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非洲分析报告

非洲分析报告

非洲分析报告
非洲分析报告

非洲重点国家市场调查

1 非洲简介。

非洲人口约为10 亿(2008 年),约占世界总人口15%。城市人口约占全洲人口26%,预

计2050 年将达20 亿人。人口分布以尼罗河中下游河谷、西北非沿海、几内亚湾北部沿岸、东非高原和沿海、马达加斯加岛的东部、南非的东南部比较密集,广大的撒哈拉沙漠地区平均每平方公里还不到一人,是世界人口最稀少的地区之一。居民主要分属于黑种人(尼格罗-澳大利亚人种)和白种人(欧罗巴人种)。欧洲白种人仅占全洲人口的2%,主要分布在非洲南部地区。非洲居民多信天主教和基督教、伊斯兰教,少数信原始宗教。

非洲矿物资源丰富,不仅种类丰富,而且储量大。目前已知的石油、铜、金、金刚石、

铝土矿、磷酸盐、铌和钴的储量在世界上均占有很大比重。石油主要分布在北非和大西洋沿岸各国,利比亚、阿尔及利亚、埃及、尼日利亚是非洲重要的石油生产国和输出国。估计占世界总储量12%左右。铜主要分布在赞比亚与扎伊尔的沙巴区。非洲南部的黄金和金刚石储量和产量都占世界首位。金主要分布在南非、加纳、津巴布韦和扎伊尔,金刚石主要分布在扎伊尔、南非、博茨瓦纳、加纳、纳米比亚等地。此外还有锰、锑、铬、钒、铀、铂、锂、铁、锡、石棉等。森林面积约占全洲面积的21%。

受到专制统治和殖民主义的影响,非洲是全球最贫穷的大洲,全非洲一年的贸易总额只

占全世界百分之一。根据联合国在2006 年发表的人类发展报告,人类发展指数排名最低23 位的都是非洲国家(第155 位至第177 位)。中国、印度和拉丁美洲经济快速增长使数以

百万计的人得以脱贫,但非洲在对外贸易、投资和人均收入等方面的发展都比其他地区绶慢。贫穷在非洲造成很严重的问题,包括低人均预期寿命(斯威士兰人均预期寿命只有不足33 岁)、暴力等。

非洲的一些地区,特别是博茨瓦纳和南非,经济的发展比较成功。前者超过四分一的财

政预算用于改善首都哈博罗内的基建,使其成为世界上其中一个发展得最快的城市。后者则有丰富的天然资源,是世界上最主要的黄金和钻石生产国之一。其他国家如加纳、肯尼亚、喀麦隆和埃及,经济发展也较理想。

在非洲,医疗事业的发展与基础设施建设、理疗设备、药品的生产和销售、保险、职业

培训和企业经营等各领域密不可分。医疗保健成了继基础设施建设和电信之后又一个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市场。2010 年4 月,非洲开发银行决定捐助1000 万美元给“非洲医疗投资基金”。在高盛银行和辉瑞制药公司的支持下,该基金选定的目标是12 至25 家中等规模、具有增长潜力的医药企业、医疗保险公司、私人医疗中心和实验室。近年来,随着非洲大陆经济的快速发展,饱受各种疾病折磨的非洲人医疗保健意识不断增强,但缺医少药的现实使他们看病就医的需求无法得到保障。世界银行下属的国际金融公司预测,截至2016 年,非洲大陆医疗产业至少需要300 亿美元的投资,巨大的商机吸引着众多医疗领域的企业。

2 非洲市场PEST 分析

非洲有54 国家,面积约3020 万平方公里,人口已经超过了10 亿,面积和人口仅次于

亚洲,居世界第二位。非洲自然资源,已探明矿物资源种类多,储量大,铂、锰、铬、钌、铱等矿藏蕴藏量占世界总储量的80%以上,磷酸盐、钯、黄金、钻石、钴和钒等矿藏占一半以上,石油、天然气蕴藏丰富;非洲是世界上经济发展水平最低的地区,大多数国家经济落后。

2.1 政治环境分析(Politics)

由于受国家间政治作用和殖民统治宗教文化影响,非洲不同地域的政治生态不同。原本

北非的政治环境相对平稳,但今年以来,北非局势持续动荡,战火纷飞,对当地正常的商业活动造成了很大的影响。由于中部非洲的边界是以原殖民者势力范围人为划定的分界线,这为独立后的中部非洲留下了诸多隐患,中部非洲的政治环境相对于北非略有不及,但目前变得更加和平,短期内爆发领土争端和内战的可能性较低,比以往更适合进入这个市场。南部非洲同样存在中部非洲的问题,加上南非曾一度追求该地区的主导地位,该地区的政治环境在历史上比起中部非洲有过之而无不及。随着南非种族隔离制度的消失和外界的关注,该地区的政治环境已有了重大改善。南部非洲国家数量相对于中部来讲更少,潜在矛盾和纠纷也会相对的少些。

从非洲国家政治制度的共同特点看,除少数国家较早获得独立以外,大多数非洲国家尚

且“年轻”,国内政治制度确立时间短,内部政治制度难以建立有效秩序。首先,多数非洲国家在独立初期缺乏一个强有力的政党或政党联盟,军人干预政治是非洲国家的共同现象。其次,很多非洲国家在建国之后的选举走向了民族选举的方向,而不是政党选举,民众把自己的信任寄托在自己民族领袖的身上,经常发生“民族绑架政府”的现象,即政府成为主导民族的代言人,这进一步导致了其他民族的不满和反对而造成内部不安定。第三,外部大国的干扰也是非洲国家在建立国内政治制度的时候出现纷争。

经过多年战乱,经济发展停滞不前甚至倒退,非洲国家从二十世纪末逐步意识到和平发

展的重要性,开始通过联合和协调并借助外界力量走向由乱到治的社会经济发展道路,非洲大陆政治已出现寻求和平、持续保持缓和的大趋势,越来越多的非洲国家开始集中精力搞经济建设,也逐步建立和完善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政治制度,尽管目前非洲国家的内部政治制度还略显稚嫩,他们所建立的政治制度已经体现出可以治理国家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它正在朝着一个更加合理化、高效化的方向发展。非洲政治的完善和发展将成为经济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

2.2 经济环境分析(Economic)

2.2.1 非洲经济发展总体概述

(一)非洲经济高速发展。由于大多数非洲国家逐渐重视经济发展,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实施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政策见成效,非洲经济取得了很大的发展。非洲经济接连发展了十几个年头,特别是自2004 年起,非洲经济增长明显加快,目前非洲正经历自上世纪70 年代初以来最强劲的经济持续增长阶段,各个国际金融机构对非洲经济的增长评价很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称2007 年非洲经济增长达6%,通货膨胀为7.5%,是30 年来最好的发展水平,2008 年非洲经济继续保持好的发展速度,增幅为6.5%,通货膨胀继续控制在7.5%。世界银行报告《2007 年度非洲发展指标》指出,非洲大陆过去十年的经济增长为5.4%,这是近30 年来首次见到有多个非洲国家经济持续增长,与全球经济增长相若,已经超越了大部分的已发展国家,非洲的经济前景正在改善,非洲大陆正发生根本性变化。经合组织指出,当前也是非洲经济连续实现快速增长的阶段,近几年非洲经济一直增长一直保持在5%以上的较高水平,2008 年经济增长达到6.5%。大多数非洲国家经济发展前景处于多年来的最佳时期,非洲经济已进入稳步增长阶段。

(二)非洲经济发展能力提高。非洲经济展现了全面开花的态势,在世界经济保持增长

的有利大环境下,占非洲经济总量50%的非洲四大国,南非、尼日利亚、阿尔及利亚和埃及都保持了稳健的经济增长势头,这为非洲经济增长夯实了基础。在非洲经济大国的带领下,北部非洲、东部非洲、南部非洲、中部非洲和西部非洲五大地区的经济都取得了不同幅度的增长。其中,北非、东非和南部非洲经济增长势头强劲。非洲保持经济持续增长既有石油生产国也有非石油生产国,反映出非洲发展经历的能力有所提高。

(三)埃塞和东部非洲主要国家经济发展状况较好。东非在坦桑尼亚、乌干达和埃塞三

国经济强劲增长的带动下,近几年经济发展迅速,2007 年经济增长达5.5%,东非各国逐渐成为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国家中越来越受投资者青睐的国家。世行多边投资保障机构(MIGA)报告称: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中的9 国都在致力于发展本国投资,进行商业多样化和扩大商业活动。其中,肯尼亚是东非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之一,且是拥有东非最大港口的国家之一;乌干达被认为是非洲经济最自由的国家,埃塞是东非外商投资水平较高且投资政策较为完善的国家之一,坦桑尼亚正致力于发展本国投资和吸引外国投资建设。

2.2.2 非洲经济发展前景

非洲国家均进入了经济稳定增长期,由于全球对非洲市场,特别是原油、矿产和农市场

的需求仍将保持增长势头,一些国家对非援助和债务减免计划将付诸实施,非洲经济发展前景看好。联合国、联合国经济委员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权威机构先后发表报告,对非洲经济发展前景进行预测,认为大多数非洲国家经济发展前景处于多年来的最佳时期。2008 年2 月在亚的斯亚贝巴落下帷幕的非盟第十次首脑会议上,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对非洲经济发展前景表示乐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08 年4 月发表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称非洲正处于“持续发展和较低通货膨胀的最佳时期”,预测至2010 年前非洲经济将以年均超过3.7% 的速度增长,人均国民收入以1.5%以上的速度增长,21 世纪前25 年多数非洲国家的年经济增长率有望保持4%-5%的水平。据非洲发展银行最新的非洲经济发展展望报告中称,非洲各国实施经济改革的自觉性增强,同时强化了对宏观经济的管理,遏制通胀预期和鼓励私人投资,在未来,非洲经济将会持续稳步的增长。

2.3 社会环境分析(Social)

2.3.1 法律环境

目前非洲各国的法律主要沿用前殖民国家的法律制度,此外伊斯兰教在非洲广大地区的

传播使伊斯兰法对非洲一些国家的法律也产生了很大影响,因此非洲法律具有多样性的特点。非洲法律多样性不仅影响非洲各国之间,非洲国家与其他大陆国家之间贸易的发展,且在一定程度上阻碍非洲经济一体化目标的实现,许多非洲国家也已经认识到了法律的多样性对于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负面影响,正采取一些实际措施进行商业领域法律的统一与协调,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如在东非,东非共同体国家除了一些特定的货物外,开始互免关税,且实现了货币自由兑换,实施了商业银行营业标准化资本账户自由化,成立了东非证劵管理局。

同时,大部分非洲国家为加快经济发展,近几年采取各种措施吸引外资,特别是制定和

修改了外资法和投资法,如东南非共同市场国家为鼓励外资进入,放宽了原产地原则,外国独资市场也能享受共同体的优惠关税,只要市场符合共同体原产地4 条原则中的一条。特别是非盟还将设立立法机构-非洲议会、非洲法院、非洲货币基金组织、非洲投资银行等机构,这将有力的推动非洲范围内国家商法的统一与协调。目前,非洲投资法具有投资立法目标比较明确、投资条件比较宽松、投资优惠政策明显、投资安全基本有保障、区域与国家投资合作正在加强等特征。我国与非洲国家在贸易增长的同时,经贸合作的途径和方式正逐步与国家惯例接轨,双边贸易、投资法律环境也日臻完善,对于我们企业进入非洲市场,市场准入要求不高,从法律环境来说还是比较容易的。

2.3.2 社会环境

社会文化是人类在创造物质财富的过程中所积累的精神财富的总和,它体现着一个国家

或地区的精神文明程度,通常是指在一定社会形态下的教育水平和道德规范、价值观念、宗教信仰以及世代相传的风俗习惯等被社会所公认的行为规范。非洲各国由于经济发展落后,

教育基础薄弱,特别是科学技术及其基础教育落后。非洲语言约有800 种,居民多信奉原始宗教和伊斯兰教,少数人信奉天主教和基督教。非洲各国历史上长期遭受西方国家的殖民统治和压迫,一般来说民族自尊心比较强,民众对中国人一般持友好态度,911 以来,恐怖主义威胁各国安全,随着我国在非洲经贸活动增多,范围更广、程度更深,不同民族、语言、信仰、习惯等社会文化差异造成的冲突日渐增多,近年来针对中国人的恐怖袭击事件有增加的趋势。

2.4 技术环境分析

非洲整体技术实力落后,基础建设项目都需要借助外力或国家援助,在医疗方面也较为

落后,在孕产妇死亡率、结核病发病率等关键指标上明显高于“金砖国家”其他成员,人口的寿命也低于世界其他地区,究其原因,医疗水平的底下和医疗技术的落后是导致非洲人口普遍出现健康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正因为这样,非洲将持续不断的加大医疗体系建设的投入,作为非洲最大的贸易伙伴的中国将是最大的受益者。以我国医疗产品的技术水平,正十分适合非洲市场的需求。

3 非洲重点国家市场简介

3.1 南非

3.1.1 南非简介

南非共和国 (The Republic of South Africa) 位于非洲大陆最南端,北邻纳米比亚、

博茨瓦纳、津巴布韦、莫桑比克和斯威士兰,东、西、南三面濒临印度洋和大西洋,另有莱索托为南非领土所包围。地处两大洋间的航运要冲,其西南端的好望角航线历来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海上通道之一,有“西方海上生命线”之称。国土面积约122 万平方公里。全境大部分为海拔600 米以上高原。截至2010 年7 月人口达到4999 万,主要由黑人、白人、有色人和亚裔四大种族构成,黑人主要有祖鲁、科萨、斯威士、茨瓦纳、北索托、南索托、聪加、文达、恩德贝莱等9 个部族,主要使用班图语。白人主要是荷兰血统的阿非利卡人和英国血统的白人,语言为阿非利卡语和英语。有色人是殖民时期白人、土著人和奴隶的混血人后裔,主要使用阿非利卡语。亚洲人主要是印度人和华人。有11 种官方语言,英语和阿非利卡语(南非荷兰语)为通用语言。居民主要信奉基督教新教、天主教、伊斯兰教和原始宗教。南非属于中等收入的发达国家,也是非洲唯一的发达国家(据人教版高中地理教科书)。自然资源十分丰富。金融、法律体系比较完善,通讯、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良好。矿业、制造业、农业和服务业是经济四大支柱,深井采矿等技术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但国民经济各部门、地区发展不平衡,城乡、黑白二元经济特征明显。上世纪80 年代初至90 年代初受国际制裁影响,经济出现衰退。新南非政府制定了“重建与发展计划”,强调提高黑人社会、经济地位。1996 年推出“增长、就业和再分配计划”,旨在通过推进私有化,削减财政赤字,增加劳动力市场灵活性,促进出口,放松外汇管制,鼓励中小企业发展等措施实现经济增长,增加就业,逐步改变分配不合理的情况。2006 年实施“南非加速和共享增长倡议”,加大政府干预经济力度,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行行业优先发展战略、加强教育和人力资源培训等措施,促进就业和减贫。1994 年新南非成立以来,经济年均增长3%,2005 年至2007 年超过5%。2008 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南非经济增速明显放缓,降至3.1%。为应对金融危机冲击,南自2008 年12 月以来6 次下调利率,并出台增支减税、刺激投资和消费、加强社会保障等综合性政策措施,以遏止经济下滑势头。在政府经济刺激措施和国际经济环境好转的共同作用下,2009 年南非经济逐渐回升向好,四个季度经济增长率分别为-7.4%、-2.8%、0.9%和 3.2%。2010 年一季度经济增长4.6%。此外,南政府还于2010 年4 月起实施“新工业政策执行计划”,以解决南经济中长期存在的产业结构不合理和失业率高企等结构

性问题,2009 年主要经济数据如下:

国内生产总值:3133 亿美元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6532 美元

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率:-1.8%

货币名称:兰特

汇率(2010 年4 月平均值):1 美元=7.3 兰特

通货膨胀率(2010 年3 月平均值):5. 1%

官方失业率(2010 年5 月):24.2%

南非纺织业发展起步较晚,二战前仅有毛毯和床单等家用纺织品的生产。50 至60 年代

才出现了生产编/机织面料、棉纱、人造纤维和精纺羊毛/绒的厂商。目前南非共有约450 家纺织厂,主要进行服装面料和家用纺织品的生产。纺织业是南非第11 大制成品出口行业,占南非GDP 约1.2%。2001 年南非纺织品本地销售额为105 亿兰特(年平均汇率:1 美元:8.62 兰特),出口额34 亿兰特。非主要产棉的地区是林波波省(原北方省)、西北省、普马兰加省和夸祖鲁纳塔尔省。年产出量约4000 万公斤,可满足本国市场需求的40%,其余依靠进口。主要进口国家为津巴布韦、赞比亚和莫桑比克。除此以外,南非每年还需从中国、印度、巴基斯坦和津巴布韦等进口棉料。

3.1.2 贸易市场概况

由于种族隔离时期社会财富分配不均,导致市场二元行结构突出。占人口少数的白人,

却拥有社会消费总量的60%以上,而广大黑人却只拥有消费量的20%。因此,南非一方面存在与发达国家一致或接近的白人消费市场,另一方面也存在着与黑非洲国家消费水平相似的黑人消费市场。新南非成立后,政府采取各种政策改变南非的财富分配状况,黑人的消费能力也逐渐提高,介乎于二者之间的中档消费市场也在逐步形成。

南非是中国在非洲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对南非出口的主要产品为机电产品、服装及衣

着附件、谷物及谷物粉、电器及电子产品、纺织纱线及制品等;自南非进口的主要产品为铁砂矿及其精矿、锰矿砂及其精矿、纸浆等。

(一)进口许可

根据1963 年颁布的南非进出口控制法的授权,南非贸工部长负责发布禁止进口、限制

进口以及其他受管理进口的商品目录。这些做法与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定是一致的。南非对进口商品一般是没有限制的,只有某些分类的进口商品需要进口许可证,这些分类目录也是经常修正的。南非的进口许可制度主要是为监控一些敏感商品的进口,由需要进口许可证商品的名单组成。今后贸工部的方向是逐步取消进口许可而由关税代之。最近几年,限制进口商品目录中的商品在逐渐减少,目前这些目录中包括鱼类、甲壳类和软体动物,某些蔬菜和农产品,石油制品,放射性化学品,某些矿产品,旧衣服和纺织品,破坏臭氧的物质,旧货以及赌博用的机器。进口商申请进口许可证需要在贸工部下属的进出口管理办公室进行注册登记。进口许可证不以进口商品来自的国家为限。进口许可证一旦颁发,有效期至当年12 月31 日为止。进口商进口需要进口许可证的商品,必须在货物发运前就申请,否则将会被罚款。

(二)海关关税

根据南非、博茨瓦那、莱索托、纳米比亚和斯威士兰5 国关税同盟协定,5 国实行共同

关税。南非负责关税同盟的管理工作,根据实现安排的计算公式,各成员国获得关税收入以及再分配。关税表目录是根据《协调的商品种类和编号体系》制定的,有两种类型的税率,一种是对最惠国待遇国家的税率,一种是针对一般国家的税率。最惠国待遇的税率应用于从很多国家进口的商品,包括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而一般国家的税率则是针对来自一部分国家的进口商品,从这些国家进口的商品不符合最惠国待遇的标准。当进口商品不是从原产

地国家运来时,关税按照向南非出口国家的标准征收。对那些用于国内生产或在南非国内增值的进口品,可以退回或减免关税。根据加入WTO 的承诺,南非已显著降低了其关税。南非目前的平均关税为5.8%,其中农产品的平均关税为9.1%,非农产品的平均关税为5.3%。进口商需要向进出口管理办公室咨询了解那些进口商品可以享受退税或减免税待遇。

(三)贸易壁垒

1.关税壁垒

中国企业反映,尽管南非的关税制度不断改革,但其关税表仍相当复杂,增加了对南非

出口的不确定性。

2.进口限制

南非规定,废旧物品等的进口须向南非贸工部进出口管理局申请进口许可证,且在发放

进口许可证前须征得所涉及产品的主管部门同意。中国企业反映在出口相关产品时,获取进口单证屡遭拖延,影响中国企业对南正常出口。

3.技术性贸易壁垒

根据南非国际贸易管理委员会新制定的商标规定,只有符合下列6 项南非有关商标规定

的外国纺织品、服装和鞋类产品方可获准进口和在南非国内市场销售:一是注明生产国别、生产企业注册号和/或进口商进口登记号、产品加工程度;二是符合南非标准局关于纺织品服装条形码标识标准(SANS011)和人造及天然纤维标识标准(SANS0235);三是以重量或数量方式标明原料成分及所占比例;四是如经过重新加工和整理的产品,须标明;五是若成品为纤维产品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可经化学方法分辨的纤维经喷塑等方法制成,应按大小排序后标明纤维名称及重量或数量比重;六是标明产品中劳动力成本和原材料成本比重。

南非政府强制性要求对上述每项产品均标明劳动力成本和原材料成本比重的做法增加

了外国纺织品、服装和鞋类企业的生产工序和经营成本。中国是向南非出口上述产品的主要国家之一,中方将对该项新的商标规定及其执行情况给予关注。

3.1.3医疗用品市场概况

南非拥有4000 多万人口,属于中等收入国家,在保健医疗方面的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

的8.5%。由于受种族隔离政策的残余影响,南非人在医疗、保健方面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和不平等,主要体现在种族、性别以及地区因素上。政府的原则是保证每个南非人都有平等的享受保健、医疗的权利。在这一原则的指导下,在受政府资助的行业的排序中,医疗保健业得到的资助已从排名第三跃升至排名第一。

南非的医疗保健体系分为国有和私有两个部门。国有部门在政府的资助下,主要面向大

众,而私有部门主要面向少数能支付得起昂贵医疗费用的富人。虽然私有部门主要面向少数人群,但在整个医疗体系的支出中,私有部门占了50%。私有医疗部门的资金来源主要是通过“医疗计划”,“医疗计划”的成员主要是高收入阶层,有正式工作的白人。据一些工业分析家预测,目前处于农村地区和近郊城区的条件较差的医院和诊所将会增购医疗设备,因此将增加对医疗设施用具的需求。根据对全国范围内542 家医院和社区健康中心进行的调查,如果要使医疗设备达到可令人接受的水平,将需花费12.7 亿美元。南非新建了204 家诊所,38 家现有的诊所以及53 家流动诊所设备水平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一)市场概况

南非的医疗设备和用具市场包含的产品范围很广,从一次性的医疗用品到价值较高的资

本性设备都有。该市场的特点:公有医疗部门以招标制为采购设备的基础并且对价格非常敏感,经常为了价格原因而忽略质量因素;私有医疗部门则是一个自由度较高的体系。该市场的参与者人数众多,导致市场高度分化、竞争激烈、稳定性差。南非市场有约350 家供应商,这一数量相对于买家来说非常庞大。一次性医疗用品与资本性医疗设备的市场比例为4:6。预计2000 年该行业增长率为10%,而通货膨胀率为7%。不同类别的产品呈现出不同的增长率。

绷带等其它一次性产品的增长率超过整个行业的平均增长率,而放射性设备如X—光机则明显衰退。在南非的进口市场中,美国占35%,德国占15%,日本11%,英国8%。根据南非海关提供的数据,手术切除设备、手术用针、导管、电子诊断设备、扫描设备构成了南非进口医疗设备的主体,其百分比达到70.9%。分析家预测今后三年内将保持这一趋势。

(二)竞争形势分析

对于私有医疗部门来说,成本、质量和服务在销售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供应商们为了

保持和扩大自己的客户群,正日益重视发掘客户关系网以及开展客户培训。公有医疗部门受到预算的限制,仍然坚持“合理质量、最低价格”这一原则。这一情况就迫使供应商们专业经营某一类别的产品,以期在市场上找到自己的位置。南非市场上一般要求供应商能提供优良的售后服务以及技术支持。产品价格的合理性是决定性的因素,另外还有其它特性如安全性等也在考虑之列,但其它附加的特性最好不要提高产品的价格。在向南非出口医疗设备的71 个国家中,美国的市场份额达24%,其次是德国23%,英国16%。从南非出口的医疗设备设施金额约3180 万美元,主要出口到非洲其它地区(52%)、欧洲(32%)、澳大利亚和亚洲(7%)。主要的非洲贸易伙伴包括津巴布韦(2%)、莫桑比克(7%)以及欧洲的德国(15%)、英国(6%)。南非出口的产品主要是一次性医疗用品,如绷带、注射器、针头、纱布、导管。

3.2 肯尼亚

3.2.1 肯尼亚简介

肯尼亚位于非洲东部,赤道横贯中部,东非大裂谷纵贯南北。东邻索马里,南接坦桑尼亚,西连乌干达,北与埃塞俄比亚、苏丹交界,东南濒临印度洋,海岸线长536公里。境内多高原,平均海拔1500米。肯尼亚人口约为4100万,人口增长率为2.3%。全国共有42个民族,主要有基库尤族(21%)、卢希亚族(14%)、卢奥族(13%)、卡伦金族(11%)和康巴族(11%)等。此外,还有少数印巴人、阿拉伯人和欧洲人。全国人口的38%信奉基督教新教,28%信奉天主教,6%信奉伊斯兰教,其余信奉原始宗教和印度教。

肯尼亚是撒哈拉以南非洲经济基础较好的国家之一。实行以私营经济为主、多种经济形

式并存的“混合经济”体制,私营经济占整体经济的70%。农业、服务业和工业是国民经济三大支柱,茶叶、咖啡和花卉是农业三大创汇项目。旅游业较发达,为主要创汇行业之一。工业在东非地区相对发达,日用品基本自给。肯独立后,经济一度发展较快。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受世界经济形势影响,经济陷入困境,80年代中期得到恢复。90年代初因政局动荡、西方停援及自然灾害等原因,经济滑坡。1991年起实施结构调整计划并取得成效。1994年至1996年,年均经济增长率达到5%。1997年起,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腐败为由中止对肯贷款,加之受自然灾害影响,经济每况愈下。2000年,肯经济负增长,陷入独立以来最困难时期。2001年以来,肯经济止跌并开始微弱增长。2003年,肯新政府出台经济复兴战略,将支持农业和旅游业作为重点,努力改善投资环境,外援开始恢复,制造业和农业均比上年有所增长,预计全年经济增长率为1.8%。今后一段时期内,肯经济仍将面临资金不足和电力、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落后等问题的制约。

2002——2003年主要经济数字如下:

国内生产总值:108.08亿美元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911.95 美元(2009年)。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1.1%。

货币名称:肯尼亚先令(Kenya shilling)。

1肯镑=20肯先令。

汇率(2008年12月):1美元=79先令。

通货膨胀率:1.9%。

失业率:21.7%。

美国金融危机及其广泛影响对肯尼亚经济造成的连带冲击在2009 年逐步加深,肯尼亚

经济发展面临严峻考验。进入2009 年,肯通货膨胀率仍居高不下,前5 个月平均通货膨胀率高达23.7%。截至2009 年4 月,外汇储备额为3526 亿肯先令(约44.63 亿美元),仅能满足3.2 个月进口用汇需求,对肯先令汇率造成贬值压力。出口的阻力主要表现在国际市场对咖啡、茶叶和花卉等肯尼亚主要创汇产品的需求量减少,周边国家贸易保护措施对肯尼亚轻工产品出口不利。为刺激国内经济,肯政府计划加大农业投入以提高产量,增加基础建设投资以拉动内需、增加就业;降低银行贷款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增大资金供应量,增加货币流动性;通过降低签证费、加大宣传力度、开辟新市场等方式重振旅游业;积极实施国家出口市场发展规划,为本国出口企业创造条件,促进出口;积极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促进地区性合作与发展。

在全球经济陷入困境的状况下,比其他过于依赖单一农产品或矿产品的非洲国家,肯尼

亚相对多元化的生产结构,使其具有较强的恢复潜力。然而,持续高位的通胀率、汇率贬值压力、国内政治斗争及社会安全隐患,都有可能削弱肯尼亚经济的增长预期。基于各种经济形势的分析,2009 年肯尼亚GDP 增长可能在2%到3%之间。

肯尼亚有35 万公顷的土地适于植棉,但由于灌溉投资无法保证,开发利用不足。1985 年肯棉花种植面积4.9万公顷,产量1.5 万吨,此后由于肯纺织服装业衰退,肯轧棉业急剧萎缩,1991/1992 年度棉花产量下降至5035吨,1999/2000 年度跌至2964 吨,2001/2002 年度棉花种植面积下降至2 万公顷,产量进一步下降至1113 吨。据肯轧棉业协会统计,肯现有的24 家轧棉企业长期不景气,开工率只有三分之一,年产量不足3 万包,缺口达9 万包,无法满足肯国内市场需求。尤其在AGOA(非洲增长与机会法案),促进纺织服装业迅速复苏的形势下,棉花原料明显供不应求,需要大量进口,目前,肯主要是从中国、印度、巴基斯坦、斯里兰卡等亚洲国家以及乌干达、坦桑尼亚等非洲邻国进口棉花和棉纱。为解决原料供应短缺问题,肯政府积极鼓励棉花种植和加工。根据肯农业部的计划,到2005 年,棉花种植面积要提高到5.6 万公顷,产量提高到1.7 万吨,轧棉产量达到14 万包,创造50 万个就业机会,产品不但能满足国内需求,还可供出口。美国在向肯提供AGOA 优惠贸易待遇的同时,也积极帮助肯提高棉花产量,2003 年1 月,美国向肯提供了36 亿肯先令(约4600 万美元)的赠款,并派棉花专家来肯考察指导,同时,美国拟在肯西部投资3 亿肯先令建立一个轧棉厂。欧盟也向肯提供类似援助,帮助肯复苏轧棉业。但是,这些努力在短期内难以显现成效,肯纺织服装业原料供应不足、仍需大量进口的状况仍将持续。

3.2.2 贸易市场概况

中肯于1964 年签署第一个贸易协定,1987 年双方签订新的贸易协定。90 年代以来,

中肯贸易发展很快,近年来增速均超过同期,我外贸总体增速及我对非洲贸易增速。1995 年双边贸易额首次突破1 亿美元,2007 年中肯双边贸易总额为9.60 亿美元,同比增长48.5%,再创历史新高。其中,我对肯尼亚出口9.32 亿美元,同比增长49.8%;自肯尼亚进口0.28 亿美元,同比增长16%。对肯尼亚贸易顺差9.03 亿美元,同比增长51%。2007 年中肯贸易占我国对非贸易总额的1.3%,占肯尼亚对外贸易总额的5.4%。

中国对肯尼亚出口的主要产品为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汽车摩托车、纺织品、服装、鞋帽、电池、医药产品、工农具、办公用品、日用品、化工产品、五金工具等。自肯尼亚进口的主要产品为鲜干水果、废铜、铝、棉花、剑麻、皮革、咖啡、茶及茶制品等

(一)进口许可

肯尼亚实行进口许可证制。进口商必须获得由商业部和中央银行联合颁发的进口许可证

或外汇分配许可证方准进口。为保护民族工业,肯尼亚对进口商品划分为四类:

a.最优先进口,包括医疗、原料、零配件、农用物资、重要设备。为出口商品所需物资自动

签发许可证。

b.次优先进口,视外汇储备情况决定是否签发许可证,若外汇充裕,可作为最优先进口。

c.须经主管部门批准后再签发许可证。

d.本国可生产、有替代产品、奢侈品等,严格掌握发放许可证。此外,根据商品性质,研究许可证的有效期。许可证有效期为6 个月或3 个月,逾期可再申请延长一次。

(二)海关关税

1.关税高峰。肯尼亚整体关税水平较高,关税高峰在各个领域普遍存在,具体集中在农产品、纺织品服装及化工等大类。在一些领域还存在35%~100%的高关税,最高关税出现在农产品中(100%或200 美金/吨两者从高),部分面料、服装和床上用品的关税水平也高达50%。大部分进口到肯的商品都要征收关税。关税税率从3%到35%不等。货值超过FOB5000 美金的进口货物要求装船前检验。但我国出口至肯尼亚的药品和医疗设备关税为0.

2.关税升级。从肯尼亚现行关税表可以看出,几乎所有大类产品都存在关税升级现象。纺织品服装领域的关税升级现象较为突出,以棉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为例,棉花的进口关税为零关税,棉纱线为10%,棉布则为25%,部分棉布达到50%。

(三)通关环节壁垒

1.通关程序

肯尼亚进口通关程序冗长,一般情况下,进口清关需要十个以上步骤,且办事机构分散,

给办理通关手续造成很大不便。肯尼亚海关需人工审单,要求进口商提供多达20 份的正副文本,文件处理缓慢,有时还会发生同一信息接受反复核查的情况。类似的情况还出现在所退税款的给付,以及申请减免工业制成品进口税费方面。肯尼亚海关几乎对所有的货物实施开箱检验,影响通关速度,且增加货物破损的可能性。

2.海关估价

肯尼亚虽然在2001 年加入了海关估价协定,但是肯尼亚海关估价时并不接受进口货物

的CIF 价或发票价格,同时也不公开海关估价的方法,估价具有随意性,往往导致进口货物的完税价格被高估。另外,进口商无法对完税价格进行质疑,因为质疑期间货物不得入关,高额的逾期滞港费用会给进口商带来沉重的成本压力。

3.装船前检验

2005 年6 月30 日起肯尼亚对进口产品实施装船前认证。根据规定,所有进入肯尼亚的

商品均需证明符合肯尼亚的标准,或得到由ISO/IEC17025 体系授权的实验室、国际实验室认可合作组织或国际检验机构联盟签发的产品测试证明。进口商如不能提供上述有关证明和报告,其进口产品将在口岸被扣留并进行产品质量测试,有关费用由进口商承担。该新规定的出台使中国对肯出口受到较大影响。一是进行质量认证使出口成本大幅增加。按照这项规定,所有出口到肯尼亚的产品均需提供由指定机构签发的产品测试证明,而肯尼亚市场的特点是需求数量少而品种多,如每个产品都要进行测试,成本将大幅增加。二是肯尼亚标准局指定INTERTEK 公司负责中国地区的产品认证。该公司处于垄断地位,且认证效率较低。为便于我企业办理出口产品的装船前认证,中方积极与肯尼亚标准局进行了沟通。2005 年8 月,肯总统齐贝吉访华期间,国家质检总局与肯尼亚标准局签订了框架性合作协议,为肯方接受中国商检机构出具的产品检验机构证明打下良好基础。

(四)技术性贸易壁垒

肯尼亚有关贸易方面的技术法规不够完善,缺乏明确的技术标准,部分技术标准和法规

与国际标准不符,加之标准局、海关等机构的工作缺乏透明度,中国出口商无法及时地从权威部门了解技术标准及合格评定程序方面的信息,如中国出口的水泥因技术标准不明确而导致的滞港现象时有发生,中国企业为此遭受经济损失。2005 年8 月17 日,中国国家质检总局与肯尼亚标准局签署了《质检合作谅解备忘录》。

3.2.3 医疗市场概况

在过去的20年里,肯尼亚经历了2次健康保健的危机。国民预期寿命从1986年的57岁降

到了2000年47岁;婴儿死亡率从1993年的6.2%增加到了2003年7.8%;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从1993年的9.6%增加到了2003年的11.4%。并且,发育迟缓的儿童数量在1993年到2003年间从29%提高到了31%。肯尼亚的大众卫生保健由于普遍的腐败和有限的资源而总体上来说是低质量的。肯尼亚在1980年向国际金融机构比如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所贷的款是有条件性的,这些先决条件是建立在肯尼亚缩减预算的基础上的。因此,大众卫生保健承受了巨大的冲击,甚至持续到了现在,因为医疗设施的缺乏以及用工费越来越普通。鉴于这个问题,很多医疗专家选择去高工资的私人医疗机构就职。政府管理那些给所有肯尼亚人民提供健康保障的国家健康保险基金。所有公务员都被要求强制捐款。但是这个系统被认为是管理不善。计划性的捐款并不足以支付医疗花费和购买设施,而且很多肯尼亚人很难接触使用到这些寥寥无几的医疗设备。由于大众健康保健的衰退,私人医疗机构迅速发展起来。众所周知,在许多国家,私营机构是医疗机构和设施改革的主要推动力,包括肯尼亚。不用说,尽管私营机构收费很高,但是游客和侨民还是会选择这些私营机构。而大多数普通肯尼亚民众只能选择到费用低但医疗条件差的公里医院就诊。

肯尼亚目前实行免费医疗制度,在公立医院里任何人可享受免费医疗,但由于优质医疗

资源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农村人口难以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由于政府对公立医院投入不足, 肯尼亚很多公立医院入不敷出,难以更新医疗设备。以东非地区规模首屈一指的肯尼亚国家医院为例,政府仅2010年就拖欠了该院16亿先令(1美元约合76先令)的拨款,由于资金短缺, 该院不得不超期使用很多已老化的医疗设备,影响了医疗效果。肯尼亚人口预计未来还会继续增加,但是医疗水平低下,肯尼亚政府每年都会投入5%以上的财政收入到医疗方面,但是明显不够。这个4000多万人口的国家,有500家左右的医院和4000家左右的小诊所,并且医疗条件很差,医院和诊所的仪器落后。在肯尼亚很多人每年收入才几百美金,失业率和人口贫困率都非常高,因此改善当地人的医疗水平任重道远。由于资金的缺乏,当地的医院在采购医疗用品时,对价格非常重视。

3.3 阿尔及利亚

3.3.1阿尔及利亚简介

阿尔及利亚民主人民共和国(People's Democratic Republic of Algeria)简称阿尔

及利亚,位于非洲北部,是非洲面积最大的国家。面积2,381,741平方千米。根据国家统计局(ONS)向APS 报提供的消息,截止2010 年12 月31 日,阿尔及利亚居民约3630 万,男性为50.6%,女性为49.4%。统计局预计到2011 年12 月31 日,阿尔及利亚人口有可能增加80 万,达到3710 万。此为阿尔及利亚中资协会第七期会刊上刊登的新闻数据。大多数是阿拉伯人,其次是柏柏尔人(约占总人口20%)。少数民族有姆扎布族和图阿雷格族。官方语言为阿拉伯语,通用法语。伊斯兰教为国教。

阿经济规模在非洲居第二位,仅次于南非。碳化氢产业(石油与天然气的统称)是阿国

民经济的支柱,2005年其产值占阿GDP的45%,出口总额的98%。粮食与日用品主要依赖进口。阿自1989年开始市场经济改革,1995年通过私有化法案,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目前阿正在执行2005年至2009年“五年经济社会振兴规划”及南部、高原省份经济发展计划,政府将斥资近1440亿美元用于国企改造和基础设施建设。2005年以来,国际油价走高,阿油气收入大增,经济稳步增长,经济重建全面开展。政府一方面继续实施财政扩张政策,加快大型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国有企业和金融体系改革,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一方面扩大经济开放,出台“新碳化氢法”鼓励外企参与阿油气开发,密切与欧、美的经贸合作,加紧开展“入世”谈判。

工矿业占国内生产总值30%以上。石油和天然气工业是首要经济部门,石油开采量居非

洲前列,石油和天然气占出口总值95%以上。石油探明可采储量约12.55亿吨,占世界总储量的1%,居世界第15位,主要是撒哈拉轻质油,油质较高;天然气储量4.6万亿立方米,占世界总储量的3%,产量居世界第7位。阿油气产品大部分出口。其他矿藏主要有铁、铅锌、铀、铜、金、磷酸盐等。其中铁矿储量为30-50亿吨,主要分布在东部的乌昂扎矿和布哈德拉矿。铅锌矿储量估计为1.5亿吨,铀矿2.4-5万吨,磷酸盐20亿吨,黄金100吨。还开采和出口铁矿石和磷灰石。其他工业有食品、纺织、化工、钢铁、农机等。多半人口从事农业。主要经济作物是葡萄、柑橘、蔬菜,粮食作物有小麦、大麦等。牲畜多绵羊、山羊。盛产栓皮栎和阿尔法草。葡萄酒、柑橘、蔬菜、橄榄油、软木、阿尔法草均是传统出口商品。进口以机器设备、工业品、日用品和食品为大宗。

国内生产总值(2006年):1136亿美元。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006年):3443美元。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2006年):4.8%。

货币名称:第纳尔(Dinar)。

汇率(2006年):1美元≈72.65第纳尔。

通货膨胀率(2006):2.5%。

失业率(2006年):12.3%。

3.3.2贸易市场概况

对外贸易原由国家控制,国营公司垄断经营。1991年3月宣布放开对外贸易。主要出口

产品为碳化氢(石油和天然气),2006年油气出口收入达535.6亿美元。主要进口产品为工农业设备、食品、生产原料、非食品消费品等,主要贸易伙伴是西方工业国。政府鼓励非碳化氢产品出口,主张贸易伙伴多元化。

欧盟长期为阿第一大贸易伙伴,占其进口总额的53.2%;其次是除欧盟以外的经合组织

成员国,占进口总额的18.2%;第三大贸易伙伴地区为亚洲,占进口总额的17.5%。据阿海关统计,自2005 年起,中国一直占据阿第三大进口来源国地位,仅次于法国和意大利。但在阿主要出口国名单上前十六位没有中国,阿非油气产品出口国中中国居第12 位。阿从中国进口的主要产品为不锈钢、工程机械、汽车散件、机械零配件等。据我海关统计,我对阿出口年年递增,近6 年增幅均达30%以上,对阿出口主要是机电产品、计算机与通讯产品、服装、纺织品、家电、钢铁制品、汽车等。中国产品在阿市场销售业绩总体良好。由于阿本国生产能力有限,所以市场上的消费品大部分来自进口,其中中国产品又以价格低廉受到消费者的喜爱。

(一)进口许可

阿尔及利亚原实行的是贸易自由化政策,国家对外贸无垄断,取消了进口配额许可证制度,国营企业和私营企业均可参与进出口贸易,进口商品基本无限制,允许外商开设贸易公司经营进出口和内贸业务。由于宗教原因,阿尔及利亚禁止进口猪肉产品,对其他肉类产品的进口要求通过特别测试并进行标识等。阿尔及利亚强制规定进口产品,特别是消费品必须用阿拉伯语进行标识。

近日,阿尔及利亚媒体El Watan 报道,总理有意推行新的进口限制政策。按照这项名

为《关於自贸协议框架下进口产品清关程式追踪的行政法令》第二条中规定,为获得进口许可,所有进口商必须办理一系列行政手续,包括向当地工商会提交含有交易发票、商业註册公证件、缴税证明、公司情况等多种文件在内的清关详情,同时还须提供由阿尔及利亚国家商业註册中心(CNRC)出具的开户证明公证件、任职证明等,地方相关商业主管部门在收到所要求材料后六个月内发给有效期六个月的进口许可(Visa d’importation)。按照目前提案,阿尔及利亚将对用於生产再加工目的和直接用於销售的进口产品採取同样措施。阿当

地企业,特别是制造企业对此表示担忧,希望政府在最终推行该法案时能够明确区分用於制造业的原材料进口和直接用於国内销售的商品进口,通过进口商名录等方式给予部分工业制造企业更为优惠的海关税收减免以及更为便利的清关手续。一位行业律师则表示,这一与国际经济发展趋势背道而驰的法案恐将阿国重新带回全面进口管控时期(Autorisations Globales d’Importations)的状态,对数月来持续低迷的阿经济造成进一步打击。虽然该法案出台尚需时日,最终文本亦面临修改的可能,但根据近一年来阿国不断收紧贸易投资政策的趋势,该法案极有可能获准施行。

(二)海关关税

目前,阿尔及利亚海关实行三种基本关税税率:5%、15%和30%,即所有的原材料和

医疗用品按5%税率计征,半成品以及粮食、干菜和小汽缸轿车按15%计征,其它成品按30% 计征。为保护民族工业,阿尔及利亚对国内可生产的进口商品额外征收临时附加税,自2001 年起阿尔及利亚政府开始削减海关临时附加税,每年削减12%,至2006年完全取消。2005年,阿尔及利亚临时附加税为12%。根据阿盟经社理事会第69次会议的决定,阿尔及利亚从2005 年1月1日起,开放阿拉伯国家之间的货物贸易,取消所有阿拉伯国家间的商品关税;终止成员国之间双边协议下的任何农业项目限制规定,完全开放农产品贸易;同时取消阿拉伯使馆和领馆对原产地证书、相关发票和单据的认证等。

(三)贸易壁垒

1.海关估价

为防止进口商偷漏关税,阿尔及利亚海关规定,从包括中国在内的部分国家进口的所有

商品必须送至阿尔及利亚海关总署进行审价。实施该规定后,阿尔及利亚海关对从中国进口的产品开箱检查率明显增多,导致通关时间延长,应季商品错过贸易时机,使中国出口企业遭受损失。中方对此表示关注。

2.滞港货物退运或转运规定

根据阿尔及利亚海关规定,出口到阿尔及利亚的货物,如果退运或转运别国,需要出具

提单上标明的收货人或通知人的拒收证明,无拒收证明,任何人(包括货主或出口商)无权将货物退运或转运。在对阿贸易中,出口企业在收到阿尔及利亚进口商部分定金或预付款后即发货,货物到港后,一旦出现进口商拒绝或不能及时支付余款,且不出具拒收证明的情况,货主或出口商将无法退运或转运货物。由于该规定将收货人开具的拒收证明作为货物退运或转运的必要条件之一,所以,当发生上述情况后,出口企业只能任由阿尔及利亚海关没收和拍卖,或被迫主动与进口商协商,在最后期限前低价卖给进口商,导致重大的经济损失。该规定显然不利于保护出口商的利益,具有不合理性。此外,即便能够拿到拒收证明,出口商还需要通过一家当地公司向海关提供有关文件,办理进口和再出口的手续,程序复杂。中国企业已发生过多起上述问题,均未能得到妥善解决,中方对此表示关注,希望阿方尽快修改不合理规定,维护出口商正当利益。

3.外汇管制

阿尔及利亚实行外汇管制,对于外国投资者获得的利润回报,有一套严格的确认和汇出

程序。虽然阿规定,在阿从事生产经营的外国投资者可享受阿政府在税收、海关、用地等方面给予的一系列优惠,但申报及汇出程序复杂,且存在很强的时滞性,这样就需要企业必须具备更强的资金周转能力,无形中加大了企业的投资额度和负担。

3.3.3医疗市场概况

阿尔及利亚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53%,出生率为19.7%。实行免费医疗制度,看病只交少

量挂号费,药品自行到药店购买,住院后费用全免。全国有173所医院,1238个卫生中心、493个诊所、59350张病床。各类医务人员17.7万人。1997年药品自给率达33%,进口费用为3.37亿美元。1998年,儿童死亡率44‰,平均预期寿命68岁(男子67.5岁,女子70.3岁),

在非洲名列第五。

在2009年医护人员的数量已有所增加。现在每1457名居民中就有一名医师,每2 052名

居民中就有一名专家,每4 492 1名居民中有一名药剂师,每3 241名居民中有一名牙科医生,每370名居民中有1名辅助专家。在每100名居民的地区括会有7 304个医疗中心和2张病床。在2005-09的5年计划里,已新增了778个医疗中心,包括112 家拥有60到240张病床,303综合诊疗所和80个治疗室的医院。

糖尿病的发病率(尤其是II型)在随着阿尔及利亚人的富裕化及城市化而增高。官方数

据显示,约8%的阿尔及利亚人罹患该病症。虽然该国只有4个专科肿瘤中心,但是每年约有30,000癌的新病例。2010年1月,一次关于环境卫生的会议强调了各种污染物造成的健康问题,呼吁国家尽快着手解决此问题。

阿尔及利亚的医疗业是一项重要投资,占全部出口的0.008%,进口的4.5%。阿尔及利

亚的进口立法规定,可以在该国生产的药品不能进口。但是,本地公司无法满足当地需求,因而市场存在医疗用品短缺的风险,这是新闻报道的一个普遍现象。目前,阿尔及利亚因其石油出口带来的贸易顺差,使其不难使出口多元化。不过,当地业界表明它具有巨大的潜力来增加这些出口。阿尔及利亚邻国突尼斯在不断发展,不断扩大到非洲市场的出口,使得阿尔及利亚的医疗公司面临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在阿尔及利亚,由于它本地的制造商已无法满足当地需求,因此突尼斯出口的增大成为阿尔及利亚致命的一击。尽管当地市场无法满足当地市民的需求,但是考虑到阿尔及利亚缺乏实质性的政策来促进对医疗业的投资,所以本地制造商可能依然会增加。突尼斯将更有可能吸引外国直接投资。

在接下来的五年计划中,阿当局决定加大改善医疗卫生的力度,减少医疗废物及院内感染,增加妇产科的女性雇员数量及地方紧急医疗中心,并发展更高层次的护理服务。艾滋病毒/艾滋病的患病率很低,并且国家会提供给这些病患者抗逆转录病毒疗法,这改进阿尔及利亚的人类发展指数是很重要的,根据最新开发署的报告,在182个国家中,阿尔及利亚排名第104。同时这些措施也将有助于降低产妇死亡率——尽管助产力度的增加使之微降但目前仍然很高9(2006年数据显示,每10万新生儿中有92.6人死亡),将使该国到2015年实现所有千年发展目标。

阿尔及利亚对于医疗用品国内的生产能力有限,很多产品不能不依靠进口来满足国内的

需求,这一地区也是我国近年来医用敷料出口增长较快的区域。

3.4 尼日利亚

3.4.1 尼日利亚简介

尼日利亚联邦共和国(Federal Republic of Nigeria),简称尼日利亚,又译为奈及

利亚(台湾),是西非最重要的国家之一。位于非洲西岸几内亚湾的顶点,它的邻国包括西边的贝宁(Benin),北边的尼日尔(Niger),东北方与乍得(Chad)接壤一小段国界,正东则是喀麦隆(Cameroon)。尼日利亚是全非洲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约1.5 亿(2008年)。民族最多的非洲国家。有250多个部族,其中最大的是北部的豪萨-富拉尼族 (占全国人口29%)、西部的约鲁巴族(占21%)和东部的伊博族(占18%)。官方语言为英语,主要民族语言有豪萨语、约鲁巴语和伊博语。尼日利亚人民主要信奉基督教及伊斯兰教,基督教占总人口44.21%,伊斯兰教为52.61%,传统宗教约3%。,纷乱的种族结构与值得觊觎的丰富天然资源(主要是石油,尼日利亚是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里面第四大成员)是此地区持续动乱的主因,军事独裁与不间断的内战,已经在该国境内持续了数十年,直到1999 年该国颁订了新宪法之后,一切才开始有了转机,2003 年时的大选是尼日利亚史上第一次堪称民主展现的纪录。尼日利亚的首都原本为西南沿海的海港城市拉各斯(Lagos),但该国日前已迁都至地理位置位居全国国土正中央的阿布贾(Abuja)。但时至今日,尼日利亚仍是最不安全

的国家之一。

尼日利亚矿物资源相当丰富,具有经济多样化发展的潜力。石油资源丰富,已探明石油

储量约200 亿桶,最高年产量为1.43 亿吨;天然气储量达2.6 亿桶;石油收入分别占财政收入的75%和外汇收入的95%左右,是非洲最大的石油生产国。尼日利亚石油生产的特点是,油田比较小,油井多,每口井大约日产500-5000 桶。原油轻而含油量低,油质优良。离地面较浅的油层含有大量石油,开采方便,成本低廉。大多数油田都同时储有大量天然气。尼日利亚已发现的矿产品共有38 种,其中23 种为非金属矿,15 种为金属矿。除石油、天然气外,已大量开采的有煤、锡、铌、石灰石、铁矿石、大理石和黄金。尼原为农业国,70 年代石油工业崛起,成为非洲最大的产油国,也是欧佩克成员国之一。与此同时,农业被忽视,粮食生产下降,其他产业发展缓慢,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80 年代初,随着世界市场油价下跌,尼经济陷入困境。90 年代初,由于尼政局动荡和西方国家经济制裁等原因,尼经济继续恶化。1992 年,被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列为低收入国家。1993 年阿巴查执政后,为扭转经济颓势,采取了平衡预算、加强对经济干预和外汇管制等措施,但未达到预期目的。2006年主要经济数字如下:

国内生产总值:1189亿美元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832美元

经济增长率:5.6%

货币名称:奈拉

汇率:1美元=126奈拉

通货膨胀率:10.5%

尼日利亚的棉花生产始于1903 年。当时,英国殖民者为了减少其纺织工业对美国棉花

的依赖,决定在尼日利亚种植棉花。他们在尼日利亚生产棉花主要的目标是出口到英国,作为英国纺织工业的原料。在1960 年独立前,棉花是尼日利亚最重要的纤维作物,其产量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棉花工业在尼日利亚的国民经济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成为外贸收入的主要来源。这一部门成为了雇佣劳动力最多的部门。尼农业与乡村发展部提供的资料显示,大约有100 万尼日利亚人与棉花生产和加工有关。种植棉花的小农户大约有800,000 户,面积超过500,000 公顷。1986 年尼政府解散了负责棉花生产和销售事务的棉花营销委员会,但没有成立一个新的管理部门来负责棉花生产和棉花种子等的分配,这导致了棉花产量和质量的大幅下滑,这直接威胁了尼日利亚棉农的生产积极性和尼棉纺工业的发展。1987 年,尼棉花顾问委员会在联邦农业部成立,对棉花生产的相关事务发挥咨询作用,其成员有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农业部门、有关的研究机构以及棉花生产部门的代表。1994 年,尼成立了棉花循环基金管理委员会,启动棉花种子净化项目,首批资金为324.8 万奈拉,用改良后纯净的种子代替混杂的种子,以提高棉花的产量和质量。尼日利亚的棉花生产主要分布在北部的三个地区,西北部棉花产量占全国棉花总产量的60-70%,东北部产量占30-50%,中北部产量占5%左右。

由于尼棉花良种缺乏且价格较高,棉农只好常年自己留种,这导致棉花的品种混杂、退

化严重,进而导致尼棉花的产量较低,品质较差。在棉花的收购过程中,农民习惯于用塑料编织袋承装籽棉,这使塑料编织袋的一些塑料丝进入了加工后的皮棉中。在布匹染色的过程中,这些塑料丝难以染上颜色,这就导致疵布的出现和布匹质量的降低。此外,农民在采收时好坏混杂,这也是导致尼棉花质量下降的原因之一。尼日利亚的棉花生产缺乏必要生产资料的有效供应。化肥和农药的价格较高且不能及时供应,棉花良种缺乏且价格较高,因此农民在棉花生产上投入较少,很少购买化肥、农药和良种,任凭棉花自己生长。同时,尼农民棉花种植技术落后且缺乏有效的田间管理。因此,尼棉花的单产很低,每公顷的产量在

250-500 公斤之间。再加上尼国内纺织品竞争力不足,导致其对棉花的需求量下降。

3.4.2 贸易市场概况

中尼互为各自国家重要贸易伙伴。尼日利亚拥有石油等中国经济持续发展所需资源,同

时也需要中国廉价物美的机电、纺织服装、轻工等商品,两国经济发展前景广阔。近年来,中尼贸易发展较快。据中国海关统计,2004 年中尼双边贸易总额为21.8 亿美元,同比增长17.5%。其中,中国对尼日利亚出口17 亿美元,同比减少5.4%;自尼日利亚进口4.6 亿美元,同比增长546.4%。中方顺差12.4 亿美元。进入2005 年,中国对尼日利亚出口依然保持强劲增长势头。在贸易商品结构方面,中国向尼日利亚出口的主要产品有机械及运输设备、化工产品、纺织品、鞋类、服装、食品、石油制品、旅行用品及箱包、非金属矿物质产品;主要从尼日利亚进口初级产品,如石油、金属矿产品等。2004 年4 月,尼日利亚正式实施部分产品进口禁令,导致中国对尼日利亚出口受阻,目前主要向尼日利亚出口机电产品、化工产品和部分轻工产品以及手机、电脑零配件等。

(一)进口许可

2004 年1 月,尼日利亚政府发布了最新“禁止进口商品名单”,包括纺织品、家具、

新鲜水果、塑料原料、男士皮鞋、皮包等均在禁止进口名单之列。2005 年初,尼日利亚联邦执行委员会批准禁止进口商品修订清单和其他财政政策措施,再次新增14 种禁止进口商品,对中国向尼日利亚出口造成较大影响。根据《尼日利亚进口许可证程序协定》,尼日利亚对麻醉药、精神药物和一些对健康、安全有害药物的进口要求进口许可证。另外,按照尼日利亚食品药品管理局规定,企业需注册并公示后方可从事兽药、人类用药(包括草药)的进口。

(二)海关关税

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简称西共体)于2006年正式推出了共同关税制度。西共体各成员

国批准的共同关税制度包括4个方面,即初级产品进口关税税率为5%;半成品进口关税税率为10%,如原材料及其他工业产品;工业制成品关税税率为20%;奢侈品关税税率为50%。此外,西共体各成员国继续推进区域贸易自由化。作为西共体的成员,尼日利亚承诺于2007 年底前将关税水平调整到与西共体一致的标准。

(三)贸易壁垒

尼日利亚港口通关环节壁垒情况突出,表现为清关手续冗长、停泊与装卸费用高昂。尼

日利亚政府目前实施装船前检验和货到目的港100%开箱查验的双重检验制度,因此造成港口货物积压,有的长达几个月。目前通关最快需要一周左右,一般要两到三周,远远没有实现其通关时间最长不超过48小时的承诺。尼政府曾宣布2002年7月1日开始取消装船前检验,实施目的港检验制度,但该决定至今仍未实施。尼日利亚强制要求所有进口产品须由尼日利亚政府指定的第三方检验机构进行检验,并授权其进行估价。但中国企业反映此类检验机构经常故意刁难出口企业,并且对进口货物任意估价,损害了中国出口企业的利益。中方希望尼方认真履行其在WTO《装船前检验协议》项下的义务。尼日利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监督管理加工食品、饮料、医疗器械、医药和其他化学产品(包括原料)的技术标准事务。所有从事加工食品、饮料、烟草、化妆品、医药产品和化学制品等的生产、进出口、销售、推销和广告等业务的企业均需在该机构注册。其中一些条件极其严格,如进口新药需要有临床实验证明并须在原产国和至少两个发达国家注册,实际上已构成了进口限制。尼日利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于2006年6月出台新的药品注册规定,要求所有拟在该局登记注册的医药企业必须成为“尼日利亚制造商协会医药生产企业集团(PMGMAN)”或“尼日利亚医药进口商协会(APIN)”的成员。

3.4.3 医疗用品市场概况

长期以来,尼日利亚缺医少药,医疗水平和设施十分落后。尼虽然早在1962 年就制定

了国家医疗保健计划,但由于该计划过于庞大,缺乏可操作性,至今未能实现。上世纪90 年

代初,尼常规免疫接种率曾经一度升高,但之后该指数却一直维持在较低水平。尼1999 年-2003 年经济计划中,决心将儿童营养不良率、婴儿死亡率和产妇死亡率分别降至27%、5% 和0.4%,加大实施政府于2001 年制定的248 亿奈拉医疗保健支出计划力度,但由于尼日利亚经济不断恶化,实际医疗保健支出超过447 亿奈拉,而尼公共医疗补贴资金却人均不足8 美元,政府的目标至今未能达到。近年来,尽管尼政府推行医疗行业各项改革,但未取得预期效果,并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5 年,尼较大的各种公立医院和医疗中心共有56 家,其中联邦教学医院有17 家,州立教学医院有4 家,联邦专科医院有4 家,联邦整形外科医院3 家,精神病医院8 家,医疗中心20 家。另据西共体有关统计显示,尼拥有各种公立、私立医院23607 家,医疗中心20580 家,病床数约72600 张,拥有各种医疗设备23640 套,且多为二手设备。尼医务人员十分紧缺。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2004 年尼内科医生、助产士、护士、牙科医生和药剂师注册总数分别有30885、47547、60356、2180 和8642 名。但由于许多专业医务人员移居欧洲和美洲,尼医师、护士和药剂师实际注册数字目前分别只有1300、6000 和5000 名左右。由于尼医疗设备和医疗水平落后,人们对在当地就医失去信心,致使尼基础性医疗设备使用率只有5-10%。据https://www.wendangku.net/doc/757822623.html, 网站统计,2005 年尼男性平均寿命为46.21 岁,女性为47.29 岁。联合国2005 年人类发展报告预计尼平均寿命为43.4 岁,较以往的51.6 岁有所下降。孕妇分娩死亡率为1%,居全球高死亡率之列。25%的儿童由于缺乏维生素A 而面临成长缓慢、免疫力低下和发病率上升的威胁。5 岁以下幼儿死亡率、孕妇死亡率和成人死亡率高于南部非洲地区国家平均值。世界卫生组织最新公布的数字显示,尼日利亚医疗卫生体系综合指数位居其191 个成员国中第187 位。

尼联邦卫生部是尼医药主要管理机构,负责全国公、私立医院的管理,全国范围医药生

产、流通控制和监督、全国卫生事业的发展规划和全民免疫保健的组织等。卫生部下设国家食品药品管理局,负责药物注册和药品质量的监督与控制。卫生部管理机构还包括国家医药协会、检验检疫局等。尼日利亚是联邦制国家,各州政府均有自己的独立财政。由于各州财政收入差异较大,各州财政预算差异也较大。尼国家食品药品管理控制局是尼联邦卫生部直属机构,负责监督、管理加工食品、饮料、化妆品、医疗器械、医药和其它化学产品(包括原料)的技术标准事务。上述产品的生产、进出口、销售和广告须在该局注册后方能进行。尼医药、医疗设备流通渠道分公立和私立两大系统。公立医院是尼国家医疗保健的基本

构架,主要提供基本处方药物,用于保障国家公务员和低收入者就医。绝大多数公立医院和医疗中心诊断设施和治疗设施非常简陋,其所使用的医疗器械、器材、药品和保障用品由各级政府专项基金拨款,由政府组织采购,然后分拨到各医院和医疗保健机构。政府在尼医药采购中所占比率达50%以上。尼私立医院基本上是由白人设立,在尼医药市场中所占比率极小,其药品多是从国外进口,医疗条件较好,但价格昂贵,主要服务对象是高收入者和外国人。

尼日利亚主要进口医疗设备是病床、二手X 光机、医用手套、轮椅、医用纱布和输液器

等。其中,印度和欧美国家约占70%的市场份额,中国约占30%。

3.5 埃及

3.5.1 埃及简介

埃及阿拉伯共和国,简称埃及,是东北非洲人口最多的国家,面积为1,020,000 平方公

里,人口约7950 万;埃及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地理上该国地跨二洲即亚洲和非洲,西奈半岛位于西南亚(西亚),而该国大部分国土位于北非地区。伊斯兰教为国教,信徒主要为逊尼派,另外还有基督教与其他宗教;官方语言为阿拉伯语,通用英语和法语。

埃及的主要矿产资源为磷酸盐,储量为20 亿吨,居世界第5 位,铁的储量为2500 万吨,

石油和天然气储量分别为12930万吨和615 亿立方米。其它矿产资源还有锌、铝、水银、石

膏等。埃及独立初实行国有化,发展国营经济,实行土地改革,发展农业合作社,实行工业化,发展重工业。70 年代初起调整经济政策,开始实行"有限制的自由经济政策",鼓励大农场和个体经济平行发展,调整工业内部结构,采取国家资本和私人资本共同发展的方针,实行工业多样化政策,放松对私营经济的限制,积极引进外资,大力发展旅游业,使经济迅速发展。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2008/2009 财年上半年(2008 年7 月1 日-12 月31 日),埃及经济快速增长势头开始减缓,尤其是进入2 季度(2008 年10 月-12 月),国际金融和经济危机影响显现,旅游、苏伊士运河、石油出口、货物出口等支柱性收入大幅下降,埃主要经济指标大幅下滑。危机给埃及经济带来严峻考验。埃政府出台多项应对措施,但效果不明显。由于经济形势日趋严峻,埃及目前政局不稳,2011年1月25日开始,由于不满物价上涨、失业率高和腐败等问题,埃及多个城市发生民众大规模集会,要求总统穆巴拉克下台。埃及首都开罗的示威游行活动主要在位于内政部大楼和执政党民族民主党总部附近的解放广场进行。新政府已经宣誓就职,前总统穆巴拉克即将于8月底在开罗接受审判。埃及未来国内情况还要根据近期发展情况而定。

埃及是长绒棉的生产和出口大国。埃及每年棉花种植面积在400-700万亩,约占总耕地

面积的17%左右。棉田主要集中在尼罗河河谷地带(上埃及)及三角洲地区(下埃及),其中以开罗附近和三角洲地区棉田面积最大,所生产的棉花占全国的60%,且全为长绒棉和超长绒棉。埃及长绒棉绒长、光洁、韧性好,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40%,按品种分主要有GIZA 45、GIZA 86、GIZA 70、GIZA 89和GIZA 90,其中GIZA 70产量最大,约占埃及长绒棉总产量的75%,GIZA 86约占10%左右。出口的棉花中,长绒棉占68%,超长绒棉占32%,其中GIZA 86 长绒棉和GIZA 70超长绒棉两个品种最受国际市场欢迎,分别占出口总量的44%和20%。尽管GIZA45在长度、物理指标等各方面质量最好,但产量很少。GIZA 70是市场上的主流品种,中国企业进口埃及长绒棉主要是该品种。作为埃及的传统支柱型产业,棉花产业在埃及经济生活中曾经占有重要位置,原棉的出口也曾经是埃及重要的外汇收入来源。据埃及贸工部的统计,1990年埃及棉织品的出口金额达6.35亿美元。但随着埃及人口的增长和耕地面积的减少,棉花种植面积也在不断减少,而大量纺织和成衣企业的建立又使得埃及原棉的产量和出口量都在下降。统计显示,1993年的埃及原棉出口仅为4.5亿美元,2006年更下降为约2亿美元。虽然国内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出口减少给棉农带来的损失,但埃及棉花产业的发展仍然遇到了很多的困难和问题。受利润下降和经济危机的影响,2009/10年埃及棉花种植面积将下降17%,出口预期也大幅下降。

3.5.2 贸易市场概况

埃及是最早与新中国建交的非洲国家,两国关系一直被誉为“南南合作的典范”。在两

国政府的共同推动下,双方经贸关系发展良好,20 世纪90 年代中期以来呈现快速增长态势。2005 年,中埃双边贸易额稳步上升,达到21.45 亿美元,其中,中国向埃及出口19.34 亿美元,进口2.11 亿美元,比2003 年翻了一番。2008年中埃双边贸易额达62.4亿美元,同比增长33.5%。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埃及对华出口达到4.3亿美元,同比增长78.6%。埃及目前已成为中国在非洲的第5大贸易伙伴。中国向埃及出口的产品主要有:服装、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鞋类、箱包;通用工业机械设备及零件、动力机械及设备;电信及声讯产品等。中国从埃及进口的产品主要为大理石、钢铁、铝锭、石油及相关产品、非金属矿物制品;长绒棉、亚麻、纺纱、织物等。其中,大理石占中国从埃及进口总量的50%左右。此外,在服务贸易方面,中国中远海运公司和中海洋海运公司的货船在通过苏伊士运河、货物装载时,每年向埃方支付高达1亿美元的费用。

(一)进口许可

埃及对外经济贸易部有一份禁止进口的商品清单,只要不在此清单的商品都可以自由进口。清单中包括:纺织品、成衣和家禽。埃及对外经济贸易部还负责制定长期的外贸政策和

准备每年的具体进口商品的计划。私营部门进口商品的外汇支付是通过商业银行的许可和进口商自己的外汇来源。另外,对非出售的货物样品或价值广告品,如目录、商品价目表和幻灯片可免税入关。

(二)海关关税

埃及的基本进口商品的关税率5%-50%,但不包括奢侈商品的关税率。奢侈商品包括香烟、酒类和发动机超过1300CC的小汽车等的海关税率可高达150%。关税可用埃及镑支付。埃及采用从价税来征收进口关税。一般来说,若进口商品的发票价格与其固定售价相符合,发票价格作为征收其关税的基础,这个固定售价根据此类货物第一次进口的发票价而确定,如若发票价低于固定销售价,而海关价值就是固定销售价,这样进口商必须对发票外的差价补交关税。如果进口商品的发票金额小于商品的实际价值,对于陷瞒商品价值的余额征收商品发票金额的10%-100%的罚金。其中纺织品类:原棉5%,棉纱30%,原毛5%,毛纱30%,生丝5%。(三)贸易壁垒

1 通关环节壁垒

根据埃及海关规定,凡出口到埃及商品的单证,主要是发票、卫生证明、分析报告及原

产地证书,必须由当地公证机关公证并经埃及驻出口国使领馆认证后,货物方可放行。但目前,埃及政府只在中国北京和上海设有使领馆,因此中国出口企业无论在何地,都必须前往北京或上海办理认证手续和相关事宜,且每种单证的认证费用达120美元。以上规定,增加了中国企业的出口成本,给出口企业造成不便。

2 对进口产品征收歧视性税费

为平衡因降低关税而引起的海关税费收入的减少,埃及政府对进口货物的检验等服务收

取进口产品总价值1%-3%不等的税费。除此之外,进口商品还要被征收5%~25%不等的销售税。埃及海关规定,各种进口商品除缴纳关税与销售税以外,同时需缴纳2-5%的海关服务费。一个标准集装箱在埃及海关的杂费(不包括按比例缴纳的关税、销售税和服务费)约185美元,而在约旦海关只需92美元。在发展中国家,清关提货一般需要3.5天,而在埃及一般需要经过45道不同的手续,24个人的签名,最快也要10天左右的时间,一般可长达30天左右。并且,根据埃及1998年颁布的第89号法律规定,政府采购必须考虑价格因素及技术性因素。同时,相对于外国投标者,埃及投标者可享受优惠政策。招投标时,若埃及投标者报价高于国外投标者15%,仍视为同等价格水平。

3 海关估计

埃海关法明确规定,埃及海关有权对那些被认定为"低报"的进口商品进行人为的重新估价。被估价的商品往往不分档次,任意定价。同一种产品在不同的时间或不同的港口报关,其估价价值经常相差数倍。这对于埃进口商来讲十分不便,几乎无法计算成本。人际关系非常重要,行贿受贿等私下交易较为普遍。

3.5.3 医疗用品市场概况

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地区一样,埃及的医疗机构分为政府设立的公立医院和私人开办

的盈利性私立医院。据了解,埃及的公立医疗机构分为三个等级(省会一级,中小城市一级,乡村一级),构成埃及医疗系统的基本框架,也是政府为农民和低收入人群提供低收费医疗服务的主要场所,住院和手术费用大部分实行免费或者低收费。

埃及医院相对来说比较多,光开罗就有400多家医院。这些医院有一半是政府办的,一

半是私人办的。不同收入和病情的人,都可有的放矢地选择医院就医。埃及医院一般分为公共医院、私立医院以及慈善医院三类。公共医院是由一些专业的医疗组织办的,受卫生部监督,但不归卫生部所有。这类医院主要包括:治疗组织下属的23家医院,教学性医院组织下属的16家医院和卫生保险组织下属的32家医院等。私立医院,包括正式挂“医院”牌字样的和只写着医生名字的“诊所”两种。前者规模较大,后者则较小。前者的数目有800多家,

后者则数不胜数,但据行家估计,起码也是前者数字的好几倍。慈善医院是面向无力就医的穷人,经费主要来自慈善机构的捐款、大企业和富有爱人的社会人士的赞助等。一些医务人员志愿在此坐堂,其中也不乏医术高妙的大夫。

埃及对国外医疗设备有着相当大的并在不断发展的市场,埃及当地的医疗产品的生产是

有限的,因此其在很大程度上依靠进口来满足国内的需要。埃及政府明确其长期的目标是使全国人民获得基本的医疗服务,首当其冲的任务是满足贫穷的弱势群体的基本需要。在埃及政府的第六个五年计划(2007-2012)中,政府通过“全民医疗保险”项目改革医疗保健和医保体系,该政策要求落实医疗方面法律法规,保证每个公民都获得必须的、有质量保证的医疗服务,减少每个公民医疗方面开支,保护低收入群体使其医疗服务得到落实。在上一个五年计划实施中,政府对医疗领域的投资为134亿埃镑,其中90亿埃镑(67.2%)用于公共投资,其余44亿埃镑(32.8%)用于私营领域的投资。

埃及是中东-北非地区最大的药品生产国和消费国,供应了中东-北非地区30%的市场需

求,该出口比例占其药品生产总量的6%。2004年底颁布的关税减免法大大吸引了医疗产品和设备进口,医疗设备关税仅5%,医疗供应品的关税在2%-12%之间。

医疗用品是埃及进口需求量排在第六位的产品。由于目前埃及国内医疗设施明显不足,

加上人口增长持续扩大;埃及政府必需加速医疗建设,更新设备。因此,预计在未来的数年中,埃及医疗器材市场需求将维持每年15-20%增长率,公元2000年时的市场规模已达到两亿美元。供应来源方面,除了极小比例的医疗器材(约1%)可由当地生产供应外,全靠进口供应。主要供应国有:美国(市场占有率约30-35%)、德国(30%)、日本(20%)及英国(10%)。其中,无论在产品精密度及提供的售后服务方面,都以德国产品最具竞争力,只是美国产品通过美援计划基金(USAID)指定对美采购案销往埃及,就占了埃及医疗器材市场的20%,使得美国产品在埃及市场取的领先的地位。

4 开拓非洲市场的建议

4.1 加强对私营医疗机构的业务开拓

非洲很多国家都实行免费医疗制度,国民可以在公立医疗机构中免费或大部分免费看病、治疗、住院,但是由于国家普遍贫困,资金不足,对于医疗方面的投入很有限,导致公立医疗机构设备老化,人员不足,医疗条件差。公立医院的医疗用品为政府标单统一采购,政府在采购时往往对价格很敏感,会放弃部分对质量的要求而倾向于价格较低的产品来压缩采购支出,所以公立医疗机构在采购时通常是价格竞争,而且经常会出现拖欠货款的情况。私营医疗机构则相反,条件相对于公立医院要好很多,但由于在私营医疗机构看病需要自费,一般的普通民众承担不起高额的费用,这些私营医疗机构一般都是为掌握着社会财务的富人、侨民、旅游者和官员服务的,看重产品的质量,会采用高档的产品,普遍会从欧美国家进口。因此可以着重开拓在非洲各国的私营医疗机构的业务。

4.2 从重点国家入手,各个击破

非洲国家今年初以来政局不稳,多个国家都出现了混乱的状况,执政党和反对党交战不休,混乱的政局给贸易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影响。相对而言,南非的政局较稳定,各项法律制度也较完善,且经济状况在非洲国家中处于上游水平,南非加入金砖四国后,政府承诺将加大医疗投入,尤其是针对黑人的医疗投入,由于国际金价和钻石等产品价格上涨,让南非财政有更多钱投入到医疗,近几年来每年南非进口的医疗产品都达到了10亿美金以上,是个巨大的市场。可以将南非选作开拓非洲市场的铺路石,选取其作为重点市场,率先开拓了南非市场之后,再逐步打入非洲其他国家的市场。

4.3 选择有实力的代理,加大宣传力度。

目前我国医疗企业进入非洲市场有两种有效的渠道:一是选择好有实力的商业代理。非

洲药品、医疗用品的进口主要依赖各代理商和进口商,我司产品能否快速进入其市场销售系统关键取决于代理机构的营销能力。比如埃及医药公司是埃医药销售领域最大的企业,其分支机构达到52 家,销售网点遍布全国各地。同个体药品经销商相比,虽然其代理费高达销售额的7%,但其广布的销售网络非常具有竞争力,也一直为商家所看重。二是直接加入医疗电子销售网络。同样以埃及为例,2002年埃及开发了Ciranet Pharma,通过网络把埃及乃至阿拉伯国家的医疗生产厂家、经销商、药店串联一起,实现网上直接贸易。可以与该公司合作,通过其网络来加强宣传与联系,扩大我司产品在埃及以及阿拉伯国家的影响。

4.4 立足长期经营,建立品质形象

开拓非洲市场,要有长期市场经营的策略,避免先取得订单后,后评价市场的做法。以

避免同业者之间互相竞争杀价,然后再以低品质产品来迎合低价订单,其目的是树立产品在当地市场的品质形象。中国制造的商品一度在非洲市场上很受欢迎,非洲市场普遍消费能力不高,低价的产品容易打入市场,众多中国企业为了以价格取胜,往往忽视了产品质量,出现了很多质量问题,影响了中国制造的整体形象,给当地人留下了“中国制造”即“质廉价廉”印象。我司在开拓非洲市场时仍要注意对质量的控制,提供良好的售前售后服务,以支持高品质的形象。一旦产品形象与当地社会地位表征相结合,产品在销售系统中的价格优势自然建立,也就可以摆脱以讨价还价苦苦纠缠方式的传统交易型。

国外药品进入非洲有以下三条渠道:

一是国际组织采购。由联合国基金、国际红十字会、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等国际组织通过一些基金免费向非洲困难地区提供药品,免费药品主要是针对艾滋病、疟疾、结核和禽流感四类疾病的。

二是国际组织将一部分全球资金和募集款分给非洲各国家,非洲国家公立医院实行政府采购。目前,国际组织采购参照的是世界卫生组织每年发布的各类疾病推荐用药以及推荐供应商采购目录。

三是私营市场,包括药店、药房、私立医院和诊所。外国药品要进入非洲的私营市场,需获得各国政府部门的审批,具体到各个国家情况各异。

非洲国家(地区)首都

?南非共和国首都: 比勒陀利亚?马达加斯加首都: 塔那那利佛?索马里首都: 摩加迪沙

?中非首都: 班吉?苏丹首都: 喀土穆?利比亚首都: 的黎波里

?突尼斯首都: 突尼斯市?阿尔及利亚首都: 阿尔及尔?摩洛哥首都: 拉巴特

?尼日利亚首都: 阿布贾?科特迪瓦首都: 亚穆苏克罗?利比里亚首都: 蒙罗维亚

?加纳首都: 阿克拉?马里首都: 巴马科?多哥首都: 洛美

?埃塞俄比亚首都: 亚的斯亚贝

?肯尼亚首都: 内罗毕?喀麦隆首都: 雅温得

?坦桑尼亚首都: 多多玛?赞比亚首都: 卢萨卡?安哥拉首都: 罗安达

?吉布提首都: 吉布提市?尼日尔首都: 尼亚美?贝宁首都: 波多诺伏

?毛里塔尼亚首都: 努瓦克肖特?加蓬首都: 利伯维尔?几内亚首都: 科纳克里

?冈比亚首都: 班珠尔?博茨瓦纳首都: 哈博罗内?塞内加尔首都: 达喀尔

?卢旺达首都: 基加利?布隆迪首都: 布琼布拉?塞拉利昂首都: 弗里敦

吉利汽车市场营销环境分析报告

吉利公司简介 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是一间于香港交易所上市的公司,集团主席为李书福,主要业务为制造及分销汽车及汽车零部件。2004年被评选为中国汽车工业50年内50家发展速度最快、成长性最好的企业之一,更先后被各国机构,至各级政府评为“亚洲企业500强”、“中国企业500强”、“中国机械500强”、“中国最具生命力百强企业”、“国家创新型企业试点单位”等等荣誉称号。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以汽车及汽车零部件生产经营为主要产业的大型民营企业集团,始建于1986年,经过十八年的建设和发展,在汽车、摩托车、汽车发动机、变速箱、汽车零部件、高等教育、装潢材料制造、旅游和房地产等方面都取得了辉煌业绩,资产总额已经超过50亿元;1997年进入汽车制造领域以来,凭借灵活的经营机制和不断的观念创新,快速成长为中国经济型轿车的主力品牌,2003年企业经营规模列全国500强第331位,列“浙江省百强企业”第25位,被评为“中国汽车工业50年发展速度最快、成长最好”的企业之一。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总部设在浙江省省会城市杭州,在临海、宁波、台州、上海建有四个专门从事汽车整车和汽车零部件生产的制造基地,现已拥有年产35万辆整车、30万台发动机和20万台变速箱的生产能力;随着宁波、台州、上海等新建项目陆续竣工投产,集团的整车生产能力将提升到年产50万辆,发动机生产能力将提升到年产30万台。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本着“沟通、合作、敬业、创新”的精神,不断推陈出新,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以先进的技术、优质的产品和细微的服务,全心全意地圆中国老百姓的汽车梦,实践着“造老百姓买得起的好车,让吉利轿车走遍全世界的”诺言! 吉利将继续贯彻“人才与创新”的成功关键因素,秉承“快乐人生,吉利相伴”的核心价值理念,持续开展“元动力”工程,以先进的技术、优质的产品和细微的服务,为中国汽车工业自主品牌的崛起,为实现“造最安全、最环保、最节能的好车,让吉利汽车走遍全世界”的美好理想而奋斗! 选择吉利的原因 吉利做为一个民族企业,刚刚起步10年,在这十年间吉利发展非常迅速,面对严重的经济危机,吉利集团不但没别打垮,反而发展壮大。收购沃尔沃,引起了众多专家学者的关注。有人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福特比吉利何如?连福特这样的超级跨国汽车企业巨头都扶不起来的沃尔沃,吉利想要扭转乾坤,谈何容易啊!汽车企业收购以后不成功的案例更是比比皆是!但也有人为,吉利并购沃尔沃,一是可以帮助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尽快走向国际市场。二是可以嫁接国际知名品牌为我所用。三是可以彰显中国汽车产业的实力。针对此问题,社会各界众说纷纭,我们也做了讨论,并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此作出分析。 吉利汽车集团的宏观环境分析 (一)政治环境分析 政治环境是法律、政府机构、影响或制约社会上各种组织与个人的压力集团的集合。下面主要讨论几种主要政治法律环境对吉利汽车营销的影响。 1.约束企业营销活动的立法日益增多。综观世界各国,调节企业营销活动的法令、法规均呈现出不断增加的趋势,商业立法目的主要包括: ⑴保护企业相互之间的利益,防止不正当竞争的法规。例如欧盟各国已在积极建立包括竞争行为、产品标准、产品责任和处理商业事务的新的法律框架。独联体及东欧各国已迅速通过了各项促进和管理市场经济的法律。美国从20世纪90年代迄今,已建立了一整套包括竞争、产品安全和责任、公平竞争和信用行为、正当包装和标签等等方面的法案,达数十项之多。 ⑵维护广大消费者的利益,保护消费者免受不正当商业行为的侵害的法规。例如,挪威法

非洲对于中国发展的四大战略意义

非洲对于中国发展的四大战略意义 2015-02-12 李小云 作者李小云教授和非洲村民交流种植经验 习主席将于今年12月初在参加完巴黎气候大会之后直接飞赴非洲,访问津巴布韦和南非,并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主持中非合作论坛峰会。这是继2013年3月习主席访问坦桑尼亚,南非和刚果(布)和李克强总理2014年对非洲访问之后,中国领导人在两年多的时间内对非洲的又一次重要的出访。由此显示出了非洲大陆对中国的战略意义。 公众对于这样频繁的出访以及我国对非援助和经济合作的一些举措反响强烈,同时也不凡有各种微词。实际上,从某种程度上说,非洲已不再是公众印象中只需要中国帮助和救济的贫穷大陆,相反,中国国内发展和民生越来越与世界紧密相连,而非洲正在成为中国未来发展的最具潜力的合作伙伴,中国的发展将会越来越离不开非洲。在新的全球格局下,由于历史等方面的原因,中国和非洲很少有地缘政治的冲突,非洲民间对中国普遍存在正面评判,而且非洲也不像拉美与亚洲存在碎片化的和依附性的不同冲突体。就中国而言,非洲对于中国的发展有着四大战略意义。 非洲正在成为中国地缘政治强有力的杠杆

随着国际发展格局的剧烈变化,中国与传统发达国家和传统意义上的发展中国家的关系正在演化为互为依存的新兴结构关系。发达-不发达和第一世界-第二世界-第三世界的传统格局正在演变为发达—新兴—发展中国家的新型关系。在这个关系体中对立和冲突依然存在,但是相互依存度上升,而且对立也不再以整体性或集团性的形成为主,打破结构关系的偶发因素越来越多,地缘政治趋于碎片化。虽然世界正在趋于多元化,但这仅意味着由于发展中国家的兴起,而导致全球权力话语的多元化,并不必然反映主导性权力关系的消失。新兴成长的中国与传统全球统治力量的二元结构正在形成。这也是改变全球格局的最重要的因素。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往日无法比拟的国际空间和这空间的话语权,而拓展新国际空间正在遭遇巨大的围堵和挑战。这主要表现在中美,中欧,中俄,中日关系的反复构建,这种构建又直接影响了中国与周边,与拉美和中亚与中东欧的关系。在这种格局下,一个密切而稳定的中非关系就使得中国具备了用于平衡其他力量的战略性条件,而中国对非洲长期的支持则客观上为我国与非洲构建这个关系创造了条件,同时,中国的战略性介入非洲也自然为非洲所欢迎,因为这也为非洲提供了平衡其与其他资源提供者讨价还价的重要力量。实际上,在亚洲的经济博弈中已经呈现出了同样的问题。中非全面的战略关系会直接牵动美国,欧洲以及日本的地缘考量,引发某种程度的竞争状态,从而能从战略上缓解中国在直

印度汽车市场及政策最新情况

印度汽车市场及政策最新情况 一、印度汽车工业情况 在印度,汽车属于奢侈品,绝大多数的用户是通过贷款来买车的,很看重车辆的耐用性。印度的路况不太好,道路也比较拥堵,所以SUV销量增长很快。因为基础工业不完善,有些原材料设备都需要进口,所以整车价格比较高。在招工方面印度的汽车工人比较难找,印度的汽车工业主要集中在北方地区,东部集中在加尔戈达。 印度作为一个持续发展的汽车市场,2010年到2016年,预计印度汽车销量将会从330万辆到470万辆,持续增长率大概在7.5%,但是近期增长率将会低于预期,原因有以下三点:第一点,印度的利率很高,达到8%;第二点,通货膨胀率达到7%左右,主要是食品方面的通胀高于政府的预期;第三点,印度油价也比较高,特别是汽油,2011年的汽油价格比2010年高出51%,柴油价格与2010年基本持平,导致汽油比柴油贵60%左右,因此客户倾向于买柴油车。但总体上看,在将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印度汽车市场的需求决定了它的销量增长。首先,印度现在工作的年轻人的人口,超过70%的工作人员在40岁以下,平均年龄也就是27岁以上;其次还有收入水平的增长,到2016年印度GDP的增长将会达到人均2633美元,比2011年将会高出80%。将近有7500万家庭的人口将在将来的五年内有购买汽车的需求;第三,印度千人汽车拥有量很低,每千人当中只有12人拥有汽车,所以从这几点看我们认为印度这个市场还是很大的。 二、印度汽车市场细分比例变化

通过研究2011年到2012年的印度细分市场的变化,可以看出微车和紧凑型轿车将会得到快速增长。从近三十年印度汽车的销量来看,除金融危机影响外,印度汽车市场销量最高达到2011年的329万辆。但受中期利率和油价上升的影响,印度乘用车销量下降。2012年一季度因为当地人们得到消费税上涨的信息,所以一季度销量上升很快,但是在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可以看到,销量下跌很快,2012年的一季度提前透支了后面的购买力。 目前,印度本土、日本和韩国汽车制造商是印度汽车市场的领导者。市场集中度很高,前三名的车企市场占有率非常高。铃木多年来一直占据市场销量第一的位置,相对来说排名第二的塔塔和排名第三的现代起亚相距不是很远,丰田的销量在逐年稳步上升。印度最畅销的车型前十名中,微型轿车占大多数。铃木的Alto和Wagon R+引领这个细分市场多年,现代i10销量2011年开始出现下滑。微型轿车是印度的畅销车型,其低价是吸引客户的主要因素。近些年,铃木的市场份额受到了丰田和现代的挑战。 2010年以来,商用车增速超过了行业的平均速度,丰田依靠两款车型的高销量在印度取得了高速的增长,福特通过投产新车型也取得了短暂的份额上升,但没有取得持续稳定的表现,尽管投入了柴油车车型,主要是由于汽油车销量急剧下滑。印度政策是偏向柴油的,主要是为了照顾农机产品,所以柴油有补贴,柴油价格和汽油价格相差60%。 2011年财年(2011年4月初到2012年的3月底),印度汽车零部件的销售额同比增长了15.7%,根据印度汽车零部件协会制造商发布的数据,2011财年汽车零部件行业销量总额约为434亿美元,虽然印度市场不确定性依然存在,但前

中国与非洲的经贸合作白皮书(汉英对照版)

中国与非洲的经贸合作 前言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非洲是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中国和非洲的人口占世界人口三分之一以上。发展经济和推动社会进步是中国与非洲共同面临的任务。 多年来,在发展过程中,中国与非洲充分发挥双方资源条件和经济结构等方面的互补性,按照平等相待、讲求实效、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不断加强经贸合作,努力实现互利共赢。实践证明,中非经贸合作符合双方共同利益,有助于非洲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促进了中非共同繁荣和进步。 20世纪50年代,中非经贸合作以贸易和对非援助为主。在双方共同努力下,合作领域不断拓宽,合作内容日益丰富。特别是2000年中非合作论坛成立后,双方经贸合作进一步加强和活跃,贸易、投资、基础设施、能力建设全面推进,金融、旅游等领域的合作逐步拓展,形成了多层次、宽领域的格局,处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中非经贸合作是南南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南南合作注入新的活力,提升了发展中国家在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中的地位,为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也愿与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一道,加强与非洲国家的磋商与协调,共同参与非洲建设,共同推动非洲的和平、发展与进步 一、促进贸易平衡发展 贸易是中非经贸合作最初的形式。伴随着中非关系的发展和交往的增多,中非贸易规模日益扩大。1950年,中非双边贸易额仅为1214万美元,1960年达到1亿美元,1980年超过10亿美元。2000年迈上百亿美元台阶后,中非贸易呈现快速增长势头。2008年突破了1000亿美元,其中中国对非洲出口508亿美元,自非洲进口560亿美元。2000年至2008年,中非贸易年均增长率高达33.5%,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由2.2%升至4.2%,占非洲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由3.8%升至10.4%。2009年,虽然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中非贸易额下降到910.7亿美元,但中国在当年首次成为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国。随着世界经济复苏,中非贸易呈现良好的恢复发展态势。2010年1月至11月,中非贸易额达1148.1亿美元,同比增长43.5%。 在规模扩大的同时,中非贸易结构逐步优化,双方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相继进入对方市场。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国对非洲出口商品以轻工、食品、化工、土畜产等为主。2000年以来,机械设备、汽车、电子产品等机电产品出口显著增长,商品质量和技术含量大幅提高。目前,机电产品占中国对非出口的比例已超过50%。在非洲对中国出口方面,棉花、磷酸盐等初级产品曾经是主要商品。近年来,非洲的钢材、铜材、化肥、电子产品等工业制成品陆续进入中国市场。同时,非洲农产品对中国出口增长加快。埃及的柑橘、南非的葡萄酒、加纳的可可豆、乌干达的咖啡、突尼斯的橄榄油、埃塞俄比亚的芝麻等特色产品,逐渐为中国消费者熟悉和喜爱。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中国从非洲进口有所下降,但农产品进口增长了25%。 多年来,中国遵循互惠互利的原则,推进贸易便利化,推动中非贸易全面综合平衡发展。中国已与45个非洲国家签订双边贸易协定,加强在海关、税务、检验检疫等领域的合作,为中非贸易发展创造良好条件。为支持非洲国家扩大对华出口,从2005年起,中国给予与中国建交的非洲最不发达国家部分对华出口商品零关税待遇。截至2010年7月,受惠商品已扩大到4700多个税目,今后将逐步涵盖《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税则》全部税目95%的商品。在零关税政策带动下,非洲受惠商品对华出口快速增长。从2005年至2010年6月底,中国在零关税待遇项下累计进口非洲商品13.2亿美元,包括农产品、皮革、石材、纺织服装、机械零部件、贱金属、木制品等。中国还通过举办非洲商品展、设立非洲产品展销中心,并提供摊位费减免等优惠便利措施,帮助非洲企业开拓中国市场。 当前,中国和非洲同处于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市场需求旺盛,中非贸易具有很大潜力。就中国而言,非洲原油、矿产、钢材、农产品等商品对华出口,对促进中国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发挥出积极作用。就非洲而言,中国的产品和技术适合非洲发展的需要,中国巨大的市场也为非洲产品提供了广阔空间。特别是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为非洲资源产品提供了稳定的出口市场。同时,物美价廉的中国商品进入非洲,可以帮助提高非洲民众的生活水平,并且有助于一些非洲国家控制和缓解通货膨胀

越南汽车业信息

越南汽车生产现状 2007-03-29 11:44:31 来源:南博网作者: 进入论坛>> 产业发展情况 由于长期战争,越汽车产业基础十分薄弱。1991年以前,越国内汽车需求主要依靠和平、巴亭、南河、海防、岘港等厂从前苏联进口整车或从原东德进口一类底盘(主要是IFA-W50L型)用于自行组装46-50座客车。1991年前苏联和东欧剧变后,上述进口来源被切断,这些工厂的主要任务转为进口汽车、摩托车的大修。同时,越政府开始允许外资在越组装汽车,当年批准成立了MEKONG和VMC两家合资汽车组装厂。 企业生产情况 1991年,越政府开始引进外资发展汽车生产和组装,先后建立11家外资汽车企业,即和平汽车生产联营公司(VMC)、湄公汽车公司、明星汽车公司、福特(越南)公司、梅塞德斯-奔驰(越南)汽车公司、丰田(越南)汽车公司、大发VIETINDO汽车公司、大宇汽车公司、五十铃(越南)汽车公司、铃木(越南)公司、日野(越南)汽车公司等,主要生产小汽车和商用车。另有160多家国有和私营企业,主要生产零部件。越南现有11家汽车合资厂,总投资5.74亿美元,总设计能力14.82万辆/年,但生产能力仅为设计能力的30%,而且主要以进口散件组装生产轿车、越野车、小型旅游车为主;越南现约有20家内资汽车生产组装企业和60家汽车零件加工厂,它们都是从中国、韩国、独联体国家进口底盘,在越南组装,其中以客车、载重车为主。 汽车生产区 越汽车产业初步开始形成,并主要集中在两个地区:包括北部重点经济区在内的红河平原和东南部和南部重点经济区。到目前为止,各合资企业实际上已选择两大经济区为其生产基地:一是河内-太原-海防工业基地、二是胡志明市-同奈-平阳工业基地,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物流便利,且上述地区消费水平全国最高;二是可利用大型国有机械企业的现有优势,具备丰富的高质量劳动力来源。目前,高级旅行车、24座以上公交车和重型卡车在越南北部地区生产和组装。 国企和外企生产区分 目前越南生产汽车以两种形式为主:1、国有企业。越汽车产业的基础是工业部、交通运输部下属的大型总公司。此外,在胡志明市和岘港市还有一些企业具备进一步扩大投资的潜力。国内企业年组装能力共约2500至3500辆,2000年实现3164辆,2001年实现5240辆。2、外资企业。除HINO公司专门生产重型卡车外,其他各家外资组装企业均可按市场需求生产。现有世界14家汽车厂商在越投资,相互竞争十分激烈。11家外资企业自获投资许可证至2002年共组装汽车78394辆,总营业额实现18.32亿美元,总利润2441.3万美元,上缴利税3.06亿美元,共雇佣劳动力3814人。2003年以来,有6家企业经营赢利,5家亏损,其中丰田(越南)公司利润最大,累计2945.7万美元;MEKONG公司累计亏损1800万美元。

中国优秀雕塑作品(美术欣赏)

中国优秀雕塑作品(美术欣赏) 一、授课时间(一课时) 二、教学目的: 通过欣赏我国古今优秀雕塑作品,漫步历史,开阔眼界,提高审美能力。同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使学生提高认识、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重点和难点: 1、了解祖国悠久的美术传统,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 2、让学生了解一些雕塑基本知识,认识雕塑是雕和塑的总称,并认 识和区分圆雕与浮雕。 四、课前准备: 1、实物投影机。 2、挂图、圆雕、浮雕原作一两件。 五、教学过程: 一、出示精美的雕塑作品,(圆雕、浮雕),激发学生学习 兴趣,认识雕塑是雕和塑的总称,以可塑的(如粘土 油泥)或可雕刻的的(如金属、木、石等)材料,制 作出各种具有实在体积的形象。一般分为圆雕和浮雕两类。板书 课题。 二、讲授新课: 1、重点欣赏《说唱俑》《艰苦岁月》。

2、教师介绍《说唱俑》是四川东汉墓中出土的陶塑,引 导学生讲出唱俑的特点 ⑴.设问:作品表现了这艺人什么动作?教师归纳学生讨论进行小节:这件生动的《说唱俑》将古代说书艺人的形象,用夸张的手法(手舞足蹈,眉开眼笑,一副谐趣的样子)表现得淋漓尽致,充分显示了古代艺人丰富的想象力和精湛的制陶技巧,给我们带来形象美的享受。 ⑵赏折《艰苦岁月》。 教师简述内容:在革命战争年代,一老一少的两位红军战士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中仍保持乐观精神,他们衣衫破烂,双足赤裸,面容消瘦,老战士悠然自得革命战士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和对革命终将胜利的坚定信念,是一件思想性、艺术性都很高的雕塑作品。 设问:①为什么红军战士穿得那么破烂? ②老战士和小战士在做什么?为什么这样做? 教师归纳:衣衫褴褛、面容消瘦的老战士和小战士形象反映了中国革命战争环境的艰苦,他们为着中国革命的胜利,坚定而乐观地经受艰苦岁月的考验,让我们永远记住那悠扬的笛声,沿着他们斗争的道理奋勇前进。 3.欣赏反映近代革命斗争的雕塑。教师用简单的语言介绍作品: 《虎门销烟》是浮雕作品,刻画了广州虎门人民销毁鸦片, 进行反英斗争的伟大壮举。 收租院》是泥塑作品,刻画了一位不满地主剥削,百愤 交集地怒视着地主的农民的形象。 《武昌起义》是雕塑作品,着重刻画革命战士手握步抢向前冲锋的英

越南汽车市场分析

中国汽车与越南汽车市场分析 一、越南汽车市场现状及发展预测 越南国内汽车市场具备一定潜力,据越工业部工业政策战略研究院报告预测,年越汽车 市场需求量将达万辆年,年为万辆年。 按照越南的发展规划,-年间越南全国汽车总量年均增速为,-年间年均增速为。据此 计算,到年,越南全国汽车拥有量将达万辆,年将达万辆。因此,业内专家普遍认为,从年 起,越南每年的汽车销量应在万辆以上。 越南现有家汽车合资厂,总投资亿美元,总设计能力万辆/年,主要以和方式进口散件 组装生产轿车、越野车、小型旅游车为主,或以方式组装,国产化比例很低. 这家企业是:和平汽车生产联营公司()、湄公汽车公司、明星汽车公司、福特(越南)公司、梅塞德斯- 奔驰(越南)汽车公司、丰田(越南)汽车公司、大发汽车公司、大宇汽车公司、五十铃(越南)汽车公司、铃木(越南)公司、日野(越南)汽车公司等,主要生产小汽车和商用车。 另有多家国有和私营企业,主要生产零部件。据越南工业部预测,至年越南汽车拥有量约万 辆,年将达到万辆,现有万辆/年的生产设计能力远不能满足当地所需,何况目前生产能力 仅为设计能力的。越南现约有家内资汽车生产组装企业,家汽车零件加工厂。大部分内资企

业都是从中国、韩国、独联体国家进口底盘,在越南组装.以组装客车、载重车为主。如越南—机器公司组装座面包车;清春汽车厂组装专用车;胡志明市交通机械公司组装—座面包车;海防汽车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组装轻型货车和专用冷冻车。 由于越南的汽车政策屡有变动,汽车销售随之起伏,但总趋势是销量在增加,市场在逐 步扩大。据越南交通警察局和公路局的统计数据,年其全国新车入户量为万辆,到年新车入 户量为万辆,年底上升到万辆,连续年保持高速增长,年底全国汽车总量达万辆。 未来年内,超期汽车报废和城市公交车增加等因素,将有力推动当地汽车市场的发展和 扩大。年越南政府颁布的有关规定称,使用年的专用载重汽车和使用年的座以上的载客汽车 将停止上路。目前,越南使用年以上的货车辆,占现有货车总量的;使用年限年以上的客车 占现有客车总数的。另外,正在使用的约万辆农用车到年前将全部报废。 据越南政府城市交通发展规划,-年越南全国每年需要购置万辆公共汽车用于服务各大 城市的公共交通系统。 由于越南正处于经济发展期,用于城市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大吨位重型自卸车、工程车、 牵引车、集装箱用车和农用车具有较大需求,大型豪华旅游车、中型客车和适合小城镇使用 的微型客车逐步成为市场新需求。越南政府正在采取的逐步限发摩托车牌照的措施,对于富 庶家庭购买微型面包车和小轿车具有间接的刺激作用。 越南家外资汽车生产组装企业名单如下:.五十铃(越南)汽车.湄公汽车公司.和平汽车生产合资公司.越南大宇汽车公司.明星汽车生产合资公司奔驰(越南)公司.大发合资公司.越南铃木合资公司.丰田(越南)公司.福特(越南)有限责任公司(越南)汽车公司 二、越南汽车市场价格 因越汽车企业组装能力有限,平均实际产量仅达设计能力的,且各种汽车散件、零件几 乎都从国外进口,因此越市场售价远高于同类产品的国际市场价格。例如,丰田公司在越组 装的花冠()年产量为辆,市场零售价格美元,去除增值税和特别消费税的价格为美元, 而该车型在泰国市场年产量为辆,市场零售价格美元,去除相应税费后售价为美元。一台在 越组装的佳美售价高达万美圆。越南通讯社报道,年月,越南汽车生产企业协会会员企业汽 车销售量达辆,同比增长,创下历史新高。今年该协会会员企业无需采取促销或降价手段,各企业汽车销售量一直保持稳步增长。月,该协会会员企业汽车销售量达辆,同比增长。此 外,企业仍“欠”客户近辆汽车没有交货。目前,越南汽车销售市场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好时 机,另外中型车和货车在越市场上日益走俏。 三、年越南汽车关税税率开始调整 近期,越南财政部对汽车进口关税进行了调整,原装新车进口关税自下调至,于年月日

汽车行业的分析报告

1、2010年全球汽车行业概况 2010年无疑是全球汽车行业复苏的一年,根据德国汽车联合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全球轿车销量比上一年增长12%,总数超过6170万辆,家用小汽车迅猛增长成为全球车市的主要推动剂。 从搜狐汽车研究室对2009-2011年主要国家汽车销售增长率与未来预期统计中可以看出,2009年欧美发达国家汽车市场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最大,多数出现负增长,而在新兴市场,除俄罗斯外均获得快速增长,中国和印度成为增速最快的国家。 2010年,北美市场对汽车的需求有所改善,汽车行业逐渐恢复增长;欧洲国家市场表现依旧疲软,在欧洲汽车销量前五位的国家中,除英国、西班牙年度销量微幅增长外,其他国家均呈现负增长;而亚洲及新兴市场却一片繁荣,领跑全球汽车市场,印度尼西亚增速最快,中国、印度依旧保持飞速增长,俄罗斯开始恢复性增长,巴西增速稳定。 2011年,由于全球经济依旧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多数国家纷纷调低2011年销量增长目标,其中法国、英国、日本作出负增长的预期。根据德国汽车联合会预计,2011年全球汽车销售市场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但对增长幅度表示谨慎,欧洲最大的汽车生产商德国大众汽车公司预计,2011年全球轿车销量将增加5%。 2、2010年三大汽车制造商分析(行业地位、公司领导人特质、公司经营理念、公司产品简介等)。 2.1、丰田汽车公司 2.1.1、行业地位 丰田汽车公司宣称受益于全球日益增长的汽车需求,2010年该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的汽车销量提高了8%至842万辆,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集团。 丰田汽车公司表示,该公司2010年842万辆的销量数据包括了其附属公司大发(Daihatsu)和日野(hino)的销量,若不将这两家公司销量算计在内,丰田(包括雷克萨斯)2010年的销量为753万辆,同比增幅为8%。 2010年,丰田控股51%的大发汽车公司销量增长了4%至78.3万辆,而丰田旗下日野销量增长了35%至10.7万辆。2010年丰田在日本国内汽车市场的销量增幅为14%,而海外市场的6%增幅低于该水平。 2.1.2、公司领导人的特质——丰田喜一郎 1895年,丰田汽车创始人兼领导人丰田喜一郎出生于日本,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工学部机械专业。1929年底,丰田喜一郎亲自考察了欧美的汽车工业。1933年,在“丰田自动织布机制造所”设立了汽车部。丰田喜一郎的同学从德国给他买回一辆德国DKW牌前轮子驱动汽车,经过两年的拆装研究,终于1935年8月造出了一辆GI牌汽车。该车是二冲程双缸,木制车身,车顶用皮革缝制。随着时光流逝,正是由于丰田创始人的的这种拼搏干劲,才促使了丰田集团上下齐心协力,积极发展集团事务,才能够取得如此之大的成就。 2.1.3、公司经营理念

中国与非洲的伙伴关系

中国与非洲的伙伴关系 肯尼思?金 相信在双方的共同努力和配合下,北京峰会必将开成一次隆重、务实的盛会,中非合作论坛———这艘承载着新世纪中非关系的伟大航船①必将乘风破浪,驶向中非友谊的美好明天!(Beijing Summ it,Secti on7,2006)② 在迄今最大的一次中非峰会召开之际,③我们有必要来审视一下胡锦涛主席提出的“新型战略伙伴关系”(Hu,2006,in King,2006b)。本文将集中讨论中非之间的发展合作,特别是中国对非洲的发展援助,而不是考察中非伙伴关系的所有方面。这主要是因为到目前为止,我们对中非间的贸易和投资关注非常多,而关于中国对非援助的著述却极少。 本文主要是回顾具体的政策,而不是分析政策的实际效果。这些实际效果是通过在非洲各个国家的具体工程、项目或者其他的行动体现出来的。但是,即使不从国家层面上来分析政策的具体执行情况,中非关系发展中也仍然有一些重大进展值得我们去关注。 我们首先将集中讨论中国是如何看待与非洲的合作的。我们也会讨论“非洲发展新伙伴计划”(Ne w Partnershi p f or Africa s Devel opment,NEP AD)与中国进行合作的方式和思路。此外,我们还会适当地对比中国和西方国家援非的不同方式。 3肯尼思?金(Kenneth King),香港大学和爱丁堡大学教授。 33本文的初稿是在“21世纪中国在非洲”会议上的发言稿(南非:约翰内斯堡,2006年10月16—17日)。该会议是为了准备中非合作论坛,由英国皇家学会、南非国际事务研究所以及NEP AD秘书处联合举办的。 ①对历史比较了解的读者看到“航船”一词可能会想到600年前的郑和。他当时带领舰队从中国出发进行了一系列伟大的航海,并到达了非洲的东部和东南部海岸。参见Sailing W est:A dm iral Zheng He’s Voyages,March—May2006,Hong Kong Museum of H ist ory。 ②“中非关系乘上新世纪的航船”的网页是由多个独立有序的网页链接组成的。下文在引用该网页上的内容时将注明其网页上所显示的顺序,如“第几”部分。 ③截至9月中旬,已经有超过30个国家的元首确定将参加此次峰会,而且这个数字还在增加。

汽车市场调查报告4篇

汽车市场调查报告4篇 市场调查报告概念 汽车市场调研报告主要是通过对汽车的主要内容和配套条件,如市场调查、资源供应、建设规模、工艺路线、设备选型、环境影响、资金筹措、盈利能力等,从技术、经济、工程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比较,并对项目建成以后可能取得的财务、经济效益及社会影响进行预测,从而提出该汽车项目是否值得投资和如何进行建设的咨询意见,为项目决策提供依据的一种综合性的分析方法。可行性研究具有预见性、公正性、可靠性、科学性的特点。汽车研究报告是确定建设项目前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工作,是在汽车投资决策之前,对拟建项目进行全面技术经济分析论证的科学方法,在投资管理中,可行性研究是指对拟建项目有关的自然、社会、经济、技术等进行调研、分析比较以及预测建成后的社会经济效益。 市场调查报告是运用科学的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收集、整理与企业市场营销有关的各种情报、信息和资料,在调查的基础上对收集数据和汇总情报进行分析、判断,为企业营销决策提供依据的信息管理方案。房地产市场调研报告就是以房地产为特点的商品对象,对相关的市场信息进行系统的收集,整理,记录和分析,进而对房地产市场

进行研究和预测,并最终为营销决策服务的专业方法。 核心内容 汽车市场调研报告的核心是实事求是地反映和分析客观事实。调研报告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调查,二是研究。调查,应该深入实际,准确地反映客观事实。不凭主观想象,按事物的本来面目了解事物,详细地占有材料。研究,即在掌握客观事实的基础上,认真分析,透彻地揭示事物的本质。至于对策,调研报告中可以提出一些看法,但不是主要的。因为,对策的制定是一个深入的、复杂的、综合的研究过程,调研报告提出的对策是否被采纳,能否上升到政策,应该经过政策预评估。 关于汽车市场调查报告 报告名称:全国汽车消费市场现状调查报告 调查地点:全国 调查方法:网上调查 调查时间:XX年**月**日至**月**日 样本量:3268 被访者:网民 调查机构:

印度汽车产业

印度汽车工业概述 印度从20世纪40年代就开始制造汽车。在亚洲汽车历史上,是在日本之后第二个制造汽车的国家。但是迄今工业仅占其GDP的20%,汽车工业的占比更是微不足道,只有百分之几。 由于印度汽车工业有较长的历史,其零部件产业有相当程度的配套能力。然而,由于独立以后把汽车作为奢侈消费品,在投资上限制汽车组装投资项目,只保留了两家汽车组装厂。 于是,这两家组装厂垄断市场,并承担起零部件100%国产化的责任。不仅质量差,价格贵,而且数十年的老车型一成不变,缺乏竞争力,国内市场汽车普及率也低。为此,印度政府在20世纪80年代与铃木合资,成立了“马鲁奇汽车公司”,1983年开始制造马鲁奇800小型车。现在,随着对外资的进一步开放,印度汽车市场已经进入多国的外资组装厂激烈竞争的阶段。 塔塔汽车是印度塔塔集团下属的子公司,1954年与德国戴姆勒奔驰合作,1969年能够独立设计出自己的产品,主要生产商用车。1999年,塔塔开始进入乘用车领域。 美国的一份汽车调查报告指出,到2013年印度有可能成为第五大汽车市场,超越韩国、法国、巴西。业内认为,在未来10年内印度汽车及相关行业的迅猛发展,预计2016年印度国内汽车业的收益将达到1450亿美元,受此影响印度国内的钢材消费也将大幅增加。 预计10年之后,印度汽车业所占全国GDP的份额将增加至10%。从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如果国家保持现有的鼓励政策,未来10年中汽车行业每年的增长幅度将达到16%,并且将成为全球汽车的主要生产和组装基地。 目前,现有的一些汽车生产商(如:塔塔汽车公司、本田汽车、丰田汽车和铃木汽车)看准这个时机并加大投资和扩大生产。最近,塔塔汽车出资23亿美元收购福特旗下的美洲豹和路虎两大品牌,并推出1.8万人民币左右的汽车,这些都引起了世界汽车业界的轰动,同时也彰显了印度本土汽车工业的实力。 根据业内预计印度国内汽车产量到2015年产量将突破350万辆/年,同时将有2500万人使用汽车。而到2030年,印度将继美国和中国之后成为全球第三大汽车消费市场,并且政府也正在完善基础建设,希望能够获得更多的投资加快汽车行业的发展。印度政府给予很多的优惠条件,不仅可以免税进口生产设备、低息还贷,同时还禁止外资独家投资,并且出口免税。 印度汽车工业面临的挑战 在印度,乘用车新车的平均销售价格大约为10000美元,而在中国和美国分别为17500美元和28000美元。印度最畅销的乘用车——Maruti suzuki alto的平均销售价格大约为

“中国模式”对非洲发展的影响研究

“中国模式”对非洲发展的影响研究“中国模式”这一概念可以追溯至2004年由英国学者雷 默(Joshua Cooper Ramo)提出的“北京共识”,意指不同于 “华盛顿共识”,由中国发展出的政治与经济模式。 中国模式丰富和拓宽了世界范围的发展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未来世界的发展方向。一些中东非洲国家正在“向东看”,探索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奥秘,以帮助本国走出困境。2006年6月,在南非开普敦召开的世界经济论坛非洲峰会上,由津巴布韦政府率先提出的“向东看”政策成为会议的一个热门话题,许多非洲国家的领导人纷纷表示,认真学习中国的发展经验有助于非洲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中国的今天就是非洲的明天。博茨瓦纳央行行长莫霍霍提出,中国的发展模式能够启发非洲国家如何从低收入国家成为中等收入国家。 一、背景 20世纪70年代中期后,由于受到第一次石油危机和国际原材料市场价格变动等影响,非洲很多国家陷入严重的经济衰退之中。这给当时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提供了干涉非洲经济发展事务的机会。因而在新自由主义思想的主导下,非洲进行了一场以结构调整为中心的经济改革,但是结构调整政策自身存在严重缺陷,最终导致非洲经济改革的失败,引发经济危机。80年代的经济危机又引发新的政治动乱,国家内部和国家间的暴力冲突时有发生。 进入20世纪90年代,由于“冷战”结束,原先美苏投向非洲的资源骤减,诸多充当其代理人的非洲国家当权者遭遇财政困难而无法继续统治,同时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施压下,非洲很多国家实行多党民主制,这些因素导致非洲多国政治局势动荡不安,很多国家再次爆发内战,甚至大屠杀,比如两次刚果(金)内战以及卢旺达大屠杀。

2020年越南市场调查报告范文

越南市场调查报告范文 越南社会主义 __是东盟十国成员之一,有8500万人口。通过10年的改革开放,尤其是国家放宽个体户办印刷厂的政策后,印刷业近年来发展迅速。越南整个国家有印刷厂约500家,主要集中分布在南方(胡志明市),北方(河内市)以及它的中部地区。其中大型国家企业40多家,南北方各占一半。这些大型印刷厂以印教科书和商标为主。当前,这些厂都配置有多台海德堡及罗兰的多色、双色、单色全新或二手胶印机。在河内有好几家大报社都购买了海德堡全新八色轮转机。越南南方的商标印刷、塑料印刷比较发达,在北方则书刊印刷较多。 20世纪90年代初,在广西友谊关,中越双方贸易由边境小额交易逐渐扩大到具有当地特色的国际贸易。以前都是以现金为结算方式,现大部分改为信用证(L/C)或美金电汇(T/T)。1999年以前,做越南贸易都是通过中间人介绍成交,在技术专业和信息方面受到很大约束。20xx年南宁海德堡公司直接在越南河内设立了办事处,直接和用户洽谈、报价及提供售后服务,向越南用户大力宣传推介中国印刷设备和材料,扩大了中国印刷设备和材料在越南市场的知名度和占有份额。 从这些年了解到的情况看,虽然越南南方和北方各有一个印刷机械制造厂,但仅仅是仿制中国一些简单设备,如单头钉书机、覆膜

机等。大量的设备和材料仍然依靠进口,除了进口全新设备外,还有相当一部分二手机,经简单修理后再转卖。目前越南有关部门已下文件限制二手机进入越南市场,这对我国厂商来说是个契机,我们应该抓住这个机会。在20世纪80年代,越南各大型印刷厂厂长都到过中国留学, __设备很了解,也很感兴趣,尤其是对印前、印后设备。90年代后,年轻一代的厂长都往德国去留学, __设备了解甚少,所以现使用的主要是海德堡、罗兰和日本产的印刷机。特别是在越南南方主要认可上述设备及xx设备。这些设备相对我国生产制造的印刷设备来说,价格昂贵得多,用来印刷书刊成本太高。所以我们应积极宣传推是中国印刷设备。按越南印刷品的质量和成本,中国胶印印刷完全可以进入越南市场,只是需要一个过程,我们要积极做好工作。 就目前看,越南市场潜力很大。现在我国的印刷机械出口越南比较多的印前设备的晒版机、冲片机、显影机等,各种类型的装订、裁切设备及各种全自动、半自动压痕机、糊盒机、UV上光机、覆膜机、裱纸机等也不少。这些设备主要在北方市场,也有少部分进入南方市场。下一步越南市场有待开发的是卷筒纸胶印机(单色双面),八开、四开平张胶印机、精装书加工设备、丝网印刷设备、纸箱印刷设备、凹印设备、各种表格机,这些都是越南市场急需的。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我国企业生产的产品要做到国际化,产品质量要力争跟上国际水平,外观、色彩要跟上国际潮流,产品说

印度市场分析

政治环境 一、政治体制 印度为实施社会主义的联邦共和国,属于联邦内阁制,采立法,司法及行政三权分立. 1.行政 行政分中央,州政府及地方政府三级,中央由总统,副总统,总理及部长理事会组成,州共有Andhra等28州及Andaman & Nicobar ,Pondicherry等7个中央直辖区(union territories)组成. 2.立法 立法机关师袭英国议会制度,分以下二院: (1)联邦院(上院RajyaSabha)(2)人民院(下院LokSabha ) 3.司法 司法机关分以下3级: (1)最高法院(Supreme Court)(2)高等法院(High Court)(3)地方法院(District Court)院,为各该州高等法院的下属机构,分民事庭及刑事庭(SessionCourt). 二、重要政党 印度各地共约有100个全国,地方级的大小不一的政党,主要政党包括国大党(Congress),印度人民党(BhartiyaJanata Party, BJP)及印度共党产(Communist Party of India, CPI).传统上印度个有强大的反对党,反对党领袖在国会上有其重要的地位,前执政的BJP现为最大反对党. 法律和法规环境 一、《反垄断法》 印度严格的《反垄断法》已于2008年实施,律师和企业高管们警告说,这可能会使跨国并购交易受到拖延甚至阻挠。 二、税收体系 印度具有发展完善的税收体系。主要税种有:中央政府征收的所得税、关税、中央消费税和服务税。邦政府征收的销售税、印花税、邦消费税、土地收益税和职业税。 印度政府针对不同类型的投资有不同的减税政策,包括对优先投资领域和在特定地区投资的产业激励措施。对非居民的代扣税率是由议会每年通过的金融法

中国与津巴布韦的关系:1980年以来双边合作关系分析

中国与津巴布韦的关系:1980年以来双边合作关系分析 近年来,中国与非洲之间越来越密切的经济联系受到学者的日益重视。中国与津巴布韦的相互关系可以追溯到中国对津巴布韦反对殖民主义的解放斗争的支持。 1980年4月18日,津巴布韦独立,中国与津巴布韦建立了外交关系。随着中国在非洲参与经济活动的程度加深,中国与津巴布韦的关系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中津合作表现在许多领域层面,如贸易、投资、经济技术合作等,尤其是建筑、采矿、农业、能源、交通运输、资讯科技、电讯、纺织、旅游和军事等领域。津巴布韦推行了土地改革,此举遭受到西方的批评,于是津巴布韦将加强同中国的关系作为其东望政策的组成部分。 津巴布韦政府十分重视发展与中国的关系。中国坚持了对于他国国内事务的不干涉原则,与津巴布韦的关系不断加深,中国由一个传统的援助国变为了一个重要的国际支持者。 本文主要分析研究了1980年以来中国与津巴布韦的双边合作关系,全文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是背景介绍。失去西方的援助对津巴布韦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最近几年,中国已成为津巴布韦最大的投资者、贸易伙伴和援助国。回顾中国和津巴布韦相互关系的历史对本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因为其对中津当代关系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津巴布韦独立后,中津关系的历史大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1980年至1999年,第二个阶段是从2003年至今。第一章提出了研究所涉及的主要问

题是:2000年以来,中国与津巴布韦关系不断加强最终导致了2003年东望政策提出的原因和动力是什么?这是津巴布韦国内和国外因素相结合所导致的结果吗?另外一些问题是:在1980年之前,中国和津巴布韦是否存在关系?它与现如今的中津关系是否有明显的不同?中国是何时参与到非洲事务之中?中国对津巴布韦经济发展的贡献体现在哪些方面?中国从津巴布韦的发展中所获得收益是什么?中国的捐助是如何被津巴布韦政府所接受的?加强与中国的合作,能否帮助维持津巴布韦经济的稳定?中国与津巴布韦双边合作的经验与教训是什么?中国对津巴布韦或者非洲的援助与西方国家的援助有何不同?在这一章提出了研究的目标、理论假设、研究的关键词,并对本课题的研究进行了文献综述。 本研究应用了数据收集的研究方法,以依附理论为研究的理论框架。罗伯特·基欧汉和约瑟夫·奈认为依附是“国家或国际行为体之间在国际贸易的资金、商品、劳动力、信息等流动上的相互影响、相互依存”。 此外罗伯特·基欧汉和约瑟夫·奈还指出,当前国际体系的特点是相互依存、共同的责任和彼此依赖,这点在中国与非洲的关系上体现的很明显。全球化的推动使得不同国家之间的相互依存变得更加引人注目,中国和津巴布韦彼此互助的战略定位很好地展示了这一相互依存的关系。 第二章是自1980年到1999年中国与津巴布韦关系发展的第一阶段。津巴布韦和中国的政治与外交关系由此开始。 中国和非洲之间有着深厚的历史联系,中国支持了非洲国家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民族解放斗争,中国对非洲提供了物质和道义上的援助。中非关系不断加强,尤其是成立于2000年10月的中非合作论坛成为了双方合作的官方平台。 中国支持津巴布韦总统Mugabe的非洲民族联盟(ZANU),民盟成立于1963

越南汽车产业分析

越南汽车产业分析 我国现已成为世界第四大汽车生产国和第三大汽车消费国。随着汽车产业迅速发展,我国汽车及零部件出口高速增长,2003年达47.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4.4%。同时,我国的汽车及零部件产品正逐渐由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向技术含量及附加值较高的产品转移,这些产品的出口明显增多。另一方面,根据入世承诺,我对汽车产品的3年过渡期保护措施将于今年年底到期。从明年起,我将取消汽车产品进口配额管理并进一步降低进口关税。发展我国汽车及零部件出口,是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是进一步吸收外资的有效途径、也符合我国汽车产业现状和发展趋势,有利于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快汽车工业结构调整与技术进步,也有利于巩固我国汽车及零部件制造基地的地位和实现从“汽车大国”到“汽车强国”的转变。越南为我邻国,交通便利,国情相近,近期正在规划发展本国汽车产业,加紧进行汽车项目建设,我对越出口汽车产品存在有利条件。自1987年越共“六大”确立“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目标和“革新开放”路线后,近年来越经济实现连续快速增长。1996年至2002年间GDP年均增长6.96%,2003年GDP达36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7.24%;工业产值实现192.4亿美元,比上年增加16%;人均GDP近450美元。 一、汽车市场现状 (一)主要特点。 1、容量较小,发展较快。2000年以前,每年销售新车6000辆左右。自2000年颁布的《企业法》鼓励私人企业成立以来,汽车销量急剧上升,2000年仅13955辆,2001年19556辆,2002年26200辆。从客户构成来看,私营企业和个人占56.1%,国家机关单位占38.2%,外国驻越代表机构占5.7%。近年来,越汽车市场容量约为5万辆/年(包括进口汽车在内)。总的看来,目前越市场容量仅为泰国的4%,由于大部分部件需要进口导致成本高于其他各国同类车型。其主要原因一是居民生活水平尚低,购买力弱;二是基础设施差,道路交通情况不理想,城市规划不适应汽车市场发展,住房无停车场地,街道停车场也较少。目前,越全国汽车保有量约60多万量,其中在流通车辆为435,882辆, 2、现状和预测。今年头5个月,越汽车市场交易不活跃,共实现交易17870辆。据越贸易部统计,2004年头5个月共进口7805辆各类整车,同比增长6.6%,其中大部分是以极低价格进口的二手货车。同时,越南汽车生产商协会(V AMA)头5个月销售仅10065辆,同比下降3349辆。 总的来看,越国内汽车市场具备一定潜力,据越工业部工业政策战略研究院报告预测,2005年越汽车市场需求量将达14.5万辆/年,2010年为25.6万辆/年。据越交通运输部预测,2010年参加流通的车辆总数将达为129万辆,2020年为280万辆。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