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教育史 (1)

中国教育史 (1)

中国教育史 (1)
中国教育史 (1)

一、我国古代文教政策的特点

(一)历代统治者都极为重视文教政策的制定;

(二)古代文教政策统治阶级统治政策的组成部分,它与政治、经济政策是一致的;(三)古代文教政策一般鼓励官学发展的同时,多数朝代也允许私学的发展;

(四)古代文教政策注意到人才的培养和人才的选用的关系,尽量做到培养人才的教育制度与选用人才的官吏制度的统一;

(五)古代文教政策贯穿着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者并重的精神;

(六)古代文教政策强调教育工作应该以道德教育为中心。

二、了解中国古代官学制度发展演变概况。

(一)教育的起源与学校的产生

学校产生的条件:1.生产力的发展,为学校的产生奠定必要的物质基础2.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离3.文字的创造和知识的积累4.国家机器的产生。

(二)奴隶制的官学制度

夏、商朝的庠、序、校;西周初步具有了学制系统。

(三)封建社会的官学制度

1.两汉是封建官学制度的确立时期。公元前124年,汉武帝创立“太学”。

2.隋唐是封建官学制度的完备和昌盛时期。唐朝的“二馆六学”。

3.宋元明清是封建官学制度进一步发展并走向衰落的时期。

(1)入学资格逐渐放宽;(2)学校类型增加与教学内容的扩大;(3)学校管理的发展;(4)封建末世,官学名存实亡,成为科举的附庸。

三、了解中国古代私学制度的兴起和发展,评价其历史贡献和现实启发价值。

古代私学包括家传与师授两种形式,作为学校教育制度的私学,指的是聚徒讲学。

(一)私学的兴起:1.私学兴起的必要性:(1)复杂的政治斗争,需要兴私学、养士人;(2)官学废弛2.私学兴起的可能性:(1)生产力的发展;(2)士阶层的出现;(3)文化学术下移(二)私学的发展:私学发端于春秋、战国之际(以孔、墨为显学),盛于两汉,至魏晋南北朝稍见衰落,但比之时兴时费的官学,仍显兴盛。以后历朝历代,几不间断。

(三)对私学的评价:私学的兴起,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扩大了教育对象。私学在中国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培养人才、传承文化贡献巨大,它的作用甚至比官学大。四、了解中国书院制度兴衰史,掌握书院在教学和组织管理上的特点及其对今天高等教育教学与管理的启发意义。

(一)书院的性质和起源:书院是我国封建社会特有的一种教育组织形式。它是以私人创办为主、积聚大量图书、教学活动与学术研究相结合的古代高等教育机构。书院的名称始于唐代,唐代官办书院以藏书、校书为主,私人设置的书院以个人读书治学为主。真正具有聚徒讲学性质的书院到五代末期才形成,到北宋初发展成为较完备的书院制度。

(二)书院制度的兴衰:

1.北宋—书院的兴盛(六大书院)北宋初年兴起的书院不久相继衰落(北宋四次兴学运动重点都是发展官学)。

2.南宋——书院的极盛时期原因:(1)理学的发展促进了书院的兴盛;(2)官学的衰落(四次兴学收效甚微);(3)名师巨儒讲学为书院树立了威信;(4)印刷业的发展为书院发达提供了物质条件。

3.元—书院多但水平低。书院虽多,但管理和讲学水平低,官方控制严,书院特色不突出。

4.明—书院由衰而兴。明初重点放在兴办官学、提倡科举方面,洪武至成化100年间,书院沉寂。王守仁、湛若水对书院由衰转兴影响巨大。最具代表性:东林书院(成为政治中心)

5.清—书院逐渐官学化,成为科举的场所,后为学堂所代替。

(三)书院在组织管理和教学上的特点

1、实行教学与学术研究相结合;

2、盛行“讲会”制度,允许不同学派争鸣;

3、实行开放式教学,不受地域限制;

4、教学方法上采取以学生个人读书钻研为主,集众讲解、激疑问难相结合,强调躬行实践;

5、师生之间以道相交,感情深厚。

(缺管理意义)

五、了解中国古代取士考试制度的发展演变,重点掌握科举制的产生、发展及对科举制的评价。

(一)取士制度发展演变1.养士制度(春秋战国);2.察举制(荐举制)(汉)(1)贤良方正:为中央选拔上层人才三公九卿选举→天子策试;(2)孝廉:为地方选拔人才;以郡为单位,按人口比例,每年推选若干人才。3.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又称九品官人法。始于魏文帝(曹丕)。由中正官依据管辖内人物的品行定品(共分九品),三年一变。小中正→大中正→司徒→尚书;九品中正制的主要弊端:只看门第不分贤愚(“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中正官徇私。4.科举制

(二)科举制

1.科举制的产生:隋炀帝大业二年(606年)开始设置进士科,是为中国科举制度之始。科举是分科选举的意思。其特点是通过逐级考试的办法来挑选人才。

2.科举制产生的背景(原因):(1)隋唐是我国封建专制国家的再建和发展时期,急需大批官吏;(2)阶级的变化,中小地主阶级政治利益诉求;(3)加强中央皇权的需要。

3.科举制的发展

(1)隋:开始;(2)唐:形成较为完备的考选制度。乡试(州县)→省试(尚书省);最后还须经吏部试,才能授官。考试科目: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六科,最常行的是明经、进士。考试内容:儒家经典《五经正义》。考试形式:帖经、墨义、策问、诗赋。(3)宋:科举制进一步加强;首先,严格考试,增加殿试;其次,增加录取名额,提高及第后的待遇。(4)明:进一步发展,八股取士;(5)清:清初采取八股取士,清末逐渐废除科举;改革科举内容→减少录取名额→停止科举

4.对科举制的评价

积极作用:(1)政治上,把选考和任用之权由地方集中到中央,通过科举为国家选拔了一大批人才。(2)打破了豪强地主垄断教育的局面,调动了士子学习的积极性。(3)考试取士,使选拔人才有了一个相对客观的标准。科举制在当时是首创的,在我国古代是起过积极作用的,对亚洲、欧洲的文官考试也是有影响的。

消极影响:

(1)对学校教育发展产生消极影响,学校逐渐变成科举的附庸。(2)养成只重记忆不求义理的不良习惯。(应试教育);(3)具有欺骗性和虚伪性

六、孔子教育思想述评。

(一)孔子的教育思想

1、关于教育作用(1)教育对社会的作用:足食、足兵、民信为立国三大要素(2)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作用:性相近习相远。

2、关于教育对象:有教无类

3、关于教育目的:(1)学而优则仕;(2)教育目的是培养是“士”,士的标准是“君子”。(3)君子的条件:一是要有道德修养,二是要有治国安民之术。

4、关于教育内容:(1)“四教”:文、行、忠、信(2)“六艺”:礼、乐、射、御、书、数(3)“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

(二)孔子教育内容的特色及其评价:

1、教育内容体系较为全面。虽以道德教育为中心,但其教育内容体系中既有道德教

育,也包含文化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既考虑社会需要,也考虑学生人格形成。

孔子编修的《六经》是中国教育史上最早的成套教材,包含文学、政治、伦理、艺术、哲学、历史等社会科学知识。这是孔子在古代课程建设方面的重大贡献。

2、教学内容中宗教成分很少,着重现实中的人和事。这是中国传统教育的一个特点,也是一个亮点。

3、教学内容的系统性较差。

4、有忽视自然科学知识和轻视生产劳动技能的倾向。(三)关于道德教育的原则与方法

1、立志乐道;

2、自省自克;

3、身体力行;

4、改过迁善

(四)关于教学的原则与方法

1、启发诱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

孔子重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重视启发学生思考。这一教学原则体现了教与学统一规律和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统一规律。在今天依然是一条重要的教学原则。

但孔子的启发式是比较原始比较简单的,主要采取相似性联想,这在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方面是有作用的,但也不能作过高估价,毕竟单纯运用类比法,不善于运用归纳法和演绎法,正是儒家思维方式的一个缺点。

2、学思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体现了孔子学思并重、学思结合的思想。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卫灵公》

学与思比较,学占首位,学是思的基础。

3、温故知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孔子注意到了新旧知识的联系。

4、因材施教

这是宋代朱熹总结孔子有关思想提出的教学原则,反映了孔子教学的主张。(“夫子教人,各因其才”),因材施教首先是要了解学生。孔子对自己的学生的才能、性格了如指掌。

因材施教要求从学生实际出发进行教学孔子还针对受教育者接受能力的高低进行不同的教育。孔子也很注意学生的年龄特点。

5、博约兼顾“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于礼。”《雍也》

孔子主张首先要博学。其次要由博返约。此外,孔子教学思想中还重视到了循序渐进、虚心求学、学以致用等问题。总之,孔子的教学思想和经验是非常丰富的,他在古代教学思想史上的贡献是十分巨大的,他的一些具有方法论因素的格言警句对后世发生了深远的影响。我们应该认真加以研究总结,批判地继承这一珍贵的遗产。

(五)关于教师: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六)孔子在教育史上的贡献

1、首创私学,扩大教育对象范围;

2、重视教育,论证了教育的社会价值和育人价值;

3、主张培养“君子”,提出与世袭制相对立的原则——学而优则仕;

4、整理典籍,保存古代文化遗产,进行了教材建设——诗、书、礼、乐、易、春秋;

5、重视道德教育,提出系统的德育原则。

6、创立教学理论,提出一系列教学原则和方法。

7、倡导尊师爱生,提出了作为一个理想教师的要求。

七、墨子教育思想述评。

提出尚贤、尚同、节用、薄葬、非乐、非命、天志、明鬼、兼爱、非攻十大主张。

(一)墨子的教育思想

1、关于教育作用

重视教育的社会作用,强力教人以改良社会;重视教育与环境在人的个性形成中的作用。

2、关于教育目的

培养“贤士”或“兼士”,成为“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的人。

标准:“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

厚乎德行——有道德辩乎言谈——能言善辩,奔走说教博乎道术——通晓治国之道

3、关于教育内容

(1)以“兼爱”为中心思想,同时重视文史知识的学习及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还注重实用技术的传习。(2)墨子重视《诗》、《书》、《百国春秋》的教学,更重视自然科学知识(包括天文学、几何学、力学、光学、热学、声学等)的教学。(3)墨子的教学内容比儒家更为广泛,其重视科技知识的教学内容观大大突破了“六艺”的范畴。(4)墨家在科技研究和科技教育上的创造与贡献在科技史上和教育史上闪耀着独特的风采。“伟大的科学教育家”(5)但墨子提出“非乐”的主张,虽有“节用”之意,却不加分析地反对音乐和一切文娱活动,忽视音乐和美育的作用,这是片面的。

4、教学思想

(1)关于教学过程论

墨子承认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他对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也有较为正确的认识。他的认识论基本上属于唯物主义。

“亲知”---- 直接经验(“身观焉,亲也”);“闻知”---- 间接经验(“传授之,闻也”)“说知”---- 通过推理而得到的知识,属于理性认识。(“以名举实,以辞抒意,以说出故”)(2)关于教学原则与方法

①“强说人”的主动精神(不同意儒家“叩则鸣,不叩则不鸣”的消极等待态度,主张

积极主动“劝教”、“说教”。“虽不叩必鸣者也”“不强说人,人莫之知”这种“不叩必鸣”的精神,体现了教师在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的合理内核,也体现了教师以教人为己任的精神。

②“述而且作”的创造精神(不同意儒家“信而好古,述而不作”的保守态度,主张“述而且作”。他认为应该继承古代文化中善的东西,又要创造出新的东西,使善的东西日益增多。“吾以为古之善者则述之,今之善者则作之,欲善之益也。”)

③“察类明故”,注重发展逻辑思维(所谓“察类明故”,是指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对客观事物进行合理的分类,分析事物的异同、因果关系,通过类比,探明原理。他提出“以见知隐”,根据已知推测未知,根据可见的现象推测内在的本质。这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对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有重大意义他在教学中要求学生不但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这是墨子教学思想上的一个重要特点)

④以约驭博在博与专的关系问题上,墨子强调以约驭博,反对博闻杂识。“事无始终,无务多业;举物而暗,无务博闻。”这与孔子由博返约的主张略有出入。此外,墨子也提到了因材施教、循序渐进、量力而行等原则。

5、德育原则

(1)重利与贵义统一(2)言行一致(3)强力而行

简评:做为先秦时期继孔子之后另一位有重大影响的教育家,墨子在教育教学上的贡献同样是巨大的,他的教育教学思想十分丰富且极富特色(如:重视自然科学知识,重视逻辑思维训练,重视实用技术培养,重视创造精神等),为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宝库增添一份光彩。”但其思想中也存在片面性,需要加以认真研究。

八、董仲舒教育思想述评。

(一)“新儒学”的主要思想:1、天创万物与天人感应2、皇帝至尊与君权神授

3、王道三纲与阳尊阴卑

4、任德教与奉天法古

(二)三大文教政策的建议:1、独尊儒术;2、兴太学;3、重选举

(三)性三品说和教育作用:性三品:斗霄之性、圣人之性、中民之性。

(四)关于知识和教学

以儒家六经为教育内容:“《诗》、《书》序其志,《礼》、《乐》纯其美,《易》、《春秋》明其知”教学原则和方法:1.“圣化”(适时、适量、适度)2.强勉努力3.节博合宜4.专一虚静

(五)关于道德修养

1.以仁安人,以义正我;严于责己,宽于待人。

2.强勉行道;“众少成多,积小致巨”。

3.“明于性情”;诱发学生天性中所美好的,抑制天性中所厌恶的。

4.必仁且智;德育与智育紧密结合

九、王充教育思想述评。

(一)王充一生大部分时间用于求学、教授和著述,早年著有《大儒论》、《讥俗》、《政务》、《养性》,均佚,惟《论衡》存于世。

唯物主义的哲学思想:1.“天自然无为”2.“天不能故生人”,反对天人感应

3.神灭无鬼

4.今胜于古

(二)关于教育作用——“在化不在性”

王充认为教育能够改变求学者的感情和本性,完善他们的才能和品德。通过教育,可以“反情治性,尽才成德”。

(三)关于教育目的——“鸿儒”(理想的培养目标)

王充将当时的知识分子分成四等:“能说一经者为儒生;博览古今者为通人;采掇传书以上书奏记者为文人;能精思著文连结篇章者为鸿儒。”指出“儒生过俗人,通人胜儒生,文人逾通人,鸿儒超文人。”王充最推崇是能著述立说的鸿儒,且把培养“鸿儒”作为培养人才的最高目标。鸿儒最大的特点是学问方面的通达。“通”即博览群书,“达”就是创造性运用知识,“凡贵通者,贵其能用也”,鸿儒能“立义创意”。他认为能通读的人世上到处有,但只有鸿儒能“精思著文连结篇章”,“笔能著文”,“心能谋论”,是“超而又超”、“奇而又奇”的人。

(四)教学思想

1.知识论——“学以求知”,“学问为力”

首先,王充认为知识是学习的结果。他否定“生而知之”的唯心主义知识论,主张知识来源于经验。他认为圣人是可以经过学习做到的,“人才有高下,知物由学,学之乃知,不问不识”。其次,王充认为知识就是力量。他提出“人有知学,则有力矣”,这比近代英国哲学家培根提出“知识就是力量”早了一千五百年。他说,“文吏以理事为力,而儒生以学问为力”。再次,王充认为知识即财富,知识越多,财富就越多。“圣人之言,贤者之语”是“治国肥家之术”。王充的经验主义知识观比汉儒知识先验论更为科学、合理,他关于知识价值的认识让人耳目一新,但是王充所说的知识主要还是指儒家经典方面的知识。

2.关于教学过程

见闻为——开心意——效验见闻为:耳闻、目见、口问、手做,获得感性经验;开心意:开动脑筋,进行理性思考;效验:以实际效果来检验知识的真伪。

。他认为才高知大的人“其于道术,无所不包”。他提出的教学内容不仅囊括儒、法、墨、道等百家之言,而且包含天文、历算、地理、历史等知识。②是重视现实。他批评“世俗之性,好褒古而毁今”、“珍古不贵今”。他用大量史实从不同角度论证汉代比前世大有进步,驳斥了今不如昔的观点。

王充主张的“博览古今,众流百家”的教学内容,有利于打破汉代五经独占教坛的局面,扩大教学内容,对改变当时死守一家章句的学风、培养多闻博识的人才和促进学术的发展有极重要的意义。但他并不主张动摇儒家经典在传统教学内容中的地位,他所提倡的“博览古今,众流百家”,其主要目的还是更好地理解和学习儒家经典。

(四)关于教学原则与方法

1、学问思辨

2、求证存真。他提倡要排除和贬斥虚伪的东西,保存和肯定真实的东西。王充主张打破师

法家法门户之见,求真求实。他批判当时儒者只知遵守师法家法,致使盲目迷信师教,创见无一。他本人喜欢独立思考和探究,决不盲从一家之言。王充在儒学神化的情况下,敢于冲破传统思想的羁绊,坚持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倡导独立思考、求证存真的学习方法,对人们摆脱了思想的束缚,冲破“信师是古”学风有着重要的启蒙意义。

3、日见日为。王充主张学习要“日见日为”,力学不辍。王充的日见日为主张指明了教学活动必须长期坚持不懈、循序渐进地进行,这与现代教学思想是一致的。

4、距师问难

“距师”就是敢于反问老师;“问难”就是进行反驳和质问。王充在宗法和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提倡距师和问难,并亲自作出表率,其精神是相当可贵的;作为一种教学原则和方法,在提倡创新教育的今天尤值得重视。

5、佩韦带弦

教育者应在把握学生个性差异的前提下施教,使其通过主观努力“成为完具之人”。王充认为急躁与迟缓,同样失去了中和,然而通过皮带和弓弦的提醒,他们都成为性情完美之人。尽管王充的“佩韦带弦”观点立论基础并不科学,但他注意到了教学活动中学习者的个性差异和性格特点,主张因材施教,具有一定的价值。

6、学为世用

他明确指出,治学的目的在治世济民,著书立说的目的在应用。尽管王充学为世用的主张侧重著述文章方面,但在汉代章句盛行、谶纬迷信成灾的情况下,他能主张并努力践行学为世用,实为难得。

王充简评:

王充一生不与时苟合,充满战斗的批判精神。唯物主义认识论、可变人性观和知识价值论是王充教育思想的精华,他的教育教学思想主张,有不少符合唯物主义认识论和教育教学规律,有许多见解和我国当前的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相契合,对今天的教育教学仍有借鉴意义。应该看到,由于王充本人的阶级立场和历史时代的限制,他的教育教学思想存在自相矛盾、不尽科学或错误的地方。不管怎样,王充在中国古代教育教学方面做出了可贵的探索,给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应该给予更多的关注。

十、朱熹教育思想述评。

(一)教育著作:《小学》、《童蒙须知》、《近思录》、《四书集注》、《资治通鉴纲目》等后人将其著述辑为《朱文公文集》100集。

(二)哲学观和关于教育作用:客观唯心主义的哲学观;教育的作用是“明理遏欲”。(三)关于教育目的

培养“圣人”。

掌握“五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为学之序”: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修身之要”: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处事之要”: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接物之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四)关于教育阶段的划分和教育内容的安排

15岁前:小学教育15岁后:大学教育,小学、大学是相互衔接的两个阶段

“小学学事,大学学理”

(五)关于道德修养的主张:1.立志2.主敬3.存养4.省察

(六)教学思想

1.朱子读书法: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

2.关于教学原则与方法:(1)自动和适时启发(2)勇猛奋发和温故时习

(3)教人有序不可躐等(4)知行相须(5)博学与专精结合

十一、王守仁教育思想述评

(一)自称一生干了两件事:“破山中贼”与“破心中贼”著作:《王文成公全书》38卷(二)“心即理”、“致良知”学说与教育作用、目的论。

心即理—教育作用在于存天理、去人欲;致良知—教育目的是明人伦

(三)“知行合一”的道德教育论

道德教育方法:1.静处体悟2.事上磨炼3.省察克治4.贵于改过

(四)“顺导性情”的儿童教育观

批判当时教育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弊端,提出了自己的教育主张:

1.顺应性情与鼓舞兴趣

2.自求自得与独立思考

3.循序渐进与因材施教

(五)“训俗教化”的社会教育论:1.实施军训;2. 改革风俗;3.增进道德

十二、了解中国近代教育的性质、地位和特点。

一、中国近代教育史的开端与下限:1840年——1919年(1949)

二、中国近代教育史的性质与地位

性质:1、近代化。即资本主义化,推封建教育之陈,出资本主义教育之新。

2、半殖民地、半封建化。

地位:承先启后,连接古代教育和现代教育的桥梁。

三、中国近代教育史的特点

1、中国近代教育是在西方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互相冲突而又互相融合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中西融合的具体过程:19世纪60、70年代——90年代:学习西语、西艺、自然科学和技术。(物质、技术层次)。19世纪末——20世纪初:强调“西政”教育,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教育制度。(制度层次)20世纪初——五四运动:提出科学与民主。(思想层次)

2、中国近代教育思想与政治上的“救亡图存”紧密结合在一起。

十三、了解地主阶级改革派改革教育和学习西方的主张。

龚自珍、林则徐、魏源

地主阶级改革教育活动

(一)抨击传统的封建教育;(二)主张学习西方,改革教育

(三)洪仁玕《资政新篇》:1、批判封建文化教育;2、学习西方文化教育与科学技术;3、“德才兼备”的教育目的和“三宝”的教育内容(宗教道德(上宝)、科学技术(中宝)、文学艺术(下宝));4、主张办新式学校

十四、了解洋务运动的教育改革及“中体西用”的教育思想。

一、洋务运动的“新教育”

(一)创建新型学校

1、外国语学校:京师同文馆(北京1862)、广方言馆(上海1863)、广州同文馆(广州1864)、湖北自强学堂(1893)

2、工业技术学校:江南制造局附设机械学堂(1865)、福州船政学堂(1866)、天津电报学堂(1880)、上海电报学堂(1882)、湖北采矿工程学堂(1892)

3、军事学校:北洋水师学堂(天津1881)、天津武备学堂(1886)、广东水陆师学堂(1887)、江南水师学堂(南京1890)、天津军医学堂(1893)、湖北武备学堂(1895)

(二)留学教育

(三)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教育思想张之洞

1、“中体西用”的主张

“中学”:中国传统之学经史子集

“西学”:西史、西艺(算、绘、矿、医、声、光、化、电)、西政(学校、地理、度支、赋税、武备、律例、通商)▲西政非西方政治或政体

2、对“中体西用”的评价

“中体西用”作为中、西文化接触后的初期结合方式,有其历史合理性。但“中体西用”作为一种文化整合方案和教育宗旨,又是粗糙的,它是在没有克服中、西之间固有的内在矛盾的情况下的直接嫁接,必然会引起两者之间的排异性反应。

十五、了解维新运动时期的教育改革活动。

(一)维新运动的教育活动1、设报馆;2、兴学会;3、办学堂(万木草堂、时务学堂、通艺学堂、浏阳算学馆、时敏学堂、务本女学、经正女学等)

(二)“百日维新”中的教育改革

1、废除八股,改革科举制(八股文改为策论);

2、设立京师大学堂;

3、筹办高等、中等、初等各级学堂和各种专门学堂;

4、派人出国游学;

5、建立译书局和编译学堂。

(三)废除科举制度

三个步骤:1、改革科举内容;2、递减科举取士名额;3、停止科举

(四)新学制的建立

1、壬寅学制(1902年)

2、癸卯学制(1903年)

十六、了解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教育活动和民国时期的教育改革。

(一)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教育活动

1、创办革命报刊,宣传革命思想,开展社会教育,提高群众觉悟《民报》、《苏报》、《中国女报》等百余种。

2、创建学校,培养革命骨干(爱国学社、爱国女校、大通师范学堂)(二)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的教育改革

三、壬子癸丑学制(1912—1913年)

四、北洋军阀的复古教育

五、壬戌学制的建立(1922年)

十七、蔡元培教育思想述评。

(一)关于“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

1、教育方针的世界观基础:“现象世界”与“实体世界”。

2、教育方针的基本内容:

(1)军国民教育(2)实利主义教育;(3)公民道德教育;(4)世界观教育;(5)美感教育。(二)关于“展个性,尚自然”的思想

1、“尚自然”与“守成法”,“展个性”与“求划一”是新旧教育的分歧。

2、为了“展个性,尚自然”,在教学方法上,重视启发式教学,提倡自动、自学、自己研究。十八、陶行知教育思想述评。

(一)关于“生活教育”的理论

1、“生活教育”理论提出的原因:受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 反对传统教育脱离生活,建立以生活为中心的新教育的需要。

2、“生活教育”理论的内容:“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二)试述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及其价值。

“生活教育”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集中反映了他在教育目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的主张,反映了他探索适合中国国情和时代需要的教育理论的努力。

(1)首先,“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生活含有教育的意义。(2)其次,实际生活是教育的中心。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的、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再次,生活决定教育,教育改造生活。

“生活及教育”所强调的是教育以生活为中心,所反对的是传统教育脱离生活而以书本为中心。尽管他在生活与教育的区别和系统的知识传授方面有所忽视,但在破除传统教育

脱离民众、脱离社会生活的弊端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关于普及教育的思想

1、普及教育的目标是:教一切穷人都得到教育,得到丰富的教育,得到民主的教育。

2、实施普及教育的主张:(1)要根据中国国情来制定普及教育方案;(2)要进行强迫教育;(3)要适应大众生活的需要和各民族的特点;(4)要节制生育,控制人口增长. (四)陶行知普及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五)关于儿童教育的思想

1、对儿童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1)儿童教育为人的一生发展奠定基础。(六岁以前是人格陶冶最重要的时期。)

(2)儿童教育是教育的根本,是国家今后发展的根本。(“小学教育是建国之根本,幼稚教育尤为根本之根本。”)

2、对传统儿童教育弊端的批判

(1)指出中国社会父母教育子女方法上的弊病:过严或过宽、教育不一致

(2)批评对待儿童不正确的态度-两种极端:忽视或期望太好

(3)揭露当时幼稚园的弊病:“外国病”、“化钱病”、“富贵病”

(六)如何进行儿童教育?

1、了解儿童、尊重儿童、解放儿童(五大解放:解放儿童的头脑、双手、嘴、空间、时间);

2、让儿童学习科学实验;

3、对儿童要因材施教;

4、要重视儿童体育。

(七)关于师范教育的思想

1、高度重视师范教育(“师范教育可以兴邦,也可以促国之亡”)

2、对传统师范教育弊端的批判:(1)没能培养出教育界所需要的人才;(2)忽视乡村师范教育;(3)师范教育不从实际出发,与学校脱节,与生活脱节

3、改造旧师范教育,建立新师范教育的主张:(1)建立广义的师范教育:其一,师范教育的培养目标不仅仅是教师,还要培养教育界需要的其他人才。其二,不仅要有师范学校,还要有师范补习学校(教师进修学校)。2)创办乡村师范学校,开展师范教育下乡运动。(3)创办女子师范学校,进行女子师范教育.

读中国教育史有感

读《中国教育史》有感 孔子有云,“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作为一名教育新人,读一读我国五千年来教育的发展历程肯定是十分必要的。国内最权威的教育史应当是华东师范大学孙培青教授所著的《中国教育史》。该书再版多次,全国发行数百万,是国内以及国外学者专家研究中国各阶段教育的重要资料,也是教育者从教的重要参考。这本书是笔者的一位教育学研究生朋友推荐的,由此可见,此书也是引领国内教育史研究的模范。 下面来谈一谈我对本书的具体把握。本书将我国的教育历史主要划分为如下几个阶段,第一,原始社会教育的萌芽阶段;第二,封建社会的发展阶段;第三,封建社会末期到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曲折发展阶段。在每个阶段下又详述了各朝代的教育状况,下至村学社学,上至国学州学,描述全面且详略得当。在这三个阶段当中,第一阶段属远古社会,约170万年前到约公元前21世纪,教育萌芽并对文明的进步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然而进程却十分缓慢,也是各个阶段中时间最长,成效最小的一个阶段。第二阶段也就是从夏朝开始直到清朝被推翻前夕的四千多年,这一阶段,是华夏文化繁荣大发展的阶段,也是教育发展最为迅速的阶段。朝代更替,随之而来的也是文化的不断替换与更新,有数之不尽的教育范例,例如赫赫有名的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稷下学宫”等教育的直观反映,也产生了不计其数的学术流派和教育大家,儒道释三家最为著名,然儒家最终成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统领文化和教育达两千多年,创始人孔子也被后世奉为至圣先师、师之表率。本阶段初期和中期,教育对于文化发展和文明进程是具有较大积极意义的,但到了后期,则完全沦为了禁锢人民思想的枷锁,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以致最后被推翻,重塑。第三阶段是从清王朝覆灭前夕到新民主主义社会,也就是从清末洋务运动到新中国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这九十年间教育的发展过程。这一阶段是个阶段中时间最短,但发展跨度最大的阶段,也是中国的教育向世界教育靠近的艰难过渡阶段。在这九十年当中,中国社会经历了多次历史巨变和社会革命。在动荡不安的社会大环境下,教育的发展也是风雨飘摇,极不稳定。但正是伴随着社会巨变,教育也脱胎换骨,有了全新的发展。由落后的且严重阻碍历史进程和文明发展的古代封建教育逐步进步到与世界大方向接轨的近现代教育。在这一阶段中有几点不得不提。第一,洋务运动和戊戌维新运动两大运动中,早期觉醒的民族资产阶级尝试以改革的方式保住政权和改革教育,虽然最后都被封建反动势力打压下去,但是这毕竟是从无到有的突破,新式学堂和西方先进的科学文化教育渗入了落后的东方教育。第二,新文化运动,由陈独秀,李大钊,胡适等知名学者教育家在尊孔复古的思潮兴起时引导发起的,大范围传播西方科学文化

中国教育史脉络图

中国教育史脉络图 第一章 (1) 第二章 (2) 第三章 (3) 第四章 (4) 第五章 (5) 第六章 (6) 第七章 (7) 第八章 (8) 附录:中国教育史脉络图 (10) 第一章 名词解释: 1、学在官府 学在官府是对西周教育制度的高度概括,也是我国奴隶社会教育制度的重要特征,主要体现在:①礼不下庶人,学术和教育为王宫及各级政府把持,礼器也全由官府掌握,民间没有条件举行学术活动,更无学校。②官师不分,学校设在官府之中,官吏既是教育官员,也是学校教师。③政教合一,教育机构与行政机构不分,教育与行政合一。 2、六艺 是西周官学的基本教育内容,即礼、乐、射、御、书、数,有“大艺”、“小艺”之分,书、数是小艺,主要是小学课程,礼、乐、射、御,作为大艺,是大学的课程。汉代以后也把经孔子整理并作为教材的《诗》、《书》、《礼》、《易》、《乐》、《春秋》称为“六艺”。 3、明人伦 “明人伦”是孟子提出的学校教育的目的,所谓“明人伦”就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后世也称为“五伦”。孟子着眼于处理好五种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其目的在于维护上下尊卑的社会秩序和道德观念。 4、虚壹而静: 是荀子提出主张培养的学习态度,强调学习要专心有恒。虚,即虚心,就是不要先入为主;壹,即专心,不要一心二用,也不以已有的知识或见解排斥对新知识或见解的研究和掌握;静,即静心,不能用胡思乱想或情感的冲动来扰乱人的理智和正常的思维活动。 5、三纲领八条目: 这是南宋朱熹归纳出来的《大学》中所提出的关于大学教育的纲领和目标。所谓“三纲领”即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体现了儒家修已治人的理想目标。所谓“八条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八个步骤。实际上前五条都是修身的原则措施,后三条是修身的扩展和递进,先到国家,再到国,再到整个世界。 6、豫时孙摩: 这是《学记》总结出的四条重要教学原则。“豫”是预防性原则,要求事先估计到可能会产生的不良倾向,采取预防措施;“时”是指及时施教原则,掌握学习的最佳时机,适时而学,适时而教:“孙”是指循序渐进原则,教学要遵循一定的顺序进行;“摩”是指学习观摩原则,学习中要相互观摩,取长补短。 7、教学相长: 是《学记》总结出的教学原则,即教与学是教学过程的两个方面,两者相辅相成。它说明了教师本 第一章 名词解释: 1、学在官府 学在官府是对西周教育制度的高度概括,也是我国奴隶社会教育制度的重要特征,主要体现在:①礼不下庶人,学术和教育为王宫及各级政府把持,礼器也全由官府掌握,民间没有条件举行学术活动,更无学校。②官师不分,学校设在官府之中,官吏既是教育官员,也是学校教师。③政教合一,教育机构与行政机构不分,教育与行政合一。 2、六艺 是西周官学的基本教育内容,即礼、乐、射、御、书、数,有“大艺”、“小艺”之分,书、数是小艺,主要是小学课程,礼、乐、射、御,作为大艺,是大学的课程。汉代以后也把经孔子整理并作为教材的《诗》、《书》、《礼》、《易》、《乐》、《春秋》称为“六艺”。 3、明人伦 “明人伦”是孟子提出的学校教育的目的,所谓“明人伦”就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

中国教育史精讲

中国教育史 原始社会教育的最本质特点是无阶级性。 中国历史上记载最早的儿童识字课本是《史籀篇》。 制度化教育诞生的标志是学校的出现。 西周教育的特征:学在官府 私人讲学兴起的原因:官学衰废,学术下移,新兴士阶层出现 私人讲学兴起的意义 冲破了西周以来学在官府,学校教育为官府所垄断的局面,打破了政教合一,官师合一的旧官学教育体制,使学校成为了独立的活动。 私学扩大了教育对象 使教育内容与教育方式得到了新的发展 私学提倡思想自由,有利于学术繁荣 促成了学校教育服务社会政治的古代教育传统的形成,例如孔子的“学而优则仕”。 稷下学宫 性质:由官家主办而由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学校,是战国时代的最高学府。由养士制度发展转化来的教育机构。创办学宫的目的是招贤纳士。 任务:讲学,著述,育才,咨询议政 特点:学术自由,待遇优厚 历史意义: 促进了战国时期思想学术的发展,显示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独立性和创造性精神,创造了一个出色的教育典范。 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 贡献:1 首创私学,2 编订六经 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孔子是首倡因材施教的教育家 启发诱导——世界上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的教育家。启发式教学成败的关键在于 是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学,思,行并重4由博返约 道德教育 道德修养的原则和方法 立志——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克己——严以责己,宽以待人 力行,中庸,内省,改过 孟轲的思想——性善论与教育作用 性善论的内容:善性是指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即仁,义,礼,智理论价值:1认为人生来就有理智的善端,强调了人与动物的区别是人生来就有的2他所说的善性是人生来就有的,他的性善论是以唯心主义哲学为理论基础 他认为教育的作用在于:一是求放心,即恢复失去的善性,二是存心,养性,保持和发扬固有的善性。他认为仁政的根本在于得民心,而教育又是得民心的最有效地手段。 明人伦与教育目的 大丈夫的人格理想 标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实现:持志养气,动心忍性,存心养性,反求诸己

中国教育史重点总结知识分享

中国教育史重点总结 1、学校萌芽的传说—学校的名称9 2、西周的六艺教育及其特点 3、辟雍/大学、小学、乡校/官师合一 西周大学教育场所的一种名称。据说辟雍四周环水,中间高地建筑学宫,组成四合式的大院。这些学堂居于不同的方位有不同的用途,而获不同的名称。因其为官方最高学府故称学宫。它的四周有水环绕,又称泽宫。它是教射、比射选士的场所,又称射宫,其实一也。 4、私学的兴起26 (一) 官学见于史传记载的只有两件事,即鲁僖公修泮宫,郑国子产不毁乡校。这些缺乏事迹可供记载说明官学不仅没有新发展而且走向衰落。影响官学衰落的诸多原因中 (1) 贵族子弟命定为统治者,学习文化知识与其权位并无直接联系。他们养尊处优,只图享受而不重教育,缺乏上进精神失去学习动力。官学 (2) (3) 不论国学还是乡学都难以维持。宫廷中的一部分司礼司乐的专家以及其他方面的一些知识分子流散四方,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以传授为业在社会中谋生,造成文化下移的现象。民间分布有多种学术人才, (二) (1) 1 权机构。而士阶层中有许多有才能的人在,活动能量颇大,在政治斗争或军事斗争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2、新兴地主阶级为了扩大自己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势力也需要士来为自己服务。 3、士从自己的利益和政治立场出发也积极投靠有权势的人,寻找出路,以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 由于政治斗争的需要,养士出现了竞争,养士之风开始形成。社会上有大批自由民争着要成为士,首先需要学习文化知识,从师受教,这就成为新时期教育发展的推动力量。没 (2) 地主阶级迫切需要掌握文化的新人才、以新的思想理论来为他们的利益服务。他们成为促进新的文化机构——私学发展的社会力量。 私学的出现是历史的必然,私学的产生是由于社会发展的需要。私学的发展促进了思想学术上的百家争鸣 5、全面掌握孔丘的教育思想29 重视教育的作用 ——中国自夏商周依赖就有重视教育的优良传统,孔丘继承了这种优良的传统并进一步在理论上加以发展。 ——孔丘认为教育对社会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是立国治国的三大要素之一。教体育事业的发展要建立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上。治国的基本大纲要解决三个条件即:庶、富、教。 即首先要有较多劳动力,其次要是人民群众有丰足的物质生活,左后要使人民受到政治伦理教育,知道如何安分守己。这三者的先后顺序表明三者之间的关系,庶与富是实施

中国教育史知识点归纳

中国教育史 1.原始人群时期的教育 教育内容:简单、名副其实的生活教育 教育方式:综合习惯言传身教(口耳相传、行为模仿) 2.氏族公社末期学校的萌芽 (1)学校萌芽的原因(理解) 政治上,氏族社会末期部落显贵对文化知识的垄断促使教育的分化; 经济上,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产品,体脑分工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性; 文化上,文化的发展、知识的积累,尤其是文字的形成,为学校的产生创造了有利条件。(2)学校萌芽的传说(学校的名称) 成均——实施乐教之地 庠——养老与教育 (3)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 ①教育目的一致,教育权利平等; ②以生活经验为教育内容,包含多种方面; ③教育活动在生产生活中进行; ④教育的手段局限于言传身教; ⑤男女教育有区别,根源在于分工; ⑥教育还没有专门的场所和专职人员。 3.西周的学校的特点 A.设置完备 (1)两类:按行政级别分为 国学:设在王城及诸侯国都(中央学校) 乡学:设在国都郊外的六郊(地方学校) (2)两级:按入学年龄分为 小学:在公宫南之左 大学:在郊,天子曰辟雍,诸侯曰泮宫 4.西周教育制度的主要特征——学在官府 (1)学在官府:学术和教育为官方所把持。国家有文字记录的法制规章、典籍文献以及祭祀典礼用的礼器全都掌握在官府,普通百姓根本无缘接触到。 (2)“学在官府”的原因 客观原因:社会生产力低下,影响文化教育的发展。(唯官有书,而民无书;为官有器,而民无器;为官有学,而民无学) 根本原因:奴隶主贵族专制,统治阶级想通过垄断文化教育,在贵族子弟中培养治国人才。(3)“学在官府”的具体表现——官师不分,政教合一 5.西周的教育内容——“六艺”教育 礼乐射御书数 《史籀篇》是中国历史上记载最早的儿童识字课本,已失传。

论中国教育史的发展及现代教育体制的形成

论中国教育史的发展及现代教育体 制的形成 中国是个历史悠久的泱泱大国,有着五千年的文化积淀与文化底蕴。教育的历史当然相较于欧美等西方其他国家也更为悠久。因此文化教育的遗产也特别丰富,所以中国无论在教育制度、教育思想和选拔人才制度等方面都积累了极为丰富的资料和经验。 中国古代的教育方式为孔子始创的私塾,教育对象也极为狭窄,以士大夫以上等级及其血缘亲戚者为主。教育内容以文史类为主,如《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四书以及五经为主。春秋时期各国士大夫的教育方式以及理论在中国古代历史中影响极为深远,传承千年。春秋时期的教育变革运动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教育改革与思想文化运动。 中国现代的考试制度则主要源于古代的科举制。魏晋时期以来,采用九品中正制,官员大多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为改变这种弊端,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他令各州推举人才,参加考试,合格的可以做官。隋炀帝时期正式设置进士科,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中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到明朝,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四级: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义,以“四书”文句为题,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解释必须以朱熹《四书集注》为准。这种科举制能够更好地为国家选拔人才,因此被沿用下来,对中国近现代的人才选拔制度即考试制度也有深远重大的影响。 中国的近代新式教育开始于洋务运动,学校的建立有三条路径:洋务学堂,用于培养各种实用技术人才;改制的旧式书院,相比侧重西方现代科学,成为后来省立大学的前身;以京师大学堂为代表的真正的高等学校,然而这些学校的主要目标是培养懂新学的官僚,主要为中央服务,不能实现大学自治。民国建立后,蔡元培首任民国教育总长,并执掌北大,从政策层面完成中国教育现代化使命的同时,将官僚的北大改造成为民主科学策源地的新北大,为中国现代高等教育树立样板。实现了大学的自治,保证了学术的自由,并确立了大学以研究学术为主的原则。三十年代,教育部又经过考察,为提高高校质量,将高校教学重心移到理工科类,限制文法专业的设置。大学教育的管理重心也上移。抗战期间高等教育比较混乱,到建国初期,高等学校采用校长负责制。新中国建立后,则加强了党对高等教育事业和普通高等学校的领导。文革期间高等学校教育受到严重的损害。

中国教育史

《中国教育简史》期末模拟试题2及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教学相长”的原则最早是在——中提出的。 2.古代最早的文艺专门学校是————————时期建立的——。 3.封建礼教的“三纲”是——、——和——。 4.韩愈认为构成师生关系的基本条件是——,———。 5.明清科举正式考试为三级,即——、——和——。 6.魏源提出学习西方的观点是——。 二、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六艺 2.求放心 3.朱子读书法 4.京师大学堂 5.活教育 6.苏维埃文化教育建设总方针 三、简答(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科举制度创立的原因,是何时开始的? 2.简述王夫之具有重要教育价值的教育观点。 3.大职业教育主义是怎样提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四、回答(20分) 蔡元培教育思想和实践对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有哪些贡献?对当今教育有何启迪?

试题答案 一、填空题(填空均无先后次序规定) 1.《学记》 2.东汉(或汉代) 鸿都门学 3.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4.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5.乡试会试殿试 6.师夷之长技以制夷 7.1897年南洋公学师范院 8,1912年(或民国元年、壬子)学制1922年(或壬戌)学制 9.《新教育大纲》《教育史ABC》 10.设计教学法道尔顿制? 二、解释 1.西周时的教学内容(1分),指礼、乐、射、御、书、数(2分,每错1项或次序颠倒扣0.5分)。汉代以后将《诗》、《书》、《礼》、《乐》、《易》、《春秋》也称为六艺。(2分,每错1项扣0.5分,允许次序颠倒) ,2.(孟子1分)提出的关于教育作用的观点(2分)。意思是把丢失的善心找回来。(2分) 3…是朱熹(1分)的门人<1分)整理归纳出来的。共有六条: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共3分,每条o.5分)。 4.1898年(戊戌变法、百日维新时)建立(1分)。课程分为普通学和专门学两类(1分)。 普通学结业后,每个学生各学一到二门专门学(0.5分)。它以高等教育为主,附设中小学(0.5 分)。还有统辖各省学堂的职责(1分),是最高学府和教育管理机关合一的机构。辛亥革命 后,改为北京大学(1分)。

关于中国教育史 的知识

中国教育史 1、四书为儒家主要经典《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为儒家经书《诗》、《书》、《礼》、《易》、《春秋》。 2、西周的教育制度是“学在官府”,官师合一,政教一体是“学在官府”的重要标志。西周学校的教育内容涉及很多方面,特别重视道德教育,以“明人伦”为其核心。“六艺”教育是西周教育的内容和标志,这些教育内容都是由造就“修己治人”的治术人才的总目标决定的。西周天子所设的五学中的中心学校是辟雍(太学)。 3、春秋时期齐国创建的著名高等学府“稷下学宫”,实行教学、研究与咨议相结合。 4、春秋战国时期私学兴起的社会原因是士阶层的崛起和百家争鸣。战国时期并称显学的两大学派是墨家学派和儒家学派。 5、《史籀篇》是著录于史册的最早的蒙学教材。(中国最早的一部字书) 6、夏代是我国奴隶制学校教育的创立的开端。夏代学校序的主要内容是军事教育 7、《弟子职》是稷下学宫的学生守则,也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较完备的学生守则。 8、《书》即后世儒家称之为《书经》,又名《尚书》,它是中国最古的记言的历史。我国最早的一部资料汇编,保存着有关殷周二代的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方面的重要资料。 9、《春秋》又名《春秋经》,它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编年史。《大学》中提出大学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至善。 10、《学记》世界教育史上最早的系统的教育理论著作。主要论述教育的实施,其着眼点偏重于教育过程内部的关系。 11、汉代太学的建立,标志着我国封建官立大学制度的确立。 12、汉代文教政策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元五年,汉武帝将儒家经典列为官学,设立五经博士。完成了史称“罢黜百家,表彰六经之举,”标志着“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确立) 13、汉代教育体系可分为中央官学和私学两大类。中央官学包括太学、鸿都门学、四姓小侯学(官邸学)、文翁兴学。文翁兴学是汉代最早的官方办学举措,比太学的兴办还要早十余年,它又是汉代地方官学的先导。 14、汉代的人才选拔制度是察举制。魏晋南北朝选拔人才的制度是九品中正制,它始于魏,行至南北朝,到隋朝被科举制所代替。 15、鸿都门学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所文艺专科学院。它的设置还为后代各种专门学校的开设开辟了道路。 16、三国时期的刘劭所著的《人物志》是我国整个封建社会时期一部不可多得的人才教育学著作。 17、魏晋南北朝时期家庭教育的代表作是颜之推的《颜氏家训》,这是中国第一部以论述儿童教育为

中国教育史论文

中国教育史期中作业 ——《试论科举制与学校教育之间的关系》姓名:张海涛 专业:历史学 系别:人文学院历史系2011级“专升本”班

《试论科举制与学校教育之间的关系》 姓名:张海涛 单位:(渭南师范学院人文学院历史系,陕西渭南 714000) 摘要: 科举制度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作用。它的创立,对封建社会的政治、文化等诸多方面有着极为深刻的社会意义。随着科举制的产生、发展与不断完善,相应的中国古代学校教育的发展规模、制度、模式以及学校教育在各时期的价值取向也随之发生改变。可以说,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极为紧密的。而研究清楚他们的关系,对研究中国教育史的意义也是极为重要的。 关键词: 科举制度;学校教育;乡贡;三舍法;国子监;价值取向 科举制度在中国历史上无论从政治、教育、文化等方面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科举制度本属于政治制度,或者说,古代科举考试制度是将政治和教育联系起来的桥梁。国家通过科举考试制度确立了一个“贤才”的标准,并以功名利禄加以隐忧,因而对教育具有重大的指导作用,或者说,教育就据此标准进行培养、造就和输送。当然,教育中对“贤才”标准的多样化研究也会影响到衡量“大贤”之“量才尺”的确定。但总的来说,科举考试体现着社会对其成员资格的要求和认定,大规模社会考试还昭示出社会对所需“贤才”的标准和要求,进而成为人才选拔和推进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和手段。而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作为一种选拔性教育,科举考试在其发展的全过程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中国历史上,很少有哪一种制度像科举制那样长久深刻地影响当时的世道、人心和风俗。因而,科举制度与中国古代的教育制度,尤其是学校教育之间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后一千余年影响深远。 在科举时代,科举不但决定应举者个人的前途和家族的兴衰,而且还左右了当时的教育,影响了当时的政治、士风和文化。甚至说1300年间中国社会政治、文化教育各方面的进步和落后,都直接或间接地受到科举及其所衍生的科举文化的影响,也不为过。科举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物,又是传统文化的基因之一。或者说,科举由传统文化所孕育和当时社会政治需要所催生,诞生之后又对中国封建社会后半期的社会文化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正因为科举在1300年间的社会政治文化生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所以有不少学者将隋唐至清的历史称为科举时代,将当时的社会称为科举社会,将当时的文化称为科举文化,将当时的教育称为科举教育。 “科举”一词,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科举指分科举人,即从西汉以后分科目察举或制诏策试人才任予官职的制度;狭义的科举指进士科举,即从隋代

中国教育史期末知识复习

教育史绪论 教育史的研究有两个方面:一是教育观念和思想的演变;二是教育机构和制度的演变。 二者是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关系。以思想史为主线,将制度史融合于其中。 古希腊教育制度和思想 苏格拉底教学法(产婆术);柏拉图培养“哲学王”的教育体系及其特点;亚里士多德的和谐教育思想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古希腊三哲的主要教育思想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基本概念:产婆术(问答法),三艺,四艺,自由教育,《理想国》 (一)古代斯巴达的教育制度 1教育目的:培养军人 2教育过程 出生至7岁:家庭教育、“母之子” 7岁-18岁:国家教育机构、“国之子”、五项竞技、窃物欺敌 18岁-30岁:埃弗比(Ephebia)军事教育、秘密服役 3教育特点 教育事业是国家事业 崇尚军事教育 注重培养儿童勇敢、坚韧、爱国等品质 重视女子教育 (二)古代雅典的教育制度 1.教育过程 初等教育:文法学校和弦琴学校(7-14岁):教仆、四艺:Arithmetic (算术) Geometry (几何) Astronomy(天文) Music(音乐) 中等教育:体操学校(The Palaestra)(13-15岁):五项竞技/体育馆(Gymmnasium)(16-18岁)(富家子弟)三艺:grammar(文法) rhetoric(修辞) logic(辩证法) 高等教育:青年军事训练团: 埃弗比(Ephebia)(18-20岁) 2. 教育特点 教育事业是国家事业 重视儿童身心和谐发展教育 教育出现制度化现象 (三)苏格拉底与问答法 1.哲学思想:把哲学从“天上带到了人间”。 2.美德的化身:智慧、公正、节制、勇敢、谦虚等; 3.“认识你自己”“自知其无知” 4.教育方式 教育对象:有教无类,批判智者、诡辩家为“智慧的出卖者”。 教育目的:培养美德,使人达到至善。 教育方法:因材施教“认识你自己”,格老孔 教育内容:“美德即知识”,主张学习广博实用的知识。 5. 产婆术步骤:Socratic Irony 讥讽Definition 定义the Maieutic 助产 苏格拉底的“知识产婆术”,实际上是一种归纳法,即通过归纳形成普遍概念的方法。 6.评价:西方启发式教学的鼻祖 苏格拉底创立的这种通过师生谈话、论辩、揭露对方思维中的矛盾,并克服这种矛盾,从特殊以求一般的方法,有助于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努力探索,通过自我判断获取知识的能力。

百年中国教育史研究高潮的回顾和反思

百年中国教育史研究高潮的回顾和反思 摘要:中国教育史研究经历了三十年代和八十年代以来的两次高潮。第一次高潮奠定了教育史学科的基本体系,第二次研究高潮是恢复性的,促进了教育史学理论的发展。在第二次研究高潮中,研究者只有提高理论素质,突破历史、教育学科界限,从历史学走向社会学,教育史学科才能真正取得长久发展。 关键词:中国教育史;学科;研究高潮;史学理论 从甲骨文对中华民族教育活动的记载开始,中国教育史学便开始漫长的孕育时期。由于中国教育一直依附于政治,未出现学科专业分化,教育史学一直未能成为一个专门学科。19世纪后半叶,随着近代西方学科分类方法的传入,尤其是20世纪初中国近代学制的建立,新式学堂中有了专门的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教育学科才呼之而出。在建立近代教育制度过程中,为满足1904《癸卯学制》中“大学堂、进士馆、师范学堂课程中必需设教育史科”的需要,一大批传统学人,在新史学思潮启迪及日本学者对中国教育史研究热潮的带动下,开始第一次致力于 中国教育史的研究。1901年,史学大师罗振玉、王国维在上海创办中国近代最早的教育杂志——《教育世界》,并陆续发表有关教育史、学术史的论文,开学人研究中国教育史之先河。1910年湖北学使黄冯箕提出设想、后由两江师范学堂课务柳诒徵着成的《中国教育史》则标志着中国教育史学科在学术界地位的最终确立。 从1904年至今,中国教育史研究已走过了近百年历程。百年以来人们在对中国教育史不断深入研究的同时,却忽略了对历史研究本身历史、即中国教育史学史的关注。中国教育史学史发展的近百年可以1949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回顾近百年以来这一学科研究高潮的特点对于今天教育史的发展具有极大的现实借鉴意义。 一、民国时期教育史研究第一次高潮的出现及特点 中国教育史研究的第一时期从1904《癸卯学制》颁布开始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结束。在这段时间中,中国教育史研究经历了一个从启蒙、发展、兴盛到停滞的过程,并形成了教育史研究的第一次高潮。“五四运动”后,王朝更迭的政治动荡开始折射于中国学术界。中国教育史研究除继续翻译日本着作外,开始学习美国,出现了以郭秉文《中国教育制度研革史》为代表的一批教育史专着。民国《壬子·癸丑》学制颁布后,上海商务印书局、中华书局竞相出版师范学校教育史课本,教育史研究初次形成热点。这为1920年到1937年中国教育史学科的第一次研究高潮打下了基础。 20世纪20年代是一个被梁启超称之为“全民族人格觉醒的新时期”。中华民族思想文化界全面觉醒、社会革命风起云涌,形成了中国学术思想史上继春秋战国之后的“又一个思想最为自由的时代”。得益于时代熏陶,中国教育史学科在这一时期也摆脱了简单模仿日本和欧美教育史研究的模式,开始在学理上走向成熟,其中不少研究成果时隔半个世纪依旧为教育史研

中国教育史完整版

稷下学宫的办学特色以及影响 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齐国的一所著名学府,是战国时东方的文化教育中心,也是诸子百家学术争鸣的中心场所,因建于齐国都城临淄的稷门之下而得名。官家主办,私家主持。 特色:1.学术自由。2.教师待遇优厚。3.学无常师。4.在学生管理上,稷下学宫制定了历史上第一个学生守则---《弟子职》。 影响:1.稷下学宫促成了诸子百家的发展、融合、分化。2.显示了古代知识分子的独立人格。 3.创造了一个出色的教育典范 孔丘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 孔子创办私学与编订六经:孔子从“性相近,习相远”的前提出发,主张扩大教育的对象,提出有教无类的主张。教育目标是培养贤士、君子。教育内容:在孔子的教育体系中,包含两个部分,即道德教育和知识教育,重心在前者。在继承西周六艺的基础上,编著六经即诗、书、礼、易、乐、春秋。孔子的教学内容论三方面特点:1.偏重社会人事,宗教成分较少。 2.偏重文事,轻视武事。 3.轻视科技和生产劳动。 “庶富教”思想—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庶富教”思想是说教育与经济的关系。孔子认为,要治理好一个国家,有了众多的人口,就要努力发展经济,使它富足起来,还要加强教育。反映了孔子初步意识到教育受经济条件的制约。 “性相近,习相远”---教育与人的发展 主要讲人的本性很接近,后来之所以有较大差别,是教育和学习的结果。习相远说明教育,在人的一生中任何发展阶段都是不可缺少的,特别是早期的教育。教育作用巨大的这一观点是正确的。第一,人的先天素质并无差别,生来平等。这是醉倒的天赋平等的人性论,是他有教无类的依据。第二,他认识到人的个性差异,主要是有环境习染不同所致,是后天的结

中国教育史42327

中国教育史 第二章夏、商、西周与春秋时期的教育 一、六艺教育起源于夏代,它包括礼、乐、射、御、书、数。 二、春秋时期的教育变革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官学衰变 1、世袭制度造成贵族不重视教育 2、王权衰落导致学校荒废 3、战争动乱打破旧的文化垄断 (二)、私学兴起 兴起的原因:1、政治经济的变革,社会的变动,官学的衰落 2、“士”作为一个阶层受到各诸侯国的重视,私学的创办者都已各种“治国治民”相标榜,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三、私学的历史特点 1、私学是建立在土地私有制的个体经济基础上。 2、私学的社会阶级基础是以新心地主阶级为首,包括农、工、商等自由民反奴隶主贵族统 治的阶级联盟。 3、私学它是有四家根据社会或个人需要而设立的,它是分散的,学在四方。 4、私学是政教分设 5、私学以自由受教为原则,扩大教育对象的范围。 6、私学是官师分离 7、私学思想自由 8、私学的教育内容突破传统的“六艺”教育 四、孔丘的教育思想 (一)、论教育的作用 (1)教育与政治的关系:通过教育把孝顺父母、友爱兄弟的风气传播开去,就会影响政治。(2)与经济的关系:孔子是中国历史上最先论述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教育家-“庶富教” (3)、与军事的关系:“足食、足兵、民信”作为立国的基本要求; (4)、与行政、法律的关系:“道之以政,齐之以行,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二)、论教育对象问题-----有教无类 (1)内涵:不分贵贱贫富和种族,人人都 可以入学受教育。 (2)意义:打破贵贱、贫富和种族的界限; 打破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满足了平民入学的愿望,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三)、论培养目标-“学而优则仕” (1)内涵:将学习与做官联系起来 (2)依据:《论语?子张》“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学也,禄在其中矣” (3)意义:把学优与仕优联系起来,以学优保证仕优,主张“任人唯贤”,反对“任人唯亲”,反映了封建制兴起时的社会需要。 对后世的读书做官制度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论教育内容---六经

2021年中国教育史名词解释

1、稷下学宫 欧阳光明(2021.03.07) 是我国古代一种特殊办学形式,是学术上百家争鸣的场所,也是当时私学空前发展的一个标志,意味着封建制官学的萌芽。是春秋用士、养士发展而来,是有教师有学生、有教有学的教育机构,属官学和私学合营性质。 2、《论语》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 3、有教无类 是孔子的办学方针,它规定了孔子办私学的教育对象,其基本含义是,不分华夷,无别贵贱,扩大受教育的对象,使那些愿意学习而在学力、经济条件和时间上又不允许的人,都有可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这一教育主张顺应了社会历史进步潮流,打破了少数奴隶主贵族对文化教育的垄断,扩大了受教育的范围,符合教育事业的发展趋势。 4、学而优则仕 是孔子选拔人才的方针,是子夏概括的孔子的教育目的。其基本含义是主张把官职与学习紧密联系起来,培养和选拔能治国安民的

贤能之士。为平民从政开辟了道路,促进了私学的勃兴,有利于封建官僚制的形成。 5、性善论 中国古代人性论的主要观点之一,战国时期孟子首先提出。性善论就是说人的本性具有善的道德价值,每个人生来就有向善的潜能。性善论是孟子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对后世有重要影响,宋明学者予以改造后,成为中国古代人性论的正统理论。 6、性恶论 中国古代人性论的重要学说之一,认为人的本性具有恶的道德价值,战国末荀子倡导这种理论。性恶论以人性本恶,强调道德教育的必要性,性善论以人性本善,注重道德修养的自觉性,二者既相对立,又相辅相成,对后世人性学说产生了重大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遗传、环境和教育之间的关系,是对中国古代教育理论的重大贡献。 7、《学记》 《礼记》中的一篇,一般认为是战国末期思孟学派乐正克的著作,是中国古代教育史上和世界教育史上一部最早、最完整的教育学专著,对先秦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作了全面的总结和概括,论述了教育作用、目的和任务,以及教育制度、教学内容、原则和方法以及教师及师生关系,对有关教育学的基本问题都有精辟的论述,奠定了我国古代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 8、太学 太学的本义就是儒家经典中所说的大学,我国古代官立高等学

考研《中国教育史》1-16章习题答案

答案 目录 答案 (1) 目录 (1) 第一章原始时期的教育 (1) 第二章夏、商、西周与春秋时期的教育 (2) 第三章战国时期的教育 (5) 第四章秦汉时期的教育 (9) 第五章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教育 (11) 第六章隋唐时期的教育 (12) 第七章宋辽金元时期的教育 (14) 第八章明朝的教育 (17) 第九章清初至鸦片战争前的教育 (18) 第十章鸦片战争时期的教育 (20) 第十一章洋务运动时期的教育 (21) 第十二章维新运动到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 (22) 第十三章民国成立初期的教育 (25) 第十四章新文化运动和大革命时期的教育 (26) 第十五章国民政府时期的教育 (28) 第十六章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教育 (32) 第一章原始时期的教育 一、填空题 1、原始的教育活动,起源于人类参与社会生活的需要和人类自身身心发展的需要。 2.从教育意义上说,原始宗教活动中的巫师又是原始文化知识的保存者和传播者,是知识分子的前身。 3.传说是黄帝命令他的史官仓颉创造了文字。 4.据文献记载,五帝时期已有叫“成均”和“庠”的教育场所,它们被看成是萌芽状态的学校。 二、判断题 (×)1、原始社会的教育已经有了专门的场所和专职人员。 三、简答 1、如何认识教育的起源问题。 答: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教育起源于人类参与社会生活的需要和人类自身身心发展的需要。 教育活动是一种交往活动,原始人的群居生活为成员之间的交流提供了基本条件,有利于年长一代向年青一代传授社会生活和生产劳动的知识经验,使他们的身心获得发展。 原始社会的教育内容与原始生活的需要和生产技能是相应的。原始人类的教育意识是一个逐步加强的过程。在原始社会初期,人类将知识传授给别人、向别人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都很低,但随着人类的进化、社会的发展,知识的发现和积累,教育的意识性、目的性、计划性不断得到加强,最终摆脱教育与生活混同的状态。

《中国教育史》

1.从教育意义上说,原始宗教活动中的巫师是原始文化知识的保存者和传播者,是知识分子的前身。 2.据文献记载,五帝时期已有叫“成均”和“庠”的教育场所,它们被看成是萌芽状态的学校。 夏、商、西周与春秋时期的教育 1、商代的甲骨文被看成是我国有系统文字的开始,和我们今天使用的汉字一脉相承。 2、西周的学校设置可分为两类:设在天子王城和诸侯国都的称国学,按年龄层次上可分为大学和小学两级;设于郊、野范围内的学校称乡学。 3、西周天子和诸侯国所设大学分别称辟雍和泮宫。 4、西周的学校教育内容主要表现为“六艺”,它们分别是指礼、乐、射、御、书、数六方面知识和技能。 5、“天子失官,学在四夷”是春秋时期的历史现实,其结果是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 6、“不分贵贱种族,人人都可以受教育”,这个意思在孔丘的教育实践中可以概括为“有教无类”。 7、中国历史上记载最早的儿童识字课本是《史籀篇》 8、孔子所认为的最高道德准则是仁,也是他学说的中心思想。 9、在论述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中,提出“庶→富→教”这一思路的是孔子 10、西周官学的基本教育内容,即礼、乐、射、御、书、数,有“大艺”、“小艺”之分,书、数是小艺,主要是小学课程,礼、乐、射、御,作为大艺,是大学的课程。汉代以后也把经孔子整理并作为教材的《诗》、《书》、《礼》、《易》、《乐》、《春秋》称为“六艺”。 11、“六艺”具体指:礼、乐、射、御、书、数,按其学科性质分成三大方面: ①礼乐。礼是指周礼,范围十分广泛,涉及政治、伦理、道德、礼仪等各个领域。乐教也是西周官学中的主要科目。它包括音乐、诗歌、舞蹈等,实际上是各门艺术的总称。 ②射御。射,指射箭的技术;御,指驾驭马拉战车的技术。 ③书数。“书”是指文字,“数”是指计算。 12、孔子的德育原则有哪些? (1)立志:以实现仁道为志向,走仁的道路,时刻以仁为道德行为的准则。“笃信好学,守死善道”“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2)克己:在处理对人对己的关系时应着重在要求自己上,约束和克制自己的言行,使之合乎礼、仁的规范。“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即严以责己,宽以待人这样才能消除矛盾。“攻其恶,无攻人之恶”即隐恶扬善。“不怨于,不尤人”“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君子病无能,不病人之不己知也”这些都是重在要求自己,而不是责怪别人。 (3)力行:言行相顾、言行一致,不要出现脱节,道德认识的真假、深浅,依靠道德实践的检验而证实。“言必信,行必果”“力行近乎仁”“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4)中庸:能明辨各种行为过与不及的是非得失,择其中道而行。 (5)内省:就日常所做的事,进行自我思想检查,看其是否合乎道德规范。“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6)改过:有过错不应该掩盖,而要正视错误公开改正,有过不改才是真正的错误。“圣人,吾不得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丘有幸,苟有过,人必知之”“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过则勿飞惮改”“过而不改,是为过矣” 13、孔子在政治上主张实行利民的德政:“道之以道,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14、孔子把人性分为三等,一等是生而知之者,属于上智,二等是学而知之者与困而学之,属于中等。三等是困而不学,属于下愚。性相近,习相远就是指中人这部分。

北京师范大学首届中国教育史研究班再探

175北京师范大学首届中国教育史研究班再探 苗春德 【摘要】20世纪60年代初,在以调整为中心的时代背景下,为解决当时我国高等师范 教育中国教育史课程的教学及研究人员紧缺的问题,北京师范大学首届中国教育史研 究班应运而生。北京师范大学首届中国教育史研究班结业距今已有55年,这个饱受 争议和磨炼的专业人才集体和团队是改革开放后中国教育史学科话语权和影响力的发 声者、彰显者、倡引者,为我国中国教育史研究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关键词】中国教育史;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班;改革开放 【中图分类号】 G529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6660(2019)01-0175-10 十多年前,我曾撰写和发表了《我和我的中国教育史研究班的同学们》一文。这是我为母校北京师范大学(以下简称“北师大”)百年华诞而写的回忆文章。该文发表后,得到原中国教育史研究班同学们的高度认可和一致赞赏,也引起了教育史学界的关注,曾有华东师大博士研究生专程到我家探访。斗转星移,时光如流。如今北师大首届中国教育史研究班的同学们已经毕业50多年了,在当年毕业的16位研究生中,肖功尝、王炳照、杨立俊、邹君孟先后离开了我们,在剩下的12人中,除1人在国外定居情况不明外,在国内工作和生活的11人,现今都已是80岁左右的老人了。经历了半个多世纪雨雪风霜的洗礼和社会实践的检验,现在再来回望和评价这个饱受争议和磨炼的专业人才集体和团队,其中的功与过、是与非、褒与贬洞然若揭,因为事实已清清楚楚、实实在在地摆在那里,无须再做任何解释和说明就一目了然了。虽然如此,但真理总是越辩越明,因此,笔者不揣浅陋,在这里再次品评这个人才集体和专业团队的百味人生和陈年往事。 一、中国教育史研究班诞生于“调整”岁月 要想正确认识和评价这届中国教育史研究班,首先应该也必须对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和招生宗旨有所了解,这是认识这件事情的出发点和归宿。北师大首届中国教育史研究班诞生于“以调整为中心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岁月。当时,连续三年的自然灾害和严重困难接近 作者简介:苗春德,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 2019年第1期/总第1期 Vol.1,No.1,2019Educational History Studies

《中国教育史》第06章在线测试

《中国教育史》第06章在线测试 ?《中国教育史》第06章在线测试剩余时间:59:55 ?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从学校入学资格看,唐代学校教育具有() A、A民主性 B、B.严格等级性 C、C.平民性 D、D.官僚性 ?2、韩愈的主要教育着作是()。 A、A《师说》 B、B《春秋繁露》 C、C.《五经正义》 D、D.《非国语》 ?3、唐代科举考试中,采用论文形式,要求运用经书对现实问题提出看法的考试方法叫()。 A、A.帖经 B、B.墨义 C、C.策问 D、D.诗赋 ?4、提出“三教虽异,善归一揆”的是()。 A、A.唐玄宗 B、B.唐高祖 C、C.唐太宗 D、D.唐中宗 ?5、唐代支持科举制,为考进士的人们创办了()。 A、A.广文馆 B、B.崇玄馆 C、C.修文馆 D、D.弘文馆 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唐朝中央官学主要有国子监领导下的() A、A.国子学 B、B.太学 C、C.四门学

D、D.书学、算学和律学 E、E.广文馆 ?2、唐朝中央官学有在中央各专职行政机构中附设的学校,其中药学类主要有()。 A、A.医学 B、B.针科 C、C.按摩 D、D.咒禁 E、E.药园 ?3、隋唐时期学校教育发展的特点主要有()。 A、A.增添教育内容,扩大知识范围 B、B.教育的等级性明显 C、C.学校类型的多样化 D、D.学校的分布面较广 E、E.重视医学教育 F、F.教育、研究和行政机构三者合为一体 ?4、唐代科举考试主要类型有()。 A、A.常科 B、B.制科 C、C.察举 D、D.九品中正 E、E.武举 ?5、科举制在历史上存在1300多年,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主要是()。 A、A.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B.使选士与育士紧密结合

中国教育史-官学发展之示意图

中国教育史 ——官学的发展进程【机构示意图】 一、秦汉时期 ? 秦朝: ? 政府机关设置“学室”,由吏对子弟进行教训。(以吏为师) ? 汉朝: 二、魏晋南北朝官学(时兴时废) ? 1、三国时期 魏(官学设置,基本继承汉制) 蜀国的学校教育 中央官学 太学 鸿都门学 宫邸学 地方官学 郡国--学 县道邑--校 乡--庠 聚--序 太学 地方官学 律学(曹魏在教育制度上的新发展) 太学 州学 刘备

吴国的学校教育:立国学,按古制置学官,设五经博士 (蜀吴简略) ? 2、两晋时期 西晋 两晋的地方官学 两晋时期地方官学的兴衰主要依赖地方长官。朝廷虽然偶或颁发 诏令, 要求地方兴学,但在中央官学都奄奄一息的年代,地方兴学更是形同空文。 十六国的学校教育 (大多沿袭魏晋的教育模式,并无多大独特性) ? 3、南朝的学校教育 宋朝 的学校教育 太学(魏的基础上加以整顿和重建) 国子学(最大特点就是创办了旨在培养高级贵族子弟的国子学) 中央官学 设“四馆” 兴复国子学 立“总明观”(东观) 玄学馆 史学馆 文学馆 儒学馆

齐朝 的学校教育:国学即国子学的发展与衰退 梁朝 的学校教育 地方官学:梁武帝时期曾派遣博士祭酒分赴州郡立学,如荆州办起州学 陈朝 的学校教育:国子学(建制上多因袭梁超) 梁、陈的专科教育主要是律学,陈沿梁朝设置胄子律博士,属廷尉。 ? 4、北朝的学校教育 北魏 中央官学 五馆(儒、道、玄、士、阴阳) 集雅馆 国子学 士林馆 律学 中央官学 道武帝 初:立太学 天兴二年:增国子太学生 次年:撰成《众文经》,为太学教材 明元帝:改国子学为中书学(北魏的特创) 太武帝:另起太学于城东 孝文帝 太和九年,文明太后:建皇宗学(北魏首创) 太和十年,改中书学为国子学 太和二十年,立国子、太学、四门小学 孝明帝: 修缮国学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