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青岛版五四制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青岛版五四制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青岛版五四制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青岛版五四制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青岛版五四制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A)

五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一、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现有学生52人,这群学生学习底子不够扎实,纪律性差,课堂思维懒惰,

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不高,反而课下能够疯打闹,课上不能专心听讲,作业书写不

够认真。

二、本学期达到的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规则,比较熟练

地计算分数加、减法(简单的能够口算)。

2、使学生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会计算它们的表面积和体积。

3、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法、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法除法的计算法则,比较熟

练的计算分数乘除法(简单的能够口算)

4、学生会根据指定要求,设计游戏方案;游戏方案要公平、便于操作。

5、使学生会进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6、使学生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

7、能准确又简明地表示出物体的位置,能用“数对”表示位置。

8、使学生能够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简单和复杂的分数应有题,学

会用方程解答应用题;能根据应有题的具体情况,灵活解答。

9、让学生自主调查整理数据,会制作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

三、教学进度:

第一单元:方向和位置6课时

第二单元:分数的加法和减法8课时左右

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10课时左右

综合应用:有趣的溶解现象1课时

第四单元:分数乘法11课时左右

第五单元:可能性2课时

第六单元:分数除法10课时左右

第七单元:人体的奥妙——比6课时

第八单元: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8课时

第九单元:爱护眼睛——统计4课时左右

数学与生活1课时左

总复习机动

四、改进教学措施及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讲究教学方法,我认为教学是一门艺术,精心设计适合本课的教学方法,让每一

堂课都深深吸引学生,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形成一种乐学好问的学习氛围。并改掉以往教学满堂灌的方法,通过创设情景环境,让学生逐步参与教学过程,改变学生被动学习,被动接受知识的习惯。每一堂课都要实行课堂改革,把自主权放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主人,教师只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让学生在“主动、探究、合作”的氛围中学习成长。

2、转变教学观念,顺应改革潮流。教学中,注意书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让

学生明白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在课堂上,创设一些生活情景让学生把学习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贯彻“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都能

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教学方针。培养学生灵活敏捷的思维和严谨的学习态度,让学生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达到会学习,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以发展的眼光爱戴后进生。有这样一句广告语:不要以为平静的不懂得激情;渺

小的不懂得伟大……理解、信任能融化心灵的冰川。世界上没有一层不变的东西,何况是每一个有思想有血肉的人。所以我会努力挖掘每一位后进生的潜力,让他们不掉队。

第一单元关注污染―――分数加减法(二)

教学目标

结合具体情景,会比较异分母分数的大小,理解通分的意义,能正确地进行通分。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及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在具体的计算过程中,体会整数加减法的运算律对分数加减法同样适用,并会运用其进行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简算意识与能力。

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异分母分数加减运算在生活中的应用。

渗透环保教育,培养环保意识。

教材分析及教学措施

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及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公倍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为后面学习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打下基础。

本单元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异分母分数大小的比较;通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异分母分数加减混合运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通分是教学难点。

本单元教材编写的主要特点:

1、选取具有现实性和社会性的素材,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材以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环保问题为学习素材,创设了“垃圾处理”、“空气质量”、“噪音污染”三个情境,凸显了数学的现实性和社会性,加强了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数学知识的欲望,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在内容的编排上,对传统的知识结构进行了调整。

传统的数学教材,将约分与通分作为一个独立的章节,与分数加减法的计算分离开来进行编排。青岛版数学教材将约分、通分内容与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分别整合在一个单元学习,这样编排有利于学生将学到的约分和通分的知识运用到计算中,更利于学生体会约分、通分在分数加减计算中的作用。

3、练习设计形式多样,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例如分数大小的比较、加减计算练习的设计,除了一般形式的计算、比较以外,还设计了“算一算,填一填”,使练习的形式更加活泼;解决问题选取了“视力问题”、“用水问题”、“降雨量问题”、“羊毛产量问题”、“粮食产量问题”等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学习素材,既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增加课外知识,开阔视野。

4、重视基本计算技能的培养。

基本计算技能是数学能力的重要因素。教材安排了相当数量的基本练习,目的是保证学生基本计算能力的提高。

单元教与学的措施和方法

1、借助分数大小比较,使学生理解通分的实质就是统一分数单位。教材将对通分的学习安排在异分母分数大小比较的过程中,通分作为异分母分数大小比较的一种方法呈现,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虽然异分母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很多,如:化小数、化成分子相同的分数等,但切莫以同样的力度对待各种方法,注意抓住重点进行教学,并以合适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明确:将异分母分数化成同分母分数,就是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统一了分数单位,因为分数

单位统一了,所以才能直接比较大小,进而明确通分的实质性含义。

2、留给学生足够的探究空间,自主学习新知识。

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公倍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只要通分掌握好了,其它的学习内容对学生来讲比较容易接受。因此教学时,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探究空间,教师只做必要的引领即可。

3、加强口算练习,重视计算能力的培养。

能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因此,在教学时,应牢牢抓住这个核心,把精力放在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上。而口算是提高学生计算水平的最简捷、有效的途径。所以,教学时,应加大口算练习,帮助学生提高计算能力,但口算的数不宜太大。同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对计算的灵活性和速度不能急于求成,允许一些学生逐步提高计算水平。本单元教学课时5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结合具体情景,会比较异分母分数的大小,理解通分的意义,能正确地进行通分。

2、能力目标:在比较大小的同时体会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3、情感目标:渗透环保教育,培养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通分的意义

教学难点:正确地进行通分。

教学准备:垃圾处理场地图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同分母分数大小和同分子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

二、创设情境

师:环境污染的问题是当前倍受关注的社会问题,请看大屏幕。

(出示情境图)

师:观察画面,你发现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堆放处理的垃圾与填埋处理的垃圾哪类多?

师:怎样比较哪类多?

生:比较一下和的大小。

师:怎样比较这两个分数哪个大?

生:可以化成小数比较。

生:化成分子相同的分数来比较。

生: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来比较。

师:大家按照自己的想法试试看。

(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再交流。)

师:同学们很会研究问题,你们的策略其实都是将新知识转化成了已有的知识来解决,这是我们研究数学经常用到的方法。我们来看这种方法。(转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

师:你是依据什么将这两个分数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

生: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一个数,分数的大小不变。将的分子和分母都乘5,的分子和分母都乘7,两个分数的分母都变成了35。

师:把异分母分数化成与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通分过程中相同的分母叫做这几个分数的公分母

三、自主探索

绿点你会把和通分吗?

师:你觉得应该先做什么?再做什么?自己试一下

四、实践应用

1、自主练习第1、

2、

3、

4、自己完成,老师巡视

2、交流答案,找出自己错误的原因

教后记:

通分的方法其实不难,关键是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要通分和通分的方法,为此我将通分与比较异分母分数的大小有机的结合起来,让学生通过探讨两个异分母分数的大小的活动,在比较归纳的基础上理解通分的目的。

在学生探索的过程中,凡是学生经过努力而探索出来的方法,都应该是有价值的,因为每一种算法都包含了学生的智慧。在这节课上,学生能用画线段图的方法直观地表示出异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应该说,对于分母较小的分数而言,这是一种非常好的方法,也便于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但是,在教师肯定了学生的做法之后,学生都受到了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肯定会有相当一部分同学选用这种方法,怎么办?这是数学上典型的方法多样化与方法最优化矛盾的集中体现,如何处理好这一问题?这时可以通过一组有结构的材料呈现给学生,出示一组分母比较大的异分母分数进行通分和大小比较,让学生继续研究,使学生在探索中体验,原来的画线段图的方法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必须改变一下原来的方法。这样,很自然地引导学生进行算法优化,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复习巩固通分和比较两数大小

教学重点:通分的过程

教学难点;提高通分速度

教学过程:

一、说说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方法

1、化成分子相同。

2、化成分母相同。

3、通分。

4、分子分母十字交叉相乘

通分的方法,分母的三种情况,互质、倍数、一般三种关系的公倍数求法,把各分数化成以公分母做分母的分数。

二、综合练习

第5题:先让学生明确思路:所有的分数都要与一一比较。

然后,让学生独立解决,再交流比较的方法,鼓励学生根据分数的特点灵活选择方法。如:与比较,可以采用分子相同的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比大,一定比大……让学生通过解决这一具体问题,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灵活性与多样性。

第6题让学生运用通分的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引导学生根据具体情景,进行分析,明确解决问题的思路:求最多的是哪类节目,就是求哪类节目所占的分数最大,也就是在四个分数中找最大的那个。除用通分的方法比较外,还可引导学生观察四个分数的特点,采用排除的方法直接找出最大。所以,歌舞类节目最多。第7题:让学生独立比较并组织交流。交流中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发现:第一组、第四组分数用通分的方法比较大小较快,第二组分数化成分子相同的方法比较简捷,第三组分数化成小数比较大小较好。

最后总结:在分数大小比较的时候,可以观察分数的特点,灵活地选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大小

的比较。

第10题: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然后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在交流中明确:要比较“谁折得快”,首先标准要统一:一分钟每个人各折几个纸鹤(或折一个纸鹤各用几分钟),然后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用分数表示出结果,最后通分比较三个分数的大小,找到答案。

教后记:

本节课,我能够以一个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的身份进行教学活动,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了良好的探究交流的平台。不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学生。学生通过质疑——讨论——交流——明理。领悟通分的意义及方法,预设达成是本节课的成功之处。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并熟练掌握计算方法。

能力目标: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异分母分数加减运算在生活中的应用。情感目标:渗透环保教育,培养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培养做题的熟练技巧

教学过程:

一、出示信息窗二

师:观察表格:你已经学会比较大小了,你能从表格中看出哪种空气质量的天数多一些?你还想提哪些问题?

生:空气质量优和良的天数一共占总天数的几分之几?

师:怎样列式?+=

大家观察一下,分母一样吗?你能想出什么办法进行计算?

生:化成小数,通分

+=+=

师:你能说说:分母不一样的时候怎么样进行加减呢?

生:先通分,再按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进行计算

师:绿点问题能不能自己列式试一下

学生独立操作

师总结:异分母分数减法怎么样计算?

计算结果要注意什么?

二、自主探索

1、“自主练习”第1题是一道看图填空的题目。填完括号想一想为什么要化成分母是6的分数?

2、独立完成第2题,做题时候要注意看清加减,计算结果记住约分。

3、独立完成想一想,一共占在校时间的几分之几,是把谁当成“1”?

4、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计算,然后将计算结果与比较,填在对应的集合圈内。进一步巩固分数大小比较。

5、第6题,学生先估测,再进行计算。让学生讲清估测的依据及计算的方法,再比较估测结果与计算结果,进一步提高估测能力。

6、题是一道探索规律的题目。

先让学生观察,找出算式的共同特点:两个分数的分子都是1,分母互质。然后让学生独立计算其中的两组,得出结论:当两个分数的分子都是1而分母互质时,两个分数相加(减),

和(差)的分母是两个分数分母的积,分子是两个分母的和(差)。

三、课堂总结

师: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分母不一样的分数你能怎么样快速进行计算?

教后记:

上完一节《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后,经过我深入地讲解,本人体会颇深,浅淡如下:

1、让学生在探究中体验,进一步深刻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要先通分的道理。

数的运算最基本的原则就是把单位统一。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是以同分母分数加法计算法则为基础的,作为本课的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异分母的分数计算法则,还要让学生知其所以然,即为什么要先通分。

2、关注学生的基本事实,着重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

在新知的解决过程中,充分调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在交流、沟通的基础上,加深对异分母分数加关法计算法则的理解。在巩固练习的过程中,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实现让每一个孩子都得到不同的发展。

3、注重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让每一个人从说的过程中来掌握知识。

整节课中,分三个点让学生来说,首先为什么异分母分数加减要先通分。接着在做了异分母分数加法后,让学生比较说说异分母分数和同分母分数之间有什么区别。最后,让学生说说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过程,并总结出计算法则以及注意点。通过这三次说的过程,学生基本上对异分母分数计算方法和为什么要通分有了一定认识和理解。

四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学习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异分母分数加减运算在生活中的应用。

3、渗透环保教育,培养环保意识。

教学过程:

师:课前老师布置同学们搜集了关于交通噪音污染的有关资料,我们先来交流一下。

学生交流搜集的相关资料。

师:交通噪音污染极大的危害着人们的健康,它的噪音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汽车鸣笛。(出示主题图)

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学生观察情境图。

师:影响城市环境的噪音主要由生活噪音和交通噪音。其中生活噪音占,交通噪音占。影响城市环境的其他噪音占几分之几?

学生尝试独立解答,如果有困难,也可以同伴互助。

全班交流算法:

(1)把城市环境看作单位“1”,从中减去,再减去,把分母一次通分计算。

1--=--=

(2)从“1”中减去加的和,先把括号里面的通分计算,再相减。

1-(+)=1-(+)=1-=

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跟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

1.做“自主练习”第1、2、3题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评议。

2.师:通过以上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或感受?

学生交流。

教后记:

皮亚杰指出:“一切真理都要由学生自己获得,或由他重新发现,至少由他重建,而不是草率地传递给他。”

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常常发现,很多学生已经适应被动地接受知识,回答问题、完成作业机械化、模式化,遇到需要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解答的问题时,许多学生宁可等待教师公布“标准答案”,也不愿意主动质疑,主动探索。而学生被动地学习,会导致学生学习能力的退化。同时,学生学习的新知,不是单独存在的,往往运用到学生以前学过的许多知识。

第五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综合复习对本单元知识进行系统复习。

教学重点

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方法进行巩固

教学过程:

一、“自主练习”第1题,学生独立计算,再全班交流。

启发学生寻找简便方法。如-+可先算+,再减。+(-)和-(-)可以将括号内外的分数一次通分。

第4题让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时关注学生比较的方法。

第二问: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并解决,你能提出连加连减的问题吗?

第5题,学生按自己的想法将算式补充完整,通过交流发现:整数加法的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

第6题,让学生观察题中分数的特点,然后再利用适当的运算律进行简算。交流时说清简算的依据。

第7、8、10学生独立完成,巩固分数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知识。

第9题是解方程的题目,是解方程知识在分数方面的循环,也是分数加减法的变式练习。练习时,可先让学生独立解方程,然后交流解方程的依据和计算的方法。

二、“我学会了吗?”先让学生对本单元所学知识进行全面的回顾整理,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系统、整体的把握。

再让学生根据题目中的信息提出问题并列式解决,从而完成对通分、异分母分数大小比较以及分数加减法计算等知识的检测与评价。

教后记:

第一单元的整理与复习

一、教学目的: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分数加、减法,会口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2、使学生理解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分数加法同样适用,

运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分数加法的简便计算。

3、使学生掌握分数和小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分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会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二、教学方法:练习法

三、教具准备:投影片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分数加减法

1、异分母分数加减的意义。

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问: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能不能直接相加、减?为什么?在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应注意什么?它们与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有什么联系?

使学生理解因为异分母分数的分数单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减;在计算时要先通分,再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

4、沟通分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的联系。

(二).复习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问:运算顺序怎样?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对分数是否适用?计算11页第6题.使用什么方法简便?

(三).整理本单元的各部分内容.

分数加、减法的意义与整数加、减法的意义相同。

(四).课堂练习、

1、数学快乐园第7页:直接写得数.

2、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练习

快乐园第5页第1题,让学生独立做,抽学生板演,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辅导。

3、做第5题。

第5题,让学生独立做,提醒学生认真观察题目,能简算的要简算。订正时让学生说自己是怎样计算的。使学生明确在计算时,那种方法简便就用那种方法。

4、分数应用题练习,

做快乐园第8页第8、9题,学生读题、说题意,再列式计算。发现问题,及时进行辅导或在订正时重点讲解。

5、作业设计:做快乐园第10页第4、5、6题

第二单元包装盒

―――长方体和正方体

教学目标

1、借助具体的实物,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容积)的含义。

2、认识常用的体积(容积)单位,会进行单位间的换算。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会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会测量某些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3、提高观察、想象、推理等思维能力,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4、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到身边处处有数学,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材解读

(一)单元教材解读

第一学段,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本单元将在此基础上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表面积和体积。它是进一步认识其它立体图形、计算其它几何形体体积的基础。本单元主要内容有: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常用的体积单位及换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容积)的计算,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体积;教学难点是体积及体积单位概念的建立。

本单元教材编写的主要特点:

1、素材的选取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材选取了学生日常生活中熟悉的实物作为素材,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同时借助现实素材,让学生观察、比较、操作,从直观认识到抽象概括,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2、教材的编写体现了知识的建构过程。

这一部分内容的编写体现了这样一个过程:从现实的问题入手——把现实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联想已有知识经验解决数学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归纳结论——解决实际问题。这样的编排,有利于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数学知识,然后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关现实问题,同时使学生在经历这一过程中,获得了一种解决问题的策略。

3、练习的设计更侧重于解决实际问题。

本单元练习设计注重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如:三峡每个泄洪孔每秒泄洪的体积、蓄水池蓄水的体积、长城砖的体积等,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在练习的过程中,不仅巩固应用了知识,而且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就在身边,提高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教学注意事项:

1、充分利用实物和模型,帮助学生把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建立清晰的空间表象。

本单元选取了学生身边形形色色的各种包装盒为素材,这些东西在生活中司空见惯,但系统地研究它们的几何特征还是第一次,所以教学时要充分利用这些实物,并注意从中抽取长方体、正方体的几何要素,帮助学生来形成长方体、正方体的表象,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2、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中不是只提供了一些标准的几何形体让学生进行计算它的表面积和体积,而是提供了大量的跟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素材及练习,教学时要充分利用这些素材,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巩固数学知识,逐步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时,要遵照教材的编写意图,让学生经历“现实问题——数学问题——现实问题”的过程,体会和掌握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4、充分激活学生的原有认知,促进学生迁移。

利用旧知识通过迁移学习新知识,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在教学正方体的特征时,要先引导学生回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关系,在教学体积单位的认识时,要先引导学生回忆面积单位的产生过程,通过方法的迁移来学习新知。

本单元课时数:12课时。

信息窗1方体世界

——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

教学目标:

借助具体的实物,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建立清晰的几何表象。

教学重点:

长方体的特征、正方体的特征。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材第14页图中的各个实物,铁丝制作的长方体框架、投影仪。

学生准备:收集一些长方体形状的小纸盒。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出示信息窗1中各个实物]

你知道这些物体的名称吗?

看到这些物体,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呢?

(二)探究研讨,学习新知:

1.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一个长方体的纸盒来观察它们的特征。

(1)认识长方体的面。[让学生分组讨论]

①用手摸一摸它有几个面

②每个面是什么形状?

③哪些面完全相等?

[指名演示给学生看]

再根据学生的发言用投影归纳出:

长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的形状、大小完全相同。

(2)认识长方体的棱。

用手摸一摸长方体每两个面相交的地方。这些地方我们给它起个什么名字呢?

[学生分小组去数和量]

①数:长方体有多少条棱?

②量:动手量一量每条棱的长度,看哪些棱的长度相等?

③根据学生的发言归纳出:长方体有12条棱,相对的4条棱的长度相等。

(3)认识长方体的顶点。

拿一个长方体纸盒,用手摸长方体每三条棱相交的地方,并提问:

①你们知道它叫什么吗?

②长方体有几个顶点?

(4)拿一个长方体放在讲台上让学生观察。

最多能看到几个面?

讲:所以我们通常把长方体画成这样。(投影出示)

(5)用填空的形式小结长方体的特征。(投影显示)

长方体是由个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形)围成的图形。在一个长方体中,相对的两个面,相对的棱的长度。

2、教学长方体的长、宽、高。

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下的两个问题:

(1)它的12条棱可以分成几组?怎样分?

(2)相交于同一个顶点的三条棱长度相等吗?

[几名代表将测量结果告诉大家]

想一想:

(1)你知道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什么吗?(2)长方体的长、宽、高的长短与这个长方体有没有关系?(投影显示出几个长、宽、高不同的长方体)

结论:长方体的大小和形状是由它的长、宽、高决定的。

3、用研究长方体特征的方法研究一下正方体的特征。

(1)总结一下长方体的特征,小组填表格:

面棱顶点

长方体

集体交流,完成表格。

(2)我们是怎样研究长方体的?你能用这种方法研究正方体的特征吧。

学生分小组活动。

(3)总结:

面棱顶点

长方体6个面

相对的面完全相同12条棱

相对的棱长度相等8

正方体

三、巩固应用、拓展延伸:

自主练习第1、2、3题。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高:

1、将两张表合在一起如下图:(投影显示)

(1)请你观察一下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看它们有哪些相同点,有哪些不同点,根据学生的回答填完上表。

(2)想一想: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关系?

结论:正方体可以说成是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它是一种特殊的长方体。用图表示。(投影显示)

长方体

2、学生小结今天学习的内容。

在家里找一个自己喜欢的长方体玩具或物体,仔细观察一下它的面、棱、顶点;或是找一些材料自己做一个长方体并涂上或画上喜欢的图案。

第二课时(练习)

自主练习第4题是一道长方体特征的变式练习。练习时,可以让学生自主完成,交流时重点谈一谈选择的理由,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长方体相对两个面是完全相同的”这一特点的理解。

第5题练习时,要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对几种物体的长、宽、高进行估计,然后进行选择。答案是:第一问应该选择铅笔盒,第二问应该选择VCD,第三问应该选择衣柜。第6题是拼摆长方体的题目。练习时,一定要让学生亲自动手摆一摆,通过拼摆长方体进一步加深对长方体特点的认识,也为以后学习长方体的体积做好铺垫。用12个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摆成的长方体有4种:(1)长12厘米,宽1厘米,高1厘米。(2)长6厘米,宽2厘米,高1厘米。(3)长4厘米,宽3厘米,高1厘米。(4)长3厘米,宽2厘米,高2厘米。

第7题是一道求长方体12条棱长总和的题目。可以让学生自主完成,交流时重点让学生交流两点:第一,求需要多少米铝条,实际上就是求什么?第二,怎样求更简单一些?学生可能会有各种不同的求法,有的会采用一条一条相加的方法,还有的可能用长、宽、高分别乘4再相加……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方法的优化。

教后记:

本课是一节以学生活动为主的教学。曾经听过好多老师上这节课,“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究”是他们的共性。在教学设计时,我也想效仿,但考虑到自己班学生的实际,还是采用了比较“保守”的方法,即引导学生探究。在研究长方体的特征时,我引导学生在直观认识的基础上,通过观察、操作、测量、比较等活动,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探索长方体的特征,并通过交流,对有关发现加以适当的整理和概括。接着我让学生利用认识长方体的经验,自主探索并归纳正方体面、棱和顶点的特征,体会正方体和长方体的联系和区别。在后面的巩固练习中,发现学生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掌握的还是不错的。但有的必有失,这样的教学没有完全放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优秀学生的发展。

信息窗2包装盒(一)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8页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实物理解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含义,在操作、理解的基础上初步学会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2、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观察、分析、操作和概括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表面积的意义。

教学难点: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用具:教师准备: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展开的教具、投影仪。学生准备:长方体和正方体纸盒各一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请大家观察信息窗二,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观察、思考,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看到这些信息,你想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我想知道这两个盒子民开各是什么形状?我想知道盒子展开后6个面共多少平方厘米?等等)

(二)探究研讨、学习新知:

1、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位同学提出的问题。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准备好的盒子,将它的6个面展开,看看各是什么形状?

[学生动力操作,提示学生对照实物,并充分发挥想象来完成。]

注意展开前长方体纸盒的每个面在展开后是哪个面。为了筻于对照,可以在展开前的每个面上分别用上、下、前、后、左、右标明。请大家试试看。(选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纸盒展开图巾在黑板上。用课件进一步动态展示长方体的展开过程。)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分别用上、下、前、后、左、右标明]

展开的这个图形的所有面的大小就是盒子的表面积。通过观察课件和动手操作实物模型,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长方体或正方体的表面积吗?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关注学生是否真正理解表面积的含义]

2、长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怎样算长方体的表面积呢?请你借助长方体模型,想一想、量一量、算一算,完成后,在小组内互相交流方法。

[学生测量、计算、小组交流。教师要关注学生对算式的解释和对表面积认识的深度。] [全班交流。]

可能的方法:

解法(一):(是分别算出上、下,前、后,左、右面的面积之和,然后算总和。)

6×5+6×3+5×3+6×3+6×5+5×3

解法(二):6×5×2+6×3×2+5×3×2

解法(三):因为长方体6个面中分别有3组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所以是先算出上、前、左这三个面的面积之和,再乘以2)

(6×5+6×3+5×3)×2

[学生评议,注意学生选择能力的培养]

刚才几位同学想到了多种方法,你最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我们会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了,那么正方体的表面积应该怎样计算呢?

[学生尝试计算,注意引导学生用合理方法求出正方体的表面积]

(三)巩固应用、拓展延伸:

自主练习1、2、3题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高:

课堂总结,谈一谈自己的收获,对自己的表现做出评价。

教后记:

由于学生初步接触立体图形,立体空间观念较弱,学生往往因不能根据题目给出的长、宽、高,想象出它们分别对应立体图形中每个面的哪一条线段,以至在计算中出现错误。因此,在让学生建立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概念时,本人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和测量”等手段,从直观上让学生感知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概念。学生通过展开自制的长方体模型,辨认展开前和展开后的每个面,动手测量每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并通过计算结果来确定相对的棱和相对的面之间的关系,为后面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打好基础。

实践证明:教给学生研究方法,让学生合作探究,自己敲开知识的大门,直至掌握知识要领,是一种可行的教学方法,它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提高学生在实践中探求新知识的能力和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信息窗3包装盒(二)

——体积和体积单位

教学内容:

教材第22页、23页内容,自主练习1、2、5题。

教学目标:

通过实验观察并结合实际,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会进行单位间的换算,发展空间观念及推理能力。

教学用具:教师准备:盛有红色水的大玻璃杯一个,用绳捆着的大小石头各一块,沙一堆;投影仪和1立方米的木条棱架一个;体积是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各一个。学生准备:12个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学具。

教学重点:体积的含义和常用的体积单位。

教学难点:体积概念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出示信息窗三,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二)探究研讨、学习新知:

1.什么是体积?

实验观察

观察(1):把一块石头放入有红色水的玻璃杯中,水位有什么变化?这是为什么?

观察(2):这只杯子里装满了细沙,现在把细沙倒出来放在一边,取一块木块放入杯子里,再把刚才倒出来的沙装回到杯子里,你发现了什么情况?为什么?

观察(3):在(1)中把石块换成小一点的,你观察到什么?为什么?

图片观察:投影出示课本上的火柴盒、工具箱、水泥板,哪一个物体所占的空间大?

[学生分小组活动]

结论: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板书课题:体积)

加深理解:(1)你知道什么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2)你能说出身边的哪些物体的体积较大?哪些物体的体积较小?

2.教学体积单位。

(1)出示一个长方体、一个正方体的模型

这两个模型哪一个的体积大呢?

(2)我们是怎样研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的呢?

(用一个一平方厘米的小纸片摆一摆。)

(3)你猜想应该怎样计量体积呢?

(用一个小1立方厘米的小方块摆一摆。)

[学生动手尝试]

(5)介绍体积单位。

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1立方米、1立方分数、1立方厘米的体积各有多大。

1立方厘米:①拿出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并量出它的棱长。②看看我们身边的什么的体积大约1立方厘米。手指尖、花生米的大小大约是非曲直立方厘米。

1立方分米:出示一个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你知道它的体积是多少吗?我们生活中的哪些物体的体积大约1立方分米。粉笔盒的大小大约是1立方分米。

1立方米:出示1立方米的木条棱架,让同学们上来看一下1立方米的体积的大小。我们生活中,哪些物体的体积大约1立方米?装29英寸电视机的纸箱的体积大约是1立方米。(6)用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摆成长方体和正方体?

[学生同桌说一说它们的体积各是多少]

(7)怎样计量物体的体积呢?

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要看这个物体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

3、体积单位间的换算:

(1)分小组摆一个一立方分米的正方体。

想一想应该怎样摆?

(2)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3)怎样才能知道立方米和立方分米之间的换算方法呢?

(三)巩固应用、拓展延伸:

自主练习第1、2、5题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高:

学生小结今天学习的内容。

教后记:

利用认知矛盾,可以引起学生的探索兴趣和学习愿望,形成积极的认知氛围,该片断是我为了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常用的体积单位而精心设计的,学生通过热烈的争论,逐渐明确了: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是不便于比较体积的大小的。就这样,学生自然而然地认识到了规定体积单位的必要性。在教学常用的体积单位时,老师让学生猜想体积单位应该用什么图形来表示,由于有了老师的启发和旧知识作迁移,学生很快就能猜出来。以上教学过程,循序渐进,顺其自然,体现了学生的学习过程,使学生真正理解并掌握了常用的体积单位。

信息窗4

-------包装盒3

教学目标:

通过观察和比较,使学生正确理解体积的意义,认识体积单位,为学习长方体和立方体的体积计算打下基础。

教学重点、难点:

体积的概念和体积单位认识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铺垫孕伏

1、1米、1分米、1厘米,这是什么计量单位?

2、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这是什么计量单位?

(二)探究新知

1、我们学习了长度和长度单位,面积和面积单位。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个新概念:体积和体积单位。(板书课题)

2、创设情景:取两只同样的透明玻璃杯,往里注一样多带红色的水,问:哪只玻璃的水多?再放两颗不同石子,看到了什么现象?为什么放进石块后,水面都会升高?(因为石块占有一定空间,石块放入杯中占据了一部分空间,所以水面升高了)

3、小结归纳:

以上实验说明了什么?启发学生归纳:物体大占据空间大,物体小占据空间小。教师指出: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板书)

4、比较物体体积的大小

观察火柴盒、保健箱、空调器,哪一个物体的体积最大?哪一个物体的体积最小?

学生举实例:举出几种体积大小不同的物体,说说哪个体积最大,哪个体积最小。

5、认识体积单位

教师指出:在实际生活和生产中,有时也需要知道物体到底有多大,这就要我们精确地计量物体的体积。计量体积就要用体积单位,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认识1立方厘米

教师出示一块1立方厘米的模型并指出:这就是体积为1立方厘米的立方体。

分组观察探究,然后汇报:你知道了什么?引导学生:

看一看:1立方厘米的体积比较小,是立方体。

量一量:1立方厘米的立方体的棱长是1厘米

说一说: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厘米

想一想:体积是1立方厘米的物体比较小

议一议:计量体积使用立方厘米比较恰当的物体

(2)用同样方法认识立方分米和立方米

(3)讨论:这三个体积单位的共同点是什么?不同点是什么?

6.比较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的不同

判断:练一练第一题

操作:剪一条1分米长的线,用纸剪一个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拿出1立方分米的模型

归纳:长度单位是一条线段,面积单位是一个正方形,体积单位是一个正方体。

7.计量物体的体积

怎样用这些体积单位计量物体的体积呢?学生尝试练习试一试

反馈,引导学生得出:计量物体的体积就是一个物体里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它的体积就是多

巩固练习:练一练

总结: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第2课时

活动一:情景导入,提出问题。

师出示包装盒。

师:我们已经知道了包装盒的长、宽、高,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1:怎样求饮料箱的体积?

生2:长方体可乐箱的体积是多少?

生3:苹果汁饮料盒(厚度不计)大约可以盛饮料多少升?

生4:……

师:下面我们来解决这些问题。

活动二:探索讨论,解决问题。

1、解决“怎样求饮料箱的体积呢?”

师:要求饮料箱的体积,我们先来研究怎样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师出示画有长方体和正方体几何图形的小黑板。

师:如果我们要求第一个长方体的体积,可以采用什么方法?

生1:我觉得可以先把长方体切成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再数数有多少个,就知道体积是多少了。

生2:我认为可以用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摆一摆,数数有多少个。

生3:能不能找出它的体积计算公式?

生4:……

师:下面我们选择一种方法,小组来研究一下。

师巡视指导。集体交流。

生1:长6厘米,宽2厘米,高3厘米的长方体,长切了16个,宽切了2个,高切了3个,我数了共36个小正方体,所以体积是36立方厘米。

生2:我用小方块摆了长方体,长6厘米,可以摆6个,宽2厘米,可以摆2排,高3厘米,可以摆3层。

木块总数:6×2×3=36(个)

体积:6×2×3=36(立方厘米)

生3:我们还摆了第2个长方体和第3个小正方体。

长方体木块的总数:5×4×2=40(个)

体积:5×4×2=40(立方厘米)

正方体木块总数:3×3×3=27(个)

体积:3×3×3=27(立方厘米)

师:那么同学们从中发现了什么?

生1:我发现长方体所含体积单位的数量,就是长方体的体积。

生2:长方体所含体积单位的数量等于长、宽、高的乘积。

师:由此我们可以得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板书)

师:如果我们用V表示体积,a表示长(棱长),b表示宽,h表示高,可以得到怎样的字母表达式?

生答,师板书:V=abhV=a.a.a

师:a.a.a也可以写作“a”读作a的立方,表示3个a相乘.所以正方体的体积公式一般写成:V=a3

2、练习

P31自主练习1生口答体积是多少,并说出计算方法。

第2题生自己在练习本上做,交流时让生说出计算公式。

3、师:长方体和正方体底面的面积叫做他们的底面积。如果已知底面积,怎样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生答,师板书: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如果用s表示底面积,字母表达式是怎样的?

生答,师板书:V=sh

4、解决“长方体可乐箱的体积是多少?”

生自己列算式,计算出体积。

交流订正时说出所用的公式。

5、解决“正方体啤酒箱的体积是多少?”

生独立解决,交流订正时说出公式。

6、解决“苹果汁饮料盒大约可盛饮料多少升”

生独立解答,师巡视指导。

交流订正。

师小结:长方体或正方体容器容积的计算方法与体积的计算方法相同,但要从容器的里面量长、宽、高。

活动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同桌俩互相说说。

板书设计:

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bhV=a.a.a=a3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V=sh

教学后记:

在教学中我十分重视直观因素的作用,目的是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当学生看到老师拿着电池、铁块、石块、量杯走进教室时,大感疑惑,这是上自然课吗?老师要给我们教什么呢?学生产生了好奇心,随着教学的开展,由好奇心转化为求知欲,让其在迫切的要求下,在积极实验的进程中,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这样安排比较符合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特点,能够较好的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处在一种欲罢不能的境地,为学生进入新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包装盒

――回顾和整理

教学目标:

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对本单元所学习的主要概念和计算方法、以及计量单位、进率等有较系统的认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

教具准备:

长方体和正方体模具、纸盒等。

教学过程:

(一)、整理和复习

1、复习概念

我们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一单元的知识,请你自己把这些概念系统的整理以下。

抽生交流:

什么是长方体?它有什么特点?

什么是正方体?它有什么特点?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大小是由什么决定的?

怎样表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大小?

长方体的表面积指的是什么?

什么是长方体的体积?

怎样区别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

什么叫容积?

容积和体积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边交流,边用实物说明。

2、复习体积和容积单位

提问: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用手势比划实际大小

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的体积是多少?

棱长10分米的正方体的体积是多少?

谁能说说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为什么?

36页的第2题,口答后,集体订正。

3、复习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

教师:长方体的表面积指的是什么?

长方体的体积指的是什么?

计算长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各需知道什么条件?

怎样计算?各用什么单位?

让学生回答后,做教科书36页的第1题,集体订正

(二)、课堂练习

1、综合练习的第4、5题。

自己做后,集体订正。

2、口答:第3题

3、做练习的第8、9题。

三、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请你做题时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决定用什么方法?

综合应用

——有趣的溶解现象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比较,逐步形成关于“溶解”的描述性概念。

2、引领学生初步经历一个典型的“提出问题——进行猜想——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活动过程。并在探究过程种培养观察、提出问题、判断、实验操作和归纳的能力。

3、在活动过程进一步培养细致的观察习惯和态度,渗透科学的思想和方法,逐步发展科学探究的乐趣和能力。

教学重点:

组织、指导学生在观察研究活动中,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合理地对比、分析,并推广为数学知识。

教学难点:

引导鼓励学生对自己观察到的各种现象、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

课时安排:

一课时

器材准备:

食盐、石块、搅拌棒、自来水、抹布、烧杯6只。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师出示一杯盐水和一杯纯净水。

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两个水槽,都装了一些水,现在我把一块石头放到一个水槽中,你看水面有变化吗?你能算出石块的体积吗?

[学生试做,得出水和石块的体积。]

那么现在杯中水与石块的体积之间的关系,你能用一个等式表示吗?

[学生个人发言]

2、在你的操作台上有食盐,如果把它放进水里会出现什么情况呢?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师:今天我们一起研究《有趣的溶解现象》。(板书课题)

(二)探究研讨,学习新知:

1、出示探究目标及要求:

(1)取适量的水和适量的盐,想办法测量并计算出它们的体积?

(2)将盐倒入水中,用玻璃棒搅拌至完全溶解,形成盐水;测量并计算出盐水的体积。(3)较盐水的体积与水和盐的何种之和是否相等。

(4)验的过程当中,要注意随时记录好《实验记录》。

实验记录

水的体积盐的体积盐水的体积

通过实验我发现:------------------------------------。

(5)实验过程中注意爱护实验仪器,要轻拿轻放。

[学生分小组合作,教师巡视指导]

2、总结:

各小组汇报研究的过程、方法及结果。

小结。

(三)巩固应用,拓展延伸:

1、别的物体也有这样的特性吗?说说看。

2、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现象呢?

3、大屏幕展示。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高:

1、根据实验和查阅的资料,写出实验报告。

2谈谈活动过程中用到了哪些数学知识。

教后记:

第三单元小手艺展示

――分数乘法

教学目标

1、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会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倒数的方法。

2、经历分数乘法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体会数形结合思想在解决数学问题中的作用,培养初步分析、比较和推理的能力。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分数乘法在现实中的应用,培养应用知识的意识和兴趣。学习内容

1、整数和分数相乘

2、分数和分数相乘

3、分数连乘

4、“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

5、倒数的意义和求一个数的倒数

教学重点理解一个数和分数相乘的意义和及“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分数乘分数计算的算理。

课时安排:11课时

单元学与教需要注意的问题

1、引导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

2、借助直观图示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3、尊重学生的差异,逐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最新五四制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易错题集合

最新五四制青岛版五年级数学[ 上册] 易错题集合 1、一般长方体前面的长是长方体的(),宽是长方体的(),长方体右面 的长是长方体的(),宽是长方体的(),长方体上面的长是长方体的(),宽是长方体的(). 2、特殊的长方体有()个面是正方形和()个面是长方形. 表面积是 (). 3、长方体的长是水平面上的长边,宽是(),高是(),长方体的表面积可以先算()再算(),也可以先算(),再算(). 正方体的表面积是(). 长方体的体积是(),正方体的体积是 (),也可以写成统一公式(). 5、长方体的棱长和是92 厘米,长时10 厘米,宽是8 厘米,高是多少厘米?底面积是多少厘米? 6、正方体的棱长扩大3倍,表面积扩大()倍,体积扩大()倍. 长方 体相对的两个正方形(),其它4 个(). 7、表面积: 通风管是()面,无盖的鱼缸是()面,四周贴商标纸是()面,教室四周和顶部粉刷是()面,游泳池抹水泥是()面,火柴内盒是()面,火柴外盒是()面,抽屉是()个面,邮箱是()个面. 书套和相册套是()面. 一个正方体有()个面,两个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减少()面,3 个拼 成长方体减少()面. 拼成一排,6 个正方体合成长方体,表面积最大是多少? 8、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是30 厘米,它的底面积和表面积分别是多少平方厘米?

9、一个长方体形状的通风管,长1 米.横截面的边长是4 分米,做这样的通风管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的铁皮?.. 10、用96 厘米长的铁丝焊成一个正方体框架,再用硬纸将其围成一个无盖的正方体盒子,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的硬纸? 11、用6个长2厘米、宽和高都是1 厘米的小长方体拼成一个大长方体,拼成的大长方体的表面积最大是多少? 12、一个热水瓶的容积约是4(). 至少()个相同的小正方体可以拼成一个大正方体. 4 个棱长2 厘米的小正方体拼成一个大的长方体,体积是(),表面积是 (). 13、木料的横截面边长6 分米,长4 米,它的横截面面积是多少?它的体积是多少? 14、正方体石料的底面积是16 平方分米,每立方分米的石料重2.8 千克. 这块石料重多少千克? 15、一个长方体正好可以分成两个正方体,长方体的长是10厘米. 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 16、长方体的高减少3 厘米,就变成了一个正方体,表面积比原来减少60 平方厘米. 原来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 17、有一个花坛,高0.5 米,地面是边长1.3 米的正方形. 四周用砖砌成,厚度是0.3 米,中间填满泥土. 花坛所占的空间有多大?花坛里大约有多少立方厘米?

青岛版五四制五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及答案

青岛版五四制五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卷 一、 填空题。(共20分) 1、4立方米=( )立方分米 3升20毫升=( )毫升 2、在括号里填合适的单位名称。 一台冰箱的容积约200( )。 一个苹果的体积大约是120( )。 3、用棱长为2厘米的正方体木块拼成一个大正方体,至少要用( )块这样的正方体木块。 4、甲是乙的43 ,甲与乙的比是( )。 5、( )的83是7 4 。 6、一个正方体棱长之和是36分米,这个正方体的体积是( ),表面积是( )。 7、有8千克水,用去2 1千克,还剩下( )千克。 8、两个长方形重叠部分的面积,相当于大长方形面积的6 1,相当于小长方形面积的4 1,这两个大长方形面积的比是( )。 9、6小时的5 1是( )时( )分。 10、一个自然数的最大因数是( ),最小因数是( ),最小

倍数是( )。 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共18分) 1、一个长方体长是12厘米,宽是长的一半,高是宽的一半,长方体的体积是( )。 ①532立方厘米 ②108立方厘米 ③ 216立方厘米 ④350立方厘米 2、下列算式中,( )与41-6 1的结果相同。 ①41÷61 ②41×61 ③41÷31 ④41×3 1 3、30的6 5相当于50的( )。 ①53 ②21 ③65 ④4 3 4、把40克药粉溶入100克水中,药粉与水的比是( )。 ①2:5 ②7:2 ③2:7 ④40:100 5、一个分数除以3 1,所得的商是原数的( )。 ①31 ②3倍 ③3 4 ④6倍 6、一堆货物20吨,用去4 3,用去( )。 ①15吨 ②5吨 ③10吨 ④6倍 7、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扩大到原来的3倍,它的表面积扩大到原来的( )。 ①6倍 ②9倍 ③27倍 ④16吨 8、50千克的5 4相当于60千克的( )。 ①3 1 ②3 2 ③4 3 ④5 3 9、6 5的43等于( )。 ①8 3 ②2 1 ③8 7 ④8 5

人教版五四制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套教案

分数乘法 【教学目标】 1.亲历分数乘法的探索过程,体验分析归纳得出分数乘正整数的计算方法,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探究、交流能力。 2.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3.熟练运用分数乘法,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和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 例1.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5 6 米,它的周长是多少米?

510 4 63 ?=(米) 答:它的周长是10 3 米。 根据例题的解题方法,让学生自己动手练习。练习: 1千克油菜籽可榨油9 20 千克,1吨油菜籽可榨油多少千克? 9 1000450 20 ?=(千克)

中的具体应用。 (1)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5 6 米,它的周长是多少米? 510 4= 63 ?(米) 答:它的周长是10 3 米。 答:2 3 小时行驶了 1 2 小时。 四、习题检测 1.一筐苹果重 3 200 吨,40筐苹果重多少吨? 2.如果一台拖拉机每小时可耕地7 8 公顷,那么,这台拖拉机 2 3 小时耕地多 少公顷? 3.两根同样长的绳子,甲用去2 3 ,乙用去 2 3 米,剩下的绳子谁长?为什么?

倒数的认识 【教学目标】 1.亲历倒数的探索过程,体验分析归纳得出倒数解法,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探究、交流能力。 2.掌握倒数解法。 3.熟练运用倒数,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并能正确熟练的求出倒数。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求倒数的方法,并能正确熟练的求出倒数。 难点:知道倒数的意义和会求一个数的倒数。 【教学过程】 一、直接引入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倒数,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有运用倒数,解倒数的意义,小组探究求一个倒数的方法,运用不完全归纳法让学生寻找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并且我们要掌握这些知识的具体应用,能熟练解决相关问题。二、讲授新课 (1)教师引导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了解倒数内容,形成初步感知。 (2)首先,我们先来学习倒数的意义,它的具体内容是 你能找出乘积是1的两个数吗? 由38 83 =1可得出 倒数不能单独存在,是相互依存的。 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它是如何在题目中应用的呢?我们通过一道例题来具体说明。 例1.12是()倒数,()是1 9 的倒数。 答: 1 12 、9。

青岛版五四制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集体备课

第一单元走进军营 ——方向与位置单元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行与列,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能在具体情境中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并能在方格图上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 2、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能够看懂简单的平面图,会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发展空间观念,培养观察、推理与表达的能力。 4、感受方向和位置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兴趣。 二、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主要学习内容:用数对来表示物体的位置;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看简单的平面图;描述简单的路线图。用数队表示物体的位置、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其中,用角度表示方向是本单元教学的难点。 本单元教材编写的主要特点: 1、素材的选取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从小对军营就有一种神秘感和向往感,他们渴望了解军营里的一些事情,所以选用军营生活为素材来学习本单元的内容,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选取大量的生活实例,帮助学生了解所学内容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材选用了大量用数对描述位置的实例,如队列、小区布置、瓷砖的铺设等都应用了数对的知识,这些材料有利于开阔学生的眼界,体会数对的作用。 一、单元学与教建议 1、注意利用身边的教学资源进行教学。

因为数对是一个很难理解的知识,熟悉的情景便于学生用“第几列第几行”的方式描述物体的位置。所以在教学信息窗1的内容时,除利用教材呈现的整齐的队列认识数对外,要结合班级同学的座次、同学们课间操的队列来学习理解数对。 2、找准学生的起点,注重学生的认知基础。 学生已经学习了用方向与距离表示物体的位置与看简单路线图。所以在教学这一部分内容是,重点应该让学生经历由单一到多样、由模糊到准确的过程,体会到只有将方向与位置两者结合起来,才能确定物体的准确位置。要让学生亲自参与现实活动,在体验中学习知识,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3、注意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主动与身边的生活相联系,在应用中巩固、拓展知识。 有关确定位置的知识,生活中处处可以找到,学生只有在应用中不断的积累经验,才能得心应手地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为此除重视课堂的教学外,要注意引导学生在课外结合实际进行应用。

最新鲁教版(五四制)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题

2017-2018六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数学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32和2 3是互为相反数 (B)81和-0.125是互为相反数 (C )-a 的相反数是正数 (D)两个表示相反意义的数是相反数 2、一个点从数轴上的原点开始,先向右移动3个单位长度,再向左移动5个单 位长度,终点表示的数是( ) (A)-1 (B)0 (C)-2 (D)2 3、下列变形正确的是( ) (A)如果am=bm ,那么a=b (B) 如果(m+1) x=m+1,那么x=1 (C) 如果x=y ,那么x -5 =5-y (D) 如果(a 2+1)x=1 ,那么x=1 12+a 4、一个物体由多个完全相同的小正方体组成,它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图如图 所示,那么组成这个物体的小正方体的个数为( ) (A)2个 (B)3个 (C)5个 (D)10个 5、计算:4÷(-1.6)-47÷2.5的值为( ) (A )-1.1 (B) -1.8 (C) -3.2 (D) -3.9 6、在解方程21-x -3 32+x =3 时,去分母正确的是( ) (A)3(x -1)-2(2+3x)=3 (B) 3(x -1)-2(2x+3)=18 (C)3x -1-4x+3=3 (D) 3x -1-4x+3=18 从正面看 从左面看 从上面看

7、计算(3a 2-2a+1)-(2a 2+3a -5)的结果是( ) (A) a 2-5a+6 (B) a 2-5a -4 (C) a 2+a -4 (D) a 2+a+6 8、若代数式6x -5的值与- 41互为倒数,则x 的值为( ) (A )-61 (B) 61 (C)23 (D)8 7 9、如图,边长为(m+3)的正方形纸片剪出一个边长为m 的正方形后,剩余部分 又剪拼成一个矩形(不重叠无缝隙),若拼成的矩形一边长为3,则另一边长是( ) (A)2m+3 (B)2m+6 (C)m+3 (D)m+6 10、如果代数式2a 2+3a 的值是5,则代数式6a 2+9a+5的值是( ) (A)18 (B)16 (C)15 (D)20 11、如图给定的是纸盒的外表面,下面能由它折叠而成的是( ) 12、琪琪和嘉嘉做数学游戏,琪琪说:“你从一副没有大小王的52张扑克牌中 任意抽一张,不要让我看到点数,将你抽到牌的点数乘以2,然后加6,所 得的和再除以2,最后减去你抽到牌的点数,得到一个结果,无论你抽到 牌的点数是几,我都可以猜中刚才的结果。假设嘉嘉抽到牌的点数为x , 琪琪猜中的结果为y,则y=( ) (A)2 (B)3 (C)6 (D)x+3

五四制数学五年级上册期末考试

威海大光华学校17—18学年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五至八单元阶段综合阅读专项质量检测试题 班级姓名 (一)《青山处处埋忠骨》节选 主席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岸英奔赴.( )朝鲜时,他因为工作繁忙,未能见上一面,谁知竟成了永别! “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体吧! ”主席想。然而,这种想法很快被打消了。他像是自我安慰地说道:“我的儿子死了,我当然很悲痛,可是,战争嘛,总是要死人的。朝鲜战场上我们有多少优秀儿女献出了生命,他们的父母难道就不悲痛吗?他们就不想再见一见孩子的遗容吗?岸英是我的儿子,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就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吧。” 1.在文中括号里给加点字填上正确读音。 2.给“朝鲜战场上我们有多少优秀儿女献出了生命,他们的父母难道就不悲痛吗?”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3.从短文中,我读懂了主席的心理,他一方面想_____________ ______, 另一方面又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横线“_____”划出描写主席动作、神态的句子,谈谈你看到了一 个怎样的主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还知道毛泽东的哪些名言或诗词?(至少写两句) (二) 刘备两次前往隆中拜访诸葛亮,诚心诚意地邀请他出山,辅助自己实现统一中国的大业,但都没有见着。 冬去春来,刘备决定第三次到隆中去,可是他的结拜兄弟关羽和张飞却不乐意了。关羽一言不发,张飞则怒目圆睁,嚷道:“这次用不着大哥亲自去。他如果不来,我只要用一根麻绳就把他捆来了!”刘备生气地说:“你一点儿也不懂尊重人才,这次你就不要去了!”张飞答应不再无礼,兄弟三人才一起上路。 他们来到隆中,只见那里的山冈蜿蜒起伏,好像一条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冈前几片松林疏疏朗朗,潺潺的溪流清澈见底,茂密的竹林青翠欲滴,景色秀丽宜人。离诸葛亮的住处还有半里多路,刘备就下马步行。 到了诸葛亮家,刘备就上前轻轻敲门。出来开门的童子告诉刘备,诸葛先生正在草堂午睡。刘备让童子不要惊醒先生,吩咐关羽、张飞在门口休息,自己轻轻地走进去,恭恭敬敬地站在草堂的台阶下等候。等了半晌功夫,诸葛亮翻了一个身,又朝里睡着了。又等了一个时辰,诸葛亮才悠然醒来。刘备快步走进草堂,同诸葛亮见面。 诸葛亮分析了群雄纷争的形势,提出了三分天下、最后取胜的策略。刘备听了茅塞顿开,像拨开云雾见到青天。 诸葛亮出山后,刘备把他当作自己的老师,两人同桌吃饭,同榻睡觉,一起讨论天下大事。刘备高兴地对关羽、张飞说:“我得到诸葛先生,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啊!” 1.给文章拟一个标题,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018-2019学年鲁教版(五四制)六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试卷及答案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调研六年级数学试题 一、我会选(本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题只有一个.... 选项符合) 10.834,0.83,83.3%中,最大的数是( ) 2. 小丽坐在教室的第5行第3列用(3,5)表示,小华坐在该教室的第2行第5列,应当表示为( ) A .(2,5) B .(5,3) C .(5,2) D. (4, 5) 3. 圆的位置和大小分别由( )决定。 A .直径和圆心 B .圆心和半径 C .半径和直径 D. 圆心 4. a 、b 、c 为自然数,且65 52 152 3a ÷=?=?c b ,则a 、b 、c 中最大的数是( ) A. a B. b C. c D. 无法确定 5. 用一个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纸片剪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周长是( ) 10. 3:8的前项加上6,要使比值不变,比的后项应( ) A. 加16 B. 乘16 C. 加6 D. 乘6 12. 六(1)班昨天有48人出勤,有2人请病假,昨天该班的出勤率是______. 13. 15是20的______%,50米的20%是______米,______吨的40%是10吨, 60吨比______吨多20%, 比

14. 在○里填上“>”“<”“=” . 15. 行同一段路,甲用5小时,乙用4小时,甲乙的速度比是_________,所用时间比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 19. 画一个周长为12.56cm的圆,圆规的两脚之间的距离应该是______cm,所画圆的面积是______2 cm. 三、我会判(对的打“√”,错的打“×”,每小题1分,共6分) 20. 大圆的圆周率大于小圆的圆周率.( ) 22. 一种盐水中,盐的质量占盐水质量的3%,盐和水质量比是3∶100。() 23. 一种商品先降价5%,后涨价5%,商品价格不变。( ) 25. 半圆的周长就是与它半径相同圆的周长的一半。 ( ) (3)(2 3 + 4 15 × 5 6 )÷ 20 21 (4 ) 5 11 ÷[( 3 5 + 1 2 )×2]

六年级数学上册 2.6 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习题 鲁教版五四制

2.6 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 判断: (1)两数相加和一定大于任一加数() (2)两个相反数相减得零() (3)两个数相加和小于任一加数,那么这两个数一定都是负数() (4)两数差小于被减数() (5)两数和大于一个加数小于另一加数,则两数异号() (6)零减去一个数仍得这个数() 二. 选择题 1.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之差为零; B. 一个较大的数减去一个较小的数一定得正数; C. 零减去任何一个数仍得这个数; D. 差不可能大于被减数。 2.两个有理数相加,如果和比其中任何加数都小,那么这两个加数() (A)都是正数(B)都是负数(C)互为相反数(D)异号 3.两个非零有理数的和为正数,那么这两个有理数为() (A)都是正数(B)至少有一个为正数 (C)正数大于负数(D)正数大于负数的绝对值或都为正数。三.填空: 1.(1)某一河段的警戒水位为50.2米,最高水位为55.4米,平均水位为43.5米,最低水位为28.3米,如果取警戒水位作为0点,则最高水位为,平均水位为最低水位为(高于警戒水位取正数) (2)一个加数是6,和十-9,另一个加数是 (3)从-1中减去-与的和,列式为:,所得的差是。

2.将下列各式写成省略加号的和的形式,并合理交换加数的位置。 (1)(+16)+(-29)-(+11)+(+9)= ; (2)(-3.1)-(-4. 5) + (+4. 4) - (+103) + (-2.5) = ;(3)(+)-5+(-)-(+)+(-)= ; (4)(-2.6)-(4.7)-(+0.5)+(+2.4)+(-3.2)= ; 四.计算: (1)(-6)-(+6)-(-7)(2)0-(+8)+(-27)-(+5) (3) (-)+(+0.25)+(-)-(+) (4) (+3)+(+4)-(+1)+(-3) (5)10-[(-8)+(-3)-(-5)] (6)-1-(6-9)-(1-13) (7)[1.8-(-1.2+2.1)-0.2]-(-1. 5) (8)-︱--(-)︱-︱(-)+(-)︱ 答案: 一.(1)×(2)×(3)√(4)×(5)√(6)× 二.1、B 2、B 3、D 三.1、(1) +5.2米, -6.7米, -21.9米(2) -15 (3)(-1)- , + 2、(1); (2); (3); (4)。 四.(1)-5 (2) -40 (3)(4)(5) 16 (6) 14 (7) 2.2(8)

青岛版五四制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青岛版五四制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平均数是表示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量数,是指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一起看看青岛版五四制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欢迎查阅! 青岛版五四制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 一、教学目标: 1、初步建立平均数的基本思想(即移多补少的统计思想),理解平均数的概念。 2、掌握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并能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用方法进行解答。 3、培养学生估算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灵活选用求平均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 平均数的意义。 四、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课件出示;一个老猴子在森林中摘了12个桃子,回到家后叫来了三只小猴分桃子给他们,猴一7个、猴二4个、猴三1个。 师:对老猴分桃这件事,你有什么话想说吗? 生:三只猴分的桃子不一样多。 生:应该三只猴分的一样多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不一样多一样多 (二)探究新知: 1、用磁性小圆片代替桃子(老师将磁性小圆片按照7、4、1、分别排列在黑板上)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四人小组讨论一下,你们能用哪些方法可以使每组的个数一样多。 2、交流反馈 (1)引出移多补少、(2)(7+4+1)÷3 师:观察移动后的小圆片,思考:移动后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 板书:总数不变

一样多不一样多 3、小结,并揭示课题 师:刚才我们通过移一移,算一算的方法,得出了一个同样的数4,这个数就叫平均数 (板书课题) 4、刚才有同学用(7+4+1)÷3=4的方法算出了他们的平均数,现在老师再摆一组为8个,这时平均数又是多少呢?会吗? 生:会。(生自己完成) 反馈(7+4+1+8)÷4=5 比较归纳得出:总数÷份数= 平均数 (三)应用数学 教师课件出示列举生活中的平均数问题,学生自己阅读这些信息 1、国家旅游局关于2004年“十一”黄金旅游周旅游信息的公告 (1) 上海东方明珠平均每天的门票收入为130万元,北京故宫平均每天门票收入为200万元

河北省衡水市五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试卷(五四制)

河北省衡水市五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试卷(五四制)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亲爱的小朋友们,这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收获怎么样呢?今天就让我们来检验一下吧! 一、填空题 (共13题;共30分) 1. (3分)=________÷20= ________=0.75=________%=________折 2. (4分)一个鸡蛋重千克,一个鹅蛋的质量是鸡蛋的4倍.一个鹅蛋重________千克 3. (1分) (2018六上·盐田期末) 一根绳子长16米,第一次用去了它的,第二次又用去剩下的,还剩________米。 4. (2分)里面有________个,2 里面有________个。 5. (6分) (2018六上·青岛期末) 填上“>”“<”或“=”。 × ________ ÷3________ × ________ 6. (2分) (2020五上·肥城期末) (1)集装箱的体积约是40________. (2)墨水瓶的容积约是50________. 7. (1分)(2019·嵊州模拟) 有一种混泥土是用水泥、黄沙和石子按2:3:4配成的。现在有水泥15吨,黄沙21吨。需要多少吨石子才能配制成这种混泥土? 8. (2分) (2020六上·丰台期末) 一辆清洁车匀速清扫完一条街道需小时,目前已经正常清扫这条街

道的,已用________小时. 9. (2分)在1到10中,抽一个数,抽到单数算小明赢,抽到双数算小红赢,那么从公平性而言这个游戏是________的 10. (1分)一台织布机小时织布米.照这样计算,小时可以织布________米? 11. (2分) (2020一上·苏州期末) 我会认 ________个 ________个 ________个 ________个 12. (2分)口算.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13. (2分) (2019六上·花溪期中) 千克小麦可以磨出千克面粉,每千克小麦可以磨面粉________千克,要磨1千克面粉需要小麦________千克. 二、判断 (共8题;共16分) 14. (2分)下图是某公司上一季度的收支情况,从图中可以看出支出大于收入。

(完整)鲁教版(五四制)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题精选版940工作总结,推荐文档

2017-2018 六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数学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3 分,共36 分) 1、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2 3 1 (A) 和是互为相反数(B) 和-0.125 是互为相反数 3 2 8 (C)-a 的相反数是正数(D)两个表示相反意义的数是相反数 2、一个点从数轴上的原点开始,先向右移动3 个单位长度,再向左移动5 个单 位长度,终点表示的数是( ) (A)-1 (B)0 (C)-2 (D)2 3、下列变形正确的是( ) (A)如果am=bm ,那么a=b (B) 如果(m+1) x=m+1,那么x=1 (C) 如果x=y ,那么x-5 =5-y (D) 如果(a2+1)x=1 ,那么x= 1 a 2 +1 4、一个物体由多个完全相同的小正方体组成,它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图如图 所示,那么组成这个物体的小正方体的个数为( ) (A)2 个(B)3 个(C)5 个(D)10 个 5、计算:4÷(-1.6)- 7 4 ÷2.5 的值为( ) (A)-1.1 (B) -1.8 (C) -3.2 (D) -3.9 6、在解方程 x -1 2 - 2x + 3 =3 时,去分母正确的是( ) 3 (A)3(x-1)-2(2+3x)=3 (B) 3(x-1)-2(2x+3)=18

(C)3x-1-4x+3=3 (D) 3x-1-4x+3=18 7、计算(3a2-2a+1)-(2a2+3a-5)的结果是( ) (A) a2-5a+6 (B) a2-5a-4 (C) a2+a-4 (D) a2+a+6 1 8、若代数式6x-5 的值与- 互为倒数,则x 的值为( ) 4 (A)- 1 6 1 (B) 6 3 (C) 2 7 (D) 8 9、如图,边长为(m+3)的正方形纸片剪出一个边长为m 的正方形后,剩余部分又剪拼成一个矩形(不重叠无缝隙),若拼成的矩形一边长为3,则另一边长是( ) (A)2m+3 (B)2m+6 (C)m+3 (D)m+6 10、如果代数式2a2+3a 的值是5,则代数式6a2+9a+5 的值是( ) (A)18 (B)16 (C)15 (D)20 11、如图给定的是纸盒的外表面,下面能由它折叠而成的是( ) 12、琪琪和嘉嘉做数学游戏,琪琪说:“你从一副没有大小王的52 张扑克牌 中任意抽一张,不要让我看到点数,将你抽到牌的点数乘以2,然后加6,所得的和再除以2,最后减去你抽到牌的点数,得到一个结果,无论你抽到牌的点数是几,我都可以猜中刚才的结果。假设嘉嘉抽到牌的点数

青岛版五四制五年级上册数学应用题大全

青岛版五四制五年级上册数学应用题大全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五年级上册应用题1、一间教室长9米,宽6米,高3米。要粉刷教室的四周和顶部,扣除门窗的面积25平方米,每平方米需要用0.4千克的涂料。粉刷这间教室要用多少千克的涂料? 2、一个长方体形状的游泳池,长50米,宽25米,高3米,池内原来水深1.2米,如果用水泵向外排水,每分钟排水2.5立方米,那么需要几个小时排完?游泳池的四周和底部都要贴上瓷砖,求贴瓷砖的面积? 3、在一个棱长为6厘米的大正方体木块,如果把它锯成棱长为2厘米的小正方体若干块,表面积增加了多少平方厘米?(先求大正方体,可以锯成多少小正方体) 4、一个长方体高减2厘米成一个正方体,面积减少24平方厘米.原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5、一个长方形,如果宽不变,长增加6米,那么它的面积增加54平方米,如果长不变,宽减少3米,那么它的面积减少36平方米,这个长方形原来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6、一个长方体长16分米,高6分米,沿水平方向横切成俩个小长方体,表面积增加160平方分米,求原长方体体积? 7、一个长方体木块,从上部和下部分别截去高为3厘米2厘米的长方体后,便成为一个正方体,表面积减少了120平方厘米,原来长方体体积是多少? 8、一个长方体,表面积是70平方分米,底面积是9.8平方分米,底面周长是12.6分米,这个长方体的高是多少?体积是多少? 9.把一棱长30厘米的正方体钢坯,锻压成高和宽都是5厘米的长方体钢材.能锻造多长? 10、长方体容器的底面是一个边长60厘米的正方形,容器里面直立着一个高1米,底面边长是15厘米的长方体铁块,这是容器里的水深0.5米,如果把铁块取出,容器里面的水深多少厘米?

2019-2020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试卷(五四制)

2019-2020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试卷(五四制)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填空题 (共13题;共30分) 1. (3分)(2019·岳麓) 7:8=21÷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小数) 2. (4分)直接写得数.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3. (1分)六(1)班有56人,美术小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美术小组有多少人?单位“1”的量是________,求美术小组人数就是求________的________(几分之几),列式计算:________. 4. (2分)妈妈买了8支铅笔,给小华5支,小美3支,小华拿了这些铅笔的 ________,小美拿了这些铅笔的 ________。 5. (6分) (2017六上·湘潭期末) 米的是________米. 6. (2分) (1)集装箱的体积约是40________. (2)墨水瓶的容积约是50________. 7. (1分) 50千克甘蔗可以榨糖6千克,1000千克甘蔗可以榨糖多少千克? 8. (2分)算一算,比一比.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9. (2分)从一个盒子里摸出一个球,有可能是________色,有可能是________色,摸出________色球的可能性要大些. 10. (1分) =________ 11. (2分)把下列物体分成两类,填写像一个序号 平面图形:________ 立体图形:________ 12. (2分) (2020六上·镇原期末) 在横线上填上“>”“<”或“=”。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6× ________6÷ × ________ (48+12)× ________48+12× 13. (2分) A、B、C存在下面的关系,且A、B、C都不为0,那么A、B、C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是(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

青岛版五四制五年级数学上册同步练习(含答案)

1.1 用数对确定位置 一、填空。 1.竖排叫做,横排叫做。确定第几列一般从往数,确定第几行一般从往数。 2.小明在班上坐在第4列第5行,用数对表示是(,);小强坐的位置用数对表示 是(3,6),他坐在第列第行;王兵坐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2,7),他坐在第列第行。 3.如下图苹果的位置为(2,3),则梨的位置可以表示为 (,),西瓜的位置记为(,)。 4.如下图:A点用数对表示为(1,1),B点用数对表示为 (,),C点用数对表示为(,),三角形ABC是 三角形。 5.电影票上的“4排5号”,记作(4,5),则5排4号记作。 6.五(1)班同学进行队列表演,每组人数相等,小明站在最后一组的最后一个,用数对表 示是(6,6),他们班有同学参加了队列表演。 二、选择。 1.如右图:如果点X的位置表示为(2,3),则点Y的位置可以表示为 ()。 A、(4,4) B、(4,5) C、(5,4) D、(3,3) 2.音乐课,聪聪坐在音乐教室的第4列第2行,用数对(4,2)表示,明明 坐在聪聪正后方的第一个位置上,明明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 )。 A、(5,2) B、(4,3) C、(3,2) D、(4,1) 3.如图:如果将△ABC向左平移2格,则顶点A' 的位置用数对表示为 ()。 A、(5,1) B、(1,1) C、(7,1) D、(3,3) 4.如果A点用数对表示为(1,5),B点用数对表示数(1,1),C点用数对表示为(3,1),那么三角形ABC一定是()三角形。 A、锐角 B、钝角 C、直角 D、等腰

答案: 一、1.列行左右前后 2.4 5 3 6 2 7 3.4 4 5 1 4.5 1 3 3 等腰 5.(5,4) 6.36个 二、1.C 2.B 3.B 4.C 1.2 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 1.画一画、量一量、填一填。 在所说的位置点上点,并写上名称. (1)学校在(3,2)的位置上. (2)小红家在(5,3)的位置上. (3)小东家在(1,4)的位置上. (4)小丽家在(2,1)的位置上. 以学校为观测点量一量,小红家在偏°方向上,小东家在_____偏°方向上,小丽家在_____偏_____°方向上. 2.小明家在学校北偏东50°方向,距离是350米,则学校在小明家偏度方向,距离是米. 3.张林在一个交叉路口,面向正东方,他本想向前行200米回家.结果他逆时针转了135°,然后向前行500米去了快活林网吧.网吧在交叉路口的_____偏_____°_____米处. 4.公共汽车从起点站向西偏北30°的方向行驶3千米,再向西行驶5千米,最后向西偏南45°的方向行驶4千米到达终点. ①根据描述,把公共汽车的行驶路线画完整. ②根据路线图说出公共汽车回程的行驶方向和路线.

鲁教版五四制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三章《整式及其加减》单元测试题

鲁教版五四制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三章《整式及其加减》单元测试题 (时间:100分钟,满分12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注: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 1.计算-2a 2+a 2的结果为( ) A .﹣3a B .﹣a C .﹣3a 2 D .﹣a 2 2.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 .-2(3x-1)=-6x-1 B .-2(3x-1)=-6x+1 C .-2(3x-1)=-6x-2 D .-2(3x-1)=-6x+2 3.代数式12x+yz ,3.5,4x 2-x+1,2a ,b a ,-2mn ,14xy ,a+b bc ,x-y 12 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单项式和2个多项式 B .4个单项式和3个多项式 C .5个单项式和2个多项式 D .5个单项式和4个多项式 4.-x-x 合并同类项得( ) A .-2x B .0 C .-22x D .-2 5.已知:-2x m y 3与5xy n 是同类项,则代数式m-2n 的值是( ) A .6- B .5- C .2- D .5 6.下列各组代数式(1)b a -与b a --;(2)b a +与b a --;(3)1+a 与a -1; (4)b a +-与b a -中,互为相反数的有( ) A .(1)(2)(4) B .(2)与(4) C .⑴与(3) D .(3)与(4) 7.一组按规律排列的多项式:a b +,23a b -,35a b +,47a b -,……,其中第 10个式子是( ) A .1019a b + B .1019a b - C .1017a b - D .1021a b - 8.设a 是最小的正整数,b 是最大的负整数,c 的相反数等于它本身,则a-b+c 的值是( ) A .-1 B .0 C .1 D .2 9.如果33-=-b a ,那么代数式b a 35+-的值是( ) A .0 B .2 C .5 D .8 10.多项式8x 2-3x+5与多项式3x 3+2mx 2-5x+7相加后,不含二次项,则常数m 的 值是( ) A .2 B .+4 C .-2 D .-4 11.若m 、n 满足|m-2|+(n+3)2=0,则n m 的值为( ) A .9 B .-8 C .8 D .-9 12.x 表示一个两位数,现将数字5放在x 的左边,则组成的三位数是( ) A .5x B .10x+5 C .100x+5 D .5×100+x 13.若多项式y 2+(m-3)xy+2x |m|是关于x 、y 的三次三项式,则m 的值为( )

青岛版数学五四制五年级上册期末测精彩试题

版五四制五年级上册期末测试题 一、 填空。(共29分) 1.12立方分米50立方厘米=( )立方分米 0.4升=( )立方厘米 2.1 4 ﹕18 的比值是( ),0.15﹕0.45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是( )。 3.在○里填上“﹥”、“﹤”或“=”。 67 ×811 ○ 67 899 ÷119 ○899 213 ○ 213 ÷4 3÷13 ○ 1 3 ÷3 4.12﹕( )= 3 4 =18﹕( )=( )小数=( )百分数 5.在( )里填上合适的计量单位。 一小瓶墨水的容积约是60( ),粉笔盒的体积约是1( ),车用集装箱的体积约是70( ),电冰箱的容积约是135( )。 6.12吨的43 是( )吨 。 60的53相当于( )的4 3 。 7.某学校共300人。其中6人请假,那么今天的出勤率是( ) 8.盐:水=1:19,那么盐是盐水的( ) 9.学校要从五一、五二班抽出各班人数的1 5 参加冬季越野比赛,五一班共有学 生45人,五二班正好抽了10人。五一班应抽( )人,五二班共有学生( )人。 10.从右面图中可以知道:吴庄在柳镇的( )方向,从柳镇走( )米可到达吴庄。从柳镇出发向( )方向走 ( )米,就到达王村。 11.用一根长24分米的铝丝做一个长3分米,宽2分米的长方体

框架,做成的长方体框架的高是()分米。体积是()立方分米 12.一方木长1米,截成两段后,表面积增加32平方厘米,那么这块方木的体积是() 二、判断。(对的在括号里画“√”,错的画“×”)(共7分) 1.体积相等的两个正方体,它们的表面积也一定相等。() 2.棱长6cm的正方体体积等于表面积() 3.一只兔子体重2千克,一条鲸鱼体重34吨。兔子和鲸鱼体重的比是1﹕17。() 4.物体的体积等于容积() 5.一个西红柿重15%千克( ) 6.0.25×4=1,所以4是0.25的倒数() 7.图中,王红所处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4,5)。() 三、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共7分) 1.把25克盐融化在100克水中,盐占盐水的() A 25% B 20% C 80% D 100% 2.五年级男、女生人数比是7﹕6,女生人数占五年级的()。 A 6 7 B6 7 C 7 13 D 6 13 3.右面两个图形都是用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摆成的。它的表面积() A相等 B甲比乙大 C乙比甲大 4.王振体重50千克,姐姐体重比王振多 1 5 千克,则姐姐的体重是() A 10千克 B 60千克 C 70客气 D 50 5 1 千克 乙 甲

六年级数学上册 1.2 展开与折叠练习题 鲁教版五四制

1.2 展开与折叠 一、选择题 1.下图中是六棱柱展开图的是() 2.一个扇形要围成以某圆为底的圆锥体,则扇形的弧长和某圆的周长() A.相等 B.扇形的弧长大于某圆的周长 C.扇形的弧长小于某圆的周长 D.以上都不对 3.如图是一个三边相等的三角形,三边的中点用虚线连接,如果将三角形沿虚线向上折叠,得到的立体图形是() A.三棱柱 B.三棱锥 C.正方体 D.圆锥 4.三棱柱中棱的条数是() A.三条 B.六条 C.八条 D.九条 5.八棱柱有()面. A.2个 B.8个 C.10个 D.12个 6.如图,不可以折成一个棱柱的是() 7.如图,把左边的图形折叠起来,它会变成右边的正方体()。 8.将下图中左边的图形折叠起来围成一个正方体,应该得到右图中的()。 二、填空题 1.七棱柱有____个顶点,有____条棱,有______个侧面. 2.圆锥体的底面是_________形,圆锥体的侧面的平面展开图是_______形. 3.在图中是正方体展开图的有_________. 4.请自己动手用硬纸板剪一个三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再用这个三角形围成一个几何体。围成的几何体有_____个面,所有的面都是______形,有______个顶点,_______条棱.其中棱长是原三角形边长的_______.

5.一个圆形薄铁,刚好做成两个无底圆锥形容器,则这个圆形薄铁的周长恰好是无底圆锥底面周长的________. 6.如图,圆中阴影部分可以是________体侧面的展开平面图. 三、判断题 1.如图中,①是②的表面展开图.() 2.长方体的表面展开图只有一种.() 3.由于圆锥体可以由直角三角形旋转得到,所以圆锥体的侧面展开图也可以是三角形.() 4.圆锥体的侧面展开图只有一种.() 四、解答题 1.底面是三角形,四边形的棱柱各有多少条棱? 2.想一想,再折一折,下面两图经过折叠能否围成棱柱? 3.将图甲(A)中的平面图形按图甲(B)所示的方法折叠,能得到什么样的空间图形?图乙(A)按图乙(B)所示的方法折叠呢? 4.如图,右图是左图表面的展开图,右图已有两个面标出是长方体的下面和右面,请你在右图中把长方体的其他面标出来。 思考题:把一个n棱柱的表面沿某些棱剪开,展成一个平面图,则最少需要剪开多少棱?

浙江省丽水市五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试卷(五四制)

浙江省丽水市五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试卷(五四制)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亲爱的同学,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一定学到不少知识,今天就让我们大显身手吧! 一、填空题 (共13题;共30分) 1. (3分) (2015五下·泸县期中) 0.75=3/(________)=(________)/16=9/(________)=12÷________. 2. (4分) (2019三下·包河期末) 猴妈妈买回来18个桃,小猴第一天吃了这些桃的,第二天吃了剩下的。小猴第一天吃了________个桃,第二天吃了________个桃。 3. (1分) (2017六上·哈尔滨月考) 看一本书,每天看全书的,3天看了全书的________。 4. (2分)(2019·孝感) 在下图中所示的直线上填数。上面的□里填分数,下面的□里填整数或小数。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 5. (6分) (2018六上·福清月考) 下面的横线上可以填的最小整数是多少? × < ________ ________× > 6. (2分) (2020五上·肥城期末) (1)集装箱的体积约是40________. (2)墨水瓶的容积约是50________. 7. (1分)(2019·京山) 果维伊水果超市购进苹果、梨和橘子共300千克,苹果与梨质量的比是5:6,梨

与橘子质量的比是3:2。该超市购进苹果、梨和橘子各多少千克? 8. (2分)×________= ×________=0.5×________. 9. (2分)在下面的盒子中一定能拿到黄球的是________ 10. (1分) =________ 11. (2分) (2018一上·青岛期末) 数一数,填一填。 ________ 12. (2分) (2017六上·哈尔滨月考) 的倒数与的积是________。 13. (2分)吨大豆可以榨油吨,平均每吨大豆可榨油________吨,榨1吨油需要________吨大豆. 二、判断 (共8题;共16分) 14. (2分)下图是某公司上一季度的收支情况,从图中可以看出支出大于收入。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