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下一代移动通信网络传输层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下一代移动通信网络传输层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下一代移动通信网络传输层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下一代移动通信网络传输层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下一代网络(NGN)技术简述

下一代网络(NGN)技术简述 摘要:本文通过对下一代网络(NGN)进行了初步的介绍和分析,针对NGN 的特点、优势和面临的问题做出了简单的总结 关键词:下一代网络系统架构优势问题 下一代网络(NGN)是一个基于IP的全新通信网络,可以承载语音、数据、多媒体等种类丰富的业务。它是建立在单一的包交换网络基础上,应用软交换技术、各种应用服务器及媒体网关技术建立起来的一种分布式的、电信级的、端到端的统一网络。NGN汇聚了固定、移动、宽带等多种网络,致力于和PSTN(公共交换电话网)及移动网的完美互通。同时,NGN提供了一个开放式的体系架构,便于新业务的快速开发和部署。 下一代网络(NGN)的基本思路是具有统一的IP通信协议和巨大的传输容量,能以最经济的成本灵活、可靠、持续地支持一切已有和将有的业务和信号。显然,这样的网络其基础物理层只能是波分复用(WDM)光传送网,这样才可能提供巨大的网络带宽,保证可持续发展的网络结构、容量和性能以及廉价的成本,支持当前和未来的任何业务和信号。 总体来说,广义上的下一代网络(NGN)是指以软交换为代表,IMS为核心框架,能够为公众灵活提供大规模视视频话音数据等多种通信业务,以分组交换为业务统一承载平台,传输层适应数据业务特征及带宽需求,与通信运营商相关,可运营、维护、管理的通信网络。 一.NGN主要特征 NGN的主要特点是能够为公众灵活、大规模地提供以视频业务为代表,包含话音业务、互联网业务在内的各种丰富业务。当前所谓的电信网是为电话业务设计的,实质上是为电话网服务的。要适应NGN多业务、灵活开展业务的特征,必须要有新的网络结构来支持。一般来说,NGN主要有如下特征。 1.NGN是业务独立于承载的网络 传统电话网的业务网就是承载网,结果就是新业务很难开展。NGN允许业务和网络分别提供和独立发展,提供灵活有效的业务创建、业务应用和业务管理功能,支持不同带宽的、实时的或非实时的各种多媒体业务使用,使业务和应用的提供有较大的灵活性,从而满足用户不断增长的对新业务的需求,也使得网络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竞争力。 2.NGN采用分组交换作为统一的业务承载方式 传统的电话网采用电路(时隙)方式承载话音,虽然能有效传输话音,但是不能有效承载数据。NGN的网络结构对话音和数据采用基于分组的传输模式,采用统一的协议。NGN把传统的交换机的功能模块分离成为独立的网络部件,它们通过标准的开放接口进行互联,使原有的电信网络逐步走向开放,运营商可以根

移动通信数据传输的安全威胁和防御措施分析

移动通信数据传输的安全威胁和防御措施分析 发表时间:2019-07-29T15:18:24.843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7期作者:黄秋枫[导读] 伴随fdd-lte、td-led等各种4g技术的普及与发展,当前移动通信正在由语音时代向数据时代迈进。 长讯通信服务有限公司广东省广州市 510000 摘要:本文将从传输移动通信数据的安全威胁出发,对传输移动通信数据的安全防范进行分析与探究,希望为相关人员提供一些帮助和建议,更好地确保移动通信数据进行传输时的安全性。关键词:安全防御;安全威胁;数据传输引言:伴随fdd-lte、td-led等各种4g技术的普及与发展,当前移动通信正在由语音时代向数据时代迈进,将更快速、更便捷的移动数据通信提供给用户。然而,在传输移动通信数据时,经常遇到木马、病毒、黑客等安全威胁,必须对其进行有效处理。因此,研究传输移动 通信数据的安全威胁与防范具有现实性意义。 一、传输移动通信数据的安全威胁在长期的发展中,移动通信实现了从蜂窝电话、wcdma、td-scdma、gsm向fdd-lte与td-lte时代的跨越式进步,将更高带宽用于传输移动通信的数据,让用户在线游戏、互联网购物、观看高清视频等方面更加便利。但是,移动通信系统一直以来面临诸多安全威胁,在用户利用移动通信学习或工作时,经常会有不法分子向移动通信网络发动攻击,窃取用户的机密数据,或是服务器文件被病毒、木马等感染,导致网络无法正常运行。 (一)泛洪攻击 部分不法分子会将海量信息指令与数据发送到移动通信系统中,导致系统网络中数据信息的内容过多,使传输设备被堵塞,浪费了大量无线通信的资源,且降低了移动通信效率,增加了设备进行无线通信时的阻断率与掉话率,导致移动设备不能正常工作。(二)泄露信息数据 传输移动通信的数据时,通常以无线网络和客户端、服务器等相连接,可用于无线网络传输的主要介质有短波、中波和微波等不同波长的电磁波,三者波段的覆盖频率存在一定差异,容易被不法分子窃听到,使用户的服务器信息、操作日志等移动通信数据出现篡改、窃取或丢失等情况,对正常的数据传输产生了较大影响。与此同时,大量不法分子在数据传输时经常伪装成为AP、基站等,对用户信息进行截取、盗用与篡改,让信息完整性被破坏。(三)设备IP盗用 不法分子将设备IP盗用以后,能够在移动通信网络中发出注册的请求,然后将注册篡改请求发送到宿主网络,使用户转交地址被不法分子IP替代,这样一来,不法分子就能够对他人IP地址进行冒用,将个人身份隐藏,大大增加了安全审查、安全审计、追踪溯源、网络注册的难度。与此同时,运营移动通信设备的过程中,有时出于工作环境复杂的原因,使得移动通信设备出现多种问题、故障。另外,设备的供电电源经常存在冗余配置。在这一情况下,要想让运行的软件能够自行更新,就应定期维护其运行,更换落后的设备,让设备安全得到保证。 二、传输移动通信数据的安全防范通过分析传输移动通信数据的安全威胁,不难看出这些网络攻击表现出新颖的特征,如感染范围越来越广、隐藏周期逐渐增加等。详细来说,一方面,攻击威胁能够隐藏更长的周期,黑客制作木马与病毒的技术不断提高,延长了移动通信网络中各种安全威胁隐藏周期,由一般的毫秒级改变为小时级,有时甚至为多天、多周或多月。另一方面,病毒可以感染更大的范围,现阶段网络传输的速度不断提升,若木马与病毒在移动通信系统中被激活,那么很容易迅速波及移动通信网络各个角落,导致移动通信被中断,增加了用户的损失。由此不难发现,这些安全威胁主要集中于核心网与接入网,因此应从这两个角度入手做好安全防范。(一)防范核心网的安全 在移动通信的系统中,核心网包括移动IP网与ATM网两种,要想防范好核心网的安全,就要将多层次的、先进的安全防御融合技术应用到IP网与ATM网中,以此实现增强系统安全的目的。融合技术包括安全预警、安全保护等多种类型,其中,能够用于系统的安全保护技术有很多,如卡巴斯基软件、360安全卫士软件、防火墙等[1]。可以用于系统的安全预警技术通常分为攻击趋势预警、行为预警与漏洞预警等。因此,为了防御核心网的安全,增强安全保护的能力,就应整合不同种类的防御安全网络技术,充分借助安全保护技术与安全预警来建立主动型、多层次的系统防御层,全面查杀核心网中存在的木马与病毒,防止木马及病毒在核心网中不断蔓延,从而有效避免移动通信系统遭受感染与供给,让人们能够正常地使用移动通信系统,如图1所示。 图1 移动通信系统数据正常传输(二)防范接入网的安全

详解5G的六大关键技术

详解5G的六大关键技术 2013年12月,第四代移动通信(4G)牌照发放,4G技术正式走向商用。与此同时,面向下一代移动通信需求的第五代移动通信(5G)的研发也早已在世界范围内如火如荼地展开。5G研发的进程如何,在研发过程中会遇到哪些问题本版将从即日起陆续刊发“5G发展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在移动通信的演进历程中,我国依次经历了“2G跟踪,3G突破,4G同步”的各个阶段。在5G时代,我国立志于占据技术制高点,全面发力5G相关工作。组织成立IMT-2020(5G)推进组,推动重大专项“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向5G转变,启动“5G系统前期研究开发”等,从5G业务、频率、无线传输与组网技术、评估测试验证技术、标准化及知识产权等各个方面,探究5G的发展愿景。 在5G研发刚起步的情况下,如何建立一套全面的5G关键技术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实现客观有效的第三方评估,服务技术与资源管理的发展需要,同样是当前5G技术发展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作为国家无线电管理技术机构,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以下简称监测中心)正积极参与到5G相关的组织与研究项目中。目前,监测中心频谱工程实验室正在大力建设基于面向服务的架构(SOA)的开放式电磁兼容分析测试平台,实现大规模软件、硬件及高性能测试仪器仪表的集成与应用,将为无线电管理机构、科研院所及业界相关单位等提供良好的无线电系统研究、开发与验证实验环境。面向5G关键技术评估工作,监测中心计划利用该平台搭建5G系统测试与验证环境,从而实现对5G各项关键技术客观高效的评估。 为充分把握5G技术命脉,确保与时俱进,监测中心积极投入到5G关键技术的跟踪梳理与研究工作当中,为5G频率规划、监测以及关键技术评估测试验证等工作提前进行技术储备。下面对其中一些关键技术进行简要剖析和解读。 关键技术1:高频段传输 移动通信传统工作频段主要集中在3GHz以下,这使得频谱资源十分拥挤,而在高频段(如毫米波、厘米波频段)可用频谱资源丰富,能够有效缓解频谱资源紧张的现状,可以实现极高速短距离通信,支持5G 容量和传输速率等方面的需求。 高频段在移动通信中的应用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业界对此高度关注。足够量的可用带宽、小型化的天线和设备、较高的天线增益是高频段毫米波移动通信的主要优点,但也存在传输距离短、穿透和绕射能力差、容易受气候环境影响等缺点。射频器件、系统设计等方面的问题也有待进一步研究和解决。 监测中心目前正在积极开展高频段需求研究以及潜在候选频段的遴选工作。高频段资源虽然目前较为丰富,但是仍需要进行科学规划,统筹兼顾,从而使宝贵的频谱资源得到最优配置。 关键技术2:新型多天线传输 多天线技术经历了从无源到有源,从二维(2D)到三维(3D),从高阶MIMO到大规模阵列的发展,将有望

关于3G移动通信系统的网络安全分析(有用)

1、引言 移动通信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代。第一代模拟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几乎没有采取安全措施,移动台把其电子序列号(ESN)和网络分配的移动台识别号(MIN)以明文方式传送至网络,若二者相符,即可实现用户的接入,结果造成大量的克隆手机,使用户和运营商深受其害;第二代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2G)主要有基于时分多址(TDMA)的GSM系统、DAMPS 系统及基于码分多址(CDMA)的CDMAone系统,这两类系统的安全机制的实现虽然有很大区别,但是,它们都是基于私钥密码体制,采用共享秘密数据(私钥)的安全协议,来实现对接入用户的认证和数据信息的保密,因而在身份认证及加密算法等方面存在着许多安全隐患;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3G)在2G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继承了2G系统安全的优点,同时针对3G系统的新特性,定义了更加完善的安全特征与鉴权服务。未来的移动通信系统除了能够提供传统的语音、数据、多媒体业务外,还应当能支持电子商务、电子支付、股票交易、互联网业务等,个人智能终端将获得广泛使用,移动通信网络最终会演变成开放式的网络,能向用户提供开放式的应用程序接口,以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因此,网络的开放性以及无线传输的特性,使安全问题将成为整个移动通信系统的核心问题之一。 2、移动通信系统的安全威胁 安全威胁产生的原因来自于网络协议和系统的弱点,攻击者可以利用网络协议和系统的弱点非授权访问和处理敏感数据,或是干扰、滥用网络服务,对用户和网络资源造成损失。按照攻击的物理位置,对移动通信系统的安全威胁可以分为无线链路的威胁、对服务网络的威胁和对移动终端的威胁。主要威胁方式有以下几种: (1)窃听,即在无线链路或服务网内窃听用户数据、信令数据及控制数据; (2)伪装,即伪装成网络单元截取用户数据、信令数据及控制数据,伪终端欺骗网络获取服务; (3)流量分析,即主动或被动流量分析以获取信息的时间、速率、长度、来源及目的地; (4)破坏数据的完整性,即修改、插入、重放、删除用户数据或信令数据以破坏数据的完整性; (5)拒绝服务,即在物理上或协议上干扰用户数据、信令数据及控制数据在无线链路上的正确传输,以实现拒绝服务攻击; (6)否认,即用户否认业务费用、业务数据来源及发送或接收到的其他用户的数据,网络单元否认提供的网络服务;

移动通信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移动通信技术的现状与发展-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下一代互联网技术大作业 题目移动通信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姓名 专业网络工程 班级 1402班 学号

1. 移动通信技术的概念及相关知识 1.1 移动通信的基本概念 移动通信是指通信中的移动一方通过无线的方式在移动状态下进行的通信,这种通信方式可以借助于有线通信网,通过通信网实现与世界上任何国家任何地方任何人进行通信,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移动通信是无线通信和有线通信的结合。移动通信的发展先后经历了第一代蜂窝模拟通信,第二代蜂窝数字通信,以及未来的第三代多媒体传输、无线Internet等宽带通信,它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与任何人进行信息传输的个人通信。 1.2移动通信的发展 目前,移动通信已从模拟通信发展到了数字移动通信阶段,并且正朝着个人通信这一更高级阶段发展。未来移动通信的目标是,能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向任何人提供快速可靠的通信服务。1978年底,美国贝尔实验室研制成功先进移动电话系统(AMPS),建成了蜂窝状模拟移动通信网,大大提高了系统容量。与此同时,其它发达国家也相继开发出蜂窝式公共移动通信网。这一阶段的特点是蜂窝移动通信网成为实用系统,并在世界各地迅速发展,这个系统一般被当作是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数字移动通信系统进入发展和成熟时期。蜂窝模拟网的容量已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移动用户的需求。80年代中期,欧洲首先推出了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随后美国和日本也相继指定了各自的数字移动通信体制。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Qualcomm 公司推出了窄带码分多址(CDMA: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蜂窝移动通信系统,这是移动通信系统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件。从此,码分多址这种新的无线接入技术在移动通信领域占有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些目前正在广泛使用的数字移动通信系统是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

--当前移动通信的安全隐患和解决方法

当前移动通信的安全隐患和解决方法 在过去的20年中,中国的移动无线通信产业在历次的技术变革中,都准确把握了技术方向,在适当的时机引入了适当的技术,保证了整个产业的良性发展。在未来的20年里,移动/无线技术还将向何处发展,我们面临哪些机遇呢?我们又面临哪些挑战性的问题呢? 当前,随着移动通信和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以及固定和移动宽带化的发展趋势,通信网络和业务正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体现在两大方面:一是提供的业务将从以传统的话音业务为主向提供综合信息服务的方向发展;二是通信的主体将从人与人之间的通信扩展到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通信,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安全性问题是移动无线通信难解的心结。关于移动无线通信安全问题,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我们都有切身体会,比如说手机病毒、流氓软件、间谍软件、手机隐私保护、垃圾信息、电话骚扰等等,这些问题越发引起人们的注意,特别是引起了生产商与运营商的强烈关注。 移动通信设备 移动通信设备和服务通常被认为是比较安全的领域,与电脑遭受的威胁相比,移动通信设备面临的安全威胁可谓小巫见大巫。然而,最近几年,针对移动通信设备的恶意软件的发展速度已大大超过了以非移动设备为攻击目标的恶意软件。恶意软件可通过邮件和信息附件、下载应用程序以及蓝牙等方式传播。与此同时,网络钓鱼诈骗垃圾邮件和移动间谍软件也开始将魔掌伸向移动通信设备。而黑客们也在通过一种新型社交网络,采用一些狡猾的伎俩诱使用户安装这类恶意软件。 如今,越来越多的员工带着某种智能电话或者个人数字助理(PDA)去上班,无论黑莓、iPhone还是其他的智能移动终端开始涌入工作场所:从智能电话、VoIP系统、闪存棒到虚拟网络世界,不一而足。作为公司,他们不愿意将公司的机密和信息让员工带着外出和泄密,作为员工,个人也不愿意将个人的隐私数

1G,2G,3G移动通信网络安全的演进

1G,2G,3G移动通信系统安全的演进 Abstract 移动通信一直是大家很关注的话题,从最初的1G系统发展到现在的3G系统,从中我们能够很清楚看到系统的完善和技术的进步。随着网络业务的不断增多,网络上传输的数据越来越敏感,以及使用移动通信网络人数的不断增多,移动通信的安全性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就将重点放在1G系统到3G安全性能的演进上面,观察系统是从哪些方面一步一步地提高移动通信系统的安全性,从而得出未来移动通信的发展方向。 1.引言 移动通信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1864年麦克斯韦从理论上证明了电磁波的存在;1876年赫兹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1900年马可尼等人利用电磁波进行远距离无线电通信取得了成功,从此世界进入了无线电通信的新时代。有了这样一个平台之后,各种各样的无线通信技术发展起来,尤其是为了更有效的利用有限的频谱资源,没有贝尔实验室提出的在移动通信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小区制、蜂窝组网的理论,它为移动通信系统在全球的广泛应用开辟了道路。 而本文所研究的正是基于贝尔实验室提出的小区制、蜂窝组网理论所实现的系统的安全。这里所提出的系统一共分为三代,分别为第一代蜂窝移动通信系统(1G),第二代蜂窝移动通信系统(2G),以及现在很热门的3G。通过对一代一代通信系统安全的研究,可以看到移动通信系统过程的演进和技术的发展,也能够看到当前运用到2G、3G当中的安全技术,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对移动通信安全技术的总结,能够清楚的明白未来移动通信网络所面临安全上的新挑战和新发展。 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采用了蜂窝组网和频率复用等关键技术,有效地解决了当时常规移动通信系统所面临的频谱利用率低、容量小及业务服务差等问题,但是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仍然还是一个模拟系统,所以还存在着同频干扰和互调干扰、系统保密性差及提供的业务种类比较单一等局限。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的代表是美国的AMPS移动电话业务系统。 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的提出是为了解决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根本上的技术缺陷,所以在第二代中采用了数字调制技术,让系统从一个模拟系统转向了数字系统,这样的转变使得系统既能够支持语音业务,也可以支持低速数据业务。而2G系统主要采用TDMA或CDMA方式,其具有频谱利用率高、保密性和语音质量好的特点,不过,随着用户的数目的增多,其系统容量,频谱利用等各方面的局限性也体现出来。2G系统的代表有GSM和CDMA系统。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前身是FPLMTS也就是国际电信联盟(ITU)提出的未来公共陆地移动通信系统的概念,其目的就是为了实现在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能向任何人发送任何信息。3G业务的主要特征是可提供移动带宽多媒体业务,并保证高可靠服务质量,3G 业务包含了2G可提供的所有业务类型和移动多媒体业务。 接下来文章的结构如下:第2章列举出一些移动通信当中所面临的攻击,包含攻击的原理和造成的结果;第3章也是文章综述的重点那就是在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无线移动通信系统当中分别是采用什么样的安全对策来避免第2章中的移动通信网络的攻击;第4章中通过观察第3章中采取的安全对策,结合无线移动通信网络的发展,给出未来移动通信系统安全性方面的展望;最后,第5章对全文进行总结。

移动通信网络系统题库FULL(含答案)

单选题: 1.移动通信中最大和最主要的网络系统是(B) (A)TMRS (B)PLMN (C)WUTS (D)SMCS 2.电信公司和中国网通公司为市场竞争推出的“小灵通”系统属于哪个移动通信系统(A)(A)WUTS (B)TMRS (C)PLMN (D)WLAN 3.以下哪个标准是由3GPP2制定的(C) (A)WCDMA (B)TD-SCDMA (C)cdma2000 (D)GSM 4.下面对频分双工的表述正确的是(B) (A)收发信各占一个频率(段),使用不同时隙。 (B)收发信各占一个频率(段),收发频率为固定间隔。 (C)收发信用同一个频率,使用不同时隙。 (D)收发信用同一个频率,收发频率为固定间隔。 5.我国提出的国际3G标准是(B) (A)WCDMA (B)TD-SCDMA (C)cdma2000 (D)UWC-136 6.为发展民族工业,在3G频谱划分上,我国给TD-SCDMA分配了多少频谱。(B)(A)150MHz (B)155MHz (C)160MHz (D)165MHz 7.WiMAX的无线城域网技术是基于哪个工业标准的(D) (A)IEEE802.3 (B)IEEE802.11 (C)IEEE802.12 (D)IEEE802.16

8. 信道编码(差错控制)的目的是 (B ) (A )去掉信息的冗余度,压缩信源的数码率,提高信道的传输效率。 (B )增加信息的冗余度,使其具有检错和纠错能力,提高信道传输质量。 (C )去掉信息的冗余度,使其具有检错和纠错能力,提高信道传输质量。 (D )增加信息的冗余度,压缩信源的数码率,提高信道的传输效率。 9. 陆地移动通信中,无线电波主要以什么形式传播 (D ) (A )直达波 (B )反射波 (C )表面波 (D )直达波、反射波和表面波的综合 10. 抽样定理说明:设原模拟信号的最高频率为c f ,当抽样频率()时,从抽样的离散信 号可完全恢复原模拟信号。(A ) (A )c s f f 2≥ (B )c s f f 2= (C )c s f f 2≤ (D )c s f f 2< 11. 在PCM4位二进制码型中,量化级编号为5的对应的发射二进制码是(C ) (A )0101 (B )0010 (C )0111 (D )0011 12. 关于卷积码的纠错能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C ) (A )能纠正随机差错,并具有一定的突发差错纠正能力。 (B )只能纠正随机差错 (C )只具有突发差错纠正能力 (D )卷积码的纠错能力随着约束长度N 的增加而减小 13. 在3G 业务信道编码上,TD-SCDMA 高速使用的编码方式是 (D ) (A )1/2卷积码 (B )1/3卷积码 (C )1/4卷积码 (D )Turbo 码 14. WCDMA 系统中主要利用(C )序列的互相关特性来区分用户和小区

Mesh网络关键技术及组网性能分析

Mesh网络关键技术及组网性能分析 文章结构: 1.背景 基本原理及关键技术 组网方案及性能分析 产品应用 摘要:本文对Mesh网络的组网技术及系统性能进行了详细分析。首先介绍了Mesh网络的基本原理和系 统结构,并对其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然后在分析Mesh组网方案的基础上,结合产品试验结果对各方案 的系统性能进行了综合评估;最后给出Mesh产品的应用建议。 关键词:无线Mesh,性能,关键技术,单频,双频组网 1.背景 在无线通信网络的发展过程中,先后涌现出多种多样的无线接入技术,通过各种灵活便捷的接入手段, 使用户体验到无处不在的通信网络及服务。然而,接入网络的多样性使得异构网络的互通和融合成为构建 下一代无线通信网络时必须重点考虑的问题。此外,如何突破传统蜂窝网络结构的局限性,构建低成本的 下一代无线网络也成为了关注的焦点。Mesh组网技术以其自组织、自管理、鲁棒性等独特的性能,成为实 现宽带无线接入网络连续覆盖的一种有效手段,可以灵活地应用于多种无线环境,极有可能成为构建下一 代宽带移动通信网络的关键技术之一[1]。目前,Mesh组网已逐步从概念走向产品实用化,各主流设备供 应商也已纷纷推出各自的解决方案并开始商用。本文将结合运营商的实际需求以及对各主流厂家Mesh 设备的试验情况,从理论和实际两方面综合分析Mesh组网方案和关键技术性能,为Mesh技术的进一步成熟和应用提供参考。 2. Mesh基本原理及关键技术 Mesh基本原理 Mesh网络结构主要由Mesh AP、Root AP (根AP)及相关的认证、网管系统组成,如图1所示。其中, Mesh AP主要负责为终端和其他Mesh AP提供接入和回传服务,与传统网络的最大差别在于Mesh AP可以根据无线信道和干扰情况灵活选择最佳无线路由,最终通过不同的Mesh AP和有线接入点Root AP连接到

新一代网络与通信

单选题 1.互联网的特点是()。(分) A.面向连接、电路交换 B.面向连接、分组交换 C.无连接、电路交换 D.无连接、分组交换 我的答案:D√答对 2.发展新一代移动通信,()问题是关键。(分) A.频率 B.带宽 C.技术 D.基站 我的答案:C×答错 3.下一代光通信最核心的技术是()。(分) A.光的频分复用 B.光的波分复用 C.光的电路交换 D.光的分组交换 我的答案:B×答错 年,从()接了一条电路通到斯坦福大学,是中国第一条连接到国际互联网的通路。(分)

A.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B.中国科技大学过程工程研究所 C.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D.清华大学大气物理研究所 我的答案:C√答对 5.目前,中国在()中,Ipv6应用规模最大。(分) A.教育科研网 B.科学技术网 C.公用互联网 D.金桥信息网 我的答案:A√答对 年,()的秘书长发了一封函,肯定了电信业未来会转向IP网络。(分) A.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B.麻省理工学院(MIT) C.国际电信联盟(ITU) D.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 我的答案:C√答对 7.现在的移动通信技术依靠的是(),需要有基站、频率和网络规划。(分) A.模拟通信 B.蜂窝通信

C.互联网通信 D.码分多址通信 我的答案:B√答对 8.现阶段,公共互联网的性能改进主要依靠()方法来实现。(分) A.演化法 B.重叠法 C.革命法 D.归纳法 我的答案:D×答错 9.()的目的是发展移动多媒体通信。(分) A.第一代移动通信 B.第二代移动通信 C.第三代移动通信 D.第四代移动通信 我的答案:C√答对 10.“360-QQ大战”侵犯的是()的权益。(分) 和QQ D.消费者 我的答案:D√答对 多选题

蜂窝移动通信中的切换技术

《移动通信》论文 论文题目GSM蜂窝移动通信网络中 切换技术的研究 姓名 学号 学院 专业班级

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绪论................................................................... 1.1移动通信系统及其发展...................................... 1.1.1 移动通信及工作特点.................................................. 1.1.2 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 1.2GSM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 1.3课题研究的目的及内容..................................... 1.4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二章切换技术............................................................... 2.1切换的定义及分类 ........................................ 2.2切换的原因 .............................................. 2.3切换的控制方式 .......................................... 第三章GSM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切换 .......................... 3.1 GSM系统概述............................................................. 3.2 GSM数字移动通信的主要技术............................................... 3.3 GSM切换................................................................. 第四章中国3G的切换......................................................... 4.13G的简述................................................ 4.2中国3G的发展驱动力...................................... 第五章结论与展望............................................................ 主要参考文献 ......................................................................................................................................................

新一代网络与通信

单选题 1.互联网的特点是()。(3.0分) A.面向连接、电路交换 B.面向连接、分组交换 C.无连接、电路交换 D.无连接、分组交换 我的答案:D√答对 2.发展新一代移动通信,()问题是关键。( 3.0分) A.频率 B.带宽 C.技术 D.基站 我的答案:C×答错 3.下一代光通信最核心的技术是()。(3.0分) A.光的频分复用 B.光的波分复用 C.光的电路交换 D.光的分组交换 我的答案:B×答错

4.1993年,从()接了一条电路通到斯坦福大学,是中国第一条连接到国际互联网的通路。(3.0分) A.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B.中国科技大学过程工程研究所 C.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D.清华大学大气物理研究所 我的答案:C√答对 5.目前,中国在()中,Ipv6应用规模最大。(3.0分) A.教育科研网 B.科学技术网 C.公用互联网 D.金桥信息网 我的答案:A√答对 6.1999年,()的秘书长发了一封函,肯定了电信业未来会转向IP网络。(3.0分) A.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B.麻省理工学院(MIT) C.国际电信联盟(ITU) D.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 我的答案:C√答对

7.现在的移动通信技术依靠的是(),需要有基站、频率和网络规划。(3.0分) A.模拟通信 B.蜂窝通信 C.互联网通信 D.码分多址通信 我的答案:B√答对 8.现阶段,公共互联网的性能改进主要依靠()方法来实现。(3.0分) A.演化法 B.重叠法 C.革命法 D.归纳法 我的答案:D×答错 9.()的目的是发展移动多媒体通信。(3.0分) A.第一代移动通信 B.第二代移动通信 C.第三代移动通信 D.第四代移动通信 我的答案:C√答对 10.“360-QQ大战”侵犯的是()的权益。(3.0分) A.360.0

关于提高移动通信传输网络安全性的探讨 张亮

关于提高移动通信传输网络安全性的探讨张亮 发表时间:2019-01-24T14:31:50.820Z 来源:《科技研究》2018年11期作者:张亮[导读] 设备工作的外部环境等;并详细的探讨如何避免这些影响本地传输网络安全的因素。 (哈药集团世一堂中药饮片有限责任公司黑龙江哈尔滨 150010) 摘要:针对本地移动传输网络的特点,提出影响网络安全的几点重要因素:传输网络物理路由、传输网络组网方式、传输设备选型及配置、设备工作的外部环境等;并详细的探讨如何避免这些影响本地传输网络安全的因素。关键词:安全性;同缆;网络结构;双节点;双平面;多分支;工作环境引言 随着各运营商逐步完善自己的基础网络,无线网络覆盖率将不再是影响移动网络质量的主要原因,通信网络的服务质量主要取决于无线网络优化和通信设备的稳定性。随着各业务对传输需求的不断增加,传输网络的规模不断扩大,网络组织日益复杂,传输网络的安全性成为评估通信网络服务质量的重要因素。针对本地移动通信传输网的特点,如何进一步完善现有的本地移动传输网络,优化传输网络组织结构、提高网络的安全性,成为本地移动传输网建设和优化中的重点问题。结合我多年对传输网络的规划建设和维护经验,粗略的探讨如何提高本地移动通信网中传输网络的安全性。 1 移动传输网络现状和隐患 经过多年的发展,各地市移动传输网络已形成规模,都有自己比较完善的传输网络。移动业务基本上均在中心局落地,电路旱辐射型。本地移动传输网基本上采用2. 5G或10G光传输设备组成骨干环路,再由2. 5G传输设备组成汇聚环,或者直接由622M/155M传输设备组成接入环路。 本地传输网络各期工程逐期叠加,造成传输网络结构复杂、路由不合理、网管数据杂乱设备型号繁多等问题,这就对传输网络的安全性构成巨大的挑战。 2影响传输网络安全的因素 影响传输网络安全的因素多种多样,具体表现在:路由不合理、设备选型不合理、组网不合理,及设备工作环境恶劣等方向。 1)从线路路由角度考虑,影响传输网络安全性的因素有:传输汇聚节点出入局同缆、环内存在同缆组环、长分支链路。 2)从传输设备的角度考虑,影响传输网络安全性的因素有:重要机盘无热备份、同一局向业务无分流或分担、不同厂家设备或同厂家不通版本设备对接、大量微波或 PDH设备的应用、设备无过压保护功能等。 3)从传输网络组网的角度考虑,影响传输网络安全性的因素有:重要节点没有失效保护机制、同区业务集中、网络中较长链路、同一节点存在大量分支节点、网络时钟成环等。 4)影响传输网络安全性的其他因素有:基站电池容量不足或电池劣化、设备工作电压不稳定以及设备空开与耗电量不匹配、传输设备工作环境差、网管交叉数据杂乱等。多节点环路,考虑物理上组成双平向传输环或者多平向传输环。不能新建线路改造的星型结构,考虑采用相较分支结构安全的同缆组环方式或跳纤分散支路的方式。不能成环的重要分支链路,考虑利用同速率的SDH微波和传输设备进行混合组网,完成环路保护。传输网络的组网尽量避免过于复杂,尽量采用两层组网结构(骨干层和接入层)。 SDH传输环内时钟规划也相当重要,一定要避免时钟互锁或构成环路,尽量避免时钟链路过长。 3)传输设备方向。对重要传输节点关键单盘进行1:1或者n:1热备保护。 对重要电路采用业务分流或者负荷分担的方式进行调整。 环路上设备尽量采用同一家、同一型号的传输设备,避开不同厂家设备的对接;采用具备过压保护功能的传输设备。在传输本地网中不建议大量的采用微波和PDH组网。 4)其他一些因素考虑。由于移动通信网络不少通信机房在农村,经常存在着交流停电的现象,通信机房内后备电池在通信网络中就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提高通信网络的安全角度出发,对于经常停电的重要节点机房尽量采用大容量的后备电池,及时更换劣化的后备电池。 设备的工作电压直接影响到设备是否能够正常工作,不稳定的工作电压直接威胁着通信网络的安全。建议做好下述几点:交流供电电压不稳定的情况,考虑增加交流稳压器;采用具备过电保护功能的传输设备,有效的防止“浪涌电流”;采用具备多次下电功能的直流配电柜,并能够实现下电电压范围的自行设置;采用与传输设备耗电量匹配的空开;重要传输设备采用双路供电系统;严格控制关闭传输设备电源后,立即恢复供电的操作。 传输设备的工作环境(包括设备工作的温、湿度和环境卫生等)也像供电电流一样,影响着通行网络的安全,节点机房的温湿度严格的控制在设备标称范围内,最好控制在最佳温度。另外,通信机房应该按照规范严格密封,保持机房内的洁净。 4结论 传输网络是电信网络的基础,承载着电信运营商的所有业务,传输网络的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运营商能够提供服务的质量水平。传输网络的安全性主要受光缆线路路由、组网结构性、传输设备性能,及其他外部环境等因数影响。为有效的提高传输网络的安全性,在传输网络建设前合理的规划传输网络;在网络建设期间严格的对传输设备进行选型、合理的规范网管数据;在网络建设后期,积极的优化传输网络;在日常维护中,严格的保持设备正常的工作环境等。 参考文献: [1]陈冰,《固定网络数字微波传输解决方案及应用》,《通信世界》,2006,40. [2]孙宇.工业控制中可靠的专用无线数据传输的研究[J]. 信息技术,2004(1). 作者简介:张亮(1983.011—),男,长期从事网络安全方向的研究与实践

移动通信中的切换技术研究

摘要 自从移动通信领域中引入的蜂窝概念,切换技术就开始出现,并成为了移动通信系统中的重要技术之一。切换技术是蜂窝系统所独有的功能,也是移动通信系统的一个关键特征,它直接影响整个系统的性能。当移动台的一个基站的覆盖范围移动到另一个基站的覆盖范围,通过切换移动台保持与基站的通信。切换从本质上说是为了实现移动环境中数据业务的小区间连续覆盖而存在的,从现象上来看是把接入点从一个区换到另一个区。 本文研究的重点是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切换技术,主要分析了CDMA、GSM、WCDMA系统中的切换算法,切换基本可以分为硬切换、软切换、更软切换。由于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巨大成功,用户的高速增长与有限的系统容量和有限的业务之间的矛盾渐趋明显,第三代移动通信的标准化工作开始逐渐进入实质阶段。3G通信技术已经在慢慢成熟,新的4G技术也在不断的演变,要做到通信技术的完善和更前的发展,切换技术作为移动通信中的关键技术,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研究切换技术是为了更好的发展未来通信技术,提高网络的服务能力和运行质量。 关键词:切换,硬切换,软切换,切换算法

目录 摘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目录...................................................................................................... 错误!未定义书签。Abstract第一章绪论.. (4) 1.1移动通信系统 (4)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1移动通信特点 (4) 1.1.2移动通信工作方式 (4) 1.2移动通信的发展 (5) 1.2.1全球移动通信发展历程 (5) 1.2.2我国移动通信的发展历程 (6) 1.3切换技术的发展 (7) 第二章切换技术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切换的定义及分类 (9) 2.2切换的原因 (9) 2.3切换的控制方式 (11) 第三章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切换 (11) 3.1CDMA系统中的切换 (11) 3.1.1 CDMA系统概述 (11) 3.1.2 CDMA系统中的软切换 (12) 3.1.3 CDMA系统中的硬切换 (16) 3.2 GSM系统中的切换 (18) 3.2.1 GSM系统概述 (18) 3.2.2 GSM数字移动通信的主要技术 (19) 3.2.3 GSM切换 (19) 3.3 WCDMA系统中的切换 (21)

移动通信网络规划及优化策略

移动通信网络规划及优化策略 【摘要】伴随我国通信网络技术不断创新发展,“移动通信网络”作为当下我国重要网络模式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通过近年来大多研究发现,“移动通信网络”的可靠性与稳定性对网络传输质量及速度提升影响颇大。本次研究将对移动通信网络的规划及优化策略进行分析研究,为下一步工作开展提供依据参考。 【关键词】移动通信;网络技术;网络传输 “移动通信网络”是当下我国主流运行网络模式之一,具有较大的意义影响。然而现阶段有关我国移动通信网络的规划及优化策略研究相对较少,基于该问题现状,要求行之有效的方法对其进行分析研究,如树立“客户标准、服务意识”、加强基站建设、完善网络布局、以质量为基础、不断创新技术、提升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等,本次研究对移动通信网络的规划及优化策略进行分析,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 1新时期下我国移动通信网络发展概述 目前,我国市场经济建设迅速发展,国民生产总值及综合国力不断提升。其中,移动通信作为我国通信及网络发展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一定的影响意义。新时期下,我国通信产业及技术创新逐渐成趋势化发展趋势。如何将移动通信及网络应用进行全面更新,将质量、效率、稳定、安全、功能等进行系统升级,成为当下诸多学者研究议题。“5G”技术已经日益开展应用,在其形势大好的前提下,我国移动企业及网络供应商也从自身公司发展、战略布局、产品创新、技术优化等角度出发,将移动通信网络进行科学规划及全面优化,并从中注入了“服务意识、服务理念、服务模式”等应变思维。同时,在发展过程中将“技术”作为硬性指标,以技术优势带动产品优势、服务优势,为用户的选择与接纳起到一定吸引作用。所以,通过对相关数据信息研究发现,新时期下我国移动通信网络发展前景较为乐观,且形势大好[1]。 24G网络规划及优化具体措施 2.1树立“客户标准、服务意识”。4G网络已经成为当下我国主流服务网络模式,4G网络以其独特的优势特征一直运行在当下网络环境。针对4G网络的主导优势及发展前景,移动企业对其进行系统规划与科学优化尤为重要。其中,在

论下一代互联网关键技术

课程(论文)题目:下一代互联网关键技术 1.概述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新的互联网技术也不断的产生。接下来我将对H5,IPV6和5G这三个互联网技术进行详细的阐述。 2.下一代互联网(NGI)的关键技术 2.1HTML5 H5是指第5代HTML,也指用H5语言制作的一切数字产品。所谓HTML是“超文本标记语言”的英文缩写。我们上网所看到网页,多数都是由HTML写成的。“超文本”是指页面内可以包含图片、链接,甚至音乐、程序等非文字元素。而“标记”指的是这些超文本必须由包含属性的开头与结尾标志来标记。浏览器通过解释HTML,就可以把网页内容显示出来,它也构成了互联网兴起的基础。 H5之所以能引发如此广泛的效应,根本在于它不再只是一种标记语言,它为下一代互联网提供了全新的框架和平台,包括提供免插件的音视频、图像动画、本体存储以及更多酷炫而且重要的功能,并使这些应用标准化和开放化,从而使互联网也能够轻松实现类似桌面的应用体验。另外,必须意识到的是,iPhone 和iPad将不会支持FLASH,同时ADOBE公司也在近期公开声明将停止FLASH基于移动平台的开发,现在可以这么说移动平台日后视频音频是HTML5的天下。 H5的最显著的优势在于跨平台性,用H5搭建的站点与应用可以兼容PC端与移动端、Windows与Linux、安卓与IOS。它可以轻易地移植到各种不同的开放平台、应用平台上,打破各自为政的局面。这种强大的兼容性可以显著地降低开发与运营成本,可以让企业特别是创业者获得更多的发展机遇。 H5的本地存储特性也给使用者带来了更多便利。基于H5开发的轻应用比本地APP拥有更短的启动时间,更快的联网速度,而且无需下载占用存储空间,特别适合手机等移动媒体。而H5让开发者无需依赖第三方浏览器插件即可创建高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