的构造变动特征(见浓尾大地震,旧金山大地震)。但并不是所有的地表断裂都直接与震源的运动相联系,它们也可能是由于地震波造成的次生影响。特别是地表沉积层较厚的地区,坡地边缘、河岸和道路两旁常出现地裂缝,这往往是由于地形因素,在一侧没有依托的条件下晃动使表土松垮和崩裂。地震的晃动使表土下沉,浅层的地下水受挤压会沿地裂缝上升至地表,形成喷沙冒水现象。大地震能使局部地形改观,或隆起,或沉降。使城乡道路坼裂、铁轨扭曲、桥梁折断。在现代化城市中,由于地下管道破裂和电缆被切断造成停水、停电和通讯受阻。煤气、有毒气体和放射性物质泄漏可导致火灾和毒物、放射性污染等次生灾害。在山区,地震还能引起山崩和滑坡,常造成掩埋村镇的惨剧。崩塌的山石堵塞江河,在上游形成地震湖。1923年日本关东大地震时,神奈川县发生泥石流,顺山谷下滑,远达5千米。

老师:同学们从报纸上、新闻里了解了那些有关地震的新闻?

三、课堂小结

活动二安全小博士

引导探究,解决问题

老师:如果我们在电影院、体育馆,商场、书店,行驶的公共汽车内遇到了地震该如何避震?请同学们认真看安全小博士李的内容。

老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还有没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呢?

三、课堂小结

四、作业回家后,把学到的避震方法向家人说一说。

活动三安全小卫士

引导探究,解决问题

老师:看16页上的“评一评”下面那些事真确的避震方法?

三、避震演习选择教师这个公共场所,做“模拟避震演习”。

第七课公共场所失火怎么办

【教学目标】

(1)树立冷静面对公共场所失火的意识。

(2)掌握从火灾中安全逃生的方法要领。

【教学重难点】

掌握从火灾中安全逃生的方法要领。

【教学准备】

毛巾和清水

教学过程:

活动一安全小问号

一、教学引入

老师:同学们有没有遇到过火灾?

二、引导探究,解决问题

老师:同学们了解了哪些有关火灾的新闻?

老师:公共场所发生火灾时,很大一部分人员伤亡是因为逃生不得法而造成的。其中,由于烟气窒息造成的死亡人员占了绝大多数。

老师:同学们还了解了哪些火灾的新闻?

学生1:9月19日下午,消防队员在乌鲁木齐市火灾现场作业。当日下午4时许,乌鲁木齐市中心区域克拉玛依东路一建筑物发生火灾。着火的建筑是一栋临街的七层楼“鑫金桥宾馆”。目前,火灾已被扑灭,伤亡情况不详。

学生2:昨日凌晨1点50分,成都高新区中和街办朝阳社区,老成仁路、绕城高速交界口处,一排店铺及背后几家工厂突发大火。由于店铺和工厂均是皮革、海绵、木架等沙发配件,大量易燃货品堆积,使明火迅速蔓延,沿街6家店面和背街3家工厂惨遭火烧连营,火光映红了夜空。多个消防队紧急救援,虽最终扑灭

了大火,但店铺和工厂完全被毁,只剩一根根残存的墙柱。火灾中,有1个工人未能逃出来,不幸身亡。房东几乎气晕,惨重损失让他无法接受。

三、课堂小结公共场所发生火灾时,该怎么逃生?

活动二安全小博士

一、引导探究,解决问题

老师:公共场所发生火灾时,该怎么逃生?

老师:同学们回答得很棒。

二、课堂小结

活动三安全小卫士

做实验把毛巾用水侵湿,捂住口鼻,试试毛巾要湿到什么程度,才能既不影响你的呼吸,又能起到隔绝烟雾的作用?

三、公共场所失火逃生演习

四、作业回家后,把你学到的公共场所失火逃生方法给家人说一说。

第8课呵护我们的眼睛

【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近视,体验近视会给生活带来不便。

(2)了解容易造成近视的用眼习惯和有助于保护视力的用眼习惯。

(3)掌握做眼保健操的正确方法。

【教学重难点】了解、掌握正确的用眼习惯。

【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小片磨砂玻璃(注意边角的处理,不要割伤孩子的手;另外,如果找不到磨砂玻璃,可以让学生提前在一般玻璃上涂上浓糖水,晒干制成)、缝衣针、细线。

2.教师准备眼保健操穴位挂图。

教学过程:

活动一健康小问号

一、教学引入

多多读三年级了。前一断时间,他发现看黑板上上的字有些模糊。妈妈着急了,带他到医院进行的检查,医生说他患了近视。

老师:同学们在你们的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近视的人?

二、引导探究,解决问题

老师:什么是近视呢?为什么会近视呢?有哪些现象?

近视:是平行光进入眼内后在视网膜之前形成焦点,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不能形成清晰的影象,病人主观感觉看远模糊,看近还清楚,用凹透镜矫正近视。

近视通常有两种情况: 1. 先天性的,怪不得自己,也不能怪父母,他们没罪! 2. 后天的,一般是眼睛疲劳过度或用眼不当造成的,比如长时间看书看电视,而且靠太近了近视现象近视眼除看远模糊外,一般无其他特异表现,尤其是单纯性近视眼从未戴过矫正眼镜的近视患者对看远模糊已经习惯认为是自然现象近视的孩子由于看远不清大多不喜欢室外活动而对看书绘画等室内活动兴趣较大这也是促使近视加深的一个因素青少年患近视后不易看清黑板上的字迹常影响课堂效果。中度以上的近视容易发生玻璃体混浊患者主觉眼前有黑影飘动黑影形态多样可呈点状线状网状或云片状等,还有如蚊子或苍蝇飞动的感觉。数量不一时多时少亮光下更为明显。此类症状在青年期即可出现并不一定进行性发展,一般不影响视力。如果短期内黑影明显增多或固定于一个方向并不飘动,应及时就诊。经常用眼的近视患者还可出现其他一些感觉异常如畏光眼干眼痒或异物感眼皮沉重眼痛及头痛等。信息链接2008年,相关部门对某市248所小学的148747名学生进行了视力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近视率为40.76%,近视已经成为小学生健康的头号敌

人。

三、课堂小结

活动二健康小博士

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多多带上眼睛的苦恼今天,我带上了近视眼镜,鼻子怎么都不舒服。运动时老怕眼镜掉下来,只要镜片一遇到热气,眼前就模糊一片,就得马上擦拭,真麻烦!医生说我近视度数不高,只要我今后注意用眼卫生,视力不会继续变坏。

2、游戏体验用雾玻璃遮住眼镜,然后穿针引线,你有什么感受?请与同学们交流一下,戴上小眼镜会有哪些不便?

老师:请同学们看健康小博士里的内容,想一想是什么让多多戴上了小眼镜?老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联系你们自己你们有没有类似的习惯?想一想还有那些不好的用眼习惯会影响视力?

活动三健康小行动

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如果你近视了,需要立即到医院检查矫正。视力正常的同学,千万注意不要让眼睛过度疲劳,做好近视的预防。

老师:请同学们看健康小行动里的内容,想一想我们应该怎样保护我们的眼睛?活动四健康小链接

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全国爱眼日1992年,天津医科大学眼科教授王延华与流行病学教授耿贯一向全国倡议,在国内设立爱眼日,这一倡议受到眼科学界和眼科专家们的响应。1996年,国家卫生部、教育部等12个部委联合发出通知,将每年的6月6日定为“全国爱眼日”。

2、近视小妙方应多吃一些含维生素A,如牛肉、羊肝、黄豆、杏仁、紫菜、

海带、胡萝卜、羊肉、黄鱼及牛奶等。

3、我是保护家人眼睛的小卫士告诉爱用电脑的爸爸、妈妈,可以把电脑屏幕颜色定为豆沙绿色。这个色调是眼科专家配置的,能缓解眼睛疲劳,保护眼睛。

四、课堂总结

第9课吃好一日三餐

【教学目标】

(1)了解哪些是不良的饮食习惯,知道偏食、挑食对身体的危害。

(2)认识身体所需的七大营养素,初步了解哪些常见食物里含有这些营养素。(3)初步学会合理安排一日三餐,并逐步建立营养均衡意识。

【教学重难点】

(1)知道哪些常见食物里有人体所需的营养素,克服对个别食物的偏见。(2)培养学生的营养均衡意识,逐步尝试调整个人的饮食喜好。

【教学准备】常见食物挂图。

教学过程:

活动一健康小问号

一、教学引入

汽车跑,要加油;身体长,靠养料。营养含在食物中,合理搭配身体好。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老师:请同学们看健康小问号里的图片,图片中的小朋友有哪些饮食习惯?

老师:同学们知道这些是什么习惯吗?

老师:这些习惯叫做偏食或挑食。挑食(偏食或拒食)是幼儿常见的坏毛病,小儿挑食、偏食都是非常不良的习惯,对生长发育极不利。

孩子挑食,通常有以下几个原因:

1. 因身体不适,消化力弱,食欲不振而挑食(这属于正常现象,家长无须过虑,只要注意在孩子病好后及时恢复正常的饮食习惯即可)。

2. 家长忽视了对孩子正常饮食习惯的培养,或对孩子过于迁就与放任,助长了孩子挑食的坏习惯。

3. 家长有意无意地在孩子面前表现出对某种食物的偏好,孩子受了偏食意识的影响而自然地加以模仿。

4. 家长对孩子的身体过于关注,经常强迫孩子进食某些营养食品,从而引起孩子对这些食物的反感。

5.在添加辅食阶段,父母没有注意给孩子吃各种食品,使得孩子的味觉对好多食物不适应、不接受。

6.没有养成好的进食习惯,缺乏进食的兴趣。

7.进餐气氛不好,父母给孩子的压力太大,过分强调孩子多吃。

8.食物的种类、制作方法单一。

9.平时零食吃得比较多并因此对饭菜不感兴趣挑食的危害小儿挑食、偏食都是非常不良的习惯,对生长发育极不利。挑食容易造成维生素缺乏,一旦缺乏任何一种维生素,就会造成维生素的缺乏症,影响身体的健康和疾病的康复。挑食会导致某些营养素的摄入不足或过量,造成体质虚弱抵抗力差,容易生病或是过度肥胖,严重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三、课堂小结

活动二健康小博士

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如果不把好的燃料加入汽车,汽车会出故障。如果我们身体摄入的营养不够或者不全面,同样也会出问题。

老师:我们的身体到底需要哪些营养呢?

老师:各种营养物质对身体有什么作用呢?

活动三健康小行动

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老师:给伙伴们推荐适合我们青少年的食物吧!并说说理由。

老师:偏食、挑食会造成身体的营养失衡,对我们的健康危害很大。如果我们应经有了一些不良的饮食习惯,应该及时纠正,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做一做

把你昨天一天吃的食物画在下面的格子里。把自己画的结果和家长说一说,看看你应该多吃的是什么食物?需要少吃的是什么食物?

我国将5月20日确定为“中国学生营养日”,用以提高社会对青少年营养情况的关注度。另外,我国还推动了“大豆行动计划”、“学生奶计划”等,大力宣传普及营养科学与食品卫生知识,提高我国青少年的身体素质。

三、课堂总结

第10课爱护我们的牙齿

【教学目标】

(1)初步意识到龋齿的危害,知道健康牙齿的五大标准。

(2)掌握保护牙齿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3)建立关爱家人口腔健康和定期检查牙齿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知道牙齿健康的五大标准,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演示用的牙刷。

2.学生自备镜子和牙刷。

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入

“牙好胃口好,吃饭倍儿香,身体倍儿棒!”“牙疼不是病,疼起来真要命!”健康的牙齿对我们非常重要。那么一副健康的牙齿应该是什么样的?我们应该怎样保护我们的牙齿?

二、活动一健康小问号

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健康牙齿的五个标准:牙齿干净,没有蛀牙,不疼痛,牙龈颜色正常,没有出血现象。老师:我们常见的牙齿疾病有哪些?最常见的就是龋齿,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蛀牙;另外在临床上经常见到的牙齿疾病就是牙髓炎和根尖周炎了。这两种疾病一般都是由龋齿未及时治疗发展而来的;最后就是牙龈炎和牙周病了,这两种都是口腔软组织疾病。牙龈炎症状相对较轻,有牙龈红肿出血等症状,牙周炎的患病率很高,治疗较为复杂,且愈后不佳,严重的牙周炎可以导致全口牙齿松动脱落。

老师:我们该怎样保护我们的牙齿?

三、活动二健康小贴士

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老师:同学们有保护牙齿的习惯吗?

老师:那你们知道该怎么刷牙吗?

老师:同学们说的很好,但你们知道怎样选牙刷吗?每次刷牙该取多少牙膏吗?

四、活动三健康小链接

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老师:同学们知道蛀牙是怎么回事吗?

老师:有了蛀牙怎么办?

1、两类食物选择(1)对牙齿健康有益的食物要多吃。大家常吃一些有益口腔健康的食物可以预防口腔疾病的发生,本人根据自己的经验向大家推荐几种对牙

齿健康有益的食物。芹菜:当你嚼着芹菜这类粗纤维的食物的时候,同时也就是给牙齿做扫除的时候,它可以清楚牙缝里堆积的食物残渣,同时又不会像韭菜那样容易塞到牙缝里。

乳酪:乳酪中含有大量的钙质。身体如果缺少了钙,可以造成青少年牙齿发育不良,老年人牙齿骨质疏松。平时应该多吃点像乳酪这样含钙丰富的食物。其中的钙还可以强化牙釉质的表面,形成再矿化层。乳酪中含有磷酸盐,可以平衡口中的酸碱度,减少牙病的发生。绿茶:绿茶有很强的抗氧化能力,常喝可以预防多种癌症的发生,减少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绿茶中还含有大量的氟和茶多酚,可以抗酸,预防牙病的发生。

香菇:香菇可以提高免疫力,是平衡提内酸环境的碱性食品。它是一种提高蛋白、低脂肪的保健食品。具有健胃、益气,调解人体新陈代谢,降低血压,减少胆固醇,促进牙齿、骨骼的生长。香菇中含的多糖可以抑制口腔中的细菌制造牙菌斑,从而减少牙病的发生。薄荷:薄荷的清香可以清新口气,使用这一类的草药漱口,可以减少口腔中细菌的繁殖。芥末:芥末有一股辛辣、呛鼻的味道,是因为它含有异硫氰酸盐可以抑制变形链球菌的繁殖,链球菌是导致牙病发生的主要细菌。(2)有害牙齿健康的甜食要尽量少吃。

2、下面两组图片中,有哪些错误,你能找出来吗?

五、课堂总结

第11课看看明天学什么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认识到预习与不预习、预习好与不好,学习效果会有明显差别。(2)引导学生感受预习带来的学习快乐,激发学生课前认真预习的兴趣和愿望。

(3)指导学生学习一种可以操作的、比较科学的预习方法。

【教学重难点】指导学生学习一种可以操作的科学预习方法,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准备】

调查班上有多少学生有课前预习的习惯,大概占多大比例;预习了解学生对预习的态度和对预习的认识,以提高活动设计的针对性。

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入

老师:我们现在请三位同学来模拟心里聚焦里的情景。

二、活动一心里聚焦

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活动:调查同学中,有多少人有预习的习惯老师:请同学们议一议,预习与不预习,学习效果有什么差别?预习是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预习有利于发现疑问,提高听课效率;同时,也可以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老师:请同学们想一想预习有什么好处?

1、预习可以学生明确本节课的重、难点,找到自己的困惑。

2、预习节省了教师不必要的讲授时间,给学生更充分探讨的时间。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解决问题的欲望。

3、预习可培养自学能力的独立思维能力。因为预习是自己独立地接受新知识,需要自己独立阅读和思考,这就需要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

4、预习可以直接提高学习效率。预习可以发现自己知识的漏洞。通过复习有关旧知识可弥补漏洞,使自己听课时精力很快集中到新知识上面去。

5、预习能开拓思路。经过预习,对要学的知识已经心中有数,容易跟上老师讲课的思路,甚至可以跑到老师思路的前面去。六、预习可提高记笔记的水平。老师

(完整版)三年级下期《生命生态与安全》教案

备课本 学校平昌县涵水小学中心校 科目生命·生态·安全 年级三年级二班 教师潘传芬 2016—2017学年下期

第一单元热爱生命 1、寻找生存的家园 一、教学内容: 教材第1—3页 二.教学目标: 1、懂得不同的生物要依赖于不同的生活环境; 2、知道有许多生物与人类分享着共同的家园; 3、了解人与动物在营建生存环境方面有何差异。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去发现、总结规律。 难点:弄清人与动物在营建生存环境方面有何本质区别。 四、教学过程: (一)生命小问号 谈话导入:燕子春来秋去,牛羚长途迁徙,鲑鱼逆流洄游……它们究竟在寻找什么呢? (二)探索新知

1、生命小博士 ①引导观察教材插图,说一说:各种生物分别适宜生存在什么样的环境中? ②你知道吗?在我们的周围都有哪些小动物与我们共同分享着地球这个美丽的 大家园? ③读教材P2页的两个小故事,结合插图理解,然后分组讨论读后的感想。 (生命的脆弱与不屈) 2、生命小智慧 人类是怎样学会营建家园的? ①距今200万年~20万年的远古人类:结群而居,狩猎为生,学会用火,能制造简单的石器。(旧石器时代) ②迁徙到地势较平坦的地区,搭建窝棚、精细磨制石器,尝试圈养动物。(新石器时代) ③迁徙到平原或河谷地带,刀耕火种、开荒垦地、营建家园,过上了定居的农耕生活。(原始农耕时代) 3、动手操作:画一画你心中的美好家园。 (三)全课小结。 人于动物在营建家园方面是有本质区别的:

动物可以通过迁徙寻找到适宜生存的家园,人类能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劳动创建自己理想中的美好家园。 板书设计:1、寻找生存的家园 牛羚→水草丰茂的草园 蓝鲸→辽阔的海洋 鸟儿→森林和湿地 小鲑鱼→僻静清澈的淡水区 动物迁徙→寻找到适宜生存的家园 人类→用智慧和劳动创建自己理想中的美丽家园 2、生命健康的守护神 教学内容:

完整版三年级下期生命生态与安全教案

备课本 学校平昌县涵水小学中心校科目生命·生态·安全 班级二三年级年 芬潘传教师

学年下期2017—2016 第一单元热爱生命 1、寻找生存的家园 一、教学内容: 教材第1—3页 二.教学目标: 1、懂得不同的生物要依赖于不同的生活环境; 2、知道有许多生物与人类分享着共同的家园; 3、了解人与动物在营建生存环境方面有何差异。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去发现、总结规律。

难点:弄清人与动物在营建生存环境方面有何本质区别。 四、教学过程: (一)生命小问号 谈话导入:燕子春来秋去,牛羚长途迁徙,鲑鱼逆流洄游……它们究竟在寻找什么呢? (二)探索新知. 1、生命小博士 ①引导观察教材插图,说一说:各种生物分别适宜生存在什么样的环境中? ②你知道吗?在我们的周围都有哪些小动物与我们共同分享着地球这个美丽的大家园? ③读教材P2页的两个小故事,结合插图理解,然后分组讨论读后的感想。(生命的脆弱与不屈) 2、生命小智慧

人类是怎样学会营建家园的? ①距今200万年~20万年的远古人类:结群而居,狩猎为生,学会用火,能制造简单的石器。(旧石器时代) ②迁徙到地势较平坦的地区,搭建窝棚、精细磨制石器,尝试圈养动物。(新石器时代) ③迁徙到平原或河谷地带,刀耕火种、开荒垦地、营建家园,过上了定居的农耕生活。(原始农耕时代) 3、动手操作:画一画你心中的美好家园。 (三)全课小结。 人于动物在营建家园方面是有本质区别的: 动物可以通过迁徙寻找到适宜生存的家园,人类能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劳动创建自己理想中的美好家园。 板书设计:1、寻找生存的家园 牛羚→水草丰茂的草园 蓝鲸→辽阔的海洋 鸟儿→森林和湿地 小鲑鱼→僻静清澈的淡水区

三年级下期生命生态与安全教案

三年级下期生命生态与 安全教案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备课本 学校平昌县涵水小学中心校科目生命·生态·安全 年级三年级二班 教师潘传芬 2016—2017学年下期 第一单元热爱生命 1、寻找生存的家园 一、教学内容: 教材第1—3页 二.教学目标: 1、懂得不同的生物要依赖于不同的生活环境; 2、知道有许多生物与人类分享着共同的家园; 3、了解人与动物在营建生存环境方面有何差异。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去发现、总结规律。 难点:弄清人与动物在营建生存环境方面有何本质区别。 四、教学过程: (一)生命小问号

谈话导入:燕子春来秋去,牛羚长途迁徙,鲑鱼逆流洄游……它们究竟在寻找什么呢 (二)探索新知 1、生命小博士 ①引导观察教材插图,说一说:各种生物分别适宜生存在什么样的环境中 ②你知道吗在我们的周围都有哪些小动物与我们共同分享着地球这个美丽的大 家园 ③读教材P2页的两个小故事,结合插图理解,然后分组讨论读后的感想。 (生命的脆弱与不屈) 2、生命小智慧 人类是怎样学会营建家园的 ①距今200万年~20万年的远古人类:结群而居,狩猎为生,学会用火,能制造简单的石器。(旧石器时代) ②迁徙到地势较平坦的地区,搭建窝棚、精细磨制石器,尝试圈养动物。(新石器时代) ③迁徙到平原或河谷地带,刀耕火种、开荒垦地、营建家园,过上了定居的农耕生活。(原始农耕时代) 3、动手操作:画一画你心中的美好家园。 (三)全课小结。 人于动物在营建家园方面是有本质区别的: 动物可以通过迁徙寻找到适宜生存的家园,人类能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劳动创建自己理想中的美好家园。

三年级上册生命、生态与安全教案(供参考)

三年级上册生命、生态与安全教案 第1课 37度 【教学目标】 (1)了解认得体温为37摄氏度左右。37摄氏度是人体各部位体温的平均数。 (2)了解生命活动需要一定条件,体温恒定是人类生命活动进行的必要条件之一。 (3)掌握生活中保持人体正常体温的一些简便方法。 【教学重难点】 理解体温相对恒定时人类生命活动进行的必要条件之一。 【教学准备】 (1)教师用具 体温计、热水袋、冰块或冰糕、世界地图、关于不同气候条件下生活的不同民族的人物图片或影像资料。 (2)学生用具 每人一支体温计或每小组一支体温计。 第一课时生命小问号 一、教学引入 老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生命小问号中的插图,并用温度计量一量自己的体温。 老师:谁来说一说你量的体温是多少呢? 二、引导探索、解决问题 老师:同学量得很好,请同学结合自己生病发高烧时的情景谈谈发高烧时的感受,并想一想人的正常体温是多少? 正常人腋下温度为36~37度,口腔温度比腋下高0.2 ~0.4度,直肠温度又比口腔温度高0.3~ 0.5度。人体的温度是相对恒定的正常人在24小时内体温略有波动,一般相差不超过1度。生理状态下,早晨体度略低,下午略高。运动、进食后、妇女月经期前或妊娠期体温稍高,而老年人体温偏低。体温高于正常称为发热,37.5~38度为低热,38~39度为中度发热,39~40度为高热,40度以上为超高热。 三、课堂总结 四、作业 预习生命小秘密。

第二课时生命小秘密 一、复习引入 老师:我们上一节课学习了哪些内容? 二、引导探索、解决问题 无论是生活在寒冷还是炎热的地方,37摄氏度都是人体体温的平均数。 老师:请同学们看生命小秘密里的内容,想一想生活在北极和非洲的人们是怎样保持体温恒定的? 老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在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是相对恒定的。儿童的体温略高于成人。 量一量,查一查 1、我一会儿冰块,手心的温度是多少?捂一会儿热水袋,手心的温度又是多少?各有什么感受? 2、人的体温过高或过低,会有什么后果呢? 二、课堂总结 第三课时生命小智慧 一、复习引入 老师:我们上一节课学习了哪些内容? 二、引导探索、解决问题 老师:怎样保持正常的体温? 老师:请同学们看生命小智慧里的图片。它们是帮助身体保暖和降温的几种物品及简便方法。 老师:请同学们看“夏天要避免中暑”。 三、课堂总结 第2课老鼠爱大米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动物及人类对食物本能的需求,理解生命的个体为了生存而彼此依赖。 (2)初步了解人类进化过程中取食方式的演进和食物结构的变化,把人类的生产活动当做生存的智慧来欣赏。 (3)通过了解我们日常食品的生产过程,初步了解社会分工与协作,认识到个体的生存与生活依赖着人类社会群体的协作。 【教学重难点】 (1)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生命的科学含义和基本特征,理解生命体的生存

四川省义务教育小学三年级上册《生命、生态与安全》教案附教学计划

四川省义务教育小学三年级上册《生命、生态与安全》教案附教学计划 学科:生命生态安全 年级:三年级 执教人:

三年级上册《生活、生命与安全》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小学《生活、生命与安全》课程是一门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帮助儿童建立生命与自我、生命与自然、生命与社会的和谐关系,学会关心自我、关心他人、关心自然、关心社会;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健全的人格,提高其自我生存和自我保护的素养和能力。 二、教材基本特点: 1、凸显综合性 本教材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机融合了生命、安全、健康、心理、生活等方面的内容,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本教材强调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使其热爱生命,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其身心健康的发展;通过动手与动脑的结合,使学生获得积极劳动的体验,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基本的生活技能和初步的技术意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体现生活逻辑 本教材以学生的生活为轴心,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基础,是按照生活的逻辑、心理的逻辑而不是学科的逻辑来设计和编写的。教材贴近儿童的学习,贴近生活,贴近社会。以体现生活全景及其各部分相互联系的系列主题活动及学生的自主活动为教材的基本呈现形式。同时教材具有适度的开放性,促使学生认知和行为、理论和实践、个人和社会的结合和转化。 3、重视儿童的实践体验

从根本上说,本课程不是侧重于知识体系的教育,而是在于引导学生体验,促进生命的健康发展。通过挖掘一些平凡、细微的生活事件,引导学生从平时熟视无睹的现象和事物中发现问题,提升心灵体验。 4、发展儿童的自助和互助能力 处于发展中的儿童具有自我教育和相互教育的能力。因此,教材始终注意调动儿童自身的教育资源,把儿童放在主体地位。随着实践活动的不断展开,儿童的认识和体验不断深化,创造性的火花不断迸发,新的经验在生活中不断生成,儿童所获便会超越教材所提供的知识,从而从整体上提升了教学活动的质量。 5、趣味性呈现,形式活泼 内容的呈现采取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引用了许多精彩的故事、童话、案例,图文并茂,适合儿童的思维发展特点和阅读习惯,体现了课程内容设计的人文性,增强了趣味性和可读性,对学生经验与认知发展等有很强的促进作用。 三、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学期担任三年级1班的《生活、生命与安全》课,这个班大部分同学学习习惯好,个人卫生较好,但由于家庭条件影响,很多学生受到家长的溺爱,个人习惯不好,以我为中心,集体意识不够强,心理素质教差,安全意识还不够强,帮助学生学会正确调适,引导学生从细节入手,强化安全意识,使之拥有健康、快乐、安全地学习和生活。 四、教学措施

三年级上册生命生态安全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生活、生命与安全》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小学《生活、生命与安全》课程是一门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帮助儿童建立生命与自我、生命与自然、生命与社会的和谐关系,学会关心自我、关心他人、关心自然、关心社会;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健全的人格,提高其自我生存和自我保护的素养和能力。 二、教材基本特点: 1、凸显综合性 本教材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机融合了生命、安全、健康、心理、生活等方面的内容,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本教材强调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使其热爱生命,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其身心健康的发展;通过动手与动脑的结合,使学生获得积极劳动的体验,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基本的生活技能和初步的技术意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体现生活逻辑 本教材以学生的生活为轴心,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基础,是按照生活的逻辑、心理的逻辑而不是学科的逻辑来设计和编写的。教材贴近儿童的学习,贴近生活,贴近社会。以体现生活全景及其各部分相互联系的系列主题活动及学生的自主活动为教材的基本呈现形式。同时教材具有适度的开放性,促使学生认知和行为、理论和实践、个人和社会的结合和转化。 3、重视儿童的实践体验

从根本上说,本课程不是侧重于知识体系的教育,而是在于引导学生体验,促进生命的健康发展。通过挖掘一些平凡、细微的生活事件,引导学生从平时熟视无睹的现象和事物中发现问题,提升心灵体验。 4、发展儿童的自助和互助能力 处于发展中的儿童具有自我教育和相互教育的能力。因此,教材始终注意调动儿童自身的教育资源,把儿童放在主体地位。随着实践活动的不断展开,儿童的认识和体验不断深化,创造性的火花不断迸发,新的经验在生活中不断生成,儿童所获便会超越教材所提供的知识,从而从整体上提升了教学活动的质量。 5、趣味性呈现,形式活泼 内容的呈现采取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引用了许多精彩的故事、童话、案例,图文并茂,适合儿童的思维发展特点和阅读习惯,体现了课程内容设计的人文性,增强了趣味性和可读性,对学生经验与认知发展等有很强的促进作用。 三、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学期担任三年级1班的《生活、生命与安全》课,这个班大部分同学学习习惯好,个人卫生较好,但由于家庭条件影响,很多学生受到家长的溺爱,个人习惯不好,以我为中心,集体意识不够强,心理素质教差,安全意识还不够强,帮助学生学会正确调适,引导学生从细节入手,强化安全意识,使之拥有健康、快乐、安全地学习和生活。 四、教学措施

三年级上期生命.生态.安全教案

(学情分析、教学反思) 第一课 37度 教学目标: 1、了解认得体温为37摄氏度左右。37摄氏度是人体各部位体温的平均数。 2、了解生命活动需要一定条件,体温恒定是人类生命活动进行的必要条件之一。 3、掌握生活中保持人体正常体温的一些简便方法。 教学重难点:理解体温相对恒定时人类生命活动进行的必要条件之一。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手段: (1)教师用具 体温计、热水袋、冰块或冰糕、世界地图、关于不同气候条件下生活的不同民 族的人物图片或影像资料。 (2)学生用具 每人一支体温计或每小组一支体温计。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生命小问号 一、教学引入 老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生命小问号中的插图,并用温度计量一量自己的体温。 老师:谁来说一说你量的体温是多少呢? 学生1:37.5度 学生2:37.1度 学生3:37.8度 二、引导探索、解决问题 老师:同学量得很好,请同学结合自己生病发高烧时的情景谈谈发高烧时的感 受,并想一想人的正常体温是多少? 学生1:怕冷,但是又觉得体内很热,很多热气要呼出来,大口大口的呼吸。 学生2:膝盖都很疼,有时脚掌疼,如果有人抚摸我会觉得好些。 学生3:人的正常体温是37度。 正常人腋下温度为36~37度,口腔温度比腋下高0.2 ~0.4度,直肠温度又比 口腔温度高0.3~ 0.5度。人体的温度是相对恒定的正常人在24小时内体温略有波 动,一般相差不超过1度。生理状态下,早晨体度略低,下午略高。运动、进食后、 妇女月经期前或妊娠期体温稍高,而老年人体温偏低。体温高于正常称为发热, 37.5~38度为低热,38~39度为中度发热,39~40度为高热,40度以上为超高热。 三、课堂总结

三年级下学期生命、生态与安全总结

三年级下期《生命、生态与安全》教学总结 《生命、生态与安全》课程是一门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帮助儿童建立生命与自我、生命与自然、生命与社会的和谐关系,学会关心自我、关心他人、关心自然、关心社会;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健全的人格,提高其自我生存和自我保护的素养和能力。 本学期班教学主要的教学措施为:1、采用活动教学。本课程是一种以体验性学习为主的课程。对个体而言,人的感受和体验产生于人的活动,再精彩再生动的讲授都无法替代个人的亲身感受和体验。教师要按照“活动教学”的思想,根据每课创设的情境,以个体经验为载体,以活动为中介,精心设计活动,通过角色扮演、情境体验、认知澄清、行为训练等丰富多样的活动形式,师生共同参与,引起学生相应的心理体验,从而施加积极影响。2.结合实际,活用教材。本课程是师生双方在活动展开过程中逐步建构生成的经验性课程。它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活动的工具,也是学生开展活动时可以利用的资源。教师要把教材看做是引导学生认知发展、生活学习、人格建构的一种范例,是引起学生认知、分析、理解事物并进行反思、批判和建构意义的中介,是案例或范例,是师生进行对话的“话题”。教师应树立正确的教材观——教师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教材不是“圣经”。教师在教学中应结合学的实际,可以补充、修改、拓展等。教师可以用学生身边案例替换,使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吻合。3、采用多元性、发展性的评价。教师要根据儿童的心理特征、学习形式和学习特点的差异性,采用多种方式的评价,应该采用

“调查”、“试验”、“探索”、“讨论”等丰富多彩的评价形式。要重视学生的自评和互评及教师,家长的综合评价等。教师要充分关注学生行为方式的变化,将学生在本课程学习中所形成的情要注重学生参与活动的意识;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评价的重点。评价要注重三方面的内容:一要注重学生参与活动的意识;二要注重学生参与活动的质量;三要注重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 总之,通过一学期的,我班的教育教学工作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距离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建设者要求,离学校的期望还相差甚远,但我相信经过我们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创一个优秀的班级。

三年级下册《生命生态与安全》教案

备课本 学校牟坪中心小学 科目生命·生态·安全 年级三年级班 教师 2019—2019学年下期

第一单元热爱生命 1、生存的家园 一、教学内容:教材第1—4页 二.教学目标: 1、懂得不同的生物要依赖于不同的生活环境; 2、知道有许多生物与人类分享着共同的家园; 3、了解人与动物在营建生存环境方面有何差异。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去发现、总结规律。 难点:弄清人与动物在营建生存环境方面有何本质区别。 四、教学过程: (一)生命小问号 谈话导入:燕子春来秋去,牛羚长途迁徙,鲑鱼逆流洄游……它们究竟在寻找什么呢?它们为什么奔波呢? (二)探索新知 1、生命小博士 ①引导观察教材插图,说一说:各种生物分别适宜生存在什么样的环境中? ②你知道吗?在我们的周围都有哪些小动物与我们共同分享着地球这个美丽的大家园? ③读教材P2页的两个小故事,结合插图理解,然后分组讨论读后的

感想。(生命的脆弱与不屈) 2、生命小智慧 人类是怎样学会营建家园的? ①距今20万年~200万年的远古人类:结群而居,狩猎为生,学会用火,能制造简单的石器。(旧石器时代) ②迁徙到地势较平坦的地区,搭建窝棚、精细磨制石器,尝试圈养动物。(新石器时代) ③迁徙到平原或河谷地带,刀耕火种、开荒垦地、营建家园,过上了定居的农耕生活。(原始农耕时代) 3、动手操作:画一画你心中的美好家园。 (三)全课小结。 人与动物在营建家园方面是有本质区别的: 动物可以通过迁徙寻找到适宜生存的家园,人类能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劳动创建自己理想中的美好家园。 板书设计:1、生存的家园 牛羚→水草丰茂的草园 蓝鲸→辽阔的海洋 鸟儿→森林和湿地 小鲑鱼→僻静清澈的淡水区

川义务教育三年级生命生态与安全教案__下册

第一单元热爱生命 1、寻找生存的家园 教学目标: 1.了解动物迁徙的原因,即为了寻找适合生存的环境。 2.了解生命体对生存环境的适应过程,感受生存的艰辛和智慧。 3.尊重不同生命体的生存环境。 教学重难点:了解动物迁徙的原因;从动物的迁徙中体会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 教学准备:牛羚、蛙鱼、狮子、鳄鱼和灰熊等头饰。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一、生命小问号 从燕子的迁徙、鲑鱼的洄游等生命现象入手,引出要探究的问题:动物历尽艰辛究竟要到哪里去要寻找什么 活动:(1)唱儿歌:引导学生唱儿歌:“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我问燕子你为啥来,燕子说,这里的春天最美丽……” (2)教师提问:“小燕子年年春天回到这里仅仅是为了美丽的春天吗”引发学生思考,自由发言。 (3)看一看,想一想:请学生看书上的图,想一想,它们究竟要寻找什么呢 二、生命小博士 了解动物迁徙的目的是寻找能满足生存需要的家园,感受有水、有食物、安全的家园对于生命体的重要意义,并从不同的动物为了适应环境的变化而被迫迁徙的艰辛中感受到生存的考验,体会“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 过渡活动:游戏-松鼠与大树 玩法:两个人扮演大树,松鼠站中间,教师喊:“松鼠”,松鼠换窝,重新找家,教师也可参与;教师喊:“大树”,大树撤开,去找松鼠成立新家。松鼠、大树都不能碰到大石头(教室里的桌子),否则就要扣分。风来了,狂风吹。活动中可加上夸张的动作,比如:大树挺直身躯,双臂高举形成树洞,松鼠

半蹲在洞内,表露幸福的表情或动作等。 活动一:头脑风暴-快速说出家的好处 (1)学生快速说出家的好处,人和动物均可。 (2)结合教材的图片引导学生说一说:我的家园在哪里可利用头饰设计扮演活动,比如:我是小松鼠,我的家在树上。 辅导建议:强调不同的生命依赖着不同的生命环境,食物、水、安全的环境等都构成动物生存的家园,我们应该尊重并保护它们的生存家园。 活动二:讲生命的故事 引导学生结合图片动情的讲述牛羚(牛羚俗称角马。教学辅助资源中有更详细的介绍)大迁徙的故事,有条件的学校可观看相关的视频。让学生了解牛羚大迁徙的艰辛过程,感受动物的坚强毅力。 活动三:自编儿歌表演 引导学生自编儿歌,如“小鲑鱼,不容易,没有妈妈抱怀里,成群结队努力游,海里长成大鲑鱼。大鲑鱼,不容易,拼命游回出生地,逃过鲨鱼和灰熊,飞跃瀑布和沟坎,生下鱼子才安息。”学生还可自编儿歌,边说边配上动作进行表演。体会鲑鱼洄游的目的和路途的艰辛,感受动物生存的勇气,理解生命成长发展的自然规律。 在此基础上,有条件的学校还可观看相关的视频。 三、生命小智慧 了解人类从古至今,为了适应大自然的剧烈变化,也经历了无数次的大规模迁徙并在不断的迁徙中寻找适合生存的家园,从中感受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艰辛与智慧。 活动一:情景表演-复原不同时期人类的生活 设计几个场景:山东、草棚子、图房子、高楼大厦。山洞里穿草裙(旧报纸代替),手拿石头敲东西,旧石器时代不容易;木桩桩草顶顶,吹风下雨人害怕,中石器时代很艰辛;土坯子青瓦房,懂得陶艺和铁器,农业生活有生气;万丈高楼拔地起,电脑信息传万里,哈!现代生活来得可真不易。 可在教室的四个角落设计场景,教室可加上“猛兽来了、风来了、打雷了”等情景,学生表演时可加上动作和表情。通过表演活动了解不同时期人类生活的

三年级上期生命.生态.安全总结

彭州市军乐镇小学2016—2017学年度上期 三年级生命.生态.安全教学工作总结 彭州市军乐镇小学:刘琴《生命.生态.安全》是一门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帮助儿童建立生命与自我、生命与自然、生命与社会的和谐关系,学会关心自我,关心他人,关心自然,关心社会,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健全的人格,提供其自我生存和自我保护的素养和能力的综合活动课程。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班认真开展了《生命.生态.安全》课程的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下面将本学期的教学工作做个总结。 一、教育教学任务完成情况 1、开学初,我就根据本班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出本班的《生命.生态.安全》的教学工作计划。 2、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写好详细的教学设计。正确看待和处理教材,在教学中结合学生的实际,对教材进行二度开发,可以补充、修改、拓展,甚至可以自己新编,灵活处理。 3、认真上好《生命.生态.安全》课程,每周坚持上三节课,对学生进行《生命.生态.安全》教育。在教学中充分体现“活动教学”的特点,根据每课创设的情境,以个体经验为载体,以活动为中介,精心设计活动,通过角色扮演、情境体验、经验分享、谈话沟通、认知澄清、行为训练等丰富多样的活动形式,师生共同参与,引起学生相应的心理体验,从而施加积极影响。 4、注意学生评价的多元性、发展性,我根据儿童的心理特征、

学习形式和学习特点的差异性,采取多种方式的评价,除选用书面形式的测验外,我还采用了“调查”、“实验”、“探索”、“讨论”、“服务”、“辨别”、“创造”、“表现”等丰富多彩的评价形式。特别重视学生的自评和互评及教师、家长的综合评价等。 二、存在的问题 1、学生从思想上不重视这门课程,认为是“豆芽科”,学习态度也不好。 2、教材上涉及了生活、生命与安全的许多知识,但学生没有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没有应用到生活实践中去。 三、改进意见及措施 1、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让他们重视《生命.生态.安全》这门学科,是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 2、学有所用,让学生把书本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改变自己的言行等,让学生受到教育。 在以后的《生命.生态.安全》的教学活动中,我将继续上好这门课程,加强学生心理与行为等方面的教育,使学生快乐、健康地成长。

小学三年级下册生命生态安全教案

小学三年级下册生命生态安全教案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三年级大部分学生天真聪颖,有一定的关心自我、关心她人、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意识;也有一定的积极的人生态度与健全的人格,但仍需提高其自我生存与自我保护的素养与能力。 二、教学目标 1.帮助儿童建立生命与自我、生命与自然、生命与社会的与谐关系,学会关心自我、关心她人、关心自然、关心社会; 2.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与健全的人格,提高其自我生存与自我保护的素养与能力。 三、教材分析 1、凸显综合性 本教材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机融合了生命、安全、健康、心理、生活等方面的内容,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本教材强调引导学生认识与理解生命的价值与意义,使其热爱生命,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与健全的人格;促进其身心健康的发展;通过动手与动脑的结合,使学生获得积极劳动的体验,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基本的生活技能与初步的技术意识,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2、体现生活逻辑

本教材以学生的生活为轴心,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基础,就是按照生活的逻辑、心理的逻辑而不就是学科的逻辑来设计与编写的。教材贴近儿童的学习,贴近生活,贴近社会。以体现生活全景及其各部分相互联系的系列主题活动及学生的自主活动为教材的基本呈现形式。同时教材具有适度的开放性,促使学生认知与行为、理论与实践、个人与社会的结合与转化。 3、重视儿童的实践体验 从根本上说,本课程不就是侧重于知识体系的教育,而就是在于引导学生体验,促进生命的健康发展。通过挖掘一些平凡、细微的生活事件,引导学生从平时熟视无睹的现象与事物中发现问题,提升心灵体验。 4、发展儿童的自助与互助能力 处于发展中的儿童具有自我教育与相互教育的能力。因此,教材始终注意调动儿童自身的教育资源,把儿童放在主体地位。随着实践活动的不断展开,儿童的认识与体验不断深化,创造性的火花不断迸发,新的经验在生活中不断生成,儿童所获便会超越教材所提供的知识,从而从整体上提升了教学活动的质量。 5、趣味性呈现,形式活泼 内容的呈现采取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引用了许多精彩的故事、童话、案例,图文并茂,适合儿童的思维发展特点

三年级上册《生命生态与安全》教案

三年级上册生命、生态与安全教案 第1课37度 【教学目标】 (1)了解认得体温为37摄氏度左右。37摄氏度是人体各部位体温的平均数。 (2)了解生命活动需要一定条件,体温恒定是人类生命活动进行的必要条件之一。 (3)掌握生活中保持人体正常体温的一些简便方法。 【教学重难点】 理解体温相对恒定时人类生命活动进行的必要条件之一。 【教学准备】 (1)教师用具 体温计、热水袋、冰块或冰糕、世界地图、关于不同气候条件下生活的不同民族的人物图片或影像资料。 (2)学生用具 每人一支体温计或每小组一支体温计。 第一课时生命小问号 一、教学引入 老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生命小问号中的插图,并用温度计量一量自己的体温。 老师:谁来说一说你量的体温是多少呢? 二、引导探索、解决问题 老师:同学量得很好,请同学结合自己生病发高烧时的情景谈谈发高烧时的感受,并想一想人的正常体温是多少? 正常人腋下温度为36~37度,口腔温度比腋下高0.2~0.4度,直肠温度又比口腔温度高0.3~0.5度。人体的温度是相对恒定的正常人在24小时内体温略有波动,一般相差不超过1度。生理状态下,早晨体度略低,下午略高。运动、进食后、妇女月经期前或妊娠期体温稍高,而老年人体温偏低。体温高于正常称为发热,37.5~38度为低热,38~39度为中度发热,39~40度为高热,40度以上为超高热。 三、课堂总结

四、作业 预习生命小秘密。 第二课时生命小秘密 一、复习引入 老师:我们上一节课学习了哪些内容? 二、引导探索、解决问题 无论是生活在寒冷还是炎热的地方,37摄氏度都是人体体温的平均数。 老师:请同学们看生命小秘密里的内容,想一想生活在北极和非洲的人们是怎样保持体温恒定的? 老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在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是相对恒定的。儿童的体温略高于成人。 量一量,查一查 1、我一会儿冰块,手心的温度是多少?捂一会儿热水袋,手心的温度又是多少?各有什么感受? 2、人的体温过高或过低,会有什么后果呢? 二、课堂总结 第三课时生命小智慧 一、复习引入 老师:我们上一节课学习了哪些内容? 二、引导探索、解决问题 老师:怎样保持正常的体温? 老师:请同学们看生命小智慧里的图片。它们是帮助身体保暖和降温的几种物品及简便方法。 老师:请同学们看“夏天要避免中暑”。 三、课堂总结 第2课老鼠爱大米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动物及人类对食物本能的需求,理解生命的个体为了生存而彼此依赖。 (2)初步了解人类进化过程中取食方式的演进和食物结构的变化,把人类的生产活动当做生存的智慧来欣赏。 (3)通过了解我们日常食品的生产过程,初步了解社会分工与协作,认识到个体的生存与生活依赖着人类社会群体的协作。

三年级下期《生命生态与安全》教案

三年级下期《生命生态与安全》教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备课本 学校平昌县涵水小学中心校科目生命·生态·安全 年级三年级二班 教师潘传芬 2016—2017学年下期

第一单元热爱生命 1、寻找生存的家园 一、教学内容: 教材第1—3页 二.教学目标: 1、懂得不同的生物要依赖于不同的生活环境; 2、知道有许多生物与人类分享着共同的家园; 3、了解人与动物在营建生存环境方面有何差异。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去发现、总结规律。 难点:弄清人与动物在营建生存环境方面有何本质区别。 四、教学过程: (一)生命小问号 谈话导入:燕子春来秋去,牛羚长途迁徙,鲑鱼逆流洄游……它们究竟在寻找什么呢 (二)探索新知 1、生命小博士 ①引导观察教材插图,说一说:各种生物分别适宜生存在什么样的环境中 ②你知道吗在我们的周围都有哪些小动物与我们共同分享着地球这个美丽的大 家园 ③读教材P2页的两个小故事,结合插图理解,然后分组讨论读后的感想。 (生命的脆弱与不屈) 2、生命小智慧 人类是怎样学会营建家园的

①距今200万年~20万年的远古人类:结群而居,狩猎为生,学会用火,能制造简单的石器。(旧石器时代) ②迁徙到地势较平坦的地区,搭建窝棚、精细磨制石器,尝试圈养动物。(新石器时代) ③迁徙到平原或河谷地带,刀耕火种、开荒垦地、营建家园,过上了定居的农耕生活。(原始农耕时代) 3、动手操作:画一画你心中的美好家园。 (三)全课小结。 人于动物在营建家园方面是有本质区别的: 动物可以通过迁徙寻找到适宜生存的家园,人类能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劳动创建自己理想中的美好家园。 板书设计:1、寻找生存的家园 牛羚→水草丰茂的草园 蓝鲸→辽阔的海洋 鸟儿→森林和湿地 小鲑鱼→僻静清澈的淡水区 动物迁徙→寻找到适宜生存的家园 人类→用智慧和劳动创建自己理想中的美丽家园

三年级上册生命生态安全教案

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 第1课37摄氏度 【教学目标】 (1)了解认得体温为37摄氏度左右。37摄氏度是人体各部位体温的平均数。 (2)了解生命活动需要一定条件,体温恒定是人类生命活动进行的必要条件之 一。 (3)掌握生活中保持人体正常体温的一些简便方法。 【教学重难点】理解体温相对恒定时人类生命活动进行的必要条件之一。 【教学准备】 (1)教师用具体温计、热水袋、冰块或冰糕、世界地图、关于不同气候条件下生活的不同民族的人物图片或影像资料。 (2)学生用具每人一支体温计或每小组一支体温计。 一、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入 老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生命小问号中的插图,并用温度计量一量自己的体温。 老师:谁来说一说你量的体温是多少呢? (二)、引导探索、解决问题老师:同学量得很好,请同学结合自己生病发高烧时的情景谈谈发高烧时的感受,并想一想人的正常体温是多少?正常人腋下温度为36~37度,口腔温度比腋下高0.2 ~0.4度,直肠温度又比口腔温度高0.3~0.5度。人体的温度是相对恒定的正常人在24小时内体温略有波动,一般相差不超过1度。生理状态下,早晨体度略低,下午略高。运动、进食后、妇女月经期前或妊娠期体温稍高,而老年人体温偏低。体温高于正常称为发热,37.5~38度为低热,38~39度为中度发热,39~40度为高热,40度以上为超高热。 (三)、引导探索、解决问题 无论是生活在寒冷还是炎热的地方,37摄氏度都是人体体温的平均数。 老师:请同学们看生命小秘密里的内容,想一想生活在北极和非洲的人们是怎样保持体温恒定的? 老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在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是相对恒定的。儿童的体温略高于成人。 量一量,查一查 1、我一会儿冰块,手心的温度是多少?捂一会儿热水袋,手心的温度又是多少?各有什么感受? 2、人的体温过高或过低,会有什么后果呢? (四)、引导探索、解决问题 老师:怎样保持正常的体温? 老师:请同学们看生命小智慧里的图片。它们是帮助身体保暖和降温的几种物品及简便方法。老师:请同学们看“夏天要避免中暑”。 (五)课堂总结 第2课老鼠爱大米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动物及人类对食物本能的需求,理解生命的个体为了生存而彼此依赖。 (2)初步了解人类进化过程中取食方式的演进和食物结构的变化,把人类的生产活动当做生存的智慧来欣赏。 (3)通过了解我们日常食品的生产过程,初步了解社会分工与协作,认识到个体的生存与生活依赖着人类社会群体的协作。 【教学重难点】

三年级生命、生态、安全

三年级(上)生活生命与安全教案 第1课 37摄氏度 【教学目标】 (1)了解认得体温为37摄氏度左右。37摄氏度是人体各部位体温的平均数。 (2)了解生命活动需要一定条件,体温恒定是人类生命活动进行的必要条件之一。 (3)掌握生活中保持人体正常体温的一些简便方法。 【教学重难点】理解体温相对恒定时人类生命活动进行的必要条件之一。 【教学准备】 (1)教师用具体温计、热水袋、冰块或冰糕、世界地图、关于不同气候条件下生活的不同民族的人物图片或影像资料。 (2)学生用具每人一支体温计或每小组一支体温计。 一、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入 老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生命小问号中的插图,并用温度计量一量自己的体温。 老师:谁来说一说你量的体温是多少呢? (二)、引导探索、解决问题老师:同学量得很好,请同学结合自己生病发高烧时的情景谈谈发高烧时的感受,并想一想人的正常体温是多少?正常人腋下温度为36~37度,口腔温度比腋下高0.2 ~0.4度,直肠温度又比口腔温度高0.3~0.5度。人体的温度是相对恒定的正常人在24小时内体温略有波动,一般相差不超过1度。生理状态下,早晨体度略低,下午略高。运动、进食后、妇女月经期

前或妊娠期体温稍高,而老年人体温偏低。体温高于正常称为发热,37.5~38度为低热,38~39度为中度发热,39~40度为高热,40度以上为超高热。

(三)、引导探索、解决问题 无论是生活在寒冷还是炎热的地方,37摄氏度都是人体体温的平均数。 老师:请同学们看生命小秘密里的内容,想一想生活在北极和非洲的人们是怎样保持体温恒定的? 老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在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是相对恒定的。儿童的体温略高于成人。 量一量,查一查 1、我一会儿冰块,手心的温度是多少?捂一会儿热水袋,手心的温度又是多少?各有什么感受? 2、人的体温过高或过低,会有什么后果呢? (四)、引导探索、解决问题 老师:怎样保持正常的体温? 老师:请同学们看生命小智慧里的图片。它们是帮助身体保暖和降温的几种物品及简便方法。老师:请同学们看“夏天要避免中暑”。 (五)课堂总结 第2课老鼠爱大米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动物及人类对食物本能的需求,理解生命的个体为了生存而彼此依赖。 (2)初步了解人类进化过程中取食方式的演进和食物结构的变化,把人类的生产活动当做生存的智慧来欣赏。

(完整)三年级上册生命生态安全教案

第1课37摄氏度 【教学目标】 (1)了解认得体温为37摄氏度左右。37摄氏度是人体各部位体温的平均数。 (2)了解生命活动需要一定条件,体温恒定是人类生命活动进行的必要条件之 一。 (3)掌握生活中保持人体正常体温的一些简便方法。 【教学重难点】理解体温相对恒定时人类生命活动进行的必要条件之一。 【教学准备】 (1)教师用具体温计、热水袋、冰块或冰糕、世界地图、关于不同气候条件下生活的不同民族的人物图片或影像资料。 (2)学生用具每人一支体温计或每小组一支体温计。 一、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入 老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生命小问号中的插图,并用温度计量一量自己的体温。 老师:谁来说一说你量的体温是多少呢? (二)、引导探索、解决问题老师:同学量得很好,请同学结合自己生病发高烧时的情景谈谈发高烧时的感受,并想一想人的正常体温是多少?正常人腋下温度为36~37度,口腔温度比腋下高0.2 ~0.4度,直肠温度又比口腔温度高0.3~0.5度。人体的温度是相对恒定的正常人在24小时内体温略有波动,一般相差不超过1度。生理状态下,早晨体度略低,下午略高。运动、进食后、妇女月经期前或妊娠期体温稍高,而老年人体温偏低。体温高于正常称为发热,37.5~38度为低热,38~39度为中度发热,39~40度为高热,40度以上为超高热。 (三)、引导探索、解决问题 无论是生活在寒冷还是炎热的地方,37摄氏度都是人体体温的平均数。 老师:请同学们看生命小秘密里的内容,想一想生活在北极和非洲的人们是怎样保持体温恒定的? 老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在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是相对恒定的。儿童的体温略高于成人。 量一量,查一查 1、我一会儿冰块,手心的温度是多少?捂一会儿热水袋,手心的温度又是多少?各有什么感受? 2、人的体温过高或过低,会有什么后果呢? (四)、引导探索、解决问题 老师:怎样保持正常的体温? 老师:请同学们看生命小智慧里的图片。它们是帮助身体保暖和降温的几种物品及简便方法。老师:请同学们看“夏天要避免中暑”。 (五)课堂总结 第2课老鼠爱大米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动物及人类对食物本能的需求,理解生命的个体为了生存而彼此依赖。 (2)初步了解人类进化过程中取食方式的演进和食物结构的变化,把人类的生产活动当做生存的智慧来欣赏。 (3)通过了解我们日常食品的生产过程,初步了解社会分工与协作,认识到个体的生存与生活依赖着人类社会群体的协作。 【教学重难点】

三年级上册生命生态安全计划

三年级上册《生命、生态、安全》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以学生的生活为轴心,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基础。不是侧重于知识体系的教育,而是在于引导学生体验,形成关于生活与生存的积极的生命态度与情感,获得有益的生命经验,促进生命的健康发展。通过挖掘一些平凡、细微的生活事件引导学生从平时熟视无睹的现象和事物中发现问题,提升心灵体验。本册教材包括“热爱生命”“安全生活”“健康生活”“呵护心灵”“美化生活”五个板块。每一版块都紧密联系学生实际,关注活动对学生的引导、促进与反思,以提十六行学生的综合素质。二、“生命、生态、安全”教材特点 1.生活化选题 “安全生活”的主要内容包括预防和应对社会安全、意外伤害、网络安全、自然灾害以及影响学生安全的其他事故或事件五个模块。按照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阶段水平同,先后分布在《生活·生命与安全》1-6年级,体现了螺旋式上升的特点。 根据整套教材“以学生现实的社会生活经验为基础,以儿童当下的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的指导原则,“安全生活”的选题遵循了三个原则,一是生活性原则,即选择在学生生活中经常发生的安全事件;二是普遍性原则,即所选主题是涉及面广、适应的人群多;三是典型性原则,即把广大人民群众高度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选入了教材。这样安排可使学生读起来和教师教起来有种亲切感。比如,四年级中的触电的问题、烧烫伤的预防问题,五年级的防火的问题、地震中的自救问题,六年级中的见义巧为问题、预防踩踏的问题等,这些都是学生生活中经常出现和高度关注的问题。 2.趣味化呈现教材尊重儿童思维发展的特点和阅读习惯,将需要表达的安全常识和安全技能,用精彩的故事、案例、情节来承载,并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增强了教材的可读性和趣味性。比如,四年级“烧烫伤的预防和处理”首先就呈现了被开水烫伤、蒸气烫伤、锅碗烫伤等日常生活情节;五年级“被埋压后的自救”引用了亮亮和爸爸被埋压三天后成功获救的故事,六年级“见义巧为”引用了小红智退小偷的精彩

三年级生命生态安全

三年级(上)生活生命与安全教案 第1课37摄氏度 【教学目标】 (1)了解认得体温为37摄氏度左右。37摄氏度是人体各部位体温的平均数。 (2)了解生命活动需要一定条件,体温恒定是人类生命活动进行的必要条件之一。 (3)掌握生活中保持人体正常体温的一些简便方法。 【教学重难点】理解体温相对恒定时人类生命活动进行的必要条件之一。 【教学准备】 (1)教师用具体温计、热水袋、冰块或冰糕、世界地图、关于不同气候条件下生活的不同民族的人物图片或影像资料。 (2)学生用具每人一支体温计或每小组一支体温计。 一、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入 老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生命小问号中的插图,并用温度计量一量自己的体温。 老师:谁来说一说你量的体温是多少呢? (二)、引导探索、解决问题老师:同学量得很好,请同学结合自己生病发高烧时的情景谈谈发高烧时的感受,并想一想人的正常体温是多少?正常人腋下温度为36~37度,口腔温度比腋下高0.2 ~0.4度,直肠温度又比口腔温度高0.3~0.5度。人体的温度是相对恒定的正常人在24小时内体温略有波动,一般相差不超过1度。生理状态下,早晨体度略低,下午略高。运动、进食后、妇女月经期前或妊娠期体温稍高,而老年人体温偏低。体温高于正常称为发热,37.5~38度为低热,

38~39度为中度发热,39~40度为高热,40度以上为超高热。 (三)、引导探索、解决问题 无论是生活在寒冷还是炎热的地方,37摄氏度都是人体体温的平均数。 老师:请同学们看生命小秘密里的内容,想一想生活在北极和非洲的人们是怎样保持体温恒定的? 老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在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是相对恒定的。儿童的体温略高于成人。 量一量,查一查 1、我一会儿冰块,手心的温度是多少?捂一会儿热水袋,手心的温度又是多少?各有什么感受? 2、人的体温过高或过低,会有什么后果呢? (四)、引导探索、解决问题 老师:怎样保持正常的体温? 老师:请同学们看生命小智慧里的图片。它们是帮助身体保暖和降温的几种物品及简便方法。老师:请同学们看“夏天要避免中暑”。 (五)课堂总结 第2课老鼠爱大米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动物及人类对食物本能的需求,理解生命的个体为了生存而彼此依赖。 (2)初步了解人类进化过程中取食方式的演进和食物结构的变化,把人类的生产活动当做生存的智慧来欣赏。 (3)通过了解我们日常食品的生产过程,初步了解社会分工与协作,认识到个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