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动物生理学试题及答案

动物生理学试题及答案

动物生理学试题及答案
动物生理学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动物生理学是研究动物机体生命命活动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

2 生理学的研究水平大致可分为细胞和分子水平、器官和系统水平和整体和环境水平等。

3 机体机能活动的调节方式包括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

4 受控部分回送的信息加强控制部分对受控部分的调节,该调控模式称为反馈,它是机体较多(多/少)的调控形式。

5 机体维持稳态的重要调节方式是负反馈调节。

6 神经调节的特点是迅速、准确、局限和短暂。

7 体液调节的特点是缓慢、持久和较广泛。

8 自身调节的特点是范围局限、调节幅度小、灵敏度低、效应准确及对维持稳态具有一定意义。

9 生命现象至少应包括三种表现,即新陈代谢、兴奋性与适应性。

第一章细胞的基本功能

一、名词解释

1 单纯扩散:生物体中,物质的分子或离子顺着化学梯度通过细胞膜的方式称为单纯扩散。

2 易化扩散:一些不溶于脂质的,或溶解度很小的物质,在膜结构中的一些特殊蛋白的“帮助”下也能从高浓度一侧扩散到低浓度一侧,即顺着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跨过细胞膜,这种物质转运方式称为易化扩散。3主动转运:是指细胞通过本身的某种耗能过程将某种物质分子或离子逆着电化学梯度由膜的一侧移向另一侧的过程。

4入胞作用:是指细胞外某些物质团块进入细胞的过程。

5 出胞作用:是细胞分泌的一种机制,见于内分泌腺分泌激素,外分泌腺分泌酶原颗粒或黏液,神经细胞分泌、释放神经递质。

6 受体:指细胞膜或细胞内的某些大分子蛋白质,它能识别特定的化学物质并与之特异性结合,并诱发生物学效应。

10 静息电位:细胞在未受刺激、处于静息状态时存在于膜内外两侧的电位称为跨膜静息电位

11动作电位:当神经、肌肉等可兴奋细胞受到适当刺激后,其细胞膜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会发生一次迅速而短暂、可向周围扩布的电位波动,称为动作电位

二、填空题

1 细胞膜的物质转运方式有单纯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转运和胞吞和胞吐。

2 在内外环境因素作用下,细胞具有产生膜电位变化的能力或特性,称为兴奋性。

3 生命活动中出现的电现象称为生物电现象。

4 神经细胞的兴奋性经历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和低常期四个阶段的变化,然后又恢复到正常水平。

5 动作电位包括去极化,反极化和复极化三个过程。

6 细胞膜的脂质中磷脂的亲水极性基团分布在膜的两侧,其疏水非极性基团分布在膜的中间。

7. 易化扩散主要是指水溶性小分子物质的跨膜转运,它受物质的结构特点、结合的位点数目的影响,需要细胞膜上蛋白质的帮助, 是被动转动的一种形式。

8 引起组织兴奋的条件是一定的刺激强度、一定的刺激时间和一定的强度—时间变化率。

9 可兴奋细胞兴奋时,共有的特征是产生动作电位。

10 易化扩散是指水溶性物质通过细胞膜由高浓度处向低浓度处移动。该过程不需要消耗能量,需要载体。

11 在神经纤维上,以局部电流为基础的传导过程不易出现传导阻滞是因为局部电流的强度常可超过引起兴奋所必需的阈强度数倍以上。

12 沿着整个神经细胞膜的不衰减传导是通过局部电流实现的。

13 在刺激时间不变的条件下,引起组织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为阈刺激,阈刺激越小,说明该组织的兴奋性越高。

14 在静息电位形成中,K+的外流属于细胞膜的易化扩散转运方式,因为K+是经蛋白载体顺浓度差转运的。

15 机体的可兴奋组织通常是指神经、肌肉和腺体,这些组织受到有效刺激后能产生动作电位。

附(第一章肌肉)

一、名词解释

1.肌小节:肌原纤维每两条Z线之间的部分称为肌小节,是肌肉收缩和舒张的基本单位

2.横桥:肌球蛋白的头部露出在粗肌丝的表面形成横桥。

3.等张收缩:肌肉张力不变而长度发生改变的收缩

4.等长收缩:肌肉长度不变而张力发生改变的收缩

5.强直收缩:对肌肉刺激频率不断加大,肌肉不断进行收缩总和,直至处于持续的缩短状态称强直收缩

6.终板电位:终板膜上发生的Na+跨膜内流和K+跨膜外流而引起的终板膜的去极化称终板电位。

7.量子释放:以小泡为单位的倾囊释放称为量子释放

8.三联体:由横管和两侧的终池构成的结构单位称三联体,它是把肌细胞膜的电位变化和细胞内的收缩过程耦联起来的关键部位

9.横管:又称T管,是由有细胞膜向内呈漏斗状凹陷形成的闭合管道,其主要功能为把细胞膜上的动作电位迅速传进细胞内部。

10 不完全强直收缩:加大对肌肉的刺激频率时,在肌肉的舒张期并开始新的收缩,所描记的曲线呈锯齿状,称不完全强直收缩

11 强直收缩:当肌肉接受一系列间隔很短的多个最大刺激后,后一刺激所引起的收缩总是在前一次收缩的舒张尚未完全之前,因而肌肉收缩不断地发生总和,使之处于持续的缩短状态,这种收缩叫做强直收缩。

12 完全强直收缩:如果强直收缩的频率增加,肌肉尚未舒张就立即再次收缩,形成一条平滑描记曲线,这样的强直收缩叫做融合强直或完全强直收缩。

13 肌电图:肌肉收缩时,动作电位可由肌纤维组织导电作用反映到皮肤表面。在皮肤表面放置两个金属电极或将针电极直接插入肌肉内,所记录出的肌肉活动时的动作电位叫做肌电图。

14 运动终板:运动神经纤维在其终止于肌肉时即形成分支,每一个分支支配一条肌纤维。神经末梢和肌肉接触的地方形成一个特殊的卵形板状隆起的结构,叫做神经-肌肉接头或运动终板。

15 兴奋-收缩耦联:把从骨骼肌接受神经冲动、肌膜发生兴奋,与肌原纤维中肌丝活动联系起来的中介过程叫做兴奋-收缩耦联。

二、填空题

1.在明带(I带)正中间有一条暗纹,叫Z线(间膜);H带正中有一条深色线,叫M线(中膜)。

2.粗肌丝由肌球蛋白聚合而成,细肌丝由肌动蛋白,原肌球蛋白和肌钙蛋白三种蛋白组成。

3.肌膜电位变化与肌丝滑行引起肌肉收缩之间的耦联因子是Ca2+。

4.骨骼肌有兴奋性,传导性和收缩性等生理特性。

5.畜禽的骨骼肌分快肌和慢肌两种类型。

6.一个单收缩过程包括潜伏期,缩短期和舒张期。

7.骨骼肌是由肌细胞组成的;而每个肌细胞又包含许多纵贯肌细胞全长的长纤维状的肌原纤维。

8.骨骼肌缩短时,暗带长度不变,而明带长度缩短。

9. 肌丝中具有ATP酶作用的部位是横桥。

10.肌肉兴奋收缩耦联的关键部位是三联体结构。

11. 横桥与肌纤(动)蛋白的结合是引起肌丝滑行的必要条件。

12 单个运动神经元冲动通过神经-肌肉接头以化学传递的方式可将兴奋传递到多条肌纤维。

13 当动作电位传播到神经-肌肉接头后,引起乙酰胆碱接头从前膜释放。

14 终板电位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刺激强度,不是全或无的,可表现总和,其电位只是去极化,不会反极化。

15 终板电位是 Ach作用于接头后膜,使后膜对离子特别是Na+通透性增加,所引起的去极化。

16 在正常情况下,完整机体所发生的疲劳,不发生在感受器或传入神经,也不在传出神经或效应器,而在神经中枢部位。

17 _烟碱_在神经-肌肉接头处的作用机制与乙酰胆碱相似。

18 在骨骼肌的兴奋-收缩耦联过程中,三联管是耦联结构基础,Ca2+是耦联的因子。

19 防止与延缓疲劳的措施有:适宜的负重和运动速度,调教与训练,提高大脑皮质的兴奋性等。

20 骨骼肌的生理特性有兴奋性、传导性和收缩性。

第二章血液

一、名词解释

1.血型:指细胞膜上特异抗原的类型。

2.红细胞脆性:红细胞对低渗溶液的抵抗能力。

3.血液的粘滞性:由于分子间相互摩擦而产生阻力,以致流动缓慢并表现出粘着的特性。

4.血沉:单位时间内红细胞下沉的距离。

5.血液凝固:血液由流动的溶胶状态变为凝胶状态的过程。

6. 凝血因子:血浆与组织中直接参与凝血的物质。

7. 等渗溶液:与细胞和血浆的渗透压相等的溶液。

8. 红细胞悬浮稳定性:红细胞在血浆中保持悬浮状态而不易下沉的特性。

9. 血浆胶体渗透压:由血浆蛋白等胶体物质形成的渗透压。

10. 血浆晶体渗透压:由血浆中的无机盐和小分子物质等晶体物质成形成的渗透压。

11 血浆和血清:血液中除去细胞成分后乘下的淡黄色或无色半透明液体叫做血浆;血液凝固后,血快逐渐收缩,析出的透明液体叫做血清。血清与血浆的主要区别在于血清中不含纤维蛋白原,其次是血清中一些激活的凝血因子含量高于血浆。

12 红细胞比容:每100ml 血液中被离心压缩的血细胞所占的容积,叫做红细胞比容,又叫红细胞压积。

13 红细胞沉降率:如果把动物血抽出,加抗凝剂后置于一垂直竖立的血沉管内,由于红细胞比重较血浆大,红细胞将逐渐下沉,在一定时间内,红细胞沉降下来的距离,叫做红细胞沉降率。

14 促红细胞生成素:动物缺氧时,将促使肾脏生成一种使红细胞增生的物质,叫做促红细胞生成素。它的作用主要是刺激骨髓生成红细胞。

二、填空题

1. 血液是由液体成分的血浆和悬浮其中的血细胞所组成。

2. 血清和血浆的主要区别在于:血清中不含有一种叫做纤维蛋白原的血浆蛋白成分。

3. 血浆中主要缓冲物质对有:NaHCO3/H2CO3,蛋白质钠盐/蛋白质和Na2HPO4/NaH2PO4。

4. 用盐析法可将血浆蛋白分为白蛋白,球蛋白和纤维蛋白原。

5. 促进红细胞发育和成熟的物质主要是维生素B12,叶酸和促红细胞生成素。

6. 血浆中的主要抗凝物质是抗凝血酶III和肝素。

7. 血液的主要生理功能有运输功能、防御功能、止血功能和维持稳态。

8. 血液样品经抗凝剂处理后离心,离心管底部的红色部分是红细胞,顶部的淡黄色液体是血浆,二者之间很薄的白色部分是白细胞和血小板。

9. 红细胞沉降率与血浆蛋白成分有关,白蛋白增多时红细胞沉降率降低,而纤维蛋白原增多时红细胞沉降率升高。

10. 长期居住在高原者的红细胞数量多于居住在平原者,其主要原因是由于组织中O2分压降低,刺激肾产生促红细胞生成素。

11 血小板主要有粘着、聚集、释放、收缩和吸附等生理特性。

12 红细胞发生沉降的主要原因快慢,关键在于红细胞是否发生血浆叠连现象。

13 5%葡萄糖溶液的渗透压数值与哺乳动物的血浆渗透压值相当。

14 引起血小板聚集的基本化学因素是ADP。

15 血液凝固的三个阶段都需要Ca2+的参与。

16 肝素主要是由肥大细胞产生,其化学本质是直链多糖酯。

17 内环境稳态指的是细胞外液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因素相对稳定。

18 组织液是细胞外液的一部分,它与血浆约占体重的20%。

19 血浆胶体渗透压主要由血浆的白蛋白形成,而血浆的球蛋白_与机体免疫功能有关。

20 T 淋巴细胞的主要功能是与细胞免疫有关;而 B淋巴细胞的主要功能是与体液免疫有关。

21 生理学上,常把血浆中的NaHCO3含量看作是血液的碱储。

22 机体缺乏维生素K 将导致血凝时间延长,主要原因是肝脏凝血酶原形成减少。

23 血浆中最重要的抗凝血物质是抗凝血酶Ⅲ和肝素。

24 血浆中含量最多的免疫球蛋白是IgG。

25 抗凝血酶Ⅲ的主要作用是与凝血酶结合形成复合物,使之失活。

A. 铁离子B. Ca2+ C. K+ D. Na+ E. Cl-和HCO-

五、简答题

第三章血液循环

一、名词解释

1.心动周期:心脏每收缩、舒张一次所构成的活动周期

2.每搏输出量:心脏收缩时一侧心室射入动脉的血量

3.心力储备:指心排出量能随机体代谢的需要而增长的能力

4.期前收缩:在心肌有效不应期之后受到额外刺激,可引起心肌正常收缩之前的收缩

5.代偿间隙:在一次期前收缩之后,有一段较长的心脏舒张期,称代偿间歇

6.窦性节律:由窦房结发出冲动引起的心搏节律

7.异位节律:由窦房结以外的自律细胞取代窦房结而主宰的心搏节律

8.每分输出量:一侧心室每分钟射入动脉的血量

9.脉搏压:收缩压与舒张压之差

10 第一心音

11 心电图

12 T波

13 降压反射:动脉血压升高时,引起压力感受性反射,使心率减慢,外周血管阻力下降,血压下降。

14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是一个激素系统。当大量失血或血压下降时,这个系统会被启动,用以协助调节体内的长期血压与细胞外液量(体液平衡)。

15 心钠素

二、填空题

1.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有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心肌后负荷和心率。

2.心肌细胞按结构和功能可分为特殊心肌细胞(自律细胞)和普通心肌细胞(工作细胞)两大类。

3.普通心肌细胞的生理特性包括兴奋性、传导性和收缩性。

4.血管系统由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组成。

5.影响组织液生成的因素是毛细血管血压、组织静水压、血浆胶渗压和组织液渗透压。

6.心血管调节基本中枢在延髓。

7. 心室肌细胞的静息电位与. K+的平衡电位基本相等,0期去极化主要由Na+内流形成,1期复极化主要由钠通道失活和钾通道被激活后K+短暂外流相等所致,平台期是由于K+携带的外向电流和Ca2+携带的内向电流大致相等所致,3期复极化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慢钙通道完全失活而K+外流逐渐增强。

8. 在心电图中,P波表示左、右心房去极化过程的电位变化,PRS波群表示左、右心室去极化过程的电位变化,T波表示心室复极化过程的电位变化,P-Q间期代表心房开始兴奋到心室开始兴奋所需的时间。

9. 在心室快速射血期,室内压高于房内压和主动脉压,房室瓣处于关闭状态,主动脉瓣处于开放状态。

10 微循环是指_微动脉和_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

11 微循环血流通路有直捷通路、动静脉短路和动静脉吻合支三种。

12 组织液生成的有效滤过压=(毛细血管血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组织液静压)。

13 当心交感神经兴奋时,其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和心肌细胞膜上的肾上腺素能受体结合,可使心率加快。

14 调节心、血管活动的基本中枢在延髓。

15 心肌兴奋后,兴奋性变化的特点是有效不应期特别长。

16 心肌兴奋后,兴奋性发生的周期性变化可分为有效不应期、相对不应期和超常期。

17 心肌的生理特性有兴奋性、自律性、传导性和收缩性。

18 正常典型心电图的波形主要包括P波、P-R段、QRS波、T波和S-T段。

19 影响自律性的主要因素是4期自动去极化速度。

20 在心脏自律组织中,自律性最高的是窦房结P细胞,最低的是浦肯野纤维。

第四章呼吸

一、名词解释

1.每分通气量:每分钟呼出或吸入的气量。

2.氧饱和度:氧含量与氧容量的百分比。

3.氧解离曲线:以氧分压作横坐标,氧饱和度为纵坐标,绘制出的氧分压对血红蛋白结合氧量的函数曲线。

4.通气血流比值:每分钟肺泡通气量与每分钟血流量之间的比值。

5.余气量:在竭尽全力呼气之后,仍能剩留在肺内的气量。

6.肺牵张反射:由肺扩张或缩小而反射性地引起吸气抑制或吸气。

7. 解剖无效腔:从鼻至呼吸性细支气管之间的呼吸道的气体不能参与肺泡气体交换,称为解剖无效腔。

8. 氧容量:100毫升血液中血红蛋白所能结合的最大氧量

9. 氧含量:血红蛋白实际结合的氧量

10. 呼吸商:单位时间内机体CO2产生量与氧气消耗量的比值

11. 减压反射:血压过高时,延髓的心交感中枢、交感缩血管中枢功能降低,心迷走中枢兴奋,引起心跳减慢血管收缩强度下降,使血压恢复正常,称减压反射。

12 补吸气量:平和吸气末,再尽力吸气,多吸入的气体量称为补吸气量。

13 补呼气量:平和呼气末,再尽力呼气,多呼出的气体量称为补呼气量。

14 肺牵张反射:肺扩张能抑制吸气,并引起呼气;肺缩小则能抑制呼气,并引起吸气。

这种反射性呼吸的变化叫做肺牵张反射。

15 呼吸中枢:中枢神经系统内发动和调节呼吸运动的神经细胞群叫做呼吸中枢。

16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是指覆盖在肺泡膜内表面的具有降低液-气界面的表面张力的物质。它是由肺泡Ⅱ型细胞合成与分泌的,其化学本质是二软脂酰卵磷脂。

17 呼吸:动物在进行新陈代谢的过程中,不断从外界摄取氧,同时把代谢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所进行的这种气体交换过程叫做呼吸。

18 呼吸运动:胸腔扩大时肺随之扩大,发生吸气运动。胸腔缩小时,肺也随之缩小,发生呼气运动。胸腔节律性的扩大和缩小,就叫做呼吸运动。

19 潮气量:在平和呼吸时,每次吸入或呼出的气体量叫做潮气量。

20 生理无效腔:生理无效腔是指呼吸系统中那些不能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的空间,包括解剖无效腔和肺泡无效腔两部分。前者是指从鼻腔开始至终末细支气管的空间;后者指肺泡腔中未能进行气体交换的那部分空间。

二、填空题

1.胸内压=肺内压-肺回缩力。

2.气体分子扩散的速度与溶解度成正比,与分子量平方根成反比。

3.功能余气量=余气量+补呼气量。

4.以化学结合形式运输的CO2有碳酸氨盐和氨基甲酸血红蛋白两种。

5.血液运输氧主要是与血红蛋白结合,以氧合血红蛋白的形式存在于红细胞中。

6.气体分子扩散的动力是气体分压差。

7.使氧解离曲线右移的因素有PH下降,PO2下降,PCO2升高,温度升高,2,3—DPG含量下降。

8.肺表面活性物质由肺泡壁Ⅱ型细胞分泌。

9.影响肺换气的主要因素是、和。

10.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是由肺泡肺毛细血管内皮层型细胞分泌的,它的主要化学成分是_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9.高等动物的呼吸过程包括外呼吸、气体运输和内呼吸。

10.在电子显微镜下,呼吸膜含有肺毛细血管内皮层、基膜层、间质层、肺泡上皮层、液体层、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层6层结构

11. 氧的化学结合是结合到血红蛋白中血红素的______上。一个分子的血红蛋白可以结合______个分子的氧。

12. 氧的解离曲线发生左移,表明血红蛋白结合氧的能力增高;当温度升高、PO2升高时,曲线将会右移。

13. 2,3-二磷酸甘油酸是红细胞在无氧代谢中产生的,它可以使血红蛋白与氧的亲和力下降。

14. CO2可以结合到血红蛋白分子的自由氨基上,形成的物质叫做氨基甲酸血红蛋白。

15. 人体呼吸运动的基本节律产生于延髓。

16. CO2分压增高时,主要是通过中枢化学感受器,其次才是通过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反射性地使呼吸运动加强。

17.肺通气的阻力包括弹性阻力和非弹性阻力。

18. 在呼吸运动的调节中,CO2增多主要作用于中枢化学感受器,缺氧刺激主要作用于外周化学感受器,二者都能引起呼吸运动增强。

19. 缺氧刺激对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的作用是兴奋,对呼吸中枢的直接作用是抑制。

20. 人体最主要的吸气肌是膈肌和肋间外肌;最主要的呼气肌是腹壁肌和肋间内肌。

第六章消化与吸收

一、名词解释

1.物理消化:经过咀嚼和胃肠运动,使饲料磨碎并与消化液混合成食糜,向消化道后段推送的过程。

2 胃的排空:随着胃的运动,食糜分批地由胃移送入

3.反刍反刍动物在摄食时,饲料不经充分咀嚼,就吞入瘤胃,在休息时返回到口腔,仔细地咀嚼,这种独特的消化活动称反刍。

4 容受性舒张:当咀嚼和吞咽食物时,反射性地通过迷走神经引起胃底和胃体部的肌肉舒张的反射。

5 化学消化:利用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中的各种酶对饲料进行消化。

6.微生物消化:利用畜禽消化道内栖居的大量微生物对饲料进行消化。

7. 消化:食物中的各种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内被分解为可吸收和利用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称为消化。

8. 细胞内消化:物质在细胞内进行的消化过程,例如细胞的吞噬作用

9. 细胞外消化:物质在细胞外进行的消化过程

10 生物学消化:是指消化管内的微生物所参与的消化过程。

11 基础电节律:胃肠平滑肌的静息电位不稳定,能够自动缓慢而有节律地去极化,出现慢的节律性电位变化,叫做基础电节律(慢波)。

12 容受性舒张:胃肠平滑肌具有明显的展长性,随着它的内容物增多,可以被展长若干倍,而仍保持胃肠内的压力无明显变化,这种现象叫做容受性舒张。

13 饥饿收缩:随着胃的运动,胃内容物不断后送,胃内逐渐空虚。如不及时进食,整个胃将出现周期性的强烈收缩,并伴发饥饿感觉,这种胃运动叫做饥饿收缩。

14 肠-胃反射:食糜进入十二指肠后,其中的酸、脂肪以及渗透压过高或过低等均刺激十二指肠壁的感受器,反射性地引起胃运动减弱,胃排空减慢,这种反射叫做肠-胃反射。

15 反刍:反刍动物采食较粗糙,饲料未经充分咀嚼即吞入瘤胃。被胃内的水分和唾液浸泡变软,在休息时返回到口腔仔细的咀嚼,这种特殊的消化活动叫反刍。

16 蠕动冲:小肠的蠕动一般速度很慢,每分钟约推进数厘米,但有时也发生快速的蠕动,每秒推进5~25cm,推进食糜快速通过相当长的一段肠管,这种收缩叫蠕动冲。

17 分节运动:主要是指由肠壁环行肌的收缩和舒张所形成。即在一段小肠壁上,许多点同时出现环行肌收缩,将食糜分成若干不全断的节段。随后原来收缩处舒张,原来舒张处收缩,使食糜又形成许多新的节段。

18 摆动运动:以纵行肌节律性的收缩和舒张为主的一种运动形式。表现为肠袢的一侧时而伸长时而缩短,形如钟摆运动。

19 发酵作用:大肠中的发酵菌能使饲料中的纤维素和未被小肠消化的可溶性糖产生有机酸(乳酸和挥发性脂肪酸)以及气体(甲烷、二氧化碳、氮和少量氢等)。这种作用叫做发酵作用。

20 腐败作用:大肠中的腐败菌能使饲料中的蛋白质、氨基酸和尿素等物质产生吲哚、尸胺、粪臭素、氨以及一些其它气体。这种作用叫做腐败作用。

二、填空题

1.饲料在消化管内消化方式有物理、化学、微生物三种。

2.胃内压超过小肠内压时,才能排空。

3.人体最重要的消化腺是胰腺_。

4.胃的消化性运动主要有紧张性收缩和蠕动两种。

5.瘤胃内的微生物主要为细菌、_纤毛虫、真菌。

6.家畜吸收营养的主要部位是_小肠。

7.瘤胃微生物能合成B族维生素及维生素K。

8.胃液的分泌分为头期、胃期、肠期三个阶段。

9.胰淀粉酶的作用是分解淀粉和糖元。

10.促胰液素可使胰腺分泌大量的水和碳酸氢盐。

11. 胃肠道的神经支配有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和壁内神经丛。

12. 支配胃肠道的副交感神经是迷走神经和盆神经。

13. 胃液主要有4种成份,分别是胃蛋白酶原、粘液、内因子和盐酸。

14. 小肠运动的形式主要有蠕动、分节运动和摆动。小肠内的消化液有:小肠分泌的小肠液和胰液_,以及肝分泌的胆汁,其中消化能力最强的是胰液_。

15. 蛋白质的主要吸收形式是氨基酸,糖的主要吸收形式是葡萄糖,二者的吸收都需要与Na+协同吸收。

16. 大肠内微生素可合成少量的维生素K和维生素B复合物,并由肠壁吸收。

17.血糖浓度升高时,胰岛素分泌增加,而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

18 反刍的生理意义在于把饲料嚼细和混入大量的唾液,以便更好地_消化。

19 饲料中可消化的干物质有70~80%,经过瘤胃的细菌和的分解,产生挥发性脂肪酸、氨和CO2等。

20 食管沟闭合与吞咽动作是同时_发生的,也是通过反射_所引起,其感受器位于口腔和咽部的粘膜。

21 胃酸缺乏不利于铁和钙的吸收。

22 抑制胃排空的十二指肠内因素包括肠胃反射、促胰液素、抑胃肽_和胆囊收缩素。

23 营养物质的主要吸收部位在小肠。

24 小肠内蛋白质以氨基酸形式被主动吸收。

25 小肠内脂肪的主要消化产物是脂肪酸、甘油一酯和胆固醇_。

第七章排泄与渗透压调节

一、名词解释

1.原尿:入球小动脉的血液经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形成的滤过液。

2.终尿:原尿经过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作用及分泌作用,最终形成的尿液

3.肾小球滤过率:单位时间内从肾小球滤过的原尿量。

4.有效滤过压:存在于滤过膜两侧的压力差。

5.排泄:动物有机体将代谢终产物和其它不需要的物质经过血液循环由体内排出的过程。

6.肾糖阈:肾小管重吸收葡萄糖的浓度限度。

7.肾单位:肾单位是肾脏的基本功能单位,由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

8.高渗尿:尿的渗透压高于血浆渗透压

9. 渗透性利尿:由于小管液中渗透压的升高,阻碍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而引起的尿量增加

10 渗透性利尿:如果原尿中溶质浓度很高,渗透压就大,必然要妨碍肾小管对水分的重吸收,使尿量增多。这种现象叫做渗透性利尿。

11 水利尿:动物大量饮清水后尿量增多的现象叫做水利尿。它主要是由于ADH 释放减少,使水重吸收减少所致。

12 H+-Na+交换:肾小管分泌氢离子是与钠离子的重吸收同时进行的,所以叫做氢离子-钠离子交换。

13 逆流交换:液体从“U”形管的降支流入,经过管底而由升支流出,其方向相反,叫做逆流。若两管壁具有通透性或导热性,则液体在流动过程中,其中的溶质或热量可以在两管之间进行交换,这种现象叫逆流交换。

14 逆流倍增:在逆流系统中,由于管壁的通透性和管壁周围环境的作用或逆流交换作用,使两管液体中的溶质浓度或热量由上至下逐渐递增,这种现象称为逆流倍增。

15 肾小管的尿素再循环:由于升支细段对尿素具有中等通透性,所以从内髓集合管出来的尿素可以进入升支细段,再回到内髓集合管,并再弥散到内髓区组织液,这个过程叫做尿素再循环。

二、填空题

1.原尿是不含蛋白质的血浆。

2.肾小球滤过作用的动力是有效滤过压。

3.分泌与排泄都是通过肾小管上皮细胞进行的。

4.引起排尿反射的刺激是膀胱内压升高。

5.影响肾小球滤过作用的因素有滤过膜的通透性和滤过压。

6.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方式有主动重吸收和被动重吸收两类。

7.影响抗利尿激素释放的因素有血浆晶体渗透压的改变和循环血量的改变。

8.醛固酮由肾上腺皮质球状带分泌,作用为保钠排钾。

9.滤过膜由肾小球毛细胞内皮细胞细胞层,基膜层,肾小囊脏层细胞层三层膜组成。

10.尿液生成过程包括肾小球滤过,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和排泄。

11.肾小管由近端小管,髓绊细段,远端小管三部分组成。

12.肾小体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两部分。

13.肾小球旁器由肾小球旁细胞,系膜细胞(或间质细胞)和致密斑三类细胞组成。

14.影响肾小球滤过作用的因素有滤过膜的通透性和有效滤过压。

16.葡萄糖和Na+重吸收的主要部位在近端上管和。

17.肾单位的基本功能是排出代谢终末产物,这主要通过肾小球的滤过,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选择性重吸收与主动分泌。

18.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具有一定的通透性,这种通透性的高低主要受抗利尿激素(ADH)激素的调节。

19.生理状况下,促进肾小球滤过的动力是肾小球毛细血管压,滤过的阻力是血浆胶体渗透压和肾小囊内压。

20. 肾小管和集合管分泌的主要物质有H+、K+和NH3。

21.血浆胶体渗透压的升高,肾小球滤过率将降低;而肾小管重吸收率增加;使尿的排出量减少。

第十章神经系统

一、名词解释

1.化学性突触:依靠突触前神经元末稍释放特殊的化学物质作为传递信息的媒介,对突触后神经元产生影响的突触。

2.神经递质:由突触前神经元合成并在末梢处释放,经突触间隙扩散,特异性作用于突触后膜神经元或效应器上的受体,引起信息从突触前传递到突触后的化学物质称为神经递质。

3 .突触延搁:信息经突触传递时存在一定的时间延误称突触延搁。

4.受体:指细胞膜或细胞内的某些大分子蛋白质,它能识别特定的化学物质并与之特异性结合,并诱发生物学效应。

5.特异投射系统:从机体各感受器发出的神经冲动,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后,由固定的感觉传导路,集中到达丘脑的一定神经核,由此发出纤维投射到大脑皮质的各感觉区,产生特定的感觉,这种传导系统称特异性传导系统。

6.脑干网状结构:指从延髓、脑桥、中脑直达间脑的广泛区域,由一些散在的神经元群及其突触联系所构成的神经网络。

7.去大脑僵直:将中脑前后丘切断后,动物出现四肢僵直,头后仰,尾巴翘起,躯体呈角弓反张状态,这一现象称去大脑僵直。

8.锥体系:指由大脑皮质发出并经延髓锥体而后行至脊髓的传导束。

9.条件反射:指动物机体在出生后为适应个体所处的环境而逐渐建立的反射。

10.牵张反射:骨胳肌被牵拉时,肌肉内肌梭受到刺激,产生的感觉冲动传入脊髓,引起被牵拉肌肉发生反射性收缩,称牵张反射。

11.脊髓休克:当横断脊髓后,横断以下脊髓的反射功能暂时消失的现象称为脊髓休克

12. 突触:神经元相接触的部位

13. 兴奋-收缩耦联:骨骼肌接受神经冲动引起收缩时,以膜的电位变化为特征的兴奋过程和以肌纤维机械变化为基础的收缩过程之间,存在着某种中介过程把二者联系起来,这一过程叫兴奋收缩耦联。

14.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动作电位传至轴突末稍时,使突触前膜兴奋,并释放兴奋性递质,递质与后膜的受体结合,主要打开了后膜上的Na+离子通道, Na+内流,使后膜出现局部去极化,称为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15. 抑制性突触后电位:当抑制性神经元兴奋性时,其末梢释放抑制性化学递质,递质与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后,使后膜对K+、Cl-尤其是Cl-的通透性升高,导致K+外流和Cl-内流,使后膜超极化,称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16. 突触前抑制:兴奋性突触的突触前神经元轴突末梢受到另一神经元轴突末梢的影响,导致前者兴奋性递质的释放减少,从而使突触后神经元不易或不能兴奋而呈现的抑制

17. 突触后抑制:由抑制性递质在突触后膜引起抑制性突触后电位而发生的抑制效应

18. 非特异性投射系统:特异性投射系统第二级神经元的纤维通过脑干时,发出侧支与脑干网状结构的神经元发生突触联系,然后在网状结构内多次换元而投射到大脑皮质的广泛区域,这种投射不具点对点的关系,称非特异性投射系统

19 后放:当刺激停止后,传出神经仍可在一定时间内连续发放冲动使反射延续一段时间,这种现象称为后放.

20 牵涉痛:当有些内脏患病时,常在皮肤不同区域发生疼痛或疼痛过敏,叫做牵涉痛。

21 对侧伸肌反射:对脊休克恢复的动物,如果用很强的刺激作用于肢体,除本侧肢体发生屈曲反应外,同时也引起对侧肢体伸直,以支持体重,这种对侧肢体伸直的反射叫做对侧伸肌反射。

22 屈肌反射:对脊休克恢复的动物,以针刺激左(右)侧后肢跖部皮肤时,就可引起该肢屈曲,这种现象叫做屈肌反射。

23 腱反射:是指快速牵拉肌腱时发生的牵张反射,叫做腱反射。

二、填空题

1.根据神经元的功能,可将其分为感觉神经元,运动神经元,中间神经元三种。

2.神经纤维传导的一般特征是生理完整性,绝缘性,双向性,不衰减性,相对不疲劳性。

3.根据突触传递信息的方式,可将突触分为化学性突触和电突触两种。

4.突触传递的特征是单向传递,突触延搁,总和现象,对内环境变化的敏感性,易于疲劳性。

5.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元之间相互联系的主要方式有单线式,辐散式,聚合式与环路式。

6.根据感受器所接受的刺激性质,常分为机械感受器,温度感受器,光感受器和化学感受器。

7.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有适宜刺激,换能作用,适应现象,编码作用和反馈调节。

8.小脑的主要功能有调节躯体平衡,调节肌紧张,调节随意运动。

9.根据脑电图的频率,人为地将其分为α,β,δ,θ四个波形。

10.根据不同睡眠状态下脑电特征,睡眠可分为慢波睡眠和异相睡眠两种时相。

11.神经动作电位的去极相是由Na+内流形成,而复极相是由K+外流形成。

12. 无髓纤维传导兴奋的机制是局部环路电流;而有髓纤维传导兴奋的特点是跳跃式传导,其优点是速度快、节省能量。13.根据对下一个神经元的功能影响不同,突触可分为兴奋性突触和抑制性突触

14. 如果某一神经细胞的动作电位幅度为120mV,其超射电位数值为40mV,它的静息电位则为-80mV。

15. 植物性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控制具有紧张性,所以当剪断支配心脏的交感神经后,动物的心率减慢。

16. 交感神经节前纤维释放的递质是乙酰胆碱,可以使肾上腺髓质分泌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增多。

17. 在建立条件反射时,需要使用无关刺激与非条件刺激刺激在时间上反复结合,这个过程叫做强化。

18. 支配心脏的神经有心交感神经、心迷走神经和肽能神经元_;支配血管的神经有缩血管神经纤维和舒血管神经纤维。

19. 刺激心交感神经的主要效应是心跳加快加强,而刺激心迷走神经的主要效应是心跳减慢减弱。

20. 交感舒血管纤维末梢释放乙酰胆碱,通过M受体发挥效应。

21. 心交感神经元的节前纤维释放乙酰胆碱,与节后神经元表面的N型受体结合发挥作用,而节后纤维释放去甲肾上腺素,与心肌细胞膜上的β1受体结合发挥作用。心迷走神经节前纤维和节后纤维均释放乙酰胆碱,但神经节细胞膜上的受体是N型,而心肌细胞膜上的受体是M型。

22 轴突-树突突触,又称依傍性兴奋性突触,其功能是使神经元发生改变。

23 兴奋性化学递质主要是使后膜对Na+的通透性升高,而抑制性化学递质主要是使后膜对Cl-的通透性升高。

24 突触后电位分为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和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突触释放的化学递质有多种。

25 单胺类递质包括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_和5-羟色胺。

)

第九章内分泌

一、名词解释

1.内分泌:由内分泌腺或散在的内分泌细胞把胞浆中生物活性物质排到周围血浆或组织液的过程。

2.神经内分泌:某些神经元除了产生和传导神经冲动外,还具有合成和释放激素的功能,称为神经内分泌。

3.旁分泌:激素不经血液运输,仅由组织液扩散而作用于邻近细胞,称旁分泌

4.激素:由内分泌腺或散在的内分泌细胞所分泌的能传递信息的活性物质。

5.垂体门脉系统:下丘脑促垂体区神经元的轴突末梢与垂体门脉的初级毛细血管网相接,下丘脑分泌的激素从这里释放入血液,再沿门脉血管到达腺垂体,形成次级毛细血管网。

6.长反馈调节:指外周靶腺所分泌的激素对下丘脑所起的调节作用。

7.应急反应:有害刺激引起的机体一系列非特异性反应称应激反应

8 脑肠肽:有些激素不仅存在于胃肠道内,还存在于脑内,这些双重分布的激素称为脑肠肽。

9肠胃反射:食物进入肠道后,抑制胃的排空的反射。

10胆盐的肠肝循环:胆盐排出小肠后,绝大部分可由小肠粘膜吸收入血,经门静脉回到肝脏重新组成胆汁排入十二指肠,这一过程称胆盐的肠肝循环。

11 食管沟反射:幼畜吮吸动作可反射性使食管沟两唇卷曲成勺状,供乳汁不经前胃而直接流进皱胃,这一反射称食管沟反射。

12下丘脑—腺垂体—甲状腺轴:下丘脑、腺垂体与甲状腺之间的功能联系及其调控关系,形成一个系统,称下丘脑—腺垂体—甲状腺轴。

13 允许作用:激素本身由于数量很少,不引起任何明显效应,但可使其它刺激的效应大为增加,激素的这种条件化作用叫做允许作用。如皮质醇的存在是肾上腺素促使糖原酵解的必要条件。

14 协同作用:指两种激素共同完成某一特定的生理机能。

15 拮抗作用:指两种激素对某一特定的生理机能起相反的作用。

二、填空题

1.按化学性质不同,激素可分为四类含氮激素,类固醇激素(甾体激素),固醇类激素,脂肪酸衍生物。

2.加压素和催产素分别由视上核和室旁核所分泌。

3.甲状腺分泌的激素为含碘的甲状腺激素,主要有T3和T4两种。

4.甲状腺素的合成过程可概括为聚碘作用,碘的活化,酪氨酸碘化和碘化酪氨酸耦联等步骤。

5.参与调节钙代谢最重要的激素是甲状旁腺素,维生素D3和降钙素。

6.哺乳动物的胰岛至少含5种内分泌细胞,即A细胞,B细胞,D细胞,PP细胞和D1细胞。

7.胰岛分泌的激素有: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生长抑素,胰多肽等。

8.根据结构和功能可将肾上腺皮质激素分为盐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和性激素三类。

9. 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时,机体产热量增加,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提高。

10. 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可促进腺垂体释放促甲状腺激素(TSH),此种激素能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分泌。

11. 现已知腺垂体释放的激素至少有7种,它们分别是生长激素、催乳素、促甲状腺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黑激素、促卵泡素和黄体生成素。

12 肾上腺皮质各主要细胞带的分泌物分别是:球状带醛固酮,束状带皮质酮和皮质醇,网状带雄激素和雌激素。

13 作用最强的盐皮质激素是醛固酮,它能促进肾脏的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Na+的重吸收,抑制K+的重吸收。

14 醛固酮具有保钠排钾作用,当其分泌过多时,可使家畜同时出现高血钠和低血钾症。

15 调节ACTH分泌的三个主要因素是CRH,血中糖皮质激素浓度及与觉醒和睡眠有关的昼夜周期及应激变化。

16 肾上腺素可促进肝糖元分解,抑制葡萄糖引起的胰岛素分泌。

17 切除动物的甲状旁腺或肾上腺皮质,不能维持该动物的生命;而切除甲状腺或肾上腺髓质,该动物能生存较长时间。

18 胰岛素可促进体内脂肪的储存,抑制储存脂肪的水解。胰岛素缺乏时,常常出现酮血症和高血脂症。

19 甲状旁腺激素对肾的作用有两个方面。即促进肾小管对钙的重吸收,抑制肾小管对磷的重吸收。

20 PMSG是由母马、母驴的子宫内膜蜕膜细胞分泌,其主要作用是促进卵泡的生长发育。

21光照能抑制松果体褪黑激素分泌,从而促进垂体促性腺激素分泌。

22 胰岛素的主要生理作用是:降低血糖,促进脂肪合成,促进机体生长。

23 腺垂体不通过靶腺而发挥作用的激素有GH、PRL和MSH。

24 下丘脑的释放激素(因子)和释放抑制激素(因子)的功能通过门脉血管的运输机制来调节垂体前叶的分泌。

25 神经垂体释放的激素是抗利尿激素和催产素。

(注:本资料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请预览后才下载,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动物生理学试题库答案

. 答案 一、名词解释: 7.原尿:入球小动脉的血液经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形成的滤过液。 8.终尿:原尿经过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作用及分泌作用,最终形成的尿液。9.肾小球滤过率:单位时间内从肾小球滤过的原尿量。 10.有效滤过压:存在于滤过膜两侧的压力差。 11.排泄:动物有机体将代谢终产物和其它不需要的物质经过血液循环由体内排出的过程。 12.肾糖阈:肾小管重吸收葡萄糖的浓度限度。 13.能量代谢:体内伴随物质代谢所发生的能量释放、转化和利用的过程。14.基础代谢:动物在维持基本生命活动条件下的能量代谢水平。 15.静止能量代谢:动物在一般的畜舍或实验室条件下、早晨饲喂前休息时的能量代谢水平。 16.等热范围:动物的代谢强度和产热量保持在生理最低水平时的环境温度。17.蒸发:机体的热量靠体表呼吸道水份 18.辐射:体热以红外线形式向温度较低的外界散发。 19.物理消化:经过咀嚼和胃肠运动,使饲料磨碎并与消化液混合成食糜,向消化道后段推送的过程。 20.胃的排空:随着胃的运动,食糜分批地由胃移送入 21.反刍:反刍动物在摄食时,饲料不经充分咀嚼,就吞入瘤胃,在休息时返回到口腔,仔细地咀嚼,这种独特的消化活动称反刍。 文档Word

. 22.容受性舒张:当咀嚼和吞咽食物时,反射性地通过迷走神经引起胃底和胃 体部的肌肉舒张的反射。 23.化学消化:利用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中的各种酶对饲料进行消化。24.微生物消化:利用畜禽消化道内栖居的大量微生物对饲料进行消化。25.肾单位:肾单位是肾脏的基本功能单位,由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 26.致密斑:致密斑位于远曲小管起始部或髓绊升支粗段部分,细胞核密集而 形成圆盘状的聚集区,其功能为感受小管液中钠离子浓度的变化从而调节肾素的分泌。 27.继发转运:指通过耦联转运系统由离子梯度驱动的转运 28.肾小球滤过率:每分钟两侧肾脏生成原尿的量 29.肾糖阈:尿中开始出现葡萄糖时的血糖浓度 30.高渗尿:尿的渗透压高于血浆渗透压 31.肌小节:肌原纤维每两条Z线之间的部分称为肌小节,是肌肉收缩和舒张的基本单位 32.横桥:肌球蛋白的头部露出在粗肌丝的表面形成横桥。 33.等张收缩:肌肉张力不变而长度发生改变的收缩 34.等长收缩:肌肉长度不变而张力发生改变的收缩 35.强直收缩:对肌肉刺激频率不断加大,肌肉不断进行收缩总和,直至处于持续的缩短状态称强直收缩 ++跨膜外流而引起的终板膜跨膜内流和36.终板电位:终板膜上发生的NaK 的去极化称终板电位。.量子释放:以小泡为单位的倾囊释放称为量子释放37文档Word .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练习题及答案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练习题 第一章绪论 一、填空题: 1正反馈就是指反馈信息对起。 2反射弧就是由 , , , ,与五个部分组成。 3体液包括与。 4反射活动包括与两大类。 5体液调节得特点就是反应速度慢、作用时间。 6自身调节得特点就是:调节作用较 ,对刺激得敏感性。 二、选择题: 1.下列各种实验中,何种属于急性实验方法。( ) A离体蛙心灌流实验 B狗食管瘘假饲实验 C临床胃液分析实验 D血液常规检查 2.维持机体稳态得重要途径就是:( ) A正反馈调节 B负反馈调节 C神经调节 D 体液调节 三、名词解释: 1可兴奋组织 2稳态 3反馈 新陈代谢:指生物体与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与能量交换,实现自我更新得最基本得生命活动过程。 兴奋性:指机体(活组织或细胞)对刺激发生反应得能力或特性,称为兴奋性(或应激性)。 适应性:指机体得功能与环境协调一致地变化并能保持自身生存得能力或特性称为适应性。 兴奋:由相对静止状态转变为活动状态或功能活动由弱变强。 抑制:由活动状态转变为相对静止状态,或功能活动由强变弱。 自身调节:即不依赖于神经与体液调节,由机体器官、组织与细胞自身对刺激产生得适应性反应。 体液调节:指机体依赖某些化学信息物质(如激素)通过体液运输,对靶器官、靶组织或靶细胞得功能进行调节得方式;主要参与对机体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生殖等功能活动得调节。 正反馈:指受控部分发回得反馈信息使控制部分得活动加强得调节方式(系一个不可逆得生理调节过程)。 负反馈:指受控部分发回得反馈信息使控制部分得活动减弱得调节方式(系一个可逆得调节过程)。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控制信息加强作用 2、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3、细胞内液细胞外液 4、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 5、持久 6、局限较小 二、选择题 1、A 2、B 三、名词解释 1可兴奋组织在接受刺激后迅速产生特殊生物电反应得组织被称作可兴奋组织。 2稳态内环境理化性质维持相对恒定得状态,称为稳态。 3反馈:在人体生理功能自动控制原理中,受控部分不断得将信息回输到控制部分,以纠正或调节控制部分对受控部分得影响,从而实现自动而精确得调节,这一过程称之为反馈。反馈有正反馈与负反馈之分。受控部分得反馈信息,对控制部分得控制信息起促进或增强作用者称正反馈,与此相反,反馈信息对控制信息起减弱作用者,称为负反馈。 第二章细胞得基本功能 一、填空题: 1.静息电位就是外流形成得电-化学平衡电位,静息 电位绝对值称超极化。 2.冲动达到神经-肌肉接头处,使突触前膜释放 ,使终板膜 主要对得通透性增加。 3.骨骼肌收缩时,胞浆内得钙离子升高,其主要来源于。 4.横桥具有ATP酶得作用,当它与蛋白结合后才被激活。 5.骨骼肌收缩与舒张过程中,胞浆内钙离子浓度得升高主要就是 由于钙离子由中释放,而钙离子浓度得降低,主要就是由于肌浆网结构中活动得结果。 6.细胞去极化后向原来得极化状态恢复得过程称为。 7.肌肉收缩就是肌丝向肌丝滑行得结果。 8.骨骼肌细胞兴奋-收缩耦联得中介物质就是。 9.钠离子泵就是一种酶,它能分ATP解释出能量以形成 与维持细胞内外得正常分布状态。 10.终板膜上乙酰胆碱受体通道开放时,可允许与 同时通过,结果造成终板膜去极化,形成终板电位。 11.第二信使物质主要通过两条途径影响细胞功能:一就是通过 直接激活各种 ,引起磷酸化反应,二就是提高胞浆中浓度。 12.如果化学信号与膜受体结合后激活了膜内得促速G 蛋白(Gs), 则Gs与GTP得复合物可以增强得活性,后者可使

动物生理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专科

《动物生理学》复习题 一、填空题 1、醛固酮的主要作用是 __ _____,它的分泌受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 系统和血_______↓、血_______↑的调节。 2、当交感神经兴奋时,心率,支气管平滑肌,瞳孔。 3、血浆中有许多缓冲对以维持其pH的稳定,其中最重要一对是。 4、血浆胶体渗透压主要由组成, 血浆晶体渗透压主要由 组成。哺乳动物的血浆的渗透压大约与葡萄糖或氯化钠溶液相等。 5、皮肤散热的方式有、、 和 。 6、胰岛素的作用是使血糖水平,胰高血糖素的作用是使血糖水 平,调节这两种激素分泌的最重要的因素是。7、肾小球滤过压等于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和 代数和。 8、血液是由液体成分的和悬浮其中的所组成。 9、肾上腺皮质产生、和三类激素。 肾上腺髓质产生和二种激素。 10、血浆蛋白中_____________是构成血浆胶体渗透压的主要成分, _____________是机体防御机能的重要组成部分,_____ _________则参与血液凝固 11、机体在安静时的主要产热器官是___ ___,运动或使役时的主要 产热器官是____ ____,促进机体产热的最主要的激素是。 12、经典突触的结构包括_________ __、_________ __ 和_________ ___。 13、通过消化液中消化酶实现的消化活动称为___ _____消化。

14、胃肠共有的运动形式是,小肠特有的运动形式 是。营养物质消化和吸收最主要的部位是。 二、选择题 1、维持机体稳态的重要调节过程是()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负反馈调节 D.自身调节 2、红细胞的比容是指红细胞() A. 与血浆容积之比 B. 在血液中所占的重量百分比 C. 与血管容积之比 D. 在血液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 3、微循环最重要的生理意义是() A.物质交换 B.维持血容量 C.促进散热 D.保存体温 在血液中运输的主要形式是() 4、CO 2 A.物理溶解 B. 形成碳酸氢盐 C. 形成氨基甲酸血红蛋白 D.与血浆蛋白结合 5、胃蛋白酶原转变为胃蛋白酶的激活物是() A. Cl- B. Na+ C. HCl D. 内因子 6、关于胆汁的生理作用,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胆盐、胆固醇、卵磷脂都可乳化脂肪 B. 胆汁酸可与脂肪酸结合,促进脂肪酸的吸收 C. 胆汁可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D. 胆汁的消化酶可促进脂肪的消化 7.原尿和终尿最主要的区别在于终尿中不含() A. 葡萄糖 B. Nacl C. Kcl D. 白蛋白 8. 下列哪些物质是合成甲状腺素的必需原料() A. 碘 B. 铁 C. 镁 D. 钠 9、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A.反射 B.反应 C.适应 D.反馈 10、条件反射的特征是() A.种族遗传 B.先天获得 C.反射弧固定 D.个体在后天生活中形成

动物生理学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 1.非特异性投射系统 答案:丘脑第三类细胞群及其投射到大脑皮层的神经通路称为非特异性投射系统。 2.异位节律() 答案:由潜在起搏点所形成心脏节律称为异位节律。 3.肺活量(,) 答案:最大吸气后,从肺内所能呼出的最大气量 4.血清() 答案:血液凝固后1~2小时,血块发生回缩,同时析出淡黄色的液体 5.纤维蛋白溶解系统: 答案: 6.受体()蛋白 答案:一种能识别和选择性结合某种配体(信号分子),起到传递化学信息的蛋白质 7.肾血流量自身调节 答案: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肾血流量能通过自身调节作用保持相对稳定,包括血管的肌源性自身调节、球-管平衡和小管液中溶质浓度引起的渗透性利尿等 8.有效不应期() 答案:心肌细胞从0期开始至复极达-60这一段不能再产生动作电位的时期。 9.非自动控制系统 答案:是一个开环系统( ),受控部分的活动不会反过来影响控制部分,是单方向的。 10.余气量(,) 答案:最大呼气末尚存留于肺中不能呼出的气量 二、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哪些属于细胞、分子水平的研究: A.化学突触传递的原理 B.骨骼肌收缩的原理 C. 血液在心血管中的流动规律 D.心脏的泵血过程 答案:, 2.以电紧张形式扩布的是

A.动作电位 B.静息电位 C.局部电流 D.局部电位 答案:D 3.体液调节的特点是: A.缓慢 B.广泛 C.持久 D.迅速 答案: 4.躯体运动神经属于: A.感受器 B.传入神经 C.中枢 D.传出神经 答案:D 5.刺激阈值是指 A.保持一定的刺激持续时间和强度-时间变化率不变,引起组织兴奋所需的最小刺激强度 B.刺激时间不限,引起组织兴奋所需的最适刺激强度 C.保持刺激强度不变,引起引起组织兴奋所需的最适刺激时间 D.用最小刺激强度, 引起引起组织兴奋所需的最短刺激时间 答案:A 6.静息电位的大小接近于 A.平衡电位 B.平衡电位 C.平衡电位和平衡电位之和 D.平衡电位和平衡电位之差 答案:A 7.下列关于稳态的描述,哪些是正确的: A.维持内环境理化性质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为稳态 B.稳态是机体的各种调节机制维持的一种动态平衡状态 C.负反馈调节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重要途径 D.稳态的调定点是固定不变的 答案: 8.下列各项属于条件反射的是: A.需后天学习获得

动物医学专业动物生理学试题库-期末考试-兽医考研-专用

【测试题】 一、选择题 1. 正常原尿的下列成分中哪一种能全部被重吸收? ( ) A、水 B、Na+ C、尿素 D、葡萄糖 2. 在肾小球滤过时,促进血浆滤出的直接动力是( )。 A、全身动脉血压 B、肾动脉血压 C、入球小动脉血压 D、出球小动脉血压 3. 阴部神经兴奋时( )。 A、尿道括约肌收缩 B、逼尿肌收缩 C、尿道外括约肌收缩 D.尿道外括约肌舒 4. 对原尿部分物质而言,重吸收的主要部位是( ) A、近曲小管 B、远曲小管 C、髓袢降支 D、髓袢升支 5. 大量失血引起尿少的主要原因是( )。 A、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下降C、.囊压增高 B、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D、滤过膜通透性减小 6. 近端小管重吸收的特点是( )。 A、重吸收物质种类少 B、各种物质重吸收量少 C、小管液与上皮细胞液保持等渗D受神经和体液因素调节 7. 肾维持机体水平衡的功能主要是通过对下列哪一项的调节实现的?( ) A、肾小球的滤过量 C、近端小管对水的重吸收量 B、肾小管的分泌功能 D、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量

8. 下列哪一项可直接促进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Na+和Cl-的重吸收?( ) A、血管紧素 B、抗利尿激素 C、心房钠尿肽 D、醛固酮 9. 肾髓质渗透压梯度的维持依靠( )。 A、弓形动脉 B、小叶间动脉 C、管周毛细血管网 D、直小血管 10. 建立起肾外髓部渗透压梯度的物质基础是( )。 A、NaCl B、尿素 C、肌酐 D、KCl 二、填空题 1. 尿生成的过程包括肾小球的__________、肾小管、集合管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三个基本过程。 2. 肾小球滤过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 3. _____________调节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而__________调节Na+、K+的转运。 4. 静脉注射甘露醇引起的利尿称为__________,大量饮清水引起的利尿称为__________。 5. ________________的增高、_____________及_____________的降低,是引起抗利尿激素释放的主要因素。 6. 肾小球旁器由,和三部分组成。 7. 浓度升高、浓度降低可直接刺激醛固酮的分泌。 8. 滤过分数是和之比,表示流经肾脏的血浆被滤出生成原尿的情况。 9. 不论肾小球的滤过率是增加还是减少,近端小管对水和Na+的重吸收是定比重进行的,重吸收率始终为肾小球滤过率的左右,这种定比重吸收的现象称为。 10. 初级排尿中枢在。皮层的高级中枢可抑制或加强初级中枢的反射活动。 三、判断题 1. 在一般情况下,肾血流量的相对稳定是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维持的。…………() 2.原尿与血浆的本质区别在于原尿中不含有红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 3. 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将使有效滤过压降低,肾小球滤过量减少。………………() 4. 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使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使尿量增多。…………………() 5. 尿液的浓缩主要发生在髓袢升支粗段。因为该段肾小管不能主动重吸收 Na+而对水通透,使髓袢升支粗段小管液成为高渗溶液。………………………………() 6. 肾小管和集合管可分泌H+、K+和NH3。…………………………() 7. 生理状态下不同物质通过肾小球滤过膜的能力取决于被滤过物质的大小, 而和其所带电荷的性质无关。…………………………………………………………() 8. 葡萄糖的重吸收是与Na+的主动重吸收是相耦联的,属于继发性主动转运。……() 9. 抗利尿激素可调节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水的重吸收 大部分在该部位进行。……………………………………………() 10. 肾小管上皮细胞可通过入胞方式从小管液中重吸收少量被滤出的小分子蛋白质。()

动物生理学试题一(含答案)

动物生理学试题一 (职高班用) 一、选择题 1.下列哪项指标可反映兴奋性的大小 A 动作电位去极化幅度 B 动作电位去极化速度 C 膜电位水平 D 阈强度 2.动作电位长极相(上升支)的出现与膜对哪种离子通透性的变化有关 A K+通透性降低 B K+通透性增高 C Na+通透性增高 D Na+通透性降低 3.神经一肌肉接头兴奋传递的递质是 A NE(去甲肾上腺素) B Ach(乙酸胆碱) C 5—HT(5一羟色胺) D 多巴胺 4.肌细胞兴奋一收缩耦联的耦联因子是 A Ca2+ B Na+ C Mg2+ D K+ 5.阈电位是指 A 造成膜对K+通透性突然增大的临界膜电位 B 造成膜对Na+通道性突然增大的临界膜电位 C 造成膜对K+通道性突然减小的临界膜电位 D 造成膜对Na+通过性突然减小的临界膜电位 6.通常所说的神经纤维静息电位值大约是-70mV,意思是 A 膜内两点之间电位差为70mV B 膜外电位比膜内电位低70mV C 膜内电位比膜外电位低70mV D 膜外两点的电位差为70mV 7.细胞在静息时膜对下述离子通透性最大的是 A Na+ B Mg2+ C K+ D Cl- E Ca2+ 8.神经纤维接受刺激而兴奋时,膜内电位从-70mV变为0mV的过程称为 A 极化 B 超极化 C 去极化 D 反极化 E 复极化 9.神经纤维动作电位下降相是指膜的 A 复极化过程 B 去极化过程 C 反极化过程 D 去极化和反极化过程 10.目前一般认为肌肉收缩是由于 A 骨骼肌粗肌丝长度变短 B 骨骼肌细肌丝长度缩短 C 粗肌丝向细肌丝之间滑行 D 细肌丝向粗肌丝之间滑行 E 粗、细肌丝长度均缩短 11.组成骨骼肌粗肌丝的主要蛋白质是 A 肌凝蛋白 B 原肌凝蛋白 C 肌钙蛋白 D 肌纤蛋白

动物生理学试题库答案

答案 一、名词解释: 7.原尿:入球小动脉得血液经过肾小球得滤过作用,形成得滤过液。 8。终尿:原尿经过肾小管与集合管得重吸收作用及分泌作用,最终形成得尿液。 9.肾小球滤过率:单位时间内从肾小球滤过得原尿量. 10。有效滤过压:存在于滤过膜两侧得压力差。 11。排泄:动物有机体将代谢终产物与其它不需要得物质经过血液循环由体内排出得过程。 12。肾糖阈:肾小管重吸收葡萄糖得浓度限度。 13.能量代谢:体内伴随物质代谢所发生得能量释放、转化与利用得过程。 14.基础代谢:动物在维持基本生命活动条件下得能量代谢水平. 15。静止能量代谢:动物在一般得畜舍或实验室条件下、早晨饲喂前休息时得能量代谢水平。 16。等热范围:动物得代谢强度与产热量保持在生理最低水平时得环境温度。 17.蒸发:机体得热量靠体表呼吸道水份 18.辐射:体热以红外线形式向温度较低得外界散发。 19.物理消化:经过咀嚼与胃肠运动,使饲料磨碎并与消化液混合成食糜,向消化道后段推送得过程。 20。胃得排空:随着胃得运动,食糜分批地由胃移送入 21。反刍:反刍动物在摄食时,饲料不经充分咀嚼,就吞入瘤胃,在休息时

返回到口腔,仔细地咀嚼,这种独特得消化活动称反刍. 22。容受性舒张:当咀嚼与吞咽食物时,反射性地通过迷走神经引起胃底与胃体部得肌肉舒张得反射. 23.化学消化:利用消化腺分泌得消化液中得各种酶对饲料进行消化. 24。微生物消化:利用畜禽消化道内栖居得大量微生物对饲料进行消化。25。肾单位:肾单位就是肾脏得基本功能单位,由肾小体与肾小管组成。26.致密斑:致密斑位于远曲小管起始部或髓绊升支粗段部分,细胞核密集而形成圆盘状得聚集区,其功能为感受小管液中钠离子浓度得变化从而调节肾素得分泌. 27.继发转运:指通过耦联转运系统由离子梯度驱动得转运 28.肾小球滤过率:每分钟两侧肾脏生成原尿得量 29.肾糖阈:尿中开始出现葡萄糖时得血糖浓度 30。高渗尿:尿得渗透压高于血浆渗透压 31.肌小节:肌原纤维每两条Z线之间得部分称为肌小节,就是肌肉收缩与舒张得基本单位 32.横桥:肌球蛋白得头部露出在粗肌丝得表面形成横桥. 33.等张收缩:肌肉张力不变而长度发生改变得收缩 34.等长收缩:肌肉长度不变而张力发生改变得收缩 35.强直收缩:对肌肉刺激频率不断加大,肌肉不断进行收缩总与,直至处于持续得缩短状态称强直收缩 36.终板电位:终板膜上发生得Na+跨膜内流与K+跨膜外流而引起得终板膜得去极化称终板电位。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试题三及答案

人体及动物生理模拟试题三 、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阈强度:固定刺激的作用时间和强度一时间变化率于某一适当值, 的最小刺激强度。 期前收缩:心室肌被一次额外刺激所引起的一次提前的兴奋和收缩, 是在下一次窦房结的兴奋到达之前,故又称早搏或期前收缩。 肺活量:指尽力吸气后,尽力呼气所能呼出的气量,通常男性为 ml 左右,是反映呼吸功能贮备的重要指标之一。 胃排空:胃内容物进入十二指肠的过程。 中枢延搁:兴奋通过突触所发生的时间延搁。 反射中枢通过的突触数目越多, 则中枢延 搁时间越长。 、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 蛋白质、脂肪等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转动方式是 __________ 和 _________ 。 2. 正常状态下细胞内 Q 浓度 _________ 细胞外,细胞外Na *浓度 _________ 细胞内。 3?心肌快反应细胞动作电位 0期是由 ________ 内流所致,2期是由 ________ 负载内向离子 流和 _______ 携带外向离子流所形成。 4. 正常成人安静时的收缩压值为 ________ ,舒张压为 ________ ,脉压为 _______ 。 5. 外界空气由呼吸道出入肺的过程,称为 __________ ;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称为 6. 氧解离曲线为 ______ 形曲线,它表示 Hb 中Q 的饱和度与 ________ 的关系。 7. 消化道平滑肌与骨骼肌相比较,兴奋性 _______ ,收缩 _____ 。 8. 内因子是胃腺 ____ 细胞分泌的,其化学本质是 _______ ,它能保护和促进 ____ 的吸收。 9. 在体温的常测部位中,以 ____ 温最高, ______ 温最低。 10?肾小管和集合管有分泌 ______ , ___ 和 ____ 的作用。 11. 醛固酮由 ____ 分泌,能促进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 _______ 的重吸收和对 _____ 的排出。 12. 幼年时期缺乏甲状腺激素导致 _______ ,缺乏生长素将导致 ____ 。 13. 交感和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释放的递质分别是 _________ 和 ____ 。 14. 脑干网状结构内存在着调节肌紧张的 _______ 区和 ____ 区。 15. 视细胞是感光细胞,分 _____ 和 _____ 两种。 三、判断正误(每小题1分,共15分。) 1. 用电刺激可兴奋组织时, 一般所用的刺激越强, 则引起组织兴奋所需的时间越短, 因 此当刺激强度无限增大,无论刺激时间多么短,这种刺激都是有效的。 () 2. 单一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幅度,在一定范围内随刺激强度的增大而增大。 () 3. 左心室肌肉肥厚,收缩力强,所以每搏输出量比右心室多。 () 4. 当外周阻力增加时,动脉血压升高,脉压减小。 () 5. 关于胸内压,吸气时比呼气时低。 () 引起组织或细胞兴奋 因该次兴奋和收缩 3500 ml ,女性为 2500

动物生理学试题库答案

答案 一、名词解释: 7。原尿:入球小动脉得血液经过肾小球得滤过作用,形成得滤过液。 8.终尿:原尿经过肾小管与集合管得重吸收作用及分泌作用,最终形成得尿液。 9、肾小球滤过率:单位时间内从肾小球滤过得原尿量。 10。有效滤过压:存在于滤过膜两侧得压力差、 11、排泄:动物有机体将代谢终产物与其它不需要得物质经过血液循环由体内排出得过程。 12.肾糖阈:肾小管重吸收葡萄糖得浓度限度。 13、能量代谢:体内伴随物质代谢所发生得能量释放、转化与利用得过程、14。基础代谢:动物在维持基本生命活动条件下得能量代谢水平。 15.静止能量代谢:动物在一般得畜舍或实验室条件下、早晨饲喂前休息时得能量代谢水平、 16.等热范围:动物得代谢强度与产热量保持在生理最低水平时得环境温度。 17.蒸发:机体得热量靠体表呼吸道水份 18.辐射:体热以红外线形式向温度较低得外界散发。 19.物理消化:经过咀嚼与胃肠运动,使饲料磨碎并与消化液混合成食糜,向消化道后段推送得过程。 20。胃得排空:随着胃得运动,食糜分批地由胃移送入 21.反刍:反刍动物在摄食时,饲料不经充分咀嚼,就吞入瘤胃,在休息时返回到口腔,仔细地咀嚼,这种独特得消化活动称反刍、 22.容受性舒张:当咀嚼与吞咽食物时,反射性地通过迷走神经引起胃底与胃

体部得肌肉舒张得反射。 23.化学消化:利用消化腺分泌得消化液中得各种酶对饲料进行消化。 24.微生物消化:利用畜禽消化道内栖居得大量微生物对饲料进行消化。 25.肾单位:肾单位就是肾脏得基本功能单位,由肾小体与肾小管组成。26.致密斑:致密斑位于远曲小管起始部或髓绊升支粗段部分,细胞核密集而形成圆盘状得聚集区,其功能为感受小管液中钠离子浓度得变化从而调节肾素得分泌、 27.继发转运:指通过耦联转运系统由离子梯度驱动得转运 28.肾小球滤过率:每分钟两侧肾脏生成原尿得量 29。肾糖阈:尿中开始出现葡萄糖时得血糖浓度 30、高渗尿:尿得渗透压高于血浆渗透压 31、肌小节:肌原纤维每两条Z线之间得部分称为肌小节,就是肌肉收缩与舒张得基本单位 32.横桥:肌球蛋白得头部露出在粗肌丝得表面形成横桥。 33、等张收缩:肌肉张力不变而长度发生改变得收缩 34、等长收缩:肌肉长度不变而张力发生改变得收缩 35.强直收缩:对肌肉刺激频率不断加大,肌肉不断进行收缩总与,直至处于持续得缩短状态称强直收缩 36.终板电位:终板膜上发生得Na+跨膜内流与K+跨膜外流而引起得终板膜得去极化称终板电位。 37、量子释放:以小泡为单位得倾囊释放称为量子释放 38。三联体:由横管与两侧得终池构成得结构单位称三联体,它就是把肌细胞膜

动物生理学部分习题答案

动物生理学部分习题答案 1、试述机体生理功能调节的意义、方式和特点。 机体生理功能调节的方式主要有三种:①神经调节:由神经系统的活动调节生理功能。调节特点:快速、局限、准确、精确、协调②体液调节:某些特殊的化学物质经血液运输调节机体的生理功能。调节特点:缓慢、广泛、持久 ③自身调节:当体内、外环境变化时,细胞、组织、器官本身不依赖神经与体液调节而产生的适应性反应。调节特点:范围较小、不十分灵敏 2、比较易化扩散、原发性主动运输、继发性主动运输有何异同。 相同点:都需要依靠特殊膜蛋白质; 不同点:易化扩散不需另外消耗能量,顺电-化学梯度进行、具有选择性、饱和性和竞争性。而原发性主动运输与继发性主动运输都要消耗能量且逆电-化学梯度进行,但原发性主动运输能量由直接分解ATP 来提供而继发性主动运输的能量则由间接分解ATP来提供。 3、简述峰电位、动作电位、阈电位;静息电位与极化状态;动作电位与除极化、反极化状态、复极化、超极化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分析它们对细胞兴奋性的影响。 峰电位是动作电位的快速除极化和快速复极化所形成的一个短促尖锐的脉冲样变化动作电位是可兴奋细胞受到适当刺激后,其细胞膜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发生的一次迅速而短暂可向周围扩布的电位波动。阈电位则是引发动作电位的临界膜电位数值。 静息电位是细胞处于相对安静状态时,细胞膜内外存在的电位差极化状态是静息电位下膜外为正电位膜内为负电位的状态 除极化是膜内外电位差向小于静息电位值的方向变化的过程反极化状态是细胞膜由外正内负的极化状态变为内正外负的极性反转过程复极化位去极化后再向极化状态恢复的过程超极化则是膜内外电位差向大于静息电位值的方向变化的过程 4、简述Ach是如何通过化学门控通道进行跨膜信号传导的。 5、讲述由G蛋白耦联受体介导的跨膜信号传导过程和主要路径。 传导过程主要包括:①受体识别配体并与之结合②激活与受体耦联的G蛋白③激活G蛋白效应器④产生第二信使⑤激活或抑制依赖第二信使的蛋白质酶或通道 主要路径有:①受体——G蛋白——AC信号传导途径②受体——G蛋白——PLC信号传导途径 ③受体——G蛋白——离子通道途径 6、试述肌肉收缩和舒张过程,Ca2+在肌肉收缩程中起何作用? 肌肉收缩过程:肌膜动作电位沿横管膜传至三联管→终池膜上的钙通道开放终池内Ca2+进入肌浆→Ca2+与肌钙蛋白结合引起肌钙蛋白的构型改变→原肌凝蛋白发生位移暴露出细肌丝上与横桥结合位点→横桥与

畜牧兽医动物生理学试题库

动物生理学试题库 一、名词解释 1.每分通气量2.氧饱和度3.氧解离曲线 4.通气血流比值5.余气量6.肺牵张反射 7.原尿8.终尿9.肾小球滤过率10.有效滤过压11.排泄12.肾糖阈 13.能量代谢14.基础代谢15.氧热价 16.等热范围17.蒸发18.辐射 19.物理消化20.胃的排空21.反刍 22.容受性舒张23.化学消化24.微生物消化 25.肾单位26.致密斑27.继发转运 28.肾小球滤过率29.肾糖阈30.高渗尿 31.肌小节32.横桥33.等张收缩 34.等长收缩35.强直收缩36.终板电位 37.量子释放38.三联体39.横管 40.化学性突触41.神经递质42.突触延搁 43.受体44.特异投射系统45.脑干网状结构 46.去大脑僵直47.锥体系48.条件反射 49.牵张反射50.脊髓休克51.内分泌 52.神经内分泌53.旁分泌54.激素 55.垂体门脉系统56.长反馈调节57.应急反应 58.性成熟59.体成熟60.发情周期 61.精子获能62.顶体反应63..着床 64.生殖65.排卵66.分娩 67.妊娠维持68.初乳69.常乳 70.心动周期71.每搏输出量72.心力储备 73.期前收缩74.代偿间隙75.窦性节律 76.异位节律77.每分输出量78.脉搏压 79.动作电位80.静息电位81.主动运输 82.易化扩散83.内吞84.胞吐作用 85.时值86.阈值87.内环境 88.血压89.吸收90.基本电节律 91.肺活量92.血型93.稳态 94.血清95.血浆96.红细胞比容 97.红细胞脆性98.血液的粘滞性99.血沉 100.血液凝固101. 去极化102. 中枢延搁 103. 突触104. 兴奋-收缩耦联105.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106. 抑制性突触后电位107. 突触前抑制108. 突触后抑制109. 潮气量110. 非特异性投射系统111. 单收缩 112. 凝血因子113. 等渗溶液114. 红细胞悬浮稳定性115. 血浆胶体渗透压116. 血浆胶体渗透压117. 解剖无效腔118. 氧容量119. 氧含量120. 消化

动物生理学习题及参考答案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练习题(作业) 第一章绪论 一、填空题: 1正反馈是指反馈信息对起。 2反射弧是由,,,,和五个部分组成。 3体液包括和。 4反射活动包括和两大类。 5体液调节的特点是反应速度慢、作用时间。 6自身调节的特点是:调节作用较,对刺激的敏感性。 二、选择题: 1.下列各种实验中,何种属于急性实验方法。() A离体蛙心灌流实验 B狗食管瘘假饲实验 C临床胃液分析实验 D血液常规检查 2.维持机体稳态的重要途径是:() A正反馈调节 B负反馈调节 C神经调节 D 体液调节 三、名词解释: 1可兴奋组织 2稳态 3反馈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控制信息加强作用 2、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3、细胞内液细胞外液 4、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 5、持久 6、局限较小 二、选择题 1、A 2、B 三、名词解释 1可兴奋组织在接受刺激后迅速产生特殊生物电反应的组织 被称作可兴奋组织。 2稳态内环境理化性质维持相对恒定的状态,称为稳态。 3反馈:在人体生理功能自动控制原理中,受控部分不断的将 信息回输到控制部分,以纠正或调节控制部分对受控部分的 影响,从而实现自动而精确的调节,这一过程称之为反馈。 反馈有正反馈与负反馈之分。受控部分的反馈信息,对控制 部分的控制信息起促进或增强作用者称正反馈,与此相反, 反馈信息对控制信息起减弱作用者,称为负反馈。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 一、填空题: 1.静息电位是外流形成的电-化学平衡电位,静息电位绝对值称超极化。 2.冲动达到神经-肌肉接头处,使突触前膜释放,使终板膜主要对的通透性增加。3.骨骼肌收缩时,胞浆内的钙离子升高,其主要来源于。4.横桥具有ATP酶的作用,当它与蛋白结合后才被激活。5.骨骼肌收缩和舒张过程中,胞浆内钙离子浓度的升高主要是由于钙离子由中释放,而钙离子浓度的降低,主要是由于肌浆网结构中活动的结果。 6.细胞去极化后向原来的极化状态恢复的过程称为。7.肌肉收缩是肌丝向肌丝滑行的结果。 8.骨骼肌细胞兴奋-收缩耦联的中介物质是。 9.钠离子泵是一种酶,它能分ATP解释出能量以形成和维持细胞内外的正常分布状态。 10.终板膜上乙酰胆碱受体通道开放时,可允许和同时通过,结果造成终板膜去极化,形成终板电位。 11.第二信使物质主要通过两条途径影响细胞功能:一是通过直接激活各种,引起磷酸化反应,二是提高胞浆中浓度。 12.如果化学信号与膜受体结合后激活了膜内的促速G 蛋白(Gs),则Gs与GTP的复合物可以增强的活性,后者可使胞浆中的ATP 迅速转化为。 13.细胞内的cAMP 可以激活一种依赖于cAMP 的,后者进而使多种功能蛋白质发生反应。 14.与cAMP 生成相关的G 蛋白有两种:一种是,它和cAMP 的复合物可增强腺苷酸环化酶的活性,一种是,它和cAMP 的复合物可减弱腺苷酸环化酶的活性。 二、选择题: 1.当静息电位的数值向膜内负值加大的方向变化时,称作膜的:()A极化 B去极化 C复极化 D反极化 E超极化2.神经-肌肉接头信息传递的主要方式是:() A化学性突触传递 B局部电流 C非典型化学性突触传递 D 非突性传递 E电传递 3.神经-肌肉接头兴奋传递的递质是:() A.NE B. Ach C.5-HT D.多巴胺 E.血管活性肠肽4.骨骼肌的肌质网终末池可储存:() A钠离子 B钾离子 C钙离子D镁离子E、Ach 5.肌细胞兴奋-收缩耦联的耦联因子是:() A钙离子B钠离子C镁离子D钾离子ENE 6.与单纯扩散相比,易化扩散的特点是:() A顺浓度梯度差转运B不消耗生物能 C需要膜蛋白的帮助 D是水溶性物质跨膜扩散的主要方式E是离子扩散的主要方式 7.常用的钠通道阻断剂是:() A同箭毒碱 B阿托品 C 四乙胺 D异搏定 E 河豚毒素8.常用的钾通道阻断剂是:() A河豚毒素 B 四乙胺 C 哇巴因 D 锰离子 E 异搏定 9.判断组织兴奋性的高低的常用指标是:()

动物生理学课后习题

动物生理学课后习题 第一章绪论判断:1.只要刺激达到一定强度,组织一定会发生反应。 2.组织兴奋性越高,其所需的刺激阈值越大。3.组织对刺激反应越快,其兴奋性越高。选择:1 以下关于兴奋性的概念,哪一项正确? A 兴奋性可分为兴奋和抑制 B 兴奋性是组织细胞对刺激发生反应的特性。 C 兴奋性是组织细胞能兴奋的特性。 D 兴奋性是组织细胞受刺激发生兴奋的能力。 2 . 衡量组织兴奋性的高低指标是 A 引起动作电位所需刺激的强度 B 动作电位的大小C 动作电位的传导速度 3 . 组织器官的活动加强称为: A 兴奋性B 兴奋 C 紧张4. 阈刺激是:A 能引起反应的刺激 B 能引起反应的最大刺激强度 C 能引起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填空:1.刺激必

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即、和,才能引起反应。2.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包括。3.引起细胞兴奋的刺激阈值越小,其兴奋性。 4.动物生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是方法,归纳起来可分为和两类。 5.急性实验可分为和两类。 6.一次刺激后,细胞兴奋性变化的四个阶段依次为、、和。思考题:1、*简述细胞兴奋性的变化。2、简述刺激与反应的关系。试述神经细胞兴奋时兴奋性变化的过程及其生理意义. (1) 过程:兴奋性发生周期性变化,依次为: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和低常期。 ①绝对不应期:兴奋性为零,阈刺激无限大,钠通道失活。②相对不应期:兴奋性从无到有,阈上刺激可再次兴奋,钠通道部分复活。③超常期:兴奋性高于正常,阈下刺激即可引起兴奋,膜电位接近阈电位水平,钠通道基本复活。 ④低常期:兴奋性低于正常,钠泵活动增强,膜电位低于静息电位水平。(2)生理意义:于绝对不应期的存在,动作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试题一及答案

人体及动物生理模拟试题 、名词解释(3分X 5) 二、问答题(35 分) 1.简述声波传入内耳的途径。(5分) 2.根据影响尿生成因素实验观察,试说明静脉注射10%的硫酸钠溶液4ml的实验结果及其主要机制。(5分) 3.家兔呼吸运动调节中增加无效腔,动物呼吸运动出现何种现象,为什么(5分) 4.何谓去大脑僵直其产生的机制如何(5分) 5.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有哪些其影响如何(7分) 6.简述甲状腺素的生理作用及分泌调节过程。(8分) 三、填空题(1分X 15)(按顺序写出答案,不能回答的空,用横线表示) 期前收缩肺活量化学性消化基础代谢适宜刺激 1.4.等容收缩期时,房室瓣_____________ ,半月瓣处于 9第一心音发生在__________,音调__________ ,持续时间_ 2. 1 3.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平台期外向离子流是由 的,内向离子流主要是由__________ 携带的。 3. 8 .平静吸气时,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 径、____________ 径和____________ 径增大,肺容积 大气压,空气入肺。 4.36 .外周化学感受器位于__________________ 枢化学感受器位于______________ 。 5.7.促胰液素主要作用于胰腺的_______________ 中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 的大量分泌。 6.24.食物进入十二指肠后,抑制胃排空的机制包括引起 射和释放_____________ 素。 7.2.机体所需的能量均来源于体内___________ 分解氧化,一般情况下,机体所需能量70%由其余由、提供。状态。携带 收缩,使胸廓,肺内压 细胞,促进胰液 和 _________ 的 _分解提供,

动物生理学试题库

动物生理学试题库 一、名词解释: 1.每分通气量:每分钟呼出或吸入的气量。 2.氧饱和度:氧含量与氧容量的百分比。 3.氧解离曲线:以氧分压作横坐标,氧饱和度为纵坐标,绘制出的氧分压对血红蛋白结合氧量的函数曲线。 4.通气血流比值:每分钟肺泡通气量与每分钟血流量之间的比值。 5.余气量:在竭尽全力呼气之后,仍能剩留在肺内的气量。 6.肺牵张反射:由肺扩张或缩小而反射性地引起吸气抑制或吸气。 7.原尿:入球小动脉的血液经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形成的滤过液。 8.终尿:原尿经过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作用及分泌作用,最终形成的尿液。 9.肾小球滤过率:单位时间内从肾小球滤过的原尿量。 10.有效滤过压:存在于滤过膜两侧的压力差。 11.排泄:动物有机体将代谢终产物和其它不需要的物质经过血液循环由体内排出的过程。 12.肾糖阈:肾小管重吸收葡萄糖的浓度限度。 13.能量代谢:体内伴随物质代谢所发生的能量释放、转化和利用的过程。 14.基础代谢:动物在维持基本生命活动条件下的能量代谢水平。 15.静止能量代谢:动物在一般的畜舍或实验室条件下、早晨饲喂前休息时的能量代谢水平。 16.等热范围:动物的代谢强度和产热量保持在生理最低水平时的环境温度。 17.蒸发:机体的热量靠体表呼吸道水份 18.辐射:体热以红外线形式向温度较低的外界散发。 19.物理消化:经过咀嚼和胃肠运动,使饲料磨碎并与消化液混合成食糜,向消化道后段推送的过程。20.胃的排空:随着胃的运动,食糜分批地由胃移送入 21.反刍:反刍动物在摄食时,饲料不经充分咀嚼,就吞入瘤胃,在休息时返回到口腔,仔细地咀嚼,这种独特的消化活动称反刍。 22.容受性舒张:当咀嚼和吞咽食物时,反射性地通过迷走神经引起胃底和胃体部的肌肉舒张的反射。23.化学消化:利用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中的各种酶对饲料进行消化。 24.微生物消化:利用畜禽消化道内栖居的大量微生物对饲料进行消化。 25.肾单位:肾单位是肾脏的基本功能单位,由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 26.致密斑:致密斑位于远曲小管起始部或髓绊升支粗段部分,细胞核密集而形成圆盘状的聚集区,其功能为感受小管液中钠离子浓度的变化从而调节肾素的分泌。 27.继发转运:指通过耦联转运系统由离子梯度驱动的转运 28.肾小球滤过率:每分钟两侧肾脏生成原尿的量 29.肾糖阈:尿中开始出现葡萄糖时的血糖浓度 30.高渗尿:尿的渗透压高于血浆渗透压 31.肌小节:肌原纤维每两条Z线之间的部分称为肌小节,是肌肉收缩和舒张的基本单位 32.横桥:肌球蛋白的头部露出在粗肌丝的表面形成横桥。 33.等张收缩:肌肉张力不变而长度发生改变的收缩 34.等长收缩:肌肉长度不变而张力发生改变的收缩 35.强直收缩:对肌肉刺激频率不断加大,肌肉不断进行收缩总和,直至处于持续的缩短状态称强直收缩36.终板电位:终板膜上发生的Na+跨膜内流和K+跨膜外流而引起的终板膜的去极化称终板电位。 37.量子释放:以小泡为单位的倾囊释放称为量子释放 38.三联体:由横管和两侧的终池构成的结构单位称三联体,它是把肌细胞膜的电位变化和细胞内的收缩过程耦联起来的关键部位 39.横管:又称T管,是由有细胞膜向内呈漏斗状凹陷形成的闭合管道,其主要功能为把细胞膜上的动作电位迅速传进细胞内部。 40.化学性突触:依靠突触前神经元末稍释放特殊的化学物质作为传递信息的媒介,对突触后神经元产生影响的突触。 41.神经递质:由突触前神经元合成并在末梢处释放,经突触间隙扩散,特异性作用于突触后膜神经元或效应器上的受体,引起信息从突触前传递到突触后的化学物质称为神经递质。 42.突触延搁:信息经突触传递时存在一定的时间延误称突触延搁。 43.受体:指细胞膜或细胞内的某些大分子蛋白质,它能识别特定的化学物质并与之特异性结合,并诱发生

动物生理学复习题及答案

动物生理学 第一章 绪论、细胞的基本功能 一、填空题(将你认为最恰当的词句填在空格上,使句意完整通顺) 1.生理学的研究水平大致可分为_细胞和分子_水平、_器官与系统_水平和_整体_水平等。 2.易化扩散有两种类型: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P16√ 3.在静息电位形成中,K +的外流属于细胞膜的_____________转运方式,因为K +是经_____________蛋白,_______浓度差转运的。 4.细胞膜的Na +泵逆__浓度__梯度和___逆电位____梯度转运Na +,而只逆____浓度______梯度转运K +。P18 5.机体组织在接受刺激而发生反应时,其表现形式有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两 种。P4 6.在刺激时间不变的条件下,引起组织兴奋的_____刺激________强度称为阈强度,阈强 度越小,说明该组织的兴奋性越___高_____。P29 7.引起组织兴奋的刺激条件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P29 8.机体的可兴奋性组织通常是指___神经________、____肌肉______和___腺体_______, 这些组织受到有效刺激后能首先产生___动作电位____。√ 9.在生理学中,通常将受到刺激后能较迅速产生某种特殊生物电反应的组织,如__神经 细胞_、 ___肌细胞______和____腺细胞_________称为可兴奋组织。P28 10.动作电位沿着整个神经细胞膜的不衰减传导,是通过______________机制实现的。 11.尽管体内生物活性物质及细胞反应多样,但跨膜信息传递只有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和酪氨酸激酶受体等有限的几种方式。 12.生物节律最重要的生理意义是使生物对环境变化做更好的__前瞻性主动适应__。√ 13.机体机能活动的调节方式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P7√ 14.受控部分回送的信息加强控制部分对受控部分的调节,该调控模式称为___________, 它是机体较____(多/少)的调控形式。P10 二、判断改错(正确的打“√”,错的打“×”) 1.所谓生命的基本特征,即任何生命个体都具备的普遍现象。 P4 ( √ ) 2.生物体在特定条件下,可在一定时间内不表现生命活动。 P4 ( √ ) 3.单纯扩散是指不需要消耗任何能量的扩散。 P16 ( √ ) 4.O 2、CO 2和类固醇激素均为脂溶性物质,可借助单纯扩散方式进出细胞. P16 ( √ ) 5.一般来说,兴奋、冲动和锋电位表示的意思是一致的。 ( ) 6.当静息电位的数值向膜内负值加大的方向变化时,称为膜的去极化。 ( ) 7.从理论上推测,细胞外液的电阻增加时,动作电位的传导速度减慢。 ( ) 8.局部体液调节就是自身调节。 P8 ( ) 9.刺激是指引起组织发生反应的内外环境变化。 P4 ( × ) 10.机体的内环境就是指血液而言。 P6 ( × )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